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
《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有关处室:
现将《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8日
附件:
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
“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泰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泰州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泰人才办〔2021〕2号)精神,制定2021年度人才工作“走进乡间田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紧扣服务“六保”“六稳”主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心下沉,走进乡间田头,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力,促进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到2021年底,新培育10亿元级以上产业2-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力量。
二、工作举措
1.梳理需求清单。4月上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集中梳理,确定2021年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详见附表)。4月底前,各市(区)围绕本地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品牌及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梳理汇总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形成需求清单。
2.组建专家服务组。5月底前,各市(区)针对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人才办,从乡土人才、科技镇长团以及省“333工程”、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中,遴选涉农人才,分类别组建相关专家服务小组,建立专家服务小组结对服务机制。
3.开展结对服务。6至10月份,按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产业”的要求,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走进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推进工作。
2.加强部门配合。专项行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扛起工作责任,主动进位,切实加强与当地人才办、科技镇长团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确保活动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抓紧组织需求调研,组建专家服务小组,建立定期结对服务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切实扩大活动影响,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对各地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请各地于4月17日前,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发至邮箱409841966@qq.com。联系电话:86893949。
附表: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附表:
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市(区)
产业名称
靖江市(2个)
休闲食品、草莓
泰兴市(4个)
生猪、肉鸭、江沙蟹、苏翠梨
兴化市(5个)
香葱、大闸蟹、稻米
海陵区(农业开发区)(2个)
种子种苗、罡杨鲜花小镇智能花卉
高港区(1个)
鲜花园艺、动物疫苗
姜堰区(2个)
特色菌菇、溱湖簖蟹、肉鸡
篇2
关键词:贫困;致贫原因;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14-02
一、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一)制约脱贫的内因分析
1.燕山―太行山地区贫困县居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发展理念滞后。解放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课题,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只要解放思想,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流。但现阶段,由于交通、通讯的不便利等原因的影响,导致贫困县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归根结底还是思想闭塞,没有超前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农村的市场是广大的市场,是试验田。如果执拗而不改变自己的思想格局,终将是会被时代所淘汰的。
2.贫困县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或惠农的宣传政策不到位。现阶段,贫困县的农户主要还是以老农为主,新一代农民都外出打工,由于老一代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低,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学历,文化程度较低,政府举办的各式各样农学技术宣讲课程听不懂或过时就忘的比比皆是,对于新的生产工具使用不太熟练,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返回原来的耕作方式,导致农村资源的浪费。
3.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农村的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该地区农户主要以种粮为主,是第一产业,鲜有乡镇企业的扶持与帮扶,农户都是靠天吃饭,种地为生,第三产业基本零零散散,以货郎担、小地摊和赶集为主才能满足当地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农户自己生产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流水线生产,制作费用昂贵,且无人问津。
(二)制约脱贫的外因分析
1.燕山―太行山地区先天发展不足――恶劣的自然条件。其一,该地区主要地形为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包括以狭窄的冲刷谷地,海拔为500~1 500米,多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平原极少,主要的贫困县集中在不开阔的谷地两侧,制约其城市和交通道路建设的发展。其二,该地区水文条件不佳,由于当地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及其缺乏,年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且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流水冲刷作用明显,水土流失严重,更是加剧了该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特征,降水不足也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受限,很多都是一作作物,影响种地农户的收入,特别是大同市阳高县和浑源县的情况尤为明显,未能进行机械化生产与对气象的预测不准确,导致部分农民欠收。其三,发达的水系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问题。由于本地区多为浅水水域,且与其他水系的交汇比较少,而且水流湍急,影响其河上航道的建设。
2.燕山―太行山地区后天发展的劣势――基础设施的相对比较落后。基础设施涵盖很多方面,比较当地贫困县的交通道路建设,水电暖建设,水利以及通讯等的建设。水电暖是有力的后勤保障,是解决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带动当地的就业水平与提升发展潜力,缓解就业压力,但是政府的投资与社会资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捉襟见肘的。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始终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没有良好的水利设备作为保障条件,终究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通信设备的发展可以给民众提供一个潜在的市场,能够为农民生产提供指向标,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保障农民收支的安全系数。
3.政府对扶持对象的认定和把握不准确会导致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粗放式的扶贫认定方式是难以为继的,需要改变认定标准,当然,现阶段对贫困户的认定与识别也是有考量标准的。当前国家贫困户的实施标准为农民人均2 763元,但是贫困县的许多农村生活条件富裕的依然申请贫困户,造成了贫困县村域内部的贫富分化,使得真正的贫困户不能及时按期脱贫。精准地识别贫困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行精准扶贫,决定着整个扶贫工作的成败。
4.社会保障成效甚微。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救灾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其他社会保障。贫困县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也大致如此,看似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中间有着无法言喻的隐情,特别是在农村低保方面,各N关系户占据着低保的位置,使真正贫困的农户享受不到好的政策,这是其一;其二是广大贫困县农村居民的大病报销问题,手续繁杂,审核时间长,很多都是自己掏腰包垫付,导致自己的生活拮据不堪;其三是教育保障不足,由于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上学的学费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教育贫困。农民以土地为生,遇到灾年荒年,收成欠佳,农村救灾保险保障不到位,会直接导致贫困现象。
二、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发展的战略途径选择
所谓的战略途径选择,是如何实现脱贫的道路选择,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强化社会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和推广小额信贷等综合应用这五大路径将有效地解决燕山―太行山地区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一)强化社会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强化社会责任主要是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健全贫困县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等,使农户老有所养,病有所治,打破现实存在的大病报销壁垒,简化报销程序。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和完善社区养老制度,健全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让社会资本广泛地参与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来。
(二)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智力保障
提高人口素质是脱贫的必要条件,只有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解放其思想,才能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脱贫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收入增加,还包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文化生活的不断殷实和满足,相反则是病态,不能长久。
