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语文教材编写 启示
语文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伴随着学习者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语言情景的思考、推理、解决进而将其应用于特定语境。而这一过程涉及到的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概念和推理、思维、语言、问题解决等一系列问题恰是认知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认知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思潮,它以新的高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语文教材作为语文学习的工具,认知心理学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教材编写中不可忽视的理论依据。
一、认知心理学概况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揭示人学习、储存、提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即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这里面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加工理论,即知识是如何在我们的记忆中储存,以及储存什么样的记忆内容;一是认知结构理论,即知识是如何被使用和处理的历程问题。经过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发展的长期、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等众多理论。他们关注的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研究,这为编写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语文教科书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认知心理学对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
教材编写者结合课改精神,对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表达交流”部分为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将原来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为“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并存,将其以专题训练的形式纳入了课内学习计划,可见编写者对口语重视程度的提升,但这仍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的简要分析,找到其与“表达交流”教材编写的契合点,从而得到了这样一些启示:
(一)内容组织应有良好的结构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相互联系、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有效的知识组织方式对于新知识的获得、保持和迁移应用都有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要想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需通过主动的认知操作活动,使新知识能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新旧意义产生同化,从而形成进一步分化的认知结构,此时,新旧知识就以有序、有效和稳定的方式储存在认知结构中了。所以,各种知识的层次结构的好坏对新信息的可接受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布鲁纳特别提出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强调教学要注意将知识点和基本逻辑结构联系起来,避免各部分的彼此割裂、干扰和重复,形成一个相关的整体,促进学生对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一个理解。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学科内容的组织并不需要刻意追求知识的完整与系统性,但这并不是说知识是没有结构的。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把有层次有结构的内容展现出来,积极促成学生稳定、清晰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要尽量传授一些具有概括性、应用价值的概念和策略,更要注意渐进性和过渡性,内容要以最合理、最有效的顺序来组织,使其有内在的逻辑性、层次性。
例如,写作专题的编写顺序是由感性的记叙、描写和抒情向理性的议论逐渐展开的,既有对人物的记叙,对情感的抒发,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又鼓励学生学会思辨。从一个角度的写作到各种手法的融合,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青少年思维的规律。再者,口语交际的五个专题,首先是由个人的独立表达“朗诵”,到面向人群的“演讲”,接着是进入人群的“讨论”“辩论”,再到群体双向交流的多样化的“访谈”,这样的编排,既反应了知识渐进的层次逻辑,又顾及到了学生听说心理的发展过程。但这样编写也有欠缺之处,如“表达交流”的知识体系包括写作、听说、辩证逻辑、鉴赏和模仿等知识的指导,虽然每个专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总的来说这些知识以点的形式分布在“记叙、议论”的写作和“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这两条线上,设置比较零散,没有具体的概要和总结。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提示,学生学完后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设计好“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变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相互作用,为了促进新旧知识之间发生实质性的联系,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最为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清晰稳定的和包摄性较大的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就是“组织者”。因为这些“组织者”一般在教学内容之前出现,且有利于确定有意义学习的方向,所以称之为“先行组织者”。它为学习者在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内容。后来,奥苏贝尔进一步发展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提出“组织者”也可以出现在学习材料之后。
在编写教材时,既要重视学习内容之前的引导性材料的设计,如一些说明性、比较性的文字和相关图片或是类属的例子,也要精心设计课后练习这一组织者。值得注意的是,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不仅需要重视单篇内部、单元、单册的联系,也需重视跨篇、跨单元、跨册的联系。总之,先行组织者的内容、呈现方式和结构组织都应在教材编写中得到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利教”和“便学”。
“表达交流”部分较好地体现了先行组织者的设计,例如,写作专题安排“话题探讨”“写法借鉴”这些固定的内容,它们起到点拨知识、提供范文、给予提示的作用,其中有大量引导、参考作用的例子,使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更快地吸收写作知识与技能;并且这些例子多是初、高中语文学过的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篇目,让学生容易理解、模仿和有话可说。例如,在必修二的“美的发现,学习抒情”这一专题中,为了说明抒情与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和抒情本身的特点的写法,教材在“写法借鉴”中安排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茅盾的《白杨礼赞》、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和的《纪念白求恩》等例文。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有效地获取和保持知识是认知心理学关注的重要点。那如何才能促进知识在长时记忆中有效保持呢?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不管是为了促进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学习,都要做到有效地学习和教学,必须要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尤其是要加强应用情境与学习情境的一致性,因为二者的结合情况会影响到学习者对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的提取应用,只有在与学习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地提取应用、迁移所学的知识。所以,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这种任务应与对应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同构性。
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学习情境对于学习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要求语文教材的听说读写任务的编写应有一定的情境性,也就是说要把学习任务放置在一种真实而复杂的情景中展开。虽然创设具有真实性、情节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的学习情境本身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为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教材编写者应该有意识地努力为学生设计情境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开展活动,促进知与行的结合,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意教材的生活化。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它的特点之一就是情境性,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下才能得到较好的表达交流效果。口语交际专题中的“实践与交流”部分结合学生学过的文章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了主题的相关讲解,它以小组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较为熟悉的材料与情境,一些活动还对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且以委婉而准确的方式说明。例如,演讲专题就注意了演讲因情境的不同会制约演讲的内容、方式和技巧运用等,所以教材提供了不同的、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新学期的职位竞选演讲、十六岁“花季宣言”的演说和因爱而“学会感激”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练习、提高演讲技能。
