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

篇1

[关键词] 日本 技术性贸易壁垒 影响 企业对策

一、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机电产品。在机电产品领域,日本TBT主要集中于:强制性的安全及其认证要求;国际标准要求和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规定;节能要求等。

日本有关机电产品的技术标准非常严格,特别是小型机械产品和家电产品,若不能达到日本JIS标准,就难以进入日本市场。在家电产品方面我国生产的电视机、电冰箱质量水平和日本产品不相上下,而且价格比日本产品低,但在日本市场上仅占很小份额,就是因为我国产品为获JIS标志认证必须运到日本进行,增加了出口成本。日本在有关噪声污染控制的环保法规中制定了大量的机电产品噪声强制标准,凡是达不到这些标准的机电产品将不能在其市场上销售。另外,日本通过了《大气污染控制法》,也提高了机电产品的市场准入。

2.纺织品和服装。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日本设置了大量的TBT。如《控制日用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法律》和《关于日用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法规的实施规则》》中,规定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消防法令》对纺织品燃烧性能进行了规定;《道路车辆安全标准法规第16部》规定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其他相关的法规如:《纤维产品质量表示规程》、《纤维产品质量表示者号码承认规程》等,均对相应用途纺织品的质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日本涉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纺织品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而我国纺织品染料结构中,国外禁用染料共有191种(含涂料)。目前,我国90%的企业还在使用某些禁用染料。以上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对日出口。

3.农产品和食品。2004年开始我国已经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由于竞争力弱势而受到的冲击已开始显露,对日出口形势也更为严峻。

日本不仅用技术标准来限制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而且从立法上来扼制。例如,日本通过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在进口检查中发现超标可能性大、并会危及健康的情况下,厚生劳动大臣可以对特定国家、地区采取全面禁止进口、销售的措施;一旦来自一国的某种食品药残超标,则以后来自该国的同类食品必须接受强制性检查,这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并且延长了入境时间。同时日本强化对进口商的处罚,除增加罚金之外,还将公布进口商的名称。这实际上是通过加强对进口商的约束,提高了对进口食品的要求。并且该法案还在不断修订增加新的内容。中国农产品和食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TBT。

二、应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议

1.熟悉日本的有关规则和标准。日本对于推行国际标准化不十分积极,其名目繁多的技术法规与标准鲜见有与国际标准一致的,而且许多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到了日本还要按日本标准进行检测。

因此,对日出口企业应结合自己行业的实际,密切关注日本市场的动态,可以通过国家相关机构或建立专门的部门搜集有关信息,把握日方TBT的新动向、新趋势,有预见性地做出调整,以确保在日本市场取得有利地位。

2.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将国际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与环保品质。

为此,企业要强化认证意识,积极通过ISO9000和ISO14000标准认证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权威认证,在生产中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和环保体系,使企业积极迈向日本市场。同时,我国出口产品应积极申请并取得日本市场需要的环境标志、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或社会责任标准等认证。特别是要重视日本的产品认证要求,根据进口商要求的标准提品。要以日本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从开发研究到生产、包装的全过程都坚持高标准,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环境、技术水平,使所生产的产品满足国际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为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3.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TBT的本质是各国技术水平的差距。要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就要通过先进技术引进与创新。

对日出口企业要特别重视工艺技术创新并要善于引进发达国家的最新技术工艺和设备。企业要切实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自身的技术。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的研究力量合作或建立自己的新产品研发机构,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还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走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并重的道路,彻底打破日本TBT的封锁。

4.注重对日本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加强产品定位。产品定位与TBT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品定位是产品进入一个市场的基础工作,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市场前景。产品定位的功能和用途直接影响着产品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海关税率、适用法律、标准等。

所以对日出口产品不可定位太宽,否则容易导致更多的检测和承担更多责任。只有加强对日本市场的调研,合理定位产品,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测,减去许多责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TBT。

5.培养经贸人才。拓展日本市场,关键在于人。企业需要一批具备丰富的贸易、金融、商业知识,熟悉日本情况,特别是懂得日本经贸政策、法规条例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经贸政策、法规条例不断变化、完善的条件下,促进企业与日本商贸合作持续、稳定的发展。

总之,日本TBT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日甚,进出口企业、生产企业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不断超越日本TBT,扩大对日出口。

参考文献:

篇2

1.1出口商融资方式

1.1.1打包贷款

打包贷款是指出口地的银行向拥有合格信用证的外贸出口商提供的用于生产、采购、运输货物的专项贷款。打包贷款的目的是支持外贸出口商按期出运交货,是有利于外贸出口商在缺乏资金时候依旧可以顺利开展对外贸易一种短期融资。

1.1.2出口押汇

出口押汇是指外贸出口商已经发出出口货物,并且向银行交来合同要求的单据后,银行以出口单据为抵押,向外贸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出口押汇也是一种短期融资。出口信用证押汇和出口托收押汇是其两种主要方式。

1.1.3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指出口国为了提高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本国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货物的外贸出口量,由其官方出口信贷机构向本国外贸出口企业或是进口商提供的信贷支持。出口信贷是一种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根据信贷支持对象不同,可被分为卖方信贷与买方信贷。

1.1.4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是指收款人为了提前获取资金将还没有到期的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照在票面金额的基础上按照贴现率扣除贴现利息之后将剩余款项支付给收款人。贴现银行在贴现之后便拥有了票据,有权在票据到期时向票据承兑人进行收取票款。

1.1.5贷款和透支

贷款是指银行为满足客户日常生产和营运的资金需求而向客户提供一笔融通资金。透支是指银行为满足客户日常生产和营运的资金需求在客户的账户上核定了一个透支额度,客户在平日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在银行核定的限额内进行透支。贷款和透支是不需要任何抵押品的,所以银行为了减轻自身面临的风险,只会对那些信誉良好的外贸出口商提供贷款和透支。

1.1.6出口信贷担保

出口信贷担保是一国为了扩大本国的外贸出口,通过国家出口信贷机构向出口商专门提供的的一种特殊保险业务。出口信贷担保业务具有以下两个优势:一是受限较少,二是能扩大受益的中小企业范围。

1.1.7福费廷

福费廷也叫包买票据业务,是指包买商(金融机构)从需要提前获得现款的外贸出口商那里以贴现的方式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当地银行担保的本票或是远期汇票的一种资金融通方式。福费廷的期限较长、融资额度大,但是其既可以为外贸出口商提供融资,而且还可以转移外贸出口商面临的汇价风险,所以付费廷业务在国际贸易中已经越来越重要。

1.1.8国际保理业务

国际保理业务是指保理商在外贸出口商通过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出口货物的时候,买进其以发票表示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销售账户管理、账款回收等金融服务方式。它是一种短期的贸易融资方式,同时也是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它不仅能够为外贸出口商提供资金融通,还能够转移信贷风险和汇价风险。

1.2进口商的融资方式

1.2.1进口押汇

进口押汇是银行在收到信用证的时候,根据进口商的要求,向进口商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帮助其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进口押汇被分为进口信用证押汇和进口托收押汇。

1.2.2信托收据

信托收据是进口商为了向银行借取货运单据在承兑汇票后向银行提供的一种书面担保文件,表示出据人承认银行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并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前将货物出售的款项偿还给银行,届时进口商才能收回这份书面担保文件。

1.2.3开证授信额度

进口商在申请开立信用证时需要向银行缴纳开证保证金,以保证进口商对外付款义务的履行。开证授信额度是指开证行在为进口商开立信用证的时候,为进口商限定一定金额作为进口商开证的额度。开证授信额度一般是银行向资信情况良好的进口商实施的。开证授信额的基本类型有普通信用证额度和一次性开证额度。

