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技能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控编程技能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控编程技能培训

篇1

关键词:社会需求;核心能力;教育培训;操作技能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用于加工产品。近年来数控人才市场需求日趋紧俏。我国数控人才不仅数量上短缺,而且质量、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数控“蓝领”人才,不仅要具有现代机械设计、机制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具有机床数控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立并完善数控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一、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1、建立适应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其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数控加工操作能力与数控机床维护管理能力,要求学生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编程与机床操作人员。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构建了既自成体系又紧密关联的教学体系与技能培训体系。

(1)、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中,突出数控机床与编程主干课程的建设,并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第一、精简内容,突出实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本着必需、实用的原则,按照生产实际对知识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如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着重从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及分类方法和应用范围,到能掌握简单零件的手工编程方法, 计算机辅助编程的基本方法,再到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加工工件,教学内容完全按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来组织。

第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紧密结合, 以专业实际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主线,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穿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将部分理论教学的内容放到实训环节中进行现场教学。如教材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数控机床实例简介、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等内容,不在课堂内进行讲授,而是移到实训环节中,结合实际操作讲授,便于学生直观教学与有效的掌握。

第三、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强化现场教学的效果

在现场教学中,注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 如同一课题内容让学生编制不同的加工工艺并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2)、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第一、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第二、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 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

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第四、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2、精选实训内容,强化数控操作四个阶段的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达到数控设备实际操作能力,一般应经过以下四个实训阶段。

篇2

目前,数控技术作为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媒体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数控技工”。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列为四类紧缺专业之一,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面向21世纪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于2000年10月通过专家的评审,此教学改革方案代表了当今社会需求和教育的改革方向。数控教学就是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下面就从三方面具体分析:

一、确定专业教学的基本知识架构

多数中职数控专业是从传统的机械专业中发展而来,其基本的知识架构还留有过去学科系统化的影子,近年在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的指导下,各校均在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改革之路,课程体系也正逐步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但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知识架构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说一个良好的数控技工必备的知识结构:①机械识图和公差;②AutoCAD绘图技能;③切削原理、刀具和材料;④数控加工工艺;⑤数控手工编程;⑥数控车床,铣床操作等等。 上述知识点构建了数控车、铣工的一个基本知识体系。我校的数控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欠缺。首先应该花力气让他们学好机械制图,要打好机械制图的基本功。在制图这块,我们停留在手工绘图的基本训练上。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制图早已实现计算机辅助绘图,但我们的学生根本不知道AutoCAD绘图。建议开创AutoCAD教学或培训,增加机加工、加工工艺、数控手工编程的课时,夯实学生基础。

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一直探求课程设置的主体框架。围绕这个基本框架,有条件时,我校可以增设一些如:机床夹具、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传动、专业英语等,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的课程,甚至可以开展模块化教学,比如数控编程工艺与操作一个模块、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作为一个模块等等。在教学组织中对这个基本知识框架把握得越符合生产实际,我们的教学才能越接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强调教学实施中实践技能的培训

我校安排了技能培训,但教学中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上,数控编程的教学能加工出零件的几何形状,但对零件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几乎不做要求。这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掌握好它确实是教学质量的飞跃。而要培养更高的学生,我们是做得不够的。因为它不能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教学严重脱离了生产实际。 所以还要增加学生联系各专业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如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车床的熟练操作及各种工量具的使用等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实际上只有按照图纸给出的尺寸公差及粗糙度等级确定了加工工艺后,才能编出合理的程序,进而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学生的实际加工生产技能在经过一系列实践技能培训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故在教学中一方面应切实加强实践性技能的实训指导,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生产图纸的要求进行加工和检测,以训练学生独立加工出合格产品为实训目标,才有可能彻底扭转教学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的局面。

