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科技

篇1

基于MODIS数据的太湖蓝藻变化与水温关系研究

核桃壳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恶臭气体的研究

金属掺杂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

预酸化+UASB+CASS工艺处理乳业废水

干法脱硫新工艺

新导则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及建议

空气微生物不同高度分布情况研究胶州湾入海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研究

基于GIS的化工区突发水污染事故污染源识别系统的构建研究

应急监测空气和废气中醋酸乙烯

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环境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城市污水处理服务业为例

《环境科技》2009年度总目次

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9年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论坛在临沂召开

《环境科技》2008年期刊高被引指数

《环境科技》影响因子在学科中的排名有较大提高

《环境科技》2008年期刊文献来源指标

《环境科技》2008年中被引频次最高的前5篇文

张集矿发展循环经济途径探索

徐州大气PM_(10)污染特征研究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高总氮去除效率的升级技术

染色废水的闭路循环系统

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的处理

反渗透膜装置在饮用水中的的应用

水质毒性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水中阿特拉津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COD的关键操作技术

燃油锅炉运行与监测的分析与探讨

徐州市三环西路硝基苯泄漏事故应急监测案例分析及研究

回归分析方法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评述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快速模拟退火组合优化法在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徐州万寨港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简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管理问题

徐州地区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与控制现状

环保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木材工业粉尘污染与防治对策探讨

浅谈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管理

室内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城乡结合部垃圾疏散职能的重塑

清洁生产——太湖流域印染企业应对提标的另一种选择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构建城乡一体化环保模式

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

超细颗粒物PM_(2.5)控制技术综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问题浅析

关于利用排污权交易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可行性研究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污染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印染废水治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浅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

家居甲醛污染与防治对策

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生态环境监测

如何提高县级环境监测数据的利用

篇2

2011年 3月日本发生地震,由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的核燃料泄漏惊动了全世界,核辐射到底在什么水平,是否对我们造成影响等都已成为各国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在这次事件中,我国也首次公布核辐射检测报告,环境监测仪器也首次走入普通民众视线。

在众多环境监测仪器企业中,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光科技)则是诸多内资品牌中的亮点,连续三年作为唯一的分析仪器企业入选“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连续四年上榜“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百强”。聚光科技在这个时候上市无疑获得了最佳时机,业内资深行业研究员表示,无论于公众于客户以至于投资者来说,日本核泄漏事件使各方对环境监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尤其是职能部门将进一步重视通过环境监测为公众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而围绕绿色、环保和公众健康为题材的股票或将成为新一轮热点板块。

聚光科技招股书显示,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和安全监测领域的高端分析仪器仪表,通过先进的检测、信息化软件技术和产品为核心,为环境保护、工业过程、公共安全和工业安全提供分析测量、信息化和运维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聚光科技抓住市场机遇,早在2009年公司研发的分析仪器销售额在国内厂家排名第一,另据行业权威机构调查,公司2009年在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行业以8.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2009 年在工业过程气体分析仪器仪表市场占率14.6%,超过西门子和ABB公司排名行业第一。

聚光科技能够在国内外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源于其领先行业的研发水平。公司形成了高管层为技术核心的纵向一体化研发模式。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先生在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和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对国际前沿的检测技术有着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投入,公司形成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跨学科的研发团队。截至2010 年底,研发人员数量超过400人,硕、博士学历的人数比例超过30%,技术背景涉及物理、化学、光电子、精密仪器、工业自动化、软件工程等多个专业,成为仪器仪表领域国内最具规模和创新实力的创新团队。截至到2010 年底,公司相关产品已取得专利110 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7 项。

篇3

关键词:环境风险治理;科技专家;不确定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综合治理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事件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高发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源于诸多因素,但其中科技因素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科技专家因此应该在环境风险的治理当中承担重要的作用。

一、作为现代风险的环境风险

安东尼・吉登斯指出,今天人类面对的风险不再是传统的那种主要由相对确定的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外部风险”,而主要是由科技力量扩张所带来的不确定的人造风险。乌尔里希・贝克看到,传统社会当中的风险分配受到财富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风险的分配则体现了更大的公平性。但贝克“严重地低估了‘社会风险地位’的不平等性对弱势群体的严重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多重效应。”2近年来中国出现的环境风险常常引发,带来比较严重的社会风险,这次常州事件就是又一例证。

纵观近年来的环境事件,当前中国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风险。借助现代技术力量的支持,人类活动的影响力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扩大,超过自然环境自我修复能力之后即会产生破坏效应。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展开的,但由于总体科技水平落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常州“毒地事件”的根源在于,此前三家化工厂几十年来的污染物排放对“常隆地块”的土壤造成严重污染。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经济发达省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土壤污染状况相对落后地区更加严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使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随着现代化负面后果日益显现,更清洁的生产方式、对环境污染的修复与治理都对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制度风险。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环境标准、环保制度尚不健全,无法为管控环境风险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中国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与西方相比并不算晚,但受到经济发展观念与模式,特别是总体科技水平的限制,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所设定的环境标准较低,作为执法依据的环境监测也不完善。2011年6月份,常州市的环保部门对“常隆地块”进行环境调查时,因为国内没有相关标准,所以参照的是《荷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DIV, 2009)》相关指标。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常州外语学校的建设和启用均在邻近地块污染修复工作尚未完成之前,不仅存在程序不当,其选址过于接近遭受严重污染的化工园区原址本身也不科学。在央视的新闻报道中,环境专家指出,2016年2月份新北区环保局委托上海华测品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基本污染物的测量未专门检测农药残留成份,导致对污染程度的调查不够全面。可见,在工农业生产环节,废弃物处理环节,环境监测与治理修复等环节缺乏更为细致、严格的具体标准,大大阻碍了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

再次是道德风险。受经济利益驱动,经济组织、科技人员甚至部分政府组织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够甚至恶意破坏环境。在对“常隆地块”进行土壤修复的过程中,修复企业为了保证利润未严格遵守施工设计要求,将受污染土壤露天堆放是造成常州外校大量学生身体不适的直接原因。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但仍有不少企业铤而走险,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政绩或非法利益,不息纵容包庇这种做法。科技人员如果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规避环境法律的相关要求,监管方可能难以及时发现,也会带来较大的危害。

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事实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制约环境事业发展的障碍。科技因素无疑是基础性的:正是中国的工业体系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导致对污染控制的能力不够;为了在更短时间内快速实现现代化,立法者也无法设定严苛的环境标准;在这种“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中,环境参与者的道德风险也因前两个因素的存在容易被放大。在简单工业化阶段,人们通过相对比较严格明确的事实和因果关系管理风险并划分责任,但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科学与法律制度建立起来的风险计算方法崩溃了。”1乌尔里希・贝克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来描述风险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他实际上指出了现代技术活动与现代社会管理的特点与缺陷: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等现代技术活动高度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它们制造的风险也会迅速扩散,很难找到明确的责任方;社会管理体系各部门职能分工细致,同时又交叉重叠,往往无法将某些风险归咎为特定的组织和个人。这在客观上为相关行为主体逃避责任创造了条件。

二、环境风险治理中科技专家的权威地位

全体社会成员都希望可以参与到环境风险的治理当中。但是,环境风险作为一种现代风险,其中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科学技术因素客观上赋予了科技专家在风险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工业社会的内在发展机制将使人类社会可能行进到一切都必须按照科学技术专家所提出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技术统治时代,或者行进到直接由科学技术专家统制一切的专家政治时代。”2

