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技术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技术研究

篇1

【关键词】 计算机调试网络应用网络分层VPN技术

计算机网络应用要实现各层次对应的功能就要实行网络分层。传统的网络分层分为两种模型: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OSI有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功能是管理硬件连接)、数据链接层(功能是编码、编址、传输信息)、网络层(功能是决定传输路由、处理信息传递)、传输层(功能是确保数据正确发送)、会话层(功能是建立、维持、协调通信)、表示层(功能是处理文本格式化、显示代码转换)、应用层(功能是在网络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TCP/IP模型是ARPA在研究ARPAnet时提出的,自低到高依次为: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接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对应OSI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由于得到广泛应用而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OSI模型的最大贡献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和接口,这与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上却没有明确区分,这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而OSI模型缺乏市场与商业动力,结构复杂,实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

我们在理解计算机网络时要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即我们熟知的物理层、数据链接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五层协议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分层:

第一层是物理层,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个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

第二层是数据链接层,数据链接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第三层是网络层,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网络层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使异构网络互联。要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把数以百万计的网络互联起来,并且能够互相通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差错处理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机制等。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没有一种单一的网络能适应所有用户的需求。

第四层是传输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也叫运输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段(TCP)或用户数据报(UDP),传输层的任务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的协议有:TCP、UDP。传输层的功能是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从通信和信息处理角度看,传输层是5层的OSI参考模型中的第4层,它向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第五层是应用层,每个应用层协议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类应用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又往往是通过位于不同主机中的多个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工作来完成的。应用层的具体内容就是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时所遵循的协议。这些应用进程之间相互通信和协同通常采用一定的模式,常见的有客户/服务器模式和P2P模式。

在网络通信过程中,数据在不同的层次中传输,在发送过程中,数据从高层(应用层)出发向下逐层到达底层(物理层),在此过程中,各层都要为数据增加本层的协议,最终通过物理层传输出去;在接受过程中,数据从底层(物理层)向上逐层到达高层(应用层),在此过程中,各层需要为数据去掉本层的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分层中,我们学习了数据传输的知识。那么,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实现为我们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下面我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简称VPN)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其之所以称为虚拟网,主要是因为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用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ATM(异步传输模式)、Frame Relay(帧中继)等之上的逻辑网络,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它涵盖了跨共享网络或公共网络的封装、加密和身份验证链接的专用网络的扩展。VPN属于远程访问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公网链路架设私有网络。例如公司员工出差到外地,他想访问企业内网的服务器资源,这种访问就属于远程访问。怎么样才能让外地员工访问到内网资源呢?VPN的解决方法是在内网中架设一台VPN服务器,VPN服务器有两块网卡,一块连接内网,一块连接公网。外地员工在当地连上互联网后,通过互联网找到VPN服务器,然后利用VPN服务器作为跳板进入企业内网。为了保证数据安全,VPN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通讯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有了数据加密,就可以认为数据是在一条专用的数据链路上进行安全传输,就如同专门架设了一个专用网络一样。在传统的企业网络配置中,要进行异地局域网之间的互连,传统的方法是租用DDN(数字数据网)专线或帧中继。这样的通讯方案必然导致高昂的网络通讯/维护费用。对于移动用户(移动办公人员)与远端个人用户而言,一般通过拨号线路(Internet)进入企业的局域网,而这样必然带来安全上的隐患。下面,介绍一下VPN的功能与优点及分类。

1 VPN的功能与优点

使用VPN可降低成本—— 通过公用网来建立VPN。就可以节省大量的通信费用,而不必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安装和维护WAN(广域网)设备和远程访问设备。

传输数据安全可靠—— 虚拟专用网产品均采用加密及身份验证等安全技术,保证连接用户的可靠性及传输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连接方便灵活—— 用户如果想与合作伙伴联网,如果没有虚拟专用网,双方的信息技术部门就必须协商如何在双方之间建立租用线路或帧中继线路,有了虚拟专用网之后,双方配置安全连接信息即可。

安全控制—— 虚拟专用网使用户可以利用ISP的设施和服务,同时又完全掌握着自己网络的控制权。用户只利用ISP提供的网络资源,对于其它的安全设置、网络管理变化可由自己管理。在企业内部也可以自己建立虚拟专用网。

2 VPN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VPN可以按几个标准进行分类划分。

按VPN的协议分类:VPN的隧道协议主要有三种:PPTP,L2TP和IPsec,其中PPTP和L2TP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又称为二层隧道协议;IPsec是第三层隧道协议,也是最常见的协议。L2TP和IPsec配合使用是目前性能最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按VPN的应用分类:Access VPN(远程接入VPN):客户端到网关,使用公网作为骨干网在设备之间传输VPN的数据流量;Intranet VPN(内联网VPN):网关到网关,通过公司的网络架构连接来自同公司的资源;Extranet VPN(外联网VPN):与合作伙伴企业网构成Extranet,将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的资源进行连接;

按所用的设备类型进行分类:网络设备提供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VPN网络设备,主要为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路由器式VPN:路由器式VPN部署较容易,只要在路由器上添加VPN服务即可。

交换式VPN:主要应用于连接用户较少的VPN网络。

防火墙式VPN:防火墙式VPN是最常见的一种VPN的实现方式,许多厂商都提供这种配置类型。

按照实现原理划分:VPN可以分为两大类。重叠VPN:此VPN需要用户自己建立端节点之间的VPN链路,主要包括:GRE,L2TP,IPsec等众多技术;对等VPN:由网络运营商在主干网上完成VPN通道的建立,主要包括MPLS,VPN技术。

