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稳定盈利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汇稳定盈利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汇稳定盈利的方法

篇1

如果你只有小学学历;如果你你没有任何技术;如果你在工地上干活;如果你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如果你在田野上种地;如果你在办公室朝九晚五上班;如果你退休在家;你想不想利用每天2至3小时时间来从事一份额外的终身事业,就能够轻松每年获取10万元以上收入?假如有这样的机会,且不用你投入一分钱,你愿意做吗?接下来要与你分享的项目是目前全世界从事人数最多的行业,也可以一辈子从事的行业----外汇交易。

也许你经常看到身边有些人,每天都不用上班,也没看他们做什么生意,但是总是过得很清闲,早上跑步,白天悠闲的钓鱼,还经常出去各地旅游,你心里肯定会纳闷,他们底是做什么的呢?没错,他们做的就是外汇,或许你也听说过这个行业很自由也很赚钱,或许你也会认为这个行业非常的高大上,非常的高深莫测,一般人根本做不了。其实外汇交易人人可以做,人人都能做,前提是有人带你进入这个行业。

外汇是做什么的?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网络做国际货币间的买进卖出,买涨卖跌,24小时连续运作,涨涨跌跌,永不停息,由于是双向交易,所以不管是涨还是跌都能赚钱,只要买对方向就能捡钱,你不要也不行,一点都不难。也就是说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人来做也有50%盈利的机会。如果通过学习我们的外汇交易技术就能够把胜率提得更高一些。

本人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娃,只有初中文化,曾经把自己几年的大好青春奉献在流水线上,被那些贪婪的资本家压榨。还好自己有颗不安分的心,不甘于重复父辈的生活,年轻时不断折腾自己,做过不少小买卖,真切体会到老百姓赚几个钱多么的不容易。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学习。十三年前我无意中进入信用卡赚钱的行列,才知道金融行业是多么的暴利,才知道用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是多么的轻松,利用信用卡也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总想找到一个能够长期持续稳定盈利的行业,所以这些年陆续学习操作过股票、基金、黄金、白银,虽然都是金融相关,但都不能带来稳定的收益,黄金白银波动非常大,风险也就非常大,赚得快亏得也快,炒黄金白银没有3-5五年的修炼没有大的资金投入想要赚钱非常难;股票只能单向交易,就是说只能涨才有赚,且很容易被大的庄家操控。而外汇交易相对黄金白银波动不是很大,风险很小,只要你不贪心,每天赚个几百元还是非常容易的,非常适合没有经验的新手、没有本钱的人操作,我们不求暴富,只求平稳天天有盈利。我从事外汇行业已经六七年了,外汇给我带来了金钱、家庭、自由,我要把外汇交易当我的终身事业做到死,因为做外汇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24小时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赚钱,无需求人看人脸色、无需被老板吆喝使唤、无需风吹日晒,自由轻松,今天可以去钓鱼,明天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外出旅游,甚至只要带着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下单操作赚钱。只有外汇才最适合我这个一没文化二没技术的人当作终身事业了。不管经济如何的不景气,不管老了走不动,我都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操作外汇获取收益,不用担心下半辈子生活保障而奔波劳累,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

接下来我将传授给你,本人独创的懒人炒汇盈利法,外汇交易稳赢系统――-将外汇交易变成你的终身美元提款机!到目前几百个学员都能够每月从外汇交易中赚取1000到3000美金的收益,而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每天2到3小时的时间。完全0投入,我会给你提供资金渠道让你利用别人的资金为自己赚钱,赢了,真金白银拿走,输了,再拿,完全没有任何风险。

这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是一个可以一辈子哪怕你到了80岁都可以从事的行业。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行了。如果你有幸留下跟我一起在这个行业里奋斗,我也会100%对你在这个行业的进步负责,保证你年稳定盈利10万以上.通过学习我的外汇交易技术---懒人炒汇盈利法,从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全部都是详细实战视频讲解,通过3天时间的学习,就能够从一个对外汇一无所知0基础的新手,顺利的踏入外汇交易赚美金这个行当。 从事这个行业:不要你的口才;不要你有金融相关学历;也不要你有多牛逼的技术;也不要你会多少电脑知识;更不要你一分钱投入,只要你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就一切都不是问题,那么这个行业很快变成你稳定的美元提款机。

我是谁?我是自由职业者, 无需看任何人脸色;我是自由职业者, 时间从不廉价卖给别人;我是自由职业者; 睡觉睡到自然醒;我是自由职业者, 孤寂是我忠实的伴侣;我是自由自业者, 赚钱从来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自由职业者, 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我是自由职业者,背上电脑可以到处旅行;我是自由职业者,只要有网络在任何地方都能轻松赚美元。目前跟我一起前行的学员已有300多人,每天只专注做一件事,每天看着自己的账户资金不断的增长,

初级教程:学费980元,稳定盈利2000--5000元/月;

高级教程:学费3800元,稳定盈利8000元/月以上;

本刊读者可优惠100元,初级和高级的最大区别就是成功盈利率的大小,也就是赚多赚少而已,不管你以前做没做过外汇,都可以选择初级和高级学习,想获得更高一点的收益就直接学习高级教程。有录制的详细实战视频教程,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学习,有问题随时一对一QQ语音视频辅导,我将传授给你傻瓜式的懒人炒汇盈利法、只要你会上网,会用QQ,或者会用智能手机,就没有任何问题,就一定能学得会。外汇的操作技术方法不下几十种,但我只教你一两种傻瓜式的稳赢方法就足够你享用一生,无需你去学习专业的技术指标,无需你整天坐在电脑前分析繁杂的图表数据,保证2-3天轻松学会,白天晚上都可做,晚上8--11点钟是最佳的操作赚钱时间。每天跟踪指导,直到你能独立稳定盈利为止,并不定期举办线下聚会活动,学员可以面对面学习交流。这项技能可以伴随你的一生,甚至可以传给你的下一代。

温馨提示:由于我也要操作赚钱,也要给学员在线上课辅导,请认真看完上面的内容确实想学习再来电咨询,珍惜彼此的宝贵时间。本刊也连续3年报道我利用信用卡赚钱秘籍,已超上千学员成功获益,如果你有幸成为我的学员,我将告诉你更多有关金融投资的秘密,带你进入不为人知的金融圈,绝对是零成本操作。

网站:

手机/微信:13307731513

工行:6222 0824 03000 785304 张毅

QQ:1410604218

篇2

关键词: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投资决策债务管理

截止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的1243亿美元,实际上我国已经以943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榜首。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地不断扩大,对其适度规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相比较而言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是否合理的研究则乏善可陈。

外汇储备的结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外汇储备在全部储备中所占比例的控制;外汇储备的结构安排;储备资产的投资决策;债务管理。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特征。

外汇储备在全部储备中所占的比例

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构成。国际储备这四个组成部分各自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都是不同的,它们各自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会导致整个国际储备总体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我国国际储备四个组成部分各自所占的比重是很不平衡的,大部分是外汇储备。我国的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百分比是1.6%,2001年,我国拥有的特别提款权配额为63.6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83亿美元),只占当年国际储备的3.9%。储备头寸占国际储备的比例也很低。

我国的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偏低受到了整个国际储备体系的影响。1976年“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的储备货币职能在继续退化,只是作为一种最后支付手段保留在国家中央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IMF有关的储备资产即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所占的比重在最高时也不过5%左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按市场价格计算,黄金储备所占的比重虽然稍高,但也呈下跌走势。至于外汇储备则不仅所占比重一直最高,且表现为不可逆转的上升势头。在国际储备体系中外汇储备成为了最主要的储备资产。

我国的国际储备格局与世界的国际储备格局变换是相一致的。这种相一致性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国际储备格局就是合理的,它恰恰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强大,我国的人民币还不是世界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我国的金融地位在世界金融领域中还处于劣势。

外汇储备的结构安排

外汇储备的结构安排主要是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选择。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以美元居多,这种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币种格局主要受到了国际储备体系、我国的贸易结构、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一)国际储备体系的影响

目前,国际储备体系中外汇储备是最主要的储备资产,而在外汇储备的结构中美元在所有的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一半以上,在近些年来又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国际储备体系的这种格局说明了:尽管世界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有十几种,特别是欧元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货币的格局。但是,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所使用的结算货币来看,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支付和计价货币。这样就使得一国(除美国外)的外汇储备中持有一定数量的美元可以减少因为要把其他货币转换成美元时发生的汇兑损失和手续费用的支出。

(二)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

贸易结构大体上确定了在对外贸易中所使用的币种及其比例。因此,通过考察进出口的来源、去向、数量及交易双方的支付惯例等可以获得贸易结构对币种组合影响的初步结论。

我国尚未实行意愿结售汇,国际收支顺差是外汇储备可靠而直接的来源。其中,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对于整个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的贸易支付主要是哪一种或者几种货币也就决定了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在进出口贸易中某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会发生对冲,这样,实际对外汇储备构成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贸易逆差来源地和贸易顺差来源地所使用的货币。

以2005年我国与排序前十位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贸易逆差来源地国家(或地区)为例(见表1)。假定:如果贸易伙伴国的货币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与我国的交易中使用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从表1中可见,出现贸易逆差产生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所需要的货币可能是新台币、韩元、日元、马元、沙特里亚尔、菲律宾比索、安哥拉宽扎、泰铢、巴西雷亚尔、澳元。其中,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也不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交易货币可能需要转换为其他货币比如,美元。这样,所需要的外汇储备的币种是美元、日元、澳元等。贸易顺差带来外汇收入,这部分外汇收入可能是美元、港币、欧元、英镑、阿联酋迪尔汗、加元等。同理外汇储备币种的来源结构是美元、欧元、英镑、加元等。

以上只是分析了2005年一年的情况,还不能完全说明外汇储备的币种的具体构成。但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看,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相应地,美元、欧元、日元等也自然会在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中占重要的地位。此外,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构成。从支付结算的角度看,尽管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与我国的贸易中较多、较习惯采用美元结算,但这种情况正逐渐发生变化,选用其本币进行结算的会渐渐多起来,所以,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中虽然以“美元独大”,但是这种局面也正在发生改变。(三)直接投资的影响