(三)发展特色产业,奠定物质基础
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农业方面,根据当地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而不是搞大面积同一作物种植,避开农业风险。在农产品的加工环节,要大力支持乡镇企I的发展,就业人口本地解决就业,在销售环节,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适应市场需求。在第二产业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不能不计环境后果地随意开采开挖,破坏当地环境。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农村淘宝下乡,挖掘农村广阔的市场。
(四)探索移民搬迁,创建适居环境
移民搬迁也是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和方法,这种搬迁方式必须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不能强制搬迁,发挥群众的社会参与功能,制定不同的移民搬迁政策,应做到“兵马未动,产业先行”的效果,并做好迁入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住条件,让农户搬得进去,住得安稳。当然,前提还是要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然贫困县农户回迁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五)推广小额信贷,助推农民脱贫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大势所趋,贫困县农村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当地政府要适当放开贷款条件限制,简化程序,低息贷款,减轻贫困县农户的负担。给乡镇企业提供无抵押低息贷款,县财政有能力可以一次性减免农村债务遗留问题。
三、燕山―太行山地区脱贫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扶贫开发的建档立卡工作
建档立卡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帮扶对象,找到贫困的根源,从源头上防治贫困的发生与萌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直接打通专项扶贫到户的通道。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台县的高洪口乡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建立了严谨的档案体系,细化了立卡分类,确定帮扶到位。按照2013年的贫困标准识别出了贫困村15个,贫困户1 206户,贫困人口3 494人,并通过细化贫困根源,领导干部定点帮扶,进而帮助高洪口乡脱贫在扶贫攻坚的阶段始终走在最前端。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优势项目
首先,发展包括杏果经济林、光伏发电、小杂粮、大棚农业、中药材产业等特色产业;其次,乡村旅游业和劳务输出。如阳高县以设施蔬菜、生态养殖、杏果经济林、休闲康养产业等为主导扶贫产业;天镇县发展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蔬菜大棚农业以及“天镇保姆”特色品牌等城市就业式精准扶贫;广灵县发挥剪纸、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功能。
(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升燕山―太行山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是居民异地搬迁和脱贫致富的保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现阶段,贫困农户的“市民化”不只是要身份的转变,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享受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好处与福利。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健全,政府大力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养老中心、文娱场所、通信设备等的建设和发展,注重道路建设,各个村落之间的互动与发展。完善贫困县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得生病不再造成居民返贫。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为民所想,完善基层民主,加强社会参与和民间资本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巍.中国农村反贫困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2] 徐勇.反贫困在行动:中国农村扶贫调查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 罗伯特・考特.所罗门之结:法律能为战胜贫困做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高云虹.对贫困线测算中马丁法的几点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4).
篇3
第一,在城镇化过程中青壮年流入大中城市,导致县域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任务繁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
第二,受土地流转制度制约,农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宅基地有效利用没有找到有效途径,“人在城里、户在农村,城里购房、乡里有房”双重占地问题突出。农村宅基地不能有效置换出来,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城镇用地与农村宅基地双向增加。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中规定的“占补平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目前按照常住人口统计的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3.7%,当然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户籍仍在农村。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2亿,这一期间每年城镇化人口仍将达到一千万左右。在2035年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左右,其后城镇人口也将有所减少。到2050年我国总人口将维持在12.5亿左右,其中农村人口仍将高达2.5亿左右。农业劳动力仍将数以亿计,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仅在2公顷左右,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第三,受自身财力限制,县域发展的水、路、电、信、气、热、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地难以到位,科、教、文、卫、体、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亟待加强。
第四,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发展方式,导致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
第五,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现有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技术含量低,大多难以支撑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现有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难于突显县域经济特色。
县域经济五大问题有效解决关键在于产业园区的发展,核心要抓好主导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两大重点。
首先,要选准主导产业。选择县域主导产业一要考虑市场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筛选发展空间较大的产业作为备选产业;二要考虑当地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找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三要考虑备选主导产业对其它相关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四要考虑备选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率;五要考虑备选主导产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程度。其次,要做强主导产业。对于筛选出的主导产业要予以科学规划、营造环境、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和区外投资进入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领域,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以招商引资的方式促进民营经济与外资企业的联合。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通过市场机制和制度创新,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主导产业,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约发展。福建石狮是我国最大运动服装生产基地,晋江是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已形成全球竞争力;浙江永康是小五金生产基地,义乌是世界知名的小商品销售基地,山东寿光是全国蔬菜生产基地,这些都是一县一品成功案例。再次,要创新驱动主导产业发展。由于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也在不断变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适时更迭主导产业或产品,才能使主导产业永葆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绿色农业、规模农业和集约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鼓励形成“以地入股”的农业联合生产股份公司,通过组建“农工商联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创立知名品牌,实现农业发展由单一农产品经营向农产品经营与品牌经营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大力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化,完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发挥其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县城建设要与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通过高速、快捷的交通干线与中心城市相连接,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人才、技术密集的优势,主动承接好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小城镇建设要与交通干线相结合,成为中心城市与县城之间的连接点和县域经济的副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水、路、电、信和环境等基础设施,形成以县城为核心、连接城乡的交通网络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打好基础。通畅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与信息流,依托中心城市,促进县域现代化建设。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多用人、少用物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基本法则。