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科学辅导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的科学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的科学辅导

篇1

关键词: 学校体育教学 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认定的规范中,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难以渗入科学理念。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课前的“编”与课堂上的“导”都很重要。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心设计制作,这样的“剧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响应和产生共鸣。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身心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率急剧上升。体育作为增强人们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教育学科责无旁贷地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学校体育所承担的任务和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的需要。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对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否则,对肌肉的控制能力降低,动作失调,造成伤害事故,如果处理不当,日积月累就会转变为忧虑、沮丧、愤怒、多疑、自卑、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乃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1.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为:

1.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也不好,因为它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1.2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还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3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自身修养,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2.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

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遍,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我院曾尝试性地举办了两次心理健康讲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3.2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3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

要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宣文,何伟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02).

篇2

一、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一次课堂上,李×同学报告说梁××在玩;我提醒他上课应该专心学习。一会儿,梁××报告说李×在玩,但是,我却发现李×并没有玩。我想我正好借此机会,改变班级中的现象。于是,我问李×同学她说了没有,李×说没有说,梁××立即说:“老师,她不承认。”为了让他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问了周围的同学,李×同桌和周围同学都说她根本没有说话。我问:“梁××,大家都证实了李×同学并没有说话,而且老师刚才观察过了李×同学刚才并没有说。”

他哑口无言,我感觉教育的时机到了,我问:“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要说李×刚才在玩呢?”他说:“老师,刚才李×报告我在玩,我心里有些生气,想你报告我,我也要报告你。”我说:“梁××,你能告诉老师,李×报告说你在玩,这件事情本身是对是错?”他说:“是对的,老师,我明白这是提醒我学习。”

我心里有些高兴,他自己能够想明白,我说:“梁××,你说得很对,她是为了你的学习,才跟老师说的,我们应该谢谢人家才对。是吗?老师知道,当时你的心里肯定会不高兴,其他同学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心里不高兴,因为我们都希望别人说自己好,但是,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我们好好想想她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好,我们应该立即消除我们心里的不高兴,变生气为感激!请你马上跟李×说对不起,并且谢谢她好吗?”他很乐意地这样做了,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接着我在班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让全班同学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改变意识,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利用课外活动阅读课,让学生读相关书籍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心理辅导;教学;技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课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样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困扰学科教学的一个课题。通过将心理辅导技术应用于思想品德课,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探索思路,从而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思想品德课与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

思想品德课注重得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落脚点在集体主义上,要求学生符合社会规范,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征;而心理辅导则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内在需求,具有个体性特征。两者在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表现不同,但是也应看到在心理辅导还未普及的现实情况下,思想品德课部分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的内容,担当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角色,两者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心理辅导技术可以运用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二、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教师在讲述思想品德课知识时,可以利用倾听、开放性提问、情感反应、鼓励、解释和指导等心理辅导技术,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倾听

倾听表示教师要认真的、设身处地地听,并能够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意思,不带有任何的偏见。这要求教师不光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听,在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进行自助陈述时,应等学生表达清楚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其理解的程度,做出适当的反应。尽量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打乱他的思路,使其无所适从。如:当学生回答“为什么发展是硬道理?”时,由于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不能一次将答案表述完整,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果出现瓶颈,再针对回答的内容进行指导,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形成问题解决模式,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开放式提问

思想品德课中通常可以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等开放式的提问方式询问,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其中带“什么”的询问往往获得一些事实、资料,你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些什么呢?例如: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从哪些其他的角度解决问题?带“如何”的询问往往涉及到某一件问题的过程,如:“你认为怎样弘扬民族精神?”等等;“为什么”则是追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1)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情绪、情感加以总结整理,再反馈给学生,并以此推测学生此时此地的思想和态度。由于初中生处在情绪变化剧烈的时期,面对这些学生,教师认识到这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结果,要做到尊重学生,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制止学生,甚至将此提升到道德层面。

(2)鼓励。心理辅导技术中的“鼓励”,并非我们平时理解的鼓励行为,而是指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或者以“嗯”、“奥”“请讲下去”“还有吗”等等,鼓励学生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方面不打断学生的陈述,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进一步描述和分析问题,学生说得最多的内容,往往是困惑最大或者最难的问题,应该对此进行鼓励和引导。

(3)解释和指导。教师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要从学生和自己的框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一种认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和解释。

通过运用心理辅导技术,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学模式;效果意识;辅导意识;活动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10-02

根据钟志农老师的理论,团体辅导可以分为团体暖身期、团体转换期、团体工作期和团体结束期,相对应的教学环节是热身阶段、主题切入阶段、主题深入阶段和结束阶段。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否必须严格按照这几个阶段层次分明地开展活动?是不是不能颠倒顺序,或不能跳跃某个阶段?是不是每个阶段都要有清晰的交代?这些问题经常会困扰一线专兼职心理教师,甚至影响了教师们的教学探索和专业突破。下面从心理学科教研员的角度,谈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与专业突破。

