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综合体设计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综合体设计理念

篇1

摘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使用量以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其中,交通行业始终是用能和排放大户。目前,交通用能仍以油气为主,几乎全部汽油和60%的柴油被各类交通工具所消耗,排放情况与之类似。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机动化出行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小汽车已快速步入家庭,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不可避免。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理念 规划设计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交通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交通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优化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加强交通运输的组织管理,转变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系统最终减少高能源的消耗。

二、低碳交通特征

1.系统性。低碳交通首先是一个整合系统,需要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任何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都代替不了其他交通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在这个整合系统下,同时又包括不同的系统,如车辆系统、能源系统等。在车辆系统中,既需要发展新的低碳工具,又要不断提升传统工具的技术水平;同样,在能源系统中,既要发展新的低碳能源,创新能源技术,又要提高传统能源的效率,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双向性。低碳交通具有双向性,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供给方面,需要提供一个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这是硬件,是基础;在需求方面,需要公众更新传统观念,理性选择出行方式,这是软件,是补充。因此,只有实现系统内的供需平衡,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的低碳化。

3.相对性。低碳交通具有相对性。如仅考虑运营阶段,各种交通方式都存在从高碳向低碳,再向零碳过渡的巨大减碳潜力。所以,小汽车不直接意味着高碳排放,纯电动小汽车即属于低碳排放,未来并有可能实现零碳排放。目前,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公交车辆也有很大的减碳潜力,也同样可以进一步实现低碳公交的目的。

三、城市交通现状分析

国内汽车拥有率和国外相比仍然较低,汽车的拥有量还将不断快速增加,将给城市交通增加更大的压力。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交通管理水平、公共交通事业及轨道交通等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在使用交通工具时缺乏低碳意识,国内城市中也缺乏一套具体的有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节能体系。国内城市交通节能将面临着以下的几个问题。

1.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并且数量庞大,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市民追求自由、舒适、便捷的交通工具,从而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消耗总量进一步增加。

2.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相关节能法规中对于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涉及比较少。交通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减少道路资源的浪费。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公交路线设计科学性不足,需进一步统筹科学设计。

3.城市交通节能政策有待完善。国家相关节能政策对于交通节能的引导和调节力度不够。如汽车税费和汽车的排量、尾气排放标准、能源使用效率等指标关联度不够,无法引导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低碳理念的城市综合交通工程规划设计

1.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是由2 种或2种以上运输方式线路组成,承担我国主要客货运输任务的运输走廊,构成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脉。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规划需要重点研究: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各种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安排,优化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和通道资源,以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1)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开发主要江河及水网发达地区内河水运,形成水运通道。

(2)充分利用轨道交通优势,建设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以及大城市中心区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3)充分研究主要综合运输通道公路、铁路、内河、航空的统筹规划、标准选择、建设时机以及如何利用既有线路等方面。

(4)充分考虑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密切关系,优先考虑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设模式。研究城市密集地区铁路、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线位选择。

(5)充分考虑研究跨江、跨海等重大工程公、铁两用通道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船舶通航要求。

2.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综合交通枢纽是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规划综合交通枢纽需要重点研究: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及其集疏运网络的建设,以实现综合交通体系的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1)综合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综合客运枢纽。优先建设民航、公路、铁路多种方式集约布置、立体化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推进地铁、公共汽车等城市交通与综合客运枢纽站衔接的立体化布局,实现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零距离“换乘。

建设综合货运枢纽站场。港口、公路、铁路多种方式货运枢纽站场联合布局,并建立智能化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管理平台,形成一体化运输作业的设施、运输与装卸设备等。

(2)枢纽站场的集疏运网络建设。客运方面,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中,重点考虑衔接机场和铁路、公路客运枢纽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与干线机场、铁路客运枢纽的衔接。

货运方面,重点建设主要港口的疏港铁路和内河集疏运通道建设,并辅以疏港高速公路;同时规划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干线路网衔接的城市道路建设。

3.构建层次分明、搭配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结构。一级系统为大容量高运能的轨道交通捷运系统;二级系统为诸如BRT或有轨电车的骨干公交系统;三级系统为联系各中小组团,以到达服务为目的的普通公交系统。

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BRT、公交专用道、普通公交的同时,必须下决心保留和扩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快、准、廉、优”为目标来优化公交出行方式。客运枢纽、一般轨道交通站点及主要公交站点应安排适量的自行车停车设施,以鼓励“慢行+ 公交+慢行”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合理搭配这三个层次的公交系统,规划建设多模式交通方式兼容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立体型的换乘枢纽及停车换乘设施,改善换乘条件,减少换乘距离,与自行车、步行形成无缝对接,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便捷性,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减少交通的碳排放及其对城市空气的污染。

由于我国目前的城市空间布局大多属于“紧凑型”,这对于大力推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先天条件。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加紧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同时,近期应积极推行BRT及公交专用道建设,同时,在现有的道路交通体系上,推广应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

篇2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商业设计;建筑设计;营销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综合体这一商业地产类项目的塔尖极致形态必将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过,由于城市综合体的体量等相对较大,其对策划、设计、招商、运营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商业综合体的投资和决策也务必要更加理性,一旦考虑不周,就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在城市综合体商业设计中的实践经验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城市综合体的相关理论

城市综合体在不同的文献中有着不同的定义,而认清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概念是对其进行商业设计的必要前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城市综合体指的是多个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而在《美国建筑百科全书》中主要是指在一个位置上具有单个和多个功能的一组建筑。结合城市的相关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的中心由于其不同功能的需要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它不再是单一的一个中心,而是多个中心的和谐组合。在当前的现实中,百分之六十五的建筑综合体的功能主要是酒店、办公、公寓和商业,这也显示了建筑功能区呈现出组合的特点。而在总的形式,如文娱、交通、展览、餐饮等多个方面也发挥着相应的价值,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把握着人文的需求,各个功能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呈现出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需要拥有一个方便、快捷、经济、多种功能结合的综合体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而城市作为一个载体,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城市综合体应用而生。

三、城市综合体建筑的主要特点

总体来说,城市综合体建筑主要具备以下几种主要的特点:

首先,城市综合体建筑的空间尺度往往比较大,在通常情况下,城市综合体建筑往往和所在城市的区域经济总量、城市规模,而且与城市的主干道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建筑体量一般比较大,对于设计师的主要要求便是考量设计师掌控能力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城市综合体建筑的交通呈现树形化与立体化。从业态和交通构成上,人流、车流形成立体的交通组 织,将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及建筑内部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且,城市综合体的机电设备系统往往配置比较复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和材料的运用必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该种背景必然会对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管理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城市综合体的商业设计要点分析

