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科技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植保科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植保科技

篇1

1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不能形成合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改变职能与行为。

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2.1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被读者奉为权威。

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太原市植保植检站每年的“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均在《太原日报》和《太原市农业信息》上,向读者及时介绍当时病虫发生情况、发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于“粮菜果重大病虫情报”主要针对粮、菜、果农,实际《太原日报》在农区个体农户中的普及率不高,报纸由乡镇村级传递到农户手中,造成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2.2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

优点: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但面向广大农民,符合受众需要,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

缺点:时效性差。

应用情况:近年来,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印制《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利用手册》、《中国植保手册》系列(苹果、水稻、玉米病虫防治分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手册》等,山西省印制《植物保护实用指南》、《植物检疫技术手册》、《农药监督管理手册》、《山西蝗虫》、《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无农药残毒放心果生产技术手册》等实用农业技术书籍,供广大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制《农业行政许可法疑难问题解答》、《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宣传材料》、《农药使用注意》、《购买农药技术》、《溴敌隆使用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宣传单,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但发放效果快。

2.3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应用情况:现阶段,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种子、化肥、农药、药械)在广播中的介绍以宣传为主。

2.4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

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同时,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情况: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每日固定栏目、固定时间、固定模式、固定结构在山西省太原市电视台新闻频道试开播,节目针对当前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当日18时54分,重播在当日22时47分,次日6时48分、7时59分、12时29分,每次播出时间30s。据统计,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内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红蜘蛛、茄子黄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虫(趋势预报、白菜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秋播病虫防治、秋季温室病虫(趋势预报、绿叶蔬菜根结线虫病、软腐病、芹菜斑枯病、叶菜类霜霉病、野蛞蝓),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治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农林害虫、捕虫板诱杀微小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防虫网阻止外界成虫进入温室大棚)等。此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山西省太原市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固定栏目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检站的影响力,生动有效地向群众传播了植保信息。

2.5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应用情况:在各类植保技术培训班授课时应用较多,能够全面生动的介绍培训内容。

2.6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传播速度快,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实现信息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

缺点:硬件要求高。

应用情况:各级农业网站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农业专家系统实现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植保信息交流。

2.7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

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应用情况: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晋源植物医院在当地有较高的声望,农民对其中的农技员极为信任。太原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清徐大常村、小武村、晋源五府营村、小店示范区等)的示范作用非常突出,其带动周围村镇,植物技术应用辐射范围广。

2.8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

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

缺点:组织耗时,投入大。

应用情况:每年参加山西省太原市3·15南宫大型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介绍植保工程内容。2008年4月25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召开“山西省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太原)现场会”。

2.9村喇叭

优点:村委会组织,负责播送各种农业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报纸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入户。

缺点:应用范围仅限村级类小单位。

篇2

【关键词】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农业部门产业升级和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突显出来的一个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多年来,对于如何衡量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发展情况,仍旧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评价,政府管理部门能够更直观地对相关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现行政策的不恰当之处,不断做出调整,使其能够正确、科学地逐步解决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

一、构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指的是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建设要以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发展目标为导向,旨在客观、合理、准确地描述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的实际情况,反映其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不仅各项指标的评价内容要能体现科学性,评价方法也要做到科学合理。

2.综合性原则

保障指标体系必须能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多组指标,各项指标之间要体现出层次性、独立性与相关性,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可操作原则

构建保障指标体系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评价指标必须可靠、易获取且具有代表性。对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要考虑经济效益原则,以及评价结果应便于管理部门采纳。

4.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为了便于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各方面主要因素进行量化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在选取指标时,要尽可能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并最终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定性指标转换成定量指标。

5.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指的是用于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数据在不同区域之间和不同历史时期是可比的,便于进行比对分析。另外,在获取数据时一定要确保各指标的适用范围以及统计口径一致,从而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的架构

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是一个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将多项复杂指标加以综合,以此从整体上反映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情况,就需要选择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在此,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AHP)来构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首先,把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层次化,构造一个具有分明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模型。最高层次表示综合评价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次是衡量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的判断准则;最低一层则表示所要使用的所有具体综合评价指标。