一、可遵循的教学模式

首先,必须要承认,心理辅导活动课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阶段,钟老师的四阶段教学模式也好,或者其他的教学模式也好,都不是终极的教学模式,随着我们对团体心理辅导课认识的深入,其教学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更新和发展,出现多元化的倾向。

其次,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属于团体辅导,团体辅导的理论和实践对班级心理辅导课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必须要遵循团体心理辅导的一般原理,要把握好团体动力规律,包括团体规范、团体氛围、团体凝聚力、团体动力。不可否认,活动、体验、分享和互动是团体动力的最基本元素,不管用什么样的模式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都离不开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

再次,四阶段教学模式基本上反映了团体辅导的规律,能在40分钟有限的时间里催化团体动力。因此,心理教师,要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首先要学会四阶段教学。四阶段教学模式比较容易把握,在教学中也容易操作和领会。熟悉了四阶段教学模式,可以说就了解了团体辅导的基本操作原理,有助于心理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班级心理辅导的方法。尤其是对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有一个可遵循的教学模式,比自己摸索要有效得多。

二、可突破的教学模式

四阶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瓶颈,由于四阶段教学过程要在40分钟里完成,因此往往会造成活动的零碎片段,学生不能深入体验和分享,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主题活动不突出,课堂停留在浅谈的表层体验层面。因此,我个人认为,几个环节浑然一体,课堂紧紧围绕着主题深入开展核心活动,要比各个环节都有清晰交代要好。当然,要想设计一堂几个环节浑然一体的心理辅导课,必须是掌握了团体辅导原理和一般教学原理,对心理辅导课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效果意识、辅导意识、活动(动感)意识、主题意识是设计心理辅导课时必须把持的,有了这几种意识,教学过程不管是几个阶段,不管怎样设计,都将是对四阶段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或创新。

(一)效果意识

这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意识。效果是指课堂预期要达到的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的程度,这是心理辅导课的关键也是落脚点,否则,再好的设计、再好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和感悟,或者只是浅表的体验和感悟,都是不成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把效果意识放在首位。

(二)辅导意识

这是由心理辅导课的专业性决定的,教师在课堂中不应灌输或教育,而是辅导,是助人自助,体现心理课的独特性和专业性。在心理课中教学设计、课堂引导、课堂调控等都要符合心理辅导原理。有的教师在课上以讲为主,说明其具有教育意识但没有辅导意识,一节课下来只有师生之间个别的对话,没有团体的互动和交流。

(三)活动意识

包括动感意识和核心活动意识。可以说,课堂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广义上的活动,心理课提倡的是动感活动。比如,看视频是活动,听故事是活动,但动感不强,属于静态的活动,而心理游戏、心理剧等属于动感活动,学生需要亲身参与,与静态活动相比较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核心活动意识是指,一节课中有一个活动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它直面主题揭示主题,课堂的三分之二时间或至少二分之一时间以上是进行该项活动。核心活动意识提醒我们,一节课活动不要多,要把一项活动彻底贯彻下去,避免蜻蜓点水式的体验。

(四)主题意识

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师的引导和影响,都要紧紧围绕主题来进行。不能有了活动才有主题,更不能随心所欲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做到哪里。要有明确的主题作为方向,紧紧围绕主题设计各个环节。要理清主题的心理学逻辑关系,以简单清晰的方式用活动图解主题,深入挖掘主题。教师缺乏主题意识,就会“跑题”。比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的主题活动课最后变成了潜能的开发等,这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题意识模糊。

三、张力与枯竭

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首先应该是有张力的课,也就是有张弛有度、可收可放,如弓之开合,不平淡不夸张不教条,有充分伸展和发挥的空间。有张力的心理辅导课首先是让学生产生期待的课,能明晰地看出具有吸引力的主题会在下一节出现;是教师有所保留的课,学生坚信下一节将会有更加有意义的活动等待着他们;是融入个性理解的课,体现了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教师的独特风格。具体来说,有张力的辅导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主题的把握。

有张力的主题是前后系列辅导中的一环,不是把别人既定的主题直接拿过来用,也不是大框架大线条的主题,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辅导目标的需要,把主题分解成有层次的几个部分,开展系统序列的辅导。深入的、系列的主题挖掘,才能让辅导课有生命力和延续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如果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把一个大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样的主题就不是有张力的主题,不能深入进去,缺失了进一步延伸的必要和力量。这样的主题会使心理教师有一种枯竭感,也就是经常感到没有什么好讲的。

第二,对活动的把握。

一节辅导课里有五、六个活动,或者更多,几节活动课下来教师的活动资源基本枯竭,再也拿不出好的题材和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把现成的活动拿过来不加任何修改和补充,过分依赖网上的资料或别人的教学资料,也会使辅导课捉襟见肘。心理辅导活动课要求以活动来达到辅导的目的,并不是说用活动来填充课堂。刚入门阶段,采用“拿来主义”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几年的实践还停留在“拿来主义”的水平,或者停留在堆积五、六个活动的水平,那就值得深思了。

