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精品课程应用效果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精品课程应用效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线精品课程应用效果

篇1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站;交互协作学习;CSCL;虚拟实验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课程教学网站的开发融合了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及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出交互实用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和人文氛围,实现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等新型教学形式,是值得研究的热点课题。因此,精品课程的教学网站建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扩宽知识面,为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

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也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因此,课程网站设计与创建的成功与否是精品课程成败的关键所在。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开发特点、形式和规范不尽相同,但在构建过程中一般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即采用何种组织方式组织网站的内容资源,才能有助于用户较为便捷迅速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源。本文以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站建设应用实践为例,结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教学理念,对基于交互学习的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索。

1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总体设计

1.1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目标与设计步骤

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是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将高速发展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师教育实践而开设的一门反映师范教育特色的核心基础课程。我校课程教学团队于1998年开始对该课程展开改革研究,并同时依托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类”部级立项项目(教师司[1998]5号(JS203C)的支持,开展了改革研究与实践。我们力图使该课程能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体现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成为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新要求的特色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本着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的目的,按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我们对该网站建设制定了设计步骤,如图1所示。

1.2课程总体框架设计

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精品课程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也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因此,课程网站设计与创建是关键所在。我们遵循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采取课堂讲授、案例研讨、专题研究、互助学习、课堂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堂讲授、网络自学和专题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还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对网站建设的主题进行了定位,将该精品课程设计为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教学资源、特色及创新点、网络学习、专家指导等模块,如图2所示。

1.3课程内容设计

美国课程专家William Doll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未来的课程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自组织的课程,它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2]。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就应该符合这种发展趋向,因此我们采用内容分析法设计精品课程内容。所谓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征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通过对信息内容“量”的分析,找出能反映信息内容的一定本质的又易于计算的特征,从而克服定性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缺陷,达到对信息“质”的更深刻、更精确的认识[3]。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精品课程进行内容设计时,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吸纳并应用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利用网络优势,建设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后现代课程观为指导,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本课程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基础知识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为出发点,突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色与优势。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注重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及教学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理论及思维形成过程的感受。采取课堂讲授、案例研讨、专题研究、互助学习、课堂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具有特色的“课堂讲授、网络自学和专题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课程组方式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内容、课程设计,制定出模块化教学课程大纲。尤其对于实验教学,我们构建了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三种类型实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即由原来单一的网络实验演示和观看扩展为实验演示与观看―虚拟操作―自由在线讨论小循环的实验。

1.4确定课程网站栏目与板块

根据内容分析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后,我们确定了课程网站的具体栏目与板块,形成每个栏目的树状列表,以清晰地表达站点结构及各站点之间的链接。在划分课程栏目与板块时,要特别注意:1)尽可能删除与主题无关的栏目;2)尽可能将相关课程最有价值的内容列在栏目上;3)尽可能方便访问者的浏览和查询。比如教学资源栏目,不仅应能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调整网络课程内容,上载新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典型软件学习,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新颖的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仅应设计实现学生个性化查询、阅读在线网络课堂讲义,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利用Web技术设计实现在线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交互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时空分离教学的重要纽带。交互设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分析现有的各级精品课程,其在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方面,尤其是提供同步在线讨论、支持小组在线协作学习方面较为缺乏。因此,为了更好地呈现和传播精品课程内容,本课程除了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设置相关栏目之外,特别设计了“网络学习”模块强化并完善精品课程的交互协作学习功能,分别设置了在线课程、在线答疑、作业提交、在线考试、虚拟课堂和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等板块。

1.5分栏目策动与主页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主题定位和初步设计的网站栏目、板块完成分栏目策动书等,对精品课程网站的目录结构和链接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以此作为最终实现的具体指导。在主页设计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1)课程网站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包括结构一致、色彩一致、导航与背景一致等;2)课程网站色彩合理搭配;3)课程网站版面布局合理。总之,要根据学生习惯设计出具有交互性、操作响应高效、方便易用的界面。经过精心设计与开发实现的课程网站主页如图3所示。

2精品课程交互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实现

在上述精品课程总体结构框架中,“网络学习”模块是专门为强化和完善课程中交互协作学习功能而设计的,是本课程的创新与特色所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重点引入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理论与技术,指导网络课程模块的交互学习功能开发。CSCL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4]。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背景,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会有一定差异,这不利于学习效果的产生。因此,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时要特别注重交互协作环境的创建,给学生提供各种交互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不同观点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对问题的知识建构。同时加强教师的在线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精品课程学习的活动密度,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

2.1交互学习的总体模块

人机交互是精品课程内容呈现和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开发精品课程时要正确认识交互规律,设计实现多层面的和谐交互。协作交互学习,是指多个学生面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作用,这些活动是深化问题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人际关系技能和高级认知技能获得等目标学习的外部条件[5]。在协作交互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及相互作用。从认知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角度分析,学习同伴间的协作学习显然要胜过个人的努力,而且协作交互学习让学生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特别是每个人经过思考获得的学习心得。这种设计理念也正好符合建构主义主张的协作交互学习会促使学习者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更让学习者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为了实现更好的交互协作学习,我们在本课程的“网络学习”模块中专门开发了网络虚拟教学系统,分别实现了在线课程、在线答疑、作业提交、在线考试、虚拟课堂等功能,实现的系统页面效果如图4所示。

各模块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如下:

1) 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电子学案、视频教程与相关学习资料,并随时根据学生的要求上载最新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需要的学习资料,为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2) 在线答疑。本模块提供一个“基于Agent的在线答疑系统”,使学生对在线课程或其他疑惑内容进行提问,并允许学生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通过本系统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和交流,共同评判质疑,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评价。

3) 作业提交。学生输入自己的信息后在线提交作业,查看作业评阅情况,并且可以在作业提交截止日期前进行修改。教师及时给出反馈,有利于学生作业成果的进一步完善。

4) 在线考试。学生输入自己的信息后,可以进行随机试卷抽取,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提交试卷与成绩查询。通过在线考试与测试成绩反馈,学生对自己的阶段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可以指导学生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5) 虚拟课堂。本模块采用3D虚拟建模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开发了虚拟教室和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学习与实验环境。我们在虚拟课堂中设置了在线讨论、邮箱、论坛等交互方式,促进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学习时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通过教师、学生及相互间实时与非实时的深入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达到进行有效学习的目的。虚拟实验交互模块不仅满足了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控制和操作实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在线交流讨论、教师实时指导反馈,为精品课程实验教学设计提出了有效途径。

