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篇1

摘要 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迅速增加,开发规模急剧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卖方市场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竞争日益加剧且逐渐规范的买方市场。面对新的市场变化,房地产开发商开始探寻适合逐渐的有效投资运作模式,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 房地产行业 盈利模式 转型

一、房地产行业中的盈利模式定义

对于房地产业,一个完整的行业链条包括土地、融资、施工、销售和物业管理五个环节,因而其盈利模式表现为,企业通过对房地产行业价值链的分析,选择自身在价值链上的定位,从而确定本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业务安排以实现盈利的方式。

二、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现状

国内房地产业起步之时,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很自然将目光投向了与内地一衣带水的香港。开始是深圳学香港,后来是沿海学深圳、内地学沿海,香港模式遂在全国推广开来。应该说香港模式在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

1.行业内投机炒作现象严重,缺乏多赢共赢的生态链式的循环开发模式。

2.融资过重依赖银行资金,伴随投机牟利冲动和地价不断上涨,资金链供应紧张,当前盈利模式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逐渐凸显。

3.房地产开发占比偏大,中介和流通服务比重偏小,粗放式经营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三、国际典型的房地产盈利模式分析和借鉴

(一)房地产行业盈利模式从宏观角度的比较与借鉴

全球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模式可分为四种,美国模式、资源短缺型模式、政府介入模式和非市场化运作模式。

1.美国模式。主要指地产开发的所有环节都由不同的专业公司完成的细化分工模式。在美国模式中,融资方式除银行提供贷款外,还依靠退休基金、不动产信贷等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由此美国民众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房地产的投资。由于全民参与化解了资金高度集中带来的危险,也容易抵御由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

2.资源短缺型模式。典型代表就是“香港模式”。

3.政府介入模式。指政府以市场化手段入市,使资本供给带有非市场化的特色,金融产业链被打破,不起主导作用,同时流通链也受到干预和约束,整个产业链的两头被政府力量所左右。典型代表是日本和新加坡房地产业,这一模式要求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和调节力。

4.非市场化运作模式。主要在欧洲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实行,推行全民住房福利化,如德国和英国。

通过研究全球房地产业的四种模式,可以判断,中国房地产业既不会走英国、德国模式,也没有日本和新加坡政府那样的财力和调节实力;同时,我国总体上资源并不短缺,虽然在一些特大城市的局部地区表现有一定程度的资源紧张,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汽车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居住方式将发生改变,商业地产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因此,考察中国房地产盈利模式的走向,总体来看更可能往美国模式靠拢,即金融主导推动,流通主导拉动。

(二)房地产行业盈利模式从微观角度的比较与借鉴

从价值链角度,房地产企业典型的盈利模式可以分为土地开发盈利模式、房产开发模式、增值服务模式、资产运营模式和房地产投资盈利模式四种。在公司层面上,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安排:单一公司模式和多公司模式。

四、中国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住房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由此决定了房地产行业中的过度炒作或过度风险都必然招致对房地产市场的严格管控。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一个房地产企业如果不能预见性地理解到这一层次,就不是一个有前景的企业,因为不理解到这个层次,就不会制定正确的战略去配合社会和政府的需求,从而必然遭到调控打压,影响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五、中国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方向

企业在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时,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从中国国情出发,找准自己盈利点,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对于企业来说,在未来所应抓住的关键盈利点。

首先是从企业的单一结构,即多面手,转向专业化的多元结构。即各个房地产针对各个价值链进行专业化的定位。以后的趋势是,房地产商从融资到开发,再到销售等进行全面的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是需要一种分工协作。

其次是改变过去粗犷的开发模式,不再仅仅从房地产商的角度或者肤浅的分析消费者因素而进行项目的开发,而是要着眼于精细化。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不断针对宏观形势的变化,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通过不断的精细化,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建立起企业的品牌,培养出忠实的客户,才能够在顺应城市化的进程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也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保持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林晓艳.基于生产特征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型研究.建筑经济.2008(9).

[2]张杰.房地产企业扩张战略研究.重庆大学.2005.3.26.

[3]薛英,王春峰.国际市场房地产融资方式创新与我国公开市场融资.现代财经.2005(2):25.

