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沟通能力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沟通能力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沟通能力的技巧

篇1

关键词: 沟通能力 口语教学 沟通技巧 情境教学

口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实用性都直接关系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培养方面存在起步晚、学生水平欠佳、教学理念与模式陈旧、系统性欠缺等弱点,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和本科院校的口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赶上本科院校相对先进的口语教学水平,同时兼顾高职院校本身独特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重心,就必须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包括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他人沟通的交际能力。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不仅影响到与同学、老师及他人的相处、在大学社团活动中参与度、与他人的分享度和接受度,还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与他人一起分享学习中的收获与喜悦,还可与他人合作并攻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及时咨询老师、询问同学。因此,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就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笔者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针对人际沟通能力对将来的求职就业是否有帮助进行了问卷调查,在3086人返回的有效问卷中,回答帮助很大和帮助较大的学生占了87.56%,而认为没有帮助的同学仅占0.81%,具体情况见下表: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和质量目标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必须树立质量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那么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后消费者,用人单位对学生又有哪些具体素质上的要求呢?就此,在相同背景条件下,在用人单位招聘高职高专学生时,会更看重哪些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本次问卷对219家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更看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占了75.8%,比选学习能力的差不多多了13.24%,具体情况见下表:

一些高职院校在口语教学中简单地认为提高学生口语就是要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掌握口语交际的常见句型,强化口语的不断操练,设置情景进行模拟练习,等等。这些看似非常实用且有效,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与实践都忽视了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即缺乏对学习对象的深入调查与研究,缺乏对教学对象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就导致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高。口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非常高的教学,学生在口语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不仅受制于自己口语方面的知识和文化方面的积累与实践,而且与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密切相关,更与本身的沟通能力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本课题组特意从沟通能力的角度,就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是否很困难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20.19%的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没有问题,而剩余学生都存在问题。一些学生在公开场合讲话觉得很困难;一些同学和陌生人讲话局促不安;一些学生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结果引起他人的不满而导致交流不能进行,所以哪怕学生的口语知识储备很大,但是因为自身的沟通能力的欠缺,仍然无法实现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与他人进行正常有效的沟通交流。为了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沟通能力,本次问卷调查专门对146名教师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学生沟通能力情况的看法,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54.11%的老师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沟通能力一般,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分别占19.18%和0.68%。因此,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能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以呈现,反之,学生的沟通能力欠缺就会严重妨碍学生的正常英语口语表达,英语口语教学也就难以取得成功。另外,有些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许不是很好,但是因为具有丰富的沟通方式与技巧,仍然能在实际的交际中顺利完成任务。所以,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成败,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而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考虑学生运用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中的沟通能力,就会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纯正的语音语调、地道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口语词汇能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交际的信心、手段方式也不断强化,最终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提升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为促进的。

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通过前面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这将极大地限制口语教学效果的强化。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就必须了解哪些因素限制了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次调查从普通话水平、沟通的话题和内容、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个人性格、心理因素、沟通对象、环境和氛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3086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他们认为最影响沟通的因素是沟通方式和技巧,有68.92%的学生选择了沟通的话题和内容,66.53%的学生选择了个人的性格,选择沟通对象、心理因素和环境氛围的学生所占比例比较接近,分别是49.74%、48.02%和43.52%。那大学英语口语教师应该实施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呢?结合本次调查,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实施如下策略:

口语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沟通方式和技巧的教学。从调查中已经知道,学生沟通能力的最大问题在于沟通方式和技巧,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专题讲解、视频演示、学生讨论,以及沟通示范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沟通方式和技巧。教师也可以采用对话、小组讨论、公开演讲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例如,在对学生上台作的Presentation进行评价时,就可以对学生在台上的表情、姿态语言、眼神交流、语速、节奏等进行指导,指出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方式来与台下观众提高沟通交流。

口语教学中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沟通话题和内容。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研究大学生的社会特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1]。具体来说,一是在每次备课时要思考学生所在班级的整体特征,如该班是积极活跃型或者是消极沉闷型、创新型或者是保守型、团结型或者是个人英雄主义型,等等,同时还要思考班级每个同学的特征,哪些学生开放、热情、主动、有想象力,哪些同学文静、稳重、内向,不善言辞,等等;二是要考虑沟通话题和内容与学生的匹配度,即沟通话题和内容要在学生的运用能力范围之内,既满足学生的实际训练和运用,同时又满足对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需求。口语教学的沟通话题和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都不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兼顾班级整体学习和个人学习需求,英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选择口语教学的话题和内容。

口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排忧去难。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和大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这就致使他们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于苦恼,或企图对抗而陷于困境,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2]。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回答问题、和他人对话,以及到台上讲话,异常紧张,畏难情绪严重。对待学生在口语教学中出现的心理上的问题,教师绝对不可以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应该积极从心理学上采用一些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性格上的缺陷,走出心理上的困境。教师要采用赏识教育法,不断鼓励这些学生大胆挑战自我,对于学生在沟通方面取得的进步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在实际口语操练中,教师要有意地把那些内向文静或者易紧张的学生和积极主动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进行口语练习,这样内向的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同学的带领下,或者在活跃的气氛下受到影响,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口语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创造学生积极主动沟通的氛围。在问卷调查中,有43.52%的学生认为沟通的环境和氛围是影响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教师在口语教学中不断创设,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如设置谈判、产品会、购物、医院等各种情境训练学生。学生在经历了各种情境下的操练后,一方面熟悉了各种情境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对新情境的适应能力,最终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当然在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很多其他有效措施,毕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有效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沟通能力 职业素养 人生教育 课程体系 高职生

[作者简介]童革(1968- ),女,湖南涟源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B类课题“高职学生职业通用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GB41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78-02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心态、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

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属于显性的职业素养,显性的职业素养犹如大树的枝叶,在职业过程中通过职业行为和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表现出来。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职业技能,但体现职业素养水平的还是“职业核心能力”,即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等能力。

职业心态、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属于隐性的职业素养。隐性的职业素养犹如大树的根系,是职业素养的根基。要想职业素养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隐性职业素养的核心是职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是决定职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职业精神、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基础。

二、沟通的内涵及其与职业素养的关系

1.沟通的内涵探究。沟通,原意是通过开沟使两水相通的意思。应用到人际关系中引申为通过思想、感情、信息的交流,在个人及他人之间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称心的工作环境、健康的生理环境,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狭隘的“沟通”观简单地把沟通能力训练当作单纯的口才训练,忽略了沟通的心理层面以及沟通与职业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甚微,也偏离了沟通能力的内涵。

2.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关系。沟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职业活动中,除了不同的专业能力外,决定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就是沟通能力,包括自我沟通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关系如图所示:

自我沟通能力(心态调节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正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具有“上善若水”的品性;与人沟通能力(沟通技能与沟通策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三、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路径

