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综合智力;开发方法
幼儿时期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步伐已经相当稳健,他们对于语言的运用也相当灵活,加之好奇心很强,总是对于身边的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幼教老师,只要我们给孩子足够多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就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孩子的智力也就能相应地得到大的提高。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开发幼儿的智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伴随着孩子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幼儿如果缺乏注意力就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也很难完成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所以要想全面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首先必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语言对于幼儿的注意力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我们可以经常性地运用“你摸……你闻……你看……你听……”等语言引导孩子注意具体事物,经常给孩子提出注意的目标和任务,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带着目标和任务去注意的习惯。当然,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
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人们大量的感性知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观察能力在孩子智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孩子的观察能力发展得好,那么他的其他能力才会发展得更好。观察能力的强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在实际的幼教中我们应该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每个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孩子通过对于一些事物的观察,说出某种事物的特征以及细微的差别和变化等,训练孩子利用各个感官来感知事物,通过不断地训练,他们的智力会得到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对于孩子的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曾经对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少年大学生做过智力调查,发现这些学生的记忆力极强。可见记忆力在孩子智力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同样的一支舞蹈或者一首儿歌,有的孩子很快就学会,而有的则学很多遍都学不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必须强化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四、培养孩子的大脑思维能力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开发幼儿智力能源的核心,各种智力活动无一不在思维的参与下得以实现。要想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思维,就必须在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上下功夫。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具备怎样的思维品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过程和形成。教学实践证明:分类和归类活动是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一些分类游戏,把不同的事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让孩子进行分类,可以按大小、功能、形状、颜色分类,然后进行比较,这样孩子通过游戏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智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五、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篇2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家长在用具体的物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时,应该提出要求,要求其通过思考掌握那些不能直接感觉的东西,而不能只满足他们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特点。孩子对感兴趣的活动常抱有很高的积极性,家长应善于利用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巧妙的引导,以利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孩子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到其兴趣的支配。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思维活动时,应向孩子提出明确的目的。
要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要利用孩子所接触的各种事物,练习思维能力,如在认识小动物时,不是罗列一大堆动物的名字,让孩子知道动物的名称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分析,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如孩子看到小鸡时,会对小鸡的外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毛茸茸的,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小鸡的身体特征如尖尖的嘴巴、圆圆的眼睛和细长的腿脚,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小鸡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还可对小鸡和小鸭等其他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类、抽象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步认识了动物的一些本质特征,头脑中就不是杂乱的、无序的动物名称,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家长应尊重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通过具体事物激发幼儿的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教育: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各种材料、通过孩子直接的操作和活动,发展孩子的思维。如在数数教育中,通过点数实物,孩子开始真正理解数的含义,而只是口头上会数数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理解数。单纯的说教和书面知识的学习,因孩子的理解有限,所以学习效果一般不好。
利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进行现场教学,看到树木就让孩子观察树的叶子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枝的疏密程度,明白太阳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让孩子比较它与别的树的区别,明白不同种类的树木对阳光湿度的要求,对气候的选择,等等,再讲树的分类,用笔画出树的形象,让孩子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树的样子。所有这些都是在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你只要耐心引导启发,让你的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就能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动脑动手的能力。