以下重点介绍虚拟课堂中实现交互协作功能的虚拟实验教学模型。

2.2虚拟实验的交互设计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实验环境的真实性与交互协作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保证通过网络学习,学生也能像在普通实验室操作实验一样,取得好的实验效果,一直是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的难点。我们在研究CSCL和人机交互相关理论及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交互学习的特点、交互学习的内在规律和实现协作知识建构的交互机制等,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对实验环境进行了仿真,对虚拟实验的构建和交互协作功能进行了创新性尝试。所构建的虚拟实验功能模型如图5所示。

该虚拟实验主要分成3个模块:1)虚拟实验环境模块:包含虚拟实验场景、虚拟实验设备、虚拟角色等;2)虚拟实验辅助支持模块:包括实验目标、原理、步骤、演示、应用等具有较强指导性的教学信息,对学生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是实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隐互资源;3)人际交互支持模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人人交互的途径,交互对象包括远程的教师或学生,交互方式可以是实时的在线聊天,也可以是非实时的论坛、E-mail等。

在虚拟实验3大模块实现的基础上,将虚拟实验的信息交互分为两部分,即学生与虚拟实验间的信息交互和学生与虚拟实验辅助系统间的信息交互,这两种交互过程是交叉并行的。具体的虚拟实验交互协作实现流程如图6所示。

针对上述功能和交互操作流程,我们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对设备的功能和实验现象进行模拟。该系统支持学生自主控制与操作虚拟实验、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统计实验数据、在线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3评价与完善

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初步完成后,还有一个长期运行、评价的过程,要对其课程教学资源、信息覆盖范围、网站受访率、导航有效性、课程网站稳定性及实用性等进行评价[6],并在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具体从内容评价、效用评价、技术性评价、发展性评价4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改进,如表1所示。

上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精品课程使用的有效程度。今后将不断根据群体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改善,增强课程资源的特色性,并根据学生的受访规律不断调整课程网站的设计布局与导航,建立一个智能化与个性化一体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4结语

精品课程网站开发是决定精品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我们所承担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总结了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过程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精品课程网站构建模型。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实现精品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协作学习功能,通过认真研究人机交互、CSCL等相关理论及技术,我们精心设计了具有交互协作学习功能的网络学习课堂。另外,我们设计的虚拟实验的构建模型和交互操作流程,对实验环境进行了仿真,对实验设备的功能和实验现象进行了模拟,弥补了传统精品课程在实验教学上的缺陷,为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及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应用前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应用模式。

目前,该网站已经投入运行近3年,契合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资源利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课程网站范围已辐射到全国,反映效果良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充实完善网站内容,扩大网站覆盖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提供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缩短信息资源的更新周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注:贵州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辅助教育”项目支持;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专项创新基金重点项目(研[2010]10号)。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10)[EB/OL]. [2010-05-10]. /xpe/portal/20a4bb00-1188-1000- 8b6c-ac9dee625938.

篇2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不管是企业、学校或个人都在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有的管理或生活中的一些环节进行开发研究。步入21世纪起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开始跟不上学生入学的脚步,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网络教学成为了缓解这种现状的一个方法,而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为网络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平台,网上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网站来进行,学生可以通过登陆课程网站来进行有选择的自主学习。2000年开始,国家教育部连续批准了人民大学等26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国家对网络远程教育事业的重视,因此,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也就格外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来关注和解决。

2、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的第四大方面要求我们,要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在少数高职院校,由于课时紧张,反映学科前沿和工程技术、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引入与课程基础内容、经典理论的讲授出现了矛盾。由于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实验设备更新缓慢,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广泛应用,实践教学受到削弱。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而先进的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精品课程网站的整体设计与构思

精品课程网站应具有很强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全方位的网络体验,因此课程网站的整体设计与构思应从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即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率。完成这一设计目标首先要求课程负责人要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应根据精品课程建设通知和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申请材料、填制申报表,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平台向学校提出精品课程建设申请。申请完成后的一项主要工作便是搭建设课程支撑网站,无论是团队自行开发的课程支撑网站还是学校提供的课程支撑网站,都要具有申报功能和课程教学功能。这就需要课程支撑网站除了要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实训实习、作业习题、试卷答案、学习指南、在线答疑和教学视频等网站教学内容外,还需提供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以及现场教学录像等申报材料内容。

4、精品课程网站的页面布局和模块功能

篇3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建设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

一、引言

1、国际上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在19 世纪初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后,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得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继而成为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将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作为重点,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国内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瞄准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人才计划”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正悄然改变,而引领潮头的当属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2001年起就启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取得了瞩目的教研成果。李艳梅,冯婉玲(2003)指出清华大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即要有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要有明确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定位,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要有科学和合理的整体架构,要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要解决好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孙宏斌、孙元章等(2006)对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运用了课内研究型的授课方式(历史溯源法、类比教学法、故意出错法等)和课外自选研究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通识性、研究性和趣味性,建成了高水平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并在多所大学推广应用;建成了《电力系统分析》国家级精品课程。阎绍泽,申永胜(2009)指出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并运用于机械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之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效果均有了显著提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其他高等院校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浸润”的教学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发现法和问题教学法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研究型题目的设计与实现引入理论课课堂、研究型教学的“双主模式”等,对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武汉理工大学《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金融学与电子商务学科、管理学、信息科学的前沿进展交叉融合的创新课程,主要体现电子商务的“资金流”运动规律和知识体系,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杨琦峰教授负责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目前已通过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考核,申请获得湖北省省级精品课,该课程教学队伍保持前沿研究的活力,以持续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精品课程建设,将科研主攻方向和该门课程建设方向统一起来,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为载体,经历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以研带本”实施阶段,实现科研成果向教研、教学成果的转化,形成“科研、教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态势,在国内同类课程建设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优势。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在线支付)领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是该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持续支持较多的团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在2010年2月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度被评为湖北省高等院校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三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分析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授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高水平的教学效果往往过分依赖课程负责人。教研成果及教学资源集中在课程负责人手中,其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性差,导致优秀的教研成果很难得到推广和延续,课程质量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是多数大学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知识体系完备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材。针对《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国内同类教材主要有“电子支付与结算”类和“网络金融”类。“电子支付与结算”类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周虹副教授(2009)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东北财经大学李洪心、马刚(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及李洪心(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结算”;西南财大帅青红(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李蔚田、杨雪、杨丽娜(2009)主编的“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祝凌曦(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类主要有:陈进、崔金红(2010)主编的“电子金融服务”;张劲松(2010)主编的“网络金融”;岳意定、吴庆田、李明清(2010)的“网络金融”。已有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材并不能涵盖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当前课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处处为使用者考虑、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材内容取舍、结构布局、板式风格、配套资源等方面与国外优秀的立体化教材存在较大距离;教材辅助教学系统欠缺,与之配套的音频、视频等电子化教学资源不足。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传统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授课方式过度依赖于纸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从而难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缺乏音频、视频等电子形式的教学资源,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局限,难以将知识生动、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迫切需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为课程定制最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配套的教育技术。

