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18 23:2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理论

篇1

(一)财政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内在规定性如税收负担的轻重、政府公共投资和财政补贴的多少等,对技术创新活动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激励效应。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技术创新动力。企业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通过该项活动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利润水平过低,必然会严重影响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制订合理的税收强度和给与适当的财政补贴,保证企业有合理的经济利益,是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形成、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政府通过政策安排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于弥补市场失灵,是在允许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由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和有效指导。因此,财政政策激励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是市场激励不足的创新领域和环节,以及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通过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安排方面,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税收优惠,而财政支出政策则是对研究开发的政府公共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其中政府采购对于创新活动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同时创新成果也能比较快的取得效益。因此政府采购是一项比较好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二)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税收具有调控资源配置的功能,税收优惠作为激励与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将有效地诱导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一般来说,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激励作用包括:降低技术开发成本,推动研究开发进程;降低投资风险,鼓励技术创新投资不断增加;支持企业应用新成果,引进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加快技术改造;鼓励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输出,积极发展科技创业;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为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由于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实施成本低、透明度高、公平性强、影响面广等特征,世界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印度等均重点采用税收优惠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二、财税政策激励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

(一)财政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1.政府政策。政府采取措施,矫正“市场失灵”,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收益,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最终达到全社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的最佳水平。关于政府干预的效应如何,我们可以利用“创新”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创新”生产函数是研究创新投入(如研发支出或人力资本支出)与有形产出(如专利或新产品的发明)之间关系的。根据“创新”生产函数,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水平。政府的政策是否有效,就是观察这两个指标前后是否发生变化。这里以研发投入作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指标,利用比较静态来衡量政府干预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用(见图1)。纵轴为其他资本要素投入,包括外购高新技术产品。该代表性企业在得到研发政府优惠之前,等成本线为IS1,等产量线为Q1,点B1为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在得到政府优惠之后,企业所面对的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因为政府优惠的存在使得自主研发的研发投入成本下降,等成本线为IS2,均衡点也从B1点变为B2点。在新的均衡点下,研发投入从X1点升到X2点,研发支出增加。可见,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是增加的,企业的自主创新受到了激励。2.政府采购。继熊彼特的开创性发现⑦之后,后来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承认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同时,也指出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面对技术创新的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加之技术创新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分享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效应所带来的收益,成为“搭便车者”。但让人忧虑的是,我国许多企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还在粗放式经营,甚至缺乏成为技术创新“搭便车者”的意识。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的企业缺乏致力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热情,将会导致技术创新供给不足,从宏观上来说,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技术创新供求模型来简单分析。在图2中,Si表示技术创新的供给曲线;Dm表示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该曲线是市场上创新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收益曲线,并不能反映社会对创新价值的评价,因此,创新的均衡水平为Qm;Ds表示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该曲线考虑了外部经济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如图2所示,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二重性,是一项具有很强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会引起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Dm与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Ds的区别,使得最终的技术创新的供给量Qm低于社会需要的供给量Qs。市场机制存在非效率的一面,导致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缺少的供给量为(Qs-Qm)。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技术创新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通过推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G,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右上平移,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增加将会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使技术创新的供给增加,而增加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供给不足。当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弥补技术创新供给的不足,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G,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的规模,而从更加宏观的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政府采购的规模。可见,政府采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3.政府科技拨款。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R&D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由此造成政府科技拨款制度作为消除R&D市场失灵的手段显得非常重要。政府科技拨款制度可以通过对企业直接资助、对公共科研机构的资助两种方式来进行。如图3所示。以下通过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直接资助对企业R&D的影响。直接资助是对符合政府特定目的的项目或有较高收益的科研项目,在政府预算经费内直接拨款。既可以达到刺激R&D投资的目的,也可以引导产业发展。假设企业1和企业2分别属于国家1和国家2,并在统一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同时假设只有企业1从事R&D活动,并且最初两个企业都可以采用一种相同的技术进行生产。企业1的R&D活动存在溢出,即部分成果技术溢出可以使企业2以零边际成本利用。假定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a-(q1+q2),p为价格,q1和q2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的产量。假定企业1和企业2的单位成本函数分别为c1=c0槡-gx,c2=c0-β槡gx。其中c0为两个企业最初的边际生产成本,x为企业1的R&D支出,与g分别表示溢出和R&D效率。另假定政府存在对企业R&D的资助,资助率为s。首先用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来描述企业1的R&D水平和资助率s的关系。第一阶段,企业1在存在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R&D投资水平;第二阶段,两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市场竞争。这里用逆向归纳法来求解这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给定R&D投资水平,企业1和企业2分别选择自己的产量q1和q2最大化自己的利润,两个企业的利润可分别表示为:π1=[a-(q1+q2)-(c0槡-gx)]q1-x(1-s)(1)π2=[a-(q1+q2)-(c0-β槡gx)]q2(2)第二阶段企业选择产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水平。此时利润函数的一阶条件为:直接资助会提高企业R&D投入水平。但是很难由上式推出因变量对于各个自变量的一阶导数,从而推断函数对于各个自变量的单调增减性。由此可以得出x*s>0。亦即,随着国家1对企业1进行直接资助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1获得同样R&D成果所需要的实际投入减少,从而激励企业提高R&D支出水平。而R&D活动溢出效应的增大同时将导致企业R&D水平的降低,因为溢出增加时,企业2从企业1的R&D活动中获得的成果会相应增加,从而企业1从R&D投入中获得的相对收益减少,R&D水平降低。同样可以表明,当效率g增大时,企业1的R&D投入水平提高,因为效率提高的同时,同样的R&D投入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因此企业1会选择更高的R&D水平。从上面建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可见,我们不能过于绝对的理解此模型的结论。首先,由于企业愿意开发的项目和政府愿意资助的项目往往一致,都倾向于高回报率项目,因此企业可能直接用政府资助资金从事研发活动,减少自身原本打算投入的资金量,从而企业投入总量并没有增加。第二,当企业原本打算开发的项目并非政府愿意资助的项目时,政府资助金可能使得企业改变项目,去开发政府资助项目,不再开发原本打算开发的项目,这样也不会增加企业的R&D投入水平。第三,由于获得资助的企业比没有获得资助的企业有较低的成本,使得非资助企业处于竞争劣势,有可能把他们从研发中排除掉,反而会降低研发总投入量。第四,即使在政府提高研发投入总量的情况下,也会随着对研发资源需求的增加相应提高研发资源的价格,从而提高研发成本,使一些企业因此从研发中退出。(二)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虽然税收支持不是基础研究资金的主要来源,但通过减免设备购入环节的税费以及对科研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可以在税收上扶助基础研究。同时,还可以利用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捐献实施税收鼓励的方式,帮助补充基础研究资金,对基础研究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企业通常在确定是否进行投资时,将资本成本作为参照标准,来对投资项目、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进行评估和对比。所以,企业会在某一特定阶段内积累资本,直至资本的边际收入等于资本的使用成本时为止。其中,资本成本=边际投资的融资成本+折旧成本-资本利得-节省的税款等。很显然,税收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到企业应缴税款的增减,于是,也就会对资本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决策和水平。一般而言,资本成本与投资意愿和水平成反比。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资本成本的决定式是:c=p(r+θ)(11)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假设税收对损失与利得同等待遇,则:c=p(r+θ)-[c-p(r+θ)(m+n)]I(12)其中,c表示资本成本,p表示资本品价格,r表示市场利率,θ表示实际折旧率,I表示企业所得税率,m表示1元资本的将来折旧扣除现值,n表示1元资本的利息扣除现值。于是,资本成本的决定式为:c=p(r+θ)(1-Im-In)(1-I)(13)如果(1-Im-In)>(1-I),则(12)资本成本大于资本成本(11),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就产生了抑制效应。在投资支出作为费用扣除而没有利息扣除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被看作是中性的,资本成本式为(11)。在允许按比率θ折旧的情况下,1元资本的折旧现值是m=Σ(1+r)-tθ(1-θ)-t=θr+θ,同时也允许利息扣除,因而1元资本的利息扣除现值为:n=Σ(1+r)-tr(1-θ)-t=rr+θ(14)因此,m+n=(r+θ)r+θ=1,资本成本减少到p(r+θ)。在企业所得税法允许的折旧率μ低于实际折旧率θ的情况下,价值1元初始投资的折旧扣除现值将是:m=Σ(1+r)-tμ(1-μ)-t=μr+μ(15)在按资本存量全部价值计算的利息扣除n与等式(14)所表明的相同的情况下,把等式(15)和(14)中的m和n代入(13)中,资本成本式就为:c=p(r+θ)+[prI(θ-μ)/(1-I)(r+μ)],由此可见,在θ>μ的情况下,实际折旧率大于税法允许的折旧率,资本成本便会增大,投资意愿和水平便会下降;相反,在税法允许实行加速折旧时,即μ>θ的情况下,税法允许的折旧率大于实际折旧率,资本成本就会减少,投资意愿和水平就会上涨。在税收法规允许企业直接按投资支出的一定比例B扣除,剩余部分再按照正常折旧率扣除的情况下,1元资本支出的折旧现值为:m=B+(1-B)θ/(r+θ),此时的m大于实际折旧的m,所以,资本成本下降。