认知心理学对语文教材编写还有着更多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以期能使教材构建在一个心理学的理论高度,实现理论发展和实践变革的互生共长:在吸收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达到语文学科逻辑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在教材中和谐融于一体的效果,从教材层面上激发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语文素养,最终发挥语文教材的功用,彰显语文教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素质;教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82-01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这向来是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所要用心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在倡导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对中学数学教学而言颇显必要。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心理素质方面。这是因为:一方面,少数学生由于心理素质的缺陷抑制了学习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益,激发兴趣,提高思维,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在学生步入思维临界状态时,教师抓住时机,积极创设多种情境,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参与掌握未知的活动。这是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常表现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的方法灵活多样。如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史实故事:勾股定理、《九章算术》、《黄金分割》、优选法。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境之中,必将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另外,与一些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很多。如讲无理数的发现时可引入帕金斯被扔进大海的遭遇;讲近似数时可结合讲华罗庚关于0.84元钱买一斤酒(每斤0.84元)和一个饼(每个4分钱)的故事。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进入亢奋状态,然后顺着其思维走势,达到理想境界。
二、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品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等等,掌握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坐标法等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1、熟悉类比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要从初中低年级的模仿价段开始,有意识逐步多层次地渗透这一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分析解题速度,增强应变能力。2、知道分类、归纳,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如由|X|= X判断X的取值范围;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求周长等。这些课本中的基本题型要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总结解题规律,减少思维的盲目性,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向理论型的逻辑思维转换。3、明白正难则反,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虽然初中阶段就指出命题的证明包括真假命题的证明,但之后所接触到的都是真命题的证明。对假命题证明的关键在于举反例。现行初中教材对反证法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其思想在基本概念中均有所体现。若能注重反例的作用,既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有益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最后,学生掌握了一般解题方法之后,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读书质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美国和前苏联对几十所名牌大学的调查表明,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家的知识有75~80%是他们离校后通过工作、自学、科研获得的。根据心理规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所以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帮助他们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教给阅读的方法,即听课之前细心预习,找重难点;作业之前认真复习,熟悉例题解题格式、步骤、方法;在读书作业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的惊讶开始。”教师应从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多问几个“你为什么这么考虑”,及时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对答问有错的学生,要努力发现一些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尽量淡化学生对自己回答失败的自卑意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四、磨练、激励,拥有健康的情感
数学教学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能解题、会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体味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情趣,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特有的感情氛围中。同时,数学的抽象性又使得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会使学生体验挫折和失败。而这正是磨练意志,提高耐挫力的时机。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会在一帆风顺中形成。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对此有过精辟地论述: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由于初中生感情脆弱,教师要在他们求解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激励性地批语,使学生不仅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激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会把它当成自己成功路上的新起点、加油站,努力地从成功走向成功。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不在于培养科学家,而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数学思想,形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0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育也在发生着改革,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由于大范围的关注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学校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现在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主要是以消极心理学的模式进行着,学校的重点是关注心理有疾病的学生。这种模式,侧重点是学生消极、不好的情绪,一旦发生就会进行预防措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与疏导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太有局限性,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彻底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人们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给学生创造积极的体验,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更加坚定、勇敢的向前走,走向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教育为促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以及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打开了一个新的门窗。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1.产生。很久之前,心理学的概念出现,就有三个目标需要被实施:一是根据心理学预防或者是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精神病;二是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充满乐趣,更加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因为有的人对心理学十分感兴趣,这样为他们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在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使命就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注重研究心理问题,并且找出问题,实施解决方案措施,用来治疗战争产生的大面积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更加关注的是消极的心理学问题,过度的关注人们的创伤,很少关注人们的健康、勇气、幸福等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消极心理学。随后,消极心理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到了20世纪中后期,马斯洛等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对消极心理学这类现象产生了质疑,提倡心理学应该更加注重“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研究积极的心理学,研究人们的幸福感以及人生存在的价值,探讨幸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才慢慢地流入人们的脑海。在这之后,贾霍达、诺维斯基、霍力斯特、安东赛里格曼等心理科学家继续的将积极的心理学推向,积极心理学逐步得到发展并且渐渐地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是在2000年1月,因为赛里格曼等人“积极心理学导论”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上,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新名词、新定义。