篇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这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领域实行PPP模式提供了纲领性文件。

目前基础设施业务面临的市场形势

传统模式的困境。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高企,BT模式实施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大量采用建设一移交(BT)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导致了地方性债务高筑。国家审计署2013年底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审计结果同时表明,BT模式是债务资金的第二大来源,融资平台公司是政府举债的第一主体。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将控制BT项目举债规模,BT项目市场明显萎缩。

二是优质高速公路BOT项目稀缺,竞争日趋激烈。最近十几年,国家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完成6.80万公里,已完成国高网规划目标的79%,主干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在剩余21%中,多数是连接线或支线,且大部分规划于西部边远地区,车流量无保障,往往需要争取到政府补贴才具有投资价值。部分规划在东部发达地区的线路,由于收费标准较低(比如浙江省目前小型车通行费费率仍为0.4元/公里)、单公里造价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堪忧。因此,未来的高速公路BOT市场,优质项目稀缺,竞争日趋激烈。

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2014年3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城镇化的各项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这几方面的各项指标将大幅提升,未来这几方面投资需求巨大。财政部有关领导在讲话中提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鉴于新型城镇化的巨大资金缺口与地方债务高企这一矛盾,2013年底开始,财政部牵头的相关部委以各种方式力推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

基于目前基础设施投资业务的市场形势、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广阔市场以及国家层面对PPP模式的推崇程度,未来我们要想在基础设施领域继续取得骄人的成绩,需要对PPP模式深入研究,抓试点、立标杆、找成功经验,以便抓住国家力推以PPP模式搞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历史机遇。

新形势下运用PPP具体操作模式的思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具体要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可见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先决条件。同时,在新经济环境下,全球产业的重组与调整、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改造、为解决“北上广”等特大城市资源和环境不堪重负而提出的产业转移等形势,为以产业为依托的产业运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产业运营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产业运营,是指以产业为基础、由工业类用地或物流/仓储类用地两大类型为载体,开发服务于生产制造、研发办公、仓储配送、商贸物流、生产业等产业价值链上相关环节的新型形式: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了工业园、科技园、商务花园、仓储/商贸物流园及相关的生产配套设施等产品,同时,产业运营的模式可以复制到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操作方法如下。

投资合作基本架构。以PPP模式投资的产业综合体项目,不同于传统的单体投资项目,它是多个项目组合的项目群,在实际投资中,往往是一、二、三级开发联动。

通常情况下,可包含以下主要流程:投资人或投资人组建的联合体(按需求整合相关企业),参与政府组织的投资人(合作伙伴)招标投标,中标后与政府共同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取得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后,根据产业定位,对区域实施整体策划、规划、设计,并成立相应的开发分公司或部门,针对各项具体的开发内容实施投资开发、招商、运营,打造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综合体,使区域内相关产业从无到有、从零散到聚集,从而实现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区域地块及物业的升值,而投资人则从各级开发中获得相应的利润。投资合作架构如图1所示。

图1是基本的合作架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某项单体的开发项目,是否需要单独签订投资开发协议,需要和政府方深入沟通并以合同形式约定。

运营模式。传统工业园的运营中,园区的服务更多的是企业自己组织或社会零散提供的形式。而新型产业综合体运营模式中,运营商作为政府的授权企业,为园区的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统筹协调组织园区内各类资源,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档次。并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和集约,提高入园企业产品附加值,其模式见图2。

盈利模式分析(价值实现方式)。PPP模式投资运营的产业综合体,不同的开发阶段有不同的盈利点,是一个短、中、长期结合的投资组合,各阶段的利润来源能为项目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整个项目的盈利组成分三大部分,如图3所示。

此类项目,投资人除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外,还获得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利润(价差收益),同时,该模式能在项目启动后2~3年内产生现金的流入,缓解资金压力。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地的政策及项目公司的资金情况,合理选择土地出让与项目公司自身开发的比例,合理选择二级开发中物业的租售比例。根据宣传、招商进度合理地把握各开发环节的投资节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目前国内成功的产业综合体投资项目中,投资商依靠前期介入规划、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及在园区内的主导地位,享受了极高的土地红利,为二级开发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成为了投资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但该项利润受土地政策的影响较大,有较大的政策风险,前期经济测算时不应抱过于乐观的态度。

退出机制。产业综合体的委托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合同关系,在合同设计时应设计好合理的退出机制。退出分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被动退出指发生了不可控制、无法挽回的风险,或项目干系人中有重大违约行为,导致项目难以为继,项目按协议约定的条款由政府方接手,属于风险管控的范畴。这里主要讨论主动退出,一般情况,主动退出主要是指项目投资经营方因自身发展需要,主动选择转让、二次融资等行为。主要有如下常规办法:一是股权转让,直接将项目转让给有意向的专业公司经营;二是利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资本运作的手段,将持有物业资产证券化,从而实现实质上的退出;三是持有同类物业整体打包上市,实现实质上的退出。后两种办法在国外的PPP投资项目中被普遍采用。