三、政策启示

篇2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能力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理论

(一)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与传统技术相比,一项高新技术一般需要一群相关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传统的技术一般是以独立的技术形式存在的。在高技术之间,每一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既依赖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高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不像传统技术那样有几年甚至几十年。与传统技术相比,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渗透力,可用于许多领域,并可与传统技术或产品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用途。

(二)高技术企业

我们认为,高技术企业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企业大规模地运用高技术从主要两方面体现出来:产品和工艺。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的是传统的产品或服务,由于高新技术的采用,其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这类企业也是是高技术企业。区别是前者体现在最终的产品上,后者体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间。对传统技术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企业也就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能力基本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熊彼特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谢里夫、格里利克斯、南希・施瓦茨、罗森堡等,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新技术推广、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等。7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专题深入研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曼、多西、厄特贝克等。他们对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贡献有:技术创新的扩散问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技术创新的阻力机制和环境因素等。

(一)技术创新的一般模式

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的变动,演化出三代技术创新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综合这两种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创新主体拥有新的技术发明或发现,并能够利用这种发明或发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熊彼特是这种模式的倡导者,他认为,技术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是由市场产生,而是由拥有技术专利的创新主体根据技术的功能适用性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市场上存在的某种需求或者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需求。

2.需求拉动模式

需求拉动模式是指由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引起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并应用研究成果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在需求拉动模式中,技术创新始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又回归到市场来满足市场需求。在实际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这种模式也是很多的,如积累性的或改进性的技术创新,多数是由需求拉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采用需求拉动模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间短、见效快。由于需求拉动模式忽视了基础性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的缺乏强有力的基础。

3.技术―需求互动模式

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型,从一个起点单向到终点,由于竞争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变化,技术创新机制趋于复杂。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互动模式是指创新主体拥有或部分拥有技术发明或发现的情况下,面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技术创新由于科技和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企业技术能力概述

企业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并与内部的知识结合,创造出新的技术与知识,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同时又使得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该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内涵:一是技术和知识的模仿、消化吸收等创新能力,即技术学习能力,包括选择、购买国内外的技术的能力等;二是技术转移的能力,包括技术扩散和引进等方面的能力;三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进行技术创新、创造经济效益,包括产品生产与组织方式、市场开拓等。

