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研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进出口贸易研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引力模型;面板数据;出口潜力;广西;东盟;进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76-02
一、引力模型的介绍
鉴于其简约和其在实证上被广为称道的稳健性,自从被Tinbergen和Linnemann介绍以来,引力模型在将近四十年间非常受欢迎。的确,随着相当多的作者运用其去分析两国之间的潜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引力模型属于考虑决定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实证模型范畴。在绝大多数公式中,它将物流人流Fij解释为从一个区域I向另一个区域J的流动,作为一个关于起点Oi、终点Dj、分离测度Sij的函数:
Fij=OiDjSij,i=1,…,I;j=1,…,J(1)
通常,模型使用对数线性形式。
模型的灵感来自牛顿物理学以及更具体的万有引力定律,根据理论,体积越大,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通过类比,模型用于国家间的货物流动,强调贸易流随着贸易伙伴的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毗邻程度的增大而增长。
把公式(1)用对数重写,双边贸易流的矢量Fij被定义为:
Fij=Xβ+ε,ε~N(0,σ2) (2)
其中,X是解释变量,ε是白噪声误差项。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面板数据模型。广西东盟贸易中面板引力模型的对数形式一般表述为:
出口引力模型为:
CK=α0+α1GDPit+α2GDPjt+α3DISi+νi+uit (3)
进口引力模型为:
JK=α0+α1GDPit+α2GDPjt+α3DISi+νi+uit(4)
其中,Vi表示个体效应,Uit代表随机误差的异质性冲击,CK、JK分别代表广西对东盟各国的出口、进口值,广西的GDP、东盟各国的GDP以及广西南宁到各国首都的距离由GDPit、GDPit、DISi表示。各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合以及理论说明(见表1)。GDPi预期为正,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出口供给能力, 经济规模总量越大, 潜在的出口能力越大, 进而双边的贸易流量也越大。GDPj预期为正,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进口需求能力, 经济规模总量越大, 潜在的进口能力越大, 进而双边的贸易流量也越大。DISi预期为负,通常代表运输成本的高低, 从而成为阻碍贸易的重要因素。
三、计量方法及数据来源
在根据上文确定的实证检验模型后,笔者采用2001―2007年广西的GDP、CPI、对东盟各国的进出口额(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旧东盟五国剔除文莱,加上越南),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各期,单位为万美元,东盟各国的GDP来源于国际统计局《国际统计数据》,各国的CPI来自于省略网站,GDP的数据单位均为亿美元。GDP需要对CPI进行平减,以剔除价格因素,最后都对实际GDP取对数,进行估计。
四、实证分析
由于采用的变量样本数据在时间和截面纬度上具有短而宽的特点,数据处理上选用Eviews6. 0提供的面板结构工作文件( Panel Work file) ,侧重进行截面分析。
1.出口模型。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出口效应检验。首先,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模型在10%的显著水平下依然接受原假设,所以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2.估计结果。利用Eviews6.0中的估计方法对广西与六个东盟国的出口额的面板数据样本进行估计,最终结果为:
CK=8.477396+ 1.0782200GDPi+0.595759GDPj
-1.853519DIS+[gd] (5)
T值 (1.579283) (2.704027)*** (0.825925)(-2.133217)**
R2= 0.754041D.W=1.129918F=38.83243
注: *、**、***分别代表10%、5%、1%的显著性水平。
模型(5)的回归结果显示:引力模型的简单表述形式可以基本说明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拟合优度达到75.4%。对于广西GDP这个变量来说,其回归系数显著且为正,与预期符号相同,这表明广西的经济规模对于其出口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潜在的出口能力越大,进而出口的贸易流量也越大。弹性系数1.078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广西的实际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促进广西出口增加1.078个点。对于东盟经济体GDP这个变量来说,其回归系数为正,与预期符号相同,但不显著,这表明东盟体的经济规模对于广西出口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距离变量来说,其回归系数显著且为负,与预期符号相同,这说明在广西对东盟的出口中,距离因素的影响依然起一定的作用。表1反映了样本年限中,广西对六个东盟成员国的出口情况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广西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的自发性出口比重比较大,其次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在广西自发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
3.进口模型。广西对东盟贸易的进口效应检验。依然利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模型在10%的显著水平下依然接受原假设,所以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
4.估计结果。利用Eviews6.0中的估计方法对广西与六个东盟国的出口额的面板数据样本进行估计,最终结果为:
JK=4.835322+ 1.633838GDPi+0.725958 GDPj
-2.245118DIS+[gd] (6)
T值 (0.602917) (1.837430)*(0.468001) (-1.582613)
R2=0.471276D.W= 2.170595F= 11.29037
注: *、**、***分别代表10%、5%、1%的显著性水平。
模型(6)的回归结果显示:引力模型的简单表述形式只能部分地说明广西对东盟进口贸易流量的决定,模型的拟合优度仅为47.1%。对于广西GDP这个变量来说,其回归系数显著且为正,与预期符号相同,这表明广西的经济规模对于其进口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需求市场也就越大。弹性系数4.25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广西的实际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促进广西进口增加1.63个点,广西对东盟体的进口还有潜力。对于东盟经济体GDP这个变量来说,其回归系数不显著,这表明东盟体的经济规模对于广西进口的作用非常微弱,甚至可以忽略。对于距离变量来说,其回归系数显著且为负,与预期符号相同,但不显著,这说明在广西对东盟的进口中,距离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五、对广西的出口潜力测算
由于出口模型能比较好的刻画广西对东盟的出口贸易,所以笔者对出口贸易潜力的估算是运用引力模型模拟“理论”或“自然”状态下的潜在出口额,然后将一国的实际出口水平与模拟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值低于模拟值,就称之为“贸易不足”,相反则属于“过度贸易”。采用方程(3)来模拟2007年广西出口贸易潜力,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广西对越南、新加坡的出口贸易存在过度的问题,实际出口额与预测出口额的比例分别达到1.48794、1.510345,广西对泰国和菲律宾的比例基本处于正常水平,接近1,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则显示出出口贸易的不足。
六、结论
依据前文的计量分析结果,我们可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从估计的效果角度来看,引力方程基本能够解释广西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出口贸易量,但是在进口贸易的解释力上则不够强。(2)距离因素在广西向东盟的出口中,依然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西东盟出口贸易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需要将来后续工作的进一步说明。(3)根据引力贸易估计出来的潜在出口值说明了广西对越南、新加坡存在过度出口贸易的问题,对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参考文献:
[1]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世界经济,2001,(2):14-24.
[2]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 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2):3-12.
[3]刘芝萍.基于引力模型对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分析及出口潜力的预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5,(1):96-105.
[4]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47-50.
[5]吴俊.江苏省对外贸易地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9,(19):76-79.
[6]吕玉花.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数据[J].经济问题,2009,(10):29-31.
