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散文阅读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散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语文阅读 ;教学; 问题; 设计

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问题的设计呢?

一、问题设计的程序性

目前多数教师优化程序的观念十分淡薄,有的一节课就树立四五个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又缺乏有机联系,或教师不能将这些目标按学科的顺序使之贯串为一个整体,课堂教学显得凌乱,学生云里雾中,思维混乱。有位教师在上《七根火柴》时,依次提出了以下问题:1.主人公无名战士具有怎样的品质?2.小说叙述了怎样的事情?3.线索是什么?4.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5.环境描写的句子是哪些,有何作用?6.卢进勇这个次要人物对主人公的作用如何?这里教师首先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品质,就相当突兀,学生缺乏思维的基础,结果并不复杂的问题弄得复杂起来,后面几个问题的次序也很混乱,整个课堂条理不清,很不顺畅。有的教师注重思维的程序设计,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有位教师处理《变色龙》时设计了如下问题:1.小说叙述了怎样的事情?2.主人公作了几次判定,发生了几次“变色”?“变色”的原因是什么?3.由“变色”中,你看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4.通过人物的性格特征,想象一下当时沙皇社会的特点是什么?5.如果你处于那样的社会,你会怎样做?这样的问题设计,像一座立交桥,既能使学生思维畅通无阻,又可向四处发散,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引发学生思维的波澜,展开丰富多彩的智慧浪花。

二、问题设计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新信息的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学生阅读思维是否灵活有创见,发散思维强弱是一个重要标准。教学中若能经常在好像没有问题的地方巧设问题,造成障碍,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并引导学生去跨越,就能发展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质量。如学完《范进中举》后,为拓宽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理解,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假若你是范进,在乡试中又未曾中举,你将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讨论结果五花八门:会发疯、会上吊、会消沉、会打丈人、会骂上天不公、会千方百计治疗、会认命、会重整旗鼓、会回家种田、会一游泰山……尽管以上结论难免有偏颇之处,甚至有点出乎常情,但学生通过思维讨论,概括力、判断力和想象力都有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问题设计的自主性

篇2

正是抱着这样的期待,我校语文教研组于10月11日下午举行了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由谭靖、黄兴春两位新老师执教《散步》,全体语文教研组的教师齐聚一堂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主要是围绕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有效提问以及针对叙事散文课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当天下午初一的两位教师谭靖、黄兴春展露的教学风采各有千秋。每个听课老师都是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听课评课的,因此,整个评课过程可以说是热烈而又有序。每位老师各抒己见,在对两位老师给予肯定的基础上,结合两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有效课堂提问等方面进行了叙事散文课题研究的反思和探讨。众人拾柴火焰高,本次活动就叙事散文的教学基本模式作出了初步的梳理和整合。

首先许多老师提出不同类型的体裁特性对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制约,而了解叙事散文的特性是实施教学的前提。针对叙事散文的特性,教语文的张校长认为叙事散文的切入也应该有落脚点,他认为在尊重散文的个性之下,文趣、理趣和情趣在叙事散文教学中是不能舍弃的。而教师在解读这类叙事散文时也应该追问三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文趣、情趣、理趣在哪?就《散步》课文具体执教过程中,谭靖、黄兴春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立足了三个着眼点,在“大词小用”和对称句的品读上、亲情的品味上、生命和责任的感悟上均有了一定的涉及,而这恰恰就是三个“趣”的体现。