技术能力是企业内在的能力,它不是直接地、完全地体现在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人员、信息、设备、专利、论文、管理等各个要素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个技术能力外在的反映,可以直接通过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等环节表现出来。其中产品的技术水平,则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技术能力是企业第一层次的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最终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则是外在,第二层次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

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积累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随着人员科技素质、信息化能力、设备水平、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储备知识与技术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反映在研发能力、工艺能力、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的提高,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技术能力的积累而增强。从长期来看,企业技术能力需要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反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拉瑞(Lany,1981)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汉默尔(GaryHamel,1990)是从基于产品技术平台的企业核心能力积累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埃尔森(R.Nelson,1999)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总体能力。范戎凯(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依靠创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即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并实现其工程化和商业化生产从而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魏江(200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五种能力的组合,其中前三种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构成要素。

(三)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

1.自觉地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投资主体,作为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就意味着研究开发活动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不仅要有健全的研究开发机构,还要有相当的技术开发硬件投入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成果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高新企业在技术创新利益分配的体制健全,企业既然作为投资和开发主体,相应地也就该享有对创新收入的自主分配,这是激励主体的根本所在。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提高”

首先,企业要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个中心。要做好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坚持以企业本身为主体,在改善企业的研究开发条件同时,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去;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第一是在吸收国内外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组合或进行二次开发;第二是进行技术、资金、装备、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并与市场需求想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积极营造科研环境

充分调动科技开发人员和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加速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尊重科技人员的劳动,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素质,注重在职工中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和专业技师能手。

三、结论及建议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主要组成,对高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出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能力为内容的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对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高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然后从技术能力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在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之后,本文认为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技术企业是在经营过程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企业只有努力提高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魏江.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度量.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995

篇3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第一,大规模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程度更高,能够为巨大的研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利于大规模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动。第二,技术创新过程具有的高风险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容易使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效用就越低。第三,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差异化特征。也就是说大型企业可能拥有在多个领域的丰富经验,这使企业有机会涉足其他领域的创新活动,多样化的投资使得企业通过传统的分销渠道实现市场化成为可能。第四,技术创新具有范围经济性。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经营范围增大,企业能接触到更多行业的知识,有利于促进研发效率的提高。第五,大规模的企业能更好的加强其对R&D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将创新活动当做其攫取超额利润的有利选择,越能长时间的维护超额利润。

第二种观点认为,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具有创新优势。如Demsetz(1969)等人不认同熊彼特的观点,他们认为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的技术创新。国内学者李平、邢丽娜(2007),董晓庆(2013)等,于君博、舒志彪(2007)等人也通过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验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第一,中小企业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和灵活的组织机制,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垂直的管理结构和僵硬的组织机制,从而避免了大型企业中因为经营层次较多、管理权利相互制约而导致的创新能力减弱和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第二,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市场垄断地位增强,大型企业往往更关注能够带来更大收益的大型创新,而忽视其他机会,导致技术创新的敏感度降低。中小企业的高度市场灵敏性,能够使其更容易的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机会,更好的推动技术创新。第三,不同于大型企业正式、僵硬的管理环境,中小企业中往往具有更宽松的氛围以及更灵活的人际交往,这都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空间。第四,中小企业具有不同于大型企业将研究创新人员晋升为管理人员的奖励方式,中小企业企业奖励研究人员时并未使其离开研究岗位,这样既保证了研究的土壤,又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邵俊岗(2001)、翟红华(2004)等。邵俊岗(2001)在研究中指出对于技术创新,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产业、战略、组织、方式、环境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大小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创新优势。翟红华(2004)也指出,不同规模的企业适用的技术创新模式也有差别,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各具优势。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项目管理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早在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提出了创新理论,为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如今加强技术创新是我国开展经济工作和科技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项目管理跨越实践经验的鸿沟到运用科学理论方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的文献,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是当前项目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亮点,但是针对不同于一般项目特征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可以发现技术创新项目除了具备一般项目的特点外,还具有项目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的特殊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与自身复杂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了复杂系统理论到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中,用它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将能应对挑战。

一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项目的界定和特征 关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定义,有很多的表达方式,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如(表1)所示。这些表述的共同点在于强调技术创新在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创新项目能够实现商业化。本文将技术创新项目定义为:“技术创新项目是一般项目中的一个子集,它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的特点,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形成创新成果(产品或服务),获得实际应用、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张凌,2006)技术创新项目具有和一般项目不同的特征:(1)复杂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是从一个科技思想到最终产品产生的管理过程,中间要经过从思维到实体的高度复杂的环节,从开始科技成果的筛选到科技成果的实用化再到科技成果变为产品进入市场这些过程都是动态复杂的。(2)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3)高风险性。技术创新项目过程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表明了企业在冒险,并且项目有可能失败。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商业化之前,技术创新项目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可能遭遇失败的风险。

(二)复杂系统理论 复杂系统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严格定义,根据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认为复杂系统是系统内的子系统关联程度高的,并且能够产生涌现的大系统。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性质不等于部分性质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涌现性和非线性是复杂系统本质的特点。涌现性通俗点讲就是“1+1>2”,是一种整体的现象和特征。复杂系统的涌现性是高层次具有而还原到低层次不再存在。非线性是指不能够简单运用线性数学模型求解的系统特征,复杂系统中的必要部分、大部分甚至所有部分都存在着非线性,而且子部分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关联,这种非线性关联就是产生复杂性的根源。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的核心理论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在复杂适应性理论中提出了三个主要概念:主体(Agents)、环境(Environments)、突变(Emergence,或称为突现、涌现),在一定环境中的主体相互竞争和合作,导致系统产生突变。涌现性说明整体行为模式不能根据其个体行为规则进行预测,或整体模式不能还原为其个体行为,突变是整体有而部分无的特性,宏观层次特性的突变基于微观个体的主动的适应和学习的行为规则。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本质就在于其进化过程中突变的永恒的新奇性。