篇2
>> 浙江省FDI存量与进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研究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动态影响 建筑业工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时变参数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密度、距离、分割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韩国对华OFDI对母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经济集聚对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湖北省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日本大地震对黑龙江省与日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欧美债务危机对河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辽宁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试论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究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谈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毛日升.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6.8.
[4]徐同道.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7.
[5]周申,杨红彦.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省市和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3.
[6]李应振,李玉举.劳动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2.
篇3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时间序列;二次曲线拟合;残差自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9日
一、引言
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按照类别可分为货物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进出口贸易。改革开放初期,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对较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才突破10亿元大关,而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出口贸易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到2013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到16,011亿元。目前,有大量学者研究我国及各省的进出口总额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78~2013年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动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10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的是1978~2013年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这一指标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4年吉林省统计年鉴。(表1)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根据表1中的数据,利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并最终发现: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这一数据并非平稳性数据,而是呈现出一定的线性趋势。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该序列为非平稳序列,我们对这一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表2)可以看到,ADF检验的t统计量为4.21,大于1%、5%以及10%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原序列不适合用ARMA模型。
(二)模型的确定。再次对原数据进行观察发现,原序列呈现出一定的二次曲线趋势,于是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确定性因素进型分析,并采用曲线趋势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拟合结果并建立模型:
Tt=1629999-406152.3t+22101.41t2+et
t=(2.53) (-4.93) (9.96)
R2=0.94 ■2=0.93 F=238.73
(三)模型检验。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模型中t与t2的t统计量分别为-4.93以及9.96,其p值都小于0.05,因此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该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良好,模型中R2=0.93,调整后的R2为0.93,即■2=0.93>0.8,可见模型的拟合程度也十分良好,另外F=238.73,可见F统计量也十分显著,因此可以认为该模型通过检验。但是,为了检验该模型的信息是否提取充分,我们仍需对残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3。(表3)可以发现,残差的单位根检验P值大于0.05,因此可以认为残差是平稳的。为了更好的说明模型的信息提取充分,再次对残差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图1。(图1)图1显示,残差的序列相关图的Q统计量的P值全都小于0.05,因此可以认为残差为非白噪声序列,说明模型的信息提取不充分。残差序列的自相关拖尾,偏自相关一阶截尾,因此建立残差自相关为AR(1)模型。模型估计结果见表4。(表4)
为了能够检验模型信息提取是否充分,我们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图2。(图2)由图可知,自相关模型的残差为白噪声序列,模型信息提取充分,因此可以建立最优模型最优模型为:
Tt=1629999-406152.3t+22101.41t2+et
et=0.751et-1+at
(四)模型预测。从上述检验中我们知道,模型提取的信息十分充分,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相关的预测。因此,可以对吉林省未来10年的进出口总额作出最优预测,预测结果见表5。(表5)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度数据是一个不平稳的时间序列。从预测结果中可以发现,吉林省未来1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将在2018年左右突破2,000亿元,在2023年左右接近3,000亿元。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拉动人民的消费以及生活水平。对此,当地政府首先要把握好长期战略政策,利用吉林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辟并占领海外市场;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以便更好地宣传吉林省,并向国外输出产品;最后,要对特色产业进行扶持,以便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吸引外资,以拉动吉林省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内外学者对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都是从进出口单方面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进出口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较少。本文主要根据我国1980-2010年的样本数据,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并测算了外贸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度三个指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1.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逐步扩大,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经济增长举世瞩目。图1为进出口贸易与中国GDP增长趋势折线图。
从图中可知,1980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和GDP总体呈增长的趋势。1980年到2010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从181.2亿美元增长到15779亿美元,年均增速15.5%;同期,中国商品进口额从200.2 亿美元增长到139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4.7%。1980年到2010年,中国的GDP从4545.6 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率15.5%。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更是迅猛增长,从2001至2010年年均增长19.3%。中国进出口贸易和GDP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充分说明了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份额大幅下降,工业制成品份额大幅上升。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外贸结构的重要依据。1980年初级产品出口额为91.14亿美元,其比重为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90.05亿美元,其比重为49.7%。2009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其比重仅为5.3% ,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其比重高达94.7%,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结构,大大提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需求急剧上升。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受国内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进口机械设备等资本品。中国商品进口尤其是资本品的大量进口为中国经济增长添加了新的动力,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设备更新换代加快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2.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数据的处理和各变量相关系数分析。本文使用1980-2010年中国进出口额(MX)、进口额(M)、出口额(X)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数据。为了避免样本数据中所存在的异方差,对各变量取对数。
首先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用简单线性相关系数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用相关系数公式 ,来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借助EViews 5.1对中国GDP和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DP与MX、M、X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94045以上,说明它们之间相关性很强。
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检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指: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阶的时间序列向量单个来看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种或几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则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序列向量之间存在的关系称为协整关系。本文运用JJ方法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于协整方程个数的原假设依次检验,迹统计量
25.5965大于临界值24.2758,所以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三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迹统计量9.1018小于临界值12.3198,所以接受原假设,因此lnGDP、lnX、lnM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说明了中国的GDP与进出口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作进一步的检验。要使模型参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必须确定一个合适的自由度,根据赤池信息准则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为1,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1%显著水平上,中国经济增长不是进口的原因,进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不是出口的原因,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即存在出口和进口到经济增长都存在的单向因果关系;中国出口不是进口增长的原因,但进口是出口增长的原因。他们也存在进口到出口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中国进出口的增长都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进出口的增长没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进行协整检验表明,中国GDP与进、出口之间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说明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稳定机制。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篇5
[关键词]汇率波动 平稳性检验 协整分析 格兰杰检验
汇率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的变动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如贸易收支、资本流动等。它的变动可能会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定量的方法来估算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
一、实证分析
(一)变量说明
REX表示中国的出口数额,RIM表示进口数额,TOTAL表示进出口总额,都经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PI调整(以1988年=100为定基指数)以消除价格因素影响;REER为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人民币一美元的实际汇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商务年鉴2008》。
(二)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本文采用ADF检验进行单位根检验,平稳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
(三)协整关系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这四个序列在10%水平上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运用 Engel―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验证LNREX、LNRIM、LNTOTAL与LNREER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对LNREX、LNRIM、LNTOTAL与LNREER是做回归,然后对回归残差进行平稳性 ADF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序列满足单整阶数相同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两个非平稳序列之间就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可有效避免伪回归问题。因此,对于经过平稳性检验后验明为同阶段的序列,要进行协整性检验,分析他们之间的协整关系。下面对LNREX、LNRIM与LNREER是否协整做进一步检验。采用EG两步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ε的A DF 检验值均大于其显著性水平为l %、5%和10%的临界值,说明ε是不平稳的。但D(ε) 的ADF检验值小于其显著性水平10%的临界值,表明ε是一阶单整的,即LNREX、LNRIM、LNTOTAL与LNREER存在协整关系。