1.2.4银行担保提货

提货担保是指当进口货物比货运单据先抵达港口的情况下,银行向船公司出具有银行加签的向船公司办理提货的书面担保。银行提货担保仅适于信用证项下货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无论是否存在单证不符的情况下均须付款。

2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存在不少的风险。

2.1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国家行为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国际贸易融资必然涉及到国家间的债权债务清偿,但是当涉及到的国家出现战争、外汇管制等问题的时候,国际贸易融资的主体将会因此蒙受相应的风险。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国家风险对融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是融资主体面临的首要风险。目前来看,国家风险可以分为三类:(1)战争、国内动乱风险;(2)转移风险;(3)其他风险。

2.2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大幅涨跌,进而导致交易主体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风险只有在汇率的变动给企业带来损失的时候,才会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来看,外汇风险只要有四种类型:外汇折算风险、外汇交易风险、外汇结算风险、经济风险。

2.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由于利率的变化而引起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大幅涨跌,进而导致交易主体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发达国家相应的取消了利率限制。利率的自由波动造成国际贸易融资市场上的利率风险加剧。

2.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各个主体都必须面对的。银行承担着借款人不能还贷的风险。出口商承担着进口商是否有信誉的风险,出口商承担的信用风险具体包括受货风险、财务风险和结算方式选择风险三类。进口商承担的信用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出口商的商品不符合合同要求;另一方面是出口商不按时发货。

2.5欺诈风险

银行在审单付款的时候只要求单证相符和单单相符,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机会。近年来,国际贸易融资诈骗给银行以及进出口商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其中以信用证诈骗最为常见和典型。

3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原则

3.1风险回避原则

风险回避原则是指进出口商和银行不参与或是不涉及那些已经预测到可能会产生风险的领域。风险回避原则可能使进出口商和银行丧失很多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但有时候还是必须采用这种政策来规避某些可能性较大的风险。

3.2风险分散原则

风险分散原则是指进出口商为了增加盈利,减少损失,而通过融资方式多样化来分散自身承担的风险。按照马尔维茨模型,再确定资产组合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搭配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这里的合理搭配主要是指企业应选取不相关的资产形成的资产组合。

3.3风险抑制原则

风险抑制原则是指企业通过加强对风险的监控,采取有效措施,在风险形成之前就将风险防止了。在对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时,风险抑制原则显得不是很适用,因为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的变化都太快了,在措施来不及采取的时候,风险就已经发生。

3.险转移原则

风险转移原则是指进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其他金融方式对将来可能产生的风险移给第三者。通过金融衍生品进行保值处理是转移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最佳方式。

3.5风险保险原则

风险保险原则是指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和进出口为了在风

险造成资产损失后获得相应的补偿而向保险公司投保。

3.6风险补偿原则

风险补偿原则是指在国际贸易融资中,贷款方在风险发生后遭受资产损失后为了补偿自己的损失,于是对抵押品进行拍卖,从而获得相应的补偿。

3.7风险预防原则

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在国际贸易融资中,贷款方在提供贷款融资之前对这笔贷款所可能面临的风险系统地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再根据评估出来的风险级别,限定一个贷款的最高额度和最长期限。一般而言,风险的级别越高,贷款额度的最高限越小,贷款的最长期限越短,贷款的利率越高。

4规避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措施

通过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风险和管理的原则分析,我们应该通过以下措施规避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

4.1实施货币互换

国际贸易融资中,实施货币互换是规避外汇风险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是指两个借款人为了降低汇率风险和筹资成本,按预定的日期,进行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互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国际贸易融资中,货币互换是规避汇率风险很重要的手段,而且货币互换还具有保值功能。

4.2严格调查贸易伙伴的资信情况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贸易伙伴的资信状况很重要。为了寻的资信良好的贸易伙伴,对对方的资信进行周密的调查是签约之前所不得不进行的。资信调查既包括进出口双方之间的资信调查,也包括银行间的资信调查。在合同签订之前,进出口双方为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应慎重选择贸易伙伴,采取适当措施调查对方的资信状况。调查的渠道一般是通过委托专门的咨询公司或是借助银行的行对对方企业进行资信情况调查。另外,国际贸易结算往往涉及到出口方银行与进口方银行,甚至还会有第三家银行牵涉到进国际贸易结算中。所以对银行进行资信调查,选择资信情况良好的银行办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对于进出口商也是十分重要的。

4.3实施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是国际贸易融资中用于规避利率风险的最重要措施。利率互换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同样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指交易双方主体以一定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将该本金产生的以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与对方的以另一种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支出)进行交换。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前进行转换。

篇3

关键词:国际收支 中日差异 双顺差 解决方案

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经常项目(即单方面转移、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简称CA)”和“资本项目(即长期资本流动,简称CFA)”这两个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两大项目算数和为零。但是在现实国际贸易中,国际收支绝对为零是一种偶然,更多的情况是一种不均衡状态,即顺差或者逆差的出现。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动态概念但是长期的顺差或逆差对经济的均衡和资源的配置是不利的,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为得到国际收支平衡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情况实现:第一中就是CA的顺差,CFA的逆差,这类国家的代表为日本;第二种情况是CFA的顺差,CA的逆差,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国家就是美国。从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考虑,我国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可以通过日本的贸易模式进行改革。

一、中日两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

根据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

纵览中国自1982-2011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图1)可知,从1982年到1993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在平衡的状态。除去1998 年资本项目出现的逆差,1994―2011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且顺差程度一直呈增大趋势。

2、国际收支顺差结构变化显著

表1显示出2001至2011年十年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经常项目顺差所占比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状态,2006年至2009年是经常项目顺差最严重的几年,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所占的比重正好呈相反的状态。

表1 2001―2011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单位:亿美元)

3、外商直接投资是CFA顺差的主要来源

图2是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的“2000-2011年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情况图”,从该图表可以分析出外商来华的直接投资的增减变化,即呈增长状态。从1994 年开始的十多年里,我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对吸引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及中国国内巨大的消费实力成为外国企业在国内的投资一直持续增多的主要原因。

4、货物贸易顺差是CA顺差的主要来源

中国在国际贸易里CA项中的服务贸易长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则一直顺差,并且顺差的程度还在逐年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CA项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二)日本国际收支情况

日本财务省的日本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类项目的数据制成的图表可以得知,日本的国际收支基本中经常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顺差,除2003、2004、2008年外,资本项目一直保持逆差的趋势。从总体上来看,日本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的状态。

二、中国及日本的国际收支现状对比

(一)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

之前已经得知,我国的货物贸易是CA项顺差最主要的原因,货物贸易项目顺差主要源自其中的加工贸易,这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有很重要的关系。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同时发达国家利用我国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相关优惠税收等政策措施等条件在中国投资建厂。这样,我国逐渐成为低技术含量的加工大国。加工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再加之国内消费力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两方面原因使得中国CA项呈现顺差的状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的各项制度上有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倾向,使得国外的大量资本流入我国境内。国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国日益稳定的投资环境使得外资大量的流入,这成为CFA项顺差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日本国际收支现状分析

多年来,日本的国际收支基本呈现出CA项顺差,CFA项逆差的状态。由于日本汽车、电器、钢铁等制造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因而带动了日本的出口。同时由于近些年来日本国内经济处于疲软状态,国内购买力不足使得产品出口的增多,这成为日本CA项顺差的主要原因。同样也是由于电器、汽车等产业的发达,从事这些行业的大型跨国企业对海外进行大量投资及建立公司厂房,而这就成为CFA项逆差的主要来源。

三、中国向日本学习借鉴改变双顺差解决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着重发展经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曾经经历了收支失衡、本币升值和泡沫经济等如今中国所面临的相类似的经济问题。虽然日本的国内经济近些年来一直处于疲软的状态,但是该国在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上平衡状态值得中国学习。

