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校园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智慧校园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现状
(一)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情况
在被调查的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选择“比较熟悉”新制度的占100%。90%左右的财务人员对新制度持认可态度,认为新制度不仅比旧制度更科学、更适应医院核算需要,而且新制度从核算要求、精细化程度、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医院会计基础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普遍认为增加了医院会计工作量。其中大约30%的财务人员认为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没有任何困难,另有70%的财务人员认为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药品按进价核算、资产的全面清查盘点、固定资产追溯计提折旧、医院全成本核算以及财务软件的衔接等。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情况
在被调查的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普遍认为新制度对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医院年度报表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更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表现在执行新制度以后,通过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基建并大账、取消修购基金以及增设待冲基金等,使医院的资产信息较旧制度更加真实。但也认为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后,医院收入信息的真实性较旧制度来看,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新制度中医保结算扣款的处理方式对医院收入核算信息基本没有产生影响。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行为的影响情况
1.药品进价核算方面
在新医改背景之下,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品按进价核算,95%的财务人员认为该方法可以促进医院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管理信息化水平,并为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发挥积极作用。但也认为目前公立医院结转本期销售药品成本的方法主要是从医院HIS系统统计(即统计药品实际消耗成本),而该系统未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导致无法与财务核算软件接口,所以药品的进货价格计算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随着药品加成的逐步取消,认为政府制定“药事服务费”新增收费项目标准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诊次成本中药品费的比例和床日成本中药品费的比例。
2.固定资产核算方面
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90%的财务人员认为这一规定会使医院和各科室更加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另有10%的财务人员认为固定资产追溯计提折旧并按资金来源进行明细核算这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增加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量与难度,然而,从现实中来看,这种难度与工作量医院尚且能够适应。
3.全成本核算方面
被调查对象中,有98%的医院已经实施了成本核算,并且目前能核算科室成本(指完成“三级分摊”后的科室成本)、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但由于医院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太高,医院无法承担,所以很多医院尤其是旗县医院成本核算的相关软件系统尚未安装到位,大大增加了会计人员核算工作量,而且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口径和分摊方法,成本数据的可比性较差。所以财务人员认为要更好地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首先应加强领导重视,加强对各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其次要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制定适合内蒙古公立医院特点的成本核算实施办法并统一成本核算口径及分摊方法。
4.防范财务风险方面
被调查的财务人员认为执行新制度后,下列规定使医院有效地防范了财务风险。
(1)按医疗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医疗风险基金;(2)新增“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使资产负债率更真实;(3)要求必须进行科室全成本核算,更有利于经济效益分析;(4)事业基金弥补亏损的规定。
5.其他方面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报告内容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为了提供数据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的医院财务报告,财务人员认为首先应提高医院各级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分析;但其中约9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操作难度大,预算执行分析难以及时、全面和真实;而且医院的全面预算与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要求无法衔接,财政部门应改革对医院的预算编制管理模式。其次财务人员要加强与医疗业务部门的联系,主动、及时掌握医疗业务工作情况。最后应改革医院劳务分配模式,建立新的医院内部绩效考评模式。
(四)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
1.新制度对资产的影响
通过对15家公立医院会计报表的对比分析,发现新制度实施以后,公立医院的资产信息更加真实但同时账面价值减少,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及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变动较大。虽然新制度要求基建按月并入大账,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会增加。但是新制度同时要求固定资产必须按月计提折旧,并提高了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使得旧制度下的部分固定资产被重新划分为低值易耗品,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而且由于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其账面价值也在减少。由于这两项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动,最终使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2.新制度对负债的影响
新制度增设了“应付票据”“应交税费”“应付福利费”三个负债类科目,其中前两个科目分别对应旧制度中“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对于旧制度中通过“专用基金”科目核算的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新制度改为通过“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所以新制度的实施对负债金额影响不大。
3.新制度对净资产的影响
新制度实施以后,由于核算方式及核算科目的变化,细化了会计核算内容,使得医院的净资产信息更趋真实。旧制度中,净资产按照资金用途分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收支结余、结余分配五类。新制度按照资金来源和最终用途将净资产分为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待冲基金、财政补助结转(余)、科教项目结转(余)、收支结余、结余分配。
4.新制度对收支的影响
旧制度未将科教项目收支纳入医院收支管理,而是通过“专用基金”或“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新制度明确了“大收大支”的概念,分别将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归集到“医疗收入”科目核算,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归集到“医疗业务成本”科目核算,并将科教项目纳入收支管理,真实反映了医院收支的情况。
(五) 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需要解决的难点
在被调查的财务人员中,普遍认为在实施新会计制度中最需解决的难点依次是(由高到低):医院领导的支持、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医院会计组织构架的整合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重点问题
(一)药品结转成本及计价问题
按照国家及相关部门下达的要求,公立医院应时刻遵循社会效益以及公益性双向原则,逐步推行医药分开,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同时新制度要求药品采用进价核算方法,将“药品成本”“药品收入”和“药品”三个科目分别列入“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收入”以及“库存物资”等科目。然而,就目前而言,医院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药物种类较为繁冗,一部分采用进价加成这种销售方式,另一部分则实行零差率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增加了后期会计核算的难度,尤其是在结转药品成本这一环节,由于核算人员并未掌握充足的数据,令整个核算工作变得枯燥且复杂,不仅阻碍了医院的正常运作,还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增加了难度。
(二)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水平以及医疗人员的综合性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满足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各大医院竞相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医疗设备,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与医疗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增加了医院的固定资产。但是,因为自身条件以及客观环境所限,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是固定资产账目不清。由于员工缺乏对核查固定资产这一工作的了解与认识,促使其忽略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实际质量以及当前的保存状况,由此导致账目不清、核算数据不准确,影响了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及会计决策。二是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在当前社会,医院属于一种特殊的行业,为了确保在短时间内治愈患者,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但是,使用这些设备的次数较少,造成了浪费资源的后果。
(三)成本核算及评价体系
