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经济学的演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经济学的演变

篇1

一、西方经济学流派发展进程

(一)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诞生于1776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当时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生产技术和经验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促使古典经济学学派的诞生与发展。该学派遵从经济规律,认为经济规律会主导价格和要素报酬,认定价格体系可以很好地配置生产资源,十分信赖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不需要政府给予任何干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嘉图和亚当斯密。古典学派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理论,一个是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

(二)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学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新古典学派产生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包括分配论和价格均衡理论,主张将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力论以及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前提。新古典学派的核心理论是均衡价格论,认为不同需求量和产品价格的构成是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决定的,并以均衡价格论替代了价值论。并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发展出分配论,对国民收入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比例大小由各自的供求关系主导的均衡价格决定,并认为经济总量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组成的。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涨、产出能力严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经济倒退。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为总需求管理,对经济萧条作出了科学解释:“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所以需要政府发挥经济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去拉动需求增长,促进经济消费和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复苏,恢复正常运转。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IS-LM曲线,是由凯恩斯主义者希克斯总结并写出来的,是对凯恩斯主义最好的阐释。但是却受到了新古典学派的质疑与批评,认为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学又重新拉回了古典经济学领域中。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众多追随者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凯恩斯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并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繁荣和通胀的分析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托宾以及索洛等,学派理论观念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强调了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去调节社会经济总需求,促进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并且提出了混合经济论,以此应对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

(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诞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涨,失业率很高,并且通胀问题严重。由此引出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并由此演化出经济发展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相信并十分依赖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理性预期以及自然律假说四个假设,认为私人经济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货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中性的,货币在短期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中性的。并对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作出了批判,认为其主张的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六)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学流派,其汲取了凯恩斯主义中经济学理论上的不足,并在新古典宏观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发展出新凯恩斯主义,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一)代表个体分析模式问题

经济学经典的分析模式是代表个体分析,可以将微观分析和总转化当作宏观总量,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必要工具。代表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社会经济个体数量多,并且个体差异大,代表性个体分析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准确把握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容易出现误差和失误。第二是该模式的分析前提是假定个体本身存在缺陷,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代表个体的占比是一小部分,使其代表性遭受巨大的质疑。第三,在代表个体分析模式下,总量如果假定合理,其在分析时也会受到经济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加总行为出现问题,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统一的和固定的。

(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问题

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的理性预期分析需要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主体的发展就是宏观经济理论覆盖下的最优经济行为。但是,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完全理性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是不存在的,个体的经济行为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如果采取理性预期分析的方式去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三)计量验证分析模式问题

计量验证分析模式在经济学中使用比较多,并且相对常规的分析方法,首先要提出问题,并引入函数模型,然后提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数据分析的形式去开展计量验证分析。经济学流派会根据自己对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成果,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函数模型,进而对经济系统开始假设,并使用数据工具去推理、演绎,得到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在计量验证分析过程中,分析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提出的问题脱离实际,函数模型使用不当等。分析模式的问题容易导致过于理想化的缺陷出现,并且分析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性的因素是无法被准确量化的,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三、西方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

西方经济学流派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经历过迷茫,也获得过成功,其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还是比较到位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具体划分,应该从凯恩斯主义说起,但是其革命的根本目标是颠覆,并不是分立。当然,凯恩斯的颠覆思想也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使得其相关的问题分析出现错误。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是无法正常开展的,无法获得正确的分析。另外,正是因为存在质疑,才会一直推动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与演变,引导经济学者不断探索着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致力于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途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对经济做出最准确的解读和辨析。

篇2

[论文摘 要]西方经济学作为大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始终博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人口数量膨胀与资源稀缺之间地矛盾锐化,其所蕴含的传统经济学理念无法跟上时展,更无法对现在盛行的循环经济体系给出合理解释,呈现出一种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的趋势。而环境教育的多学科渗透特性可以弥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弊端。因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阐述目前大学西方经济学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西方经济学概述

西方经济学被西方国家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国各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一直将此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管理类专业也纷纷将其视为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此门课程受重视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本门课程。

对于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国内出版过多种图书。在大讲意识形态的年代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批判,因此在介绍时,一般是为树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断章取义,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我们开始强调有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但由于从主导思想上否定市场经济,所以对可供借鉴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忽视国情、盲目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倾向又有所抬头,一些在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争论的理论和主张,诸如凯恩斯主义的用高消费和高投资及温和的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的主张等,被不加具体分析地应用到中国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之中,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并给实际的经济运行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我国大学现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的课本极其多样化,但均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大学广泛使用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经过以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为代表的“家计管理学”以及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来田、亚当·斯密主张的“政治经济学”逐步演变而成。西方经济学的诞生是以19世纪微观经济学从经济学的阵营中独立出来为标志,并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综合宏观和微观经济学,最初形成西方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此后西方经济学学术成果辈出,并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就会日陷浅滩。为此,在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在:

(一)弥补课程自身缺陷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缺陷,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经济学理念的缺陷。从经济理论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才是真正的经济资源,才具有经济分析意义。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也就当然被排除在经济理论考察范围之外了。这种观念从斯密、李嘉图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中。在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他们无不忽视资源与环境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只是根据报酬递减现象进行表面化的经济分析,只注重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分析,从未深究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过度使用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现象。[1]而自然力服务并非是通过狭隘的经济核算就可以完全计量的。很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狭隘地崇尚市场机制的视野内是无法看到自然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为此西方学者埃尔斯曾经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2]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能有效促进新时期课程发展。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3]如果人们的过度生产、消费超出环境承载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经济”。为此,西方经济学的覆盖范围应从原有的人与人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环经济、稳态经济研究。循环经济是指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目的。稳态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质、能量能够得到无浪费的充分再利用。 转贴于

在21世纪,这个提倡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应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经济学课堂中,使学生懂得人类如果过度破坏、利用环境,就会造成人类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在西方经济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宏观两大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中主要讲授关于供给与需求、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生产要素定价等理论问题。宏观经济学则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理论问题。那么如何在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经济学可以弥补对于解释循环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微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独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1.企业层面,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供给需求、生产、成本等内容。教育者可以以一个企业为例,将循环经济的清洁生产观介绍给学生。比如丹麦的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循环。通过对瓦伦堡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换算,学生可以轻易的得出哪种生产模式更节省成本、更环保。从而让他们受到很好的环境教育。

2.个人消费层面,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所介绍的消费者行为强调“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理念。而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我们则要求学生理解适度消费、层次消费理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应该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消费观。

(二)从宏观经济学层面渗透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学现象,主要包括GDP、经济政策两方面内容。

1.关于对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了解应更上一个层次。不能凭借传统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长。在传授与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引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概念,使学生在接受传统经济理念教育的同时可以认识到它的非决定性。

2.关于宏观政策方面,可以联系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让学生们在了解传统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能了解些关于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循环经济的决心与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2]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6(7),17-18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52

篇3

一、内在的硬伤:用“心理”解释“心理”

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由三个部分构成:(1)视角(perspective);(2)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3)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在我看来,“视角”是整个分析框架的基础所在。所谓“视角”,也就是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和前提,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区别取决于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因此,“视角”无疑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本质所在。

