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机制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自然合作;发生机制;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34-04
一、问题提出
教师教育领域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对传统教师教育的批评和对新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的讨论相对弱化,代之而起的是对诸如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技术等涉及“如何培养高效能教师”这一问题的广泛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体学习”等词汇已经逐步深入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被广泛认为是促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教师合作活动,不仅能够形成区别于个人主义的新型学习文化,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在各个层面建构一种支持和促進学习的实践社群,重新点燃教师工作的热情。本研究将教师群体视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独立种群,从种群内合作的维度界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的自然合作形式,即个体层面的教师同伴互助方式,并对其发生和运行机制進行了剖析。
二、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合作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种群”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同种有机体在特定空间占据的集合群,而种群生态学则着重研究种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周围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中,每一个教师个体都以生态主体的角色参与各自的专业发展过程;不同的教师个体,根据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种群。因此,在生态学视域中,发生在教师种群内部的,以教师个体之间的同伴互助为代表的种内合作方式是最主要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经历其作为专业人员,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1.从个人主义文化到合作文化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表现出极大的个体性特征。教师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独善其身”、“文人相轻”等理念的熏陶下,受现行教育科层制体制的制约,加之工作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公有技术文化的缺失,个人主义文化一直占据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并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而更要求尊重专业自、承认个体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和实现专业的自我发展。个人主义文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将教师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模式中,使教师几乎没有机会去共享教学经验,阻碍了教师之间知识与信息的流通与共享,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再生;也导致了教师必需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能力的培养存在局限性;同时,个人主义文化使教师难以获得来自外界的感情支持,职业孤独现象明显。
正是由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在愈加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主体性”、“人性化”要素的今天,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势必要走出个人主义文化的桎梏,向着为教师营造一个合作的平台,形成合作文化的发展态势转型。当把学校作为一个小的教育生态系统看待时,其中的教师群体即为一个特有的种群形式。在这个种群中,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生态学中种内相互作用的范畴,包括种内互助与种内竞争两种作用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强调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协作,已成为共识,关注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强调群体内成员之间内在的精神链接,强调共同理想、合作文化的形成。
2.从人为合作文化到自然合作文化
依据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的观点,教师的合作文化包含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Llre)两种不同性质的合作文化。人为合作文化是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主要的合作形式,它往往是政府或学校管理层行政命令的派生物,而非教师个体自愿自发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方式,由于教师个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良好的能量流动,其自身的生命力会有所下降,难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自然合作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合作文化,它往往被用于表达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合作文化,这种合作并非学校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教师个体之间基于自己的需要、信赖和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个合作关系。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的是为教师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精神相通、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的生存空间,使教师在协作和共享中找寻自己职业生活的本真意义,达到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标。
三、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个体自然合作发生机制
在自然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种群以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没有科层组织的限制,是一个以自组织为核心特征的复杂系统。这个自组织的种群形成与教师个体的需求有密切关联,同时离不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更新。
1.主体观的变革引发的教师专业发展开放性的需求
在主体性哲学思想中,教师作为其专业发展的主体具有绝对的唯一性。他们在主客二分原则的影响下,把周围的教师“客体化”,形成的是一种相互封闭、彼此隔离的状态。20世纪以后,主体间性哲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主体间性范畴内的主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具有相互平等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充分融合,体现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承认、对话与理解。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影响下,教师专业发展中客体的概念被淡化,教师主体开始从“我”走向“我们”,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指向教师种群对内、对外两个层次,要求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仅敞开自己的“视界”,而且進入其他教师的“视界”,形成一种对教学相对一致的看法,实现伽达默尔意义上的“视界融合”。
2.教师知识体系差异构成了专业发展的非平衡态
非平衡态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密度和能量分布具有差异性,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只有非平衡态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区域内能量的相互流通与共享。在教师专业发展系统中,能量以知识和经验的形式出现。随着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的变迁,人们已经逐渐开始习惯并接受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以社会性作为知识本质属性的看法,认为个体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取决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对于教师而言,尽管在专业发展中,通过师范教育、培训等手段获得了相对一致的个人知识,但每个老师的工作场景不同,因此,他们在工作中所细化、建构的情境化知识、实践化知识是有所差异的,主要体现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同,具有不同的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和创新程度不同;教师擅长的教学方法不同,具有不同的关于教学法的知识。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教师在一个种群中呈现出各具差异的生命活性,构成了教师种群的非平衡态,也保证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了自然合作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需要通过与他人建立彼此支持的伙伴关系,不断将分布于情境中的知识整合進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构建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更有生命力的专业发展。
3.学习观念的变革引发了教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知识观念的变更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将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教师都视为其知识的可能性源泉,并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构成一个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这一观念的更新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学习过程的改变。在斯法德看来,知识包括获得和参与两种主要形式;在莱文的理念中,认知是合作,学习是集体智慧的互动,不可能脱离合作的环境;而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中更是将学习还原到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会交互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内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以达到发展的目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教师的学习活动包括发生于主体之间的社会性活动以及发生于主体内部的个性化活动。学习的本质恰恰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于他人的知识、思想与自我见解之间的对话。这种学习是非线性的,是发散的、自由的、充满选择性的,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自然合作机制的又一产生要素。
四、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1.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框架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自然合作方式中,教师是自然合作的主体,教师知识是自然合作的能量基础,本研究以此作为基本理念,从这两个维度构建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1)维度1:自然合作的主体间活动方式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教师主体问的自然合作方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发生在教师个体之间的自然合作。在这种方式下,每个教师都是自然合作的主体,拥有专业发展的主动权、自;其二是发生在教师个体与教师种群之间的自然合作。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个体通过在其所处的种群中進行组织内学习的精细循环以及分享加工,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学习成果呈现在教师种群的面前,接受来自种群的意见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完成个体经验向理论性知识的过渡。
(2)维度2:自然合作的能量
在生态学的视域中,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能量的支撑,而在实践中,教师進行发展和合作的最主要的能量是其所掌握的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的自然合作方式,不仅可以促進一个独立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为教师种群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认为,教师自然合作的能量以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存在。
①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个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是教师对实践问题的真实反应,它具有如下特征: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针对特定情境的知识形态,难以被其他教师个体直接复制;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强调细节化的知识形态,每个教师个体关注的细节不同,对实践性知识的理解不同;实践性知识往往与教师个体的经验相关联,使教师个人反思的成果,其个性化特点显著,不易于交流和重现,因此实践性知识需要教师通过文字、语言等方式進行描述,完成其显性转化的过程。
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是一种典型的专业知识,是对实践性知识的抽象概括,可以用文字的方式進行描述、储存、分散和共享。理论性知识是一种公有化知识,在教师自然合作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被作为一个目标而受到教师种群的公开评估,并且只有通过储存和共享,才能实现其价值。
从实践性知识向理论性知识的转化,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中自然合作的能量流动方向,这也有助于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转换开始,建立一种有效的知识基础。
2.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依据以上的分析框架,本研究以自然合作的主体(教师个体和教师种群)以及自然合作的能量(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作为基本维度,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到,在教师自然合作是以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作为起点,通过社会化(将自己的个体经验呈现在共同体成员面前的过程)、组合化(将散落的知识点统整成明确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外在化(将以默会形式存在的经验表述为明确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和内在化(个人吸收已经形成的明确知识并将其个体化的过程)四种方式,最终形成教师种群的理论性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分享与扩散,达到教师个体和教师种群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目的。
(1)途径1:ABCD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索获得大量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联的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集中体现了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决策和行为的本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主动地对自己的实践性知识進行反思,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教师将个体经验中的隐性知识完成显性化过程,使得其具备共享的特质;其二,教师将显性化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出来,使其成为教师种群共有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在形式上依然是以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为主,但由于教师的工作情境、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转化为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了進行讨论、交流的基础,成为一种可以持续转化的知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博客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技术形态。博客的“五零”技术特点使得它可以方便地進入教师的工作和研究领域,利用在博客上写作的方式完成个体经验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并在网络中進行分享与交流。
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在具备实践性知识特征的前提下,被放置于一个教师群体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来自不同教师个体的检验、讨论。针对某一个实践性知识的讨论多以片段性、间断性的形式存在,此时,需要通过组合化的过程,将散落的知识点整合成明确的、结构完整的、可以被复制的、分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被教师种群广泛接受,完成由实践性知识到理论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往往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在教师种群中,不同教师个体贡献出那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作为知识转化的基础;第二,在教师种群中,对那些新的知识或观点進行讨论,并将其传递给不同的教师个体;第三,将新、旧知识進行整合,完成知识的区分、补充、组合和分类,使其符合理论性知识的基本特征。