问题不完善、不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是新制度推行的主要障碍。新制度中对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核算范围、成本分摊流程以及成本分析和控制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医院全成本核算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因为各公立医院发展状况各异,内部管理制度相差甚远,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同等,导致了成本核算口径与分摊方法口径存在较大差异,令成本核算变得毫无意义。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数据结果,成本核算并不具有辅助决策这一功能,促使其无法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
三、有效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药品成本结转,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药品进货价格
为了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应对药品实行辅助核算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提供药品进价成本的核算依据与相关信息,随后,财务人员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按照当期药品的收入与成本,对加成率进行核算,与销售加成率进行对比,进行反复计算之后,才能进入结转核算这一环节,以此来验证药品成本,确保其顺利结转。同时针对医院科室齐全,部门分类繁杂,需要药品数量很大的实际情况,医院应建立规范化、精确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会计核算体系,在对药品进行核算时,可引入移动加权平均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新《医院会计制度》得以顺利推行。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核算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要求会计人员定期清查、盘点已有的固定资产,剔除一些不符合确认标准的资产单位,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重新对固定资产进行验证与分类,为不同类别的资产设置编号,分别设置明细账与总账,引进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减轻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功能;建立健全资产调拨制度、日常维护制度、出入库制度以及采购制度,要求不同的科室均参与到监督、核查工作环节中,确保各项制度顺利实施。
(三)完善成本核算及评价体系
首先,相关部门应通过调研,统一制定并科学合理的医疗成本核算实施细则,使不同医院能够提供有关成本核算和分摊的可比性基础数据,真正发挥其辅助决策作用;其次,建立一套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的成本评价机制,一般涵盖产出分析与投入分析两个方面。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投入分析指标,一般涵盖三方面,即为财力、物力与人力,反映了医院的所有费用与成本;而产出分析指标则包含两个方面,一种为社会效益指标,另一种则为经济效益指标,要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综合性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
篇2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17
0引言
物联网技术主要是以用户需求、业务创新为核心,将智能感知、普适计算等技术运用到数据信息采集以及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并提供交流接口,为用户提供智能应用服务。目前,物联网技术作为智慧校园的核心技术之一,在重点高校应用较为广泛,已经取得显著成果。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也逐渐开展智慧校园应用研究和建设,物联网技术是智慧校@重要支撑技术,对物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更有利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从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迈进。
1物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1)技术应用基础条件差。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尚处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期阶段,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的很少,即使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处于探索阶段,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也不多,加上应用需求不强、资金短缺等原因,很少考虑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投入建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智能感知设备方面建设不足,缺乏RFID、二维码、IP CAM等感知设备;二是在网络环境营建方面不力,网络环境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十分关键,而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中比在数字化校园中对网络环境要求要高得多,不仅要求网络全覆盖,而且形式最好能丰富多样,比如网络种类包括以太网、无线网、移动网等。
(2)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
数字化校园建设起始时间较早,而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加上物联网等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得高职院校原有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比如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缺乏智慧校园的内容,没有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方案等,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未考虑以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兼容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处理好,势必影响智慧校园物联网等技术的使用,有可能出现重建的风险。
(3)技术研究不足及人才队伍建设不力。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型信息技术,且应用广泛,还没有固定的运用模式,值得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大力研究和应用推广,另外,高职院校本身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资金短缺、校园面积相比较少、学生人数不多、用户不是特别多等,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加强智慧校园,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研究,选取合适的技术,构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技术架构模型,以防智慧校园建设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学校信息化建设立足长远,少走弯路。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加强有关物联网技术应用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应用对策建议
(1)做好前期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方面一定要合理规划,否则不仅以后可能出现重复建设,而且有可能出现资金花了,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不起来。电子信息设备更新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注意设备设施建设的同步性和兼容性。
(2)合理使用物联网感知设备。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数字化校园实际情况,对比分析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智能感知设备,比较性能参数、所需耗材等,并结合数字化校园平台,选取合适的感知设备进行使用,对价格过于昂贵、目前需求不是很迫切的设备设施则暂时不用,以节省资金。
(3)加强网络建设。
网络与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密切相关,而且需求会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加大,因此,高职院校在网络方面的建设和投入要注重长久性和前瞻性,一是要注重网络设施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长远性,并保证性能可以满足发展需要。网络建设好比城市中心的马路建设,不单单考虑当下的车流量,更重要的是考虑5年后、10年后甚至几十年后车流量,如果现在马路过窄,以后翻修会非常麻烦,花的钱会更多;二是将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移动互联、无线网等多种网络进行
结合,打造无处不在的智慧校园物联网。除了加强校园无线、有线双网建设,还要将物联网技术与校园网络进行结合使用,真正构建功能强大的校园物联网。
(4)合理运用普适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技术涉及到普适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分析研究,选取部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进行结合使用,对智慧校园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实现智慧校园数据的智能应用。
3结束语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及智慧校园建设一定要在规划上下功夫,可以借鉴其他高校以,并进行专家咨询,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物联网技术建设应用规划,确保规划的适应性、合理性和前瞻性。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涉及感知、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要注重其层次性及兼容性,方能确保物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中的正确应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大专;智慧校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35
0引言
自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国外便开展智慧校园探索,现已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式。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为学生办理了智能学生证,学生证包含无线传感器,可用来联网注册、上课考勤等。国内,以浙江大学为代表,对智慧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2010年,提出建设“智慧校园”的蓝图,随后初步构建了智慧校园的框架,从此拉开我国智慧校园构建的序幕。目前,智慧校园已被看作数字校园的拓展和提升的新技术框架,除了浙江大学外,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均已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然而,高职大专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χ腔坌T把芯俊⒔ㄉ杞度缓慢,且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高职大专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问题