(一)扩大内需

对外出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很大,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影响本国经济独立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应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扩大内需,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以此平衡过度顺差的CA项。

(二)鼓励高科技企业出口,减少对低技术含量加工品出口的优惠政策

日本“贸易立国”时期的出口促进政策不仅扩大了日本出口的规模,而且还有起到提升技术水平、改变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日本的出口商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相比之下,中国出口的商品以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品为主。因此我国出口的商品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同时低技术的加工环节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十分巨大,再加上“出口创汇”以及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企业自然会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政府应该改变其贸易政策,改为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鼓励这类型企业的出口,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品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转变利用外资观念,增加对外投资项目

日本众多企业大量资本外流,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使得日本本国由于出口贸易顺差得来的外汇转移到其他国家,增加了资本的利用率,同时保持了相对平衡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我国政府要防止避免成为跨国企业的“加工厂”,不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而只引进外国的生产线。在引进外资时,不能仅仅将目光限于当地GDP的增长,还应该与外商建立合资企业,要求外商提供先进技术。在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国内的许多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国门向外投资的能力,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这些企业在国外投资,以此减少我国CFA项的顺差,从而使“双顺差”的状况得以缓解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日本财务省.国际收支统计[Z/OL].http://mof.go.jp/bpoffiee

[2]刘日红.日本调节国际收支的做法与启示[J].时代经贸,2011(7)

[3]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12(3)

[4]关迪,辛文.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短期内难以逆转[J].特区经济,2010(6)

[5]王伟.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征、原因及其治理[J].世界经济情况,2009(2)

[6]陈以威.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

[7]韩骏.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巨额“双顺差"及解决路径,2011(424):26-31

[8]张礼卿.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目标与工具选择[J].中国外汇,2007(01)

[9]余永定.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深层问题[J].二十一世纪,2007(4):4-10

篇4

一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渊源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国内生产从业人口从业人口人均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万人)年产值(元)工资(元)

64.53115.6756118930

四川42156464.96519.85010

贵州719.831783.2040324758

云南1491.622186.268236231

陕西1175.381762.766684937

甘肃714.181521.4646945882

青海183.57247.2074266513

宁夏193.62245.3678915635

新疆912.15——5098

西部地区8757.7314326.696112.885888

东部地区37903.223906.4115854.87229.9

全国67795688509846.8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单位工资产值(元)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1.030.96

东部地区2.190.45

全国1.59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

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王耀中主编.国际贸易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篇5

关键词: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它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各个地区的保税区已经根据保税区的特殊功能和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集中开发形成的功能有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国保税区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三个区域的保税区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口岸,并形成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

保税区物流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及其特点

(1)基于国外大宗进口商品向国内市场分销的物流运作模式

国际大宗进口商品利用保税区作为物流分拨基地,面向国内市场开展分销活动,是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和具有较强专业性国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以保税区为分拨基地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好处有:1)缓征进口关税,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2)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及时报关进口手续,保证现货交易,避免交货延误;3)利用中国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4)便于开展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总之,利用保税区作为分拨物流基地,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国际进口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其运作的基本流程见图1所示。

此类物流业务对保税区物流功能的需求,主要是以仓储、配送、报关服务、简单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服务为主。

(2)基于国内出口商品在保税区集结和配送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商品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跨国采购活动已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市场,许多生产性跨国公司、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和专业化国际采购公司的国际采购网络正在向中国延伸,并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型港口城市,特别这些地区的保税区中开始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将从中国市场采购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出口的活跃和发展。此外,国内一些新兴的企业集团和贸易公司也在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整合出口渠道和资源,开始重视利用保税区作为出口商品的集配中心。因此,基于出口商品集散的物流业务就成为保税区物流运作又一主要方式。

保税区出口商品集散物流运作的其主要的优势是,1)便于根据国际市场生产和销售需求,提供配套商品和服务;2)出口企业能够在商品离境之前享受出口退税、结汇等贸易促进政策,加快资金周转;3)便于利用保税区低成本的物流及相关服务设施,降低分销活动中物流成本;4)降低出口企业的市场风险,缩短理赔、补货以及调换商品的时间,减少出口企业的损失。

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的物流功能除基本的仓储、运输、流通加工、报关服务及信息服务等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之外,还需要提供商品检验服务,以在保税区这样的境内关外区域发现出口商品的问题,并在货物离境出区之前完成可能出现的理赔、退货、补货、调换等出口后序工作。出口商品集散的物流流程见图2所示。

(3)基于加工贸易的国外原材料进口与制成品出口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加工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也是支撑我国保税区发展、特别是物流功能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保税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与加工贸易有关的物流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非保税区加工贸易企业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材料有关的物流活动,以及与制成品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销售相关的物流活动;二是保税区内加工企业的利用进口和国内市场的原材料的物流活动,及其制成品向国际市场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出口的物流活动。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动所带动的物流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其物流业务的运作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其物流运作模式见(图3和图4)。

(4)基于转口贸易的物流运作模式

同国际自由贸易区一样,转口贸易是保税区的又一重要功能。转口贸易的开展和扩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应在区域市场中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二是保税区能够提供进出自由的制度环境和便利条件;三是保税区应位于区域或世界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运输条件和物流设施;四是保税区的物流运作成本相对较低;五是保税区及港口、海关等方面的管理效率较高。

转口贸易的物流运作是以区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其物流业务的主要内容是为转口过境商品提供仓储、多式联运、城市物流分拨以及物流信息服务等。

(5)基于国际商品展示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保税区的国际商品展示功能是扩大保税区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增长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功能。特别是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带来更多的国际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保税区通过为企业提供商品展示功能和交易服务功能,可以促进保税区贸易活动的开展,增加保税区物流流量。

以国际商品展示为基础的物流运作基本类似于大宗进口商品的分拨和配送物流,但运作主体是保税区内的物流企业,进口物流的批量将随国际国内需求的增长逐步增大。

我国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

根据保税区的临港条件、腹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在区域的贸易发展趋势等因素,保税区的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有多种组合形式和发展策略。

单一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策略:即以某一物流运作模式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功能发展模式。

多个物流运作模式组合发展策略:即以二种或三种物流运作模式为主导的物流功能发展策略。这也是国内多数保税区和中小规模的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功能发展的主要方式。

综合物流运作模式发展策略:即多种物流运作模式共同发展的物流功能发展策略。这是一些大型国际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的发展方式。在国际上,如荷兰鹿特丹作为国际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其多样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和完善的物流功能,是其作为欧洲物流中心的主要基础;上海的外高桥保税区近年来的发展也体现着综合性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思路,并已初步在国内外树立起了作为国际商品分拨中心、跨国采购中心、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以及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良好运作氛围。

从1990年5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到如今,中国相继建成上海外高桥、天津港、深圳福田、沙头角和盐田港、大连、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宁波、青岛、汕头、珠海等15个保税区,主管部门为中国海关总署。中国保税区最初的定位是仓储、转口和加工贸易,在实际操作上以物流为主。十多年来,全中国15个保税区的保税仓库、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功能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基础。因此,各个保税区可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其临港条件、腹地市场以及其区位等条件,选择相应的物流运作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贵英.我国保税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5: 1-3.

[2] 李志辉,赵妍,胡俊朗.保税物流中心(A、B)正解[J]. 权威看台,2006, 2:1-4.