(三)复杂系统理论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适应性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项目是在企业内完成并最终通过市场和社会来实现。企业、市场和社会是项目生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技术创新项目系统的界面从参与者可分为三个界面:第一个界面是项目实施主体,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团队成员等;第二个界面是除项目实施主体之外的各利益相关者,如客户、卖方、业务伙伴等;第三个界面是项目所有干系人,这个层次为了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对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言,输入:企业创新能力、技术信息支持、风险管理能力等。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对于企业科学地定位自己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由特别重要的意义。技术、信息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并且技术与信息资源是可再生的、无限的、可共享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高风险,风险管理能力的投入,可以使项目主体合理地使用多种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对项目投资活动涉及的各种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输出: 可以从系统界面的三个层面来分析项目管理系统的输出,每一层界面的成果性目标与约束性目标都各有不同。比如,项目实施主体的目标更多汇聚于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则包括营造一种多赢的局面,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项目所有干系人共同的目标则可能包括为机构培养人才,建立关系,树立品牌等。分析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结构的思路是研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PMBOK、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提出的四级别认证体系、英国商务部(OGC)的PRINCE2和日本工程振兴协会(JEAA)的P2M。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项目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目标的在复杂环境中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的复杂性包括结构复杂性和确定性复杂性。因此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明显的层次性,由于创新主体、创新项目活动和创新绩效等不同导致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形成一个由下到上的多功能、多结构的框架体系。既有技术方面、经济方面,又有非技术、非经济方面,要全面考虑与论证。(2)个体具有智能性、适应性和主动性,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中的个体可以调整自身状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或与其他个体进行合作或竞争,争取最大的利益。在技术创新项目中对项目承担者的能力要求特别高,要具有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战略的管理模式、优良的资产结构。(3)个体具有并发性。在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中,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当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个体必须在较短的建设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取得经济效益,要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今天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明天就被淘汰了。还有技术创新项目的高风险性也造就对个体并发性的要求。(4)在复杂适应系统的模型中还可以引进随机因素的作用,使它具有更强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基于复杂自适应性系统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与应用

(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用以衡量组织按照预定目标和现有的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美国项目管理协会,2008)。如(表2)所示目前有几种不同体系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侧重点不同,标准也不同。

(二)复杂适应系统机理 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成员就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非线性的关联作用,由于主体的适应性和学习,可以引进CAS的统一模型即回声模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确定主体生存和活动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基本模型;扩展基本模型,形成最终的回声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基本模型中主体要有三个基本部分:进攻标识――用于主体和其他主体联系;防御标识――用于其他主体与自己联系时决定应答与否;资源库――用于存储的加工资源。整个系统包括若干种环境,每个环境中有若干主体,主体之间进行联系,交流资源和信息,这就是最基本的回声模型。

(三)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体系构建 CAS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系统。这种系统理论使以战略的、动态的思维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中过程管理的问题,包含了技术创新项目复杂适应系统中模型设计的对象为主体、环境、涌现三个基本要素,表现为:对技术创新项目中主体与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基于环境变化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学习应用循环的变化过程的管理、对作为系统涌现性成果――知识体系管理。

(1)结构设想分析。如(图2)所示。本文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提出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整体视图。三个坐标轴代表衡量技术创新管理成熟度的三个特征属性,分别是指过程管理,基于项目管理过程的技术创新项目流程五个过程组;变化管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成熟度等级的流程;知识管理,表明项目管理所涉及的九大领域,以及结合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内容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第一,过程管理,技术创新项目中的人们利用对项目系统的演化去适应变化的行动。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基于流程分析可分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监控阶段和收尾阶段。第二,变化管理,技术创新项目过程对于机遇和风险的把握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决定了组织对市场和竞争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作为技术创新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该系统的分析自身的特点,真正了解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内涵,然后用于改善企业项目管理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成熟度模型是成功改善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学习;接着评估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是为了体现组织或企业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对项目管理能力进行整体提升;最后还需要对模型管理进行改进。第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在工作环境中高效地使用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结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涉及的知识包括两大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内容体系。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的知识领域将涉及九大领域;根据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的内容,将对技术创新项目的企业创新能力、技术以及方法运用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管理。

(2)结构体系概念模型构建。结构体系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事物、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成的。本文根据前面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设想分析,提出了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它是由一个支撑(即成熟度等级,等级一:混乱级、等级二:简单级、等级三:规范级、等级四:精益管理级、等级五:创新管理级)、三个特征属性轴(过程管理、变化管理和知识管理)和两个基本要素(评估方法和改进的步骤)构成的整体。如(图3)所示。第一,成熟度等级是一种划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的概念。在这里根据技术创新项目的特征,把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等级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混乱级、简单级、规范级、精益管理级、创新管理级,用来描述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能力强弱。第二,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体系的三个特征支撑,分别为过程管理、变化管理和知识管理。过程管理表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是按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评估的;变化管理表明企业如何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成熟度等级的一个过程;知识管理表明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的各个阶段、各步骤所用的知识和方法。第三,评估方法是检验企业是否具有某一要素所列行为和能力的方法。这里可以用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第四,改进步骤是在项目管理能力评估分析基础上,找出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中的强项和弱项,有侧重点、有规律地进行改进。