按照贝克的分析,环境风险都是被科技专家建构出来的。因为正如鲍曼所指出的那样,“现代化自身产生的新危险肉眼看不到并且也不能立即辨认出来;最重要的是,外行人不能发现它,更不用说应付它了――外行人是这种危险未来的牺牲品。”3由技术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通常无法为普通人感知,“现代化风险滋生了对知识的依赖,在任何情况下风险可能导致的危险都需要科学的‘感受器’――理论、实验和测量工具――为的是使它最后变成可见和可解释的危险。”4 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对于什么是威胁人们生存的环境风险,人体承受的环境危害的界限在哪里,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风险根本无法知晓,“因而它们在知识里可以被改变、夸大、转化或者削减,并就此而言,它们是可以随意被社会界定和建构的。”5

基于知识的不对称性,在各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当中以及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科技专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为公众设定生存环境的权力。在生产和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环境标准、排放要求以及环境污染修复等环节中,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家们才真正有资格行使决定权。对于环境风险的管控措施通常也是按照科技专家预测的危险状况来设定的。毫不夸张地说,面对环境风险,社会共同体的命运被交付给了科技专家。

在常州事件中,地方政府部门基本上按照法律程序的规定对环境进行了技术监测,并请相关技术专家提供了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案,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承担修复工程的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施工。出现问题以后,学生家长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土壤、地下水以及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这说明,面对环境风险时,社会公众最终还是只能选择相信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除了部分数据因为某些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检测结果有所差异外,包括政府机关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基本也都经得起检验,这也说明此次事件中的环保专家群体是值得依赖的。

三、科技专家在环境风险治理中的尴尬处境

吉登斯指出,“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已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1 现代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基础在于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但事实上科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大规模的生产与建设活动将这种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它们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科学认知与技术操控的范围。因此,从根本上说环境风险就内置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当中。人们对环境风险的预测与防范最终基于对概率的推算,“风险的精确推算把道德道义上的保证与承诺转换成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系列规范。”2 现代技术活动依赖科学理论的假设与推理,实验室条件下和理论推理中的状况与实际的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实中复杂的因素则更容易将这种不确定性无限放大。所以,科技专家既无法精准预测也无法完全掌控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切尔诺贝利事件”就发生在贝克发表《风险社会》的1986年,它为风险社会理论做了最好的注脚:高度复杂的现代技术活动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错,任何看似精确的预测及相关的严密防范措施都可能无济于事。而对于科技专家而言,政府和社会公众需要的是他们根本无法给出的绝对安全的承诺,在生产和建设项目的环境许可证上签字就是将自己的专业权威一同装进充满未知风险的黑箱子里了。

当前中国发生的累积型环境风险较多,工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即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设定的标准也会在环境中积累下来,构成污染威胁。大工业生产对环境几乎都有破坏作用,科技专家制定生产标准、排放标准时需要平衡经济收益与环境代价,并为社会公众设定承受环境压力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标准可以作为可接受风险与不可接受风险的分界线,即环境标准背后体现的是环境风险应当被限制在什么程度。这是对风险规制价值目标的选定,其决定应当体现公众的价值。”3但普通的社会公众包括行使公共管理权力的官员囿于知识的匮乏,裁决权最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握在科技专家手中。

但是,每次环境灾害的实际发生都不可避免地将科技专家置于极端尴尬的境地。政府部门对于环境问题管理的权威来自于科技专家的专业权威,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总是需要科技专家站出来向公众保证有待开展的重大技术活动是安全可靠的。但灾难性的后果却屡屡发生,为政府和企业背书的科技专家必然要为此担负一定的责任。虽然理性的公众可以理解环境风险的发生事实上来自于诸多的因素和环节,科技专家整体的话语权威仍然得以维系,但专家个体的权威开始不断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这样,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专家系统的信任同样陷入两难的困境当中。

此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科技专家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公众期待专家们为公共利益积极发声,但也会质疑专家的某些话语受到利益的裹胁。常州外语学校的大量学生出现身体状况异常后,政府部门仍然拿出专家们提供的环境检测数据,以此保证环境是安全的,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公众对专家也产生怀疑。此外,科技专家共同体内部相互勾结、相互庇护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需要在追究环境责任时加以防范。贝克警告道:“此种保护和包庇同行专家的惺惺相惜行为虽情有可原,但天理难容……势必要给人类社会造成新的更大的风险和灾难。”1

四、科技专家环境责任的实现途径

贝克提出“科技民主化和生态民主化”,即运用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打破少数科技专家的垄断特权,在科技共同体内部和社会公众当中实现对环境决策的监督和参与,以实现对环境风险的有效治理。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就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这与贝克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充分尊重并有效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是题中应有之意。

第一,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科技专家的权威意见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治理环境风险的前提条件,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专业技术性要求非常高,应尊重并发挥科技专家群体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并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形成制度标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制度设计对科技专家形成有效监督。具体来说,通过建立专家库随机选派、同行匿名评议等制度在科技共同体内部多层把关、互相监督;环境问题决策信息公开,通过社会公众对科技专家进行道德风险的监督。另外,建立环境风险决策责任的终身追究制,有效威慑科技专家与其他环境参与者联合起来欺骗公众的企图。总之,要通过制度设计预防因少数科技专家的失误或失足将社会公众置于重大的危险之中。

第二,科技专家应承担预警环境风险的责任。基于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预防原则业已成为各国环境立法和环保实践的根本原则。科技专家因为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比普通社会公众更有条件发现或者预测存在的危险,也因此被赋予了预警风险的责任。汉斯・约纳斯提出,除了基于专业判断的预测知识之外,一种“恐惧启示法”应当成为科技决策中的必要手段,即通过预测技术活动可能造成的最坏的后果来作为环境影响评估的依据。在现代技术力量已经可以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语境中,“最要紧的是一种关于保存与保护,而不是关于进步和完善的伦理学。”1按照责任伦理的要求,在大规模技术活动的经济效益与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之间,我们应当以节制、审慎的原则而非过分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进行抉择。参与环境决策过程的科技专家有责任向决策者提出风险预警,特别是“当技术活动风险过大时应予以禁止,因为绝不允许将人类整体的生存或人的自然本性作为赌注。”2

即使是未直接参与的环境项目,科技专家也有风险预警的责任。常州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很多参与的科技专家都不愿对媒体记者介绍情况,因为“问题太复杂了”。不难想象,涉身其中的专家在事件发生后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多数未参与其中的专家也会因为顾及同行的处境选择了沉默。这难免让人们疑惑,“在这种沉默中,知识分子推崇的独立人格、科学家肩负的特别责任,是否也如那片土地一样被污染了。”3近年来环境风险引发社会呈多发趋势,科技专家对专业问题提供客观公正的解释,不仅有助于平息社会公众的不安心理,也能起到化解社会风险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科技专家作为知识分子不该推卸的社会责任。

第三,专家主导的科学决策与政府主导的民主决策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治理环境风险。贝克提出通过权力分配来营造一个“激烈的有说服力的以科学论战武装起来的公共领域”,其中,社会公众提出“我们希望怎样生存”这样的问题,科技共同体则负责提供达到这种生存目标的方案供决策选择。他希望通过“科学的开放性从内到外地过滤和摒弃科学自身的局限性。”4这为我们指供了一个科技共同体与社会公众互动开放的环境风险综合治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政府主导下的环境管理应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为目标,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尊重并在科技共同体内部形成有效监督,社会公众也有畅通渠道参与环境风险治理并形成外部压力。环境风险治理的决策最终由政府管理机构按照民主的方式做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科技专家的道德风险,也可以部分化解其个人的声誉风险,有利于他们提出客观公正的专业意见。