(1)重视商业策划

在城市综合体的商业设计之前,进行商业策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商业策划中,需要首先进行商业定位、市场定位、投资模拟分析以及预招商等等。通过仔细而又充分的前提调研,会给商业综合体的定位提供重要的依据。比如,商业综合体所处的位置是否为配套齐全、居住生活条件优越的区域,或者传统的商业、金融环境如何等。设计师要紧密结合商业综合体所在的区域客观情况做好商业策划工作,通过紧密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结合,从而合理安排不同性质、类型的商业,以达到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一体化的整合设计理念

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设计都采用着“前期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的传统模式,而很多商业项目也在沿袭这个模式,不过该种方式很容易造成施工重复、工期拖延以及投资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不过更重要的是,该种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商业环境效果。因此,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引入商业形象概念、综合体内外景观、标识和色彩等内容。而在城市综合体的商业形象设计中,主要需要考虑到建筑造型、建筑表皮、灯光景观、广告展示、标识系统,以及商业细节把控。比如,下图为北京三里屯Village商业综合体就是对建筑表皮进行了细致的考虑:

再如,下图为杭州万象城,其综合对标识系统进行了考虑:

同时还要加强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的控制,而且需要极高的各专业的协调配合。而这给人一种比较分散的感觉,其实在国外先进的国家中都已经普遍采用了建筑设计、商业形象、色彩、室内外环境景观以及标识等一体化的整合设计理念,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事半功倍。明显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并非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已。笔者通过对当前我国的城市综合体的商业设计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其还不太完善,但是在规划、建筑、景观以及室内都有着较为成熟的条件,能够引导商业项目向着更加成功与高效的方向前进。

(3)专业化的营销与管理

商业综合体和一般的建筑相比,其在建筑体量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使得其需要专业化的营销招商与运营管理操作。专业化的营销与管理主要包括营销策划、市场推广、招商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重要内容,这是商业地产成功与否在执行层面的关键与核心所在。而与此同时,城市综合体运营管理系统的建立、物业管理、团队组建以及资产管理等等,都和城市商业综合体能否长期而且良性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五、结束语

总之,商业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设计并非是商业设计的全部,仅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尤其重视其他商业色彩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同时,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与城市产生紧密的联系,因此,还要从整体角度上把控二者的协调和互通。

参考文献:

[1]周智勇. 关于大型城市综合体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J]. 江西建材,2015,22:20+23.

[2]李峰. 浅谈中小型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J]. 中外建筑,2014,12:108-109.

篇3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现代商业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述

城市综合体是将多种生活功能空间进行高效的组合,形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随着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日益提高,城市综合体也需要融入更多的发展理念,使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多样化的生活能够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将商业策划思想融入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规划思想中,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更需要正确把握市场行情。狭义来讲,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约的城市经济聚集体)。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源于城市综合体运作模式的综合体建筑不断演化出来,它们的功能比狭义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少,根据不同功能的侧重有不同的称号,但是可以都属于城市综合体。

二、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重点在于合理地将市场因素融入到规划设计中,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设计规划模式。

1.正确的规划布局思想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综合性强,导致人流和车流多且杂,在总图规划阶段要布置好商业综合体的各功能分区,使交通关系清晰。规划时,应把步行者的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准则,使步行者容易接触公共活动区间或商业店面。规划布局应该注重地区性的整体观念,尽量不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昼夜营业带来的声、汽车流对居民区的干扰、光污染等。

2.合理的整合设计

整合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把一些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实现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高效的整体。从商业综合体的角度来说,其设计的宗旨就是将各种功能空间和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商业综合体区域功能丰富,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城市功能区间:公共设施、办公功能、酒店功能、居住功能、娱乐功能、零售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停车设施、以及会议功能。商业综合体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功能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协同组织在一起,创造出各种类型的系统组合,主要有几下几种类型: (1) 互补型:不同功能区间之间的功能互补构成整体。 (2) 系列型:将功能上具有延续性和互通性的区间进行组合形成的整体。 (3) 主从型:确定一个或一组功能区间,另一些功能区间附属于这些主功能区间。 (4) 比较竞争型:功能相同的区间并置,通过服务的多样性和顾客的选择性产生集聚化效应。 实际存在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将上述几种类型灵活地综合运用,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3.完善的停车组织和交通系统

(1)停车组织 。停车组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和运作效率,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停车组织的规划就是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方式的选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涉及有关土地利用率、经济性等方面。在地面空间严重不满足停车要求和土地昂贵的情况下,常常选用建筑内部结构停车,但是其造价高于地面停车。合理的规划设计,增加不同功能的共用停车空间可以大大减少停车空间。

(2)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组织形式的选用应该根据周围环境的交通状况和地势特征确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交通组织形式适用于交通密度不大、基地空间比较开阔且流线简单的地区。以人流和车流为基础,分为人车混行和人车分流两种方式:人车混行具有一定灵活性,但是由于空间上的干扰性强,不安全因素多。为了限制车行速度,设计中常利用曲折的边界和粗糙质感的铺地材料。人车分流是指和人流和车流通过相对独立的入口和流线进入基地。其优点是流线十分清晰,交通相对干扰少。缺点是流线比较长,为了保证人流的方便而不利于车流的通行。 立体交通组织将人流和车流分配在不同的空间高度,大幅度地减少了不同交通之间的干扰, 起到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作用,形成了富有活力并且安全性高的城市空间。立体交通组织充分利用了不同高度的空间,解决了城市发展的空间问题,在我国城市已有较多应用。

4.内部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是用于开展促销活动、满足购物者休息与行走或其他社会商业活动的内部公共空间,包括商业综合体的室内商业街、露天商业内街中庭、内广场、 边庭、与引导空间等特色各异的空间型制。商业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分为水平交通空间、节点式空间、线性街道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主要的规划设计思路表现为以下几点:

( 1) 围合与开敞的变换。综合体内部开放空间绝大部分存在顶界面,侧界面的形式确定其封闭程度,空间封闭或开敞的效果由侧界面的尺度和隔断形式决定。

( 2) 竖向高差的变化。节约空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竖向空间的并用。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高度的空间,能突出空间的特征变化,同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 3) 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上的层次感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通过高差、 绿化、隔断等的设置,可以使画面丰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 4) 空间界面的柔化。柔性的空间具有亲和力和弹性,是人易于接近和停留。

( 5) 空间的诱导性设计。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必须体现其职能的诱导性与识别性, 反映出购物环境的气氛和商业建筑的特征,以此吸引顾客的光顾。

三、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展望

1.扩建的空间

扩建是指着眼于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拓展空间,提高环境品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最终是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的,所以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扩建,特别是内部空间的规划,要灵活。