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处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现成的知识和技能,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获取这些的能力。思维训练就是要交给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借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例如:如何进行分析、分类,如何进行比较、判断,如何解决问题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1、科学研究表明后天的环境能够显著影响孩子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相互铰链,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经过思维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有显著提升的空间。
2、“幼儿英语”、“音乐艺术”、“奥数”等知识技能型的训练不能替代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的重点是“全面”和“均衡”。必须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专门思维训练课程方可达到这个效果。
3、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因此,投资思维能力这个“万能钥匙”,具有很高的回报率。
4、思维训练和知识技能灌输不同,思维训练存在一个短暂的“机会窗口”。
这个机会窗口对应于儿童大脑迅速的发育的2-7岁。
篇3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方法
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同样对语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那么,对数学教师而言,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第一,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埋下有序思维和周密思维的基石。课堂提问是老师了解学生理解、掌握情况的试金石,是启迪学生思维的点金术,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途径。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问题不仅要富有指导性、启发性、层次性、逻辑性,更要确切完整、表述清楚、指向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所以,才不会答非所问。只要每个问题和回答都“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在不断“规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将在不断“规范”中变得严谨、周密、有序,从而实现思维的发展与飞跃。
比如教学连加时,我先在黑板上画3个红色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老师画了三个红色的苹果”,再画4个黄色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老师又画了4个黄色的苹果”,接着画2个绿色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老师又画了2个绿色的苹果”,然后让学生把老师画苹果的过程用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尽量让学生用“老师先……,又……,接着……”的句式说,说完后再问:“你能根据老师画的苹果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后,再问:“你能把刚才老师画苹果的经过和你提出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可反复指名学生说)学生说清楚后,再问:“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学生说出算式后,再让学生用“我先算……再算……”的句式说一说连加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连加的含义,又理解了连加的计算方法,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苏教版教材的最大优越性是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融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于一体,丰富的趣味插图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说话材料”。老师要充分利用挂图、课件、练习中的插图等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根据课本要求、作业提示等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身边的事的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身边的人和事。
比如,出示一幅图画,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提出问题: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些什么?你能把看到的事情用两句话(三句话、四句话)告诉同学们吗?你能根据图画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学生的“审图”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课间操作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激发学生的直观行为思维。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始终离不开摆一摆、折一折、圈一圈、画一画、涂一涂、拼一拼、搭一搭等活动,教学中老师应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比如,“我先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十,再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表示9个一,合起来就是89”,接着问学生:“在89的基础上添一个珠子是多少,怎样才能拨出90?”让上讲台拨珠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学生说不清楚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说“先把个位上的九个珠子退去,再在十位上添一个珠子就是90”,为了巩固拨珠方法和表述方法,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9后再提问:“在99的基础上添一个珠子是多少?你会在99的基础上拨出100这个数吗?”让上讲台拨珠的学生边拨珠边讲一讲自己的拨珠方法,学生说不清楚时可以带着学生说一说:“先退去个位上的9个珠子,再退去十位上的9个珠子,然后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这个数就是100。”接着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边拨珠边用“我先……再……然后……”的句式说一说拨珠方法。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操作能力,初步让学生感知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又为下一步的笔算打下了心理基础。
第四,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课间讨论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不能为讨论而讨论,也不能因为担心课堂纪律、秩序和时间而忽略讨论。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把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就是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二者有机结合就是语言与思维同时发展的过程。学生把讨论的结果有理有据地说清楚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篇4