(四)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运用 由于技术创新项目环境的复杂性,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评估等级涉及准备、问卷调查、评估和报告以及实施改进五个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变化的循环的过程,如(图4)所示。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估,首先企业要做好准备活动,建立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人员,并且评估者要认真学习并熟悉了解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问卷调查包括对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这时候企业利用对所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可以被有效的测评出来;根据所确定的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评估报告;针对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改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能力水平,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持续高效地运转,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结论

目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还停留在国际上的几种典型模型的应用,没有视行业和项目特征的不同,运用相对应的模型。但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以整体的、动态变化的思维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中过程管理的问题,为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中运用到复杂系统理论领域做出了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物期权条件下的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JY06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吴绍艳:《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篇5

[关键词]中国技术创新理论 研究前沿 共词分析 可视化 知识图谱

[分类号]N99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第一步,选取国际上被美国ISI(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CI、SSCI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10个技术创新创新理论研究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期刊(见表1)。

第二步,从SCI、SSCI中下载2001―2005年间英语语言的文章3 066篇,提取3 233个关键词,依出现频次的高低提取186个关键词。

第三步,确定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期刊。首先,在中国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技术创新”,搜索登载“技术创新”方面文章居多的期刊(2001―2005年);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统计出的期刊,同时被CSSCI收入及包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指定的管理类、经济类、科学学期刊范围内,或只包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指定的管理类、经济类、科学学期刊范围内的期刊(见表2)。

第四步,利用CSSCI数据库,将由表1所示期刊中得到的关键词,对应地输入所得到的中文期刊中,最后得到纯文本格式的文章共有41 869篇(次)。

1.2 研究方法

从下载的41 869篇次的文章中,提取关键词26 083个,出现总频次为134 925次,平均每个关键词出现5,17次。同时提取出现频次为112次以上关键词97个,其出现总频次为23 775,占出现总频次的17.6%,平均每个关键词出现245.1次。由平均出现频次可知,97个高频关键词基本上代表了当今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

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通过自编软件,对出现频次居前97位高频关键词(见文后附表)进行共词分析,生成共词矩阵,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别绘制以高频关键词为内容的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2 前沿图谱与研究领域

2.1 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从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的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图1),可以看出由高频关键词聚类而成的8个前沿知识群。这8个前沿知识群亦是当代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的8个前沿学术领域。

从这8个前沿知识群所构成的前沿研究领域频次居于前列的关键词(见表3)与其他高频关键词(见附表),可以了解当代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的基本内涵。

从知识图谱中各知识群的分布态势来看,知识群1、2、3处于核心知识“地带”,其中,知识群1与知识群2的知识含量最大,占据着主导之地位,知识群3发挥着“桥梁”的功能;知识群4、5、6、7、8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它们却聚集在一起,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知识群1中,“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信息技术”、“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核心能力”、“人力资本”、“产品创新”、“评价指标”、“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知识共享”、“全球化”、“网络经济”、“互联网”、“学习型组织”、“竞争战略”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主要关注在全球化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技术创新的主线,以产品创新为核心,集中于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联盟的建立、人力资本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等领域。

・知识群2中,“企业”、“风险投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创新”、“R&D”、“激励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实证分析”、“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科技政策”、“基础研究”、“中国企业”、“信息不对称”、“企业家”、“市场结构”、“组织创新”、“科学哲学”、“评价方法”、“企业创新”、“层次分析法”、“合作创新”、“国际创新系统”、“技术能力”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首先着眼于企业的有关问题,包括跨国公司、中国企业中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中的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激励机制及R&D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的关系,企业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立足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涉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市场结构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企业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关系等问题。再者,科学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反思,技术创新的有关评价方法,特别是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也是该知识群的―个研究亮点。

・知识群3中,“企业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组织学习”、“WTO”、“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组织结构”、“项目管理”、“企业战略”、“创新能力”、“信息化”、“制造业”、“高技术企业”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注意力集中在WTO、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加强企业管理,这涉及到战略管理、组织学习、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等内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尤受瞩目。

・知识群4中,“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集中在有关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国际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上。

・知识群5中,“公司治理”、“股票市场”、“证券市场”、“高新技术”、“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聚焦在高新技术公司的公司治理及其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等方面。

・知识群6中,“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集聚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及其评价等领域。

・知识群7中,“管理模式”、“企业绩效”、“经济全球化”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集中于

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其绩效的关系问题。

・知识群8中,“企业信息化”、“科研管理”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企业的科研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某种程度而言,企业信息化为企业良好的科研管理创造条件,而企业有效的科研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

2.2 因子分析

在高频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基础上,再利用因子分析对研究前沿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以利于解释。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到累计方差贡献率占71.599%的前8位主成分,如表4所示:

考察高频关键词因子分析中的原始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可知:

在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中,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是知识群1,这表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极为引人注目。第二活跃的研究前沿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制度创新、知识创新、R&D管理、跨国公司的管理等为主导的知识群2,这说明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维度下,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等问题,已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知识群3是居于第三活跃的地位,亦即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学习及供应链管理、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等呈热点趋势。其中,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已取得普遍的共识与肯定。这三个知识群在知识图谱中占据的地带最为“庞大”,知识含量也最为可观,知识群1与知识群2引领着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的前行,知识群3则在其中起着一定程度的“贯通”作用。

知识群4、5、6、7、8在知识图谱中,虽占据的位置有些“偏僻”,学术活跃性偏弱,但其在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中,所占分量不可小视,对整体研究的进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与完善作用。

3 结论与展望

篇6

[关键词] 复杂技术创新;制度;政府行为

[作者简介] 卢效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财经系教师,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政府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广东 东莞,523106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016-0004

复杂技术不同于传统简单的技术,它是由多个领域和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所构成,其结构构成为许多由子系统构成的复杂技术系统,它是高成本、技术密集的,任何个人对其都难以理解并且通过个人之间的联系进行转移的技术。复杂技术的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与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赖以生存和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必须加强与推进复杂技术的创新。