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创业前投入和创业后效益产出两部分。创业前的投入主要指的是创业的基础和环境,因此,根据GEM模型,结合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特征,我们将创业前的投入分解为“创业基础环境”和“创业投入”两方面内容。其中,“创业基础环境”指创业前政府对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建设的投入,属于对创业的间接投入;“创业投入”则指政府为推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直接投入。因此,我们将“创业基础环境”、“创业投入”和“创业效益”作为准则层(B1-B3)的三个方面,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由C1-C9构成子准则层,最后运用41个具体指标(D1-D41)对准则进行深入的解释说明。

综上,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三、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的指标解释

1.创业基础环境

C1市场环境:考察市场因素对于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支持程度。市场开放程度越高、管理越规范、竞争越公平就越容易吸引创业者的加入。具体指标(D1-D4)包括: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管理规范程度、市场公平竞争程度,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

C2基础设施:评价创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基础设施越完善,创业成本越低,创业成功率越高。具体指标(D5-D7)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网络通讯设施,以及创业基地数量。

C3政府政策:考察政府政策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影响作用。具体指标(D8-D11)包括:政策落实情况(享受到优惠政策的企业比重)、税收优惠力度(实际税率均值)、创业准入成本和审批成本。

C4社会文化:评价当地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以及对创业者创业的认可程度。具体指标(D12-D15)包括:社会文化对风险的偏好、社会文化对创业的认可度、创业宣传力度,以及农村创业活动指数。

2.创业投入

C5金融支持:考察融资机制对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支持程度。创业投资资金缺乏是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的首要难题。良好的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减轻创业者的资金压力,提高创业积极性。具体指标(D16-D20)包括:创业贷款融资规模、政府信用担保、创业基金扶持、获得风险投资的可能性,以及融资便利性。

C6教育培训:农民群体的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创业难度大。教育和培训在推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成功创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用于考察相关教育和培训的开展情况,评价其质量和效果。具体指标(D21-D25)包括:培训机构数量、培训规模、培训合格率、培训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参与培训人员的创业率。

C7科技投入: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更关注创业者掌握的科学技能和R&D经费支出占农村财政总支出比重)、自主研发能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与技术依托单位联系的紧密程度。

3.创业效益

C8经济效益:评价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对于带动产值、收入等经济指标的提升的贡献。具体指标(D31-D36)包括:企业存活率、新增总产值及其对GDP的贡献、新增纯收益、新增税收总额,以及投资收益率。

C9社会效益:评价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对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带来的贡献。具体指标(D37-D41)包括:创业带动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城市化率,以及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效果。

四、总结

本文遵照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取合适的构建方法,根据先前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构建了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的框架。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的发展提供客观的综合评价依据。但还未能对各项具体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框架,可以通过运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构建完整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保障指标体系,便于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春晓,霍晓霞,胡绍兰.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论坛,2008.08:

61-63.

[2]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3]韦吉飞,新形势下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4]刘宇峰,王海平,曾玉荣.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概况及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1(18):193-197.

项目名称:(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创业就业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 新形势 植保工作 发展思路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53-02

1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发展遇到的问题

1.1 农产品销售困难

最近几年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也非常迅速,衍生出很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农产品受到市场经济调幅控制,导致销售农产品变得困难,农民无法获得利益,劳动积极性也同时受到影响。

1.2 粮食安全和产量面对强大压力

国家社会发展稳定,市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这样的形势能够使农产品生产量增加,粮食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证[1]。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使粮食产量问题有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粮食需求大,在生产方面就容易忽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再加上现在倡导退耕还林,这使可以利用种植的土地面积大大减少了,为粮食产量、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带来隐患。

1.3 防治病虫害工作面对新难题

当下农业生产运用新型科学技术的同时,在结构上也发展了很大的变动和调整,使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机率大大降低,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也产生了新难题。在防治病虫害时由于大量使用农药,使很多虫害产生了抗药性,也将农作物的安全系数降低了。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滑,气候变换也不稳定,这些因素都能导致防治病虫害工作受到影响[2]。

1.4 植保工作体系无法得到完善

首先,植保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现在虽然也有做一些病虫害方面的预警工作,但是宣传的手段过于传统和单一,宣传渠道不够多元化,导致信息发生滞留,流通速度也过于缓慢,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植保宣传工作不能加以重视,农民得不到最新的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也使得很多农民不了解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次,植保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而且能够长期稳定从事植保工作的人员也非常少,人员流动量大,新聘请过来的植保工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对很多农业科学技术都不了解,再加上植保工作中需要的设备供给不足,设备不够创新,无法满足植保工作的需求[3]。最后,没有给植保工作提供充足的经济条件,导致植保工作者因为资金问题无法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在研发新技术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进而使植保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发展新思路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不断迅速提升的新形势下,我国植保工作应该继续保持原有的工作方针,继续以预防为主对农作物进行综合性防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坚持方针同时要加强对工作进行创新。

