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非空间数据的输入、存储、检索、查询、处理、分析、显示和提供应用,并以处理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其关系为主题的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一种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
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海量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需要用GIS对之进行存储和有效的管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不仅用来收集、存储、检索城市化过程,更主要的是用来辅助城市发展,评估、规划和决策城市的未来。因此,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开始快速发展。在“十五”期间,我国便在数字城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主要取决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需求的水平。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被列入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发展战略重点。“数字城市”建设的开展,将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提出更多的需求,从而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带来新的跨越式的发展。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系统其子系统日益增多,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日益复杂。要把对城市的每个感兴趣的空间目标的有关信息记录下来,信息量极为庞大,巨大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需要用GIS对之进行存储和有效的管理,用传统的方式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变得力不从心。为了快速、灵活而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客观上需要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城市空间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因而其内容涉及城市和区域的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以及人类大部分社会活动。城市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密集的综合体,是人文和自然高度复合的系统。因此,和一般地理信息系统比较而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类型多样、服务对象多层、精度高、现势性强、模型化、智能化、多功能、与办公自动化一体化、严格的层次结构和高度统一的规范标准等特点。
进入21世纪后,3S技术的发展日益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种类越来越多、精度越来越高、获取越来越方便快捷。
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进程稳步前进。《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等一系列国标、行标的出台,从数据上、系统上规范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和网络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软硬件性能比十几年前提升了数倍,这大大提高了计算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4.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建设服务、信息共享。基于Web Services的信息共享和建设方式已成为主流技术。。
5.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更加实用化。城市三维可视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展望
随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发展,特别是Google Earth为广大公众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信息服务体验后,改变了人们认识和了解地球的方式,“数字地球”、 “数字城市”逐渐走向社会大众。我国政府积极规划和实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向企业和公众提供空间信息服务。“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被列为国家测绘局重点建设项目,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若干具有条件的城市,构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以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各级国土、规划、市政、环保、城建等行政主管部门也都在自己规划和管理中自学地引入或整合3S技术。结合业务特点,将空间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展示带入到各自行政和业务管理流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速度将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已开展了30多个数字城市建设,2009年我国将开展60到80个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应用。
2.行业应用将不断深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大量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综合应用分析,为各行各业提供对规划、管理、运营有用的信息,从而满足各个部门在城市建设、土地、交通、商业、环境等方面对空间信息的需求。
3.公共服务功能将近一步加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范围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政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的发展模式。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不再只是服务社会部门的系统,也向着公众服务的方向转变。
篇2
关键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信息建设,UGIS
Abstract: the current c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urba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kind of specific very important space information system, he is melts the computer graphics and database and a body, storage and handling space information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Key word: urba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c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UGIS
中图分类号:B9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目前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是最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以城市为对象的地理信息系统在问题尺度、数据类型、分析模型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满足城市建设、企业管理、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同时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在城市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系统,是随着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兴起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由五大要素构成:数据、软硬件和网络、规范标准、技术队伍以及组织管理,其中数据是最重要的,它是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可概括为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两类。
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
城市地理信息西斯通具有多要素、多层次和分布式网络结构的特点。结合我国程式化和城市管理的具体情况,从长远、整体和综合的角度考虑,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应该包括以下三层[3],见图1。
图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框架结构图
(1)基础层。即基础信息子系统,主要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形要素,为所有专题子系统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基础。
(2)专题层。即公共基础加专业信息形成的专题信息子系统,一般应首先发展城市土地、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等带有专题基础作用的子系统。
(3)综合层。即最上层的城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从系统开始建设之日起,便应对它有所考虑,但要等到基础层和专题层建成之后,方能着手进行。综合层对城市德综合规划、管理和决策层具有重要意义
3UGIS主要技术和方法
以目前在许多大城市都在发展的“数字城市"来说明UGIS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其中数字地图是其基本表现:城市电子地图是基于B/S结构的系统。B/S结构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应用技术,通过Web Server调用应用程序,实现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操作。GIS利用数据的空间属性,将地理信息和数据库结合在一起,通过图形、符号、颜色对地物的分布、状态统计数据信息进行反映,实现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城市电子地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地图的操作功能。包括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全屏显示空能、查找与定位等功能。该功能比较简单,结合程序语言实现该功能。有的系统可以实现城市的三维显示的功能,使城市信息的显示更加的形象生动。这运用到了UGIS技术与虚拟现实、多媒体系统的集成技术。
(2)数据的操作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该功能是由系统的维护人员执行的,当某一地区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地名的改变、新的建筑物的建造等),这些变化要及时的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维护人员可以通过与系统相连的数据库进行地物属性信息和数据的修改操作,从而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3)综合信息的数据查询(互联网的UGIS技术)。基于B/S结构的城市电子地图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实时的信息查询功能,包括地图基本信息的查询、属性信息查询、空间查询、图形及属性综合信息查询。
(4)数据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较复杂的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如查询最短路径、最佳路径等问题从上可以看出在该系统中主要运用到了UGI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的UGIS技术等技术。另外城市的规划支持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诸如城市地下管网系统、规划国土网络图形系统中都有很大的运用。
此外,UGIS还含有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如:
(1) UGIS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
(2)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网络化技术。
(3)数据的更新方法。在UGIS中利用RS,GPS,GIS获得的信息具有较好的现势性。
4UGIS的发展趋势
4•1发展现状
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其进行城市信息化的具体表现有: (1)国家从数字地球的战略目标出发将数字城市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轨道。(2)建设部组织的专家组给出了数字城市和UGIS的框架体系结构。(3)在数字城市框架体系中,明确提出了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4)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的启动和引导夏,已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的城市信
息化和UGIS建设的新阶段和热点。
4•2发展趋势
目前UGIS技术从环境、资源等宏观管理领域逐步向工程和工业管网等微观管理和生产管理方向发展,与经济发展日益密切结合。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有:
(1)Web GIS的出现与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nternet技术的Web GIS也随之产生了,它是以现有的网络为架构基础的网络互操作应用系统。它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空间数据的,为用户提供查询分析等功能。
(2)海量数据的管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获得的数据和信息不断的增加,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我们称之为海量数据。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也是未来UGIS发展的一个问题和趋势。
(3)与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RS与GPS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为UGIS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将他们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快捷、直观、动态地显示和分析多时相空间信息。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城市土地资源统计、城市环境监测等领域。
(4)多维UGIS与虚拟现实的发展。虚拟现实它在3D-UGIS中还处于摸索阶段, 3D-UGIS是指能对城市区域内空间对象进行真3D描述和分析的GIS系统。与2维相比, 3维UGIS增加了城市空间对象的第3维信息,导致描述空间对象的几何数据(形状、位置、大小等)的剧增,它使各类数据获取的难度和工作量都比2维空间大幅度增加,如何更快更好的获得该类信息一直是3D-UGIS的挑战之一。
(5)无线通讯技术扩展GIS应用。无线通讯技术,特别是WAP技术的应用,将其与GIS技术及In-ternet技术相结合,使GIS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如利用手机查询自己所在的位置等信息
4•3研究的热点和成果
UGIS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其当前的研究热点有:UGIS工程标注和规发体系的建立,专业UGIS的建立, 3S一体化以及GIS软件的开发这几个方面。U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比如其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中的应用为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管理、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输出功能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数字高程模型)等等。
5结束语
城市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之一,城市现代化的需求正快速推动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其中UGIS的发展除了一些技术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非技术问题的影响,如:领导的重视度,组织、协调机构、人才的培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述彭.城市化与地理信息系统[R].北京:空间技术应用高级研讨班报告, 1996•
[2]张德,李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综述[J].测绘研究所学报, 2003, 23(2): 52-55.