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该分析说明了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的长期稳定的数量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所选的自变量必然是导致因变量变动的原因,还需要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评价
协整检验结果说明我国汇率波动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与二者相关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一样,这种均衡关系也不能确定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验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利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分析。
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前提下,得出格兰杰检验的p值,其中P(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X)=0.0637,P(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IM)=0.0979。可知出口不是汇率的格兰杰因,汇率是出口的格兰杰因;进口不是汇率的格兰杰因,汇率是进口的格兰杰因。
二、结论
通过上述对我国1988-2006年的汇率波动与进出口贸易面板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如下结论:
1、协整检验结果说明了长期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汇率的增长会引起出口的增长,进口的降低;而汇率的降低会引起了出口的降低,进口的增加。并且,汇率波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没有出口贸易那么明显。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汇率的变动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均存在因果关系,即对进出口都产生显著影响。一般贸易理论认为,如果一国的本币升值,就意味着本国出口商品相对涨价,相对削弱本国的出口竞争力,从而引起出口水平的下降。因此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同样的结果,我国汇率的变动对出口也产生影响。
因此,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避免国际贸易中的经济损失,是一个值得当前和今后深思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程瑶,于津.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9(3):75-82
[2] 谷宇,高铁梅.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 世界经济,2007(10):49-57
篇6
关键词:规避风险 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结算 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稳步攀升,人民币逐渐成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重视的流通货币,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人民币计划结算货币的重要作用。自2010年起,我国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更为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家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导致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进出口企业在使用第三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时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同时,随着我国同东盟国家以及内地、港澳地区贸易、人员往来、投资等的迅速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来合理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我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随着美元汇率的不断降低,我国外汇储备将会出现大幅缩水,面对这种形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而迈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第一步就是要实现人民币的进出口贸易结算。这是加快人民币国家化发展进程、维护人民币国际地位、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大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已经逐步推行了人民币结算,但是,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结算中仍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这并不利于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风险进行详尽研究,深挖隐含其中的真正原因,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这对促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概念解析
(一)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基本内涵
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主要是指我国企业同国外企业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时,以人民币的形式计价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对外结算,银行为其提供的利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国际结算业务。此时,人民币将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结算的货币职能。
(二)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意义
进出口进行人民币结算是2009年7月开始的,并逐渐收受各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的普遍欢迎。这对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有利于帮助现代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对促进企业贸易投资的便利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保持稳定的外贸增长;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面拓展,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助于帮助我国企业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值得提醒的是:人民币结算货币的选择并不是由我国单方面决定的,因此,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本定律,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定律才会进一步推进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进程。
二、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容易造成进出口企业计价能力的降低
在我国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中,如果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那么人民币计价的风险也是存在的,即:人民币计价能力的高低。目前,纵观我国进出口企业的现状,我国大部分进出口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偏低,特别是在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上,我国很多企业甚至并不具备定价能力。例如:有的进出口贸易中,很多外国企业在接受了人民币的货款后通常会按照当天的汇率将其折算成美元,国外企业在进行贸易交易时就可以采用美元的交易方式进行。可见,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中并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计价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币结算方式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存在境外交易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风险
在我国进出口企业中,在对计价货币进行选择中,考虑最多的就是汇率的变动情况和稳定程度。目前,由于进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方式还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也在提高。由于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的不断升值,进出口贸易企业一定会持有一些人民币,但是,如果一旦人民币出现贬值的情况,那么企业的盈利就会受到影响。可见,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波动将会导致我国同周边国家贸易环境的恶化,从而造成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的增加。
(三)境外人民币来源少带来的结算风险
目前,我国境外人民币的主要来源包括: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资金、内地居民的境外人民币消费、中央银行的货币互换的人民币资金等。但是,由于我国境外人民币流通量、金额都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在境外的人民币处于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中。因此,境外企业要想获得一定的人民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再加之我国境外还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民币买卖市场,人民币还不属于自由兑换的货币,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存在自由流动性差的问题。很多进出口企业都在热切盼望人民币的升值,但是,这并不是任何企业能够左右的。因此,在进出口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方式的风险还较多。
(四)境外人民币持有企业存在的信誉风险
在进出口贸易中,企业信誉的好坏是决定企业外贸风险的关键。国际上对于通用的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风险有很多参照的标准和案例来执行,但是,对于人民币结算而言,很多信用证贸易在很多国家的中小银行中难以开展。例如:如果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很难说服客户接受这种付款方式,如果我方企业坚持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而对方企业又很难找到以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开信用证时,就很容易产生潜在的风险。
四、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的有效规避
如前所述,由于进出口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进出口企业及国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一定的政策来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做到从根本上降低风险,从而保证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对人民币的监管力度,努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必要的监管。因此,加强对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必须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人民币结算的监管力度。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建立合理、高效、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减少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的发生。例如:建立完善的人民币进出口贸易结算流通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真实性的检查力度等。
(二)建立完善的人民币境外运作机制
完善的人民币境外运作机制是扩大人民币回流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进出口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为主要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在境外的人民币使用量较少,因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境外的使用量、扩大人民币境外的使用范围,促进境内的人民币循环力度的加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我国政府可以建设人民币资金回流通道,放宽对人民币的管理措施,开放外汇市场,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循环的进程。例如:在国际中建立股票市场,引进同我国贸易关系较为密切的周边国家的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接受力。
(三)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
目前,由于我国有限的条件,进出口贸易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在服务效率、服务范围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人民币结算清算系统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增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契合度,在不断拓宽支付清算业务服务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银行系统清算的渠道。另外,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务机构进行人民币结算时应采用不同的清算渠道。例如:适当扩展人民币清算系统的开放时间,突破8小时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
(四)努力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要想切实提高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适用范围和接受程度,避免结算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尽快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例如: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产品的质量、帮助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为推进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尽快提升进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定价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定价能力受到我国商品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大宗商品比例较高的现状,但是这些大宗商品的定价基本是以美元的形式进行的。这就造成人民币很难推动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另外,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定价能力还受到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这对于境外企业而言,进出和出口采用同一种货币计价将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的发生。可见,人民币还是无法触动美元的地位。因此,必须不断提升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定价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或者降低我国进出进口加工贸易的比重,从而实现用人民币计价的最终目标。
总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的风险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全面促进人民币在进出口贸易结算中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新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5): 78-79.
[2] 李婧.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J].世界经济研究,2011(2):13-19.