2.1 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上做出一套有效的预报体系,并且要充分了解全新形势下发生的不可控病虫害。

2.2 在对农作物使用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规格和程序进行,并要不断研制出无公害药物,将无公害药物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让农民用科学性的农药对农作物进行防治病虫害,延长抗药性时间[4]。

2.3 要对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将粮食安全性提高上来,使粮食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餐桌这一过程都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粮食安全性。

2.4 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并使宣传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将植保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充分将新研发出来的技术得以运用,使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让农民得知。

2.5 对植保工作人员要经常进行培训和学习,强化植保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上来,积极引导员工不断进行创新,保证植保工作高效率进行。

3 新形势下促进植保工作良性发展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植保工作体系

植保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发展方向应该做到不断创新,在工作方法和新技术研发上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植保工作的体系也要进行完善,面对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对植保工作需求程度制定完善、科学的体系。将原来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加力度,传播渠道也要更加多样化,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进行预报病虫害消息,植保工作中的指导策略和最新研制出来的新科技也要通过这些渠道进行传播,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在植保工作建设上也要加大投资,将设备进行完善并匹配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植保工作进展更加顺利。

3.2 重视使用农药技术的方法

在以往对农作物使用农药技术时,因为不够重视配比量和实施流程,导致农作物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使病虫害提高了抗药性,针对这种情况植保工作应该加大管理农药使用方法,使农药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喷洒农药的机器要及时更换,要不断引进最新研制出来的机械让农民使用,并指导使用方法,充分利用新机器喷洒农药,得到防治病虫害效果[5]。在农药的运用上也要注意合理配比,用量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规格来调配,使用时间也要格外注意,进而使农药技术真正发挥出价值。

3.3 坚持做好植保工作

通过植保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在工作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植保工作要始K坚持工作方针,将植保工作发挥出最大价值,植保人员也要不断自身能力,促进植保工作良性发展。

结束语

总之,植保工作对于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证植保工作良好发展,才能使农业发展更加健康,要切实对植保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完整的植保体系,加大新技术宣传力度,使植保工作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军.新形势下做好植保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6(8):86.

[2]陈永男,华玉峰,王立平等.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47-49.

[3]方志鹏,王良吉.合肥市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73-175,177.

篇4

关键词植保技术;小麦高产攻关;作用;安徽蒙城

植物保护工作包括病虫测报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是庄稼丰收的保障;是夺取小麦高产、生产无公害产品的关键性措施。离开植物保护工作,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1]。小麦高产攻关承担着省政府粮丰工程及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的任务,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指导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植保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典型和超高产典型,通过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拓展病虫防治渠道,使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攻关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实现2007年蒙城县小麦单产和总产双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蒙城县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2007年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

中等发生以上的病虫草害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穗期蚜虫、麦田杂草。轻发病虫害有小麦锈病、白粉病、麦蜘蛛、吸浆虫。小麦纹枯病和穗期蚜虫发生程度重于2006年,最终病情分别是:纹枯病,白穗田块率75%,病田平均白穗率0.25%,最高病田白穗率0.54%。穗蚜4月29日调查有蚜田块率100%,平均蚜株率72.9%,最高蚜株率99%,平均蚜量2 173.5头/百株,最高6 040头/百株。小麦吸浆虫剥查平均虫穗率13.5%,平均虫粒率0.75%,有虫田块率52.2%,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4 000 hm2,病田率4.8%,平均病穗率0.18%,病穗病粒率2.6%,平均病粒率0.004 7%。

2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小麦病虫害防治开展情况

2007年2月,蒙城县植保站发出了全县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预案,每一种病虫害都及时发出病虫情报,迅速发给高产攻关区农民,让农民了解小麦病虫发生特点,认清其危害性,掌握防治技术,累计召开现场会200场次,举办技术讲座100场次,印发明白纸20万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病虫防治知识,开辟电视病虫防治专题讲座。麦田杂草发生面积10.40万hm2,施药防除面积10.67万公顷次。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6.67万hm2,防治面积5.33万公顷次;麦蜘蛛发生面积4.67万hm2,防治面积3.33万公顷次;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3.33万hm2,防治面积2万公顷次;小麦穗期蚜虫发生面积8.33万hm2,防治面积10.67万公顷次;白粉病发生面积3.13万hm2,防治面积2.67万公顷次,小麦锈病发生面积9.33万hm2,施药预防面积6.33万公顷次;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4 000 hm2,施药预防面积9.33万公顷次。

