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22 02:4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技术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资源节约型农业含义与现存问题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要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展开相关的讨论,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相关名词所代表意思,这样才能更为方便的理解所描写的内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实际上就是属于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应,所以在讨论资源节约型技术经济的问题时,实际上就是在讨论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是发挥在农业资源上的。农业自然资源在自然界相互依存,能够被人们使用,但由于它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使用极限的,所以这也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提出原因之一。农业经济资源是在农业生产中有影响的经济因素和外加生产力量。资源节约型农业在最近的几年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实质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在消耗同等农业资源的情况下,力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应和产生最好的社会效益,这样也是为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主要追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节省资源的使用,尽可能的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源和去掉不必要的额外供给。另一个方面是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技术普及在农业经济中的价值体现。人均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要想解决农业经济的问题,就应当先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而农业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应用是能产生充足的效果去解决目前我国的一些资源浪费的现象。特别是在我国如今人均耕地逐年减少,部分水资源和耕地受到污染,农副产品等资源浪费的背景下,资源节约型农业必然会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转型方向。因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是否能大规模的普及扩散,影响着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是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的核心举措。因此要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普及扩散问题。(三)阻碍技术普及的因素。现如今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政策制度的制定还不够完善,相关体系和责任划分没有都没有建立或完善。相关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人员专业性较少,资源节约型方面的技术缺少自主产权,大多靠引进或仿造国外技术,在节水灌溉方面更为突出。农业技术在一些方面是应当要适应整个系统的,因此合理的统筹规划才能使个体技术在整体的效益提升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区域环境应当做出适当的条件,例如对于水资源充足的就应当采取节能或节地技术,目前一些农业技术的普及并没有合理的规划调节。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理念并没有得到普及,民众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自然得不到应用。政府一般处在技术普及的主导地位,但目前相关的负责人员较少,实际作用的技术指导不够,相应的宣传力度不足,由于作为宣传对象的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所以一些宣传方式例如较为死板的书面语言并不能让技术普及受益,致使技术得不到良好的扩散。而另一方面,沟通交流渠道没有构建完善,农业技术出现的问题和创造的效应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反馈给科研部门,导致技术具有滞后性,无法发挥良好的效果。
二、解决相关问题措施
(一)完善相关制度,保证供给。政府部门应出台制定相关措施,首先应当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保证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研发保质保量的进行,同时提高在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数量和队伍质量,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得到保证。之后应当保证相关设备设施的生产完善,相关农业技术得到研发,没有相应的设备来实现技术的现实作用,那这个技术就是零的价值。要保证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得到应用,相应的配套设施应当得到良好的研发生产,这样在供给方面做好工作,才能为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就少不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设立合适的奖惩制度,在惩罚方面应当加强环保法的实施力度,对于一些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的破坏性生产行为要及时叫停。在奖赏方面要对使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或进行相关设备生产工作的个人或团体进行适当的补助措施,有效的激励农民们对于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使用热情。建立保险措施,发挥农村金融银行的作用,降低农民们使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建设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民间工厂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生产利润的部分反馈到提供技术支持的科研院校中,这样的双赢合作可以进一步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经济得到一个良好的正循环。(三)优化宣传培训机制。要做创新宣传方式和在宣传工作上下足功夫,要针对农民群众这样特定的群体,制定合适的宣传方式,力求能使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观念能够得到理解并深入人心。应当设立合适的示范基地,安排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保证能对实施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农民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体现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作用,从而激发农民之间的联动作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扩散,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解决人们生存问题的产业,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不断的提高农业经济,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应当大力普及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确保当前农业向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