[3]杨育武,庄迎春,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总体设计[J].世界地质, 2002, 21(1): 63-66•
篇3
关键词:3D-GIS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6-0249-01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首次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来,不到50年间,GIS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在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管理、电信、消防以及城市规划治理等领域都有了广泛和高效的应用。当前,这一技术已突破了从二维到三维的“瓶颈”,出现了三维空间内的GIS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成为一新的发展方向。
1、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以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作为依托,以空间数据库技术作为基础,对本维空间数据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管理,为决策、规划和研究、管理提供逼真信息的一项全新的技术,这是一种介于空间技术、地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方向、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
三维GIS,又与虚拟现实(VR)紧密相联,是随虚拟现实这一新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VR技术是逼真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机交互响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因此三维GIS系统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VRGIS系统。
2、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我国对三维GIS研究较晚,可是却获得了相对突出的进展。据统计,我国在这一行业中的规模可达1000亿元,有大约40万的从业人员,许多领域已达到或超过国际领先水平,在三维GIS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在北京就有灵图、时空信步、国遥新天地等多家主流3D软件商。当前,三维应用所涉及的行业或领域超过40多个。下面通过举例来对三维GIS的应用现状进行简单的说明。
2.1 土地资源规划
利用三维GIS系统,可以建立起三维地理国土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三维建筑及其分布的精确可视化,使国土资源的规划和决策、审批得以更加准确、科学。特别是在系统中可以实现灵活、方便的更新和扩展,能够动态更新,获得实时的城市最新三维规划模型。同时还可以对规划中的城市进行三维模拟仿真,演示未来城市的景观和效果,作为设计和规划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效率。
2.2 矿产资源遥感监测
根据对地下及海洋中的矿产资源遥感监测结果,资源的开采规划和执行状况、地质环境数据等信息,可以构建出三维平台,展示、分析、查询、统计资源的状态,这一方法具有多参数、多层次、实时或预测等功能和特点,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遥感监测及可视化应用。
2.3 矿井操作安全监控
利用矿山企业的基础数据信息,可以建立矿山企业的运行分析系统,实现对井下操作工(人)的定位,对设备(物)的状态监测及远程控制,对井下瓦斯(环境)等的指标进行监控,使企业可以实现实时、有效的层层管理和控制,提高矿业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还可根据该系统的反应分析或预测当前的生产作业是足够科学和合理,从而防范事故的发生。
2.4 旅游景观服务平台
为了展现旅游景区的自然和历史风貌、文化景观,可以利用三维GIS技术建立网络化平台,向访问者提供动感、直观和交互式的旅游信息平台,推广宣传旅游资源和产品,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助推客户和投资企业的对接,大大提升景区的对外形象和品牌效应。
2.5 军事和公安指挥系统
三维GIS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建立实时的、动态的三维地形地貌平台系统,对于军事学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前,这一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水平高低,也是体现各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方面。
另外,三维GIS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公安110指挥系统,辅助进行警情的实时监听,借助于摄像头的实时监控,了解治安及警力分布状况,对于提高治安效果,打击犯罪,提高警力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6 防洪防汛的预警和管理
根据水利资源和数据,可以建立交互式的三维防汛防洪预警和管理调度系统,对防汛预案进行制定、修改或实时更新和维护,作为抗洪减灾的决策平台,为抗洪防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当然,三维GIS的应用领域不止上述几个方面,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3、发展前景
3.1 GIS的高维化趋势
当前,GIS软件基本上能够用数字高程技术模型或处理三维空间的实体坐标,可是,因为无法有效地建立三维实体的拓扑关系,有些真三维的操作在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也无法持续地体现实体的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所以,GIS将会进一步向四维或多维化发展。
四维GIS,是指在原有的空间三维的前提下,加上时间维度或变量而成。以地质特征为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动态变化,有的变化较缓慢,而像地震、暴风雨、水灾和滑坡等这些现象,却往往会在特定的机制和条件下出现剧烈变化。所以,在三维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就会逼真地体现出这些变化。当然,增加了时间维度,会产生很多问题,其数据量也将呈几何级数变化,导致在采集数据、存取和处理等各方面产生一系列的难度。可喜的是,这些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决。
3.2 三维GIS的智能、网络以及高集成化趋势
随着我国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网络上浏览以及数据是GIS发展方向,所以说,网络化是可以说是三维GIS的最流行、最前沿的操作平台之一。
传统的GIS的应用主要是在空间的叠加分析以及数据库方面,但知识处理方面和推理能力上相对欠缺,不难预见,3D-GIS系统会在智能化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而智能GIS技术也必然会促进其向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并将在未来的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刘增良,陈品祥,贾光军,李扬.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0,(5):45-47.
[2]刘学党,伊尧国.基于WEB的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12(1):9-13.
[3]江岩,张尚弘,赵登峰.1VR2GIS技术在城市“数字防洪”中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6,8(2):66-70.