“拿来主义”很容易让教师感受到活动资源的枯竭,也就是感到没有什么好的活动可以用,结果经常重复几个活动应付心理辅导课,直接影响了辅导效果。因此,教师应把握心理辅导活动的本质,根据课堂的辅导目标设计活动或修改原有的活动。一节课中有一个核心活动来贯穿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入开展活动,也使心理辅导课有一个延续伸展的空间。对活动资源的枯竭感,是心理教师经常遭遇的问题,提高原创活动的能力,采用举重若轻的简单设计,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对教学环节的把握。

不能教条地理解和实施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都是为了课堂的中心任务而运转的,不能为了环节而环节。就像刘翔刚学跨栏,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起来,学分解动作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速度,熟悉了各个动作以后要连贯起来看整体的效果,整体效果有待进步的时候要回过头分析细节。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年轻的课,还没有“定型”,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性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辅导目标、不同辅导主题、不同场地背景下的团体辅导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边玉芳.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将本校的心理辅导课模式定位在“体验——主体——发展”的范式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学生这个主体在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自主发展的教育目的,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助人自助”的原则,符合教育学与心理咨询学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日常的心理辅导课的设施中根据“体验——主体——发展”的教育思维方法,突出了以校园和谐与心灵和谐为教育的目标,“启发学生自我体验、唤醒中学生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三个重要概念。这三个重要概念“引发学生自我体验”是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心理参与的基础,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则是学生在情感体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同伴互相引导下发生的心灵顿悟。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是学生心理活动达到更深层次的高级体验,建立在自我意识唤醒的基础之上。

1.“我曾经失落过”——启发学生自我体验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传统德育之所以收效不大,与教育者的灌输的方法不无关系。作为接受心理成长的教育主体,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与他们自身的生活范围、知识积累密切相关,成人不能想当然地去帮助他们进行体验,或者将自己的体验强行加给学生。

比“如化解情绪困扰”这一主题的教育,本来我们喜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曾经的心理痛苦,但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内心的秘密,所以我们把这一一切改为用小纸条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就乐于将自己的秘密写出来,因为这样就只有老师知道他的内心秘密了,这也符合心理辅导的保密性原则。当然这样更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对话,让他们更大程度地进入曾经的心理体验之中。有个学生就在当场写下了母亲因为与父亲感悟不和而改嫁他人的事,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妈妈的爱,让人读了感觉心酸。所以为学生的自我体验创设有利表达的氛围是极为重要的,否则心理辅导就不会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意识中,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作秀。

2.“我是这样一个人”——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作为主体的自我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和评价。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自觉的心理反映形式,既包括一个人的愿望、动机、信念与世界观又包括自豪或羞耻、自尊或自卑等情感体验,是个性中最有影响力的成分。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正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引导下,使受教育者逐步减少对他人的依附性而增加自主性,培养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会正确分析自身的个性特长、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绪情感等各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构建起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促进的良性机制,为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提供保障。

3.“我要这样去努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高层次。有了“自我体验”与“自我意识”的基础,一个人通过自我发展的理性规划与主体努力就成促进一个人的真正发展,也就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带动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要促进学生互帮互助氛围的形成,让学生把自己原来习得的模糊的心理调节技巧与学习心理方法在此时进行互相交流看法,得到其它同学与老师的真心帮助而内化为自己的新一轮教育与成长的动力。

二、“体验——主体——发展”模式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有效性评价

目前,受应试教育以分为本的评价模式的左右,对于心理辅导课的评价一直处于一种模糊与混沌状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心理辅导活动课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必需的课程。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有效性评价,有助于正确认识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并使其设计更加合理,推动其顺利实施。我校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效性评价标准如下:

1.从集体角度评价

集体,即学校、学生团体、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实施的结果应使集体有所变化,无论整个学校、学生团体、还是班级都会有明显进步。评价的标准有:

A.全校形成重视心理辅导的氛围;

B.学科教学借鉴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某些做法,将心理辅导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C.校风有积极的改观;

D.班级团体的凝聚力增强;

E.班级的满意度、荣誉感增强。

2.从个体角度评价

考察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实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效果,可以考虑:

A.辅导目标的达成度。看学生是否通过辅导达到了预期制定的具体辅导目标,这应结合起始评价来评价。起始评价所得的资料既可作为课程设计参考,又可作为评价课程辅导效果的依据。

B.学生能否把知、情、行三个维度上所获取的辅导效果统整起来,并促成自我成长?

C.学生对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否形成了积极的兴趣与态度?