资本与金融帐户的顺差也是我国外汇储备重要的来源渠道。由于我国对外投资仍然属于起步阶段,目前在金融帐户中影响较大的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已有相当规模,目前,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5600多亿美元。2005年1-11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39679家,同比增长1.17%;合同外资金额167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1.27亿美元,同比下降1.90%。这些投资中有很多是采用投资来源国自身的货币,而且将来通过分红取得投资收益时也要兑换为相应的外币汇出。因此,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也会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2005年1-11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开曼群岛、德国、萨摩亚,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4.37%。在这些直接投资的计价货币的选择中美元依然占有一定优势。

储备资产的投资决策

截至2006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9879亿美元,距1万亿美元呎尺之遥,业内人士称,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我国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三都投资在美元和美元所表示的资产上,如美国债券和不动产。

对于我国来说,盈利性应是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要引起充分考虑的目标,如何实现盈利性,就要考虑各种储备货币的风险收益组合问题。我国学者易江、李楚霖(1997)将资产组合风险最小化的理论应用于外汇储备安全增值问题的研究,在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两种情景下导出实现外汇储备最优组合的方法,并利用实际数据计算出了不允许卖空条件下储备的最优投资组合,分别是日本(57.7%)、瑞典(19.7%)、比利时(15.63%)、丹麦(4.02%)、中国香港(2.88%)。朱淑珍(2002)利用马克维茨的组合投资理论,以美元为基准,考察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货币的风险收益情况,分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的风险有效边界曲线,同时给出了理论上最优的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建议。宋铁波、陈建国(2001)结合我国贸易结构、外债结构、储备货币的风险收益和我国的汇率制度得出如下外汇储备的币种组合:美元(58%~63%)、日元(13%~18%)、欧元(13%~18%)、英镑等其他货币(5%~10%)。

由于美元实行的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美元币值因为其国内存在巨大的“双赤字”等不稳定因素近一段时期以来表现疲软,这无疑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资产属于风险资产,针对各种储备资产的不同收益情况和风险程度,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搭配,得到一个风险程度低、收益率高的投资组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是很必要的。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就开始了外汇储备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从外汇储备稳定的储备政策,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储备政策调整。

债务管理

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外债需用人民币兑换为具体的计价货币进行还本付息,具体的计价货币会在外汇市场上产生明显的需求,因而成为影响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一个因素。从表面经济利益看,外债和外汇储备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一方面是以较高的成本借入外债,另一方面又以收益较低的外汇储备形式占用了庞大的外汇资源。但是因为两者各自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作用,因而两者可以共存,当然这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研究外债结构对外汇储备币种组合的影响就是要使得这种代价尽可能地降低,这对提高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都是有帮助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集聚起巨额的外汇储备的同时也积累了较大规模外债。因此,从确保外债的及时还本付息及尽量降低因币种转换带来的交易成本考虑,外债的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会影响到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目前,我国外债币种构成中以美元债务为主。2005年6月末,美元债务占登记外债余额的66.8%,比2004年末上升1.8个百分点;其次是日元债务和欧元债务,分别占14.1%和8.1%。这样,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中美元居多也就可以满足我国到期对外支付的需求。

从外汇储备的职能出发,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充当一国对外举借外债的保证,在外债到期时不会发生债务危机。这一因素的影响还反映在外债的期限结构上,如果持有外汇储备主要是满足短期外债的偿付需要,那么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就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短期外债的货币结构保持一致,避免货币错配可能造成的损失。而我国的外债期限结构中以中长期外债居多,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长期外债所占比例分别为:67.4%、60.2%和54.37%。所以,在选择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中应把中长期外债的币种结构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易江,李楚霖.外汇储备最优组合的方法.预测,1997

篇3

关键词:外汇储备需求层次需求动机

一、引言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399万亿美元,规模远超其它国家。外汇储备的巨大存量和快速增长,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偿付能力和信用等级,另一方面加大了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和保值风险,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外部压力。

针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评价,学者意见不一。RussellGreenandTomTorgerson(2007)指出,从一些指标来看,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持有的外储数量已远远超过这些指标要求的数量;AlanM.Taylor等人(2008)建立模型分时段对新兴经济体进行回归,来检验不同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平的变化,并且显示了不同的解释变量分别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解释最近外汇储备的增加;JoshuaAizenmanandNancyMarion(2002)以远东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外汇储备的原因加以解释;曾诗鸿(2007)集中分析了基于政府效用最大化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需求规模问题,并研究了财政运行和国内投资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

二、对外汇储备需求层次的划分

以上观点分别从外汇储备的整体数量和供给来源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但很少有人从外汇储备具体用途的角度分层次地分析外汇储备的需求结构。一国持有国际储备常出于多种目的。国际清算银行将这些用途总结为以下几项(巴曙松,刘先丰,(2007)):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汇价,或维持市场的有序运行;为国家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支付,特别是在该国难以获得对外融资时,从事这类支付;对本国经济的有关部门如银行提供紧急的流动性;支撑投资者对一国外汇支付能力的信心,从而制约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可能减少对外筹资的成本;支付政府的外币采购;支持本国货币政策的流动性管理行动(如通过外汇互换,或用外汇要求权作为抵押品来进行流动性管理)。

虽然国际储备在的实务用途种类繁多,但学理上,这些用途可归结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于国际交易目的,即一国政府直接动用外汇储备以支付国际买卖交易活动。第二类,则是用于预防性的审慎目的,即政府出于一定的政策需要而动用国际储备,以应对或防备对经济不利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基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以及国家出于战略层面意义上的考虑对储备资产的需求,政府持有外汇储备还有一种发展性需求。对于盈利性需求,由于央行作为一个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政府职能机构,所以盈利不能成为它的显性主观诉求。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盈利性需求常以适度的保值或增值的考量形式进入其储备需求目标函数中。

三、不同需求层次的测算方法

交易动机是指储备资产中用于支付日常进出口贸易部分的储备需求。在日常进出口贸易中,需要保证足量的支付手段,以维持国际支付信誉。交易动机对储备的需求量与一国对外贸易规模有关。对外贸易规模越大的国家,用于日常交易的储备需求也越高。中国200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22072.7亿美元,因此交易动机的储备需求也相对较大。此外,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政府把外汇资源统一管理,多数情形下,不允许民间持有外汇。所以政府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充裕度。在国际上衡量交易性储备资产充裕度的比较通行的标准是Triffin的比例分析法(巴曙松,刘先丰(2007))。Triffin认为,一国储备充分性的比率,大约相当于该国三个月进口价值。Triffin在其1960年的著作中指出,没有一个模型能对所有国家在所有时间内的储备充分性给出一个精确的估计值。并且,储备的充分性牵涉到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很难估计。但比例分析法易懂易操作,而且经过一系列实践经验的检验,是一个衡量储备充分性的良好指标。因此,我们这里就把它作为计算交易性储备需求的指标。

从央行的角度看,持有外汇储备的预防性动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满足政府对贸易不平衡的干预;

二是应对到期短期外债的冲击;三是预防国际投资资本的攻击。

1.H.R.Heller在1966年的文章中指出,假定一国对外贸易出现不平衡是一个随机游走事件,当出现对外不平衡时,一国可以选择不同的应对措施。一个选择是直接调节宏观经济,通过调节国民收入水平,改变进出口结构来使经济恢复平衡。另一个选择则是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填补对外收支的不平衡,即对对外不平衡进行融资。但对实体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牵涉到昂贵的实体经济方面的成本,如就业、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变动。而采用外汇储备来对付对外不平衡则可为一国省下这些实体经济方面的调节成本。

所以,为外部不平衡进行融资的数量的需求,就相当于政府干预对外贸易不平衡时的储备需求。

Heller指出,影响融资数量的因素取决于干预贸易所获得的收益和持有储备所需的成本。在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就得到了收益最大化下的储备需求数量;调节宏观经济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就用外汇储备融资所获得的收益。Heller认为,总的调节成本为:TCa=ΔB/m,其中ΔB是指外部不平衡需要调整的数量,m是边际进口倾向,所以边际成本MCa=1/m;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为:TCf=r*R,其中r指国内投资回报率与外汇储备投资平均收益率的差额,R指储备存量,所以边际成本MCf=r;定义π为一个对外贸易不平衡周期出现的概率,则在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我们得到:MCf=r=π/m=MCa,所以π=r*m;假设一国对外贸易不平衡是一个随机游走事件,则一个对外贸易不平衡周期出现的概率π=0.5t,其中t为这个周期持续的时间。因而由上式t=log(r*m)/log0.5可得,最优储备需求数量为R=h*log(r*m)/log0.5,其中h为每期调整的平均数量。国内投资回报率我们用金融机构人民币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来衡量,而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我们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衡量,二者的差额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中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我们用进口流量与国民收入流量的比率表示。每期调整的平均数量为中国经常项目账户贸易余额年度数据的3项移动平均数。

2.鉴于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应充分认识到资本金融账户的脆弱性。如果一旦出现由外生因素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入的中断,对外融资渠道堵塞,为防止储备资源的耗竭,必须使外汇储备对短期对外债务支付满足一定的比率,以避免因它国因素传染而引发危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用以应对短期外债的储备比率标准就是著名的“Geenspan-Guidotti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将这一指标正式归入其所建议的各国为预防金融危机而设立的早期预警系统内,并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这一规则是指,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的规模应该足以支付其短期对外债务支付总量。经过一系列的细化和改进,有些金融观察家认为,那些宏观经济基本面比较稳定,或有温和贸易赤字的新兴经济体,这一比率可以大致为40%。这里我们选取40%的比率作为计算标准,对中国应对短期外债的储备需求做比较保守的估计。

3.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是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实践经验表明,充足的储备存量对于遏止和应对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进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开放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是无法通过合法的资本短期跨境转移来进攻中国资本市场的。此外,外汇储备对短期投机资本主要起了一个“吓止”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总的储备规模。在一定规模的条件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需要实际的支付能力起作用。这部分储备需求与其它需求间也没有明显冲突,所以鉴于中国当前的储备规模,没有必要把它划分为独立的储备需求。