篇7
关键词:实际汇率 对外贸易 城乡就业 结构VAR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每年以8%-12%左右的速度不断增加,2009 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同比下降 20.1%和 13.1%,进口增长比率同比下降 6.7%和 14.8%, 外部需求减少和汇率升值的双重冲击对我国的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影响显得更为明显。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慢,GDP增长率前三季度分别是8.1%、7.6%、7.4%,2013年前三季度GDP增加速度达到7.8%,经济增长中绝大部分的是由对外贸易带来的。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2.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976.9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6.5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4%;进口5.92万亿人民币,增长6.7%;贸易顺差6770.6亿元人民币,扩大58.5%。巨大的贸易余额对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
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升值已经达11%,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9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指数较8月出现小幅升值,而REER累积升值,对我国出口增速带来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汇率变化的滞后效应,强势的人民币将继续对未来出口增长构成压制。REER升值反映了本国国际收支盈余,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同时也是对一国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反映。美元的疲软可能将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增长将更加依赖于国内需求的增长,同时需要有灵活的汇率政策来加以应对。此外,如果经济增长可以更多体现在服务业的发展上,就将进一步带动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带动消费和就业的增长。2012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但是尽管如此,由于经济形势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2013年就业形势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因此,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是否对中国就业形势产生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是否会对中国就业形势带来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在中国经济市场形势下如何实施汇率政策以及贸易政策来缓解我国就业问题是值得目前探讨的重点。
文献回顾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Morten O. Ravn(2010)等人通过面板SVAR研究发现政府支出的增加带来私人消费的增加、恶化贸易平衡、以及有效汇率的贬值。Mehmet Ivrendi等(2010)通过SVECM模型研究货币冲击、贸易平衡以及汇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价格水平下降,产出的减少,汇率升值,在短期改善贸易平衡。学者Kazunobu Hayakawa(2009)对东亚洲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东亚洲中间产品贸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更为严重,并且负面影响程度大于关税对贸易的影响。
马歇尔-勒纳条件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在其进口商品国内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与其出口商品国外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其货币对外币的贬值及由此带来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涨跌才能改善外汇收支的状况;两者之和小于 1,外汇收支会恶化;两者之和等于1,外汇收支状况不变。卢向前和戴国强等(2005)的研究发现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成立。谷宇、高铁梅(2007)从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与进出口关系的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将对出口产生负向冲击的结果。李广众和Voon(2004)关注了汇率波动性对制造业不同部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汇率波动性对制造业中各细分行业出口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不都表现为负向冲击。叶芳、朱孟楠(2012)运用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但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并不大。黄锦明(2010)通过实证分析发展中国的进口贸易在长期内主要受国内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的影响。在短期,只有进口贸易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关于贸易与就业的理论,比较典型的理论有H-O-S理论,认为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之间的差异是导致国家之间形成贸易关系的主要原因。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资金、技术相对丰裕,劳动力成本高昂且相对稀缺,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相对短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而且丰富。由此,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情况会随着国际贸易的影响而变化,并且能够反过来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其次有凯恩斯的贸易乘数理论,认为贸易顺差能够通过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国内就业水平。有国外学者认为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筛选意愿和劳动者搜寻工作的匹配成本,从而降低了就业水平。AlessIia lo Turco(2013)认为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在高贸易强度的公司得到加强,只有高强度出口似乎才能促进劳动力技能升级,公司国际化带来的就业效应对公司生产规模带来积极的影响。国内学者对国际贸易与就业的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冯其云、朱彤(2012)利用中国 2001-2010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认为进口的就业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出口对各地区的就业均为显著正向效应。陈昊(2011)运用面板数据从进口、出口、贸易顺差三个层面考察对外贸易对中国城镇就业水平当期和滞后影响的调整,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抵消效应依然明显,且存在时滞摩擦。还有学者通过地方性的对外贸易与就业的实证的研究发展,短期内对外贸易出口不仅没有促进就业增长,反而对失业人数增加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不少学者研究汇率与进出口的关系,但很少将其对就业的影响包括进去;尽管不少学者研究就业的问题,但很少考虑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变化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而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又通过要素价格影响劳动力市场,进而影响就业。鉴于人民币汇率、进出口、GDP 和就业之间客观存在的内生性关系,本文通过构建结构 VAR 模型对其动态的影响进行研究。
数据描述和分析
(一)数据描述
本文选取1980-2011年度数据。实际汇率采用了 IMF 的实际有效汇REER指数,人民币对主要国家货币加权实际汇率更能综合反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其他汇率指标相比,实际有效汇率能更好地反映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此外,实际有效汇率还能更好地表示出汇率的波动性。REER 的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 IFS数据库。对外开放程度 IMP,用进出口额占 GDP 的比重来表示,城乡就业结构差异(DUR)用城乡就业人数之比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所有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及模型稳定性检验
SVAR模型是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根据AIC和SC原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1阶,所以可以建立VAR模型,进一步确定SVAR模型进行参数约束,识别SVAR模型。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本文研究采用EVIEWS6.0进行。
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指检验方程不包括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根据 SIC准则自动选择。
根据表1, REER、EXP、DUR在1%的显著性水平是一阶差分平稳的,即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需要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Johanson协整检验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其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至少存在一个协整方程,模型中各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另外,被估计的模型所有根的模小于并且位于单位圆内,如图1所示,因此模型是稳定的。
实证分析―SVAR模型的识别
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是研究变量间动态冲击效应较成熟的方法,它是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提出的。一个n元p阶的SVAR模型:
若A可逆,则
其中,
一般而言,简化式残差μt是结构式残差εt的线性组合,是一种复合冲击。对于n元p阶SVAR模型,需对结构式施加n(n-1)/2限制条件才能识别结构冲击。本文建立的SVAR模型含有3个内生变量,即n =3,需施加3个约束条件。本文采用 Amisano & Giannini(1997)提出的AB模型来识别结构冲击,即分别对A、B矩阵施加短期约束,将B设为单位矩阵,A矩阵的主对角元素设为1,本文SVAR中变量的排列顺序为:实际汇率、贸易开放程度、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一般根据经济理论有长期和短期约束,长期约束最简单的就是零约束,本文所选取的三个变量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选择短期约束,根据经济意义,约束条件为:进出口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认为进出口贸易与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之间当期不存在相互影响,所以a23=0,a32=0,实际有效汇率REER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可能产生影响,但是可以认为当期不存在影响,所以a31=0,应用EVIEWS6.0对三个模型分别进行估计,从而可得矩阵A的解。
结果分析
(一)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能够比较直观地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其效应,本文选取默认滞后期为10。根据图2所示,就业结构差异的增量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起初是没有响应的,但从第二期开始逐渐变为负,到第3期开始逐渐趋于平缓,接近于-0.2个百分点,这说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结构差异几乎没有影响,但后期会增加就业结构差异,并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会扩大城乡就业结构差异。图3表明,就业结构差异的增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的实际应用相吻合,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逐步深入,市场体制、汇率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大。
进出口贸易冲击对就业结构差异增量的影响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中,就业结构差异对进出口贸易冲击的响应首先是正的,并且在第三期达到最大,之后开始下降,长期来看,接近于0.4个百分点,这表明,进出口贸易短期内扩大了就业结构差异,但从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控制了就业结构差异的增加。这与凯恩斯贸易乘数理论一致,在这期间,城乡就业结构差异的增量是不断增加,如图5所示。