3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小麦高产攻关工作是以优势农产品区为重点,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农田基础设施教好的村作为高产示范片。这些村的农户都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和学习接受能力,并且大都能够自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率先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时能够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普及和传授给周围的农户,形成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农业技术示范新模式。植保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更可以得到大力的应用与推广,使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粮食质量安全与健康消费是当今人类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农药作为小麦生产中重要的化学投入品之一,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安全。小麦生育期长,一生遭遇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机遇增多,在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推行绿色植保。在推广高产、优质、稳定,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合理施肥改进灌排技术的同时,推广先进植保技术,合理使用农药,适时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对保证小麦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3]。

4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应用的主要植保措施

在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始终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一是苗期。主要是地下害虫和草害。对于苗期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在播种前用小麦专用拌种剂拌种,使用量按种子的0.20%~0.25%拌种,同时还可兼治小麦苗期病害。化学除草技术主要是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75%巨星15.0~22.5 g/hm2或20%使它隆600~75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10%骠灵乳油750 mL/hm2或6.9%骠马75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以上药剂各任选一种混配使用,或用异丙隆2.25 kg/hm2对水600 kg喷雾。用药时喷洒要均匀,一般在麦苗2叶1心,最迟在3叶,杂草在1~2叶时喷雾防治效果最佳,若年后使用,一定要在拔节前使用且用药量要增加50%。二是春季管理阶段。主要以纹枯病、麦蜘蛛为防控对象。当纹枯病病株率10%~15%时,用5%井冈霉素3.0~(下转第231页)

(上接第229页)

4.5 L/hm2或20%三唑酮750 g/hm2对水600 kg喷雾。麦蜘蛛则以每1/3单行有麦蜘蛛200头以上即用药防治,可用6.7%爱诺螨清3 L/hm2,对水600 kg喷雾;或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喷雾。三是中后期管理阶段。小麦进入中后期管理阶段,病虫害防治是关键,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小麦穗蚜、吸浆虫等,通过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可以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达到增效增收的目的。白粉病、锈病主要发生在4—5月,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赤霉病于小麦盛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加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750 kg喷雾预防,若穗期多雨,应在首次用药后5~7 d再喷1次。蚜虫量达500头/百穗以上时,用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吸浆虫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每样方有虫5头以上,用50%辛硫磷3.75 L/hm2对水30 kg,拌细土450 kg撒毒土进行蛹期防治,或用80%敌敌畏乳油750 mL/hm2对水450 kg喷雾进行成虫期防治[4]。

5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在小麦高产攻关工作中发挥的效益

蒙城县小麦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工作在总结历年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利用预警区域站配备的机动喷雾器,扩大机防队的数量,受到农民的好评。全县选择10个行政村成立30个机防队,县植保站派技术人员到各机防队负责病虫调查和防治技术指导,适时开展病虫防治,全县防控面积在1万hm2以上。特别是2007年小麦后期病虫的统防统治工作取得新突破,依托项目的推动作用,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 333.33 hm2。县植保站在岳坊镇小麦高产示范片进行统防统治试点,实行“四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统一培训技术、统一药械,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穗期蚜虫偏重发生的情况下,没有造成蚜虫危害,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县政府的肯定和表扬。经实地测产,统防田块小麦平均产量7 785 kg/hm2,比非统防田块增产15%以上,比全县平均产量增加30%。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实现了既定目标。

6参考文献

[1] 马玉霞,毛建忠.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村科技文化环境对其采用无公害植保技术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80-82.

[2] 张毅,徐进.植保技术在西安市小麦高产中的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0(1):17-18.