发展性需求主要是针对处于工业化、现代化推进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汇资源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等,构成了外汇储备的发展性需求。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和正的外部性,它有助于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把维持和吸引FDI所需必要的外汇储备数量作为衡量外汇储备发展性需求的指标。资本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流入,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预期回报率比较高。如果一个国家的储备存量不足,就有可能出现支付能力不足,产生信用危机,扩大违约风险,进而导致外国资本的撤离。因此足量的外汇储备是维持和吸引FDI流入的必要条件。Dooley等人(2004)阐明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中心(发达)国家引入FDI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该文指出,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资本为追求更高的预期回报率,从中心国家向国家(新兴市场经济)流动,通常是以非常有效的直接投资的形式。这些资金又会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以金融证券的形式回到中心国家。由于国家缺少完善的司法体系和金融市场,需要向中心国家提供必要的抵押品以维持国际信誉。国际抵押品等价于净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积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就是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持有债务权,中心国家持有股权,构成了一个宏观资产互换。该逻辑可以比较满意地解释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动态均衡。

Dooley等人指出,用于维持国际信誉、保持和吸引FDI的国际抵押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存量;

2、直接投资初始流入前对抵押品的需求;

3、直接投资资本得利所需的价格变动保证金。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维持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储备需求。他们还给出了具体的衡量方法。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较低的信用等级,直接投资初始流入前对抵押品的需求等于直接投资流量的50%(俄罗斯同为50%,高信用等级美国为15%);价格变动保证金等同于直接投资账面价值的10%。

四、不同层次外汇储备需求的估算

中国外汇管理局的月度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呈现比较迅速增长的趋势。因为绝对数量变化很大,为了方便观察其变化趋势,我们把外汇储备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如下图。

图1中国历年的外汇储备的对数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次金融危机使中国外汇储备存量出现了两个拐点,而被人议论的最多的也就是两次危机之间的外汇储备持续稳定增长的时期。因此,本文把2001-2008年作为考察的对象。基于以上需求层次相互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加总的方式估计总的外汇储备需求。但是,本文的分析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态度,在预防性需求中描述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即包含所有预防性风险同时存在的假定。所以同现实状况相比,对外汇储备需求的计算有可能存在夸大现象。

初始数据和计算结果见表1:

表12001-2009年外汇储备解释数量与实际储备数量单位:亿美元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际外汇储备存量和从需求层次角度可以解释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在2001、2002年间,我们的逻辑基本可以解释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但从2006年以后,这一逻辑对于实际外汇储备存量的解释能力欠缺。

五、总结

中国外汇储备存量是世界货币体系资金循环链条中的一环,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结果。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存量是由供给方决定的,从分层次的需求角度分析主要是揭示了外汇储备的实际用途。从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对于外汇储备的预防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所占比重较大。预防性储备是保护国内市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发展性储备通过与发达国家股权和债权互换的形式保障了外部资源对国内经济的稳定支持,二者都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几年来,实际外汇储备存量逐渐与储备需求量相偏离,显示出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既是资产又是负债。所以,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和利用要同普通意义上的资产相区别,在管理和利用的同时需要满足不同层面的储备需求。

参考文献:

[1]MauriceObstfeldJay,C.ShambaughandAlanM.Taylor.FinancialInstability,theTrilemma,andInternationalReserves.[J]1050MassachusettsAvenueCambridge.NBERWorkingpaper14217.Au-gust2008

[2]JoshuaAizenmanandNancyMarion.TheHighDemandforInternationalReservesintheFarEastWhat’sGoingON.[J]NBERWorkingPaper9266.1050MassachusettsAvenueCambridge,October2002

[3]RussellGreenandTomTorgerson.AreHignForeignExchangeReservesinEmergingMarkets:aBlessoraBurden[J]DepartmentoftheTreasury:OfficeofInternationalAffairsOccasionalPaperNo.6.March,2007

[4]MichaelP.Dooley,DavidFolkerts-LandauandPeterM.Garber.TheUSCurrentAccountDeficitandEconomic:CollateralforaTotalReturnSwap.[J]NBERWorkingPaper10727.1050MassachusettsAvenueCambridge,August2004

[5]HeinzRovertHeller.OptimalInternationalReserves[J]TheEconomicJournal,BlackwellPublishingfortheRoyalEconomicSociety.Jun1966

[6]张志超.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综述.[J]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Oct22,2008

篇4

关键词:外汇储备;阿格沃尔模型;需求函数法;适度规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5―0022―07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和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我国连续十多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也逐渐增大。我国自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了人民币的长期稳定。1996年12月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国际收支平衡能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自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2003年末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的增长分别超过2000亿美元,2006年2月达8536.72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06年末达10663亿美元,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末高达15282.49亿美元,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2009年末外汇储备已达23992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国内学者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讨论。

高额外汇储备是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也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财富基础。但一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它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外汇储备规模过高,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影响对外贸易,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等。

国内外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以美国特里芬(R.Triffin)为代表的比例法,以海勒(H.R.Heller)和兰戴尔-米尔斯(J.M.Landell-Mills)和阿格沃尔(J.P.Agarwal)等为代表的质量分析法、需求函数分析法及成本收益法等。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利用最适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阿格沃尔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历年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情况,以及利用需求函数分析法判定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未来变化趋势,对外汇储备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阿格沃尔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一)模型改进

阿格沃尔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和经济特征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要比发达国家高。阿格沃尔在海勒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主要用来测算发展中国家适度外汇储备量的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对相关因素的研究比较全面及切合实际。

在模型中假定:

(1)由于进出口的经常性变动,该国易出现外汇收支逆差;

(2)如果没有必要的进出口,国内将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

(3)在无力为国际收支逆差提供融资时,该国经常通过行政手段对进口直接管制;

(4)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较弱。

阿格沃尔得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

R=W(logk+logq2-logq1),logp (1)

由于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速度较慢,进出口需求弹性较低,存在大量闲置资源,需要大量资金进口生产性物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偏弱,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偏好采用管制措施进行调节。我国的这些实际情况与阿格沃尔的模型假设基本相符。结合外汇储备的交易性需求、偿债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及盈利性需求动因分析,可按照“交易性储备+偿债性储备+预防性储备+盈利性储备”这一结构来确定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即:

R=R1+R2+R3+R4 (2)

其中,R为适度外汇储备;R1为交易性储备;R2为偿债性储备;R3为预防性储备;R4为盈利性储备。

上式中R1可以用阿格沃尔模型来确定,R2主要为满足外债偿还和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的需要,R3主要为维持汇率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及促进国内经济发展,R4主要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国际金融市场投资或风险管理。根据以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的分析,对阿格沃尔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测算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模型如下:

R=W(logk+logq2-logq1)/logp+αD+βI+γT+νG+A (3)

其中,R为适度外汇储备量;w为国际收支逆差额;p为出现逆差的概率;k为资本产出比的倒数;q2为进口的生产性物品与总产出的比率;q1为追加资本的进口含量;D为外债余额;I为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余额;T为外汇市场交易总额;G为国民总收入;A为风险及发展基金;α为外债还本付息率;β为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率;γ为干预外汇市场用汇率;ν为个人用汇需求所占国民总收入比率。

(二)变量及样本区间说明

利用改进后的阿格沃尔模型对我国1982-2008年各年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测算。该部分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及中国咨询行数据库。

根据国际经验,外债余额还本付息率一般界定在12%-18%,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出率界定在10%-15%,干预外汇市场所用外汇与外汇交易总额比率界定在8%-18%,个人用汇需求所占国民总收入比率界定在1%-4%。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比较特殊,有必要建立风险及发展基金,这要求我国外汇储备比正常的需求多出5%-10%,即5%R≤A≤10%R。为保证我国适度外汇储备具有较强的债权性,模型中的W可以取1982年以来我国出现的贸易逆差最大值,若再出现逆差,本文假定其额度不会超过该最大值。1982年以来我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出现在1985年,为149亿美元,因此可设w=149亿美元。1982-

2008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有7年出现逆差,故出现逆差的概率p=7/27。

(三)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

模型中k可以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表示;q1可以用进口初级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q2可以用进口初级品/GDP表示。根据1982-2008年各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DP、进口初级品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出k、q1、q2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具体分析可知,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应在一个区间内,适度外汇储备量的上限Rmax、下限Rmin和Rmid中值分别可表示为:

通过表2的测算结果可看出,我国1982-1995年间各年实际外汇储备量均低于适度外汇储备量的下限,外汇储备明显不足。1996-2001年间我国各年实际外汇储备量均处于各年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内,处于外汇储备适度阶段。2002-2008年间各年实际外汇储备量均高于各年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上限,2002年起各年实际储备量超出适度规模上限的数额急剧上升,2002-2008年间实际储备量超出适度储备量的上限分别为411.21亿美元、1239.98亿美元、2737.54亿美元、4189.36亿美元、5973.16亿美元、9524.88亿美元及12646.19亿美元,这与我国近年来实际外汇储备量迅猛增长的实际情况相符,处于外汇储备过渡阶段。

三、需求函数法的应用

(一)变量及样本区间说明

一般认为,影响一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

根据表1测算出的1982-2008年间各年k、q1、q2的值,测算出1982-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如表2所示。

有以下几个:一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汇率制度和外汇政策、一国对外筹措资金的能力、货币的地位与国际货币合作的状况,以及一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果。因此,在考虑外汇储备(FR)的影响因素时,本文选择当年的进出口总额(IP)、进出口贸易差额(IOP)、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国际收支账户差额(CA)、国家外债余额(DEB)、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2)、年均汇价(A)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检验。

相关数据全部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样本区间为1982-2008年,采用年度数据。本部分考查的对象均为名义指标,以上所有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FR)、LN(IP)、LN(IOP)、LN(FDI)、LN(CA)、LN(DEB)、LN(GDP)、LN(M2)、LN(A)。