2.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为了发现人类的美德、优点、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等向上的积极品质,提倡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问题,包括人类的幸福、发展和健康,而不是研究一些不美好的、负面的、不开心的问题,使人类产生消极的情绪,使人不能稳步的向前进。积极的心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个人对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想想开心的事情,把不开心的事情和烦恼全部抛于脑后,只留下美好的回忆,带着希望向美好的明天迈进,并且伴随着激情与热情,做好每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二是个体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做一个有素质的人,把正能量以及好的情绪带给身边的人,永远保持好的心态,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工作气氛也是很重要的。三是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发展,还要关注集体的发展,这样才会发挥一个团体的力量,争取发挥“1+1>2”的作用,集体创造最大化的价值,集体都是积极向上的人,一起生活会更加的有动力和干劲。同时,因为足够的交流与合作,使得同事间更加有凝聚力,所以积极心理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团体组织的发展和进步。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柔和的目光去看待人类的各种行为举止,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出现问题的人,而是将范围扩展到给人类,甚至是动物等生存的群体。
二、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和发展,心理教育课程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进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与探索,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在各大院校积极地开展起来,并且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1.更新观念,吸取新的积极心理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慢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正轨。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落后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原因是由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机制造成的,消极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者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于心理有问题的人进行矫正或者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还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进行补救,所以校方的心理教学课程多以消极、负面的心理案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美好的一面进行分析讨论,给学生留下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印象,无法给学生带来积极、乐观的影响。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要目的,更应该培养学设计及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自我疏导能力和心理自救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问题,所以从事心理教学的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探讨,改变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即是健康的错误思想。
2.重视积极的人格培养。塞里格曼认为力量和美德是体现一个人积极品质的核心,是一个缓冲带,有利于人类管理自己的情绪,战胜心理疾病。在各类教学中,应该避免对学生消极心理的过度关注,而要关注一些正面的东西,让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处于积极向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积极构建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消极的,心理咨询主要是帮助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一种补救方式。积极心理学的融入,引起我们对高职院校心理教学的反思,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开发人类的潜能,完善人格。上课的时候,多选用正面的题材,给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让其拥有好的心态。
四、结语
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学气氛,更加重视积极的心理学,人们的积极心理是在所处的环境中得以形成的,所以创造一个积极的生活气氛也是至关重要的。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融入学生的生活,让日常和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2):101-102.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
[4]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177-179.
[5]Seligman M E P,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Reply.[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6(1):89-90.
篇4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角色 职业素养 专业化 建构主义
教育部曾于2004年9月开始,先后4次组织专家针对具体问题,如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关于学生作业的情况,课程的难易度、内容的量度等,通过听课、访谈、与学生和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影响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与目标的确定、实施有关,与教师的素养也有密切的关联。
教育心理学要求教师要以专业化的职业情感关注学生,以研究型教师的职业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专家型教师的风范进行自我调控。
1 以专业化的情感关注学生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学习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直接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改变关注焦点,即由原来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从自己从事的学科教学中不断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2)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新课程吸收了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构建了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将改变过去单一的学生智力观和评价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关注应该由原来的以智力水平为中心向智力类型为中心转化,并用多元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发展状态。(3)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发现学习理论为新教师的素养结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学生的发现、探究等活动代替接受学习中的聆听、练习、回答问题和记录等,并成为课堂主要的认识活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都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4)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课改的三维统一目标不仅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因而,也将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这也必然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2 以研究型教师的职业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1 教师是学生的导师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者、导向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者,激发者。 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教师是学生的辅导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学会获取、利用信息的策略,以有效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进行因材施“辅”。最后,教师是学生的教导者。教学工作中应充分挖掘课程和教材的优势,通过创造性活动来促进学生人格的“生成”和灵魂的“唤醒”,为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考进行教育引导。
2.2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
教师要改变“教材即课程”的片面认识,树立宏观的课程观,善于根据学校、地区和教师自身的实际,结合泰勒的目标模式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积极地大胆地设计课程,更好地挖掘家长、学生、环境、自己等优势资源,把开发课程落到实处,使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在教学中比翼双飞。
2.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这种观点的核心理念是提醒广大教师注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成为活动的最佳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年龄特征等,“以学定教”,保证教学内容能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采用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并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悟。
2.4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研究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意向的策略,建构教学活动立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形成有效学习的“场”。 当学生学习出现一定困惑时,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和策略资源,帮助形成最佳结论,既体现教师解惑的价值,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 以专家型教师的风范进行自我调控
(1)时间的调控。一要珍惜时间,尤其要珍惜课堂时间,巧妙利用和学生交流、活动的时机,充分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作用和教育效益。二要根据影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因素和他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策略实现各自注意的效果。三要结合具体内容的地位与价值,科学合理分配时间,以不断提高单元时间效率。