高职大专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缓慢,很多学校还处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初级阶段,据调查,主要问题和不足体现在规划理念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平台建设落后、系统应用残缺等方面。
1.1规划理念落后
绝大多数高职大专院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文件精神,将数字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势头喜人,但在数字校园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智慧校园纳入学校建设规划的学校则很少。这与学校领导层面的重视不够有关,还与学校资金短缺、缺乏信息化专门人才等因素有关。
1.2基础设施薄弱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高职大专院校存在办学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在资金安排上优先保障学校运行,即使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投入也不会太多。造成学校未能购买高规格性能光纤、网线、路由器、网络服务器等设施设备,数据中心建设也很落后,云计算设施根本没有,从而使得上网速度受限、数据安全性低、云计算技术无法使用。
1.3平台建设落后
统一平台包括学校门户网站、认证登录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等,在智慧校园中位置很重要。但是有些学校建设较为落后,既没有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门户网站,也没有平台登录认证入口,更没有数据处理平台,这些影响了学校的形象,降低了信息数据传递的安全性,不利于海量数据的提取、加工和使用。
1.4系统应用残缺
校园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为教学、学工、科研等管理人员提供极大方便,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高校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高职大专院校比较重视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少学校愿意拿出经费组团开发或者购买软件系统,但是存在重复购买、系统之间不兼容的问题,比如今年购买一款教务管理系统,过几年因为平台更新不能使用等因素又重新换一款,不仅浪费资金,对熟悉和操作系统也非常不利;有些学校在不同公司购买系统,未能考虑平台及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结果导致学生、教务、科研、招生等系统不能兼容和嵌入平台使用。
2高职大专院校智慧校园建议与对策
针对高职大专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提出以下对策:
2.1科学规划布局
学校党委行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完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建设资金。在数字校园建设阶段要加强规划,立足长远,防止重复建设。
2.2完善基础设施
学校要本着节省资金、经久耐用、安全保障的原则,认真做好网络设施购买搭建、数据中心建设、云技术设施部署等工作。购买网络设施设备要采用招标的方式认真比选商家,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节省资金,保证网络传输速率和安全性;加强数据中心建设,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使用hadoop Extract-Transform-Load数据仓库技术(简称hadoop ETL)对数据库数据存储、抽取、转换、加载等,保障数据中心安全稳定性。
2.3加强统一平台建设
重点做好学校门户网站、资源计划系统登录认证平台、数据处理平台等建设工作。门户网站要科学布局、功能齐全、运行速率快,如果有校园资源计划系统、
认证机制,则应将三者结合,将资源计划系统平台嵌入到门户网站当中,登录资源计划系统平台,需经过用户注册、认证成功才能登陆,成功登陆资源计划系统后,即可享受校园资源计划系统中的海量资源。数据处理平台是用来有效加工处理海量数据的,数据处理平台可采用Hive-Hadoop集群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存储在专用数据库中供系统和用户使用,采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供学校管理层决策。
2.4部署校园资源计划系统(CRP系统)
通过校园资源计划系统的部署运行,能实现校园资源的有效存储、管理、调配,比如通过学生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事务处理等;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进行排课、成绩输入、成绩查询等;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对设备进行登记、查询、报废等;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可以登记、查询、汇总课题的申报等……根据高职大专院校的实际情况,校园资源计划系统一般包括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3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布局,弄清其技术框架,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实施智慧校园有关技术。以智慧校园构建为契机,使高职大专院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促进学校创新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智慧校园理念在数字校园以及网络校园的发展实践基础上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本文从智慧校园理念的提出环境以及其发展过程分析入手,简要分析智慧校园的组成结构以及典型模块,结合已有智慧校园的应用示例效果,对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理念的进一步建设趋势进行阐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 应用效果 策略研究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高校教育功能推向了网络校园、数字校园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实践过程已经取得一些成绩,而智慧校园则是继数字校园建设后的又一阶段目标。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在网络校园以及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网络校园、数字校园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分析,寻求可行途径解决网络校园及数字校园在应用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不断优化校园教育信息化配置,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现代化的学习生活氛围。
1 高校智慧校园的提出背景及发展历程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现代信息化技术与高效校务管理的有机结合,随着云理念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革新,新一代网络技术俨然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支撑引擎。现阶段我国智慧校园建设仍旧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需要各界人士加大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的努力程度,实现高效能、低成本、多角度、全方位的可为高校师生提供智慧服务的校园环境。
1.1 智慧校园的提出环境
进入现代化社会,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掀起了信息化升级的浪潮,对于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而言,其所需要达到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智慧系列理念的提出,推进了信息化时代的智慧演化进程,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媒介,其势必会加入智慧化转型大军,借助先进相关技术信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建设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理念的正式提出源自2010年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议题,其建议宗旨在于创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便利舒适的校园生活。也就是说,智慧校园概念自诞生以来,便伴随着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等特征。浙江大学提出智慧校园建设意见后,便引起了教育领域众多高等院校的积极响应,在不断的探索与研讨过程中,人们在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上达成了共识。智慧校园理念中包含三个核心特征:
(1)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旨在为高校环境中的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全面的、智能感十足的、综合的信息服务品台氛围,并根据师生及校务相关的不同角色、诉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2)智慧校园建设的技术支撑为融入高校的各个服务领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技术,其技术目标在于实现校务相关的互联以及即时写作;
(3)智慧校园的建设主体在于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校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有效结合,为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提供一个可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其与高校相关角色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感知的接口。
智慧校园建设的理念内涵与智慧地球理念如出一辙,其与当前流行的物联网技术有着密切关联,智慧校园的首要目标也是将物联网技术与校园应用进一步融合,借助物联网技术连接高校局域网中的各类型物件。