(二)平稳性检验

如果序列是非平稳的,运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平稳性检验亦是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序列的平稳性检验一般采用ADF检验或PP检验,理论上,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的水平值用这两种方法之一检验有单位根,则认为该序列有单位根,即为非平稳序列,反之,没有单位根,即为平稳序列。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以上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看出,模型中的变量LNFR、LNIP、LNIOP、LNFDI、LNCA,LNDEB、LNGDP、LNM2、LNA的水平值在1%、5%、10%的置信水平下,均表明有单位根,因此,这些序列为非平稳序列。须对其一阶差分或二阶差分或三阶差分后,进行ADF检验,直到不具有单位根为止。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检验结果可看出,经ADF检验,序列LNFR、LNIP、LNIOP、LNFDI、LNCA、LNDEB、LNGDP、LNM2、LNA的一阶差分后的检验值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小于临界值,DW的值接近于2,检验式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故以上各序列为I(1)序列。

如果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是稳定的,那么这个线性组合就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由于模型中各变量序列均是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表明,变量LNFR与LNIP、LNIOP、LNFDI、LNCA、LNDEB、LNGDP、LNM2、LNA之间至多存在四个长期协整关系,其中基本的长期均衡关系如下:

式(7)中,变量LNCA、LNDEB、LNGDP、LNA均通过t检验,拟合优度很好,F检验通过,DW的值接近于2,说明存在自相关的可能性很小。式(7)显示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汇价影响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大小,影响系数分别为0.4950、-1.3210、2.4290、-0.8336。

同时,对方程(7)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对残差的ADF检验结果显示,ADF检验值为-3.0561,在10%、5%、1%的置信水平下的临界值分别为-2.6461、-3.0124、-3.7880,因此,残差ADF的检验值在5%、1%的置信水平下均小于临界值,DW值为1.77接近于2,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序列LNFR与LNCA、LNDEB、LNGDP、LNA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因果关系检验

外汇储备规模与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汇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进一步分析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及其具体的因果关系方向。表6为模型中相关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从表6各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看出,变量国家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年均汇价与国家外汇储备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相比较其他变量而言,进出口差额、国际收支账户差额与国家外汇储备间的因果关系相对较弱。显然,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与前面通过协整回归得出的结论基本相一致。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

首先对LNIP、LNIOP、LNFDI、LNCA、LNDEB、LNGDP、LNM2、LNA与LNFR之间的VAR(1)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特征方程的根没有全部落在单位圆内,说明该模型是非平稳的,需要对变量差分后再检验。根据AIC和SC准则,确定最优滞后期,建立DLNFR、DLNIP、DLNIOP、DLNFDI、DL-NCA、DLNDEB、DLNGDP、DLNM2、DLNA之间的VAR(2)模型。

其次,对VAR(2)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

明该模型全部根的倒数值均小于1,VAR模型稳定。基于此,进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图1为脉冲响应结果。

图1表明:外汇储备对进出口总额、进出口贸易差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年均汇价的脉冲响应初始值在第1期均为0。

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作用下,外汇储备的脉冲响应在1-4期呈上升趋势,4-5期下降,此后上下波动,波动幅度逐步减小,第13期以后归零。外汇储备对进出口贸易差额的响应,在1-2期呈下降态势,此后上升,第4期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8期后趋于零。

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下,外汇储备对脉冲的响应在1-2期上升,第2期达到峰值,3-4期下降,此后上下波动,第14期后趋零。外汇储备对国际收支账户差额的脉冲响应在1-2期上升,在第2期达到峰值6.823%,此后下降,第4期开始上升,而后上下波动,11期后趋零。在外债余额的作用下,外汇储备的脉冲响应在1-2期上升,3-4期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此后上下波动,13期后趋零。外汇储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响应,在1-2期上升,在第2期达到峰值,此后下降,第6期起上下波动,13期后趋于零。在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下,外汇储备对脉冲的响应在1-2期下降,3-4期上升,此后上下波动,15期后趋零。外汇储备对年均汇价的脉冲响应在1-4期呈下降态势,在第5期达到峰值8.176%,此后上下波动,第19期后趋零。

表7为预测方差分解结果,反映了预测期内进出口贸易总额、进出口贸易差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及年均汇价的冲击作用对外汇储备的相对贡献度。

从表7可看出,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汇价的新息对外汇储备规模各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逐渐增大,并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再次说明了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家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汇价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很大,这与前面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的结论一致。

(五)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趋势预测

从上述协整关系检验可知,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为:

可以看出,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国内生产总值与外汇储备正相关,且国内生产总值对外汇储备的贡献度较大,弹性系数为2.4290。国家外债余额、年均汇价与外汇储备负相关,弹性系数分别为-1.3210、-0.8336。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张,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例逐渐增大,实际外汇储备量已远超出用于偿还外债的储备需求。关于拟合程度,可见图2(实际值、模拟值及残差)。

从协整方程的残差图可看出,1982-1999年间,残差上下波动幅度较大,该阶段外汇储备实际值与模拟值的拟合略有偏离。2000年后,残差的变动减小,我国外汇储备实际值与模拟值的拟合程度明显变好。估计均衡模型95%的置信区间,作为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预测区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趋势预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看出,我国外汇储备1982-2008年间整体趋势变动呈上升态势,1988-1991年间外汇储备规模逐渐上升,1992年有所下降,其后继续保持上升趋势,1994年起上升趋势明显增强,1998年略有下降,这主要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后呈现明显上升势头,上升趋势持续保持,且上升幅度逐渐增大,从近年来外汇储备规模上升趋势的延续性来看,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近年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及幅度将有所下降。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本文利用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对我国1982-2008年历年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测算,1982-1995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处于不足阶段,1996-2001年处于外汇储备规模适度阶段,2002-2008年我国处于外汇储备过渡阶段。

结合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的分析结果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利用需求函数模型对外汇储备规模的未来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在近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短期内仍将持有超额外汇储备,但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及增长幅度有所下降。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家更应进一步探寻利用高额外汇储备减缓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冲击的相关举措。

第二,在本文利用需求函数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时,外汇储备与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年均汇价、国家外债余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一点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中也得到了验证。

除国内生产总值变量外,外汇储备与国际收支账户差额呈正相关关系,且弹性系数较大,国际收支账户差额构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从2006年7月我国人民币升值以及调整汇率形成机制的新形势下,建议适时合理地调整贸易政策,积极改善贸易条件,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以促进外汇储备规模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年均汇价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压力的形势下,必须有效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弱化中央银行干预力度,理顺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加大汇率浮动幅度,减少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入的数量。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从全面、长远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这样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适应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并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篇5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399万亿美元,规模远超其它国家。外汇储备的巨大存量和快速增长,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的偿付能力和信用等级,另一方面加大了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和保值风险,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外部压力。

针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评价,学者意见不一。RussellGreenandTomTorgerson(2007)指出,从一些指标来看,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持有的外储数量已远远超过这些指标要求的数量;AlanM.Taylor等人(2008)建立模型分时段对新兴经济体进行回归,来检验不同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水平的变化,并且显示了不同的解释变量分别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解释最近外汇储备的增加;JoshuaAizenmanandNancyMarion(2002)以远东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外汇储备的原因加以解释;曾诗鸿(2007)集中分析了基于政府效用最大化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需求规模问题,并研究了财政运行和国内投资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

二、对外汇储备需求层次的划分

以上观点分别从外汇储备的整体数量和供给来源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但很少有人从外汇储备具体用途的角度分层次地分析外汇储备的需求结构。一国持有国际储备常出于多种目的。国际清算银行将这些用途总结为以下几项(巴曙松,刘先丰,(2007)):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汇价,或维持市场的有序运行;为国家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支付,特别是在该国难以获得对外融资时,从事这类支付;对本国经济的有关部门如银行提供紧急的流动性;支撑投资者对一国外汇支付能力的信心,从而制约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可能减少对外筹资的成本;支付政府的外币采购;支持本国货币政策的流动性管理行动(如通过外汇互换,或用外汇要求权作为抵押品来进行流动性管理)。

虽然国际储备在的实务用途种类繁多,但学理上,这些用途可归结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于国际交易目的,即一国政府直接动用外汇储备以支付国际买卖交易活动。第二类,则是用于预防性的审慎目的,即政府出于一定的政策需要而动用国际储备,以应对或防备对经济不利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基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结构不合理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以及国家出于战略层面意义上的考虑对储备资产的需求,政府持有外汇储备还有一种发展性需求。对于盈利性需求,由于央行作为一个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政府职能机构,所以盈利不能成为它的显性主观诉求。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盈利性需求常以适度的保值或增值的考量形式进入其储备需求目标函数中。

三、不同需求层次的测算方法

交易动机是指储备资产中用于支付日常进出口贸易部分的储备需求。在日常进出口贸易中,需要保证足量的支付手段,以维持国际支付信誉。交易动机对储备的需求量与一国对外贸易规模有关。对外贸易规模越大的国家,用于日常交易的储备需求也越高。中国200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22072.7亿美元,因此交易动机的储备需求也相对较大。此外,中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政府把外汇资源统一管理,多数情形下,不允许民间持有外汇。所以政府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充裕度。在国际上衡量交易性储备资产充裕度的比较通行的标准是Triffin的比例分析法(巴曙松,刘先丰(2007))。Triffin认为,一国储备充分性的比率,大约相当于该国三个月进口价值。Triffin在其1960年的著作中指出,没有一个模型能对所有国家在所有时间内的储备充分性给出一个精确的估计值。并且,储备的充分性牵涉到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很难估计。但比例分析法易懂易操作,而且经过一系列实践经验的检验,是一个衡量储备充分性的良好指标。因此,我们这里就把它作为计算交易性储备需求的指标。

从央行的角度看,持有外汇储备的预防性动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满足政府对贸易不平衡的干预;

二是应对到期短期外债的冲击;三是预防国际投资资本的攻击。

1.H.R.Heller在1966年的文章中指出,假定一国对外贸易出现不平衡是一个随机游走事件,当出现对外不平衡时,一国可以选择不同的应对措施。一个选择是直接调节宏观经济,通过调节国民收入水平,改变进出口结构来使经济恢复平衡。另一个选择则是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填补对外收支的不平衡,即对对外不平衡进行融资。但对实体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牵涉到昂贵的实体经济方面的成本,如就业、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变动。而采用外汇储备来对付对外不平衡则可为一国省下这些实体经济方面的调节成本。

