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范文
时间:2023-03-23 16:2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技术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础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中扮演中重要角色,是形成同学们美学认知的重要阶段。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概况和原则显得亟不可待。
关键词: 基础教育;美术教育;多媒体技术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之中,基础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备、生动活泼地传递着教学信息。因此,它不仅能够多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起着推动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给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
一、基础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的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决定了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和创造美,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激励他们热爱生活,努力创造新生活。
二、多媒体教学在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有人统计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多学到三倍的知识;俄罗斯也有人统计,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的速度可以加快大约36%。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色彩、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课堂美术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用PowerPoint2007制作的美术教学课件简单易学,能够把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用屏幕展示出来,节省了板书时间,极大地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生生、师生互动更充分、更快捷、更频繁,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其效果显著,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三、多媒体技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带来的便利毋庸置疑,其事半功倍之效显而易见,但单纯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却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教学重点、忽略了板书效果、忽略了学生注意力的分配和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实时地控制不利干扰因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建议遵守以下原则。
(一)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课件。这是美术课件设计和使用的首要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借助多媒体实现教学目标。要使用多媒体就要突出其优势,主要针对那些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复杂、地位重要、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讲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才使用多媒体课件。如:可以将一些名作欣赏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而使同学们从视觉上直接感官大家之作的魅力,不断提升美学欣赏力。总之,在课堂教学时应尊重文本、尊重学生,善待生成,适当地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中图形、图像和音频。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种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电脑,应当作为参与者走到学生中去,尽量多地关注学生的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形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在美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和同学们交流诸如名作欣赏的不同看法,引导同学们参与课堂学习,不断启发同学们参与美学鉴赏与思考。
(三)明确目标、适时展示课件。借助任何形象的手段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学生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教学上。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比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师不应该过早地利用课件形象直观地把结论演示给学生,这种形象生动的演示,正是迎合了学生懒惰的习惯,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抽象思维得不到锻炼,想象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也得不到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猜想、亲自实验(或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形成观点或困惑之后,再通过课件具体展示,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情绪调控上分析,只有当学生在亲身体验后有了新的困惑想得到解决之时,有了猜想和结论想得到验证之时,教师再得以展示,这样效果才会更佳。
篇2
《多媒体技术基础》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的一门通用技术课程。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音频、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处理软件,了解其基本的实现原理,同时熟悉多媒体压缩、存储、传输等相关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会多媒体系统的开发,培养学生设计、动手和创新能力。这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以应用为导向。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原理以及编程实现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在选择教学实例和学生实践练习时尽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中鼓励学生融入创新思想,通过多媒体作品的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我校《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组织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介绍常见各个多媒体元素素材制作和处理软件,忽视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联,这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知识;
(2)目前的教学内容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学生在上机实践操作中,了解知识点却不知如何应用于实践操作。有的学生只会模仿老师的操作,而自己做却无从下手;
(3)学生对软件的操作感兴趣,但是对多媒体相关技术以及基本原理没兴趣,这制约其创作能力培养。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探索、会话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多媒体技术基础》的课程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主要是通过教学构建学习者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概念框架的建设依据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这样的概念框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单元体系,通过框架的支撑作用形成相互衔接的连贯的概念体系,方便学生理解和认知,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理解的能力并逐步提升认知能力。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或桥梁,是老师为学生搭建的通向更高层次的辅助条件。支架式教学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支持帮助,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构建、掌握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最终使学习者能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支架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搭建支架,进入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多媒体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多媒体元素素材制作和处理以及简单实现原理,第二是多媒体相关的压缩、存储和传输技术,第三是确定一个综合任务,让学生设计一个多媒体作品比如电子杂志或者公司宣传册等,并借助网络将其。从多媒体元素素材处理到多媒体完整作品的,以及与之相关的多媒体压缩,存储和传输技术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极构建自身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教”是在协同帮助支持学生不断探索,提供“支架”帮助其解决问题,推动学生掌握和内化知识,最终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搭建支架
搭建支架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根据课程内容体系,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采用不同的支架方式。第一,多媒体元素的素材处理以及实现原理,通过搭建范例支架和问题支架,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第二,多媒体的相关技术,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和建议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使学生对枯燥不感兴趣的理论知识能主动探究,产生兴趣。第三,多媒体作品制作以及,通过任务驱动,搭建图表支架和范例支架,激发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每一种支架的设计都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有效工具。
2、进入支架
一个好的支架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的兴趣。我们每一个支架的搭建都从学生感兴趣或者熟悉的案例为切入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主动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运用学生周围熟悉的人、事、物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渐将学生的这种对知识的需求引向最高点。
3、独立探索
制作出一个多媒体作品比如电子杂志,除了要熟练专业软件如iebook,zcom等外,多媒体素材制作和处理也有其对应的专业软件,任何一个软件都不是孤立的,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不仅仅是根据操作步骤将一些多媒体素材的堆砌,还要包含更深入的东西,比如美学,布局,实用等等,对于每一个作品,学生都应该做到探索无止境。在平时的上机实践过程中,在确定好作品的主题和总的框架结构之后,通过提问,比较等支架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可以做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4、协作学习
