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3-12-20 17:3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世界经济格局的主体是发达国家,是强国和大国,而发展中国家则发生了分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少数几个发展中大国成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只是这个格局中的附庸部分。看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式又是怎样的呢?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科技革命的挑战和全球化的外部影响及内部政治经济问题的困扰,发展经济可谓是既有有利条件又有不利条件。关键得看如何处理。发展中国家发展近代化起步一般较晚并且都不是内发型,经验不足同时又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国际竞争的加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以下四种趋势:1、边缘化趋势。2、外切化趋势。3、分裂化趋势。4、从属化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新的对策以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依靠发达国家并非长久之计,依靠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并不可靠。既然原有的发展基础被削弱了,那么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利用新的条件,加入全球化而不趋同于别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谋求发展、富强。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现已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问题是决策者如何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在带来经济和社会进步等机会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发展中国家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全球经济接轨未必就能改善经济状况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应该认识到,全球化首先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而引起的,他们是全球化程度最深同时也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发展中国家只是处于全球化的非核心部分或全球化之外。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自己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不能按照全球市场或国际多边体制设定的目标处理自己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第二,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从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二战后,凡是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都基于本国国情制定了不同于常规的发展政策。所以,发展中国家要有真正选择和抵制一面倒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对内:1、正确处理内向发展与外向发展的关系。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在积极推进外向发展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趋利避害。必须把外向发展与内向发展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放开国内市场;必须根据本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2、在经济体制上,正确处理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国有经济和私人经济的相互关系。3、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时,要根据本国国情,正确处理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4、在经济改革调整的同时,必须相应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指:(1)要有一个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的政治环境:(2)要有一个廉洁、公正、有效率的政府机构;(3)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治改革的当务之急,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健全的公务员制度,完备的法律制度,正常的遴选制度,广泛的群众参与制度和对政府权力机构与干部的有效监督制度。
对外: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争取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国内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加强,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虽然现在发展中国家已发生了变化,团结的基础已不如以前。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努力消除相互之间的歧见和分争,尽力加强相互之间经济政治合作;应加强“七十七国集团”和“不结盟国家组织”等协调机构在国际上的作用;应争取务实的做法,积极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性和次区域性的经济合作;最后,应该在不放弃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之下,首先就南北之间的一些紧迫问题进行谈判,力争取得发达国家更大让步。
篇2
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是影响经济格局重构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20年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发达国家,使得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的比重从2007年的43.7%上升到2009年的46.2%。特别地,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此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受到危机的冲击较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全球化程度不深,受到的冲击较小,从而得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IMF预测,2010年全球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将达7.1%,不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的经济增长率,也高于5%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随着危机期间实施的刺激政策退出、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潜在增速下降的压力,但是仍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发达国家的复苏步伐虽然可能进一步加快,但难以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
从长期趋势来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使得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对比发生变化。IMF预测,2013年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将超过发达国家。这种变化将对世界经济格局重构产生重要影响。反映在新兴市场国家这边,就是开始谋取获得国际经济价值链的更高份额;反映在发达国家这边,就是对部分发展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戒心日重,并要求其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再一次挥动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全球贸易已经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全球商品贸易占GDP的比重下降到40.95%,远低于危机前53.04%的水平,也低于近10年来的平均水平。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包含“只买美国货”的条款,同时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提高出口来解决其自身巨大的贸易逆差和经济失衡问题。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如果关闭工厂也要关闭国外的工厂,要保证国内汽车工人的就业”,而意大利则发出了“意大利人吃意大利食品”的号召。除了这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外,一些国家还采用了规避制裁和把贸易保护主义合理化的措施,其中包括以低碳技术为壁垒工具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由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在各经济体之间以及经济体内部不断加剧,2010年前10个月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达到16起,其中不仅有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反倾销案,还有来自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壁垒。因此,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影响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重要因素。
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尽管在达成新的碳减排协议上步履维艰,但碳排放必须减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碳减排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本次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发展低碳产业和碳减排提上了战略议程。美国提出在未来三年要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产量提高一倍,到2012年新能源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10%, 2025年要占到25%。在未来十年,美国将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2009年4月,欧盟通过了《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德国则提出,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规模超过传统的汽车产业。此外,世界各国也在重新审视和调整本国的核电发展计划,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新的核电站建设计划。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同时低碳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革,必将会导致国际金融业发生结构性变革,由传统金融走向碳金融。碳金融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一旦碳排放指标和碳减排额度被确定和分配,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碳贸易摩擦、汇率问题、碳减排配额及其分配问题等,都会与碳关税的征收高度联系起来,碳排放权将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因此,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发展,也是影响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不对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布局,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在根据全球气候谈判确定的世界新体系中必将进一步强化其主导地位,并且从长远来看,碳交易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格局增加了一个新平台。而发展中国家巨大的经济发展要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发达国家高碳产业的承接,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碳排放量不断上升与承担减排责任的双重压力,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和碳交易市场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其长期经济增长潜力面临中枢下移的风险(经济潜在增长中枢指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将一波三折