篇4
【关键词】GIS;气象;应用;
一、引言
气象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向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气象工作涵盖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气象服务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在Web上气象信息和空间数据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可以利用空间数据进行气象的查询和分析。GIS空间分析能力与气象信息技术相结合,提供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并采用一定模型为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二、GIS概况
地理信息系统GIS首先是以计算机系统,可以对海量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具备采集、存储、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信息。GIS一般需要由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管理人员四部分构成。GIS技术可以应用于气象资料管理、气候状况跟踪、气象灾害评估、大气变化预测以及农业气候区划等多个方面,在气象决策方面更是发挥着中北亚平作用。气象工作者也认识到GIS技术的利用价值。GIS技术从功能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工具型GIS和应用型GIS。工具型GIS是一种开发平台,没有地理空间实体。而应用型GIS为用户提供了二次开发平台,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开发,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GIS具有地理空间实体。气象资料空间数据库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功能。GIS空间数据库具有多种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之间又具有显著的拓扑结构特点。GIS 空间数据库在气象方面尤其是气象资料管理方面,包括以下内容:(一)气象监测站点信息;(二)气象历史情况和当前实时数据;(三)气象卫星传输影像数据;(四)空气质量评价;(五)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条例。
三、GIS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一)气象领域的特点。气象领域是一种特殊行业,要求气象信息具有实时性。分布在我国和世界各地的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进行天气数据的采集,我国气象站每隔30分钟就可以接收到全球的气象数据。国内各级气象台每天都要对气象情况进行天气预报的,这就需要气象台对卫星云图、遥感图像等观测资料进行准确及时的处理。因此,气象台要具备信息处理和预报制作的技术,将天气预报向公众公布。气象领域的另一特点是信息量大,气象台每天要对最新气象资料和气象历史资料进行更新处理,加上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气象数据更是呈现海量增长,迫切需要GIS技术进行辅助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GIS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GIS技术在气象台的应用方法各不相同,较为常用的是:首先利用数学方法对气象观测站的离散的实时数据进行整合、网格化,得到便于利用的气象数据。其次,建立数学方程组,对地理数据、预报数据、网格化的实时数据集气候资料进行计算,得出气象的GIS数据。最后,制作气象GIS信息和图像,一般采用GIS技术中的分析、查询和地图制作功能实现。
(三) GIS技术应用于气候预测。GIS技术在农业气候划分、天气预报等一些气象服务领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气象领域最重要的中、短期气象预报方面,应用甚微。天气预报在每天固定时段给公众进行天气情况的概述及城市天气预报。预报中的数据有的是实时观测的离散数据,有的是网格化的数值数据。GIS技术是将单点的实时数据网格化,并根据需要奖励数学方程进行相关处理。最后经GIS加工显示,制作数字化的多媒体天气预报的图表和图像。气象业务与GIS技术相结合,是天气预报实现了可视化。一方面使公众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天气情况,另一方面使天气预报讲解员可以更好的讲解和描述天气情况。公众可以从天气预报的图像和图表,以及相关数据了解天气情况。GIS技术也可进行天气预测和年景分析,根据不用区域情况建立方程组,以数学方法进行运算,得到预设区域内天气预测和年景分析,分析效率高。在农业气候区划领域中,GIS技术通过气候资料、行政边界、等高线、气象站站点位置等信息,建立气候的地理模型,得到农业区划气象数据,并制作成文件。GIS技术还可与遥感影像结合,根据全国气象站的数据汇总分析,制作出山区积雪跟踪系统和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检测系统。
(四)GIS技术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和GIS技术的出现,全国大部分气象局、气象台都将GIS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气象业务中。忻州市气象局位于山西省中北部,东傍太行山,西临黄河,辖14个县(市、区),人口309万,面积2.518万平方公里。忻州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宜人,温度、雨量等气象要素年季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气象灾害多为干旱、暴雨、雷电等,以干旱最为严重,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忻州市气象业务良好,为更好的实现气象局对气候数据的处理能力,使气象预报预测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忻州市气象局进行了改革和深思,将GIS技术应用到气象领域,利用WEB GIS平台、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实现气象业务管理的可视、定量,并节约了成本,为气象局各项气象业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忻州市气象局的气象数据准确性、可视化,并且提升了业务管理水平,在忻州市气象局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结语
随着气象科技和GIS技术的进步,气象领域与地理数据的结合,使气象台的GIS技术得到提升,为气象台进行气象数据分析、气候预测、农业气候区域划分等多领域的业务技术得到改进,加强GIS技术在气象中的应用,提供精确、及时的气象产品,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做气象服务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本纲,陶澍,林健枝等.地理信息系统与主成分分析在多年气象观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0,l5(5):509-515.
[2]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马晓群,王效瑞等.GIS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l):105-108.
[4]何婉文,石小英,梁苑苑等.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常规气象资料共享系统[J].广东气象,2006(5):50-52.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地理信息城市变迁
一、城市地理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其分类
城市地理信息是指与所研究对象的城市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是有关城市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表征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它表示地表物体及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
城市地理信息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两类。其中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各种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筑物、道路、水系、境界、地形、植被、地名及某些属性信息等,用于表示城市基本面貌并作为各种专题信息空间位的载体;而(数字城市基础)专题地理信息是指各种专题性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城市规则、土地利用、交通、综合管网、房地产、地籍、环境等,用于表示城市某一专业领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及规律。
一般来说,城市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数据量大。城市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在时态地理信息系统中还有不同时间的版本,因此其数据量很大。二是数据分布不均匀。城市地理现象在空间上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区域分布密集,有的则分布相对较为稀疏,这就造成了空间数据分布的不均匀。三是拓扑关系复杂。城市地理现象之间有复杂的空间关系,比如建筑物紧邻街道分布的相邻对象关系,公路穿越城市的关系,某城市在河流的左侧还是右侧,两条道路在城市汇聚的相交关系等,这些拓扑关系是城市空间查询和分析的重要依据,因此,数据更新和概括处理中必须维护拓扑关系的一致性,避免拓扑关系的错误。四是多重属性结构。一方面,同一城市地理现象具有多个方面的属性特征。例如城市的属性包括面积、人口、工业产值等;另一方面,多重属性结构也指不同城市地理现象占据同样的空间位置,即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和部分重叠。五是多尺度特征。尺度是指地理数据所表示的空间范围的相对大小和时间范围的相对长短。对于城市空间尺度而言,常用的地理数据尺度有市区尺度、城区尺度、街区尺度等;就时间尺度而言,不同的城市地理现象有不同的城市划分。如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六是数据来源多样化。地理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图数字化、实测数据、试验数据、遥感与GPS数据、统计普查数据、理论推测与估计数据等。对于多种来源的地理数据集成必须进行实现的预处理。七是地图表现形象化。地图是城市信息可视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它通过图形的形状、方向、颜色、纹理、数量、大小、注记、图例、标尺、图饰等表现手法形象直观地反映城市地理信息。
二、从城市地理信息的变化看经济发展的价值诉求目标
对我国来说,一方面,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要积极地扩大经济总量,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就业、教育、贫困、城市公共管理等等问题都难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充分体现。但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城市地理信息的变化规律,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提供社会保障。从理论上看,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源于发展约束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土地、矿产、水和环境等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如今,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虽然早已告别了“物质短缺”的时代,却又面临着“资源短缺”的空前压力,考虑到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要求我们从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方面对发展方式和方法进行系统调整。