根据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冰山结构分析,只有基于职业素养构建沟通能力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把握沟通内涵,避免狭隘的“沟通”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1.基于职业素养渗透人生教育理念。沟通能力训练课程不仅是高职生一门职业技能课,更是一门职业素养课。沟通能力的基础是自我的沟通能力。自我沟通能力帮助学生领会沟通的真义,参悟“上善若水”的做人道理。只有不断修炼“水”的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所以,沟通能力训练应该以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渗透人生教育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沟通能力。

自我沟通能力包括心态调节能力、 情绪控制能力、正面思维能力。

第一,心态的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心态的调节能力,首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故事、案例启迪,美文熏陶,情景体验,实践反思,帮助学生认识和体验阳光心态的内涵、作用和评价标准,进而从内心开始改变,建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通过心态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调整心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职业生活中的问题,正确处理逆境与顺境,学会放低自己、学会宽容、培养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

第二,情绪的调控能力。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即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自我情绪的分析,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倾向,培养自我情绪的觉察能力,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这种情绪的自我觉察力,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压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情绪控制的基本方法,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自我情绪疏导与情绪控制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沟通能力的成长。最后,是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培养。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引导或推动自己去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自我情绪激励不仅能够使我们充满激情地面对工作、迎接挑战,而且可以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因为成功总是属于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自我激励的人。

第三,正面思维能力。正面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肯定地表达开始。人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语言训练引导思维训练,使思维训练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形象性,促进学生能力的成长。其次,通过情绪体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通过情绪体验,认识片面、偏激或否定的认知方式的弊端,从而保持一颗平常心,建立合理的认知方式,从而学会正面思维。思维、情绪、心态是自我沟通能力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方面因素的培养都有利于另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培养。

2.基于职业素养构建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第一,以“内省、外化、实践、提升”为线索,全方位构建课程内容体系。遵循高职生沟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渗透“沟通人生”的教育理念,运用启发式、体验式、过程性的教学方法,依据“内省、外化、实践、提升”的培养策略和培养思路建构课程内容和方法体系。通过心态调整、性格解读、语言训练、交往互动和职场实战五个模块的有效训练,全面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达到“沟通人生”的四大目标:健康的心理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称心的工作环境、健康的生理环境。

课程内容包括五大模块、十个专题、十个实训项目。具体内容如表所示:

五大模块通过自内而外地自省与内控,以及有效沟通的语言技巧与非语言技巧的训练,掌握将内心自我的和谐有效外化的技巧;再通过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掌握有效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技巧,将自我的和谐与他人的和谐有效融合,进而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与工作环境。

第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构理实一体化的“531”课程教学模式。“5”即专题部分采用五步教学法:问题发现、理论点拨、案例研讨、总结反思、拓展延伸。通过问题引领、理论点拨、小组探究等教学环节,综合运用探究教学、发现教学、体验—反思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学习的全过程。“3”即实训部分分为三个单项训练:根据能力形成的规律将每一个实训项目分解成三个层层递进的能力层次,即三个单项训练。“1”是指在三个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训采用六步教学法:教学过程分六个步骤:成立学习小组;接受任务;制订方案;组织实施;汇报交流;评价反馈。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

总之,基于职业素养构建沟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进而探索出以“内省、外化、实践、提升”为线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实一体化 “531”课程教学模式,避免了狭隘的“沟通”观,有效地解决了职业素养教育缺乏有效载体及有效方法指导和训练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梁海明,译注.老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4]童革,龙陵英.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沟通技能;深度沟通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80-02

一、概述

深度沟通技术是近年来西方兴起的管理技术,起源于教练技术,它以激励理论、积极心理学和神经语言程序为理论基础,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交流效率和沟通能力的管理技术。在现实中发现硕士研究生的沟通能力与其高学历不相符合,将深度沟通技术应用于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中,将产生显著的效果。

二、实证研究

本研究分为两个组的实证分析:第一组是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硕士研究生目前沟通能力水平进行调研;第二组是通过对选修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3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和访谈的调研,分析学习课程后的教学效果。

(一)第一组调查分析

1、问卷的编制

通过文献检索以及对沟通能力的构成的研究,笔者尝试编制出对研究生群体进行沟通能力测量的问卷。问卷包括30道题目,主要参考华东师范大学王军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等。主要的测试题目采用五点量表法,具体为:完全符合-5分,比较符合-4分,一般-3分,比较不符合-2份,完全不符合-1分。

2、问卷调查实施

通过随机发放的形式对北京市内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研。总计发放问卷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回收率为80%。通过数据分析,在212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男性为72名,女性为140名,男女比例为约为1:2,表明样本具有一定的说明性和代表性。调查的问卷中研一学生为78人,研二107人,研三27人。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的原因,一是研三学生在校不多,处于求职状态,多数在校外实习;二是有些学校研究生教育是两年或两年半制,不存在研三学生。同时被调查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涉及较多,包括经济、管理、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等,因此在统计分析中未进行具体归类。

3、描述性统计分析

(1)调研问卷的满分为140分,分数越高表明沟通能力越强。在调查中统计的平均成绩是98.81分,最高分是118分,最低分是68分,样本的标准差是8.987。从数据中可以发现,现阶段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沟通能力还未达到优秀水平,尚需要提高。

(2)性别分组。调研数据分析出,女性沟通能力得分的均值为98.76,男性为98.98,分数差距比较小。由图可以得出,通过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在方差齐性的假设下,Sig值为0.458,大于假设标准0.05,因此可以得出,两个总体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样本在沟通能力方面,性别差异不明显。

(3)沟通认知分析。在涉及沟通认知的三道题目中,任务沟通能力很重要的有204人,仅有8人没有选择很重要。认为沟通能力很重要的占有效样本量的96.2%,将近达到100%;认为自己需要沟通能力专业训练的有165人,占到77.8%,而认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仅45人,仅占21.2%。从以上的调研分析中可以得出,在读硕士研究生中,绝大多数的人已经意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极其渴望个人沟通能力提升,渴望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从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也可以得出硕士研究生对自身沟通能力方面普遍缺乏信心。

(二)第二组调查分析。这一组调查的对象是选修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35名硕士研究生,该课程是每周一次,每次3课时,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48小时。笔者选修了本课程并担当课程助教。本组调研本质上是对深度沟通技术课程进行授课效果评估,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其中反应层和学习层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估分析,行为层和结果层主要采用访谈方式分析效果。因此第二组的调查是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总计发放问卷35份,100%回收,有效问卷31份。

1、问卷分析

(1)对课程的整体评价。在“对该课程整体评价”一项调查中,74%的同学认为较好,3%的同学认为非常好,即对深度沟通技术给予充分肯定的同学达到77%。仅有23%的学生认为一般或不好说。说明选修深度沟通技术这门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对这门课程是充分认可的。

(2)讲师授课水平评价。在“对讲师的授课水平评价”的这个问题中,认为较好的占73.3%,认为非常好的占16.7%,认为一般货不好说的占10%。说明选修深度沟通技术这门课程的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对讲师评价很好,对讲师非常认可。