经过组合化过程的教师种群的理论性知识是以被种群共同接受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具备了结构化的特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新的知识储备。教师种群形成的理论性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和扩散的作用,使其不仅成为种群内的知识,而且有可能成为种群之间的知识,形成知识的水平交错;另一方面,教师个体通过内在化的作用,将被种群认同的理论性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体理论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师个体知识循环的生态流程。
在途径1中可以看到,这是一种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基础,发挥教师种群的智慧力量,共同完善教师个体经验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可以经历一次完整的知识转化过程,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经由种群的认可和检验,内化为自身的理论性知识。不仅如此,以种群理论性知识出现的自然合作成果,具有可复制、可评估、可共享的性质,将成为其他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2)途径2:ADC
与途径1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途径中,教师通过“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个体的理论性知识种群的理论性知识”的知识转化途径,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努力完成个体知识的更新与转化,并在自然合作的过程中,将其传递给种群中的其他教师。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在组合化的作用下,教师个体一方面完成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另一方面则更大程度的依靠其已具有的相关理论知识背景,对新知识進行精细加工,通过同化对已经形成的知识片段進行强化,同时通过顺应的方式修改、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两部分的知识最终融合在一起,成为教师个体的理论性知识。
正如保罗·欧内斯特(Paul Ernest)认为的那样,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主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个体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因为发展的主要媒介是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的意义和社会协商。因此,在教师个体理论性知识形成之后,它将经历社会化的过程,被教师以著书立说或者公开展示的方式呈现到教师种群之中,供不同的教师个体学习、吸纳,成为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获得分享和扩散的广泛应用。
不论哪种途径的教师自然合作方式,在形式上都完成了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向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更加凸显了自然合作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在自然合作这个小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通与交换,自然合作的最终成果不仅可以反馈到每一个教师个体的成长中,促使其完成个体知识的解构或强化;而且将教师置身于一个有机的生态种群之中,强调以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为能量基础的种群的整体性发展。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合作能够增加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从一种个体性存在过渡为一个整体性存在,与种群中的其他教师主体结合为共同体,并在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中获益,在教师种群的持续性发展中形成“再生产性”的影响。而自然合作则将合作建立在教师个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更关注教师个体的自愿发展、自主发展,并依靠交流与合作为教师营造出一个有机的自然合作生态环境。本研究借用生态学中的种群生态理念,将教师个体视为教师种群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教师知识转化的角度构建出了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希望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探寻教师专业发展中依靠自然合作方式达到个体与种群双重发展的途径。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技术取向问题研究》(12YJc880080)、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美国虚拟大学发展研究》(EAA100357)及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2001011)的阶段性成果。
篇2
针对当下我国大学教学环境中的英语生态课堂展开分析和讨论,希望在了解和掌握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概念、本质,以及特征的基础上,实现对革新教学体制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关注到当下我国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开展的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理念认识上的缺失,以及教学方式和完善机制的缺乏,都阻碍了生态课堂的开展。本次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对策,实现对大学英语生态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本质;构建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和教育体制的完善。面对新课改的国家政策要求,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进行生态教学理念的融合,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进步需求,也能够提升教师的实际工作效率,对我国社会培养全面性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关注当下我国社会的大学教育工作水平,以及学生未来参与社会工作的具体需求,展开新角度的教学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次研究从生态教学的理论出发,根据实际的大学英语生态课程开展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观察大学英语的生态课程特征具有良好的教学引导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实现对大学英语生态课程的体系构建和完善,我国社会培养出全面的综合性人才。
一、大学英语生态课程概述
(一)大学英语生态课程概念
我国大学教育工作中的英语教学课程受到时间和教学效率的影响呈现出疲软的发展状态,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实际英语能力的培养,压降低了全能型人才的塑造工作效率。因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开展大学英语的生态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对相关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指导。生态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为了通过生态学的视角进行教育工作的审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希望能够坚持以动态的教学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提升需求。构建一种完全自然的教学和谐环境,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并且为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大学英语生态课程主要就是以互帮互助的原子进行自由的学习,结合实际的环境因素进行英语能力的练习和应用[1]。
(二)大学英语生态课程本质
开展大学英语的生态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态课程的本质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通过生态环境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掌握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和寻找答案的目的。在实际的学习和交流过程当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的能力提升,进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大学英语的生态课程环境本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的成长并成熟起来,通过实际的学习和交流建立一种良好的能量转换和循环过程,满足学生个体成长和集体转变的需求。也正因为此,大学英语生态课程成为一种不断发展和延伸的教育模式。
(三)大学英语生态课程特点
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化体系构建,主要就是观察到当下大学教育的现状,采取了完整性教学理念的植入,希望能够促进课堂每个环节的完善与发展。同时,生态课堂的教学工作还具备多元化的特征,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融合到一起,成为能够提升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式和方法。大学生态英语的课程还具备共生性,所谓共生性就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能够相互支持和提升,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关系。关注到生态课程的特征,不得不提到生态教学的开放性,正是这种开放性实现了学生对学习资源和能源的有效整合,满足了学生对知识源泉的追求。生态课堂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动态均衡性质,也是生态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从学生不断提升的语言能力中寻求可以释放的突破点,再到学生需要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和能量,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路径[2]。
二、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存在问题
(一)生态课堂理念认知不足
大学英语教学的工作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树立了生态课程的理论和实际教学体系,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大学英语生态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存在理念认知上的不足,影响了实际课堂教学质量的停滞情况。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移植在大学教学的环境当中,革新的教学视域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工作质量提升需求。在具体的生态课堂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教师和学生对于实际理论认知程度低下的情况,阻碍了实际的教学工作质量提升效果。教师对于学生实际成绩的缺失没有考量到信息关联性的问题,而还是停留在追究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失误情况。
(二)生态课堂教学方式缺失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存在生态课堂教学方式的缺失,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方案的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影响了实际的教学工作质量。大学英语的许多教学课程内容涉及到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锻炼,对听力的练习和对课程任务的安排。参考大学英语课程的实际内容进行情景的设计,要求学生进行交流等众多的学习环节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一旦忽视了课本内容与实际模拟练习情况的结合,就会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因此出现了生态课程教学方式方面的定位缺失情况,也给大学英语生态教学带来了制约和影响。传统的教学思维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出现了教学成绩落后的情况[3]。
(三)完善生态课堂机制不良
对于生态课堂的优化机制存在设计和完善上的不良情况,导致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落后和缓慢的发展现状。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方案进行课堂设计,但是实际的英语知识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存在落后的教育情况,影响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对于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应用,但是又存在对完善体系的设计问题,导致实际的教学工作缺乏乐趣,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培养,导致课堂教学的工作出现了失去平衡的情况,产生了无可挽回的教育工作缺失问题。
三、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对策建议
(一)树立生态英语教学理念
关注大学英语的生态课堂体系构建工作,要从实际的工作内容出发,正确的认识和树立生态外语教学的理念,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作为主体,进行相关工作的整合与完善。认识生态英语教学的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侧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丰富,认真的探讨和思考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完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完善,实现对教学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整合。考量到教师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应当认识到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需求,与相互依赖的发展模式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关注到学生对实际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需求,针对教学的环境进行生态化的设计,以构建良好的环境作为改善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主体,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奠定良好的科学教育引导体制基础。
(二)重视生态英语教学环境
重视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营造需求,从大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角度进行思考,结合英语知识进行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操作,关注人文环境对于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培养目标。大学英语生态课程的构建主要是为了完善传统大学教学的体系,在实际的教学引导工作实施过程当中重视对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培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结合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工作,实现对语言环境的模拟构建,促进学生更多的接触英语语言,及其背后的语言文化背景的等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完善多元化教学体系
完善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方面,通过对生态教学课堂的构建,能够满足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需求。完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时代进步意识,保证基础教育工作的良好发展与教学质量的进步提升。重视生态发展的教学原则,从实际的教学工作出发,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关系。保证对生态教学的充分理解,体现革新后的教学价值体现,进行教学体系的革新与发展。重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多元化教学体系完善的关键,也是未来教育工作发展的主体[4]。
(四)推动生态教学完善体系
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就是为了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从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互动的关系。生态教学的工作主体就是以复杂的关系结构进行运动与变化的发展,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并成为能够互相支持和互相推动的进步关系。大学英语生态课程的体系设计需要从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关系转变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关系当中,从传统教学的单纯模式转变为复杂、可变化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成为一种互助和支持的体系结构关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以此实现对生态教学体系完善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针对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视角进行解读,从实际的教育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当下理论开展存在的问题,选取科学的建议和对策实现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认知,在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开展过程中实现对理论依据的良好掌握和应用。其次,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生态英语教学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再者,在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中进行教育和学习,能够明显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最后,重视对生态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推动,是进一步取得教育工作成功的关键,也的促进我国社会对人才体系培养的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宋金花,施洋.教师话语在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中的功能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79-181.