(2)期望的控制。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期望并且都希望得到满足。然而人生活在社会中,期望既要在社会中实现又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教师也不例外。作为特殊的群体,其为人师表的规范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对自己对他人有合理的期望范围,并选择适当的手段实现其期望。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用也有它期望实现的条件。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希望自己出类拔萃本无可厚非,但如若无视实际地夸大期望,必然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篇5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中职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容易引起各种冲突和矛盾。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和特点,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由学习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以后,由于职业学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授课方式等都与初中有很大不同,有些新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仍抱着过去学习的心理,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喜欢学校的教学环境,使很多学生上课听不懂,下课不知道怎么学,有茫然失措的感觉,学生从刚进校的兴奋和新鲜转为消沉和自卑,最后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2. 由于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同初中阶段相比,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中职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中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比较严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现出自私自利,疑心严重,孤独,自卑。加上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感觉中职生活无味,整天无所事事,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3. 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中职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这种变化是角色成熟的主要经历。能不能完成角色的转换是中职学生继续适应生活的关键。来到职高后,学生们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调整和适应,由于目前中职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主要表现在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等方面。
4. 由于就业和择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问题是中职学生常见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一方面增加了中职学生的就业机会,但同时对员工的技术要求也越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性也越来越严酷,刚踏入社会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很多的困难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求职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巧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困扰和忧虑,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发展方面等的不确定,找工作“碰壁”带来的挫折感、就业压力等。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健康教育环境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有利于师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学校应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高雅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成长。(2)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诸如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择业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一是建立中职学生心理档案,广泛进行心理调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掌握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使心理教育更有针对性,二是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心理讲课咨询场所和辅导。
篇6
论文关键词: 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 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位富于创新的校长,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保守求稳,那学校也只能永远望它校之“项背”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理性要求,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性行为。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像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现在多指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学校管理正是如此,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2、民主管理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管理,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没有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这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难以开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群体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较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群体的心理需求,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1、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确保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海有一所小学,2000年归并了6所村校,成为一所拥有近1700名学生,13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疑使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效率。在此情况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整合思想改革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取消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层级,改为条线负责制。把学校常规工作按学科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条线,每个条线设一个负责人,管理该条线的人和事,并全权负责该条线工作的实施。条线负责人上对校长书记负责,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负责,与此同时,接受校长书记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了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教职员工的三级管理网络,学校内部管理由垂直管理变为扁平式管理,确保了学校常规管理能落实到处,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中小学推行的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遇,不断加快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学校能够不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安全自由;心理环境;超限效应;顿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052-01
现在外语教学已经进入了教学后方法时代,需要从新的视角来审视外语教学。心理学的整体认知,想象力,动机,创造性思维,记忆,视觉,听觉,图式等内容,正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学科,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心理学家韦特默认为,我们实际所看到的情景,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我们如果分解整体去解读这个情景,则往往会出现错误。这同样也适用于思维。我们的思维是一种复合的有意义的直觉。
一、技巧地营造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动口说是英语学习的关键,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说的自信。有些学生会产生课堂发言的焦虑症,他们怕说错或不好会让同学笑话,这就是中国人传统心理问题——爱面子。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一是做好示范在学生说之前做好示范,在例循的展示后不断操练,自然准确地发音,当学生站起来做对话时心中有底,体验到成功快乐,自然而然就自信了。二是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适合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苹果”。每个学生站起来都有话说,一次次的成功会让每个学生有说的自信。三是保护答错。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如何处理将决定该学生以后是否自信地说英语,教师应保护性地指出错误,适当时候可同一问题请该生做答,消除该生的心理惧怕心理。平时随时不断地灌输一个观念:不能嘲笑犯错误的学生。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让每个学生有站起来回答问题有安全感,这时日积月累的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慢慢地师生在课堂里磨合,在一种很安全的心理环境中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课堂展示自我就如同家庭里拉家常,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负担就轻了,效果当然好。