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观察问题的“视角”是四个“结构前提”和一个“经济人假设”。这四个结构前提是:给定的“技术结构”、“偏好结构”、“资源结构”和“制度安排”。而“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则是把任何时代以及不同社会的人都抽象为“理性”和“利己”的人,在“利己”目标的指引下,“经济人”的行为基于“理性”的算计而与既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无关,至于为什么人是“理性”和“利己”的,则被归结于人类永恒不变的本性。西方经济学把人的这种不变的、永恒的本性看成是每个人行为动机的基本原因,而社会经济运动就是个人行为的加总及其由此产生的结果。这种从个人本性出发的分析思路,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大厦的根基——即学术界通常归纳的所谓“个人主义方法论”。其实,“个人主义方法论”仅仅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征之一,用“个人主义方法论”来概括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只是从分析元素上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把握,这种把握尚未抓住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本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四个结构前提”把技术、偏好、资源和制度锁定在孤立的、静止的状态下,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察视角;“经济人假设”把人类的本性视为原子式的、个人的、主观的、永恒不变的范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方法论。因此我认为,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才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本质所在。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看来,人的行为是由人性决定的,而人性又是由人类永恒不变的心理决定的。用心理分析来说明人的行为选择不仅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而且也是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比如,米塞斯说:“心理活动导致行为”;哈耶克说:“假如有意识的行为可以被‘解释’,那么,它也是心理学的而不是经济学或其他任何社会科学的任务”户凯恩斯关于“决定有效需求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理论,则是心理分析的典范。

“经济人假设”把人性建立在永恒不变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虽然符合人们当下的经验直觉,但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内在硬伤:它无法说明“人的心理倾向是由什么决定的”,也就是说,为什么是“这种”人性而不是“那种”人性?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决定人类行为的“心理活动”又是“由什么决定的”,逻辑的选择就只能有两个:(1)坚持心理活动的“本体论”(即:用“心理”来解释“心理活动”),放弃寻求心理活动背后动因的一切努力;(2)用心理之外的客观因素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比如,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分析)。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界也有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心理活动,比如,坚守“经济人”信条并将其扩展到人类经济行为以外的贝克尔(Gary Beeker)在《社会经济学》中,通过“社会资本”概念,将社会规范和他人价值观对决策者个人的影响引入经济分析框架,确认了社会因素对个人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但是,不知是过于自信还是有意回避,主流经济学面对这个追问却泰然自若地做出了第一种选择,依然固执地坚守在“唯心”的阵地上。

对于私有制社会(尤其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私有制社会)而言,“经济人假设”无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为抽象的“经济人假设”其实并不抽象:它不过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下人的本性的高度概括而已。然而也正是这个“并不抽象”的假设使“经济人”的解释力受到了历史的局限,一旦超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时空范围,“经济人假设”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毫无疑问,“物质动机”是人类“利己”行为的出发点,西方经济学把“物质动机”视为经济人“利己”行为的出发点,这是正确的。在物质匮乏的背景下,个别人的“利他”行为(如雷锋)之所以彰显出高尚、伟大和不平凡,是因为“利他”行为往往是物质层面的“利他”,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利他”行为就很难“普世化”。但西方主流经济学却不明白,不仅“物质动机”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层面,而且“物质动机”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主角地位,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分层理论”证明:物质财富与人类心理活动中的“物质动机”成反比,与“非物质动机”成正比——这个道理在今天并不是什么乌托邦的理论猜测,而已经是越来越鲜活的现实。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动机”将趋于,递减,而“非物质动机”(比如对精神的追求)会越来越凸现出来,只要看一看当代绿色和平运动、自愿者行动、环保潮流的强劲势头,我们就清楚了。正如我国学者汪丁丁所说:“一旦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不再是效率导向的时候,自利性假设将失去解释力。这一趋势在后工业社会里看得非常清楚(西欧,北欧和北美的部分地区)”。

其实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从“唯物辩证法”的观察视角出发就已经发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心理基础都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人性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出发,马克思深刻地洞察到,人类“利他”行为的普世化必须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前提。令人遗憾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始终坚持“唯心”的方法论,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寻找人类心理活动背后的客观动因。在“唯心”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西方主流经济学坚持用“心理”来解释“心理活动”,拒绝历史地解读人类的心理活动,把“理性”和“利己”视为人类永恒不变的心理偏好,也就并不奇怪了。

二、哈耶克等人的“反叛”

早在20世纪以前,“经济人假设”就曾遭到了历史学派(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等)和制度主义(凡勃仑)的抨击。虽然这些抨击相当尖锐,但由于其依据主要来自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诉求,故难以对西方经济学的“唯心”视角构成真正的威胁。

然而,用“心理”来解释“心理活动”只是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心理活动背后的客观因素究竟是什么”——这个“追问”是无法回避的。面对这个“追问”,支撑当代经济学方法论的“唯心”根基逐渐在遭到侵蚀。20世纪中期尤其是80年代以来,长期统治西方经济学的“唯心教条”开始遇到了无情的反叛,这种反叛来自于社会学界、心理学界以及经济学界的新的研究成果。从纯理论的“规范”研究来看,有四个学者的“反叛”值得一提。

篇4

现在我们要明确,只有一个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而不是两个。政治经济学是惟一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西方经济学是作为吸收、借鉴的部分。西方经济学作为体系,作为学派和学术名著来介绍,我们还是需要的,需要专门的向学生介绍,但是不要突出它。

二、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经济问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实证分析法。那么,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运用实证法去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呢?

(1)课堂教学时,要从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切入,引导学生弄清楚经济变量的科学定义。

比如:何为经济学?答案是: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某种社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稀有缺资源的学科。上述对经济学的简单定义,却蕴含着多层含义:A.因为资源稀缺而引发经济问题,如果资源丰富,经济学则没有产生的土壤;B.由于资源的稀缺带来了两大经济问题,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问题;C.解决经济问题与基本经济制度有关,不同的制度之下,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制度及其特点;D.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科学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学生一旦了解了经济学的上述基本定义,就会激发其了解经济学产生、发展、演变等过程的欲望。

(2)教学时,注意设置假设条件。

假设是理论产生的土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假设,理论就不可能成立,至少不能完全成立。在此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前人的研究成果,满足于记忆现成的答案,却茫然不知假设的重要性。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师在教授经济学课程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三角型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因为这是小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回答的问题,所以,高等职业学院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教师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深感迷惑,因而往往不敢直接回答,而是在思考。如此,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180度是有条件的,即平面上)。通过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经济学不是背概念、原理或结论的。

(3)关注理论的表述方法。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或函数关系来表述。在既往的学习中,数学与经济等理论是分离的,也许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很好,但对于经济他可能不太清楚。比如,曲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它表示不同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正斜率越大,表明横坐标的变化比纵坐标的变化速率要慢,即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的变化不够敏感,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产生联想,从而创造性地用几何方法分析更多的经济问题。

三、改造教材

目前,高等职业学院现有的教材,既要构建经济学基础理论,又要借鉴经济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和马克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这便要求我们适当改造原有的经济学教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者们在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

(1)鼓励众多的理论研究学者从多个层面研究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教材;

(2)鼓励众多的理论研究学者自选专题研究经济学

篇5

关键词: 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 作用

一、边际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指的是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即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会因此而改变的量。边际的概念植根于高等数学的一阶导数和偏导数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 我们可求不同的边际。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用、边际消费、边际储蓄等。

二、边际分析特点及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

边际分析是马歇尔二百多年前创立的, 它告诉我们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 除了应用绝对量作决策参数外, 更应该运用增量参数进行决策。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2.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3.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