(3)课程的帮助。在“本门课程对你的学习工作是否有帮助”一题中,选择帮助较大的占48%,选择帮助非常大的占7%,选择一般或不好说的占45%。从这一调查结果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整体学习中部分硕士研究生已经能够体会到课程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改变,但还有将近50%的研究生尚未感受到相关的变化。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在教学中教授的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尚未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使用技术。这些可以通过学生在课程中以及课程结束后及时有效地强化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得到解决,而并非是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2、访谈分析

根据对教学效果的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笔者对完成深度沟通技术48课时学习的3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及时的访谈。在对“在深度沟通技术这门课程中学习到的几种沟通工具,哪一种工具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回答内容较多的集中在六顶思考帽、同步技术、六步逻辑引导法这三项技术。在追问原因的答案中,同学们的原因主要几种在因为这几项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非常感兴趣,且在课堂中讲师采用了课堂演练的方式,感觉非常实用且有意思;在问题“学习本门课程后,你死否能够主动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的回答中,70%以上的同学的回答是学得不是很精通,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还未达到能够主动运用的程度,更没有达到熟练运用,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去刻意使用才能实现,而现实生活中的使用环境还较少。20%的同学反馈在应聘过程中能够应用到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内容以及学到的技巧,比如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中,应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处理讨论过程的流程以及控制权,容易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问题“你能够观察到课程中其他同学的转变吗”的回答中,38%的同学表示还未感受到周围同学的变化,将近50%的同学表示仅仅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周围同学有意识地运用某一工具,而在课下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不明显,大部分同学也表示了可能是由于课后缺乏有效的强化训练。

3、调查小结

总体分析,在对完成深度沟通技术课程学习的学生中,74%的学生对这一课程评价满意,48%认为这门课程对其学习生活有所帮助;通过访谈发现选修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在沟通技能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能够适当地将一些沟通工具运用到某些场合,但由于课程结束后缺乏有效的强化,课程的实质效果尚未充分体现,即在反应层和学习层上面得到的反馈较好,但在行为层和结果层上反馈效果较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强化才能促进成果的体现。

本研究的两组调研分别从硕士研究生沟通能力现状、深度沟通技术的教学效果评估两个角度得出结论:硕士研究生目前的沟通技能比较欠缺,没有自信;深度沟通技术课程能够帮助硕士研究生有效提高其沟通技能。

三、深度沟通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与探索

(一)探索与实践

通过以上对硕士研究生沟通水平现状的调查结果,以及对学习过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硕士研究生在三个方面需要多加训练: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能力;客观认知自我的能力;积极主动沟通能力。

(二)深度沟通技术的课程设计

深度沟通技术由于实操性较强,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沟通能力,是硕士研究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深造与发展。那么笔者下面就探讨一下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规范设计思路,以期为深度沟通技术在课堂的成熟应用抛砖引玉。

1、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通过介绍深度沟通技术的的基本理论和培训应用,帮助硕士研究生们客观的认知自我,分析现状,通过有效沟通合理的制定计划并执行,完善和提高硕士研究生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块及内容

深度沟通技术基础理论。教练的概念,深度沟通开始的时机,沟通关系建立的技巧,沟通双方的心态、思维模式,深度沟通技术实施的步骤,微表情等心理相关知识。通过对深度沟通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对深度沟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技能,为下一步实践做好铺垫。

深度沟通技能技巧。本部分主要是把深度沟通技术理论知识通过一些技巧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练习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深度沟通技能。这些深度沟通方法包括:哈佛模式、思维导图、六帽法、成长——改变的逻辑等工具的介绍。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设计要与学生日常生活,交往的场景密切结合,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把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情境中,解决硕士研究生在人际沟通中得真实问题。

深度沟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是一个教练的角色,学生则是被教练者。教练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意识影响学生太多,而要采取一种启发引导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在深度沟通技术培训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同老师之间要建立信任、坦诚、安全、共鸣的互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充分放开心胸,开拓思维,全身心的参与,进而提高自己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深度沟通技术培训特别注意,教练与被教练者之间的互动。打破传统讲授的模式,老师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比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实践反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徐斌老师首次针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深度沟通技术课程,选修该课程的硕士研究生人数很多,足见大家对深度沟通技术的兴趣和重视。在研究这个课题所作的调查中,我们随即访谈了2010-2011学年上学期选修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10名学生,得到了较为真实的反馈意见。

1、教学形式活泼,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且实用性强。

徐斌老师在深度沟通技术课堂上,打破了传统的讲台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每次课堂是让大家把座位排成圆形,围城圈来做,彼此都能看到每一个人,沟通交流也都更加方便。教学内容涉及到心理学性格色彩,微表情识别、设置心锚等内容,还涉及到沟通语言如“米尔顿语言”、沟通技巧等内容,教学生如何恰当准确的表达自己。

2、开拓了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同学都反映,徐老师深度沟通技术课程最大的特色就是教学生如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打破常规思维僵局。深度沟通课程有很多实用性的工具,掌握了工具就等于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比如,六步逻辑引导法。六步逻辑引导法,是教练通过从上到下六个层次的指导使被教练者进行自我改变的过程。六步逻辑的金字塔从上到下是从内到外,由里及表的过程。一个问题的产生,其实质一定产生在它的上层,问题的产生一定是从表面出现的即环境和行为,但其最深的原因是其上层的部分,尤其是信念层面上的。六布逻辑从上到下依次为,愿景、身份/角色、信念、能力、行为和环境。从下到上思考,是分析目前的问题,从上到下思考,是让学生自己从六个方面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习了很多技巧,实践还是不够。

大家都反映好多技巧工具很有用,也很有意愿学习,但是每周一次,每次三节课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能让大家完全把大量的信息知识掌握。而且这些深度沟通技能是需要反复经常锻炼,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提高大家的能力。因此在以后深度沟通技术课程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大家的需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实际锻炼的课时。

(四)深度沟通技术教学的意义

篇4

关键词:职业沟通能力训练 课程改革 行动导向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求职、入职和升职的必备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沟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重视。由此,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设《职业沟通能力训练》公共课,旨在训练学生求职就业以及职场历练过程中的沟通能力,此举走在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

《职业沟通能力训练》课程以高职教育改革思想为指导,根据沟通能力训练的内容、特点和需要确定教学思路,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实施实践教学任务,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积极创新教学评价,集技能指导、能力训练、活动开展于一身。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起“专兼结合、教研一体、教辅融合”的师资队伍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职业沟通能力培养初见成效,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职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1.确定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预期的课程结果,是指学习完某一门课程后,学生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水平或程度的描述。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进行思路清晰和目标导向的课程开发,才能围绕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因此,课程目标直接影响和制约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因素的设计和操作。

《职业沟通能力训练》课程总体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礼仪,力图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与沟通能力,做到职场沟通无障碍。

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经过梳理理论、调研企业行业以及调查学生,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职业沟通能力训练》整体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认知目标:懂得求职就业以及职场实战所需的口头表达知识;懂得常用书面沟通文书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懂得个人礼仪、交往礼仪、交谈礼仪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运用口头表达知识,适应就业和职场中自如地进行人际沟通的需要;能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写出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畅达、合乎文体要求的书面沟通文书;能够在职场中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得体交谈,适度交往,正确运用礼仪规范。