关于智慧校园在实际应用中的概念解析,不同应用目的的组织或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企业认为智慧校园与特定的产品之间有着捆绑关系,有些企业则认为智慧校园的主要载体是运营商的相关产品。但从高校角度看,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智慧校园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数字校园的发展版。从这一理解方式看,智慧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建立一个具有统一性的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具有统一性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校务相关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2 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十二五”以来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投入比例有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将革新眼光放在信息化特色与教育环境的结合上。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在众多高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兴建的新校区配置中,不乏一些具有典型现代社会信息化特色的教育资源,完成了教育教学环境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转型雏形。这也为智慧型校园建设奠定了背景基础。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目标在于培养集合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的综合人才,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方式提升学生培养的多元化转型力度。
网络校园建设阶段回顾:从技术层面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校园阶段将原有校园网进行双栈式网络升级,实行IPv4与IPv6并存的校园局域网环境。引进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技术,为高校学生构建了一个连接所有校园内教学楼、支持多种数据终端访问校内资源的技术途径。在网络校园建设阶段,应用重点在于高校 门户站点、校内邮件系统、职能部门管理信息系统互通、视听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共享、图书馆文献资源系统查阅、网络办公等网络技术支持的项目建设。虽然在网络化高校校园建设阶段,师生们体会到网路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网络校园阶段存在着信息门户与身份认证方面有效的统一手段。
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回顾:数字校园理念出现于网络校园实践之后,其在网络校园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壮大信息化校园为核心目标,进一步整合了网络校园MIS系统、实现身份认证与信息系统的统一。可以说,数字校园建设阶段的应用重点在于校园内网络相关资源的统一化建设,从校园基础数据库、校园数据交换系统、校园信息门户站点到校园管理信息平台登录的身份认证,都实现了网络化校园阶段并未出现的统一化转变。从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及优化方面看,数字校园将校园一卡通以及包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内的高校教育资源计划系统引入建设体系中,创建了数字图书馆、网络视听课程以及网络协同工作等应用系统,进一步方便了高校师生的日常工作及学习。
智慧校园构建设想概况:智慧校园的发展依托于已经有明显成效的数字校园实践成果,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目标,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兴模式。目前,智慧校园的应用尚处于构建阶段,其将尝试以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物联网、移动网等多类型网络进行融合,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近年来兴起且势头正猛的云计算技术,配合应用层数据交换技术以及应用集成框架技术等高端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在于实现高校校园环境内的物物之间、物人之间、人人之间的感知互通、互联,从而改变传统静态状态中的校园管理模式,实现高校教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动态管理,并通过一系列高端技术作为保障手段,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过程中的精细化程度。智慧校园目前在我国南方多所高校有所应用,例如,浙江大学将智慧校园建设的范围确立在平安校园建设、绿色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建设、科学校园建设等项目上;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首次提出“智慧泛在课堂”的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将图书馆电子教参资源融入学校教务系统之中,方便师生在教学课程信息与教参资源之间的即时互通操作。
2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架构介绍
结合智慧校园的概念解析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整合成果,按照鲁东明在《信息化VS高等教育创新-融合-发展》文中的观点,将智慧校园的定义所蕴含的总体架构可以分为基础网络、公共支撑、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应用服务、用户访问等六个环节,具体的结构展示图如图1所示。
按照顺序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结构中的典型主要模块的具体细节做如下分析:
(1)基础网络环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数据通信、语音通信、电视传输。基础网络环节所依托的技术手段主要是超高速局域网技术,利用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的相关计算机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平台,可支持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语言、媒体等多类型、大规模的数据之间的传输与共享,并支持校园一卡通的数据传输。前文提到的平安校园的视频流传输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结构中的基础网络环节实现。而电视传输的主要对象则是数字化有线电视和校本电视,语音通信则是依托电信建设,实现有线电话以及近年来兴起的4G移动通信等。
(2)公共支撑环节主要包括多业务融合的高性能复合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机房环境、校内楼宇集合的智能大楼以及智能场馆、协同感知相关设施等。
数据资源缓解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办学资源库、图书文献库、物资环境数据库、人文环境数据库五类。其中,基础数据库包括教务管理、科技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务资产设备管理、高校体育运动管理、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校园卡管理等。而办学资源库包含高校教学及辅助用场地、高校办公行政用房及场地、高校学生宿舍、高校学生食堂等数据库以及高校教育科研仪器资产数据库等。图书文献库主要指的是数字图书文献、学报校刊数据库等。物资环境数据库包含高校校园建设规划、高校校园卫生、高校校园绿化、高校校园景观等。人文环境数据库则主要包含高校校容校貌、高校班级风范、校规校纪、高校环境下的师生礼仪和人际关系等。
(3)共享服务环节包含六个模块:公共数据交换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公共通讯系统、校园卡系统、平安校园监控系统、应用服务层、用户访问层。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统一身份认证环节,其支持用户、权限管理以及应用服务注册等功能,保障平台使用的每一个用户均具有一个唯一的电子身份。统一化的身份认证也是智慧校园区别于网络校园的重要指标。
3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示例展示
高效智能校园建设在一些地区的高校应用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们欣慰的,针对其中几项较为典型的应用及其效果,笔者将作如下分析:手机开门:鹰潭某学院施行了凭借手机扫描门禁读卡器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在校园生活的便利。手机考勤: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用手机进行考勤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点名上,缺勤与出勤的确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少的占用课程时间,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校园一卡通:作为网络校园、数字校园的产物,在智慧校园中的校园一卡通相对于此前有更进一步的升级,不仅结合了多类型计算机高端网络技术,更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网络校园以及数字校园建设中所缺少的统一身份认证,实现高校校务数据管理的集成和共享。
4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虽然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其方向的正确性,但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略,对于其中的典型问题及结合实际的可行对策分析如下:
首先,智慧校园参与师生对于现代化信息素养程度有待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令高校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对于相关技术的适应程度与智慧校园建设的要求之间出现差距。由于技术限制,造成智慧校园建设中的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化的接受热情并不是很高,造成新进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操作中多数将精力放置于外包网络技术公司完成,这一现状并不利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进行。正确的操作模式应该是外包公司与本校信息化部门共同完成,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将网络高端计算技术进行本土化、个性化加工、开发。
其次,可以尝试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情况可以发现,高校环境下的师生对于技术性智慧校园的应用参与度并不高,一方面源于高校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源于缺乏有效激励手段。而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办学水平,也可以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快速发展,更能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学生的对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参与热情。也就是说,高校可以通过认真调研以及与企业之间的商谈过程,确定合作企业,借助校企合作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推进本校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建设。
5 结语
基于本文分析不难看出,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虽然就目前智慧校园在国内高校的应用效果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对于问题原因的准确分析可以有效改善现状,通过参与师生观念的更新以及操作模式的多样化转变,进一步推进高校内智慧校园的渗透程度。
参考文献
[1]鲁东明.信息化VS高等教育创新-融合-发展[D].商场现代化,2011(4).
[2]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新一代网络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3]周凯.上海交大首创"智慧泛在课堂"[R].中国青年报,2011(11).