“实力决定地位,地位决定影响力”。随着经济实力上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要求更大的话语权。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大战后成立的多边经济协调机构的缺陷和困境越加凸显,国际社会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试图通过改进和改善已有框架,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G20已经代替传统的G8成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G20框架下,新兴经济体的投票权和发言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0年4月下旬,世行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后者投票权上升了3.13个百分点,至47.19%。IMF11月也通过决议,2012年之前将份额向发展中国家转移6个百分点,将欧盟国家在执行董事会中的8个席位让出两个给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将对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变革不会一帆风顺。多哈回合谈判多年来难达成果。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然有55国提交了减排承诺,但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2010年召开的坎昆气候大会最终未能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发达国家试图混淆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区别,不按照承诺中的条款采取行动,这与联合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背道而驰,导致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调整面临较大风险。
篇3
【关键词】国际金融格局 格局调整 应对措施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我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发深刻,为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持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深入认识当前的国际金融格局,只有充分了解目前的格局形势,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众相关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如何应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二、当下的国际金融格局形势分析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国际上的金融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波动的金融危机其实并不罕见,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就已出现了多次影响较大的银行危机。不过,这些危机绝大部分爆发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发展还比较稳定;直至本世纪,作为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却惨遭次贷危机,这场危机使许多国家被卷入其中,这也表明了金融危机已经逐渐从经济落后的国家蔓延到了经济强国。相似的情况还有原本多发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频发债务危机,但是因为一些经济强国普遍重视推行高社会福利的政策,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加大了财政支出,导致负债情况严重,最终引发债务上的危机。
此外,世界金融格局正向多元化发展。在以往的经济格局中,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极具优势,在世界经济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美国出现次贷危机的遭遇,使得美元贬值、地位下降、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从而丢失了原有的霸主地位;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同样在这场危机中深受其害,遭到重创。反观此前金融地位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和印度等,因其自身所采取的政策与这些经济强国有所不同,所以能够借此机会逐渐攀升上较高的金融地位。
三、应对国际金融格局调整的建议
我国在这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得以保持稳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我国长期坚持的政策方针,我国的金融行业相对美国等国家来说发展得比较保守,因此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能够及时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不过,虽然我国目前尚能够抵御住这些金融危机的侵入和伤害,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凭借此前的办法一劳永逸;面对不断发生改变的国际经济格局,我们还需对规避风险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改革的内容共有四项。首先,完善银行和保险等行业的管理机制,健全其创新机制,此外还要把合理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起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强其对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其次,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我们要获得发展,势必要放开一些金融政策,这种做法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小的风险,所以我们不能对金融的监管工作产生松懈的心理。不过在监管的同时,也要鼓励金融行业积极发展,避免因监管过度引发发展的止步不前。再次,国家要对金融、资本市场和金融法规进行完善,协调好投、融资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最后还要加强与国外金融行业的合作,为我国的金融行业增加经验学习的机会,并打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推动社会经济转型
为适应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格局的变化,我们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出现了贸易保护的行为,各国在市场和资源上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和劳动力的消耗大,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在国际竞争中难免受挫。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通过增加科技投入等方式,推动经济的转型,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竞争力。
(三)调整产业结构
在获得金融行业支持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金融创新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理应加快金融行业的创新速度;调整金融行业的产业结构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改变金融行业原始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升级。此外,还要鼓励金融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四)发展开放型经济
我国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自然不能闭关锁国,将自己同世界隔绝起来。虽然发展开放型经济会让我们面临更多复杂、多变的风险,但是我们也可以把承受着的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开放型经济可以为我国的金融行业提供更多与国外接触的机会,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提高其发展的层次。对于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前文所提及的金融改革等措施来进行规避。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越来越显著,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展经济总会遇到一定的风险,但危险也往往伴随着机遇,我们在谨慎规避风险的同时,不要忘记抓住发展的契机,只有牢牢把握住发展的机会,才有可能获得快速的进步,进而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在进行自我保护的同时,应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主动走到国际经济发展的行列当中,使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毅.常清.付文阁.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探析――兼谈中国的未来出路和应对之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05):74-79.
篇4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三)失业率
高失业率一直是多年来困扰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与美国近年来失业率压低到4%的情况相比,欧盟的失业率高达10%左右。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两个指标。一方面,高失业率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压力。据欧洲的统计,欧洲每年用于失业、贫困人口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开支高达1万亿到2万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到20%。如此巨大的开支拖累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率是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强,欧盟的失业人数在减少——从1996年及其之前的约2000万人减少到1997年3月的1,800万人、1998年5月的1,700万人、1999年的1,600万人和2000年1月的1,230万人;欧盟的失业率也在降低——从1996年的10.8%降至1997年的10.6%、1998年的10.0%、1999年的9.1%和2000年的8.4%,预计今明两年将继续降至7.8%和7.3%。
篇5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经常账户逆差;美元汇率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543(2009)06-0032-05
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他指出,世界经济失衡是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截止目前,共出现了三次世界经济失衡。第一次世界经济失衡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告终。第二次世界经济失衡以“广场协议”的签署和美元贬值得到解决为结果。两次经济失衡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需要关注世界经济失衡及其解决方式,使世界经济失衡对经济的冲击最小化。第三次世界经济失衡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9年的3.22%上升至2007年的11.31%。与此相对应,美国的净对外债务余额从3600亿美元上升至2万多亿美元,2006年美国的贸易赤字创历史新高,达7636亿美元,经常账户逆差达8115亿美元,所欠外债高达2.54万亿美元,其经济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由于美国经济约占全球经济的30%,加上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总额相当于全球主要顺差国顺差总额的3/4。因此,经济学界把美国经济失衡称为全球经济失衡。