VPN能够让移动用户、远程用户、商务合作伙伴和其他人利用本地可用的高速宽带网连接(如DSL、WiFi网络、有线电视网)连接到企业网络。此外,高速宽带网连接提供一种成本效率高、维持费用低廉、高效利用高科技、安全可靠的连接远程办公室的方法。设计良好的宽带VPN是模块化的和可升级的。这种技术能够让应用者使用一种很容易设置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让新的用户迅速和轻松地添加到这个网络。这种能力意味着企业不用增加额外的基础设施就可以提供大量的容量和应用。VPN能提供高水平的安全,使用高级的加密和身份识别协议,保护数据避免受到窥探,阻止数据窃贼和其他非授权用户接触这种数据。

3 结语

我相信,现代科技的发展必将使计算机应用带来惊人的改革和发展。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完美结合将更大程度的推动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谢谢广大读者!希望你们批评、指正。

篇2

关键词:IPRAN技术 移动通信 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 IPRAN技术发展情况基本概述

IPRAN的定义是化的无线接入网,它的本质是分组化的移动回传。(1)IPRAN技术是以路由器为核心搭建的化的移动承载网(2),技术和时代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要求相吻合,如果能够改变原本低速率的宽带网络和花费较高的数据收费转而变成适合政府、企业与个人工作娱乐畅享移动无线网络的新型移动网络,那么未来IPRAN技术在传送网的综合业务的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上的飞跃式进步将指日可待。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大到国际间商务洽谈和贸易货物流通,小到私人的邮件信息和软件通讯交流,每个人都在和移动互联网打交道。电信企业的蓬勃发展正是依靠广大的用户使用实现的。如何提供稳定安全,可靠价廉且效率高的通讯服务是全球电信业的重要目标。多元化的通讯业务要求电信业不断发展完善自身业务,十年业务融合,为电信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目前国内的运营商和通信厂商都认识到业务融合对于自身企业在行业中立足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以地址来寻地址的静态配置寻址是旧的网络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今后业务融合后动态寻址的要求。它是隔绝彼此联系的寻址没有满足业务融合后所要求的联通性条件。在三大运营上中,中国移动首先创立了设备的互通测试,发展了约万端设备。这种领头作用带动中国电信也在中国都多省市的端到端分组化承载技术实验试点。中国联通目前也在进行商用试点。

2 IPRAN技术在综合业务中的承载技术分析

2.1主要运营商技术发展设计

中国移动针对自身的耗能多,基站由于动态负载导致利用率低和信号容易被密集部署干扰等多项自身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技术方案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以上情况对信号和数据稳定性的干扰,使网络负载动态网络时保持均衡,减少多方面负面的干扰作用,启用云架构提高频谱实现基带处理。

中国电信将技术重点放在了拓展网络的灵活性,具备端到端业务配置等放案。分组传送方便灵活地实现资源的整合传送。综合各项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的处理。同时保持了网络设备的开放性,有利于替代基于设备,推动全业务的城际传送。

中国联通注多平面网络的覆盖面积和可靠性、互补性的建设。通过固移融合,将本地综合业务的传送网络作为主体,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周边扩展延伸。

2.2综合业务技术设计

RAN的IP化对于网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的性能、新业务支持能力和用户体验,降低CAPEX(Capital Expenditure)和OPEX(Operating Expense),并且保证移动网的长期演进和发展。(3)综合业务承载网络应具备较为标准成熟的技术,这种承载网络对于端到端的通讯和灵活便利及QoS机制要求严格。IPRAN用于综合业务承载,接入路由器根据用户类型为流量打上内外层标签,首先疏通至汇聚路由器,再由汇聚路由器根据标签为流量重新分配标签后,引导至城域网或者业务承载网。(4)这样就保证了综合业务承载能力高,可靠性大的优势。

3 IPRAN技术搭建综合业务承载网的研究

3.1业务可靠性

简易方便的网络在进入综合物业承载网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技术人员水平不同带来的维修品质无法做到始终如一还是由于分组网络管理带来的运行成本和运行维护方面都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克服这些困难建成综合承载网后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其丰厚的。由于综合性承载网络带来的可视化管理大幅度提升了业务办理的效率,实现了网络管理,故障分析,服务保障和设备监控的一体化影响,网管监控的安全性指标将实现质变。数据收集整理能力提高,预警和故障处理手段的可视化自动化极大方便了维护人员操作,提供了人员工作效率并减少客户在使用中不必要的麻烦。

3.2 Ipran综合承载能力分析

随着第四代通信网络逐步成为大多数通信运营商技术演进的选择,数据业务的比重将达到,网络架构相比于网络而言,其将原控制平面的部分功能和用户数据流转传送的部分功能向基站转移,(5)未来运营商发展的目标四用一个RAN通过一个IP将多种业务进行网络传送,结束原先旧的一一对应式的不同业务必须配置不同网络的旧的网络传送模式。新建成的综合承载网具有强大的网络接入、二层交换和传输能力,支持丰富的级服务,可以灵活地提供多样的承载模式,能提供宽带上网、三网合一、专用线路、等多种服务。(5)这种新的传送方式将减少运营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设备其他设备消耗,节省维护成本降低隐患的发声带来更高利润。

4结语

本文通过我国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所采取的具体方案了解IPRAN的传送的多种要求,构建起新时期传送网应具备的灵活、可靠、优质、稳定等认识。目前IPRAN技术在传送网应用中的承载网络技术已经有了多种解决方案和巨大进步,它具备系列化的二、三层承载方案,可以高质量承载等移动业务,满足多种用户需求,是新一代综合业务承载网络的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马智滨,伍文聪.IPRAN网络相关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4(12).