篇6

内容摘要:广东经济要走出微笑曲线的凹槽,必须从单纯的“生产制造中心”向“国际采购中心”转变。广东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具有深远意义。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在批发市场基础上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是必要的,但是国际采购中心并不完全等同于“高级”的批发市场,还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要素条件。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必须提高对采购中心国际化条件的认识,强化国际化要素,从全球视野关注国际采购的动向,充分了解和掌握国际采购程序与要求,创建国际采购中心适宜的软环境。

关键词:采购中心 批发市场 意义 差距 国际化

2011年广东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国际商品采购中心,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从广义上,“国际采购中心”对应于“全球制造中心”;从狭义上,国际采购中心对应于基于优势产业集群的集散功能强大的批发市场或批发市场群。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使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的背景

自2005年广东正式启动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以来,工业产业开始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加大,现代服务业、新兴技术产业等替代原有传统产业的势头开始出现。但在产业转移与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配套能力差、产业布局规划欠科学合理、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用地紧张、融资困难、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等等(赵玲玲,2011)。为了解决产业转移遇到的难题,广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8年启动“双转移”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高端化趋势凸现,传统产业通过集群发展、品牌提升、产业转移等手段加速升级(王忠宏等,2012),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广东是当之无愧的加工贸易大省和强省,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结构的主要支撑,而一般贸易的比重并不高,因而被誉为“世界工厂”或“全球制造中心”,而非“全球贸易中心”。然而,广东的加工贸易产业,无论是传统工业产业,还是近年来发展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大量加工贸易企业仍然从事OEM生产,技术外溢效应减弱,自有品牌实力和影响力差,既不能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设计,更不能掌控市场销售。从广东加工贸易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地位看,从整体上依然集中在国际产业链的组装加工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凹处。尽管“双转移”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东的经济布局,但是主要处于价值链低端制造环节的现状仍未发生根本性的质变。

广东经济要走出微笑曲线的凹槽,只有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即从单纯的 “生产制造中心”向“国际采购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转变。从广东的省情实际出发,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化并不具同等条件,首先向“国际采购中心”转化更具优势,然后在“国际采购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孵化出“研发设计中心”―这就是广东提出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背景和深层原因。

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的深远意义

广东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深远意义在于:有利于调整产业链,充分整合市场资源,引导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全面推动广东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的、更具竞争力和更完善的产业结构和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依托广东现有的制造业优势,增强产品价格和流通渠道话语权,并进一步强化对产品流通渠道的控制权,全面提升广东流通业的产业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采购商的合作,突破广东内外贸长期分离的格局,促进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尽快成长为全球商品分拨中心;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增强广东外贸出口的竞争优势,更主动地抵御国际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

此外,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还有利于广东重新定位国际分工,更加合理地嵌入全球供应链。自从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来,作为制造业强省的广东受到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不利影响,利润空间不断受到跨国公司的挤压,制造业优势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反而因为附属于加工贸易而使整体经济受到拖累。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也是化解这一危机的途径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扩张推动了全球采购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普及,企业采购职能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供应商之间开始建立相对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成熟的管理模式之一,是企业最基本最核心的管理。在全球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采购与供应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有人认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丁俊发,2005)。

在以供应链竞争为主调的全球竞争中,全球采购出现新的趋势:由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由对采购商品的管理到对供应商外部资源的管理,由传统的采购模式到电子商务采购,由注重产品的质量价格到普遍注重采购商品的社会责任环境,由单一渠道采购向多元渠道采购方向发展(丁俊发,2005)。广东只有适应国际采购的大趋势,进入国际采购系统,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环,才能进一步确立在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在全球经济波动中处于主动,使其拥有的制造优势真正化为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产业集群,普遍存在内生嵌入缺陷,集群内众多的本地企业间竞争多于合作,使群内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难以形成,只能单纯依赖本地的廉价要素,简单地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发生所谓OEM“锁定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既不具有产业上游的设计优势,又不具有产业下游的品牌优势与全球销售优势,只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被动地以OEM方式为全球大型供应商提品,嵌入其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获取微薄的工缴费。在这一类外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通常是在全球销售环节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零售商和经销商,其通过控制设计和销售环节,掌握着产业发展中的设计优势、品牌优势与全球营销网络,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广东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首先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某个环节形成集群,具有先天的外生性(夏京文,2007)。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则有利于通过由制造中心向采购中心的转型,强化集群的内部优势,促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从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供应链升级,形成以本土优势制造业为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从而使产业集群嵌入更具竞争优势的以生产商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通过培养内生嵌入的基础与优势,实现由外生嵌入到利用外生嵌入和内生嵌入的共同作用,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

实现由制造中心向采购中心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想加速这一转变,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抓手。广东提出的对策是:发挥广东的区位优势和制造业优势,依托制造业产业基地和现有的行业采购平台,通过升级改造、新建等方式,培育和建立一批以专业性为主、以综合性为辅,实体平台与信息网络平台相结合,交易中心、展会和电子商务多种形式交融,功能完善的国际采购中心。国际采购中心的形式主要是:产业集群依托型国际采购中心和集散型国际采购中心。从总体来看,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没有具体的抓手,战略性转变不可能逐步实现。但是如果不以战略眼光看待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则有可能陷入具体项目建设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代流通业逐渐发展成为先导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流通业正在经历从产品的交易者向生产的组织者的转变,从市场的接受者向消费的引导者的转变,从价值的实现者向价值的提升者的转变。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不仅要高度重视流通产业的发展,更要“跳出流通业看流通业”,充分认识到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的意义远不止于流通业本身。

正确认识批发市场与国际采购中心的差距

2012年初,广东省政府已经认定5家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广州流花服装市场集群被认定为广东时尚服装国际采购中心,广州狮岭皮具原辅料市场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皮具原辅料国际采购中心,佛山陶瓷市场集群被认定为广东建筑卫生陶瓷国际采购中心,东莞厚街家具市场集群被认定为广东家具(厚街)国际采购中心,中山古镇灯饰市场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灯饰国际采购中心。另有11家被确定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重点培育对象。

从名单中不难看出,被认定的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和重点培养对象大多是原有的批发市场群,其余的少数是单体批发市场。由原来的批发市场转变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不是一个简单的“升级”过程,虽经“认定”也不等于说原来的批发市场已经自然成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或经“重点培养”就一定可以成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是一个艰巨的战略转变,决非“批发市场升级改造”这样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批发市场作为市场组织形态之一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不能简单等同于批发市场改造,这样的认识对于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这样重大的战略任务远远不够。没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看不到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深远意义,只从战术着眼,目光停留在“升级改造”上,无法完成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重任,更无法实现从制造中心向采购中心的战略转型。

广东一些集散能力较强的批发市场,大多依托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集群,如东莞厚街的家具产业、东莞虎门的服装产业,佛山的陶瓷产业;也有如广州流花地区的服装、广州狮岭地区的皮具原辅料等,基本上属于集散型的批发市场。无论哪种类型的批发市场,都有基本类似的成因,以被认定为“广东时尚服装国际采购中心”的广州流花服装市场集群为例。

广东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全国第一服装大省,广州又是全国最大的服装集散地,服装业的蓬勃发展推动服装市场的繁荣,服装零售、批发市场的繁荣又拉动服装市场的集聚,是促进流花服装市场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陆海空全方位的交通优势使广州基本具备了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和地位,广州市的大流通格局与基础设施优势,是促进流花服装市场集群繁荣的重要因素;生产成本优势有利于促成特定的产业集群和市场集群,周边城中村提供廉价空间,集聚廉价劳动力,“前店后厂”成为行内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形成价格优势;交易特征是即时生产、即时出售、即时取货、即时返款,这种快节奏的对手交易很好地适应了服装市场流行趋势变化的特征,原始而快捷的交易方式,形成流花服装市场集群的效率优势。因此,流花服装市场集群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服装交易集散地,交易量大,人气旺,品种齐全,辐射面已不局限于华南,覆盖了整个中国,甚至波及到全球市场。作为批发市场集群的流花服装市场,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融资成本低、交易成本低和市场规模巨大。批发市场集群内现货交易、现场交割、货款即时两清的交易方式,对于众多资金微薄、融资能力有限的小企业可免去陷于三角债的困扰;尽管市场集群内的铺位租金在“炒风”助推下不断上涨,但是与国内同类市场相比,其交易成本仍持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为地租低、铺租低、商品价格低、物流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和管理成本低等“六低”;市场规模巨大,商圈及周边集结了20多万外来从业人员和包括超过万家制衣厂在内的数万个厂、场和店铺,带动市场集群及周边地区制造、运输、仓储、餐饮、中介、租赁等产业的发展。但是,流花服装市场集群仍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国际市场份额不占优势。显然,流花服装市场集群原有的条件,与作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在广东省的有关文件中,对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提出的要求包括三大能力、三大系统和功能,并对各项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国际采购中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制造能力、产品分销模式和国际采购力等三大能力;国际采购中心应由交易系统、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等三大系统构成;国际采购中心应具备产品展示功能、电子商务功能、物流配送功能、产品研发功能、产品检测功能、人才培训功能、整合营销功能和商务服务功能。