在团队中相互讨论,协作学习,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相互的思维交流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从开始确定多媒体作品的主题开始,到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到最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学生的团队讨论和协作学习。通过这样的探索和协作学习,对Cooledit的软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知识就这样在做中学变的更加牢靠。协作学习,老师不再是包办,而是变成了协助,更多的时候是组员之间的讨论,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共同解决问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大大的提高。不仅如此,同学之间也增进了友谊,责任感和沟通能力也得到加强,制作出的作品也更加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5、效果评价
以往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也考查知识点为主,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增加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效果的考核内容不仅包括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作品的考核,还包括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部分由学生自评和组内其它成员互评组成,理论知识部分,由老师通过考试的方式作出评价,项目作品部分评价老师和学生互评各占一半。
三、实施之后的教学评价
通过一学期在《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不但更新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期末的教学效果反馈中,对这门课程满意度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的自学自励。无论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如何,其核心思想都是通过学习辅助,也就是搭建支架,让学生逐步独立解决问题。支架式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对老师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搭建比较合理的支架,不至于让学生觉得太难或者太简单;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职业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有其明显的优点,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很难把抽象、动态、复杂的物理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现在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清楚地呈现在技工学校的学生面前。
一、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手段
(一)电子挂图的运用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需要用图说话,如模拟电路图、波形图、数字电路等,对于这些图有些简单,有些相对复杂,上课临时画图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电子挂图,把不同时刻、不同位置、不同电量的数值及其相对应的数量关系通过动态的形式显示出来,特别是利用一些公式,经过再动态地讲解出来,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样上课的效果很好。
(二)电子课件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多媒体电子课件软件有Powerpoint和Authowwar等,这些软件可以清楚地表达出电路中电量的方向和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1]。教学内容通过图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化繁琐的教学内容为简单,化枯燥难懂的内容为形象生动,进而揭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电子仿真软件的运用
在技工学校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由于理论和现实实践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总感觉上课枯燥无味,由于没有参与实践操作效果,很难理解,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现行实验室条有限,无法完全采用边讲理论边做实验的方法上课,通过电子仿真软件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用实验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复杂变化的电路,而且把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一起。
二、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课程具体形象
在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易化、重点条理化。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加深对教学知识内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2]。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里的电子电路图,使其与实际物件完全相同,将抽象的电子电路图具体化,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感知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电子技术基础》是技工学校电子专业的学生的基础课程,课程所涉及很多的电路图表和电路格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讲解起来比较复杂。多媒体课件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作图的时间,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内容的难点进行突破,扩充学生信息量。
(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电子技术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枯燥、难懂的[3]。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难懂抽象的知识内容具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激发学生对学习电子技术内容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去自觉学习、自愿去学习,并且从中获得乐趣。
(四)创设模拟情境
《电子技术基础》的实践性强是其最明显的课程特征,因此需要借助实验来演示很多难点,但是有些实验只能靠任课教师的经验去讲解描述,很难发挥良好的效果。通过EWB仿真软件创设模拟情景,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具体的步骤,明白清晰地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实际应用原则。
要注重操作方便,界面简单,它的制作和使用应该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宗旨,以表达教学内容为主体,应该是简单、直观、实用、明了。要充分展示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要尽可能多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使之不会成为动画了的“电子图书”[4]。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筛选,将重点知识点以课件形式展示,突出重要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二)坚持教师主导,不照本宣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坚持并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只是任课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工具。要达到教学目标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5]。在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的时候要以有利于学生更高地去学习为出发点,而不应该以更好地方便教师教学为出发点。
(三)坚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
所谓互动教学就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某些功能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反馈、跳转。一个好的多媒体软件应具有强大的互动性,避免传统教学的单一、呆板、繁琐等缺陷,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原则,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另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坚持不断更新,勇于创造
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在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更新修改,使多媒体课件不断更新完善。同时,教师也应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并根据反馈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教师应注意吸收学科新近发生的动态、追踪学科动态前沿知识点,不断地对课件加以改进补充和完善,使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学科发展、行业发展保持一致。
(五)坚持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化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对电脑的喜爱,强化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许多“个性化”的问题,为学生个别指点迷津,而且为学生预习、自学、复习和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要充分注重网络功能。
四、结语
以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阐明了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优点,为教学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 蒋小艳.《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内江科技,2006,(07):48.
[2] 李双胜.多媒体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4):251.
[3] 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3.
篇4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软件;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Yan Yenan
(Nanjing Communication&Technician College,Nanjing210049,China)
Abstract:The modern age multimedia can simulate the dynamic process, moreover when broadcast video recording,may carry on the animation interception or the snapshot,by target key point, difficulty; Moreover,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lso have the teaching demonstration, monitoring management functions and so on.