PPP模式实施企业运营项目关键要素

PPP模式投资的产业综合体项目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要成功实施一个这样的项目,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产业科学定位。产业定位是产业综合体投资运营的灵魂,能否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政府的长期规划、国家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宏观形势,作出科学合理的定位,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通常产业定位应综合考虑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等宏观因素及区域人才、人文、政策支持等微观冈素,并结合以上因素分析项目的发展潜力、经济产出、政策支持、配套服务需求、用地需求、社会效应等要素,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对项目产业作出合理科学的定位。

优惠政策(政府支持)的争取。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土地、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等各个方面。政策的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运营商招商的难易程度,关系到人才、企业聚合的源动力。因此,在投资决策的各阶段应充分考虑优惠政策的力度,在招商中应加强宣传。

建筑规划、设计质量的把关。规划、设计能否很好地体现出产业的定位,实现决策时候确立的定位意图,对园区的持续招商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建筑规划、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园区环境品质,关系到客户(企业、个人)的使用体验,因此,项目前期应选择国际、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并对其产出质量严格把关。

招商及持续招商。产业运营商以产业运营为核心、以打造产业集群为重点、以产业资源做竞争力。产业的招商、引进是冈区运营的核心工作。产业的定位准确与否、地方政策的支持力度、园区建筑规划、设计的质量,最终都将直接影响到运营商的招商。同时,从运营商内部来说,投资决策前应详细分析自身在投资行业内的资源优势(也有可能是政府的资源优势或者当地的资源禀赋),着重打造招商团队自身的能力,注意主导性企业的引进(或者直接考虑整合主导型企业参与产业综合体的投资运营)。

投资运营商自身能力的打造。PPP模式投资产业综合体,不同于以往的单体项目,它是多类型、多个项目组成的项目群,因此,投资运营商是否具备相关的能力,是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这些能力应包括以下方面:资本运作、各类项目投资管理、招商、销售等,作为单个企业来说,不可能具备整个项目各个环节需要的专业能力,因此,整合相应行业内相关资源的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PPP模式的几点建议

PPP模式能缓解地方政府债务,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同时,PPP模式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投资风险较高,在决策时应加强风险的识别和管控。对投资人来说,BT模式惯有的“短平快”可能会一去不复返,优质的BOT项目稀缺,PPP将会是未来的市场方向。这需要投资人能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基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建议如下。

一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环境及全国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以产业运营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短、中、长期投资结合的特点也符合公司发展的定位要求。建议公司抓试点、抓可复制项目,为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奠定基础。

二是建议公司加强自身相关能力的培养,加强规划、招商、行业运营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及灵活度,为公司进入新兴的市场提供组织保障。

篇3

许永源

学号:2014220134

摘要

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开征以来,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迅速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征税范围大多覆盖所有货物和劳务。

目前,我国制造业全面采用消费型流转税方式,随着工业制造分工细化,制造行业盈利水平的降低,导致从整体税负率上看,增值税税负相对营业税税负较低,从而造成整体制造业税负水平趋于下降,而服务业税负水平相比趋向于上升的局面。

营业税税负率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状况,将加剧制造业滞涨和市场消费能力下降的局面,严重失衡的状况下,还将阻碍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国家通过转型升级、技术革新来改变中国产业结构、实现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的大政策推广。“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也对拉动内需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轮“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影响很大,通过税费降低,价格转移的经营成本也随之降低,消费者也从中得到实惠。不过“营改增”在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套取进项抵扣发票以及部分企业利用增值税票虚开客户发票的潜在税务风险,需要通过强化增值税发票管理来降低税源管控风险。

关键词:营改增 商业模式 影响

第1章 前言

本文通过对福建最大港资液体化工码头—福建泰山石化仓储发展有限公司在“营改增”实施的前后商业模式分析对比,以及会计利润核算方面的不同,突出展现“营改增”对石化仓储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企业的商业运营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以下,我们将通过对石化仓储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前后的经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到企业经营内部了解税费体制改革带给企业的诸多影响和利弊。

第2章 ‚营改增‛带给石化仓储企业的整体影响

2.1

石化仓储企业介绍

2.2.1 泰山集团介绍:

泰山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以及其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泰山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代码1192),是一家致力于为中国和全球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综合性能源服务的公司,分别在广州南沙、福建泉州、上海洋山兴建大规模石化产品仓储设施,并开办国际先进的船厂和远洋学校,发挥集团在亚太,尤其是中国地区的优势。业务范围涵盖石油及石化产品的分销、仓储、供应、运输(集团拥有多达35艘的油轮船队,总运力超过375万吨,其中包括13艘超级油轮)。集团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水域之间拥有两座浮动油库,总容量为34万吨。

2.2.2 福建仓储、码头项目介绍:

福建泰山石化仓储发展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泰山石化集团控股的香港永富联集团有限公司(外方,占股份的95%)与福建省泉州友联投资有限公司(中方,占股份的5%)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2004年4月8日经泉州市泉港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以泉港[2002]17号文批复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

福建泰山石化仓储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从事码头及仓储设施的经营或出租,为福建泉港石化基地或福建周边地区具有石化原料及产品经营资格的相关企业提供仓储服务,为石化运输船舶及货主提供靠泊、装卸服务。

同时,该公司拥有3000吨级固体码头配有出运滑道,40吨的门吊1座,后方配有10万平方的场地,也是大型水工、钢构件的理想预制场所。

福建泰山石化仓储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主要服务于其在泉州泉港区海岸线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大型石化工业项目,目前有福建联合石化、中化炼油厂、中海油液化天然气基地等。

公司为此配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及高效的管理系统,公司可全日24小时为外轮提供服务。公司享有保税资质,可提供国际转口服务,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油品、石化产品以及化学品的卸载、仓储和调兑服务。公司存放的产品可进保

税库,如不在国内销售,则免收进口关税,并可转运至其他国家。公司也计划成为国内外石油交易所的期货交割库。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体化工品和石油产品的装卸、仓储。装卸业务指利用自有码头为货主提供货物的装卸服务,收取装卸费;仓储业务指货物通过连接码头的专用管道输送至储罐,为货主提供货物仓储服务,收取管道运输、仓储、出入库操作费。

仓储的化工品包括醇类、芳香烃、脂类、酸碱类等。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石脑油、航空煤油等。根据仓储货物特性的要求,公司具备对货物进行加热、冷却和利用氮气保护的仓储条件。 2.2 2.2.1

2012~2014年‘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公司通过‘营改增’前后的商业模式改变,提高经营收入水平

公司原有收入结构格局

2012年和2013年,泰山石化的主营收入是:罐租、码头操作费、管道运输

这三部分组成,三项占比约为:58%、12%、29%。

此外,公司还有一些港口租用费、码头使用费、港口保安费、清罐洗灌费、泊位费、堆存费等收入,这部分金额占比仅1%。 ✓

罐租收入:仓储费:按照存放天数收取仓储费用。目前公司收费标准是:12元/月.立。月为月底盘点库存。 ✓

码头收入:(出入库)装卸费:公司为货主提供液体化工品的出入库操作管理服务,提供计量设备,安排人员记录出入库数量等服务,从而按照出入库吨数收取的操作费用。根据国家交通部、计委《关于严格执行《港口费收规

则》(外贸部分)的通知》(交水发〔1996〕664号)规定,一级危险液体每吨按19.3元计收,散装液体按同类费率的50%计收。根据福建省交通厅、福建省物价委员会《关于调整我省沿海内贸港口费收标准的通知》(闽交运〔1996〕156号)规定,烈性危险液体、原油每吨按8.40元计收,装卸烈性危险品货物按相应货类费率加收100%,

即每吨按16.8元计收。目前公司实际收费标准是:18元/每立方。

✓ 管道收入:管道运输费:营改增之前,适用税率为3%,有单独收费;营改增之后,适用税率为11%,公司不再单独收取,合并计入装卸费结算。

✓ ✓

其他小额收费项目不再一一赘述。

除管道运输费税费为11%以外,其他项目收费税率均为6%。 公司2012年-2014年主要收入构成的变化分析:

如图所示

由图可见,2012年公司有单独显示管道收入,而2014年管道收入归并到码头收入,其目的就是2012年营改增之前,管道运输适用营业税税率为3%,如果单独收费,可以比其他业务收入的营业税5%少交2%;而2013年营改增之后,适用税率为11%,公司如果再单独收取,将比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值税税率6%高出5%,所以按照合理避税原则,管道运输采取对客户免费的政策,但是加高了码头装卸费的结算收入。

2.2.2 通过‘营改增’进项发票认证,有效降低运营费用

公司原有运营成本分析

2012年和2013年,泰山石化的主营收入是主要有运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部分组成,占比约为:21%、8%、71%。

由图可见,财务费用对于公司费用占比最大,如果一旦银行利息也实施‘营

改增’,将对大型投资项目带来巨大的利好。

公司2012年-2014年主要成本结构变化分析:

运营费用的成本结构变化分析

✓ 由图可见,2013年公司在收入上升的情况下,整体运营费用下降,主要下降

的项目是运营费、水电氮气成本、维护费,这三项费用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从而降低了入账费用金额。 ✓ 此外,我们通过图表也可以发现,‘营改增’实施之后,人工成本是不受到