[2]韦芳.基于IPRAN技术搭建综合业务承载网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9).

[3]张坚平,张届新,方鸣.面向LTE的IPRAN技术路线与组网研究[J].电信科学,2012(07).

篇3

网络技术是当今时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继续发展所依靠的必然基础,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下,相应的建设体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量的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得到了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环境的推动下,网络技术得以充分地发展并且被广泛运用到相应的电子领域中,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广播电视与网络的技术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能力,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和研究了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建设性体系的展开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借鉴。

关键词:

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工程;应用;研究

广播电视这一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因此其发展与进步都会对人们的新闻获取渠道的扩建起到一定的建设性意义,而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正逐渐受到新型网络技术的冲击与限制,而这对于广播电视体系的发展来说是尤为不利的,因此相关部门就必须在保证迎合大众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广播电视工程与网络技术结合到一起,进而使网络技术的推进性作用能够被应用到广播电视的工程建设层面。进而推动当今的广播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两个领域都具备一定的了解。

1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网络技术的意义

1.1电视节目播出自动化。

在我国传统电视节目的安排中,普遍就是事先计划好每个节目的顺序,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突发事件影响整个节目播出,但是这就导致了节目顺序的固定化与死板化,滞后于市场需求。引进网络技术之后,开发自动播放系统,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根据收视率灵活地调节节目顺序,可以根据节目类型,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增加趣味性,提高节目收视率。

1.2提升加强电视节目的时效性。

传统媒体大多因为技术的限制而只能录播,或者延播,这就削弱了节目的独家性。传统广播电视工程就是要观众准时准点守在电视机才能收看到节目,这无疑就导致一部分观众错过了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不利于收视率的提高。引用网络技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增强实效性,实现时间和现场的结合。记者在前线采集信息后,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直接快速地发送到后方,编辑人员对资源进行加工之后可以迅速播放。

2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2.1提升节目的互动性。

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于建设性领域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网络技术是一种较具开阔性的交互性技术,这一技术的凭借物体积很小,因此相应的网络技术体系较为灵活,并且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搭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应受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不受地域的限制,进而演变为一种交互性发展建设。而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交互类平台来实现,因此这一平台与广播电视工程的有机化结合能够使得广播电视平台也朝着即时交互性建设体系发展,而这一发展能够使得受众对广播电视的即时关注度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相应广播电视即时交互平台的建设也能够使受众重新获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主动化支配,虽然实际的支配权是掌握在广播电视工程的负责人手中,但是这一突破性的支配权的些许化转移就使得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期待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电视节目往往会通过如微博之类的交互性平台来提升受众的参与度,进而使受众能够随时表达自身对电视节目的真实感受,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存在感。

2.2完善二维码的普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二维码也越来越普及,由于传统的网址太过冗长,人们用起来不够便捷,而二维码技术改良了这些缺点,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进入相关页面。现在很多电视台都在利用二维码技术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在播放节目的时候,很多电视画面右下角往往会打出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有的在旁边还标出关注即送好礼的信息,来吸引受众关注,因为关注用户增多也就代表人们对电视的关注度的提高,对电视台的收益来说很明显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观众通过扫描它可以获得一定的资讯信息,更加地了解这个电视台的文化、定位等,这就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2.3推动电视节目体系的内部创新。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体系太过单一,并且实际的播放渠道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多样化、丰富化以及多时段播放的建设性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情况整体归结为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与受众的需求不搭,因此这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就必须就已有现状进行革新,以满足受众的时代性需要,重新完善自身在新时代的发展性革新。而网络技术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变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其广泛的即时交互特性能够带给广播电视节目以较为成熟化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可以在同一时刻传输多种多样的节目类型,以供受众选择,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受众的接受面,进而为受众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以迎合时代的潮流将电视节目以时代革新的思路而全方位延伸。这在整体上创新了电视产业的发展意识,利用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电视台对观众的品味和定位可以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同时针对观众而创新节目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2.4革新用户收视习惯。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结构呈现单一化的弱势,因此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就会使受众的收视习惯变得固定化。因此受众就不得不在某一时间段被强制播放在当时广播电视台强制播放的节目,因此受众的选择权就被间接影响,而这显然对受众群体来说是尤为不利的。因此用户需要就自身的收视习惯向相关部门提出一定的广播电视节目调整的实际要求。电视节目的二维码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获取电视节目的资讯或视频等信息,随时随地地观看,这就丰富了观众的收视形式,使得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另外,电视节目可以推出自己独家的视频应用,把本台的节目放到自己的视频应用中,观众通过这个视频应用可以看到这个电视台的所有节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的相关建设项目已经难以迎合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而在当今的时代影响下,结合受众的具体需求,需要通过兼具网络广泛性以及网络传播的普遍性的网络技术来全面广播电视工程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提升广播电视工程在当今的实际竞争力,而这有利于推动当今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向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当今的广播电视技术的时代竞争力,同时还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相关技术体系的革新与进步,进而全面促进我国的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作者:李继鹏 单位: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许国龙.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