其次,听课老师指出课堂中的有效提问非常重要,提问应该要有延续性、系统性、针对性,切忌过于随意笼统。这就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问题,同时很关键的是课堂中师生互动是否合理并有价值。而本次两节课都主要体现了问答式,师生的对话非常遗憾没有连续对答,大多是形成了一问一答,没有充分展现生生探讨和师生多方交战的精彩。教研组要求各位老师能掌握类型课文的特性之外还能多参考类似的文献,还要多观摩各校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能很好地针对此方面形成一些系统性的课堂模式。而各位老师在深思之余也得到了很好的启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丁少军、薛爱民、陈余等多位老师的精彩评析。他们提出两位年轻教师虽然有意识地运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品悟文章。但是在开头时直观的感悟上仍嫌不够充分,也就是缺少了入境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家写散文,营造美的意境是其用心所在;读者阅读散文,须入这个“境”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得其滋味。入境意味着读者与作品“无隔”,仿佛是眼前之景,亲历之人事,情从肺腑中出,文字从笔端而下。而张校长就认为联想和想象是打开文境之门的钥匙。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三种方法可以借用。其一,创设与文境相应的情景氛围,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谭靖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意识地让讨论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文本。其二,设计引导式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思维导向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有的问题直接导向形象思维。如具体执教过程中黄兴春老师借一个“假如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能理解爸爸的决定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转化成局内者的视角,与文本情景中的人、事、物进行对话和交流;其三,通过美读创造情境。散文是一种适合涵咏的文体,随文思起伏、与文情跌宕的美读以声造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在第一节课中老师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以及针对细节的反复品读让学生在氛围中直接产生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但是仅有对叙事散文的感受和体验是远远不足的,学生还需跃出文境,对散文进行理性的品悟和赏析。如,挖掘散文所蕴涵的价值,欣赏散文不同的风格趣味,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交汇和碰撞。“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是散文阅读思维(或心理)的完整过程,“入乎其内”是感受,是体验,是沉潜涵咏。“出乎其外”是沉静中的回味,是思想感情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篇3

十天的学习围绕“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环节展开。 顾XX教授的《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立足于中小学校活生生的课堂,提出案例讨论和行动研究两种教师成长范式,在此基础上,他主张课堂改革要凸显为学而教的本质。王XX教授的《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学研修》着眼于教师的研究性教学,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让研究成常态”——王教授谆谆告诫我们。郑XX教授的《写作教学过程指导》认真分析了写作活动的目的、类型、过程,并以此为基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开展写作过程教学。王XX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的备课模板》从确定学习目标和进行学情估量入手,提出“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的观点,——备课备教材就是确定教学点和设定教学目标,备课备学生就是学生理解、感受文章有困难的地方,即落差点。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备课首先要进行学情预估,逐一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王教授的阅读教学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培训的全过程,还将在今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李XX教授的《散文教学设计的要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教学世界。讲座从“文本分析、文本功能、教学取向、教学成果”等四个方面展开,指出散文教学设计要从教“定篇”和教“例文”两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把握、体验到散文的关键点”。……专家们的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带领我们走进巍峨的富丽堂皇的豪华的学术宫殿,咫尺篇幅,难以悉尽描摹!

备课、上课、听评课是一个教师专业生活的“三部曲”。如何让教师的听评课走上专业化道路,这是全体同仁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李XX和褚XX两位教授从理论探寻和实践操作两方面为我们释疑解惑。李XX教授的观课评教流程(课堂评述—问题提出—问题聚焦—课堂重构)和褚XX两位教授的课例评析都是他们潜心治学、精心研究的学术成果,这些我们来说无疑是丰盛的精神盛筵,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还到XX虹桥中学听了两节作文教学公开课,随后进行评课实践,收益颇丰。

XX省XX县三中 江XX

篇4

关键词:阅读 鉴赏 文本特征 文学味

在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阅读鉴赏分值占很大比重,例如,在江苏高考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是20分,而学生往往失分惨重,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每年高三老师和学生都花了绝大工夫在上面,却仍然收效甚微,甚至忙到最后老师和学生会发现:复习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提高甚至还没有复习训练前得分高,我们的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训练学生分清题型、如何审题、如何找准角度按步骤答题上,殊不知,很多学生早已在上述方面做好做够了,关键还是学生不会读文本、读不懂文本。不会读、读不懂,再熟悉题型、再会审题答题也如同搭建空中楼阁,都是枉然。

那么,如何教学生会读文本、读懂文本呢?本文试图从文学文本的文本特征角度做一些探讨与尝试。文学类文本传统的分类,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每类文学文本都有其固有的文本特征,这些文本特征说得形象些,就是指这类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味道”。如果学生面对一个文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从这一类的文本特征入手,或许就找到了解读这个文本的钥匙。并且,试卷当中文本后的问题也大都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制。这样,解读又迅速,又做到了有针对性的阅读。