篇5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0%,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源排放的COD逐年上升,已经达到全国COD排放基数的50%,此外,由于农药、化肥等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需要实行农业污染减排,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1 植保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1.1 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是指农药在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如土壤、大气等造成的污染,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严重的还会对人和动植物造成损害。引起农药污染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植保机械的科技含量低,效率低,品种单一,而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机械推广使用缓慢;二是,长期使用高度高残留的农药,或是过量使用高浓度农药;三是,植保技术人员和群众的农业素质较低,盲目用药,造成农药污染。

1.2 物理性措施使用不当造成的污染

物理措施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如在诱捕害虫过程中,工具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使作物防治面积和诱捕工具数量存在偏差,便会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地膜的污染。在对植物实施保护的过程中,一般会应用地膜,如防草膜,这些地膜使用之后,并不进行回收,造成田间或者是地头污染。

1.3 引种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培育出了许多抗病抗虫的新品种,为了提高产量和减少农药用量,一般会引进这些新品种,或是为了丰富物种,美化环境引进的新物种,或是为了治理污染而引进的新物种,都有可能造成引种污染。

1.4 植保包装物污染

一般农户使用植保包装物之后,不集中进行处理,随意丢弃,从而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甚至有的污染还十分严重。

1.5 对植保污染的认识都不到位

在植物保护过程中,只注重植物保护的任务完成程度如何,对“植保减排”知之甚少,并且责任制度不明晰,法律政策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对于植物保护过程中造成的植保污染,群众和干部全部轻心忽视。

2 农业植保减排途径分析

2.1 注重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调整一些敏感环境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实施植保的过程中,引进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对于一些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措施应该于与舍弃,并征求相关的环保部门的意见。建立新型的植保制度,遏制源头污染转移。对于植保过程中使用的农艺措施进行改革,尽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对植保废弃物统一管理,避免农业环境的二次污染。

2.2 实施病虫绿色防控

实施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植保污染。对于一些大型的农产品出口和蔬菜种植基地,加强绿色防控,应用更多的生物技术,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有机农业更加快速的发展。政府可以和农户合作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同时对一些应用低毒农药等绿色防控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加强绿色防控宣传力度,降低农业污染。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扶持防虫专用设备、微生物农药等生产企业。加强科研投入,研究特定区域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生物防治的示范区,加强生物防治宣传。

2.3 更新理念,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植保过程中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树立现代的植保理念“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就是明确植保的社会属性,对其实行公共管理,构建社会化的防灾减灾体系,转变防控方式,由原来的分散防治逐步转向联防联控和专业统防统治;科学植保,就是在植保过程中全面贯彻科学理念,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高植保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促进防控策略发展,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植保,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引种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植保污染。

2.4 加强无公害农业植保科研开发队伍建设

在植保过程中,专业人才的作用十分重要,经过科学、专业的指导,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植保污染,因此建设专业的植保科研人才队伍十分有必要。调整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人才建设,要充实检疫员队伍,使科研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各类科研人才的素质,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国内知名专家;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提高科研工作人员的学术水平;加强植保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区域性的应急防治队伍,全面提高植保的服务水平和指导水平。

2.5 提高重大病虫监测预警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监测手段,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体系,覆盖病虫害发生粮食主产区、孳生区、源头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和应急防治指挥调度的网络化管理。

2.6 加大重大病虫应急防控

加大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对远距离迂飞流行性病虫害,加强区域合作,协同开展防治,采用联防联控,尽量降低病虫害的影响范围,防止病虫害成灾;对于对区域性突发病虫,抓住有利防控时机,采取高效防控措施;对检疫性病虫,严格进行检疫监管,控制疫情范围,保证其不扩散。建立应急防治物资储备,提高重大病虫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病虫害疫情,有效控制,降低农药使用量,实现农业植保减排。

2.7 调整种植结构,开展生物防治

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可知,如果在同一块地中,连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所以,在同一块地上,要实行农作物交替种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对于一些容易发生的病虫害,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科学地对土壤进行杀虫和消毒。对于一些已经发生病虫害的农作物,最好选择生物农药及时治虫,或者是采用一些低毒、高效的农药,降低农药污染程度。加大生物防治的应用范围,保护益虫,益鸟,实行“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推进生态农业植保,降低植保污染。

篇6

关键词:农业植保;农业发展;乡村;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37

农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各行业的源头。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农业产量不仅与农民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有密切关联。自然环境与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植保工作是绿色植物保护理念与防治措施的结合,开展植保工作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产量[1]。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大力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工作,但限于地域条件和事件性质的制约,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对食品安全问题逐渐重视,而使用农药消灭病虫草鼠尽管会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会残留大量的农业,难以保证农作物产品的健康和安全,即便农作物产量可以提升,但是无定法达到增收的效果,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大植保工作的贯彻,进行病虫草害的监控预警,提供合理的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促进农业增产。