[2]夏元芬.教育生态视阈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6:103-104+106.
[3]陈芸,王志国.基于师生互动合作的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9:61-63.
篇3
一、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办学生态
1 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其更为需要构建和谐的办学生态
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今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改革也将呈现出新的轨迹。高职院校将成为一方主办、多方参与,融教学、社会服务、科研开发等功能为一体,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提供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开放式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要求高职院校遵循市场的规律,营造和谐的办学生态。
2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的办学生态
从高职教育的管理来看,高职院校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重要力量,在完成办学规范与规模扩张之后,仍面临着如何办出内涵、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单一的政府投入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要求高职院校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以突破办学资源的瓶颈。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充足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量来自岗位一线的骨干、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配套条件作为保障。这些保障条件的获得,无法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完成,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实现。
3 行业、企业本身的发展也需要尽早介入高职教育
一方面,众多用人单位希望通过尽早介入高职教育,经过对在校生的遴选,以订单、工学交替等方式,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完成对准员工的岗前培训、企业文化熏陶等工作,降低员工培训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急需来自高校的智力支持,尤其是在一线岗位中,需要来自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技术指导等工作,以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智囊团。这两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和谐的高职教育办学生态,以建立起开放的人才培养平台。
二、“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 “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的教育生态学理论
共生态办学模式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与原理,结合学院的办学实践而形成的。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学校的外部环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与外部环境有关的各个要素可以看做是这个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将高职教育集团、校友及行业这些因子放在高职教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大系统中,可以构建一个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生态模型――这个模型可以称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2 我院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的动因
(1)长期的行业内办学基础。依托行业办学是学院长久以来在行业内办学形成的传统。学院在筹建高职院校之初,便由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签署了厅行共建协议。以此为起点,学院进一步依托行业办学,深化了与行业的合作。目前,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均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
(2)强大的校友力量可以充分利用。自1994年筹建以来的十余年间,校友总会与各地分会根据不同时期的金融、经济形势和学校、校友的发展情况,定期组织活动,按期换届,使校友会组织不断完善、健全。目前,校友分会已经覆盖到了省内各个地市,并因地制宜地成为学院深化与全省相关行业、企业合作的重要纽带。
(3)学院办学面向拓展的需要。基于拓展办学面向的需要与对行政主管部门政策的响应,学院发起组建了浙江金融职业教育集团。浙江金融职业教育集团是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龙头,联合金融机构、企业、金融研究机构、其他高等学校、3+2合作学校等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产学研联合体,并于2003年12月正式由浙江省教育厅批准组建。职教集团组建之后,在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和功能,推动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学院开展产学合作的主要载体。
上述举措以资源的凝聚、整合、共享为线索,为构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奠定了硬件与软件基础。可以说,我院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进行办学模式改革,是基于学院的自身特点与长期的实践、探索下的选择,是学院的传统与改革交织之下的必然产物。
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创新的实践
为更好地实现共享资源、凝聚资源、整合资源的愿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沿着“以行业为依托、以校友为纽带、以集团为载体”这一思路,本着“以主动换互动”的原则,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具体而细致的实践,保证了共生态办学模式创新成为一项涵盖理念、路径与实践等层面的系统工程。
1 以行业为依托,共享资源
(1)完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和产学合作委员会,共谋金融教育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培养优质的金融行业人才,学院在升格办高职之初便成立了由金融管理部门领导、专家组成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并与各大金融经营机构组成产学合作委员会。高规格的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与产学合作委员会进一步保证了学院在浙江省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培养一线从业人员和基层管理者的办学定位,强化了学院作为浙江省金融从业人员的主要提供力量及在金融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强化金苑培训中心功能,共育金融行业人才。为充分发挥职业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利用学院优质资源为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近几年来,我院积极强化学院附属机构浙江金苑培训中心的功能,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尤其是金融行业对经营层、操作层人员素质提高的要求,组织教师开展行业培训需求调查。近三年来,根据需求开发出了适合金融行业中层和员工的丰富的培训“菜单”,设计培训课题近百项。
2 以校友为纽带,汇聚资源、网聚力量、凝聚人心
(1)开展捐资助教,汇聚办学资源。十年来,校友会积极组织校友开展捐资助教活动,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在校庆之际,通过校友个人和所在单位的努力,共募集资金366万元,支持母校建设了计算机实验室、
语音室,配合母校资助兴建了浙江省金融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设立了教师出国进修基金,特困学生资助基金等。
(2)拉动行业支持,网聚各界力量。2000年至今,学院的事业发展有过三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每一次机遇面前,校友会都给予了学院大力支持。2000年,学院升格办高职,各地校友一如既往地给予母校关心和支持。在厅行共建协议的框架下,推动了人行杭州中心支行会同全省各金融机构及有关方面共同办好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会同有关金融机构为学院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院的专业调整、教学管理,提供有关金融业务的信息。为师生金融科研、实习调研创造便利条件。在学院新校区建设时期,许多理事和校友都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多家银行的校友们积极支持学院贷款资金,确保了学院新校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学院申报与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时,校友总会与各地分会主动寻求与母校携手,为母校提供智力、技术支持,为学院师生实习、实训及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3)做好共同育人,积聚金院文化。校友总会积极调动校友力量来帮助母校的教学和实践零距离的探索,在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母校利用校友资源成立了近200个校外实习基地,使现有学生的毕业实习都能在对口单位进行。通过校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在省内各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好评。
学院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后,在校友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发起了以“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校友上讲坛、百名校友话人生”为主题的“2300'’系列活动,使学院的校友文化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使金院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3 以集团为载体,整合资源
(1)拓展订单培养,切合行业标准。订单式培养是学院最富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在集团整体优势的推动下,众多集团内的金融、管理、房产及电子商务等类型的企业纷纷在学院设立订单班,大大拓展了学院订单培养的规模,使学院订单培养规模达到了2008届毕业生总人数的50%,成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载体,做到了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制人才,为开展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订单培养规模的逐年拓展,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与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的全面接轨,加强了企业与学院的联系,为学生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构建二级学院,融合多方需求。在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要求全面接轨的同时,学院依托集团载体,以二级学院的构建为主要途径,探索出了产学合作新方式。学院与浙商银行成立了培训l学院,各系部也相继成立了产学合作的二级学院,如:金融系与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农村合作金融学院与金通投资学院,会计系与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了众诚会计学院等。二级学院的成立完善了产学合作的载体,融合了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多方需求,推动了产学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成为共生态办学模式的有效组成部分。
(3)缔结产学合作基地,联合企业办学。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工作框架下,学院全面推进了产学合作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学院已经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缔结了近20G个产学合作基地。比如,学院于2006年9月,与下沙八家金融机构成立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下沙金融机构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与各金融机构相互支持,金融机构在提供实习基地、就业机会、教学素材等方面,学院在提供人才、员工后续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彼此的优势。
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的成效
1 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深入
“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学院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较好地解决了学院在办学规模扩张、强化内涵建设,特别是推进示范性建设工作中所需要的办学资源问题。
二是取得了出色的办学成绩,获得了政府、行业与社会的认可,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学院于2002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2003年取得浙江省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家优秀等级。2005年学院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金融教育先进集体,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就业优秀单位,2006年浙江省政府授予学院“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三是促进了一批教学成果的形成。学院目前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并有19本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选题。
四是推动了学院的高职教育研究,与办学模式探索实践相关的课题纷纷获得立项。
2 促进了学生优质就业
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浙江金融界从业者中每4人中就有1人毕业于我院。近三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吸引学院更多、更好的人才加盟,许多知名企业家,亲自前来学院授课,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真正与企业需求全面接轨,并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
3 示范性申报成功
在政府主管部门与行业、校友、集团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学院于2006年12月被列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领导与专家在审阅了学院的示范性建设方案后,纷纷肯定了“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和谐办学模式。
篇4
[关键词] 生态位;破坏性创新战略;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34-04