首先,来谈谈散文阅读。首先我们要明白散文的中心有任务是抒情或展现情与理的交融。散文何以称为“散文”,那是因为它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来说,缺乏明显的外部特征(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但这不是说散文就没有其特有的文本特征。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主导性的、特征性的建构因素,例如: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并且,散文因其“散”,所以,我们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文本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安排这样的材料有何作用?还有,散文借助文字所创造的“美”,不仅是物象、意象之类带来的,还来源于语意学的某些方面,如语言的意味、意蕴、意趣等。散文文本的可咀嚼性,既是散文的标志,也是解读的抓手。我们在解读散文的时候,可以借助某些可观察、可把握的语言标识来品味散文的意味、意蕴、意趣。有人将散文称作“美文”,证明散文还有一个文本特征,那就是比其他文体更突出的审美追求。因此,在阅读散文时,要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各种各样的“美”,文本造就“美”的方式、手法。以上这些都是散文具有的文本特征,如果教会学生在阅读时抓住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建构因素,抓住文本中具有可咀嚼性的语言标识,理解文本中各种各样“美”,解读文本的意味、意蕴和意趣。那么,在散文阅读方面,我们也就相应地有内容可读、有事情可做了。在高考试卷中,命题者也往往是从这些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题的。

来看看2012年广东卷的散文阅读《荷叶》,初看标题,再看文本内容,我们即可发现,这篇散文是用中心物象“荷叶”来建构文本的,进一步读文本可看出这“荷叶”,作者赋予它不同的审美特征:残荷之凋零、新荷之清新、可用做包装食物用途的清香等,然后,作者对荷叶寄予怎样的复杂情感我们就可以把握了。文后的试题:17.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5分)18.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6分)两题都是围绕上述方面来命题的。其次,文本写荷叶,为什么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宏村的秋景?有何用意?这一点体现了散文“散”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初读文章就要考虑的问题。试题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4分)同样也是从这一方面设问的。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的试题同样是从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命题的: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本题是从散文“散”的特征出发,材料安排的用意角度来命题的。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则是从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及其作用来命题的,“杜鹃啼”是文本的中心意象,又是结构文本的线索,文本基于此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8分),是考察作者寄托在“杜鹃啼”这一意象上的审美追求的。

其次,来谈谈小说阅读。小说的文本特征较明显,构成文本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物、环境、情节。但是,我们解读小说,不能仅仅满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及手法,以及基本情节。其实,小说的解读更要关注的恰恰是这三个相同要素在不同的小说文本中的不同组合、侧重、倾向中的个性化的设计。(注明出处)再具体点说,小说的“文学味”更多地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变化性、矛盾性上(分析这人物形象的三个特性需要把人物形象完整分析和人物的细部情感结合分析,即客观分析与主观体验结合),人物形象的特征与刻画手法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最后,解读小说还要注意小说主题、主旨、以及审美意义的多元性。

以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邮差先生》(师陀)为例: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表面看这道题是考察环境描写的特征的,其实解决这道题,还是要从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环境的关系入手,“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邮差先生是一个对人友善、内心悠然淡泊的形象,由此形象可以得出小城具有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特点。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此题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这句人物语言的理解,要解决这道题,需要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小说主旨之间关系综合考虑。因此这句话的含意可以理解为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得出的。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这点是从环境描写的特征得出的。而这句话在小说结尾,有象征意味,显然关乎小说主旨:即对战争背景下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再来看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小说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是由人物形象、环境特征、小说主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可以得出以下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图。

篇5

关键词:散文;教学;初中

散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那么,对于初中散文教学来讲,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有效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对散文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呢?这些问题对于初中教师来说是极难应对的。以下,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1.初中散文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初中散文教学,我们选取的散文通常都是以抒情散文为主,这样的散文一般都是通过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或者感悟。对于这类散文,学生只是在寻找其中的得分点,即是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但是,通常的学生只能拿到修辞手法的分数。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散文肯定十分优美,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讲就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初中散文的分析难度较低,但是学生缺乏那样的阅历,也就难以体会出其中的情感。所以,很多学生只是在阅读其中的故事,而不是在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的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2)教师教学现状。由于初中阶段的应试教育成分相对较高,初中散文教学也是一种应试教学。在升学率、中考的双重压力下,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们的卷面分数。所以,在初中散文的教学上,教师也是特地为学生建立了相应的解题步骤。首先分析文段中的修辞,没有修辞就分析语言特色。例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术语。其次就是把握文段中的情感色彩,喜悦、悲哀等情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散文赏析的能力就仅仅只是停留在得分的阶段。如此以往,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极为不利的。