D.辅导教师是否具有进一步钻研相关理论的兴趣与行为。

篇6

【关键词】自卑心理 大学生 班主任 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能力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沟通能力。沟通作为人际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互动,它存在于人们的各个生活和工作领域之中,对于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乃至事业的成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是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增长智慧、取他人之长的基本方法。

2.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3.人际融合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4.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处置方式,一个人只有重视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存在的价值。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人,不难想象,人如果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他人交往,一个人应该如何独立生存?因此,有人存在,必定与人交往。人际交往能力就是一个在团体或者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当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会与各式各样的人物打交道,特别是在职场生活中,我们是否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这就涉及自身交际能力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培养自己与同学、老师、领导、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就某一社会现象或热点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获得启发;与领导交谈,可以大胆交流自己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见解,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的不怯场;与职工交谈,可以了解他们目前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因此,足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极大的需求,他们人人都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因此,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使他们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自信,保持乐观向上的认知态度。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品质,能够很好地化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反之,如果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则容易在遇到问题时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孤单等不良情绪,由于心胸狭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容易形成各种压力,严重地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孔子曾说过:“独学则无友,则孤陋寡闻”,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帮助我们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也提高了对他人的认识。在整个交往过程中,我们彼此之间可以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对方,同时也可通过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清了自己。交往越多涉及的面越广,交往的程度越深,我们彼此的认识就越深刻,才能达到前面所提到的,得到他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从而实现自我的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拥有的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也随之增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互换,使自己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良好的集体,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品质都是在民主、和谐、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反之,则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自卑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自卑是心灵的癌症。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自卑情绪。适度的自卑能激励人发愤图强,取得成就;但过度的自卑则会使人堕落颓废,自毁前程。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心比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成为自卑心理的牺牲品。因为自卑,他们往往精神萎靡,丧失热情,学习落后,成长受阻,严重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天资较低,或者学习习惯未能培养好,造成学习能力较弱。从小学到大学,他们的学习成绩都跟不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产生了自己是“差生”、跟不上的感觉,随着岁月的不断沉积,就逐渐形成自卑心理。

2.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或家庭残缺。由于经济状况较差,父母整天忙于奔波,养家糊口,无暇顾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再加上其自身的素质不高,社会地位相对低微,学生容易产生自己的家庭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或者由于家庭残缺,使孩子缺少本该有的温暖和稳定的生活,从小蒙上生活的阴影,产生了自卑心理。

3.学生所处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学生自身比较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再加上某些学校或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当,常常把他们视为差生,不愿也不想与他们打交道,他们的座位也排在教室的后面。时间一长,这类学生就慢慢自认是差生,从而产生了自暴自弃、放纵甚至是放弃的心理。

(二)自卑心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影响人际交往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自卑心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自卑的一些表现及其潜在特质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潜在的影响。

1.封闭。由于自卑心理而导致的封闭性大学生,通常不喜欢与人交流,觉得交往起来过于麻烦,更多的时候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出不去,外人进不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人际交往障碍。

2.嫉妒。自卑者的心理容易产生一种畸形的嫉妒心理,在各个方面都想争第一,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有时候为了争得心理上的胜利,恶语重伤别人,这也是导致与他人交往关系交恶的原因之一。

3.敏感。自卑者过度的敏感会对人际交往很不利。很多时候,对方一句很不在意的话就会刺痛到自卑者的神经。自卑者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听到对方对自己负面的评价就会受到伤害,甚至愤怒,搞得对方都莫名其妙,久而久之,自卑者就很难听到真话了,听到更多的是一种恭维,和朋友的交往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

四、班主任引导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自卑心理的途径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人际关系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更好地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一)对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及时做好心理辅导

1.对于学习能力较弱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评定、早期干预,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自我认识和心理调整的教育,在校园生活中,要不间断地陪伴在他们身边,并且能够利用各类班集体活动灵活且持续地进行心理训练,鼓励其积极交往。

2.对于因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要从心理上认同他们与其他学生是平等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交往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或者与家长结合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贫困大学生由于在穿着、生活和学习用品方面和其他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失落感,容易产生迷茫和恐惧。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予以心理辅导,使贫困大学生意识到大学是一个和谐多元的集体,同学之间的交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帮助贫困大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减少造成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隐患。

(二)多组织班集体活动,营造轻松的氛围,鼓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

人际交往是一个相互积极互动的过程,只有一方主动而一方被动的交往不能持久,鼓励大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可以消除自卑所带来的交往困扰。在班集体活动过程中,很多时候班主任可能会把更多表现的机会留给了班上的“活跃分子”,其实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才更需要这些表现的机会,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鼓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勇敢地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他们才不会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从而社交恐惧感和孤独感才会随之消除,久而久之自卑感也会烟消云散。

(三)正确处理学生矛盾,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帮助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需要班主任要有很大的耐心。由于社会交往较少,学生的沟通面不大,且置身于一个充满竞争的学校环境中,同学间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对于学生间的纠纷班主任要做到及时、有效、公平,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必要时还可以与领导、任课老师、家长或班干部商量方案,借助外力辅助完成。

