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范文

时间:2023-04-04 02:2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技术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技术基础

篇1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3.结语

篇2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任务驱动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中级工阶段进行。一直以来,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给《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传统授课带来了很大困难。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以“一体化”教学思想为主导的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因地制宜地对《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校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先完成的主要是核心课程建立与改革,而作为基础课程,还未被系统地完成课改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尝试以任务为载体,将《电子技术基础》的各相关知识点,结合中级工阶段其他专业课程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对本课程进行梳理设计,尝试开展课程改革。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较传统教学的优势

以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也结合个别小实验课程,知识的习得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在座位上安静地听,这样的单方向的传递为主,由于知识的抽象性较强,看不到,摸不着,很多学生听着听着就去见了周公。虽然偶尔有实验,但或因为趣味性差,或因为基础知识没掌握,不知实验到底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而做,使得实验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室的指导下完成某项任务,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的实施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体,通过教学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项目实施当中。整个过程,知识的传递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完成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理清课程横向与纵向知识脉络

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时熟练掌握本门课程的横向知识脉络,明确对知识点的要求程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七章内容: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及时序逻辑电路、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还要了解本课程知识点对应在本专业的纵向要求。即了解整个课程体系中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这样项目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对于七章课程内容,出熟练掌握各知识要点外,可以按了解、理解、掌握等几个层次将知识点归类,以表格的形式,为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做准备。

三、广泛调研需求,设计教学任务

这一课程任务的设计也许依赖于广泛的调研与研讨。由于是中级工一年级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的难度不高,因此,该调研应以本专业毕业生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目标开展。设计的任务能够把学生引入电子技术知识之门,打开他们的兴趣之窗为后续高年级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以此为目的,设计调研表,开展系列访谈。(1)开展毕业生的调研与访谈,了解学生工作中体会到的在技校初级学习阶段的需求。(2)开展中级工二年级阶段学生调研与访谈,了解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的兴趣点,知识难点。(3)开展高级工阶段学生调研与访谈,了解哪些中级工阶段知识的对高级工阶段的学习最重要,哪些是难点。将学生反映的问题收集整理,作为任务设计时的重点。

四、依托大赛,以赛促学

学生兴趣的激发需要应用各种手段,其中职业技能竞赛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委每年都有针对中学生开展的电子技术大赛,劳动部也会开展相关内容的职业技能大赛。深入了解大赛的竞赛内容,将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如电子技能大赛中寻轨器的焊接等,均可作为课题进行设计开发,融入相关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是参加大赛成为学生有一个短期的努力目标,促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五、任务设计举例

以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为例设计学习任务如下:具体课堂实施设计如下:学习活动1:认识二极管。

能力目标:(1)能通过观察了解二极管的结构;(2)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制作二极管的材料、结构、型号和分类。知识目标:(1)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2)了解二极管的结构、分类和型号。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下发任务书和学材。学习步骤:分析任务,了解任务要求,查看任务资料;查阅资料。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知识,符号;完成任务书。可展示的结果书面成果:任务书。学习活动2:拼插二极管电路。能力目标:能设计简单电路;能正确拼插电路;能通过分析得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知识目标: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两个极的判别区分。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下发任务书,下发学材电子百拼世界。

学习步骤:(1)分析任务制定计划,了解任务要求,查看任务资料;(2)制定计划;(3)查阅资料,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知识、符号;(4)连接百拼电路,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5)检查发现问题。书面成果:任务书。实物成果:电路。学习活动3:制作个性闪光标志。能力目标:能设计简单电路;能正确连接电路;能保证电路安全。知识目标:理解二极管的参数;掌握用万用表完成二极管正负极的识别、好坏的判别。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下发任务书,下发学材二极管、导电胶带、电池盒、电池等。

学习步骤:(1)分析任务,了解任务要求,查看任务资料,了解二极管的参数;(2)制定计划;(3)设计标志,计算出要用到的二极管数目,电池的电动势要求;(4)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与好坏;(5)连接电路;(6)检查电路,通电;(7)总结。书面成果:任务书。实物成果:标志电路。学习活动4:总结评价。能力目标:能总结任务过程,语言通顺、突出重点;能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表现。组织方式:小组学习。学习手段:总结展示。

