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篇1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康复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主要指肱骨外科颈骨折,本文的康复治疗也包括锁骨骨折、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肩关节脱位术后等肩关节周围损伤的康复治疗[1]。由于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比较困难。骨折造成较为严重的肩部软组织损伤,术中常见关节囊和肱骨头形成“纽扣眼”样绞索证实手法复位有较高的失败率,且可增加血管神经牵拉损伤的机率。骨折术后,由于长期制动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我们于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12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满意,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有1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其中男4例、女8例,51~80岁,平均65.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1~13 d,平均手术时间7.2 d。治病原因:走路时摔倒伤患者9例,高处坠落伤患者2例,车祸伤患者1例。其中外展型骨折患者10例,内收型骨折患者2例。骨折治疗方法均为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或LCP(Locking-compression plate,锁定限制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均无明显肩关节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1.2.1 骨折治疗方法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拉力螺钉内固定、AO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内固定、Ender钉内固定、直角或T型钢板内固定、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螺钉内固定、LCP内固定,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案首选LCP坚强内固定,这样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1.2.2 康复治疗方法 经骨科医师及康复医师根据骨折及手术内固定牢固情况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在有经验的医师协助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1.2.2.1 早期康复(术后至6~8周,骨痂初步形成期) 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张手握拳、腕关节、肘关节主动屈伸、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术后1周后开始保护下行肩部的被动关节活动,并逐渐加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如主动摆动练习、扩胸及含胸练习、被动肩关节的前驱、外展、后伸练习,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循序渐进,被动活动后可冰敷20 min。至术后6周时患侧的外展、前屈主动活动常常可达90°以上,并可进行一定的内旋和外旋运动。

1.2.2.2 中期康复(术后6~8周至3~4个月,骨痂初步形成期) 术后6~8周时已有少量骨痂形成,骨折部位已经可以承受相对较大的外力作用,此时可加大各个方向的肩部主、被动运动,注意主动性训练肩部肌肉的肌力,至12周时患者肩部的功能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在训练过程中患肩可能疼痛,可口服止痛药物、理疗等综合措施,如疼痛不能明显缓解应减轻运动量,必要时暂停。

1.2.2.3 后期康复(术后3~4个月以后,骨折愈合期) 经过前期、中期的康复治疗后,患肩功能多无明显障碍,如个别患者有部分功能受限,可行关节松动术、运动或体操疗法等肩周炎治疗方法行后期治疗。

2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至24个月,平均14.3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2]该评分为百分制,其中疼痛(P)35分,功能30分,活动度(ROM)25分,解剖位置10分;90~100分为优,80~89为良,70~79为可,

3 讨论

我们认为只要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良好,不合并影响手术的内科疾病的前提下,以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正确的功能康复为原则。

通过我们的观察认为,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是允许进行早期康复的,而且是必要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损伤和手术可以造成肩部结构,尤其是局部软组织的破坏,在愈合过程中可以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导致明显的肩关节僵硬,从而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这可能是一些医师(包括患者)认为手术治疗效果不如保守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瘢痕组织只有早期开始牵伸才能保持一定的延展性,减轻随后出现的瘢痕挛缩、黏连和关节僵硬。

我们认为,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成功康复需有以下前提条件:①坚强的固定,这是康复治疗的前提,国内顾英华等[3]报道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此类骨折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认为保守治疗虽有损伤小等优点,但因外固定影响了早期康复锻炼,经我们比较较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康复治疗组有明显差异。②客观上患者全身情况较好,可以耐受一定的疼痛。③主观上患者本人有较高的康复目标,要求有较好的功能恢复。④必须由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对其实施全面和系统的治疗。康复前,康复医师必须详细了解损伤和手术情况,在骨科医师协助下对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牢固程度有正确的评定,同时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康复目标。

在制定康复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循序渐进,切忌求快求高。②根据骨折愈合程度调整康复方案。③随时处理治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减少运动量或暂停手法训练等。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有很多争议,尤其是对需要手术的患者,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 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骨质疏松程度、软组织的完整性及功能康复等多方面因素。甚至要考虑到患者对治疗方案是否认可,患者的经济承受力。

总之肱骨近端骨折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障碍,较其他非关节周围骨折,我们更应该做到全程治疗,综合考虑确定治疗方案。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整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案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而切开复位内固定首选LCP坚强内固定加医师指导下早期功能锻炼。

另外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重无法内固定或肱骨头坏死可行肱骨头置换术,术后康复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58-193.