第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目前我国精品课程主要是针对评审的要求而建设,而评审的要求并不能直接的反应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监管机制,优秀的课程在入选之后,会缺乏与教学的再次交互,在课程建设上停滞不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案例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教学服务系统、数字化开发试验平台系统。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在保留教学内容中经典部分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体系重构,及时地将课程领域内最新最前沿的发展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以解决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着重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纲领,以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为辅,开发适应该课程教学需求的一流的立体化教材。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提出 “科研、教研与教学”协同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局面。

第四,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第一,实现《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理念变革,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中。课程建设应与人才培养协调一致,课程内容上应涵盖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态度。为此,必须形成课内的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的自选研究专题、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针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验平台三大方面加强课程的研究性。

第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针对教育部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定位,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精宽新”,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型特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第三,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强化科研、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联动与协同发展,建成《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将课程组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课程资源优势和课程教学优势,建成“精品+特色”课程。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和持续建设的系统工程。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使课程建设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强调“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并重;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使学生提高基本素质、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

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3、《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五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一流性”,成为精品课程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如图1所示。

(1)教学内容建设。在课程知识体系重构方面,应处理好先进性与规范性问题。力求使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明晰,体现“少精宽新”的特点,并重点补充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前沿科研成果。改革后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在讲授深度和信息量上不逊色于著名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采用“分类梳理、模式匹配”在对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教材和文献,归纳整理,在形成教材的基本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和“项目驱动”方法获取前沿理论知识和实现前沿问题的探究。根据国家教指委关于《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类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及其局限性分析,展开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知识能力体系研究,逐步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的重构。

(2)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基于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项目训练模式等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驱动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归纳出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驱动 “以研带本”模式,以项目/实验为依托,以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在项目/实验中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使本科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将“科学假说驱动法”、“综述研究法”、“科学查新法”、“演绎法”、“比较法”、“实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导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是指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纲领,以学科课程为中心,辅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

(4)教学管理建设。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检验,开展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动态评价研究,指导项目研究成果的优化。建立项目研究成果的动态优化、更新与维护机制,促进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外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指导方案与激励机制。另外,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软硬件,将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5)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解决讲授高水平、高质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效果过分依赖于课程负责人的局限性;解决成果的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问题。同时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整合。

4、《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构建

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提高。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1)案例库。根据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形成系列专题、案例用以支持“Seminar”模式,用以开展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初步形成以下前沿研究专题: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在线支付服务体系、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无纸贸易在线支付集成、城市一卡通支付模式、校园一卡通支付结算模式等。

(2)项目库。依托课程组承担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探索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成果的实施方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创新项目、教育部国家级项目等的项目成果以及项目中引申、内涵的专题纳入项目库中。探索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案例库相比,项目库偏重于理论基础的创新研究,针对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拔尖人才。

(3)教学资源库。进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现有《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资源梳理与探究性方法匹配研究,构建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库。对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电子支付知识模块。如现代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与结算、在线支付协同监管等;二是网络金融知识模块。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进行全面梳理,采用“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进行整体考虑和系统设计。

(4)试题库。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相应的,还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网络教学服务系统。

(5)开放性实验平台。建成满足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数字化开放性实验式平台。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应用的实训式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创新的基础理论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形成小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式实验训练学生应用支付的技术和原理开发小型支付系统,如低碳交易系统、未支付电子商务系统等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知识原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实验内容是开放性的,学生在实验项目要求的框架内可以进行全程自主创新;二是指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低,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调研、设计、编程开发,突破实验课学时的约束,使学生整个学期都能参与实验;三是指实验内容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增删改,并可与其他高校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6)立体化教材。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开发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教材,即立体化教材。它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纸质教材是以书面形式印刷的教材,除了包括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其他模态的内容,如图画、图表等,以及对其他模态内容的提示,如在什么时候需要插入视频、音频,到什么地方(如精品课程网站对应模块的网站链接)才能找到这些内容等。电子教材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教材,可储存在光盘、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中。电子教材不仅包括纸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其他所有与其匹配的多模态学习材料,包括课件、电子教案和录音等,还可附有相关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的链接,甚至还可能包括练习答案等。演示教材是用PPT或者其他软件编写的教材,可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用于教学,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层次、特点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用于教学。演示教材应该是只提供给教师的,它不仅仅是电子教案,而且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所以它应该包括纸质和电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也包括一些教学内容的链接和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多模态材料。其中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统称为数字化教材,置于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发展。

四、总结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精品课程建设,改变了过去以评估为主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为面向教学,旨在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的课程建设,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引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在武汉理工大学培养了五届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本课程组正在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的立体化教材,该教材已经列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规划教材。

通过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和相关专业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进一步力争将该课程建成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营造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学氛围,建成富有特色、辐射性强和影响力大的课程,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95,71073122);教育部社科基金(07JA630028,08JA630064);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及支付结算类相关课程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雅娟、郑丽霞、钟惠霞:《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13).