学习步骤:(1)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标志,是否发光;(2)总结评价;(3)教师点评。

六、实施效果与反思

通过在新一级机电类专业班级中进行该课程改革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率较之前的传统教学有了显著提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愿意探究相关知识,在任务的完成中获得了成就感,看到他们脸上的满足的笑容,教师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教与学之中的满足感。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具有实用性,如何能够更多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辜东莲,陈彩凤,赵志群.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3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主要的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也被列入课程改革的项目中。本文主要从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同时,对技校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法

引言

技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对其进行改革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等,只有考虑到各个方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首先要对技校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其次,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提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

1.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影响教学的质量。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所采取的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忽略了实践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专业的实践技能。二是实践教学内容太过陈旧,缺乏灵活性,一般是进行验证式的实践,无法实现实验的设计性与使用性。三是教学的教学方法太过陈旧,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导致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影响教学的质量,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技校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及改革

技校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需要理解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其实践技能,只有达到这两者的相互结合,才能为后续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1根据学生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当前的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在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行兴趣爱好,以及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水平。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2.2改革的内容要立足教材,不拘于形式

首先理解基础知识,才能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要结合实际,在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后,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内涵。最后需要进行课后巩固,将学会的知识进行巩固,发现其中存在不足地方,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进行纠正。

3.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创新

3.1教学方法的创新

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对课程合理的进行改革[2]。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基础,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其中理论教学的安排达到基本的状态就行,另外增加学生实践操作课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查阅相关的资料等,实验结果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撰写实验报告。另外教师还应转变教学方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由以往的被动式接收知识转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可以将讨论式、问题式、探究式的方法引入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3.2灵活的安排实验

传统的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分为两个部分,而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有的学生当时理解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3]。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没有相互结合。因此,教师需要灵活的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操作,使两者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完大电路原理时,让学生进行组装收音机,使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践,这样有助于加深更加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教学效果增加了不少。

3.3合理的安排课题设计或维修

大多数学生对实践操作感兴趣,特别是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证明是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修理电器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一般结束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安排设计或维修,还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指导学生,让学生进行操作后巩固理论知识,为后一堂课奠定基础。

4.技校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

4.1师资力量的建设

技校学生主要是要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不但需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且其实践能力也应得到认可。也就是所谓的“双师型”教师[4]。能够结合教材与实际进行创新。因此,应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

4.2教材建设

技校电子技术的教材内容应要增加实践相关的内容,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中理论知识部分需要不断更新新的内容,其教材结构尽量淡化纯理论的知识,使这些知识能够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加容易其中的内涵。

4.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参加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实验设计等进行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知识,通过竞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讲解与竞赛相关的知识,为学生进入竞赛而打下基础,并将实验与课程设计引入到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5.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并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占添荣 单位:景德镇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莉悦.技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J].职业,2012,05:49.

[2]王艳玲.高职“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2:164-166.

篇4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一体化

近年来,国家对技术工人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城市的工业现代化建设也急需一大批技术工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教育方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方初中的考核不再是以考上重点高中为唯一标准,而是将一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送进了重点高中进行重点培养。考不上重点高中的这些学生,则大部分进入了地方职高或者技校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进入职高或技校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讲,素质并不是很高,而这些学生恰恰是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首先得面对学生基础差这样一个现实。用最适合这批学生的教法方法来培养。那么我们应如何来教他们并让他们喜欢上《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呢?

《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知识面来讲,任何一个初学者对它的理解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电的人都知道,电流是一种看不到但确实是存在的一种物质。在对电路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告诉学生电流在电路中的动作过程。如果单靠讲授,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很难理解。如果通过动画演示,最好能做成动画游戏的方式,那学生就非常感兴趣了。

除了上课要借助多媒体优势外,我们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并精选。如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自己编写,因为每个学校的软硬件条件都不一样,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学生的培养。有一体化的教材还不行,还得要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即一体化实训教室。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再好的教材,再好的设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也是不行的。学校应给专业教师提供各种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对于专业教师的培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模式,这里我们不进行过多探讨。

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

现在我们职业教育的普遍观念是,我们的学生只要知识够用就行。在这种背景下,枯燥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就可以大大减少。可以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可以这样:

(1)教师的准备工作。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做好课题的设计与器材的准备工作。明确一学期学生要做的实训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再根据实训课题,实训老师准备好相应的实训器材。

(2)学生的准备工作。学生主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要让学生热爱实训教学。引入职业标准,将职业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觉穿戴好劳保用品,自觉准备好实训工具。能配合老师,积极参加实训,同时要注意对实训安全的教育。

(3)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位实训的学生进行指导,指出实训过程中违反行业操作规程的。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要求学生,并亲自示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操作。

(4)学生调试,教师指导。学生电路板焊好以后,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调试,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调试维修的能力。老师坚决不能因为仪器的贵重等原因,帮其调试。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鼓励,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多进行指导。

(5)学生写总结体会。每完成一个课题,一定要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总结实训过程。让其找出焊接过程中或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6)教师打分。就是设定一个评分标准,教师按这个评分标准给学生的电路进行打分及评价。

以上是一个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只是一个参考,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制定相应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利用课堂,是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重视课程设计的指导。《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要学好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不断的给他们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学会设计电路,学会调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教学方法应该不是单一的,而应是多种形式并存的。何种教学方法更有效,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肯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它最终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有了教学理论方面的提高,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付植桐主编,尹常永副主编.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周筱龙,潘海燕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5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无心学习特点。想教好我们这些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电子类学生在理论课方面厌学情况更加突出。由于他们忽略了理论的学习,没有很好的把知识贯穿与整个学习之中;甚至,有些学生学得好的,也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因为他们只有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外,理论知识都是一遍空白。

就目前技工院校的形势,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们必须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进行改进,现谈谈《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教学: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分析

据了解,《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在我们技工院校,教师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的,就是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整堂贯思想比较严重。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这本书教学是很好的,但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很难把知识掌握好。由于它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是电子电气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以及为以后课程学习打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得不好,将会影响学生以后课程的学习。经调查,很多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很难学,归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技工学校学生普遍的基础不扎实。

2.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偏见,有一种“学理论无用”的错误倾向。

3.该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4.课程内容的安排只注重理论,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理论和实践教学不能统一。

6.学校的教学设备有限,制约了教师的教学。

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一些见解

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一体化的形势教学

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训这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的教学任务单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技术理论课与实训课融合在一起,实训到某一课题,只讲授所需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很大好处,可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学与习结合、学与思结合、学与行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爱学、善学、乐学,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我校11高电①、②班学生进行试点教学。在①班实施纯理论的教学,②班实施一体化教学,在期未考试中,我发现②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①班的好,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我总结三点:

(1)“一体化”教学把实习训练课题与理论授课课题相对应,时间安排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也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同时,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认识,加深理解。

(2)“一体化”教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时间,教师增进了对学生知识需求的了解,能切合实际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一体化”教学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师作理论知识的讲解时,已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动手欲望,一旦实践,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操作试验中,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他们就会自觉地思考和提问,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因而,“一体化”教学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借用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电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教学后,已明显示出“粉笔+书本”的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我们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具有以下优越性:

(1) 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电教媒体可以采用多种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也可以杜绝技工学校学生厌学的状态。例如在分析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逐步展现随着温度的变化,工作点逐步上移的过程,活动的图像形象地取代了书本上的静止图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激发学生去思考。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板书、绘图等,教学效率低。而采用电教媒体教学,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预先将大量的教学信息设置在投影片或计算机内,并且可以反复取出,不断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课堂注意时间也将大延长,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们系有一位老教师,他讲电视机稳压电源电路时,他要提前二天的时间来在大白纸上用彩色笔画电路图,十分辛苦,并且讲课的效果不是很好,同样的课题,把这些学生放到多媒体教室上课,他们很快就会学会。