五、结语

常州毒地事件中,企业未严格遵守科技专家设计的毒土修复方案带来空气污染是事件的直接起因,常州外校的学生家长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环境检测并依此发起合理的环境抗争,两方面的事实都说明了环境风险中科技专家的权威作用。只有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治理体系,更好地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管控环境风险。

[作者简介: 杨振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篇4

在工业领域,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Ulph运用Brander-Spencer战略性贸易古诺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在环境污染面前,寡头垄断性企业会进行技术创新改善生产环境并降低污染程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2]。KriechlB等[3]运用Reinganum-Fudenberg-Tirole动态博弈模型论证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之间的传导机理,研究发现环境税征收时间与新技术采纳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即征税时间越早越能够促进企业积极采纳新技术进行技术创新,而对于非技术采纳者征税税额越高,包括领先采纳者、追随者以及联合采纳者在内的企业都会越早地进行技术投入,采纳新技术;研究还发现,在施行环境税的国家,技术领先者盈利的机会及利润会高于没有施行环境税的国家。2009年KriechlB等[4]对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时间动态模型论证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传导机理,在模型设计中,环境规制用环境税替代,新技术采纳时间作为解释变量,该模型得出政府环境税征收程度与企业新技术采纳最优时间呈反方向变化。在实证研究中,BrunnermeierSB等[5]在验证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时运用了1983—1992年间美国146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得出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变化关系。LanoieP等[6]利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1985—1994年间17个制造业数据,将制造业产业生产率作为技术创新替代变量,得出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生产率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4年的长期动态效应为正。这和波特假说是一致的。黄平、胡日东[7]在验证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关系时运用了湖南省环洞庭湖区域造纸企业的相关数据,也验证了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之间所具有的正相关关系。王国印[8]在研究中将环境规制变量用每千元工业产值治污成本替代,科技进步指标用研发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替代,利用1999—2007年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工业面板数据,建立了滞后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关系,得出波特假说在发达的东部地区验证效果明显,而在较落后的中部地区验证效果较差。相关研究建立相应经济学模型从理论上对“波特假说”进行了论证,并运用相关数据和计量模型验证了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的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效应为正的关系,这说明了在工业领域,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关系是符合“波特假说”的。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主体是政府以及相关科研部门,新技术采纳主体是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并且两者之间是相分离的。科技创新主体的不同是否会影响环境规制的促进效果呢?在农业领域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是否也存在即期效应为负,而滞后效应为正这一影响效果呢?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农业领域的这一关系进行验证。

2研究假说

本文认为在农业领域,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科研机构会积极主动地加大农业科研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并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工业领域,企业集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一体,在环境约束和政府激励性政策引导下,企业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但在农业领域,农业科研创新主体是政府以及其所属的科研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科研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产品属性所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既包括技术研发本身风险,还涉及到成果推广和产品的市场风险。相比工业而言,农业科研成果的周期长,风险大,私人部门不愿介入。其次,农业科研创新还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农业科技创新的享有不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一个人对产品的使用难以排除其他人对农业科技产品的享有。农业科技产品的利益外溢性也使得技术所有者难以全部获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全部收益。因而,私人部门难以介入农业科研开发与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及其所属科研机构。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是社会经济效益最优化和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统一。政府一方面要重视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通过环境规制政策改善生态环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以获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环境规制特别绿色贸易壁垒会给一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该国的经济效益。当国际贸易环境壁垒提高时,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的产品贸易额会大幅度下降,国家经济效益随之下滑。贸易壁垒提高还会使一国的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影响其产品国家竞争力。而出口数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还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并导致农民收入下降。在农业污染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政府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对农产品安全制定较高的标准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在国家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标准面前,生产者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考虑到农业科研创新的风险性和公共产品属性,私人部门不愿提供而唯有政府是较适合的提供者。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3变量的设定和计量模型的选择

变量的设定。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为了全面衡量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中将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用农业科研投入指标和农业科研产出指标来衡量。农业科研投入指标选用安徽省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量(techno1)指标衡量,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越大,农业科技创新强度就越大;而农业科研产出指标选用农业新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techno2)来衡量,农业科技创新强度越大,农业新技术成果专利数量就越多,农业新技术的市场成交额也就越多。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数据来自于《安徽统计年鉴》,农业新技术的市场成交额数据来源于安徽科技网。环境规制(environ)作为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强度指标的确定是研究的关键,学者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指标予以衡量。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环境治理投资额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指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加强,企业用于环境投资支出也随之增加[9]。但农业环境治理和工业环境治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工业领域环境治理投资多由企业自身承担,其支出易于衡量,能够较好地反映环境规制程度,而农业领域的环境治理主要是指有机肥的利用,良种的使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环境治理的投资支出难以衡量,不能获取相应支出数据。在本研究的前期研究中,将农业污染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强度变量,考虑到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下,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会制定环境政策加大环境规制力度,随着环境污染程度加大,环境规制强度也随之增大[10]。但用农业污染排放量作为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容易造成逻辑上的误区。因而,在本研究中,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将农村改水受益率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指标。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的: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对农村居民集中用水水源进行保护并使之符合农村集中用水水源质量基本要求,这是当前农村环境治理的首要目标。因而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的提高以及受益人群数量增加是农业环境规制的重要内容。另外,水污染是农业环境污染的集中体现。农业环境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等生化物质污染以及畜禽粪便排放污染,这些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其中土壤污染又会通过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影响水源质量,可见农业环境污染会通过水源污染而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质量。而农村改水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随着农业环境规制的加强,政府势必会增加农村改水投资量,农村因改水受益人口比例也会不断上升。农村改水受益率是指某地区农村已改水人口占该地区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其计算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农村改水统计年报的定义即:农村改水受益率=某地区农村已改水收益人口数/该地区农村总人口数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可得安徽省1995—2011年间农村改水受益率数据(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自1995年安徽省的农村改水受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1年以后改水受益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安徽省农村改水受益率的这种变化和安徽省的农业环境政策有关。安徽省在农业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加大了农业环境治理的国家投资力度。从农村改水投资额中国家投资份额可以看出(见表1),2005年农村改水投资额中国家投资部分占46.2%,到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86.8%,国家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这也是安徽省改水受益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研究中还选用农业生产总值和教育经费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选择农业生产总值(agricul)指标表示农业产业规模,教育经费(educat)指标表示投入要素质量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计量模型的选择。考虑到波特假说的动态性,本研究选择滞后变量回归模型来模拟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传导过程及传导效果。