总之,人际交往是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的知识阶段,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人际交往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贡献程度。因此,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帮助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俨然成为班主任不可替代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7

盗传必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案例材料

小明上小学二年级,是一个捣蛋鬼。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不停,不是东张西望,就是摆弄铅笔和橡皮,或者找同学讲悄悄话,下课总是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他说自己老是分不清楚b、d,觉得语文、数学、英语太难了不喜欢上,而在美术、自然常识等课程上表现却特别积极,常常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就站起来脱口而出。回到家,小明也是一个麻烦人物,做事有头没尾,没有兴趣爱好;他喝水时也没看看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拿起来就喝,结果被烫了,就发脾气、大哭大闹,妈妈怎么哄也没办法。

在家访中,你了解到小明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小明的问题,采取了以下辅导对策:

对小明严厉要求,对其多动、冲动等行为即时制止,同时制定了学习、生活的多项细则,要求小明遵守。

为了改善其活动过多,注意困难等问题,给小明报名参加了书法和围棋班。

订立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小明休息、学习和玩耍时间的规律。

对小明表现的良好行为,即时给予物质奖励。

限制小明糖的摄入量。

每天提供给小明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苹果、西红柿等。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单选题】通过描述,小明存在的主要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自控问题

B.

多动症

C.

攻击性行为

D.

课堂捣蛋行为

题目2

2.【多选题】家长的辅导对策中,正确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小明严厉要求,对其多动、冲动等行为即时制止,同时制定了学习、生活的多项细则,要求小明遵守。

B.

为了改善其活动过多,注意困难等问题,给小明报名参加了书法和围棋班。

C.

订立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小明休息、学习和玩耍时间的规律。

D.

对小明表现的良好行为,即时给予物质奖励。

E.

限制小明糖的摄入量

F.

每天提供给小明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苹果、西红柿等。

题目3

3.【多选题】家长的辅导对策中,不妥当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小明严厉要求,对其多动、冲动等行为即时制止,同时制定了学习、生活的多项细则,要求小明遵守。

B.

为了改善其活动过多,注意困难等问题,给小明报名参加了书法和围棋班。

C.

订立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小明休息、学习和玩耍时间的规律。

D.

对小明表现的良好行为,即时给予物质奖励。

E.

限制小明糖的摄入量。

F.

每天提供给小明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苹果、西红柿等。

题目4

4.【多选题】为了改善活动过多,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引导,可以建议家长为小明提供的活动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乐器类

B.

体力劳动

C.

打球、登山等运动

D.

瑜伽

题目5

5.【多选题】从案例中看了,除了多动症的问题,小明还伴随的发展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课堂捣蛋行为

B.

学习困难

C.

易冲动急躁

D.

攻击性行为

案例二

一、案例材料

莹莹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天一黑,她就不敢出门,甚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心里也会无缘无故产生一种害怕和恐惧。

为什么莹莹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门呢?在莹莹四岁的时候,妈妈就对她开始了早期教育。先是拉小提琴,后是学画画,念英语,算算术。尽管莹莹能断断续续地拉完《我爱北京天安门》,但她乐感不强,看不出她有学音乐的天赋。莹莹每天晚上练琴就像受刑似的,因为达不到要求,妈妈就要打她的手掌,或者关在一间黑屋子里。每当这个时候,妈妈就凶巴巴地说:“练不好琴,我就不要你了,让狼吃了你。”或者是说:“等天黑让鬼把你带走。”吓得莹莹拼命哭喊。所以现在,莹莹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门。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

【单选题】通过描述,莹莹存在的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强迫症

B.

焦虑症

C.

抑郁症

D.

恐怖症

题目2

2.【单选题】莹莹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选择一项:

A.

母亲对她的哄骗和吓唬

B.

基因遗传

C.

模仿学习

D.

过于劳累

题目3

3.【多选题】针对莹莹的问题,适宜的辅导方法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合理情绪治疗

B.

系统脱敏法

C.

暴露疗法

D.

游戏治疗

题目4

4.【单选题】按照情绪ABC理论,莹莹产生该问题是由(

)所引起。

选择一项:

A.

黑暗

B.

妈妈的恐吓

C.

认为黑暗中有鬼、有狼等恐怖的事物

D.

黑屋子

题目5

5.【单选题】如果采取系统脱敏法时,以下焦虑反应等级,按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1.夜晚,和大人一起出门,在小区遛弯

2.白天,单独待在较黑的屋子里

3.白天,和大人一起待在较黑的屋子

4.夜晚,和大人一起出门,到小区外

5.夜晚,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

选择一项:

A.

2-3-4-1-5

B.

3-2-4-5-1

C.

2-3-1-4-5

D.