素质目标:注意口语沟通的技巧,通过倾听、表达与交流,树立文明交往的沟通态度;恰当使用书面沟通,培养良好的职业沟通意识;提高礼仪修养,展示良好的职业形象。

2.设计融入职业情境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融入职业情境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实效。

难度必须循序渐进。在设计情境时,应该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首先设计相对简单的职业情境,然后再设计比较复杂的职业情境。注意职业情境的前后承接关系,后续情境以前导情境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把任务的知识技能点自主地用到学习过程之中。

重在实操,精讲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任务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点,重点进行典型范例演示或者示范性操作;少讲精讲或者不讲知识,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让学生自学或通过活动的方式予以渗透,知识点只讲解重点和难点。

学生体现主体地位。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并监督实施。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集中讲解某些普遍问题。对于非典型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达到要求。

为满足高职学生的求职就业和职场发展的需要,《职业沟通能力训练》以“求职沟通”与“职场沟通”为基本线索,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结合课程认知、能力、素质三维目标,设计了综合项目——“模拟招聘”“微职场”,以“主题—情境—任务”为基本设计思路,根据求职应聘以及晋职升迁的现实需求,将按照知识逻辑组合的教学内容转变为与真实职业场景相一致的五大教学情境——求职沟通之准备篇(求职材料准备、职业形象塑造);求职沟通之面试篇(面试礼仪、面试自我介绍、面试交谈);职场沟通之人际关系篇(与上司沟通、与同事沟通、与客户沟通);职场沟通之口语技巧篇(交谈技巧、说服技巧、谈判技巧);职场沟通之社交礼仪篇(个人礼仪、交往礼仪、交谈礼仪),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有机融合。

3.探索行动导向的四步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通过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以达到训练能力的目的。由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能力训练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结果的途径并最终得到结果,进行结果展示,开展自我评价,通过完成学习过程,相应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行动导向教学为指导,结合《职业沟通能力训练》的课程特点,以任务、项目或者主题为线索,创立了四步教学,即通过明确任务、实施任务、展示任务、总结拓展等四个步骤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在明确任务环节,主要让学生领会任务的重要性,为布置任务做好准备。通过提出有针对性地层次化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能力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任务载体。

在实施任务环节,一方面布置任务,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教师做好监督与指导工作。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开始展示任务。

在展示任务成果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机会,也为学生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进入总结拓展环节,师生共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与交流,同时,总结任务知识点与技能点,强化任务的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动手操作,能够学会运用任务成果。

四步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上,既是对行动导向教学的校本改进,也体现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的精神实质。此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大胆采用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围绕任务展开教学的任务驱动法,以实施项目为核心的项目导向法,基于团体心理训练需要的小组合作法以及根据情景展开活动或者进行演示的情景模拟法等。

4.开发活动导向的教学实践活动

活动导向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为其创设轻松愉快、自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职业沟通能力训练》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借鉴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指导、创设学习情境,开展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模拟招聘会、模拟面试、求职实战演练、超级秘书大赛、职业形象展演、微职场、职场达人、口才大比拼等活动,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强调理论梳理与职场实践相结合、课内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内教学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深化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形式,增强了教学实效。

在课堂教学环节,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通过创造职业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课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在团队活动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5.建立综合立体的考核评价方法

由教师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生成果,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评价、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考核评价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突出学习过程,淡化学习结果,具体做法是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评各自所占比重,增加实践活动考核,通过综合测评的方式把职业核心能力的课内外学习过程和能力测评结果纳入考核范围。《职业沟通能力训练》课程的考核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内外作业等,分别各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分是对培养成效进行综合性的能力测评,占总成绩的30%。第三部分为实践考核,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参与学院的相关活动,以调研、报告、总结、音视频记录等方式体现,占总成绩的20%。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突破了以往知识教学的逻辑顺序,以任务、项目、主题为主线,将知识融入到基于职业岗位需要的具体教学任务中,力求使教学任务成为未来职业情景的再现或者重组。在教学方法的安排方面,基于行动导向教学,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的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保持同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以“够用”为准则的知识网络,而且在能力上能够达到“会用”的要求。在教学考核与评价方面,一方面,评判学生通过主题任务的完成是否可以达到“会用”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强调学生能否在实际生活以及日常工作中“用好”经过提炼和简化的职业岗位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理解吸收后转化为职业能力。以“体现专业特点,强化职业能力”为指导理念,经过探索、实践与总结,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沟通能力训练》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为学院的一大亮点。

注:本论文是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韩承江.高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06(4).

[2]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3]孙征.情境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7).

[4]王龙.论高职课程体系逻辑建构中三个重要关系[J].江苏高教,2012(3).

[5]吴丽萍、解仁美、席光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的高职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成人教育,2012(8).

篇5

摘 要 目的:探讨SWOT分析法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于2012年1~12月采用SWOT分析法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制定对策。结果:采用SWOT分析前病区管理得分(91.4±3.8)分,业务水平得分(93.4±2.7)分,沟通能力得分(88.2±4.8)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84.2±6.1)分,患者满意度得分(90.3±2.4)分;采用SWOT后病区管理得分(96.5±2.9)分,业务水平得分(96.9±3.0)分,沟通能力得分(97.1±3.5)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90.5±5.9)分,患者满意度得分(96.8±2.2)分。结论:护理质量管理意义重大,通过SWOT分析法的科学分析,合理对策,可有效抓住机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关键词 SWOT分析法;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66

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质量管理事关医院的生存与发展[1],应受到医院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其主要通过对事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而达到合理目标[2]。SWOT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或挑战(threats)的简称,其通过全面的对组织内部的优势、机会与威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合理的策略方法。现将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管理相关的内部优势及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进行总结如下。

1 泌尿外科护理管理现状

1.1 优势 (1)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及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护理管理部门一直将泌尿外科作为重点专科,通过长时间的发展,目前泌尿外科已经拥有较为先进的泌尿外科设备,可有效对肾上腺、肾、输尿管等生殖部位疾病开展微创治疗。(2)我院泌尿科开展时间较早,目前具备良好的各级管理、工作、考评制度,护理人员队伍建设较早,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平。(3)位于市中心地带,辐射范围广,泌尿外科护理人员相对较为稳固,科室内部协调性高,工作可得到更好地相互支持与配合。

1.2 劣势 (1)护士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泌尿外科护理人员中有中专、大专及本科学历,护士对本专科的理论知识、护理专业技巧、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掌握不一。(2)护士沟通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面对心理疑虑的患者未能及时做好沟通工作。(3)护理安全重视程度不高 。护理安全一直是医院各专科护理的重点,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下,由于护理工作疏忽造成的护患矛盾给患者、护士、医院带来了巨大的损害,给社会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