影响的。随着整体物价水平的提高,M2广义货币与GDP的差距不断拉大,人工成本上升是必然趋势。这是企业经营成本中无法通过‘营改增’来解决的。

运营成本当中涉及‘营改增’政策影响的成本结构分析

2013年开始‘营改增’,运营费用(运输11%,其他17%)、水电氮气成本(水、氮气13%电17%)、维护费(修理17%建筑安装3%)假设都可以拿到增值税专

用发票,且17%发票居多的情况下,相关费用开始降低。如图所示,2013年三项费用环比下降43.9万元,2014年下降62.5万元。 管理费用的成本结构变化分析

由图可见,2012年~2014年9月公司管理费用增幅变动不大,‘营改增’对管理费用影响不大,除了办公用品购买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因此,2013年和2014年办公费有所下降。由于金额较少,不做过多阐述。

财务费用的成本结构变化分析

由图可见,2012年~2014年9月公司财务费用增幅变动不大,由于‘营改增’目前尚未涉及金融领域,因此工程建设的项目融资贷款利息费用相对固定,目前‘营改增’对财务费用影响不大。

2.2.3 ✓

通过‘营改增’政策影响,企业利润结构变化分析

由图可见,2012年~2014年9月公司,‘营改增’政策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影响十分巨大。2013年和2014年总体利润和EBIT&EBITDA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 2013年净利润比2012年提升259.7万元,业务收入影响为140.8万元,‘营改增’导致运营费用下降的影响为118.9万元。

✓ 2013年EBIT&EBITDA业绩指标环比上升317.7万元,而收入环比仅增加140.8万元,‘营改增’政策以及其他影响导致经营业绩提升176.9万元;主要原因是税费结构变化之后,税前收入增加285.3万元。

✓ 2014年9月收入比2013年全年少807.9万元的情况下,EBIT&EBITDA业绩指标仅环比下降522.2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利息费用和折旧及摊销金额过大,全年尚未提足,所以EBIT&EBITDA业绩指标尚未显现真实情况。此外,‘营改增’政策影响继续加大,公司运营开支进一步减少,促进公司提升业绩176.9万元。

2.3

‘营改增’政策对石化仓储企业纳税的影响 2013年综合纳税影响

✓ 如图所示,2013年‘营改增’之后,对公司纳税造成综合纳税影响是增加综

合税负79万元。

✓ 相同收入情况下,如果缴纳营业税,比缴纳增值税,节税71.4万元。 ✓ 相同收入情况下,缴纳营业税,相关附加税费也可节税7.9万元; ✓ 所得税影响方面:缴纳营业税可以所得税前抵扣25%,而增值税只有附加税

费可以所得税前抵扣25%,因此,所得税影响上,缴纳营业税比增值税节税

45万元;(由于公司2013年账面报表亏损,因此没有实际现金影响。) ✓ 由于2013年进项发票可以认证抵扣,减少运营费用开支45.3万元; ✓ 综合纳税金额影响为79万元,由于2013年经营亏损,实际影响为34万元

(=79-45)。

✓ 从税负率上看,2013年实际税负率高于‘营改增’之前,如果公司正常盈利

的情况下,将高出2%。

有关公司实际税负率的说明:目前企业在建设工程期剩余大量工程建设发票,可以三年

内留抵,因此,公司实际情况税负率与‘营改增’比较分析数据无关。由于固定资产可抵扣的政策在‘营改增’政策之前,为排除有关固定资产进项留抵的实际情况,本文在

第3章 ‚营改增‛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1 ‘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通过以上企业2012年、2013、2014年9月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结构变化分

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从商业模式上,‘营改增’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首先,公司业务

收入和运营费用出现同比降低,服务价格由原来含税价格,变为价税分离形

式,尽管从总量上降低了企业的业务收入,但是作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主体的下游企业得到实惠,也逐一降低了产品成本,有关税费从价外收取,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业务发展;其次,‘营改增’导致公司商业运营思路发生巨大转变,原先2012、2013年收入占比29%的管道运输收入被取消了,相关业务形态转变为码头装卸费,从而企业更注重服务意识,从原有资本设备盈利模式,开始向经营服务提升方向去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 从经营管理上,公司内部的运营部门逐步意识增值税进项税认证对企业利润

影响的重要性。2013年开始‘营改增’,运营费用(运输11%,其他17%)、水电氮气成本(水、氮气13%电17%)、维护费(修理17%建筑安装3%)、办公用品(17%)有关运营费用逐步降低。2013年三项费用环比下降43.9万元,2014年下降62.5万元。