作者:赵坤 单位:黑龙江省鹤山农场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物联网;应用
本文得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省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育计划(计划编号:LGRC029);河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SD151065);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5YJ053);河北蔬菜产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河北省蔬菜、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岗位项目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日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1、美、法两国不同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美国实现集约化的农业信息化生产方式,依托的是高度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政府投入型”为主的投入模式,包括重点投资基础设施而不是农作物和提供低息贷款;“政府主导型”的组织模式,包括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化组织结构和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传播方式,包括网络媒体、电话服务和图书馆查询。
法国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与美国相比,虽然起点比较低但是发展速度快,这得益于其成功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是“政府型+商业型”的投入模式,这种双方面的资源投入扩大了资金来源,相关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投资获益,也鼓励了他们继续投资;二是“多方合作型”的组织模式,法国服务主体众多,包括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事业联盟、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农商会等,他们在服务内容、对象、规模上各自有所侧重,形成互补;三是“传统+现代”的信息传播服务模式,除了网络媒体、电话、图书馆之外,主要还有会议、广播、报纸、刊物、传真等形式,呈现出分散、直接、多渠道的特征;四是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体系。
2、美、德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美国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其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精准农业,主要应用的技术有农业数据库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同时,先进的农业信息网络技术使得近20%的农场主选择网上交易,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所有行业中排行第五。
德国在农业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决策和控制方面均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和其他信息化技术,并注重技术之间的集成,以保环境促发展为目的。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Michael Chui、Markus Loffler and Roger Roberts(2010)认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强对员工行为的感知,以此来改善公司管理。同时,运用物联网的传感器驱动的决策分析,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可以降低开发成本。RFID技术应用于零售业可以改善供应链管理、缩短零售周期、提高供应链可见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和未来盈利能力。未来在零售行业中RFID技术有望取代条形码技术,因为它不需要操作人员的视线关注并能够提供更多功能,提高了处理速度和效率。而专业技术的缺乏、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是RFID技术带来的风险。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方面,我国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投入模式,主要包括:属于无偿放款的拨款方式;使资金得到高效、有偿使用的贷款方式;补贴、补助和贴息方式。组织模式是以国家农业部门为主导,其他涉农部门为辅。信息传播模式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投入使用先进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比如“三电合一”、“百万农民上网工程”、“农报110”等。在农业信息化技术体系方面,我国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决策方面的技术得到深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项目,使相关技术落地生根;一些集成化技术已应用于精准农业。
广东省发展农业信息化在区位、资源、政策、经济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地)、县(市、区)和乡镇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河北省也已初步建立了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三大类网站,并在“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物联网技术的感知、传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园艺以及农产品物流等方面。传感器可以感知采集目标检测区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为精准农业、温室种植环境监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依托土壤墒情和作物用水规律研发出智能化滴灌控制系统,解决了新疆石河子垦区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二维条码和RFID技术可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国电信建立智能农业仓储管理与溯源平台,提升了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消费者信任感。北京派得伟公司参与了科技部“农业物联网测控系统”重大项目,实现了农业传感感知、传输通讯和分析处理功能。
农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查看数据进行相关操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音视频互动方式与农业专家进行线上交流,为作物病害进行远程诊断。
(三)物联网技术在生活方面的应用情况
1、交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公交无线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安装GPS定位系统和车载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另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控制车辆行驶状态、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使用ETC收费,等等。