篇2

关键词:关节镜下手术;踝关节骨折;临床护理

踝关节是人体中受力最严重的关节,而且非常容易在其它下肢受到外伤时被累及,踝关节受到伤病时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但是这种方法创口较大,术后恢复慢。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关节损伤的手术之中。本次研究探究了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 15~55,平均年龄(35±0.9)岁。其中左脚踝27例,右脚踝19例,手术距离受伤时间约6~11 h,平均时间约为7.2 h,其中15例为扭伤,车祸伤17例,6例为砸伤,8例为骨折部皮肤挫伤,在手术后有27例采用石膏外固定。

1.2评定方法 以苟氏提出的评价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效果为优的表现为:患处无痛感,基本功能恢复正常,通过X射线可看出骨折处愈合;良的表现为:长时间脚踝劳累后会出现踝关节的轻度不适或疼痛感,跖屈或背伸的受限在10°~15°范围内,且通过X射线可看出骨折处愈合。

1.3护理方法 对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一般包括手术前护理,手术后护理和康复护理以及出现其他特殊情况进行的护理。

1.3.1手术前护理 如果是急性创伤,应该按照RICE原则进行紧急的处理。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基本检查,保证手术前的常规护理以及疼痛管理。手术前,可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的指导,在不加重损伤的前提下使患者完成适度的踝关节活动度训练,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要注意对患者脚部皮肤的护理,对胶布用肥皂水进行清洁,不要损伤到皮肤,并用碘伏消毒后的无菌毛巾包裹。

1.3.2手术后护理 在手术之后的6 h要去枕躺平,并禁食。保持创口的清洁,将患处抬高至0.2 ~0.3 m。手术后2 w方可拆线,将脚趾到患处使用无菌垫进行加压包扎,保持包扎处的干爽与清洁,当出现伤口污染的情况应尽快进行换药加压包扎。

1.3.3康复护理 手术后踝关节骨折患者容易出现肿胀或疼痛的现象,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手术后护理医师要对踝关节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结果

在手术后的3~10个月内,对46例患者都进行了随访,其中康复效果为优的39例,康复效果为良的6例,康复效果一般的1例,患者总优良率97.82%,且没有出现切口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的现象。

3讨论

踝关节受到伤病时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利,对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踝关节骨折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创口较大,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比较大,并且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恢复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微创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关节损伤的手术之中,这种治疗方法手术之后出现的病残率比较少,而且有利于脚踝骨折患者功能的恢复,其对局部软组织的要求比较低,所以感染率得到了降低,手术之后的疤痕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对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加强手术前对患者的检查和准备,手术后对患者的专业指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保持患者骨折处的稳定情况,对于患者的踝关节运动情况进行日常评估,帮助患者进行尽快的康复。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需要谨慎对待,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与骨折患者互相配合、共同协作,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韩冠生.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征的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4.

[2]颜瑞健,张晓文,马苟平,等.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1,09:714-718.

[3]EK Sahin,A Imerci,H Knk,et parison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with AO dynamic condylar screws (DCS) for the treatment for unstable peri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J].Europe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 traumatology : orthopédie traumatologie,2014,24(3):347-352.

[4]WJ Choi,GW Choi,WL Jin.Arthroscopic synovectomy of the ankl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Arthroscopy Association,2013,29(1):133-140.

篇3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植骨;内固定治疗

胫骨中下段骨折因血运差,易出现骨不愈台,有报道胫骨不愈合中,中下段占89%,伴有骨段缺损则更易出现骨不愈合及肢体短缩畸形。对这类骨折的治疗,以往的文献报道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6月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26例进行讨论,探讨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现代治疗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到2010年6月某院共收治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12-52岁,平均24.5岁。致伤原因:车祸12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6例。骨质缺损最长5.5 cm,最短3.5 cm。软组织损伤情况:创面多位于小腿前内侧软组织薄弱处。本组2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创面污染及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3 cm×4.5 cm-6 cm×10 cm。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骨折分型:按AO分型,B2型16例,B3型10例。

1.2 治疗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依据骨折塌陷的部位,选择前外侧的绕髌骨膝弧形切口,暴露胫骨平台及膝关节腔,清除关节腔内积血,探查有无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若有损伤,尽可能先行修补,如半月板完整,应将损伤侧半月板从其附着的胫骨平台边缘部分游离,牵开暴露塌陷的胫骨平台关节而,于胫骨近端翼外侧或前内侧距关节面约3.5cm 处用低速电钻,钻一直径约1 cm隧道,抵达塌陷的胫骨平台关节面下,用一特制的圆梓形平头器械,逐渐将塌陷的关节面顶撬整复平整。其遗留的骨缺损区,填充自体移植骨块,缺损较大者可使用异体骨、人工骨充填。尽量不使用骨水泥,用其可妨碍愈合。对B2型骨折,用双枚松质骨螺钉对骨折间对合加压托扶固定。在c型臂x线机下透视观察整复固定情况是否满意。B3型骨折劈裂范围大,合并有胫骨上段骨折加用塑型后的倒L型钢板内固定,满意后修复游离的半月板,术后石膏托外固定3~4周后拆除石膏,进行非负重锻炼。8周后复查,若有骨痂生长可部分负重12周复查,若骨折趋愈则逐渐完全负重。