一、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世界经济失衡看成是以美国为一方(逆差),以其他国家为另一方(顺差)的失衡。IMF认为,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的巨额贸易和财政赤字,而与美国巨额赤字相对应的是其他一些国家,即日本、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石油输出国的盈余日益增大。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失衡还将扩大,这可能会对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突然的破坏。这种观点从贸易失衡角度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了阐述,但是没有说明造成贸易失衡和经济失衡的深层原因。
Ricardo J.Caballero和Arvind Krishnamurthy从金融危机发生角度对经济失衡的表现进行了阐述。认为流入其他国家的资产是追求更高收益,而流入美国的资产主要是追求资产保值,这促使美国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化,进而引发了资产证券化泡沫,是世界经济失衡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他们的看法得到了美国一部分学者的认同,但是明显的缺点是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没有阐述,并且对世界经济失衡表现的分析限于表面化。
Dooley,Landu和Garber把全球经济失衡看成是一种新布雷顿森林体制。把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看成是盈余国家和赤字国家之间有意识的、稳定的安排,称这种安排为“新布雷顿森林体制”,认为成功的经济发展是由净储蓄从贫穷国家向富裕国家的流动所推动的;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是布雷顿森林体制恢复的必然结果。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也着重从新布雷顿森林体制或是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制角度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了分析,但是这种分析并没有给出本次世界经济失衡的解决方式。
刘威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的三个特点:第一,全球经济失衡是由各国之间货物贸易失衡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常账户收支失衡,其中,收支逆差方主要集中在一个国家――美国。第二,经常账户顺差方主要集中在东亚经济体和主要产油国。第三,经常账户收支失衡进一步引发了各经济体之间的跨国资本流动,使其资本与金融项目也出现失衡。并且认为,两个因素制约了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一是各主要经济体在调整全球经济失衡上缺乏积极性。二是各主要经济体的传统观念难以改变。
罗纳德・麦金农和冈瑟・施纳布尔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的两种含义:第一,全球性的储蓄(贸易)失衡,主要反映在美国的高额贸易逆差及中国、日本、德国、石油出口国和许多小国家的贸易顺差上。第二,由中国对美国庞大的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大规模失衡。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能通过私人资本流出等正常渠道流出,中央银行积累了大量外汇(其中有些投资于美国国债)。国家之间储蓄与投资不平衡是当前最受关注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刘骏民和李凌云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如英国、西班牙)的经常项目逆差持续增长。第二,德国、日本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和主要产油国持续处于经常项目顺差状态。第三,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失衡。
与上述观点不同,曾珠着重从经济格局变化角度论证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二是世界贸易格局的演变: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三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二元结构:国际直接投资与金融证券投资的二元分裂。四是全球人口流动与商品和资本流动的非对称性:劳动收入与资本收益日益走向背离。
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石油出口国、中国等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由于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专家学者在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方式上的看法存在差异,但是公认的看法是:美国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经济失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全球经常项目逆差和顺差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并且数额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其可维持性成为问题,出现了调整的必要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经济出现了失衡。
二、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持续性
对于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持续性,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从美国作为中心国家地位不变的角度看,失衡状况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外部失衡是由于美国内外政策选择、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以及美元的中心地位造成的。
Bemanket提出美国经常帐户逆差的根本原因在国外,是过去十年中全球性储蓄过剩所导致的。认为全球范围内的意愿储蓄大于意愿投资,由于美国的经济、美元的优势使得过剩的储蓄投向了美国市场,从而压低了长期的实际利率,抬升了美元汇率,并引起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股市泡沫和随后的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国国内居民在财富增长的情况下,增加了商品和服务消费,这其中包括大量进口商品的消费。这种观点在美国政客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遭到了众多学者的反驳,事实证明这种观点与实际不相符。
Chinn和Ito,Dooley等学者认为,美国的外部失衡是美国内外经济政策选择的结果,美国财政赤字是引起其经常帐户赤字的重要原因。Gourinchas和Rey,Caballero等学者的研究则从资源重新配置角度,强调了美国的增长潜力和金融服务体系在全球经济失衡中所起的作用。不过,
Caballero等学者更为强调美国经济较高的增长潜力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Gourinchas和Rey则是从资产组合以及美国金融地位转换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Carol C.Bertaut.Steven B.Kamin和Charles P.Thomast通过美国收支平衡表的一个局部均衡模型,表明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还会继续扩大。与美元价值较高的时期相比,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短期仍然是可持续的,但长期是无法持续的。
雷达和黄族胜认为,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国内经济增长以及充分就业,而不是内外均衡同时实现。21世纪以米,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以及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重要原因。次贷危机的发生,可能会使2007年以来美国经常账户好转的势头发生逆转。
李新功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此次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由美国的政策机制造成的,有关国家还对该机制起到了维护作用,致使全球经济失衡现象难以改变,但长期“失衡”下去毕竟会造成严重后果。
王宇认为,全球经济平衡是相对的、短期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短期内,全球经济失衡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美国经济能否继续增长、双赤字是否能减少。二是亚洲能否逐步降低储蓄率。三是世界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个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态势。
(二)从美国赤字风险积累的角度看,外部失衡状况很难维持
Eichengreen,Obstfeld和Rogoff等认为,随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积累和亚洲各国内部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亚洲国家将不再对美国提供廉价融资资本,抛售美元的结果只能促使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方式来调整国际收支。
陈继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形成的基础是美国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而美中贸易收支不平衡是美国贸易赤字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考察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的实质是美中贸易失衡是否可持续。从长期趋势看,由于外商对华加工装配类制造业直接投资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难以持续,使美中贸易失衡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在其影响下,全球经济失衡最终将难以持续。
唐朱昌和丁骋骋侧重从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来分析经济失衡。通过对48个国家(地区)国际收支平衡表两个账户顺差、逆差年份的均值检验发现: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在国际收支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一国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资本流入与该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有关,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又与法律渊源有着紧密关联,由此认为,法律制度影响到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是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
吴宏和刘威认为,世界经济失衡的实质是一种美国与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结构性货物贸易失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全球产业转移的驱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集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发达经济体集聚,带来了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与亚洲发展经济体之间互补贸易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由于多种因素长期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致使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很可能难以持续。
刘骏民和李凌云侧重从经济虚拟化角度论证了经济失衡的成因,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货币虚拟化。货币虚拟化导致了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换回大量商品和资源提供了条件,也使得全球经济失衡成为可能。在以美元为本位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下,当前的国际货币秩序从根本上讲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状态是世界金融市场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危机的根源。