2、房地产领域。通过互联网等通讯技术将传感器安置于地产开发涉及到的人员和物体、机器及各种终端设备,将小区医院、幼儿园、停车场等公共场所、设施的信息上传、汇总,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通,达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3、医疗领域。未来的小区以及家庭内部将建立起与医疗机构的互通互诊的健康检查系统,使医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对在社区内的患者进行简单的诊治。浙江大学附属一院何前锋提出了简约数字医疗物联网,认为医疗物联网是以医生、病人、药品、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物”,同基于一定标准的工作流程的“网”之间信息的交互。
4、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改变了物流信息的采集方式,改变了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物品流动监控、动态协调的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集物流配载、电子商务、资金质押、信息跟踪、仓储管理、安保警备、海关安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四)物联网发展仍存在的问题
1、信息集成技术落后,信息共享渠道不通畅。使用物联网技术产生的大量数据,用目前的存储方法保存会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存储成本也比较高。同时,由于部分乡村通讯手段非常落后,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问题,信息难以实现共享、流通困难。相关产业、相似流程的信息不能共享,缺少借鉴、重复作业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失败率。
2、商业模式待完善,相对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商业模式有三种:政府支持的示范性项目、物联网企业做的示范性推广项目、国有大型农业物联网项目。在这三种模式下,不论由谁提供资金,都存在着相对成本高、产业链成员参与不主动的问题。所以,构建稳定共赢、规模化、有利可图的物联网商业模式是推广物联网技术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对成本较高:一是人力成本较低;二是采纳物联网技术的成本较高。用整套的物联网技术来代替人工劳动力,投入必然会增加,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这一点成为阻碍物联网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
3、开放性不足,规模化应用少。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主要局限在小规模、企业内部,大规模的、企业之间的甚至是跨境的应用并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4、技术标准不一致。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初期推广的过程中,信息采集、传输、人机互交接口的技术标准不一致,各个标准组织比较分散,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对于厂商而言,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参照,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进而影响终端产品的稳定性和成本。
5、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健全。工信部虽在2011年提出《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我国2011~2015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但针对各省市具体环境、现实背景的更细化的政策文件仍有待完善。各级政府也缺少比较详细的物联网发展规划,使得物联网技术推广大多只是纸上谈兵。
(五)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因素研究。总结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基于Tornatzky和Fleischer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TOE)分析框架分析物联网发展的影响因素。
1、技术本身特性(T)。主要包括技术的复杂性、兼容性、感知效益和成本等。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复杂性与接触物联网技术的一线人员本身的素质、能力挂钩。在各行业(尤其是农业)中推广物联网技术,实地操作人员对该技术的理解程度、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推广成效。若技术太过复杂,会增加了人员操作的难度、降低操作人员的信心,导致抵触心理的产生;其次,物联网技术的兼容性决定了推广的规模。兼容性好的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与原有企业、其他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契合;最后,感知效益和成本是物联网技术推广的决定性因素。带有明显营利性质的企业最看重的因素:一是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否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二是增加硬件设施成本以及相关维护成本是否不大于原先的人力成本。
2、所处组织特征(O)。就是指企业规模、高层支持、技术知识、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信任等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在面对新技术的推广、实验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包括购买硬件设备和聘请专业人员等;承担新技术实验失败风险的能力也比小规模的企业要大些。高层决策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和支持程度,相关人力、物流、财力的支出程度,也影响着物联网技术是否会被采纳。供应链企业之间较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对采纳物联网技术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众企业若想共同推进新技术的采纳,就需要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协作。
3、周围环境因素(E)。主要包括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竞争压力一方面是由于同业企业采纳物联网技术,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不得不采纳以跟上行业的整体步伐;另一方面是合作企业要求而应用物联网技术。另外,政府方面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广的基础上,还需拨出专项资金来帮助更多的企业进行物联网改革。政府政策的倾斜往往是具有超越一切其他因素的影响力的。
主要参考文献:
[1]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
[2]Koh C E,Kim H J,Kim E Y.The impact of RFID in retail industry:issues and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J].Journal of Shopping Center Research,2006.13.1.
[3]Seymour L F,Lambert-Porter E,Willuweit L.Towards a framework for RFID adoption into the container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5.1.
[4]高娃.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
[5]黄承红.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对广东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2.
[6]李治宇,胡志全.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分析[A].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6.
