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

篇1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痛苦。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完成好数学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去下苦功夫,精心设计教学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而不是被动地灌输。例如,要将“认识事件的可能性”这个基础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分析某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其概率,教师就要结合教学目标的特征精心设计课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应设计一个竞赛模式,在课前将好、中、差生合理搭配,然后请个小组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件,请别的组员来分析并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对于出色完成任务的小组,老师应当及时予以表彰并进行奖励,如果没有回答好问题,则提问题的小组获得奖励,最后根据每组获得奖励的次数定胜负。这种方式可以立刻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概念的学习中去。

2.强化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数学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实际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良好的沟通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当主动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提升自己。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教学时,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教育。在这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像是学生的学术顾问。而要胜任这个角色,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去充实自己,为自己“充电”,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第三,教师应当跟上时代及科技发展的形势,学会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当今的初衷数学教学,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下降。反之,教师的作用更加明显,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才能有力促进学生构建知识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完全熟悉,而且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辅导。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导入新课程时,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技法他们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例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要先确立平行线的定义,然后采用问题设置,让学生思索还有那些关于平行线的问题需要思考?引导学生如何判定平行线。有那些判定方法,这些判定方法又如何表述?再如,“有理数”,先要引入负数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以前所学的运算法则是否适用于负数运算呢?如何正确地表达正数和负数呢?如何进行正负数的混合运算呢?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语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

高中数学在高中生学习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是三大主科之一,而就目前而言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上仍有很多的困扰,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讲解能力,是解决数学课堂效率上不去的一大方面。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必须提高老师自己的耐心与数学教学态度。

一、提高老师自己的讲解能力

数学作为统计与计算为一身的学科,是一门极其枯燥的学科。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觉得苦不堪言,而老师在教导时也累得不轻。而教师想改变这种当前的现状,就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讲解技巧从而达到活跃课堂的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风趣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风趣地讲解,一个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储备,另一个便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以备在风趣幽默讲解时没有合适的素材讲解,当教师自己专业知识有了充足的准备后,既可以合理地给学生放松,还能学习有关数学的知识。而在教师备课时对课堂提问问题的合理设计可有效地达到风趣幽默的提问,会让学生更热爱回答问题。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时教师通过合理地运用生活中的模型让学生达到认识立体几何时还认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巩固数学知识。

二、提高教师在教学时的耐心与良好的教学态度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策略

众所周知,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然后根据小学生的性格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法,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以下是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的几点教学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当一个人对某样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学习同样如此。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使得学生长时间地学习数学而不厌倦。具体而言,首先,我们要适当地鼓励学生。只要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表扬;如果发现有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退步,这时我们决不能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其次,我们要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要想学生爱上数学,就要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相信自己是可以学好数学的。

二、引导学生积极预习课本内容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尚少,还不懂应该如何去预习,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地进行课本内容的预习。例如,在预习乘法教学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浏览九九乘法表,还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课后习题。通过这样的预习,有的学生已经可以流利地背诵九九乘法表,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会非常轻松,可见,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逻辑思考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数学学科,学生只有在上课前认真进行预习,才能在上课的时候跟上教师讲课的速度,提高数学成绩。

三、创设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众多的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才能激发学生的无限潜力,所以,教师可以在班内将学生进行分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我根据全班学生的成绩,将他们的座位重新进行了编排,成绩好的学生旁边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实现公平分组,进一步加强各个小组之间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为了更好地让小组和个人相互竞争,我在各个小组间进行了一次奖罚比赛:先将比赛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堂回答问题,一是课后作业,一是课堂测试。只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回答正确教师提出的问题,该学生就可以获得1分,回答错误不扣分;如果某个学生在一星期内举手回答的次数超过10次,即使这10次并没有全部回答正确,教师也要为其加1分;如果学生的课后作业能够获得100分,那么该学生也可以获得1分的加分。同时在课堂测试后按照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名,前三名加3分,前十名加1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按照进步成绩的高低来排名,进步成绩的前三名可以加3分,前十名可以加1分。最后,一个星期总结一次分数,按照分数进行排名,分数在前三名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但是分数在后三名的学生要接受惩罚,并将各个小组成员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而得分最低的小组则要接受惩罚。

实践表明,通过竞争后,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在哪一方面得分比较低,明白了日后的努力方向。如果课堂回答问题的得分是零,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如果是课后作业的得分低,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向同学或是教师请教,努力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如果是课堂测试的得分低,那么就更应该积极地进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能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四、创新作业批改方法

传统批改作业的方法是教师自己批改,然后发还给学生,这样的批改方法对学生的帮助不大,学生只有在经过教师的批改后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就会造成学生太过依赖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不利。所以,我们要大胆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让学生自己批改。如果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那么就可以向数学学习委员请教,如果学习委员也不能确定该答案是否正确,那么学生就可以向教师请教,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五、结语

本文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小学数学的预习,以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创设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研究,旨在帮助广大同仁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石菊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2]秦福秀. 对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几点探讨[J]. 学苑教育,2011(5).