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逐步将县域经济发展转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科技进步上来,全面落实义务基础教育,着重抓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搞好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从中心城市引进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也要做好技能型人才的输出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园区和现代绿色有机农业、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积极探索使用适合本地特点的新能源,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块状经济;品牌之乡;区域经济;品牌塑造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2008年度研究课题成果《浙江省“品牌之乡”建设在块状经济中的发展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52)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浙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典型的事例和做法,近年来在浙江各地兴起的块状经济以及和块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体发展迅猛,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各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产品或者非物质品牌进行了命名,因而在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品牌之乡、特产之乡等,而围绕品牌之乡又有许多新鲜的事物和经济形态应运而生,品牌之乡作为在块状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强化品牌概念的元素,对于浙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也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一、浙江块状经济发展现状
(一)块状经济的概念。块状经济,又称区域块状经济,通常都是以制造业为主,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区域经济形态,它是该产业在一定地域集聚,并且形成比较优势又能够带动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其本质为一种产业集群。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划分,如果某一个地区有10家以上企业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年产值上亿元,则该产业区域就可以被称为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既能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又可以带动某一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形式已经在世界各地有了成功的案例,如克鲁格曼等人所提出的硅谷型聚集和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是单一产业的地理聚集的两个最有名的案例。世界知名的聚集还有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的酿酒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
(二)块状经济在浙江的发展现状。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从“资源小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过程中,块状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转变中起到了神奇的作用,由于浙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块状经济在浙江的发展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在地理版图上,块状经济分布于全省各地而且随处可见,如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嵊州的领带、义乌的小商品等100多个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撑起了浙江经济大省地位。据统计,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76个存在块状经济(以工业总产值5亿元为统计起点),占全部县(市、区)的84.4%。从地域分布看,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2007年全省块状经济的区块,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总共有462个。
二、块状经济与品牌之乡的关系
(一)品牌之乡及其在浙江的发展。品牌理论及其实践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浙江则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一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用心地塑造本地区品牌,积极带动各个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的集聚效应,浙江的地方特色产业和地方品牌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品牌之乡是指该地区通过“一村一品”的建设,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特色突出、发展规模较大的主导产业链条,进而凸显品牌优势;形成可以使本地人民引以为豪的产品或者项目,并尽快将它培育成一流的产品和项目,这样的项目不仅可以是农特产品,也可以是特色旅游项目,甚至是文化项目。由于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有可能被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命名,称该地区为“品牌之乡”、“品牌之城”或者“品牌之都”等。
在浙江,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也可以听到“品牌之乡”、“品牌之都”等诸如此类的称号,所有这些都是经过本地长期的努力而得来的。我国许多地方的“名、优、特”产品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品牌之乡的发展与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品牌之乡的良性快速发展也为浙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强大作用。以农业为基础的品牌之乡为例,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品牌之乡在浙江的发展,浙江虽然人均占有耕地仅0.52亩,但是江山的蜂蜜之乡、临安的山核桃之乡、黄岩的蜜橘之乡、仙居的杨梅之乡等散布于全省各地的“中国特产之乡”多达120多个,占全国1/3强。所有这些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而形成的品牌,这种品牌之乡的称号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品牌之乡规模化后会进一步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有力地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浙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乡镇工业起步逐渐形成各地比较有影响的“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许多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区和企业集群,这也就是块状经济雏形。目前,浙江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总产值15,826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0%。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50亿元的202个,50~100亿元的46个,超过100亿元的37个。
(二)品牌之乡与块状经济的时空关系。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品牌之乡的存在有时空上的联系性和必然性。品牌之乡的发展要早于块状经济,它是块状经济早期的发展状态;从规模大小上讲,品牌之乡所涉及的地域和资源等一般要小于块状经济。品牌之乡在世界各地的发展都和本地的特色紧密结合,品牌之乡和块状经济如何发展是由市场、本地区经济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的,有些则是和地区优势、人脉、传统技艺等密不可分,一般这些块状区域都经历了从家庭手工作坊、合伙企业、集体企业再发展成为诸多小企业集群和专业化产业区。如,“日出华舍百丈绸”的绍兴倚借的传统经济让如今的轻纺商贸城发展富甲一方,而依托“奉帮裁缝”传统技艺的宁波让服装产业又名噪一时,“鸡毛换糖”的货郎担精神成就了义乌小商品贸易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现实。
(三)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优势。品牌之乡是块状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块状经济和品牌之乡的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品牌之乡是块状经济发展的基础,块状经济是品牌之乡发展的高级阶段,块状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强化品牌之乡的发展,品牌之乡和块状经济一般都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
建立在品牌之乡基础上的块状经济分布于全省各地,大规模的块状经济对于地区的发展和品牌形象的梳理起到了促进作用。调查发现,80%以上地区的块状经济的前身是“XX之乡”,这说明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基于品牌之乡打造的良好基础。而块状经济又会影响品牌之乡的走向和发展。品牌之乡建设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而今浙江众多的市县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不管是风俗、地理、人文、历史等都可以用来塑造品牌,利用原有资源进行品牌之乡建设成为品牌形象提升最快捷的方式。如,浙江桐乡号称中国杭白菊之乡、浙江安吉孝丰镇号称中国孝子之乡等。
三、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建设的重心
浙江块状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居于全国前列,对于本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品牌之乡和块状经济的发展前景。
(一)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发展的前途性问题。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浙江,块状经济是由市场选择、当地特定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共同决定的,而在其大发展之后作为基础的品牌之乡和块状经济的关系以及品牌之乡的发展成为首要问题。其实,块状经济的大发展和品牌之乡的发展并不矛盾,相反,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品牌之乡始终是起到基础性作用。对于品牌之乡发展的前途性问题首先要分不同的行业进行分析,可以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进行分析,这样会更加明确品牌之乡在各个行业中的发展。
以工业为基础的品牌之乡大多发展到后期就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块状经济,在这些地区,基础是品牌之乡所奠定,而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则是块状经济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产业规模,所以以农业为基础的品牌之乡很难形成与工业为基础的块状经济一样的规模和产值,但农业由于其地域性和时间性强的缘故,其他地区却很难移植或者模仿,在品牌传播中具有“唯一性”。