[2] 李艳梅、冯婉玲: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8).

[3]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优化理论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4]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 阎绍泽、申永胜: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J].中国大学教学,2009(9).

[6] 吴於人、于明章、鲍鸿吉、顾牡、毛骏健:踏踏实实创建现代探究型大学物理精品课程体系[J].物理与工程,2005(6).

[7] 门、崔永梅:“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 王淑娟、齐明: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9] 蔡冬梅、刘丰文:开放式学习环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基础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

[10] 赵姝、杨晓露:精品课程探究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及实现――以国家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3).

[11] 邓杰、白解红、邓颖玲:“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2).

篇4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问题;新指标体系;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但教学质量却明显下降。为此,教育部在2003年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从而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带动教学改革。

一、建设精品课程的目标及意义

从建设标准来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进一步将精品课程的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分解,就是将“精”字做以下阐释:师资精强、硬件精坚、设计精妙、结构精严、教材精良、教案精整、教学精心、方法精到、实验精通、作业精当、效果精彩。

二、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2003年到2007年,各大高校都把精品课程建设摆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地位。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也取得重大的进展,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精品课程应该是有自己特色与风格的“名牌课程”、“示范课程”,应该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教学实施,积淀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并加以整合打造出来的,首先是精品,其次要有特色。

第二,不顾课程本身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对拟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或功能的分析,缺乏对将拟建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或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重网络课件,轻教学质量。不少精品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制作了网页和课件,但也只是书本搬家,没有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

第四,缺乏对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投入,往往是申报前做足功夫,评审后不再理会,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势,缺乏长效机制。

三、结合新指标体系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从近几年精品课程评审方案与评审指标的变化来看,精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更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大分值;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政策与支持”观测点的分值有所增加。

高职高专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围绕新的评审指标体系,更新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为基础,以针对企业岗位职业素质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建设,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

(一)将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目标层次上看,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统驭课程建设,或者说课程建设只是专业教学改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操作上看,要做的具体事情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很多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将两项工作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工作结合、成果共享。

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建设目标主要有:探索并形成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时代特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培养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富有实践经验、结构合理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双证书”制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设备优良、体系完备、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等。这与精品课程中“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目标都是相辅相成的。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在新的指标体系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分值高达20分,可见高职的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要做足功夫。对此,就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而非简单地从课程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的角度考虑,精品课程建设主要是提升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等六个方面;而从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角度考虑,则需要综合考虑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双证沟通”的要求等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在选择精品课程内容及组织安排过程中,从专业发展的全局考虑,而非单纯的“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于专业课程应强调根据企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来确定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则应侧重考虑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确定教学内容,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以此为依据制订课程教学大纲、选定合适教材、编写课程教案等。如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从确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系或门类入手,在综合考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双证沟通”以及教学改革与建设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一个会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体系,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职业道德与经济法规》。这四门课程,既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助理会计师职称考试的一个知识框架,也包括了会计操作性技能、规则性技能和现代会计信息处理技能等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另外该专业负责人也提出,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要求来看,还应整合开设专门的会计实训课程,并将其也纳入会计专业精品课程体系中来。

(三)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切实发挥“双师”作用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与本科院校不同,应突出“双师”、“企业工作经历”的特点。课程主要负责人及主讲教师除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双师”建设在操作和落实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师职称的达标,还应将“双师”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及实践中。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另外考虑到成本因素,也可以将教学任务结合实际工作现场制作成采访录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将被动的理论灌输转向为生动的形象演绎,从而使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双师”的职称和使用双达标:一方面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达标,即实现真正双师;另一方面强调实践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情况的达标,实现学以致用,知以致用,通过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带动和促使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进而实现教育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完美接轨。

(四)精品课程建设也需要创新意识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也正是如此。要推陈出新、形成自家特色,这不仅要求精品课程具备其他课程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在不同院校的比较中脱颖而出,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这就需要深入地理解各级指标的含义以及工作实施的方法和途径。如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不仅开设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职业道德与经济法规》,还把这门课建设成为了该校的院级精品课程,充分实现了与双证考试的接轨;如康定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精品课程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可以在线练习和考试,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在线练习,另一方面能很大程度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如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充分重视该课程网站中的师生互动部分,不仅将查询检索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放在首页,且每过10秒钟自动刷新一次,及时让用户得到新的资讯,另外通过统计学生在线时间和上机次数,作为考核本课程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促使学生养成课后上课程网站学习和交流的习惯。

篇5

关键词:网络 精品课程 网站 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52-01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开放和共享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舞台。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如麻省理工学院(MIT)于2001年4月首次启动开放课件运动(OCW),截至2007年,该网站上已经有1800门课程在线共享。此外,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英国开放大学的OCI(Open Content Initiative)项目、卡耐基・梅隆大学的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项目、美国索菲亚学院的OCI(Open Content Initiative)项目等[1]。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相继下发了通知,提出了建设精品课程的规划和措施,在全国高校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潮。

1 需求分析

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在呈现信息、提供联系、激发动机、学习评价方面的优势,弥补了教师、课本、视听媒体的不足;计算机作为学习者收集和组织信息、探究与批判性思考、合作与交流的工具,能很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另外,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突破了时空限制,具有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按各自的兴趣选择任何课程进行学习。总之,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很好的适应了当今世界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的要求,学习者能更好的实现自主学习。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注重运用,重视上机实践的一门课程。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它的精品课程网站是非常有必要的。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依托了校级《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面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专业的本科生,旨在辅助学习者完成对本门课程的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通过学习,打牢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进而可以运用到实践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实践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2 理论基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做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被理解为意义的获得,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构建成的;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引发观念的转变与结构重组。

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比如,给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活动,能增强学习动机,但会降低学习效率;让学习者之间有更多的协作能帮助意义建构,但如果个体不能充分参与,可能会减少对个体差异的适应。

学习理论应用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的学习现象,将不同的理论应用于不同的学习情境。《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以及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以更好的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3 设计思路

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主要从人机界面设计、认知活动设计出发。

(1)界面元素的清晰性和操作的流畅性:人机界面又称为用户界面,是学习者与软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相互作用的中介,因此,界面设计必须符合学习者操作的肢体和感官运动规律,以及感知心理规律,使界面操作简捷、自然、舒适。