Keywords:Multimedia;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s;Computer core curriculum
当今的社会,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可以说如果现在不会使用电脑,根本就无法在社会立足。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走进中小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作为一个一直在一线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老师,我来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随着大屏幕投影仪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模式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它的出现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要求较强,如果学生在看完演示操作后有适量的操作练习,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会大大的增强。如果能将讲解和练习一同进行,将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结合我校使用的极域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多媒体的功能和特点。
一p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一)主要教学功能
广播教学:让学生机的显示屏都显示教师机上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软件,通过广播功能传送给全体学生收看,进行教学。这是教学生掌握操作方法的主要功能。
语音教学:教师可以和单个、多个或全体学生通话。这样既能对全班讲解,也能对个别学生辅导,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语音教学的功能。
黑屏肃静:当教师需要讲解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希望学生集中注意力时,或学生在下面有异动的时候需提醒学生注意的时候,可以使用该功能把学生计算机的屏幕变黑并锁定学生的计算机,以便教师讲课。
锁定学生:当学生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教师不希望学生乱操作电脑时,可以用该功能把学生计算机锁定,此时学生不能操作电脑,便于教师授课,也避免了学生破坏系统的可能性。
全体恢复:该功能将恢复所有学生的状态,如处于黑屏、锁定、接收广播等学生的状态都将恢复为正常态。
(二)指导功能
远程控制:当某学生需要教师亲自指导计算机的操作时,教师可以不必离开自己的座位,而是使用“远程控制”功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控制学生的计算机。
控制转播:如果某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比较典型,教师可以一边远端遥控这名学生,同时将这个控制过程转播给其它学生,接收转播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部分学生或全体学生。
学生示范:教师可以把某个学生机的屏幕内容、声音转播给其他学生。接受转播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某一组学生或者是全体学生。在转播的过程中,被转播学生的操作丝毫不受影响。
下发作业:用来向学生机传输指定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三)监控功能
屏幕监视: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学生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屏幕,监看学生机的屏幕内容。教师可以监看一名学生,也可以在一屏内监看某一组学生或者全体学生。
远程管理:利用此功能可以使教师不必离开自己的座位,就能对全部学生的电脑进行各项属性的设置,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机器的实时管理和监控,防止学生误操作电脑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远程命令:教师可以通过此功能启动学生机的应用程序或者课件,例如:让全体学生的电脑都运行word等。
消息通知: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向学生发送通知或者警告。
远程关机: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关闭学生的计算机。这种功能可用于机房统一关机,为教师提供了便利。
二p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一)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录象时,可进行动画截取或抓拍,以突出重点、难点;另外,多媒体技术还有教学示范,监控管理等功能。教师可以将实验操作显示于学生面前,学生也可通过学生机向教师控制机发出信号进行提问、教师给予单独辅导答疑,这样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不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可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用语言很难表述清楚操作的步骤,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制声形、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将操作的内容直观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多重感官刺激,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而且一个操作流程演示完毕后可以及时的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利学习的情境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增强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1 创造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员在基础护理授课过程中既要把操作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又必须完成各项操作示教,而有些教学内容又比较抽象、生涩难懂,加上教员不停地板书和枯燥的讲解容易使学兵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感到乏味。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光、色及动画等多维度刺激学兵感官,吸引其注意力。如以视频、录像演示常用插管术操作方法,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加深了学兵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1.2 解决重点与难点内容 多媒体可帮助学兵建立全面的、多感知的、形象化和多维的知识体系,把平时教员说不清、道不明,学兵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如在基础护理各种给药方法教学中,静脉输液法、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手法是重点内容,传统手段教学中,尽管教员讲授时娓娓动听,学兵也只能是凭空设想,而终难知其究竟。我们将注射部位的血管、神经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清晰地展示出来,阐明了注射部位选择的重要性,诠释了进针角度选择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分解动作的讲解,尤其能够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教学重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护理日新月异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临床,课堂上如不纳入新的知识,学兵上岗工作后就要落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大大节约了教员课堂写板书、画图、列表、擦黑板的时间,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无效占用,缩短了等量教学内容的传授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又能使新知识更多更快地走入课堂。
1.4 便于教学资料的使用与保存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打包储存于移动硬盘、优盘或制成光盘,省去教员携带投影、幻灯、挂图、模型等多种教具;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修改课件内容;可将老旧、色彩失真的幻灯片、教学录像片等用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重新编辑与保存,既可有效利用教学资料,又能长期保存有价值的教学资料。