[3]苑国忠.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学周刊, 2012(2).

[4]王爱菊.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6).

篇4

一、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二、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四、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W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五、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教师不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仅要培养学生,而且要通过科研,培养自己,教研相长。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唯有如此,教师才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被动的工作,而是主动地创造;他便不再是一支燃烧得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是用科研不断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衔接;需求;适用;评价

社会在日新月异中前进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对人类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其标志就是高素质的人才,我国非常重视职业学校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基础文化教学改革也在进行中。如何进行中职数学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在这里,我对中职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初中知识与职校一年级知识衔接相当重要

当今职业学校,为了多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在正常招生的同时,也招收了一些文化课基础几乎为零的学生。因此,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良莠不齐,如何增加预备知识,作好衔接,如何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和筛选,以及如何对学生后继课程和专业需要的数学知识进行选择就尤为重要。课程安排量不够,复习和强化时间自然也不够用。所以要侧重从实际需要出发,分层次适当补充基础知识,简化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动力,体验成功。

二、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为需求是最为重要的

多数的中职专业学生认为数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学它没有用;再者基础太差,听课像听天书,因而把时间用在专业课上,为取得专业等级证、职业资格证、技术等级证而努力。所以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虽然重要,但需求才是学习最大的动机和动力。积极引导学生懂得数学学习在今后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社会,中专学历就业去向不是很好,这就要求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谋求职业的再发展,更需要提高学历;成家为人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立足社会,更要提高人文素质,当然包括文化素质。所以要帮助学生树立持续发展、终身学习数学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适用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与专业有关的数学知识和与成人高考及继续再教育相关的数学内容,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课堂要趣味化、实际化、适用化,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做课件不流于形式,全面开展各种活动,如任务型活动、合作型活动等。教师要从讲台上“解放”出来,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释放学习潜能,鼓励引导学生走向讲台,体验讲课的艺术,促进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加以指导,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既帮助了学生的学习,又增加了师生情意。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理解教师讲课的辛苦,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完善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作业评价等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要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多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所以能力评价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测试评价,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也要注重对数学、英语教师的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决定了他们不能与专业课教师相提并论,因此要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篇6

本学期我担任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作。

作为数学教师,我能认真制度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教学和备课,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学校教研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优秀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课堂上的情况

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课堂上,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绝不包办代替。如学习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跟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最后得出了二种算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新晨

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篇7

本学期我担任一,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作。

作为数学教师,我能认真制度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教学和备课,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学校教研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优秀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1.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课堂上,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绝不包办代替。如学习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跟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分小组合作探究算理,最后得出了二种算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

一、以兴趣为基础,使学生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最重要的要点之一,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故而,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激起学生思维与情感的涟漪,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诱发与培养,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继而促使学生轻松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身于数学教学中去,如此学生方能乐于提问,才能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其他教师如何讲授“因式分解”课程,通过丰富而直观的图片、声音、视频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继而改变学生对数学枯燥、乏味的传统印象,让学生将学习数学当成乐趣,从而享受数学。

二、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析

初中生具有丰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种特点,做好组织、指导及启发的工作,将问题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诱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关注、诱发学生探究,继而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问题贯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强化。例如,在进行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贯穿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均能集中在要学习的知识上,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向特定的目标前进,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才能有效地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一元二次方程变得有趣,才能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数学教师要有效地将教学与学习一同进行,提升学生问题意识是极其必要的行动。而也只有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才会愿意对数学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才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求知欲 教学情境

一、创设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创设情境有利于将数学问题真实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活而不乱气氛融洽的课堂效果。教师要擅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教学情境启发孩子们开发自己的潜力,在课堂上学会自主探索、敢于质疑、积极实践检验等思维判断意识,将老师讲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笔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孩子们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心理学角度说,教学情境的创设因为其具备的感彩,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刺激其释放内在的感情因素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获得技能,让他们突破感性认知达成理性思考的升华,提高自己的思维高度。