[2]陈敏.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策略[J].新闻传播,2015

篇4

【关键词】软交换;下一代网络;技术

从分到合,这一点在网络技术中显得尤为明显,计算机网络、电视网络以及电话网络都逐渐趋向一体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必然需要承载更大的流量负荷才行,网络业务服务也更多样化,作为网络服务的提供者,运营商为了留住以及吸引更多客户就必须要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下一代网络技术在这样的迫切需求下诞生,其根本出发点更是为了解决优化网络机构、实现网络数据以及多项业务的融合,从而快速开发出更多具有显著优势的业务,确保运营商在网络市场中应有的市场份额。

1 下一代网络(NGN)研究

1.1 下一代网络(NGN)的含义和特征

下一代网络从广义上来看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其包含了众多内容,无论是网络新技术还是网络新思想上方面都有涵盖在内,只是其在不同背景衬托下,不同专家对其有了多样的诠释,专家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去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从各个角度来查看下一代网络中的各种内容。而从网络数据的承载量方面来看,下一代网络是高速的智能网络,而从接入层面来看,下一代网络又是多元、综合于一身的宽带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接入网,但是从网络控制层面上来看,下一代网络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下一代网络属于不同的网络类型,而不管是哪一种网络类型,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网络技术,促进其可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

下一代网络的网络构架包括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在内的各项业务,因此在各种各样的业务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网络架构体系采用的是开放式的、以业务为驱动的网络、多用户、多媒体以及资源信息共享、成本低廉等。

1.2 NGN的关键技术

下一代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很多新技术的支撑,现阶段大家比较熟知以及接受的有关技术有软交换技术、高速路由/交换技术、大容量光传送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三种,而三种关键技术中又以软交换技术最为重要,是其核心技术。下一代网络技术中采用软交换技术就可以将两端业务进行交换;利用ip、atm技术来让各项业务得以开展,通过三网融合来将地址问题解决,促进提高网络流量;在签订各项网络协议的时候将ip层和多层协议结合在一起;而传输和高宽带交换问题则可以通过光传输和交换网来解决。

1.2.1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中的核心关键技术,是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中的各项业务提供实时功能,包括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两项功能,因此软交换是呼叫以及控制的重要支持。

一般来说,传统交换机中交换机是呼叫控制功能的具体体现,但是软交换和传统交换机不同,传统交换机中的呼叫控制功能与各项业务连接在一起,有多少业务就有多少呼叫控制,十分繁琐;但是软交换技术不同,其功能和业务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也意味着软交换的呼叫控制功能可以为所有的业务提供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基本呼叫控制。虽然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越来越简单的智能控制,但是其功能还是要与业务相关。

1.2.2 高速路由/交换技术

在下一代网络的传送层中有高速路由器,在这里可以将各项多媒体数据进行选择和交换,因此其位置是下一代网络的交通枢纽。在未来发展中,下一代网络不仅要有大容量以及高带宽的传输交换,还要有具有显著优势的ip网络,而IPV6和MPLS的存在则为其提供了可能性。

IPV6将网络地址的空间扩大,这也就大大将网络吞吐量提高,有利于网络服务质量的提升,可以更好、更安全的实现网络即插即用的功能,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移动性。与IPV6不同的MPLS则是网络第三层ip选址和网络第二层数据快速交换的技术,该技术不仅有选择现有的线路进行交换以及电路交换的优势,还能够有效解决网络运行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特别是安全方面。

1.2.3 大容量光传送技术

下一代网络想要发展就需要更大容量以及速率,而在众多传输媒介中,最佳的媒介依旧是光,因此光纤传输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受欢迎的技术,并且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更长距离、容量更大以及密度更高的传输。

下一代网络不仅需要上述技术还需要灵活性更佳、更为有效的光传送网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下一代网络要从环形网转向网状网结构发展,从光―电―光交换转变为全光交换发展。光网可以为下一代网络提供低廉成本、扩展性更佳以及灵活性更好、覆盖性以及可靠性更好的功能,与传统传输系统相比优势更加明显。

1.2.4 宽带接入技术

下一代网络发展必然需要宽带技术的支持,宽带接入技术水平限制了网络服务与应用的正常开展,因为解决该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宽带瓶颈,这样不论是网络容量还是传输速度都能够大大提升与激发。宽带接入技术包括高速数字用户线接入、HFC接入、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的光纤到户以及自由空间光系统和无线网、移动网等。

2 软交换技术研究

2.1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从广义角度来看,下一代网络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被包含在软交换结构中,因此软交换结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代表整个网络技术结构;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软交换仅仅指软交换设备,设置在控制层面。

从软交换含义来看,所谓软交换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和传输层分开,利用相对应的实体功能来实现基本的呼叫控制功能,这其中就包括了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以及信息互通等,实现的最终结果就是把呼叫传输和控制分开,变成呼叫传输和呼叫控制两种,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两个不同的平面,让网络业务可以自由切换和转移。因此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功能实现的载体,将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两种功能连在一起,作为呼叫控制的关键技术发展。

2.2 软交换组网技术研究

网络技术发展到新时代,软交换网络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结构最为主要的组织形式,采用的是在软交换基础上的全平面结构,但是虽然发展日趋成熟,可在分区域选路结构上经验缺乏,有待完善。软交换进行换组技术实现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全平面互联方式、分层组网方式以及路由服务器方式。

3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优势

传统网络技术是在TDM 的 PSTN 话音网基础上发展业务的,但是随着市场变化,开发出的新业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因此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劣势明显。和话音通信不同的ip网络则优势显著,不论是通信业务增长速度还是带宽速度都要高出许多,而正是因为通信的快速增长导致传输和分组技术的快速完善,利用光传输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网络通信容量,而核心路由器也具备了传输功能,这些技术的出现与提升又大大减少了原本通信传输与交换的高成本。