上述对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要求,也适用于批发市场本身建设。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在批发市场基础上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是必要的,但是国际采购中心并不完全等同于“高级”的批发市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除了具有与批发市场某些相同或类似的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国际化的条件:首先是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辐射,参与全球贸易,辐射国际市场;其次是与国际采购商的结盟,承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再次是具有便利的国际物流设施与功能,嵌入全球供应链;同时还需要完善的国际贸易促进体制,与国际准则接轨的营商环境。

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要突出国际化要素

(一)提高对国际化要素条件的认识

“国际”采购中心不同于一般只面向国内市场的采购中心,其突出特点是其具有国际化要素条件。目前经政府“认定”的和列为“重点培养”的批发市场群或单体批发市场,原本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商品集散中心,已经在各自所处的行业或一定的区域之内发挥着“采购中心”的作用。但是它们距真正意义的“国际”采购中心都还有相当的差距,明显缺少国际采购能力,国际市场份额很低。

广东在东南亚经贸合作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与东盟以及欧美市场有着传统的密切经贸关系,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建设必须以国际视野,站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高度,在全球经济的大格局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广东省不仅要建设产业集群依托型国际采购中心,还需要建设更多的具有国际市场分拨功能的集散分销型国际采购中心。否则,所有的努力不过局限于原有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而已,有违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战略初衷。

(二) 从全球视野关注国际采购的动向

全球采购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既要关注国内采购需求,更要密切关注国际采购动向。没有国际视野,不了解全球供应管理对国际采购的影响,不可能建设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采购中心。

贸易自由化使得全球资源的国际转移更加快捷,使得生产活动的区域布局更符合资源比较优势,使得生产效率和与流通效率大大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将完全竞争的市场观念、供应链管理等理念带到了世界各国市场,促进各个国家提高产品、服务和技术全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球供应链管理是跨国采购的主流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降低成本、缩短订单履行时间。据有关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的总成本降低10%,按时交货率提高10%,生产周期缩短2.5%-3.5%,生产率增值10%以上,资产运营业绩提高15%-20%(陈爱文,2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跨国公司为了强化成本优势,提高其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加大了零部件和商品在发展中国家的采购力度。2000年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欧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配套率约在60%-70%之间,日本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配套率业已超过50%(匡增杰,2012)。跨国公司还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网,将中国企业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但是,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跨国公司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其采购目标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因此,国际采购动向对建设国际采购中心更为重要。

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具有明显的先导性,是经济先行指标,可以预测经济走向,不仅对国家宏观经济活动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也普遍为企业采用。企业通过比较每月PMI数据的变化,分析市场预期差异,从而做出采购决策。我国也于2005年开始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成为市场最重要的方向标。对于建设商品国际采购中心,PMI是不能不密切关注的最重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信息。

(三)充分了解和掌握国际采购程序与要求

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国际化采购流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企业一旦推行全球采购战略,必需有完备的市场信息和数据作为其决策的依据,否则很难在全球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采购决策。建设国际采购中心必须了解和掌握国际采购程序,才能避免闭门造车,做到有的放矢。国际采购程序大体如下:收集相关数据―评价采购决策―数据资料分析―供应商分析―采购成本分析―供应商选择决策―采购合同谈判―持续改进和评估。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普遍采用JIT(Just in Time)采购管理(即时采购管理)。JIT采购具有合理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建立战略联盟,要求供应商进入制造商的生产过程,小批量采购,零库存或少库存,交货准时,包装标准,信息共享,重视教育与培训,严格的质量控制,产品国际认证等特点。是否具备适应JIT采购的条件,是国际采购商选择供应商的最重要依据。

在严格的采购程序和要求中,每一个步骤和每一项内容都包含对供应商的评估,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在国际采购过程中作为供应商,始终处于被评估的地位。国际采购中心具备的条件与水平当然是得到采购商好评的重要因素,但是采购商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采购决策的,采购中心要想在国际采购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绝对不能以我为主,自说自话,必须非常熟悉国际采购过程与要求,满足采购商的需要。

(四)创建商品国际采购中心适宜的软环境

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必定是区域经济体系的枢纽,不仅需要场馆、办公条件、信息系统、交通网络等硬件环境,更需要适宜的软环境,在一定的硬件条件下,软环境往往决定成败。

所谓软环境具体指与国际通行的营商规则接轨的法制化营商环境,世界银行每年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从开办企业,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纳税,开展跨境贸易,办理破产等11个方面对各国的营商环境做出年度评估。在透明高效、竞争有序、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之下,才能够做到审批简化高效,办事方便快捷,资源公平分配,投诉具责受理,效能监察到位。在这样的营商环境中,与国际接轨的商事制度、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得到普遍认同和尊重,商品国际采购中心才能建立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其市场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尽快达到国际水平,充分发挥其国际采购中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学术研究,2011(8)

2.王忠宏,贾涛.广东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中国经济时报,2012.2.24

3.丁俊发.国际采购五大趋势.中国市场,2005(5)

4.夏京文.我国产业集群的外生性、嵌入性与内生性缺陷.税务与经济,2007(3)

篇7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农产品价格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5日

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至今,人民币汇率增幅逐步拉大,从汇改当日1美元=8.11人民币的汇率至2012年2月8日的1美元=6.30人民币,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达到22%。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汇率的变动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在一国货币升值的情况下,该国的进口价格会降低,以进口商品为原料的商品或直接以进口商品出售的价格也会下降,从而一国货币升值会有助于该国国内商品价格的下降。

但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却普遍走高,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从2007年以来一直日益走高,百姓的菜篮子变得越来越“昂贵”。这些实际经济情况用传统的经济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现实问题和传统的经济理论产生矛盾,这引发了人们对汇率传递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国内外关于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传递效应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但基本是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上进行分析的,这种分析暗含了一个假设,即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是完全的。但在现实中汇率传递是不完全的,即一国的进出口价格和该国的国内价格水平并没有对该国汇率的波动百分之百的及时反映,因而才会出现经济理论与现实状况的矛盾。在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环境下,有必要从稳定农产品价格的角度定量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水平的传递速度及程度。

一、汇率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水平传递效应的分析框架

汇率变动通过对一国进出口商品价格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其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汇率传递相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直接效应,在进出口时点上汇率的变动直接传递到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的价格中,导致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应变动;第二阶段为间接效应,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会通过生产、销售、分配等渠道逐步传递到进口国或出口国的国内商品价格中,进而影响进口国或出口国国内物价水平的总体变动。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水平影响的第一个阶段,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中国进口农产品价格下跌,同时也会导致与进口农产品相竞争的同类商品或以进口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商品价格下降;第二个阶段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向国内农产品价格进行传递。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中国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由于第一个阶段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明显,故本文主要选取第二阶段,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农产品国内价格传递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水平传递效应实证检验