2.生长的可能

避免出现功能需求不足的情况,可以利用生长的方式,将预留空间的综合体联合在一起形成大型的综合体项目,满足更多的需求。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论述了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思想和要点。城市土地需求大,通过合理的整合设计,集中各种功能空间,配以合理的停车和交通系统,确定好商业综合体的规模、形态和开放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主要思想。

【参考文献】:

[1]时匡,加晕.赫克,林中杰.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桢栋.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篇4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享受,在城市多样化的发展中,人们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城市综合体这种综合性建筑。

1.城市建筑综合体概念

在时展速度以及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科学发展状态都得到了空间的提升,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走向逐步向规划有序、产业集群、功能互补的模式发展。这在建筑的整体功能上开始出现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趋势。所谓的“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业、旅店、餐饮、娱乐以及交通融为一体,在这些功能区域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提升的能动性关系,最终形成的一个高效、多功能的综合体。

2.城市综合体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应根据科学有效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市场因素、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文化特色等。

2.1 正确的设计布局

在进行城市综合体总体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功能的不同对城市综合体进行功能分区,这样可以使各个交通关系清晰。在进行规划时,首要应考虑的是步行者的人身安全,根据这一原则,在进行布局时,尽量将步行者活动范围限制在公共活动区间或者商业店面。规划布局应注重地区性的整体观念,避免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万达中心总建筑面积62万m2,其中商业面积超过50%。武汉市万达中心东至和平大道,南临锦江国际城,西至临江大道,北至规划路,处于武汉地理、政治、文化、商业的中心地段,与各周边为代表的商业区紧密联系。

2.2 合理的整合设计

城市综合体中具有多个功能区域,基本上集中了常见的城市功能区间,包括购物、休闲、娱乐、居住、停车等。在进行规划布局时,应尽量加强各个功能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个区域彼此和谐、高效的衔接在一起,各区域的资源实现共享和信息协调,使之形成一个高效的综合整体。

在城市综合体整合设计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组合方式,包括互补型、系列型、主从型以及比较竞争型等。多数城市综合体的整合设计,往往灵活应用了多种类型的组合方式,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

2.3 完善的停车组织和交通系统

(1)停车组织。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停车组织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合理的停车组织能够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和建筑形象,因此应做好停车组织的规划设计,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方式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率、经济等。在满足停车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取商业价值低的区域,通常可以选用地下停车。

(2)交通系统。交通系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在组织形式的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势条件和周边的交通环境。当综合体区域内的交通密度大、基地空间广阔、流线简单时,适宜选择平面的交通系统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人车混行和人车分流两种方式。

立体交通具有区分不同交通关系、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环境地面交通压力的特点,立体交通可以将人流和车流分配在不同的空间高度,互不干扰。在我国很多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都采用了立体交通组织形式,这种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并且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安全性和活力性。

3.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应用及定位

3.1 项目概况

该项目区域为我国某城市,该地块的总面积约为155亩,其容积率为3.83,总建筑面积达到396155O。其中,3-1号地块的总面积是72亩,容积率约为7,总建筑面积在335558O左右。

该项目所在区域是整个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城市交通的枢纽,该区域的四面都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未来还将在难免设计城市轻轨、快速公共交通线路,这将使得该区域的城市交通便利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3.2 项目规划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以该城市的市政服务中心为核心,聚集了大量的政府行政部门,包括物价局、人大、审计局等政府机关,是该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据此,必将产生频繁的政务和商务行为,而与之相配套的商务、政务等配套类市场需求必将得到迅速扩充。

所以,在规划时定位于政务中心为主,商务中心为辅的层面上。而产品功能则组要集中在满足周边商务活动以及的需要。同时吸引大量的政府及企业人士入住,逐步形成该城市的和商业行为的中心。

而该城市综合体的项目构成及规模主要是以写字楼、酒店为主要产品,辅之以商场、住宅以及步行街等产品,逐步形成该区域的城市交通枢纽中心。

3.3 城市综合体规划定位设计

(1) 写字楼产品

规划的写字楼定位在两种产品类型:用于满足各个大型企业集团运营需要的现代智能化甲级写字楼群;用于满足成长型企业经营需要的乙级写字楼群。通过这种定位方式,能够与周边的商业、酒店等功能性建筑形成一个集住宿、会议、培训以及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政务商务中心。

(2) 商业物业产品

该项目的商业物业定位于城市时尚高端消费群体,通过设置商业大卖场,将艺术、餐饮以及时装等元素集于一体,打造形成了餐饮娱乐、信息、展览以及时尚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元素购物广场。在购物广场的设置过程中,规划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购物广场,分别与相契合的文艺广场;与商业活动相配套的高级百货与科技广场;与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相吻合的体育天地。在整个商业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按照:零售,娱乐,餐饮三部分比例为45:20:35的比例进行规划。

(3) 酒店物业产品

酒店物业规划为五星级的豪华酒店,主要以该区域中的政务、商务参与者作为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将与项目整体定位相互配合的方式,设置了面积为5000O的商务餐厅、会议厅,用于大型会议的住宿、宴会等商务活动,同时也能够满足区域当中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商务、。

(4) 公寓物业产品

该区域的公寓产品主要定位与高档的精装修酒店式公寓。借助政务、商务中心带来的高端住房租赁需求之机,与高档居住建筑相配套。在设计过程中,将私营企业主管、企业高管以及外企驻本地专业管理人员作为目标客户,同时吸引该城市的个体投资者等房屋购买者的目光。

在对酒店式公寓的户型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中小户型为主的组合方式,以1房为主要户型,同时配合少量的2房、3房户型。且该酒店式公寓提供了五星级水平的酒店式管理服务以及严格的保安系统,提高了公寓产品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城市综合体是将多种生活功能空间进行高效组合、形成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在城市综合体的建筑和规划设计中,融入了很多的发展理念和商业策划思想,因此对于它的设计者而言,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设计经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含义;特征;规划设计策略

目前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市场的开发和设计,还面临着很多探索。如何将综合体和它内部各个子功能与城市通过公共空间的联系有机结合;突出建筑特色;促进城市建设与综合体建筑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及开发新的科技技术,在建设技术上发展我国建筑综合体等众多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正视和研究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并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从世界中的特色标志性综合体方案中,吸收总结适于我国国情和发展的可行性因素,去探索我国未来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之路。

1 城市综合体的含义及特征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也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了飞跃。然而,就在城市开发和拓展需要更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有限土地资源局限城市发展产生的矛盾之下,如何将有限土地资源更大化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了城市发展伴随的重要研究问题,因此,也孕育而生了“城市综合体”这样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国情和发展的高密度,多选择性的综合建筑体。