1.3 机会 (1)老龄化时代来临,泌尿外科患者增多。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而泌尿外科服务对象多为老年人,有足够稳定的患者来院。(2)领导支持。泌尿外科是近年来在医院独立开展的专科,不同于传统专科,但泌尿外科又是目前热门专科,尤其是性专科,在各大医院均受到重视,这对于专科的发展非常有利。(3)护理政策导向与支持。卫生部近年来对医院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护理管理质量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管理理念、医护人员素质,良好的护理服务可密切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安全事故,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将泌尿外科作为小范围试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可有效提高泌尿外科的管理水平。

1.4 威胁 (1)社会因素。患者就医期望与以往相比有明显的提升,甚至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抱着就医未能达到心中理想效果就认为医院不负责任,进一步加剧医患矛盾,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不高,医患双方的文化差异、经济收入、掌握信息、观念的不对称更加重了这一状况的发生。(2)舆论报道。医院一旦出现小问题就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3)护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感、认同感。杨筱多等[3]报道,医护人员成为暴力对象,甚至是不明原因、不分情由的暴力,更加重了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感、尊重感及认同感的丢失,进一步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科研的积极性。

2 对 策

2.1 抓住领导支持机遇,强化护士业务水平、沟通能力,提升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在现有政策指引下,充分利用好领导支持的有利机会,不断地对护士业务水平、沟通能力进行摸底考核,针对性的加强,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另外还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风险及护患纠纷。护士业务水平可通过讲座、培训、会议、实践等形式进行有效地加强,而沟通能力的提升则可通过考核、制度化要求、语言训练、沟通技巧训练等形式针对性的加强。

2.2 完善业绩考核制度、排班制度、层级管理制度 管理学[4]中强调“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良好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根本,是医院效率管理、安全管理、满意管理的源泉,在泌尿外科亦是如此。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现状,在我院领导支持的前提下,将泌尿外科作为改革试点区,主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及排班制度入手。业绩考核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将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护理等级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综合性考量指标,并作为晋升的参考,围绕上述内容建立适合的考核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排班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配置采用易少华报道的配置方法进行[5]。(2)合理的排班方法。在做好人力资源配置的同时应尽可能完善排班制度,合理排班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更好地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具体为改变原有集体统一上下班工作的时间安排观念,采用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及部分工时制的排班方法应对病区可能出现的工作高峰,护理人员于排班前可首先提出想排班次,在进行综合性统筹排班后尽可能满足护士不同需求,同时改变各班的系数补贴,夜班系数高,白班系数低,让夜班护士得到更多的补助,提升夜班护士工作的积极性。(3)层级管理。依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情况、业务能力等对泌尿外科护理人员施行层级管理。林海红[6]在对护士进行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管理后发现,护士的整体护理、病案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护理差错缺陷及健康教育管理的能力均得到了良好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层级护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可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员资源配置,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2.3 加强护患沟通工作 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护患之间没有沟通,则无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容易引发护患矛盾,汪健健等[7]认为引发医院暴力行为的首要因素是缺乏良好地沟通。加强护患沟通一方面可提升患者对泌尿外科护理的满意度,另外还可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有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护士的言谈举止、护士的礼仪、表情、护士的业务技巧,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加强可很好地提升护患沟通技巧。

2.4 加强护理认同感的宣传 护理工作是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极富有价值观的工作,虽然目前出现了不少的护患矛盾、暴力事件,但至少应当明白以下三点:(1)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即不能以社会上大肆报道的某些不负责任的护理人员引发的社会不良影响而否定我国护理人员爱岗敬业、奉献自我的事实。(2)护理工作是繁琐的,有些细节处理不好是会引发错误,来自于护理人员的因素应当认真自我反省,并通过制度、行政等手段进行干预,以免再次发生。(3)施行无惩罚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都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但如果当事护士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将伤害事件不报或瞒报,将对更多的患者产生伤害,并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向前发展,而施行无惩罚的护理不良事故上报制度,以分享为前提,以共同学习、进步为目的,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并提升护理人员的尊重感、认同感,进而稳定护理人员队伍。和谐、稳定的队伍所产生的内部凝聚力又可反过来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安全意识、认同感、价值观,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最好通过护理价值观念的宣传,深化护理人员的自我认同感,例如: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我不单单可从这份工作中获取物质需要,还可为患者的身体健康、社会和谐作出贡献;我可以从护理工作中学会很多东西,并帮助到更多的人;护理工作中可以磨练我的品格,升华灵魂等。

2.5 舆论导向 利用媒体的广泛传播性,努力宣传好医院内的好人好事,向患者介绍医疗行业的风险因素,使患者更多地了解医师、护士、医疗行业甚至疾病,减少双方掌握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信任感[9]。

3 结 果

采用SWOT分析法前病区管理得分(91.4±3.8)分,业务水平得分(93.4±2.7)分,沟通能力得分(88.2±4.8)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84.2±6.1)分,患者满意度得分(90.3±2.4)分;采用SWOT后病区管理得分(96.5±2.9)分,业务水平得分(96.9±3.0)分,沟通能力得分(97.1±3.5)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90.5±5.9)分,患者满意度得分(96.8±2.2)分。

4 小 结

SWOT分析法通过全面的态势分析,充分对我院泌尿外科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进行科学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利用好自身优势,克服不足,抓住机遇,减少威胁,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院内管理中充分显示优势。通过SWOT分析法可有效地提升我院泌尿外科的病区管理水平、护士的业务能力及沟通技巧,增加护士的自我认同感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 云,王丰瑞,郝瑾祎,等.加强医院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18-119.

[2] 左会苹,赵晓梅,方淑琴,等.民营医院建院初期护理管理SWOT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77-79.

[3] 杨筱多,姜亚芳,李 春,等.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77-881.

[4] 陈文汉,肖春蓉主编.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88-89.

[5] 易少华,唐月红,姜小明.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8,19(5):55-56.

[6] 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76-1878.

[7] 汪健健,赵丽萍.医院暴力事件现状及对策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3,26(3):13-16.

[8] 徐 春,徐红燕.无惩罚原则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9,8(6):523.

[9] 黄岳霞,史瑞芬.护患非对称性信息沟通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2C):496-498.

