经济建设新常态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新常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常态;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新常态下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增长,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于鹤龙湖镇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缺乏动力,加之工业化水平低下,因此利用该镇的资源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企业极为必要。此外,鹤龙湖镇在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农业,而自身具有天然的优势发展服务业,却根本没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鹤龙湖镇的发展速度,人们的生活水平远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通过数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鹤龙湖镇外出务工人数较多,而这些外出务工劳动力不会及时返乡回村来共同发展经济。即使有返乡人员,但返乡后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的收入又是否能够满足家庭需要?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工作,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是鹤龙湖镇适应新常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际调研分析,发现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城镇化的l展滞后。人们在城市务工的机会在增加,因此外流劳动力也越来越多,鹤龙湖镇的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据很大比重。第二,鹤龙湖镇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随着国家的补贴政策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更愿意选择外出务工,最重要的问题是生产农作物的时间有明显的农忙时节,但是在非农忙时节劳动力却又多余了,然而农作物的收入并不能完全满足部分家庭的需要。在时间、收入和精神上,人们都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外流务工人数也在日益增加。第三,农村教育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读书,通过这些途径,农村人口也在向城市转移,这些外出务工者既可以赚钱养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第四,交通拥堵现象较严重。鹤龙湖镇经济走廊位于S3308省道两侧,鹤龙湖镇又由湘阴大桥连接城乡道路,但在节日期间,一方面由于道路狭窄,另一方面由于车辆过多,在黄金路段极易造成道路拥堵。第五,商标问题。因鹤龙湖螃蟹的商标已被外省老板注册,在经济发展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商标也会影响该镇的独立发展。第六,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公共物品供给、道路建设、通讯系统、环保卫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回村。
三、新常态下推进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就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吸引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迅猛,人们慢慢选择外地就业,在家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在家的农民在非劳作期间会用娱乐方式来打发时间。如果让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发展服务行业,这样可以让在外打工的人本地就业;同时积极扩大农产品市场,由于鹤龙湖镇的种养植业占据很大优势,例如大棚蔬菜,莲藕,渔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优势。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持农产品产业,打开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打造一个特色经济强镇,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在人力资源充裕的前提上,采用以村为单位的承包合作制,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居住在长沙附近的人们都知道,鹤龙湖的螃蟹、烤乳猪是当地著名的特色产品。但是,这些螃蟹、烤乳猪都是来源于湖北、江西等地区,虽然该地区距离湘阴不远,但除去运费,加工费,剩余的利润就很少。如果能够以村为单位自己养殖螃蟹和乳猪,这些产品的成本是比在外面引进的要少很多。以村为单位,村民自己寻找养殖地,并且选出村里负责人,由每家派出一个代表,轮流养殖。在饲料方面,可以使用健康的饲料,由于农村的菜地很多,每家每户都可以把自家的菜地作为饲料地,在具体分工中去评选“优秀积极分子”,适当以物质奖励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引进先进技术。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技术。螃蟹在九月至十一月是旺季,但剩余月份是淡季,这样的经营时间太过集中,不利于经营发展,要在固定的时间段推出自己的产品。在这个前提下,要错开农民的农忙时间,但是也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这需要大量知识人才和技术人才,共同制定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提高竞争意识。每个村负责联系当地的农庄,各村公平竞争,向鹤龙湖的螃蟹城出售自己的产品;同时,鹤龙湖的特色不能仅仅是在餐饮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在娱乐、旅游等方面同时体现。
第四,服务多样化。垂钓是大多数人们现在的业余爱好,但是针对的人群太单一。可以通过开设中级高尔夫球场,让更多的人用低消费来获得更多的休闲运动,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第五,弘扬本地文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工具变得更加先进。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县级博物馆,收集旧工具,传承健康的民俗,勉励人们勤俭节约,珍惜眼前的生活。同时,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当地民俗,保护和传承传统文明。政府也应该给学校提供适当的帮助,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
第六,挖掘旅游产业潜力,加大宣传力度。由于湘阴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左宗棠纪念馆,远浦楼,鹅形山等景区,让导游规划简便又充实的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家乡特色,形成以鹤龙湖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生产结构,吸引其他省市的游客来品味鹤龙湖的特色。集“美食、休闲、娱乐”三者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习与探索,2015(03).