[7]李晋瑶.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孙逊.物联网技术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9]于莉.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
[10]赵松岭.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
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得到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充分显示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一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包括3个层面,即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1.1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以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将新知识与新技能应用至农业生产过程中,达到增产的目的,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技术指导是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2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
即在技术指导基础上,增加产前咨询指导及产后的销售服务,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与组织农民经营均属于该范畴。广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对狭义农业技术推广的拓展深化[2]。教育是广义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1.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指基于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作用下,通过多样化形式,使农业新成果、新信息扩散至三农中,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推动三农综合发展[3]。沟通与咨询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2.1农业技术推广是传播科技成果的纽带科技成果的传播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媒介,将农业技术扩散至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科技成果是农业专家与学者研究的成果,基于实践基础上得以归纳、总结和研发的农业成果。如何有效将农业科技成果传播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媒介,充分发挥着其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
2.2农业技术推广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变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农民以农业科技成果为指导,优化农业种植技术与生产技术,以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新科技成果的创造
若想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需求,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应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新技术成果研发中的创造作用,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熟知农业技术推广情况、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为研发新科技成果提供依据,保证农业科技成果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4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综合素质具有教育作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诸多农民仍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作用,结合多样宣传方式,使农民接受并认可农业技术推广。
2.5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方针、政策等的制定具有参谋作用
基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下,农业技术推广员充分掌握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为制定新的农业方针及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再完善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
3小结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经济中的纽带作用、促进作用、创造作用、教育作用和参谋作用,推动农业发展。
作者:蒋洪元 单位:云南省巧家县老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剑飞.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篇4
尽管各国的国情、农民的素质、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等各不相同,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模式也各不相同,但对于新经济形势下的创新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都有着许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对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思考
2.1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农技服务体系
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体制陈旧,已严重滞后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因此,必须对现有农业推广体制进行深度改革,从精简农业推广机构出发,对非技术人员进行人员压缩,另外应着力推广实行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建立由农民参与并主导、行政管理同步参与协作的农技人员考核激励机制,并大力提成和鼓励私人企业参与到经营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来,对于私人企业参与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还应给予适度合理的补贴。
2.2改革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部门要适度进行角色转换,气摒弃既往直接由政府部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传统守旧模式。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要尊重农民经营的自,强化农民群众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相关决策中的参与度与决策权,变传统守旧的“行政强制式”的推广方式为新经济形势下的“引导式”和“服务式”农业推广模式。此外,在农业技术产品的选择问题上,应该戒除盲目的贪大求洋思想,反对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应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多以新型实用农业技术为主。
2.3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
政府部门的鼓励与支持,历来都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至关重要。新经济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建立由中央与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筹措农业推广经费,公益性推广的公共投入为主的投资体制。此外,政府还可以积极完善间接的融资体制,鼓励民间、私人投资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来。
2.4赋予高校和科研单位更多的农业技术推广功能
新经济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应该更充分地发挥高校和农业科研单位传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多让他们承担起农业推广的项目,在推广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并积极培训大批的农业技术的基层一线推广人员,促进农科教结合与产学研一体化,从而形成农业推广的竞争力。
3结语
篇5
关键词:农业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应用
一、引言
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经济起到的促进作用是较大的,而且农业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我国的农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地区在对农业经济展开管理时依旧采用传统模式,这就使得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低下,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展开农业经济管理时,要保证农业大数据能够得到充分应用,如此方可使得管理实效性大幅提高。