篇6

社会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对现代医学本科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代医学生在接受知识、设立目标和学习交流能力方面总体上不断提高,但由于对医学高等教育期望值过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在灌输式教育方式下习惯于浅层学习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现代医学生缺乏学习策略、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现代医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设定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2)增强自我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这一非智力因素对医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通过与有自制力、善于学习的同学交往和形成学习团队,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小氛围,在这个情境中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交流,使学习上的自我监控有一定的他律的压力,有利于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3)学习方法的创新尤其要注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学习方法的创新,如广泛读书以提高人文素养,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

2.医学生要注意开发自己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作为关系人的素质和修养的重要因素,是体现医学生的智商和情商的深层次的核心能力。但目前医学生养成的被动的、机械的、应试的学习方式,必然严重影响他们的批判性精神和思辨能力。那如何成为具有思辨能力的医学生呢?(1)厚实的知识积累是拥有思辨能力的基本前提知识积累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开思维空间,放任思维在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创新。(2)具备批判性思维是拥有思辨能力的重要表现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特质主要包括强烈的兴趣、自信、不迷信权威、开放的心理、探究和反思。(3)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具体培养途径包括养成开放性思维、加强哲学的学习以及加强实践体验,培养感性思维能力。(4)增强表达能力把思想表达清楚,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3.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验,也是医学生日后进行医患沟通的基础。沟通能力强的医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容易成为学生干部,成为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而沟通能力差的医学生很容易被边缘化。那怎么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呢?具体途径如下:(1)修炼沟通意识和性情(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3)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4)掌握非言语的沟通技巧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主要包括身体动作、姿态、仪容仪表等形式。(5)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网络沟通有时可以转化为现实沟通,但不能把它直接等同于现实沟通,更不能过多地沉溺于网络而减少现实沟通。

4.医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

篇7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贸专业;商务英语;口头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新型外贸交易模式层出不穷,进军跨境电商已成为越来越多外贸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一般认为,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传统的国际贸易如有涉及使用电子商务工具或应用的,都可视作跨境电商活动。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占中国电商的比重以及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提升,2014年跨境电商占电商的比重达3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约15%。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复合型跨境电商外贸人才,从市场需求情况看,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以及平台操作等专业知识的新型外贸人才缺口巨大。目前,在跨境电商领域,毕业生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以及国际商务专业。

一、 商务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是外贸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技能,可大幅提升国贸专业人才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力。邢丽荣(2014)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青岛和威海57家外贸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外贸类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较大,主要是业务员、跟单员和单证员三个岗位;但是对能够与外商进行无障碍业务交流的技能性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英语沟通能力的需求,发现外贸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在很多岗位上,如果毕业生英语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情愿调整需求的专业,转为招聘外语类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国贸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使之能适应岗位需求。而极少的外贸企业愿意对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英语培训,原因在于从事外贸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如接单、跟单、市场开发和市场调研方面的技能,业务流程与操作相对固定,可通过反复操作迅速掌握,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耗时长,成本高;另外,如果在校学了十多年英语并未学好,企业并不认为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短时间提高英语水平,达到企业的要求。

此外,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虽然跨境电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但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出现了新特征,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70%的现有企业在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仍倾向选择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选择上,跨境电商企业更倾向于前者。跨境电商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指精通外语、熟知各大平台操作运营规则,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动态、了解知识产权与区域风俗习惯等知识的这类人才,绝大多数企业更青睐于具备综合能力、有一定技巧和实战训练、能够解决问题的业务岗位人才,并非高级管理人才和纯技术性人才。具体来说,跨境电商人才的核心能力可分为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技能、国际物流技能、国际商务谈判技能、国际网络营销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王锦,2015)。

综上所述,从外贸领域,尤其是跨境电商领域,外贸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可以看出,国贸专业毕业生仍然处于有利地位。与外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相比,国贸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在于熟悉国际规则和贸易流程,对商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要成为复合型人才,关键在于利用原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商务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在面对来自外语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时,难以脱颖而出。

因此,跨境电商背景下,如何利用相关课程的教学提高国贸专业人才的商务沟通能力,让他们掌握与外商进行高效、无障碍交流的技能,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 英语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的比较

商务沟通能力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沟通。书面的商务沟通包括信函和报告的写作;口头国际商务沟通包括电话、社交、演说、开会、谈判等多种技能,书面和口头的沟通能力覆盖了商务场所大多数常规的、传统的商务沟通。在商务沟通能力中,外贸企业对英语沟通交际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和英语商务谈判能力等口头沟通能力显示出较强的偏好,而对书面交际和笔译等并不作要求(邢丽荣,2014)。原因在于多数外贸企业都有一个认识:口头英语沟通与交际能力良好,书面交际时借助查阅资料也不会差;反之则不成立。因此,外贸企业更看重的是口头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因此在招聘面试中,会采用英语交流、即时翻译商务文件等方式,判断应聘者的口头商务沟通能力是否达到企业的要求,对应聘者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较高。调研发现,外贸企业普遍认为国贸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最薄弱的环节在于听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其口头沟通技能,包括扩大国际商务知识和提高商务英语谈判能力。

在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中,笔者所在单位的国贸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大一和大二开设两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奠定和巩固一般英语基础,大三开设一个学年的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国际商务沟通技能,也就是能在适当的商务场合熟练应用如电话、会议、演说、社交和谈判等技能,并利用所积累的商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三、 跨境电商背景下英语口头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改革与创新

商务英语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在真实商务场景下的商务英语口头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商务领域知识的批判分析和协作探究等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语言知识、商务文化和交际能力。三个方面贯穿于不同主题的教学中,同步并行,螺旋提升,以实现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在商务背景下为完成特定任务而有效交流为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以商务活动为主题,侧重累积商务知识,更注重语言技能输出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在口语方面,通过各种口语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输出能力,使他们能够对听觉信息做出恰当的反应,并运用正确、得体的英语讨论各种商务和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电话交谈、客户接待、商业谈判,作简单的会议发言、商务报告、产品演示和介绍。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使用专业词汇,表达连贯、内容充实、语篇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和重点突出。同时,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

(二)教学环节设计创新

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笔者始终贯彻以下两个理念:

1. 营造逼真商务场景,按商务模块教学,提高商务交际能力

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以选用的教材《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上下册为例,商务英语一学年课程的口头商务沟通模块可以分为四大模块:面谈交流、商务谈判、演讲与演示以及商务礼仪。大模块里面又包涵多个子模块,具体如表1。

这四大模块既覆盖工作场所传统和常规的商务沟通,也涉及国际贸易、国际合作等较高层次的沟通。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常规交流、商务谈判以及演讲与演示都需要遵循商务礼仪,演讲与演示又可服务于常规交流和商务谈判。

在课程的设计中,以商务模块为背景,以商务情景下的各种交际活动为主线,将语言知识的习得和商务交际能力的提升放到各种仿真的工作场景中。在实践中,通过目的明确、系统完成的内容教学,使学生完成指定的学习、练习任务,同时,掌握主要商务模块的专业表达、商务背景知识和多种沟通技巧,如电话、会议、正式发言、谈判和社交技能。以“工作面试”模块为例,语言知识是与工作面试相关的基本表达,包括面试开始、进行过程及结束,提问与个人、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与职位相关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回答;商务文化是熟悉工作面试的准备、流程、以及回答问题的技巧;交际训练任务包括:(1)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展示一次工作面试的全过程;(2)以编对话的形式,完成有关通知面试、接待面试者等情景对话。在经过模块训练,掌握传统、常规性的国际商务沟通技能的基础之上,再应用这些技能到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不同环节中,完成无障碍交流。比如国际贸易中一笔交易可能涉及如交易会、询盘、工厂参观、谈判等环节才能最终达成交易。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应用到一种或多种国际商务沟通技能。如交易会,作为卖方需要在展位前欢迎、接待客商,并向客商介绍自己的公司和产品,还需要回答客商的询盘。这就要求熟练掌握社交、正式发言和谈判等模块。