一个4岁孩子想吃放在柜子上的饼干,会搬来椅子站上去拿,他知道这个办法管用;而2岁孩子可能会把他的长毛绒玩具叠起来,再爬上去,一跳一跳地去够柜子上的饼干,因为他要试试。
当然,2岁也是孩子开始学习约束和自控的年龄,这种学习很重要,但也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父母要在教给孩子必要的技能与培养孩子创造力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以下这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可供参考:
鼓励孩子多进行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消遣。想象力就像肌肉,不运动就会萎缩。比如,孩子看电视只是在汲取他人的想象和构思,这种行为是被动的。而大声朗读和去户外散步,这些很平常的活动要比看电视更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尽量鼓励孩子与人交谈。提问有助于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给孩子讲故事,并让他续上结尾,也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准备充足而又安全的物品。2岁孩子喜欢探究物品的新用途,家长可以找一些无毒的颜料、书签、粘土和面团让孩子把玩。孩子使用的道具衣帽要容易穿脱,防止孩子卡住引起窒息。乐器应选择小巧和无法分拆、无锐角的。
让孩子自己选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问他喝水是用绿色的还是蓝色的杯子,是穿条纹裤还是格子裤。对孩子而言,这是自主的开始。
容忍杂乱。在孩子着迷于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时,父母最好对家里的凌乱泰然处之,千万别说“太乱了”或者“东西怎么可以那样放”之类的话。
父母的参与。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创造性游戏,可以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和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孩子有兴趣,父母不妨坐下来和孩子一起用手指涂鸦或穿上各式服装,做做小品。
不要苛求孩子。想让一个2岁孩子画一座像模像样的房子或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不现实的。但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无结尾的故事可能非同寻常,他的画可能色彩大胆,线条粗犷。不要强求孩子的作品逼真,要对孩子的任何作品都予以肯定,还可在冰箱或书桌上展出孩子的“大作”。
不要强迫孩子。如果孩子没兴趣,千万别逼迫他去学什么,否则孩子很快会兴味索然的。
附:居家小创造
家里的许多平常之物都可以被孩子用来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
土豆泥。给凉透的土豆泥染上食用色素,然后让孩子捏成各种小玩意。
零头袜子。将脸谱绘在穿剩的布袜上做成小木偶,与孩子一起用不同声音模仿各种木偶人物。
纸盒。收集各种不同尺寸的硬纸板,让孩子用它们折叠成堡垒或城堡,并鼓励他给你讲住在堡垒或城堡里的人物故事。
篇5
一、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形象。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幼儿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小鸭找朋友》,开始播放一段音乐《找朋友》,让幼儿跟随音乐产生联想,课件中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鸭子,不断播出的小动物的叫声,生动形象,无一不刺激着幼儿的大脑皮层。故事通过课件的形式讲述,让幼儿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唤起了幼儿求知的好奇心。
二、增强感知,激发幼儿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现代化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幼儿兴趣浓厚。如《动物朋友》主题中,老师的说教幼儿永远无法了解工蚁、兵蚁、蚁后等蚂蚁的种类及在蚂蚁中的地位。这时在多媒体中播放一段蚂蚁习性视频,让幼儿直观的看到,比老师说10遍要强得多,幼儿也感兴趣。再通过分类让幼儿操作强化知识。
三、发散性思维,提高想象力。
篇6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家中的宝贝,没有哪个家长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在信息传播和交流如此便捷的今天,仅仅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其成长的需要,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多花时间陪伴他们,尽可能多的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对待问题,只要不是违反基本做事原则的情况,都应该尽量采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只有你先平等的把孩子当成朋友而不是被管理者,他们才有可能把你当成伙伴而不是说教者。
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我感觉同她一起游戏能够比较有效的拉近距离,而且通过游戏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小时候女儿喜欢听我讲故事,我就有意把一个故事反复讲,直到她都听腻了,嚷嚷着要听个新故事,我说:“要听新故事可以,但你得先把原来的故事讲给我听,讲不好就不能听新的。”她说:“那还不容易?”可是真到讲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天天听的这么熟悉的故事,要想讲清楚还真不简单。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有效的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正是写作训练的初期,看图说话的作业逐渐多了起来,开始孩子往往感觉无从下笔,我就让她先不写,而是先说,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把想到的东西也说出来,有时孩子想到的连大人都感觉挺有意思,等她说完了,帮她整理一下,然后告诉她,“其实写作没有什么,只不过就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记下来罢了。”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往往都是一个人缺少伙伴,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回家以后,尽量营造有利于其学习的环境,同孩子一起学习,能够是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到孤单,通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孩子学唐诗,我就和她一起背诵,然后再给她说说诗歌的意思;孩子体育课要学跳绳,我就经常和她比赛,看谁跳的快,这些都对她顺利的学习知识起到帮助作用。一次周末老师要求写一段爱护环境的小短文,孩子在家写了一下午也没能完成,看到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就对她说:“先不要写了,休息一下,我们去爬山吧。”女儿一听,欢呼雀跃,我们一家三口带了些水,就去了附近的金鸡岭。爬山途中我让她注意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都记在脑子里,晚上回家以后,女儿顺利的完成了作业。
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是一个比较伤脑筋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思想成熟的比较早,不能采取强迫的方法去要求他们学习,这样极易令其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的情绪,我想,只有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善于诱导,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初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时候,我就给她买来她喜欢看的童话故事类和科幻类的书,而且规定只能休息的时候看,把读书当成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而不是当成一项作业去完成。