二、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信息是十分关键的资源,进行农业管理的过程中将大数据技术予以充分应用,能够使得农业信息化大幅提升,将农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予以收集、分析,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做出的决策更为正确,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如此一來,农业生产就能够有序展开,相关的生产要素能够切实结合起来。当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后,可以使得农业发展更为稳健,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为了使得农村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发展,必须要将农业科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大数据技术则可使得农业科技得到有效推广,科研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进而对数据信息展开深入分析,这样就可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很多。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如果能够对大数据分析结果有切实的了解,就可确保作物选择是最为合适的,完成播种后也可对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有清晰了解,而且可以对农业科技予以充分应用。
三、现阶段我国农业大数据的发展状况
对农业生产经营的现状予以分析可知,若想保证经济、社会效益有大幅提升,必须要将大数据技术予以充分应用,而且要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数据。当然,农业生产经济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较多的,尤其是土壤、气候之类的外部因素会带来较大影响。农业大数据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其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动态性,因而必须要完成好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同时针对相关数据展开深入研究,这样方可保证农业生产经营能够有序展开,因此说,在当前时期必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同时,要确保大数据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应用。
四、农业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农业大数据在发展的时候面临的机遇
在信息技术发展持续加快之时,智慧农业成了关注的重点,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将农业大数据和农业产业结合起来。在我们国家,农业大数据已经开始得到应用,这就使得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当然,在对传统农业予以转变时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较多的,若想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真正赋有实效,必须要将大数据改革予以有效落实。从农业大数据发展来看,农业信息技术中心已经构建起来,相关的农业平台也更为完善,对大数据予以利用就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数据信息的储备量是较大的,这就使得农业朝向现代化发展获得更为坚实的基础。国内的很多科研人员正在对大数据技术展开研究,数据获取能力有提高了很多。当农业大数据能够得到高效利用的话,能够保证将农业气候、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清晰呈现出来,其也能够保证检测市场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并促使经济效率大幅提升。国内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深入展开,这就保证互联网技术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特别是将云计算、农业大数据予以有效应用的话,可以确保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效性,而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会促使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二)农业大数据在发展时面临的挑战
在对农业大数据进行采集时,相关的设施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尤其是网络设施的普及率不高,如果能够保证网络环境能够更为快速、畅通的话,数据获取才会更加便捷,并能够实时完成数据筛选工作。然而在国内的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是较慢的,信息化程度也不高,网络条件并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农村地区的社会环境是较为复杂的,人口也不够集中,这就使得农业大规模经营目标难以实现。农村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如果职能部门没有提供扶持资金的话,完全依靠农户是很难建立起数据采集系统的。在现阶段,国内的很多村落并未实现互联网覆盖,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地质条件限制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而这就使得农业大数据推广受到较大影响。问题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的话,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效果就无法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同样会变得较为低下。在我们国家,对农业大数据有切实了解的人才是较少的,而要保证农业大数据能够迅速发展,相关的技术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除了要对农业数据网络熟练操作外,同时要懂得如何对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筛选。国内大部分的村落是不够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较为低下,在采集农业信息数据的过程中,要将农村地区作为关注重点,技术人员留在农村的意愿并不强烈。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选择到城市务工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城市技术人才中,想要在农村发展个人事业的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是较为重视的,然而愿意继续任职的非常少,而这就使得农业大数据在专业人才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五、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一)积极的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在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农业大数据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若想使得农业大数据应用效果更为理想的话,农业人员必须要通过有效途径来对大数据形成正确认知,能够主动、合理的应用大数据,进而使得农业经济能够保持稳健发展。
(二)促进管理升级
对农业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其涵盖的内容是丰富的,而要确保数据分析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则要将农业大数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物联网技术持续发展之际,智能推广的受关注程度提升了很多。从当下的市场现状来看,广大农民可以针对订单展开研究,从而了解市场潜力,如此就可使得数据收集过程中所要投入的成本切实降低,而且所得结论是较为准确的。在我们国家,农业部门已经构建起了完善的大数据分析体系,并通过其来对信息价值予以挖掘,并将市场的未来发展予以明确,而这也就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真正具有实效性。在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时,对大数据予以利用可以使得农民、市场间能够形成紧密的关联性,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所需的指导。此种管理方式可以将播种、收获的具体时间予以明确,农作物产出率会切实提高,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从农产品销售的角度来说,利用大数据来完成分析工作,这样可以确保选择的运输路线是最为科学的,同时可以使得产品推荐效果更为理想,农业生产可以处于有效管控中。
(三)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人才
在大数据技术得到有效应用时,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若想保证工业发展更为稳健,必须要保证大数据应用效果更为理想,而要达成这个目标,专业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政府、企业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主动和高校进行合作,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并要展开针对性培训。此外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予以收集,利用专业软件来完成分析、总结工作,将制约因素切实寻找出来,进而对原因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管理制度予以细化,确保其能够执行到位。工作的细节、流程也要予以优化,确保人才培养顺利进行,使得人才素质有大幅提高,如此方可保证农业经济保持稳定發展。
(四)具体分析大数据在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中的作用