一是从水资源看生态环境的变化。大家知道,武汉城市格局两江三镇,长江、汉水丁字交汇,其水资源没有任何城市可以媲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发达国家的10倍。从最初的武汉地图上可以看出浩浩长江奔腾而过,数百湖泊星罗棋布,当时的湖泊拥有量是127个,面积达228.9km2。但到目前,100多个湖泊只剩下38个。通过这些地理信息看武汉的发展史,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武汉大片湖区渐遭蚕食由水域变陆地的变迁过程。
二是从地形、地貌上看城市格局的变化。武汉市的地质结构,以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着全市的地质构造轮廓,三角鼎立的特殊地貌景观;宽阔平原上点缀特有残丘,在城市进程中部分山丘曾发生过改变。就拿武汉青山来说,因为他是属于一个重工化工之地,在经济运行中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几十年的垃圾堆场,我们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前清晰的戴家湖,逐渐变成了戴家山,是一个典型的湖变山的实例,后来,由于政府的重视,通过循环试点改造后,又还山成湖,再次恢复了戴家湖原貌。在未来的地图上,我们还将看到总面积8494km2武汉市将被分为主城区、新城、地区农业生态区三个圈城。
三是从地名、注记看城市交通变迁。从30年前的地图上看到武汉中心城区大概只有1200个道路名称,其中还包含600多个背街、里巷名称。从汉口来看,中心城区,沿长江平行的只有沿江大道、中山大道、解放大道,而后逐渐出现了建设大道、发展大道……而现在的常青片区、百步亭片区、吴家山片区、后湖片区、已相继步入……。在武昌,以前的大东门以东,特别是鲁巷以东更是属于郊外,而现在鲁巷成为光谷中心,更有高新大道、光谷大道、文化街等等的兴起;在汉阳,以前的十里铺以外,已属郊区,而现在,王家湾已成为汉阳的中心;沌口经济开发区、江城大道等等如雨后春笋,所以,武汉现有的主、次干道等的数量就超过3799个,30年间新增3000多个,同时也有200多个老地名在消失。桥梁建设方面,自五十年代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后,相继建有长江二桥、三桥、二七桥、天兴洲大桥、长江隧道、三阳路通道、水果湖通道,还有7条城市过江轨道线正在建设等等。
四是从植被、植物看城市绿化建设。从以前的地图上看武汉的老城区中心区,几乎全被居民地占满,很难看到绿色的植被,武昌的许多山体特别是市区内的山体周围大都被建筑物和广告牌遮挡,难识其真面目,现在,在政府推动的还山透绿工程的指导下,很多山体基本上都恢复了原貌。近10年来,武珞路植树造林20多万平方米,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全市提高了5%,平均地表下降了2.6℃,从2005年开始,蛇山南坡完成山体修复及植被恢复建成7.5万m2的绿化带,栽植树木3800多株,附近还建成另外五处绿化带,共计植绿25.5万平方米,为武昌穿上新的绿装。
城市是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快、信息最丰富的区域,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的发展并没有摆脱过度依靠消耗和牺牲环境的状况,这种发展必将带来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地理信息是国力国情的要素,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经济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屈圣、王喜眉: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5(3).
篇6
[关键词]基础测绘 提高效益 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152-1
1引言
地形图测量就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等要素绘制到图纸上。地形图测量的发展,从原先的模拟测图方法,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模式。整过发展史约为100多年,在这漫长过程中,模拟测图占据大部分时间,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模式是最近二十年左右得到迅猛的发展。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继续发展与相互影响,尤其是3S技术推广应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这就要求当前的基础测绘必须朝着高精度、属性化,信息化及数据共享性等方向发展。因此、基础测绘在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城市建设等发展中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
2基础测绘的效率性
基础测绘野外作业时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运用全站仪带有计算机功能,野外观测时不同地物、地貌用不同的编码代替名称,野外测量达到自动解算、处理、记录,内业运用计算机和测量软件自动成图。所完成的地图精确、美观、规范,并且可提供方便使用的数字地图数据磁盘或光盘。基础测绘自动化的程度高,出错(读错、记错、算错、展错)的概率小,能在数据磁盘或光盘上提取坐标、距离、方位、面积、体积、地名、门牌、单位名称、属性等。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的测量方式和手工不能达到的要求。避免了外业测量过程中人工作业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等弊端。作业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充分说明基础测绘具有显著的优势性。
3基础测绘高精度
传统的测图采用大、小平板仪,经纬仪配合小平板和量角器图解,经纬仪结合测距仪极坐标展点法,全站仪极坐标展点法,最终在薄膜纸上成图。前两种成图方法比例尺决定了成图的最高精度,按比例尺1:500计算,其地物的实际精度为±0.25m。后两种方法虽然在成图精度上得到了较大提高,按比例尺1:500计算,其地物的实际精度可达到0.15m左右,但是给测绘人员劳动强度增加很大。而基础测绘用全站仪作为地形图要素采集的主要仪器,通过与计算机的自动计算、记录、传输、编辑与绘图,其原始数据的精度不会损失,测量数据的精度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等级,等级越高精度越高,5秒全站仪采集地物测定精度可达到0.005m以内,这是传统测绘无法达到的精度。
4基础测绘信息化
基础测绘采用现代测绘技术相结合的模式,使得测绘成果达到了传统测绘无法比拟的境界。成果不仅能用AutoCAD等常用的图形格式输出,还应通过接口为GIS(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建库使用有用数据。根据软件的功能能方便地进行各种地图属性的处理(如分层、分色处理),从而可按图层绘出各类专业地图。并可以方便、快捷、准确查询到地物属性,单位名称、地址、面积、层高、结构等信息。通过计算机与CD机、显示器、绘图仪可以储存、显示或打印各种地图资料信息、绘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5基础测绘共享
基础测绘的图件是分层存放,不受图面负载量的限制,利于图件今后修补测与加工。通过打开或关闭不同的层得到所需的各类专题图,如管线图、水系图、道路图、房屋图等,还能综合相关的内容补充加工成城市规划图,城市建设图,房地产图,以及各类管理用图,还可以在图件上进行各类工程设计。由于基础测绘的成果保存比较方便、安全可靠,占用空间较小。各部门可以同时使用,互相不影响。
城镇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建筑物结构、地貌的变化,采用基础测绘完成的图件克服传统测量完成的图件连续更改的困难。只要重新输入新的相关信息,经数据处理就能方便地做到更新、修改,始终保持图面整体的可靠性和现势性。可以有郊防止重复测量,重复投资,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6如何利用基础测绘推动数字城市建设
基础测绘对于数字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基础测绘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仍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提出了以下几项对策,以进一步发挥基础测绘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
6.1健全城市基础信息的联网和更新机制
在数字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将所有城市的基础信息进行联网,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地理信息的联网,从而使基础测绘能够按照相同的标准使地理信息呈现在网络中,便于相关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另外还应该建立定期更新的机制,使基础测绘所更新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反馈给各地区,从而进一步促进数字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6.2不断推进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是数字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所以要不断推进3S技术的应用,使3S系统作为数字城市发展中人们日常需要的工具,而且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科学应用3S技术,使数字城市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基础测绘作为3S技术的地理信息支持,在3S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步注意到基础测绘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基础测绘工作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6.3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测绘的投入
测绘人才和测绘技术是基础测绘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测绘方面的投入,不断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另外要特别注意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要设立专项资金投入到基础测绘中,使这些地区的基础测绘工作与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促进经济较为缓慢地区的数字城市建设。
总之,从模拟测图发展到数字测图是一个飞跃,实施基础测绘是科学技术的一次革新。随着计算机技术、测量仪器以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础测绘应该继续向标准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的高层次发展。更好地解放测绘生产力,努力推动测绘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当今的先进的测绘科技在基础测绘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为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提供精确、可靠、实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
参考文献
[1]付磊.浅谈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的优势地位[J] 才智,2011(7).