二、技巧地掌握“超限效应”
心理学认为,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实践过久,会引起耐不烦和反抗的心理,这一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反应速度的差别。因此在布置学习任务、讲课、教学进度等都不一刀切,抓中间,兼顾两头,尽量淡化“等次”,要求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努力了就表扬、肯定,切忌以粗暴、简单的方法对待能力稍差的学生。不要总是提出古板的要求:每天背出几十个单词,几段文章,周末补课等,每次的作业量要适中,让学生恰好可以完成这个作业,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如果经常布置作业过多,就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讲课时间内容过多、过难,对做得不好的同学又多次批评,“超限效应”就会出现,会对整个班级学习气氛围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尽量不要给学生增加他们不愿意的负担,不挤占学生的休息娱乐时间;设法去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做到时间安排紧凑合理,内容精炼,有知识性和趣。
三、英语教学技巧地利用好“顿悟”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吸引力;社会心理学;个体;群体;组织
作者简介:杨红(1973―),女,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和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路径研究”(09YJA880032),主持人:严全治;2010年河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视野下中高职衔接问题”([2010]-JKGHAG-0206),主持人:杨红;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欧盟国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研究”(2011-ZX-011),主持人:杨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14-04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职业教育,在态度和行为方面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反应。这种积极反应在社会群体中发生累积效应,并经企业组织的反馈和政府组织的引导进行强化,形成良性互动。然而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这种积极反应也可能会被削弱,削弱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反向转化,即成为一种消极的反应,就会引发职业教育吸引力降低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吸引力从本质来说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心理映像,反映公众对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及功能的认同态度。本文拟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层次出发,对职业教育吸引力这种社会心理现象进行解释,以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途径与策略的探索有所帮助。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学习者个体对职业教育产生的积极反应
从个体角度来说,职业教育吸引力就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职业教育,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关注,形成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良好评价,并对职业教育进行选择。具体来说这些积极反应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行动等三个层面。首先从感性认识层面来看,学习者个体对职业教育的兴趣、关注等态度即学习动机,是引发并维持其选择行为的内部心理倾向;其次从理性认识层面来看,学习者个体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良好评价,受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和对职业的评价与认同的影响,并能够强化学习动机;第三从行动层面来看,学习者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选择既包括学习前对职业教育的选择行为,也包括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积极学习行为,它是学习动机指向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经验产生的实践来源。职业教育吸引力由这三层面构成,其结构如下图:
无论是学习动机,还是职业教育认可与选择,学习者的这些反应都是由职业教育相关的心理刺激引发的,并能够强化或改变这种心理刺激。这个“刺激――反应”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首先,职业教育传统代表过去的认知和体验,成为人们关注职业教育的第一个心理刺激环节。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兴趣与关注总是基于某种需求。而在一定社会建构的职业教育传统是前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和体验的凝结,这种传统提出职业教育满足人们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交往、实现自我发展等需求的假设,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动机,引发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实际选择行为。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传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德国职业教育传统中独特的职业文化,即职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的意义,使得人们更重视通过职业教育学习职业伦理,获取社会认同。因此德国很多高中毕业生即使已经拥有大学入学资格,却并不急于选择直接进入大学学习,而是先参与双元制的职业培训。而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学习动机,使人们采取抗拒排斥的社会态度[1]。
其次,职业教育学习过程代表个体自身形成中的认知和体验,成为人们认可和评价职业教育的第二个心理刺激环节。个体通过学徒制或学校职业教育等形式进行相关学习,掌握职业能力,完成个体的初始职业化。在这个过程中构成心理刺激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学习者对于行为的控制程度、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学习结果的有效性等。其中,学习内容的宽度与深度是指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课程认知目标的具体范围,外显经验与内隐经验的组合安排等;学习者对于行为的控制程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与被动性;学习环境的特征是指课堂环境还是实训环境,以及职业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外在条件;学习结果的有效性是指对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评价,即是否达到课程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否得到了满足,是否通过了社会环境的检验,等等。
不同教学思想、教学范式的指导和应用从整体上塑造职业教育学习过程的心理刺激内容和方式。例如,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特别强调个体由学科体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由行动体系获得的实践经验必须通过反思而内化为学生的关键能力,使学生能在变化了的环境里积极主动地应对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基于这样的目标,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要求学生尽可能自主地设计职业生涯,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进行积极的自我控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与训练。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传统的套用普通学校硬件标准的职业学校建设就不符合能力本位教学思想的学习情境要求。教学思想――“软件”要求学习场所建设――“硬件”有创新性的改变。因此,职业学校需要对实际职业情境进行加工,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实现“真实的虚拟”。[2]这种“真实的虚拟”不是对劳动过程一比一的拷贝,而是一种集成化的特设的训练场所,这就要求以真正的校企结合为根本途径,教学方法也应由归纳、演绎等传统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转换。通过学习内容、学习者控制行为、学习环境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综合心理刺激,教学思想和范式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心理图式,形成个体对职业教育的现实经验。
职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现实经验直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者对自身、职业和职业教育的认知和评价,形成自我认同、职业认同和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并导致学习者的积极或消极学习行为。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反思自我,形成对自我的理智看法和认可;职业认同是个体依据职业教育与培训经历反思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形成对职业目标及其社会价值的理智看法和认可;而在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职业教育的认可,是个体将自身经验与以往经验、他人经验进行比较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学习者中很多是学术性考试制度下所谓的“失败者”,除了较低的文化基础课成绩外,他们一般来说缺乏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低于普通学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就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坏体验”,缺乏自信心,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些职业教育专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认为仅凭语言―数理逻辑能力的高低为评估手段去判断学生优劣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平等,希望通过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其他优势智力,来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职业学校仍然沿用和套用普通教育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方式,造成学生“坏体验”的延续,不利于形成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还有一些职业学校走向另一种极端,即将教育过程变成了单纯对劳动过程的模仿,对学生进行反复而枯燥的技术训练,导致职业学习的另一种“坏体验”。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的不当处理,对于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忽视,以及不恰当的学习环境和缺乏灵活性的考核评价方式都能进一步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使学习者在面临学习困难时会轻易放弃努力,在毕业后面临工作困难时也倾向于采取类似的态度。在一个不利于培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环境里,即使有一些经济方面的补助政策,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选择行动。这也是职业教育虽然以“学困生”(学习困难学生)和贫困生为教育对象,但不能引起双困生的兴趣、关注、认可和选择的原因所在。