篇7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家庭家长培养途径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项目。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出质疑,甚至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平时不敢向老师请教,不敢与老师交流,也不敢向老师反映情况;班级开会或搞活动不敢发言,或发言语无伦次、丢三落四;与他人交往,行为拘谨,不善言谈,等等,这些情况反映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欠缺。
在家庭中,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孩子口才的培养,他们认为,千重要万重要,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重要,至于口才好不好无关紧要。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一个人不善言辞,就会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来,就会在求职、择业等许多竞争中败下阵来;还会在与人争辩时有理讲不出,讲不过人家就会生气,一生气就忍不住要动手,一动手,就把理打没了,严重的还会犯罪。
父母是孩子语言能力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口才并非天生,后天训练是最根本的。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注重对孩子口才的训练和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孩子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孩子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家庭是孩子们说话最早、最自由、最多的场所。只有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才能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和父母交流。而在冷漠、粗暴、紧张、强制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敢、也不愿与父母沟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对培养孩子口语交际的兴趣和能力十分重要。
,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家长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和语言修养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语言规范、亲切、文明、生动,要有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在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过程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
其次,多给孩子创造交际机会。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多与别人交谈;客人来访,鼓励孩子和客人交流;长辈生日时,让孩子向长辈祝贺;家里来电话,尽量先让孩子接;带孩子去商场时,让孩子练习和售货员讨价还价;孩子有病到医院看病时,让孩子把自己的姓名、年龄、病情向医生讲清楚;等等。这些对于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只有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才能表达迅速。因此,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反过来,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思维更加活跃和深刻。
孩子在家说话,往往漫无边际,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讲那,为了鼓励孩子表达的积极性,家长可以让他尽情地去说。但如果与别人说话,就要告诉孩子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在交往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家长应训练孩子的应变能力,教孩子在不同的场合说得体的话,能够自如地调整讲话内容、表达方式,灵活地应对突发事件。
总之,要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孩子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
三、努力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
1 让孩子敢说
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说话、大胆表达的习惯。因此,培养孩子敢于说话,敢于与人交流的能力成为家长刻不容缓的重任。
口语交际能力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素质越好,口语交际能力越强,要想让孩子敢说,就要重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孩子不怯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一家人面前讲话,家长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如果孩子不敢在大人面前讲话,可以先从小伙伴开始。家长要多邀请邻居、亲朋好友的孩子来家里做客、玩耍。
2 让孩子爱说
要想让孩子爱说,首先,家长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这样,孩子的话匣子自然而然也就打开了。其次,家长要拥有活泼的童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将语言童化、趣化,这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为他们接受。再次,家长要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从而增强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越来越多,话题自然也随之增多。最后,家长要与孩子多“拉家常”,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讲故事、编故事,使孩子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
3 让孩子能说
“能说”就是要说得清楚,即能围绕话题,不偏离中心,做到思路清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表达完整流利,表情自然恰当。为了提高孩子“能说”的能力,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指导。
4 让孩子多说
“多说”,一是父母和孩子多说。与孩子说话,应不放过任何机会,随时进行。孩子起床,可问他梦见什么;放学回家,可问问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晚饭后休息,可聊聊白天的见闻。二是让孩子多说。孩子通常在看动画片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并伴随手舞足蹈,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反感,要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如果孩子小时候爱说话时家长限制他,或者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家长不爱听,等到青春期时,孩子与家长就会“无语”。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
(1)父母要学会倾听。无论孩子的心情好坏,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幼稚,只要他爱说,父母都应认真倾听。
(2)不打断孩子的话。当孩子说话时,不可轻易地打断孩子的话,要耐心地、尽可能地让孩子把话说完,
(3)不要急于判断。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急于判断,不要匆忙下结论,这才能听到孩子的实话和心语。
(4)让孩子多看多记、多读多背、多听多想,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词汇、句型积累多了,知识多了,说话就能脱口而出。
5 让孩子会说
“会说”,就是说得好,要求孩子在“能说”的基础上,讲求说话的技巧,如内容的精辟、用词的生动、感情的表露、语速的控制等。要达到这一目标,家长就要从多方面进行指导。