篇5
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经常会听到某高校建成了“智慧教学环境”或“智慧校园”,甚至有些高校进行了简单的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改造,也冠名为“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是技术发展太快,还是概念炒作呢?或者是人们对“智慧教学环境”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智慧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现阶段已经建成的智慧教学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希望通过开展此项研究找到当前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为今后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建议。
一、智慧教学环境的内涵
今天我们所说的智慧教育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智慧地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对环境透彻的感知力,通过利用物联网等实现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②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在有线和无线网络支持下,利用先进的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全面互通;③深入的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智能化的洞察并付诸实践,进而创造新的价值。[1]
《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中》指出,智慧学习作为一类学习系统,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来全面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测评学习结果,有效支持人们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可以实现人们能够在任意时间(Any time)、任意地点(Any where),以任意方式(Any way)和任意步调(Any pace)(简称4A)进行学习,这类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习者轻松地(Easy Learning)、投入地(Engaged Learning))和有效地(Effetive Learning))(简称3E)学习。[2]
我国学者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3]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智慧教学环境的基本条件是对环境的感知、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深入的人工智能;智慧教学环境中主要用到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感知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特征、营造学习情景,主动提供学习资源、自动记录和评价学习结果;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提供环境保障。
智慧教学环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①?ρ?习者和环境的感知,比如,通过一些传感设备(物联网)实时控制教室的温度、湿度、亮度等,为学习者提供最为舒适的学习环境;②个性化资源的推送,在智慧教学环境中,可以实时感知学习过程,并主动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③对学习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智慧教学环境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分析,可自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情况,并产生相应的学习报表或者学习建议;[4](4)智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现状
当前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部分高校已经建成了智慧教学环境示范区。为深入研究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笔者对部分高校的智慧教学环境示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当前的智慧教学环境可分如下几类:
1.普通多媒体教室的改造升级
在已经建设成功的“智慧教室”中最为初级的是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升级版,此类教室只是对普通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装修和改造,使得教室中的座位灵活、舒适,其多媒体设备配置更加先进。当前改造成功的多媒体教室中基本都安装了高清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互动式大屏幕、无线扩音系统等。
2.课堂互动工具应用型
当前智慧教室中的互动系统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利用台式电脑通过局域网进行互动、利用Internet进行远程的互动教学、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互动系统:
(1)基于台式电脑的互动系统。这种类型的教室中,每个学生座位上配有一台台式计算机,通过相关的互动软件,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的实时互动交流,包括教师单独辅导,下发、上传资料等。
(2)基于网络的远程直播、互动系统。为实现跨校区之间、跨区域之间的教学直播互动,部分院校建设了“远程直播”教室。在此类型教室中通过高清摄像机、直播管理系统,可实现远距离直播、互动等功能。此外,通过录播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自动录制和保存。
(3)基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课堂互动系统。有些学校的“智慧课堂”可以看到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互动系统,此类互动系统可以让师生之间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互动,下发、上传资料,也实现了学生实时投票、抢答等功能。另外,此类课堂互动系统已经初步实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授课情况可进行初步分析与统计。
3.教学资源库及社会化软件应用型
(1)有些地区或学校建设了相应的资源库或学习平台,便称之为智慧教育环境。
(2)还有些学校可利用微信、QQ等社会化软件实现新生注册、宿舍查询等功能,他们把这些社会化软件的简单应用说成了智慧校园。[5]
4.环境友好型
(1)教学环境的提升
部分智慧教学示范区中教室颜色鲜艳、明亮,走廊和学习区温馨、清爽,桌椅板凳舒适、灵活,教室里面配置了中央空调、电动窗帘等,整个示范区使学生能感受到愉悦、清新。但在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很少看到大数据分析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因此,这些环境也难以称为智慧教学环境。
(2)物联网的初步应用
有些学校建成的“智慧教室”中开始使用一些初级的物联网设备,比如,显示温度、湿度、照度等参数设备。仅仅使用一些物联网设备也难以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
5.综合应用型
一些学校智慧教室中综合了各种前沿技术,我们似乎看到了智慧教育的影子。此类教学环境中:教室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教室外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和RFID考勤机,这些系统采集的数据可直接传送到教务系统;可以感知教室的温度、光线等,并可实现自动控制;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库和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此外,还有智能控制系?y、增强现实的互动演示和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录播系统等。[6]
三、现阶段高等院校智慧教学环境“智慧”的缺失
通过对智慧教育内涵的研究,结合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现状,发现现阶段“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没真正实现“智慧教育”。下面笔者对照智慧教育的概念与特征,从环境建设、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持等方面对现阶段的“智慧教学环境”加以分析:
1.对环境和学习者的感知
感知学习情景涉及学习者特征分析、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推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信息采集、动态建模和情景推理三个模块来实现[7],要感知学习情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智慧教学环境中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最初级的对基本环境的感知方面,比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的感知,缺乏对物联网的深入应用。要实现对学习者特征的自动识别,必然用到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技术,但在目前的智慧教育环境中还没有看到成功案例。
2.智慧教育资源的提供
智慧资源是指以培养具有21世纪生存技能的智慧创造者为目的,支持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泛在性、情景感知性、联通性、进化性、多维交互性和个性化智能推送等核心特征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8]。在智慧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首先,用到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其次,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向学习者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推送;第三,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全面感知学习环境,利用VR技术营造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当前建设的“智慧教学环境”中,虽然可以看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但它们并没有达到智慧资源的标准。