1.1城市综合体的含义

正如这个概念的名称一样,“城市综合体”的英文为HOPSCA,即为Hotel(酒店)Office(办公,写字楼)Park/Public(停车/公共空间)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onvention(会议)Apartment(公寓)首字母的缩写。就是将商业、办公、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多种性质的城市生活空间,其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融入一个大型的空间体态之中,而各部分之间建立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高密度且多选择的综合性建筑体。

1.2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1.2.1 开发定位点的中心性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和设计定位,有着明确的中心性。城市综合体作为一个城市经济、交通发展的承载体,其定位一般多选在经济、交通发展的密集点,如城市的交通枢纽附近;或城市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又称中央商务区或商务中心区)区域;商业街区或商铺密集区;经济开发区和城市新中心区域;新型交通区域,也是作为综合体选址的宠儿。

1.2.2 高密性

综合体的高密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交通的高密性。它不仅仅体现在综合体其外部交通网络的高密性,也体现在综合体内部的交通网络的高密性;其次综合体内的业态组合,往往是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功能有机组合,这种业态布局的密度,也是体现综合体高密性的关键之一。

1.2.3 “All in one”的“合一”性

正如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所述,将单一的商业、娱乐、居住、办公等功能空间以多种类、有机的组合形式,布局于一个新的综合式大型空间中,使其各个功能空间在这垂直式综合空间中各司其职,这恰恰体现的是综合体建筑中“All in one”的“合一”性。然而“合”的内涵,却不仅仅包括将这些能够提供收益的功能组织一体化。对于构成建筑整体每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功能的一体化,却是在综合紧凑利用土地使用的同时,满足各功能间的联系与交通不受干扰。

1.2.4 内部空间的渗透性与关联性

大型的综合体内部空间,由于多种功能空间的组合,使得综合体的总体交通联系必须保证各个功能的互相联系,从而可以使商业、娱乐、餐饮等功能之间有独立的交通方式却又互相渗透,相互联系。

1.2.5 空间的大尺度

1.2.6 高科技集成设施

1.2.7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2 目前我国城市综合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跟风效仿带来的“千城一面”局面

近年来,城市建筑综合体的项目建设在中国大小城市中都开始有所效仿。跟风效仿随之带给大家的遍地神似的建筑形体和外表,缺少了建筑灵魂和心意的建筑,是造成当下“千城一面”局面的根源之一。

2.2 空间的不紧凑利用

我国国内的综合体建筑,存在着占地面积和体量庞大,而内部空间却不够紧密,内部交通流线冗长、散乱,空间浪费严重的问题。

2.3 城市综合体的交通流线与城市环境相脱节

我国目前的城市综合体从开发到建设时期缺乏考虑与城市整体环境的联系,造成综合体与城市交通联系不紧密或导致交通拥堵等局面。

2.4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封闭性与绿化的缺乏性

国内城市综合体建筑公共空间和城市环境一分为二,不论是室内的公共空间还是室外的开放性广场,多显得相对独立,都不能很好地与城市环境相融合,而绿化的缺乏性更是值得我们去注意的问题之一。

3 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方法

3.1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绿化

日本作为世界上建筑领域的翘楚之一,在综合体的设计思想上,日本往往更多的注重综合体中公共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联系的开放性,日本大阪难波城,作为美国捷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综合体方案,设计方将难波城定义为难波公园。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和空中花园覆盖了几乎多半个综合体的屋顶,整个综合体流线自然,浑然天成。蜿蜒曲折的步行街贯穿整个商业区,身临其境带给人们一种悠远绵长,自在徜徉的感觉......

难波城作为新时代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示例,带给人们的是钢铁林立的冰冷都市中,一抹自然绿色的清新气息。这里,在购物娱乐的同时,可以尽情体验树木、岩石、花草、水面、露台给人们内心带来惬意、舒适的绿色心情。难波城的成功,正是建立于设计师渴求建筑公众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可以在可行的条件基础上,打破传统内外空间差异,从而建立一种二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的关系。

3.2底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开放性、合一性

日本大阪南海南塔酒店,是一座车站与商业结合的城市综合体范例,将城市中的车站功能,巧妙地渗透到综合体建筑的底部,从而开放了综合体建筑的底部空间,完美的将城市交通环境与综合体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位于香港金钟道的太古广场综合体建筑,北览浩瀚海景,南对香港公园,地处香港黄金地段,许多香港的重要市政建筑都在此附近,且位于地铁交通网络站点上盖,是香港主要的交通换乘枢纽之一,途径80多条巴士线路,更有机场机场快线和机场穿梭服务在其中,交通便利,可达性高。

3.3综合体的紧凑性与“垂直城市”理念

对空间的紧凑利用,香港的“垂直城市”,作为全世界最节省能源的城市建造形式,却凭借着有限的土地资源,开发着这座经济繁荣的大都市。香港的垂直城市,体现在其城市的紧凑性――高密度的城市系统,高容积率的混合土地使用以及高效便捷的公共客运设施。它有效的避免了城市的蔓延和土地使用支离破碎情况的发生。

4 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展望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必然会成为一个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者,一个城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一个城市的明信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城市圈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城市综合体在未来的前景将更好。作为一个建筑师也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研究运用最新的城市综合体理论,为我所在的城市、为国家建造更多更好的城市综合体。

参考文献:

[1] 李晓刚.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研究――以厦门为例[J].规划研究,2010,(12).

[2] 陈兵.浅析我国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福建建筑,2011,(04).

[3] 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篇6

玲珑天地所处区域为北京西四环内的稀金之地,中关村科技商业区、五棵松文化休闲商业区和远大路四季青商业区均辐射交融于此,地理位置优越稀缺,周边配套成熟完善,众多中高端住宅小区围绕玲珑天地,周边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北京历来有“东富西贵”之说,玲珑天地项目所处西区尊贵区域,紧邻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毗邻北京著名的“绿色生态带”,可实现真正“繁华自然,进退相宜”的城市生活。

金隅大成重资邀请围际知名团队操刀打造,从建筑立面到空间设计,从园林规划到人性细节,无不反映出金隅大成对玲珑天地所注入的良苦用心,力图通过准确的定位、多元的产品和精细的品质,彰显玲珑天地富有包容惑的蕴涵和智慧凝结的气质。设计师采用系统的设计思想,从城市景观整个考虑进行系统的建筑空间设计,十分重视建筑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采用半围合的方式,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极具动感的明智综合体。

玲珑天地以创新的空间形态解读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景观建筑装修的一体化操作方面更胜一筹。玲珑天地人『生化建造理念,室内装修经细节的推敲与精细化景观设计,令玲珑天地的产品品质再一次提升。为使用者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是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方向,玲珑天地极其重视商务的身份尺度和接洽空间的奢适品质。

