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重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基础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基础重点

篇1

一、创设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学习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培养他们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授“难忘九一八”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在松花江上》,让学生在悲怆的歌声中感受到“九一八”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以及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听完后,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的背景是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以此引入教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灾难深重的年代,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充分利用辅助手段,帮助消化理解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较好地配合了文本内容,一些较难记忆的历史内容通过插图的形式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记忆。由于教学中的插图很多,限于课堂时间,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所以,利用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商鞅舌战图”的讲解,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

三、认真钻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一)课堂语言表现能力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教师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心理学知识能力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课堂结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遏制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思考,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构建读、说、析、悟、练五环节的课堂结构。

1.读。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读是教学的开始部分,时间控制在6至8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章、节、段、句之间,特别是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教师列出的问题。初步读懂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解惑释疑。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2.说。在读书的基础上,选几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学生感到我在学习中受益,在参与中快乐。

3.析。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四)激发学生情感能力

篇2

关键词:教学;初中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网络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assroom as a gripping device,elaborated how to aim at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eature, stimulates interest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causes student Le study,the love to study, arouses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and self-consciousness fully, thus enhances student’s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sychologically healthy;network

中小学的信息科技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学科。而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科技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如果能在教学中掌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好教学,那么,对于提高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质量将具有极大的帮助。

1 现状分析

1.1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初中阶段是一个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阶段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小于高中生,那么初中阶段就是这个差异性出现与成长的重要阶段。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异,偏科情况的出现,体育、音乐等的不同特长在这一阶段也表现出来,甚至一些道德行为准则方面的差异也开始出现了。

1.2 信息科技学科特点

信息科技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学科特点与传统学科的不同,决定了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的巨大差异。同时信息科技教育也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在注重讲练结合的同时,更要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

信息科技本身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科技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一张嘴”,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

(2)信息流通网络化。在信息科技教与学的环境下,信息具有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因材施教、协作学习、分层导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

(3)信息反馈多样化。信息有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流通具有实时高效,信息传输具有异步、同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反馈形式单一、过程曲折、速度缓慢。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信息反馈及时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3 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科技的关系

初中学生知识层次相对小学而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各种信息也有了一定得判断能力,这个阶段的信息科技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为起点,使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够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科技等等。

初中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有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有消极的心理问题。学校和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所以在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各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这就是所谓的“教书育人”。

2 把握尺度,教书育人

2.1 关注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既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

2.1.1 精心准备,提前预设

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新鲜的东西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学的感觉。比如在学习《网络信息的获取》一章时,由于许多学生经常能接触到计算机,他们大都怀有一种“平常”心理,觉得这节课太简单了,不就是上网嘛。作为信息科技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情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网络信息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就会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接着再利用幻灯片演示,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信息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网络信息世界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图像、声音、视频等色彩斑斓的世界”的想法。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1.2 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用提问来引发学生好奇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所提出的问题新颖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相近,极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在学习“表格的数据处理”一节时,教师首先拿出一个学生期中考试的成绩单,然后提问“如何能算出几门功课的总成绩?”,“哪个同学语文成绩最好?”等等问题,由于问题与学生密切相关,大家都想尝试去得到结果,于是教师让大家分组讨论,完成成绩的统计任务。最后学生利用各种办法计算出了最后的结果,这时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就可以拿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学生们也顺利学会了“表格的数据处理”。

2.2 利用学生的各种心理反应,组织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

2.2.1 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多给学生活动的空间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有的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将所有的知识点讲透,留下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探索学习,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时学生你想让他学的东西他不太愿意去学,而你不想让他知道的东西他却越想知道。因此,有时教师有意地只讲授一部分知识,有时也会将这些知识只传授给部分学生,这样做,其他学生见状会主动要求参与学习,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只须把资料交给他们,让他们去自己钻研,然后找几个题目巩固一下就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2.2 利用学生好胜和好动的心理,多给学生有益的练习