三、突显实操环节

在课堂上讲的理论,如加工路线、切削用量、刀具选择等相关工艺知识等,学生还能接受,编出工艺合理程序,而学生实操机会少,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当多的学生表示难于理解,以至于无法编出工艺合理的程序。故教学应增大实操教学的力度,增加学生独立操作机床的训练,不能只给学生作“演示实验”。 实操教学不单指数控机床,也包括普通机床的实操。例如,孔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其加工工艺和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基本是一样的:打中心孔钻孔扩孔粗镗精镗,只不过在数控机床上,粗精镗是通过编制程序自动加工的,而非手工操作加工。我校配备有实习工厂,可以拟订开放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训练。显然,一个在普通车床上熟练加工过这类零件的学生,学习应用数控机床加工时,无论是从工艺还是从编程上都会是轻而易举的。在教学中不仅数控机床实操环节,普通机床的实操也不能少,还应该尽一切可能加强,否则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是一句空话。

篇3

【关键词】多轴加工 技能等级证书 技术能手 蓝领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76-02

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工短缺多达60万。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南方较发达地区,对数控应用人才更是求贤若渴,许多企业纷纷高薪聘请数控专业人才。面对当前职场对数控技能人才需求的现状,职业学校无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都没有理由不去培养数控技能型人才,大量职业学校开设数控专业也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的事情。但几乎没有几所培训机构开设数控多轴加工的培训这样的培训课程。如何在学校当中开展培训是急需攻关和探究的问题。而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如何培养数控多轴加工的高技能人才也是长期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何实施和培训以及教学方法上更应值得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国内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其技术和装备水平,为发展高新技术及实现产业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

目前二轴和三轴的数控技术的研究和教学都处在比较成熟的阶段。而四轴、五轴等多轴数控技术的教学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原因是:(1)成本高,场地大。(2)对参加教学和培训的教师或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非常高。(3)目前,国内对多轴数控技术的教学还不是很多或者说还不是很系统和规范。特别是目前国内的大型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数控多轴加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依靠外企或国外的设备提供者提供的培训。

笔者针对上海目前的数控培训,特别是多轴以上的培训作了一些调查。主要是在一些有较高知名度和国家级重点学校以及一些大型企业进行调查。具体调研的学校有:大众工业技术学校、工业技术学院、第二工业大学、石化工业技术学校、李斌技师学院等。企业:上海汽车制造厂、上海烟草机械厂、上海机床厂等。

一 数控专业培训的现状分析

1.数控专业的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高职、中职等教育机构中,针对数控方面的专业主要有机床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等。而这些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数控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CAM、UG)等。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一般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上机实习、数控编程实习、数控机床加工实训、CAD/CAM应用软件实训、毕业设计等。我国机械、机电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近几年虽有所改进,但仍相当陈旧。学生所学知识并不是用人企业所需要的,而用人企业所需要的课程学生又没有学习。例如,机械专业的金属切削机床、机械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至今仍在讲授传统的“三箱”和齿轮设计。而数控机床已广泛采用滚珠丝杠、滚动导轨、换刀机械手和伺服系统,“三箱”和齿轮已降为次要位置。又如,机械专业开设的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目前仍然是讲授传统刀具和传统加工工艺。而在数控加工上,一次装夹,即可完成粗精加工。因此,数控加工的刀具和工艺不同于传统刀具和工艺。又如,机械专业学生的金工实习,其主要内容至今仍集中在传统的车、铣、刨、钳操作方面,而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修的培训,因无实验条件,只能依靠讲授理论,效果很差。

在数控培训方面,很多学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操作方面。事实上,作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操作非常简单。用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精通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工程素质”。这些专业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课堂的灌输,而是要对学生“真刀真枪”地长期实训。各学校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这方面的培训还远远不够,导致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

2.数控技术培训班

目前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在数量和其他方面很难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有关学校在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授权后,开展了中短期(时间从1周至3个月不等)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和CAD/CAM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培训班,并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更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信赖。

