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范文
时间:2023-04-10 11:4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子技术基础课作为理工院校电类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其由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组合形成。对后面课程的学习必须将这门课学好。相比于传统的的院校学科,这门课相关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使得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将学生的数字视野拓展开来,在教学中网络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毕竟在信息量方面,网络有着无可比例的优势。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可以说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的优势所在,这几年高校的扩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施方面无法得到满足,这可以通过课后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与在课堂中运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讲课进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这使得学校必须将课堂效率进行提升,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信息技术的素养方面,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拥有很强的信息接收以及适应能力,因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基于电子技术进行开展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学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结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原则
丰富多彩是整合课程最突出的优点,因而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借鉴,通过联系二者的结合点,用系统的手段将教学系统中的学生、老师、教学内容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做到协调的一致性,从而将各种因素的优势发挥出来。课程整合的成功在于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教堂教学与管理、教师备课、师生关系等等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与对成功经验的借鉴,整合二者的原则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遵守:第一,对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二者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依旧是课程本身,这是无可争议的。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个体自身的特点不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而被改变,必须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进行强化。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要以任务为主体,不能做到随意的更改。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联系的二者的优势被削弱。对电子技术基础课来说,信息技术处于服务地位,传统教学的优势不可能因信息技术的加入导致改革教学模式而废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就是服务教学,目标就是将教学目的达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对传统的教学优势要进行保持,这是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进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做到正确的认识。在整合过程中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肯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老师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体技术来代替,而且在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师不仅要在授课能力方面过硬,还有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二者还要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在对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强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意识必须明确,同时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做到充分的发挥。在整合过程中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与环境进行适应的时候老师要起到帮助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寻找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去完成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资料的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寻求帮助。就像老师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中仅仅出题目,余下的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信息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3.结语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81-02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算起,当时的国际教育领域已经产生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基础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目标是利用互联网搜集、利用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以此来推动知识的共享、交流、深入,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碍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发展仍旧不是非常顺利,计算机教育网站的作用体现并不是非常明显,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而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广泛重视,而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提上了改革的日程。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阐述了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作用。
1.营造模拟学习情境
基础教育和生活是分不开的,为了更好地回归生活,让学生建立课程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就需要为其提供贴近生活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生活关系的理解。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为学生展现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实现境域化学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CAI课件,将文字、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将更多的基础教育中难以亲身经历的学习情境进行模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诸如,在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就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地展现当时的情境,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体味到"精神",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有更加深刻地体会。课堂的教学的环境有限、时间有限、内容选择性强,虽然社会实践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真实体验效果更好,但是碍于以上种种因素,难以在基础教育中成行。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地时间、空间,使学生深入基础教育的情境,感同身受,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能力将会得到更好地拓展。
2.支撑学生探究学习
基础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长远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不但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等的培养也十分重视,只有确保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关,才能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创造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上也要适应这种客观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探究空间、客观条件、交际环境、知识数据库等。网上存在大量的学习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存在优劣之分,优势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影响,而劣质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要掌握优势的学习资源,就需要利用批判性思维对其信息资源进行选择,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索引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知识来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诸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网络的考试题目进行整理总结,建立数据库、索引等,以方便学生对具体学习内容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提炼、筛选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其是支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保证。