4 结论

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出现让国内外各大运营商开始尝试与探究,不少设备供应商也为下一代网络发展提供设备上的支持,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下一代网络技术中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网络竞争力,而随着下一代网络技术衍生出来的产品出现,未来网络建设中NGN必然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郭斌,朱莉,黄波,陈长俊.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篇5

电子信息工程是实现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是该项工程的基础。因此,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为研究目标。首先,对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从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设备开发、信息传递、信息维护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探究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这些科技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子信息工程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其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有效结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不足,因为必须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进步。

1电子信息工程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1.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涉及到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还集合了相关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在设备的维护、信息的采集、系统建设以及数据的处理方面都会运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是一种能够处理相关数据的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能够实现大数据快速传递的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具有覆盖面广、通信快捷和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1.2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一种资源共享平台,其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利用光纤、电缆和终端设备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变为现实。作为计算机和网络的联合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管理方便、信息传输速度快以及信息共享的特点。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其强大的共享软硬件能够集中处理和整合资源数据,从而确保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1.3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之间的关系

首先,电子信息工程是基于计算机网路技术而产生的,因为电子信息工程是将信息进行集中之后再进行传递的,并且是通过有线和无线通信等技术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际上是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其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电子信息工程对其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社会对其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这就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而要想实现其这一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深度研发。所以,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总之,二者是相互促进、互相发展的关系。

2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2.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设备开发以及信息传递方面的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化电子设备开发的基础,尤其是在一些新产品的质量检测以及参数设定方面,其需要参考大量的相关信息来进行设定,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好能够为其提供这方面的服务。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新设备的开发提供通讯干线。因为新设备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开发,而当前很多局域网欠缺这一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为新设备的开发提供了统一的信息系统。其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新设备的开发提供了通信传播功能。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新设备的开发需要实现信息转换,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手机移动网络技术能够促进新设备信息的快速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化信息传递的有效保障。当前是信息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同时也是人们所需求的,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更需要实现信息的传递。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并不能实现对信息才创造,却可以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供信息传递功能,并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提供了信息传播中转站,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其次,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的传递,而该项技术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一种。

2.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维护中的运用

电子信息工程中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维护系统,但是由于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质量会受到每一个信息工程环节的影响,尤其是信息维护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影响最大。因此,电子信息工程就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其系统、设备以及信息维护方面的功能。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信息维护功能,能够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质量,并维护使用者利益。

2.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基础。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将TCP/IP协议引入到因特网与设备的连接中,从而规范了数据传输和信息传递。一般而言,系统的应用层、网际层等这种具有较多分层的体系都可以作为TCP/IP协议的内容。因为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这种体系的作用主要是能够使得文件根据传输协议细化为不同的数据包,而针对这些不同的数据包,系统的应用层才能够实现准确接收。当前,在信息资源传递和共享过程中,很多电子设备也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因为只有在计算机网路技术的TCP/IP协议下,电子信息工程才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

3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帮助电子信息工程实现更好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以及信息维护功能,从而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创新发展。在现代化社会中,电子信息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同样重要,在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钧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6(21).

[2]范习松,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4,12(09).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发展阶段;动力因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09-02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

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融合之后出现了一种新技术便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该技术在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将全球范围内相互独立的、分散的计算机连接到了一起。在连接的过程中,电缆、载波、通信卫星、双绞线、光纤和微波等都可以作为连接的介质。同时,该技术既使得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料等实现了共享,又能够对共享之后的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有效的处理与维护。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界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发展的时空结构特征,进而发现该技术获得发展的主要构架以及不同构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也可以说是,通过总结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同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等得出的该技术的结构状态轨迹的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实践工具,可以用来说明该技术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不仅从根本上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了一种社会体制,更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3.1 技术准备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通过通信线路将地面防空系统的远程雷达与测控仪器连接在同一台电脑上,由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雏形诞生。此后,美国的航空公司通过一台主控制电脑来指挥其分布在全国的两千多台电脑,这就是以计算机系统为中心的联机系统。1969年,分组交换理论被美国国防部应用到军事领域,建立了阿帕网,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真正建立。

3.2 标准化形成与竞争加剧阶段 实现技术标准化,是每一项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标准化需要越来越强烈。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该技术在科学、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广阔前景,各个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和研发力量,大力开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在这些客观因素的促进下,产生TCP/IP传输协议,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了标准化时代。

3.3 改变世界的万维网阶段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之后,为技术建制奠定了关键基础,由此进入了万维网时代,与此同时,IP技术成为万维网技术的关键。IP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初级阶段和发展阶段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初级阶段,互联网主要用来扩大网络、增加用户、处理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等,然而用于商业的盈利模式还不明确,导致互联网投机行为过度泛滥,引起了20世纪末期的网络经济泡沫。在发展阶段,社交网络出现了,使得大量的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3.4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展望 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发生转折的关键点。各个国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各个国家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提高网络的覆盖情况。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如物联网战略、互联网金融等。

4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动力因子

4.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个人需求 人

的本质是每一个人个体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过人类的实践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需要,对自身肢体器官的一种延伸。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需求所致。

4.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需求 计

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也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社会需求。首先,国家政治需要和经济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其次,国家的军事需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最后,企业的逐利性特点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

4.3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与其他科学技术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需从科学技术基础出发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研究。一方面,理论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相关群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5 研究结论

自从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以来,该技术就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我们界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式,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动力因素。

参考文献:

[1]Ioannis Votsis. Is structure not enough[J]. Chicago: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3(5):33-39.