(二)方差分解分析
应函数描述的是S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以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表2 是跨期为20的城乡就业差异增量的方差分解。从表2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城乡就业结构差异增量的影响是逐期增强的,而进出口贸易对城乡就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先是迅速增强,然后增加速度变缓,但是预测依然有增加的趋势。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进出口贸易对就业结构差异增量的作用明显大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就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如在第20期,就业结构差异增量的预测方差48.5%可以由进出口贸易的变动来解释,而只有10.1%可以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解释,这可能是汇率影响进出口,从而影响国内城乡就业需要一定的时滞。
结论
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城乡就业结构没有影响(城乡就业结构差异的增量对实际有效汇率冲击的响应在短期内接近于零),但是从长期来看,实际有效汇率加剧了城乡就业结构差异(城乡就业结构差异增量对实际有效汇率冲击的响应长期内为负增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短期能够迅速扩大我国城乡就业差异,但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对就业差异的影响将会一直存在(城乡就业结构差距增量对进出口贸易冲击的响应长期内趋于稳定不变)。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人民币有效汇率虽然对我国城乡就业结构差异的影响不大,但在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情况下,政府也不能忽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要理性地看待人民币升值。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城乡就业的作用逐步增强,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60%以上,在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的今天,出口拉动就业的道路已经成为我们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也不能完全依靠对外贸易来解决就业问题,在当前人力资源的供求出现结构性矛盾时,要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要求,必须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增加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缓解我国紧张的就业形势。政府要改变观念,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要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贸易发展,以乡镇企业带动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以此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失业问题,最终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Morten O.Ravn, StephanieSchmitt-Grohe,MartinUribe. Consumption,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12(59)
2.Mehmet Ivrendi, Bulent Guloglu. Monetary shocks, exchange rates and trade balances: Evidence from inflation targeting countries[J].Economic Modelling 2010(27)
3.Kazunobu Hayakawa, Fukunari Kimura.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in East Asia[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9(23)
4.古晓慧.中美贸易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J].商场现代化,2008(9)
5.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5)
6.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
7.李广众,Lan P. Voon.实际汇率错位汇率波动性及其对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1998平行数据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
8.叶芳,朱孟楠.FDI、人民币有效汇率对我国区域间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2(5)
9.黄锦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1995-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9)
10.Pissarides C A.Short-Run Dynamic of Unemployment,Vacancies,and Real Wages[J].American Econimic Review,1985(75)
11.Elhanan Helpman.Oleg Itaskhoki and Stephen Redding.Ineduality and Unemployment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etrica,2010(4)
12.AlessIia lo Turco and Daniela Maggioni.Does Trade Foster Employment Growth in Emerging Markets?Evidence from Turkey[J].World Development 2013,Vol. 52
13.冯其云,朱彤.中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2)
14.陈昊.中国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匹配视角的省际数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
篇8
现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助力,是全球资本重要的流入对象,逐渐由农业经济转向现代化及工业化,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本文简单研究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和商品结构的影响,并研究汇率制度与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产品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进出口贸易
一直以来,汇率制度对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是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国际经济学研究重点。汇率制度可引起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结构变化,影响贸易流量,并对国际收支有很大影响。为此,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主要从贸易流量和商品结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一、进出口贸易流量影响理论
弹性分析法是国际收支研究重要理论,以此形成马歇尔—勒纳条件式。该理论有6个假设条件:(1)国际收支不存在资本流动,仅源自于贸易收支;(2)收支差额因货币贬值受到的影响;(3)假设进出口商品供给的弹性无穷大;(4)在收支调整过程中没有时滞效应;(5)当产业及就业不变时,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和价格呈函数关系;(6)收支平衡为弹性模型分析起点。早在1861年,英国名为葛逊的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国际借贷理论[1],认为借贷关系是汇率变动主要影响因素,汇率决定了外汇供给和需求,外汇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国际借贷,包括资本流动、商品进出口和债券买卖等。此理论假设有6个:(1)汇率由市场完全决定,且完全浮动,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2)汇率变动维持外汇市场平衡;(3)国际收支处于平衡;(4)除经常账户及资本金融账户外,收支不包括其他账户;(5)将贸易账户视为经常账户,不受进出口商品供给影响,仅受到实际汇率和内外需求的影响;(6)资本金融流动仅仅受到外国利率、本国利率的影响,及对未来汇率的影响。在上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汇率资产组合分析法[2],认为:(1)有价证券为庞大投资载体,与货币之间有较好替代性,有价证券直接影响货币供求存量;(2)在风险因素下,非套补利率平价无法成立,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仅能部分替代;(3)汇率决定了国际收支及金融资产存量结构。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理论
汇率制度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直接无直接联系,间接影响贸易结构,在该方面未形成坚实理论基础。生产结构变化是引起贸易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体现在:生产技术和要素禀赋变化,各行业间汇率不完全传递。要素禀赋论于1919年提出,1933年完善[3],有9个假设,(1)仅存在A、B两个国家,X、Y两种商品,L劳动和K资本两种生产要素;(2)假设A国和B国生产函数相同;(3)X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Y商品属于资产密集型;(4)商品生产方面无规模经济;(5)A国和B国消费偏好一致;(6)A国和B国无专业化生产;(7)A国和B国在商品、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8)在国内,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不可跨国流动;(9)无贸易成本。近年来研究主要将汇率不完全传递与汇率制度、货币政策等联系在一起。汇率不完全传递对贸易结构作用机制为,各行业间汇率传递差异,使各类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贸易流量。
三、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产品结构的关系
1.经济增长
在出口贸易上,经济增长为出口贸易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有利于持续维护生产活动,是出口贸易重要物质基础。在规模经济下,商品生产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都将成为可能,但由于内部市场有限,制约了规模经济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离不开规模经济。由此可见,中国正值经济水平及规模经济发展重要时期,对出口贸易发展有迫切需求。汇率波动性和水平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但出口商品生产和价值却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尽管汇率变动是出口贸易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汇率变动在经济体内部不可能完全独立,经济增长对汇率变化也有一定影响。在进口贸易上,由于经济增长,导致进口需求增加。经济增长作为进口贸易物质保障,在投资、生产和消费等各领域都采用了进口资源,以此确保经济得到可持续性增长。汇率变动贸易效应对进口贸易有很大影响,经济增长对汇率变动有一定制约。
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及要素禀赋体现,出口商品的结构基础在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决定着各种产品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在市场供给中起到主导作用,对出口商品数量及种类有直接影响。在跨国公司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及生产网络化发展下,出口贸易逐渐表现出内部化特点,产业内贸易获得飞速发展,跨国公司内出口商品结果与产业结构相同。汇率变动影响商品出口价格,但因为出口商品的结构主要由生产结构决定,故汇率不是唯一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因素。在进口商品上,汇率制度与进口贸易产业结构的关系体现在:
(1)进口商品结构最终由产业结构所决定;
(2)进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日益相同;
(3)汇率变动对进口商品结构有重要影响。
四、结束语
汇率制度和进出口贸易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中国金融的开放程度较低,其他国家汇率制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极大影响。笔者查阅资料后,分析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谷家奎,陈守东,刘琳琳.汇率变动的贸易溢出效应:时变性与异质性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5:1-10.