1.3 术后处理 术后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1-3个月后扶拐下地,健肢负重,患肢负重训练,每4周门诊复查X光片一次直至骨折愈合。

2 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病例伤口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或骨髓炎等并发症,无异物排斥反应。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往往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大多数骨折为粉碎性,又因该部位软组织相对薄弱,外固定治疗虽然给这类骨折带来治疗方便,但关节面难以达到解剖复位或有效固定,可致关节僵直。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对合关系,活动正常且无痛的膝关节,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多数学者同意对胫骨平台骨折施行手术治疗,行坚强的内固定,解剖复位,重建关节的正常平整关系,重新恢复胫骨的对线。Stevens等尤其认为对40岁以下的年轻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法。现代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向是有限切开、直接或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为体现现代治疗方向,我们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注重把握手术时机、手术内固定、软组织的修补和防护、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胫骨中平台骨折的治疗十分重要,应有分期治疗的观念,即在急诊时多用牵引临时稳定骨折,恢复膝关节力线,促进软组织修复,使受伤肢体无水疱、肿胀消退、皮肤挫伤好转,软组织恢复到能耐受手术后再行手术治疗,但等待时间超过3周则疗效不佳,而开放性骨折及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仍须紧急手术。本组病例均等待软组织肿胀充分减退后进行手术(平均等待时间12.5天),无1例发生感染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同时胫骨中上段血运丰富,有报道胫骨干的滋养血管全部在中上段进入胫骨,因此胫骨上段截骨延长后仍有较好血运利于骨愈合,而骨折端端榫接复位后,近端有中上段滋养血管提供血运,远端有干骺血管供血,加上髓内植骨加速诱导骨痂形成,使骨折愈合更决速,避免了在骨折端间植人无血运的大块骨缓漫爬行替代失败,出现植骨块坏死,骨不愈合的后果。结束手术时严密缝合膝周组织,并注意保持软组织平衡;术后3―4周等待软组织肿胀消失、软组织修复基本完成时才进行伸屈膝功能锻炼。康复锻炼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康复锻炼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我们在康复锻炼过程中仍遵循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情况重,并合并软组织损伤,因此术后仍用长腿石膏托固定保护,在石膏固定期间,只宜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根病情当感染控制,软组织修复基本完成后(时间3~4周),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3个月后根据X线判断骨折愈合程度逐步进行负重锻炼

总之,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我们应采用现代治疗、生物学固定的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软组织保护和开放手术复位内固定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不断提高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殿英,姜保国,傅忠国,等.A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11(20):1309.

篇4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广东深圳 518081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选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治疗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手术患者51例,对这51例患者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后,51例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1%。手术前良好率15.7%,手术后良好率47.1%,患者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程度明显的大于手术之前,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良好率、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040-03

[作者简介] 李浩瑜(1979-),男,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工作,专业方向创伤,关节。

在临床上,肘关节创伤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是由于在敏感部位,导致患者生活极为不方便,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很多患者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没有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进而造成肘关节僵硬的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在进行肘关节创伤后僵硬的治疗中,由于解剖结构过于的复杂,也带来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为探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现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手术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到该院进行治疗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手术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1.1)岁。其中31例男性患者年龄在27~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1.21)岁。2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1.1)岁。其中36例男性患者有15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11例患者肘关节烧伤植皮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20例女性患者有12例肘关节脱位石膏固定后出现肘关节僵硬,8例患者肘关节烧伤植皮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

1.2 手术方法

对51例患者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过程如下,首先,进行手术前的准备,主要对51例患者进行X线片(G-1932 长沙市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的拍摄,了解患者的骨位异化的情况。二是,进行手术,取侧卧位,上臂近端扎气囊止血带,肩部中立位外展90°、屈肘90°,参照患者上次手术切口,有异位骨化时依异化骨的位置选择手术切口,该组51例患者均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和外侧入路手术方法[1]。三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镇痛治疗以及康复治疗。患者在手术后,会发生剧烈的疼痛,因此,需要给患者服用一定的镇痛药,可以口服扶他林2片/次,2次/d。在康复治疗方法,要求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最初的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强度不要太大,强度需要逐渐的增强[2]。

1.3 临床评价标准

对患者进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主要根据患者的肘关节活动程度进行功能评分。良好,80分以上,中60~79分,差,59分以下。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肘关节活动屈伸达到0~130°,功能正常;显效:症状消失,肘关节屈伸达到15~100°,功能接近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欠佳,活动范围30°~95°;无效: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后无任何变化。并且对患者手术后的弯曲和伸展情况进行评分,主要依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51例患者术手术前良好率15.7%,手术后良好率47.1%,手术后良好率明显的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骨科临床上,肘关节创伤后常常会出现僵硬的情况,造成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骨折、软组织挫伤、关节脱落以及术后患者长时间的制动所导致的,另外,还与对疼痛有伤的部位不愿意活动也有关。手术治疗可以直接作用在肘关节上,主要就是实现肘关节按照一定的节律和方向进行被动滑动,起到改善骨关节活动度的效果,通过进行手术治疗,能够使得痉挛的肌腱、关节囊、肌肉、韧带等都受到充分的牵拉,这不仅能增大肌肉等组织的延伸性,还能达到滑利关节和松解粘连的目的,这样更有助于保持和增加肘关节相对的活动范围。