4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存在一定的滞后作用,需要选择动态计量模型来验证环境规制的传导机理,因而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时,选择了滞后变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这里主要从环境规制的即期、滞后1期、滞后2期和滞后3期效应来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在模型的先期模拟中,控制变量要素质量指标即教育经费在拟合中效果不明显,忽略不予考虑。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实证估计结果见表2至表5所示。从以上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研支出的有着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验证效果较明显,由表2至表5可以看出,环境规制对农业科研产出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即期和滞后1期的检验效果明显,而对滞后2、3期的检验效果不明显。综观整个检验效果,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影响为正。从检验效果来看,不论是从农业科研投入的视角,还是农业科研产出视角,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都是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而这与“波特假说”所阐述的环境规制的即期效应为负是不同的。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过程与工业领域存在不同所致的。在工业领域,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在短期环境规制会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而环境成本的增加会暂时挤占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支出,从而影响科技进步。而在长期环境政策是一种明确的市场信号[11],会诱使生产者进行科技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从而使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因而,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负,而长期效应为正。而在农业领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及其科研机构。在环境规制下,政府的行为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农业环境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在严格的贸易壁垒等环境政策下,农产品的出口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此外,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因而,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必须主动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创新,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可见,环境规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正。农业污染条件下,政府的科技创新行为是对生产外部性的一种弥补,也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充分考虑。(2)从长期动态效应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滞后期效应也为正,这和波特假说的结论是一致的。为了突出环境规制的动态影响效应,本文选择了带有滞后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对这一效应进行了验证。模型选择了环境规制变量的滞后1期、2期和3期效应进行了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即期效应还是滞后期效应,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这说明了政府的农业科技创新行为相对于农业环境规制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规制条件发生变化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提高时,政府会被动地进行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环境规制的要求。可见,在环境规制条件下,政府的科技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从农业科技产出视角来看,农业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为正,滞后效应为负,但即期和滞后1期的验证效果较为明显,而滞后2期、滞后3期的验证效果并不明显,而以农业科技投入视角来验证,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都表现较为明显。这一结果的出现和农业科技创新指标的选择有关,本文选择农业科研投入作为农业科技投入的替代变量,选择农业新技术服务于农业的市场成交额作为农业科技产出的替代变量,从两个不同侧面反应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在环境规制面前,政府会主动积极地进行农业科研投入,因而环境规制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都很明显。但从农业科研产出视角看,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现、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创新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农业科技创新周期较长,受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以及市场条件的限制;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较大的风险,具有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的风险,还涉及到产品市场风险。农业科技投入能否顺利转变为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研成果能否顺利实现转化和应用,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因而,从农业科研产出视角来看,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效果受到一定影响。(4)从控制变量来看,农业生产规模变量(农业生产总值)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相对于环境规制变量而言,不论是即期效应和滞后期效应,影响程度都较小。

5结论和启示

篇5

1阻碍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分析

近年来,构建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有利于中国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传统文化迷信权威,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其必然制约着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形成。

1.1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如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以及官本位文化等等,这样一些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影响着自然科技创新。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这种对“德”的尊崇,对伦理的独特关注,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也造成了传统价值观中科学精神的缺位。例如,韩愈曾在《师说》中谈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这里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从事技术类职业的轻视,并且形成了传统的社会风尚,影响了社会创新精神的生长。官本位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模式,其特点则表现为:“权力是最高价值,获取权力就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活动”[2]。社会还崇尚“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观念,把学习仅仅作为当官的一种手段,升官发财成为“志仕”们的终生目标。古人有之,今人亦然。在“官本位文化”下,阻碍了个体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1.2功利主义科学观及其影响功利主义科学观主要从“工具理性”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科学观,它强调了科学的功利价值。这一价值观在当今的表现:一方面,从科研主体来看,它表现为一种急功近利与浮躁的学风;另一方面,从政府方面来看,它表现为只重应用,而忽视基础科学发展,只重视数量却轻视质量的评价制度等方面。在这里,功利性被看作科学的根本目的、动力和判断标准。中国社会,的确存在着忽视科学人文价值的这种倾向,它只看到“人”,而看不到“文”。即看不到科学本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而人需要文化,需要精神生活,需要以此来提高自身素质并获得自身发展。[3]竺可桢先生曾说过: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只有保持这种追求,才能产生对科学的激情,才能克服浮躁,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研究,才能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远走得好。

1.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影响科技创新主体深厚的人文素养,则是自然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在中国,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正逐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教育中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存在,其对人文环境的形成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都产生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近年来,由于社会功利、心理短视等因素的影响,当代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忽略了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对于其成长的意义。为此,笔者对苏南地区部分理工类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广大网民进行了人文素养现状方面的调查,课题组对某重点大学的96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名著;当问到什么书是他们必须去读的,90%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用书。这些都说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背负着历史的积弊和现实的困扰。[4]笔者所在的项目团队通过在校园内广泛地发放问卷这样一种最为简单、也最为可靠的方式,获取了这样一组调研数据(见下图):从两份数据可以看出,在当前理工科高校,乃至其他各类财经、文科类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人文学科不但未能够成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反而变得日益边缘化。

2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来促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中国自然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我们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立足现实,兴利除弊,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

2.1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性转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其一切,而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辩证地分析与改造,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强劲的文化支撑。提倡怀疑和批判精神。迷信权威、墨守成规的儒家传统,不利于个人创造能力培养,更不利于社会创新文化的形成。从科学史看,我们发现,怀疑和批判精神永远都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想创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建立起鼓励学术批评的文化环境。扭转重官轻学的积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鄙薄生产技术,一些技术创造被他们看作是雕虫小技,认为只有走“仕途”才是正道。[5]而今,中国最缺的是具有实用知识和经济建设才干的科技企业知识分子。当整个社会都把科技人才视为“国家栋梁”时,又何愁没有获“诺贝尔奖”方面的科技人才。人文精神注入科技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文精神,在科学与人文日益交融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使之渗透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则显得尤为重要。

2.2超越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中国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的缺失对功利主义科学观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功利主义科学观,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非功利的一面。一方面,单纯强调了科学的功利性,过分地重视技术理性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科学家在研究的当初凭着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不计任何功利地从事研究活动,集中体现在科学的精神价值或人文价值上。科学所蕴含的巨大的物质利益,也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提供了保障,即不把科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自由”的事业。因此,树立科学与人文融通的价值观,超越单一的、狭隘的功利主义科学观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国科学界“冲击诺贝尔奖”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也是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在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典型表现。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所说:得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研究的沃土。我们应当记住,“‘科学’就其本原来说,只能是由求知的好奇心驱动,纯粹为求知而求知,只问真理,不计功利的学问。”[3]科学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科学的兴盛,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在我们民族中培养起基于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心,而萌发出来的热爱真理、追求知识的求真态度和理性觉悟,让人们的精神境界超乎于日常俗态生活和功利氛围之上。

2.3融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互补共进的,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目前,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首先,更新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通才。确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怀。其次,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改革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经典与现代、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并有效利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为载体,组织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举办文化素质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文化名人来学校讲学;深化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增强社团活动的育人效应和文化品位。总之,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构筑了广阔的舞台。

3结语

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 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 创新编研 提升改善

中图分类号:G 27 文献标识码:A

档案编研是指档案部门根据所在单位或社会的需求,对档案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研究和汇编,以为相关文章的撰写和资料的编写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1]。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在当前网络技术非常普遍的环境中,信息的传达与利用已经非常快速并逐渐成熟。将网络技术应用在医院科技档案的创新编研中,一定能够改善医院档案部门的工作质量,以及档案信息使用率和开发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医院科技档案的特点

(一)扩大了医院科技档案的服务群体

传统的医院科技档案编研往往是为了一个目的或服务对象所展开的。如此会局限医院档案编研的作用,并不能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编研的作用和意义。而在网络环境下,医院科技档案在编研前可以先对市场有一个充分的调查,了解医学界及社会当前关注的重点有哪些,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加强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让科技档案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要求,更好地帮助相关的学科或课题的研究。