✓ 从股东利益上,‘营改增’政策有效提高了企业现金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了

企业市场估值。根据本文数据分析,‘营改增’促进2013年和2014年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提升。2013年和2014年总体利润和EBIT&EBITDA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体详见公司利润结构变化分析。

3.2 ‘营改增’给企业带来的挑战与应对

‘营改增’政策给企业带来并非全部都是好处。通过以上企业2012年、2013、2014年9月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结构变化分析,其实‘营改增’只是将营业税从财务报表中剥离,并将我们日常经营费用转化为了增值税的一部分,这样财务利润得以提升,实际税负率并没有降低。因此,我们涉税方面开始从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从企业商业模式和经营、财务层面,以下情况值得关注:

✓ 从商业模式上看,石化仓储企业适用服务行业税率,但是国家增值税税法明

确规定管道运输属于运输税率11%的征管范围,尽管公司将管道运输作为无偿提供项目,但实际仍是混业经营收费项目,从税法角度,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当然,反面来说,这也是‘营改增’税收优惠政策的一个盲区,值得引起国家的重视。运输业税负过重,由来已久,通过本届政府的税收体制改革,希望能考虑到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一步降低运输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也考虑到混业经营仓储企业的管道运输税费核算问题。

✓ 从经营层面上看,‘营改增’之后,税收筹划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公

司2013年的税负率比2012年高出2%,主要原因是税费从成本费用中剥离,独

立核算,一方面收入基数减少,一方面总税费绝对值增加,存在计算口径变化造成的比值增加,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过多负担。然而从税收筹划层面上看,罐租和码头收入增值税率为6%,增值税按原营业税标准折算后税负:1/1.06*0.06=5.66%;运营费用中可抵扣税额(运输费用、安装维修保养费用、氮气、水电、油、备品备件等进项)约占总税额20%,因此总税负率可以抵扣20%:5.66%*80%=4.53%,由此,得出公司增值税整体税负率目前为5.7%(详见2013年综合税费分析),仍有继续下降的管理空间(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留抵情况除外)。

从财务管理上看,增值税的认证体系相对营业税管理体系,相对严格。企业

在实际进项过程中,取得认证发票金额的多少,能够取得多少有抵扣价值的运营发票,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运营费用开支,关系到税收筹划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和EBITDA业绩指标。因此,防伪税控的增值税发票开具及认证工作,替代了原先相对简单的营业税发票管理工作,其中的涉税风险问题不言而喻,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加强学习与实践摸索。‘营改增’企业应该尽早学习与防范相关增值税涉税风险知识。

第4章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物联网 运营商 智能硬件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elecom operators’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Internet of things, how to seize these opportunities, what kinds of business models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are needed, the paper used the combination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method to firstly estimate the IOT industry’s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n analyzed the telecom operators’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es. Finally, the paper studied the needed policy environ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rought three kinds of opportunities for telecom operators: connection, terminal, platform, which need to be differentiated.

[Key words]IoT telecom operator intelligent hardware

1 引言

根据目前电信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成果,全球电信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电话网阶段、互联网阶段和物联网阶段,而目前正处在电话网衰落期、互联网成熟期和物联网起步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阶段发展优势虽不及电话网阶段,但优于互联网阶段,虽没有如话音般的杀手级应用,但相对互联网公司而已,有庞大的政企客户资源、不可替代的网络资源、相对成熟的规模化经营积累等优势,因此物联网阶段对运营商来说是更大的机遇期。在当前这个新旧发展阶段交替、行业收入新动力逐渐培育的时期,运营商需要高度关注新业态、新技术的动态,及时挖掘万物互联带来的新机遇,因此,本文接下来将针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物联网为运营商带来的三大发展机遇及应对策略、运营商发展物联网需要的政策环境支持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2 物联网产业研判

(1)物联网产业链价值分布趋势研判

物联网产业有三层架构,应用层价值占比最大且持续走高,其中平台服务潜力最大。从产业链构成来看,物联网产业链自下而上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级,其中设备层的功能是实现持续、实时、精确的信息获取;网络层的功能是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应用层的功能是实现智能、精确、多样的信息处理。从产业链价值分布来看,应用层价值占比最好,未来受益于平台聚合效应,应用层价值占比持续上升。根据麦肯锡报告,包括硬件、芯片在内的感知层占比为25%,但随着IT技术升级,摩尔定律逐步显现,未来硬件价值将走低,预计到2020年占比降为20%;网络层占比最低为20%,但由于网络的不可替代性、规模效益型,未来价值占比相对恒定;应用层价值占比最高,达到55%,其中平台服务增长强劲,将带动应用层价值提升,预计2020年达到60%。