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失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经济政策和生产条件差异是形成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虽然对世界经济失衡是否可持续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是一致的看法是:世界经济失衡状态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变世界经济失衡局面,以避免经济失衡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
三、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方式
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调整经济失衡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Rui Mano提出了渐进性地调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3种方式:一是名义产出增长和可能的不用产出增长路径,在未来有助于减缓美国经常账户失衡。二是政策干预,包括大多数亚洲国家、石油出口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逐渐减少对美元的持有量,增加本国货币调整的灵活性和减少资本流动的限制,都有利于减少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三是大部分亚洲国家增加本国汇率的灵活性。
Obstfeld和Rogoff主张美元应该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30%~35%,以进行主动调整,并以此来规避投资者丧失信心所导致的被动调整带来的巨大风险。这种看法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是仍然存在问题:美元贬值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状况,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
丁骋骋以中国的“双顺差为例”,将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分析方法从经常账户拓展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认为经常账户不平衡可能与一国的产业结构有关,而资本账户失衡则可能是国内金融结构缺陷造成的。在调节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时,无论是支出转换型政策还是支出增减型政策,只能起到数量和规模上的调节作用,要根本解决一国国际收支失衡,需要通过供给政策实现结构性调整。
夏斌认为,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是国与国之间充满利益博弈的长期摩擦过程。美国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相关国家在不希望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同时,应配合美国经济渐进式的结构调整,加快自身的结构调整。
刘威认为,应该渐进式地调整外国对美国的资金流入,缩小中、美之间的结构性贸易逆差,建立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调机制,以逐步解决国际经济失衡问题。国际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无序调整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各主要经济体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协调机制,制订具体的行动时间表,为调整失衡制定明确的政策方向与行动重心。
篇6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国际分工 国际产业
一、引言
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间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世界经济结构。传统的世界经济格局主要描述各类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演变,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济实力最强,人均生活水平最高,对世界经济事务影响力最强的美国、欧盟和日本三“极”之间的经济权力分配关系是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全球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由于各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各国的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和进度出现较大的差异。在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前提下,各主要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在国际分工、贸易、金融和投资关系上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世界经济正形成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格局。
二、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各国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
区域集团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的,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必须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探求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二战以后,亚、非、拉各洲落后国家纷纷独立,曾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西欧已雄风不再。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始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其经济自由的理念;各国也吸收战前高贸易保护、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利益的零和竞争方式的教训,客观上也有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的要求。这样,经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全球层次的各种经济协调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逐步建立。这些组织的一个基本宗旨就是推进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这些组织对促进经济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全球范围的经济自由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幼稚产业论、保护就业论、平衡国际收支论等许多保护贸易理论为一国贸易保护提供了充分的论据。这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在和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落后国家纷纷联合起来,组建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西欧发达国家各自的经济实力有限,同样为了共同利益,与美国和苏联竞争,也纷纷组建起各种形式的区域组织。于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第一次区域集团化浪潮就开始了。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整个世界出现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一体化,才真正使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全球范围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样,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围,而不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球性经济竞争大大加剧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不开放是不行的,这方面,自由贸易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但在一国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这种开放又必须是有条件的,这方面保护贸易理论提供了同样充分的论据。这样,一国既想利用世界资源,又不想使自己的竞争力受到损害,和有共同文化渊源、地理位置相近、生产力发展程度相当或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的国家结盟,在一定范围内享有更高程度的经济自由就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选择。这种情况使区域集团化趋势再次得到加强,于是,区域集团化的第二次浪潮就开始了。由此可见,区域集团化不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三、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延长了国际产业链,提高了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引发了世界价值体系的组合重构和产业链的跨国延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各国贸易壁垒逐渐降低,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产业链的众多环节越来越具有了空间上的可分性。处于主导地位的厂商,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相关产业链环节的生产布点,使得传统的主要以产业或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渐演变成为同一产业、同一产品内某个环节或某种工序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分工作为全球化经济本身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即使没有中国的参与也会发展,但中国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国无与伦比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中国相对廉价而数量增长惊人的科研人员,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密集型环节和产品的研发环节,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些环节也在中国国内得以延伸。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更为深入的融入世界体系,国际产业链会得到更大的拓展效率要求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社会分工或专业化的不断深化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径。相对传统的以不同产业或产品为对象的国际分工,产业链国际延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公司利润,发挥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因而更能够促进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中国通过对国际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深化了国际分工,为世界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总结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贸易多年持续顺差。但是客观地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富有的工业化经济大国不愿意为治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全球经济是世界的,各经济大国应通过协商和妥协,各自承担相应的合理的责任,不仅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经济再平衡;东亚经济;战略选择
一、 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尽管各主要经济体协调行动,全球经济在2009年底出现复苏迹象,但这次危机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失衡及再平衡紧迫性的认识。本文将从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以及再平衡的方向出发,结合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再平衡中面临的挑战,对中国经济的战略选择做出探讨。