(二)创新了医院科技档案编研的模式

在传统的科技档案编研工作中,编研人员主导着档案编研工作的进行,对档案的目录分类、内容筛选都有着绝对的主导力[2]。因此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档案部门所拥有的资源,否则很容易出现所编研的科技档案质量不高,无法给予相关研究课题必要的支持。传统的科技档案在编研过程中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因此很容易出现所编研的档案内容信息更新程度不足,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无法发挥科技档案编研的初衷,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改善这两点情况。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为编研人员提供了最广大的资源,让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不再局限在本医院的信息资源中[3]。通过网络对相关信息的查阅了解,能够不断丰富科技档案的内容,让科技档案的信息充分与实际相符,满足现实社会对科技档案的需求和应用。

(三)让医院科技档案编研成果更加多样化

在传统的医院科技档案编研的成果中,文稿是其展现的主要形式。这在无形中限制了科技档案的应用。在网络环境下,医院科技档案编研的成果展示不仅能够通过传统的文稿体现,还能够通过电子书、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让各种相关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让使用者能够更全面、具体地了解相关信息。

(四)提升了对编研人员的工作要求

传统的医院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更像是对医院的医用档案进行归类和整理,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要求。但在网络环境下,编研人员不仅要学会使用相关的网络技术,还要从众多信息中提炼出有质量的、优秀的相关信息,以保证医学科技档案的质量。同时编研人员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科技档案编研的内容,重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想法,以保证科技档案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当前医院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

(二)医院对科技档案编研工作重视不够

由于医院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不能快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又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因此没有得到医院的行政部门和管理者应有的重视[3.4]。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者认为,医院的职责是为了更好地医治病人,更为合理地整合医疗资源。没有意识到医院科技档案对医学课题研究的支持,以及了解日常医院医疗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性。如此,导致医院的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进展缓慢,同时存在质量较低,使用率不佳等情况。

(二)科技档案编研选题局限

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编研人员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归档,反而忽视了最重要的部分――编研。同时由于科技档案编研的目的比较单一,编研人员对社会群众需求的关注度就少,因此大多数的科技档案编研选题都局限在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所提供的要求和选题中[6]。而这些选题往往集中在对医院情况介绍,缺乏对当前社会医疗热点的探究。导致医院的科技档案只能提供一些较浅层次的研究成果提供一次性数据支持,而对于更深层次的医学成果则不具备足够的支持作用。大大局限住了科技档案的深度、广度和使用效果。

(三)科技档案编研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科技档案编研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分析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科技档案的编研是一项专业性强和综合性强的工作,因此对于编研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但大多数人对于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理解成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只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归档即可。由于医院领导对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编研人员的数量完全不能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一个医院的专职档案编研人员只有1~2位,日常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已经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但仍需要兼职办公室的业务。而兼职的档案编研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编研素质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也更倾向于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对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并没有发挥足够的推动作用。

(四)科技档案编研资源匮乏

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研究性工作,需要医院各部门的支持[5]。编研人员需要查阅大量的档案室藏资料,为科技档案的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但实际情况上,大多数医院的档案室藏均处于较为薄弱、资料单一、信息不全的情况。即便编研人员有再强的工作能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6]:第一,医院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和资料不重视,导致档案信息和资源缺乏系统的管理;第二,档案资料局限在病历资料等方面;第三,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无法全面实现电子病历。

三、有效提升网络环境下医院科技档案创新编研办法

(一)提升科技档案信息的资源优化整合

在网络环境下,许多档案信息逐渐变为电子文档的格式。在进行科技档案编研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将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一起归档,为之后的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提供重要的编研材料和资源[7]。此外,包括相关的视频、录音和文档也应该一同进行归类。由于电子文件的资料比较多,要想完全收集整理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因此档案部门可以联合信息部门共同建立关于电子文件的管理方案,在保证档案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档案资料。

(二)全面推行电子档案室的建设工作

网络环境下要求的不仅仅是档案室开始有电子文档和简单的检索功能,还应有相应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专用的档案室数据库及信息压缩技术,保证档案信息资料的储备量,为科技档案的编研提供充足的资料[8]。对于非常珍贵的档案信息和资料,可以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以保护。如使用扫描技术将纸质的珍贵材料转化为电子版,从而避免对纸质珍贵材料的借阅。档案信息中大多数涉及到数据,利用相关的网络技术能够对这些庞杂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和相关的分析,进一步健全了档案数据的研究性和应用性。

(三)注重提升科技档案编研队伍质量

网络环境下,科技档案的编研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编研人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编研能力和档案管理能力,还需要熟练使用相关的档案网络管理技术,了解当前社会对医疗的关注点和难点。医院要注重对档案编研队伍质量的提升,在加大专职档案编研人员的人数时,也要保证每位编研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品德,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排班制度,以保证科技档案编研和档案室的管理质量[9]。

(四)创建科技档案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编研科技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的医学难题,对相关的课题进一步加深研究[10]。而这需要建立在更为高质量的档案资料之上。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档案室馆藏,都有某方面高质量的档案信息。建立一个共享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提升这些档案资料的使用率,还有助于高质量的科技档案编研。每个医院对于编研科技档案目的均不相同,所需要的资料也是不同的。但档案室的馆藏有限,不可能全面满足编研科技档案的需求,而建立共享网络平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该共享网络平台能够让编研人员了解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这对于科技档案的选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结束语

网络环境给予医院科技档案编研一个新的机遇,改变科技档案的传统编研模式,提升了科技档案的质量和作用。医院要重视利用并发挥这一机遇,加大对科技档案编研的重视,注重对档案编研队伍的建设,创建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让科技档案具备足够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帮助并促进医学课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姚敏先. 浅析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人力资源管理,2016(09):157.

[2] 郝飞. 京津冀医院档案工作协同发展探索[J]. 中国档案,2016(07):60- 61.

[3] 孙丙须.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1):60- 61.

[4] 刘晓华.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183.

[5] 侯大平. 网络信息环境下如何建立档案编研数据库[J]. 山西档案,2011(s1):3- 4.

[6] 赵修磊. 创新理念 明确定位 应运而为――对浙江和湖北两省档案工作考察情况的若干思考[J]. 广东档案,2012(06):34- 35.

[7] 尚珊,王岩. “云存储+智能终端”的档案管理模式初探[J]. 山西档案,2013(06):52- 55.

[8] 周峰.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利用研究与实践[J]. 中国档案,2016(09):70- 71.

篇7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波特假说;低碳经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1 “波特假说”及相关研究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环境保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必然会以增加厂商的私人成本、降低其竞争力为代价,其中隐含的抵消关系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经济上过高的成本,严重妨碍了厂商生产力的增长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1991年提出了捍卫环保的主张,他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不但不会造成厂商成本增加,反而可能产生净收益,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这被称为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波特假说挑战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理论框架,为我们重新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1995年,他与范德林德(Class Van der Linde)教授进一步详细解释了环境保护经由创新而提升竞争力的过程,并对此假说进行完善。国内外学者围绕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和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在不同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结果:一是环境规制导致了产业绩效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从而产生负面效应,传统观点得到部分证实。二是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波特假说”的正相关关系。三是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不确定性影响。

2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与模型建立

2.1 研究对象

对于环境规制和产业绩效及技术创新的关系,理论界并未有统一的共识。而在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多数是以全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大范围的实证研究。但是,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发展,东中西部地区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已经凸显,所以为了进一步分析该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9~2007年的东部省份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区域性的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10个省份和直辖市。

2.2 研究模型的建立

技术创新过程的生产函数用下面式子表示:

I=f(P,M,A)

式中,I代表技术创新产出;P代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投入;M代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投入;A表示影响技术创新的其他因素。文章将环境规制这一因素纳入到我国区域的技术创新产出函数中。同时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各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函数具体表示如下:

I=f(ERI,Size,GDP)

技术创新可以被视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生产,假设各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函数与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的产出函数具有相似的形式,设定其c―D函数扩展形式如下:

式中,I代表技术创新产出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是被解释变量,分别使用R&D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环境规制强度(ERI)是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GDP)和地区产业规模(Size)。采用对数形式对其进行估计,基本计量方程为:

其中,变量下标i代表不同地区,下标t代表不同的年份;a、B1、B2、B3均为待估参数,s表示其它没有观测到的影响各地区技术创新产出的因素。

2.3 数据与变量选择

文章选取的是东部地区1999到2007年共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各年)。下面对实证研究所涉及的变量作简要说明。

①文章采用专利申请数量(Patent)和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R&D)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专利数量是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衡量指标,专利申请数量是企业创新对外部干预的最直接的反映,可以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R&D支出反映了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技术创新的水平。②对于环境规制强度(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的衡量,对于不同生产规模的企业,相同污染治理成本的意义不同从而成本负担也不同。所以,衡量环境规制强度必须考虑企业规模的差异,将污染治理成本除以企业总产值以消除这种差异,即以每千元工业产值的污染治理成本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指标。计算公式为:环境规制强度=(污染治理成本÷工业产值)×1000。而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可以体现一个地区在环境管理上付出的努力和决心,从而代表该地区实际环境规制的强度,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选取性和完整性,所以选择该指标作为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和支出指标。③产业的生产规模会影响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国内外学者多数认为企业规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④本文采用人均GDP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 数据处理及实证检验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3.1 实证检验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符合要求,模型通过H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本文采用Eviews6.0计量经济学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反应可能有滞后期,所以我们分别考察环境规制强度对R&D支出、专利申请数量即期和滞后1、2、3期的影响。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面板数据,既包含了截面数据也包含了时间数据,在进行模型估计时,发现被估参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拟和的效果也较好,但DW值太低,说明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的问题。为此,可以在混合模型中加入AR项或者采用Coehrance―Orcutt迭代法修正模型存在的序列相关,根据文章研究对象和数据模型的特点,在混合模型中加入AR项,参数通过显著性检验,AR项的回归参数显著的不为零,DW的值说明模型已消除了自相关。估计结果如表2、表3所示。

3.2模型检验结果

3.2.1 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R2和调整后的R。都在0.96以上

由于我们采用了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一些没有包含在模型当中可能对R&D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有影响的因素,通过固定效应截距反映,因此,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高并且整体解释

力较强。

3.2.2 环境规制无论是在即期还是在滞后各期来看,对R&D支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R&D支出分别增加0.026%、0.035%、0.055%和0.103%

而地区工业企业规模在即期和滞后2期、3期对R&D支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即期和滞后各期均对R&D支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3.2.3 环境规制对即期和滞后2期、3期的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专利申请数量分别增加0.029%、0.047%和0.095%

而地区企业规模在即期与环境规制呈现负相关关系。从动态发展过程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滞后期的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文章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9~2007年共9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R&D支出分别增0.026%、0.035%、0.055%和0.103%;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专利申请数量分别增加0.029%、0.047%和0.095%;整体上,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有显著的正效应。在理论上,一定程度支持了“波特假说”。从实证研究结果明显看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和基础保证。但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意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要注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根据胡志伟,刘勇整理出的典型高碳战略产业及其高碳链认为:煤炭、石油是各省域主要碳源。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如电解铝、锌冶炼)、建材(如水泥、玻璃等)、化工(如汽油、烧碱、纯碱、黄磷、轮胎、电石等)是中间体,碳足迹通过它们传到汽车、房地产业等高碳产业,最后进入用户消费。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汽车产业低碳经济竞争性较强,而火电由于价格体制约束,它们较难转嫁低碳成本,因此受影响较大。下游高碳战略产业(火电、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房地产)低碳压力较大。可选取相应典型产品为代表来研究,统计2008年下游高碳战略产业典型产品排名,列出排名前5位的省域依次为:江苏(7次),山东(7次),浙江(6次),广东(6次),河南(4次),天津、河北(各2次),上海、重庆、辽宁、吉林、内蒙古(各1次)。其中,东部地区占据绝大比例,可见它们仍需付出相当大的低碳努力。根据上述的研究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经济发展过程中杜绝碳泄漏

碳泄露,指部分发达国家企业向没有强制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高碳生产。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若招商引资中对碳泄露敞开大门,就会产生庞大的高碳增量资产,将高昂的低碳成本遗留到不久的将来,危及省域可持续发展。因此,招商引资应选择低碳企业或已采用先进低碳技术的高碳战略企业。

4.2 培育低碳生产要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低碳竞争优势主要依赖高级生产要素的获得和培育,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主导产品与核心技术;实施低碳人才战略,加大低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低碳科技投入;构建完善的低碳融资体系:健全政策性投资基金、建立低碳政策性金融机构。

4.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低碳体系

强大竞争力的低碳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要促进低碳企业竞争力,打造低碳集群,培育新能源与节能产业集群,缔结高碳经济产业,使它们与低碳金融业和低碳城政府结成低碳网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催生新一轮的产业轮动,完善和延伸低碳产业链。持续改善与提升以企业科技创新优势,从而使区域低碳优势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Porter 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1991(4)・168.

[2]Porter ME,and Linde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Df lhe Envi―ro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mal 0f Ee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一118.

[3]许庆瑞.吕燕,王伟强.中国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5(5):16―20

[4]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106.

[5]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3):35―39.

篇8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支持;建议;北京中关村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也明确指出,加快中小微企业成长、构建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是“十二五”时期北京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经济潜力的群体,在北京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今,科技型小微企业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经济中越来越受瞩目,但其现实生存和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中关村产业园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其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对于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理论分析

目前有关创业环境的定义,国内外有多种观点,但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概念。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围绕企业创业和发展而变化,并足以影响或制约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称,是影响人们开展创业活动的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和获取创业帮助及支持的可能性的整体。具体来说,是指影响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的所有融资、政策法规、技术、人才、市场条件、商务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等要素;也是指创业获取这些环境要素所需的帮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对企业的创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是了解企业创业活动的基础。

二、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实证研究

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市场上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群体,越来越受重视。据统计,中关村科技园区现有1.2万多家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2011年在中关村新增企业数量达到4200家,2012年达到460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与此同时,园区内每年约有3000多家企业倒闭。截止至2012年年底,园区内在境内外上市的小微企业共有136家,累计IPO金额达1060亿元,同时,有超过250家企业在新三版挂牌(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网”)。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有83.87%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一科技型人才为主,只有16.13%的企业不是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其中,开业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占29.03%,开业年限在5―10年内的占41.94%,有29.03%的企业开业年限在5年以内。

(一)创业环境

关于企业入驻产业园区的动机的调查结果如图1:分别有58.06%的企业为了“方便与同类型企业交流合作”和“优惠政策”入驻,38.71%的企业为了园区的“科技人才素质和雇用成本”,22.58%的企业为了“便于研究开发”。可见,入驻产业园区较在园区外创业具有更多优势。