1 农业植保基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1.1 农业植保能够促进农业增收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性质的病虫害,不同的病虫有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果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植保工作是对农作物所有生长周期进行跟踪观察,对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预报,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促进农业产量增收[2]。

1.2 农业植保能够减少农作物农药使用量

农业植保的工作过程中,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多发病害进行预报,在通过措施和检疫处理手段进行防治,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管理环节农药的使用量,开展农业植保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增收,还可以协调农业生产系统间的关系,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业植保能够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逐渐重视,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绿色农副产品更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农业植保工作可以减少农作物化学药物的使用计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竞争力[3]。

2 加强农业植保工作的措施

建设生态农业,贯彻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植保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1 调查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

同时更新植保工作技术,严格按照绿色植保的要求,规范绿色防控技术,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力度倡导物力防控和生物防控技术,如色板幼虫、杀虫灯、杀菌灯等[4]。

2.2 植保工作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而建立生态安全、有质感产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区,采用先进的施药技术,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从而减少农药的用量、污染和残留,降低药物对农作物或环境造成的影响。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农药、药械、施药过程的研究,加大推广力度,通过更新设备与技术提高防治的效果。

2.3 农业植保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业和农业

因此,开展农业植保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加大业务培训和学习,优化植保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设置先进的设备,确保植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水平[5]。

3 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关乎到所有行业发展的源头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系统性工程,农业植保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这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开展农业植保的过程中,应做好植保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机制、生态环境优化等措施,促进农业实现绿色化建设,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娟娟.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90.

[2]赵贞玉,金锦实.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J].北京农业,2014(30):313.

[3]陈国华.农业植保在乡村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6(4):75.

篇7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农药

中图分类号:F3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01

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社会必需的来源,有害生物的猖獗危害往往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及生活改善的需要,必然要求农作物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所以与有害生物做斗争是旷日持久的事情。那么,各种防治措施与方法都会用上,特别是化学农药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必然会带来好多副作用,这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是相悖的。这里就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1 植物保护对环境的影响

1.1 农药的使用带来的危害

农业有害生物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加对农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改变了农作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主要表现为:农药不仅杀害了影响其生长的有害生物,也伤害了它的天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这也违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带来环境的污染,导致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下降,特别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严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恶性循环的产生,农药虽然能够有效的控制农作物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免受重大损失,但是这种保护是短暂的,如农药不科学合理使用,很多农业有害生物会产生一定的抗性,势必在防治过程中增加农药的使用量,随之带来的防治成本增加,抗药性更强,有害生物猖獗发生,农药寿命缩短,研发难度、成本增大,环境污染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绿色植保技术的支撑。

1.2 植保机械的落后

目前,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植保机械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植保机械还是以背负式机动、电动、手动喷雾器为主,喷雾效果不佳,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较低,用药量大等,加上操作者文化素质较低,不注意防护,导致农药中毒、作物药害、残留超标等现象发生。中大型的植保机械近几年来从研发到使用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受土地分散种植,农艺与农机不配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率很低。

1.3 施药水平低,方式不科学

由于我国土地分散经营以及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等原因,多是一家一户分散防治,集中统防统治面积较小,农药过量使用,滥用现象严重。再是,施药方式单一,不能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防治对象等科学合理选用施药机械、喷头、药剂、剂量等,无形中造成农药的单位面积使用量增大,各种副作用显现。

2 加强植物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提高农民素质和植物保护知识水平

经过大量的调研得知,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农田产量成正比,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大多数只有中小学水平,甚至还存在文盲。因此要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植物保护知识水平,增强科技意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加快植保现代化进程,才能克服制约植保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合理使用和农药研发推广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植保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做好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做到因时、因作物、因防治对象选对药、械,选对施药方式及剂量,最大限度提高农药利用率,发挥防治效果,减少副作用;通过合理混用、交替轮换等技术最大限度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加大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低用量、低残留农药的研发、开发力度和推广步伐,加快“绿色植物保护”技术知识普及,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用药安全。

2.3 加强绿色植保技术集成融合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生物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也备受关注,但化学防治仍不可缺少,只有把成熟的各种植保技术进行合理的集成融合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保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2.4 大力推进农作物有害生物统防统治

农作物有害生物统防统治是解决农药使用不合理、不科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不仅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可促进土地的流转,集中统一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管理,增加农民就业,显著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是植保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5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为前提,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可减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降低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使用量,对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生态安全必将发挥巨大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3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我国步入小康的步伐加快,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方式已从单纯追求产量开始向产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转移,生产模式也逐渐由粗放型向精致农业发展。所以植保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要努力创新发展,变单纯的保产为保产与增产并重,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敬明,徐庶,陈海彬.农药使用对植物保护的危害[J].西北植物学报,2013(04).