(二)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发展的重要性问题。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进一步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高区域特色经济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对于品牌之乡的发展还是要非常重视。首先,产业体系逐步深化。块状经济体中的品牌之乡还要进一步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接,在更大范围内实施产业整合,加强增值环节,最终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产业基地,完成从“乡”到“都(城)”的转变;其次,对外贸易要逐步扩大。不断地开拓国际市场;再次,进一步培育区域品牌,努力发展已有品牌,塑造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最后,大力发展上规模的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继而凸显品牌之乡。品牌之乡的发展对于浙江经济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品牌之乡建设的基础上,块状经济正在努力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产业链在拉长,块状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快速成长,从中小企业集群中成长出了一些几十亿、上百亿的大企业;从不注重品牌到区域品牌与个体品牌共进,行业协会有了较快发展,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三)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的培育问题。块状经济中品牌之乡的培育问题同样重要,首先是要明确品牌之乡和块状经济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结合块状经济的实际,依托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大力提升块状经济的总体水平,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分工定位的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集群,提高浙江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是要让小规模的品牌之乡更加专业化。如上虞市崧厦镇是全国最大的制伞基地,他们凭借雨伞制作成为闻名遐迩的块状经济发展代表。全镇共有制伞企业1,050家,就业人数1.58万人左右。在这里生产的雨伞品种全、数量大,产品远销28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0亿元。浙江类似崧厦这样的特色小镇还有很多,他们都具有很高的专业化程度,而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种形式的块状经济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城镇化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解决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建设问题的对策
浙江省品牌之乡在发展中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在块状经济下,品牌之乡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许多品牌之乡存在“散、弱、低”的状况,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次,在块状经济区域内或者外面还存在很多同行业竞争者,无序竞争影响了品牌之乡的良性发展;再次,在品牌之乡无响亮的特色品牌,制约了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在块状经济的范围内培育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把握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及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脉搏;其次,发展强势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发挥带头作用,把小而散的作坊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加工点链接起来,向生产专业化、品牌统一化、配套协作化、营销集约化的格局发展;第三,强化品牌战略,创造更多的名优品牌;第四,人才培养的跟进。有计划地培养各类人才,为新的强化品牌之乡的发展“输血”;第五,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做好宏观的把控工作,给企业“放权”,让其施展开拳脚;第六,宏观层面上强化富有生机的县域经济,继续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扩大部分经济发达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引导和鼓励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为经济强县市的发展增添动力,形成各个县域不同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
(作者单位:1.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2.浙江林学院艺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汤黎路,周必健.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J].政策望,2008.10.
篇5
关键词:万州、生态涵养规划、多规协同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东北地区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以三峡库区为主的区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除了要实现生态涵养的要求,更有要实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库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各区县都迅速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但是总体仍然是发展战略性规划,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居多。而区县相对较小的地理空间,需要更具体的空间落地规划和实施指导,不能够简单照搬重庆直辖市全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式来落实规划意图,而要探索以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规划编制思路,引导规划有效实施。本文结合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来进行分析。
1、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背景与要求
1.1背景
重庆首次将全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并根据各自定位,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五个功能区域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五个功能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含11个区县,以万州为核心,包括1个大城市(万州),10个中小城市,196个小城镇,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该区域户籍人口为1096万人,常住人口为833万人,城镇人口为325万人,城镇化率为39.02%,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20.24%。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723.56亿元,占全市域比重17.03%。该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2要求
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中,也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提出了以下重点要求:
一是把万州作为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形成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
二是增强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
三是增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四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2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
2.1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基础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境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1760米,最低点海拔120米,中山、低山、丘陵面积占90%以上,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共13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公里。在不计基本农田的因素下,万州全区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71.1平方公里,较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475.1 平方公里。万州适合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约为190万人左右。通过GIS分析,得出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沿线是低安全格局区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
2.2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格局,功能区划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对主要森林、水源、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形成重点生态涵养保护区域的新发展态势。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各镇乡的合理城镇体系结构,新农村聚居点为主的乡村居住空间体系,人口分布更加科学,城乡低碳绿色建设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更加发展,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区生态涵养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点”的重点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四带五片保育与涵养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总体形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城乡空间一体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新空间结构。
一核 ―― 中心城区
两轴 ――长江和318国道两条重点发展轴线
多点 ―― 41个镇乡小城镇和若干乡村聚居区、特色产业项目、旅游、能源基地,围绕各中心,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点状网络结构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四带――长江及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四片重点生态保障区
五片――甘宁龙沙武陵片、分水李河片、白羊太安片、龙驹罗田白土片、余家后山片等五片主要集中生态保育发展片区
图1开发空间格局规划图
2.3万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区类型与空间布局