二、 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再认识
普遍认为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尽管失衡表现不一,对再平衡的理解也尚有分歧,但对失衡原因及本质达成的共识离不开如下两个方面:
1. 世界经济格局长期演变导致全球经济出现结构性变化是失衡的根本原因。二战后,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新兴经济体崛起极大改变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至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为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期,几乎所有生产要素如资本、商品、技术等都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交易,只有劳动力不能实现自由的跨国界转移,因此,可流动生产要素向不可流动生产要素所在区域聚集,使得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承接了大量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消费的二元结构。这一结构性的变化极大改变了贸易产品结构,贸易流向及贸易利得分配,因此,世界经济内生的结构性变化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最根本原因。
2. 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是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性失衡,但当前暴发的危机并非全球性的总危机。全方位失衡一方面指涉及国家广,既包括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也包括“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另一方面指失衡范围宽,既有各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增长结构失衡,也有国际环境的外部失衡; 而系统性失衡则是指世界经济体因国内产业结构、储蓄投资结构失衡,导致国内经济不均衡增长,并直接影响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最终通过对外贸易和投资传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各处两端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循环流程。失衡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以危机的形式出现自发性调整。但2008年的危机还只是一次周期性危机,并非全球性的总危机,危机后的调整并不是对现有格局的彻底改变,而只是量的微调。因此,无论是失衡还是再平衡,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全球性的利益分配、制度治理、经济增长等问题,因此注定世界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三、 世界经济再平衡与东亚国家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当务之急是经济的再平衡。世界经济再平衡既需要各主要经济体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协调与合作。然而各国采取何种再平衡路径,不仅取决于对危机的认识,还受制于各国面临的不同经济环境。
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其GDP约占全球经济的25%,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具有重大影响。在再平衡进程中,美国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与调整;二是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改革。在再平衡政策取向方面,美国明确提出要以出口增长来刺激经济复苏,转变过去的“消费推动型”为“出口推动型”经济增长,通过实体经济回归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对内扶持战略新兴产业,通过了具有“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国家经济振兴方案”;对外则实施“国家出口战略”,通过推动区域及双边贸易合作力度,加大“两反一保”的贸易救济措施以及“碳关税”实施规则的制订,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欧盟:是世界经济多元化中的重要一极,然而欧盟各国经济实力与发展模式相差较大,而且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导致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中的约束性财政指标难以实现。截止2010年底,希腊,意大利国债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42%和119%,而西班牙预算赤字占GDP比例也高达9.2%①,远高于公约规定的60%及3%的上限。当前,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盟整体上既要削减支出、紧缩财政,同时还面临希腊退出欧元区,金融市场信心不足等诸多风险。这对改善世界经济需求,稳定世界经济增长都带来不利影响。欧盟的再平衡政策取向类似美国,一方面是强调区域内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运用“双反”措施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篇8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市场整合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战略
关于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同时又推动着世界市场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总体而论,市场整合过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全过程。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该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融合为基点;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取决于该国在全球市场体系当中的角色与处境。
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整合的关联性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整合的内涵分析
作为跨区域的贸易、资本、信息、市场、企业和人口的扩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既是各国经济交流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也是国际经济关系和行为重新组合并不断系统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一是商品、资本、技术、人才的国际间流动规模、速度与水平都有所提高,经济活动向能够提供最好条件的国家转移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二是世界市场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张,生产与贸易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三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各国经济政策协调的内容更多、程度更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逐步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四是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政治、社会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也不断加强,各国立足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积极探索建立更加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模式。
一般意义上说,世界市场的实质,是关于世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作为反映市场发展变化的系统过程,世界市场整合,包括市场主体多元化、交易对象与交易方式多样化、交易规则制度化。市场主体多元化,是指参与世界市场活动的主体数量、类型日益增加,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交易对象与交易方式多样化,指的是除了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活动以外,各类经济资源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衍生品都进入市场交易领域,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交易都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交易规则制度化则是指世界市场各类交易规范日益完善,有些已经成为国际间经济活动共同的准则,并且经由国际经济组织,开始逐步成为国际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制度性规范。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市场整合之间的内在关联
从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世界市场整合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表现在:一方面,没有世界市场的发展,就无所谓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市场运行的矛盾问题同样见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变迁,赋予世界市场运行诸多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使世界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加深远。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端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又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而呈现出新的形势。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和全球化,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6-18世纪的世界市场上,欧洲殖民主义者主要输出工业制成品,进口农矿产品,导致以欧洲工业生产与亚非拉原料生产为支柱的国际分工体系不断得到巩固。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资本输出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摧毁万里长城的不是别的,是资产阶级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廉价商品”,伴随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资本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世界市场对各国各地区的影响日益增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民族国家经济运行也呈现出国际化特征。这都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与中断以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20世纪中期逐步形成了第三次。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开始走上国际经济舞台。冷战结束后,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降低了世界市场运行成本,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影响全球合作的政治因素和体制因素逐步得以消除,使得世界市场更加完整和统一,各国国民经济主体能够在相对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下进行竞争;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不断出现,其决策全球化、经营多元化、交易内部化和母国区位分布分散化的趋势,对于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为世界市场健康运行又提供了规则与制度方面的保证;世界市场规模与影响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次,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进程是资本国际化的结果,资本运行过程所固有的诸多外部性的矛盾,使得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同样面临诸多矛盾问题。作为世界经济规则日益趋于统一,各国共同利益日益增多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使得任何国家无法回避世界市场的影响。