学生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意识很强,总想寻找一切机会展示自我,以便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注意,而信息科技课是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进行一个阶段后,给每个同学定一个较高的目标,比如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如以小组为单位或以班为单位,进行电脑小报竞赛、网页制作比赛等。学生不仅提高了操作技能,同时促进组内、组间,班内、班间的协作,在协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果有学生的作品比较好,老师会因势利导,不吝惜鼓励,大加赞扬他们,他们会很开心,而一旦他们在竞争中取胜受到表扬,他们便有一种要继续保持并发扬成绩和优点的情感,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胜心。对于做的不好的学生,则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每个学生都将会有一个时刻向上的冲劲,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师要尽可能的激励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争当第一的心理,及时制造第一,让他们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3 以人为本,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3.1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主题活动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在研究活动中解决问题。

3.2 关注是最好的激励

在课堂中,同学关系仅是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让同学们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对于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可能仅是因某个很小的问题不懂、不理解,而让这部分学生产生孤独感、失落感,慢慢地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且这类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具备一双发现之眼,及时地发现掉队的学生,绝对不能忽视他们。可以采取谈心、鼓励等手段,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忘记他们,教师要将关注的目光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

3.3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实现自行设定难度合适的学习目标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手指有长短,能力有高低。作为教育者,我们知道,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存在个体上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设定难度合适的学习目标,自觉参与教学活动。

3.4 处理好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让学生心服口也服

现代教育观念正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行为主义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认知取向。学习内容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相反,学生有选择自己所需的知识来学习的自由。学生有参与选择教学活动的权力,同时也越来越渴求相对自由的空间。

总之,学生健康的心理,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线教师的笔者将继续努力探索,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让自己的学生心理上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笔者相信,只要不断地去努力、去尝试、去实践、去总结,我们总会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属于自己的课堂路子。

参考文献

[1]冯增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初探.中国文化教育网2008.9.24

[2]姚爱姬.浅析信息科技的学科特点与教学策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2004.3

[3]崔景贵.网络文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管理》2002(7)

[4]常守堂.浅论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中小学电教》2003(5)

[5]吴焕庆.从课程角度谈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策略.《中小学电教》2003(9)

篇3

首先,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 课时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事实上如果全部放手让学生活动、探究,大多数学生一堂课下来一无所获。

第二、 课时太紧张。由于物理每周只有3节课,学生的预习是空白,课时任务很难完成,整个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第三、 师资不足,没有专职的物理实验员,大多时候学生很难到实验室做实验。

其次,在新课改中的体会:

第一、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发现等能力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处处留心,最大限度的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与发现能力,包括在新课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复习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能让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相同、相似或不同的地方,让其体现成功的喜悦。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察方法,思考方法与发现。在观察、思考与发现后,师生再来共同讨论小结,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观察、思考与发现能力,又加强了他们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在脑海中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大气压强”知识,让学生用一张白纸盖在一杯水上,迅速倒转过来。纸在下面“托”起了一杯水,当学生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提出问题:“若纸在上面,能不能用手捏着纸吧那杯水拎起来?”接着同学们满怀好奇的做了几次,都不能把一杯水拎起来,有几个同学说:“纸太软了,换硬点的玻璃片就能拎起来”,他们动手去做实验,终于将一杯水“拎”了起来,学生一片欢呼……

第二、 要使学生掌握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所谓探究,并不是想物理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而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语言交流,动作情感的表现,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能够大胆的去探究,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例如:如何去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正负极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设计实验?如何去分析,如何去比较?这样更有利于探究思维的培养,所以,在探究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简单的现象入手,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又能培养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提高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 让学生多了解,多观察物理知识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跟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注意观察物理现象,思考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把大量应用物理知识的问题渗透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结合课内外的小实验和学生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带着问题去观察,去实践,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过程,阐述物理概念,展示物理现象,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总结物理规律,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学习了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知识后,要能观察了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

第四、 要让学生学会总结

探究、观察、思考与发现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总结,那么知识的掌握只是暂时的,不是长久的。例如:在复习教学时,学生学习了某一章的知识后,要让学生对这一章用知识网络或表格等形式总结出来,在习题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习题进行分类,总结每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解题方法等,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能够应用自如。

最后,新课改的思考:

第一、 不能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重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都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但结合我们农村初中硬件及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不能一味追求探究式,而不言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式,似乎一提到物理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其他的教学模式都不存在了。

篇4

一、教师需反思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是思维教学,要坚持静动相宜

一个思辨的、有思想的课堂,必须突出一个“静”字,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课堂上该静则静,不能只强调活跃,一刀切。因为每个学生思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把每个人的思考拿出来,让大家讨论明辨、争论,互相取长补短。这时课堂活跃起来、热烈起来。当动则动,当静则静,动静结合,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必须永远带着新的思维方式去教,教有思想的东西,学生从你的思维活动中去感受思想,学会思考。

2.历史课堂教学是情感教学,充分利用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精神

历史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带着感情去教,教有感情的东西,学生学会带着情感去感受、体验,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会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同时铭记历史知识,更加热爱科学、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变成放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历史探究的激情。因此,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因为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以“丝绸之路”为例,丝绸之路沟通了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纽带和桥梁,它曾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教材对丝绸之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了以后只是了解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经过、意义及丝绸之路的简单路线,东汉班超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所做的努力。但总体上对丝绸之路的印象还是比较模糊,什么是河西走廊?地图上标注的古地名究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汉朝以后,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上又作出了哪些重大的贡献?我们国家现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曾经繁荣、辉煌的丝路今天又能发挥什么作用?等等问题,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穿新鞋走老路,“形”改而“神”不改

有的教师也主动参与学校课堂改革,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不敢真正迈开课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议论、练习,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

笔者听过一节课改课,不能说这位老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他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设计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在课堂上,他紧紧围绕着历史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名义上是“新”,但本质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学,弊端不少。

一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以问答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结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

篇5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 教学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理论―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三、课堂上减少一些繁琐复杂的运算论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注重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求异思维。

五、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篇6

一、以实验为“导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动、好问,喜欢实际操作,喜爱看不平常的现象,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给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中,先展示给学生一个串联了铅笔芯、小灯泡、电池、开关的闭合电路,向学生抛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呢?请你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学生马上就被激发出兴趣,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增加一节电池,有的学生滑动连在铅笔芯上的导线夹,发现减少铅笔芯连入电路的长度,可以增加灯泡的亮度。学生探究的热情一浪接一浪,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电路的连接”教学中,展示出同样规格的小彩灯,最大电压是12伏,需要把很多的彩灯连接起来,让灯泡正常发光。怎样连接是最合理的呢?学生马上开始动脑、动手,思考是把所有灯泡串联还是并联,还是把串联和并联结合在一起来满足小彩灯两端额定电压的要求,又不至于烧坏灯泡。最后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案,高兴地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连接成果。

在“电热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有个直观的印象,展示了一个串联了小灯泡、电池、开关的闭合电路,闭合一段时间,断开,请学生上来触碰小灯泡和导线,请他们比较思考为什么通过相同的电流,灯泡会变得很热,而导线的发热却察觉不到?准备好实验器材,请他们根据自己猜测的结论去设计实验。他们对自己设计实验的兴趣比教师直接展示实验的兴趣要大,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且有的时候,他们设计的实验会带给教师意外的惊喜。

二、展示物理的趣味性,发展学生思维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有意制造“矛盾”,把学生置身于矛盾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例如,在学习灯泡被短路向来是一个难点,当电线与用电器并联时,学生很难想象出抽象的电流只从电线经过,而不经过用电器。在学习短路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和L2,怎样连接,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亮,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是否存在?若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验证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思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学生用电器与导线并联被短路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第二个探究试验“探究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后,电阻的阻值增大,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读数马上增大,进而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让电压表的读数保持不变呢?他们通过增大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的阻值,发现能改变电压表的读数,从而保持电阻两段的电压不变。根据有趣的实验现象进而思考背后的

原因。

又如在实际应用“检测故障电路”时,学生在做串联和并联的分组实验中,在实验中因为接头锈蚀或连接导线接触不良,他们遇到了多次仅凭肉眼难以察觉的断路,怎么样检测中实际电路中的断路问题?我给出一段有断路的实际电路和一只电压表和电流表,让他们自己思考怎么检测。经过摸索,他们发现与有断路的电路并联电压表,电压表读数等于电源电压,经过检查,这段电路有短路。然后教师再讲解原理,对于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认识更深刻了。