3-2-5-1-4

案例三

一、案例材料

倩倩五岁,活泼聪明,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伙伴都喜欢她。倩倩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工作也很忙,因此平时对倩倩的照顾较少,倩倩多数时候由大学退休后的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对她相对溺爱。最近妈妈发现,回到家的倩倩裤兜里总是装着幼儿园的物品,有时是一个小玩具,有时是珠子或者橡皮。老师甚至发现倩倩把幼儿园里的贴纸藏在鞋里带回家。老师很奇怪,平时乖巧,招人喜欢,并且生活无忧的倩倩,怎么会这样?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单选题】通过描述,倩倩存在的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偷窃

B.

欺骗

C.

偷拿

D.

品行问题

题目2

2.【多选题】倩倩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倩倩可能还不太懂得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

B.

倩倩在幼儿园或家中某次无意拿取别人的东西,没有被发现,致使形成了习惯。

C.

倩倩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吸引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D.

家庭的不良影响

题目3

3.【多选题】针对倩倩的行为,老师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不予理睬,让其自然消退

B.

检查一下教室里可能会导致这种行为的环境布置

C.

倩倩出现把玩具归回原位等良好行为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D.

每天放学前对倩倩进行搜包

题目4

4.【多选题】针对倩倩的行为,家长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不予理睬,让其自然消退

B.

暂时让倩倩不要去幼儿园

C.

关心倩倩,多给予倩倩陪伴的时间

D.

平时要教育儿童捡到东西要还给失主,用过的玩具要放回原处

题目5

5.【多选题】如果正巧发现倩倩出现了该行为问题,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个别处理该行为,引导倩倩主动承认错误

B.

让倩倩在大家面前承认错误

C.

立刻进行严厉惩罚

D.

答应倩倩帮她保密

案例四

一、案例材料

童童长得身强力壮,虽然只有4岁,但个头超过了同龄人。他力气大,爱打架,邻里及幼儿园的孩子都打不过他。他爱挑起事端,小朋友们都躲着他。老师家长反复批评他,他口头答应不再打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一会儿憋不住劲,又去打人。每天妈妈去幼儿园接他,都有小朋友告状,说他又打了谁,或是毁坏了谁的东西。听到这些告状,童童爸爸总是在家揍他一顿。但是后来发现,打也没有用了,童童在小朋友面前越来越霸道。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单选题】通过描述,童童主要的发展问题是(

)。

选择一项:

A.

自控问题

B.

攻击性行为

C.

社会交往能力不良

D.

多动症

题目2

2.【多选题】童童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年龄小,还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不能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B.

童童在攻击被人的经验中,体会到了成功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以后就更可能采取同样的手段。

C.

教养方式。父母经常用强制或打骂方式教育他。

D.

童童对外界刺激作出了歪曲的解释,并建立了错误的信念,同时也缺乏正确的交往技能,不知用何种方法解决矛盾和愤怒。

题目3

3.【多选题】针对童童的行为,老师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童童友好的行为立即给予表扬。

B.

对童童的错误行为立即进行惩罚或隔离。

C.

对班级日常环境进行适当控制,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

D.

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

题目4

4.【多选题】针对童童的行为,父母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适当体罚

B.

以身作则,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

C.

教会儿童发泄自己不满的合理方法

D.

让童童少接触其他小朋友,减少冲突

题目5

5.【多选题】针对童童的行为问题,可以用到的行为矫正的方法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代币制

B.

模仿法

C.

系统脱敏法

D.

合理情绪疗法

案例五

一、案例材料

小强14岁了,上初中二年级,初一时学习还可以,只是感觉到有些吃力,初一下学期开始,经常在课堂上出怪声,接老师的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父母认为他是“多动症”,到医院检查后,服药4个月,没有效果后停药。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现在是全年级的最后一名。小强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有好几处生意,平时很少回家,但只要一回家,就给小强带来大量吃的、穿的、玩的,小强物质上的要求,父亲从来是毫不含糊地予以满足,而对于小强的学习和其他问题,父亲基本不过问。小学毕业时,父亲回家听说小强成绩不好,一怒之下,把小强痛打一顿,打过后,父亲又生悔意,给小强很多零花钱作为补偿。

小强的母亲是家庭妇女,每天开车接送小强上下学,由于小强是二胎(有一个姐姐),家里一直希望把唯一的儿子培养出来,将来经营家族的大产业。母亲几乎把全部精力和爱心都倾注到小强身上,上初中更是托关系进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但没想到,小强这么不争气,学习实在吃力,而且屡屡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多次请家长。母亲觉得很没面子,回来就训斥小强,母子二人竟由争吵到动手厮打起来,他们母子已经有三个多月互不说话了。

小强自己也想把学习搞上去,无奈自己的基础太差,怎么学也赶不上别的同学,这个学校又是全市重点,学生间的竞争很激烈,对学习差、纪律松散的学生,同学包括老师都排斥,老师找小强谈话时就曾建议小强转学。有的同学背后说小强是“弱智”,还有的同学到老师处告状,认为小强上课影响了他们学习。小强自己也认为,管住自己并且把学习搞好“比登天还难”。比如上课时,小强总想认真听讲,但不知怎的,就开始说话做小动作,控制不住自己。每天回家都下决心,刻苦学习提高成绩,但就是上课听不懂,作业总出错,现在是同学不愿和小强玩,母亲和小强不说话,小强自己懊恼生气,也不写作业,混一天算一天。

二、综合检验

题目1

1.【多选题】通过材料描述,小强存在的发展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学习困难

B.