一、相关概念的定义

(一)复杂技术

对于复杂技术界定,美国著名学者Kash和Rycroft(1998)认为任何个人都无法完全正确理解,并且能跨越时空进行充分沟通的产品或工艺技术就是复杂技术[1]。如航空器、电信设备、电子设备、汽车、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都属于复杂技术产品的范围。

(二)制度与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诺斯认为,被制定出来的一系列程序、规则、道德与伦理的行为规范称为制度[2]。由此可得出,制度是为人所定义,不仅包括正式的程序、规则,而且包括非正式的伦理、道德等。制度安排与制度的涵义大致相同,制度安排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如政府、企业、医院、大学等等都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意识形态、价值、习惯等就属于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范畴[3]。在本文中,政府行为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

本文对于制度的定义基本是基于以上新制度主义学派的观点。在本文研究中,复杂技术的创新是受多种制度因素影响的,而政府的制度因素对复杂技术的创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政府制定的有效正式制度与复杂技术创新相吻合时,就会推动复杂技术的创新。

(三)政府行为

目前,对政府行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尤其在复杂技术创新的政府行为的理论研究中是非常少见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各种活动和具体行动来实现一定目的的过程,具体包括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和控制等行为。具体主要有行政、经济、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4]。整个政府职能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政府行为,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形式可以是每一个环节活动或其全过程,其实质是政府以一个拥有公共权力的自主性组织的身份,与其外在环境进行延续性的互动[5]。

(四)技术创新

从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并组织关于技术创新与变革的研究,作为倡议者和参与人的马奎斯和迈尔斯(1969),在他们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他们认为,是新思想和新概念催生了技术创新,借助不断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成功应用到一个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社会价值的新项目,技术创新与变革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过程[6]。

在傅家骥(1998)看来,技术创新是一个生产经营系统,企业家们可以借此获得商业利益,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重新组织生产要素和条件,建立起高效率、强效能而低费用的生产体系,继而进一步有效地推出新产品、新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供给来源、新原料或建立新的组织。因而,技术创新是一个综合了组织、科技、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6]。

二、复杂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复杂技术关系到例如电力系统、国家安全信息系统、电信系统、航空航天产品、大型军事设施等国民经济的诸多重要行业。可以说,一个国家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赖以生存和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必须加强与推进复杂技术的创新。

尽管复杂技术产品产量小,但其凭借大规模、高单价的优势,因此其在整个复杂技术产业的总值中占据着非常高的GDP份额,且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从英国学者Miller和Hob- day调查的英国各种产品数据的资料中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GDP中,复杂技术产品的份额至少占据总数的11%,且提供了不少于140万~430万个岗位[7]。同样地,在Kash和Rycroft(2000)的研究资料数据表明,在1970年,每30件世界上最具价值含量的出口货物中,包含了复杂技术的货物比例只有43%,但是,到了1996年,这个比例却达到了令人震惊的84%。由此可见,在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复杂技术的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8]。据估计,20%的建筑业产品是复杂技术产品,如世博会展览中心、智能大夏和奥运会体育馆等,从这可以看出,在某些行业,整个产业链都是围绕着复杂技术在运转的[9]。正是出于这些因素,所以复杂技术所涉及的行业往往受到政府的高度规制和调控,政府高度介入复杂技术产品的交易中。

三、复杂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之制度因素

(一)复杂技术创新的各种制度影响因素

篇7

关键词: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扩散与溢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35-01

在世界向着知识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创新成了企业集群发展最为重要的源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企业集群创新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第二是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第三是影响企业集群创新因素的研究。

1 国外研究

1.1 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马歇尔从“外部经济”角度进行探讨,并认为专门人才、原材料供给、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是集聚创新的动力。韦伯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动因。Allen Young、Hoover、Krugman(1991)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探讨了不同的集群创新生成动力。Saxenian(1992)在研究硅谷的发展时认为当地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加快了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1996)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1996)通过增长极理论和创新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Tichy(1998)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Brenner、Greif(2003)应用复杂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来研究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1.2 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

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而Asheim(2000)和Maskell(1999)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Freeman、Debresson和Amesse(1991)认为企业集群可以被看作是网络的一种形态,把这些网络形式概括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Chris Hendry和James Brown (2006)认为集群网络有助于创新和产品开发,而国际间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意义更重要。

2 国内研究

2.1 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魏守华(2002)对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以及社会资本整合,动态地研究集群创新在集群的不同阶段的动力机制。鲁若愚、徐强(2003)从集群创新文化、竞争效应、市场需求拉动、创新收益和创新积累5个方面分析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

2.2 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研究

魏江(2003)通过调查得出,工程师和高层管理人员是集群创新扩散的重要作用者,创新人员间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可能是创新扩散的重要途径。杨颖(2003)认为,企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有利于信息集中、传递与扩散。

2.3 影响企业集群创新因素研究

岳芳敏(2007)在分析企业模仿行为的内生性机制时指出,影响集群企业创新动力的因素包括:创新收益不确定性、技术成果外溢性和竞争情况。胡恩华、单红梅、刘光平和毛绚澜(2009)基于企业集群创新理论,选择长三角不同地区的三个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集群,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可能影响集群创新行为的6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能力、沟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资源和相互信任因素对企业集群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3 结语

已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企业集群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导引方向,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不足: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和发展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对于市、县的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则分析较少;对企业集群的创新扩散和知识溢出机制大多停留在现象分析,较少系统地深入内部机理研究;缺乏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对影响企业集群创新的因素进行探讨,并进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可见,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程.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9,(10).

[2]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2,9(3).

[3]鲁若愚,徐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动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3).

[4]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4).

[5]杨颖.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分析[J].湖北财税,2003,(12).