二、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应用题

电学知识头绪多,综合性强,做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稍有疏忽就会酿成错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方面。

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

首先要在脑海里清晰的呈现U、I、R这三者在串、并联电路中各自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R=R1+R2+R3,在并联电路中:悟性好的学生自己总结出口诀记忆:串联分压不分流,并联分流不分压。要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导出公式,并且要知道导出公式的使用范围,即导出公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中(在纯电阻电路中Q=W);其次要认真阅读并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所述电路的各种状态。没有电路图的要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根据开关的闭合及断开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情况得出题目中电路共有几种状态,画出每种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

2.解答计算

首先要先找电源及电源的正极;其次看电流的流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电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要视为导线,电压表视为断路(开路);(2)要注意各个电键当前是处于哪种状态;(3)如果电流有分支,要注意电流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分支,又是在什么地方汇聚。

3.判断电路的联接方式

一般分为串联和并联,但有些电路是串联、并联的混联电路。若不是串联的,一定要理清是哪几个用电器并联,如果还是混联的,还要分清是以串联为主体的混联电路,还是以并联为主体的混联电路。

4.若电路中连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判断它们分别是测什么地方的电压和电流强度

5.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利用已知量和已知条件相结合的方法求解

篇7

一、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为本,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

新课改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我经常将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中窥探出端倪。经过研究。我发现两者之间不仅在内容上变化非常大,在表述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变化,在标准的要求上把对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引导的要求与知识内容的要求结合起来,突出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从同一要求到面对全体学生

由于已往的教材比较突出学科的知识体系和中考这一严峻的事实,使得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在初一的教学中就从知识和能力上瞄着中考。课堂内外常常是同一要求、同一练习、同一作业、同一评价、同一要求之下必出现一些学生在陪读,失去信心,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当多的学生在浩繁的习题中日夜苦读;同一要求之下,使学生本来具有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慢慢地消失。同一要求不是面对全体学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都是惟一的,每个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以同样的速度,沿着同样的一条路径到达相同的终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不同的求知愿望,教师对他们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为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成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都能获得一些成就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能使人对生活持乐观态度,能把艰苦的学习任务变为乐于接受的事情,能使学习的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能提高思考问题敏捷程度。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体现就是获得成就感。

三、把握教师教与学生学模式的转变

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数学学习不是学生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探究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必须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新课改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会探究,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懂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只要我们上课感觉很累,我们就得反思,是不是自己讲得太多了,学生参与的时间太少了,这节课的某些环节是否能够改进一下,改成学生活动,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成为“演员”。思想一变,方法自然会有。教学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四、构建模型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何谓数学模型方法?就是通过对问题数学化,模型构建,求解检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恩格斯曾说过:“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的杠杆,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

五、从“解决问题”到“提出问题”

以前中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应试能力的培养是以题海训练为手段,以“建立条件反射式的解题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各种训练几乎代替有些教师的正常教学,题海训练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教育方针相违背,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违背。

总之,提高数学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课题。不同时代所赋予的内涵与要求有所不同。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数学课堂教学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甄德山,王学兰.教学成效相关研究[M]

篇8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悟。

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欣赏课应该是个很活跃的课堂,为了调动学生上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校实行的“三维五环”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突出得越明显,课堂教学就越有效,学生就越有收获,课堂才能越来越受到学生欢迎。在欣赏课中我采用了“三维五环”教学模式,还利用各种生动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游戏、讲故事、甚至音乐、网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能力。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和想象空间,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文艺复兴时的美术”一课,课前让学生们搜集有关材料,包括画家的生平,作品介绍,画家的故事等等,同时我也做了充分准备。上课时,学生们像讲故事一样给大家讲起了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很多作品和相关故事。让学生们通过画面人物来体会画家对艺术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画家们的作品。对待一些问题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有分歧的地方学生们可以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