参加这种培训的对象,大部分是有关企业组织的在岗职工,目的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应用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也有准备求职或跳槽的人员,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从这些参加培训的人员结构上不难发现,他们主要是为今后能更好地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是为了能在以后不被企业所淘汰。而数控加工的高端人才的培训就很少,也没有相应的学校或单位有这样的培训。

3.学校或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对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基本上每个学校的数控教学师资队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数和知识结构的缺乏。

目前,各级职校的师资队伍的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学历水平偏低。据统计,我国高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高职教师比例只有7%。现在各学校的数控教师主要是从各高校机械或机电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数控专业的理论课没有问题。但由于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新专业,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教师很少。特别是能承担数控多轴加工的教学、实训指导工作的老师就更少了。

为了尽快提高高职、高专数控教育教师的工程素质,希望由教育部组织,委托有能力的单位来承办“机械工程领域(现代数控技术方向)骨干师资工程硕士班”,以弥补这类人才的严重不足。

4.数控实训设备条件严重不足

前几年,各学校对数控技术所归属的机械、机电专业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各学校的数控实验室的数控培训设备非常有限。近年来,由于数控人才的需求推动,各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有的是规模大、设备种类多的实训中心,也有设备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但在数控多轴(四轴、五轴)的设备上的投入就相对较少了。一方面,这些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这些设备如引进后还要组织人员去国外进行培训,企业或学校花了人力和财力还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而数控多轴加工的教学和培训,需要有一定的数控专业知识、数控专业英语、编程软件的应用等,又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因为多轴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加工的刀具等,要应用编程软件自动编程。

二 对策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多轴加工的数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只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蓝领层”人才的比例将逐渐下降,而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CAD/CAM、MasterCAM、Pro-Engineer、UG等自动编程技术,具有一定的数控设备维护维修技能的人才需求将会日益旺盛。

第一,在如何进行数控教学方面,应从目前的教学对象上加以调整,如在大学、高职等院校进行相关专业的教学,进行一些有关多轴数控技术的理论教学,因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专业知识也比较扎实。在这些学生中开设这类课程既弥补了目前这类专业教学内容上的单一化,又为社会和企业增加新的技术能手。

第二,在教学培训中也应该从目前的数控基础教学中,增加数控多轴加工的高技能人才的培训。

第三,在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上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在数控专业的编程能力上,加强自动化编程及编程软件的应用。(2)特别是模具专业更应注重零件的造型设计与加工,这就更应从数控多轴加工培训方面着手。(3)整合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各个学校和大型企业现有的设备。(4)也可利用目前发达的网络进行网络教学。(5)应尽量联合大型企业进行产学教研的合作。(6)在软件方面应注重老师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在数控多轴的教学上更应该加强编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第四,还应该有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即在教学经费上、设备上、教学软件等,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晓鸣、刘奇珍.多轴加工数控仿真模拟技术应用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2(7):10~14

篇4

【关键词】实际能力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目前,数控技术作为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新技术、高科技、综合性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应加强数控加工技术的实习教学,加快由传统的实习内容向新技术,新工艺内容的转变,同时在实习中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工程素质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实践教学

掌握数控车床加工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包括:①机械识图和公差;②AutoCAD绘图技能;③切削原理、刀具和材料;④数控加工工艺;⑤数控手工编程;⑥数控车床操作等等。显然,上述知识点构建了数控车工的一个基本知识体系。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而且对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车床的熟练操作及各种工量具的使用等相关的实践技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学实习时,重点应放在了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工程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设置等。实际上只有按照图纸给出的尺寸公差及粗糙度等级确定了加工工艺后,才能编出合理的程序,进而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学生的实际加工技能,工程意识在经过一系列实践技能培训后才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应切实加强实践性技能的实训指导,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实训和考评,同时,课程内容十分适合于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方式,通过采用文本、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音频、视频的形式,将数控加工技术的实用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习者,通过例题的学习以及练习的训练,从而掌握数控加工设备的应用方法,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时运用教学资料片配合教学,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步骤