[2] 任碧云,刘进军.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5(05).
[3] 唐金红.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
[4] 常运书.浅析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1).
[5] 张悦,刘凯强.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
篇2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途径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经济增长,改善市场,增加就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经济形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这一基本趋势。目前,我国通过立法已经制定了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逐步解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瞄准新经济常态发展的社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动员更多的资源用于住房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建设,积极推动许多社会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推进企业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高企业在吸纳社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篇3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加强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指出现阶段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以期对企业管理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制造企业 内部控制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内部控制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企业经营发展将面临较多的挑战和风险,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监管更加规范和严格,对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使制造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对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风险加以规避。然而,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制造企业内部控制未根据新常态的要求及时改变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理念、未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导致内部控制未能充分发挥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一、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一)防范控制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风险越来越多样化。新常态下,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使制造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问题,采取迅速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促进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增强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防范经济犯罪。内部控制建设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相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企业管理活动存在漏洞,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而滋生各种经济犯罪。通过内部控制的建设,对企业产权进行划分,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执行都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运行,防止各种经济犯罪。
(三)优化员工行为,实现企业目标。内部控制建设要求企业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及专业胜任能力,为员工行为的规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制造企业在根据经济新常态对内部控制进行建设之后,可以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从制度层面有利于防止员工舞弊行为的发生,从制度设计及企业营运方面形成的必要的“硬环境”,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增强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新常态促进国家发展,部分企业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国内企业欲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必须具备与国际竞争企业类似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增强制造企业自身管控能力,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更好的支持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二、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控制环境基础薄弱。部分制造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合规性上, 认为企业只要合规操作就实现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面,理解也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科学的内控观念,导致很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部分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重视力度较低,未能建立起良好、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与环境,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部分制造企业由于某种原因或需要,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状况,不具有可操作性,失去了内部控制的效用和价值。部分企业对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及时更新,对企业经营环境和战略思维的变化,缺少及时的同步性。部分企业内部人情文化较浓,照章办事的氛围难以形成,对内部控制制度,领导视而不见,员工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三)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现阶段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问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信息系统,不能对各种信息有效地整合、分析、处理,信息在企业范围内的利用率不高。未形成系统化的横向传递系统,信息很难在部门与部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得到高效传递。在信息共享方面,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和管理经验,部分企业没有将内部控制管理全过程融入信息共享系统中,信息化、智能化内部控制信息共享系统构建不健全。
(四)内部控制内外部监督监管力度不够。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部门间的监督职能不明确,存在多重监督的现象,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配合。部分监督偏离了既定目标,监督的目的片面化,监督弱化问题严重,对于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上报反馈。内部控制外部监督评价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存在着一些竞争的不正当行为。
三、加强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视,培育良好的控制环境。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在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建设时,应关注企业文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政策等控制环境的建设。重视国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对内部控制理念进行宣传,保证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有着全新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各级内控机构,落实内控职责。对组织机构配备必需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并明确职责,形成良好的浓厚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制造企业面临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制造企业应通过收集内外部相关信息,采用多种科学有效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企业层面重大风险数据库,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对经济活动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济活动的风险点,控制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做到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总结。