只有教师导得好,学生学得才会有兴致有方向,才会分清知识的主次和重难点,教学效果才越显著,美术欣赏课才能变得有趣生动。

二、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感

我们欣赏北京故宫建筑时,会被它庞大的建筑群所震撼,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时,内心是无比激动,能让欣赏者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而看到蒋兆和的《流民图》,内心是久久不能平静,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因此,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故事情节等引起他们的共鸣。如金字塔,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下怎样能够建筑这么高大的金字塔,古希腊塑《掷铁饼者》为什么会雕刻的如此生动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吸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情感。美术欣赏应该透过作品的造型、色彩、构成等表象,去发掘在这些表象下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心境,把握作者在画中所表达的精神和情感力量,使毫无生命的物质材料与人的精神结合而变成生动无比的血肉之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的,也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的教学因素。

三、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必然的文化情境中缔造出来的,艺术家在缔造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如画家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再现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晚餐的场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内容。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场面宏大,画家以不懈地努力和周密地观察,对北宋汴梁城东门大街和东门外汴河上的繁华作了精密详尽地描写。无论从绘画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作者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体现了时代的特点。

四、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评价

篇9

一、数学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其教学观念的支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无不受到其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任何教学行为都不可能离开教学观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教学行为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和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题多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很多数学问题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并且随着不断学习以及知识的增加,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多。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学生思维的触角可以伸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就可以发展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提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由简单题入手,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习题课中,教师可把较难的题改成多变题目,让学生找到突破口,对难题也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自己将题目中的问题或某一条件进行改变,对知识进行重组,从而探索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激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将探究性学习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探究发端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可以唤醒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去观察、类比、推理、合作交流,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课堂中借助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精心谋划,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操作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多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过程,把实践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创新。大胆放手,创造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总结,善于质疑

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集中思维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由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三、以教材为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仅从数学课本上看,其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页上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创新教育的素材,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因为无论从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发展、公式的推导,还是解题方法的设计与改进,无不包含着“创新”这一思维过程。因为对数学问题的“思想化、抽象化、形象化”的处理,充满着创新;各种规律的发现、公式的推导均是创新的结果;对数学例题、习题的分析与解答是学生最佳也是最主要的创新实践。因此,用好用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创新教育的素材,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

2.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及潜在功能。教师应让学生在保持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索能否得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结论,或改变命题条件、结论的若干元素,组成新型的命题,并探究其正确性,从而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此外,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逸闻趣事,教师就可在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历史,丰富了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到其中的创新精神。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主体地位;教法学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的综合表现。它是教师和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冷漠、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造成师生间的不融洽、同学间的不友好,学生往往会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相反,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则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会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拓性。

二、创设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营造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思维空间。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左右,正处在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做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分析还有一定困难。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

1.以疑启之,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疑导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其中精心设疑是关键。三、引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认知规律,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钱伟长先生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最关键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方法、规律的教学。如在世界史中讲到资产阶级革命时,先让学生了解把握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即革命的背景或原因、领导阶级、革命对象或任务、革命纲领、结果或意义、起止时间等七要素,然后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典型内容,让学生自己自学、体会,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让同学起来归纳,老师及时指正、小结,形成正确、完全的结论。等讲到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甚至是一战和二战,都可依次类推,试验下来效果极好。所以凡第一次讲到的问题,教师一定别忘了小规律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会学习方法和小规律以后,逐渐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从而乐于学习历史。我认为在今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互动形式,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讲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时,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手用橡皮刻汉字,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捉摸、用心雕刻,兴趣盎然、记忆深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我们还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再现历史和感知历史。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还应看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性,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进行学习活动、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要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质量,看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获得的,尤其要看学生思维含量的大小。

2.通过讨论和分组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采用幻灯、录音、电影、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结合实地考察,参观纪念场所、古迹、遗址感知具体的历史环境,专访近现代社会的经历者,以他们的讲述为辅助教材,这样通过语言、文字、实物、场景、图片、音响、荧屏形象等多种信息载体,化平面的视觉感觉为立体的视听感觉,用有声和无声两种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积极引导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角度的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为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利用教学情境。

六、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交流。要求全部参与、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