肘关节创伤出现僵硬的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肘关节由于骨折导致脱位,造成肘关节面出现不平整以及破坏等问题,进而表现为僵硬[3]。②由于人体的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出现异位,导致僵硬的出现。③长时间的不治疗会对关节周围软组织和软骨的能量代谢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副韧带、关节囊等收缩以及关节内粘连的现象。而关节损伤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津液运行障碍等,还会使关节失去气血津液的温煦濡养,再加上风寒湿邪会侵袭痹着的筋骨,随着时间的推移骨关节会发生凝滞粘连以及肌肉萎缩等情况发生,导致活动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肘关节创伤后僵硬的患者在寻求有效的治疗,以期待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在该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该的临床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进行肘关节松解术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恢复的也相当不错[4-7]。因此,在进行创伤后肘关节治疗的过程中,建议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来尽快的恢复肘关节活动的功能。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除了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并且要求患者积极的配合医院进行康复功能的训练,康复功能训练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避免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强度需要进行良好的把握,应该根据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实际的情况以及疼痛情况,科学的制定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强度。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够确保康复治疗的效果。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例如,毕霞,等人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8]一文中,通过对102例患者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这与该的临床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另外,在针对于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方法上,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在手术后,51例患者术后最大主动伸直位角度较术前最大主动伸直位角度改善28.59°,术后最大主动屈曲位角度较术前最大主动屈曲位角度改善42.09°。手术前良好率15.7%,手术后良好率47.1%,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良好率以及角度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临床结论,采用肘关节松解术进行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珅,阮洪江,范存义.肘关节僵硬治疗中尺神经的处理与预后[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12(9):120-121.

[2] 魏万富,张铁良,辛景义.肘关节僵直手术治疗的新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10(4):167-168.

[3] 张建华,崔青,董占引,等.鹰嘴窝扩大成形治疗肘关节僵硬强直疗效观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11(11):160-161.

[4] 陈小飞,周建元,赵隆队,等.外伤后肘关节僵硬17例手术治疗的分析报告[J]. 江西医药. 2012,11(1):130-131.

[5] 刘珅,阮洪江,范存义.肘关节僵硬治疗研究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15(6):150-151.

[6] 宋炎成,黄富国,杨效宁,等.创伤性僵直肘的手术治疗[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2,11(22):121-122.

[7] 陈百成,王晓峰,高石军,等.创伤后肘关节挛缩及其治疗[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10(1):139-140.

篇5

关键词:下肢复杂骨折:AO钢板固定:骨折复位外固定器

下肢复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车祸、重物砸伤、高处坠落等原因导致的临床较为难治的骨折,尤其是对于存在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以及骨缺损的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固定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不仅需要保证治疗的有效,还要避免患者治疗后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本研究主要是对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31.4±6.3)岁,受伤原因为:高空坠落8例,车祸21例,硬物击伤5例,挤压伤3例,爆炸伤3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2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4-60岁,平均(32.7±5.8)岁,受伤原因为:高空坠落10例,车祸22例,硬物击伤2例,挤压伤4例,爆炸伤2例;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骨折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AO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根据患者伤口的情况进行康复锻炼,并密切观察骨折的复位情况,待复位情况和功能恢复良好后行内固定术取出钢板。观察组接受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①开放性骨折: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创手术复位,观察伤口感染的程度,适当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收到良好地控制后开始骨折复位。②闭合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结合患者受伤部位的情况以及x线螺旋CT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来制定。在c臂下进行复位,确定穿针平面,分别在骨折的远端和近端插入两条互相平行的固定针,注意进针时要和患者侧肢的冠状面包吃平行,并与纵轴垂直。保证患者的骨折对位和对线满足要求后固定好装置。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定复位的效果。术后所有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注意摄取足够的营养。手术后7 d,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在病床上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术后14 d,患者在下床行走。术后8 w左右对患者患肢进行外固定器的动力化。术后17 w后,若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可拆除外固定器。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骨折解剖复位,关节无疼痛和畸形,功能恢复良好。有效:骨折功能复位,关节有轻微疼痛,活动轻微受限,患侧的肢体和治疗前或健康一侧的肢体相比较缩短

1.4统计学分析 对记录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百分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和骨折再移位,其中感染者6例(15%)。骨折再移位者4例(10);观察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针孔感染和固定钢针松动,其中针孔感染者1例(25%),固定钢针松动者3例(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6.74,P