(三)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随着信息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是内部控制信息得到及时有效沟通的根本保证,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收集、归纳、分析。构建系统化的信息搜集系统,将大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企业信息获取系统中,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输出高效信息。加强对横向和纵向信息系统的构建,增强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促进信息在横向部门之间有效传递。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多功能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员工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和评价。新常态下,制造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在监督中应借助系统化、规范化的手段,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进行科学的监督评价。在监督审计过程中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施硬性控制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执行,避免人为随意操控相关控制措施。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工作,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及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使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得以修正、健全及优化,保障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必须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新常态为制造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制造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建立适合本企业管理和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统筹;政府;管理体系;水利经济;态度;监督
1.前言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以全面思想和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力主水利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转变,推动水利经济基础人才的建设进程,采用系统性、科学性的策略,实施长远性、完整性建设方略,为水利经济整合出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平台,使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实现、可具操作的建设事业和目标。
2.转变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观念
当前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要告别和转变传统的观念,将新常态经济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思想融入到水利经济系统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实际进程之中,特别要将市场化理念、系统化思想整合在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具体操作体系内,使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以更为系统、更为科学的观念为指导加速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进程。
3.加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人才的培养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人才建设与培养上重点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经济人才的培养,在水利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尊重水利经济人才发展的主动性,激发人才发展的积极性,使其能够顺应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科学的管理是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提,要重点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水利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扎实、系统的管理促进水利经济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最后,要在水利经济建设人才中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化,提升水利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可行性,为人才的发展奠定科学发展和系统建设的基础。
4.统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法
水利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有很多路径和多种渠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选择中找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最有价值的路径,如何在不同的选择中正确确定科学发展的道路,这些都需要统筹的方法加以调整、选择和确定。在水利经济中应该采用统筹的策略调整经济结构、比重、层次,促进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调整社会资源对水利资源和水利经济的支撑重点,在水利经济体系内部实现科学调配和系统整合,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管理上、方法上的保障与支持。
5.争取政府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大力支持
水利经济建设中应该不断加强政府对水利事业的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这是促进水利经济外部环境改善,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对于水利经济来讲来自于政府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以政府的引导和辅助作为前提。水利事业要力争政府对水利经济的资金支持,通过资金的引导、注入和筹措使水利经济建设的基础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完善水利经济的结构和形态,有利于水利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6.优化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
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基础是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由于市场波动和水利经济主体竞争加剧等客观因素,水利经济建设要不断进行组织体系,特别是管理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以便适应水利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而提升水利经济发展的品质和速度。要在水利经济建设中根据实际问题展开对管理结构、管理体系、管理层次的调整,使管理系统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通过管理的优化实现水利经济、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更为全面地开发和更为科学地发展。
7.完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监督机制
全面而系统的监督机制使水利经济获得良性、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前提,特别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水利经济想要达到科学发展的程度,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自身配套的监督机制。要根据市场化的实际要求重点在水利经济的建设、规划等方面建立起监督体系,明确监督组织和责任,以确保对水利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督促。要根据水利经济融资和投资实际建立起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监督体系,全方位跟踪、了解、掌握融投资的信息和资讯,稳定水利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提高融资和投资的健康水平和流动度,推动水利经济向管理科学、高效化方向发展。
8.端正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态度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端正的态度和艰苦的劳动作为前提,这里面端正的态度尤为重要。作为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经济的从业人员要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使水利经济建设符合社会实际、经济情况和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力促水利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和科学发展,使科学观念、新常态理念落实在水利经济建设的实际过程之中,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策略、实事求是的作风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精神和态度,真正推动水利经济向系统化、科学化、市场化的目标发展。
结语
建设水利经济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念和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要求个体、企业、产业对水利经济综合、协调地建设,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全面、系统地发展,进而做到水利经济的振兴。现实中要继续在新常态的科学发展理念下进行水利经济的理论建设和现实研究,整合水利经济的外部支撑资源和内部核心元素,力争在现有的水利经济体系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到对水利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达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和系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玮.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6(09).