(3)引导自主学习:提供电子教案下载、习题选编、模拟试题、学习帮助等栏目,并且设置在线答疑系统,提供了充分的人机交互,促进知识的记忆与迁移。

(4)科学性、教育性:精品课程作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必须满足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科学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所以,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开发之前,先是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并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以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确定网站的内容模块、栏目设置以及界面整体风格。

4 ACCESS技术简介

Microsoft Office Access(前名 Microsoft Access)是由微软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和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 Microsoft Office的成员之一。Access能够存取Access/Jet、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或者任何ODBC兼容数据库内的资料。

Access 数据库由七种对象组成,它们是表、查询、窗体、报表、宏、页和模块。

表(Table)――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创建其他5种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

查询(Query)――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窗体(Form)――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的内容。窗体也称表单。

报表(Report)――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打印出来,以便分析。

宏(Macro)――宏相当于DOS中的批处理,用来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模块(Module)――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精细和复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模块使用Visual Basic编程。

页(Page)――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连接到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WEB页。通过数据访问页将数据到Internet或Intranet上,并可以适用浏览器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操作。

参考文献

[1] 吴美娇,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与优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39-44.

[2] 许坦,石.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7(5):53-56.

篇6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网站建设教学资源

随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日趋完善,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教学资料和教案等在内的精品教学内容资源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借助将课堂教学录像上网所建立的“网上课堂”,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涵;那些原本只能借助师生面对面的单一形式才能实现的教学服务与教学管理功能,如答疑、、测验、、教学调度、教学评价与反馈、实验室开放预约等,都可借助于网络,以一种更加便捷和更加有效的方式实现;网上实验仿真系统的开通,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环境下的全天候实验室开放教学环境;同时,通过师资队伍、课程演变、教师赠言、教学观点等模块,间接而有效地传达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思想。

一、精品课程中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评述

1.重开发、轻维护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存在“重开发,轻维护”的现象,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是为“评”而建,而非以“评”促建,成了“一评了之”的迎评工程。

2.资源建设投入力度不足

精品课程网站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但很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教学资源建设,除了课程基本教学课件外,缺乏其它丰富的多媒体教辅资源。

3.建设技术落后、后期维护技术门槛高

很多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技术落后,仍采用诸如静态网页技术搭建网站平台,内容维护必须由开发者重新更新页面才能完成。对于缺乏网站开发经验和技术的课程建设者而言,网站后期的维护和更新技术门槛高,妨碍课程自身的建设。

4.缺乏交互性、实际利用率低

很多精品课程网站缺乏在线交流、信息公告、习题答疑、博客等之类的在线交互模块,仅仅停留在为学习者提供基本资料的服务层面上,没有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无法达到网络课堂教学相长的目的,长此以往造成课程网站的实际利用率极低,不但无法实现相应的教辅功能,更谈不上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后期内容管理不到位

很多精品课程网站缺乏对用户互动信息的内容管理功能,给不法用户利用开放的交互平台垃圾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甚至造成系统感染病毒、木马,严重危害信息安全。

二、加强和改进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措施

1.科学设计和开发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功能强大、设计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与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就要求在“系统化”、“以人为本”和“安全稳定”原则下进行设计与搭建。系统化原则是指由学校统筹规划,使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整体设计,使其不仅与已有的信息应用系统实现数据耦合,同时保留各种通用接口,成为一个可扩展的开放系统,搭建由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素材库管理和互动教学交流管理等多个方面共同构成的综合平台,从而有效整合和共享各类教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以人为本原则是指,该平台应从教师、学生等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其需求,一方面通过拓展和强化平台功能,使其涵盖课程展示、教学活动和课程管理等方面,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简化操作,提供清晰、友好的人机界面等,为他们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安全稳定原则是指,建立与平台系统配套的安全服务机制,通过分级管理、专人维护、用户安全注册、数据定期备份、设置防火墙和配备安全性能高的服务器等安全保密措施,保证平台的有序运行。

2.将网络建设贯穿精品课程建设始终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将网络建设常态化。首先要强化网络的媒介角色,即不仅要求课程的申报、评审通过网络进行,还要通过网络平台对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成果进行检查、评估和监控,将网络作为精品课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其次要将网络建设本身明确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之一,作为申报评估、阶段评估和鉴定评估等各类检查评估的观测点和重要指标,从而在机制上为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提供动力,避免“重申报轻建设”、“重一时突击轻持续发展”等现象的发生。

3.加强宣传和专业化培训,深度利用网络平台

为使网络教学平台在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中得以充分利用,并将课程建设与网络建设相统一,应重视和加强宣传、培训环节。在教师范围内,首先要通过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网络建设的必要性,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熟知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使他们能够利用网络展示课程建设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培训开展得更加专业和深入,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加强对课程教学活动本身的研究,合理、充分地利用平台功能,从而使网络成为辅助与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成效的有效手段。

总之,加强优质教学成果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使然,而建设过程又能够使建设者与广大学科教师共同受益。精品课程建设者在对优质教学成果进行梳理、表征与组织的过程,也是对精品课程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得与失集中反思、总结和提升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跃迁,这对于建设者而言,无疑是智慧的又一次升华。而对于广大课程教师而言,则能够增加其行动的理性成分。因为精品课程网站不再是由纯粹的“产品”(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等)构成,还包括了这些产品设计的理论依据,比如,精品课程讲授内容的取舍原则、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课程的教学设计策略、作业和问题的设置意图、教学的基本策略、教学经验和体会等智慧型资源的明确说明。显然,对后者意义的清晰表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精品课程网站其他教学资源利用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科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将真正得到体现和落实。

参考文献:

[1]成昆山,李广智.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7):7703-04.

[2]肖来胜,王郑霞.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6):133-134.