一、引 言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如何实现赶超战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技术跨越,一些学者提出了二次创新的思路。但是,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专利保护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领先性使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实现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已存在的实力强大的在位企业相比,后发企业资源基础薄弱。以企业资源基础大小来解释企业可持续优势和相互间竞争能力差异的RBV学派无法就后发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而组织生态学中里奇理论(niche theory)为后发企业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即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对后发企业而言,正确的战略选择将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 使“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态势。
二、组织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的回顾
组织生态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Spencer(1876)与Marx(1954)的选择理论。当时运用选择理论进行模型的构建对组织研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野(Burns,1988)。20世纪70年代,Hannan与Freeman合作的论文“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成为了组织生态学的公认开山之作,在此之前人们的研究更多关注于那些规模大的、有影响的公司,Hannan的直觉使他想到,行业中的企业具有多样性,除了那些大公司还有数以百计的不为人所知的企业,这些企业中就包括后文中所讨论的后发企业。
Hannan 和Freeman(1977 年)运用了英国生物学家J.Grinnell提出的生态位(niche)的概念描述了资源与组织发展的关系。Hannan&Freeman指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这个概念对环境资源空间特性与企业特质之间互动的客观关系予以描述,是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呈现出企业与环境之间实现的共生共存的均衡状态。企业种群占据特定资源空间形成基础生态位,由于彼此竞争,种群内的每个企业实际只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这就构成了每个企业的现实生态位。
企业所占据的现实生态位大小是由时间、位置、可用资源和环境因素这四个因素决定。现实生态位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空间与生存位置,也反映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对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内的生态资源的控制权的大小。
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企业的竞争来源于对其所处资源空间中生态位范围的争夺,在实际评价企业现实生态位大小时通常采用生态位宽度(E.P.Smith,1982;R.J.Putman&S.P.Wratten,1984)来衡量,这一概念反映了种群内企业对现有资源的掌控能力,由于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只发生在处于相同或相似种群间或种群内部企业之间,所以,在分析企业生态位宽度时,假定时间和位置参数为常量,企业生态位宽度将取决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竞争、整合能力以及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三、基于生态学视角下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选择
(一)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成功案例
在战略环境中占据有限生态位宽度的后发企业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处于明显弱势。竞争加剧使得生态位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位企业在动荡过程中既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也可能不复存在。技术升级换代与商业模式的革新,导致新的市场体系与盈利渠道的出现,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为许多后发企业创造了重要的跨越机会,技术变革将最终引发生态空间布局变化,促成后发企业居上取代在位企业获得生态空间优势地位。我们将这些成功案例归纳如下表1所示,这些后发企业的成立、发展、壮大并超越在位大企业,成为各个行业内屡见不鲜的常态。
针对特定环境下后发企业如何在规模、人才、资本等大多数资源条件远落后于在位大企业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的发展。Zhengzhou(2002)认为:尽管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曾属于其行业中的后发者,但对他们处于后发地位时的研究远不如当他们成为行业领先者时所做的那么多。
(二)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对后发企业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的获取进行了初步研究。哈佛大学的Amar V・Bhide教授经过广泛调研与长期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在新老企业替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后发企业中的管理者能够敏感、及时的攫取市场机会,并组织“相对贫乏”的资源进行大胆创新尝试(Amar V・Bhide,1996)。Bhide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自熊彼特以来的企业家学派理论,倾向于将一些难以解释的诸如企业增长、产业演进、技术创新等问题统统归结到企业家个人特质上去,这种解释合理且逻辑缜密,但在说服力上尚存在局限性。事实上,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中许多关键点并不在现有学者研究范畴内。鲍默尔提出“海森伯格原则① 适用于企业家行为”,即如果对某一企业家的行为与特质描述过于细致,“那么这种行为与特质就不再富有企业家精神。”
Pankaj・Ghemawat则利用博弈论建立了二阶段决策模型,论证了非连续技术在后发企业赶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Pankaj・Ghemawat,1994)。基于客户端小型交换机(PBX)市场上后发企业英特康公司对行业龙头AT&T公司的追赶与替代这一事实,Ghemawat在SCP范式下构建了在产品代际创新时企业的决策模型。他的研究表明:①产品创新导致的代际变化使后发企业获得超越机会;②低成本战略在很多条件下是后发企业赖以取胜的重要武器,因此后发企业乐于投资成本削减型创新,而在位企业却往往相反;③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在位大企业的创新意愿落后于后发企业。Ghemawat的结论印证了熊彼特(1942)的著名观点,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削弱在位企业对领先采用过渡性技术的积极性,也与Fudenberg和Tirole(1986)的基于激烈竞争创新假设上的经典伯川德模型的结论一致。
此外,DA Garvin(1993)从组织学习角度,Burgelman(1991)从组织适应角度,分别论证了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理。但这些理论无法较好的解释为什么领先的在位企业在资源占优条件下反而落败。而组织生态学却为后发企业赶超战略获得成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三)组织生态学中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理论研究
组织生态学认为,由于市场资源相对有限,具有相近生态位的企业生态位比较容易重叠(niche overlap),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争夺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而竞争。后发企业赢得竞争凭借的是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来自于企业对生态环境维度中生态因子的掌控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对所处的生态位进行改造或拓宽以保持其现实生态位与其他企业所处生态位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才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适应环境、获得相关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因此创造出更多的企业
价值。
由于现有生态位空间的竞争激烈,彼得・德鲁克(1973)认为中小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位中的有效地位② ,这个小生位按其产生机理,可以分为:自然小生、空白小生位、潜在小生位、协作小生位、服务小生位、专知小生位。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生态位分离即生态因子的异质性,根据行业特性与自身特征,选择与竞争对手的生态因子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实现生产与经营方面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最终获得小生位。这些的赶超战略很多,比如错位经营战略:在“经营时间”上错位、在“经营功能”上错位、在“经营空间”上错位等,从而实现生态位分离,彼此错位经营,相辅相成,避免价格战、产品战和广告战,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破坏性创新战略则是其中一种生态位分离的战略。
四、后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战略
根据Christensen(1992,1994,1997,2003)等人的研究,破坏性创新是一种非持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创新,初始时通过向新兴客户或低端客户提供低价便利等独特的价值得以进入非主流市场。随着产品性能的改善,它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最终成为新的市场技术主导。破坏性创新颠覆了行业传统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建立了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是后发企业实现赶超的有效
战略。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本质是后发企业适应现有资源环境,实现生态位的分离获得部分资源,继而通过性能提高,而最终侵占竞争对手的生态位的一种错位战略。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的错位方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低端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低端破坏是指在原有生态位环境中,对处于价值网中最底端、最无利可图、 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性破坏。例如20世纪30年代,平价超市的出现对百货公司的破坏,当平价超市利用低端破坏向百货公司发起进攻时,不断吞噬零售业市场份额时,百货公司发现自己处于降价与否的两难抉择中:如果自己随之降价并为节约成本而减少服务时,则对购物氛围要求较高的顾客会大量流失;如果不随之降价,则实惠偏好型的顾客又会大量流失。最后,百货公司通常的选择是放弃被攻击产品,将更多的货架空间转向获利率更高的化妆品或流行的服装产品,这种转移虽然暂时保持了百货公司的盈利水平,但也为下一次的低端破坏留下了空间。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从本质来看只是革新了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开辟新的市场,其通过低成本策略吸引了在位企业看来最不具影响力的客户,进而不断壮大客户规模。低端破坏不只是单纯的成本压缩,而是在对消费者价值偏好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没有额外效用的组件或功能的减少来降低成本,并将这部分节约的收益让渡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总效用,从而获得客户资源,实现生态位的分离。
(二)新市场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新市场破坏创新是指将创造全新的客户价值感知体系,从而将原来不存在或潜在的消费群体变为实际的市场份额。新市场破坏创新的最初体验者都是不具有相关消费经验的客户――他们之前没有使用过与之相似的主流产品的经验。比如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就属于新市场破坏,因为它使之前没有复印经验的客户开始方便的在办公室复印资料,而不是将原件拿到专门的高速复印中心由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新市场破坏创新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与主流产品进行竞争,而是努力扩大自己产品的异质性,争取潜在的消费群体。Christensen认为新市场破坏虽然在初期并不与主流产品发生激烈竞争,但随着创新产品性能的改进,其最终足以让顾客脱离原有价值结构,进入这个起初从最不挑剔的市场层级发展起来的新的价值网络。破坏性创新不会主动侵犯主流市场的生态位,而是使客户脱离这个主流市场而进入新市场的生态位,因为这些顾客会发现新产品要比旧产品更加便利。
(三)混合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第三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是混合式破坏。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是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综合体,事实上,Christensen认为大部分的破坏性创新都带有混合特质。比如,西南航空公司实际上是通过混合性破坏获得高速增长的。它最初以不乘坐飞机的顾客作为目标对象--也就是以前经常使用小汽车或公共汽车的人群,但西南航空公司同时又从主要航空公司的价值网中的低端市场拉拢了大量客户。嘉信理财公司也是一个混合型破坏者。它采用了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从全程服务商(收费较高)那里掠夺了部分客户,但是它又通过吸引那些过去的非股票投资者――比如学生,开始购买和交易股票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
五、小 结
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态位的差异。后发企业在既有的生态位宽度下,如何实现生态位的扩大或生态位的分离,开辟新的生态位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多样,而破坏性新创新战略是后发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破坏性创新战略是通过低端破坏、新市场破坏、混合破坏等多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位的差异,从而使后发企业适应了环境的限制,获得了更多资源,形成了新的生态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的生态位的形成也可能是技术中断的结果(Brittain&Freeman,1980)。Tushman 和Anderson(1986)认为,由技术变革而导致的产品替代会损毁现存公司的能力。诸如水泥(1872)、定期航线(1924)和平纸复印(1959)等新的产品种类的出现则要归结于基础技术的创新。后发企业基于基础技术上的破坏性创新战略促进了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上的投资收益持续提高,促成了生态位的差异,并创造或进入了新的利基市场,扩大客户的规模(Thomond & Lettice,2002)。
[注 释]
① 海森伯格原则又称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原理,是海森伯格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起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反映粒子轨迹无法进行精确测量与描述,观测者本身的介入有可能改变观测的结果。后被引入社会学领域,用来指代那些难以观察或深入测度的事件。
② 彼得・德鲁克(1985)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其正式提出了小生位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组织死亡理论研究[J]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8) .
