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黄疸护理评估

篇1

[关键词] 风险管理;黄疸;蓝光照射;新生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124-03

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是新生儿黄疸最常用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新生儿皮肤组织娇嫩和好动等因素,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明显增加,导致新生儿家属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操作规程,降低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护理投诉和护理事故,我院于2011年7月开始成立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系统收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各种风险信息,根据收集的资料制订规避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7月我院768例接受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新生儿有典型的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②新生儿有典型的病理性黄疸的体征;③新生儿经过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均诊断为病理性黄疸;④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为(240~589) μmol/L;⑤新生儿符合蓝光照射指征;⑥新生儿均为早产儿;⑦新生儿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新生儿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新生儿有蓝光照射禁忌证;③新生儿经过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评估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共302例,根据有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为常规护理组(142例)和护理干预组(160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构成、日龄、体重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1.2 方法

成立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系统收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各种风险信息,找出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分析主客观因素,根据收集的资料制订规避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组织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学习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并学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黄疸蓝光照射治疗过程风险意识和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 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常见风险种类与控制手段

1.3.1 呕吐窒息 常见原因:①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②蓝光照射过程中喂养方法不当。控制手段:①加强巡视,观察新生儿意识、瞳孔、体温、心率、呼吸、前囟门张力、肌张力、尿量和皮肤颜色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面色青紫等分泌物梗阻征象,及时处理;②使新生儿的头偏向一侧或者侧卧,头胸抬高15°~20°改善新生儿肺循环和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1.3.2 眼罩脱落 常见原因:①新生儿眼罩固定不牢固;②新生儿躁动哭闹、乱动;③新生儿在蓝光箱内头部汗多,易滑脱,导致意外拔除。控制手段:①加强对躁动哭闹新生儿的巡视,避免新生儿手乱动;②牢靠固定眼罩,利用宽薄棉弹力带制成固定全棉不透光的黑色眼罩,完全遮盖眼睛,避免眼罩脱落。

1.3.3 反复穿刺 常见原因:①护理人员穿刺水平不一;②新生儿哭闹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③新生儿血管充盈度差。控制手段:①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穿刺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水平,做到静、慎、准和快;②对新生儿进行静脉穿刺前先与新生儿多接触,减少新生儿烦躁不安和哭闹现象。

1.3.4 针头脱落 常见原因:①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牢固;②新生儿躁动哭闹;③新生儿家属护理未到位,新生儿自己拔除;④新生儿头部汗多,不易固定,导致意外拔除。控制手段:①加强对躁动哭闹新生儿的巡视,避免新生儿手乱动;②牢靠固定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必要时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

1.3.5 皮肤损伤 常见原因:①身体突出部位保护未到位;②新生儿躁动哭闹导致保护措施脱落;③新生儿长时间保持同一。控制手段:①戴上柔棉手套和足套,以新生儿手指或者脚趾伸屈不受限为宜,手套以罩至腕关节为宜,而足套长度则以罩住踝关节为宜;②定时变换,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交替使用,尽量不要俯卧位,减少双膝关节与光疗箱玻璃硬板摩擦导致擦伤。

1.4 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

1.4.1 基础护理合格率[1] 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新生儿进行测评。

1.4.2 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 由新生儿家属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来评价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调查表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日龄、体重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构成、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干预组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3 讨论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病情重和黄疸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同时,新生儿还常常伴有贫血、呕吐、拒绝哺乳和大便颜色浅等临床表现,部分新生儿甚至出现“核黄疸”,预后差,给新生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3,4]。迄今为止,蓝光照射治疗是病理性黄疸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够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然后经胆汁和尿液排泄到新生儿体外达到缓解新生儿症状的目的[5,6]。但是,由于蓝光照射给新生儿带来诸多改变,新生儿易出现哭闹、躁动等,明显增加了潜在的护理风险。因此,探寻减少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院领导于2011年7月开始成立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系统收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各种风险信息,根据收集的资料制订规避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发现: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的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慕贤,黎俊红. 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1):115-116.