3.建立个性学习体系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尚不能盖棺定论,学生个性化因素较强,为此,不能以同一目标来要求和约束学生,而应该大力发展个性化教育。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学生接触到的知识、练习、作业任务都比较局限,这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而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这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学生不但可以利用硬盘来储存足够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来进行多种多样的学习,以使自身的个性化学习得到进一步拓展。学生在学习了Excel之后,可以为学生安排个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用Excel来制作表格、统计计算等;在学习搜索引擎的应用之后,就可以自主对基础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收集、筛选,这样就能建立更加完善的个性学习体系。当学生当前教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在不分散学生精力的前提下,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获得更加全面地发展。
4.总结
信息化教育的基础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目标是利用互联网搜集、利用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以此来推动知识的共享、交流、深入,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碍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发展仍旧不是非常顺利,计算机教育网站的作用体现并不是非常明显,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而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广泛重视,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提上了改革的日程。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对基础教育的作用,希望加深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且理顺信息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顺.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
[2] 刘政智,王强.浅谈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06)
篇3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应突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制定合理的任务。确定任务后,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推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完成各项任务。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得到一次成功的体验,学习积极性随之提高,学生就会试着解决更多的问题。当问题无法解决时,需要主动求助同学和教师,学生的需求又能促进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动的,主导推动主体,主体促进主导,直至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师生互动的中介,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随着师生的互动,任务可能会达到深层次的拓展。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任务三者的积极互动过程,其实施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一)根据实际,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核心是任务设计,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实践能否成功。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有以下几个特点:(1)任务是当前教和学的中心主题,具有目标性。(2)任务是在事先设计好的一定的情境中呈现的,具有情境性。(3)任务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当前学习主题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具有探究性。(4)任务往往与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科学习内容相联系,具有综合性。任务的设计一般是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可以获得新的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设计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通过教学后将能达到何种状态的一种明确、具体的陈述。它是对教学结果的预测,确定了教学的方向,体现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解。教学目标是指引性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学过程围绕任务展开,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教学目标蕴含在任务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但不仅仅是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2任务设计要注意任务的重点、难点及可行性。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
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每个任务中涉及知识点不宜过多,特别是重点、难点应恰当安排,任务的规模不宜过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3任务设计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的培养总是要与其他学科学习、自己的专业、日常生活等发生联系,否则将是无源之水。因此,应把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操作技能。任务不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手段,也是学科知识的载体。
4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如果任务太难,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望而却步;如果任务太容易,学生无新鲜感。觉得无事可做。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了解,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
5任务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统一。信息技术课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和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要完成一项工作,必然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所以,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既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情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而不成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情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情境的设置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能尽快地融入课堂、进入角色。把设计的任务融入合适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任务教学,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从声音、色彩、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比较自然而真实的引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感知、记忆、想像、联想等思维活动,加深对任务的理解。
(三)自主探索,完成任务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任务完成阶段,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教师要以一个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多给学生鼓励,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去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沟通的过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是在自己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利用教材、网络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等,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完成任务,掌握知识。
(四)检查结果,评价总结
篇4
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学习,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但笔者发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多数学生有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但目前课时安排紧张,教师讲授占用较多课堂时间,学生实践操作时间少;②教师常采用传统的演示、讲练的教学方法,不与学生互动,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可结合互联网环境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技术支持