在教学实践中,数控机床加工教学实习具体分为五部分,即加工演示,课堂理论讲解,多媒体课件教学,现场编程实践操作,创新设计编程及加工。

(1)加工演示。学生进入实习现场是第一次接触数控机床,对有关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学生进行实习初期,由指导教师先用数控机床加工一件产品,首先让学生对数控加工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课堂理论讲解。在进行完加工演示后,进行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代码、加工工艺和编程知识。因为学生已经进行过普通机床加工,已经具备基本的加工知识,所以讲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和特点时,采取与普通机床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在讲解工作原理时,主要针对实习所用数控机床的系统,同时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多学习一些有关的数控系统知识。(3)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采用课件,动画、视频的形式、将数控加工技术的实用知识形象地展示给学习者,利用计算机可以连续处理大量数据和图像,其屏幕可以及时显示的特点,展现了一些连续变化的过程,形成鲜明的动态效果,使抽象的理论教学还原成其本来面目,完整地表露在学生面前,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同时大量的数控系统知识可供学生学习参考。(4)创新设计编程及加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编程。编程可以采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两种方式。手工编程,一般限制在二维平面内,大多数针对比较简单的轮廓图形,由于计算简单、程序较少且经济、及时,因此在实习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

三、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科学地解决问题,工程实践能力―――实施各种工程计划和活动的能力,学习能力―――接受新的知识,综合运用各专业知识。采用注重实际问题分析的实践教学方法,还注意运用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方法。(1)练习方法1:学生单独或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复杂问题;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掌握自己应知应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练习方法2:按照由简到难的原则,分段讲解突出重点,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程序和加工方法;重点应放在了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工程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设置等。

篇5

关键词:数控应用技术 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24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数控应用技术方面,对于数a控方面的人才需求在逐步增加,同时对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且没有固定设置教学计划,只是根据师资情况设置课程,导致教学课程设置出现混乱。学校未开设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类别的课程,导致课程设置出现偏差。针对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1 数控应用技术概述

数控应用技术(Numerical Control),可简称为数控,指使用数字的控制方法进行某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控制的实现技术[1]。数控应用技术通常进行速度、角度、位置等机械量及相关机械能量的流向的开关量控制。数控应用技术产生需要数据载体及二进制形式的数据运算支持。

2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模式陈旧

在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实际课程标准存在差距,如数控加工工艺和刀具等教学过于薄弱。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只是以讲授理论只是为主,难以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出现差距,在企业急需数控机床方面人才的时候,难以提高数控机床操作、维护以及编程的水平,其培训效果也较差。学生知识结构与课程不相符,在进行技能培训时,只注重数控机床的操作,却忽略数控加工工艺的刀具选择、路线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不重视数控机床维护、故障排除、手工编程等专业技术的能力训练。

2.2 课程设置师资欠缺

数控实训的设备条件较差,设备数量不足,会严重影响到课程设置的质量。随着社会数控人才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学校开始创设规模不同的数控实训基地,并建立设备种类多、规模大的实训中心。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达到实训的效果,各学校选用实训硬件时,趋向于数控机床以及加工中心,实训基地主要以设备配备的进口数控系统加工为主。由于数控设备价格昂贵,而学校购置设备数量又有限,学生进行独立动手的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导致实训效果不是很好,难以提高学生的数控实训技能水平。在数控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对数控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2]。学校只是一味的灌输课堂理论知识,导致学生难以独立应对实训,且学校培养的人才也难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

3 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3.1 更新课程设置模式

公共基础课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并为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不断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健康课、体育课、艺术课、德育课及其他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并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和掌握专业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以及就业能力。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将专业理论作为导向,采用压缩、精简、综合等方法,压缩非重点的内容,精简重复的内容,并增加和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知识,筛选综合综合能力中所需的知识点[3]。在数控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数控理论知识的应用,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采用专门化、科学化加基础平台的课程结构来进行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使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并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