[2] 周晓舟,曾继红,赖志凤.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J]. 华西医学,2012,27(3):424-426.

[3] 郝英,王小莹,李梅,等. 新生儿黄疸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4):27-28.

[4] 许秀形.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合并护理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66-167.

[5] 毛英,钟丹妮. 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7(5):723-726.

[6] 郭丽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治疗[J]. 当代医学,2011,17(26):58-59.

篇2

【关键词】 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效果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等症状[1]。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有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力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2]。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黄疸的发病率,同时可提高光疗法和中西结合疗法治疗黄疸新生儿的康复率。因此,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非常重要[3,4]。本研究以80例处于治疗期黄疸新生儿,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本院分娩的足月(孕周>37周)新生儿黄疸80例,男45例,女35例;就诊时日龄为13.8±3.5d,体重2.1-4.8kg,发生黄疸时间3h至27d(12.3±4.0d);血清胆红素水平196μmol/L-270μmol/L(235.0±18.5μmol/L);排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等。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前期评估 了解患儿胎龄、出生日数、分娩方式、母婴血型、体质量、喂养、保暖情况及巩膜、皮肤黄染程度;有无头皮血肿;询问患儿家长体温、吃奶情况、大小便颜色和次数及有无服用药物。

1.2.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光疗法进行治疗。使用宁波戴维XHZ-90单面160W光疗仪,采用波长425-475nm蓝光,灯管距离患儿皮肤33-50cm。

1.2.3 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给予早接触、早吸吮,均为24h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除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外并给予抚触护理,按照头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的顺序进行抚触,同时新生儿出生24h后即进行游泳,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选择专为婴儿游泳设计的游泳圈和游冰池,室温调26-28℃,水温38-41℃,每日1次,每次15min左右。游泳过程分为被动游泳(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和婴儿自主游泳。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耐心向家长解答黄疸的病因、性质、护理及预后,解释提出的问题,减轻心理负担。让患儿与父母接触,增加情感联结,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排便量,第一次排黄便时间。同时观察两组病人对于光疗法的疗效及胆红素下降幅度。显效:黄疸完全消退;有效:黄疸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在136μmol/L-171μmol/L;无效:皮肤仍黄染,血清胆红素水平>205μmol/L。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1 护理干预对排胎便的影响,见表1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排胎便变化,结果显示首次排胎便时间缩短,每日排胎便次数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排胎便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首次拍胎便时间(h) 每日排黄便次数(次)

观察组 45 44.3±11.2 7.1±1.2

对照组 35 73.5±12.5 4.3±0.9

2.2 护理干预对黄疸治疗效果的影响,见表2 观察两组黄疸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5 28 14 3 93.3%

对照组 35 23 7 5 85.7%

3 讨 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否则有引发核黄疸的可能,同时,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黄疸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排胎便变化,首次排胎便时间缩短,每日排胎便次数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

由于家长对于黄疸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正确的健康宣传非常重要的。注意让家长思想上重视黄疸,并掌握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的原因,及时检测方法可以指导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以及婴儿身体各部分的的颜色。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获得父母的信任,并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及时发现病变,并积极与合作医院做治疗和护理。本研究中观察80例黄疸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黄疸患儿的康复率。同时,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可治愈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针对不同病因对黄疸患儿进行重点观察和护理,并向家属做好健康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兰海英,夏爱红,唐丽华.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研究[J].2011,18(8):110-111.

[2] 张玉霞.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6):1447-1448.