篇5
关键词:新常态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长期坚持将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心的战略思想,政府施政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我国的GDP,推动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战略思想的影响下,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现状的影响下,导致领导干部过于重视自我政绩的提升,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对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比较盲目,牺牲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一、基于新常态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难点
(一)自然资源资产的复杂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我国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地大物博的地理优势,不管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比重都比较高,在我国的各方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地质资源和非地质资源属于资源资产,能够为所有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地质资源和非地质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殆尽需要非常漫长的周期才能再次形成,因此在这一部分资源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配置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我国被列为自然资源资产的有森林资源、国土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草原资源和海洋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为了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资产的不合理利用而存在的,能够深入贯彻国家制定的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地方利用自然资源资产发展经济建设的时候,避免出现自然资源资产使用过度而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的情况,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比较丰富,因此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时候,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相关知识,还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共同配合。
(二)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划分
我国主要I导干部的任期均为五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此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自然资源资产具有形成周期长、持续时间长的基本特征,而这种特征会导致有些经济决策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可能领导干部在职期间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一任领导干部上任之后,自然资源资产的问题就一点点显露出来。而且,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涉及范围广、系统性强、时间跨度大等基本特征,可能在审计过程中自然资源资产状况已经随着下一任领导干部的决策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前、后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相关责任混淆的情况。
(三)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
明确审计主体也是现阶段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难点。目前,我国对审计主体的认识主要分成三种,分别是国家审计为主、多元审计、国家审计为主导,社会审计和公众共同参与。人民民主是我国的国家性质,而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为了对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归根结底是检验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效果,确保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需要丰富的审计相关支持做支撑,社会审计的有效介入,确保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效果。
二、基于新常态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的对策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也应该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资产多样化、分布范围广等特征,打破传统的审计形式,从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审计方面等多角度进行完善,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大数据紧密结合,构建一套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集成国家审计大数据,优化审计业务模块,对各个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国家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社会公众依托物理的专业审计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对领导干部的行为、政绩进行评价与规范,树立科学绿色的政绩观,确保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二)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
在新常态的影响下,我国长期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发展健康化。自然环境本身具有动态属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种环境污染会造成更多种类的环境污染。审计工作就是要对各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第一时间发现自然资源资产存在的问题,促进国家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划清“上下届”、交叉区域干部责任范围对审计工作进行规划,尽可能的提升领导干部的成本,避免的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资源环境审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手段还不是非常完善,在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规划、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政府应该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信息化发展,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鼓励审计人员协同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专家、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审计工作,确保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爱民.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基于2014年媒体新闻报道的文献分析[J].新会计,2015,06:6-11
[2]周一春,郭一瑰.“新常态”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难点与对策[J].商,2015,19:152
篇6
首先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意识,作为地方经济管理部门之一,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第一要务,就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
其次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规划之中,针对区政府今年提出的“植产兴业”战略,结合职能,找准关键的工作抓手。一是提高“大数据”处理能力,重点提高市场主体信息数据的应用水平,完善市场主体汇总功能、分析功能和信用信息记录,通过企业登记和信用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服务政府宏观决策、投资引导和经济发展。二是主动对接产业园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打造设施一流、标准统一,更加实用,更加贴心的服务窗口,继续推进智慧便民和同城通办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商标名牌战略工作,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创名牌”,培育新兴产业充实孵化库队伍,不断加大企业创名牌的后劲,确保驰、著名商标数量持续增长,提升区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只有严格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力,严格用法律程序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我们才能履行好职责。
其次把握当前依法行政的几个关键,一是严格按照权责清单开展履职,以“负面清单”管理市场,以“正面清单”(审批清单、监管清单)管理权责,全面推进行行政审批标准化,依法行使行政监管职能,切实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工商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加大规范执法力度,启动规范执法“年度规划”,全面梳理各种基础性的规范制度,强化行政指导,针对在执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项分段推出指导意见,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逐步完成规范工作。三是建立有效执法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岗位执法责任制度,尝试引入执法监察,积极推进两法衔接,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阳光执法体系。
首先增强改革的勇气,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是评价单位和个人的重要指标,我们要鼓励创新,宽容过失,破除改革创新者的思想藩篱,激发全局的创新活力和勇气。