3.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电子技术理论性强,若老师只顾“讲”,学生只顾“听”,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老师要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习题做到少而精,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多练。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老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关训练。通过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例如,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带一些元件,让学生观察识别。可把准备的放大电路或稳压电路的电路板发给学生,分组寻找元件,熟悉元件的外形和型号。老师则引导他们如何识别、如何用万用表去检测元件的好坏。又如,在上整流滤波电路元件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时,理论上较为抽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亲自做实验,更换不同的元件或元件参数,通过示波器来观察波形的变化,得出结论。这样,既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往往采用期末考试来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应试教育方式。这种观点狭隘的考试只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笔记和书本内容。这样的考试结果只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者。而对这种现状,我们学校一些教师常说: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或者是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一个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当鼓励学生去钻研课程的重点,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应当重视对日常学习的评定,其目的在于改进学习。而并不十分重视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应该承认,教学质量是教出来的,学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我认为,合理的评价体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的考查;二是考核形成的多样化。全面的考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查,实践能力的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考核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口头提问,书面作业,课堂练习,阶段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只有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才有助于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以提高学习成绩。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是我们技工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一边是教师想教好学生,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以后更进一步学好其它专业知识做好准备;一边是我们学生厌学的状态,上这类的课一大部分学生在睡觉,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优化教学改革,才有助于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邢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职教论坛,2001.9

[2] 谈振辉.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 中国大学教学 2003. 2

篇6

就我国目前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它的教学工作主要还是针对理论方面,实验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这就使得教学工作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大多数进行的时验证性的试验,它占到了实验内容的一半左右,而对于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的不多。对于现代化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辅助的教学手段也没有很好的运用,更不用说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第二,电工电子技术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包括许多课程,比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集成电路基础等,但是这些知识点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不大,非常零散孤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整个课程的连贯性不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也不是很好。第三,学生在进行实验课的时候,自己的独立操作非常少,这造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差。所以,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教学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改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性的人才。

2提高我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2.1转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电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其它工艺的快速发展,如集成电路,都使得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工作必须要和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学生应该利用计算机作为实验学习的辅助工具,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将计算机的仿真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像典型的EMB虚拟电子工作平台和Pspice电子仿真平台等等,这些先进的技术都可以进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为学生电路理论知识提供更好的验证,也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2.2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只有调整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使教学工作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才能从实际出发,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实验教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涉及很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性的实验教学、基础性的验证实验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以及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基础性的验证试验教学,这是我们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验证方式,它是基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生提出相关的设计要求,学生在这个要求之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从实验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仿真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台,同时还要利用电子仿真平台进行实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针对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可以进行彩灯、电子琴控制电路的实验,针对设计性的实验可以进行晶体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以及印制板电路的设计制作等以及进行声光控开关的创新性实验。

2.3大力推行开放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广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并不是学生提前准备实验的内容,也不是将实验的场所打开、延长实验时间,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验任务,独自完成实验电路的设计作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的过程,最终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审查,要求实验内容要具有创新性、开放性,通过教学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学生能够得出启发和引导。推广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能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开动脑筋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也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实验的要求。这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结束语

篇7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喜欢的事物,根据这一点也就更好掌握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对书面上一定性的知识让学生首先掌握,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主体部分,让学生知道他的使用特点。在课程的讲解中多做实验并和理论性现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也自己也动手操作,这些实验学生们做多了自己也就记住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结合理论和实践合理安排教学

结合理论和实践合理安排教学这方面其实我们都是知道的,但是当我们结合自身去做的时候确实相当的困难,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挑战。结合实际谈几点我的方法。

(1)首先让学生会自己去分析、自己去研究得出结果

这样做无非就是想要学生们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自己进行了操作也就对这个有更深刻的知识,然后在进行理论讲解也就更加的有效了,也加强了学生们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学的时间,在电子技术这门课中有些实验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这样的就不适合拿来做实验。掌握了这些也就间接的减少了同学们的误区的存在,也不会使学生们的兴趣减弱,反而加强了学生们的兴趣。

(2)合理有效的安排实验

当前我们的教学方式是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开进行,相对学生们讲解了理论的知识,在跟同学们进行实验的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起不来多大作用的,在我们学习理论之后在实验的时候就忘记了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应该对理论和实验一体化,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在课程中插入实验更生动、更有效的对课程进行讲解。

三、灵活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直觉性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抽象、难懂难学,而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进取的欲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需要探索的课题。

一、创新教学方法,扩展学生学习兴趣

1.设计恰当的教学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之前,结合现实向学生介绍当今社会电子产品铺天盖地,到处可见。手机、学习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家家都有,让学生明白没有电子技术,就没有当代生活,生活离不开电子技术,学习电子技术尤为重要,使学生在新课之始,就感到所学内容有趣味、有意思。向学生介绍模拟电子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明确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思想深处产生对电子技术的崇拜,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讲述前沿电子技术知识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来开阔学生眼界,增强知识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迫切性。设计恰当的教学导入环节,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将他们的兴趣引到课堂上。上课的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以及耳闻目睹的内容导入新课。