在全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国土空间所承担发展与涵养方面的不同特点与职责,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五类功能区域,对各类分区进行诠释、定义,在不同功能区综合落实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要求,实现“五规合一”协同。
城市建设区以城市综合发展为主,促进产业和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引导区域人口集聚,是最主要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城镇建设区以城镇特色发展为主,优化空间布局,缓解生境压力,促进人口集聚,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城镇生活空间。
乡村聚居区以农村人口聚居为主,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资源能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保养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主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是主要的农业性生产空间
生态保障区以生态涵养为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适当发展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生态空间。
2.4镇乡生态涵养涵养发展的引导与管控
对全区53个镇乡街道的国土空间结合其具体情况科学划定功能区域,分别明确各区引导建设内容与禁止建设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各镇乡资源优势,又要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镇乡街道拥有前述5类功能区,部分也只拥有其中的几种。各镇乡街道规划以发展规划图、生态涵养管控(负面清单)图及发展管控说明(表)进行表达,如下图案例。
图2龙沙镇生态涵养规划图
2.5规划的实施与运用
本规划探索实施的路径。规划提出经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突破。对禁止性要求等要重点监督。原则上3年修编一次,修编前对实施情况应进行评估。具体建设时还应按照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程序进行。
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活动时要对照本规划,作为宏观指导要求。在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本规划作为中观指导依据。项目审批时,要以本规划作为具体的审批规划依据。
同时也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探索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3 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方法与思路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以下实施导向的重点编制思路与方法探索,为直辖市区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向实施层面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3.1多规协同的规划
生态涵养发展是区县域发展思路的调整,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传统的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自引导着发展和项目实施。为了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意图的落实,就必须要协同各大规划的重点要求,协调各大规划在空间落地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在新的生态涵养发展思路下形成新战略、新布局,同时又探索把生态涵养规划的要求,反转到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传统法定规划的更新落实,实现动态的有机融合状态。
3.2生态规划要点把控
生态涵养发展规划中“生态”是重点。而各规划中涉及到的生态要素众多,规划综合时既要考虑实现产业转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内容,更要重点关注关键生态要素的管控,主要有水源地及相关区域,集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石漠化、地灾点等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既要加强保护,也要通过人为的建设,形成更优的生态空间结构和发展应用模式。
3.3镇乡生态规划的管控
镇乡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当区县城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有较严格的控制。而镇乡成为生态涵养的重要空间,一是镇乡小城镇发展中容易忽视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环境污染小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人居环境较差。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意义重要的资源保护,部分农业、畜禽养殖等造成面源污染。本次规划强化将各区域层面规划意图、法规要求结合镇乡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个镇乡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了生态管控的要素与要求,并以镇乡领导、管理者容易懂,便于使用的图表方式来表达,明白每块国土空间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运用于发展战略布局、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大大增强实用性。
3.4 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
在规划技术方法上,加强了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是GIS技术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分析,重点对山脉、水系、森林和需要控制的景源、地灾点进行分析,结合地形坡度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判生态安全格局,成为规划研究的基础。再者对各大规划(如城规、国土、交通、环保等)的要求分解并转化为空间发展布局或管控要素线,进行综合叠加来推导方案,并与生态基础分析叠加评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
3.5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应用探索
作为非法定规划,其应用方式与保障路径必须在规划初期就应该设计好,才能够保障有较强的实施性。关键点一是要通过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等方式,获得有类似准法定规划的权威性,二是要设计好评估、检查、监督机制,有一定奖惩的规则,以保障有足够的实施自觉性。
篇6
一、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的商标意识。由于农产品商标注册主体主要是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农民对商标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品牌经营意识比较淡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自身和农产品商标的发展。为使商标战略在农村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市局在宣传教育上狠下功夫,在提升农民商标意识上大做文章。一是把《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列入普法的必修课,并结合国内外农产品商标战略、商标侵权案件和商标被抢注的案例,对农民进行宣传,使利用农产品商标增加收入成为农民自觉的行动,成为企业家的自觉行为。二是针对农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特点,把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养殖、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大户列入商标普法宣传主要对象。三是通过举办农产品商标发展现场会、专题讲座、现场咨询、上门服务、集中授课培训,送法下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免费发放有关商标注册的宣传资料20多万份,并选择本地一些运用农产品商标品牌开拓市场成功的典型事例,深入乡镇、深入农村第一线,广泛宣传商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有关知识,使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拥有农产品商标的好处,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树立商标意识、品牌意识。
二、主动介入,积极指导农民注册商标。一是确立农副产品指导注册重点。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指导那些已形成一定规模、特色的农副产品申请注册商标。从此,高要的大米、德庆的贡柑巴戟、封开的油栗、四会的沙糖桔、鼎湖的文庆鲤,广宁的庆宁竹、怀集的六十日黄菜等传统优质农产品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册商标,使上述传统、优质农产品不仅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法律的保护,提高了知名度,也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增设商标注册服务站点。积极和省商标事务所沟通联系,在全市增设高要、四会两个广东省商标事务所服务点,与省商标事务所和工商部门的实现联网,为广大企业提供各类商标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解释和各类商标服务,为农民、涉农企业和农产品产业协会办理商标注册、续展、转让、许可和变更等提供了快捷的途径和方便。三是积极探索商标注册新模式。在农副产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推广“公司(协会)+商标+农户”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一方富裕。为了帮助农民生产和推销“六十日”黄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2004年3月,引导怀集县凤岗镇农民成立了“六十日”黄菜协会,并帮助其注册了“绿凤牌”、“燕都牌”商标,产品知名度得到迅速提高,过去没有使用和注册商标,每公斤17元都卖不出去的“六十日”黄菜现在每公斤售价23元,比原来增加了5元。在小小商标的带动下,全县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和腌制黄菜。2005年,仅怀集甘洒镇黄菜种植面积就发展至1000亩,比原来增加了800亩。四是积极指导“名、特、优,新”农副产品以及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对符合地理标志注册条件的农产品,加强同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协调,协助地方做好商标注册申请的具体事宜。
三、培育名牌,以拳头产品带动农业发展。肇庆市农产品多属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培育农产品名优商标难度较大,市局按照“普遍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着力扶持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能力且已取得注册商标的农产品争创名优品牌,努力形成龙头品牌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新局面。在扶持四会市华贡农科集团公司在打造“华贡”牌沙糖桔产品过程中,市局上门服务、跟踪指导,积极引导其走品牌强企之路,“华贡”牌沙糖桔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及“中国名优果品”、“国家无公害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发展成为产供销一体化、农科教相结合的辐射作用明显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200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实现利润1139万元,带动农户4100户,户均增收1200元。通过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引导四会柑桔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柑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4.9万亩迅速发展到现在的22.5万亩,成为全国沙糖桔种植最大的产区。种植沙糖枯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篇7