2. 坚持教、学、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商务运作+国际文化理解”的三维能力,教学过程坚持教、学、练相结合。让学生先熟悉模块的基本作用和功能,然后通过直观生动的音频和视频演播进行学习和模仿,为之后完成特定的任务奠定坚实基础。除常规课堂教学之外,每个模块结束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完成一定量的对话练习、小组讨论、上台表演等。学生演练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此不断反复演练以提高商务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将作为形成性评估的指标,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达到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突出知识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在模拟商务场景中操练商务交际技能,了解相关知识。具体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针对商务英语课程的理论性强的特点,商务英语视听说教程必须在其理论知识扎实学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得以进行。因此,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尤其重要。理论课的教学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学生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复习为辅。

2.案例分析法

在每个商务模块理论课时结束后,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课堂进行相应的案例讨论,以掌握与该单元有关的关键词、关键词组、句型,提高专业表达能力。另外,经过深入分析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达到共同目的而相互配合的过程。通过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商务英语课程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各种课堂内外的任务,如角色扮演、小组互助学习、新闻播报等。角色扮演指的是,在每一个商务沟通模块学习结束后,均提供相应的商务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组互助学习是指导学生互练,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练习听说能力,提高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新闻播报任务是在第二个学期分派给不同小组的课堂任务,先推荐引导学生利用地道权威的英文网站,示范如何进行新闻播报,再让学生小组在每次课堂轮流进行新闻分享,旨在培养学生定期阅读英语新闻的习惯,了解最新资讯,跟踪时事热点,扩大国际视野。通过实践发现,小组合作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能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帮助,共享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考试形式改革与创新

考核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改革方面,笔者一直都在进行探索和创新。考虑到语言技能的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口头的国际商务沟通能力需要从多方面来考察,摒弃了传统的闭卷笔试,采用了考核的形式,以便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沟通水平。

考核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的具体形式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即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发言、口头报告、角色扮演、作业等做出评议,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还包括平时测验,就某个章节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堂测验,并分析测验结果,提出下一步的学习教学改革方案。终结性评估包括期末测试,重点考核语言和商务知识基础以及商务综合应用能力。形成性评估占最终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占70%。而期末测试主要是口头表达为主,第一学期末采用口语考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包括个人一分钟自我介绍和小组的商务场景活动。第二学期末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为主线,将所学的多种商务沟通技能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相结合,设计场景,编写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完成从交易会、询盘、工厂参观、谈判到履行合同等一系列商务活动,制作成视频的形式上交。

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具备良好商务沟通能力,尤其是良好口头商务沟通能力的外贸人才备受青睐,国贸专业学生已具备扎实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如能进一步提升其口头商务沟通能力,定能大幅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刑丽荣,崔春晓. 外贸企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基于商务英语沟通能力[J]. 时代教育,2014(3).

[2] 董亮,隋智勇,刘贤锋.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5(7).

篇8

[关键词]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49-02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而成功因素的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因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除了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操作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然而,目前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多数医学生缺乏语言沟通能力。为此,医学院校要想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抓住医学生在校学习的大好契机,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一、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孔子说过:“言不顺,则事不成。”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说医者有“三宝”,就是“语言、药物、手术刀”。由此可见,语言在医疗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养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语言沟通能力是医务工作者从事医疗服务实践的基础之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医学技术知识本身,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就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2001年,世界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又将“沟通技能”作为全球培养本科医学生教育最基本的七项要求之一。由此可见,医学院校要想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按照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加大对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语言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未来从事医疗工作的需要

科技的进步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日益先进和繁多的诊断设备、诊断技术及方法,然而要想获得更准确、及时、全面的病史资料,做出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离不开医务工作者对患者进行的病史采集。而病史采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医患语言交流与沟通的过程。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既往病史,向患者及其家属反馈诊疗信息、治疗方案、医疗风险等,从而增进他们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让其接受、理解,并按照要求去做。此外,医务工作者对患者进行鼓励性的语言沟通,还能够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有利于减轻病痛和促进康复,这在心理治疗中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三)培养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是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医疗纠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医疗纠纷也都与医生和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密切相关性。据统计,有80%的医疗纠纷是由双方沟通不畅所致,其余20%与医疗技术有关。当人在患病的情况下,不仅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且心理活动也会有所改变。病人会因为疾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失望等情绪,导致病人对周围的人和事也会表现得特别敏感。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说,通过对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这将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从而尽可能地防范和规避医疗纠纷。

二、医学生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大方、不大胆。虽然大部分医学生在“熟人”环境中可以做到侃侃而谈,但在公共场合回答或与患者进行交流时,缺乏自信,语音发颤,说话声音很小,不能做到落落大方。

(二)语言表达不清晰、不流畅,逻辑性不强。很多医学生语言含糊不清,没有条理,主次不分,内容不连贯,往往不能将其所要陈述的中心内容讲解清晰。

(三)语言表达生硬,不够得体,缺乏亲和力。现在很多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交流中,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说话过于随意,没有分寸,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缺乏同情心和亲和力。

(四)职业性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由于医学名词专业性强,导致医学生对医学术语理解不深,运用不熟,加之缺乏临床经验和自信,导致其在与患者沟通时表述不明,不能有效沟通,甚至出现乱用专业术语等现象。

(五)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由于受网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医学生往往忽视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部分医学生的习题、实验报告、实习病历等,不仅内容杂乱无章,表述不清,文句不通,词不达意,而且错别字多,字迹潦草,缺乏规范。

三、医学院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观念,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医学院校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培养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许多学校已经把沟通能力纳入医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开设相关课程,普及沟通交流的理论知识,如“沟通的艺术”、“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等,使医学生掌握一般人际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根据医疗实践学习医患沟通技能。

(二)改变授课模式,积极引导医学生发言,给予医学生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机会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创设模拟情境,组织小组谈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对于医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在下课前的小结中,用委婉的方式指出,以免造成医学生的心理紧张。

(三)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不断拓展、提升教学方式,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由于医学生的语言沟通是一种职业性的语言沟通,比一般的语言表达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医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沟通实践教学活动。如在低年级的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国家对医疗卫生采取的改革及社会出现医患纠纷的讨论、分析,提高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也可增强医学生依法行医的意识。对于高年级医学生,可通过开展有关医患关系的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医患矛盾的本质,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实习阶段,通过病例讨论、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自身临床经验的积累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

(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加强临床带教工作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其培养意识非常重要,尤其是临床带教老师。由于在临床教学中,医学生将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全天候接待患者,亲自参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因而是培养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掌握与患者交流、沟通技巧的最佳时机。这就需要带教老师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及培养意识,将培养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贯穿于临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展有效的医患沟通工作,并意识到有效的医患沟通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总结经验,自觉地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语言沟通方式。

(五)重视医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任何一次沟通都是由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共同完成的。非语言沟通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医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要让医学生能够真诚地目视患者,细心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机敏地交谈,热情地鼓励,认真地解释,使患者充分地感受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爱和体贴。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加强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并在学习、工作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苏琳涵,余占海.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30-31.