基础平台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专周、机械制造基础、CAD、机械制图以及机零机原。专门化的方向平台,包含技能训练、钳工实训专周、公差配合、技术测量、车工工艺以及普车实训专周。数控设备维护与加工的路线包括数控机床的维护、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的操作和编程,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操作和编程、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专业软件、中级工考证的强化训练、数铣实训的专周以及数车实训的专周。

3.2 加大课程设置师资投入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安排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业考察和实践,以提高教师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水平,并锻炼其实践能力,了解并明确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新知识,进而强化课程设置内容,动态掌握数控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要求。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专业教授等定期到学校作报告,加强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培训和教育。也可以聘请数控设备现场经验丰富且组织能力较强的技术骨干、高级技师、工程师等作为兼职的实训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实训要点,使教育紧跟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逐步拓宽学生就业的范围。

学校应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的制造技术相结合,建设金工的实训基地,使数控机床自动化、现代化,提高学生的制造工艺、切削用量等的技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数控实训中心,以满足培训与课程设置的要求[4]。采用数控仿真的软件,并与数控机床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模拟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掌握数控的生产技术,提高学校的整体课程设置水平。

综上所述,学校通过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并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的就业范围逐步拓宽。学校根据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强化数控实践并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能力与知识要求,培养数控能力强和素质高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夏宇阳.关于中职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9,4(S1):151-152.

[2]沈新艳.中职数控专业分层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3,9(6):136-137.

篇6

关键词:数控专业; 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20-001

据调查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13%,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企业59.16%的数控技术人才为中专及以下学历,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企业人才需求方面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数控专业的发展及学生就业后工作的稳定。

一、影响就业适应能力的因素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原因

专业课程的设置近几年虽有所改进,但教学内容仍较陈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例如,数控加工刀具和工艺的教学还较薄弱。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培训,部分学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仍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效果较差。

2.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

很多院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操作训练较少。

3.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专业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二、改善的措施及建议

1.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特别是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最长久、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某一个专业的理论教学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当前就业市场上,具有专业技能的技工很走俏,社会急需大批量的技术工人,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无不希望新来的工人技术素质高,操作技能娴熟。来了就能用,上岗就能干,既能顶岗生产又能独挡一面。因此学生在学校要加强专业技能教育,提高就业适应能力。

2.开设特色课,拓宽专业课设置,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2.1特色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要求员工要有各自特色(长)。在就业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填写的表格字迹潦草,让人难以辨认,首先遭到用人单位淘汰,而往往一手漂亮的好字首先会获得他人的好感,觉得你素养较高,被录取的机会就增大不少。我们开设书法课程,陶冶了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少学生的钢笔书法,进步神速,成了一个特长,为就业竞争增加了一个筹码。

2.2专业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单一的培训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了,必须根据市场经济走势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巩固所学旧专业,开办所需新专业。新设的专业要遵循适应性、灵活性和超前性原则。

2.3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学校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开设计算机信息专业科,在学生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信息搜索、信息加工和信息创新能力等信息素养。

2.4开设专题讲座。学生对今后的就业既感到陌生又有点向往,利用这一心理对学生开设相关的择业就业讲座,请学校分管就业的校长作讲座,介绍就业形势就业要求。有意识地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专题讨论;通过讲座、辅导、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爱岗敬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综合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顺利实现就业和转岗奠定了基础。

2.5请公司领导和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到校作报告。由于学校老师对公司动态、管理要求不甚了解,教育缺乏针对性,说教较多,学生不感兴趣。可以邀请公司领导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公司领导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很可能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要碰到的,这些都是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社会的关键之处,学生兴趣极大,引起共鸣,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2.6加强个案指导,注意对个案的跟踪,多保持联系及谈心。我们可以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情况,制订指导计划,观察学生变化,反思教育效果,调整教育方法。这种形式面不够大,但对于个别学生的成长和积累教育经验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篇7