加强阵地建设
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教育大变革时期,我街道社区教育阵地不仅寸土未失,而且得到了长足发展。2011年,街道投资11万元对铜井成人教育中心校14间校舍进行翻新;2012年,街道投资28万元在江宁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基础上加盖一层楼约200平方米,并对学校内外进行了装修;2013年陆郎成人教育中心校通过置换,异地新建560平方米校舍,现正在装璜阶段,一所现代化的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即将交付使用。另外,新建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00万元的“江苏省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已破土动工,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工程已列入街道办事处的议事日程,正在规划筹备之中。
不仅如此,社区居民学校建设如雨后春笋,在区开展的创建省达标居民学校的活动中,仅用两年时间,我街道22个社区22所居民学校全部合格,17所居民学校达到或超过省优标准。
社区学校的快速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社区教育的参与率,而且密切了各级领导与群众的联系,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凝聚力和号召力。
项目推动,满足居民需求
1.国绕发展主线,突出区域特色
江宁街道属涉农大街道,我们紧紧围绕本街道“以农业经济为主,发展特色农业”这条主线,关注街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培训项目设计方面,从本街道的区域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三大类共计十多项优秀培训项目和特色实验项目。2008年我们创建了省级“无公害绿茶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2013提档升级为江苏省首批“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2010~2012年我们分别实施了“无公害绿茶生产与示范”、“特色蔬菜种植”两个市级优秀培训项目;2012年,我们又进行了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延伸与拓展”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水产养殖”、“乡村旅游农家乐文化元素的植入与渗透”、“农村经营与服务”等培训与实验项目也逐一展开。通过项目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街道特色产业的形成,促进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有效地增加了农村就业,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2.健全组织网络,加强项目管理
由街道下文,成立项目管理工作委员会和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管工委主任由街道主任担任,副主任由街道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主任担任,委员由街道教管会、社区教育中心、科协、农服中心、财政所等十多个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每个项目设一个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管工委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社区教育中心主任及相关社区主任担任,组员根据项目需求设定。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一是文字策划工作组,主要负责项目实验(实施)方案、问卷调查、调研报告、信息报道、案例精选、总结报告等文字和策划工作;二是指导检查工作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指导和过程动态检查;三是操作工作组,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成果应用与推广;四是内勤服务工作组,主要负责项目信息采集归档、问题反馈以及项目会务、服务等工作。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实效
我街道成立以市级讲师团成员为主导,社区教育中心教师为主干,社区教育志愿者为主体的讲师团,大力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教育培训,培育了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几年来,讲师团已开展了100多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4万多人次,培育了200多名具有造血功能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数以千计的农业技术骨干。
开展特色活动,增强社区活力
为满足群众对身心健康的愿望,我们于2008年率先在江宁、铜井、陆郎范围内推出以健康养生为主的社区教育特色活动――“宁井郎康和堂”,旨在通过社会上的名医、学者、心理专家、教育专家走进社区,与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传递健康知识,引导人们树立“博爱、健康、和谐”的理念,倡导人们做身心健康的快乐之人。几年里,共举办活动近200场,其中健康养生类(含大型义诊)98场、文体艺术类43场、时政教育类27场、其它类约30场,服务群众超万人次。“宁井郎康和堂”已成为农村社区居民的“康和超市”。
在“宁井郎康和堂”的示范引领下,社区特色活动遍地开花,目前街道22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活动载体,形成了一社区一特色,甚至一社区多特色的良好格局。譬如,花塘社区开办了“红楼学堂”,在全社区掀起了一股说红楼、唱红楼、探红楼的“红楼风”;清修社区设立了“便民超市”, 开展大病救助、应急援助和就业帮助等活动,还通过便民宣传栏、便民联系卡、便民服务室等手段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体贴的服务;新铜社区为社区爱心人士搭建捐赠平台,成立了“爱心驿站”;等等。各社区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更好地把社区工作和为民服务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整个街道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开展课题研究,加强内涵建设
为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我们结合街道实际,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科学地认识和解决社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找准研究对象。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寻求社区教育与街道中心工作、三农发展、居民生活的结合点,做到研究对象定位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坚持行动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社区教育实践,统筹街道社区教育资源,搭建特色创建平台,强化教育培训服务,提升社区教育品质。三是努力创新。课题所涉猎的内容都是社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耳熟能详的极富本真的东西,通过加工、提炼,升华为社区教育资源,增强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在实践研究中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资源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近几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汇编了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案例选四集,编撰了《创业策略》、《茶经》、《朱门农家》等校本教材,录制了《一片希望的热土》、《倾听梦开花的声音》等社区教育专题片。我校教师每年在《南京终身教育》、《江宁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6篇左右,其论文、案例获区级以上奖达15篇以上。
篇8
喀斯特(KARST),是指因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长期进行的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作用为辅,所形成的洞穴、石芽、洼地等各种地表和地下地貌景观的地区。由于独特的地质形成过程,使得喀斯特地区生态极其脆弱,抗干扰性和抗破坏性极差。加之高山林立,岩石较硬,使得喀斯特地区发展交通条件较为苛刻,成本极高,因此,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由于科技的落后,交通闭塞,使得众多喀斯特山区只能被封闭在深山老林当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36.6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4.2%。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由于喀斯特地表崎岖,山多坡陡,成为了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形态,因此被称为“喀斯特山区”。在喀斯特山区,环境退化与贫困互为因果。出现贫困—毁林开荒—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使许多地区在贫困与环境退化的“贫困陷阱”中越陷越深。
二、喀斯特山区土地流转的特点
农地的产权一般被分为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和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又可称之为使用权。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具体来讲,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来使用,农户保留土地的承包权,而转让土地的使用权。平原地区土地流转,以界首市为例,界首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截至2013年10月,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4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2%。在界首,土地流转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由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经营转变,仅2013年,界首市小麦收获面积达52万亩,平均亩产504公斤。玉米收获面积39.6万亩,平均亩产578.6公斤,小麦、玉米单产双超千斤,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十连丰”的良好局面。同时,土地流转也促进了界首市农民增收。土地流转农户每年除稳定获得800—1100元/亩的租金收益外,还可就近在流转土地上打工或外出务工经商,获取工资性收入。[1]由界首土地流转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平原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更利于规模化经营,农民从规模经济中获得红利。喀斯特山区土地流转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六盘水地区不仅是贵州喀斯特面积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3314km2,占国土面积的33.44%。[2]对特殊的地理地貌,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出台《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3155工程”是指3个100万亩和5个50万亩工程,即到2018年全市发展猕猴桃100万亩,黑桃为主的干果100万亩,茶叶100万亩,商品蔬菜50万亩,刺梨50万亩,中药材50万亩,红花油茶50万亩,草食畜牧业50万亩,共计550万亩(约3663km2),特色产业种植面积3267km2,六盘水市共有耕地面积3033km2,将被全部覆盖。喀斯特山区存在着耕地资源碎片化、生产经营分散化、农户生计贫困化等特点,加之机械化耕作困难,不利于发展粮食产业及传统农业,从六盘水市经验可以看出,在喀斯特地区,土地流转是有价值的,但是需要规避机械化耕作的弊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