[2]Michael Heim.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79-120.

[3]阎光伟著.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7:25-78.

[4]吴功宜.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技术研究、应用和产业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9:89-140.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 管理 技术 研究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当中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开始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给予的娱乐、提供的信息等等,俗话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也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安全威胁,并且引发了不可忽略的风险。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进行授权访问

没有进行授权访问具体指的就是拥有熟练编写、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但是却使用这些能力来获取非法的,或者是没有进行授权的网络,或者是文件进行访问,侵入到他方内部网的行为[2]。

网络入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使用系统的存储权限、写权限,以及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等,也有可能是将这一网络入侵当做是进入其他系统的跳板,或者是恶意的破坏这个系统,从而使电脑丧失了服务能力。

1.2后门和木马程序

从最早的计算机入侵开始,黑客们就已经发展了一门走后门的技术,黑客们可以利用这门技术进入系统当中,后门的主要功能有:管理员是没有办法阻止种植者第二次在进入系统内部;而当种植者进入到系统内部的时候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个“后门”的开设使得种植者可以快速的进入系统内部[3]。

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属于一种特殊的后门程序,木马是一般有两个程序,一个是服务器程序,一个是控制器程序。当一台电脑被安装了木马服务器程序的时候,这个黑客就可以利用木马控制器程序进入这台电脑,并且通过命令服务器程序,从而达到控制其他电脑的目的。

1.3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指的就是编制,或者是插入一些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到计算机程序当中,从而严重影响到计算机使用功能,以及能够自我复制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是程序代码。例如:蠕虫病毒,指的就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从而利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的漏洞主动攻击,属于一种利用网络传播的恶性病毒。计算机病毒与其他一些病毒是一样的都是具有: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潜伏性等,同时也具有其他病毒没有的特性例如:只存在于内存中,给网络带来的危害是网络不在进行服务,或者是与黑客技术相结合等。其他常见的破坏性病毒有宏病毒、意大利香肠等[4]。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研究

2.1物理隔离网闸

使用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并且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就是物理隔离网闸。从物理隔离网闸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中可以知道,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信息传输协议等的都是不存在的,当然也不存在依据协议的信息包转发。有的只是对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并且对于固态存储介质的命令只有“读”和“写”。这就意味着,物理隔离网闸从将具有潜在攻击的一切连接进行物理上的隔离、阻断,从而使得“黑客”是无法入侵、无法攻击、无法破坏的,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安全。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指的就是计算机与防火墙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这个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都要经过这个防火墙。防火墙对通过它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这样就可以将所用的攻击过滤掉,从而最大化的避免防火墙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防火墙能够关闭不使用端口,并且它还能禁止通信从特定的端口流出,从而封锁了特洛伊木马的入侵。防火墙还可以阻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对于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进行阻止,从而最大化的保护了网络的安全性。

2.3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指的就是加密主要就是一把系统安全钥匙,是实现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说明了只要使用正确的加密技术,从而可以使得信息安全的以确保。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指的就是在原有的明文文件,或者是按照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其成为一种不能读的代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密文”,只有输入相对应的密钥之后才能将密文转变成为明文,从而最大化的保护了数据不被别人窃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解决互联网安全方面的问题,还要做很多的工作,仅仅依靠技术,或者是单方面的措施是很难解决问题的,这就意味着必须多方面的进行配合,从而使得网络更加的可靠。

参 考 文 献

[1]唐垒,冯浩,封宇华. 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相关安全技术分析[J]. 电子世界,2012,No.39505:136-137+139.

[2]李传金.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及其技术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95.

篇8

关键词: Web;网络管理;技术;WBM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在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有效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管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网络管理技术也应运而生了。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具有灵活、易操作等优越性,构建完善的网络系统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最新技术。本文提出了网络管理技术对网络的重要性,研究了网络管理的功能和目的,分别介绍了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WBM从诞生以来受到广泛的,它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更加优秀的管理机制,本文提到的Web NMS是基于Web管理标准建立的网络管理系统,对大型复杂的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以Web为基础强化网络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Web即指网络或者互联网,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是保障互联网有效、安全、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目前,网络系统日益复杂化,覆盖范围也日益庞大,可以说安全高效的网络系统一刻也离不开强硬的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对世界各国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和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如果因为网络性能差而导致故障,甚至造成瘫痪,会对企业及用户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

从逻辑上网络管理系统包括以下三部分:管理对象,如对交换机、路由器、网卡、服务器、工作站等网络设备;管理进程,即对网络基础设备的操作和控制;管理协议,即负责传递和解释操作命令。

2 对Web的简单介绍以及对网络管理功能的划分

Web即指互联网或者网络等技术领域,通过它实现超文本链接,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信息,它有三种表现形势:超文本、超媒体、超文本传输协议即HTTP。随着Web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得到新的发展,并拥有独特的灵活性、操作简便直观、费用低、便于远程管理等优势。网络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划、设计、监测等手段对网络资源进行维护,并使其性能达到最优的措施。根据开放式系统互联(OSI)网络管理标准,网络管理功能具备五项功能,用来满足不同网络管理的需求。

1)对网络配置的管理功能,互联网是由各种设备相互连接组成,网络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得网络系统也要随着用户的增减变动而做出适当的调整配置。配置管理功能具体显现在维护网络数据库、识别管理领域的网络拓扑结构、修改制定设备的配置等。