所以,为外部不平衡进行融资的数量的需求,就相当于政府干预对外贸易不平衡时的储备需求。

Heller指出,影响融资数量的因素取决于干预贸易所获得的收益和持有储备所需的成本。在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就得到了收益最大化下的储备需求数量;调节宏观经济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就用外汇储备融资所获得的收益。Heller认为,总的调节成本为:TCa=ΔB/m,其中ΔB是指外部不平衡需要调整的数量,m是边际进口倾向,所以边际成本MCa=1/m;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为:TCf=r*R,其中r指国内投资回报率与外汇储备投资平均收益率的差额,R指储备存量,所以边际成本MCf=r;定义π为一个对外贸易不平衡周期出现的概率,则在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下,我们得到:MCf=r=π/m=MCa,所以π=r*m;假设一国对外贸易不平衡是一个随机游走事件,则一个对外贸易不平衡周期出现的概率π=0.5t,其中t为这个周期持续的时间。因而由上式t=log(r*m)/log0.5可得,最优储备需求数量为R=h*log(r*m)/log0.5,其中h为每期调整的平均数量。国内投资回报率我们用金融机构人民币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来衡量,而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我们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衡量,二者的差额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中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我们用进口流量与国民收入流量的比率表示。每期调整的平均数量为中国经常项目账户贸易余额年度数据的3项移动平均数。

2.鉴于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应充分认识到资本金融账户的脆弱性。如果一旦出现由外生因素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入的中断,对外融资渠道堵塞,为防止储备资源的耗竭,必须使外汇储备对短期对外债务支付满足一定的比率,以避免因它国因素传染而引发危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用以应对短期外债的储备比率标准就是著名的“Geenspan-Guidotti规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将这一指标正式归入其所建议的各国为预防金融危机而设立的早期预警系统内,并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这一规则是指,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的规模应该足以支付其短期对外债务支付总量。经过一系列的细化和改进,有些金融观察家认为,那些宏观经济基本面比较稳定,或有温和贸易赤字的新兴经济体,这一比率可以大致为40%。这里我们选取40%的比率作为计算标准,对中国应对短期外债的储备需求做比较保守的估计。

3.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是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实践经验表明,充足的储备存量对于遏止和应对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进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开放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是无法通过合法的资本短期跨境转移来进攻中国资本市场的。此外,外汇储备对短期投机资本主要起了一个“吓止”的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总的储备规模。在一定规模的条件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需要实际的支付能力起作用。这部分储备需求与其它需求间也没有明显冲突,所以鉴于中国当前的储备规模,没有必要把它划分为独立的储备需求。

发展性需求主要是针对处于工业化、现代化推进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汇资源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等,构成了外汇储备的发展性需求。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和正的外部性,它有助于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把维持和吸引FDI所需必要的外汇储备数量作为衡量外汇储备发展性需求的指标。资本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流入,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预期回报率比较高。如果一个国家的储备存量不足,就有可能出现支付能力不足,产生信用危机,扩大违约风险,进而导致外国资本的撤离。因此足量的外汇储备是维持和吸引FDI流入的必要条件。Dooley等人(2004)阐明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从中心(发达)国家引入FDI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该文指出,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资本为追求更高的预期回报率,从中心国家向国家(新兴市场经济)流动,通常是以非常有效的直接投资的形式。这些资金又会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以金融证券的形式回到中心国家。由于国家缺少完善的司法体系和金融市场,需要向中心国家提供必要的抵押品以维持国际信誉。国际抵押品等价于净出口商品和服务的价值积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就是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在这个过程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持有债务权,中心国家持有股权,构成了一个宏观资产互换。该逻辑可以比较满意地解释近年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动态均衡。Dooley等人指出,用于维持国际信誉、保持和吸引FDI的国际抵押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存量;2、直接投资初始流入前对抵押品的需求;3、直接投资资本得利所需的价格变动保证金。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维持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储备需求。他们还给出了具体的衡量方法。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较低的信用等级,直接投资初始流入前对抵押品的需求等于直接投资流量的50%(俄罗斯同为50%,高信用等级美国为15%);价格变动保证金等同于直接投资账面价值的10%。

四、不同层次外汇储备需求的估算中国外汇管理局的月度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呈现比较迅速增长的趋势。因为绝对数量变化很大,为了方便观察其变化趋势,我们把外汇储备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如下图。

图1中国历年的外汇储备的对数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次金融危机使中国外汇储备存量出现了两个拐点,而被人议论的最多的也就是两次危机之间的外汇储备持续稳定增长的时期。因此,本文把2001-2008年作为考察的对象。基于以上需求层次相互之间的不可替代性,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加总的方式估计总的外汇储备需求。但是,本文的分析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态度,在预防性需求中描述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即包含所有预防性风险同时存在的假定。所以同现实状况相比,对外汇储备需求的计算有可能存在夸大现象。

初始数据和计算结果见表1:

表12001-2009年外汇储备解释数量与实际储备数量单位:亿美元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际外汇储备存量和从需求层次角度可以解释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在2001、2002年间,我们的逻辑基本可以解释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但从2006年以后,这一逻辑对于实际外汇储备存量的解释能力欠缺。

篇6

关键词:外汇储备管理;成本;收益;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100079―08

一、前言

近年来,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长。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国外汇储备管理目标、管理策略和投资方式等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2005年4月IMF对外汇储备管理目标进行了修正,指出:“与传统储备管理目标相比,目前外汇储备管理在资产保值和确保流动性基础上,更应注重管理的有效性,以最大化收益(或降低成本)”,从而突出了外汇储备管理收益性目标的重要性。高储备持有国也纷纷采取更加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投资策略,这从近年来纷纷涌现的财富基金(SWFs)中可见一斑。财富基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各国的外汇储备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投资于股票、政府或机构债券(包括基金公司、股票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金融衍生产品,其目的是在保持资产安全性基础上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但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包括“两房”在内的美国多家金融机构纷纷破产,投资基金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国际投资环境急剧恶化。这给各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主要投资于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证券和房地产领域的科威特财富基金,2008年3月底到12月底损失了310亿美元;淡马锡2008年4月至11月间资产价值下降31%,仅其在美国银行的投资就损失了至少30亿美元;被认为资产最为多元化的阿布扎比投资局,在这轮危机中也难以全身而退,据估计,该基金最多可能亏损1500亿美元,相当于其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在此背景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产生了什么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究竟是亏损还是盈利?外汇储备管理效率如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对1994-2008年间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证,并得出结论,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参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经网数据库等。

二、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分析

外汇储备在我国的运转过程,可以表示为:(1)国际收支顺差带来外汇盈余;(2)外汇市场外汇供给增多,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进入外汇市场实行干预操作,买入外汇抛出本币;(3)国家指派专门机构(目前主要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汇盈余以及从外汇市场买入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和投资;(4)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内稳定,央行发行票据来冲销外汇占款。

目前来看,总体而言我国外汇储备资金的使用还是很有限的。外汇储备除了投资到国外购买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债券外,其余的资产主要存在国外银行。尽管2004年以来国家曾尝试运用部分外汇储备给金融机构注资以及其他股权投资,并在2007年成立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积极管理,但资金量小0。在这一运作过程中,持有外汇储备的损益就显现了出来。就收益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持有外汇储备收益,是指国家对外汇储备资产的投资收益,具体包括:(1)外汇储备投资于国外证券的收益;(2)外汇储备存于外国银行的利息收益;(3)外汇储备用作其他积极性投资的收益。这些储备收益属于显性收益。广义的外汇储备收益是指一国运用外汇储备所产生的所有收益的总和,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其他无形收益等,具体而言不仅包括外汇储备投资的经济收益,还包括:(4)一国因持有外汇储备而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损失;(5)一国持有外汇储备带来的市场稳定的信心等。(4)、(5)部分收益属于隐性收益。广义的收益又可分为可量化与不可量化部分,可量化部分为(1)、(2)、(3)、(4),不可量化部分为(5)。

(一)投资国外债券的储备资产收益率分析

虽然这两年实行储备资产多样化改革,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美元资产仍占绝大比重。其中,美国国债约占35%,美国长期机构债券占比30%和长期企业债券占比5%。美国国债具有四大系列:T―bills(4周、13周和26周),T―notes(2―10年期),T―bonds(10-30年期)和TIPS(通胀保护的国债)。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投资的期限品种包括3个月、5年、10年、30年等。近几年来这些品种的收益率随着美国经济周期的变化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如3个月短期国债从1994--2008年的收益波动范围为1%-6.66%;5年中期国债的收益波动范围为2%-5.2%;10年期长债近几年的收益波动范围为3.0%-5.4%;30年期长债近两年的收益波动范围为4.25%-5.7%。考虑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投资中、长期国债,其平均收益率约为5%左右。其次还有美国机构债,它们一般比同期限的国债高100-200基点,因此保守估计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债券的平均收益可达5%。除了购买美国国债,我国还动用外汇储备购买了部分欧盟和日本的长期政府债券。根据相关的研究,保守估算我国外汇储备中欧盟长期债券比例约为15%,日本长期债券比例约为8%。欧洲和日本长期债券收益率近年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在4%和1.8%左右波动,它们相对于美元有超过20%以上的升值水平,折合美元的收益率大约为4.8%和2.16%。

(二)存在国外银行的储备资产收益率分析

除了购买一些政府国库券、债券以外,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主要存于银行,这部分流动性资产约占总外汇储备资产比重的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自1998年1月以来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只有3.06%。结合投资国外证券收益率,运用归一法,我们可以大致得到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的整体收益率水平,为4.607%(5%×70%+4.8%×15%+2.16%×8%+3.06%×7%=4.607%)。按该收益率来算,1994-2008年我国各年度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如表l所示,累计总收益为3550.41亿美元,计27553.86亿元人民币。

(三)因持有外汇储备而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损失――风险收益分析

风险收益是指因持有外汇储备而减少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以及降低了危机发生时对经济的危害程度,这种降低的危害程度可以认为是外汇储备带来的一种收益。正因为风险收益的存在,使得新兴

国家愿意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Rodrik and Velasco(1999)估计遵守Guidotti―Greenspan―IMF规则将使资本流动发生逆转的概率减少10%,假设金融危机的成本为GDP的10%(该假定比率不高,见Hutchison and Noy,2002),那么遵守Guidotti―Greenspan―IMF规则的风险收益等于GDP的1%;表2依此计算了1994-2008年我国各年度风险收益,累计为20112.35亿元人民币。