三、喀斯特地区土地流转的时代价值
公路桥梁建设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喀斯特地区的整体社会融入。欠发达的喀斯特地区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实现后发赶超,关系着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近年来的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即土地流转不仅极大地促进平原地区经济发展,也能有效地破解喀斯特地区地质地貌困境,对于喀斯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喀斯特山区长期以来,土地生产效率低,生产方式落后,虽然已进入现代社会,但传统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痕迹依然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喀斯特山区农业发展的滞后不只是生产方式的落后,更是经营管理方式的落后,由于喀斯特山区贫穷落后的经济特征,使得喀斯特地区市场经济发育严重滞后,多数农民熟悉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实行土地流转后,能将喀斯特地区呈碎片化分布的土地集中起来,有效整合国家扶贫资金,激活政府服务管理职能,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外资和引进科学有效管理团队,从而真正实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最大价值。其次,从长远来看,土地流转不仅流转土地,更是对喀斯特山区贫困空间的整体置换。人均国土面积,可以理解为人均生存空间,也即是人均极限致富空间,一般情况下,喀斯特地区人均国土面积都远远高于平原地区,其致富的理论空间要高于平原地区。同样以界首市和六盘水市为例,界首市2013年全市共有78.8万人,耕地58.1万亩,约387.3km2,人均耕地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全市国土面积为667km2,人均国土面积约846平方米。而六盘水市,2012年全市人口285.9万,耕地面积为3033km2,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061平方米,为界首市两倍多,国土面积9965km2,人均国土面积约3485平方米,是界首市人均国土面积的4倍多。土地流转前,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喀斯特主要成为人类生活的负担,然而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石漠化治理的有效开展,喀斯特空间将成为富民空间。六盘水市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森林覆盖率低至7.55%,石漠化率达到45.34%,水土流失达到80%,曾经成为荒漠化和石漠化的重灾区。“十二五”以来,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和有效治理,共治理石漠化区域53.5km2,水土流失区域55.58km2,截止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45.4%。[3]再次,土地流转有利于激发喀斯特农村活力,促进喀斯特农村健康发展。由于喀斯特农村土地资源贫瘠,农业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导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喀斯特山区,导致当地农民大量外出务工,青壮年和农村精英大量流失,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幼。每一个地方的发展都需要人的参与,农村精干力量的大量外流,使得喀斯特农村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实行土地流转后,部分有经营管理能力的精英选择留在家乡创业,有效地促进喀斯特农村健康有序的发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不仅仅是贫困治理的总体要求,更是广大喀斯特农村、喀斯特农民的热切期盼。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消除喀斯特地区的穷山恶水,创建金山银山,能够较为彻底地置换贫困空间,使得喀斯特农民有家能住,有乡能回,有乡想回。
作者:温浩 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湖南邵东打火机产业从1993年起步,2002年开始加快发展。特别是该县实施“兴工强县”战略以来,打火机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打火机产业一举成为该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其加工企业达46家,年销售近50亿只,产值达到10亿元;占全国打火机市场的1/8。邵东成为全国最大的注塑打火机生产基地;年上交税收5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近10%,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
据了解,1998年以前,邵东打火机主要是作坊式生产,仅做组装和配件,规模很小,发展缓慢。到2000年,其出口总量仅为6000万只。近年来,邵东成功抓住国内产业内移的机遇,加大对打火机的出口力度。2005年,出口打火机17亿只,货值达4700多万美元,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先后打开东南亚、非洲、韩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虽然邵东打火机产业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取得一定发展,但其产品结构仍较单一。60%以上的产品是低档次的塑壳砂轮打火机,利润空间小,基本被排斥在欧美市场以外,出口受到一定限制。集群内企业协作分工不紧密,在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行业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面临的国际贸易壁垒逐步增加;行业协会在引导差异化竞争、推动行业环境建设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检验处处长肖家勇认为,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邵东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打火机产业集群,还需较大的努力。
通过近年的发展,邵东的打火机产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就壮大,财政基础就雄厚,群众生活就富裕,工业化的进程就大大加速。
首先,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05年,湖南全省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达到600多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约1.7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在其块状经济的主要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约80个;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集群是推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发展产业集群,能够使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县域经济体系当中,加深产业分工和协作,降低企业成长成本,提高县域生产效率;能够产生滚雪球的聚集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积聚,扩大和加强积聚效应;能够促进集群内部分工不断细化,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进一步增强聚集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第三,产业集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县域产业集群大多产生于城乡接合部,可有效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农、牧、渔、副等产业的发展,扩大周围村集体增收的空间,周边农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主动从农业生产向其他产业转移,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
第四,产业集群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发展产业集群,能够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内集聚,为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各种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可能,为农村城镇化的各项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有力地推动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在邵东打火机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基础设施要相对完善,学校、医疗机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也很配套,非农人口不断增加,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第五,发展产业集群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的利用程度;可以促进企业通过合作、建立联盟等开展购销活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企业间细致而紧密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品的创新与升级,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措施。
篇10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对策;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69-02
一、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呈现出速度、效益、结构、质量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的态势,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民营经济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5.8%。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83.3万户,比上年增长3.4%,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71.4万户、个体工商户165.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2.5%;从业人员568.3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非公有制企业223.1万人、个体工商户334.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4%。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994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7.6%,实现增加值466.9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76户,超10亿元的企业有14户。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由2002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6.7亿美元,年均增长9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11%提高到2007年的73%;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由1家发展到24家,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合作的主要力量。2007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0 199户,比上年增加了300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20亿元,利税1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和16%。