1.5 促进教员提高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每位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除努力掌握现代教育理论、钻研教学业务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与多媒体制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原理,制作出高质量的、深受学兵喜爱的多媒体课件。我部自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教员的素质和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教员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以充分调动。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兵记课堂笔记 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与快捷性,课件包含的信息量大,课堂教学速度成倍提高,学兵容易出现“跟上教员讲解,就记不上课堂笔记”的情况,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听教员的讲解分析。因此,教员必须注意合理安排课件的信息量和课堂教学进度,及时观察学兵的听课反应,掌握多媒体播放节奏,简繁得当,每个画面尽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于学兵记录,给学兵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课后多与学兵交流并听取意见,使多媒体课件始终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地“跟着课件走”。
篇6
护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一项综合了护理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门专业性学科。护理工作者要掌握护理学,就必须先对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护理教学老师就要通过课堂的讲解、操作演示,辅以教学录像,再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和临床实习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展学生思路,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1.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
1.1多媒体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护理学基础时,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名词,且内容枯燥、知识点关联性非常的强、逻辑推理少;同时,还有很多的人体结构挂图、模型等。这种平稳、静态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全面展示的效果,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知识点通过文字、图像、影像等反应出来,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比较直观生动,更好地展示护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图片、影音、动画等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扩展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等的全而发展[1]。
1.2有利于护理学基础中动态内容的展示
护理学基础中动态性比较强的内容,比如病人出入院的护理,通过常态教学,很难使学生有直观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而多媒体却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首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护理学基础中的动态内容,重新构建三维立体图象,使学生能从人体的体表一直观察到深层结构,并可随时从不同部位,不同角度反复观察[2];其次,通过三维动画和实体录像等形式,将深奥的理论形象生动、直接地展现出来,使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有利于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掌握,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
1.3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护理学的内涵也提出新的要求: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在不断增加,各校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新增了课程门类,教学计划在不断调整,护理学基础授课学时被减少,但教材未变,使得教学课时变的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可以快速调出各方面的信息,有选择地应用于教学,可实现护理学课程之间的内容交叉,有利于护理学知识的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运用,增加了信息量,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知识的相关性与临床应用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有利于知识框架整体性的形成。
1.4有利于教学相互发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优势,改变了教学的枯燥、无味,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最主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师首先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完成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知识和角色转换;多媒体教学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挑战,只有全面掌握新知识和新力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教与学的良好环境[3]。
2.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将图像处理技术、视频技术、语音处理技术整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进行加工、储存、转换、控制、编辑等过程。它和幻灯片、投影仪等简单的组合不一样。专业人士曾经说过,多媒体技术会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就会使整个教育界发生很大的改革。实施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2.1要有良好的硬件保障
想要展开多媒体教学首先要具备相关的硬件条件,它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通常情况下必须要有各种视频、多媒体计算机、灯光控制系统、投影仪、影碟机、音箱等。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根据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并且构建校园网络,为教师提供健全的电子备课室等,教课地点可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好在较大面积的多媒体教室内进行授课。
2.2软件的支持
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条件是软件。它主要的工作是发挥硬件的作用。实施多媒体教学必须的软件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①构建多媒体教学各学科的教材库和教学产品的工具软件;②建构各种通用软件和操作系统;③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作品。这类作品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上课前后能够帮助学生自学的功能。对于一些水平高的产品,还应该具有将学生具体掌握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教师,并能够给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的功能[4]。
2.3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加强
教师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者。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具有独立操作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进行教课,具备很专业的创新意识,自觉的把各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实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时的将国内外医疗护理的先进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将各种学术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积极的进行讨论和研究,并且能够按照课堂教学的需求,独立完成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作品。
3.结语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护理教学相比,多媒体在护理教学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多媒体教学综合的将教学的内容和信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但让学生有了生动和形象的理解,还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上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合理、科学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运用中寻找更加优化教学的方法,提升多媒体对护理教学服务的效果,促进护理教学的整体发展。