[2] 彭璧玉. 资源分割与产业组织的演化[J] .学术研究,2007( 2) .
[3]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设立理论研究[J] .学术研究,2007(3) .
[4] 胡晓军,杨锡怀. 基于生态学的企业竞争要素及策略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
[5] 郭 政.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
[6] 王志玮. 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
[7] Christensen,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8] Christensen,Clayton M. & Overdorf,Michael.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isruptive Chang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2):66-76.
[9] Christensen,Clayton M.. Why Great Companies Lose Their Way [J]. Across the Board,Oct1998,35(9):36-41.
[10] Christensen,Clayton M.; Raynor,Michael E. ;Anthony,Scott D.. Six Keys to Creating New-Growth Businesses [J]. Harvard Management Update,2003,8(1):3.
Latecomer Firms' Destruc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Niche Theory
Guo Zheng 1, 2,Ji Dan 3
(1. 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2. Shanghai Academy of Quality Management,Shanghai 200050,China;3.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篇5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三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2.湿地√
二、问答题
1.地球上有哪几个主要的生态系统?
2.什么是热带雨林,其主要植被特征有哪些?世界有哪三大主要热带雨林?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植物地理预测法则
二、问答题
1.简述均衡大陆植被模式。
2.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有何规律?
1、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
A.热带雨林
B.湖泊
C.温带草原
D.荒漠
2、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3、生产力和生物量的生态系统类型是(B)
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
4、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5、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篇6
【关键词】学生组织;态度;发展状况
引言
当代高校学生组织数量多不胜数,每个高校里都有学生组织。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变成了引导式教学,甚至是希望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大学生群体逐渐发生变化,价值观念也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悄悄变化,学生更渴望自己的个性能被发展。在学生组织里,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团体的凝聚力也可以在这里得到体现。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去参加的学生组织,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学生组织态度及学生组织发展情况。
一.学生组织的作用
现代学校中的学生组织多是由广大学生选举产生,也应为广大同学服务,并要纠正自身的一些错误思想。学生组织应把自己当成纽带桥梁,以使师生间有更好的沟通。学生组织凡事要以学生为重,一切从学生自身出发。在处理事情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处境,从而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基础。学生组织的成员在自己的班级中既要服从班级的管理,又要积极地帮助其他班干部管理班级秩序,组织班级活动,树立良好的会干部形象,这样才能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个学生创办的组织,学生工作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老师。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学生也应该有自身的理性思考,将老师的指导与自身的理性思考相结合,既保证了学生组织工作的正确性,又保证了学生可以在这个组织中充分的锻炼自己,发挥个人特长,为集体的活动提供优势。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工作,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更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对学生组织的态度
1.学生对学生组织的态度
(1).进入学生组织
对于支持进入学生组织的同学的各种想法,将其整理即形成以下几点。
第一,从大学学生组织制度来看。往往大一时只能做个小干事,一方面是因为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活并没有完全适应,很难拿出精力来管理组织的事务;另一方面新生对自己所在组织的工作职责并不清楚。大一时,老生往往会多承担一些工作,因此新生加入学生组织就不会过于影响学习和生活,只需要花一些精力去了解部门情况和工作。大二时,学生已经很好的适应了大学生活,可以做到在不影响学习生活的基础上参加组织活动,并可以开始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大三时,有些人成为主席,这就更需要有良好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二,在参加各种学生组织面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做到脱颖而出。新生入学时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就需要好好表现,凡事要积极一点,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比如要在老师面前要积极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同时要做到把握说话的分寸,给人以沉稳的形象。久而久之,这种行为从刻意的变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尊重他人也赢得他人的尊重。
(2).反对进入学生组织
反对进入学生组织的同学同样不少,对于他们的想法也整理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认为从学生组织中出来的人大多没有真才实学,更多的是只学会油嘴滑舌,尔虞我诈。得到的锻炼是有,但更多的是学会阿谀奉承,欺软怕硬,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严重负面影响。
第二,新生们在最初都是认真地选择并且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组织中去,都希望能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彩添色,但慢慢地他们都会发觉他们所想的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基本上规律就是:学生组织所选择的人都是干事情的人,新生所要做的是多做事少说话。因此在第二年时大部分因理想的棱角被磨钝了而自动退出。
第三,认为参加学生组织并且达到一定高度时会让人养成不好的习性。比如有人当干事的时候很低调,可是当其得到了理想的位置的时候,会把所有工作交给下面的干事,而自己却不作为。这样的学生干部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干部的意义,更是玷污了整个学生组织的良好形象。
(3).对是否进入学生组织保持中立
这一方的同学往往是取决于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和政策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有些学生也很担心自己能否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旦办事没办好或者没有什么作为的时候,同学们的评价就会差,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而当工作或者活动做的好、办的漂亮时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及赞赏,自信心也得到加强。但要牢记不要在学生组织的事情上过分亲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于一个新进的成员,首先要判断好了环境,再去适应环境,在一个新环境里,要判断别人所处的位置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因为学生组织的形式也是有些类似于社会上一层一层的上下级关系的。正是因为各方面原因,一些想要获得锻炼的学生,害怕自己一旦进入学生组织会无法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致使这些人对是否进入学生组织表中立态度。
2.教师对学生组织的态度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者,导航人,自然是希望大学生能在高校中发展的更好。在学校的组织活动中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自己。所以,教师支持学生组织的创立和发展,并且希望学生能在学生组织中得到锻炼。但是,也常常会发生一些学生因为学生组织的活动而请假不去上课或者直接逃课的事情,教师希望学生在锻炼自我能力的同时,也能学好学生自己的专业课程。
3.工作单位对学生组织的态度
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作单位需要需要的是能自主思考、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现在的单位,除了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用人单位也很看重。而大学生的能力,就是在学生组织的工作中一步一步锻炼出来的。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人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领导告诉你去如何解决,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领导告诉你,那你还有什么竞争优势呢?用人单位又有什么理由只选择你而不选择其他更有自主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才呢?所以,工作单位也是相当认同学生组织的工作。在学生组织里,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渐渐开始体会社会上的一些相处模式。
三.学生组织发展状况及对策
1.现今学生组织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1世纪是一个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同样也是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在高校对高素质高质量高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学生组织已成为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重要团体,它不仅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调整了他们的知识结构、陶冶了自身思想情操,增强了艺术修养,而且还增强了他们自身的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密切了人际关系、增进了身心健康、锻炼和培养了多种能力。但是,学生组织由于是学生创办运行,其工作主力是学生。大学生们虽然都已经成年,但在很大程度上心智还不够成熟,人格还不够健全,在遇到事情时很有可能会情绪大于理智,由情绪主导做出来的事情很有可能很难使人满意。也就会完成不了工作甚至产生更大的坏的影响。对于学生组织的选择盲目的追求兴趣或目的性太强并没有发现加入学生组织真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对学生组织态度的调查存在着不容小觑的重要性,是一个急待发现与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组织发展状况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多,不过历史发展到一个新时期,各大高校的学生组织也有了全新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着重调研新时期学生组织的发展特点的研究刻不容缓,现在社会非常需要这样一个研究来总结概括出新时期学时组织的发展状况。
2.关于学生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对于部门建设与发展
第一,学生组织的各个部门,大家需要亲如兄弟般团结在一起。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要切记主席部长要做好榜样。如果一个部长,一个主席不带头做好某件事,那下面的干事很难做好,而只有一块去做好一件事情,才会体会到那种成功的感觉。因此,不团结,和这个部门的带头人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公平的对待部门里的每一个人。想要带出好的接班人,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对所有干事一视同仁,把我们自身所会的东西倾心交给每位干事,而每位干事今后的表现才能够决定了他是否值得部长去帮助和提携。把被动的去选择看重谁,把工作交给谁去做,变成干事们积极的去表现,主动的去工作,这才能使学生组织的工作事半功倍,这才是学生组织可以很好得发展的前提。
第三,作为干事,学生也应当认清自己的目的和立场。学生一开始进入部门,不少是为了获得加分。在这里,学生需要认清,加入部门,是可以获得加分。但是,加入部门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锻炼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做到临危不乱,有条有理地将问题解决。并且,在部门里,也可以认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家在共同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也是一件相当激动人心的事情。