二、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累积效应
职业教育是个体与社会群体联系的纽带,是个体通过职业化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归属的社会群体以一定职业劳动(实际从事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职业资格(与该职业劳动相联系的知识和经验、技能与能力、态度与行为等方面的类型化和专门化的特征或条件)和职业教育(以职业资格获取为目的的学习),作为与他群体区分的符号或差异刻度。在扩大了的群体交往中,职业教育的学习个体将个人的、偶发的经验进行不断的比较、修正、发展和强化,使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累积效应,逐步成为群体的、典型的意识。个体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反应作为该群体的公共记忆,在与他群体的比较中不断地表征和再生产自身群体的符号边界,进一步强化群体的社会认同。
而在按照群体的职业、收入、权力、地位、心理等特征将其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层次的社会分层过程中,个体通过职业教育进入不同职业渠道,并实现从较低地位社会群体到较高地位社会群体的升迁。这种积极经验在群体中的累积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人们接受职业教育才不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而是有利于获得较高地位和较高收入的一种投资。职业教育的这种吸引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非常显著。例如,美国和德国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城市化使得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接受了良好职业教育的移民子女更容易成为具有稳定收入和较强社会认同的“蓝领”工人和“白领”职员,如推销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或技术雇员等。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将“白领”职员视同于类似“服从的无产阶级”的新中产阶级,并指出大学教育实现的职业转变主要是老式中产阶级的孩子变成了新中产阶级,而高中教育实现的职业转变主要是技术工人的孩子成为新中产阶级[3]。
然而当群际比较产生对职业教育的学习群体不利地位和不公待遇的经验时,例如就业机会减少、收入较低、工作环境较差、晋升机会较少等等,人们就会产生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否定、消极反应。例如,职业教育被有的学者认为是“复制”或“固化”中下阶层的工具。在这种“污名”下,个体会力图通过普通教育或其他途径离开其已属群体,并加入到更好更强势的群体中。这种“离开”的记忆也会发生累积,并进一步降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企业组织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反馈效应
企业是雇主与雇员共同组成的从事有目的的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业的本质决定了雇主必然通过对劳动力的雇佣和绩效评价,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等行为对职业教育吸引力进行反馈,使职业教育的学习个体了解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个体学习动机,增强职业认同。
企业组织的反馈效应具有两个前提:首先是技术前提,即各个企业有其特有的生产技术或组织环境,要求职工掌握企业的特殊技术;其次是交易成本前提,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信息,雇主要寻找到合格的雇员,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雇主与雇员间建立固定的劳动合约有助于雇员学习、掌握企业的专门技术,也有助于雇主对雇员的能力及其对企业的贡献做出正确评价。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契约关系越长,就越能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当这种契约关系向前延伸到教育阶段时,就产生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而如果存在职业教育的低质量或低效率,雇主不能充分满足其劳动力需求,或者专门的培训成本过高,营利天性就使得企业退出职业教育过程,减少对职业教育背景的劳动力的雇佣,或降低相关薪酬。
在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信息时代,企业发展所需的特殊技术或组织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提高,在这种复杂环境里雇员被要求具有更高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不能充分反映这种能力。而在普职分流时普通教育背景的学生通常具有更高的学业成绩,这种学业成绩通常被看作是学习能力较高的反映。因此,雇主倾向于雇佣普通教育背景的毕业生。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和欧盟19国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国家里无论是在高中阶段还是在第三级教育阶段,职业教育背景毕业生的失业率一般要高于普通教育背景的毕业生[4]。这种信息反馈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消极影响,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的国际关注。欧盟的11个国家都实行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9个国家采取了普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四、政府组织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引导效应
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对社会制度的整体设计进行社会管理。政府构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制度,组成政府管理社会的框架,对社会各阶层、各利益集团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一国公民的政治地位、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工业化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等不同导向的政策,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因此也影响着人们的教育选择和认同态度。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和民主化思想的共同推动下,将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并由政府提供大量投资,就成为了当时西方社会增强职业教育认同的主要动力。
不同制度框架和制度安排下政府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引导效应也不同。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政府控制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因此,成为“公家人”即“干部”是很多人的优先选择。在当时的就业制度安排中,职业教育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还具有“干部”身份,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对老百姓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干部”身份所联系的资源分配优势逐渐消失,职业教育在社会身份方面的吸引力被严重削弱。而政府的人才政策又使劳动力市场分化为人才市场和次一级劳动力市场,由于人才市场设置较高的学历门槛,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只能进入次一级劳动力市场,从事收入较低、环境较差的工作,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从这方面看,政府对职业教育吸引力发挥负向的引导效应。与此同时,在政府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激励下,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巨大需求。政府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资,改善职业教育的生存环境,并且通过最低工资等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改善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有利于社会形成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从这方面看,政府对职业教育吸引力又发挥了正向的引导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上解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就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态度及行为的干预和改善。从个体、群体、组织的角度出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中心路径,即提高职业教育对个体需求的反应能力,通过改善个体的学习动机、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来提高学习个体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另一种是周边路径,即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激励企业、政府等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改变对于职业教育的负面态度与消极行为,增强正向的累积效应、反馈效应和引导效应。前者增强内部吸引力,后者增强外部吸引力,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在社会心理学解释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从内外两种途径来进行综合干预和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变迁[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3):70-7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
[3]Wright Mills, White Collar,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P 268.