但在“企业在科技园区内对企业发展是否更有利”的调查中,77.42%的企业选择“是”,其余22.58%的企业选择“否”。可见中关村产业园区为多数企业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企业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调查结果如图2:如果将一般作为分界线,可以将总体评价概括的分为好评和差评,其中好评占70.97%,差评占29.03%,因此,企业创业环境整体较好但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二)创业政策扶持

关于创业政策扶持整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3:6.45%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很容易”,22.58%的企业认为“比较容易”,16.13%的企业认为“一般”,19.35%的企业认为“较困难”,29.03%的企业认为“很困难”。可见,获取政府政策难度较高,应该适当降低获取难度,尽可能使更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政府的扶持。

对企业希望获得的优惠扶持政策的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将调查结果进行排序后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希望享有的优惠政策从高到低分别为税收减免,政策性资金资助,金融支持,公共技术平台扶持,租金补贴、知识产权服务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北京中关村园区内,较多的企业对GEM理论模型中的政府政策要素及政府项目要素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调查发现企业在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希望获得金融支持。

调查中,67.74%的企业表示获得过政府的政策支持,32.26%的企业表示未获得过。企业获得的扶持政策,调查具体如图5:76.19%的企业获得过“贴息支持”,分别有61.9%的企业获得“税收减免”和“公共服务支持”,58.14%的企业获得“技术改革或创新”,分别只有19.05%的企业获得“减免行政性费用”、“财政资金直接扶持”和“市场开拓政策”,获得“提供金融担保”的企业只有4.76%。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在行政性费用、市场开拓、直接财政性资金支持,特别是金融担保方面的扶持。

企业未能获取政策扶持的原因,调查结果如图6:70%的企业因为不在“政策扶持范围内”,60%的企业因为“政策吸引力弱”,50%的企业因为“不清楚如何申请”,分别有40%的企业因为“手续繁琐和周围企业申报成功率低”和“不了解如何申请”。可见,扶持政策的普及度有待提高,政府有必要加强政策吸引力和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培训,增加企业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及时获得政策扶持。

对于还需要的政策扶持,调查结果如图7:67.74%的企业需要“规划引导”,54.84%的企业需要“减免税费”,38.71%的企业需要“培训支持”,32.26%的企业需要“融资支持”。可见,企业在规划指导方面有很大需求,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获得税收减免,但仍有过半企业需要减轻税收负担,另外,对培训、融资支持的政策需求也较大。

(三)创业融资

关于企业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如图8: 83.87%的企业表示其创业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58.06%的企业来源包括政府投资、其他企业投资的部分,48.39%的企业来源包括银行存款,有9.68%的企业创业资金还来源于其他。由此可见,除了自有资金融资外,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包括政府投资、社会募捐、银行投资和其他企业投资。

(四)进入市场的压力

企业进入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外部挑战,调查结果如图9:分别有64.52%、45.16%的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和“劳动成本的上升”,分别有45.16%、41.94%的企业面临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市场竞争激烈”,有41.94%企业表示“社会缺乏创业精神”。可见,企业当前面临的创业环境并不十分乐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进入市场面临较大难度。成本上涨致使价格提高,在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大了企业利润降低的可能。虽然社会一直鼓励自主创业并推出了支持创业的措施,但当前社会仍然缺乏创业精神,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创业的进行。

关于企业创业面临的内部障碍,调查结果如图10:54.84%的企业表示企业“缺乏所需人才”,48.39%的企业 “缺乏研发和技术支撑”,43.39%的企业 “信息不灵通”,41.94%的企业“缺乏资金”,35.48%的企业“缺乏指导服务”。由此可见,缺乏所需人才、缺乏研发技术支撑和消息不灵通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内部障碍,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技术研发遭遇瓶颈,缺乏独特技术支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弱。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有利消息,阻碍了企业的创业。

(五)创业需要的服务

关于企业创业希望获得的服务,调查结果如图11:64.52%的企业希望获得“创业辅导”,41.49%的企业希望获得“市场营销”、“投资引进”,38.71%的企业希望获得“贷款担保”、“技术支持”,35.48%的企业希望获得“人员培训”、“产权交易”服务,分别有32.26%、25.82%的企业希望获得“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创业所能的服务也并不完善。

对创业融资服务的调查结果如图12:分别有61.29%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贷款贴息”来加强企业创业的金融服务,59.06%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政府财政支出”,有48.39%的企业认为需要“成立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分别有29.03%和25.81%的企业认为应“增加国家中小银行及担保机构数量”和“为金融机构以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渠道”,还有9.58%的企业表示需要加强其他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现有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对现有的创业金融服务并不满意,可以通过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信用体系来加强创业的融资服务。

(六)技术指导与技术创新

关于企业希望获得的技术指导调查结果如图13:54.84%的企业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分别有51.61%和35.48%的企业政府应“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设立科技孵化器”支持企业创业,45.16%的企业需要“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可见,企业在创业技术指导方面仍然以后有很大的需求。

企业对于未来技术创新的计划调查结果如图14:80.65%的企业计划“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分别有61.29%、48.39%的企业计划“与其他单位合作研发”或“委托科研单位或大学进行开发”,45.16%的企业计划“模仿其他企业的技术再创新”,分别有64.52%、 51.61%、32.26%的企业计划“购买国外或国内的技术专利”、“收购拥有目标技术的企业”、“和技术拥有单位建立合资企业”,也有企业选择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技术创新。可见,多数企业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利,但由于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缺乏,企业只好通过委托其他机构开发专利,或者通过购买来获得专利。

三、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政策体系不健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政府为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为其创业来许多好处,但是一些政策没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执行。问题表现在:扶持政策不够完善,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企业需求不配套,政府政策的适用度不高,导致很多企业不在其优惠范围内,无法享受到扶持。政策执行缺乏力度,落实不到位。政策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对优惠政策了解不及时,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另外,有些政策的申请程序太过繁杂,可操作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

(二)融资困难,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认为强化融资是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重点。但是企业由于缺乏融资担保,信用和诚信建设不够完善,导致企业遭遇融资困难。为了方便企业的融资,需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

(三)技术创新困难,缺少研发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技术获取、技术合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同外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或者直接购买来进行技术更新。另一方面,科技型小微企业还缺乏政策、服务等技术支持,限制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发展。

(四)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急需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仍是企业创业成功的一大重点,因为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和成熟的科技人才更倾向于效益良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这让科技型小微企业很难招聘到符合自身创新 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人才。

(五)缺乏相关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相应服务,但是却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完整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创业需要专业的创业辅导提供创业经验和技能,也需要金融方面的服务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关于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和咨询服务,所以,完善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四、优化北京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政府政策体系

完善的政府政策体系能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对企业起着十分有力的推动作用。

首先,针对政策的制定,政府应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充分调查并吸取各方意见,综合考虑市场影响和政府需求等因素,制定出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优惠政策。政策制定之前,可以先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企业的政策需求进行调研,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制定政策。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成立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的专项基金,健全信用融资体系。同时,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税收减免政策仍然有极大的需求,需要相关政策来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相关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为企业创业提供方向指引和前景规划支持。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企业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信息,优惠政策无法对企业起到作用。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保证企业能获取到政策信息。同时,各政策执行部门应简化申请程序,提高企业申请政策扶持的成功率。