[2]朱孟楠,陈欣铭.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分析——经济结构、经济冲击与政治偏好[J].国际贸易问题,2014,5:154-164.
篇9
关键词:对外贸易投资;实际有效汇率;进出口贸易;VEC模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制性生育政策、低生育陷阱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微观机理与实证检验”(项目编号:714731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目“长江三角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开放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JJD790025)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3-0097-05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对外贸易、投资和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4.2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的24.59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2015年,受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双降”,全年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同比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同比下降13.2%,但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占GDP的36.3%,其中出口占GDP的20.9%,进口占GDP的15.4%。在经济新常态下,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起着重要作用,更是新形势下提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很多,而汇率水平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汇率水平,尤其是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直接影响了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本国汇率贬值将降低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价格,从而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有利于出口;本国汇率贬值将提高以本币计价的外国商品的价格,从而不利于进口。相反,汇率升值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大幅升值。截至2015年6月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62%,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5.75%。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一步加大,这无疑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走势。
关于汇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基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认为:当出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与进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之和大于1时,本币贬值有利于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相反,当进出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之和小于1时,本币贬值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收支。随后的大量研究围绕着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验证展开。Rose(1991)利用1974年到1986之间的年度数据对5个主要OECD国家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表明,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并不显著,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①。Bahmani-Oskooee(1998)利用协整方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弹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弹性足够大,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②。Wilson(2001)通过分析货币贬值对马来西亚、韩国和新加坡的贸易收支的影响,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这些国家不成立③。Inrandoust,Ekblad和Parmler(2006)利用基于似然估计的面板向量协整方法分析了1960年到2001年瑞典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双边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中仅有两个国家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④。Sastre(2012)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贬值有利于改善西班牙的贸易收支⑤。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学者们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进出口贸易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论差异较大。谢建国、陈漓高(2002)通过协整分析及冲击分解,验证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并没有明显影响,中国贸易收支短期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状况,而长期则取决于国内供给状况⑥。卢向前、戴国强(2005)利用1994―2003年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着显著的影响⑦。谷宇、高铁梅(2007)认为在长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在短期,对进口、出口都表现为负向冲击,但对进口的冲击效应稍大⑧。Zhang和Sato(2012)利用1987―2009季度数据建立和估计了VAR模型,研究发现中国的贸易平衡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为外部需求冲击⑨。丁正良、纪成君(2014)建立VAR模型对197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以及实际汇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贬值促进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弱;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⑩。杨凯文、臧日宏(2015)使用GARCH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运用ARDL协整方法研究在现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具有负面的传导效应,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会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11}。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汇率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由于数据来源、模型建立、计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所得结论并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2001年1月至2015年9月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以月度数据代替年度数据与季度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且在构建模型时加入外商直接投资这一变量,从而更好地评估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二、模型的构建和数据、变量的选取
1. 分析框架
考虑一个不完全替代模型,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均为非完全替代品。我们假定本国的进口需求M是本国的国民收入水平YD、本国商品价格P、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商品价格PX*,人民币名义汇率E的函数。本国的出口需求X是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水平YW、本国出口商品价格PX、贸易伙伴国的商品价格P*、人民币名义汇率E的函数。假定本国的出口商品价格PX等于本国的商品价格P,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商品价格PX*等于其国内的商品价格P*。我们不考虑供给方面的影响,假定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则进出口贸易的函数可以表示为:
实际有效汇率REER(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是对名义汇率进行物价调整后得到的汇率,反映了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有:
因此,式(1)和式(2)可改写为:
为了甄别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将FDI这一变量引入进出口方程,有:
本文将对模型(6)和模型(7)分别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
2. 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鉴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贸易的短期波动性大,本文采用月度数据,样本期为2001年1月至2015年9月。进出口月度数据来自EIU数据库,并根据进出口价格指数调整为定基数据。进出口价格指数来自中经网月度数据库,并根据2009年1-12月《中国对外贸易指数》各期进行了向前和向后的定基转换为以2005年为100的定基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库。本文中,REER上升表示人民币升值,REER下降表示人民币贬值。FDI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由于缺乏GDP的月度数据,所以国内收入水平YD以工业增加值指数代替,工业增加值指数来自BVD的EIU数据库。国外收入水平YW是以美元衡量的实际的外国收入,由中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按照各国占中国出口贸易的权重加权得出,YW=∑wiYi。其中,i槲夜主要的十大出口贸易伙伴国,即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俄罗斯、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亚。wi为贸易权重,根据IMF《国际贸易方向统计》各期贸易伙伴国占中国出口贸易的权重计算得出。Yi为各国的月度GDP,由各国季度GDP通过二次函数插值法计算得出。以上数据都转换为以2005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并采用X12加法模型进行季节调整后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export,lnimport,lnreer,lnfdi,lnyd,lnyw。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由于进口、出口、国内收入水平、国外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具有内生性,因此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 (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进行分析。VAR模型是由Sims(1980)最先提出的一种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该模型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直接考虑时间序列中各经济变量间的关系,采用多个方程联立的形式,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VAR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为滞后阶数,T为样本个数,k*k维矩阵Φ1,∧,Φ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参数,ξt为k维扰动向量。
VAR模型只有在变量是平稳的条件下才是稳定的。如果时间序列不平稳,但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建立具有协整约束的VAR模型,即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VEC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其中,ecm是误差修正向量,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矩阵a反映了变量之间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系数矩阵Γi反映各个变量的短期波动对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短期变化的影响。VEC模型既衡量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也反映了变量之间的短期变化。
1. 变量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在利用变量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扩展的迪克―富勒(ADF)检验对lnexport,lnimport,lnreer,lnfdi,lnyd,lnyw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