越来越多的购房人开始相信品牌的力量,金隅大成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往往赋予项目更高的区域运营价值内涵。玲珑天地零居户型方正,功能分区合理。功能区与休息区动静分区明确,开放式明厨尽享西式烹饪乐趣。设计师将功能化与人性化完美整合,打造温馨紧凑的零居生活。一居户型,宽敞舒适,南向大面宽,空间规划充裕合理;开敞式厨房配备小型吧台,品味生活情调,尽享美味时光,宽敞起居室满足家庭PARTY生活。设计师充分发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居住舒适性。玲珑天地在装修品质上,着重设备的耐久性、密闭性等品质要求,施工工艺的质量追求德国严谨作风,达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高标准。

玲珑天地完全契合高端置业人群的个性化生活主张,为投资者提供最优化的选择方案。设计师对户型设计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改良,从公共空间的精心营造,到空间尺度上精心考量,对味高端人群的个性化生活主张,精心打造11种精致玲珑户型。玲珑天地重视居住的舒适度和房间细节的品质突显,力图表现居住本身就是一场关于文化与思想的生活盛宴,全面满足各种需求的客群心理。

西四环内不可复制的卓越领地

北京城,本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居住达官显贵,外城居住平民百姓。到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促使北京城市规模扩张,城区的范围也随之逐步增大,四环已经在大众心中成为北京现代的新城墙,又由于“东富西贵”的城市文化渊源,在西四环内置业,才有一种在京城抢占资源、坐拥京城的尊贵感。

玲珑天地的开发,一方面使四季青的土地价值得到提升,又将使更多高素质的人群从各方聚集于这个相对有升值潜力的区域。西四环上城市综合体的产生应和了更多有实力人群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其丰富的交通配套,让社会的中端人群成为消费的主流群体。

玲珑天地精装修产品和精细的品质,彰显了项目富有包容感的蕴涵和智慧凝结的气质。玲珑天地与自然融合,天高云淡,区域相对宁静。玲珑天地以先行者的姿态,以前瞻性的开发理念,打造双轨地段上的城市综合体。

北京西贵的说法从明朝延续至今,如今北京人更为青睐的是西部区域遗留下的文化底蕴。海淀区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区域。包括西区的人文特质。该区域内有北大、清华、人大等优质的大学资源,还有诸多知名的中小学。另外,周边教育和科研机构非常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周边的科研机构超过了200家。

玲珑天地项目位于海淀区西四环和玲珑路的交界处,该项目总占地297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19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12层,地下2层。容积率3.0,绿化率30%。奢尚空间有零居、一居、二居。此区域医疗配套、教育配套、商场超市、餐饮配套、休闲娱乐、专业市场等应有尽有。

玲珑天地位于傲立西四环与玲珑路交会处的稀金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海淀区四季青板块,区域内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学术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越、国际化商业配套一应俱全。

玲珑天地既紧邻海淀名校教育区,又毗临中关村商圈、五棵松商圈、京西生态居住区,无论是交通出行、休闲购物、教育就学,在此都得到了完美的生活感受。同时,玲珑天地会聚了西山、香山、处、颐和园、圆明园和玉泉山的北京“绿色生态带”,就在项目不远处,高低起伏的山脉、随季节而变的别致景观,为我们构筑了城市自然人居的写意画卷,让我们随时感受大都会的别样情怀。金隅大成极力将玲珑天地塑造为西四环综合体项目的新标杆,集时尚商业、商务办公、奢尚空间为一体。对于首次置业和改善型客户,都能在玲珑天地找到与之匹配的独特空间体验。

多业态共荣激发城市能量

玲珑天地周边有众多中高端住宅小区,但是真正的综合体项目却没有。在四环路和玲珑路交会处虽有一个慧科大厦,但其是一个纯粹的写字楼;四环路上也有一些商业项目,但没有真正的综合体。

未来的玲珑天地是具有一定商业基础的地铁站口的综合体,必定会形成一系列小形商圈。交通的便利将为城市综合体项目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特别是为零售提供持续不断的人流,保证所有资源使用的最大化。未来的玲珑天地将是一个高效的商务综合体,能够营造齐备的生活系统,满足消费者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多种形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玲珑天地项目的入市,将以西四环城市地标的高度惠及周边区域,而且将与五棵松商圈、金融街商圈、中关村商圈联动,形成商业集群效应,烘托整体区域商务、商业氛围,使区域宜居价值得到空前提升。而西四环城市综合体稀缺,玲珑天地项目周边交通呈空间立体化格局,路网四通八达。玲珑天地位于长安街以北、西四环内这样一个核心位置,不仅坐拥西山风景,还是地铁高端物业。城市综合体由于内部人群和经济流量聚集效果强,形成业态共荣,可以起到提升地段价值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引言

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中城市的综合体建筑设计,因根据其需求进行规模的缩减,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但中小型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仍应区别开来,两者的差别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1.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1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1.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1.3购物与娱乐相结合

购物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理念提高了传统商业街的魅力、活力和发展动力。因此,原始的封闭的商业广场注定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网络,商业广场的室内外空间与城市景观交织在一起。

1.4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二、项目分析

城市综合体具有几大特征:一是超大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二是复合组合:一般的城市综合体主要由商务、居住、购物、酒店娱乐等功能组合而成,以一到两种为主,其他功能为辅,各功能之间联系紧密,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三、设计理念

建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综合体, 整合产业资源, 作为一个综合体设计的指导,目标在于使整体设汁活泼化都市性情具体化及,功能分配理想化,计划的初试意图在于合理清晰地安排整个空间功能需求,并创造一个宽广的户外空间。

整个建筑群的立面设计都是从内部功能出发,独特的外立面赋予整体设计个性化外观,大尺度切入建筑的单体元素(水平方向为购物中心的连拱廊,垂直方向刚为高塔入口)注意建筑体的形体结构。

四、商业综合体设计特点

4.1多功能的城市开发

城市综合体给城市带来多功能的城市开发。一般的城市开发商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功能的开发上,其它只作为附属配套,如纯住宅开发、纯商业开发、或者纯酒店或写字楼开发等。钱江新城金融城将多功能综合集中开发,包括有:酒店、写字楼、大型商业和特色商业街、国际公寓、高尚住宅、大型广场等。不同功能、时间段的城市功能组织在一起,各种功能互为补充组成城市综合体-大型商业中心与商业街区是城市活力之源,充满激情与商气,写字楼使城市充满青春与魅力,酒店的进驻提升了消费档次,公寓及住宅区从白天到黑夜充满生气与活力,城市广场又极大的聚集了城市的能量与人气等。