(1)教孩子礼貌地说话。与别人交谈不要言语粗鲁,不要说脏话、狠话,不要话中带“刺”,不要吹牛,不要有口头禅。
(2)教孩子学会倾听。听话是说话的前提,只有听得清,理解透彻,才能很好地表达。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信息内容,还有表达技巧。善于倾听,还是一种修养,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3)教孩子说话的技巧。在口语交际中,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微笑,用微笑温暖人心;要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学会投其所好;要教孩子学会称赞别人,用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
(4)恰当运用身体语言。交际中,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身体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不注意养成这方面的修养,就会在交际过程中吃亏。
(5)多说一些绕口令。绕口令可以练就孩子的一副伶俐口齿。
(6)多让孩子参加校内外相关活动。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朗读、背诵、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多见世面,多经受锻炼。
(7)鼓励孩子与父母争辩。争辩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能言善辩的理论水平和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
(8)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和风度。
(9)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四、给予孩子激励性评价
篇8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如何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希望能帮到你。
一、数学学习如何找对方法?1、数学学习的2个层面
对于做数学题,我觉得,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和解决。
(1)数学思维能力
这取决于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对题目类型的见识,以及主动性的探究。思维能力强的标识有二:一是喜欢钻研难题;二是对于碰到的难题能比较快的想出解法。
这部分是需要“创造性”的。不好“培养”,也就是传说中的天赋的部分。但其实就学校学习的内容而言,范围毕竟有限,只要见得足够多,也是能解决的。不是非拼“天赋”不可。
小学时就上数学思维班的孩子,一般这方面都会比较强。
(2)工程能力(或者也可以说是数学技能)
做一道题,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设及到很多的细节,一个细节的错误,会导致全盘的错误。对人而言,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概率问题。要发展一套严谨的、工程化的解题过程,把审题(对已知和未知条件的充分分析)、计算、作图所有这些操作都尽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最优化,才能避免低级错误。
这部分需要人能够做到像机器一样,精确、严格。
由于这部分工作相对刻板,而且更依赖于习惯养成,很多孩子没有学到。
一般好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示范,但是很少有老师好到一点一点地去规范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一般最多也就是纠正卷面上能看到的不良行为),毕竟这太个性化,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看到“心平气和心和”帖子中说初一数学老师规范她家孩子数学操作的描写,我很羡慕她的孩子能碰到那么好的老师(来自老师方面的要求比家长说更有效)。
很多孩子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好。表现就是:简单题错误比较多,“粗心”。(当然,心理紧张因素也会造成“粗心”,例如前面说的,“慌”)
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会更加看重第一个层面,觉得这代表“聪明”;而轻视第二个层面,觉得这只是低层次的劳动,“不是我不会,而是我不想,只要我想,我就能做到”(其实远非如此,如果没有熟练到成为习惯,到做题时,根本就没机会去想)
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随着课程难度的提高,题目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这两个层面的相互牵制就越强。实际解题时,需要“工程能力”步步为营的推进,也需要“思维能力”突破关键点。
就当前应试而言,显然把简单题的分抓牢更有效率。也就是提高“工程能力”、改进解题过程更有效。
2、数学考试的2个策略
前天晚上看到孩子在做数学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很奇怪。问他为何不做“压轴题”?他解释说,“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分不多,又费力,还不如先把填空题和选择题练熟一点。”当时觉得他的这个想法有问题,但问题在哪却有点模糊,于是忍着没和他争论,且让他先练着再说。
昨天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孩子的数学老师。老师支持我的意见,认为基础题有作业就够了,自己练,还是应该重点练压轴题,这是有“畏难情绪”。“畏难情绪”这个词让我觉得“豁然开朗”,前天写周末日志的时候,就特别的写到,我注意到孩子做作业都是按照化学-物理-语文-数学的顺序来写的,当时就感到这个顺序表现了某种问题,但并没有归纳成型,现在看来,就是老师说的这个“畏难情绪”了。
仔细考虑后,我觉得这里实际上存在两个层面的策略:
(1)考试策略。
就考试而言,每一分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总体而言,试卷上基础题占分比例高,所需代价小;难题占分比例低,所需代价大。
前几次周测,就是太想满分,想为最后一题多留点时间,导致前面的基础题做得比较毛糙,最后难题得分了,简单题却到处起火。
所以考试的时候,做到“基础题不失分”比“挑战难题”更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放弃难题的勇气,“不慌不忙”的把基础题做到位。
(2)练习策略
从练习的角度而言,心理学认为在“邻近区”进行挑战性的练习,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就数学而言,在基础题部分进行练习,实际上是起不到提高能力的作用的;应该要做自己感觉稍微有点难,但经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题,才能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对我家孩子而言,压轴题就正好是这样的题。
所以平时练习需要重点练习“难题”,逐步的把“难题”变成自己的“简单题”,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孩子的观点,是模糊了“考试策略”和“练习策略”,因此是不合适的。有了老师的意见加持,和上面比较清晰的想法,昨晚跟孩子谈了谈,很顺利的说服了他。准备以后每天做1、2道压轴题。
二、至于文科,思维导图如何帮助记忆?以前在论坛中讨论,受到一位家长意见的触动,“历史的学习,我不看你的计划,让孩子合上书本,能写出什么?”,就开始跟孩子一块进行了一项“大工程”。
为了做到“合上书本,能写出东西”来,我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尽量的抓住骨干。所以找了个思维导图软件,跟孩子把历史课本从头到尾的过了一遍,基本上每天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耗时大约1小时。开始时比较慢一些,我和孩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整理好。3个单元之后我慢慢找到了感觉,5个单元后孩子慢慢找到了感觉。
最后的做法,就是逐句的分析课本,看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然后整理到思维导图上。整理过程中,发现孩子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1、分不清重点。
有些很无关痛痒的举例论证的例子,孩子把它当做了重要的“史实”;而有些很重要的观点性的表述,孩子却忽视了。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很多意义什么的,背的很溜——当然这也是需要的——但是却没有跟相应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