1.边际分析的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2.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3.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4.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5.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从平均分析进入到边际分析, 是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和转折, 意义十分重大它表明数学对经济学的渗透迈出了重大一步。希克斯1946年的《价值与资本》与1947年萨缪尔逊的《经济分析基础》全面总结和发展了边际分析阶段的研究工作, 使边际分析达到顶点, 从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两部名著边际分析阶段, 形成和发展了一大完整的微观经济活动行为理论, 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 建造了一般经济均衡的理论框架, 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竟争理论及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数学基础,因此 边际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中的两个简单应用

1.应用实例:最佳产量的确定

(1)不计税收下,最佳产量的确定

结论:利润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水平上达到极大值。此时的产量水平称为最佳产量水平。

例1 某食用油生产厂的收人函数R()=6140-302(元),成本函数C()=102+60+1200(元),其中为每周产量(单位:吨), 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边际收入R‘()=6140-60,边际成本C’()=20+60, 由上结论有:6140-60=20+60解得=76,即每周最优产量76为吨,预期利润为L(76)=R(76)-c(76)=219040元。

(2)赋产量税后, 最佳产量的确定

例2:在例1的已知条件下,若每吨产量缴纳t元产量税,求最佳产量和每周预期利润。

解:由已知吨应缴纳 元的税。则该厂利润为:L()=R()-C()-t

由前面结论可得最佳产量为边际利润为零时的产量。即由L’()=0, 解得:。

这样产量税将影响最佳产量水平, 当然对预期利润也有影响, 且赋税越高, 最佳产量水平越低。

2.应用实例——确定白酒储存期

例3 假定有白酒100吨,现价8元公斤,多陈一年可增值2元/公斤,贮存费每年10000元, 因贮存酒积压资金引起机会成本每年增加105p.r,(其中105为酒的贮量,p为当年白酒价格,r为利息率,且假定r=10%),那么这些酒须储存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分析:假设须贮年才最佳,由已知可得如下函数关系;

(1)年增加的总收人函数R()=105×2=2×105(元)

(2)年增加的贮存总成本C()=10000+×105×10%[(105×8+2×105)/105]=90000+200002(元)

(3)年净增利润函数L()=R()-C()=2×105-(90000+200002)=110000-200002

此时边际收人R’()=2×105,边际成本C’(×)=90000+40000

因为当R’()=C’(×)时利润最大,所以有2×105=90000+40000,即=2.75(年)

由于驻点唯一,故只有当储存期为2.75年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最大净增利润为151250元。

由上进一步表明边际分析这种以微积分为工具,以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数学分析方法已深深融人到了经济学中,并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6

一、数学与理论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起源于古希腊,两千多年特别从牛顿时代以来,数学及其具体应用-----自然科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能充分应用数学的学科或领域等价于科学,数学所显示出的人类理性能力、根源和力量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也似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自然使人们猜想,为什么不能把数学方法应用到社会学科领域去寻求其真理呢?西方经济学也许正是这种猜想的一个主要结果或实验。数学究竟能给经济学带来什么呢?在进一步分析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之前,我们应先来概略了解一下几个数学基础问题。

1、数学是什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十分抽象的。例如若干著名学者认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是研究抽象结构的科学“。“数学是结构及其模型的科学”。等等。数学在理论上的概括和科学的实际发展中,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特点可归结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严密的逻辑性和更广泛的应用性。因此,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基础,是科学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稍具体说,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虚数和四元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

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由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自然要进一步问,数学是绝对真理吗?亦即数学的抽象性是绝对无误的吗?数学的严密逻辑性是绝对可靠的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无限的吗?稍考察一下数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数学的真理性问题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之前,数学的发展是顺利的,人们对于数学的真理性是确认的。特别是十五~十八世纪,数学的顺利发展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一大批数学家同时在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就,如哥白尼、开普勒、伽里略、笛卡尔、惠更斯和牛顿等。他们从许多方面证明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与数学定律相吻合,最突出是牛顿力学;所有这些极大地加强了数学作为绝对真理的信念,人们相信上帝设计了宇宙,而数学的作用就是揭示出这些设计。

然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非欧几何的提出和集合论中悖论的出现,使整个科学界震动,它迫使数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数学性质的认识,以及数学和物质世界关系的理解,由此引出数学巨人之间关于数学基础的新数学方法而展开激烈的争论。如由弗雷格、罗素和怀特海为代表的逻辑主义认为,逻辑法则是一个真理体系,而所有的数学是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同一时期,以克罗内克、鲍莱尔、彭家勒和贝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却认为,从逻辑原理所推导出来的东西,不比直觉感悟的更可信,数学可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真正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心智(经验只是唤醒心智)。第三大派系大卫·希尔伯特领导的形式主义认为,数学实际上是一些形式系统,各有各自的概念,各自的公理,各自的推导定理的法则,以及各自的定理,把每个演绎系统发展起来,就是数学。最后是以策梅罗、弗兰克尔为代表的集合论公理化学派,他们把解决悖论的方法寄托于集合论的公理化,即对所容许的集合类型加以限制,同时又使它们有充分的性质作为一切数学分析的基础。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这四种彼此独立、不同的关于数学基础的方法已形成并相互对峙,人们再也不能说某一个数学定理已证明了,这时还必须加上是依哪个标准它才是被证实了。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数学是相容的吗?除了直觉主义认为人的直觉能保证相容性外,这个问题对于数学和科学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严峻。然而1931年著名数学家哥德尔得出了震惊世界的两个结论,其中对于数学基础问题研究具有毁灭性的结论是:任何数学系统,只要它能包含整数的算术,其相容性就不可能通过这几个基础学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集合论公理化学派)采用的逻辑原理而建立。另一个结论也可称作“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它断言:不仅数学的全部,甚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用类似哥德尔使用的能算术化的数学和逻辑公理系统加以概括,因为任何这样的公理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哥德尔的结论实际上表明,我们使用的任何数学方法都不可能借助于安全的逻辑原理来证实其相容性,亦即表明数学结果的绝对确定性和有效性已丧失。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是对排中律的否定;即有些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而又有意义。

3、数学的有效性

现在数学已发展这样一个阶段,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和集合论公理化主义,它们都有着某种不同的哲学基础,而难以形成某种共同的基础。而这似乎意味着这样一个事实: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多种数学;亦即数学并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严格的逻辑结构;它也许是一个人造体系,是一系列经过逻辑筛选、抽象和组织、是某种人所公认的非凡的直觉;这些直觉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大脑和外部世界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种数学或其分支都只是提供了某种可用的理论,根本意义上说数学也是一门自然科学,任何为其寻求绝对基础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

当然,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与任何其它实验科学相比,数学作为一种精确而有效的思维方法,相对来说是最为广泛和深刻、有效的;其作用也更为基本、更为重要。例如,在其它科学的历史发展中,都曾经发生过若干次根本性的变化,而在数学中,大部分逻辑和经典分析已使用了许多世纪(虽理论上存在某些深刻的问题),现在仍然还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又的确不同于其它科学,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准经验知识。

数学在自然科学的应用中为什么能得出非凡的实际结论?为什么那些长而复杂的纯推理过程(纯推理是独立于经验的)能产生意想不到而又准确的结论?现在并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人类试图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猜想(提炼)出某些简单的系统,其性质能用数学来描述,正是人类这种抽象化能力产生了对自然令人惊异的数学描述。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成功是有条件限制的,例如,数学成功的领域主要是物理世界或无生命的物质,其方法论是把物理世界用长度、质量、重量和时间等简单概念来刻画,也许由于其行为是可重复的,因而用数学描述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其代价是牺牲自然世界的丰富性;数学只能是描述了自然某些简单化了的方面和过程,决不是全部。另外,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数学的有效性就非常不明显了,这自然是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如何认识数学的真理性问题,如何看待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理解数学在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作用问题,等等;这类的问题大都属于哲学的范畴;虽然实难形成确定性结论,但通过学习和思考得到的有关认识,对于我们学习和认识西方经济学是十分有益的,能使我们的看法更加深刻起来。

二、经济学中数学应用意义的初步思考

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起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下面具体展开谈一谈。

1、经济学能成为一门科学吗?