2)网络故障管理,是用来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的。其目的是保障网络能顺利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故障管理工作包括各种诊断测试活动以及定量评价各项性能参数工作,用于避免出现网络故障。

3)性能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网络控制和性能监测,网络控制是为完善网络设备的性能而采取的措施。性能监测则是对网络工作基本信息的采集并进行整理,报告网络性能的变化方向,并找出潜在危害为网络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安全管理功能,是用于保证网络资源安全的活动。网络的安全管理是为了尽量减少非法事件的入侵,并迅速检测,查找入侵点,并进行追踪,恢复被破坏的文件。安全管理通过制定检查非法操作的基本规则,限定非法入侵的条件达到设置权限以防止破坏网络现象发生的目的。网络管理中心应对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记录,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5)记账管理功能,记账功能是非常有用的,是用来确定网络使用率以及实现对用户的合理收费。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网络通信服务公司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需要通过记账功能为其提供各种数据来确定成本效益,如信息占用量和网络利用率以及使用时间等数据。

3 WBM的特点及其技术的研究

3.1 WBM的基本特点和实现方式

企业网络存在复杂的异构分布特性,这给网络管理带来了挑战,而要是实现企业网高效、灵活的管理,WBM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法。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可以在网络的人和节点方便快捷的配置、控制它的任何组成部分,它允许使用任何一种浏览器。WBM融合了Web功能和网络管理技术,解决了很多因为多平台结构而导致的互操作性难题。WBM提供了Web的图形界面,简易实用,促进了更多用户利用网络。WBM可以为浏览器开发应用程序接口,该接口可以把请求转换为设备能够理解的命令,不用为每一个管理设备增加HTTP,这样就把网络复杂化变得简单了,也避免了安全问题。

3.2 Web NMS系统

为实现以Web为基础实现对网络环境的管理,Web NMS采用WEB Server的解决方法,通过浏览器和工作站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及服务器依然使用SNMP协议。Web NMS系统采用Jaya技术作为开发语言。Java语言是用于解释执行面向网络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是在Web浏览器内部的虚拟机上执行任务,并与Web相结合。Java Applet具备是Web能力的,可减轻服务器负担,并且它还拥有浏览器安全机制,阻止其访问本地资源,从而在不破坏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小代价实

现传送和执行。Java Applet能以动态形式显示数据,处理各项任务,充分利用Java的跨平台性解决网络的互操作性,使网络管理信息的传递更安全、更便捷。

3.3 CORBA技术

采用CORBA网络管理技术具有以下几种优势:集成性好,可以将网络环境中的异构分布进行集成,所谓异构分布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硬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之间存在的差异;扩展性强,为系统的升级和扩展提供发展空间;可对大规模网络管理任务进行灵活分配;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等。CORBA实现了各种软件的集成,它利用中间件作为事务,不同的客户机通过中间件向服务器提出服务对象,客户与服务对象相分离。CORBA的软总线机制使不同语言的软件能集成分布到系统中,该技术适应于分布式异构平台的操作和复杂的网络环境,能够有效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综上所述,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将分布式现代网络管理技术与Web技术相融合,使网络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网络管理技术将逐步集成化、智能化,同时网络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也将大幅度提升。基于Web的网络管理以其特有的独立性和界面风格,受到广大开发商的青睐。然而,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存在一些局限,如下载Java Applet需要较长时间,建立新链接效率低等,随着WBM的发展,相信更加成熟的网络技术将逐步登场。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将在根本上革新网络管理,WBM将是未来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如分布式管理技术、XML技术、B/S模式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吉教科[2012]381);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吉教科[2011]39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帆、李平均,Java技术的基于Web的网络管理应用,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37(16).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时代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已经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通信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信方式,是现代信息流通的首要设施,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并在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应用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诸多新兴产业也随着产生,主要是满足数据通信的需要。它将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设备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通信过程中资源共享的通信系统。它不仅可以满足局部地区的一个企业、公司、学校和办公机构的数据、文件传输需要,而且可以在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进行信息交换、储存和处理,同时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的综合,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目前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发展迅速,信息量和随机性增大,信息更新加快捷直观,信息价值明显提高,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多媒体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受到人们的认可,并拥有越发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具有其自身特点。通过与电话传输通信技术的对比,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点更为鲜明,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传输效率较高。传统的语言模拟信息传输模式下,传输信息的速度不高,而在当下数字信息传输模式下,能达到64kb/s的传输速度,所传输的字符也已经超过了48字符/s,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够获得更高的信息传输效率。该技术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另外计算机通信技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使整个通信保持在流畅状态下,更易于保障信息传输质量。最后是兼容性较强。电话传输通信形式较为单一,与之相比,计算机通信形式极为多样化,既可以传输纸质文件,如图纸、表格、图片等;又可以传输声像文件,如歌曲、动画等;还具有良好的语音功能,能进行视频聊天。综上所述,与电话传输通信技术相比,计算机通信技术有更强的兼容性,应用的范围也更为广泛。

2.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通信已在工业、金融、电信、国防、科研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如人防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及智能化防汛预警系统等智能网络通讯控制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智能化城市建设领域,为数字人防智能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它为远程教学开发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采用的远程教学方式就是通信卫星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克服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扩大了教育面,并达到了教师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计算机通信技术能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利,活动的范围也在扩大。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家里就能完成单位的工作;视频、电话通信的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上购物、电话电视采购等新的交易方式,也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便利。