3、看书、背书和做题有点脱节。
整理完后,又根据孩子的课堂笔记,把老师讲课的逻辑结构整合进去。从笔记看,老师补充了不少答题很重要的标准说法,对于材料的详略处理跟我们自己整的也有较大差异,老师的重点更突出。整个整理累计花了约10个小时。
虽然类似的大纲在孩子的教辅书、习题册上都有,但是自己从原始文本整理出来,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这样的一个整理,我觉得非常有用处。对于孩子应该如何阅读课本,如何把课本和老师的讲课相结合等都非常有用。应该是能提高孩子的看书、听课效率的。可惜做得有点晚,现在的课程节凑已经无法继续整理另外几册了,等体育和实验考完,不知道会不会能找到时间。
目前只是整理完就暂时搁置了,还没有按这个方式进行记忆和复述练习。可见的收获是,孩子开始用这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其他科目的知识了。有点遗憾没有早点教他这样做。在此也感谢那位家长的提醒(虽然当时并非针对我)。
三、思维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前几天在论坛中的一个其他家长写的帖子,有家长善意的提出了批评,认为孩子在课业上投入的时间过度了,恐怕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会毁了孩子的”。
因为我的孩子和作者孩子情况很相似,无论是成绩还是学习状态。看到那位的家长的批评,后来又得知他/她的孩子在时间少得多的情况下成绩更好,不禁让我思考了很久。
其实班里存在个别特别优秀的孩子,遥遥领先;另外存在相当多的孩子,他们虽然努力不比最优秀的孩子差,但却只是在二线沉浮。这后面应该是存在深刻的原因的。
从那位家长的后续评论“历史的学习,我不看你的计划,让孩子合上书本,能写出什么?英语试卷你做多少套,花多少时间去总结了,你的所谓的错题有没知识点是一样的,是知识面不够、词汇量不足还是重复性、习惯性错误?
学习必须要刷题,但每份卷子我们学到了什么?”中,可以看到ta家孩子做得很好。这些方面作为家长我也不是不知道,初一暑假还专门教过他思维导图的画法。对于试卷分析、作业错题分析,也经常在孩子做过之后,我再帮他做一遍,帮助他分析自己的分析的不足。但F这方面的能力总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班里一位最近一年进步巨大的孩子,从老师表扬所推荐的他的考后总结看,也能看到他的思维层次比较高。
篇9
家长会上班主任讲话稿范文(一):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所有老师和全体同学们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对我们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孩子入学一晃已经五年级了,因为共同的目的,我们才有这样的机会坐在一起,共同地讨论和交流一些关于我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在发生变革,我们家长的观念也要逐渐发生变化,应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认识到孩子是不是一个合格有用的人才,不是一张试卷决定的,而是社会对他的检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为重要。所以,眼睛只盯在分数上。
苏州市有一位副市长叫朱永新,他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学教授,他主持了一项课题研究叫新教育实验。他主张: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请天下所有的父母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我们以此和各位家长共勉。
所以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我便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1.专心致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从一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4.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增养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5.背记词汇和课文。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
6.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的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但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
7.培养周期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周期,培养孩子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这样的周期学习的习惯。
8、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大人的事帮着做。让孩子自己来合理地安排时间,家长在旁只作适当的引导。
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现在孩子进入五年级,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孩子还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加之我们现在的教学不同于家长们在学校时的学习.学习知识比以前深了很多,对学习技能方面的要求高了很多.这样的教育改革,除了要求我们做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之外,对我们做家长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检查孩子的作业,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包的太多。
关于数学学习,我认为家长首先要抓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要求家长每天要监督学生完成五道计算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孩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要求孩子写作业时,桌面一定要收拾干净,除相关的书、本子、笔之外,期于的东西一律不放在桌面上,创造一个良好的书写环境。
(2)、对孩子的书写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求字的大小统一,排列整齐,可采取一些奖励或惩罚的措施进行强化。当孩子真的能静下心来写好字时,他的计算错误也会明显减少。
(3)、在设计作业时,要把握好时间限制,让孩子有时间观念,有紧迫感,同时也提高专注程度。
(4)、要培养孩子打草稿的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快速打草稿,让草稿成为自己的好帮手,而不是一种负担。
(5)、对一些细节要给学生进行强化。如进位加,退位要养成作标记的习惯。这样,到了学习较为复杂的计算时,才不容易犯错。一些较复杂的题目要交给学生方法。首先认真读题。二找就是找出题目中重要的突破口。三说就是说一说自己解答的打算或思路,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异议。最后再动笔做。
课后练习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熟练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的有效措施。希望家长对此不要松懈。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最后我要感谢各位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孩子要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对学生的学习尽上我们应尽的责任和力量,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谈的一些建议,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家长会上班主任讲话稿范文(二):各位家长:
上午好!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我表示热烈的欢迎,召集大家坐在一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安全教育,学校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同时也有对孩子的人身安全有保护的责任。为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积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生命意识,增长基本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避险抗灾能力,特召开本次家长会。今天就安全教育这个话题我想和各位家长一起探讨关于孩子安全教育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孩子从小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
1、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积极性
昨天,学校为保证学生的在校安全,上至领导下至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如何防范突如其来的危险都进行了严格的周密的安排。平常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充分宣传学校的安全措施,讲解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2、学校利用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家长座谈会发言稿开学伊始学校就通过各班的黑板报,并举行了抗震防火演练,利用
3、学校、家庭双方对学生安全的重视。
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毕竟是有限的,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双方建立互信机制,家长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渠道关系让学生在学校读好书,不受安全威胁,同时家长要严格监督严格操纵孩子的周边环境安全。
二、远离危险,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与社会都暗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危险,这些与学生自身有关更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直接联系。老师与家长要着重强调学生在校内校外需要特别注意的与安全有关的问题:
1、严禁玩水(游泳),杜绝孩子到井边、河边玩耍,防止出现溺水死亡事件。
2、严禁接触与电有关的容易出现危险的电器,如:乱拆家用电器、攀爬电线杆、乱扯掉在地上的电线等,就这些方面我们需要通过讲解与电有关的生活常识让他们从小树立知科学会用科学的习惯。
3、注意交通安全,要提醒孩子注意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防备交通事故在自己孩子身边发生。同时严禁学生在放学路上或者周末、假期在公路上追逐、打闹、
嬉戏。
4、严禁玩火,禁止孩子在学校、公园、小区内随便玩火,以免造成火灾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故。家长和学校需要认真教育知晓基本的消防知识与自救知识。
5、严禁带凶器、锐器,如:小刀、水果刀、打火机、锐利物等,这些物品容易戳伤、划伤人,家长与老师必须严令禁止学生私藏或者购买违法小贩出售的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玩具枪与刀。
6、防骗,不要和陌生人搭讪,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防备拐骗儿童的犯罪人员进行敲诈勒索。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安全,防范传染病的发生
8、上学,放学要按时,不要在外逗留。
上述各条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监督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危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学校、家庭共同携手为学生制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学校教育为学生制造了美好的环境,那么家庭教育也要做好学校的可靠助手,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最好乃至更好,使学生真正快乐健康的成长。总之,家庭、学校应携手制造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和谐中成长,在和谐中学习。
家长会上班主任讲话稿范文(三):各位家长:
上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们班工作的大力支持,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来这次家长会。
一年级的同学入小学,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今天同各位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了,学习方法正确了,学习是事半功倍的事,轻松愉快的事;相反,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正确,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孩子在拿到自己的测验试卷时,家长常说:这里你应该会,怎么这么马虎出错呢?其实,孩子的马虎归根结底也就是孩子粗心,学习习惯的不好造成的。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在阶段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这几个习惯:
1、专心致志。家长座谈会发言稿回到家后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
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每天在相同的场所,相同的时间学习,读书要在不会分心的场所,书桌前不要乱摆东西。这些布置都可以使孩子学习更专心,可以使孩子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
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做,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类题应该怎么想。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细致。
孩子的作业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家长也可以体会到,年龄越大的孩子越难说服,其实你想要省心,最重要的还是在年幼时帮他们养成好习惯。
4、学会倾听。
我们还要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倾听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班丁正阳、吕小曼、吕迎雪等同学就很会听课。他们上课注意力集中,从不做小动作,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二、重视家庭教育 。
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抓好萌芽教育,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的责任。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
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希望家长朋友多费点心思,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1、让孩子吃好早饭。
早饭吃得好的学生精力充沛,思考积极.不吃早饭或早饭凑合的学生会疲劳,精力不集中。所以早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也影响孩子的健康。
2、检查孩子的作业。
在学校里,我们老师会尽心尽力的辅导,但是在家就一定要靠家长配合。希望各位家长每天能抽出时间来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
3、按时到校。我们现在的作息时间是:
上午:7:55——11:05
下午:1:35——4:05
特别是冬天到了,许多学生容易迟到,带早饭来班级吃,我们班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4、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教育他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做个文明、有礼的好孩子。
5、不随意给孩子零花钱。不要让学生乱买零食吃,对健康有害。到这高年级后,孩子跟前钱多了,容易去网吧、游戏室、打桌球等不良场所,对孩子的学习危害极大。
三、安全问题