自我评价低

C.

厌学

D.

品行问题

题目2

2.【多选题】通过材料分析,小强父母的主要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期望过低

B.

期望过高

C.

缺少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D.

放任不管

题目3

3.【多选题】通过材料分析,小强老师的主要问题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期望过高

B.

惩罚过度,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C.

缺乏和小强及父母的深层次沟通

D.

没有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

题目4

4.【多选题】针对小强的问题,小强的父母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加强与小强的沟通,倾听小强内心的声音

B.

正视小强学习能力,调整对小强的期望

C.

捕捉小强的进步,经常给予表扬和强化

D.

引导小强多学习身边亲戚与邻居的同龄孩子

题目5

5.【多选题】针对小强的问题,小强的老师应该(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强调学习的竞争性,促进其学习动力的提升

B.

转变小强的社会角色,如让小强担任一定的班级管理职务

C.

提供小强体会成功的机会,激发成就动机

D.

订立合同契约,约束小强课堂的违纪行为

E.

把原来基础差,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小强的榜样

篇8

一、农村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根本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2.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有些学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某些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

3.学习习惯不好。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才是科学有效的。

4.学习动机不强。不少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觉得学了将来没用还不如不学。

(二)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缺乏理想和追求。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因学习不努力而被老师放弃,加上中考失败的打击,往往会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学生甚至从第一天起,就已经抱着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2.人格尊严受损。初中阶段由于学业成绩、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中考失败后,这部分学生只能选择职校学习。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人格尊严严重受损。

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特征看,孤僻、抑郁、怯懦、狭隘、暴躁、敌对、依赖、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社会交往萎缩。三年职校生活让他们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自卑,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熟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

2.师生间交往缺乏和谐。进入职校后他们表现为不配合、不支持教师的工作,有时还会在某些场合跟教师对着干。

3.与父母有隔阂。不少职校生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困难,冲突不断。

(四)家庭方面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我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且父母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条件不好、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这些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政策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

1.生源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为确保生源数量而无条件、零门槛,造成生源质量一年比一年差的恶性循环。加之招生中教师上门劝学,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被上学”的情节,失去了求学的主动性。

2.学校在教育方向和措施的顶层设计上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背离。学校照搬普通教育模式,重理论考试,轻技能和实践,违背了学生的初衷,形成严重的厌学心理。

3.我县教育局制定的初二后分流政策,助推了职教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其一是破坏了学生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发展过程,酿成职校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二是这种制度的负面影响波及到小学教育,学生从小就被种下了职教中心很可怕的心理。

(六)网络环境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

一是中职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二是独生子女居多,缺少与同龄儿童交流,心理上缺乏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很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三是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干涉过多,指责过多,忽视了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步步把孩子推入到网络的怀抱中;四是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 五是校园文化舆论环境对升学无望的学生不利。总之,被分化出来的那部分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迷失了方向,进而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我”。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组建由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共同组成的高素质的职业中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二)加强培训和交流学习,提高心理辅导团队的专业素质

1.利用周二的学习培训时间,定期进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每月一次。

2.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培训,并做好学习的传帮带作用。

(三)全员参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心健康教育氛围

1.建立“导师制度”,即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所代课班级联系4名学生,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四)筹建标准化心理咨询室,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室应该设有“接待室”“心理阅览室”“个体咨询室”“宣泄室”等,由心理咨询叫教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并做好心理辅导记录。

(五)建立系统的学生心理档案,为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建立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有心理危机的师生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

(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班每周2节,采用主题系列活动统筹教材内容,寓心理知识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七)积极营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环境

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召开家长会,必要时还要家访,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八)组建学生心理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通过创办社刊、月报、黑板报、宣传栏,组织国旗下讲话、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读书、诗歌朗诵、技能展示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九)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积极发挥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主导作用

各班主任根据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班级特色心理辅导教育,做到每个月上一节主题心理辅导课,每学期择优上交一件心理辅导活动设计方案。

(十)认真做好课题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篇9

【关键词】心理辅导;语文学科;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教育基础改革更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健康人的观念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应指身体和精神双重健康。教育不仅应培养学生的“头脑”,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协调配合,而作为最具人文色彩的基础学科——语文,与人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它与人的生命、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较之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心理辅导的重任,怎样在语文学科中有效地渗透心理辅导,成为语文教学中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亟须心理辅导的介入