提出这个问题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经济学和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根本差别吗?二是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具体进行科学研究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某些自然科学成功发展的历史似乎明确告诉人们,一门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科学,起码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有坚强的科学信念,即坚信其理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或研究对象客观规律性;二是数学方法要成为研究的主要方法;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关于人类行为的学科,而人类行为是很难简单看作是客观的。因此,西方经济学首先要解决其研究对象的客观性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往往引用最多的著名论述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他指出“一门实证科学……是关于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管理科学)……关于应该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标准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一观点把经济学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同时强调实证经济学作为整个经济学基础的重要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在其著名论文《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中指出:“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简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这里‘客观’一词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任一自然科学上的定义。”西方经济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模仿自然科学及方法的信念是十分坚定的,仅从其内容和研究方法看也是有效的。这一点从许多基本概念及思想就可见一斑,例如效用、边际、理性经济人、均衡、最大和最小原则、需求定律、理性预期等等。从方法论看,这些基本概念设定的一个核心思想是避免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其研究能得到确定性或“规律性”的东西。又例如,“均衡”作为西方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是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演变而来,实际上“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均衡”思想,原思想更深刻、更复杂和更宽泛得多,“均衡”是对其的简化,即去除其不确定性部分,形成某种确定性或新的明确信念。“均衡”似乎给我们更多的是某些确定性的结论或信念;(在某些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如供求定律、均衡价格的存在性、一般均衡、局部均衡、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等。“均衡”是什么?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状态吗?我认为,“均衡”是一种精巧的理论构思,更是一种“科学的信念”,在解释和理解某些常规经济现象时是有分析力的,但更重要地是希望符合一般科学研究特征的要求。

如果我们期望(或假设)把人类经济现象能够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具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则西方经济学的确是有成效的和富有智慧的。因此,经济学是否为一门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念问题,或者说其信念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把人类经济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的问题,光有信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具体的思想、创造和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也就是要解决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基本思想及其假设。

2、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思想及其假设

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西方经济学认为这对经济学也应是对的。另一方面,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又非常不同,它是一种与人、人类(文化、政治)历史进化、人与人关系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的、比自然现象更加复杂、不稳定的现象。把这样一种现象人为地转化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达到数学能运用之,的确需要坚定的科学信念和具体的研究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确定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基本假设及其思想。根据作者的初步认识,西方经济学中基本假设及其思想可概括如下:

(1)注重静态忽略动态。如“均衡”思想,强调静态均衡状态(特征)是一般经济运行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经济学中的中心地位,而忽略实际经济运行过程及其不确定因素的分析。西方经济学相信任何经济运行过程是围绕均衡进行的,均衡是实际运行轨迹的中心线;均衡是客观的、确定的,即使实际经济运行可以是不稳定的但最终总是收敛于均衡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不考虑诸如历史文化、人际制度等复杂、易变的动态因素;着重研究静态的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而不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例如,“均衡”这个概念没有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涵义,象一个物理定律(均衡概念及思想实际上来源于比较静态力学的研究思想);又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假设条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也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反映。

(2)强调理性拒绝非理性。实际经济中,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如历史的、文化的、进化的、心理的和经济的等等因素混合其中;简言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科学(数学)的力量主要在于理性分析,而对非理性等的分析是无力的,理性等价于逻辑和确定性而排除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分析人类经济行为方面,可以说极端地相信和强调理性因素在人们行为中的作用,而完全避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若干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效用的量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只追求最大利润和效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知识)、供求定律、理性预期等等,十分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思想;这些有关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核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追求确定性避免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成功及其信念就是其理论在一定时空内的确定性;从方法上讲,上面两点的思想及有关假设的具体作用,实际上也是追求经济理论上的确定性,亦即为其理论的数学应用作信念及方法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在具体研究中,则进一步表现为追求理论上确定性的形式,亦即分析、结论的几何和数学模型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得到这些确定性的形式又需要具体满足各种数学方法正确运用的种种假设条件,哪怕是完全不现实的。例如,有关均衡的若干假设、市场上存在充分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保证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完全可替代性、供求曲线的设定、边际概念等价于导数、变量之间某种形式的“线性型”关系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假设等。

总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学的科学信念,方法上必须引入数学思想和方法,亦即演绎法:从创造性假设出发──经逻辑推理(数学推理)──得到确定性结论。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学中演绎法(数学)成功应用的关键,是巧妙和创造性地构思其演绎的前提──假设条件。我认为深入认识和理解其主要的假设及其思想,是认识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及其数学意义的关键所在。

3、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方法论意义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西方学者认为,十九世纪其思想基础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证实主义”,而二十世纪则是“证伪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彻底反对归纳法而推崇演绎法,而数学是演绎法的典范。我认为演绎法及其思想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方法论意义,简单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造假设、数学推理、检验理论。下面稍稍展开谈一下。

(1)创造假设条件是理论假说演绎推理的关键和必要条件。确立假设条件一个最基本目的,就是要创造性地简化现实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从而确立现象间联系假说的核心结构,并建立演绎推理确定性的前提。一般来说,不同假设下所形成的分析思路、分析范围和分析方法往往是不同的;不明确提出假设条件,理论本身将显得含糊不清,无法形成理论讨论中的共同规范,往往会造成对同一理论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容易引起理论基本概念的混乱,这将阻碍理论研究中科学探讨统一基础的形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中往往包含了其理论假说演绎的大前提;这里所谓“大前提”即是理论假说或假设条件的核心;它实际上蕴涵了理论假说的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和演绎的最终前提。应指出的是,根据“证伪主义”的思想,所谓“大前提”的形成是研究者“自由创造”的结果,而无需什么严密的逻辑推理或经验事实依据;实际上,不同理论或学派的主要思想分歧或创新,往往表现在其演绎“大前提”的不同。因此,我们应特别认识到假设条件在经济学中的方法论意义。

(2)演绎法的典型推理形式是数学推理。数学推理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前提(即假设条件)应十分确定和严格的;经济学中的假设条件往往确立了逻辑推理的“大前提”及其变量间的具体数量关系、演绎方向等;西方经济学中演绎推理的基本过程可简要概括为:提出假设条件(大前提)------逻辑推理(数学推理)------结论(并检验结论)。根据演绎法的特点,如果推理的结论不正确或通不过检验,则问题一定出在假设条件部分,而与逻辑推理过程无关;因为演绎法中,结论只是其假设条件(大前提)必然的逻辑结果,逻辑推理(特别是数学推理)一般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正是演绎法逻辑清楚或简单的科学方法论意义所在。这个意义告诉我们,任何经济理论存在问题是肯定的,也是十分明确的,即问题肯定在假设条件中,理论的发展或创新在于对原有假设条件的修正或创新。

(3)理论的可检验性是演绎法的目的。“证伪主义”判断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看理论是否具有可证伪性或可检验性;一般来说,假设条件和数学推理将使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明确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理论结论的具体明确,亦即具有经验的可检验性(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检验方法是计量经济学),从而保证了其理论假说科学性的主要特征。值得指出的是,按照证伪主义思想,就一般经验科学而言,演绎法意义上的检验是检验理论的结论,而不是检验其假设条件。但就经济学来说,是检验假设条件还是理论结论或是都检验是有争论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演绎法或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具有科学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信念的必然结果,它的研究思路、体系和研究方法应该说是按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设计的,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技巧水平。当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根本?)差别的,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也应有差别;我认为这个差别集中反映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上,或者说可以从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及其思想上去认识。另外,确立假设条件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创造过程,按照“证伪主义”的思想,理论核心假设的提出是一种大胆的猜想、“自由创造”或某种非理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没有什么逻辑的方法可循。但在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信念和数学应用的条件,实际上对其基本假设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其基本假设的思想是尽量去掉不确定性因素,而经济学中的任何事实又渗透了人们心理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处理更加复杂经济社会现象的面前,数学的威力仍在吗?因此,在我们分析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科学意义后,还应更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的问题,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限制又在哪里呢?