[2]邵燕.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语言亲和度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32-33.

篇9

摘 要 当前医学专业大学生属于专业性强的实用型人才,w育课教学对医学生更为宝贵。这样给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中的师生沟通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从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师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方案。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沟通能力 干预

加强师生的沟通能力对医学类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至关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学任务是否能够完成,目标教学是否可以顺利实现,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以,医学高校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沟通能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以学生的思维看待问题,加强互动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加强医学生体育教学中师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

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师生的互动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轻松,从而促使专业很累的医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体育训练,掌握技术技能,强化锻炼效果,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二)对人格发展的制约和引导。

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沟通互动能力,可以在无形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紧张的情绪。更加了解他们的体育课锻炼情况以及课下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指出纠正,引导他们向正确的道路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

(三)是实施开放式教学和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在医学生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师生协调能力,能够充分凸显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作用,并发挥出教师的导向作用,提升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具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加强师生沟通能力的干预对策

(一)强化师生沟通能力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

尊师重教、注重道德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美德。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学生对教师存在天然的敬畏感,不敢或不想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因此,为强化师生的沟通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平等是基础,应通过课堂平等沟通,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体育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不知不觉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体育高校教师要想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关系,沟通和交流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态,使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体差异得到尊重,了解其学习需求、兴趣和爱好等。比如,在排球教学中,对于双手胸前垫球的教学,有些学生能很快就能够掌握垫击球的技巧,但是有的学生运动基础较差,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此时,教师应多次示范,耐心讲解,平等对待。

(二)强化沟通能力的关键是师生互动

探究式和开放式的体育课堂教学应是,应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强化师生沟通能力的关键,在高校体育新教学改革中是明确要求的。在高校体育教学课堂活动中,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可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体育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的交流、思想进行良好的互动、情感和认知,在帮助他们掌握健康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理想训练效果。譬如,教师可以把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小游戏安排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之前,以发挥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为主,可以是数数、抱团、猜想和多人双足等小游戏。当然,游戏内容和形式也应紧跟时展的潮流。通过小游戏的开展,不仅促使的师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而且强化他们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更能起到热身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活动躯体和放松肌肉,以免在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受伤,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化。

(三)训练计划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

篇10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规避低年资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通过对工作实践的回顾、总结,结合低年资护士的特点,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就具体问题提出对策。结果: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可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减少临床护理缺陷。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前言

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称为低年资护士[1]。她们在临床护理中占较大比例,承担较多的护理任务,但因工作能力、沟通能力、操作技巧、应急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护理行为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由此引发的护患纠纷甚至护理事故较多。本人就在临床护理带教和管理中接触到的低年资护士护理行为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所采取的对策进行总结,以与广大同仁探讨。

1 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不强。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相关学习培训较少,法律知识欠缺。同时医疗风险经历少,临床护理风险意识不够,对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未能充分认识。忽视护理是一门特殊的专业,认为护理工作仅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谈不上违法,医疗纠纷与护士关系不大,对自己的过失和不当行为并不在意。

1.2 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责任心缺乏。低年资护士处于工作初期,在学校形成的职业价值观和实际工作区别较大,对职业性质和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护理工作琐碎、伺候人、地位低。由于认识存在偏差,在工作中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性、存在随意性,对制度、规范执行不力,如不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导致少发药、发错药、输错液等安全隐患或事故。

1.3 专业知识不扎实,临床经验欠缺。虽然她们具备初步的护理技能,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临床经验欠缺,尤其是专科护理知识和经验欠缺,对疾病进展与回归、预后的判断力不强。在工作中不清楚应该从哪方面观察病情,有时可以观察到的病情变化因经验不足被遗漏;或因理论知识的欠缺,存在“头疼看头、脚痛看脚”的情况,缺乏整体护理观,如肺炎只考虑到影响呼吸系统,却想不到还会影响到心脏、消化系统,对病情缺乏预见性,以致延误病情。

1.4 护患沟通意识不强,沟通形式单一。近年来我院新增护士大多为独生子女,缺乏主动沟通的习惯和技巧,在工作中,重治疗、轻沟通,且沟通内容和形式单一,对健康宣教、告知不重视,易引发护患纠纷。如执行操作前不将目的、意义或引起疼痛不适等情况告知患者,患者又缺乏认识而产生误解。矛盾发生后,不能及时疏导患者情绪,如属于自己的过错时,不主动真诚地向患者道歉;患者误解时,不耐心细致向患者解释。有的干脆沉默不语,任由患者生气也不开导,最后导致矛盾扩大。

1.5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件是具备法律效力的文字记录,护理记录的书写、执行医嘱的签字,这些都可能成为重要的法律依据[2],特别是危重护理记录不仅是病情发展的动态记录,更是判定医疗责任的重要依据。很多低年资护士对护理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是多余、重复的劳动。书写护理记录时随意性大,涂涂改改,模糊不清,有的语句不通顺,乱用简称,或护理记录照抄医生病程记录,没有体现护理行为,做了没记录,记录的却是自己没做的。

2 对策

2.1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组织低年资护士认真学习相关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同时加强医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学习,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消毒隔离等护理核心制度。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经常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使培训不流于形式和理论,更重要的是使她们切实地认识到遵章是一种自我保护,只有做到知法、守法才能保障患者安全,维护自身利益。

2.2 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者要重视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她们不仅要有一颗关爱病人的爱心,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提高各项护理操作的执行力,减少和规避护理缺陷。如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组织专题讲座,激发工作热情;在国际护士节举行活动,增强她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散漫、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的着重加强管理,必要时增加处罚力度,力求纠偏。

2.3 加强“三基”和专科护理培训,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培训的重点是“三基”,将基本知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训练并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毕业2年以内的护士侧重常规护理技术培训,毕业2-5年的侧重专科护理技术培训。具体方式可以是医院组织的三基考试,或者是科室组织的“小课堂”、业务学习、操作训练等。除此以外,还鼓励她们参加自学考试和继续教育,同时督促她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设备的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2.4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定期组织学习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人文知识,组织护理权威人士举办讲座,结合工作中有关交流和沟通技巧的案例学习交流,促进低年资护士正确有效地掌握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做到因人施护,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减少纠纷;良好医护沟通可以提高医护工作的默契,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5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系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遵行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从而保证其法律效应。高年资护士在带教时,应向低年资护士强调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把护理文件的书写提高到关乎护理安全的高度,纠正她们“重操作、轻书写”的偏向。护理管理者可将护理文件的规范化书写作为低年资护士重点考核内容。

3 体会

低年资护士虽然临床经验欠缺、心理素质较差、操作技能不熟练、沟通能力欠佳,但她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记忆力好、可塑性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及时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她们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对她们进行严格的操作技术与理论知识考核,不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规避临床护理工作缺陷。

2006年起,我院制定了对年资在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经过5年的系统化、规范化教育和培训,她们对职业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法律意识和岗位责任心增强、工作更有激情,尤其是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护理缺陷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李玉肖,李瑛.低年资护士医嘱处理情况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