[2] 庞洋洋,周鑫,贾明.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2(04).

篇8

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农民增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建立健全植保服务体系,推进植保规范化管理、数字化预警、无害化防控、专业化防治,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主要目标

1、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预报准确率95%以上,重大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100%。

2、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重大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稻飞虱为害连片穿顶不超过20亩,油菜菌核病、小麦条锈病成灾连片面积不超过10亩。

3、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下降2--3%,农民农药防治成本下降5%以上;植保新技术覆盖率90%以上,杜绝使用违禁农药。

4、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

5、柑桔大实蝇为害面积不扩大,为害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柑桔大实蝇为害果100%不外出。

三、主要措施

1、继续做好农业有害生物系统预测预报。主要做好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蔬菜、柑桔、梨树、桃树等病虫草鼠的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集体会商,准确预报。

2、对新上升的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为棉花盲蝽象、油菜根肿病、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

3、积极参谋,争取领导重视,配合市政府狠抓重大病虫的防控工作。

4、深入开展植保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力争推广1—2项新技术。一是重点开展灯诱、板诱、网控,即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及其控制效果的观察,黄板诱杀害虫及其控制效果观察,防虫网控制害虫的效果观察,性诱剂控效果观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切实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5、结合我市高产创建,整合植保组装技术,充分利用物理、农业、化学等综防措施,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产品优质高效。

6、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着力抓好专业化统防统治项目和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发生规律的研究项目,继续完成柑桔、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项目及水稻病虫防治对比展示试验项目。

7、进一步加强咨询服务工作,切实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农民培训,做好植保信息入户、植保科技到户、植保服务到田,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篇9

一是依法、依章成立。合作社有规章制度,有办公地点,有独立经济核算能力,社员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战能力。二是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经过2年的实践发展,涌现出了一些典型和代表。如立辉、龙潭合作社荣获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称号;魏宝山、三台山和杂栎坡植保专业合作社被列为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三是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合作社大幅度提升了巍山县应对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的防控能力和水平。完成了2010年3 866.67 hm2统防面积和2011年4 566.67 hm2统防面积。四是紧密结合科技措施推广,实现示范引导。完成了2010年666.67 hm2统防统治示范区作业,完成了2012年666.67 hm2油菜高产创建、66.67 hm2示范区病虫统防和1 333.33 hm2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病虫统防。带动了示范区周围群众病虫防治意识,提高了全县病虫害防控水平。五是主要采取承包防治的运作模式。合作社从实际出发,以小组或村委会为发包方,统一采购农药,统一时间,统一开展防治,防治结束后发包方一次性支付承包方相关费用。六是加强与多部门的横向联系。合作社加强与县农机站、县植保站的联系,加强与桑田公司的合作,县农机站为其争取购机补助,县植保站为其提供病虫害防治知识,桑田公司为其提供最有效的药剂。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滞后。由于合作社建立和运作起步不久,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缺乏管理经验和积极的引导手段,合作社自身的管理上存在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档案不完备等。二是自主意识不强。合作社成长于行政部门及植保技术部门为其创造的适宜环境。受发展前期扶持影响,大部分合作社自主意识不强、经营意识不足,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明确,还没有形成做大做强意识。三是社员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操作技能等参差不齐。社员因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的差异,对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同,业务素质,劳动效率都存着着很大的差异,影响专业化统防统治初衷成效的实现。四是县情、民情影响统防统治作业。巍山县耕地面积零散,农事操作以小规模生产居多。而统防统治是一个新事物,农户接受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之统防统治劳动强度大。这些均共同制约着统防统治进程。五是重点扶持资金不够。大部分合作社拥有的一些机械和社员所具备的技术力量,仅仅能满足小规模的作业需求,要实现更大的作为和得到持续发展,还需要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六是合作社分布不平衡。合作社覆盖了全县马鞍山、紫金、永建、大仓、庙街、南诏、巍宝山等7个乡镇,未覆盖五印、青华、牛街等3个山区乡。从已经覆盖的7个乡镇情况来看,发展得最好的城镇是庙街镇,发展得最好的乡镇是马鞍山乡。