(二)搭建完善服务平台

完善的公共服务能为企业创业活动的进行带来许多便利,多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急需创业规划指导和相关培训等多项服务,应完善政策信息咨询平台,方便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开展人才培训课程,提高人才能力,加强企业人才素质;搭建科技型小微企业行业协会平台,对行业的相关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公布,促进行业沟通交流,增加企业对行业信息的了解,对企业自身也能有更好的定位。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良好地社会文化氛围能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提供动力,推动企业创业活动的开展。首先,在意识引导方面,应肯定创业行为,鼓励创业,支持开展创业活动,关于创业的相关报道和说法,应该要能给人们以积极的引导,传递正面信息。其次,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支持大胆的冒险精神,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要“胜不骄败不馁”,“越挫越勇”。然后,在对待创业者的态度上,对待成功者,应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对待创业未能成功的,也应该宽容以待。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创新能力相关课程,让在校学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创业模拟竞赛等,对参赛者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适当鼓励,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综合以上四点,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柏轩,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及政策研究――以武汉为例[M],中国地质出版社,2009-12,52―132

[2]李高阳,孙鹏,朱永跃,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环境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4,(16),73―78

[3]贺尊,肖强,余子鹏,小微企业的运行环境极其发展对策研究――以武汉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9),51―54

[4]郭晓丹,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24―31

[5]逯宇铎,张艳艳,毛建,于娇,科技型小微企业及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66―69

指导老师:

篇9

[关键词] 林业科技 生态坏境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23-01

国家林业局的《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贡献率将达到50%。其中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为林业科技发展的四大主题。坚持继承发展,注重长短期战略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与区域协调、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与产业科技相结合、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六个结合。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出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以及发展林业科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 在林业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

一是将突破林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作为重要任务。这要求扩大资源总量、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以达到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目标。

二是超前进行林业高新技术研究的产业化部署任务。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多形态等高新技术研究、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产品开发研究以及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等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

三是积极开展前瞻性的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展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四是加强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和政策引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五是全面加快建设林业技术标准化的质量监督体系。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并加强修订和实施完善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不断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的水平。

六是进一步建设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研究实验平台以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的建设,从而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不断完善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是不段完善林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服务体系。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并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从而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新趋势。

八是进一步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这要求必须不断前瞻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化地开展林业发展战略理论和政策模式研究,进一步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决策支持体系,从而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2 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重创,尤其以林业资源为主要代表。传统的林业产业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促进现代化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重大课题。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源泉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道路,这需要通过不断革新的科学发展现代林业以摸索出一条适合的生态建设之路。因此,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林业科技发展是构建林业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环节

当前社会的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是切实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产业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促进林业进一步革新,从而保障现代林业的生态发展之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科技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发展方向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仿生科技的发展一直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于我国的科技进步有重大贡献意义。林业科技在提高资源的有效生产效率、丰富我国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中排污减排事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林业科技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纯天然无污染的农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是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表现。

2.3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推动性作用

低碳经济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中森林树木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低碳经济是以科技为发展的原动力,林业科技的充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之路,在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林业科学发展既然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这要求从基本上提高林业科学工作者以及科研界的生态意识,只有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具体的科实践当中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努力。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提高受破坏林业的修复工作,还应该开发技术保护已有的林业产业资源进而促进全面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把握好林业生态建设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林业科技的发展重心就不应该仅仅围绕着林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建设,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方面的技术开发使得林业资源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积极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1我国环境的污染分析

我国环境的污染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类,按照污染物的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三大类。

1.1大气污染

在我国环境的治理中,对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有着相对较高的重视程度,但在我国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的治理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一直以来,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方面较薄弱。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的治理才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事实上,大气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动物,植物或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大气层的物质,这就称之为大气污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天然大气污染和认为大气污染。

(1)天然大气污染。是指自然现象引起的大气污染,例如,森里的火灾,火山的爆发,动植物腐烂时放出的有害气体或溢流出来的煤气或天然气等。

(2)认为大气污染。是指人们在进行生活或生产中将废气或能够对人体将抗有损害的气体排放到大自然中,造成的大气污染。

1.2水体环境的污染分析

人们在生活,生产,农业生活中将排放的污染物排入到江河湖泊中,造成的水体的性质或生物结构发生变化,降低水体结构自身的利用价值,这就使水体环境污染。水体结构污染从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污染,未经处理的农业废水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染等。

1.3土壤污染分析

土壤本身有一定的负荷能力,承受一定的污染,因为其本身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系统,土壤一直与其他环境中的存在物进行一定的交换,但当土壤中的污染物超过其更新的速度或有毒物质的急剧加速,土壤本身就会产生难以消受,从而影响其本身的质量,导致结出旳生长物质有毒或变异,进而影响或危害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问题,这就使得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来源很广,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废弃物,农业的化肥等都是其主要来源。

2科学技术与环境的发展研究

2.1促进科学技术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农业,工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认为科学技术是治理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①科技推动着生产力,日益成为其主要的要素。在人们追求经济的角度中,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演越重。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有着双重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其一,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去探索自然的奥秘,创造出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②生活环境的生态危机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曰益加剧,环境污染,气候反常,资源耗竭,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还需依靠自身来改善生态环境,培养正确的生态观和健全的生态意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条件。

1.1践行科学发展观

自古以来,生产力每次的提局和发展都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经济等都有着至重的意义。我国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尽管经济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也应该认识到,在这种追求迅速发展经济的情况下,也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及严重的破坏,能源的过度地消耗,给未来生活的可持续来带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本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造成了资源的耗竭;工业化城市的发展,给水环境,大气环境等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这种只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不再适合未来的发展,急需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来探索出一条创新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

3用科技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即可改善生活环境,又能提高生活水平。

3.1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政府应建立合理的环境管理机构,改革环保部门的体制,使环境监督保护的部门逐渐法人化,这样环保部门将有法可依。政府还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地对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改善地市级环保部门的硬件设施,有条件的话,在乡镇等地区设置环保监督管理人员,强化环保力度。在我国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政府应该更加担当好监督和服务的职责,认真去落实环境的相关工作。各级领导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建设生态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列入曰程,其实加强领导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下,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列入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并把考核检査结果公布于社会。

3.2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首先应该从孩子抓起,逐步建立起生态的基础常识,核对生态文化的正确认识,向他们倡导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自然观,社会应结合学校和家庭的多方教育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再者,应该借助广大传媒的力量,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环保宣传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一些公益广告让公民明白在人类与大自然的交往中,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之美;最后,通过在社会中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环保公益活动,使公民以一种积极主动方式来改善已经遭到破坏的地球环境,形成的一种自觉地节约自然资源,清洁生活生产,减少污染,珍稀保护物种,与大自然为友,和谐相处的一种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

3.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

深入并广泛地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尽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不断地去提高全民的环保观念的法律意识,最终达到公民自觉地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的意识。目前我国科技监督法律制度缺位现象严重,同时还应强化科技执法与科技司法。在逐步健全的法制基础上,完善各种行政法规,并经过严格实行,强力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的犯罪行为。各级政府部门要统筹考虑生态建设,项目开发建设时,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项目初期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出相应评估报告,工程收尾时要落实检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3.4环保中加大科技投入

生态环境的发展中,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通过科技的手段确切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和基本的规律,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现在的环境问题唯有通过科技的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首先,要不断的扩充环保科研机构和环保研究队伍,组建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进一步较大科研在环境保护上的力度,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中,着重先解决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其次,实施推广使用的科研技术,认真做好推广工作。调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一些重污染并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设施尽可能采用规模小,成本低,易操作的设备;再者,降低污染程度要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推广污染处理系统,让废弃物从源头进行循环利用,是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用科技的手段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解决环境对人类健康问题的影响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