其次找准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深入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去年12月25日国务院召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座谈会,12月31日,全省召开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商事登记改革工作,我们将吃透精神、预先谋划、扎实执行,确保改革政策落地,尤其是积极探索后续监管配套机制,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全方位拓展消费维权的广度和深度,在规范提升传统站点建设的基础上,选取试点做好电子商务消费维权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三是创新开展好市区大项工作,配合做好“一门式”服务改革,探索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法人事项“一门式”办理;其次抓好由我局统筹的工作项目——“两建”,综合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同时在“城管”、“创文”等综合性社会治理工作中,探索建立一些长效工作机制。
篇7
[关键词] 新常态 精准扶贫 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58-01
近几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并针对我国当前各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现状颁发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指导意见,希望能够有效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从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方面得到全方位推进,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效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呈现出发展新常态,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国家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精准扶贫工作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建立科学的精准扶贫机制。山西省五寨县在加强精准扶贫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就注意将远程教育和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借助政策宣传和教育培训促使扶贫对象的自身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地提升,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增强了五寨县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在精准扶贫方面提出的指导思想
针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其指导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应该消除贫困问题[1]。逐步消除社会上的贫困问题,改善民生情况,促进我国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表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二,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战略规划,逐步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状况和社会建设情况,所以应该从战略性和政治性角度认识精准扶贫工作,保证精准扶贫工作质量;其三,扶贫工作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无法借助精准扶贫实现农村地区的小康,就必然无法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效果,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精准扶贫的重视;其四,在开展扶贫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将教育扶贫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促进农村地区社会大众逐步转变思想认识,从思想文化方面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其五,产业扶贫思想,即指出要想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应该加强贫困地区产业建设,为贫困地区提供一定的内生动力,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其六,树立系统扶贫思想,在扶贫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提供基本公共保障,增强扶贫工作的战略性;其七,应重视对共同扶贫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工作的开展,切实提升精准扶贫效果。
2 在新常态背景下加强精准扶贫机制建设的措施
对精准扶贫机制进行合理建设和创新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部机制的构建和外部机制的构建,从内部机制的构建和创新角度看,应该逐步推进资源合作性共享、切实加强经济组织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分配机制。在进行内部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对扶贫对象的组织和管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挖掘扶贫对象潜力,在充分发挥扶贫对象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设置更为有效的经济活动,实现贫困地区群众的自助扶贫[2]。从外部机制建设和创新角度看,应该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尽量争取多方支持,加强技术合作,并制定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政策,在外部支持下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化开展。换言之,在外部机制建设和创新过程中应该将如何获得外部扶持作为重点内容,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能够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进而真正融入到社会建设系统中,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量。
2.1 加强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创新
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关系受到影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广泛性和规范性更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逐渐得到一定的凸显。这一社会背景的存在客观上促使国家所开设的竞争性扶贫和脱贫工作成为社会必然发展趋势。新时期,国家在开展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设定了明确的经济、社会和价值目标,即要求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扶贫工作效果,还应该促进扶贫对象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3]。同时,扶贫工作的开展应该注意与改革性扶贫以及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通常情况下,贫困地区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往往相对较低,市场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市场内生动力的获取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加强精准扶贫机制建设和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贫困地区市场意识,构建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市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外部市场,在扶贫对象和市场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2.2 建设和创新扶贫资源整合机制
在对扶贫系统中各个相关要素进行充分分析后,需要明确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进而探索出突破贫困困境的着力点,并制定与之相契合的工作方式,逐步增强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在扶贫资源配置方面,应该注意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进而在不断探索中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调整,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4]。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扶贫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实践工作中就应该构建扶贫资源整合机制,保证扶贫资源能够实现动态、精准化配置。这样,在扶贫资源整合机制的调整下,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有限的扶贫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为各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促使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得到良好的改善。
2.3 对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进行合理创新
现阶段,在我国扶贫工作中扶贫对象脱贫后再次返贫的现象相对较多,虽然不排除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受到个别对象对被扶贫存在错误的“合算”认识影响,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在新常态下全面探索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的构建和创新,进而借助这一机制的调整和应用,有效提升扶贫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自我发展和自助扶贫的能力,增强贫困地区市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5]。这样,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能够真正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促使贫困地区社会大众的生产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真正摆脱贫困的束缚,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背景下,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强精准扶贫建设工作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效果、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才能够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定的力量。因此新常态下应该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保证精准扶贫工作效果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切实改善当前农村贫困现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许君,陈维新,毛姝等.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选择困境与支持对策--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J].地方治理研究,2016(2):34-38.