篇7
【关键词】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测绘;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上各行各业都在做出巨大的改变以适应时代,测绘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变,也产生了不小的进步,今年来测绘学更是特费猛进地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传统的测绘工作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率较低的仪器工具来测量,而现在可以使用一些现代化的科学仪器自动化测量,不仅省略了大量的额工具,而且连繁杂的人工操作也去除掉,大大节约了工程施工的进度,从而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加速了科学事业的发展,然后开发出新的更先进的仪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从量变引起质变,从本质上改变测绘学。
一、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1950年左右,我国电子产业发展形势势不可挡,与之相关的许多产业都因之受益,而测绘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测绘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本文中提到的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技术,这是专门为了水利水电专业而建立的一门学科,可以多元化的服务于水利水电相关工程,令其工作流程标准化、正确化。
在刚开始的时候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技术十分落后,采用各种简陋的工具来测绘工程,比如用塑料胶管里面灌水然后来测量水平面,用墨线拉直弹击线以画直线,还有用捡漏的重力摆来测量垂直线,这些测绘手段都不能保证施工工作能够稳定正确的进行下去,因此对于工程测绘技术的改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现如今,我国水利水电相关产业施工单位施工工作时不仅有各种GPS定位仪,还有从国外进口的全球最先进的各种糅合了计算机技术的摄影电子设备。并且现如今的施工单位的相关人才也是今时不同往日,技术人才都是通过专业化培训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分配到各个岗位上,技术人才与新兴水电设备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活动的发展进程。在工作流程中,自动化测绘技术不需要人工操作,人们所需要的只是对电脑下达正确的指令,这是测绘学发展史上迈出了一大步,并且只是第一步,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状表明了这些技术的发展余地还有很多。
二、现阶段的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技术
1、电子测绘技术:
电子测绘技术是针对以前的传统手工测绘的方法改良而来,是现今社会主流的测绘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施工中。传统方法中需要手工绘图,由于绘图内容繁杂,因此测绘工作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作业人员需要在平板上重复的测绘工程内容,比如对地物、地貌的表示等都需要在图纸上手工完成绘制,而在现今的新型测绘技术中,电脑中的新型成图软件已经代替了手工绘图,电子测绘技术因此发展而来,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工程需求画出不同大小的图形符号,并且图中各种地形和建筑图标都会附带属性,从而使测绘的准备工作快速正确的完成。并且在电子测绘操作中利用计算机画图的优点还可以随时修改,随时保存,如果有错误的话可以及时选择性的修改,改良传统手工式绘图的重画,因此最大程度上的提高了测绘效率。电子仪器的产生,避免了部分人为粗差,更是提高了测量精度,为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绘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包括三个组成亚欧苏,即地面跟踪监控站、空中卫星和用户站,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测绘技术。在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或者车辆上都会有GPS定位装置,而且GPS现在已经泛用到了航天方面,飞机在测定航路时也是要用到定位系统才可以准确飞行。而GPS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在测绘方面也体现了出来,比如部分测量工作会需要去一些比较极端的环境,例如山沟、高山、海拔差异较大的复杂地区等的时候如果有了GPS定位系统就可以几乎无视这些地形劣势的影响从而精准地导航至作业区域,因此,GPS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灵活性较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地理信息系统GIS测绘技术:
现如今在水利水电行业中作业单位设计工程时都是要求决策高效化,因此在测绘技术方面的学科都是各学科汇合到一起的复杂学科,比如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就是许多学科糅合到一起的,其中包含了计算机技术、测绘遥感技术、管理学以及信息学等等内容,地理信息测绘技术是工程测绘技术中将地理位置相关信息的收集检索、管理储存、分析内涵、成果研究等多方面的一个大的体系过程,被称为地理信息技术(GIS技术)。它是交叉产生的学科,以搜集到的地理位置信息为基本基础,以电子计算机模拟工程模型为分析样例,对于整个工程处于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点,可以将工程需要资料用表格等图形表示出来。是分析工程空间位置信息的技术,在许多项目都处于了领导地位,并且在项目结束后一段时间,GIS技术都可以用来检测和监督产物的实时状态以便高效率的管理产业。
4、遥感技术(RS技术):
遥感技术是在1960年左右研究出来的一种技术,也是大量的用于探测工作中,原理是发射出电磁波然后用各种精密仪器收集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所有的物体都有光谱的特性,也就是可以吸收光谱并且反射以及辐射,而且不同的物体其光谱特性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反射以及吸收的量是不同的,就算同一物体的不同状态吸收光谱都是不同的,因此先发射出不同的光段,不同的光段探测不同的区域地段,然后由这些电磁波分析待探测位置的信息甚至直接成像的技术。一般来说都是由卫星来发射电磁波然后高清成像到地面上。
5、3S集成技术:
也就是所谓的GPS、GIS、RS三项技术的有机型结合的产物,并且不是单纯的先后结合到了一起,而是将三项技术中的优点分别提取出来然后糅合到一起才是真正的3S技术,其技术框架大概是处于一个中枢和两个信息搜集系统组成,也就是说3S中GIS是进行分析信息的中枢系统,而RS和GPS则用来提供原始地理信息数据。使用动态的形式实现了三种技术的集成,由低到高正在逐渐发展,目前尚不成熟。
6、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测绘技术处理得到的信息并成像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仪器发出电磁波并反射回待探测部分的电磁波后往往是模糊不可辨认的,需要有专业技术来破解电磁波的规律从而成像,才可以从其中分析出一些可疑使用的资料。现阶段的电子摄像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测绘以及将平面图形开拓到3D甚至4D产品上,从而在数据基础上给予工程一个精准的保证。
三、结语
在现代测绘中,水利水电工程测绘技术已经在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目前已经卓有成效,现在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已经迈入电子信息阶段,在工作中运用到的各种数据也可在测绘手段中运用各种新型的精密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极大的便利了测绘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在付出相同人力物力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不仅方便了施工,还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丽华.工程测量新技术概述[J].测绘信息,2008(3).