2.明确散文分类,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现代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回答“散文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初中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方式,这是散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下面,我说说初中散文的分类和切入点。

(1)记叙性散文。记叙性的散文对人与事的描写都是真实的。正如作家吴伯箫所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这类散文最显著的特征来抒发作者的内心真实感受。写人与叙事都是为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服务的。所以,叙事性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及其生活场景,挖掘作者寄托在文本中的主观感情。如教学《散步》时,我们可以抓“我们”“田野”“散步”这几个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简要的分析人物来更好地体会“我”要表现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

(2)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主要以抒发作者主观的真实情感态度、生活激情等为主。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所以,抒情性散文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抒情方式;追寻作者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线索;品味关键语句深入体会抒发的感情。

(3)议论性散文。初中教材里的这类散文所占比重较小。就不阐述了。

3.散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层面。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因为他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通过课堂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延伸。新的历史环境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地理解的那种“满堂灌”的方式能够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进。这种改进的本质是不能脱离文本的知识为基础的,因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建立在课本上的,散文在他们理解下,并不具有特定的属性,因此就需要在散文的特性上下足工夫,以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拓展。

4.理解散文所呈现的特点。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抓住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散文所具有的这一共同特点,在散中寻求文章的住线,集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写作方式,根据文章的特点创设情景模式,在生动形象的课堂传授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机激发。

5.思考文章思路汲取所需的线索知识。

散文虽然看上去很随意,但是不管其结构多么松散,最终都是被一条主线牵引的,因此,在阅读散文之前一定要了解散文的相关线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阅读的培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散文的线索,在线索的散文线索的指引下,体会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拓展学生有限的想象空间。

6.通过作者创作背景,理解文章含义。

在初中散文教学中,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到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时代来判断作者写作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入的体会散文的含义。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7.注重细节赏析,以小见大。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 教与学

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变灌输式的教学为启发式的教学,变重结果的教学为重过程的教学,变单一的信息传递的教学为综合信息交流的教学,变单兵作战的教学为与他人合作的教学,变模式化的教学为个性发展的教学。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改变沉闷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教师的被动传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一、传授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通过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工具书运用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管理知识能力以及审美和创造能力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应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文章难点、重点进行提前预习;第二,扎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对文章中的语法、词汇、修辞等知识要及时积累;第三,拓展阅读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比例,学生要主动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拓宽知识面与阅读量。

(二)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

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虽然唯考思想违背了新课程教学标准,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素质教育不必一味的回避考试,就目前来说,考试是一种及时、有效、全面的检测教学教师质量与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提升考试能力对学生升学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高三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将语文基础之中的学、用、迁等有机联系起来,重点研究大纲中的考试说明,分析试题类型以及变化等,适当的向学生传授考试解题技巧。

二、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授环节

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都与低年级教学不同,所以应该推行参与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保证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一)完善教学设计

完善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基础条件。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所有涉及教学内容的事物的分析与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包括对教学要求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对掌握差异性的分析以及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分析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学习指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知识掌握、能力运用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允许教学差异的存在。

(二)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

重复、单调的课堂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的学习兴趣,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参与式教学或启发式教学等,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的《沁园春》教学时,首先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并对于诗词创作的革命时期背景进行了分析,保证学生真实、客观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创作的诗词经收录的共有84首,都是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壮阔的情怀,笔者除了对《沁园春》的解析之外,还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其他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风格、社会背景形成系统见解。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运用诗化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外国侵略者恣意掠夺的屈辱和愤懑的之情,对于学生感情指向具有较强的煽动性,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笔者将课堂设置成记者招待会模式,由学生分别担任记者和余秋雨角色,围绕文章进行问答。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灵活生动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难以理解的文章简单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都是文理兼备的、论点论据充足的抽象性说理论文,学生对此类文章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论、语言描述的印象。例如,在《神奇的极光》这篇说理性散文中提到了磁场、太阳风等专业用语。单纯的语言描述对文章理论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利用视频、图像等对文章所涉及的专业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最终促进了学生对极光现象的科学认识。