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各种问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如,现在很多独生子女被宠溺成性,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厌学贪玩,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入中学后,有的由乖巧听话变为背叛逆反,有的由积极开朗变为沉默孤独,有的更自以为是了,有的更自卑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多,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由心理问题导致极端的案例,例如离家出走、自杀、伤人等,比比皆是。而当前的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在“应试”大旗下,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从而导致语文教学刻板烦琐,脱离人文精神,成为纯工具性的训练,教学效果极不理想。语文教学之所以走进这种误区,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要从误区中走出来,就应以学生为本,实实在在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这就需要心理学的有效渗透。心理学渗透到语文教学有利于研制有效的语文课程,给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创设真实而丰富的问题情境;有利于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使教学变得高效;有利于教师专业化。

二、语文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教育学认为人类面向未来的过程就是自身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它因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更能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更是潜移默化的,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体,在培养民族感、道德感和文化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它与人的生命、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更加自然地渗透心理辅导。

三、语文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的策略要点

(一)心理辅导应与语文教学有机紧密结合

顾黄初先生曾说:“借用心理学的某些概念和命题构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再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作为例证加以发挥,总让人感到理论与实例是两张‘皮’,充其量只能算是半生不熟的果子。”就是说,如果仅给语文教育披上一层心理学的外衣,本学科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要做到有机融合,需要灵活渗透。如: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人物形象,感受正面形象的感召和负面形象的警示,教师再加以推动,顺势引导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生搬硬套,强加灌输。

(二)应灵活运用语文学科中蕴涵的心理辅导资源

语文学科中蕴涵的心理辅导资源十分丰富。如:听说教学以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为目的,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利于学生克服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教师运用的鼓励性话语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热情的态度,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学会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另外,我认为写作教学非常适合进行心理辅导。它既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活动,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升华的过程。在此,分阶段一一举例说明。1.命题阶段。教师可灵活命题,设计一些针对学生客观生活或社会实际的题目,学生对题目的选择可体现出其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使其人生态度得以显现,对于显现不合理倾向的学生可及时了解并进行教育。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设计一些特别的题目。如:我们常会听到同学说:“我要是个男生(女生)就好了。”针对这种现象,可命题为:“假如我是男生(女生)”,这般换位思考,使学生更加尊重异性,并在相互讨论中,增进了解,优化人际关系。一些特殊的写作形式,如:心理独白、日记等,与心理学中的“疏泄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由吐露心声,倾倒心理垃圾,解压降压。此外,学生心理的一些不利倾向,也能从中得以体现,让教师能及时发现并疏导。2.批改和评讲阶段。评语是师生间的“悄悄话”,学生不合理的心理或行为,可以在这里委婉地告诉他,所以切勿忽视这个心理辅导平台。评讲阶段,一句真情赞美,可让学生体会到巨大的幸福感,自信心和积极性飙升;一些问题行为的匿名指出,也会让更多的同学自我审查,防微杜渐。

(三)细心研究各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分学段进行心理辅导

根据发展心理学,人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手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就是说,语文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之上。我们应加强对不同阶段学生不同心理的研究,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情况,对各学段的语文教学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把心理辅导介入语文学科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徐菲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篇10

1. 家庭原因

家庭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奠定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家庭对人格形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不良的教养方式。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要求子女接纳自己的观点,易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子女身上,常常用主观武断和否认、拒绝的态度对待孩子。

2. 学校原因

学校老师常常脱离实际,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在他们未达到要求时就指责、挖苦、讽刺、批评,甚至拿别的学生作比较,大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信任、尊重和肯定,无形中他们与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出现抵触情绪,形成 “你说我不行我就不行,而且越来越不行”。

3. 社会原因

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昨天、今天和明天发生了断层,现在的青少年与父辈和老师之间出现代沟,缺乏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情感认同,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尤其是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他们耳濡目染了许多社会消极现象和社会阴暗面,感受到更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是复杂的,从而导致对他人缺乏应有的信任和理解,容易把正面的事物和现象反向理解,把本来是善意的劝告歪曲理解为恶意的企图,容易对老师正面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有学生把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帮助理解为“猫哭耗子假慈悲”。

二、 学生逆反心理的辅导

家庭辅导对策。 我在辅导逆反学生个案前,会与其父母开一次会议。要求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意识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要作用,合理调整教育行为。家庭干预的主体是学生家长,学校的责任是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指导。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参加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亲子关系会随着孩子长大与父母的日渐年长而发生变化,处理不当则会使亲子矛盾突出;明确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其行为习惯的养成、价值观的确立和人格的完善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要克服不当教育理念和方法,注意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条件选择具体方式。对于一些消极逆反心理症状已经比较明显的学生,其家长可参加由学校或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沙龙活动,彼此交流信息,共同商讨问题,并面对面地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心理专业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