为了使得农业经济管理赋有实效,要将农业大数据平台予以有效利用,确保信息技术、互联网能够实现整合,这样方可使得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农产品质量对我们国家的战略布局会产生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是较高的,职能部门对大数据平台予以应用可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农业模式的现代化程度会得到提高,利用互联网就可将农业生产的信息呈现出来,如此就可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展开,监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食品安全可以得到切实保证,久而久之,农产品就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农业经济也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助力电商进行农业广告的推荐
通过合理的借助于大数据的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电商平台,不断升级服务器对用户的行为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这样可以方便企业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对目标用户做出准确的定位。因此根据企业来说,通过目标用户的定位,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同时减少不确定因素所出现的巨额广告费用。
六、结语
篇6
第二,强化种子管理站的推广职能。在这里,笔者建议在一些基层的种子管理站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示范培训中心,这样有助于着力打造一批引领这个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助于解决当地的农业科技成果,最大化的将其成果转化为农业技术生产力,并广泛地应用于农村,服务于农民,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这里,笔者总结了几点,具体来说是我们可以选择当地的主导农业种子产品,扩大种植面积在当地积极大力推广。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当地设置示范培训中心,承担新品种的引进,种植,展示推广。
第三,我们要不断地改进推广方法。我们的农技推广部门的推广方法要高度重视起来,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把其中的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中。基于此,笔者在这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参与式农业推广模式,组织农民参与推广过程;费用共担模式,另外还可以采取项目带动推广模式,即通过重大项目的支持,将信贷、水利、农业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户开展系列化推广服务。培训与访问相结合模式,即专家培训推广员,推广员服务于农民。
第四,我们要坚持农业科技的培训。作为基层的农业管理部门要把这项任务作为长期性来看待。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采用经常性的培训来增加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与农民群众现身说法,现场指导培训相结合,另外专题培训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并不断地组织农民科技示范户现身说法,拓宽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渠道,积极扶持广大农民组建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第五,我们要搭建农技推广应用网络平台。我们要不断地加强以县农技推广站、镇农服中心等农技推广队伍得建设工作。要重点把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所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的载体,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目前的科技技术即网上视频点播实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开展远程教育培训,直接对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进行新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篇7
本刊讯 2016年12月30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任务;传达学习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等工作。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全面推动,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突出抓主线,围绕主线谋划工作,理清思路,持续发力;突出抓重点,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把资源力量向重点工作聚焦;突出抓典型,通过试点示范、树立典型,带动面上取得成效;突出抓机制,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抓好宣传,讲好“三农”故事,增加社会信心,善于运用新闻宣传推动工作。会议要求,各司局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负起责任,把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办。要狠抓工作落实,对照分工安排,抓紧制定贯彻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排出工作进度,采取具体措施。要强化绩效问责,把重点工作作为硬性指标纳入绩效管理核心指标体系进行管理和考核,同时要不断强化督查责任,创新督查方式方法,建立督查台账,确保重点工作推进落实。
会议传达学习了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重点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开展水果蔬菜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会议指出,的重要讲话,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新的增长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重要意义,并对下一步工作方针、方向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为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把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目标,着眼规模养殖场、养殖大县、制定标准、依法治理和督促检查,全力以赴抓好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工作。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要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发展谋划,整合资源力量,坚持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推进工作组各项机制,大力支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重大行动;要加强沟通协调和工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会议指出,《规划》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等方面谋划了一系列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下一步要抓好细化落实,制定出台重点工程专项工作方案,确保任务落地;要形成工作合力,充分调动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提质增效;要积极争取支持,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
篇8
[论文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经济增长;投资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型增长,这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一改变使得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更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推广人员都仅仅拥有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企业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由于农业企业的高层领导普遍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质的基层员工,这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技术不均衡状态,从而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的经济现状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背景
我国的农业推广投资呈现持续性增长,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30多亿逐步增加到2009年200余亿元。在2010年,投资增长呈现出突然性的剧增。总体来看,推广投资的年增速较大。尽管我国对于农业在推广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比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增长速度高,但相较于财政总支出,我国政府在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待加强。
(二)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强度