篇8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科学化;现代化;创新

Abstract: as is known to all, of all the world's operations and activities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economy, all human activity economic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of. Below the author expounds mainly is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content,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scientific, the following is only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conomic management; Scientific. Moder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管理的实质在于创新

在新的世纪,我国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知识创新系统,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和效率。在各项管理工作中都要重视创新,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

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人们希望从创新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显示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伴生的是对社会、对组织的强烈责任感,这会在创新主体的思想上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使创新主体为了这崇高的对社会、对组织的使命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去从事创新活动,这是内在动因。管理创新还有着多方面的外部动因,这影响、激励着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因,共同发挥作用。

三、管理创新的内容

3.1 技术创新

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应用及实施过程,还包括了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可归结为管理问题。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可以看出它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几个方面。

3.2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根据组织的结构与运行需要,从而指引入新的制度和规范,大到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小的如具体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制度创新实质上也归结为管理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已经开始了攻坚阶段———产权革命,把新的关于产权的制度安排引进经济和企业。在理论与实践上突破原来的固守“所有权”的局限,熟悉到产权是权利,是从出资者的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各种行为权利的总和;它不只限于生产资源,而泛指人们排他性地拥有的一切使自己或他人受到权益的权利;产权是可分的,各种权利可以互相分离,而且同一财产的产权又可以分为若干份额。这样,产权的交易、产权的流动就真正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使经济蓬勃发展、兴旺繁荣。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经历经营机制的创新,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真正的独立经营者,成为构建市场经济的合格的微观基础。

3.3 组织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都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创新。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往往把企业视为生产函数,从而把组织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其实,这种只是说明技术创新对组织活动所作的要求,而不是组织创新本身。我们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到组织本身则可以这样来看待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改变原有规则结构的性质前提下的组织度量式创新;再一类是根本改变规制结构的彻底性创新。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通过改变组织中人员的行为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在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方式中管理人员首先致力于改变人员的态度,导致人员行为的修正,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在以组织自身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方式中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修正组织机构、改变技术、增强沟通、改变奖励办法、改善工作环境等来改变人员的行为。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都是传统的组织理论。在对传统组织理论突破后产生了以组织过程为中心的组织创新,构建出过程组织,即按过程作为构件来构造组织。以这种思路来重新设计组织,虽不是直接着眼于削减层次、部门和人员,但带来了组织构形扁平化和组织机构的精减。组织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组织创新中不可能完全抛弃组织的历史,企望突变出一个全新的组织。组织创新要注重把握适度的原则,过于频繁的大规模的组织变动会使组织经常陷于动荡状态,不利于组织功能的发挥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经济管理是管理的一个分支,是管理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管理的四大要素即主体、客体、方式、目的有机结合,同步和谐地存在于经济组织中,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来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的经济活动。

四、经济管理的方法要科学化

管理方法要科学化,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反映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的科学模式有程序地进行活动,它吸收和运用一系列科学技术新成果,用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提高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任何一种管理行为都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实现同一管理目标可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不同的管理方法则会产生不同的功效。经济管理方法科学化从组织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讲,就是把管理的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学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形成一个以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为主、以其组织现代化方法为辅的科学管理方法体系。从组织微观经济活动的角度讲,宏观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目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是通过改革逐步确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管理体制解决好国家、地方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问题。国家主要通过规划、产业、政策、经济立法和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干预和指导,同时为企业搞活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是国家作为宏观调控中心,需要建立高效的监督、调控组织和信息系统网络,以保证国家由直接行政干预转向间接宏观调控的预测、决策、实施以及监督、调控、考核、奖励等各项工作都按规定的步骤和标准进行,要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法和途径,以求比较经济地达到既定的目标,成功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做对事,而且要尽可能做得好,好的管理就是要做好事、对事。

五、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

管理组织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和微观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两个方面。宏观经济管理组织可分为以国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主体和中心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系统和产业部门、城市政府、经济区等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管理组织系统。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和社会化,各种社会组织和经济管理组织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管理组织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要有一个既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又能适应生产关系和本国社会经济制度,还能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组织设计模式。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程序的提高,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1.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控后、确保经济发展的健康有序。微观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主要是企业管理组织形式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此:(1)管理组织形式选择要科学。(2)机构设置要合理,符合“精简、效能、协调、灵活”的原则。(3)管理组织内部职权、责任要分明,才符合现代化管理中多级管理循环的要求。(4)组织人员配置要适当,管理人员的能力要与其职级相符,避免出现高职低能低职的现象。

2.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管理组织呈现如下一些特点:(1)随着生产的集中化,组织规模日益大型化。(2)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管理组织日益专业化。(3)随着管理组织和工作的复杂化,组织成员日益专业化。(4)随着经济活动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系统更加开放化。(5)随着管理实践不断发展,组织理论日益科学化。

六、结束语

总之,经济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96-03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要性

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其共识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而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例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 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另外,还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还计划十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在2009年宣布投资2 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09年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七个领域扩展到了九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七个扩为九个,现在又改为七个,但前后七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七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做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但是,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1]。例如,美国有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的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现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它既涵盖了“战略”本身的重大性、长远性和未来性,也涵盖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总理(2009)在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则指出,“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特征。同时,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看也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1]。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2]。 赵刚(2009)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2]。王勇(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1]。中国部分媒体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与关键核心技术相联系的。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从20世纪世界各国关于国家关键技术的规定中得到认识。例如,美国在1991年3月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对“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如先进技术计划(AT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生物技术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技术和环境保打技术计划的清洁能源及清洁车辆计划技术等,把关键技术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德国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与七个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纪初的德国关键技术》报告认为,所谓“关键技术”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欧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术开发示范活动总体规划》把“关键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韩国政府制定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又称HAN计划,c-7计划)认为,“关键技术”是“能够给经济带来最大潜力,并对社会有综合效益的基础性通用技术和应用性产业技术”。这些规定都把关键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联系了起来。