篇8
成立时间只有七年的上海畅想电脑有限公司,目前是上海市最大的对日本软件出口企业,2002年出口额达到1003万美元,在国家外经贸部公布的软件出口合同金额中排名第七。在金钟大厦33楼的整个楼面上,畅想电脑的员工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我们在招商局广场的办公室比这边还要大。”陈刚平静地说。
而将于明年完工、位于张江高科技园的1.8万平方米的畅想智能化楼宇已经动工,畅想又开始了新的畅想。
坎坷上路
在人们的想象中,软件公司的老板差不多就是“极客”、“怪杰”:举止反常、服饰怪异。在陈刚身上却找不到这些特征,他更像一个日本企业的课长,克制而彬彬有礼。
“软件公司的老板不一定要懂软件。”陈刚丝毫没有否定他没有软件开发的专业背景。
1986年陈刚负笈东渡日本前,一直在宝钢工作,整天泡在整堆的技术资料里,将复杂的日文资料翻成中文。数万字的东西浸泡下来,他的日语水平已经足够让他有胆量到日本去闯荡了。
在日本,陈刚上过语言学校,一年多以后,他感到这样学太慢,就跑到餐厅打工,然后又去了一家房产公司做销售。
那段经历让陈刚学到了很多,包括发现市场的需求,包括对市场的敏感。日本公司在市场销售和了解顾客需求方面有很多的独到之处,比如说上门推销,门怎么敲都有学问。又比如在餐厅里,客人杯中的茶水没有了,要在客人招呼之前就把水续过去。耳濡目染,陈刚不断地成熟起来。而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的语言能力:“我能讲流利的日语,跟日本人交流没有丝毫问题。”1988年,他开始做起了对日贸易,把中国的地毯和中药卖给日本人。
“那才真叫做苦,”陈刚凝视着窗外,往事就像在眼前:“我曾经窘迫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整夜失眠,想的就是到哪去找钱。”
在他看来,一个中小业主最操心的就是钱―银行不愿意贷款,因为你没有信用记录,一年就那几笔生意,没有人相信你有还款能力。无奈之下,他还借过高利贷。“日本的法律很严,如果你到期没有还钱,先警告一次,第二次就让你进入破产程序。”在回忆这些经历的时候,陈刚的语调十分平静,毕竟那已经成为过去。而此时的陈刚,就是不用一分钱抵押,也能在日本贷到数百万美金。
陈刚十分重视在日本发展人脉关系。后来与NTT DATA的合作,彻底改变了陈刚的命运。
借力NTT DATA
作为世界第二大系统集成商,NTT DATA有很多的业务会采用外包的方式。陈刚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商机,他的切入点是数据录入和数据加工。
陈刚先是与一位科长打交道,能够让这位科长每个月见他一次成了陈刚最大的期待。大约在半年以后,陈刚的执着打动了他,后者把陈刚介绍给了公司更高一级的统管部长。这个后来成为NTT DATA董事的部长与陈刚成了好朋友。“他说是我的神态打动了他。日本公司看重的不是你的劳动力有多便宜,而是你做事情的潜力和你的价值观是否得到他们的认同。”
万事开头难。当一扇门开启后,里面才是别开生面的洞天。陈刚吃惊地发现,NTT DATA的外包业务多得惊人。
作为公司的统帅,在最初的创业期,陈刚每天只有三个小时的睡眠,往往是工作到夜里两点,早上七点钟就起床了。“客户对我们的帮助最大。与我合作的客户,包括后来的松下和丰田都是世界级的公司。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战略高度,以及他们对市场的判断,直接提升了我的眼界。在与他们的合作过程中,我开始向他们的战略规划看齐。”
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形容畅想电脑的发展史并不过分。但陈刚并没有单纯地跟随这些公司的步伐,在很多时候,他预见到了这些公司的需求,“在他们决策前,我已经把条件铺好了。”
一路畅想
有了与NTT DATA的合作经验,陈刚开始把这些经验复制到软件开发上。在他看来,这些能力是相通的,就像一个卖过电视的人去卖电脑,产品固然不同,两者所需要的能力却并不两样。畅想的竞争力就这样点滴积淀而成。与NTT DATA的合作经历为畅想积累了声望,使它迅速赢得了松下和丰田的信任。即使那个时候,畅想还只是个生手,但良好的记录让这些公司相信畅想有能力接受这个业务。事实也是这样,畅想只用了1000人、花了1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专家认为要2000人、花2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全日本1/2500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在吃苦耐劳这方面,中国人真的不逊色于日本人。”陈刚自豪地说。
对于刚起步的中国软件外包业来说,国外的发展经验尤其值得重视。印度和爱尔兰的企业走在了前面。“它们的优势在于核心的技术、应用经验和管理经验。”
而国内的软件企业偏重于程序编码及单体测试等低端领域,规模小、设计能力不足,软件业利润最大的两头:设计和售后服务,中国企业鲜有介入。
畅想则通过切入软件项目的前端设计和系统集成,进入了高端业务,逐渐培养了自己的研发能力。畅想电脑与那些靠代工起家的中国制造业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们都是通过与国外厂商的合作,逐步发展起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自己的品牌,并往市场高端靠拢。
以导航电子地图为例,畅想利用自主开发的绘图工具制作出来的导航地图,被采用在日本丰田面向北美市场的2004款凌志车上。公司与日本NTT DATA合作开发的新一代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EOPLATS能够在三维条件下高速处理海量数据,使各类地理数据的处理更加便捷。
目前,畅想已经确立了在智能化交通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领域的优势,并且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NaviMap。世界一流的车载导航地图专家的地位近在眼前。
为丰田公司开发全日本1/2500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业务让畅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个相当大的市场,门槛不低。“在2001年以前,国内市场都还没打开。现在,随着汽车等行业的巨大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业务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了。”
在日本,有50%的汽车装有自主导航设备;如果这项设备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按同样的比例普及,那么,这个市场将有超过50亿的需求。目前,国家对ITS(智能交通系统)越来越重视,虽然在地图的运用应用领域还有一些限制,但这已不构成实质的影响。
“德国人可以称为工匠,做事严谨;而日本人则是艺人,追求精致。”多年在日本的生活,让陈刚对日本企业有深切的了解。日本人做事执着认真和竭诚为顾客服务的习惯给陈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指出,日本企业的风格是,先拿出工作成绩,再讲条件;顾客满意是工作的最高准则。
陈刚将这些企业文化精神言传身教地用在对员工的培训上。永远站在客户的一边,明白客人的感受就是陈刚要传递给员工的观念。
“在日本,餐厅服务员上菜时候的步态都有讲究,如果跑起来身上的硬币发出咣铛的响声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领班会悄悄地告诉他们将硬币拿出来。”
为了让员工明白与客户打交道的时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礼仪,陈刚甚至把员工带到高档的餐厅。在那里,员工感到自己的形态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希望换一个与他们的穿着相称的餐厅,陈刚趁机告诉他们,与客人交往的时候,什么样的言谈举止才符合畅想的文化。
篇9
在这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统计部门,具有着实现统计跨越式发展的极大优势。缘何此说,其一、具有社会经济内涵的数据是统计工作成果的特征,而数字科学也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数字”把二者联系的如此之近,更何况统计信息也是信息产品的一部分;其二、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产业产品,而统计用户是这些产品最稳定的用户之一,统计工作为这些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提供着新的市场需求;其三、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具有完善的标准体系,而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构成统计报表制度的诸因素无一不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之上;其四、统计自身也是生产信息产品的部门,信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必将带动统计事业的不断前进,而统计信息产品的逐步升级也将促进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由此看来,统计部门没有理由不抓住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有利契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力争“十五”实现统计全方位的电子化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将预示着统计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统计办公电子化,统计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预示着统计信息产品的时效性将以数倍数提高、统计传统劳动力将相应减少、统计数据技术性差错将大幅度降低、统计整体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九五”期间,统计办公电子化在国家和省市政府统计部门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不再过多议述,仅就统计政务电子化和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谈点意见。
统计政务电子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WTO的临近,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要求政府职能尽快地转移到搞好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小平同志讲过: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式”的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通用的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将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正是“服务式”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