篇7

关键词: 系统理论 精品课程 建设

一、引言

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系统论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课程的规划、建设、、共享、应用、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以系统理论和发展意识指导整个精品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有助于我们以整体和动态的观点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全面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系统思想是一般系统论的认识基础,是对系统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认识。我们通过对系统本质的深层分析可以调整系统结构,直辖各要素关系,从而达到优化系统的目标。要搞好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首先需要以系统的思想来分析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属性。本文以系统的目标性、有序性、相关性、整体性等基本属性为出发点,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步骤,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大多数系统的活动或行为可以完成一定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目标。我们在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首先明确或把握系统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实现。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表述为:“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但这一系统建设的深层目标,并不仅仅是建设若干门一流的示范性精品课程,而是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个载体,促进教学队伍建设,助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倡导优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夯实办学条件和设施。通过不同级别的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在理念、师资、内容、制度、考核、手段和方法等多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促进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推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步骤

系统的层次和结构会依照它所实现的功能而动态演变,这种变化应按照发展规律有序进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实施的工程,根据精品课程建设各阶段的目标可以分为规划设计、资源建设、评审、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五个环节(见图1)。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遵循系统运作的思想。

1.首先,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定位,遴选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有突破及独创性的特色课程,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通过对网络课程整体结构的规划来体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成果、课程特色等,合理设计和布局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层次,为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提供方便。

2.在资源的建设上,要选取教学内容新颖,内容系统完整,信息量大且资源组织合理,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系列化优秀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以满足多模式学习的需要。在优化精品课程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咨询、服务、调研等社会实践及应用型科研成果作为教学内容的外延加以丰富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资源评审指标》中的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提出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等各个要素进行分类研究和整体规划。

4.在课程建好后要注重应用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使师生都能了解并乐于使用精品课程;创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为师生使用精品课程创造条件;扩大院校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广大师生能在精品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5.在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引导和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经常进行教学诊断,反馈教学行为,提出修正意见,不断改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要素及相互联系

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是课程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国家、学校、教师、技术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共同协作的结果。每一门精品课程建设和完善都是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评价和制度支持等系统要素相互协调、不断发展的系统过程。其中,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动力,政策上的支持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保障,质量评价机制是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保证。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既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导,又是推行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的主要力量。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在这支队伍中不但要有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员,而且要配备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合理的辅导教师,更少不了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专业教育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只有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协作,才能做好精品课程的规划设计、应用实施和开发维护工作。

2.科学选取教学内容

选取的教学内容应具备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程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践教学要具有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内外相结合才能达到明显的教书育人效果。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能够结合学习者特征和本专业特色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常用的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师生网上互动、在线答疑、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多媒体直观演示和相关知识扩展等更适合于开放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网络精品课程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

从教学手段上看,高校教师应该提高信息化素养,掌握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学校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直观教学效果,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注意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构筑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5.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是精品课程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各高校不但要在精品课程申报时期建立科学的课程评审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而且要在课程建设后期推行一套可行的维护运营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以保证精品课程网站和平台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齐全,并保持常用常新,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6.质量评价机制客观有效

设立客观的统计方法,定期组织课内外专家、教师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测评,实时收集精品课程资源的访问情况,以统计数据和对使用者的调查结果作为评估精品课程的重要指标,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保持长期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不断改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使得精品课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五、精品课程建设须加强整体观念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是由各要素组成的,要素的性质会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性能。但系统并不是各组成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整合后的系统拥有各要素所不具备的性质。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的目标,要改变系统要素和结构,将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充分协调和连接,才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使系统达到更加优化的性能。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它不仅规模巨大,参与面广泛,参与学校众多,覆盖学科门类齐全,而且集资源的建设、、共享、应用和创新为一体。作为系统实施的精品课程项目涉及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管理等课程要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参与高校要树立整体建设、全面实施的观念,积极主导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提供资金支持和过程监督,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和校级课程的评价标准、技术方案、版权保护、应用评估等实施环节。要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技术与手段、教学评价、课外实践、政策与管理等环节融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一方面,加强这些要素的建设能够促进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精品课程的建设正是各要素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所以应该将系统的各要素划分成合理的层次,作为一个整体,逐级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合理整合系统要素,优化组织结构,才能使精品课程的效能发挥到最佳,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和辐射效果,最终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六、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体现了一种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于一身的系统建设理念。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打破了信息封闭的壁垒,推动了教学内容信息化建设,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探索更适合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和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法,调动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运用系统的理论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使得教学体系内部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效果等诸多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获得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实施,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以系统论为指导,大力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改变人才培养体制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幼如,姜淑杰,张艳虹.教育技术支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分析报告.实践探索,2008.1.

[2]刘跃华,陈广玲,唐爱国.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11.

[3]包呼和.系统科学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学前教育研究,200.6.

篇8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决定实施“质量工程”,而其中第一项内容就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一、精品课程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21世纪初提出的概念,一些专家认为,精品课程应该是“名牌课堂”、“示范课程”,应该是“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和“普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精品课程要体现出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计算机应用课程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该课程对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高职院校相继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授课计划中加入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经过近20年的探索,各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学生进校之前对计算机的把握程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另外,随着社会上对计算机能力的认可度的提高,高职为顺应社会需求而对学生采取的一些强制的考级措施,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因此加强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教学改革,是高水平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标志之一,也是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

1.摆正建筑计算机应用课程的位置,重视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的建设

计算机应用是每个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开设的必修课程,在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各方面的必要投入和重视是保证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必需。各级对精品课程的评审不仅包括名牌专业、院系的课程,也包括专业基础课,是“分层次、多样化”的。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要把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深刻理解计算机应用课程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保证必要的投入,根据具体情况,把计算机应用课程放入不同层次精品课程申报计划之列。

2.以“五个一流”为核心,把握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的目标要求

精品课程是具有“五个一流”的示范性课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建设也要以“五个一流”为核心:就是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和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精品课程首先要有一批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成果显著的主讲教师。教育部在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中首先提出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计算机应用教师是计算机应用精品课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计算机应用教师的课程观、课程研制水平、课程决策权力和课程改革的态度等是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计算机教师或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或是其他专业转行的教师,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高职高专教育的完成需要双师型教师。计算机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因此,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作为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索。

“一流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软硬件基础、汉字输入法、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应用。理论方面应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出发,对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内容,在教学中就应当注意与社会应用保持同步升级,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流的教学方法”要求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计算机应用教学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授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采取多媒体高科技的直观教学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课程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鼓励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网上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可以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两条教学主线,课程的实践环节辅以多媒体配音课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互动功能,搭建以BBS和课程满意度信息收集的教学互动平台,为教师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和在线答疑解惑提供了交流的渠道。