开发信息技术基础专题学习网站,不仅有数据库技术的运用,还有动态网页的支持。此专题学习网站制作是在AMP(ApacheMySQLPHP)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的,静态网页运用DreamweaverCS6、PhotoshopCS制作,教学录像由Snagit11软件支持,主页中设计的小动画选用Flash软件制作。
三、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和功能
笔者根据“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基础专题学习网站设置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录像、练习作业、课外资料、留言版、友情链接七个功能模块。
1.首页
网站布局设计选择上下框架类型、拐角型结构、回字型以及左、右框架类型。首页醒目位置放置学生学习照片,以便起到较好的启示作用,并在首页中间设置了“学高为人师身正为范”的动态词条,希望学生将来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这一原则。网站设计了用户未进行注册和登录时,不允许完成上传操作的功能。在首页的左中部是用户登录界面,所有的学习内容设计在右栏中,并使用超媒体技术将学习内容按类型进行分类。
2.导航
导航的功能是指引学生找到需要的信息,并方便学生在网站的各页面间灵活地进行跳转。因此,笔者在导航栏中并排放置“首页”和六个功能按钮,并且在每一分支页面中的同一位置处设计“首页”按钮,以方便学生能快捷地返回首页页面。
3.教学大纲板块
单击“教学大纲”,系统链接到对应的页面,此板块以目录的形式将所授内容按章节顺序进行排列,单击各章标题,其右窗口的框架页中会将对应的各节大纲内容详细展示出来,这些大纲内容均参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而编写,所以,方便学生参加此类考试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了便于学生阅读,在“教学大纲”板块中,框架集选用的是“上方及左侧嵌套”类型。
4.电子教案板块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电子教案板块的交互性比较强,各章节教学内容以PPT的形式进行组织,并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要素结合到一块。在设计电子教案板块时,各章节的标题先以超链接的形式在页面中一一罗列,单击各个标题字样又可链接到含有一个IFRAME框架的网页中,把各章的PPT先转换为HTML格式后放置于此IFRAME框架中,这样,学生便可在此网页中利用PPT演示的方式学习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了。
5.教学录像板块
教学录像板块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操作方法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加工处理,便于辅助教学,此板块的设计旨在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中未消化的教学内容也可在课后通过该板块反复学习。在设计教学录像板块时,首先以表格形式将各章的标题罗列出来,当单击某一标题后对应的“查看”字样时,页面会自动跳转到另一网页,这一页面会罗列出该章需掌握的知识,之后将每一知识分类建立超链接,连接的页面中设计的框架是IFRAME,并将事先用Snagit11软件录制的教学视频文件放置在此页面中。
6.练习作业板块
在练习作业板块中,为了便于学生巩固复习课堂知识,笔者将各章节的重难点知识汇编成练习作业,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下载练习,完成之后再将作业上传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反馈。
7.课外资料板块
课外学习资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针对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薄弱之处,笔者先筛选了一些适合辅助、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资料,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题、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等,在设计此板块时,把资料按类别插入对应表格内。此板块结构是“上方及左侧框架”,“模拟题集”字样放置于左框架中,在右框架放置对应的模拟试题目标文件,然后将两框架中的对象建立链接。这样,学生就可以方便地做模拟题进行复习测试了。由于学生的有些作品的PPT容量较大,所以笔者先进行了压缩,之后在“下载”字样的超链接项中设置相应的PPT压缩文件。
8.留言版板块
留言板块是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笔者在此板块设置了“注册”按钮、“登录”界面以及“发表留言”功能。设计“发表留言”功能时,为了便于更多的学生能够使用本板块,即使没有注册也未登录,也可以通过此操作板块留言。学生可在留言板块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通过留言板块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反馈。
9.友情链接板块
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更广博的知识,在此板块,笔者创建了一个“跳转菜单”,下设四个菜单项,在每个菜单项相应的对话框中输入需链接的URL地址,单击对应的某菜单项时,系统自动转入URL对应的页面中。这部分包含有“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信息技术学习网”等网站信息,这样便于学生参考学习,这部分中还有部分同类院校的最新信息,学生借此可了解其他学校的一些最新动态及相关事宜,便于交流学习。
篇5
一、信息技术
从不同的层面切入,信息技术的含义可谓非常广泛。笔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和参考已有的相关定义认为,信息技术的含义为: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等相关技术进行技术架构,依靠光纤、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支持,完成对数据和信息的获取、加工、储藏以及显示等内容的一门现代化技术。其最终目标在于拓展人的信息功能的外延。
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各大领域,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而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常见的信息技术运用形式有:微课、MOOC、空间课堂等等。这些新型的模式与方法为提高基础护理教学的课程质量提供帮助。
二、信息技术与基础护理教学结合的优势
(一)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基础护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学科研水平,如此才能走在医学科研的前端,为学生带来最新的教学知识与理念。此外,信息技术能够令教师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其日后的工作开展也能提供一定帮助。
(二)改善教师教学方法
基础护理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术与能力,因此,实验课占据了大量的课时。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微课等新型模式进行课堂演练,尤其是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课程的生动形象性。这样既能改变教师原本枯燥且不生动的教学方法,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
(三)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于信息收集、处理等一系列能力的内化。年轻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显然更喜欢数字媒体课堂。这种借助科技渲染国的课程形式非常兴起,生动的表达方式也更能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因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具有较高可行性的。
此外,在提升信息素养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技能与对护理内容的理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能够最终达到优化教学形式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也更加积极主动。
二、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技术与基础护理教学而言,是对其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误区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信息技术很难在基础护理教学中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开展基础护理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提升学生技能认知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和数字网络等形式来丰富基础护理教学课的表现形式,以图像、语言、动画等信息来增加课堂的信息含量。而多种形式的运用还可以丰富教师的表达能力,帮助教师获得更好的掌控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静脉注射”这一堂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开展教学,然后让学生们自行展开讨论,在充分观察和讨论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演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对生活中的原型零距离地接触来提示对事务感性认识,最终达到增强专业情感体验的目标。
(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信息技术所承载的诸多信息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中的一种,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将课外的专业知识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无形中融会贯通。这样的方式打破了课堂内和课堂外的传统壁垒,让学生在互联网、微课、空间课堂上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护理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护理水平。此外,信息技术能够带来国内外最新鲜的基础护理资讯,让学生始终能够尝到最新鲜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其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激发其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斗志。
篇6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3.建立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调媒体的优化组合利用
篇7
认知的基础