篇7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技术; 心理学; 教育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technically synthetic, integrative, multidimensional, digitalized and distributive. So multimedia teaching is brought into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se technical distinctions. In fact, multimedia teaching technology depends not only upon computer technology but also upon the learn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dagogical principles.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calls for developing multimedia teachingsoftware and utilization of creating instruments and fabricating reality technolog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psychology; education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其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一些相关论著中,学者们更多的是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论述,强调的是技术,而很少涉及学习者和教育者这样的“人的因素”。虽然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基础则更为重要,因为人类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多媒体教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考虑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主体性。
一、 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计算机基础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应视为同义词。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虽然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基本的共同之处。早在1996年,吴炜煜先生在《多媒体世界》撰文提出了多媒体五大特点:1.将不同的媒体数据都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流;2.实行新的技术标准体制,以适应系统级集成和规范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3.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4.应用“双向性设计”,统一信息提供者、接受者和控制者的关系;5.赋予信息系统对客观世界信息的自然模拟与处理能力。[1]华中师范大学傅德荣教授认为,多媒体特点主要有:1.整合性,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单媒体的整合;2.数字化,将各种单媒体变换成数字信息,读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的整合,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基本技术;3.交互性,交互成多媒体系统;4.超媒体,是一种网状式的结构形式。[2]3黄孝建先生主编的《多媒体技术》一书指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同时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在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联系,使其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的技术。”“多媒体的关键性在于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也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多媒体系统一般具备如下功能:捕捉、操作、编辑、存储、呈现和通信,为用户服务。”[3]
根据以上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几种观点,我们认为,多媒体技术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整合性。多媒体实时地综合,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这些媒体中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体,为的是借鉴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一种在功能上更加完善的体系。二是集成化。多媒体表示的并不单纯是信息的多样性,而是通过多种媒体表现、多种感官认知、多种仪器设备、多学科汇聚、多领域应用等交互作用,集成信息码流、设备控制、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一体化。三是多维式。多媒体是趋于人性化的多维信息处理系统,目标是要尽可能实现让人类在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下,保持信息交流的高保真效果、通信带宽和交互控制能力。四是数字化。多媒体具备数字化处理系统,其信息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其信息结构是一种超媒体的网状式结构,所以高速宽带网络支持多媒体通讯和资源共享,建造全景化虚拟世界数据库成为现实。五是分布式。目前,多媒体技术正朝着分布式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多媒体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于一身,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等传统产业间相对各自独立发展的界限,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一次革命;分布式多媒体的发展涉及两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一个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的频宽、信息的交换方式及网络的高层协作,这直接决定着网络质量;另一个是数据压缩技术,使信息量巨大的多媒体数据、特别是视频和声频数据得以在网络上传输;分布式多媒体向社会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使用户不但可以选择播放的节目以及内容,而且还可利用此系统得到诸如咨询、交流等信息服务。多媒体教学正是在上述5个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的,这些技术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教学领域内各种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并帮助地理位置不同、时间安排不同的用户,克服各种障碍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计算机基础的理解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计算机的技术,而且也要关注人与机器的关系、人性化的系统和用户至上的观念。
多媒体并不是多媒体计算机的代名词。多媒体计算机只是多媒体的一个特例。[4]它既有计算机的显著特性,又有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通常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然而,多媒体计算机仅仅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因此,它常常被认为是多媒体中的一个典范,或者说是多媒体的一种狭义的范畴。
多媒体教学为什么要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虽然也是单一的媒体,但它同电视、音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强大的扩展性。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只要在计算机内加上适当的部件,就多了相应的媒体功能,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非常简便、经济,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胜任”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的技术设备,必然被学校广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其主要作用是让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更加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各样的媒体交换信息。如使用纸张、广播和电视交换新闻、消息和知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家用电脑用声音媒体、光学媒体和动画媒体来交换信息,它在教育中有着广泛前景。在多媒体教学中,它主要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视频与动画这4个方面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教学软件,掌握这四方面媒体的制作,成为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技能基础。