第四,作为老师也因当给予一定的指导。大学生虽然都已经成年,但还未真正进入社会,未曾深入了解过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对于新入部门的同学,老师也应当从一些小事开始锻炼学生,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能力,并且锻炼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及防骗能力,使学生在为部门做事时能更加平稳安全。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30-3
0 引言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要使志愿服务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载体发挥其真正作用,需要大学生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志愿服务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常态,经常不断地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源源不断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践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为开展志愿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简政放权、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因素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志愿常态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学生志愿常态化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体系建设。志愿服务常态化是促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内化有效途径。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知行矛盾相当突出。志愿服务是一个载体,实践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志愿服务常态化。科学组织管理是当前解决志愿服务常态化障碍的必要途径。现阶段,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1 志愿服务理解不到位,志愿服务的定位不正确
目前,有许多志愿者仍然受传统观念影响,把志愿者活动等同于助人为乐,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老人、病人、残疾人,并不是全体社会大众。同时,志愿服务内容较单一,服务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达到一个正确的供需关系。例如,有些服务对象需要物质给予,有些服务对象需要精神陪伴。再例如,有的服务对象是社会边缘人群,因此志愿者可怜他们,把自己的帮助看作是对他们的怜悯,这样就造成了人格之间的不平等。这样的现象与我国志愿服务模式不长期、不常态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长期的结对关系,可以让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所需,将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即使志愿服务者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继续志愿服务活动,那么也可以将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整理记录在档,供接下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正确进行服务活动。
1.2 志愿者与高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现今,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大都设置在团委下面,由团委管理。这种情况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通常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完成团委交给的志愿服务任务。志愿服务形式大都以完成任务的形式,事项一过也就结束了,例如大型赛事。同时,各团委会在三五学雷锋日前后组织学生学雷锋,于是就出现了大家一窝蜂涌向福利院、敬老院,出现老人一天洗5次头,剪10次指甲这样形式主义的“学雷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乐于真的开展志愿服务,也并没有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多大的乐趣,对于志愿服务,他们的理解是“要求”。二是团委放任不管,学生零零散散参加一些志愿服务,参与面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时间随意,成效也不显著。鲜有一些对志愿服务保有高涨热情的优秀学生可以成立小范围的志愿服务队伍。从典型案例来看,没有学校的支持和正确指导,很少可以发展得比较好。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志愿者组织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要建立一个常态化的机制,还需要明确志愿服务组织和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高校在他们之间要起到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内容越来越多,从国外社会发展经验来看,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公共治理是一个必经途径,需要政府等提供相应的社会资源,搭建相应的社会关系。大学生志愿组织又由于成员的社会经验不丰富的特殊性,需要高校与相关部门牵线搭桥,并帮助联系或给予一定的基金支持。
1.3 保障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成效不显著
首先是缺乏经费保障机制。服务期间形成的交通费等必不可少的费用由谁承担,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是一个尴尬的状态。其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主要采取激励方式大致上是榜样激励,或与评奖评优、入党进行挂钩,前者激励方式单一,后者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再次,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在志愿组织管理过程中,成员的招募、培训、流动、退出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参考标准,如果对志愿服务的好坏没有一个一致的考核标准,活动结束后也没有深刻的总结和反思。
1.4 志愿服务的环境不够优化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志愿服务才能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因为奉献而得到的精神满足。加大对志愿服务文化的宣传力度与教育,树立志愿服务的品牌,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志愿文化,致力创造一个推崇志愿服务文化的社会大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可这将影响到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
2 丽水市L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特点
浙江省L校爱心乐园成立于2008年3月,8年时间中,一批批志愿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爱心乐园”也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2.1 理念常态化
2.1.1 爱心乐园志愿服务文化培育
发掘先进典型,编写校本教材《爱的教育》。学校把“爱心乐园”项目中涌现出的先进道德典型,编著校本教材《爱的教育――高职生先进典型成长的思考》公开出版,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配套教材。
2.1.2 组建志愿服务宣讲团
选取志愿者组成宣讲团,宣讲内容为志愿服务故事,或利用晚自修时间到每个团支部宣讲,或召开专题报告会进行宣讲。
2.1.3 建立“爱心乐园”网站,网上网下互动
2.1.4 项目整改与包装
各项目基于“常态化”理念,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例如大学生新苗人才科技创新项目、校本课题等等,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调整服务内容。
2.1.5 每年一度“爱心文化节”
以三月为节点举办“爱心文化月”。举办“成果图片展”、“爱心大使评选”、“爱心日记”等系列活动。6.将爱心乐园介绍放入新生始业教育环节。在新生的始业教育环节,有两个传统项目。
2.2 组织常态化
2.2.1 管理体系
爱心乐园由学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学院“爱心乐园”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实行全校一盘棋的协调机制,统一调配各管理执行力量,有效协调团委、学生处及各爱心基地的工作交集。其次,各项目指派专职教师一人,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再次,项目中学生干部队伍构建完备,实现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实践学生自主管理。
2.2.2 队伍体系
由于服务内容并不相同,五个项目的运行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志愿者招募,再由项目管理者实施管理。下设各个部门,各部门各行其责,完成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另一种采用志愿服务招募,按团支部组成各个服务小分队,以团支部与家庭户结对的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实行固定式服务模式,到毕业实习前转接新进大一学生。另在团队志愿者中选拔优秀分子构建学生干部队伍,行使管理。在经费上,学校设立专项爱心基金,爱心项目产生的费用从爱心基金中支出。
2.2.3 绩效管理体系
主要采取积分制和素质拓展学时制,两种制度大同小异,现选取素质拓展学时制进行介绍。①岗位学时制。开设志愿者系列培训课,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申请入党的学生必须争当志愿者。②活动学时制。参加志愿服务一次核算1-2个学时。至参加活动开始,即以“先锋卡”记录学时数,作为学生入党各阶段的考核凭证。
2.2.4 激励制度
正激励方面的制度有:①举办“爱心大使”评选活动,每年在志愿者中从下至上评选出十大校园爱心人物。②在学生干部选拔中优先考虑志愿者服务经验者。③积分兑换,志愿者经过志愿服务都可以积累积分,积分达到兑换标准时,就可以到实体超市兑换物品。④从志愿者中选拔爱心宣讲团成员,宣讲团成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讲。
负激励方面的制度有:①评选五四红旗团支部必须为志愿服务开展的较好的团支部。②参加业余党校、推优入党等各阶段要达到一定的服务学时。
2.3 基地常态化
2015年初,学校在原有爱心乐园工作用房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建设“爱心乐园”建筑群。“爱心乐园”建筑群整体采用园林式设计风格,分工作区和文化广场两个部分,房屋采用徽派建筑设计,黑瓦白墙、木质门窗,古朴传统。文化广场以舞台和园林相结合的设计,可供学生开展小型户外文体活动和停留阅读等。
3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3.1 转变理念,鼓励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
3.1.1 改变管理理念,树立开展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有利于汇聚社会公共资源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以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平台。志愿服务不再以前简单意义上“学雷锋,做好事”,“哪里有需要,就去帮忙”。高校应转变原来的志愿者工作理念,从等待分配志愿者工作任务到主动开展志愿服务,从“游击式”节点日志愿服务到“常驻式”日常志愿服务。把志愿服务视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一门德育必修课,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将增强公民意识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在具体形象的日常生活中去内化社会主义核价价值观,在实践中追求人生的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3.1.2 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加强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
在传统思想中,“天下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等在社会大众中影响颇大,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有些人不认可志愿行为,认为是一种“傻子”的表现。有些人认可志愿,但却怀疑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是出入某种要求,为了某种目的。另外“志愿服务”在我国,通常还会和传统概念中的“布施”混淆一起,也就是传递着这样的一种因果关系,“因为你贫穷、落后,所以你需要帮助”,因此,还有一些人认可志愿服务,也相信志愿服务的服务行为是出于好心,但是因为“面子”、因为要“自强”,往往拒绝接受志愿服务,得不到服务者的认可和理解。社会大众,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公众舆论应大力宣扬、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矫正社会大众与志愿服务的错误认知,高校也可在大学生入校开始,宣传、倡导志愿服务文化。
3.1.3 转变服务理念,保持志愿服务的创新性,做公益“创客”
志愿服务过程中,要注重服务内容的创新,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服务对象需要,不能一味地只给予物质帮助、提供义务劳动。转变服务理念,以原来的保障型为主的服务理念转变为发展型为主的服务理念,由原来的关注物质需要转向关注精神需要、发展需要。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更符合社会发展。
3.2 完善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组织制度化可持续发展