[2]王忆南,汪恭礼.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局与路径选择--以安徽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6(8):33-39.
[3]潘子堂.新常态下抓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4,18.
篇8
一、正确把握新常态下河南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
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为贯穿全年的突出矛盾。在经济发展“三期叠加”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发生趋势性变化,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具体到河南,我省作为1亿人口的发展中大省,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调整升级转型还没有完成,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增长动力转换青黄不接。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只是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变化。新常态下内需不足,动力转换没完成,但我省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在减弱,但我省农业富余劳动力总量仍然较大、素质不断提高,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全球需求不振,但国内外产业仍在加速向中两部地区转移,我省通过承接出口加工型项目扩大外需仍有较大空间,同时我省在一些传统产业、优势企业方面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但我省在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基本持平,更有可能迎头赶上。
总之,我省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紧跟时代步伐又不超越发展阶段,既循序渐进又不亦步亦趋,积极抢抓机遇,科学应对挑战,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努力保持和提升我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促发展
新常态、新任务,要求我们坚持冷静理性、积极主动,顺势而为、开拓创新,既要清醒看到增速换挡回落具有客观必然性,又要看到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我们既要加快培育新动力,又要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转型,在转型升级中推进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我们把落实与规划相结合,与新常态下完善战略思路举措相结合,围绕“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到“三个适应”。
一是思想观念要适应。要强化转型发展意识,既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质增效上来,要合理确定预期目标,合理设置规划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要求;强化创新意识,要把创新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抓住主体、平台、载体、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同步推进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尽快形成新的驱动力;强化改革开放意识,改革开放是当前河南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但如果抓不住、抓不好,反过来就会成为挑战。我省需要紧紧围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寻找改革突破点,要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上有大作为;要强化主动作为意识,新常态下,涉及的新领域、新问题越来越复杂,机遇和挑战间相互转换的概率越来越大,如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不强,专业精神、奉献精神不足,不仅成不了发展的动力,还有可能成为阻力。二是政策措施要适应。要在扩大需求稳增长上做文章,深化政策研究,提升扩大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扩大有效投资;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着力点,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支持传统产业双向延伸、产业链接,与终端消费对接,最大限度地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要寻找动力转换切入口,既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会窗口,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抢占制高点,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方式方法要适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转型,在转型升级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我省实际,深入落实中央改革部署,以改革为活力、以开放为推动力,争取优势、抢占先机,以改革开放促创新促发展。
三、新常态下新谋划开创新局面
篇9
2014年,东莞东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东莞市 “优秀镇街”以及年度考核“单打冠军”3顶,各级各类荣誉共100多项。东城还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
立足新常态,谋求新发展,2015年东城提出紧紧围绕“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以法治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高水平发展的智慧商贸新城。
跨境电商:“一点四仓一平台”
新常态下,东城立足地理区位优势、先行发展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城市基础优势、法治环境优势,在“城市化”、 “国际化”、 “市场化”、 “信息化”、 “法治化”等方面力争走在前列。
作为“十大工程”之一的东莞市跨境电商中心园区,位于东城区同沙工业区,占地面积达87.06亩,建筑面积约70776平方米。园区内各分区形成一定专业及功能分工,紧密联系、互为依托,形成“一点四仓一平台”的支撑体系,努力打造“园区仓储+公共平台+智能核放”的跨境电子商务“东莞模式”。
“一点”即设置关检监管点。该监管点将由已建成的东城跨境电商公共仓改建,公共仓业主单位东诚公司正在组织实施综合楼改造、查验卡口设置等建设事项。
“一平台”即东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贯通海关、检验检疫、外管、国税等部门数据,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和服务提供支持,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上线运营。
“四仓”即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公共仓、企业自用仓。公共服务仓的库管系统及云关码系统能够与海关数据形成交互,实现跨境电商杂散数据的合理快速修正,使得货物在到达出口监管仓前即整理完成,真正实现跨境电商碎片化订单包裹的高效通关。
支撑体系构筑成功之后,将推动东城成为国内跨境电商监管通关、综合服务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实现全国领先的跨境电商阳关化、规模化、持续化通关,带动大型跨电企业、国际物流、金融服务、制造业转型等要素在东城的集聚,形成转型升级的强有力引擎。
发展蓝图:“一城三创五争先”
新常态下东城确立新思路。结合现有基础,立足新的发展常态,东城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新定位和新使命,提出“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新思路。
“一城”是指依托产业结构和城市环境的基础优势,以跨境电子商务为龙头、以现代生产业为主导、以创建智慧城市为抓手,将东城打造成为高水平发展的“智慧商贸新城”。
“三创”是指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东城综合实力。
“五争先”是指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争先、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突破上争先、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上争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争先、在幸福社会建设上争先,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动力。
“一城”是总体目标,“三创”是实现基础,“五争先”是战略举措。围绕这个总体思路,东城表示要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主动作为,务实创业,全面加快东城各项事业的高水平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启动的衔接之年,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依法治区的关键之年,也是东城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开局之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东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区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3%,各项税收收入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8%。