农业科研方面的投资与农业生产GDP的比例称之为农业推广投资强度。农业推广的投资强度从1996年-2010年的十五年间增长了86%,每年平均增长5.7%。农业推广投资十五年间增加388%,每年平均增长25.9%。由于GDP的增长十分迅速,十五年间尽管推广投资增加了388%,投资强度仅增加86%。农业GDP在这十五年间累计增长达到了161%,平均每年增加11%。而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累计仅增长7.6%,平均每年增长1.2%。政府对于农业的推广投资较农业科研的投资而言,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绝对量都相对强度较大。尽管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推广投资强度逐年都在增高,但其在我国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却逐年减少。十五年间这一比例下降了0.2左右。这些数字都说明尽管政府的财政能力正在逐渐增加,但在农业推广方面的投资并非随之增加。正是由于政府在财政方面对于农业推广并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很多与之相关的推广机构很难进行推广工作,更有甚者已经不能正常进行工作了。在政府投资范围内,许多受财政支持较多的地区尚且仍可勉强对工人发出工资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但推广项目的经费仍然十分少,维持科研十分艰难;财政支持较为薄弱的地区,甚至连工人工资都无法承担,可以进行实验项目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
(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投资方式
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被大众认为是准公共物品,所以在成本方面,作为这一成果的市场需求方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以及农民难以承担;我国的农业生产普遍具有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进程缓慢、生产的比较利益较低等特点,并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大型企业的依托,私人企业也不大愿意投资于农业科技。这些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推广必须要去依赖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资。
二、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体制发展中的问题
开拓农业新技术十分重要的途径即为科研,我国的科研项目的导向大部分都是由政府进行引导,追求更多的是科研成果。在整个科研进程中,无论是科研选题还是项目成功申报,以及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追求所谓的高、精、尖。从而更加使得很多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推广时根本不可行。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是开拓新的农业技术。这就要求机构在选择培训行政人员时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使得行政管理到位,停止出现这一系列不良循环。
(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体强度不够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农业技术推广还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而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依然占据较小比例,投资总额也很低。在财政支农总支出中,这一比例仅占10%。
(三)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一定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集约型增长,这与以往的粗放型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一改变使得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形成一种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技术推广人员都仅仅拥有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企业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由于农业企业的高层领导普遍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十分缺少高素质的基层员工,这使得企业内部呈现出技术不均衡状态,从而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四)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脱节
农业技术的最大客户就是农户和农业企业,由于一些原因,致使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高,进而影响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纯农业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农户用于新技术的资金储备不足;其次,农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制约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后,农村在信息传递方面比较单一,在获取信息方面滞后,不能同步科技创新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的科技创新不能很好应用于生产,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农业经营规模比较小,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也要加以考虑。例如:日本的农业生产,在规模很小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应用的农业技术很高,主要原因是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结合紧密,做符合实际的农业科技创新。
三、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中的现状和作用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经济的技术推广总投资量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但由于政府的财政强度并没有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总体上仍然表现为推广技术总投资量的不足。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函数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投入
1.落实2012年最新修改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使政府财政对于农业推广得投资形成一种长期的配合模式。各县市政府部门应在预算范围内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并不断按规定持续增长该资金,不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强度。2.各县市政府部门应该对款项的落实进行监督,保证每一笔款项都用于实处,并定期对其进行评审考核,保证资金得以有效利用。3.作为促进农业不断进步的基础的农村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之后以农村信用社为重点而不断扩建,但是仍然不具备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仍须政府不断进行探索完善。4.实现推广的主要途径是成立相应的农村基金委员会,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委员会,使农村合作基金组织不断规范。除此之外应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在广大农村的应用程度。5.对于款项资金的使用要更具科学合理性,在实践中要不断去调节农业推广费用的投入结构,合理调整项目费及事业费的比重,以及在事业活动中业务活动费用同人员费用的比例,保证推广工作有序顺利进行。
(二)依靠投资来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政府应该推行更为合理的农业科研机制,在机构中设置专门的独立监督小组和领导小组,两个部门在运营过程中相互促进并互相监督。2.在项目评定过程中聘请一些专家来对其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决策分析,按照相关规定来对其进行评估,界定项目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3.应将科研活动紧跟市场需要,使得科研成果应主要在农业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即不断让科研机构转型。
(三)构建多样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营模式
改变由上至下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应用中逐渐立足于市场,保证对农户需求的满足,形成由下至上的新型推广模式。逐渐开始以政府投资的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干,各类型的合作社和协会为辅助的内外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可以在农业部门及农业院校中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促进对新技术的推广。对于相关农业企业的投资开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有效利用农业合作社来使其发挥相应作用,提高农业技术的传播速度。要加强对于民间资本的合理利用,增加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的贷款,不断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模式。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在“科教兴农”过程中,必须使农业的生产和科技创新脱节问题得到解决,然后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改变,把相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推广机制,让技术落实到基层,并积极的参与交流和指导。主动把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和相关资金的站点,每年按时按点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并成立农业技术指导的专家小组。积极地把科研成果推广到农业当中,建立专门的科技园区,并且把成果具体化,在现场给予农民指导,让农民逐步的学习,并应用于实践。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农业高校的学生下基层,积极主动地到乡镇农科站工作,并给予奖励,用来鼓励。农科站要把推广员的素质提高,结合农科教企和产学研一体化。让农机人员深入村里进行指导服务,形成示范的科技园区,让涉农的企业有专业的服务组织,在需要时给予积极的农业技术指导,让高新的农业技术有效地得到实施和推广,让农户和涉农企业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篇9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深受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现状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备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实现农业的安稳和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何为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