二、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问题情境创设

针对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如何利用文献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环节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的教学中,有以下两种问题。第一种:教师提问:“6除以3等于多少大家知道吗?”第二种:老师提问:“如果老师这里有6个糖果要分给三个同学们,那老师该怎么分才公平呢?”两种不同提问方式,第一种直截了当切入主题,第二种对问题进行了情境创设。实践证明,第二种提问方式不仅达到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目的,而且学生更积极主动,专注度更高。因此问题导入时如果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解决想解决且充满兴趣的问题时的自豪,还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喜悦,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不是自主生成的,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策划,以求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中,教师应根据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情境创设方法。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一)以小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故事对儿童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学科知识对他们的吸引力,因此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把数学问题经过一定情境创设以一则小故事的形式展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说:“小红帽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吧?那现在小红帽要去外婆家但不知道怎么走,有没有同学们能够帮小红帽去外婆家呢?”然后教师提供模拟地图,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去小红帽外婆家的路,那你要怎么说才能让小红帽懂得去外婆家的路呢?”通过运用小红帽回外婆家的故事创设情境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帮助他人的自豪感,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陶冶其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教师以小故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问题不再是纯粹的数学问题,而是完整的生活情境,孩子们对此不会感到排斥,反而能较好地意识到数学就源于生活,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巧设实践问题创设情境

对于小学时期的儿童,思维源泉往往是自身的动作,因此近年来小孩动手能力开发受到重视。另外因为心理发展水平限制,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巧设实践问题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解决数学问题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一课教学中,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用纸张剪一个三角形,然后将三个角分别裁下来进行连接,最后让他们分别度量各个角的度数。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三个内角组合成一个平角,用量角器度量也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巧设实践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自己操作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而且实现在实践中快乐学习的目标。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伴随科学技术的成熟,多媒体技术普遍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在《统计》一课教学中,学生对统计的概念显得十分陌生且生涩难懂,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小视频,并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记下视频中出现的汽车数量等。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提问学生并解释刚刚整个过程就是统计过程,由此对统计这一概念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以景带情,以情感人,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让每节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有魅力,同时有利于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对问题的理解更为透彻,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全面。当然我们在追求情境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方法与技巧,避免流于形式,只有不断改进优化,才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有魅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 动手操作 探究能力 学生能力

1.引言

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理解数学思维,就将每一道数学题目都讲解详尽,这样不仅费时又费力,甚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被动学习,抹杀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的兴趣。由于数学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好一种动手操作、问题探究的实际技能,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合理开展探究性活动,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的趣味性,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探究能力的具体措施

2.1 科学使用学习工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借助数学学习工具去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让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还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尝试到通过自己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使用学习工具,让学生在剪、摆、拼、接、测量、画图过程中,体验亲身动手操作的乐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初步感受到问题探索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探究能力。

在面对复杂的几何应用题时,我大胆鼓励学生利用学习用具,如圆规、等边三角形尺子、直角三角形尺子等,通过学习用具作几何辅助线、几何图形切割,使数学问题更直观,有助学生更快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得出准确答案。通过学习用具的合理使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基本解题思想,让数学学习更有效轻松,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2.2 创设合理的数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是创设情景,没有具体问题探究,就属于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活动,换言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数学情景,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教师要合理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数学情景,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探究热情,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必为180°”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胆发散思维,有的同学利用学习用具测量三角形每个角的角度、有的同学用折叠的方法,将三角形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有的同学将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拼凑出一个平角……虽然学生选择的方法不同,但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结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探究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3 重视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

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且最终为生活服务,因此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数学教材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多多接触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深入体会数学的存在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常以生活中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的实际问题为例,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思考探究型操作实践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他们刚刚接触折叠类几何问题时,都会感到无法入手,无法解决此类型的数学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正式开始折叠类几何问题探究前,我要求学生准备适量纸材,通过剪、拼、接做出特定的形状,在上课时我要求拿出准备好的几何纸材,现场动手操作折叠纸材,探讨问题实质,最终解决问题。

2.4 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我深知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固然是好,且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热情也很高,但学生始终难控制好热情,难免会出现嬉戏的现象,难以保证动手操作质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为有效避免这种不良情况,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我会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管理,全面考虑整个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力求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避免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实现学生动手操作效率的提高,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若是分小组进行实践操作,我会在正式上课前预先给小组长们解释清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要求小组长们带好组员进行实践操作,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合力完成教学任务。

2.5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进行圆面积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先将圆均分成16等份,再让他们把当中的1份均分成2份并且通过拆分拼接成矩形状,再让其根据矩形面积计算公式逐步推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只需十分钟就有同学正确推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个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勇于尝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

3.结束语

事实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获取知识的乐趣,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

参考文献

[1]魏国鸿.浅析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教育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