“一流的教材”要求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在教材建设工作中,应倡导精品意识。针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编排,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重点加强实践环节,解决过去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太强,缺乏实用性的问题,建立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这主要包括教学、科研、群体、训练、考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方面,形成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3.加强设施硬件的投入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开发课程实践中注重项目教学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于学生自学的网络平台。计算机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电子教学技术、虚拟机技术等高效方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各高职校在硬件上都经过多年的努力,都有一定规模,但是相应的学习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发展。通过计算机应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强学习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同时在校园网上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将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推荐教材、推荐参考资料、练习题库、考试题库、辅助教学资源、技能鉴定资料等上传校园网,供学生学习参考。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

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43-01

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体现,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其建设目标就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随着精品课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影响范围的不断延伸,对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一定要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建设。

一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的现状

1.缺少畅通的资源获取渠道

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获取中,渠道不畅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精品课程网站知晓率较低。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老师与学生访问精品课程网站均是通过学校主页宣传栏或网站链接进入的,针对本校的精品课程设置相对熟悉,对其他学校设置的精品课程知晓度较低。针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设置而言,除了一些参与项目建设的老师之外,很少人知道这个网站,也就不存在相应的访问,明显存在着资源获取渠道不畅通的问题。(2)精品课程网站访问成功率较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资源共享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部也在加强学校资源共享建设。在已经公开的精品课程中,大部分课程只可以打开一级页面,并且只可以查看精品课程资源框架,要想打开具体课程介绍等内容,就需要一定的权限,除此之外,网络课件与视频资源设有一定的权限,其他人员无法观看,进而导致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资源内容缺少及时更新

现阶段,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管理问题主要体现为精品课程负责人缺少对网络资源后期的维护和更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评审阶段。在建设精品课程时,一定要结合教学与科研的更新资源,设置相应的课程资源,这样才可以满足老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在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建设中,除了一些设有权限的网站之外,一些可以访问的网站,都缺乏相应的更新,其资源内容比较落后,并且也没有进行后期的维护与更新,降低了资源共享的优质性。

3.缺少资源共享互动性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主要就是向社会提供一些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因此,在各院校网站中推出了很多精品课程网络资源链接,通过相应的访问获取一些资源。但大部分网站均没有向使用者提供一些交流、讨论的平台,或只是一种形式,设置的一些在线答疑无人回复、没有后台回应等。事实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学习氛围,如果没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无法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资源,也无法得到使用者的反馈,进而无法对网站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更新,导致影响学习效果。

二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的对策

1.强化优质资源项目的建设与应用

随着精品课程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其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资源越来越丰富,所以,要想有效发挥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功能,就一定要加强其建设与推广,扩大其知晓率。在进行宣传推广时,可以利用一些有影响的网站,设置一些推广专栏或公益性广告,增加精品课程网站的知晓度。除此之外,可以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工作与经验交流,通过校际合作,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与推广的研修班。

2.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增强精品课程获取性

要想有效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要保证其可以被访问,这样才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要想实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就一定要建立共享平台。在建设共享平台时,一定要保证其统一性,这样才可以为其维护与管理提供便利,实现精品课程质量的提高。学校可以设立专门小组,从人员、技术等方面展开视频录制、网站制作等。除了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外,还要加强其内容的建设,促进精品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完善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时,一定要制订统一的课程流程、资源格式、模块设置等,在内容上设置通用语言,避免出现过分依赖插件的情况,提高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在共享平台上,尽可能提供一些课程讨论区与论坛,实现访问者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促进精品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促进网络资源质量的提高。

3.强化长效监督机制,确保共享资源优质性

在建设精品课程时,一定要确保长效监督机制的设立,实现共享资源的优质性。首先,建立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在建设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时候,建议学校出台一些有关政策,制订有效措施,鼓励老师及时更新网络资源,在机制上,扫清精品课程建设和维护的障碍。其次,强化网络资源更新、维护、检查力度,引进“进退机制”。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新的检查指标,明确其网上操作与评估,保证网络资源的优质性。同时,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整改合格的精品课程而言,需要取消其资格。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精品课程时,一定要加强资源共享的建设与推广,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利用。要想有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就一定要加强共享平台的建设,并且建设相应的长效机制,促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全面共享与利用,进而实现其真正价值。

篇10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也正与时俱进,积极推动精品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认为,当前建设高校思政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紧紧围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兴起这一时代背景,在原先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升级,在平台建设、资源使用、教法研究等层面认真探索、创新实践,构建既符合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又体现思政课教学要求的精品资源共享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时代背景——MOOC来袭

MOOC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它由很多愿意分享与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组成。虽然目前对MOOC的争论仍在不同层面展开,但无可否认的是,MOOC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MOOC倡导的“关联主义”理念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带来不小的启示。

(一)MOOC的核心——关联主义

关联主义认为,所谓学习,就是形成网络,就是在相关的节点(node)间建立有效的连接(connection)。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相关的节点/信息源连接起来,形成学习网络。这种连接可使学习者学到比现有认知状态或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统合起来,通过“个人--网络--组织”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使学习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与时俱进。在MOOC课程中,教师提供的原始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习者产生的内容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学习者提供的资源,扩展和放大了知识的界限。学习者在作为资源的消费者的同时,也成为资源的生产者,他们在消化、吸收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整理、创新、分享知识,从而形成动态发展的开放式学习资源。

(二)关联主义给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

客观而言,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共建共享仍处于较为粗放的初级阶段,高校共建的动力不足,妨碍了资源共建的深化,高校间的壁垒又使资源的共享障碍重重;而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上的缺失,是导致无法真正形成资源“共建、共享、共赢”局面的重要因素。例如,受一直以来高校思政课“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发、建设课程资源时习惯于“单向上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都是由教师事先指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难以掌控。