(一)变量设定和样本选取。变量的设定上,被解释变量国内农产品价格水平设定为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APWPI),该指数是综合反映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解释变量:1、汇率,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作为指标,它是本国价格水平与所选择国家价格水平加权几何平均的比率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的乘积,其较名义汇率能更为有效地揭示汇率真实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在本文中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表示人民币升值;2、外国出口商的生产成本(WXP),外国出口商的成本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其产品出口的价格,进而影响到本国进口价格的变化。因无法直接获得数据,本文以世界出口价格指数作为替代;3、本国市场的竞争程度(IPI):由于没有直接关于我国市场的竞争压力指标,本文采用工业增加值来代替反映国内需求对价格的冲击。对于贸易大国而言,国内需求规模扩大将增加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导致进口农产品价格上升。本文数据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8月至2011年7月的月度数据。

本文依据以上理论分析设定汇率变动传递效应的方程为:

lnAPWPI=α1lnNEER+α2lnWXP+α3lnM2+α4lnShibor+α5lnIPI+ε

(二)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数据必须平稳是建立回归模型的前提条件,而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建立回归模型前,必须先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依据赤池信息准则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和常数项是否存在以及最优滞后变量的阶数,来确定ADF检验的基本类型(c,t,q)。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时间序列,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经过一阶差分后,数据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

2、协整检验。为了衡量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国内价格的长期影响,运用Johansen方法,通过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似然比来确定变量间的协整方程为:

lnAPWPI=0.219×lnNEER+0.231lnWXP+2.416×lnM2-0.132lnShibor+0.582×lnIPI+ε

(0.4057)(0.2167)(1.2294)(0.5328)(0.4726)

最大似然比:389.7832

该协整方程表明:

篇8

【关键词】 外包生产 特定优势 折衷理论 OLI范式变化

一、FDI特定优势及OLI范式新发展

企业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势是回答企业为什么能够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或者说是回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垄断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等FDI主要理论正是通过对企业特定优势分析提出的。邓宁(1979)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的优势折衷归纳为三种,认为海默的特定优势是一种所有权优势(O,ownership-specific advantages),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优势(I,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吸收俄林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了区位优势(L,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是跨国公司在特定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充分条件。OLI理论将以往几个最具解释力的FDI理论综合在一起,较全面表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同时,这个理论的分析是一种分析范式和框架,这个框架具有较强生命力并在不断发展(Cantwell and Narula,2003)。折衷理论的一个架构是邓宁(1988)年进一步将要素禀赋理论与市场失灵理论结合提出的,如图1。

邓宁采用企业优势分析企业经营方式:跨国经营中,企业上一级交易形式向下一级交易形式跳进的动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优势,企业有贸易向契约、由契约想直接投资跳进是必然的。这种关系可以表述成表1。至此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OLI优势范式(OLI Paradigm)或称折衷理论。

在折衷理论形成至今的30多年中,为了使OLI范式能够适应跨国公司经营环境及其自身的不断发展,邓宁对其理论进行了几次大的修正和补充,与代工生产研究有一定关系的是邓宁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外部资源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意义,将战略联盟整合到OLI范式中(Dunning,2001,2003)。经过拓展,一个附加了动态内容的折衷范式,将与资产增加和联盟行为相关的跨国投资活动纳入理论框架,作为检验国际生产决定因素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但是,这个进展在解释代工生产行为上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战略联盟与代工生产内涵上的差异。战略联盟是由竞争向合作的同类型企业的合作关系。因此从生产过程看,联盟企业是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企业,它应该是指品牌企业之间的联合关系或者是指代工企业之间的联合关系,而不是交叉的合作。同时,就长期战略而言,战略联盟对于公司既不稳定也不可靠,比较而言,代工生产关系更加稳定和密切。二是以OLI范式分析跨国公司合作,目标并未突破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作为一种组织优势,内部化优势仍然是一种单向、比较静态优势,难以解释跨国公司的逆内部化现象,以及跨国公司对内部化和逆内部化并重的双向、动态发展特征。因此,折衷理论的这一新发展在解释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上尚不准确。

二、代工企业关键优势

1、代工企业优势二重性

有关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定优势的研究尚少见。这里在当前国际新的分工模式下,分析和确定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代工企业具有的特定优势。垄断优势理论在分析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时将市场不完全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产品市场不完全,包括产品差异、商标、市场技能(广告、促销、服务等)或价格联盟等;第二,要素市场不完全,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经验上的优势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差异等;第三,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第四,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如政府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可能造成市场不完全。由于东道国当地企业不具备前三种市场不完全,从而使发达国家企业具有垄断优势,抵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济所引起的额外成本。第四种市场不完全则导致企业对外投资以利用其优势。代工企业不具有第一种垄断优势。但是,代工企业的竞争力是高品质低成本的生产能力,因此在第二点和第三点上,代工企业有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经验的核心优势;生产成本一般低于跨国公司又高于东道国,因此具有相对优势。第四点上,代工企业具有一定的对外投资能力,但是一般远远低于跨国公司。

以技术本地化理论和小规模技术理论为代表的研究将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各种优势归结为:第一,小规模制造、特殊产品和密集使用劳动的制造技术优势。第二,使用当地资源的优势。第三,接近当地市场的优势。第四,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拥有或正在拥有对外直接投资所必需的经济基础。第五,种族纽带。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种族关系往往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东方民族,更多倾向于种族纽带。第六,国家的大力扶持。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实行自由经济制度,其代工企业具有上面第二、三、四项优势,在第一和第六项上表现不很明显。

因此可以认为,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阶段,这种代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二重性。这是进一步分析代工企业优势的基本背景。

2、代工企业关键优势

在代工企业的各个特定优势中,制造技术是核心。这个认识来自两个基本点:第一,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能够出现代工企业是由于这些地区企业具有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即其最主要的后天能力或专有知识是其专业化的制造能力。第二,代工企业必须掌握跨国公司产品标准要求的先进工业制造技术,并不断保持高质量的生产,才能与跨国公司形成代工生产体系。一些案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些。

代工方式是建立在企业已经建立垄断地位或知名品牌基础上的,这个方式与早期的外部化内涵不同,双方能够建立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本文称这个阶段的外部化为有着内部化因素的外部化,或者称为“次内部化”。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和代工企业保持次内部化关系和代工企业寻求技术内部化动机的共同作用结果。

因此,代工企业自己实现内部化即对外直接投资不是靠品牌资产,而是制造技术,是一种制造技术的复制,或者说是工厂的复制。

三、代工方式下OLI范式的演变

1、代工企业OLI范式

代工企业的OLI优势具有自身特色,可以将其归纳和表述为表2。对照表1和表2可以看出,次内部化和内部化相对应,OLI范式的内涵有所变化,反映了代工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特点与交易方式选择的关系。

首先分析出口贸易阶段:前面已经分析,生产代工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主要是其制造技术优势、规模经济、融资能力,这些与跨国公司相似,但是与跨国公司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品牌、关键专利等核心所有权。在仅仅拥有这种优势时,代工企业没有控制海外市场的能力(低于跨国公司的能力),出口贸易是企业适当的选择。实际上,国际代工企业往往是基于向国际用户和市场出口制成品的设想而建立的,这一点可以从世界各国成立大量贸易加工企业看到。因此,国际代工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国际贸易。

其次分析技术转让阶段:从5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已经将市场不完全性纳入到贸易和投资研究领域,指出最终产品市场和中间产品市场都是不完善的,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善性更强。一个公司掌握着技术和专利,为了消除不完全市场的交易成本,许多企业开始倾向于通过科层组织实现内部化交易,从而获得内部化优势。由于代工企业的主要无形资产是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制造技术难于进行识别和品牌保护,因此,授权使用等契约交易并不适用于代工企业的国际经营,代工企业契约投资的意愿和可能性不强,契约阶段不明显。