1 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即是对农业的发展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分工、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界定和论述,但其核心是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和界定当地农村和农业资源,并对当地已有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予以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的经济意义在于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了农村和农业资源,促使农村和农业从单个的、零散化的发展走向规范化和集体化的发展。
2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尽管农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但需要承认的时,当前农村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落实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中,农业经济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优势和前景。这一方面是受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社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被农民所理解和认识。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尽管国家为了农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但在地方政府却没有积极的落实,最终被农民所轻视和忽略。
二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近十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固然有一些地区在探索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足。
三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其并非是简单的设计一个相关的管理职位就可以,而是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都有着相当好的学识和文化功底。
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措施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并论证相关的可行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进和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现状是地区间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农村区域的大小和地形地势严重的影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随着农村行政区的合并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转向集体化的生产,促使农业从一个变动的发展转向不再过分依赖自然气候的发展,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打下相关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活下来,并积极发展。
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应是现代化和规模化齐头并进,现代化包括了生产的现代化,如使用现代化生产器械进行生产和耕种。而规模化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当前比较成熟的一区一品或一乡一品。
三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其所涉及的管理对象也是农民。因此,在管理学的角度,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主体,即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我们还需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文化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行打下基础。
篇10
1.农业大数据帮助相关企业増强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日益趋近与规模化、企业化,这样的趋势不仅可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还能使得农业大数据可以尽可能的为更多人服务。而对于农业大数据来说,它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就是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
根据相关可以发现,我国农业企业一般有以下四种类型,分别是提供服务的农资企业,生产农产品的农业生产企业,加工农产品的农业加工企业以及进行产品流通的流通企业。这四种农业企业基本上涵括了我国目前所有的农业企业类并且对于这四种类型的农业企业来说,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这四类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加剧。与此同时,在这个形势下,农业企业中的问题会被逐渐的暴露出来,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问题对于农业企业的发展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比如说,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农业市场的变化较不敏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更新较慢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得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大大降低。而为了使得农业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得农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相关企业必须尽快的将农业大数据运用到企业发展中来。
农业大数据在农业ik业的运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首先,农业一般是存储在系统的数据之中,这样就使得企业在查阅相关数据时的效率明显提高,并且使得农业数据的滞后性大大降低。这是因为相关企业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只需要根据权限登陆数据库系统,然后通过简单的查询就可以将数据直接调用出来,与此同时,数据库中的分析软件、预测软件还能够帮助企业对数据进行使用,使用的报告可以直接给企业的上层决策者提供支撑。而这个过程都是通过系统中的软件“一步化”完成,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数据使用过程中数据传递等过程的时间与成本消耗。其次,农业大数据能够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提供支撑。对于农业企业的发展来说,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技术”。而农业大数据的使用不仅可以给企业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最新的资料,还能使得企业技术的发展朝着社会需要的发现进行。最后,农业大数据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农业企业想要在激烈竞争中寻求更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对农业市场的变化有更为准确的把握。而农业大数据来源正是农业市场变化的收集工作,因此,想要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农业大数据的使用必不可少。
2.农业大数据帮助相关企业与部门更好的进行预测与决策
农业经济管理中除了农业企业之外,我国政府中农业部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农业部门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则主要通过宏观的调控。在农业大数据的使用中,相关部门不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获得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还能够从这个大的方向中对未来我国农业发展进行预测。与此同时,农业大数据还记载了国内外农业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果,这样就能够给我国农业部门进行宏观据测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使得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尽可能的少走“弯路”。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