关键词: 数控机床;实训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14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加工手段,这就要求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大的工程意识,而且还要掌握高新技术。那么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对于培养新形势下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数控机床实训教学的培养目标

我校的数控实训主要安排在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前来实训的有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的大二学生。数控实训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方法,掌握简单的手工编程并了解计算机辅助编程的过程,实现零件的数控加工,从而培养大学生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二、 数控机床实训教学的内容

数控基础理论课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到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展示柜前观摩,然后领着学生初步认识现代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将要进行的数控实训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及期待。

学生在数控实训之前已完成了普通车、铣的工种实训,对车削铣削加工已有较好地认识和了解,讲课中老师经常使用比较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数控机床的认识和理解。

数控编程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编程指令和参数都较多,每一条指令有它的固定格式和编程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老师每讲解一个指令,就要求学生运用该指令对零件进行编程、模拟、加工,这样可及时跟踪检查学生对该指令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网络基础上,现代部的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一体,与机床联网。在自动编程讲解中,将工件的形状、尺寸、走刀路线、切削用量等按指定的格式输入到计算机,后置处理后生成加工程序,动态模拟显示和绘制刀具轨迹图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通过机床系统接口和计算机连接,将程序直接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中,控制机床加工或进行DNC加工。自动编程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进一步实现CAD/CAM/CNC一体化的教学与实践。

为此,中心大力加强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模块的建设,重点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建立了以网络DNC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实训系统和以非接触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及快速成型机集成构建的逆向工程实训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训,使学生了解现代化制造企业的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成,理解网络制造、数字制造的内涵和实践技术。

“激光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仪――快速原形制造”为特征的逆向工程实训系统是以已有的产品或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现代设计理论、生产工程学、材料学、计量学、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图形学和有关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解剖、掌握对象的关键技术为目的,最终实现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再现及创造性地开发。通过该系统的实训,使学生综合掌握现代逆向工程的应用方法和学习创新的科学方法。

三、 实训教学课程改革的建议结合具体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还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优化教学大纲

将教学大纲合理优化,使实施性教学大纲更具有实用性。结合学院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相关内容,使教学大纲更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条件和特色教育目标。把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仿真实训教学服务于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具体操作实训的教学性质进一步明确,使教学大纲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突出其服务于专业的特点。

2、改革教学内容

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训练"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生存与发展能力打下好基础。分析数控仿真加工技术与实体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和数控机床与仿真机床的可操作性能。它们都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机床,加工方法和内容以及程序的编制很相似,在许多方面都遵循一致的原则。利用它们的相似点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强化相关基础教学,使学生在接触真实的数控机床前进行程序的编程与机床的操作具有了一定的相关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便于数控加工专业教育的顺利进行。

3、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以技能培训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法,强化服务意识。在教学方法中应更多的引入实体式数控加工的相关知识,将对比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习惯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转变实践教学环节淡化理论的传统思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针对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环节

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听听课,做做笔记,做做试题是行不通,需要学生参加教学实训练习,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却不够重视这门课程。因此提升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真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优化学校实训教学资源

实训基地教学硬件设备建设要接近机械数控生产企业,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设备要按照一般、实用的原则配备,以生产型设备为主,合理购置不同功能、配置先进、齐全的设备,网络化连接独立的机械数控机床,使得实训基地达到一种真实的模拟场景;建成CAD/CAM实训室并配置自动编程和机械数控仿真专业软件,满足机械数控高技能人才实训要求的标准。结合学校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现代制造中心小组,配备专门科室对实训教学、基地对外服务进行管理,并配备专门的机修和电修人员,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实训教学中主要结合质量管理、运作管理的相关知识,对具体操作过程进行现场控制和事后检查控制,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充分研究各工种实训所需的时间,熟悉工具及材料的性能和功效。

二、开展校企合作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学校教授的知识在学生工作的时候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即理论教学缺乏实际练习的环节。而在学校练习,企业开展实训教学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机器设备、车间、厂房、实验室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教学实践场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了解企业文化,服务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通过利用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一方面解决了中职学校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中职学校节省了大批的教学经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组成、操作与维护及安装调试。