最后分析直接投资阶段:代工企业直接投资的意义同样在于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和创造价值。这其中包括类似于跨国公司的一般动因: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资源、技术和生产设施等要素;更便于了解当地市场信息,不断适应其需求变化;获取税收优惠等政策利益;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从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减少和克服差别待遇和法律障碍等。但是更重要的是代工企业的特殊动因:一是跟随跨国公司步伐,保持次内部化关系;二是本区域共同文化特性,等等。

2、“优势分离”与跨国公司OLI范式变化

在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OLI范式架构是否变化,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可以这样认为,这种变化主要是从一个公司的优势转变为两个公司形成的体系优势,从引发因素到结果都与原来的架构有所变化。总的趋势表现为这样的过程:跨国公司优势,形成内部化关系(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优势分离(新的跨国公司优势+代工企业优势),形成次内部化关系(跨国公司A+代工企业B)。据此,这里提出一个代工生产方式下的OLI折衷范式,表述为图2。

这个范式变化比较丰富,表示图2具有自明性,这里不做更细表述。需要着重说明的有几点。

(1)这里提出的“优势分离”概念是对代工生产方式重要变革在优势分析上的一种表述,对这种变革认识的来源基于:第一,在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具有优势,自身的劣势以致非核心的优势正在从企业剥离;第二,各个企业优势只隶属于自己的情况正在变化,优势互补合作成为可能。从管理学的角度,优势分离、并在跨国公司和代工企业之间的分配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企业策略动机、新的市场发展和产业技术发展推动的企业能力优化组合。

(2)主导关系由内部化转化为次内部化。代工企业以一种外在的内部化,即与跨国公司建立的次内部化关系优势来进行对外投资。这时,制造技术从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中分离,转移到给代工企业身上,并具有替代跨国公司生产的职能。

(3)跨国公司企业边界发生变化。企业存在一对矛盾:其企业管理边界缩小,但是企业产出规模并未缩小,采用分离的观点可以很好解释这个矛盾,企业的边界扩大了,从一个跨国公司扩展到包含代工企业的一个代工生产体系。因此,代工生产使跨国公司的规模具有弹性,形成优势分离和生产整合的特殊的规模效应。

同样,根据表1和表2所表示的跨国公司和代工企业的OLI范式,结合代工生产体系中跨国公司与代工企业的次内部化关系特征。本文认为,代工生产体系形成后,跨国公司的OLI优势发生变化,分解为跨国公司的OLI优势和代工企业的OLI优势,或者说两个企业的OLI优势被内化在一个体系里,并将其归纳和表述为表3。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突破了已有OLI范式隐含的品牌企业前提,同时提出和采用了优势分离的方法,因此扩大了OLI范式的解释范围,为代工企业和国际代工体系的优势提供了合身的架构: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原有的OLI优势演变为国际代工生产体系的OLI优势,其中跨国公司的OLI范式发生优势分离,而代工企业拥有自身的OLI范式。这种新的优势形式推动着跨国公司和代工企业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发展。

这个结论对认识在华投资企业的优势特点、投资策略的内在关系等问题有较强的启示:中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从生产方式上看,可以将在华外资企业分为跨国公司和代工企业两大基本类型,因此,研究这两大企业群体的关系非常重要。具有跨国公司的优势更加向品牌战略倾斜,而生产优势将向国际代工企业倾斜,而两类企业投资策略是相关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离意味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独霸世界生产的格局已经打破,这在产业总体结构上给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国际产业链、开展国际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机遇和渠道。

【参考文献】

[1] Blois,K.L.Vertical quasi-integration.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72,Vol.20:253-272.

[2] Cantwell,J.A. and Narula, R. Revisit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developments and current issues. In John Cantwell and Rajneesh Narula (ed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lectic Paradigm:Develeping the OLI framework. London:Routledge, 2003.

[3] Dietrich,M. The economics of quasi-integration.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6:1-18.

[4] Dunning, J.H. Explaining changing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In defense of the eclectic theory.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9,41:269-95.

[5]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 Spring:12.

[6] Dunning.J.H.The Eclectic(OLI)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2001,2 (8):173.

[7] Monteverde,K and D.J.Teece.Supplier switching cost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a,25:321-328.

[8] Monteverde,K.and D. J. Teece. Appropriablerents and quasi-vertical integration.Journalof Law and Economics,1982b,13:206-213.

[9] Porter M. E. 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Strastegic Manage,1991(12).

[10] 刘清:基于台资生产外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究及策略分析[J].清华大学,2007.

[11] 郝媛:跨国公司纵向逆一体化的理论与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

[12] 魏欣仪:文化邻近性跨界投资的竞争优势――以台商在中国投资的产品在地化为例[J].台北图书馆.

篇9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GATS;立法;缺陷;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034-03

一、中外合作办学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下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或《条例》)第2条规定,“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条例”。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义是中外合作办学者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

GATS规定的服务提供方式分为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以及跨境支付四种。从服务消费国的角度来看,教育服务贸易也可以分为这四个基本类型。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部门对商业存在方式作出的承诺限于中外合作办学,合作方式可以是股权式,也可以是契约式。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定义,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商业存在形式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依据

我国用于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国内法依据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服务贸易的一种,在国内受到许多法律的规制。由《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1条的规定可以看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下称《职业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下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的制约。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下称《高等教育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高等教育,适用办法;其第12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条例》虽未明确表明其制定依据之一是《高等教育法》,但鉴于其上述规定,以及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的事实,《高等教育法》也应是规范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依据之一。当然,《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最主要的法律依据。

(二)GATS对教育服务贸易的规定

1.GATS中有关教育服务贸易的一般规定

GATS主要规定的是缔约方在进行国际服务贸易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以及市场准入原则。其中最惠国待遇原则及透明度原则对于成员国而言是普遍义务。

2.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作出的承诺

WTO成员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义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各服务部门或分部门所作出的具体承诺,GATS项下的一些基本义务,如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等,也是通过成员作出的承诺实现的。

服务贸易的承诺可以分为水平承诺和具体承诺。水平承诺是十二个服务贸易部门都要遵守的共同承诺,而具体承诺则需要各国按照GATS的统一要求,按照准备开放的服务行业领域,就不同的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依据照国内法分门别类地作出具体承诺,并列入减让表。我国在教育服务领域的水平承诺和具体承诺在我国的承诺减让表中有明确的体现。我国在其他的承诺中,也有一些与教育服务相关。例如我国在加入WTO时,保留了对外资企业从事相关业务的审批权。

三、中外合作办学立法与GATS的冲突之处

《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履行了入世承诺,为中外合作办学创建了生存与发展的法律环境,使其得以进一步规范发展。但是,现行的中外合作办学立法,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还存在某些条文与WTO谈判承诺及有关规则不尽一致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GATS相关规定和承诺减让表与我国教育

教育是一国处理教育方面国际事务的最高原则。教育市场由于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逐步对其进行开放的同时必须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不损害我国和不对我国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中教育的和产权问题虽然在《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均有所体现,

但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没有规定。此外,我国承诺“中央及地方政府应以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适用和实施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以及外汇管制的所有法律、法规和其他措施。”而我国尚待将这些规则、协议转化为国内法予以实施。

(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与GATS的规则相冲突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是否可以营利,《条例》未明确规定。但《教育法》第25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属于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同时,依据《条例》第3条,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

如前所述,教育产业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教育服务的商业化也已经是世界潮流,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走向相悖,与GATS的规则也不相符。

就我国目前的现实而言,“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与教育服务的实际不相符。从办学实际来看,许多民办学校的营利性色彩已成公认的事实,不少投资办学者利用政策的模糊性,通过各种方式去得学校的举办权或经营权,并以各种方式去得了回报。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商业服务行为,无法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只能依靠自身投入相当的成本来运行,如果不允许营利,则其无法持续经营,最终将导致其培养人才的目标无法实现。因此,获取利润也应当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之一,其与培养人才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