3.讨论

下肢复杂骨折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主要的导致原因为高能量损伤,包括高空坠落、车祸、重物击伤等,患者的下肢出现分脆性骨折,局部软组织和局部血液循环收到严重损伤和破坏,其治疗难度因为软组织条件差而增加。下肢复杂性骨折并发症多且严重,如果患者没有收到及时且适当的治疗,很容易对下肢骨折复位、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尽管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骨折治疗的关键依然为固定和复位。传统的A0钢板内固定术主要强调坚强的内固定和骨折的解剖复位,通常手术切口大,组织暴露范围大,且患者骨折端的血供会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坚强的内固定因为应力遮挡忽略了骨的生物学因素,而导致骨折块丧失活力,容易出现骨坏死,因此患者常会骨折延迟愈或不愈合甚至是再次骨折的情况。

篇6

【关键词】 社区;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46-01

一 常用的治疗措施简析

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措施来说,可谓多种多样,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治疗效果。

(一)整复治疗

对于肱骨颈骨折我们可以尝试治疗的方法复位治疗法,这种方法就是让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屈肘90°的坐位,前臂所向中立位。当然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就按照不同类别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不同类型进行逐一的分析。针对肱骨颈骨折的外展型骨折来说,医务人员必须要做的就是先外展牵引,然后双手握住患者的骨折部位,两拇指捏住患者骨折近端的,其它各指抱骨折远端的内侧向外捺正。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就要在牵拉下内收其上臂直到取得良好对位,在此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我们要分析的就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治疗,针对此种类型的骨折,我们要持续牵引,使肩关节极度外展、上举一定的时间,利用关节囊的约束力使肱骨头复位,然后再整复骨折。

(二)固定治疗

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来说,更多的采取的还是固定治疗的方法。轻微的裂缝骨折或嵌插骨折,采取悬吊骨折肢体一般短时间内就会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之苦。超肩关节的夹板固定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需要较长的夹板三块,能够达到下至肘部,上至肩部的效果,针对长夹板,为了治疗的方便和固定的简易,可以在其上面钻些小孔。同时还需要短夹板一块,由腋窝下至肱骨内上髁,夹板的一端用软性的覆盖物包裹,医护人员可以将一定数量的棉垫放于骨折部的周围,短夹板放在内侧,若内收型骨折,大头垫应放在肱骨内上髁的上部,若是外展型骨折,大头垫应顶住腋窝部,并在成角突起处放一平垫,三块长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前、后、外侧,用三条横带将夹板捆紧,然后用长布带绕过对侧腋下固定。

二 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究

(一)相对于保守治疗的护理

在保守治疗中,患者对固定还不理解,极易想摆脱这种束缚,这对于病情的好转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的给患者讲清楚治疗的重要性。骨折后应选择富含钙、磷、钾、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鱼、瘦肉、贝类、豆制品等。老年人应更加注意高钙、丰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患处在伤后2-3日属肿胀高峰期,可先行冷敷,减少渗出。3日以后可行热敷,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改善静脉回流,并适度做患肢远端握掌、伸指练习,达消肿目的。局部疼痛多因及固定物松脱,骨折位再次移动所致,故只要通过调节患肢摆放在与外固定物的位置来缓解疼痛,再移位的骨折需重新复位固定,治疗3-6周后复查x线见骨折位置良好,局部肿痛缓解,即开始渐进行肩部耸肩,前屈后伸,与环转肩内外收,肩上举等功能锻炼,防止因粘连引起冷凝症(肩)。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

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活动、伤口渗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术后定期X线复查,了解骨折生长及内固定位置情况以便调整治疗及护理内容。切开复位可以允许对独立的骨块进行直接的操作,可以进行坚强的固定。钢板固定在获得坚强的外科颈骨折固定时允许早期进行术的关节活动.锁定钢板技术的产生在固定骨质疏松骨折时引起了重大的革命。钢板应被放置在肱骨近端的前外侧,刚好在二头肌间沟的后方,低于大结节顶点约0.5到1cm,可以限制肩峰下钢板的撞击。松解三头肌前三分之一的附着点,可以将钢板远段适当的放置在肱骨干上。螺钉应从肱骨头向干通过钢板置入,如果必须固定,可将大结节固定在头和干上。小结节通常不能通过钢板用螺钉固定,因此通常需要缝合固定。在肱骨头中下部分置入锁定螺钉可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

(三)心理护理

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治疗之后,一般都会留下一些生理功能性的障碍,甚至会造成患者个体残疾的出现,这会导致他们萎靡不振,出现各种术后抑郁症和多种并发症的出现,这对后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些患者的护理来说,还需要强调心理护理,做好相关的安抚工作,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残疾等并发症的信息,让他们学会放松,敢于面对现实,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性格。医护人员还要和患者家属亲密合作,形成合力,在心理上给患者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争取最大的努力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乐观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左艳武、张力、杨忠利.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32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1(35)