(四)及时全面的课后检测

课堂教学结束不是教学任务的终点,教师在课后应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鼓励其对自身能力的进一步开拓发展。阶段性考试作为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在外,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教师在关心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要适当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保证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篇7

一、继续抓实书写。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会让自己一辈子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与别人的交流。书写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紧紧抓住书写差的这部分同学,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举行二次书写比赛。

二、打牢写作基础。在写日记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针对上学期中日记质量不高,部分同学随便应付老师的情况,一是严肃批评,二是耐心与他一起找原因,对其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

三、积极把新课程理念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习惯等方面促,多启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课堂反应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试着多发挥“小老师”们的作用。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眼、耳、口、手、脑动起来的习惯。向课堂要效率,使每一堂课都是生动有趣,学生在45分钟内得到较好的训练。

四、制定各单元目标,合理安排课时课量。

1 2 3 4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 “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总观单元全貌,课上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认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精读一至二篇课文,其余课文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组织验收和讲评。课文学习顺序可灵活安排,“思考与练习”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最好在学习课文时完成,可以将阅读理解题作为学生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或话题,开放性练习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时共12课时。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

目标是: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设计:在学之前应对这些名人作一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入课文之前应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总的框架,然后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课时共12课时。

第三单元:童话单元。

目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1 2 3 4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认知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可采用默读、朗读、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气氛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课时的分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课时共12课时。

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

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著名的诗人,在教学课文前,宜先作简单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课文的难点,课后练习已基本涉及了,可借助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对课文艺术上的特点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总结。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课时共12课时。

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苏州园林》着重学习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桥梁远景图》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着重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珍奇的动物——针鼹》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把重点放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上。课时共12课时。

1 2 3 4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度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设计:四篇古代散文,文字浅显,含义深刻。要在启发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注重颂读与感悟的统一,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尤其是文言实词。课时共14课时。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要善于利用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了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注意引导学生多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来揣摩文言字词的意思,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词以及古代文化独有的东西,教师要作讲解。要引导学生按记叙文要求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或情节。总课时为14课时。

篇8

【关键词】幼儿园 绘本阅读教育活动 设计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而阅读以文字为基础,因此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把阅读与识字联系在一起。然而,单纯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并不能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相比起必须依靠一定的识字量来阅读的各类书籍,绘本显然是一个更容易让孩子沉浸的灵动世界。一直以来,由于国内的家长更注重对孩子知识性、技能性的培养,对绘本这种艺术形式还缺乏相应的认知,仅仅单纯地从绘本的页数、文字量来判断绘本的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为了进一步了解绘本阅读对于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意义,我选择了对该课题进行研究。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而忽略绘本的多元价值特点

绘本《逃家小兔》中,“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幼儿能以‘如果你……我就要……’的句式创作对话”被设计者列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这一点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最大体现。在《我爸爸》中,同样有一个专门的语言目标: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比喻的手法,学说句子“爸爸像……一样……”。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活动设计中,虽然教师没有明确说出学说句子的目标,但是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中的故事内容,尝试用小兔的口吻对话”依然着重凸显了教师对绘本语言发展价值的重视。由于教师对绘本与幼儿的发展价值认识的偏颇与单一,导致活动设计中出现此类问题。

(二)阅读方式的单一

通过分析教师活动过程的设计,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犯的一个较大错误就是将绘本阅读等同于故事教学。

绘本阅读涉及的要素有图画、文字、符号、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而故事教学与讲述教学,更多的是关乎幼儿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将绘本阅读等同于故事教学,教师在设计中选择的阅读方式多为讲解式的阅读。此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但是从发展幼儿自主性角度出发却是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在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发挥幼儿阅读的自主性与阅读能力。

(三)活动设计结构的不合理

有学者认为,幼儿阅读绘本时的认知过程历经了“观察――联想――模仿――理解”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观察是幼儿阅读绘本的基础。松居直曾认为,成人阅读绘本的过程是一种观赏,喜欢整体地把握绘本的内容,而幼儿阅读绘本则是一种观察。而在前面的三个活动设计中,每个均采用幻灯片展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使得幼儿在活动期间从头到尾连这绘本是什么样子都不曾感知,观察也就无从说起。