三、合理调整教学环节内容

提高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课程教学要体现操作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要展现综合性。课程设计需进行研究性考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如课程安排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滚珠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齿形传动带的结构、原理和特点;数控机床上进给伺服系统所需要的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特点;数控加工典型刀具、夹具的结构、特点和应用等内容,通过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性学习,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实训教学打好基础,使数控教学的目的性和系统性更清晰。选择教材应多方面比较研究,选择那些可以反映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教材,并沿着数控技术发展轨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更新和完善现有内容,对于关键技术和最新技术更要全面系统地讲述清楚。

四、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机械数控技术是个专业要求很高的课程,需要配备一流的教学队伍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为了解决一些中职学校师资和实验设备薄弱的局面,需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业务技能培训,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真正从源头上提升机械数控的实训教学质量。因此应定时让教师进修和进行再学习的培训,有计划地选派一部分任课教师和进行实验教师去拥有一流数控技术的高校进修相关科目并深入到实验室、实训基地参与数控技能培训,也可以深入工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弥补教师在教学、实验、实训中存在的缺陷。要有计划地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发展和数控技术教师队伍提供优秀的教育人才资源。此外教师还要参加重点职校的机械数控听课,定期学习讨论与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篇9

摘要:本文从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学生智慧潜能、重视形成学生健全个性的角度出发,探索了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中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并就如何在技能培训中体现趣味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第二课堂;技能培训;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学习和记忆,强调思维的结果,提供结论性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以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课堂是围绕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是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重视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技能训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技能训练不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选择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要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教学体系。

趣味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执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对学生的自主性教育一直重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加之有些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僵化,制约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尤其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由于专业内容的限制,大量内容无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二课堂作为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方式,必须具有能够吸引学生的内容和特点。否则,学生对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就无从谈起,更不会参与其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的生命线。

技能训练作为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其趣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轻松活泼。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如果与课堂学习完全相同,有可能给学生造成“补课”的印象,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影响学习的效果。在经过紧张严谨的课堂学习之后,轻松活泼的技能训练将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潜力,在积极的条件下学到新知识,拓宽知识面。

第二,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技能培训要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比如在钳工训练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安排加工工艺,然后再集体讨论,最后由教师对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又如车工培训,有些学生无法完成三角螺纹的高速切削,指导教师可采用现场演示加工过程的方法,边加工边讲解,这种教学形式比单纯观看教学录像更加直观,多年后学生还记忆犹新。心理学认为,在消极条件下所进行的学习,其效果基本等于零。因此,第二课堂活动要因时、因地、因境、因人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灵活艺术地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实用性

富于趣味性是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一味追求趣味性,脱离巩固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根本目的,就失去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时,不仅应把技能训练当作传统教学的延续和补充,紧扣课堂学习的内容,服务于课堂,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为主要目标,而且还应使活动内容的难度等于或略低于课堂学习内容,避免给学生造成额外负担;同时,还要使所学内容与专业相关,与企、事业单位挂钩,紧跟时展潮流,以服务于社会为目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

当前,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有用产生怀疑,有的学生甚至因此对某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事实上,无论何种培养目标,都必须通过课程加以实现,课程是把培养目标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的唯一途径。就目前工科教育来说,大部分院校培养的是生产、设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训练必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否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从活动组织方面看,只有通过教学的逐渐深入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目的,让他们感觉到活动具有实用价值,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同时,随着这种愉快情绪体验的反复作用,不断发展并巩固兴趣,反过来又能够激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