二、 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心理基础
从媒体技术的基础来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离不开视觉媒体技术、听觉媒体技术和触觉媒体技术等。多媒体信息是这些媒体信息数字化后整合而成的,如前所述,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技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各种单媒体有各种不同的国际标准,然而,如果重视“感觉通道说”[5],那么就要在探讨这几个方面的媒体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揭示使用者(尤其是学习者)的感觉、知觉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人的视觉和听觉特征。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视觉材料包括文本信息、图形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视觉媒体技术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其技术上要作四点说明:第一,视觉媒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文本信息是文字信息的集合,它既是一种符号系统,又具有颜色、大小和种类等特征;图形是点、线、面、体等信号的集合,以面为例,不仅指一般的平面图,还包括曲线、地图、设计图等;图像是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的集合,所谓视频信息就是活动或运动的图像信息,它由一系列时间轴(周期)呈现的画面构成。第二,视觉媒体信息的数字化是根据上述各种视觉媒体信息的特征进行的。不管是文本信息还是图形信息,它们的数字化都是各自按编码的国际标准完成的。第三,视觉媒体的各种信息根据不同信号实现数字化。静止图像是一种二维信号,先要经过扫描转换成一维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编码实现数字化;活动图像的视频按一幅一幅的静止图像以一定周期展示,每一幅的数字化方法与静止图像类似。第四,视觉媒体信息处理是一种按照物理学原理进行的技术。它们都是利用光电和电光转换原理,把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后再还原为光图像。
为了使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视觉材料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就必须要顾及人的视觉心理基础,也就是说,上述视觉媒体技术只有通过视觉心理机制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目标。这里,我们也要强调四点:第一,多媒体技术要考虑光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视觉的三种心理机制。视觉的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范围很广,而人可见的电磁波只占电磁波的一小部分。波长不同,会使我们在视觉上产生色调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色觉。色觉不仅取决于由波长所引起的色调,还和主观感觉的明度和饱和度有关。明度是对光波强度(振幅)的反应,饱和度则由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的纯度来决定。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处理好可见视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这几方面的关系。第二,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对感光物质的视觉感受器心理机制。视觉感受器的真正感光器官是视网膜上的一些细胞,其中锥状细胞感觉颜色,棒状细胞感觉明度,这两种细胞中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光使这些物质分解,色素被漂白,从而刺激了感受细胞的膜,引起神经冲动。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研究这两种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第三,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视觉过程, 即 眼睛看东西是一个编码过程,视网膜上的不同感受野在视觉中枢有不同的神经细胞,各有其 功能,不同的细胞对所刺激信息系统的不同特征分别反应,并像计算机那样编码,这种编码实际是对一些图像的辨认。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视觉感受野与信息的特征。第四,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各类视觉现象,特别是决定视力高低的视角、强弱光下的适应、视觉后暂留的后像、不同背景的视觉对比、不同明度下对不同光波长的感受性等等造成视觉的各种差异。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运用各类视觉现象产生的规律。
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视听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计算机环境下,眼睛知觉动画图像,耳朵则知觉解说语言;在演讲的情境中,视觉通道加工投影仪上幻灯片的内容,听觉通道则加工演讲者的声音。听觉材料主要是声音,包括语言信息、音乐信息和效果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听觉媒体技术上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技术角度作如下三点说明:第一,声音信息尽管是一种一维的模拟信号,它可以通过采样、量化、码字分配实现数字化,但它比文本信息的数据量要大,通常采用呈现声音和声音合成技术。第二,声波是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是一种机械波。它在气体或液体媒质中传播的是纵波,在固体媒质中传播的则是纵波、横波或两者的复合。声音信号有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声色与失真特征。第三,声频或音频是人耳可闻的振动频率,频率范围每秒钟约为20-20 000次(赫兹),声频信息数字化后其数据速率大、保真度好和动态范围大。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声频信号,其信号带宽是不同的,电话、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和激光唱盘等的声频信号是有较大区别的。随着声频数字化的发展,压缩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关键之一。
要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听觉材料被学习者更容易接受,也必须顾及人的听觉心理基础。这里,我们仅作两点分析:第一,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声音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听觉的三个特征。正像光有三种物理属性一样,声音也有三种属性,即振动的频率、振幅的大小、基音与陪音的倍数配合关系,以及所产生的听觉的音调(或因高)、音强(或响度)和音色的三个特征。人对不同音调的感受性是有差别的,尽管声频在20-20 000 Hz范围,但声频为1 000-4 000 Hz之间音调感受性较好(即阈限较低),这是由于耳膜神经纤维承担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测量音强的方法以分贝(dB)为单位,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都认可的,即两个声音之间的强度比率为1∶1.26(1分贝),因为1.26是能清楚辨别出两个声音振幅大小的区别。人的音色是由基音和陪音的不同比例的配合决定的。在音调和音强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分辨出是哪种琴所演奏的曲子,正是由于不同琴的基本振动(基音)与分段振动(陪音)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这种比例成整数倍数为乐音,不成整数倍数则为噪音。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听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音调、音强和音色的三个特征。第二,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听觉的感受野。因为听觉神经细胞是有分工的,研究指出,听觉中枢神经细胞有40%只反应噪音而不反应乐音,另外60%的神经细胞对乐音的反应也有分工。[6]冲动频可以出现在声音的出现时,可以出现在声音消失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声音出现和消失的一刹那;可以在声频降低时发生变化,也可以在声频升高时发生变化。一句话,听东西也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即在听觉的范围内也会有视觉中那种感受野的情况。由此可见,听东西绝不是简单的录音,听觉过程是有分工的,是一个侦察器在那里侦察。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听觉媒体设计上要揭示听觉感受野,以及反应乐音与噪音信息的特征。
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基础,因为学习者是以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方式来加工视觉和听觉等媒体信息的。