无论在经济全球化问题上的价值判断和政治立场有何差异,各国从自身生存与发展考虑,都无法置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更不可能逆潮流而动。以资本国际化为源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完全打破了市场的国别界限。在资本自由流动、国际化运营的条件下,一国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已经没有了清晰的界线。资本国际化,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着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促进各国各地区内部市场融合的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还加深了不同经济制度的较量,使得民族国家的进步、民族利益的调整、民族文化的发展都要置身于全球范围内来统筹安排。作为全球资本的主要所有者,发达国家通过主导资本国际化运营,一方面,左右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的利益安排,使得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贸易规模和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维护其主动和主导的有利地位,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困难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本身还存在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与风险规避机制尚未形成之间的矛盾。资本国际化推动下的世界市场整合,使得各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但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规则体系却并未相应地形成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全球化经济的管理与协调机制的相对薄弱的实际,世界市场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机制方面也都存在严重的不足。
最后,从现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实际上取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签署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构建一体化程度有别、不拘于特定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把握世界市场的普遍选择。美国国会于2002年8月通过了《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恢复了1994年中断的美国总统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的权力,布什政府据此提出了美国全球贸易战略目标和双边贸易协定、美洲自由贸易区和全球贸易协定的总体架构;欧洲联盟决定2004年之前吸纳波兰等10国加入;拉美各国共同推动区域自由贸易一体化,积极参与签署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亚太地区各国纷纷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东盟已经确定在2010年成立自由贸易区,日本、韩国、泰国也都与周边国家洽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使得世界市场与政治经济格局方面的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大板块结构进一步巩固。作为该三大板块结构的现实载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构成了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基本框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市场整合向区域性方向发展,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和民族国家综合实力较量,也开始呈现出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的特征。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载体的发展水平与未来趋势方面的差异,使得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世界市场力量的整合,也开始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双边多边互动关系。
二、世界市场整合的国际政治经济效应分析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世界市场的整合过程以国际分工的形成和演进为基础。国际分工体系是要素禀赋结构的体现。一般而论,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由该国的发展水平所决定,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各国在世界市场运行过程中所得到的利益状况。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及发展方向,取决于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和变化情况,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也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世界市场的主导力量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于世界市场整合的影响也是重要和基础性的。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尽管要素的国际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各国原有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的供求形势,从而改变要素的价格,但是,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却不会因此而改变。21世纪,在由知识经济所决定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引发的世界市场新一轮整合过程当中,由知识经济所表现出来的要素禀赋差异同样是国家发展水平不同的结果。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核心要素的国际差异会由于收益的国际差异而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掌握着知识经济主导性要素的金融要素和信息要素,就能够在金融和信息产业发展方面占据主动地位,从而保持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主导的长期优势;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要素禀赋结构的弱势地位长期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竞争力都难以与发达国家直接抗衡。从根本上说,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只适合已经成熟甚至落后的产业的发展要求,而先进的、主导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的核心要素依然主要为发达国家所控制。就此而论,世界市场整合过程本身就反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与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导与从属的基本经济关系,依然贯穿于世界市场整合过程。
首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市场整合,主要还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基本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控制与反控制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基调。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属和劣势地位。在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的长期影响下,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进行垂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发达国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尽管目前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开始弱化,跨国公司取代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最重要主体,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当中的不利地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主要属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经营,把生产分工深入到价值增殖的各个连接点上,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得到深化,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开发利用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也将更加失去自主性: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规模经济,在多国或多区域的生产营销科研组织活动中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协调形成企业内部一体化国际生产的经营模式;全球化经营,不仅使跨国公司避免了依赖单一或分散的国家资源的限制,而且建立起一种更加高效利用并整合全球生产要素的分工体系;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分散于全球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者只是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保持与母公司及其他分公司间高度一体化的关系;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进行更加深刻的专业化分工;每个海外投资企业服务对象不再是分散的独立的海外特点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基于跨国公司内部产品、技术、人员在其遍布全球的分公司之间的跨国界流动程度更强,国际分工联系更加紧密的实际,世界各国的生产过程经由跨国公司分支机构活动建立起更加有机的联系,从而成为世界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跨国公司对全球产业部门控制力的增强,使得国际分工超越了产业和国家的边界,转向企业内部。比如,在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上,跨国公司一般将高附加值的环节留在母国,而将低附加值的环节输出到海外,尤其是输出到发展中国家。这样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继续不断增强,世界市场整合以跨国公司为基本主体的事实,更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就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完善、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科技落后等不利因素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化解,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尤其容易受到资本国际流动造成冲击。总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本经济关系的控制与反控制的实质,在世界市场整合过程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其次,维护国际金融市场健康运行,是世界市场整合与世界经济稳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资本国际化进程与全球金融市场整合当中扮演什么角色,直接关系到各国各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资本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必要选择。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本,从而实现高收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一国的金融安全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都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资本国际间流动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冲击相当突出。