统计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统计政务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这些统计政务项目的性质,“十五”期间,应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备案事项纳入电子政务的范围。在实现形式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可以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可以通过网络报批。统计调查单位登记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将是统计政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电子政务就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构建一个政府办公平台,使用户只要持有一台电脑,即可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获得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这种减少环节、提高实效、方便用户的政府对社会办公系统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文将以电子政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棗政府各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络化为切入点,对电子政务谈谈己见。
企业办理一项政府审批事项曾经历了多点多次式(即企业要多次光顾多个衙门,才可获取多种批准证书)到多次一点式(即企业要多次光顾一个大厅可以获取多种批准证书)。而未来网络登记和审批模式则达到一次一点式(即政府各部门的登记审批以及备案手续均在网上进行,只需一次光顾一个大厅即可获取所有审批证件)。网络登记和审批模式至少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促使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网上审批和登记内容必须是具有法律依据或政府批准的行政审批事项,除此之外企业将不予办理报批;二是有利于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做到政务公开,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促进政府部门的勤政廉政建设;三是减少企业申报程序中的重复工作量,避免技术性差错;四是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总之,这种政务办公模式将促进政府由单一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促进政府真正成为廉洁高效的政府;同时也促使企业和生产经营者通过依法办理登记报批,对政府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经营纳税。
实现登记审批网络化要具备五个前提条件:一是政府要确定一个部门,赋予其网络办公总策划、总协调的职能,促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消除部门利益,形成政府办公“一盘棋”的格局;二是要有电子政务的统一标准,例如:统一的企业(单位)编码(即企业(单位)身份号)、统一的登记注册类型、统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等等,避免用户在使用公共信息中由于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混乱;三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服务管理职能程序的、方便企业操作的电子政务办公流程,例如北京西城区政府“一站式”服务大厅的新办企业审批项目流程是这样的:企业名称预先登记领取工商注册登记表办理前置审批开据房产证、入资、验资企业审批、发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刻章审批开设银行帐户办理机构代码登记办理国税登记办理地税登记办理统计登记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办理户外广告审批办理旅店业审定价办理商委粮食审批办理科技企业认证当地工商所备案。(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上部分政府审批登记项目可以逐步移交给行业协会,发挥中介组织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的作用。)科学的运行流程一环扣一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同信息只取一次,避免重复和差错。四是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网络安全一直是困扰电子政务的难点问题之一,包括建立网络防毒、安全认证、信息资源分级分层使用的安全体系,这些在技术上都应得到解决。五是要统一电子操作系统,要编制一个科学统一的流程软件。而以上五个方面都是建立在政府是一个有机的工作整体的基础上,其工作出发点统一在服务基层,依法行政上。统计登记是政府统计部门依法行政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政府统计掌握调查对象,建立统计渠道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登记审批电子系统的建立,统计登记网络化将得以实现。目前,中关村海淀园区管委会正在作“一网式”办公的尝试,但受其职能限制,服务对象仅限于入区企业。政府网络登记和审批模式应尽快在地、市级政府推开。目前的难点不是业务、技术问题,而是统一认识,组织协调问题,因此政府决策者应在此点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
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是统计系统内部实现的,它是指统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的电子化,即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初级产品的开发统计信息产品的统计信息资源管理等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从“九五”时期的人工作业或部分电子化向“十五”的全过程电子化跨越。
统计数据采集实现由以统计报表、软磁盘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传输为主。加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水平,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在“十五”时期,国家、省(直辖市)和地(市)级政府统计局之间、限额以上统计调查企业(单位)与各级政府统计局之间应具备网络快速传递的硬件和设施水平;实现政府统计局对企业、上级政府统计部门与下一级政府统计部门之间统计制度、统计培训、电子程序的网络传递;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统计数据信息的网上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报送环节,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
统计数据处理应用程序由专业各自开发转变为集中统一研制。统一数据处理操作平台、应用软件、文件格式;统一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统一单位属性标识代码、统计指标代码;统一数据处理和审核程序;实现准确、高效、方便的数据处理模式。
统计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现代多元模式。笔者认为,统计信息可以形成8个系统15个数据库:一是统计法律法规系统(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二是统计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统计法人单位数据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库)三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调查单位地理分布数据库、人口地理分布数据库);四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系统(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基础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数据库、派生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数据库、统计标准数据库、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库)、五是专项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国民经济各行业统计调查数据库);六是统计质量评估系统(统计指标数据逻辑关系库、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库);七是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模型应用软件);八是统计新闻系统。
篇10
在这场意义深远的革命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统计部门,具有着实现统计跨越式发展的极大优势。缘何此说,其一、具有社会经济内涵的数据是统计工作成果的特征,而数字科学也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数字”把二者联系的如此之近,更何况统计信息也是信息产品的一部分;其二、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等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产业产品,而统计用户是这些产品最稳定的用户之一,统计工作为这些技术领域的发展不断提供着新的市场需求;其三、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具有完善的标准体系,而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构成统计报表制度的诸因素无一不是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之上;其四、统计自身也是生产信息产品的部门,信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必将带动统计事业的不断前进,而统计信息产品的逐步升级也将促进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由此看来,统计部门没有理由不抓住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有利契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力争“十五”实现统计全方位的电子化战略目标。该目标的实现将预示着统计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统计办公电子化,统计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预示着统计信息产品的时效性将以数倍数提高、统计传统劳动力将相应减少、统计数据技术性差错将大幅度降低、统计整体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九五”期间,统计办公电子化在国家和省市政府统计部门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不再过多议述,仅就统计政务电子化和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谈点意见。