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的是国务院总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也是与自主创新相联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2]。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评述

从以上理论讨论的状况看,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其重要手段。同时,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使中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就整体来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然,从这些理论讨论的情况发现,尽管各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得较多,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就相关的概念都还处于争论之中,例如,什么是战略性新产业?什么是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究竟能够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有哪些?都还没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形成明确、具体的研究路径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体研究路径分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和目的,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起点。(2)为了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明确,将奠定继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3)为了明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及关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过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形式分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通过自主创新形式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4)为了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效应,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产业市场效益、产业技术效益、产业带动效益、产业优化升级效益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从理论上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效益,也可为后面的研究内容提供直接的参考标准。(5)为了更深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可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技术知识聚集、资金保障体系、畅通的技术推广路径和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提供逻辑参考。(6)为了能够探究出对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办法,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索。例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务平台建立、配套技术使用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等。这部分的探究,可实现课题研究达到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目的。

2.研究路径的结果分析。从以上研究路径看,可达成的预期结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还丰富了新兴产业理论,也拓展了“战略”理论的范畴,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创新结果;(2)该研究根据关键技术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论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关键技术”理论的和“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创新结果;(3)该研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条件,探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路径,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路径和研究体系,对中国有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一定实际指导作用,具有实践上的创新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篇10

关键词:项目施工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创新发展的途径,以防止被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建筑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各类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更新换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表现在如何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以及逐步完善,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重提升目标的同步实现上。

1施工管理中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1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长,但如果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还显得比较落后,尤其在创新施工技术的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和管理基础,而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努力提升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良的能力,要将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作为主要努力方向。

1.2 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迅猛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一方面为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提供的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本大大增加。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知识、经济、文化、政治全面高速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质也就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如果想要继续延续下去,就必须以创新的思想来寻求发展、寻求机遇。创新是经济时代的主要大趋势,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只能顺势而不能背离,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对身处其中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

1.3 技术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目前,各行业的竞争都呈现出了白热化的态势,在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一旦沦为弱者,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进入面临市场竞争时,若盲目扩张,技术力量跟不上,智力资源分散,管理水平下降,专业化水平降低,企业变得越来越脆弱,从而失去了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认真思索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对竞争的策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若想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取得长足发展,则应该坚持以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企业整体效益为目标,在实现施工技术创新目标的同时努力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在市场调查与预测、建筑的开发手段、人员绩效评价机制、培训和引进等方面,逐步建立适合建筑企业实际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同时积极地将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

2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2.1 强化树立创新施工理念

市场经济是相对开放的竞争性环境,在此环境下经营的企业,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具有其特点的核心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来说,发展施工技术创新是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要想具有持续性的开发高品质产品的能力,不仅需要资本作为基础,还需要建筑工程中各项技术作为支撑。在扩大自身资本运作实力和强化资源积累的同时,坚持以创新施工的理念作为引导、加强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促进施工环节技术创新,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创新以及其经济实现。

2.2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当今世界是各类信息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格局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进步,使我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科技知识为引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期内,所有的生产建设发展都必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前提,并紧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因为如果背离了该发展原则,建筑企业将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工程市场中取得生存。如何通过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完善来促使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期值得探讨和关注的一个课题。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必须以坚持高新技术作为导向,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个趋势。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不仅要加强施工技术创新的力度,同时也应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诉求,即以经济提升为根本目标,平衡经济效益与创新程度,构建战略发展目标,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模式。

2.3 完善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要完善自身创新机制,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搭建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在施工技术创新上有自己独特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根本无法满足高创新性的组织的专业化、技术化和正规化等要求,因此,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引进,更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后期培训和激励怀考核,加强他们专业性的培训和培养,重点放在灌输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精髓,而绝不仅仅简单的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另外也要加强经济、法律和管理等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的灌输,使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养有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建筑施工行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竞争中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行业的持续增长,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带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领军企业,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挖掘企业的综合发展潜力。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例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技术创新工作的全面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结合全国范围内权威建筑技术研究部门的共同合作提供的理论依据,以及建筑施工单位的操作践行,使得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领域已经渐入佳境,在未来发展的形势上有较好的前景。当前我们最大的难题便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创造出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用技术施工创新的理念夯实内部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施工技术创新成为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的强力支撑,并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术或是原有技术逐步的改良完善,使得建筑工程的创新施工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为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便是当前众多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创新施工理念的最直接体现,既能体现施工工艺的艺术性,又能充分满足人们的自然诉求,在简化操作施工环节的同时使施工及维修成本大大降低。再以外墙施工缝的处理为例。近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全现浇砼结构施工中,墙体大模板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施工质量也相应提高。但是,在对外墙楼层处的施工缝的处理上,仍一直沿用在楼层处墙体内做导墙的老方法。这种做法外墙每层只需支设一次模板,施工缝也只有一道。就是此处砼导墙的质量无法保证,其缺点被很多专家质疑。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取消砼导墙,改在外墙楼层处安放铁板作为模板的技术创新策略就可以完全解决此问题。

4 结论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水平尚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原因在建筑施工企业尚未树立起全面的技术创新意识、打造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和进行配套的人才培训及引进工作。建筑工程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水平,除了积极采纳和实施上述三个方面的策略及监理,还应积极汲取行业内施工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理念,逐步完成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嗣信.建国 60 年来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J].建筑技术,2009(05):9-12.

[2]周伟.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6):31.

[3]张希黔.建筑施工科技创新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7).

[4]舒雷峰.建筑施工技术改进三则[J].建筑工人,2010(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