三、经济学中数学应用限制的初步认识

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方法论问题。我认为其关键点在于,如何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差异,以及怎样认识数学有效性的深度和广度;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问题。虽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很难说理论上会有什么最终定论,但某种深层次的思考和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学方法论目前仍存在的某些基本问题有所理解。

1、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一般性讨论已告诉人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确有某些根本性的差别。与自然现象根本不同在于,社会现象中人及其关系在经济事件实际过程中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影响在自然科学中也存在,但影响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作某种严格的假设,这种差别将限制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分析将最终归结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心理学的等方面的分析。因此,如何认识这种差别及其性质,是认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限制大小或性质的关键。下面稍展开分析:

分析之一:两种现象演化过程的客观性不同。在观察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中,人和自然现象演化过程(主体和客体)是明显分离的,除了人的观察和认识可能有(某种相对固定)偏差外,自然现象演化过程本身相对来说是一个客观过程;简单地说,其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直接连接着下一个客观事实,与人的观察和认识无关。而在社会现象演化过程中,由于其过程本身参入了有思考能力的人,人与社会现象演化过程不能明确分离开来,亦即人不能独立或脱离自身来观察自己;简单地说,如若以事实为起点,事实经过人的思考产生认识或决策,进而影响到人的行动,而人的行动结果形成下一个事实;这里一个事实并不直接连接另一个事实,事实本身不是客观的,而是参入了人的观察或认识,亦即事实与人的思考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现象有人称为“反射”现象),这时主客体是合二为一难以明确分离的;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社会现象演化过程很难说是一个客观过程,其不确定性因素是显然存在的。

分析之二:两种现象演化过程的科学特征不同。自然现象演化过程客观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相对来说,在人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或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现象演化过程是可重复的或可控制的,这实际上是产生科学研究和确定性知识的基本特征。而社会现象的演化过程则完全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历史过程,亦即人们在其研究中,无论利用多少人为的条件(总是有限的)来刻画条件相同但时间不同或地理不同的两个实际社会(或经济)状态,都是不准确和客观的,有时甚至是差别巨大;历史事件是不可重复的!这突出地表明,历史的、文化的、制度的和心理的等因素复杂作用、进化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也表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远甚于自然现象。

分析之三:人的认识偏颇性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不同。众所周知,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亦即总是存在偏颇或不完全性,但这种偏颇对我们所考察的两种现象过程的影响是非常不一样的。对于自然科学来说,由于其现象过程的相对客观性,人的认识或偏颇相对来说不可能影响现象过程(事实)本身,亦即这里人的认识或偏颇和其现象过程实际上分别属于两个相互隔离的空间,客观过程能不断纠正认识上的偏颇;也正因为如此,自然现象或事实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既是扮演着可观察的独立现象,又实际上扮演着独立而客观标准;亦即相对来说,人的认识或理论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与现象或事实的对应得到客观地检验或确定;因此,这种研究结论才可称之为确定性的和科学的知识。而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由于其现象过程的非客观性,即人的认识或偏颇渗透了现象过程本身(事实)之中,事实和人的思考两者是互相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因而造成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非客观性,例如,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中缺乏象自然科学中那样无可争议的假设或概念;这种状况下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很可能是,要么是确定性的而脱离实际,要么是不确定性的而失去科学研究的意义。

我认为,以上的初步分析反映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之间差别性质,也是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限制的深层次原因。

2、常规事件与历史事件

我们自然想到,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有效性可能受到限制,怎样来认识这种限制的大小呢?又怎样来认识经济学的实际作用呢?我认为认识和区分社会经济现象中所谓“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1)常规事件和历史事件。社会经济现象(事实)中参入了人的思考(为)因素,事实和人的思考(行为)相互影响,不可分离,这里的事实相对而言失去了其客观性;因而我们说经济(社会)事件相对来说更具有不确定性;当然这并不能认为,经济(社会)现象完全无稳定性、无研究意义,而是要着重指出它与自然现象的重要差别;这里历史学研究及其内容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般历史学研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描述和分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所谓“历史事件”,从时间上衡量,“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其余大部分时间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普通的事件,我们则可称之为所谓“常规事件”,但它并不是历史研究所描述的主要对象。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照来看,可以简单地说,所谓经济中的“历史事件”部分主要对应于较大经济波动时的波峰或波谷时期的经济状态,或者说是指那些远离“均衡”时的经济状态;而经济波动其余部分相对较稳定时期,或者说那些较接近“均衡”时的经济状态则对应于所谓“常规事件”部分。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事件”和“常规事件”的区别本质上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非理性和理性的区别。

(2)经济学与“历史事件”。值得指出的是,“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往往是历史进程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难以事先认识和预测的。同样,经济(社会)现象中的不确定性也主要突出地反映在其所谓“历史事件”中,简单地说,即指较大经济波动中的波峰和波谷部分(较大经济波动转折点的某一邻域),目前的经济学或经济数学模型对此的解释或预测是十分无力的。经济中“历史事件”的形成,实际上是人们思考或认识的偏颇逐渐加强(或非理性作用突出),并不可遏制地、不断放大的结果,亦即实际事实与参入者的偏颇不断相互影响、一致偏颇(或非理性)行为的程度积聚放大最终导致崩溃(突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确定性(或非理性)特别显示在波峰和波谷的形成上。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在金融证券市场上是十分常见的,也许目前科学方法对此的解释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对这一过程的形成,均衡的力量或均衡思想的解释力是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说去预测它了。

(3)经济学与“常规事件”。当然,社会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总是激烈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在“常规事件”时期,人们的偏颇及行为相对处于稳定(或较理性的)状态,与实际状况比较接近;这时,人们的总体偏颇状态不会形成某种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考及行为与实际状态的相互影响处于稳定,不确定性或非理性的程度相对较小或相互抵消。这时“均衡”经济学的确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或者说在“常规事件”条件下或某种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显著的。但我们应注意的是,由于“常规事件”本身的稳定特征或属于经济现象中常规部分,使得这种解释力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骤然变小。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主要是“常规事件”还是“历史事件”呢?西方经济学显然是选择了具有较好确定性特征的“常规事件”作为其研究对象和经济本质特征的,而把“历史事件”作为例外加以处理。