将上述三种收益累加,得到1994-2008年间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总收益为6081.75

三、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成本分析

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也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成本包括:(1)干预成本,即央行进入外汇市场买人美元等外汇的操作成本;(2)冲销成本,即央行对冲市场上外汇占款的冲销行为所支付的费用。广义成本除了(1)、(2)外,还包括(3)机会成本,即如果不将外汇储备投资国外,而运用于其他途径(如进行国内建设投资)可能获得的收益以及(4)如果国内货币市场上外汇占款不能完全冲销,外汇占款剩余对一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影响。这些广义的成本也可分为量化和不可量化两部分。量化部分包括(1)、(2)、(3),不可量化部分包括(4)。

(一)外汇市场干预成本

当外汇市场外汇资产供给大于需求时,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外价格(汇率)稳定,政府不得不入市进行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在外汇交易市场中心执行干预操作,全额从外汇指定银行那里买入外汇资产,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基础货币。干预成本就是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所产生的交易损失及额外的利息支付。由于从1994年以来人民币都呈现稳定与升值趋势,因此央行每年都存在因低价抛出本币而带来的损失。特别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06年底的7.8087元/美元上升到2008年底的6.8346元/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2.47%,这使得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成本剧增。此外,央行买人外汇抛出人民币,由此导致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负债,央行还需额外支付这些负债的利息,这些额外支付的利息也属于外汇干预成本。

本文借鉴Murray(1990)和Ito(2002)的研究方法来分析1994年1月-2008年12月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成本。鉴于干预数据的保密性,本文使用外汇储备的变动额作为每月或每季度的外汇干预的替代变量。

1.央行外汇买卖的交易损失采用Talor(1982)的公式来衡量

其中,Pi代表利润,ni为第i期外汇干预额,这里是i期的外汇储备变动额,ei为第i期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表示),et为样本期末的市场汇率。为了避免时间区间的选择对收益的影响,本文以逐年累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看到,按照2008年底人民币汇率计算的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卖出人民币而遭受损失累计为20541.4亿元人民币,具体分摊到过去每一年的损失如表3所示。

按照同样的方法和2007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7.3046元/美元计算央行的干预成本,结果为11980.9亿元,分摊到每一年的干预成本见表4。可以看到,2007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外汇买卖交易成本比前一年增加了71.45%。

2.央行本币负债的利息C=(Btrt)/4 (2)

Bt为第t期末的外汇占款增量,n为本国银行间90天期限的基准收益率。计算结果见表5。1994--2008年央行本币负债的利息累计为1431.44亿元人民币。

(二)货币市场冲销成本

由于国内货币市场外汇占款增加产生基础货币扩张,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内价格的稳定,央行不得不通过多种工具和手段进行冲销操作,回收多投放的基础货币,以保证基础货币进而货币供应量不受大的冲击。冲销成本就是指央行运用多种工具和手段进行冲销操作以回收基础货币所产生的成本。

1994年以来我国使用过的冲销手段包括:控制贷款规模、回收再贷款、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金融债与增加特种存款、公开市场操作(又称对冲操作)、将财政及邮政储蓄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等,与此相对应的央行的冲销成本主要有:①回收再贷款所损失的利息收入;②向商业银行支付的准备金存款利息;③发行央行票据所需要支付的利息;④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所需支付的利息。其中回收再贷款方面,按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3月期的贷款利率为基准进行计算,1994-2008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因对金融机构再贷款余额在样本期间的增减而多收入利息51.49亿元;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利息为9935.35亿元;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利息总计4388.1亿元。从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截止到2008年底,中央银行累计总共发行票据671期,发行总量为17058.3亿元。为了吸引金融机构用央行票据置换其超额准备金存款,央行必需在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方面提供比超额准备金存款更为优惠的条件,这使得该部分对冲成本十分巨大,2002-2008年间央行因发行票据所支付的利息累计达到4714.79亿元。综合上述四项数据,可得到1994-2008年间广义范围的中国人民银行冲销操作成本总共达18986.75亿元(9935.35+4388.1+4714.79―51.49)。其中各年度冲销成本见表6。可以看到,2008年由于本币汇率上升,央行冲销成本比2007年增长了38.4%。

(三)机会成本(又称为外汇储备资产的机会损益)

如果外汇储备不投资于国外证券而是投资于国内建设,比如直接用其购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也会带来一定的收益。我们定义这些因购买他国政府债券而放弃的国内投资收益为外汇储备投资的机会成本。假定外汇资产投资国内,那么外汇储备资产的机会成本=国内投资收益率×外汇资产规模×当期汇率。其中外汇资产规模是外管局公布的每年度外汇储备累积值。当期汇率按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年度数据来算。中国国内投资的收益率可按多种指标估算,如工业资本回报率、工业资金利税率和全部资本收益率等,本文选取工业资本回报率作为参考指标。已有的研究数据均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具体回报率是多少还存在争议。本文援引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CCER)2007年5月研究得出的结论:从1994年到2006年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化幅度为2.2%到13.4%,净资产回报率变化幅度为6.8%到18.5%;如果选择净资产回报率作为参数,平均值为7.8%。可以算出1994-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持有的机会成本见表7,总计为46826亿元。

四、外汇储备管理的净收益

将外汇储备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净收益。总收益包括外汇资产投资收益和

风险收益,总成本包括外汇市场干预成本、冲销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用总收益减去干预成本和冲销成本,就得到外汇储备管理的会计利润(见表8中第一列8);如果考虑机会成本,就得到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经济收益(见表8中第1列10)。1994-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净收益见表8。

五、结论

(一)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是盈利的。1994-2008年间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实现净利润6706.62亿元,收益率达到4.96%。这主要缘于我国执行了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从而降低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风险。对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而言,能在保证外汇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基础上取得如此收益,其管理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多年来,我国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支持,增强了我国应对诸如亚洲货币危机这类突发性金融危机的能力,维护了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增强人们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信心。

篇7

一、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影响渠道

汇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渠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资产负债。当外币标价的资产大于负债时,发生货币错配现象,通过外汇敞口头寸对商业银行的净资产价值产生负收益。

2.资金业务。一方面汇率风险,能过提高外汇理财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会促使改变银行的外汇理财和其他外汇衍生业务的盈利结构,收入稳定性难以保持。

3.国际结算。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对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同时也推动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进程。

4.资本充足率。人民币升值将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且风险资本中外汇风险资产的权重较大,使得资本充足率对外汇资产的变化较为敏感,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现状

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受三方面的影响,汇率的变化、银行自身的外汇风险净敞口、银行外币资产、负债的净敞口中的期限敞口。自2005年7月起,我国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商业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面临的汇率风险体现得越发明显,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显得迫在眉睫。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存在的外汇风险增加

商业银行交易账户中所持有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其人民币市值随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动;同时银行的资金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或贬值而发生盈亏。人民币汇率变化直接着影响商业银行的全部外汇风险敞口头寸。

2.客户经营账户的外汇风险不可控性上升

客户的财务情况联动着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与盈利能力,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汇率水平的调整又影响着银行客户的财务状况。汇率的波动使得客户经营账户盈亏不定,不能保障客户偿债能力,负债客户外汇风险和损失直接转为银行来承受。

3.运用外汇理财风险加大

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研发外汇理财产品以应对外汇风险。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的高杠杆性也相应要求着银行有很好的专业技能和定价能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此外,随着外汇管制地进一步放宽,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得以扩大,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益严重。

4.缺乏外汇专业人才与技能

银监会外汇风险研究小组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商业银行中不少董事、高级管理人对于本行的外汇风险水平和状况知之甚少,且缺乏着外汇风险管理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1.外汇风险管理理念尚不成熟

现阶段,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仍占据着商业银行管理的重心,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并不强。其次,我国实行的“垂直管理”方式,外汇风险管理有效性首先取决于高层人员对外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意识水平,而高层人员对外汇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却不高,且导致中低层人员对外汇业务接触较少,经验不足,不利于风险控制工作的展开。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

2.外汇风险过程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外汇业务起步较晚,一方面银行管理经验欠缺,另一方面经济市场化进程时间较短。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没有切实的数据来支持研究和创建模型。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是国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遍的风险敞口计算方法,相比国外现阶段在外汇风险以及风险价值的计量上构建内部模型的方法,后者在计量上精确性要高很多。中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量较小,但是敞口头寸不含注资部分仍高达数十亿美元,对风险的识别与计量尚不能准确完成,风险监控更是无从下手。

3.内部控制体系需加强

新金融工具的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往往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经营能力和资金实力,便盲目跟风引进外汇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无疑将造成严重的经营风险,也反应出稳健经营和风险意识的缺乏,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的缺失。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度,国际业务部门统一负责外汇业务,但外汇业务是伴随在银行内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敞口限额也并非国际业务部能够全面控制的,从而内部逐步积聚外汇风险,埋下巨大的潜在危害。同时在外汇业务授权方面存在缺陷,在政策制度以及程序操作上,过分强调原则,而不能结合实际执行情况,灵活性不够。

4.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的匮乏与流失

人才对于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从业人员素质并不高,且风险意识与防控外汇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取得优良业绩。即便有优秀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造成该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银行自身培训机制的缺失,无法培育高素质的外汇风险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激励约束机制与国外相差明显,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四、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潜在威胁性却也一直得不到很好地解决,除了在理论上的指引性,还需要商业银行切实重视与实施。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

(1)提高商业银行各层外汇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状况。以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战略来确定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并根据各自的专业能力,高级管理层专攻擅长的外汇业务,董事负责监控高级管理层在风险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与实施效果,规范高层管理人员操作合理性。注重对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学习与培训,提高中低层职员的外汇风险水平,树立对风险管控的意识。此外,改善员工激励机制,避免外汇优秀人才的流失,引进国外一流管理人才。

(2)合理引用外汇风险计量手段。我国外汇风险识别与计量的手段仍是以外汇敞口分析法为主,在精确度上远不及国外先进的内部模型。商业银行各自具有着独特的业务特点与条件,根据自身发展进程来选择恰当的风险识别和计量方法,不盲目更新现有风险计量工具,才能向更为精准的风险计量逐步过渡。