(2)感知层发展趋势研判

智能硬件回归理性增长,2016年有望实现新跨越。2011年至2014年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投资额从18亿元增加到120亿元,增加了6倍多,但高热的行业投资并不能掩盖产品自身的缺陷,集中体现在产品不能切中用户的刚需、用户体验较差、配套服务不完善等,2015年行业投资额有所下降,开始回归理性发展。从2016年1月的CES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到2月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从VR到AR,围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健康医疗四大领域,智能硬件聚焦用户需求和体验,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经历了2015年这一年的沉淀和反思,2016年智能硬件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3)网络层发展趋势研判

2016年是窄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年,2017年有望进入规模部署阶段。3GPP计划在今年6月冻结并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标准NB-IoT,2016年是以NB-IoT为代表的窄带物联技术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之所以说NB-IoT是物联网实现突破式发展的关键,是在于它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NB-IoT具有广范围、远距离的连接优势,更能够满足远程控制、物流追踪等长距离连接应用场景。相对于2G、3G、4G等蜂窝网络,NB-IoT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优势,这正是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华为2015年11月份公布的NB-IoT发展计划中声称要将LPWA通信模块成本降至5美元以下。随着今年6月份标准的确定,预计将有一大批测试网络出现,而且商用网络也会出现,2017年将进入规模部署阶段。

(4)应用层发展趋势研判

应用层发展进度相对其他层滞后,未来将首先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再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预计2020年会有突破性进展。应用层是终端、网络、平台、软件等各环节各要素的集成层,应用层与其他层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目前应用层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受制于其他层的发展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应用层本身尚有待突破的难题,如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消费习惯有待培养等。根据国内外研究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判断出未来应用层将首先在交通、家居、医疗、工业等领域取得突破,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精品应用,再逐步做大做强。随着终端设备性能的提升、网络质量的优化升级、应用产品的日渐成熟以及消费习惯的逐步培养,预计2020年物联网应用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3 运营商在万物互联时代的机遇

根据国内外研究,从物联网产业整体来看,以IBM、Intel、Cisco等为代表的IT企业属于产业的领导者,运营商属于产业的跟随者,互联网公司属于产业链的助推者,因此运营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不可过高地自我定位,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悲观,相对于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中企业用户占比将近七成,运营商在政企客户经营方面比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因此只要合理定位,寻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将是运营商大有可为的领域。从物联网对运营商收入的实际贡献来看,对运营商最大、最直接的收入来自连接,设备和应用层虽然收入贡献不会很大,但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因为蕴藏于其中的数据挖掘是物联网价值开发的核心所在。

(1)新连接带来最直接、最大的收入贡献

万物互联带来大规模的新连接,为运营商创造最直接的连接收入。从连接的主体来看,物联网阶段连接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手机、电脑等传统终端,而是扩展到汽车、家具家电、建筑物等,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从连接的性质来看,万物互联带来的是新叠加的连接,而不是对原有连接的替代;从连接的价值来看,虽然单个连接价值不高,但海量连接带来的收入不容小觑。

优先发展窄带物联网技术以及多网协同发展是运营商做好连接的根本策略。根据连接的距离,物联网通信技术分为短距离连接技术和长距离连接技术,两者各有所长。以Wi-Fi、蓝牙为代表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传输速率高的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传输距离短(一般几十米以内),因此更加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数据采集等局域网通信场景。以2G、3G、4G等蜂窝网络为代表的长距离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距离广、传输距离远、连接安全性高等优势,但也有功耗大、成本高等劣势,而基于4.5G的NB-IoT技术恰好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当前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加大对窄带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投入,积极部署和商用。另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发挥各类通信技术的优势,制定多网协同的差异化网络连接方案。以Vodafone、AT&T、德国电信等为代表的国际运营商在推动物联网发展时,一方面在积极部署和推广NB-IoT技术、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及时跟进最新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也在加大5G研发,积极推动蜂窝网络技术升级,以便于多种网络协同助推物联网业务发展。

(2)智能硬件带来设备收入,更带来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智能硬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设备收入,更在于统一数据标准,获得可操作的用户行为数据。随着物联网的迅速推广,市场对各类终端、模组、芯片的需求也会迅速攀升,因此发展终端设备能为运营商带来直接的收入,但智能硬件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运营商并不比设备厂商更具优势,同时比硬件本身价值更高的收益来自智能硬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因此对运营商来说,获得基于终端使用产生的数据要比终端本身的战略意义更大。