创新性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技能训练正是学生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之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场所。因此,要充分发挥技能训练的教育教学功能,使教育目标逐步由过去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思想作风逐步转化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在技能培训实践中发现,通过合理组合金工实习、数控培训、强化训练,优化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金工实习的时间应安排为8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传统的加工设备和操作技能。实习内容分成5个模块,即车工模块、钳工模块、铣刨磨模块、焊接模块和热处理模块。通过授课和实际操作结合研讨的方式,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了解毛坯和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初步操作技能,获得机械制造的有关基础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控培训实习时间安排以3周为宜。着重于实用技术,突出理论的系统性、实例的代表性和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数控机床的使用技术,较全面地介绍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数控加工操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数控编程的能力和掌握基本操作方法,重点锻炼独立设计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该阶段的实习中,学生既学到了现代加工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又锻炼了综合设计能力。

第三阶段是强化训练,实习时间一般安排为16周。强化训练实习突出工艺设计与工艺分析,培养工艺设计与工艺分析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有两个要求:一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原有实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技能操作,强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实习过程中,运用实验、现场教学、参观、专题讲座、多媒体教学、讨论、作业(或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动手能力。二是贯彻“职业资格等级工”标准要求,即以单工种操作技能训练为教学目标,采取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考核、理论指导实践等方针,认真研究培训内容和培训进程,既要考虑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又要顾及国家等级工培训大纲的要求,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种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技能训练作为第二课堂具体的教学活动,应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进一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以满足时代对人才“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绍钦.对第二课堂活动定位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1):70-72.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精品课程建设认识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基地、课程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对《数控机床与编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0.引言

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无疑这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数控机床与编程》是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能独立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若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认真研究与探索,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1 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

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引入课程教学,打造出一批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要能够体现如下四个先进性:

课程理念的先进性。要明确理解高职课程的内涵,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的联系等。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观念等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注意追踪该学科的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采用能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新出版的教材,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课堂信息量丰富。

课程实施的先进性。课程实施要根据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课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实验仪器设备,构建富有成效的课程实施平台。

课程教师水平的先进性。要求教师学术水平高、技术应用能力强以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讲解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重点突出,富于逻辑性。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示范、作业练习等各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得当,注重因材施教,利用较少的时间产生或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2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依据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要全力贯彻“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针。本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如下:

教学内容和体系的建立。在对本课程建设准备期的研究与探讨过程中,曾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并召开DACUM分析讨论会,认真听取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对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及体系进行可行性论证,把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质量标准,真正落实在课程建设的源头。

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对本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将原来的《数控机床原理与结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与操作》整合为《数控机床与编程》一体化课程。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主要介绍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手工编程与操作等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只研究教的过程,而不考虑学的过程,往往造成培养目标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差距过大,使毕业生不能很快上岗工作。因此,在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采用德国先进的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首先由教师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进程进行科学立项,然后围绕如何正确完成所设项目展开教学,对其间所包含、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完成该项目所需掌握的实践技能、技巧进行亲身示范或旁加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职业素养。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现场参观等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利用数控加工的仿真软件,对学生编制的数控程序进行仿真加工,这样不仅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本课程的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训室的建设,向综合型、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目前,我院已建有数控仿真实验室、数控车床实训车间、加工中心实训车间等,并且运行状态良好。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联手,建立合作机制,把课程搬到企业中,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目前,我院已与苏州精技机电有限公司、苏州胜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少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百得(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等12个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就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毕业生质量评价,现场对人才素质要求等进行信息交流,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保证课程建设达到预期的成果,必须加强过程评价。为此,我们在开展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组织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及时反馈各种相关信息并整合其他教改成果,迅速提升课程的时效。对于课程建设的目标评价,其核心是社会评价,当前我们学院除了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相应的测评外,主要以学生参加劳动局统一组织的技能考核结果作为课程建设目标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就是以学生技能训练引导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培育、扩大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我院特别重视对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实行指导教师制,给每位青年教师都配备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改善知识结构;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班进修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公开课、示范课以及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教学和学术问题,促进精品课程组整体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由于我院对《数控机床与编程》的精品课程建设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必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紧密把握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注重教学设施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确保专业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谟树,张钟. 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