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思政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观念的引导,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理性看待、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思政课追求教学时效性的具体体现。而面对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从中辨别、筛选出有用资源用于思政课的课程建设,思政课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在这方面,被称为“虚拟的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显然更有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对网络上流行的某件事件或某段视频的看法,却因教师的“无知”而尴尬收场。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资源共建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共建的积极性。通过搭建能实现双向互动功能的平台,让学生也成为学习资源的收集者,在提供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分享着对资源的学习心得;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整理”“二次加工”产生新的课程资源,形成动态发展、良性循环、师生共享互赢的局面,有利于解决原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更新率低、受益面窄、关注度低、互动性差等问题,也契合了关联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开放、互动、共享。

二、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基础——精品课程

尽管在大数据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原先的精品课程面临着巨大挑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精品课程建设为共享课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为避免重复建设,新一轮共享课建设应在前期精品课建设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

(一)思政课共享课建设推动了优质资源共享升级

自教育部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作为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初步形成各门类、专业的国家、省级、校级思政课精品课程体系,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精品课程的本质是教育资源库,是静态的,课程建设者和提供者不组织教学,只是展示各项课程资源。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充分整合原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根据时展的需要,在教学理念、共享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强调适合网络传播的资源共享。简单来说,精品课程的网络展示只是把教师的教搬到网上,而共享课程则包含着教学相长的各环节,呈现出教学主客体间的互动。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除了继续做好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工作,还应着力解决原先精品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资源关注度低、共享应用差的问题。

在共享课程建设中,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此外,还应对资源的内容做细化与规范。

(二)思政课共享课建设拓展了原精品课程的服务功能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从原精品课程以服务教师为主,转向服务教师与学生,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服务面向的转变是真正落实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学精神,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真正目的。与此同 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服务对象从高校师生扩展至社会学习者,它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精神食粮,回馈了社会,有助于改变大学形象,并促进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内在需要,也体现了高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此外,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已经突破了原有范畴,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表达和“角逐”的重要平台,各种参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和运用的主体都把自身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理论和政治倾向等“物化”于网络上。目前在网络上大规模传播的国外高校视频公开课,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包括哲学、历史、文学、法学等近百个人文社会学科,直接、间接地传递着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等意识形态。如何能够在国际文化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一席之地?对此我们应当主动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整合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全面展示,促进先进文化的网络传播,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有其特定意识形态功能,担当着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应当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运用互联网彰显和强化自身功能,以精品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在新一轮的社会意识形态“角逐”中争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排头兵”。

三、高校思政课共享课建设的创新实践——以上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为例

为了积极应对MOOC带来的挑战,上海市教委于2012年率先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整合上海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创建了上海市高校课程中心,首先开展了线下教学和网络课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继首批成功推出7门课程供全市30多所高校学生选修后,进一步把高校共享课程范围扩大到量大面广的基础课,又推出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模式下的思政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

(一)“思修共享课”依托了全新的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复旦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国希领衔负责,来自复旦、人大、交大、同济、华师大、上理工等9所学校的21位教师,共同打造推出全新教学模式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共享课。

作为全国首个依托中国式MOOC平台建设的思政类共享课程,在整合各方优质资源的基础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已正式上线,首轮开课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五千余名学生选课。

在教学设计环节,“思修共享课”分在线进阶式学习(36学时)、见面课(12学时)、考核三大块。在线课程采用微视频的方式,以15分钟左右的“短、快、精”的视频阐述一二个核心问题,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利用电脑或移动智能终端自主学习,以满足其碎片化学习的需求。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思修共享课”将课程大纲内容精炼为若干部分,由20多位教学名师分别讲授各自最擅长的内容,浓缩成36学时的在线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为了让追求个性化的“95后”大学生有更好的应用体验,在线学习还植入了“进阶闯关”的游戏元素。例如,微视频中穿插了相关的小问题,学生只有回答对了才能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就像游戏中的通关;学生在学完指定课程内容、做完相关测试后,系统会给予诸如“学习勋章”“在线达人”等奖励,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收获了另一种成就感。见面课则包括了两次大课堂直播互动与四次小课堂小组讨论。大课堂通过“沉浸式远程互动教室”的技术保障,实现跨校区直播和收视教室间课堂共享,使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在跨校区收视教室看到教师的真实授课场景,同时实现收视教室远程收视、电脑上远程在线收视、移动终端实时在线收视多种听课模式,也支持多种教学互动过程,包括本教室互动、教室间互动、投票表决互动等。小组讨论由教师与助教分工合作,事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若干讨论话题由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则由授课教师和助教组织学生互动讨论。此外,选课学生还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共享课程平台上布置的个人阅读资料、练习、小论文等学习任务。考核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见面课的表现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予以综合评定。

(二)“思修共享课”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

传统“思修课”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单向传输多,学生学习体验不佳,教师大量重复授课难以获得成就感;课后学习则以学生作业为主,重在知识传递,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思修共享课”则“翻转”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在课堂内,教师主动组织学生讨论、答疑互动,在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互助讨论;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者,教师则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正如上海市课程中心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教授指出,资源共享课程平台不仅仅解决教学资源的问题,借助网络在线课程风暴席卷全球的契机,探索及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真正受益,这才是这个平台真正存在的意义。依托中国式MOOC平台,“思修共享课”采用网络视频课程学习与线下小组研讨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由在线视频完成知识性、概念性的基础内容传授,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反复播放学习,教师能够从大量重复性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解疑释惑上。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点,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系统知识的传授,在线教学则凭借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各种多媒体手段的有力支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混合式教学体现了不同学习理论、学习者、教师 、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等多重要素的结合,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运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但同时也对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思修共享课”的完善与展望

“思修共享课”嵌入了MOOC的元素,采用了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经推出即吸引了众多关注,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与传统教学相比,“思修共享课”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如无法有效防止学习者作弊;在线视频课程设计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个性化授课与教学内容规范之间的矛盾;进阶式学习模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平台设计的互动性不强、用户的应用体验不足等等。

我们认为,就“思修共享课”的定位而言,它虽有诸多不足,也替代不了传统教学,但面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的局面,“思修共享课”的实践尝试无疑给处于困境中的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共享课程建设为契机,冷静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于这一教学改革的新举措,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包容对待、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为其完善与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George Siemens. 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learning.2005,2(1).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

[3]陈豪. “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