3.2.1 建立以提升为目的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除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然以教育学生为目的,就要在全力推进建设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当中,转变工作推进模式,由原来的志愿服务活动由学校教师推动转变为学生参与主体的推动。转变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从原来的部门落实到全校浓厚氛围。着重做好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注册和志愿文化培育工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关注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2 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记录制度
从志愿服务活动开始以来,记录志愿服务时数也志愿服务管理中一大难题。大学生志愿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尤其是在这一时期,他们关注与自身活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有长足的发展,志愿者服务行为的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无论是采用会员制记录还是学时制记录,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有效反馈与量化,以供科学管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有很多这一方面的先行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如定位、志愿服务地图、志愿服务手环等等方式记录志愿服务时。例如手机APP,智慧化、全社会化的记录方式,可以解决志愿服务时间段不相连、空间不融合的阶段性记录缺陷,想要累计记录一生当中志愿服务活动的愿望在大数据时代一定可以实现。
3.2.3 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激励制度
在志愿服务组织中核心是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不能刺激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命力本身就会丧失。虽然我们强调奉献,但出于教育目的,早期的激励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来说,激励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推优入党;二是奖学金加分。两项激励措施在校内是对学生是有效的,但是主要针对的还是较优秀的学生,对于不想入党也不想拿奖学金的学生来说,激励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增加精神激励措施。另外,两项激励措施不具备延续性,志愿文化的培育是期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在毕业以后,仍能将志愿服务行为延续下去,这也是高校做志愿服务工作教育目的的真谛之一。利用智慧平台,从参与志愿服务开始就一直累计记录志愿服务学时,并与社会相接轨,利用志愿服务时数兑换社会性志愿服务代币,利用代币参与社会化激励活动。这将是今后激励的发展方向。
3.2.4 建立以服务为基础的保障制度
强有力的资金、志愿者权力等保障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后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联手,从原来只有学校“单兵作战”转为学校、社会、政府多方携手联动,共同为志愿服务提供各方面保障,让志愿服务服务无后顾之患。
3.3 拓展平台,汇聚创新力量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1 项目包装,使服务品牌有社会效应
当然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当中,需要高校思考怎样将志愿服务项目做出品牌效应,让当地人民和企业提到志愿服务时可以想到这个服务项目,愿意将自己的一分力量贡献给这个服务项目。
3.3.2 建设基地,使服务文化有阵地依托
结合项目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基地,一方面彰显学校对志愿服务工作得重视,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另一方面,基地的设立,汇聚学校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在爱心阵地交流经验、分享对生活的感悟,使爱心阵地成为学校的一个学生活动中心、文化阵地、教育阵地。
3.3.3 创建第三方平台,使服务资源合理优化
打造枢纽型第三方平台,志愿服务工作也要适应社会治理向“共治自治”发展的要求,构建与社会多元共治体系相衔接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以柔克刚、温柔渗透的柔性治理作用,统筹整合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社区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供给的有效对接。在智慧终端,深化组织枢纽、资源枢纽、人才枢纽、知识枢纽、服务枢纽等功能,建立供需对接的信息库和人才库,促使志愿服务需求、项目以及人才得到便捷高效的匹配。
参 考 文 献
[1] 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50-54.
[2] 王为正.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3] 柯凤华.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构建[J].人民论坛,2015(9):148-150.
[4] 张辉.大学生志愿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违约;退出
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全面实施以来,大学生村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力量,但在施行过程中,也暴漏出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村官“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角色,背离计划初衷的工作现状,得过且过的工作心态,以及由以上问题所导致的村官违约流失现象的出现。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良性运行,除了需要正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所遇到的问题外,还需要寻求有力的举措,建立服务期内的大学生村官的动态退出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施行初衷。
一、服务期未满的大学生村官违约流失
大学生村官上岗之初,一般需要签订为期3年的聘用协议,聘期结束后,按照《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大学生村官可以选择担任村干部、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5条出路有序流动。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大学生村官选择了服务期内违约,提前退出大学生村官岗位,或是隐性违约,人浮于事,得过且过。据笔者调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也代表着违约的三类大学生村官。
其一,大学生村官的“跳板”心理。这一“跳板”心理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目的具有一致性,均是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从宏观上为立志于投身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提供建功立业的平台,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某些大学生的“跳板”心理则是从自身考虑,借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跳板”暂时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进而进一步选择自己的职业路径。这一类大学生村官,我们称之为“身在曹营,心在汉”型,一旦机会出现,必然选择退出。
其二,尴尬的工作角色。也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人,要么在镇机关里打杂,要么偶尔去自己所属的村庄逛逛,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也无法融入农村。工作的身份无法获得周围的认同,总被别人看做临时的志愿者。有感于自己尴尬的工作角色,情绪上失落,就想着早一天离开大学生村官岗位,寻找更有价值的工作岗位。这一类大学生村官,我们称之为“反差失落型”。
其三,经济压力大。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许多男性大学生村官均反映生活压力大,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仅能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无法进一步满足自己成家立业的需要,而且待遇缺乏激励机制,看不到未来。现实的生活压力,也使得这部分男性大学生村官提前离开岗位。这类大学生村官我们称之为“压力山大”型。
对于大学生村官所表现出来的违约倾向,绝大多数的当地乡镇政府则抱着鼓励、支持的态度,为大学生村官违约大开绿灯,甚至为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提供便利,设置专门的学习空间,减少或是不安排工作。这样的态度也助长了大学生村官违约现象的出现。
虽然,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违约,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但无序的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违约现象,将会显著的蚕食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应有之意,有损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根基。因此,针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流动的主观需求,有必要建立动态的退出机制,一方面,满足部分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意愿,另一方面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
二、建立大学生村官动态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观价值取向的客观要求
前文已述,对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类型的大学生村官,他们的主观价值取向并不是为了融入农村,建设农村,而仅仅是将大学生村官作为“跳板”,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这种主观上的价值取向将在客观上导致退出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不确定性增加。人的主观价值取向具有稳定性与多变性相融合的特点,人的逐利性与自私性是这一矛盾的根源。因此,通过宣传教育,大学生也许会产生投身于大学生村官事业的美好憧憬,形成相对稳定的主观价值取向,但是家庭、社会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会影响这一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进而转向多变性。而客观的判断标准无法准确获知或判断大学生村官主观上的真实想法,也即无法完全杜绝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违约的现象。为此,必须正视大学生村官服务期内违约现象,建立相应的机制予以规范,实施一定的措施予以引导,尽可能的确保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和作用发挥。
(二)实现大学生村官设立初衷的需要
李源潮同志在给大学生村官李伟、戈新化、王红兵的回信中,明确指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经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所以,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因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初衷在于建设新农村、培养基层人次,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服务期未满即离开大学生村官岗位现象的出现,明显违背了这一初衷。不仅如此,由于大学生村官是通过选拨性笔试、面试聘任的,是有名额限制的,中途退出的大学生村官不仅使自己放弃了投身农村、建设农村、成长成才的机遇,更是剥夺了那些真正想投入农村、建设农村而考试不利的大学生的成长机会。一边是浪费机会,一边是渴望机会,而没有机会,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从这一层面而言,建立动态的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就要及时剔除投机于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的不合格大学生村官,从而为更需要的大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初衷,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
三、实施大学生村官动态退出机制的思路
(一)合理变通合同期限,明确违约责任
当前,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均需要与当地人才中心或是乡(镇)政府签定为期3年的村官聘任合同。但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在聘期内即选择离开村官岗位,而且违约责任几乎为零,三年的聘期形同虚设,这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大学生村官中途退出的问题。面对形同虚设的三年聘期,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动态退出机制时,有必要合理变通大学生村官的聘期。笔者认为可行的思路为第一年为基本聘任期,后两年为弹性聘任期,三年后大学生村官按照《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示的五条出路,实现有序流动。