篇7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法;疗效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群体中,其发生率在全身骨折中占2.6%[1]。锁骨骨折发生后会伴有皮下淤血、局部压痛、肿胀及畸形等症状[2]。当前,锁骨骨折临床上多行手术治疗或非手术保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的选取多结合患者年龄及耐受度。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为19~45岁,平均年龄为(28.7±2.4)岁,摔伤18例,撞伤12例,砸伤15例,交通伤75例,左侧骨折80例,右侧骨折40例,排除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等。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四组,四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40例患者行重建钢板内固定:麻醉后患者取仰卧,将患者患侧肩垫高,并将其头部转向健侧,于骨折端为中心做切口,剥离软组织与骨膜,露出骨折端,清理后用细钢丝绑扎碎骨快,复位后置入预弯钢板固定,术后给予外固定。B组30例患者行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以同样的方法剥离骨膜与软组织,并用钢丝绑扎碎骨,之后用2.5mm克氏针行逆行穿针,术后用颈腕吊带固定。C组30例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以同样的方法做切口,并剥离软组织与骨膜,复位后用锁骨钩钢板插入肩峰下部塑型,之后用螺钉固定,针对粉碎骨折严重的患者给予可吸收线固定,缝合断裂的韧带。D组20例患者行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骨折复位后用左手食指触及喙突下方,沿锁骨上方用电钻朝喙突钻孔,用钢丝固定骨折端。

1.3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对患者行全面检查统计愈合效果(临床愈合标准[3]:患者锁骨部位无叩击痛、压痛症状,骨折部位无变形;X线检查发现锁骨骨折线不清;外固定解除后患者上肢前伸持重1kg维持时长1min,下肢无支撑情况下可行走3min以上;骨性愈合标准:X线检查未见骨折线)。术后统计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记作(x±s),经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经x2检验,用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四组患者随访调查率为100%,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四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7.5±0.5)w、(16.7±1.0)w、(17.7±1.5)w、(17.6±1.4)w,四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长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A组术后并未发生不良反应,B组术后2例患者针尾部位出现不适,2例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C组术后2例患者肩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D组并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

3 讨论

锁骨骨折作为临床上常见一种骨折类型,多采用X线或CT检查诊断。锁骨骨折传统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是,近年来,众多文献报道[4],锁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青壮年骨折患者。现阶段,锁骨骨折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法等,临床实践证明,各种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法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应用要点各有不同,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科学选取。

当前,锁骨骨折具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其中内固定治疗法对于锁骨骨折愈合具有尤为显著的临床疗效[5]。本文在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法、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法四种内固定法对比研究过程中发现: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具有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应用成本低,手术切口小,但是术后康复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应用价值有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多适用于锁骨移位或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手术成本较高,普适度较低;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术经济、适用,尤其是对于锁骨外移位患者。本文研究发现四种内固定法应用后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均较佳,但是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内固定术,可结合研究结果进行适当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万庆.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25(08):1451-1452.

[2]李文杰.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34(10):82-83.

[3]李幼德,叶斌,马辉,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移位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5(08):1-3.

篇8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6~81岁,平均69.8岁。骨折时间1小时~20天。摔伤18例,车祸伤7例,坠落伤5例,棍棒伤1例,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1例。骨折明显移位17例,无移位15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9例,其中粉碎性骨折20例,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8例,合并腋神经损伤1例。左侧12例,右侧20例。按Neer分类法,2部分骨折19例,3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1例。

疗效判断标准[2]:疗效判断标准根据Neer评定法进行综合评估。①优:伤后6个月肩关节外展120°以上;②良:90°~120°;③一般:45°~90°;④差:<45°。

治疗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16例,进行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骨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手术组:本组患者16例,其中钢板内固定8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5例,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3例。术后患肩固定、限制活动10天后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初步锻炼。X线骨痂显现时间3~7周,平均45周,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1周。非手术组:本组患者16例,在X线引导下行手法闭合复位后分别采用超肩关节夹板固定、颈腕悬带悬吊、三角巾悬吊、悬吊牵引、悬垂石膏等非手术治疗,3周(最晚4周)后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X线骨痂显现时间3~6周,平均42周,临床愈合时间7~12周,平均88周。

结果

手术组:16例中优12例,良9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13%。非手术组:29例中优17例,良8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862%,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优良率上并无显著差别。

讨论

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干皮质骨和肱骨头松质骨交界的部位,各个年龄阶段都易发生骨折,以老年人较多。从对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统计分析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优良率上并无显著差别(P>005)。

对于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可以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如大关节撕脱性骨折外科颈骨折等Neer分类一或二部分骨折以及严重的粉碎性闭合骨折而无明显的骨折缺损患者都应尽可能在X线引导下先行手法复位[3],成功后加用可靠的外固定如超关节夹板固定、颈腕悬带悬吊、三角巾悬吊、悬吊牵引、悬垂石膏;对于轻度移位的患者力争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等损伤性较小的手术,只有对于骨折严重移位、手法复位和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才考虑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有1例患者3部分骨折,由于患肢弥漫性软组织挫伤合并感染无法行内或外固定,只予上臂制动、悬垂取得一期骨折愈合,肩关节评价为良。