3、检验经济学的困难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真理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理论能相对其对应的客观事实得到检验,这种检验不会因人的认识或理论的不同而改变,也不会因研究者的不同研究动机而改变;其基本原因是这里的“事实”是唯一的或客观的,通过这种检验而得到的理论(或知识)是科学性的保证。然而,对经济学的检验却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经济学及其实际预测无论正确与否,它们都会对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特别是有重大实际经济意义的预测,可能会对预测的事实本身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亦即经济学预测的事实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或客观的,是可以变化的,这样的预测成功或失败似乎并不能客观地说明其理论的正确或错误。在经济学的检验中,在用什么“事实”作为检验的共同标准问题上,实际上缺乏一致和明确的认识。

其次,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预测成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谓“有条件预测”,亦即相对而言,其预测的假设(或前提)与其预测的结论之间是逻辑或直接(客观)的关系;或者说,在相同条件下预测过程是可重复的或多次有效的。我们已知道经济学预测不存在这种“有条件预测”的特征;在实际预测过程中,预测的条件(假设)与其预测结论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尤其在经济波动的转折点时更是这样。经济学中的大量不同理论学派或预测模型之所以可以长时间地同时并存,是因为与自然科学不同,某个模型的某次成功预测并不能表明其理论的正确或有效;同样,某个模型的某次失败预测也不能表明其理论的错误或无效;因此,经济学的检验意义是有限的。

最后,在任何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可分为追求真理和追求功利的动机。在自然科学中,无论研究者的动机如何,检验研究者成果的标准是唯一的----客观事实,来不得半点虚伪的东西。而在经济学研究中,由于检验的标准可能是不确定的,不正确的动机、错误的理论或预测也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它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到经济现象本身或所检验结论的形成;如果加上政治和个人利益等倾向的影响,某些研究结论的偏颇性将十分突出,再利用经济学“科学性”分析声誉的影响,短期内使实际状况达到某种检验目的的要求是完全可能的和有效的;这种检验破坏了科学检验的客观性。

总之,经济学的检验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检验具有较大的差别,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一个主要限制。

四、小结

以上从不同的方面,初步探讨了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意义及其限制,应该说还是十分粗浅的。总的来说,我认为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纯理论的信念统一和理论体系完美的结构上。因此,西方经济学对于我们进入经济学领域能够起到基础知识和技术的作用,学习经济学不可不了解和学习西方经济学;另一方面,对经济学中数学的意义也不应过分夸大,特别是在实际应用时,要深刻认识经济学的局限性。举一个例子,在实践意义上,经济学中数学的作用很类似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例如计算机在解决那些被严格限定的问题(如逻辑问题、国际象棋等)方面,的确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如果它面对大量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的那类问题(诸如辨认一张面孔、一种声音,或在拥挤的人行道上行走等)时,可能会一筹莫展。因此,许多时候,经济学上的优美数学结构和确定性结论,一用到具体实际中往往会感到无用武之力或失效;特别是,数学在认识类似“历史事件”的经济问题时,其实际作用可能是十分有限的。

篇7

一、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当中,《资本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主要意图在于批判资本主义。会计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经济理论和会计学之间的关系。从商品货币理论上来看会计本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一)经济学中的商品本质和会计学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另外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进行交换,这就是价值交换。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出了货币,商品的价值也就有了代表性的价格。在经济市场中,会计本质是计算货币计量和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的过程。可以说资本都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而将自身的价值逐渐提升,而作为会计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商品和货币以及资本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并清楚货币在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会计理论分析。

(二)资金循环、生产与会计学之间的关系

企业当中资金的循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要经过流通,然后经过生产,最后再流入市场,这个过程中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也只有生产过程才能为商品提升本身的价值,并创造更多的价值。除此之外,企业的资本运动也无法脱离流通的过程,当企业购买的生产材料无法适应劳动力,那么将不能进行生产。而在最后的销售阶段,如果对商品不进行销售那么生产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企业的资本应按照比例分为三分,一份用来作为生产资本,一份用来做货币资本,剩下的一份则是商品资本。资本是不断循环的,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周期性规律运动。资金周转的速度快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成本的各个部分即是并列存在,优势接踵进行的。在现代社会经营是十分重要的,周转速度越快就会产生越高的利润。

二、经济学、财政会计概念与实证剖析

最开始的会计体系是有人们经过长久的记账实践和不断的改良而形成的。上个世纪初,会计理论工作人员还将会计工作中的重点放在描述一些不便于观察的会计实务中,并没有形成一套整体的会计理论和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权的逐渐变化,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保障,经过不断的研究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会计原则,以此来规范原本毫无章节的会计实务。到上个世纪20年代时,很多受过专业经济理论教育的博士研究人员逐渐的走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采取了比较规范性的演绎法,来彻底的改变了会计理论中的杂乱现象,形成了会计行业中的焦点概念。后来又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收益”这个概念。并在论证中对收益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分析,但是与传统的会计体系进行比较,其收入实现以及费用配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上个实际70年代以后,西方的财政会计中心逐渐向资产欠债方面转移,资产转而成为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美国的财政会计概念中以一个比较新颖的思绪,也就是资产作为了财政会计的焦点概念,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政会计和陈述的框架。

三、西方经济学与我国会计学

(一)经济学视野研究

西方经济学主要围绕:.出产何种制品或劳务,出产多少;采纳何种手艺来产出想要的制品和资本怎样分配;为谁出产和分配制品,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经济中的产出、就业、价钱和对外经济四个方面,以此来对财政政策拟和收入政策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来平衡总供授和总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比来20年而演变成的一个分支:新轨制经济学中主要对产权、经济组织和轨制变迁等理论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性意见,同时又有着极强的操作性。

(二)西方经济与中国会计关系和发展研究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履历这异常历史性的轨制变迁,不仅涉及到了根基的规制结构,同时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轨制放置,当中表现出了很多传统会计理论中无法阐述的内容和问题。对于在成长中的中国会计学者来说,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对我国的会计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篇8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以及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基于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目标,本课程在本科经济学专业中的定位是:为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学科知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产生发展脉络,培养理论素养,提高使用理论分析、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为64学时。我校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名师导读版作为主导教材。本课程总体框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简介,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核算方法。第二部分为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均衡国民收入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四个主要经济模型。第三部分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讲解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的实施工具和机制,并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第四部分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AK模型,为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动态化。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如何通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科学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根据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该课程在教与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内容多

 

传统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以教师讲授为唯一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学生反映该课程知识艰涩枯燥,理解难度大,有的甚至需要通过背诵来通过考试,导致学完即忘,对后续经济类专业课程起不到应有的方法论作用。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较多,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收入支出分析、IS-LM模型、AD-AS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及效果、对外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然后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最重要的四个宏观经济政策,即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对外经济政策,也就是运用IS-LM模型来分析经济政策的效果,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国民收入总量。而动态的国民收入变化主要涉及经济增长理论。虽然这门课安排了每周4个课时,一学期共64课时的上课时间,在财经类课程中属于比较多的学时,但是学生要在一个学期里消化、掌握全书 11章76节的内容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初入门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时间非常紧张。

 

2.课程内容难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中离不开各种理论和模型的讲解。理论学习通常都是通过文字表述、数学公式和经济模型来阐述。虽然在大一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已经接触一些经济模型,但一大部分同学知识基础仍比较薄弱。尤其对于一些文科生来说,对复杂的图形推导和高等数学公式推导感到难以接受,很难将这些图形和公式与经济学涵义的描述联系在一起。而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又是核心内容,主要分为收入—支出(E-Y)模型、IS-LM模型、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以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不仅要理解它们的经济含义及图形推导、公式推导过程,还要知道在经济政策实践中的应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名词概念较多,理论观点涉及的流派也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体系。并且,这门课使用的数量分析多,逻辑推理少,以致有的同学感觉学起来很难。