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直观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转换自身角色,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动口、动脑、动手,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由浅入深、及时点拨、渗透总结,组织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让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不只是让学生验证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寻找真理。《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有些内容比较枯燥、难懂,学生见到这些内容就没有兴趣,教师就应该用适当的手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例如,在教学中列举家庭中电视机时亮时暗,音光全无等故障现象,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分析并找出故障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并指导学生着手解决,从而让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4.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实验直观、易懂、易记,具有教师讲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教学中,对各种类型的基本放大单元电路的直流工作点的设置,信号波形的测试与绘制,交流信号放大倍数的估算以及产生信号失真的原因等任务通过实验让学生动手完成,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较多,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去做、动脑去思、动嘴去议,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把理论知识与生活以及动手操作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许多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们在讲这些内容时,找一些电子小产品,如:家中常用的电饭锅、电磁炉、电烤箱等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从中让他们发现把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变压器等元件通过某种连接组合就构成一个实用电路,让学生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生活紧密相关,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用探索性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时并不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但它应是一个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亲自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深化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导演;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指导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应该与学生一道去观察、探索、解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实验,都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

3.与社会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工厂,社会参观,亲自感受相关知识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学生对家中各种家用电器如何工作以及出现故障后怎么维修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设计一些电器的基本检测和维修技能方面的训练、举办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竞赛、兴趣小组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努力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可以说是成功;取得了一次好的学业成绩,可以说是成功;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与原来的情况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成功。这里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只要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一定会感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老师提示,最终圆满,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心情。

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在课后的辅导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法,施教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对基础较强的学生的要求要高一些,通过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激励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情感交流,他们即使只有小的进步也要夸张的鼓励,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唤起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在实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摘 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电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对器件的深入开发,电路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电子技术已成为一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电子技术的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掌握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知识。为此,本文探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课 元器件 路线图 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较低,又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弱化了实验教学,或在实验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题作用,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于是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为此,如何让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产生兴趣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处理理论与动手实践之间的矛盾

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学校的电子技术实践环节颇有微词,认为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影响了理论学习的效果。这样的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这个问题,可能会发现理论与动手实践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看,主要是能力培养,还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用百分比来说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比例,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将80%的精力放到理论学习上。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并非不重要,也不是非常困难。学生通过几个套件的制作,以及对一些电子电器的修理实践,便能够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具备较好的感性知识基础。所以,电子技术基础学习的重点应放在理论学习上,而应以动手实践操作为辅。

理论学习内容的知识面广泛,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电路设计原理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大量的实用单元电路的识图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识图学习是全面掌握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研究学习电子技术“路线图”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学习电子技术“路线图”应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快速了解电子技术学习内容,了解学习目标和方法。

二是在学习初期让学生迅速建立感性认识,如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整机内部结构,为后续理论学习建立一个有形的和立体的认识基础。这样可使理论学习有形化,消除一些在纯理论学习中的困惑。例如,建立感性认识后,学生在计算三极管静态工作电流时,就能联想到三极管具体的元器件实物,实现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

三是首先让学生阅读一些常用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书籍,掌握工作原理,然后再学习电路的计算。这种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也使学习电子技术过程中的各种计算更明确、更具体,否则学生对这些计算的内容不知道用在何处。

三、从对元器件的感性认识开始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论,先进行必要的感性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需要探讨如何在感性认识方面快速突破?

很难想象,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时不认识电子元器件的实物,又怎能学习和领会理论知识。如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认识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笔者采用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小时之内将对元器件的认识“全面搞定”。

为了快速熟悉各种元器件的外形特征,笔者带领学生进入一家电子元器件专卖店参观学习,认识形形、品种齐全、名目繁多的电子元器件。在对元器件识别时主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是橱窗里的电子元器件按大类排放,例如所有种类的电阻器摆放在一角,电容器等其他元器件也分类放置。通过观察可以识别某一个大类中的各种具体元器件的外形特征。