第一年的基本聘任期中,依法明确一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内大学生村官和聘任单位均有权放弃村官或是辞退村官,而不承担任何责任。明确一个月的试用期目的在于给尚未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工作职责的大学生村官一个缓冲期,这也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试用期内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情况,及时开始大学生村官的第二轮补招工作,补招可以依据第一轮大学生村官选拨笔试、面试的综合得分排名,在退出名额内依次聘任新的大学生村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有志于从事大学生村官事业的大学生第二次机会,将更合适的大学生村官招进了,将不适合的大学生村官送出去。试用期过后的基本聘任期内,则要明确违约责任,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违约成本。两年的弹性聘任期,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志于投身农村建设,而不得志的大学生村官设立的。他们有着投身于农村建设的热情,但性格、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却不适合在农村发展,因此设立较长的两年聘任期,在弹性聘任期内,大学生村官可申请离开大学生村官队伍,而不视为违约。
(二)建立评价体系,回归“村官”本色
不可否认,许多大学生在报考大学生村官时有着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跳板”思维,曲线就业的心态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报考动机。而之前成为大学生村官的毕业学生中途退出后成为公务员,进国企、进事业单位的消息又间接的强化了这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出于追求就业率的考虑,大学一线工作老师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表面上看是对大学生村官身份的短暂性肤浅认识及对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的集体缺失。实质上则是大学生村官在施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
据笔者对连云港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很多大学生村官缺乏归属感,认为自己仅仅是服务期三年的匆匆过客,周围的人也多有这种想法,认为大学生村官不是“村官”,仅是短期服务的志愿者,呆不久,也呆不下,因此肆意截流大学生村官为机关各部门打杂。实施大学生村官的动态退出机制不仅是对当前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灵活变通,更重要的是以动态退出机制的建立,倒逼村官角色的回归。
在两年的弹性聘用期内,要实现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回归,建立双管齐下的评价考核体系则是必须的。所谓双管齐下,也即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考核和对大学生村官所在乡镇政府的评价考核。对乡镇政府的考核重点在于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引导、工作安排等,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考核则在于其服务的农村事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成效。倘若以此思路能将这两类考核落到实处,即使不能形成大学生村官人人在农村建功立业的景象,也能看到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体验农村、服务农村的身影,从而达到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设立初衷。
(三)设定流动方向,积极引导
前文已述,一年的基本聘任期是附带严格违约责任的大学生村官考察期,目的在于规避大学生的投机心理。而后两年的弹性聘任期则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大学生村官的一种关爱。对于确实无法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大学生,与其强制性的摁住他们,将其限制在本已无缘的大学生村官事业中,不如适时的干预,积极引导他们去寻找符合自己职业取向的新工作。
其实,当前许多乡镇政府已经在开始这项工作,比如设立专门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室,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等。这些措施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做,只是进行得太早,无意中扰乱了大学生村官的志向,搅动了他们本就不安分的心。因此,实施大学生村官的动态退出机制,对大学生村官未来职业走向进行积极引导必不可少,但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流动方向的设定,流动岗位的选择,职业取向的干预、必须针对两年弹性聘任期内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而且这种引导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提前离岗的大学生村官,为保障其基本生活,应发放一定量的离岗补贴或补发两个月工资,以淘汰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对于各阶段考核优秀、表现突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且愿意继续留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应出台政策鼓励其续聘大学生村官。并对续聘的次数和年限进行明确规定,续聘达到一定年限,考核优秀的,直接转为基层公务员”。
参考文献:
[1]崔家新.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连云港地区为例[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02).
[2]黄金辉,杨富坤,韩冬梅.大学生村官计划运行现状与优化途径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2(06).
篇9
1.1选择乡土植物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部分。按照国家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关于绿地的规定:城市建设中旧区改造绿化率应>25%,新区建设绿地率应>30%。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绿色设计指引要求,在每100m2绿地上乔木数量>3株,乡土植物配置量应占总植物数量的60%以上,常用植物配置量应占总植物数量的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不仅牵涉到景观美化问题,更牵涉到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经过50年的生长,1棵树可以达到0.5m3木材的产量。每产生1m3木材,森林就可以吸收1.83t二氧化碳,并能够释放1.33t氧气。然而,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考虑而在本地种植一些外地植物,就会导致这种植物水土不服,更容易造成种植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乡土植物应该更多运用于园林植物设计中。主要原因是乡土植物的适应能力强、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品种多,易于培养和种植。乡土植物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可以就近选择购置苗木,这样就会减少很多费用,而且容易实现低碳园林设计和实现植株的固碳能力。
1.2筛选低碳园林植物
作为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植物在低碳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低碳园林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参考。根据研究发现,在碳的吸水能力方面,不同的植物品种产生的效果不同,比如在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植物进行研究分析时,赖广梅得出以下结果,具有较高吸能力的树种有木荷、桉树、南洋楹、相思等,而碳能力比较低的有针叶林和生长缓慢的阔叶林。因此,在园林植物选择过程中,应考虑植物的碳汇能力。根据相关试验得出的绿化三维量及年环境效益量数据表明,固碳释氧能力: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同时,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要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阔叶树种的碳汇能力要优于针叶树种;而复层绿化的碳汇能力要优于单一层次的植物规划。
1.3依据生态位理论选择植物
一定要充分考虑生态位理论,才能够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考虑植物对光照、空气、水分、温度和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应该考虑其他植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杜绝由于生态位的异同,导致相互间争夺空间和养分。故此,为了达到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有效环境资源。
1.4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的均匀度、丰富度和稳定性是由物种多样性反映出来。很多研究生态的专家指出,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与植物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是成正比的。当群落越复杂时,生态系统也就愈稳定。故此,选择不同树种来组成植物群落,加强群落的稳定性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景观园林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2总结
篇10
自古“文以载道武以修德”,太极拳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文武兼备的内涵博大精深必有实据而非空穴来风,如同天地玄黄星移斗转江河奔涌草长莺飞等等万事万物生长运行都有自己特定的章法、仪轨一样,太极拳自创始至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并仍在不断丰富着的一整套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规矩、法度。这些规矩法度是太极拳自创始人开始的大师们一代一代亲身体会、琢磨、砥砺出来的智慧结晶的集大成总结,是习练太极拳希望有所成就者遵之则成、违之则谬的不二法门,也因此成为了太极拳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74式)是最古朴的太极拳套路,每一招每一式都看上去动作简明而实际上要义繁难。从最基本的手、眼、身、法、步的形态到最奥妙的螺旋缠丝劲的运用,其要义虽用尽天下笔墨亦难尽述其万一。此说绝不夸张。仅以掌型为例开说,陈式太极拳的掌型要求是瓦棱掌,五指伸直而掌心内含,拇指与小指有微微相合之意,中指挑领。其原理何?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四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牙为骨梢,指(趾)为筋梢。所谓梢,即是指人体的肢体或器官或血液或骨骼或筋脉的最末端,手指(脚趾)即是人体筋脉的最末端。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在其拳经总歌《四梢第四》中写道:“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又说:“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要义是说讲究“行气”的太极拳如果不能使“气”达于四梢则定会虚实失当,由此可见练“梢”、练拳过程中对于“梢”的锤炼、通达对于太极拳习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作为“筋梢”的手指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伸直”、“微合”、“挑领”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细枝末节,而是关系到成与不成的大是大非 。从基本要求来看,做到这几点并不是很难,可是一趟老架一路74式打下来始终不变地遇到出掌的时候就不折不扣自然而然是这种掌型,除大成者外谁能做到?大成者之所以大成也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包括掌型在内的所有要诀密钥才成其为大成者。这是不是练拳经年而无所成者之所以无所成的原因之一或没有之一就是原因呢?
大师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一身必令上下相随,一气贯通。” “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此心、手、眼三到之说,缺一不可。”这里再次提到了手的当紧之处。当代诸多太极拳名家在教授太极拳时反复强调太极拳练的是“整劲”,“一动浑身无有不动”,也旁证了手和全身的关系。操拳时手指伸直,全身筋脉方能极尽舒展,气息意念方能周行无碍;拇指和小指微合,意为“开合有度虚实合宜”;中指挑领,带动脊椎“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仅此一个小小的“梢节”,即有如此讲究,即能发生如此“法力”,提领太极拳习练者逐步窥见“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玄妙境界,最终登上技击和养生的峰巅。可见“小处不可随便”绝非一句笑谈。
由于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本身的天然缺陷,大师们在口传太极拳要诀的时候客观存在着“词不达意”不能尽述的无奈情形,久远之后的文字传承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再次“打折”的情况,这些实情的存在使得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总是会或多或少丢失一些弥足珍贵的宝典,使得继承者在接受太极拳真传衣钵时会或多或少遗漏一些稀世绝学,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是上苍在武学领域给人类留下的“缺憾的美”。既如此,后学者跟随老师亦步亦趋尚有可能留有遗憾,那么“尊法度守规矩”就显得尤为重要。前文仅只论到了手的一型――掌型,也只论到了对掌型的些须皮毛感悟,就已略感口干舌燥,推而论之与全身那么多器官组织有关的要紧关隘都需要谨守,说这些规矩法度“浩如烟海”绝非危言耸听。因此,静听、细悟、恪守明师的教导并遵照苦修是想在太极拳学习中有所成就的唯一路径,舍此无他。
- 上一篇:生物科学的研究方向
- 下一篇:征信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