4.2街坊式的街区布局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风貌正被一点点地蚕食,城市的文脉与记忆正被一点点地割裂。为此,城市开发商需对保护城市的文脉,保护历史形成的街区,城市记忆,城市尺度,路网格局,商圈等予以足够的关注,对拟改造项目及城市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把握城市规律,解读土地价值。

4.3开放式的城市空间

城市综合体设计是以较高密度和高容积率的设计手法将多种功能的建筑空间集中布置,这种集中布置规划手法使项目规划或布置大型市民活动广场等公共开放式活动或绿化城市空间成为可能。开放式空间包括市民广场,居住区休闲活动广场,大空间尺度的建筑间距及超大绿化园林的高尚社区等。它们为城市增添了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为城市增添积聚人气与活力的城市空间,为城市地标式建筑天际线提供最佳视觉空间,为城市透出蓝天、白云、森林、小溪、诗意…

4.4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商业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是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它像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将周围的社会资源――人、商业、办公、居住、交通、商业、资金、信息等强劲吸附,快速集合,并进行有效地资源重新配置。例如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某种意义上它已近超越城市地标的作用,而成为了当地人们的精神家园。

五、建筑设计

5.1商业(购物中心)街建筑设计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建筑设计了一系列层次丰富,情趣各异的室外公共空间,配合不同的功能建筑,创造出热情、自由、闲适的生活氛围。

同时,路方向设计为出挑的连续折面体, 富于视觉上的型体变化; 在风情商业街的临界面则结合商业后退的平台设置炫目的“钻石舞台”和通透的玻璃中庭。层层叠落的商业室外平台如同自然的梯田, 其上植满草坪和灌木, 充满舒适的生态感。以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使巨大型体得到分解, 与风情商业街在尺度上取得和谐,特色商业为热带休闲风情的坡顶建筑。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使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成为必然。本文以项目的设计分析为例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布局、功能、交通流线、日照等方面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进行复杂且难度特别大的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支持,从而确保建成的城市综合体更具多功能、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莫天伟,莫弘之. 市、集、生活形态的生成――在商业空间的构建中恢复创造生活方式的能力 [J].时代建筑。2005,(02).

篇8

1 景观设计的起源

“景观设计”一词舶来与西方,景观最早的概念是作为城市景象的概括,“景观设计”的词语来源于描述耶路撒冷皇城的壮丽景色,随后“景观”的概念发生延伸,概念从城市扩展到乡村,随着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土地开始由生存价值向使用价值转化,城市化的景观理念开始向乡村扩展,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属,景观自此成为一体的系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环境开始恶化,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民众的审美意识,开始由欣赏城市转向爱恋田园。此时,景观设计学应运而生。

2 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

在西方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正在讨论的新现代主义思潮的席卷后,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包含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思潮变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西方景观设计观念流派繁杂,风格派,解构主义,结构主义与现代主义平行存续,奠定了现代建筑艺术多种风格发展的现实脉络。

工业革命以后,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席卷了建筑设计领域,成为了建筑设计新潮流。中国由于历史原因,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大规模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而当古典风格被欧洲废弃,启用现代主义代替以后,古典主义却以更加奢华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跨越了技术与科学的层面,综合考虑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定位,后现代主义思潮终于在近年影响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新后现代主义思潮突出了景观设计的优势,当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90年代被提出以后,中国的设计思潮终于由纯粹的设计思潮转向实践。

3 景观设计在中国遇到的问题。

1)侵略式的城市化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城市化进程的自然发展规律,由于在城市化扩展的进程中积累单薄,不少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并没有缜密的规划和相关的景观设计,于是留下了剧烈的后遗症;2)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很多基层政府并不深入思考自主进行景观设计的意义,中小型城市盲目跟风大城市,“城市大克隆”导致不少城市雷同;3)在国外景观设计理念统统涌入中国以后,纷繁复杂的设计理念,风格流派充斥着中国的设计消费市场,如何在纷繁的理念里寻求到自己的景观设计理念,是每个中国的景观设计师要对应的问题;4)城市缺乏因地制宜的设计规划,盲目追求城市规模,高估辐射能力。

就以上海为例,在浦东新区建设发展抵达一定规模之后,又集中推出了康桥,航头,新场,宣桥,惠南五个镇作为卫星城作为新的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兴起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文化和娱乐方式,成为城市的新名片。但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在建设初期并没有对本地市场进行分析和调研,照搬其他城市成功案例,最终导致招商待滞,运输困难。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

景观设计在中国遭到“壮志难酬”尴尬局面。不少城市在建设时往往只追求见缝插针式的高楼建设,套用既有建筑方案,尽可能大的压缩建筑成本,造成了城市“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希冀传承中国绚丽繁复的建筑样式,就有必要在观念上摒弃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影响,让建筑重回建筑本身,需要推行以下措施。1)要在追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兼具当地客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提高作为景观设计的融合性;2)大型城市在作出城镇规划的同时,要兼顾辐射到的中小型城市,拓展中小型城市的建设空间与景观设计思路,避免中小型城市盲目跟风;3)在国外景观设计理念以倾销式的方式涌入中国后,主管城镇规划的机构要保持清醒的认知,以促进中国城市形成自己的景观表现风格;4)城市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切忌盲目追求GDP增长。

在规避城市发展规划常见问题的同时,只有积极的发展中国的景观建筑规划的综合性适应能力,才能为“创造属于自己韵味”的城市提供发展的道路。1)注重景观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性。皇城的恢弘大气自然要区别于江南水乡的灵秀轻盈,西北重镇的豪放阔广也一定区别于巴蜀平原的精致潋滟,在进行城市化进程建设同时,要柔和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与居民文化特色,顺应北京城墙的雄伟壮丽,江浙温婉的浪漫闲适,只有贴近当地居民生存生活方式的建筑综合规划,才能维持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景观建筑设计;2)要注重景观与当地气候的融合性。中国的气候类型总共划分为五种,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在进行市政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因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例如:中东地区风沙强劲,住宅多没有窗户,美国广阔的密西西比平原,居民不光拥有自己的住宅,还可以拥有广阔的草坪。3)要注重景观与地理条件的融合性。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的今天,自然界依旧有人类不可抗拒的灾难与地理变化存在,除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与地理变化,日常生活中的地质原因,也是景观设计中需要融合的重要议题。例如:在地震高发的日本,居民的住宅多使用木质结构,水城威尼斯因多以水道代替马路,就制定出一系列行船准则。