高龄合并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病例应尽量采用非手术治疗。

对于牵引复位失败、伴有血管挫伤、合并有肩关节脱位和/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开放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缺损较多、陈旧性骨折对位不良影响关节功能者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结合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职业、生活质量要求、经济情况以及患者的主观愿望,并要考虑到非手术治疗存在不能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的不足,切开复位内固定虽可较早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但由于对组织损伤较重,影响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容易发生骨折片甚至肱骨头的缺血坏死,所以选择治疗手段和方法时仔细斟酌。

篇9

【关键词】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康复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损伤,多为直接外力如跌倒所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因老年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易造成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治疗和运动康复护理训练不当难以达到理想的功能恢复。目前随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内固定器材的改进、骨科运动康复护理观念的重视和规范,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老年患者均可手术治疗。我院近二年运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xti-rotation PFN-A)内固定、运动康复护理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24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中,男9例,女15例,年龄63―91岁,平均年龄78.5岁。伤因摔倒22例,车祸2例。伤后半小时―7天入院,平均6小时。AO分型:A18例,A214例,A32例。Garden分型:II型3例,III型15例,IV型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糖尿病2例、神经系统疾病3例,无合并症者8例(有的患者有多种合并症)。

1.2 运动康复护理治疗方法:

1.2.1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入院时到手术前约一周内)入院后立即行术前常规检查,尤其是心肺肝肾功能检查,进行初步评估。有合并症者请相关科室诊治,尽快控制合并症。不用止血药,不行骨牵引。训练患者床上深呼吸、习惯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特别是患肢趾、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股四头肌和绳肌等长收缩运动,每30次一组20分钟,每日5-10次,间歇期行伤肢按摩,均以不增加患肢疼痛为准。术前常规作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及骨密度测定。

1.2.2 手术治疗 入院后3-7天患者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仰卧位臀部垫高30度,C-臂X光机下骨科手术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大转子最外侧向上作纵行切口5公分,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纵行分开臀中肌,显露大转子最高点及外侧。C-臂X光机透视下置入PFN-A。

1.2.3 术后康复护理治疗(手术次日一术后四周) 术后第二天开始用CPM机进行患肢髋、膝、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每次30分钟,每日二次,患肢主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以患者能忍受的疼痛、轻度疲劳感为度,辅以先后口服舒筋活血片、骨折挫伤胶囊、维D钙片,骨钛针静注、降钙素肌注,以利散淤活血、促进骨折愈合。术后七天拄双拐伤肢免负重下地练习行走。

1.2.4 后期康复护理(术后四周后) 术后满四周即可行伤肢轻微负重拄双拐行走,患髋关节作环转运动。之后根据病人骨折愈合情况、体力及肌力恢复情况开出患肢运动康复护理处方,逐渐增加训练量及伤肢抗阻训练,直至完全去拐独立行走。

2 疗效评价及结果

应用Clawson评估分级法,分级标准:I级 骨折严重畸形愈合,不能离床或借助轮椅活动,髋 关节功能受限,伴有持续性疼痛;II级 骨折轻度畸形愈合,能借助双拐步行,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偶尔有疼痛,但可忍受;III级 骨折无畸形愈合,能借助单拐步行,髋关节活动受限10°―20°,偶有不适或轻度的疼痛,生活可自理;IV级 骨折无畸形愈合,行走不需借助,无跛行,无关节活动受限。

本组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最短者三个月。术后定期行X线复查,直至骨折临床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1个月。II级2例,III级4例,IV级18例。III、IV级为优良,优良率约91.7%,2例术后因脑血管意外伤侧肢体偏瘫影响疗效。本组围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无1例内固定物松动、断钉和哚出。无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

3 讨论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仅次于腕部骨折,但住院治疗为老年骨折首位,以往多行非手术治疗,因并发症具有很高死亡率,常出现髋内翻、肢体短缩、外旋畸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生活质量极差,现在非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基本放弃[1]。近二十年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如鹅头钉、动力髋(Dsh)钢板、动力髁(Dch)钢板、Ender钉、加压滑动髋螺钉等内固定,均因对骨折断端未达到有效固定发生旋转、内翻,内固定物松动、退钉、断钉、股骨头部钉哚出等现象并不少见,手术后不能进行早期髋关节功能锻炼和早期下地负重,影响了疗效,上述手术内固定方法需切开复位,创伤大、用时长,老年人麻醉及手术风险均很大。目前大多数医院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数天行骨牵引,卧床制动,易发生并发症,有时错失手术机会。