3.对学习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Siemens认为学习分析是:“关于学习者以及他们的学习环境的数据测量、收集、分析和汇总呈现,目的是理解和优化学习以及学习情境”[9],学习分析必然会用到学习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授课软件对课堂的记录与初步的数据统计,并不能达到学习分析的标准。在对教学过程的记录过程中,通过自动录播系统,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自动录制,但这种记录只能是机械的记录,缺少智能成分。
4.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智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即“要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要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0]。要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智慧教学环境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改变知识产生、传播和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其次,要支持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要营造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开展所需的学习。显然目前的“智慧教学环境”还不能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因此还难以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
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建设的很多“智慧教学环境”只能说是现代教育环境,还不能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要真正实现智慧教学环境,还需要在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大幅提升。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对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提出如下几点认识:
1.强化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系统规划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甚至还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强调顶层设计,对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进行系统的规划。
2.遵从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还伴随着教学方法、理念的转变。因此,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开展,循序渐进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最后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
3.明确智慧教育本质,平心静气,不忘教育根本
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优质的环境、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必然用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教学环境必然能给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教与学支持,让学生可以开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方式的学习;智慧教学环境必然给师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资源和及时的教与学的分析报告;智慧教学环境可以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满足了上述条件才可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切不可将简单的环境改造、软件应用和资源建设冠名为智慧教学环境。
篇6
本真的德育:孩子就是孩子
有效德育以儿童为本。
一说起德育,成人总自居为真理的拥有者、价值的评判者,可以操纵与左右儿童,可以对儿童颐指气使,甚至可以体罚儿童。他容易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用成人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用成人的需要代替孩子的需要。这是违背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厢情愿、任意拔高、盲目施教的德育。经常看到许多孩子入小学都活蹦乱跳的,但经过学校“教育”后,到了四、五、六年级越来越失去灵气和生气。只抓成绩,培养一批小眼镜、小木偶、小豆芽、小老头。
我们努力做好孩子的文章,珍视童年价值,提出“造一个真善美爱的儿童世界”的办学理念,用童心乐育,设计“以乐为主,多育整合”的校本课程。
比如,每天第二节下课,全校1028名学生就会从教室冲出来跳校园舞。《沙扬娜扬》、《皇帝进行曲》、《七次变》、《摆手歌》、《有你的地方是天堂》、《牧场上的家》……当他们喜爱的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一定会发出欢呼声。这时,从上俯瞰下去,校园的长廊犹如天然的舞台,煞是动人好看。此时的孩子陶醉在舞蹈中,有款款深情的统一的动作,也有孩子们随着音乐任意而顽皮地表现自己的即兴创作和变化。第一支曲是稍安静的,第二支曲是兴奋、激情的,而最后的总是安静、深情的,以为下一节课作准备。这种奥尔夫校园舞强调即兴创作,是对儿童个性的尊重,打破了过去整齐划一的“模仿―再现”的育人模式。学校从创办到现在,一直在坚持,从模仿到自创,增添风格,逐渐丰富。如今,校园舞成了学校国际交流欢迎仪式的主打环节,马来西亚客人来了,就跳一支马来舞;美国客人来就跳一支美国舞。
同时,学校注重学校课室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富有儿童气息的色彩,位于学校中心区域的垂柳、鱼塘、荷花、蛙鸣、游鱼、小桥,一高一低的洗手盆,画室格局的“罗丹工作室”、车间风格的“鲁班工房”等,以及友好的师生关系,给孩子带来了愉悦感,使其在适宜的土壤中充分成长。
生活的德育:一日活动即德育
有效德育不仅仅是几本教材,而是从走进校门就开始的。
古人说,“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学校的“一日活动即德育”的校本德育观正是基于此提出的。
――进校门时老师和学生们看见的是友爱的微笑,就是忘记带红领巾,也不会受到责骂或扣分,而是一句轻轻的提醒;老师看见女孩子辫子乱的,像对待自己的小妹妹一样,揽过来,重新扎一下,孩子蹦蹦跳跳地说一声“谢谢”走了。
――语文课上,如果天空突降大雨,天色突变,老师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在连廊上观察写作文。孩子已经知道,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作文就是写身边的事,是内心感受的真实流露而不必绞尽脑汁,瞎编乱造。
――若是课间大雨突降,这时总会在校园广播里传出林老师的声音:亲爱的同学们,下雨路滑,请同学们放慢脚步,小心脚下。
――学生们看到地上的垃圾被老师或校长弯腰拾起,他内心就会涌起敬意;看见老师对淘气调皮做了坏事的孩子并没有用责骂和惩罚那种雷霆万钧式的“教育”也能让人进步,就领悟了有时要“智取”而不能“强攻”的智慧。
――学校大堂的几块展板,“从小窗口看到大世界”、“电影海报展板”、“做个小小思想家”,学生自己打理,或把每日重要或有益有趣的事件报出来,或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拿来讨论,如网络安全与自控、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等。小小的展板,成了大大的世界,直抵心灵深处。
――看见客人坐在学校大堂的沙发上,就感受到了对来访客人的尊重和帮助。
德育的功夫在德育之外。这样,一年年,一天天,一次游戏,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犯错,一个海报制作活动,一次电影,一首歌,一句话,点点滴滴,累积成德育的全部,融进学生的生命。
真善美的德育:欢迎你的到来
知识成人还是精神成人?德育的本质是精神成人,有效德育就是真善美的德育。
我们提出的教师信条是:尊重、保护、理解、引导、等待、接纳。
学校曾接收这样一个孩子,因为股骨头的问题在治疗期间要坐轮椅。当时学校三年级是在二楼,但是因为要成全这个坐轮椅的孩子,我们把三(1)班的教室单独安排在一楼,允许他的外公一直在学校和他一起上学,一直到一年半后他的身体痊愈。之后我们才把教室调整回本年级楼层。还有两个孩子,常在学校游走,由于学校人手不足,所以请他们的妈妈在他们状态不好的时候陪读或陪伴。其中一位爱画画,我们把他画的一幅《小鸟妈妈找孩子》的连环画印成学校纸袋,孩子开心极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对老师和学校充满感谢,而老师们却常说:“感谢你让我们多了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有人说,一辈子走过来懂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是的,德育最重要的就是教人“善”,“善”就是成全。德育就是引导学生向善向上的教育,好的德育会让学生更美好,更有希望和力量,更加愉快,而不是日益软弱、迷茫和绝望,不是把孩子拒之门外。
德育就是给人生导航,让孩子走对路。我在学校首届毕业生典礼上讲过这样一番话:
“……最后,我还想给同学们三条建议,作为临别赠语。
“第一条建议是,请同学们一会儿离开学校之前去看看校园里三块大石头的话:‘真善美爱’‘快乐’‘创造’。这三句“箴言”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秘密,是生活的正轨和法则。同学们,生活是什么?昨天滨河大道上五车连环相撞;最近海峡两岸关系进入暖春,天下大事分久必合;一个当红影星信誓旦旦还音犹在耳,前天报纸上报道说宣布和男朋友正式分手;昨天新闻联播说成都公共汽车爆炸案告破,是有人故意纵火……这就是生活!如果你想在柴米油盐酱醋茶凡俗的生活中有所超越的话,请记住这三句话吧。
“你要想有美好的青春时代,也要记住这三句话。同学们即将告别儿童时代,青春是多么美好,可是如果没有理智和谨慎,青春就会成为不幸和噩梦的开始。不管你们选择一本书、一个团队,判断一个事件或是选择自己未来的爱人或伴侣,都要用这三句话来作个判断和甄别。远离那些使你消极、软弱、堕落、狭隘、丑恶的东西,接近那些使你坚强、开阔、勇敢、向上、向善、美好的人和事。
“第二条建议是记住校训:行知先生的话――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但这里我要提醒你们的是,这里的大事并不只是轰轰烈烈的事,大和小是相对而言的,细节也决定成败。做大事要从小事及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从做一个好学生、好女儿、好妹妹、好哥哥、好爱人、好朋友做起,每个人都尽好自己的本分就天下太平了,就和谐了。就这么简单,不要巴望大事从天而降而苦等一世。《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推己及人、由近及远,量力而行。
“第三条建议就是记住前两条。
“同学们如果说我还对你们有什么愿望的话,就是希望,无论我们什么时候再聚,你们都能一个不少、完完整整地、快快乐乐、体体面面地站在这里,让我们以微笑相见!”