(3)加强外汇的内部审计。商业银行组织结构需下设审计部门,具备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性及专业素质。为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审计需全面和及时,并评估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差距和自我改进状况,建立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以支持对市场风险的计量、检验和压力测试。

2.在外汇资金方面

在国内尚未拥有外汇风险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对外汇产品进行控制亦能降低外汇风险。

(1)逐步降低外币资本金的规模。在满足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控制外币资产规模或减缓外币资金增长率。同时注重核准结汇方式的加快,尽可能保护投资者外币资本投入部分的本金实际价值, 减少折算损失。

(2)优化外币资本金投资组合。秉承“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思想,商业银行应尽可能扩大外币资本的投资渠道,在了解充分的基础上,多元化运用金融投资工具,以一揽子投资产品分散外汇风险,已达到优化外汇资本投资组合、提升资金运用效率的目的,合理提高其投资收益。

篇8

关键词:跨国公司;财务风险;风险管理;财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49-02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风险经济,对企业来说只要从事投融资活动,就会有一定的风险,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全球跨国公司而言,风险种类更多,他们不仅面临着一般公司制企业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更在全球经济背景下,面临诸多新的问题。

1 跨国公司财务风险背景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的新环境下,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已经渗透到世界各地,并在国际经营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面临诸多风险,诸如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等。同时,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环境更加复杂,财务风险不仅较一般国内企业多,更对跨国公司自身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其经营至关重要。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是企业未来财务收益不可能实现的概率。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就是在财务风险和财务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以便能做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努力提高企业的收益,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它是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跨国公司风险管理是指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营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资产和保证盈利能力,减少和避免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管理工作。跨国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则是跨国公司在经营中处理各类财务问题,权衡财务风险和财务收益,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最终提高企业收益。

跨国公司财务风险主要有两大方面:宏观风险即为国家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外汇风险和材料价格风险;微观风险即为公司经营管理风险,主要是公司的经营风险、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内部控制风险、跨国资金使用风险等。

2 跨国公司宏观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

企业财务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行为,而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首先即是与企业所处国家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等相密切联系。由此宏观层面来看,跨国公司财务状况及其财务管理活动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家风险,包括政治风险、外汇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材料价格风险等。这些风险往往是公司无法抗拒的、无法回避的,跨国公司应予以重视,采取积极对策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

政治风险指因战争、动乱、政府更迭、民族主义运动等作用可能导致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财产被征收、人员被驱逐和营业许可证被吊销告示事件的发生,给公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进行政治风险管理,首先要正确评估政治风险,可先从宏观角度着手,从国家角度出发,对可能引发政治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数量化分析,使用当地政府稳定性指数、政府制度稳定性指数、经济状况指数等,直观地表明和比较各个国家风险的大小。其次,进行微观分析,从企业角度出发,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征和对政治风险的敏感程度,对发生政治风险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危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评估企业政治风险之后,跨国公司应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政治风险,包括投资前可采取购买保险、与东道国政府协商、第三方合作、合理安排投资等对策,以及投资后可采取扶植当地利益相关者、运用公司及本国力量、有计划的放弃股权、员工本土化等对策。

跨国公司面临的外汇风险是指在国家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由于外汇汇率变动,公司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的价值量增加或减少,从而发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外汇风险主要有三类,每一种风险有其不同应对措施。

(1)折算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发生变动,使企业会计账面出现损失的风险,主要是发生在跨国公司编制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由于折算风险被认为是账面上的风险,没有真正实现,折算损益不产生现金流量,因此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在折算风险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不必花太多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风险处理。对于较大折算风险的防范和规避,资产负债平衡方法仍是很有用的。即将无风险的资产和有风险的负债作一平衡,这种方法用在风险资产和风险负债数额相当的情况,或者用来化解同时收进和付出数额相等外汇的交易风险。

(2)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达成的经济交易中,由于未来结算时的汇率与交易发生时的汇率不同而引起的未来外币现金流本币价值的变化,发生在商业信用交易、国际资本借贷、远期外汇交易中。由于交易风险对跨国公司影响较大,公司可以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予以应对: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对于自由兑换货币国家,争取采用有利的外币计价支付、用本币计价结算;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远期外汇买卖或者在货币市场上通过借款方式来保值;提前或推迟应收款和应付款的时间,做好资金的调动;以及通过改变价格来调节公司的收益状况等。

(3)经济风险。指企业的产销数量、价格、成本等受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而变化,从而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减少的一种潜在的风险。由于经济风险涉及供、产、销以及企业所处的地域等各个方面,因此往往比较重要。经济风险的应对主要是走多元化路线:生产经营多样化,在国际范围内通过产地多样化、销售地多样化等进行跨国经营,避免因业务活动范围过于集中而导致经济风险的增加;投融资活动多样化,包括融资多样化,即从不同金融市场筹措不同货币表示的资金,和投资多样化,向多个国家投资。

3 跨国公司具体财务风险分析及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公司之间的对外贸易、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资金融通等日趋频繁,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问题。这个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又加之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或内部控制的欠缺,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或不合理的资产债务结构,或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等,均给跨国公司带来不同程度和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

此时,跨国公司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降低风险。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融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首先,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利用财务分析指标,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公司可通过及时评价其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从营运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报酬率,通过这些指标评价企业资产经营的效果,发现在资产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偿债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流动比率,该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速动比率,值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负债率,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从盈利能力考察,监测的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该指标越高,反映盈利能力越强;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果好,资产盈利能力强;收入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反映收入、成本、利润三者关系,判断商品经营盈利能力等。

其次,设立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积极应对财务风险。企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风险降低、风险规避、风险共担、风险承受策略。

同时,合理利用防范风险的技术方法,包括: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最后,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对每一个经济活动环节和会计记录环节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企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针对各种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跨国公司融资风险指跨国公司融资效益的不确定性给跨国公司带来的损失。跨国公司可采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融资风险。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普通股收益变动率÷经营收益变动率,在企业资金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借入资金的比例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由于企业投资报酬率的不确定性,相应地融资风险越大。另外,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此值越大,经营风险越大,即企业经营收益的变动幅度越大,如果此时企业大量借款,则面临的融资风险将迅速上升。综合判断,则用复合杠杆系数,即前二者相乘,此系数的测定,可以看出企业真正的融资风险水平。当公司财务杠杆系数较大,经营杠杆系数较小,最终的复合杠杆系数较小,说明公司可用较小的经营风险来抵消较大的融资风险,使公司负担的风险与预期收益均衡,从而实际融资风险不会太高。

由以上分析,应建立公司的最佳财务结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控制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结构即是企业资产的融资形式,包括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以及股东权益。当公司的债务/股本比率较高时,其股本利润率也较高,但其后续融资能力较低,所以公司倾向于选择资金报酬率较高、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当债务/股本比率较低时,公司未能有效的利用财务杠杆, 扩大企业的盈利能力。

(2)跨国公司投资风险指公司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直接投资受国际环境和投资国各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分析市场环境,考虑投资产业、投资地域、投资时机、投资规模、投资方式、以及资本投入形式和结构等,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初始投资)和项目的内涵报酬率,决定项目是否可行。

对于证券投资,通过证券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以一系列指标计算项目的可行性。一种是计算证券投资收益是否低于期望收益的概率,不过此方法严格遵循定义往往与实际有差异;第二种是计算证券投资出现负收益的概率,不过此方法也存在忽略出现亏损的数量的不足;第三种是计算证券投资的各种可能收益与其期望收益之间的差离,即证券收益的方法或标准差。这种方法计算了证券各种可能收益出现的概率,也计算了各种可能收益与期望收益的差额,因此往往更适合计算投资风险。

(3)跨国公司资金使用风险是由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复杂、资金流量较大等引起的在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资金滞留或收支失衡等问题的风险。

跨国公司应注重其营运资金的管理,以减少资金成本,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狭义的流动资金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也称净营运资金,是分析判断企业流动资金运营情况和财务风险的重要依据。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和信用分析,对存货的成本和数量予以控制,通过计算包括周转期、周转率、成本率在内的财务指标来评估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流动负债的管理,包括商业信誉管理和短期银行借款管理。

除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管理风险之外,跨国公司同样面临着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内部管理风险等,跨国公司应结合本公司特点,运用相应财务管理知识,及时防范、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允平,陈燕.跨国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篇9

一、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是工程项目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企业要从项目的资金筹集、管理及运用方面下功夫,以保障项目资金充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成本,保障项目正常顺利执行并盈利。

(一)资金筹集

众所周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稳定且充足的现金流,因此在项目前期就要谋划好项目资金来源,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为项目按期保质完工提供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预付款及进度款。工程中资金使用成本最低的就是业主付款,企业应尽可能争取及早、最大限额的收取业主付款。一般情况下,大型项目的业主都会提供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企业需要争取通过谈判和提供预付款保函的方式来获取高比例的预付款,用于支付项目前期费用和物资设备的采购资金。工程进度款是项目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工程开工后,应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时跟踪监督项目完成进度,以及时向业主申请进度款。同时,可利用履约保函等方式获取业主信任,达成项目进度款早支付、多支付的效果。如果遇到业主违约的情况,可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业主进行索赔。在项目结束后,使用质保金保函方式而非质保金方式,早日收回资金。2、企业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垫资情况,而且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为业主提供较长账期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竞争手段。因此需要企业自身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或筹资能力,能够为项目提供垫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选择最优的自有资金与对外借款配比比例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自有资金。自有资金筹集的一般渠道为通过经常项下直接汇出。这里介绍目前常用的另外一种资金汇出方式,即内保外贷。使用内保外贷方式,将自有资金在国内银行质押后在境外银行贷出款项的方式。通过实践证明,内保外贷方式既满足了汇出需要,又能够提高资金收益及利用率。一方面利用境内外息差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例如在国内质押100%保证金,境内存款利率2.25%,境外贷款利率2.2%,可以获得额外0.05%的利息收益;另一方面还可以成倍的放大资金。例如国内质押50%的保证金,在境外100%贷款,提高了自有资金利用效率,还减小了资金压力。(2)借款和信用支付手段。目前国内银行贷款成本较高,大多数企业都在想法设法获取低成本资金。随着金融手段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借款方式和筹资渠道越来越多,如采用银行贷款、国内发行票据、债券、信托基金和到境外发行债券、票据等。企业通过这些金融手段一方面拓展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借款成本。近几年,很多中资公司到香港、新加坡等境外金融中心发行债券、票据或采取内保外贷方式,利用境外低资金成本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在扩大经营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施工行业,低成本的资金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不言而喻。企业还可充分利用国内银行提供的各种信用额度替代企业自有资金,减少自有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例如使用国际远期信用证结算的方式采购境外设备材料,使用国内远期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方式采购国内设备材料,采用保函模式替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保金方式,通过利用银行信用账期来提高自有资金的周转效率。