3发展对策

一是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多元投入,营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扶持、管理力度,尤其在支农资金方面要给予大力扶持,同时协调各部门,尽快落实优惠政策及措施。通过产品推介、信息引导,开展市场化运作,真正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各合作社要不断完善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章程、制度等。在农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逐步完善监督机制、全防效认定机制、全激励机制,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服务行为,最终实现社员与农户双赢[1]。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搞好指导服务。县、乡农业部门加强对植保专业合作社人员有关法律法规、病虫害防治知识、植保器械使用及维修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机手的技能素质,提升合作社的整体素质,确保统防统治效果和服务质量[2]。同时提供病虫情报和技术咨询,帮助合作社拓展服务内容,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四是积极树立生态农业理念。合作社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化植保理念,突出社会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效益。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减少污染,保护病虫天敌和生态环境,减轻农药残留与药害,确保人畜安全[3]。五是抓好示范,以点带面。组织开展示范社建设活动,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积极引导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通过示范社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合作社的发展[4]。六是拓展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合作组织在搞好病虫害专业防治的同时,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在产前、产后做文章,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展产品深加工,进行品牌认证和注册登记,发挥品牌效应,形成经济实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4参考文献

[1] 徐蕾,李群,康晓霞,等.邗江区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的与实践[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8):44-45,22.

[2] 张绍明.从“邗江模式”看植保专业化服务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08(9):42-43.

篇10

在法国留学时,他注意到欧美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植保机的使用率也比较高,而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植保施药仍然以人工或半机械化操作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也极易引起中毒事件;他坚信新型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大有可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324架(31个省统计),总作业面积达1152.8万亩次;而2014年这两个数字还仅仅是695架、426万亩,同比增长分别是234%、170.6%;预计未来几年,植保无人机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王伟驰特地去无人机生产聚集地――深圳、珠海,考察了一下植保机的情况。经过3个月的考察和调研,王伟驰决定在家乡――四川成都成立成都市众翼达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看来,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不仅有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还有茶叶、水果等作物,由于气候原因,四川当地一年至少有8个月需要喷洒农药(从开春到10月份),植保机的可用范围更广、可用时长更长。

一开始,他花了5万元尝试性购入一台植保机,加上电池、充电箱等配件,共投入7万元。植保机最普遍的应用就是喷洒农药。最初,王伟驰和创业伙伴们挨家挨户向农民进行推广,但由于农民的观念一般都很保守,很难快速接受这种新生事物。后来,他们转变市场策略,联合当地农资公司进行捆绑销售。农资公司是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当地农民所购买的化肥、农药等都由农资公司供应,深受当地农民信任。当农民购买农药的时候,可以顺势向农民推荐“植保机服务”。

和农资公司联合推广以后,王伟驰的植保机业务开始快速发展。在原来手工作业方式下,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喷洒30亩地,使用植保机之后,喷洒30亩地只需要30分钟即可。以最新推出的MG-1无人机为例,具有八轴动力系统,载荷达到10公斤的同时推重比高达1:2.2,每小时作业量可达40―60亩,作业效率是人工喷洒的40倍以上。

王伟驰一般按照不同地形、不同植物种类收费,比如平原地区、粮食作物,按照15元/亩的标准收费;如果为果树喷洒农药,按照30元/亩的标准收费;山区地形的视野不好,也会增加一定费用。

王伟驰透露,在农忙时节,40天赚的钱超过15万元,很快就能够收回成本。植保机业务的主要成本除了设备,还有“飞手”(操作员)、运输设备、维修费等。培养一名飞手一般需要15天的培训。一名操作熟练的飞手可以保证植保机的稳定运行,否则,植保机“摔降”一次,不仅要花费2000―3000元的维修费,在农忙时节,等待维修的时间还影响创收。第一台植保机一年内摔^两次。

随着业务增长,王伟驰又购买了4台大疆农业植保机。由于无人机技术含量高、使用门槛高,普及性暂不如家电手机等产品,一旦损坏,就不得不面临维修网点少、维修费用贵等难题。维修保养难等售后问题成为无人机用户的一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