行动的德育:大做小学
有效德育是身体力行的德育。
德育和智育的不同在于重身教,因此要求老师和家长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光说不练不是好老师、好家长。口头上的德育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会让孩子觉得这个道理是成人骗人的瞎说。换句话说,你自己没有的,你就无法真正给予。俗话说“大做小学”,也许就是“有效德育”对育人者提出的要求。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老师在分析教材里的“爱”的时候是那样温暖而动人,然而下课铃声响了,“爱”就没有了,甚至笑容也没有了。或者对一个身体不适、面色苍白的孩子视而不见,或者对家境清贫的孩子、容貌平常的学生冷淡疏离。只把爱给了那些成绩好,能给老师和学校添光彩的或对老师更有用的学生。
学校提出为师形象六字要求:“慈和、智慧、优雅”。女老师有女人的温柔、甜美、和善,男老师有男人的刚毅、健壮和幽默,青年人生机勃勃,年长者素雅淡泊,奋斗者孜孜不倦和自我超越,平静者谦虚包容。慈和、智慧,这差不多是所有学校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我们认为老师不仅要善良和气,有教育智慧,因此还提出了优雅的要求,是对教师的举止行为、穿着装扮的较高的审美要求。一句话就是,老师不仅要成为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示范者,带着学生一起向前冲。
提升的德育:
学校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如何对待学生错误,常使德育效果大相径庭。
教育的核心是爱,我们常讲现代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民主,即对孩子的尊重、包容,但说来容易,做来难。有的老师喜欢教那些聪明的孩子,因为不犯错或犯错少,好教。实际上这是误区,其实能把“坏孩子”变成“好孩子”或把好孩子变成更好的孩子的老师才是优秀的老师。没有错误就不必来到学校受教育,没有错误也不必学习了。具备这样一种对待孩子错误的态度,把错误当成孩子成长中的信号,引导孩子在改错中进步,把错误当成引导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契机,正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的智慧。那种孩子一犯错就惩罚,就气愤、伤心,其实正是教师浅薄的表现。
我们“欢迎问题”、“研究问题”和“纠正问题”,把问题作为学生成长的契机和信号。
――取消了传统“看管”“禁止”式的文明班评比,代之以“校园之星”每月评比,如文明之星、智慧之星、健康之星、快乐之星等。
――变繁琐的德育为简单德育。通常学校日常德育管理都是“学生犯错―值日生扣分―文明班评比―扣老师奖金―老师批评学生”,通过这样繁琐层叠的环节后,学生的错误并没有被纠正。为此,我们代之以直接的“问题”相机教育,删繁就简,直奔主题,把德育引入常态。
篇7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策略 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1
1 前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它的核心是信息学。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ERP、GPS、OA等,可以从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用、OA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学术科研发展的同时,也因其本身的一些弊端在学校教育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呈现出的区域不平衡性,导致信息分布的不均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有一定的过程性,在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学校拥有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及现代技术设备的配备就很有限;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现代信息技术则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普及。
其次,部分学校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及认识不全面等,所以在工作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有限,甚至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意识上的不重视就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监督、工作制度等的不规范性和不科学性。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最终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从而在信息化革命的今天落后于别的学校。
最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数学校应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改造自己学校的教育设备,但是由于缺乏一批专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师资和管理团队,致使信息技术设施应用不充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之一,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第一,超前地规划校园的现代化信息建设。伴随看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地更新换代与发展。所以在学校发展初期就应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和技术的可行性,既要考虑技术的可操作性、可管理性和控制性,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实际,确保技术的平稳、高质量升级。把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学校管理、教育发展中,能推动学校高效发展。
第二,在学校建校初期,应努力使学校教育与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直至普遍实行。例如,建立以“智慧教室”、“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校园”,在“智慧校园”中改变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云教育”教室、教材、教学设施,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随时随地无障碍的互动。同时应用新的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测试和评估,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各类数据传输与分享无障碍的现代化的“智慧校园”。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地将学校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来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渝北区南方玫瑰城实验小学,重庆401120)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网址:,访问时间:2014(4).
篇8
关键词 校园电视 准备 选择 成长点
如今电视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类的各种感观,也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那么学校里的校园电视节目,该怎样选择、制作出自己有特色的节目?本文以校园电视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效应为出发点,让学生从校园电视中看到自己的成长、同伴的成长,进而探讨发挥校园电视节目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校园电视节目的准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原因的积累使得电视对儿童闲暇时间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家庭电视已经对孩子的心智、个性的养成、社会的了解等方面,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调查一:笔者对四年级两个班83位学生,周一至周五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安排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接触电视、广播、书籍、电脑网络等四种媒体的时间达一小时左右,其中,看电视达半小时,周末的时候看电视时间更长。电视媒体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那么作为同系列的学校校园电视对学生的影响达到什么结果呢?
调查二:为了更好地办好校园电视,为广大师生服务,我们小主人电视台随机对学生进行了问卷:“你比较喜欢小主人电视台的哪个栏目?你愿意做节目主持人和小记者吗?”