三、 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教育基础
在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此外,创作工具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教育中应用。每一种技术既为教育服务,又有其教育的需要和基础。由于教育对象是人,所以在教育中不管怎样去应用多媒体技术,都要体现每一种技术为人服务,并把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要求作为出发点。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为教育制作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育应用软件,它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管理教学软件以及应用于教育的图标统计类等的实用软件,其中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核心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对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触觉媒体数据加以分析、处理和编辑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即设计和制作。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中,有一个编写稿本的重要技术。傅德荣教授在《多媒体技术以及教育应用》
一书中设专章论述这个问题。他指出,“稿本是表示多媒体教学软件内部结构的各种文档的总和。它是一种多媒体文档。编写稿本的实质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2]230这个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本设计,涉及内容结构分析、开发策略、超媒体的结构框图和制作原理等;二是详细设计,设计超媒体结构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学习流程设计和框面设计;三是媒体数据设计、涉及静止图像数据设计、视频图像数据设计,动画数据设计和声音数据设计。稿本编写体现出工作的计划和制作的蓝图;成功的稿本编写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成功的一半,多媒体教学软件就是根据稿本进行制作的。与此同时,多媒体化的教学设计把活动分为三种类型,有课堂型、课外型和知识扩展型。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这三种教学模型编制教学软件,前两种属于课程软件,后一种属于参考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既需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环境,又需要有多个媒体数据整合而成的软件环境。在制作中,有一个立项、写本、编辑、加工、整合等开发流程;要使用某种算法语言和各种工具的两种方法,强调坚持教育性、可调节性、因材施教和非结构化教材等原则;制作成果是课件,也就是说,是有关课程某一部分内容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影片等),是专为教学活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用于控制和进行教育活动的程序,帮助开发、维护程序的文档资料,帮助教师和学生使用程序学习的课本和练习册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体现了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教育的最佳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形式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易于理解;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和国际联网,以获取最新资料;改革教学模式,呈现交互式的教育方式;体积小、分量轻的光盘能容纳庞大的信息等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尽管有一些妨碍教师主导作用的负面影响,但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对学习者记忆与学习的要求、师生互动组合方式的要求、个别化教学与因材施教的要求、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模式的要求等,这些都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奠定了教育基础。
多媒体创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静态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辑工具。当前,多媒体创作工具的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交互式流线或图标编辑控制型,编辑人员按照脚本的要求将选定的不同类型的图标根据需要一一放置于流线上进行编辑。二是描述式页控制型,将多媒体素材根据需要编辑在一幅画面之中形成一页书,再将页与页之间按一定的调用关系联系起来以形成一本书的概念,不同页之间根据需要交互性地呈现即形成多媒体应用软件。三是时间流程型,这类工具在编辑信息时显示出较强的时间前后顺序,即时间流程(Time Line),主要用来编制一些简报类的程序。编制一个优秀的教育软件,我们需要了解诸如软件的使用体、运行环境等问题。其中关系到软件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了解创作工具的特点,这样,才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多媒体创作工具与其他工具软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简便,易于入门;2.强大的集成性开发环境;3.开发周期的缩短是软件得以投入运作的最好方式;4.具有极大的扩充功能。在软件的制作中创作人员一般都追求一种极大的时效比,也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原程序求得较好的效果、较高的质量、亮丽的界面和较低的运作环境。因此,如何从众多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选择符合自己最满意的多媒体创作系统,直接关系到以上所罗列的各种要求。一般来讲,选择多媒体创作工具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对创作人员,要求其个人能力与经验;对多媒体创作工具运行的环境,我们以PC机的环境作为标准。此外,MAC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多媒体的典范;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有诸如教育型、演示型、娱乐型、百科全书型等不同类型,因此,对创作工具的选择要求根据具体需要考虑选取不同的类型。因为不同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其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综上所述,现在教育系统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其质量是受多媒体创作过程影响的。目前,为满足大、中、小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需求,在制作软件时需按要求选取适当的创作工具,提高制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做出质量较高的教育软件。
虚拟现实是一种人和计算机接口的技术,亦称“灵境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高度逼真的、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视、听、动等行为的虚拟世界。虚拟现实不仅能够展示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能实现现实世界难以实现的特征。虚拟现实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人有很好的临场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与虚拟环境的自然交互,实现对虚拟系统的自主控制,实现感知的现实、操作的现实和运动的现实所构成的三要素。这里要强调传感设备。它有显示和呈现视听感知现实的立体头盔等设备;有输入人体对虚拟现实操作行为的数据手套等设备;有通过合成和传递方式实现运动现实的计算机模拟等设备。这些传感设备,既有穿戴在人体上的装置,又有设置于现实环境中的传感器,如摄像机、声响设备、远程传感设备等。虚拟现实尽管经费昂贵且有一定实验的危险性等,但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一种技术,它在丰富学习环境、为学生扩大知识信息、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造才华等方面还是有教育价值的。虚拟现实的出现,是教学训练、特别是复杂技能和特殊专业训练以及教学评价的需要。如果有条件,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少现代教育,如建工、医学、航空、航天等专业的教学,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会有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一切,都为虚拟现实技术奠定了教育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吴炜煜.多媒体技术导论[J].多媒体世界,1996(1):11-13.
[2] 傅德荣.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 黄孝建.多媒体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2.