统计政务电子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WTO的临近,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要求政府职能尽快地转移到搞好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小平同志讲过: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式”的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通用的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将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正是“服务式”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
统计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统计政务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这些统计政务项目的性质,“十五”期间,应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备案事项纳入电子政务的范围。在实现形式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可以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可以通过网络报批。统计调查单位登记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将是统计政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电子政务就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构建一个政府办公平台,使用户只要持有一台电脑,即可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获得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这种减少环节、提高实效、方便用户的政府对社会办公系统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文将以电子政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棗政府各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络化为切入点,对电子政务谈谈己见。
企业办理一项政府审批事项曾经历了多点多次式(即企业要多次光顾多个衙门,才可获取多种批准证书)到多次一点式(即企业要多次光顾一个大厅可以获取多种批准证书)。而未来网络登记和审批模式则达到一次一点式(即政府各部门的登记审批以及备案手续均在网上进行,只需一次光顾一个大厅即可获取所有审批证件)。网络登记和审批模式至少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规范政府行为,促使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网上审批和登记内容必须是具有法律依据或政府批准的行政审批事项,除此之外企业将不予办理报批;二是有利于增加政府行政透明度,做到政务公开,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促进政府部门的勤政廉政建设;三是减少企业申报程序中的重复工作量,避免技术性差错;四是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总之,这种政务办公模式将促进政府由单一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促进政府真正成为廉洁高效的政府;同时也促使企业和生产经营者通过依法办理登记报批,对政府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经营纳税。
实现登记审批网络化要具备五个前提条件:一是政府要确定一个部门,赋予其网络办公总策划、总协调的职能,促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消除部门利益,形成政府办公“一盘棋”的格局;二是要有电子政务的统一标准,例如:统一的企业(单位)编码(即企业(单位)身份号)、统一的登记注册类型、统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等等,避免用户在使用公共信息中由于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混乱;三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可以实现政府各部门服务管理职能程序的、方便企业操作的电子政务办公流程,例如北京西城区政府“一站式”服务大厅的新办企业审批项目流程是这样的:企业名称预先登记领取工商注册登记表办理前置审批开据房产证、入资、验资企业审批、发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刻章审批开设银行帐户办理机构代码登记办理国税登记办理地税登记办理统计登记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办理户外广告审批办理旅店业审定价办理商委粮食审批办理科技企业认证当地工商所备案。(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上部分政府审批登记项目可以逐步移交给行业协会,发挥中介组织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的作用。)科学的运行流程一环扣一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同信息只取一次,避免重复和差错。四是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网络安全一直是困扰电子政务的难点问题之一,包括建立网络防毒、安全认证、信息资源分级分层使用的安全体系,这些在技术上都应得到解决。五是要统一电子操作系统,要编制一个科学统一的流程软件。而以上五个方面都是建立在政府是一个有机的工作整体的基础上,其工作出发点统一在服务基层,依法行政上。统计登记是政府统计部门依法行政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政府统计掌握调查对象,建立统计渠道的重要途径,随着政府登记审批电子系统的建立,统计登记网络化将得以实现。目前,中关村海淀园区管委会正在作“一网式”办公的尝试,但受其职能限制,服务对象仅限于入区企业。政府网络登记和审批模式应尽快在地、市级政府推开。目前的难点不是业务、技术问题,而是统一认识,组织协调问题,因此政府决策者应在此点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
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是统计系统内部实现的,它是指统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的电子化,即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初级产品的开发统计信息产品的统计信息资源管理等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从“九五”时期的人工作业或部分电子化向“十五”的全过程电子化跨越。
统计数据采集实现由以统计报表、软磁盘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传输为主。加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水平,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在“十五”时期,国家、省(直辖市)和地(市)级政府统计局之间、限额以上统计调查企业(单位)与各级政府统计局之间应具备网络快速传递的硬件和设施水平;实现政府统计局对企业、上级政府统计部门与下一级政府统计部门之间统计制度、统计培训、电子程序的网络传递;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统计数据信息的网上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报送环节,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
统计数据处理应用程序由专业各自开发转变为集中统一研制。统一数据处理操作平台、应用软件、文件格式;统一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统一单位属性标识代码、统计指标代码;统一数据处理和审核程序;实现准确、高效、方便的数据处理模式。
统计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现代多元模式。笔者认为,统计信息可以形成8个系统15个数据库:一是统计法律法规系统(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二是统计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统计法人单位数据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库)三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调查单位地理分布数据库、人口地理分布数据库);四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系统(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基础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数据库、派生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数据库、统计标准数据库、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库)、五是专项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国民经济各行业统计调查数据库);六是统计质量评估系统(统计指标数据逻辑关系库、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库);七是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模型应用软件);八是统计新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