三、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设计策略

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的选择及确定尤为重要,指引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

(一)营造良好的绘本阅读氛围

教师要把绘本材料放在幼儿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而且丰富的阅读情境,例如学校的幼儿书架,总之要选择一个适宜的角落,放一个幼儿能够得着的书架,上面摆好为幼儿精选的绘本阅读材料,让他们随时都能阅读,激发他们的绘本阅读兴趣。

(二)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游戏引领幼儿进行绘本学习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引入。据调查显示,有些幼儿就是很难深入地进行绘本学习,总是在新奇之后归于平淡。要激发幼儿的绘本阅读兴趣,需要教师的积极有效引导,其中游戏法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根据绘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绘本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始终是都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要合理加以引导,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1. 知识经验类的读本

这类读本带给幼儿大量的信息,有些与生活有关,有些与自然有关,阅读的重点就在于事实与经验的联结。

2. 鉴赏类的读本

这类读本格式比较特殊,大多是散文诗、儿歌体裁,阅读的重点自然落在理解儿歌、散文诗的基础上,感受文学的美。

3. 偏向策略教学的故事类绘本

这类绘本往往具有曲折的情节、戏剧性的冲突、丰富的图画信息,阅读过程具有一定的想象色彩,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图画内容,进入故事情境,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遮挡、回翻等策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运用不同的手法、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

4. 偏向图文理解能力绘本的教学

这类读本图文的对应能力比较高,则可以在理解作品整体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如: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对于绘本中重复多次出现的汉字,相信幼儿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关注。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从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详细剖析绘本阅读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与支撑,就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设计策略进行了仔细的探讨,希望能给一线教师组织绘本阅读活动带来便利。在设计绘本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园要以相应的理论为支撑引导,掌握一定的策略,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

【参考文献】

[1]康长运.图画故事书与儿童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篇9

【关键词】审美 文学教育 散文 途径

文学教育具有审美的功能,它来自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教育的审美功能便是在这种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过程中,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领悟与塑造审美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实现和谐人格的建构。

散文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阅读这些文质俱美的散文,既能开拓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又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审美,应当是文学教育的主体坚守。那么,在散文教学中审美应当如何进行?

一、以形象的直觉感知美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明确提出美感经验是一种“形象的直觉”。所谓形象的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最初的直接感知。

散文既具有写实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散文中叙写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均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而作者这种独特的审美创造落根在个性化的文字表达上。视觉、听觉是感知美的两种主要官能,而朗读恰恰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使他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最初的直接感知。

例如《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感知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师配乐背诵全文。)同学们,济南的冬天好在哪里?

生: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不像我们这里,呼啸的北风令人受不了。

生: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不像我们这里的冬天,即使有阳光,也是冷得厉害。

生:济南的冬天很温柔,还充满了绿意。令人不禁想到我们这里的春天。

这种对济南冬天最初的直接感知,就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而朗读是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来最初感知审美对象的最基本的方法。

济南的冬天在学生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既是济南冬天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美感直觉性,应结合课文在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春》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齐诵王安石和杜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句,并且饱含深情地讲了一大段描摹春色、赞美春天的导语。一开场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奠定了美的基调,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欣赏春色美景的特定氛围中,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二、以情感的融合体验美

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审美过程,如果不能动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或者至少这个美感是不深刻的。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以达到情感的融合。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触摸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呢?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在我看来,文学作品中的阅读,其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的限制,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交流与撞击。”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可想方设法抓住体现作者情思的关键词句段等,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如阅读杨绛的《老王》,应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这句话作为与作者进行情感对话的关键点。“不幸的人”是谁?他为何是不幸的?幸运的人是谁?“老王”和作者一家相互为对方做了哪些事?为何作者会感到愧怍?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不仅仅能体察到在不幸之下还保持着真心付出的那颗善良之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触摸到杨绛的那颗同情之心、在善良品格之下不断反省的崇高之心。

当然,对话不仅仅是通过关键词句段来引导,有时还需还原,还原点应落实在作者的“真情实感”上。如《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教学中,就可以牢牢扣住“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这个点进行还原。先以形象的直觉引导学生认知阿长。再从所叙之事中抓住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去认知为何重点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从而还原作者对阿长的真正感情。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真实情感。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真正理想的文学教育,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共振场――这样的情感共振,有时是激昂亢奋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沉潜状态,教师和学生在共同阅读和鉴赏中,达到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升华”。