由ADF检验可以看出,lnexport,lnimport, lnreer, lnfdi, lnyd,lnyw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项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所有的变量均为一阶非平稳的时间序列I(1)。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Johansen在1988年及1990年与Juselius一起提出了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多变量协整检验方法,将所有的变量都视为内生变量,相对于单变量协整模型而言,残差更小,解释力更强。我们对模型(6)和模型(7)分别进行协整检验,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合适的滞后期。检验结果见表2、表3。
检验结果显示,模型(6)和模型(7)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没有协整关系的零假设,并接受至多有一个协整向量的零假设。因此,模型(6)和模型(7)存在协整关系,且仅存在一个协整向量。
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量。进口协整方程显示,长期内,实际有效汇率会对进口形成正向的冲击,汇率升值增加进口,汇率贬值减少进口,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国内收入对进口产生正向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产生负向的影响,并且两者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国内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影响的弹性都大于1。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的长期影响不显著。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进口主要受国内需求的拉动。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6%,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拉动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进口商品的需求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我国的进口贸易主要以初级品和资本品的进口为主,这些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因此汇率水平导致的进口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也较小。出口协整方程显示,长期内,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形成负向的冲击,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形成正向的冲击,并且统计上都是显著的。这一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将不利于中国出口的长期增长,相反,实际汇率的贬值则将促进中国出口的长期增长。由出口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国外收入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扩大对中国的长期出口也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变量的系数大小来看,汇率、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的弹性都大于1。
2. VEC模型
由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可知,进出口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或国外收入、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VEC模型研究各变量之间动态的短期和长期关系,VEC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进口VEC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产生负向冲击,国内收入对进口产生正向冲击,并且这些影响都是显著的。实际有效汇率在短期内会对进口产生负向冲击,汇率升值会抑制进口。汇率升值1个百分点,进口将在滞后两期时减少1.2个百分点。国内收入在滞后两期对进口产生正向的影响,国内收入上升增加进口需求,收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进口将增加0.626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在短期对进口产生正向的影响,但影响较小,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进口增加0.08个百分点。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长期影响方向相反,表明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会带动相关设备、产品的进口,增加进口,而长期则会产生替代进口的作用。进口VEC模型表明,短期内汇率对进口会形成负向冲击,出现汇率升值抑制进口的现象,与谷宇、高铁梅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似。这一结论与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相悖。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释:一方面,汇率影响具有滞后性。汇率升值后,由于合同期的存在以及价格和市场的滞后反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后才会对进口产生正向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与市场的汇率升值预期有关。当市场存在升值预期时,理性的进口商会推迟进口,以获得更多的利益。2001年以来,我国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市场的确普遍存在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此外,长期协整关系对短期进口贸易的调整非常微弱并且不显著。
从出口VEC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内,除了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是统计显著外,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短期内,汇率对出口形成负向冲簦汇率升值增加出口,汇率贬值减少出口。汇率的影响在滞后两期才产生效果,汇率升值1个百分点,短期出口将下降1.315个百分点,低于长期中的出口汇率弹性,但大于短期的进口汇率弹性。国外收入的增加转化为出口需求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时滞,因此短期内不影响进口需求,长期会对进口需求有正向的影响。同样,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无法转化为出口生产力,不影响出口;长期有促进出口的作用。当变量之间偏离长期均衡时,长期均衡关系对出口的短期波动的调整也是非常微弱的。
3. 汇率变化的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和VEC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观察模型中的各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冲击是如何反应的。在VEC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我国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受到国内外收入水平、实际有效汇率、外商直接投资扰动时变动的方向与变动的范围。
图1显示了我国进口贸易对实际有效汇率、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月度),纵轴表示进口对冲击的反应。本期汇率的一个冲击会对进口产生负向的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并没有立即形成,从滞后两期开始,在滞后三期达到最大值,并且此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国内收入冲击会对进口贸易产生正向的影响,在滞后三期时达到峰值,并从第五期开始形成稳定的正向影响。尽管收入的冲击影响幅度较小,但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贸易会形成正向冲击,冲击在滞后两期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步减弱,直至冲击影响消失。从进口贸易的脉冲响应可以看出,进口主要受汇率和国内收入的冲击影响,且汇率的冲击影响大于国内收入的冲击影响。
下图2显示了我国出口贸易对实际有效汇率、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脉冲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月度),纵轴表示出口对冲击的反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有效汇率冲击对出口会形成负向的影响,在滞后三期时达到最大值,且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汇率冲击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的影响。国外收入冲击对我国出口贸易短期内几乎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出口形成正向的冲击,在滞后两期时形成最大的冲击,且冲击的影响时间较长,但冲击的影响幅度较小。从出口贸易的脉冲响应看出,出口主要受汇率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影响,且汇率的冲击影响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影响。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前文的结论。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2001年1月到2015年9月的月度数据,建立VEC模型分析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短期,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表现为负向冲击,汇率升值减少进口,汇率贬值增加进口;国内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都表现为正向冲击。在长期,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口产生正向冲击,但并不显著;国内收入对进口产生正向冲击;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产生负向冲击。(2)在短期,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即汇率升值减少出口,汇率贬值增加出口;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没有短期影响。在长期,实际有效汇率、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产生负向冲击,而国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产生正向冲击。(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大于对进口的影响,出口的汇率弹性大于进口的汇率弹性。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尤其对出口贸易。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影响国际收支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影响出口而非进口,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汇率贬值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能增加出口,进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将不利于中国出口的长期增长,相反,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则将促进中国出口的长期增长。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很高,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进出口出现双降的201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仍达到36.3%。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关系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受名义汇率、价格水平、外部冲击等多方面的影响,汇率的调整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多方面的因素,谨慎行事。
注释:
① A. K. Rose,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s in a Popula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oes the “Marsholl-Levner” Condition Ho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30(3-4),
pp.301-316.
② M. Bahmani-Oskooee, Cointegr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Long-run Trade Elasticities in LC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1998, 12(3), pp.89-96.
③ P. Wilso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Rrade Balance for Dynamic Asian Economies―Does the J-Curve Exist for Singapore, Malaysia and Korea?Open Economic Review, 2001, 12(4), pp.389-413.
④ M. Irandous, K. Ekblad and J. Parmler, Bilateral Trade Flows and Exchange Rate Sensitivity: Evidence From Likelihood-Based Panel Cointegration, Economic Systems, 2006, 30(2), pp.170-183.
⑤ L. Sastre, Simultaneity Between Export and Import Flows and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Economic Modelling, 2012, 29(3), pp.879-883.
⑥ 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世界经济》2002年第9期。
⑦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⑧ 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
⑨ Z. Zhang and K. Sato, Should Chinese Renminbi be Blamed for its Trade Surplus? A Structural VAR Approach, The World
Economy, 2012, 35(5), pp.632-650.