作为老师,对于每个孩子的安全,我是非常重视的,每次上课前都要讲几句,班会课上更是不停的重复比如下课后不要乱跑,上下楼梯靠右走。同学之间不打架等等。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是贪玩的,是好动的。老师仅起到教育的作用,下不了保证的承诺。孩子在学校的活动中难免出现磕磕碰碰,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希望家长能理解。
孩子要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尽全部的力量,尽心尽责。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是相互的,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相互配合好,才对孩子的教育有真正的帮助。我们希望通过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培养孩子。
篇10
首先应提高认识,关注课堂问题,从而优化提问行为;其次要准确把握,有效预设问题,最后在组织活动中要随机应变,及时生成问题,关键在三个方面:要敏锐地发现幼儿的疑问,处理好幼儿的疑问将是活动的一个亮点,及时接好幼儿抛的球,在问题中与孩子有效地互动,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幽默而风趣的语言将使提问更精彩,使课堂更活跃。
[关键词] 提问 预设问题 生成问题
正如朱家雄教授所说“集体教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课程中很有特点的一类活动”,这是我国的社会文化使然,是我国的国情使然,而教师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且发生频率很高的教学行为。本文主要从关注课堂提问、怎样预设问题及活动中生成问题等方面谈谈看法,为的就是在各类活动改进教师提问的行为,提高集体活动的效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自己变得活泼健康、开朗自信,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提高认识、关注课堂问题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孩子带入“问题情境”,提问有助于再现孩子已有的知识,还会激发孩子的思考。西方学者德加默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率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
作为教师应提高认识,关注课堂提问,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集体活动的效率。
二、准确把握,有效预设问题
“问题”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幼儿思维的起点。一个好的,经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然而一个简单的、只为寻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提问,则会抹杀了孩子们说的欲望,换来的倒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或是“不对”,但这早已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了。所以“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教师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展开。提高预设问题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把握好问题的三大特性:
(一)问题的情境性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入手,提出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地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二)问题的开放性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该避免大量的低层次的问题,如只是简单的回忆、再现知识,而设计一些高层次的、开放性问题
(三)问题的层次性
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结构等特点,设计问题的层次性要注意:
1.难与易的层次
提问应当有合理的程序,即在设计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拓展,从启发、激励幼儿的思维出发,运用开发的形式,引导幼儿逐层深入分析,促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体验,把幼儿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引导幼儿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
2.主与次的层次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使孩子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在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最具有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
3.深与浅的层次
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孩子的回应有时会很狭窄,许多孩子只是模仿语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孩子的思维拓展不开时,教师的又一个辅提问是打开孩子思维的钥匙,使孩子们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会怎么回应,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该怎样继续引导?针对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教师该设想好多个辅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发现。
三、随机应变,即时生成问题
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常常会有不正确、不清晰、不全面的答案,这时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回应技巧,不回避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探究问题,寻找更多更好的答案。
(一)敏锐发现幼儿的疑问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接受外来知识的渠道很多,在接受新的知识时会联想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产生了疑问就要发问,以了解的更清楚。幼儿的疑问是教育中最值得珍惜的动力因素,对于一日活动中的内容不再存疑,就暗示着幼儿认知活动动机的丧失,意味着独立反思和创造意思的丧失。让幼儿保持疑问、发生疑问、提出疑问,使孩子们的学习更积极,更主动。把握好孩子的疑问,提高集体活动的实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设宽松的班级氛围,允许幼儿提问,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需要不断地学习。记住前人说的一句话“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二)及时接好幼儿抛的球
提问本身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也是与孩子进行着抛接球的游戏,解决一个问题,与孩子抛接好球,也是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好方法。
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常常会有惊人的语言,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行为发生。这些都是孩子们抛出的球,这时教师面对孩子抛来的球,就该及时地去接,并接好球。
(三)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能使教学产生快乐情趣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数幽默。
- 上一篇: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应用
- 下一篇: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