 

3.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实践不完全契合

 

在目前的中国经济实践中,市场机制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都要受到限制,一些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由于宏观经济学产生于大萧条之后的 1936年,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和经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某些理论前提和经济现象并不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实际。因此,这门课所讲的一些内容离中国的现实就比较远。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垄断与私有化并存的经济制度、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能解释经济学中的菲利普斯曲线,能解释补偿性的经济政策;但是有些内容与中国经济运行的背景非常不一致,如GDP的核算方式和内容、银行利率的决定方式、财政收支制度等。尤其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方面,更是以西方国家——美国为例来进行研究的,与我国的经济政策实践“水土不服”,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在这些问题的理解方面出现迷茫和混淆。

 

4.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情况制约着课程讲授的开展和深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时备课不够深入、细致,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深入了解,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很明显,只是被动听讲。往往会出现老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件制作简单,讲课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相应的案例支撑,也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具体的教学中,教育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按教学大纲照本宣科,讲课缺乏激情,讲课方法缺乏多样性,缺乏创新意识等,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的。

 

三、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在各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设计,讲好宏观经济学这门课。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

 

在充分研究中外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由于经济理论的互通性,宏观经济学的有些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可以在这门课中少讲或不讲,基本原则是要保持这门课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例如,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的内容也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国际经济学和国际金融中含有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知识。因此,可以只讲解这些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经济模型的推导和使用,然后说明这些内容与宏观经济学其他部分的关系即可。关于博弈论,关于新古典宏观经学和新凯恩斯的AD-AS模型也可以不讲,因为这些内容在中级宏观经济学里会详细讲解。与此相适应,我们讲课时就需要为“宏观经济学”课程理出一条主线,使本书各部分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IS-LM模型就是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内容的主线,由这个模型,可以分析均衡产出、政策效果、政策实践等问题。注意阐明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讲授体系和风格。

 

2.抓住教学难点,各个突破

 

对于学习中的理论模型难点,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重点突破。课堂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讲解,并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把与社会经济热点相关的课外材料在课堂上为同学展示、讲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课堂中运用中西方经济学问题的经典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一层一层剖析,最后综合成几点,回归到某章某节的某几个知识点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于课程中西方经济学存在争议的主要部分,讲清楚不同经济学流派对此持有的不同观点,通常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假设前提有关。比如消费理论要以凯恩斯的主流经济理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为主,其他经济流派的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永久性收入理论等为补充;再比如AD-AS模型中,对于AD曲线的形状,西方经济学家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AS曲线,却由于不同流派对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调整的速度的快慢认识不一样,而出现三种不同形状的曲线。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密切联系我国的发展实际,与时俱进

 

“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宏观经济学虽属理论经济学的范畴,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历史和我们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与交流。根据宏观经济学实践环节的特点,在实践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基本理论的基础作用,而且特别强调方法论学习和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训练中,能找到相应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客观看待某些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中出现的资源配置问题和国民收入决定问题,比如 IS-LM 模型所说的当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利息率下降可以刺激投资的机制,以及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政策最猛烈最不常用,等等,这些与中国的实践不相符。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摆事实,讲道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要与时俱进,课程讲授中紧密联系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找出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本土经济的可资借鉴之处。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粉碎了自由的市场机制总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神话,可以联系中国实际来讲授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来讲授我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的原因和政策解读等。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的内容与实践联系紧密,要分析的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学好这门课和掌握这门知识的积极性。

 

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针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教育教法的讲授、案例的整理,再到师资的配备和组合等,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给予他们应有的鼓励与帮助。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以板书补充配合的方法,必须亲自制作课件,把自己的思想和思路融于其中,按照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研究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体会一步一步深入学习内容的过程,力争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建立宏观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积极组织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讨论若干次,并要求学生提交论文,优秀稿件与教师共同修改后可推荐公开发表。

篇9

摘 要: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有关于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文章认为,可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讲授货币理论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经济学家如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经济现象,解释现实经济问题。通过分析比较,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发展学生的鉴别评判能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货币理论 比较教学法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货币理论是经济学当中最富有争议的领域之一。从货币的本质与作用到货币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等,这些内容都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不但说明了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化的,而且阐明了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下货币作为资本职能被虚拟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理论重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深入研究货币数量作用于物价水平、国民产出之间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货币理论的差异?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货币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对货币理论的相关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产生与演化

对于货币的形成和诞生过程,马克思始终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展开。商品的内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作为商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而且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性,但是它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使用价值,它表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这就构成了矛盾。商品的价值形态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由此,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论证了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演变历史,就是货币产生的历史。货币本质上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从商品界逐渐独立出来的。马克思揭示货币产生历史过程背后的逻辑,又通过逻辑关系的分析再现历史过程。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它们共同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的价值。由于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买到一切商品,它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具备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发展中逐渐脱离贵金属转化为信用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使得货币脱离开金银成为一种可能。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在人们手中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因素,所以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货币足不足值,而是利用这个货币能否买到其他商品。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可以用贱金属代替贵金属,甚至用没有价值的纸币代替有价值的贵金属作为流通手段。交换当中不需要真正的足值货币,于是就产生了纸币。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货币的支付手段使得人们只要保证这个票据支付的可靠性,这时候用票据代替货币流通也是可以的。因此,在支付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货币。

(二)货币资本与资本主义信用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货币还执行资本的职能,也就是说作为价值增值的手段执行的职能。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资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互分离,货币可以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这个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任何一种资本最初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总是以一笔货币的形态出现,所以称为货币资本。由于资本和利润之间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即等量资本要带来等量利润,而资本的第一形态是货币,这样就使得货币获得了一种新的用途,即为它的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的用途。因此,货币就具有了借贷资本的职能。

货币的借贷资本职能是现代银行业及各种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在借贷资本运动的基础上,资本主义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和证券等信用工具的交易使资本有了二重存在形式。一重是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式存在于职能资本家手中,另一重是以所有权资本或信用工具的形式存在于借贷资本家手中。有价证券也能为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这也是资本,是虚拟资本。由于在经济当中存在信用工具,存在虚拟资本,就产生了围绕虚拟资本运动的活动,即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没有价值基础的经济活动,它们可以在没有实体经济相应增长的条件下,仅靠虚拟资本价格的上涨而得到扩张。如果虚拟经济的价格普遍被高估,就会出现泡沫经济。

(三)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保证和促进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因此,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在流通中要有一定的货币量。因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交换的媒介,所以货币量首先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另外,在一段时间内货币要完成多个商品的交换,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如果用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用Q表示商品数量,P×Q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则流通当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写为:G=(P×Q)/V。

当货币由金银变成纸币时,货币创造起来很容易,纸币的发行量有可能超过流通当中所需要的真正的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纸币贬值使同样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纸币数量,出现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在资本主义证券市场发展的条件下,纸币不仅充当流通手段媒介商品流通,而且用于进行证券买卖。因此,需要对货币流通公式做出调整,用M代表所发行的货币(纸币及其他形式)数量,Q■表示金融资产的数量,P■表示金融资产的价格,用V■表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金融资产的货币流通速度,则扩展的货币数量公式可以写为:M=(P×Q)/V+(P■×Q■)/V2。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虚拟经济的膨胀容易诱发通货膨胀。公式中,等号右边第一项属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膨胀起来不容易;第二项属于虚拟经济,这部分膨胀起来非常容易。如果虚拟经济部分发生膨胀,货币当局就需要增发货币满足社会上交易有价证券的货币需求。如果货币供给随着虚拟经济的膨胀而增加,当这个泡沫破灭时,这些货币仍留在流通当中,这时货币量就超过了商品交易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因此,泡沫经济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早期货币数量理论