二是在各种元器件摆放位置旁边会标出名称,例如在三极管旁边会标出三极管的型号,这样可以将元器件名称、型号与实物对照起来,学习效率非常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同步提高。

三是根据标注名称和实物,让学生很快认识、熟悉一批各式各样的常见电子元器件,在1小时内可以熟悉十多种电子元器件。

四是可以熟悉并区别各类元器件中的不同品种,例如同是集成电路,同样型号有许多不同的外形。

五是通过电子元器件专卖店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元器件的大类、名称和基本作用,有的放矢地学习,让认识元器件外形特征的“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生有了这种感性认识以后,就不会出现对学习电子技术的畏难心理。在对元器件的观察实践学习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学习报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元器件的认识,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四、通过收音机装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提高动手能力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学生总在抱怨学校提供的实验环境不佳。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此,如果学生能真实地装配一个分立元器件收音机,那么他们的动手能力将会迅速提高。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是否认真并真正地去装配收音机,通过这一装配活动真正学习动手技能了。

收音机涉及电子电路的知识面比较广,学好收音机电路可以掌握下列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是可以掌握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包括外形识别、电路符号识别、重要特性、检查测量方法等。

二是可以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典型应用电路。

三是可以掌握常用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分压电路等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是可以掌握LC谐振电路工作原理,例如收音机的输入调谐电路就是使用了LC串联谐振电路,选频放大器中也使用了LC并联谐振电路。

五是可以掌握放大器电路工作原理,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在收音机电路中,中频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都采用了放大电路。

六是可以掌握振荡器电路工作原理。例如,收音机电路中的本机振荡器就是一种正弦振荡器电路。

七是可以掌握检波电路工作原理,例如调幅收音机中有检波器电路。

八是在掌握了收音机整机电路工作原理之后,有利于学习电视机等整机大件电器电路工作原理,为日后学习其他电子电器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使用EDA软件辅助教学

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不仅要掌握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而且要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对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电路、新器件不断涌现,学校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调试教学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软件仿真的方法,在计算机上虚拟出一个测试仪器先进、元器件品种齐全的电子工作台。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品种、规格和数量不足的限制,避免了在使用中的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验证型、测试型、纠错型和创新型等不同形式的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和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方法 探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处于各专业教学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对电子线路认识和理解的基本素质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性课程。深入探讨其教学方法并有效实施,对学生掌握一定的线路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与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体把握课程内客,并精选教学内容

要明确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分立元件构成的电子线路和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线路上,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集成电路是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必须熟悉分立元件电子线路。所以选择授课内容时,应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单元电子线路为基础,以“分立元件电路为集成电路服务”的原则来突出集成电路,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集成电路打好扎实的基础。如在讲解反馈放大电路时,由结合分立元件电路转为结合集成运算放大器讲解,引入集成比较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等内容。结合典型电路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下力气讲清楚,应贯彻“管为路用”原则,淡化半导体器件内部物理过程和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重点讲清楚器件的外特性应用。

(二)教学应有侧重点,以应用为目的

高职教育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主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注重应用性、针对性。将知识点与能力点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授课时不能再按以前的方法讲授:先讲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外特性参数,然后分析单元电路及中规模、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再讲元器件的具体应用。过去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偏重过细的计算,而对运用讲得偏少。特别是模拟集成电路的运用,学生毕业后工作有很难适应之感。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概念,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授课时应有侧重点,着重于新的思想、方法和应用,着重于所谓粗线条分析。应与实际电路相结合,让学生对电路的应用有更清楚的认识。

(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读图训练

读图即是阅读一些典型图例,弄清其信号通道、元件作用、电路功用及一些特殊环节的工作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抽象,且很多概念有独立性,重复记忆少,学生难学易忘,并且往往是学完以后还不知这些知识用在何处,怎么联系。而一张综合电路图通常包含好几个单元的概念,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读懂一张图可以帮助学生把各单元的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纵向、横向地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读图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读图训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为教学双方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上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现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上课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上课时,应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并积极思考,与教师一起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提高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一个新电路时,可以从一个熟知的电路人手,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形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改进、完善,从而使一个原本简单、熟悉的电路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新功能和新特点的新电路。授课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会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以后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五)让学生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子线路。要使学生尽快适应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键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把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听课时,有重点地听课,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求学生会记笔记,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再者,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之掌握得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