[4] 林众,冯瑞琴.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89.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英语 教学分析 仁爱版
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凭着信息资源丰富、声像并茂等强大优势,已经快速地普及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课堂了,对优化教学效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仁爱版的初中英语为实际例子,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快速地搜索资料,而且融声音、文字、图画、视像于一体,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教学手段,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的初中英语教学作用有: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最多辅以相关的录音带作为听力材料。这种教学,枯燥无味,而且气氛沉闷,再加上英语是外语,是学生陌生的语言,教师单纯地讲授,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达不到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则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这些缺点,以多元化方式呈现教材,学生在可以在看彩色图画和视频对话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多种感觉器官,其中以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为主,还可以随时实现人的不同感觉之间的交流和互换。这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活化教材,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英语是一种外语,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不了解语言文化,是很难学好的。许多人在中国学习了十多年英语也学不好,但在外国待一个月就可以与当地人进行自由交谈了。可见,环境对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当然每个学生都到外国去学习是不实际的,多媒体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通过创设一个声音、图画、文字于一体的生动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把生硬的教学内容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其次,多媒体的巨大信息容量和快速的搜索技术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Where are you from·》教师可以搜集课文中提到的Canada、England、the U.S.A等国家的简单资料,让学生对这些国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应的对话情景,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最后,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情谊。多媒体使枯燥、死板的教学内容生动、多姿起来,学生也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向老师发问,或者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多媒体技术融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不站在隔离师生之间关系的严肃的讲台上教学,而是站在学生中间,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方法
多媒体教学具有众多的优点,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许多弊端,如过分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华丽性而忽略了教学重点,本末倒置,导致了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点;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自己的能动作用等等。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适量适度,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1)围绕教学重点,合理寻找素材。教师在备课,寻找教学素材的时候,首先要吃透教学大纲,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然后才围绕教学重点,寻找适当的教学素材,不可贪多。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What are your favorite animal》,目前世界上的动物有很多,教师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What are your favorite animal”这个句式,以及复习之前学过的动物单词。因此教师在搜集素材的时候就要注意,主要是找课文出现的动物和以前学习过的动物单词的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复习旧知识。
(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初中英语还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主的,因此很多课文内容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情境的对话,这就给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Nice to meet you!》,七年级第一学期刚开学,学生刚进入新学校、新环境,这一课很好地切合了学生当时的心境,遇到新朋友,外面应该如何打招呼呢·教师可以先用中文提问学生,让学生表演自己刚开始遇到新朋友的情景。然后教师在以此为切入点,教学生把相应的中文转化为课本提到的英文句子,最后再让学生用英文表演这个情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愉快地学习英语,加深了印象,还可以将中国和西方打招呼的不同方式进行对比,间接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也为学习英语打好了基础。
(3)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用多媒体,可以产生多种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制作Powerpoint (ppt)教学、教材光盘教学、播放电影教学、学生表演教学等等。教师应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编排和组织,尽量让学生多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Out School Life》,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ppt ,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如学校的环境、自己的课室、在学校一天的生活、自己的同桌等,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学相关的介绍学校生活的单词和句子。在制作ppt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内容吸引同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课程内容,增进师生情谊。英语教师应该正确使用多媒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让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宋薇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J]
篇9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国初中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阶段,因此无法适应死板的教学方式.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活泼的教学场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广泛的教学形式,这就使得原本枯燥又抽象的教学内容在经过多媒体技术处理之后变得生动和直观,该种模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角的平分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样,学生就能够从直观角度来观察一个角的平分线所分出来的两个角的大小度数,并进一步理解平分线上某一个点到两边的长度,随后,教师可以利用电脑拖动一条边上的动点,让学生观察在点运动的情况下各个角度的变化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相关概念.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
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为学生呈现活泼生动的教学内容,它还能够对学生产生明显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使学生在多种外部刺激条件下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这种特性能够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和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互动效应.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x值和y值有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所具备的直观性,将声音和动画等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直观的显示出“每一个x值都有一个唯一值y与它对应”的概念,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水库蓄水的录像,并将水位设置为x,时间设置为y,同时引导学生解决该函数问题.采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直观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创设出适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自我学习,在学习结束后,学生将学习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作出总结.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二次函数”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二次函数的系数,以及其对抛物线的影响,教师可以在y=ax2+bx+c公式中输入不同的值,并根据该二次函数绘制出不同值的抛物线,进而让学生关注抛物线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不同的抛物线演变图像中总结出系数值与抛物线的关系.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了解二次函数各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通过自己动脑总结数学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节省课堂时间,并为学生赢得更多的练习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板书时间,进而使教师能够节省下大量的时间来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时,可以预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多种题型,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对于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学生还可以针对该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众所周知,初中课堂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篇10
一、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标志,就是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极力倡导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个性的学习等等,在推广应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直接应用的微乎其微,起作用的只是教师传授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教学技术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许多教师在努力尝试,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还仍然只是老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如何使计算机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时的工具,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
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乐学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由有趣 ——乐趣——兴趣逐级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教学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释疑解惑,减缓难度,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再回到“无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质疑中显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数学“轨迹”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它要求学生在无形的空间建立有形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死记规律,要完成这一知识的迁移,难度很大。
三、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育的整合
(一)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首先应从培养创新意识入手
多媒体技术可以从“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方面建立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拓宽学习,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维和动手操作的时空领域,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去同化新知识,促进其丰富的想象力,形成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工作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习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二)强化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