(3)现代的通信技术主要依靠电视、广播、卫星通信与计算机结合达到信息储存的最大化,它可将国际的文化结合在一起,相互进步和发展。这种技术提供了一个国与国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平台。

(4)计算机通信技术在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利用卫星通信将接收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最终起到预防自然灾害的作用。

3.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通信技术源于计算机技术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展,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而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逐年提升,信息化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被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内,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沟通,也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变得更为便利。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多媒体通信成为当下计算机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流。而展望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其应用将更为科学合理,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对人类的影响也将更为深远。我们需要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为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为网络通信技术重要改革方向的无线通信技术,最具代表性的WIFI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处于这一市场的开拓,即将替代由网线上网的传统局限性模式转化为开放性的模式。随着无线局域网这一技术的成熟、产品的增多和性能的稳定,不但能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还能推进我国的通信市场和信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为促进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能全面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质量。三网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进行互相兼容和渗透,逐渐组合成全球通信信息网络。不仅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升网络的适用性、稳定性,并降低了费用,因而网络融合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通信技术更加忠实无线的发展,从蓝牙到无线电,再通过和移动电话网络实现全兼容,3G技术已经在移动互联网普遍得到应用,与此同时4G 移动互联网也已经开始在国外普遍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再结合多媒体通信技术,就能够轻松的实现随时随地的视频通话,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实现科幻片中当你打电话时,对方的活动场景就会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已经被电离的空气中,形成立体的影像,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通话体验,而且第五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从技术上已经完全实现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投入商业应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将随之受益。

4.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逐渐覆盖到了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完成。计算机通信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信息时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主要是提供一个高速、高效、统一的全球性通信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如手机电视,人们沟通更加顺畅,如视频通话,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数字电视等涵盖范围广阔。按照现在的形势分析,其今后人们会与网络联系更加密切,这是人类社会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证明,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科]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态势评估 关键技术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但网络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着各领域健康、稳定与有序发展,经过研究,虽然提出了网络安全设备,但未能有效解决安全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网络安全建设的质量,本文重点探讨了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中涉及的技术。

一、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概况

在先进技术支持下,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渐普遍,信息化、数字化与先进化特点愈加显著,网络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但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潜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一旦不法分子对其进行利用,不仅会直接损坏个人的利益,还会威胁社会及国家的安稳。近几年,网络黑客、病毒、木马等不断涌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愈加严峻,在人们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基础,对网络安全、可靠与稳定等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为了满足其需要,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得到了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主要是判断网络中潜在的风险,通过对各风险因素的分析,以此明确了网络信息的价值、网络系统的安全及其安全防范措施等,在合理、科学与全面评判后,从而掌握了网络安全态势。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流程有监测、观察、理解、反馈与决策等,借助数据感知组件,采集与整理监测数据,以此为态势评估依据,如果察觉其中异常,则报告相应的安全事件,此后经评估分类与分析,模拟建模,再者,借助网络的实时性,评估数据情况,在可靠数据支持下,判断网络安全态势是否支持,如果结果为支持,则可以对态势类型进行确定,反之,则要持续监测,最后,结合网络安全态势类型及数据模型特点,预测态势演变,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关键技术

1、数据融合技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便是数据融合技术,它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为数据级、功能级与决策级。第一个级别的优点为提高了数据精度,特别是在细节数据方面,优势显著,但其缺点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受计算机内存及处理速度影响,导致其处理数据量较大;第二个级别实现了对不同级别的融合,第三个级别所融合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并且具有明显的抽象性与模糊性,因此,降低了数据精度。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其安全系统、设备功能等各方面均具有差异性,因此,对描述网络安全事件的数据格式要求各异,为了保证各系统与设备间的有效联系,需要构建适合的环境,其中涉及的重要技术之一便是数据融合技术,在此技术支持下,实现了对数据的有效提炼、压缩与融合,从而保证了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工作的有序、科学与高效开展,进而利于此项工作目标的达成,即:风险识别与跟踪等[1]。

2、计算技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中涉及诸多的数学计算,为了有效处理态势评估数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数值,但此时各数据具有动态性与多变性,主要是其与网络安全事件发生频率、网络资产价值、网络性能等均有关,同时,为了全面呈现网络的安全性与风险性,要求各数据应具备实时性、直接型与快速性等特点,进而监管凭借此数据,才能够全方位了解网络安全情况。为了科学控制各数值范围,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技术的作用,待数值范围确定后,变化幅度较大,并接近临近值,则表示网络存在安全风险。

3、扫描技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主要是借助扫描技术实现的,通过对网络的实时监控,采集了相关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评定其安全性,进而有效防范了各类攻击。此技术的扫描对象主要有系统主机、网络漏洞及信息通道等,待扫描结束后,记忆、判断数据信息,了解其是否满足ICMP的要求,并借助错误IP数据包,评估目标的反馈情况,同时此技术也实现了对内部交互信息的监测,保证了各数据的安全,再者,它也有效预防了网络黑客攻击,实现了对计算机系统及时维护[2]。

4、其他技术。可视化技术主要是借助图像信息,展现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呈现直观的图形,此后,管理者便于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但此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关键数据信息提取难度较大。预测技术的内容包括因果、时序及定性预测等,在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数据及处理经验基础上,预测网络安全态势发展[3]。

总结:综上所述,网络安全态势评估对网络、计算机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现状,并明确其评估流程,同时要积极融合各种先进技术,相信,在先进技术支持下,态势评估成效将更加显著。

参 考 文 献

[1]姚东.基于流的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信息工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