通过问卷和口述调查,学生们对于校园电视的节目期待值还是很高的,但对于具体节目就各有所好了,但主要还是看得出学生们对有趣的、需要亲自参与、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节目比较感兴趣。
二、校园电视台节目的选择
1.走进去——到师生中间寻找题材。以往学生看到的校园电视都是看看宣传片、动画片、儿童电影等,改革后的校园电视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制作的节目是调查老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访谈、专题、采访、系列报道等方式制作的节目,记录和展播师生们自己的事、身边发生的事。如每年九月一开学,作为幼儿园大班刚升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各种行为规范还没有养成,光靠一年级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说教,效果肯定不太理想,那么校园电视台就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连续开设了——“我是合格的小学生”节目。
2.走出来——学生的才艺展示。孩子生来好动,爱展示自己也爱模仿别人,个别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才能,唱歌、舞蹈、画画、书法等,他们既然有这样过人的技艺,也愿意和希望能展示给全校同学。除了这些同学,也存在有那么一大批认为自己没有特殊才能也不敢展示的同学,我们校园电视台在校园小能手栏目配合德育处,做这样一个节目:经常寻找一些意想不到的孩子,把他们展现出来。
3.教师专栏。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够的,那只是影响了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的学生,而教师的德才却可以影响一大批学生。校园电视台中的“红烛讲坛”,就是教师把才华展示给全校师生。
4.师生互动。学生每人有一个智慧,加起来就有许多个智慧。小主人电视台的“探索1+1”节目是和学生们一起去探索学生身边最平常却又不知来由的事物,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可寻找的“为什么”。如到了月,小主人电视台经过两个月的跟踪拍摄而制作的《蚕的一生》播放给全校师生,当期节目的问题是:蚕一生的生命周期是多少天?有的同学回答是大约45天,说是科学课上学到的;还有的同学回答是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幼虫期25天左右,蛹期14至18天,蛾期3至5天。问这个学生怎么这么详细,他说是网上查到的。学生是优秀的,教师要支持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
三、保持校园电视生命的成长点
1.倾听师生们对节目的点评。每期不同的节目播出后,校园电视台的策划、编辑等负责人都去倾听一下全校师生对本期节目的意见与建议,让现有的节目有更好的成长,富有生命力。有些好的建议更能够直接利用到下期节目中,让节目越办越精彩。
2.集智纳贤。现在电视节目日益品牌化,我们的校园电视也相应在不断成长起来。为了更好地为师生们服务,校园电视台从电视台名称、台标、每期的节目名称、固定主持人、节目主持形式等方面都征寻师生,从全校师生中集智纳贤,让优质的品牌节目展示给大家。
篇9
0 引 言
“校园一卡通”是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使原有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相互独立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的。同时,基于“校园一卡通”的数据挖掘,也为智慧校园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1 校园“一卡通”的内涵及应用现状
1.1 “校园一卡通”概念的内涵
“一卡通”是以校园网为平台,依托物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集校园内身份识别、校务管理及各项校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最根本的需求是“信息共享、集中控制”。通过对校园内各种信息加以收集处理,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平台,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丰富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和校园生活的全面信息化和智能化。
1.2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基本都已开始建设校园“一卡通”, 如何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一卡通”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采集和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促进高职院校的校务管理与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当前建设智慧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高职院校“一卡通”管理为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出一些成就,但同时还有一些方面有待改进。
2 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数据整合规划问题
高职院校在校园“一卡通”建设初期,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把校园“一卡通”系统只看作是原餐卡的功能扩展,校园卡的其它应用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做整体的数据标准与数据规划,甚至连校园卡最为基本的校内身份认证功能都没有考虑,学校有些部门也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购买应用软件使用,未能与“一卡通”系统对接,没有相关部门的参与,没有学校强有力的协调与统一管理,势必造成“一卡通”系统运行不顺畅,“一卡多处不通”的情况,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集中控制的功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校园一卡通”系统应当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校园“一卡通”的数据只能来源于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包括校内各应用系统获取师生等个人数据也应当来自于数据中心,只有这样,“一卡通”系统的个人数据才能实现自动同步,才能确保数字校园各应用系统及“一卡通”数据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2.2 系统安全方面
可靠性、安全性是“一卡通”系统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个应急启动防护机制,从各方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涉及的范围有卡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三个方面。目前大多数校园还是采用M1S50的卡片,通过黑、白名单的及时更新确保校园卡的安全。网络方面采用校园主干网划分独立的校园“一卡通”VLAN网络,最大可能地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转账前置机通过专线连接,既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交换又保证了系统间的相互独立。数据安全方面,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系统,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最大限度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3 管理体制方面
高校“一卡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繁琐且极其重复的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一卡通”人员均是从学校原有的财务及网络技术人员中选取。由于缺乏灵活的组织保障机制,所以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知识结构差异较大、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等现象,这就造成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行业及财务知识不对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一卡通”的服务水平与用户体验。
2.4 管理人员方面
移动及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际工作中对校园“一卡通”的操作及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技术解决能力,更要注重沟通与协调能力。“一卡通”系统是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运行能够同时带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进程,必然会牵扯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应培养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合理安排岗位职责。
3 建立高效的“校园一卡通”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校园“一卡通”使用过程中,网络技术是基础支撑,财务工作是根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及多元化应用是最终目的,只有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才能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促进校园“一卡通”事业的稳步前进。
3.1 服务为主,优化流程
管理与服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两项基本职能,“一卡通”工作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建立善待师生的服务理念。不但要遵守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精通业务,更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师生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当面对各种意见和建议时,都要认真听取、细心解释、及时改进。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杜绝对立情绪的产生,避免与师生发生冲突,真正和服务对象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良好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3.2 树立主动学习观念,胜任岗位新要求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一卡通”管理环境和工作范围内容也会不断更新、变化,所以“一卡通”工作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3.3 加强业务培训,严格规范从业资格
校园“一卡通”工作人员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和技术管理人员,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对知识面的要求较宽,这就要求“一卡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旧习惯,积极主动地强化新制度、准则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到一些有成熟经验的高校进行全方位、多业务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优化工作流程,促进校园“一卡通”工作高效运转。
篇10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就实质而言,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交通、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创举。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一家提供信息服务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2010年6月2日,在世博会期间,“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在上海举办,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建设方案借此契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
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序幕的正式拉开则源于2012年12月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年11月14-16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技术博览会上,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正式,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建设关键部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
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上下班高峰期,只要轻按车载屏幕就知道堵点详情,轻易避开;老人在家发生突况,只需按无线救助电话上的紧急按钮,就能迅速连通社区服务中心;通过3G网络和智能手机终端,实现对纳税户实时管理跟踪……
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智慧金融、智慧网络、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文化等方面的大系统,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出现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把人们的衣食住行通过信息数据串联以来,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与业务办理,开创新的生活模式。
智慧医疗已成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诊断设备可随时请大医院名医进行远程会诊;便携小巧的计步器随时采集传输运动信息,利用手机进行运动量和运动状态的展现和接收专家的健康指导建议……
智慧教育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的开放校园。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
智慧旅游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
随着一系列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智慧城市将成为新一轮的产业模式,革新着城市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央也频频表态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
2012年12月,住建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前不久上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明确批复。
由于智慧城市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融合与创新。业内估算,“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可能高达5000亿元,全国范围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专家指出,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领域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3000亿元。2013年4月10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织培训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继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又有两家商业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2013年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智慧服务高效便民
在大连西岗区日新街道的“智慧社区”展示室,工作人员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在高清电视上向居民演示刚刚上线的“智慧社区”便民服务专栏。居民今后通过高清电视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全面了解各项办事流程,参与社区活动。
在智慧城市的市民端,以市民为中心整合了政府各个部门的城市管理服务和城市商业服务,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语音电话、有线电视、社区服务站等多种渠道随时获得城市服务。
通过不断加载的服务获取大量的数据,推动城市的系统化,构建一个美丽的家园、美丽的城市。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建设改为经营,由政府牵头改为鼓励带资建设。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服务升级。智慧城市将更强调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为公众提供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现在智慧城市所倡导的,在这个倡导下政府更多的是起服务作用,而服务对象就是老百姓以及企业。
- 上一篇: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下一篇:病理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