在整合研究中,我们要时刻认识到: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不能盲目地进行整合;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或先进与否;③我们必须结合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不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因而,在整合过程中我们设计时先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整个教学将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
我们必须明确以学科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以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进行整合。整合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整合,也不是每堂课都必须要整合,更不是一堂课从头到尾都需要整合。我们可以从整个教学达成的目标来分析教学内容,如整个教学将达成怎样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在所教的课程中有哪些内容可以整合,可以先从哪一部分内容尝试进行整合。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设计学习活动,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具体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科教师,我们更要注意处理好学科本位目标和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管使用何种技术、何种应用方式,首先应以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等发展性目标有机融合进来,不能在学生未掌握本领域或本学科必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或其他能力,并损害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
2.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能更有效地达成预期目标
在整合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如果在整合中过分强调技术的使用,反而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我们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必须先思考这个环节是否有必要使用技术,如果不使用技术是否无法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技术使用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①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不能不加选择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当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当利用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②避免单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当不采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教学效果更佳时,就尽量不要刻意使用信息技术;③避免单纯为了炫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或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时,应注意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全面发展是否有效、应用是否适度,而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精美。
技术的基础
1.技术够用就行
整合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并不需要教师是个技术高手。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集中在教学上,不应为了整合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各类新型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料搜集、教学内容的、操练和练习、交流讨论、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一些常用的技术,如网上资源搜索、简单PPT或网页的制作或修改、收发e-mail、BBS等网上交流工具等。教师必须遵循自己的技术能力来设计教学,使信息技术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技术的完美或是因为技术不足对整合望而却步。教师应该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知识。
2.关注学生对技术的使用
技术的使用不应只限于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将学会什么技术或使用什么技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不能垄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使用权,而应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帮助学生根据学习需求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3.依据需求选定技术
在教学中是否需要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要依据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定。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它们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教育技术价值的消亡。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等较为传统的设备,及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在中小学教学中仍将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不断整合信息技术的新功能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学生情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与其他传统的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和非数字化教学资源之间优势互补,综合运用,发挥整体效益。
教法的基础
1.不同的教学环境,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
不一样的教学环境,需要不一样的技术整合方式,教师的课程设计必须与学生的背景联系起来。教师在设计整合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希望学生学习什么、做什么、得到什么,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什么类型的技术,等等。了解了这些,教师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如预计多少课时、如何安排每个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资源等,以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吸引学生。此外,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还必须要考虑到技术在各环节中的作用、出现的时机等因素。
2.体现学科自身特点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科为主,体现学科特点,不能过分地强调技术。如:是否信息获取很方便就不需要识记了?是否通过键盘输入了,就不需要手写了?是否在网络上能与任何人侃侃而谈了,面对面时也肯定能坦然应对?其实识记、手写、表达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是技术不能替代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更要注意恰当地使用技术,不偏离学科自身的特点。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改革;认知特点;知识点结构;问题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943-03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Textbook Reform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XU Cheng-gang, LV Ya—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In the university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reform practice, set up th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and the writing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of content in, set the base article and the improve article, outstanding to apply it, and from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beginners organization arrangement order of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realize the knowledge line, knowledge three levels of organic integration in the writing style with pictures on the out standing, problem driving way,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fundamental computer course; textbook reform;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structure; problem-driven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成为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地区间差异,目前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国内尚无材[1]。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相关教材的调查、使用和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教材编写风格枯燥、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上过于追求大而全,且理论较多,实践环节较少,不符合初学者的认知特点等。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计算机基础课教材的改革之路,并于2010年编写出版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一书,经过近一年多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该教材的改革实践总结出来,与同行切磋。