作为金融小国,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市场规模相对比较小,不可能左右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只能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国家对汇率、利率的调节权被削弱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诸多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往往能够发生连锁反应。提高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不仅是一国国内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而且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世界市场整合过程中,金融市场稳定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相应的金融体系风险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营性风险、竞争性风险等金融机构风险日益增加,民族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恶化,市场份额下降,导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能力受到削弱。由此,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平衡受到威胁,国际金融监管更加困难,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不断积累,增加了国际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金融市场整合,被纳入世界市场整合的过程之中。在资本国际运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和地区,无疑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整合过程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相应地,基于资本国际运行和世界金融市场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也以此为主线。
最后,世界市场整合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国内国际市场空间,各国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部门面临不同的发展形势;各国为此所进行的调整与改革,对于世界市场上的产业构成与演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经济规模与市场规模的相关性而言,不同国家在国内市场规模方面存在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由传统的以寻求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为导向的投资向以寻求知识创新为导向的投资转变,国际直接投资在产业分布和区位选择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知识密集型产业,诸如制造业中的信息技术产品、生物化工、医药等部门,服务业中的电信、软件开发、金融、保险、管理咨询等,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能够提供优秀人才和富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区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首选之地。此外,组建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的新形式,世界市场格局因此发生了重大改变。战略联盟利用其优势地位,为成员企业进入世界市场创造积极条件,实现企业技能和资产互补,使企业能够分摊高昂的新型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费用,帮助企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行业技术标准,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造成的成本优势、保护无形资产的制度对市场竞争的制约,使得现实经济当中,绝大部分市场为少数几个企业所支配。在高科技领域,世界市场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发达国家在,世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一般说来,任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都要以巨大的投资为基础。新技术用于改造传统产业,经济结构升级同样需要大量投资支持。大量投资支持,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高。基于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当中,同样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政治问题尽管还是国家层面上的问题,经济问题却日益开始成为全球层面上的问题。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性选择,从很大程度上讲,在于确保本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压倒其他国家。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演化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经济利益进行战略博弈的过程。
三、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战略探讨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彼此已经形成了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与国际资源,加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世界市场整合,不能脱离中国市场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也取决于中国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的状况,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为此,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必须从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相辅相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相协调、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迁当中的处境等诸多角度进行统筹协调。
一方面,中国必须把握住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客观形势,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市场整合过程。从机遇方面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关系到世界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力量,世界市场整合不应该,也不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外。从外贸规模本身来看,中国早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的贸易大国。作为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使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战略,已经使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引外资的经济发展政策,则使得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伴随中国吸收国际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对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升级与世界市场整合的相关性日益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中国有望在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基础上,从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者逐步成长为世界新技术的策源地。通过这样的过程,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有可能成为现实。从挑战的方面看,伴随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方面一直还存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问题,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中国目前还没有进入贸易强国之列。总体上看,中国国际贸易总体格局中,加工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主经营和创新能力不足。中国目前整体竞争优势依旧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或成熟技术产品或者工序方面,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还处在低端水平上。与此同时,伴随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开始或多或少地受到外资的影响。外资试图加强对中国经济控制的努力,并未因为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而减弱:为了不断强化其技术控制力,维持高进入壁垒,跨国公司通过大量招聘中国的科技人才,并购中国的科研机构,在中国开展研究开发,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以保持其在中国市场的技术优势地位;有些跨国公司还积极利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问题,谋取不正当利益;跨国公司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还将努力延续对我不利的局面,即确保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不具备与之相抗衡的实力。
总之,中国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必须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扎实推进本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程,从推出能够在世界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主体着手,真正发挥出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必须从加强国内市场体系建设入手,以完善的国内市场、健康的国民经济发展为基础,驾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过程,通过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影响力,来争取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当中的有利形势。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世界市场合过程不断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变迁的形势下,评价一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依然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角度或指标上展开分析。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整合过程,已经成为检验各国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试金石”:一国的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情况、一国在全球贸易格局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一国在世界市场运行规则和制度方面的“话语权”状况,已经逐步成为评价该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当中地位和影响力的客观指标。