4 结论

在研究建筑景观与建筑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兼顾一个地区的文化形态,地域特点,气候与地质特点的融合性以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在城市规划中最独特的创造力,人文底蕴是一个城市发展景观建筑设计的基础,而创造力是发展景观建筑设计的灵魂。

篇9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节约型

引 言: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节能型建筑已被建设部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已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建筑节能是时代的基本发展趋势。

1 商业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1.1 中国商业建筑的能耗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建筑能耗。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商场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将近40%,比欧美国家高出50%。

1.2 同类型的商业建筑之间的能耗也有较大差别。大型百货商场每m2 耗电量最高的商场比耗电量最低的商场能高出将近50%。此外写字楼和旅馆类建筑的情况也是这样的。

1.3 近年来已有不少的节能改造项目竣工,这些改造项目都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说明商业建筑有巨大的节能潜力。特别是空调风系统的改造,通过充分利用春秋季室外新风为室内供冷,从而减少冷机运行时间。上述分析表明,中外对比、同类建筑的对比、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对比,商业建筑成功的改造实例都充分说明中国的商业建筑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商业建筑节能改造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2 商业综合体建筑存在的问题

2.1内部空间设计混乱,违背绿色建筑理念

商业综合体建筑是一个系统的建筑体。但是目前很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相对混乱,很多的建筑的布置都不够合理,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节约型的绿色建筑理念。一些建筑的暖气、采光和通风等设计都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布局,使得整个建筑群体在耗能这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以致在建筑落成后又得进行重复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这样无形就增大了建筑的造价成本,没有体现节约型这一特点,违背了绿色建筑理念。很多商业综合体建筑在一些日常的能源使用设备上没有进行积极的引进和改造,使得整个建筑群并没有体现出节约型的特点。同时设计部门缺乏对这些设施改进的关注,使得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并没有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没有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耗费大

在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工作中,由于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出现了建筑耗费过大,严重浪费财力及资源的现象。很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没有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导致一些建筑的结构材料出现了浪费过多的情况。比如说,在建筑的承重结构设计这一块,由于前期设计工作没有进行相关的优化工作,使得在工程生产的进展过程中出现了材料使用过度,工程成本超出预料的情况。很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工作没有针对其具体的商业市场合理地规划建筑的设计结构,使得后期建成后又得重新进行改造,造成了工程成本提高的问题,没有体现节约型这一设计要求。

2.3设计前期的策划不科学,浪费严重

商业综合体建筑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很多的建筑在设计工作中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前期策划工作。很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工作并没有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一些建筑的地理位置或者地质条件在设计工作前期的策划上面没有得到应有的考虑,使得整个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复建设或者多余建设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在建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规划与项目管理有效结合的机制,使得整个项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和盲目的问题,这样对合理地进行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施工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不利于其建造进程的发展。

3 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从建设的全过程考虑,以酝酿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项目规划、立项阶段就开始从规划入手,将建筑节能理念渗透到建筑物建设的全过程中。

3.2 气候性原则

俗活说:一方气候,一方建筑,建筑师和采暖师应互相沟通,充分利用自然风、穿堂风,合理利用过渡季节的自然新风。

3.3 性能性原则

节能设计是提高建筑使用性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而非人为节能而牺牲其他性能的要求。节能的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前提是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舒适度要求。

3.4 综合性原则

通过对建筑物能耗和节能特点的综合性分析,在方案阶段开始,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节能设计,而非实施单项节能措施或技术。

4 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的具体措施及应用

4.1 科学安排设计前期的策划工作,节约建筑成本

为了更好地促进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建设进程,节约建筑成本,科学安排设计前期的策划工作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设计部门在设计前期应该实地考察建筑的具体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通过结合建筑群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安排建筑的地理布置以及结构模式,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来设计出更好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更加科学地控制建筑成本。其次,设计部门应该综合考虑业主和开发商的利益,只有在他们的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够在为业主提供完美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前提下降低建筑成本,维护开发商的利益。设计部门应该针对一些业主进行相关的评估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建筑的具体要求和期望,从商业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工作,在维持建筑群商业性特点的同时,体现节约这一绿色理念。。最后,有关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设计方案的公开招标,通过对他们的设计方案的研究或采纳,为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工作寻求更多更好的计策,这样对节约型的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建设进程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 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前期的策划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建筑成本。

4.2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体现绿色建筑理念

内部空间的设计工作也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体现节约型的绿色建筑理念,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面,要综合考虑内部设计上面的综合供暖设施、采光以及通风等问题。具体在采光方面,设计部门应该进行最佳的设计,根据建筑的具体地理位置来合理的安排建筑布局,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灯光问题,降低灯光耗能,从而体现节约这一特点。最后,在通风方面,设计部门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情况,从而来设计出更好的建筑内部空间,这样就能够一定程度上使建筑拥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从而来体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只有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程序,才能体现绿色建筑理念,促进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建设进程。

4.3合理设计建筑结构,降低建筑耗费

针对目前很多商业综合体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状,设计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完善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避免出现建筑耗费过多的情况。业主和开发商应该选择一些设计实力较强的专业设计团队来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节约意识,结合业主对商业综合体建筑的期望和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来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比如说,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建筑企业积极与业主进行交流和探讨,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整合设计工作的节约理念和业主的期望,来合理布置建筑结构,规范建筑的比例,这样才能够降低建成后业主对建筑不满意,而出现重新修建和改造的问题,降低了建筑成本。另外,设计部门应该与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团队进行积极的探讨和交流,以此来找出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改进。比如,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每平米的用钢量达到618千克/平米,而亚特老大奥运会赛场的用钢量仅为34千克/平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建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样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损耗,加大了建筑的成本。因此,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能够为建设节约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绿色节能设计在商业建筑当中的实现与应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因素,合理设计,并严格接受审核,从而促进商业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商业巨舰展贸综合体设计价值

中图分类号: F71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商业建筑做为建筑类型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交通状况、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展贸型商业模式作为新兴的第四代商业模式,正逐渐在各个大中型城市不断涌现并走向成熟。

第四代展贸商业模式主要的核心是强调体验式消费,与第三代MALL相比,第四代购物不再是重要的功能,更加突出休闲娱乐的功能,表现出城市生活时尚的概念,满足大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向着时尚化、个性化和体验化转型。构成元素主要有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电子商务、餐饮、交通、停车场等现代商业提倡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应运而起。

本文介绍的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项目,正是有着诸多新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特点的巨型商业建筑项目。本项目分为交易、会展、仓储物流、商务、酒店、休闲娱乐、客运中心及社区服务等8大功能,其定位为:依托珠三角产业集群,借助广州会展业优势,打造完整会展产业链的、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一站式综合魅力体验区,是以常年展贸为主,集会议会展、商务商业、信息、财务结算、物流配送等多种配套功能为一体的窗口区域,力求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采购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