2.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大量闲置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近三年,我省民营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国企改制,盘活国有资产35亿元,安置国企职工近4万人。通过参与国企改制,有54个民营企业项目获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国债支持,总投资55.2亿元,分别占全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总数的40%和总投资的20%,形成了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活力。
3.是技术创新的活力源泉。我省近些年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全省50%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已有170户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近千户企业实施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300余户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是进一步扩大开发、推进开放的投资主体。我省2007年民营经济投资总额1784.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62.3%。
5.优势特色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全省中小企业已呈现出优势特色园区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省级中小企业园区发展到80个,形成特色产业集群82个,企业6492户,从业人员25.8万人,年销售收入239亿元。大庆市20个工业园区,2007年新开发面积18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2l亿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05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1亿元,占地方工业的62.5%,初步形成了轻纺、大豆加工、纸业包装、皮革、橡胶等主业突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二、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了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十六条”文件,虽然明确了凡法律无明文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个体私营经济都可以平等准人,享受同等待遇,但从现实情况看,行业准人进展缓慢,一些垄断部门和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准入门槛依然很高。
2.融资难问题突出。在金融方面,对中小企业信贷仍有诸多条件限制,使一些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好、管理先进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难以大踏步发展。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缺少为个体私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个体私营企业在政策法规、信息咨询、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对接、项目研发、人才培育以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难以获得有效的市场支持。一些部门以检查收费来代替服务和监督,没有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还不优越。在一些地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时有发生,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经常不断。统一、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
5.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一些企业对其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出现了缺乏诚信、账目不实、偷漏税款、逃废债务、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形象,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1.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在城镇和农村积极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弹性高、就业容量大、就业形式灵活、就业门槛低的特点,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乃至机关干部创办、领办小企业。
2.重点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示范功能。积极搞好创业辅导、项目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撑等活动,落实补助资金,扶持发展创业项目;积极扶持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骨干企业群体;积极扶持拥有专利技术、管理科学、资本运作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3.发展一批配套中小企业,延伸优势产业链。通过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技术扩散、零部件加工,带动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对接活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围绕我省乙烯、汽车、飞机、电站设备、重型机械制造等骨干企业发展好配套项目,搞好零配件加工和延伸加工,发展专业化的配套企业。
4.大力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集群,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按照布局合理、土地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改善产业集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业依托。积极发展一批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推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石油化工业集群、医药制造业集群和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5.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发挥好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和农产品总量大、品质好的优势,促进民营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发挥更大作用。要引导民营企业围绕粮
食、畜禽、亚麻、马铃薯、山特产品、乳制品、果蔬加工等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具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鼓励和支持大型民营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工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立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联合创新活动。不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产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研发应用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并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推广节能、减排、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
3.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努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资金问题。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全面开展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和企业诚信活动,帮助民营企业提升诚信度。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自然人创办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分散机制,降低担保、贷款风险。
4.提高对民营企业项目开发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会,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辅导工作,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5.建立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中小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和扶持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培训基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为民营企业培养国际经贸合作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民营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
1.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和领域。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规范招标行为,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包括非营利性领域和营利性领域。
2.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信贷支持力度。在省、市财政预算中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有效发挥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作用,鼓励各金融机构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
3.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上市,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