⑩ 丁正良、纪成君:《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进口、出口、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2期。
篇10
关键词:闽台进出口贸易
地理位置、经济政治背景比较
福建省作为我国一个沿海开放地区,地处我国东海之滨,面对台湾,接近港澳,是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并且也是全国第二大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华侨港澳台胞在推动福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福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全国进出口高速增长的大环境,给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带来了良好的氛围,带动和促进了福建的经济腾飞。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国家政策使全省已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格局,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台湾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宝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背景使得它更便于与祖国内陆和国际地区进行经贸合作。同时,台湾与美国、欧洲、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也都有着大量的经济贸易,与福建等内陆各省更是早有密切的民间文化交流。在两岸尚未实现直接“三通”,经贸关系尚未实现正常化情况下,两岸的经贸关系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祖国内地已成为台湾最主要的投资地、最大出口地之一及最主要贸易顺差来源,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正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总体比较
“九五”期间,福建省累计出口额大约518亿美元,比“八五”翻了近一番,年递增10.3%。2000年,福建进出口贸易总量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2.23亿美元,居全国第6位。2001年全省进出口贸易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226.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出口139.22亿美元,增长7.9%,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6位;进口87.04亿美元,增长4.7%,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2002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84亿美元,其中出口17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5%;进口110.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全省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同世界上2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全年出口上千万美元的商品共有60多种。福建外贸发展已经呈现出由“求量”向“重质”的转变。福建经济快车之所以能够长期迅跑,很大程度得益于外贸这匹强劲有力的“黑马”。福建外贸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即: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档次不断提升;贸易方式有新的转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项目明显增多;出口市场趋于相对均衡;对外贸易实现“顺差顺收”的良性局面;外贸经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从1995年到2002年的进出口贸易指标上看,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呈现波浪式的起伏波动:2000年达到最高值,进出口总额为28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483亿美元,进口额1400亿美元;而2001年却呈现出衰退迹象,进出口贸易总额甚至低于1997、1998、1999三年。在经历了2001年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后,2002年台湾省的经济贸易开始缓慢复苏,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出口增长,1至9月,对外出口增长5.1%,其中对内地出口成为带动台湾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景气尤其是两岸贸易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台湾对外贸易扭转颓势,对带动经济走出谷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岛内的民间消费及民间投资仍然疲弱,使整个经济呈现“外温内冷”的状况,全年经济呈现低增长态势。(见表1)
从以上具体数据可以看出,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台湾则呈现上下起伏波动的形势。虽然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在近年有相当快的发展,在全国也排名前列,但与台湾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到2002年为止,福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为台湾的1/10左右,进口额差距则要更大一些。因此,福建的进出口贸易要达到台湾现在的水平仍然需要一定的时日。
进出口市场、地区比较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短短20年时间,福建省的出口市场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多元化市场战略取得新的突破。以前,东南亚一直是福建外贸出口的传统市场,近两年,福建对世界各大洲的出口全面增长,特别是对俄罗斯、东欧、中东、韩国、非洲、中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迅猛。对香港和日本的出口占亚洲的前两位;对德国、英国、美国也都有大量出口,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1年,全省实际商品出口国家与地区达193个,对亚洲出口61.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4.5%,对美国、日本、欧盟、香港四大传统市场合计出口97.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2%,美国已经一跃成为福建最大的出口市场。
对台湾省来说,美国是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总出口的23.7%,至今仍然稳定增加,从1996年的26.866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4.815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14.6%,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经济景气继续扩大,台湾对美国的出口(以信息通讯机器为主)有顺畅的增长。其次,香港是台湾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00年出口额达31.336亿美元。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出口剧增,从而导致对台湾原材料、部件等的进口需求增大,台湾经由香港对中国大陆的间接出口增长坚挺。日本是台湾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但在1997年,对日本的出口由于口蹄疫发生而导致猪肉出口停止,另外也由于日本经济恢复缓慢的影响而剧减,从1996年到2000年出口额平均为13亿美元左右。对亚洲出口则为总出口的一半以上,且呈现快速增长,其中同上年相比,对日本出口增长44.1%,对东盟五国增长32.1%,对香港增长24.9%。因此,可以看出美国是福建和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国。福建的出口有往欧洲和美洲扩大的趋势,而台湾的出口则逐渐向亚洲扩展。
进口方面,福建省对亚洲的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最高时期(2000年)达到13.15亿美元,对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较大量的进口;欧洲主要从德国、意大利及英国三个国家进口,最高进口额为1998年对德国的3.23亿美元;美国也是福建省较大的进口国之一,且年进口量呈逐步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6.23亿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8.08亿美元。2001年,全省与世界上110个国家与地区开展进口贸易,进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与地区共有20个。
台湾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是日本,2000年达到3.86亿美元。其次是美国,由于台湾的有关信息通讯产品的出口坚挺,导致对美国电子部件的进口需求旺盛,2000年达到最高值2.51亿美元。但是台湾对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都呈现了逐年上下波动的形势,可见国际经济政治和台湾内部的经济变动对进出口贸易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同时,台湾对韩国、马来西亚、法国、德国也有较大量的进口。
进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外贸出口格局也不断优化。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工业制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二者的比例由1999年的17.4:82.6调整为2001年的9.3∶90.7。2001年全省初级产品出口1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近700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0.6%降到9.3%,工业制品出口126.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突破90%。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68.04亿美元,同比增长41.44%,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9.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82.07%,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8.62%。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成为拉动福建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电子行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是通过利用外资改造发展起来的,新开发的出口商品有电视机、录像机、电话机、电脑、音响、电子元器件等六大类,农业、食品制造业、建材、机械、石化行业等也通过利用外资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同样,在台湾省的出口产品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2001年达到1462.15亿美元,其次才是农产加工品和农产品。可见,福建的工业制品出口虽然占到全省出口比重的90%,但仍然不及台湾的十分之一。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电气机器、电气器材与机械均处于前两位。台湾对中国大陆间接出口的主要商品项目有:电机设备及部件、机械设备、塑料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丝、工业用纺织品等。其中电机设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15.9%。另一方面,从增长率看,电机设备及其部件比1996年增长30.8%,钢铁制品比1996年增长29.5%,这两项在工业产品中的出口增长率最为显著。
进口方面,福建省的进口商品种类广泛,主要以工业制品中的机器设备为主。2002年福建省机电产品进口62.08亿美元,增长43.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28.68亿美元,增长65.4%。而台湾省的进口额中,原材料占最大份额,2000年达到897.78亿美元,其次是资本货物和消费品。福建进口的原料配件及设备所占比重相应提高到88.4%,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到11.6%。化学成品、纺纱织物、钢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商品占绝大多数,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主要集中在邮电、汽车、轻工、食品等。在所有的进口商品中,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就有7大类。
伴随着科技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台湾进口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也不断增加。台湾与中国大击的进出品贸易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受到民间投资活跃等因素的支持,台湾对中国大陆的间接进口额,主要以农业、工业原材料为主,达到39.15亿美元。
从以上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的进出口贸易及整个经济水平都与台湾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政策,政治背景紧密相关的。两省的进出口贸易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总体来说,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的原因,台湾进出口贸易与福建省进出口贸易无论在规模上、速度上、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福建属祖国大陆同一经济体,这种与台湾地区的差别是正常的,随着改革开放,内地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投资、出口地之一,内地对台湾的进出口贸易在台湾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如果两岸能够消除人为的屏障,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闽台的进出口贸易将呈现越来越紧密、互补、共荣的特征。
参考资料:
1.杨维中,1997年台湾的对外贸易――1998年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贸易篇,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二期
2.石广生,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与展望,国际商报,1998年10月15日
3.对外经贸部,福建外贸首超200亿美元,2001年03月02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进出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