1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简明、易学、实用的原则。语言力求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强调实践操作,图文并茂。突出应用技能的训练,既符合初学者的认知特点,又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2教材改革思路
2.1内容选取
突出实践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在内容的选取上不过分追求大而全,而是根据初学者的认知特点,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着重选取最新实用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做到学以致用[2]。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文管)以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数据库基础操作为主要考核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因此,我们在内容的选取上全面覆盖了该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并且,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实用角度出发,将全书内容分成基础篇和提高篇两大部分,每章内容既包括学生使用计算机必须掌握的基本部分,又包括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更深研究的提高知识。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将计算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功能等内容作为基础篇,即必学内容,而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总线结构、磁盘工作方式等内容作为提高篇,即选学内容[3]。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重、难点的分布,把握教学内容的主线,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主开展学习,使程度好和程度差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2内容编排顺序
篇9
关键词:B/S;在线考试;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459-03
1 概述
在线考试系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与传统考试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越来越多的机构、院校都已经开始研制、使用在线考试系统。在线考试系统题库量大,既可以用于考试,还能用于平时的练习、测试,同时它能满足多种课程考试的需求,试题类型多种多样,是一种新型开放的考试模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更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上机实践能力的考查。但全校学生人数较多,上机考试就成为一大难题,教师从出题、组织考试到批阅试卷都十分费时费力。仅用客观题来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因此,试卷中应含有相当比例的主观题。利用web技术开发设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在线考试系统很有必要,不但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还能使考试更具有公平性。
采用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相关的软件,减轻了客户机软件维护的工作量;服务器端和数据库以及应用服务器结合,有利于日后系统的扩充、升级和维护。
2 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C/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适合用于局域网内部,不易扩展,因此,设计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不单单要求学生理解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所以,应将整个考试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另一部分是实践操作的考查。基础知识部分可通过客观题来考查,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实践操作可通过操作题来考查,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和PowerPoint操作题。
通过分析,整个在线考试系统需解决如下问题:首先,需对考生进行身份验证;每个考生的试卷都是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随机生成,这样可以防止作弊,也可由教师指定试卷来进行考试。其次,考试时间应该由系统来控制,指定的考试时间到时系统自动交卷或时间未到时由考生点击相关操作按钮允许提前交卷。试卷提交后系统具有自动阅卷功能。此外,管理员应能够对所有用户及资源进行管理,教师用户应具有增加、修改和删除题库、查询学生成绩等功能。
3 系统的开发环境
3.1 硬件平台
1)服务器端,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主要用来处理在线考试系统中的web请求,所以应采用性能较高的专用服务器,最低配置:2个CPU,4GB内存,120G硬盘。
2)客户机端,主要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在线考试系统,因此对其要求不高,使用具有一般的处理能力的普通PC机即可。最低配置:Intel Pentium III,256MB内存,4GB硬盘。
3.2 软件平台
使用微软.NET框架;WEB服务器使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6.0;服务器使用.NET Framework,采用微软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Server,客户机端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3.3 开发工具
采用技术框架,使用C#语言进行编写,使用微软Visual 2005作为开发工具。
4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整个在线考试系统可分为两个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和考试模块,并分别进行设计。具体的系统功能图如图1。
4.1 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模块包括五部分,分别是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备份及还原模块、考场设置模块、试题维护模块和考生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对使用本系统的所有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其中管理员拥有的权限最高,具有增加、删除用户的权限,并对系统进行维护;教师拥有维护试题库的权限,并可以对所管辖的学生的成绩进行查询;学生拥有在线考试及成绩查询的权限。
数据备份及还原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及还原以防止意外情况下数据的丢失。通过把数据库文件复制到特定目录中实现备份,再从特定目录中导出就实现了还原。
考场设置模块用来对考试系统基本内容的设置,包括对考试时间、考场规则和交卷时间等的设置。
试题维护模块主要针对教师用户使用,教师登录后可查找、增加、修改或删除试题,以及可以针对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试题库资源。
考生信息管理模块记录考生登录确认、基本信息、考试过程监控及考试数据等信息,如记录登录时间、考试使用的机器名和IP地址等。
4.2 考试模块
考试模块共分为五大部分,包括考生登录模块、考试模块、自动交卷模块、阅卷模块和查询模块。
考生登录模块中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经验证正确后进入考试系统。
考试模块在考生登录系统并得到验证后,服务器根据教师设定的组卷策略自动生成一份试卷,并显示在考生用户的浏览器上,考生开始作答,同时开始考试计时。
自动交卷模块主要完成考生答卷的提交。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当系统的自动计时器到时即剩余时间为0时,系统自动向服务器提交试卷;另一种情况是计时器未到时间时,考生可通过单击页面上的“交卷”操作按钮提前交卷。试卷提交完成即将试卷的数据存入相应的数据表,考试结束。
阅卷模块是服务器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对提交试卷进行阅卷并判定成绩。然后再将成绩返回客户端存储。
成绩查询模块提供教师和考生对成绩的查询,可以整体查询、个体查询及有条件的查询,如按成绩段分布、班级等,并且通过连接打印机打印出成绩单。
5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优化实现,在线考试系统中,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必须考虑系统的响应时间,以达到快速链接数据库读取记录的目的。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数据表如下:
管理员信息表(用户名username,密码password,用户权限yhqx,创建日期creatdate)
班级代码表(学院代码xydm,专业代码zydm,班级代码bjdm,代码名称dmme)
考生信息表(准考证号zkzh,院系代码yxdm,考生学号ksxh,考生姓名ksxm,登录口令dlkl,套题号tth,考试成绩kscj,考生机器IP地址ip,考试时间kssj)
试题属性表(科目号kmh,试卷号sjh,问题号wth,题型tx,难度nd,分数fs,状态zt,提取次数tqcs)
试题库表(题号th,类型lx,题目内容tmnr,题目知识点tmzsd,章节zj,时间sj,区分度qfd,难度nd,分支fz,题目图片编号tmtpbh,答案da)
考生试卷答案表(准考证号zkzh,科目号kmh,试卷号sjh,题号th,考试答案ksda,标准答案bzda)
考生成绩表(准考证号zkzh,科目号kmh,试卷号sjh,科目名称kmmc,成绩cj,补考成绩bkcj,考试时间kssj)
6 关键技术实现
以动态随机选题为例:
要保证随机无重复抽取试题,需要在选题过程中每选出一道题就在响应数据库中做出标记,防止下次选取重复,等到生成一张完整的试卷后再对标记复原。以单选题为例,主要代码如下:
7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线考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系统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促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薄文娟.《C语言程序设计》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2] 吴迪.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市政设计院考试系统为例[J].软件导刊,2013,12(4):63-65.