(二)资金管理和运用

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资金管理,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合理有效配置资金,确保资金链安全稳固,为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顺利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也关系着项目未来能否盈利。1、编制项目收支预算。根据项目月度进度计划,合理编制项目合同收付款月度计划,形成项目收支预算,并根据项目进度实时调整。制定合理和相对准确的收支预算,能够全面掌握项目收付款时点,预测出项目资金盈余与缺口,进而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和外汇保值计划。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严格执行项目收支预算,尽量做到先收后支,推迟付款减少垫资。公司应制定统一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及资金使用审批制度,通过将经济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式化来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同时通过现代化手段辅助进行收付款流程审批,以加强预算执行力度。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OA网络办公平台越来越普及,只要有网络地区就可以实现网络办公,这样公司总部在境内就可以进行远程实时的监督和审批,增强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的预算约束力,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形成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系统,项目的资金使用调配,按照预算实行严格的内部审批,杜绝资金使用失控和浪费现象。(2)严格执行“用款计划”申报制度。项目部所属各分部及各职能部门,每月初,必须向项目部财务部门和项目经理申报用款计划,方可根据当期资金情况统筹安排用款。(3)为加强项目资金调度,调剂资金余缺,项目部要与公司有关部门统一协调,项目部资金要纳入公司的“资金池”系统管理,充分发挥公司、项目部两级资金调度管理,使公司资金适当集中合理使用。(4)对分包商,要根据施工进度进行付款,项目部的施工部门、财务部门、合同管理等部门要严控费用、按进度付款,既满足供应商、分包商等方面的合理付款要求,又严格把关,杜绝提前、超额对外付款。

二、境外承包工程的汇率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非美货币汇率波动较大,人民币也由原来单向升值变为双向波动,这些波动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带来损失,这对利润率本来就不高的工程项目来说影响巨大。而企业很难对汇率波动进行准确的预测,因此要尽量减少超出正常经营及专业范围的风险,选择适当的方式合理规避汇率风险。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某种货币变动趋势较为明显的情况下,选择提前或延期换汇方式;二是采用目前较为常用及安全的外汇金融工具,如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方式;三是通过合同约定,转移外汇风险,如在价格条款中增加汇率变动损失分担的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可选择以上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对于企业来讲,规避风险的方式首选是通过合同约定来转移外汇风险,这样操作风险最小,投入的精力也最少,但是难度也是最大的。例如主合同币种争取使用美元、欧元等硬通货币结算,分包合同选择与主合同相同的币种进行结算和支付,以降低外汇转换时的汇率损失,对利润部分采取外汇金融工具进行汇率锁定。通过这样一套组合方式最大限度的规避和减少外汇风险。此外还可以与业主在合同中约定外汇风险损失由业主承担或共担来转移风险。某些项目结算货币为当地币,同时涉及到境外采购及外币贷款。当地币贬值时收入减少,境外采购部分成本上升,外币贷款导致负债上升,这种情况下带来的外汇风险是非常巨大的。这类合同如无法避免,则要在项目执行全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外汇金融工具进行避险,锁定境外采购成本及外币贷款汇率。外汇风险管理要在项目合同签订前期就做好规划布局,汇率波动产生的成本,要提前考虑到投标成本当中,打足项目的风险准备金。

三、税收筹划

每个国家对于税收都是及其重视的,不同国家的税制和税种又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纳税事项涉及到承包商切身的利益,所以在项目投标阶段就要通过专业人士评估项目所在国税制对项目盈利的影响,在订立合同阶段及合同执行阶段通过制定和执行税收筹划方案,利用各国税收政策之间的缺口和税率的差异,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合理避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一)投标阶段

聘请专业会计师、律师,向其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税务方面政策要求。根据笔者经验,选择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并利用他们丰富的资源优势,组成专业的律师及会计师团队,为企业提供全面完整的税收筹划方案,可通过一次服务就可基本了解该地区工程承包项目的涉税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最少的纳税额并不一定是最优方案,过少的纳税很可能会引起当地税务机关的注意,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1、根据税收筹划方案中明确的项目所在国主要税务规定、税种、税率、以及优惠政策等信息,对标价进行测算,要与业主方明确项目中的相关税费由谁承担,在没有税项漏算的基础上再进行投标。现在东南亚地区国家普遍征收流转税,税率从1%-10%不等,这部分税收成本要充分考虑到投标成本中。目前很多境外工程项目,由于没有事先了解相关国家的税收规定,导致工程没有利润甚至亏损。2、充分利用项目当地的减免税政策。每个国家对其鼓励的项目或支持的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有不同的减免税政策,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如与当地公司合作承包,雇佣当地雇员等手段获取减免税的政策优惠。此外,有些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有些国家为了补充当地资源短缺,股利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会有一些减免税规定。我们可通过当地会计师了解各种减免税的合法途径,以节省纳税支出。3、项目实施主体。一般签约主体有国内母公司、当地分公司、当地子公司、联营体等。对于采用何种主体来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首先要考虑项目本身要求,如果对施工资质要求较高,可采用母公司及分公司形式投标,其次结合公司战略和税务最优原则来选择主体。一般情况下,各国为保障税收,都会对在当地注册的公司提供较多的税收优惠,鼓励当地注册公司增加税源,如果有在当地长期发展的战略安排,可选择注册子公司来实施项目。这里要说的是,母公司及分公司的弊端是如果其中一方出了问题,会波及到公司整体经营,相关案例在媒体上已经多次报道。而子公司就像防火墙,可以把项目负面影响隔离,责任及损失可以控制在子公司范围内。此外,选择子公司作为投标主体并实施项目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利用合同定价向母公司转移部分收益及提前收回利润,提高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二)项目实施阶段

篇10

关键词:企业 汇率风险 管理

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之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普遍不强。因此,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如此频繁的我国市场条件之下,中小型出口企业表现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并且力不从心,这些都给中小型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上的损失。

深究造成这种堪忧现象的原因,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极其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以及外汇管理制度,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基本上来说是根本没有必要更加没有机会去通过外汇这一市场来规避其自身的汇率风险的。另外,我国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严重不够不足也是造成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能力上缺乏的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我国外汇市场的主体还是比较单一的。我国外汇交易的品种十分至少,并且还不能够做到相对集中。我国外汇市场交易的规模也是比较小的。最后,我国外汇市场的市场功能作用当前并未真正地发挥其作用。我国长期的这种严格的外汇管制体制之下,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自然是很难去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的,那么造成的结果当然就是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严重缺乏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我国中小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之加强

就目前的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以及不断波动变化的人民币汇率来说,如何加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这几点。

(一)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意识的加强将对工作的实施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提高的自然是企业中管理层和最终决策者对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意识。

另外,对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员工的关于企业汇率风险意识的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企业只有从上到下的完完全全地提高汇率风险意识才能够更加切实有效、科学合理地规避汇率风险。

(二)研究制定企业生产经营策略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变动,企业应该及时有效地调整零部件以及源部件的来源等等。另外,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企业的一些做法。例如,当美元面临一定程度上的升值时,美国企业就会选择在外国建立起企业的生产基地,这样可以很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除了这些策略,我们还可以研究制定出其他的一些切实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策略。

(三)时刻关注政府相关政策规定

对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这点上来说,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规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根据市场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因素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企业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政府政策和相关规定的改革和变化,不断根据政府政策和相关规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及时作出调整和规划。

一个企业如果脱离了现实,对汇率风险进行想当然的自我预测或是闭门造车式的作出对策,那么其造成的后果将是很严重的。人民币的波动是难以预测的,只有紧盯市场、紧盯政府政策,才可以更加切实有效、科学合理地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只有与政府政策以及相关规定相符合相一致的经营生产策略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四)利用专业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利用专业工具去规避汇率风险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可以利用的几个专业手法和专业工具,分别是外汇会期和约、外汇辉期货合约以及外汇期权和约。外汇会期合约指的是一种通用的常用的用来外汇买卖之间的合约。外汇期货合约指的则是一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以约定好的汇率兑换出特定数量的约定外的货币的一项协议。最后一个外汇期权合约指的是通过向合约的出卖者进行缴纳期权费,当然,购买者有权在规定的期限之内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或者是执行汇率进行购买或者售出一定数量的某种货币的一项合约。

利用专业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不仅合理有效,收益匪浅,更重要的是这些专业工具专业方法都是经过实践认证过的,是十分之科学的,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地应用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工作中去。我国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切实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五)选择有利结算货币规避风险

企业在订立合同的时候选择有利的结算货币有利于企业切实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在签订合同之时,最好选择对企业自身最为有利的结算货币。那么应该如何去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结算货币呢?如何选择最为有利结算货币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如下这几点。第一,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争取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第二,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必须争取在外汇时使用硬通货,争取在支付时使用软通货。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企业所选择的结算货币必须是软硬通货相搭配的。

(六)借款转嫁风险方法规避风险

企业可以利用借款转嫁风险方法进行保值,从而切实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这点指的就是通过借款这种方式来保值,这种方式比之远期合同来说更加具有灵活性,尤其是一些小额的合同。

三、结束语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率渐渐增大,波动幅度渐渐加强,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必须尽快加强对于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开始运用一些专业工具来尽最大可能避免汇率波动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只有正确认识到市场和政策变化,顺势而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并发展。因此,当下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立即重视汇率风险管理并且提高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在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率和幅度不断增强的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只有那些及时抓住机遇并积极迎接挑战的企业才能够有出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