20世纪30年代之前,货币数量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用来解释经济体系中名义变量的决定。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数量论形式,第一种形式与欧文·费雪有关,第二种形式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费雪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支撑。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可以表述为一个交易方程式Py=MV,其中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其中V是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交通和通讯的方便程度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所以V不变。Y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的国民产出,短期内它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V和y可以视为常数。这样的话,均衡的物价水平就取决于货币数量。

与费雪强调货币交易媒介作用不同,剑桥学派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认为货币不但具有随时购买商品的能力,而且可以存储起来延期使用。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M■表示持有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K为经济行为人希望以现金余额和存款形式持有的货币占国民收入(Py)的比例,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y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国民产出。为了解释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还需要引入货币供给。假定货币供给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那么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M■,将货币需求方程代入均衡条件得到M■=KPy。由于K和y是不变的,因此M■决定P。这样的话,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首先批评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充分就业假说。古典理论认为市场的调节机制能使国民经济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这种看法成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古典利率理论是否成立。在古典利率理论下,货币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也即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也即投资,只要利率恰当,储蓄就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

与古典利率理论不同,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分离的,两者之间并无逻辑联系,利率也不具备调整两者至均衡的能力。一方面,一国的投资量不完全取决于利率,而主要依赖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只有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人们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不确定性、风险、期望和投资者信心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一国的储蓄量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如果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那么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当中用于储蓄的那部分将会递增。因此,一国的储蓄量与投资量并不必然相等。

在批评了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引入了非充分就业假设。他认为,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古典的货币数量论需要做出修正,即一般物价水平P应为常数,而国民收入y会变动。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加对P没有任何影响,而就业量从而国民收入y会和货币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有效需求做出相同比例的增长。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实现充分就业。此后,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时“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

凯恩斯模型中更复杂之处在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和有效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满足人们交易需求的活动现金余额Md1,另一部分是满足人们预防与投机需求的非活动现金余额Md2。Md1与国民收入y成正比,Md2与利率成反比。在这里,凯恩斯首次将利率作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加入到货币需求函数当中。另一方面,货币的供给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给的调整,能够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

(三)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弗里德曼继承了马歇尔、凯恩斯等人的观点,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弗里德曼把货币需求当做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虑。他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用一个多元函数表示货币需求函数:Md/P=f(yp,w,rm,rb,re,dP/Pdt,u)。其中Md/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p表示实际持久性收入,用来代表财富;w表示非人力财富与持久性收入的比例;rm表示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rb表示预期的债券名义收益率,re表示预期的股票名义收益率,dP/Pdt表示预期的价格收益率,u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同方向变化的。由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相对预期收益的高低,因此当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向变动时,货币需求将相对保持不变。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往往是同向变动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是持久性收入,即Md/P=f(yp)。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是货币供给。

三、比较与评价

政治经济学对货币本质、产生原因及货币价值尺度职能进行了详细分析。马克思之前,人们只是承认货币存在,但并没有说明货币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认为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一种外在表现,一边是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边是价值独立化的表现形式——货币。马克思指出了货币向纸币这种价值符号发展的趋势,自货币符号化以后,它的社会属性便更加明显,货币的虚拟化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为讨论货币数量问题提供了方法借鉴与思想启示,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凯恩斯批判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从而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凯恩斯认为货币通过利率对经济发生了实质性影响,这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但同时也受到了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则吸纳了动态因素和制度因素,使得理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会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及其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准确度,并认识到它的一些原理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解释力,还可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发展鉴别评判能力。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 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经济学说史是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我院将经济学说史开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年级的目的在于经济学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客观性和社会性,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大一已经开设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大二再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放在经济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与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构架出完整和客观的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宽泛的去理解“西方经济学说”内涵,但在施教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主客观原因,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故笔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对提高高校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一、建立课程目标与创新目标的统一性

经济学说史贯穿了古希腊至今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著作信息纵横交错,内容庞杂且理论性极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优势在于有夯实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对课程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商品的价值”等概念有清晰地认识和掌握,劣势在于无法达到课程延展性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整体脉络,经济学家的其他经济理论的延伸,都需要经济学的知识点基础,构成经济学体系的建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对国家政治环境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是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例如:重商主义是主要研究国家贵重金属储备对国家财富的影响,那个的社会环境强调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完全干预,把金银看成财富的唯一形态,再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经济理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延伸到发展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对收入分配、工资福利的关注,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后,我们又看到凯恩斯理论指导的政府干预主义。而这些社会经济现象,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展现出来的。反过来看,政治对经济又有着巨大反作用力,表现在指导或者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开展“学生主导”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

作为地方院校,正处在应用型转型的进程中,教育人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笔者结合经济学说史的课程特点,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与概括、创新思维的培养、时间技能的形成三个阶段的运行,采取三个实践方法。

(一)教师平面导入、学生立体输入知识。

建立教师是帮助学生导入内容的角色,而不是满堂灌的机器。通过视频思考、案例讨论、再回归课本三个方位的知识输入,建立眼、耳、口三个感官的知识传导。结合经济学说史教材的特点,篇幅较大,内容庞杂繁琐,徐盛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大量历史任务和事件的大海,分不清主次,辨不明重点。因此,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笔者根据这样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以时间节点为轴,环绕理论对比学习的方法。时间分为了:1、前资本主义社会(是古希腊、古罗马等奴隶制时代的经济学说);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的古典时期;3、19世纪初到19世纪60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4、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马歇尔等边际革命理论);5、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百家争鸣时期。同时,为学生梳理“核心线索库”。该线索库分为:时间线索轴、人物线索谱和理论线索库。其中时间线索轴分为5个主要坐标点;人物线索谱主要列举几个时期核心经济学代表人物和重要观点,并且每学习一个观点,采取“车轮碾过法”与上一个人物观点进行对比,不断循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理论线索库就是建立经济学理论的脉络,将时间和人物填进去补充理论的建立。建立这样的线索库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辅助材料也是掌握知识的图标,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学生主导讲课、教师深入发散。

安排重点章节采取学生分小组讲课,老师补充深入的方式进行上课。小组按照查找资料、制作PPT、上台讲课、回答问题四个任务进行分工,自己先内部消化知识点,然后上台自己讲课帮助班里其他同学学习知识,老师随后进行点评,并补充重要的知识、深入课程难点;采取这个方法,首先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上讲台发挥能力;其次对于其他同学,一个章节的知识有两轮学习的机会,知识内容有助于深入和巩固。对于讲课学生来说,通过查阅知识、小组讨论,上台讲课对讲课章节的内容已经有了宏观的认识,并且会形成问题部分,教师在随后的深入发散中,既可以对讲课同学的问题做出针对性解答,也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给其他同学。整个班级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互相学习的氛围,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发掘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笔者认为,要顺利实施教学改革,并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在经济学硕士课程教学中贯彻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使该类课程培养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对于经济学说史课程知识的积累,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局势和理论发展的前沿,在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下不拘于固有的思维努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转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经济知识素养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孟熙.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张榆琴,李学坤.关于《经济学说史》过程化考试改革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