篇9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桥梁学科,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直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通过药理学实验课教学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与同行进行探讨。
多年来,在药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注重渗透科研思路,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建立了多项教学改革课题,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新进仪器,开展设计性实验,实施检索、设计、操作、统计处理“一条龙”教学模式,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科研素质,综合素质。
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几年来,建立并完成了《药理实验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等五项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首先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全面调整实验内容,不同程度的开展创新性实验。对中药专业、制药及这专业去除验证性实验。(1)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氯丙嗪安定作用。(3)序贯法LD50测定。增加创新性实验,更换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1)抗炎实验。(2)镇痛实验。(3)Bliss法LD50测定。
2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新仪器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长期以来,药理学实验的结果是采用记纹鼓,描笔常出故障,不能剪辑找出标准图形,无法扩展或压缩图形,图形的剪贴、仿制很繁琐且不标准,资料的保存和调用也不方便。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药学专业2002级开始,在药理学部分实验如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狗血压的影响等实验中采用BL410微机生物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是明显提高原始记录图像的质量,曲线可扩展、压缩,数据可自动测量,资料可剪辑、储存。镇痛实验采用数显测痛仪测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明显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
2. 2
由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
2002年以来,首先针对药学专业尝试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教学过程为:讲授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自主选题充计实验讨论设计方案总结设计方案预实验实验方案的调整、修正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进而完成实验报告结束整个实验,即将检查、设计、操作、统计处理等全过程完全按照科研的顺序进行,在同类学校中少见甚至未见。是通过开展“一条龙”模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传授了科研方法及思路,激发了学生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到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中医学、护理学等其他专业增加创新性实验(动物按科研方式分组给药、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数量,进一步深化了药理实验课的教学改革[12]。
【参考文献】
篇10
在德育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是指以“自我实现”的人性假设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感情需求与个性自由,激发学生对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采用非强制方式、艺术性地开展学生管理,从而营造一种和谐进取的集体氛围。它强调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能弥补教育管理中长期以来对学生情感发展的忽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需要“柔性管理”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中小学校,“从严治校、高压管理”的刚性管理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一模式下的管理,强调领导的意志、制度的刚性,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的服从,强调考核的量化、处罚的严厉。面对日趋复杂的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中等职业学校要提高德育的实效,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我们更需要讲究的是“柔性管理”的艺术。
“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康有为《大同书》)。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更显其重要性和艰巨性。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以“中低”为主)或特殊家庭(离异、单亲甚至孤儿),家庭教育环境不理想甚至恶劣;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不如人,在同学中受到歧视;三是普遍存在问题行为,经常处于被动受批评的境地;四是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大多有过“走下坡路”的经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自卑心理严重,对前途缺乏信心;五是在现实社会中,中职生常常不被人们甚至家长重视,承受着来自各方面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因此,他们思想上多呈现缺乏自信、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未来的规划模糊不清等特点,行为上多表现为个性比较偏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等。这样一个群体,对过严的刚性管理有习惯性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的管理就需要更多的从“柔性”角度去理解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年龄、情感、价值观、人性弱点、认知水平和群体特征,着力实施“尊重的教育”――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学生;二是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柔性管理”的实施途径
1.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智慧,是实施“柔性”教育管理的前提
“柔性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和信任。实施“尊重的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化的爱心、耐心、恒心、宽容之心,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讲究教育语言的艺术。正如《学记》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成为有魅力的象征性管理者,就要从守旧型向学习型转变,从权威型向对话型转变,从限制型向发展型转变;要时刻以良好的人格品质、娴熟的职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乐观的情绪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学生。从作为成熟的成年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角度,审视中职学生作为需要更多帮助与关爱的青少年,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学生,尊重其个性差异,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教师都能艺术化地实施高效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类学生问题;学生都能在个体主动发展的内驱力作用下,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建立一套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推动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2.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实施“柔性”教育管理