与设备商合作,走终端模块化发展之路。运营商自身并不擅长于识别技术、终端、芯片的研发和制造,因此在布局终端设备领域,运营商与设备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西班牙电信与三星合作,充分发挥三星在终端和感应技术方面的优势,与自己的Thinking Things平台结合,推出了一套低成本的模块化设备,每个块具有不同的功能。该设备包括环境、位置、电量、信息等模块,用户可以随意组合,不同的组合对应不同的资费。硬件收入只是布局智能硬件的一方面,更深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终端统一数据标准,获取可读取、可操作的用为行为数据,为上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基础支撑。

(3)平台服务是新价值创新创造的基石

平台是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也是物联网的核心价值所在,更是运营商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从位置上看,平台层是物联网的心脏,牵动着整个产业链。从功能上看,平台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聚合设备层的数据,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存储、加工,再向上层应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从价值上看,由于平台层汇集了大量的数据,又具备高级的算法和分析能力,因此平台层的价值远不在于现有的存储和分析价值,更在于潜在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运营商来说,布局平台运营商不一定具备优势,也不一定能带来收益,但如果不布局平台,运营商将失去物联网价值挖潜的机会。

能力开放和产品孵化式是平台服务的两大核心抓手。能力开放的关键是实现自有能力产品化和合作伙伴产品共享化,运营商将自身具有的测试、认证、计费、安全等能力打包对外开放,一方面带来直接收益,另一方面可以聚集优质合作伙伴。AT&T向合作伙伴提供M2X、Flow、Connection Kite等平台服务,提供包括网络、存储、测试、认证等能力,并采取分阶段收费模式,在开发、测试初期采取免费模式,在推向市场化阶段和定制化服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三大开发平台有独立的资费体系,也有打包套餐的资费体系。产品孵化的关键在于针对特定行业,主动聚合相关企业,孵化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迅速打造精品业务。AT&T成立了车联网研究室,联合了包括三星、Voice box、Jasper、Accenture等公司,集中创意创新,推出车联网平台AT&T Drive,并推出Connected Car产品,目前已经与Audi、BMW、GM、Ford、Tesla、Nissan、Volvo等10余家汽车厂商合作,2015年用户规模达700万,2016年预计将达1000万。

4 对我国监管政策建议

(1)加强物联网标准的统筹部署,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进一步强化物联网基础通用标准的组织建设,扩充物联网应用标准组织,进一步梳理物联网标准的立项流程,协调物联网标准的立项归口,协调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关系;建设物联网标准化的信息平台,加强物联网标准技术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注重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在智能传感器设计、智能传感器制造、智能传感器安装与集成、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智能传感器可靠性领域的高性能、低成本、智能化传感器及芯片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2)培育物联网骨干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

鼓励物联网骨干企业通过承担债务、出资购买、控股等形式进行企业兼并,壮大物联网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传感器、核心芯片、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信息通信网、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等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提出物联网优秀企业评定办法,并组织实施;支持物联网骨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转变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方式,引导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选择应用服务能力强或产品技术领先的中小企业,据其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不同程度的后补助和资金奖励,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可补贴给购买服务的企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有利于培育市场环境,促进物联网应用服务的推广。

(3)完善市场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鼓励物联网产业联盟或协会组织,联合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市场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技术持有者、投资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收益分成模式,使公共服务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通过整合利用各类技术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和服务资源,以及面向重点应用领域构建技术验证服务体系和规模化试验测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实力。

5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尽管运营商所在的网络层在物联网产业链中是价值占比最低的一层,但却是运营商进入物联网领域的立足点和基石。为了进一步提升价值空间,运营商需要向下布局终端层、向上延伸至平台层,最终以平台为核心、以连接为基础、以终端为牵引,积极团结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开放式生态系统,提升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生态中的话语权。本文主要研究了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机遇和发展策略,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运营商在组织、人才、产品、营销等细分领域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亮,高寅欣,孙一平. 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发展挑战及策略建议[J]. 邮电设计技术, 2015(2): 83-87.

[2] 范鹏飞,林婷婷,朱静毅. 基于电信企业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对策建议[J]. 互联网天地, 2014(8): 29-33.

[3] 常晓宁. 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发展策略[J]. 通讯世界, 2010(4): 45-47.

[4] 姜雅丽,刘丽丽. 三大电信运营商布局物联网新蓝海[J]. 通讯世界, 2010(4): 50-51.

[5] 曹亚东,范鹏飞. 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研究[J]. 互联网天地, 2015(3): 6-10.

[6] 吴义杰,张仲金,许盛,等. 中国物联网产业化商业模式与路径选择[J]. 现代管理科学, 2014(1): 57-59.

[7] 郑欣. 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8] 叶晓敏. 双边市场视角下运营商主导的物联网产业链构建研究[D].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13.

[9] 杜惠英,郑欣. 物联网盈利模式分析[J]. 互联网天地, 2015(9): 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