根据今年发展要求和工作目标,东城将重点抓好6个坚持:坚持转型升级,坚持新型城镇化,坚持先行先试,坚持依法治区,坚持惠民导向,坚持从严治党。
智慧驱动:“宜居美丽新东城”
2013年,东城区成功入选国家智慧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后,东城就正式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具体化。2014年7月3日,东城举行智慧城市推进暨东城中韩智慧城市产业园启动仪式。2014年底,东城区智慧城市创建办公室正式成立,开始了东城区打造“智慧城市”的调研与实践之路。
自2013年成功抢占先机,入选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东城就立马紧锣密鼓地着手规划、布置、落实一系列“智慧”项目,争取早日提升区域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构建生活、生产、社会管理新模式,实现“智慧美丽新东城”。
篇10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转型的要求,该类专业如何由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探索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在深入理解应用型本科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产教融合”思路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工商管理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应用能力培养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对推动一定时期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基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背景,对高等教育中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是一项有应用价值的理论研究。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推动下,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研究中,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开展研究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从人才培养方案、教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参加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等方面入手,突出问题引入、案例分析的应用型教材的编写和研究、突出应用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突出学生技能的提升,在促进了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同时,完成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内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常态环境下,概括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大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此背景下,劳动者素质优化、岗位创新能量聚集等高端要素成本上升,新常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以下挑战:如何适应新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资源如何满足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党的十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等要求。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也就在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培养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内涵定义。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服务地方、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应用性、地方性、重特色的学生培养内涵。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其办学目标应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中能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能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人才需求结构情况为:科研人才5%,研究设计人才30%,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65%。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基层应用型人才需求比例增大。地方本科院校应主动适应本地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经济管理、经营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重点,培养出能到基层、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新常态下地方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升级及经济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及需求,根据学校实际,深入研究,优化资源配置并创新发展,体现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特色,通过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及专业办学影响力,同时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2.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既要重基础又要有特长,能与地方社会文化相互融合,要求学生具备一专多能型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一定的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切实可行的就业取向及踏实的工作作风。但是由于现行的地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与现实人才需求有差距
许多地方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各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国家的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高素质、高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小微企业、公司的现实人才需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2.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地方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虽然有着高层次学历结构,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及科学研究能力,但是缺乏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中所需的工商管理实战经历及经验。国务院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中提出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建设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从而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并重的教师队伍。
2.3未明确产教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思路
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都未能紧密联系企业和生产管理一线进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没有充分利用好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许多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教育实际上仅停留在行业教育或岗位教育层次,无论在教育基本理念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设置以及课程结构体系等方面,都未体现出产教融合的培养思路,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片面单一,能力不强,素质不高。导致地方经济实体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学生对学校现状满意度也偏低,随着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形成的挑战,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因此,迫切需要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应引入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的思路,尽快为地方经济主体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楚雄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是该校唯一一个完全非师范性质的学院,拥有5个工商管理类的本科专业。