(1)中职学校应基于人都是自我肯定、追求进取的设想,顺应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准确把握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围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宗旨,构建行之有效、灵活适度、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德育管理制度,必要时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建设,以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突出以“柔性”为特点,增强制度的全面性、广泛性、合理性、权威性,使之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
(2)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机制。学校行政部门和教师德育队伍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学生的自我管理效能也不可小觑。第一,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其他形式的学生自治组织,发挥学生干部作用,通过他们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及时的检查、督导、反馈,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动态。第二,还可以任命优秀学生干部做新生班级的辅导员或副班主任,以老带新,让新生从入校开始就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有益的指导。第三,学校还可以在学期、学年评优评先的基础上,实施德育“月评”奖励制度,评选月度学习之星、宣传之星、劳动之星、守纪之星、品德之星、技能之星、体锻之星、进步之星、服务之星等等,及时有效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每一个同学朝着可能实现的目标迈进,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让适当的奖励发挥出巨大的正强化教育作用。
(3)实施德育学分制,体现“柔性”管理。当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实行了学分制,但在学分制的设计和实施细则上各不相同、各显特色。在我校的综合学分制中,体现了选择性、灵活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设置了课程学分、德育学分和奖励学分三个模块,课程学分中包含必修课程学分、选修课程学分、校园实训课程学分等,德育学分中又包含操行学分、军训学分、礼仪学分等,通过细化课程学习过程评价和平时德育表现评价,让学生稍作努力就能获得多数学分,实现顺利毕业。对少数暂时因学分不够的学生,实行延缓毕业,给予两到三年的校外学分补修期,直至其达到毕业学分,体现了人本性和“柔性”管理。
3.创新德育途径和模式,实施“柔性”教育管理
(1)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提升德育实效。面对“90后”的中职学生,脱离他们思想生活实际或不尊重他们个性选择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很难奏效。德育必须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德育比较生硬的面孔,密切结合当今社会和中职生实际,从内容上求新求活,形式上求直观、生动、多样,体现“柔性”教育。比如入学、安全、纪律、感恩、早恋、成才、入职等主题教育,开展《我为什么读中专》《安全,生命之本》《自由,你我都需要》《我们为什么总觉得不幸福》《爱,你准备好了吗》《成人与成才――我的未来不是梦》《入职,我如何面对》等系列德育讲座,由教育专家、骨干教师、老校友、企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甚至学生中的佼佼者组成学生德育讲师团主讲,通过生动的说理,鲜活的案例,实现潜移默化的有效“教化和引导”;围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开展寓教于乐的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通过可感的形象教育,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合格的未来职业人等。
(2)创设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情境,在体验中自我成长。第一,通过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文艺活动、技能展示大会,让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通过礼仪教育、评选校园礼仪之星、轮岗礼仪督导,让学生接受礼仪文化的熏陶;通过讲感恩一故事、写感恩一封信、做感恩一件事、抒感恩一心得等系列活动,实施感恩主题教育;通过进一个贫困家庭、体验一回农村生活、当一次体力劳动者、参加一次挫折训练,实施吃苦耐挫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受幸福,珍惜幸福,等等。通过体验参与、切身体会,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德育情境中得到品德的历练、心灵的洗礼。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网页、校刊、简报、广播站,每一个宣传橱窗、每一条廊道、每一面墙壁,以各种形式,提供给每个班集体和个人自我展示的空间和平台,让德育资源“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营造无时不在的校园德育情境,让有限的校园空间发挥无限的德育熏陶感染作用。
4.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实现“柔性”教育管理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无时不刻不在包围着学生的教育软环境,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又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的特征。
实施“柔性”德育,必须努力构建温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如果学生能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学习、成长、发展,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和谐的人,并代代相传。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应注意从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对校园文化的构建起关键作用,因此只有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体现“柔性”,才能让教师把这一种“柔性”自然地艺术化地传递给学生,并影响感化学生。这时,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二,教育是细节的艺术,环境育人无小事。大到校园建筑的形式、景观的营造,小到门牌的布置、温馨提示语的设计,都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实现与整体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这时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从校园大环境,到班级小环境,让学生合理地参与景观和环境的设计布置,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珍惜校园、追求上进的主动性。第三,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从生活礼仪到谈话语言,从衣着打扮到举手投足,都成为学生的楷模,形成一种无声的柔性渗透教育的力量。第四,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搭建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平台,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并期待我们更多地去探索和实践。当刚性管理遭遇“有心栽花花不成”的尴尬的时候,采用柔性管理往往能收到“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当然,强调“柔性”管理,并不是摒弃“刚性”管理,它同样需要必要的“刚性”制度。因为“柔”与“刚”,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不同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刚柔相济,张弛有度,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与“生”俱进,讲究教育的艺术,提升教育的智慧,我们才能在职教的天地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胡文臻.以人为本与柔性管理.学术交流,2008(12).
[2]华勇.以柔性管理思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江苏教育研究,2008(16).
-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 下一篇:民间文化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