为此,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善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的宏观经济环境,实现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方面看,中国要在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扩大加工贸易、进入跨国公司经营体系的同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切实做到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投资和跨国经济合作。此外,中国尤其要继续致力于推动建立旨在维护公正与公平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发挥负责任大国的积极作用,努力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合理的经济差距。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市场开始了系统整合过程,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经产生了诸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战略一定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政治战略相辅相成,通过国际政治经济战略和策略的协调,来追求政治经济利益,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季铸:世界经济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振中: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李其庆: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谢震: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探源习惯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5] 李琮: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科技进步;全球化;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5-0029-02
1964―1974年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战后重建带来了欧洲和亚洲经济蓬勃发展,美国也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景气周期。在此后50年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中低收入国家开始加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整个世界。回望过去50年,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
可以想象,如果这篇文章写于1964年,我们只能使用操作烦琐的打字机,而不可能是今天方便快捷的电脑,当时可以查阅的资料仅为那些已经发表的期刊和书籍。并且,从印刷出版到公开发行,要花费许多时间。今天得益于技术进步,我们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查阅到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通信与交通领域的技术进步还带动了许多领域的创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在这些进步中,以计算机和手机为载体的交流方式变化最为重要。始于1991年的互联网革命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使得“地理距离”的概念越来越淡化,使手机通讯成本越来越低。在过去50年中,交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今天的货运时间大大缩短、成本大大降低。这些变化使得小本生意也能做到世界各地。技术进步促进了能源领域的发展:尽管在过去半个世纪内,全球能源消费量已经翻了三番,但技术创新使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二、全球化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这句话的含义在1964年还不是那么清楚,今天已经无人不切实感受到它的意义。全球贸易和金融一体化加快,高速便捷的通讯和交通工具,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依赖不断增加。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服务的流动也加快了思想、文化的传播与融合。不过,与贸易和金融方面的一体化相比,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有所不及。尽管如此,全球每年的移民人数已经从1970年的7700万飙升至今天的2.3亿。20年前移民还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如今移民更多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之间。
三、新兴市场经济体
在过去50年中,不少发展中国家取得了独立,获得了发展。但整体而言,世界仍然处于南北两极的固化格局。“南极”由低收入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国家构成,主要提供农产品和初级原材料给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北极”。“北极”国家拥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是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一固化的南北格局开始改变。一些“南极”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提速,生产基地遍布世界,出口产品由传统的农产品逐渐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尽管这些国家占世界总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的比重没有太大变化,但其GDP总额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已经翻了一番,1965―1974年它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左右。在过去10年中,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降至17%,发展中国家则突破了70%。在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国家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半左右。就经济体总量来说,中国和巴西分别从1970年的第8位和第16位上升至现在的第2位和第7位;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也挤进了世界前20大经济体。
四、经济周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每隔10年左右就会有一次严重的经济衰退。比如,1975年、1982年、1991年和2009年,在这些年份中世界人均GDP大幅降低,国际贸易活动相应减少。尽管每次经济衰退仅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其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2009年全球共有8300万失业者,为过去20年最高纪录。
五、贫困和不公平
世界总人口已经从1965年的30亿增长至2013年的70亿,幸运的是,全球经济总量增长得更快,这意味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发展使得死亡率下降,尽管出生率也在走低,但人口保持正增长,并且平均预期寿命已经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55岁上升至今天的70岁。同样取得长足进步的是教育领域,完成小学教育的学龄人口比例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80%增长至2012年的92%。但是,这些社会进步成果并没有被所有人平均享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峰值,此后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20世纪80年代。
回望过去的50年,世界格局已由“两极”转为“多极”,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一个50年,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预测,唯一可知的就是世界仍在变化中。
篇10
“十一五”期间,中国原油产量将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年产1.85亿至1.95亿吨,并可一直稳定到2020年左右。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东部、中部、西部、海域四大油气区中,目前已有油田576个,输油管线1.13万公里。2007年中国原油产量增长1.6%,达到1.8665亿吨;2008年中国原油产量增长2.3%,至1.9亿吨(1.8973)。另外,中国石油储量目前仍属稳定增长时期,随着勘探范围进一步扩大,储量仍有望进一步出现较大增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迅速增加,石油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4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达29182.7万吨,同比增长15.5%。2008年1-11月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3530.5万吨,同比增长5.8%。而到2008年年底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39171万吨,实际消费量将达到38142万吨。从现在起到2020年之前,正是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消费将处于迅速增长阶段。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 6.1亿吨以上。
我国石油产业目前仍处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几大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虽然民营油企近年有所发展,但主业基本集中于中、下游炼化、销售领域。上游勘探开采仍被国有石油企业控制。全国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505家。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和控股批发企业1682家,占总数的67%;全国共有加油站9.5万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控股及特许加油站数量已达到8万座,占加油站总数的51%。规划建设中的外资加油站、包括油气合建站共有1770座,占加油站总数的2%左右。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主导,其他国有石油公司、民营企业、国际石油公司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
石油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国内总体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产成品市场供不应求。在现阶段经济过热的大环境下,行业投资的增长速度过快,行业投资风险在逐渐增加。石化产业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大量未经批准或手续不齐全的石油在建项目面临政策性风险。同时,民营石油企业正遭遇国内巨头与外资的两面夹击,国家着手调整改行业的市场结构,尽管中国在形式上打破了成品油市场的垄断格局,但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目前在国内大约有90%以上的民营企业不符合或不具备再次申请资格,并将在此次整顿、整改中通不过年度检查,拿不到新的经营牌照,面临“出局”的危险。
中国石油市场应变对策与思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深深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之中,相互影响加大,互动关系也更加紧密。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以“中国制造”向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产品,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将使中国的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保持较快的增长。
第二,中国需要加强能源信息统计系统的建设,使包括石油生产、消费、进出口和库存等在内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能够得到更加及时的反映,使相关数据更加透明和准确,在此基础上,加强供需前景分析和预测,以便为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提供基础信息。
第三,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供应趋紧是未来世界将长期面对的问题,更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将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国内外石油市场发展和法制化进程为我国石油政策趋向提出了公平竞争、适度集中的客观要求,我国无论是能源政策主管部门还是石油企业,都必须顺应大势,不断地调整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 上一篇:停车场的盈利模式
- 下一篇:青年文明创建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