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经济运行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经管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建设中,适应服务对象的需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外部特征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不断进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探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准确地进行学院的科学定位,让培养的学生能全面深度的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城镇建设和社会管理。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提出工商管理类学生在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3.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经管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中,突出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注重应用性的特点,明确了在专业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懂得经济、法律和管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在此定位下,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导,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了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商管理类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才能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经管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培养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及培训体系。积极调动全体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参与工商管理类职业资格培训并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并鼓励深入当地各级各类行政管理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挂职锻炼、业务培训服务等各项实践研究活动,以此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质量。同时按照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改革思路,经管学院也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聘请校外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经营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直接获取专业实践知识,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3.3引入“产教融合”的思路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推行“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教育改革思路,是地方本科院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职业、沟通、就业竞争等能力的提升。楚雄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积极对接地方行政事业和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学校与行政事业、企业两类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十多年来与地方十多家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现三方共赢。一方面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课余、假期、实习期都可以直接到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实践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展、自身发展潜力的挖掘、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给实习实训单位带去活力因素和积极的创新创造精神。同时学校与实习实训单位的合作中,可以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的合作应用,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也真正实现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经管学院在此期间,与楚雄州政府、楚雄州供销合作社合作完成了《楚雄州固基发展战略研究》、《楚雄州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与研究》等研究项目,项目成果在楚雄州推广应用并取得很好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管学院师生还为楚雄市文化系统开发了“楚雄市文化市场管理系统”,使楚雄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文化市场的信息化管理,该系统至今一直在使用并由学院师生进行使用维护;另外还有很多学院师生与实习实训基地间基于产学研合作完成的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均能有效应用于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合作成果也能实现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教学的反哺,如丰富了教学案例的撰写和应用,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4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应深化体现行业企业发展、管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工商管理相关职业资格及学生就业需求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结合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形成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打破了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三段式的课程模式,设置了专门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模块,该模块以必修课占较大比例的学分,同时强化其实践教学活动,设置时间从第一学期延续至最后一个学期,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课程案例库,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课余假期实习基地现场教学———实验实训和案例模拟与分析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四位一体的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课程教学体系模式。让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在四年八学期内持续完成,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模块。该课程体系的优化使得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能力掌握的基础上,近几年获得了包括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电子商务师、网络工程师、营销经理人等上千份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全国大学生市场与分析大赛、全国高校校园财会知识大赛、全国大学生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就业率持续维持在95%以上。通过以上课程体系的优化,经管学院培养出具备一定特色和较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并具有后继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而地方高校在教育部转型发展的改革背景中,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拓宽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楚雄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他地方高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张无畏 彭红丽 单位: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全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62—65.
[2]刘建准,王大海.工商管理类本科生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中学刊,2010,25(5):139—140.
[3]梁莱歆.新形势下培养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10(2):8—11.
- 上一篇:商品销售盈利模式
- 下一篇:对数学建模的理解和认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