[3] 骆健,王海艳,罗卫兰.《数据结构》在线考试及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22(7):181-184.
[4] 崔瑛瑞.基于B/S与C/S相结合的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6):265.
[5] 郝安林.JSP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 张桂芳.基于B/S结构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9.
篇10
【关键字】列表法、线形示意图、扇形示意图
苏科版《数学》又一次改版,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是他们遇到的真正的难题。由于小学时对应用题的恐惧,对题意的把握不准,方法的不明确等,让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束手无措。笔者在教学时也深有感触。新授时,虽有一些难度,但是大部分学生还能“照葫芦画瓢”,当堂练习及反应也不错,而综合练习时,学生却无从下手,错误百出,甚至原来会解决的也都忘记而错误了。在略一调查后发现,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分析题意,缺少方法,导致抵触应用题,为了改进这些情况,笔者深入思考,虚心请教,有这样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小学与初中的契入点,准确介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应用题,有了一定的解题经验,这为中学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些基础,借助于这个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经验入手,可以降低解题难度,如苏科版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某学生寄了2封信和一些明信片,一共用了5.6元。已知每封信的邮费为1.2元,每张明信片的邮费为0.8元,他寄了多少张明信片?”本题中,根据“一共用了5.6元”这句话,学生很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但是小学的解题经验也不全是正面的作用,有时会起到反面作用,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比较,从而明确题意中的数量关系。如:“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比计划多39个;如果每人做4个,那么比计划少了15个,该小组共有多少人?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学生根据解题经验“多9个”应该“加”,那么此题就进入了误区,应该仔细分析谁多?谁少?实际上“少15个”应该“减”,比计划多9个,那么计划就比实际少9个,在表示计划时,应该是:“5X-9”,类似列出方程:5X-9=4X+15。
(二)、重视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授之以渔
苏科版教材中,与老教材的重要区别在于:老教材重视体型教学,将实际问题进行归纳、分类,讲授不同问题的列方程的方法;而新版教材重视解题方法的教学,在六节新授课中陆续讲解了列表法、线形示意图、扇形示意图等,笔者在教学中感受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认为列表可以容易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而线形示意图可以简便地寻找比较题中的等量关系,两者结合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如:“运动场环形跑道周长400米,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5/3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时出发,5分钟后小红第一次与爷爷相遇,小红和爷爷跑步的速度各是多少?”若设爷爷的速度为X米/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表分析题中的有关数量关系:
速度(M/MIN) 时间(MIN) 路程(M)
爷爷 X 5 5*X
小红 5/3X 5 5*5/3X
此时很容易得出本题的方程:5*5/3X+400=5X。
(三)、由方程返回实际问题,理解本质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大量的练习,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会列方程,但那是机械的,笔者在教学时,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给方程2X+1=5设计合适的情境。”生一看,来了精神,原来都是做别人出的题目,现在我也可以给别人出题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答案出来了:(1)、明买了2支钢笔,付了5元,找回1元,钢笔每支多少元?(2)、小号从出版社邮购2本一样的杂志,包括邮费的总价为5元,如果邮费1元,那么每本杂志多少元?(3)、一块长为2米的长方形菜地,面积比5平方米少1平方米,求该菜地的宽是多少?――――――当学生会创造性得设计问题,他对这些问题还有什么不理解呢?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更清楚的理解问题的本质。
其实,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即通过老师的教法与训练,学生离开老师后也能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创设一个氛围、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出问题的本质,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研究》 董林伟 主编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