三、以联想和想象再造美

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面对的是一种美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审美对象的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美。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通过自觉的想象和联想,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学生眼中组成审美意境,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例如《背影》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师:很好。就请你把第六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同时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生:“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外貌描写,从黑色我想到了他的祖母刚刚去世。

生:他父亲穿的、戴的都是布的,我想到了父亲给他做的紫毛大衣,还有前文父亲失了业,变卖典质,还借了钱。

生:“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都是动作描写。

师:不错!我们现在把过道当铁道,把讲台当月台,谁能来演示一下父亲的动作?

(一学生到讲台旁演示。)

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通过学生的形象再现而一览无余。在“失去亲人、前景黯淡、经济无力”的背景之下,再状其动作,写其穿越铁道之不易,父亲深沉的爱子之心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正是基于精准的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背影形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到父亲的爱子情深,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上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有生命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有质感与力度,需要学生自己体味、沉吟、把玩,教师只能引而不发。需要学生自己匍匐在文字上,感知、体验、联想、想象,从而把文学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体内。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原理[J].语文教学通讯,2012(4B).

[3]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具体而言,这节课的高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语文课的品质。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比心,应是语文教师追求的一大课堂品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刘老师在引导学生把握文意后,自然地从父子亲情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文章第3、4、5、8节进行学习品读。在具体品读过程中,采用概说―朗读―欣赏的方式。如在品读父子亲情这一环节,“父亲哪些方面让我们感动”是概说;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之间的三问三答就是朗读体味;品读父亲让人感动时渗透在字里行间,如体味“愁苦”一词的意蕴、品读第8节中“课本”;安排学生细读时,要求“用笔圈点勾画,画出重要语句,并适时写上批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刘老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在概说―朗读―欣赏中进行语段欣赏,加上适时的小结,整个品读过程做得很实在、有条理,而不是玩弄花样、浮在课文表面的哗众取宠。

第二,有思维的张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做得不到位的。课堂充斥着大量思维单一的机械的记忆,如反复默写生字词、古诗文名句、文言重点实虚词等,有的课堂就是在这些基础知识上打转,而缺乏思维张力。教师要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以问题设计、课堂结构的变化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刘宏业老师巧妙地抓住课文第1节中的一句话:“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纲举目张,抓住“难以忘怀”“父与子”“很难笑起来”三个关键短语展开教学:梳理文本内容;体味父子温情;揣摩文本意蕴。教学中有概括能力的训练,有语言的品味感悟,有情感的朗读体验,有文章意蕴的把握评价。整个教学一线贯穿,不蔓不枝。问题设计呈螺旋式上升,不断地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特别是在研读“为什么很难笑起来”时,刘老师又顺势设问:真的很难笑起来吗?我读文章第11节,发现“很容易笑起来”。这一问题很具挑战性,体现了教师文本研读的精深,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内涵。

第三,是真正的对话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间的对话,主要存在四种形式:编者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呈现的主要是生本对话和师生对话,而师生对话形成的强烈的对话场是一堂课的重要看点。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品质,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重要标志。刘老师《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明确的文本阅读方向是形成课堂对话场的前提和基础。刘老师很巧妙地利用课文本身的一句话,结构全课教学,既遵循文本阅读的内在规律(整体到局部、内容到语言、情感到技法、文本到生活等),又有所侧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重难点的理解和品味上,为师生对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阅读首先是学生读,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生本对话;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世界,形成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为了更好地形成师生对话场,刘老师巧妙地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以文中人的身份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节,模仿父亲与“我”的口吻,读“三问”“三答”。通过这一形式的朗读,学生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对乔元贞及其家人的同情,对苦难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微妙心理。唯其如此,课堂教学的对话场才能真正形成,学生也才能在阅读中获得经验,与教师形成多轮次的高水平的对话。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强的对话场,教师在对话中要适时“铺路搭桥”,帮助学生跨越文本的一道道坎;要及时追问,制造矛盾,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要巧用学生的错误思维,在正确与错误中产生思想碰撞,获得启迪。这方面,在刘老师的教学现场我们观摩到了诸多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