该项目中的一期工程作为首期建设与运营,目标为建成广州光谷,是展贸综合体项目在广州运作的先行者,起着极其重要的探索与尝试的作用。

一、项目概况

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项目地块位于位于广州番禺片区东北部化龙镇内,广州二环线以内,地理上接近广州经济开发区和黄埔码头;位于大学城、广州新城、萝岗中心区三个重点发展区域的几何中心,在东部创新产业发展区内,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规划区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带辐射整个珠三角,海、陆、空三网配套完善,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项目总用地面积2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项目将包含商品交易区、一体化商务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物流中心,配套建设有:社区功能服务区(含:公安、超市、医疗卫生、停车场等)、客运中心、美食休闲中心、公寓等。其中一期工程规划总用地为141738平方米,基地内4栋建筑共同形成一个围合空间, 包括3栋展贸交易馆和1栋办公楼,总建筑面积达269210平方米。

二、设计理念

建筑应具有多重复合的美,包括形式美[包括视觉思维,形式美元素和形式美法则以及反形式美思维],功能美[包括使用功能和结构逻辑,材料工艺]和艺术美[包括抽象,隐喻,转喻,象征,倾注观念等],展贸城项目一期工程作为大型商业展贸建筑群,从空间布局到建筑符号,从设计理念到功能形式均崇尚建筑美学的具体表达,注重形式,技术,艺术的综合运用。

格局:以传统风水自然观与现代生态理论相结合,创造带有风水学中吸纳、聚气特点的格局,设计建筑呈半围合空间,在意象上形成回环的气场,结合南广场聚气凝神,形成“阴阳互补,相互交融”的规划特色,营造出展贸城一期工程的独特氛围。办公楼作为一期工程的核心,与三栋展贸馆一起,形成 “坐北朝南,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的风水格局。

轴线:强调中国传统特色的中轴线式布局,以一期工程为始,展馆与办公楼成中轴对称布局,贯穿一条有始有终、张弛有度、起承转合的主轴线。

庭院:四栋建筑围合,刻意营造中心内庭院,叠水相依,静中有动,曲水通幽,南面景观广场叠水相依,在环境空间上打破了建筑规则布局的呆板,同时也象征了统一和谐的境象。

共享:商业建筑追求流线的顺畅共享,均好可达,围绕建筑群的骑楼设计以及展贸馆内垂直交通,结合展贸建筑群的屋面停车体系,人流和车流均成功营造各自的共享空间。强化围合北广场与南广场之间的景观联系,创造外部景观相互交融的开放共享式展贸建筑群。

三、一期工程规划与建筑方案

1、规划结构

一期工程规划总用地为141738.1平方米,基地内的4栋建筑共同形成一个围合空间,展览交易A3馆位于地块的最北边,展览交易A1、A2馆分列地块的东西两侧,办公楼位于地块的最南边。

2、空间形态

通过起、承、转、合的空间变化与序列性来共同营造展贸城多样性空间品质,达到理性与浪漫情怀的交替交融。办公楼核心坐镇,3栋展贸馆环绕其间,各展馆间以旋转车道作为立面形态的制高点,保证空间形态的主次分明、对称严谨。

3、交通系统

基地的主入口设计在基地的东西两侧,结合基地内每栋建筑的交通流线因素,深入研究本项目的交通设计,在建筑物周边均设有环形消防通道,交通系统简洁,利于消防疏散。每栋建筑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交通流线明晰,尽量做到人车分流,避免相互交叉。用地南面景观广场东西两侧各设2个机动车行入口,连接四栋建筑内部的环形道路,达到人车分流的效果。

4、景观系统

方案借鉴了岭南传统园林多种设计手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丰富多变的整体景观。在建筑形成的一系列的围合与半围合的绿化庭院和大型景观广场中,借鉴岭南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局部挖池堆土,小桥流水,亭台小品等,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展馆建筑绿化景观。

四栋建筑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地块内部的景观花园,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闲绿化空间。各栋建筑的电梯厅、中庭、休闲活动平台,一系列开敞空间的布置,活跃了建筑内部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5、建筑与立面设计

整个建筑群体量单纯,立面风格简洁、大方。

办公楼作为整个展贸城的形象代表,其整体造型及立面的标志性塑造对彰显整个展贸城个性化、国际化的商业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公楼体量设计方正、对称,其外立面设计强调竖向肌理,在建筑顶部周边适当布置横向广告牌,外墙材料以银灰色铝板为主,部分采用灰色面砖、铝合金百叶、透明玻璃幕墙。办公楼整个立面设计简洁、整体,标志性强。

展览交易馆A1、A2、A3,外墙采用浅灰色面砖,局部白色面砖,主入口采用透明玻璃幕墙,造型简洁,标识明显。

通过分析广州地区的气候,从节能角度考虑;结合平面及造型特点,除了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和满足采光要求外,分别采用了连廊、挑檐、凸窗台、装饰墙遮光百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元素,在起到遮阳作用的同时又为创造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的地域性建筑做了有特色的标识。

展览馆采取平层停车和屋面停车,平层停车和屋面停车均为开敞式,尽量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节省能耗。

四、设计特色

设计价值:商业设施的总体布局、建筑商业元素的设计、商业氛围的营造,商业化市场功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商品展贸市场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商品展贸市场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

功能探索:一站式购物运营体系,仓储式物流以及购物体系,大型屋面停车体系,双首层的商业开发模式,在歌剧院和活动中心中间设计了高五米的架空平台,立体围合绿化核心区,底层停车,形成立体化景观的市民广场。

共融共生:强调一期工程对整个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项目先行者的作用,以景观广场为龙头,首期严谨而富于商业化的建筑群,做为后期开发的指引,展贸区整体景观和环境的塑造,强化建筑绿化与周边环境绿化的“共融共生”,营造展贸区内建筑与自然的融洽,体现出有效的凝聚力的同时保持其视觉张力,营造有浓烈商业氛围和时代特征的展贸中心区环境。

结束语

商业建筑是市场的产物,是社会的综合,商业设施是一种地标式的城市名片,它不但承载着精神物质文化和商业文化,对于每一个享受它的人来说更代表着一种生活质量,商业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

城市展贸综合体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商业建筑,是城市中集中体现、宣传和发展商业的重要场所,是城市人民商业活动的集散地,在城市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合行业发展规划,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同的商业形态也决定了不同商业建筑的形态,需根据商业项目情况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利用各种空间组合形成的商业流线,构筑商业地产价值链,打造符合需求的最优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2001—2010)》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总体规划(2003—2020)》

武扬;;购物者心理与行为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筑学报;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