本组病例大数伤后24小时内入院,入院后立即对患者各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估,有合并症者请相关科医生及时诊治、控制病情,不作骨牵引,同时作伤肢适量功能锻炼。若患者健康状况允许能耐受麻醉及手术治疗,则入院第三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运用骨科手术牵引床牵引能达到理想闭合复位,结合使用C-臂X光机很短时间能准确达到微创手术固定,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是AO/SAIFQF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为减少螺钉脱出等并发症而将PFN加以改进的,使髓内固定能够更安全有效[2]。

本手术切口小、闭合复位置入,符合微创原则,更具有力学和生物学优势,固定效果好。操作简捷,出血少,极大的减少了麻醉和手术风险。

由于创伤小,固定牢固,所以术后第二天即可对患者行运动康复护理治疗。运用运动康复护理安全性评分法评定[3],均达到70分以上,属运动康复护理安全范畴,制定安全运动处方。早期进行康复护理锻炼,包括伤肢的髋、膝、踝关节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大大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的康复护理训练,可改善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化,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水肿消退,避免血栓形成,加快组织修复,促进肌体恢复和骨折愈合[4]。术后4周即可行伤肢轻微负重拄双拐行走,较其它治疗方法早。本组病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无感染,内固定物无松动,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物方法的病例。

笔者认为老年人粗隆间骨折,尤其是骨质疏松明显患者,无须骨牵引,若无手术禁忌尽早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后次日行运动康复护理,同时辅以药物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等治疗,是目前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卢世壁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M].山东科学出版社.1998:2134.

[2] 于长隆.骨科康复护理学[M].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613.

篇10

关键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固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11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1~3],是一种高能量并波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术中修复关节面使关节面平整并给予植骨对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内固定的支撑及维持关节面的平整非常重要[4~8]。传统手术的治疗常使一些患者膝关节不稳、疼痛及功能障碍,恰当的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为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现对其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5~88岁,平均43.2岁。交通事故伤37例,坠落伤8例,砸伤3例。合并脑外伤3例,半月板损伤11例,交叉韧带断裂10例。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受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首先进行清创处理,然后手法复位,再用石膏托固定,最后择期进行手术;对于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首先要进行消炎处理,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进行手术治疗。

结 果

48例患者经过11~2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6.8个月。

讨 论

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车祸明显上升,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随之上升,给患者生活造成不便,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因累及关节面、骨折移位严重且不稳定,非手术治疗一般难以使移位的骨折得到理想复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给患者生活造成不便,由于骨折部位的特殊解剖结构,骨折复位较一般骨折要求为高,因此对手术治疗有较高的要求,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对于软组织损伤不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清创后一期闭合伤口,同时做内固定处理;对于闭合性骨折手术时间尽量避免水肿高峰期手术,多选在伤后24小时内,或伤后7天左右,这样避开了软组织水肿,减少伤口感染的就会,提高了治愈率。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平台关节面压缩、塌陷、劈裂及粉碎骨折,多合并韧带及关节周围的严重损伤,处理不当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对其的治疗仍是骨科医生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其复杂的病理变化使治疗方法的选择较有争议。手术治疗已成为首选,精确复位、可靠固定、适时早期的功能锻炼是治疗的根本原则。

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最牢固的固定方式,单纯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点是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创口感染几率小,护理方便,外形美观,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小。但对于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擦伤、挫伤或挤压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大血管损伤等,单纯内固定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同时由于损伤局部软组织条件差、手术剥离范围广、有较多的内植物需覆盖等,导致皮肤坏死、骨及钢板外露、感染、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采用外固定支架可较牢固地稳定骨折,组织损伤小,创口内无异物留存,有利于控制感染,对骨折端的血供影响少。由于关节骨折块被压缩在干骺端海绵状骨内,无任何软组织附着,难以闭合复位,易导致成角畸形,膝部不稳,产生严重创伤性骨关节病。

本组采用根据组织损伤程度进行处理,对于开放性骨折,现进行清创处理,然后对错位的骨折进行复位后固定,最后择期手术。对于闭合性损伤,现进行消炎处理,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施行手术,这样提高了治疗效果。本组48例患者经过11~2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6.8个月。同时体会到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术前CT三维重建、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切口选择、解剖复位、植骨和坚强固定,以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Mueller CA,Eingartner C,Schreitmueller E,et al.Primary stability of various forms of osteosynth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tibia[J].J Bone Joint Surg Br,2005,87(3):426-432.

2 Hahn PM.Current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articular fracture[J].Clin Orthop,2004,423:27-32.

3 Waton N P,Harish S,Robertsc,et al.Ao or Scharzker How reliable is classification of tibion platean frature[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3,123:396.

4 Su EP,Westrich GH,Rana AJ,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n patients older than 55 years[J].Clin Orthop,2004,421:240-248.

5 刘耀忠,张鹏程,张翔,等.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21例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0):77.

6 Weigel DP,Marsh JL.High energy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plateau,knee function after longer follow up[J].J Bone Joint Surg(Am),2002,84:154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