更为重要的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目的相违背,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如果不允许营利,那么对于外方办学者而言,则其基本上丧失了来中国办学的动机;对于中方办学者而言,如果其是社会力量投资的民办教育投资者,那么不营利会使其经营难以持续,并进而影响其办学的积极性。

(三)《条例》的规定未完全体现我国的入世承诺

总体而言,我国在承诺减让表中对教育服务贸易所作出的承诺在《条例》中有了较大程度的体现,但是仍然有一些方面未能完全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多数拥有权的许可,在《条例》中并没有体现。在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承诺中,外方办学者可以在中外合作双方总投资中占有多数拥有权。但我国相关的立法,尤其是《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未对多数拥有权在总投资额中的比例作出明确的范围界定。

2.我国在水平承诺中关于外资比例不少于合资企业注册资本25%的限制,并未转化为国内法的规定。《条例》及其他相关立法中没有任何关于外方投资者出资比例的规定,承诺中的关于外资比例不少于合资企业注册资本25%的限制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立法中没有体现。

四、中外合作办学立法的完善

结合如上所述的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立法与GATS存在的冲突之处,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立法的完善提出如下建议:

(一)理性认识中外合作办学,正确处理其与我国教育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解决大国办教育所急需的资金、师资等难题;另一方面,我国的受到了挑战。对此,我国应该辩证地看待,采取正确的态度,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其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顺应国际社会发展的这一必然趋势,积极吸收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国所用。

当然,在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同时,切记不能忽视对我国教育的维护。在立法原则上,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教育,严防一些国外的办学者利用办教育之名,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警惕消极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侵袭。我国明确规定义务教育以及一些特殊教育,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不在合作办学之列是极其必要的。

(二)修改相应立法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

针对“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建议对《条例》及其上位法《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进行修改,使中外合作办学的营利性合法化。具体如下:

1.对《教育法》相关规定进行修改。

该法第25条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建议删除其最后一句,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样,作为各种类型教育的一般法,《教育法》不再绝对规定任何教育都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2.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关营利性的规定。

首先,《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建议将这一句改为“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即不再明确将民办教育事业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其二,经过之前的修改,民办教育也可以是营利性的,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7条第2款所规定的“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应改为“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其三,在对民办学校进行营利和非营利的区分之后,对其政策也应当进行相应的区分。在税收政策上,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应享受更优惠的待遇。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第46条规定的“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相应修改为“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应参照企业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第四,之前的修改承认了民办学校可以营利,因此应当删除《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1条的规定。此外,既然依据营利性对民办学校进行了区分,则应增加一条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定义。该条可以规定:“营利性的民办学校是指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须的费用后,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利润的民办学校。”

3.对《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进行修改

根据上述对《教育法》和《民办教育法》的修改,对《条例》的修改主要涉及第39条和第47条。将第39条所规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修改为“非营利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收取的费用应当用于本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至于第47条,可以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清算时,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1)应当退还学生的学费和其他费用;(2)应当支付给教职工的工资和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3)应当偿还的其他债务。非营利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发展教育事业。营利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依照合作办学合同、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三)正确处理我国入世承诺与国内立法的关系

针对外方合作办学者可以拥有多数控股权在《条例》中没有体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我们对“多数拥有权”的理解尚未达成一致。从产权分割的角度来讲,其意味着一方占有50%以上100%以下的股份,而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虽不占有50%以上的股份,但是所有持股人中最大的持股者。因此,一些法学界专家认为,如果不明确规定对外方持股比例的限制,则第一种解释可能成为现实,即外方拥有50%以上的股份。这样,虽然对于投资者来说有较大的自由度,然而一旦外方办学者投资比例过大,则可能会影响对合作办学机构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建议在《条例》中明确对“多数拥有权”的定义,并设定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投资者的投资比例。

对于外资比例不少于合资企业注册资本25%的限制并未转化为国内法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国对待教育服务商业化的谨慎态度。鉴于目前我国将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为公益事业,不允许营利,虽然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的呼声很高,但综合我国的立法现状以及相关的政策导向,短时间内我国还不能承认中外合作办学的营利性。我国一方面承认中外合作办学属于教育服务贸易,另一方面又不愿给予其完全的商品地位。基于我国政府的这种态度,如果在《条例》中设定外资最低比例,恐怕会给以后修正我国水平承诺带来困难。

总体而言,综合考虑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立法及实践现状,大幅度修改《条例》及其上位法尚有困难,但我们的方向是明确的,即在确保维护我国的前提下,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向商品化的方向转变,逐渐允许投资者营利,充分体现GATS的精神以及我国的入世承诺。此外,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成果,我国还应考虑将中外合作办学扩散到初级教育、成人教育以及语言培训等教育领域,而不是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参考文献:

[1]朱晓勤.发展中国家与WTO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颖姬.GATS框架下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法律问题研究[J].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孔峰.WTO框架下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杨斐.WTO服务贸易法[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特色专业建设;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107-03

目前我国存在两大基本类型的高校: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其中,地方院校包含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两种基本类型。部属院校是属于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注重学术性人才的培养,代表着精英教育的价值体系;而地方院校属于教学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代表着大众化教育的价值体系。在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高职高专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强调技能实用性,而地方本科院校则是结合学科和行业分设专业,理论和实践并重,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一线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强调应用性、创新性。特色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地方本科院校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离不开相应的特色专业建设。那么,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又该如何来进行相应的特色专业建设呢?本文试图以此来展开分析。

1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显著特点,它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我国教育部在其的《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中指出:国家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形成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引导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和紧缺型人才的需要。可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就是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培养相应的人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特色专业建设来说,主要是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然而,这种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又具有什么内在特征呢?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会计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般直接去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线工作。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工作的性质往往是属于组织战术层面而非战略层面,这些毕业生一方面要直接面对复杂的市场微观环境;另一方面要能高效地完成组织的任务,贯彻组织的战略意图。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能持续地、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他们在大学时接受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和财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FQ)融合发展的培养。

智商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商数,它有先天遗传的成分,同时后天的培养也可以促进它的发展。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进行各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积累,当积累到一个临界点时,就会发生质变,头脑中的知识就会通过整合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而促进自己的智商不断得到开拓。智商扩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两类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引导链式创新,而且转化程度越高,行为主体创新能力就越强。可见,较高的智商能使学生在企业一线工作中,往往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时,一般总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有效率的工作思路,把握和控制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智商主要有助于处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情商则有助于处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情商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应对,以及对人生乐观的程度和面对挫折时的承受能力。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直接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市场经济之中,需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以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够适应、坚持,受得了委屈;能够与他人沟通合作,整合资源,等等。因而,对情商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较高的情商,还能很好地促进人的创造力。创造不仅与一个人的智商有关,更与情商有关,情商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人的创造力中具有很强的驱动功能。

可见,智商和情商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处理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能力保证。但是,它们不能为他们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热情和创造性提供持续的动力,而财商在塑造这种动力方面却具有很好的效果。所谓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或财富运动规律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一般人进行工作最直接的目的是使自己和家人能生活得更好,因此,追求财富就成为一般人工作的基本动力,这对工作于企业一线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尤为如此,因为他们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亟需要创造财富来为自己的未来提供保障。而财富的有效获取离不开财商的支撑,对他们来说,较高的财商,一则能树立强大的财富意识,以该意识来驱动和引导自己的工作;二则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较强的理财能力,严格进行个人成本——收益核算,有利于积累财富和利用财富;三则通过对财富运行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来制订自我长远发展规划,以实现自我财富和组织财富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