篇3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两类。

1 临床表现 生理性黄疸表现为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巩膜黄染,4-6天后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周;病理性黄疸表现为黄疸可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或持久不退,或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其他疾病表现,如核黄疸:黄疸明显加重,开始有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继而出现、尖叫、抽搐,若治疗不及时,部分患儿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也可出现智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黄疸不容轻视,现就其护理总结如下: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巩膜、大小便的色泽变化和生命体征,可评估黄疸进展情况、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若有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2促进胎粪排泄

2.2.1尽早喂养,保证营养供给。初乳可促进胎粪排泄[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母乳不足可添加配方奶粉,增加摄入量,促进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减轻黄疸[2]。

2.2.2 使用肛表测量体温,即可准确测量体温,又能刺激和直肠,引起排便反射,促进排便。

2.2.3 增加新生儿游泳次数,通过游泳全身运动,可增加摄奶量,促进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

2.3 病室环境 适当通风,室温适宜,注意保暖,保持室内安静,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内配备吸氧装置、急救车及急救药品、病室每日消毒一次。

2.4 用药护理 生理性黄疸患儿可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也可遵医嘱给予口服苯巴比妥那、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有助于建立肠道正常菌群,促进排便,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黄疸;病理性黄疸,除给予一般的退黄处理外,还应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及时纠正酸中毒,输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快速 输入高渗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2.5 光疗护理 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3]。蓝光治疗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充分了解蓝光治疗的意义。蓝光治疗时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同时保护好会阴,按时哺喂,以防脱水。光疗结束后,除去眼罩,用消毒纱布覆盖眼睛3-5min,以适应光线,并检查全身皮肤有无损伤。

2.6 心理护理 及时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对留有后遗症者,指导家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篇4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措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该病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40% ~50%[1~2]。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蓝光治疗是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有效方法[3],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期的护理对于疗效影响重大,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选取我院160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0~28 d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3例,女性57例,其中足月儿140例,早产儿20例;顺产119例,剖宫产41例,胆红素值为221. 32~472. 33μmol/L,黄疸出现日龄详见表1,所有患儿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符合蓝光治疗指症[4]。

表1 黄疸出现日龄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儿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 治疗方法:首先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包括保暖、抗感染、供给营养以及口服鲁米那、可拉明等酶诱导剂,并静脉滴注白蛋白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并在上述基础上,实行单面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并配合护理措施,每次照射时间为12~36 h,光照总时间24~86h。全部患儿均使用单面光疗暖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光照治疗,光源一般采用主峰波长为425~475nm的蓝色荧光灯。

2 结果分析

本组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光照疗法配合精心护理,145例(90.63%)患儿痊愈出院,13例(8.13%)患儿病情好转出院,2例(1.24%)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蓝光治疗前的准备:①护士工作准备。在患儿入箱前,护士应了解其的日龄,并对详细了解其皮肤完整性、生命体征、精神反应等基本状况。并评估新生儿黄疸程度,动作轻柔,洗澡、喂奶及换清洁尿布,并修剪指甲以防止抓破皮肤。不可使用爽身粉及护肤油。给新生儿戴上眼罩并垫好尿片,松紧适宜,保护会阴,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②仪器及外环境准备。保持病室内洁净通风,保持室温24℃~26℃,湿度55% ~65%[5~6],冬天要注意保暖。光疗箱必须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0℃~33℃,水槽应加水至2/3满,将婴儿床垫放好,并摇高床头10°~15°。③家长的思想准备。在为患儿进行治疗之前,应对患儿家属开展相关知识的宣讲教育,重点讲解治疗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使家长尽快配合治疗。

3.2 蓝光治疗期间的护理:①的护理,是患儿保持舒适,每2 h翻身拍背1次,胸背部轮流接受照射,采用侧卧、仰卧、俯卧交替进行,并保证皮肤最大面积接触照射[7]。②抚摸护理,因身体裸露,患儿会感到缺少安全感,常常恐惧不安,躁动哭闹。护士应轻柔的抚摸新生儿头部、背部、腹部、四肢进行抚摸,并轻声细语与之讲好,使新生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与舒适而安静下来。必要时使用镇静剂[8]。③加强皮肤护理。光疗中,患儿容易哭闹而出汗较多,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汗液擦干,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避免受凉。同时在光照治疗中,新生儿的分泌产物经肠道排出时会刺激肠壁,引起稀便、排便次数增多,而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也对其皮肤刺激很大,易引起红臀[9],因此要做到经常检查,勤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洁。④喂养的护理。光疗时,患儿哭闹出汗、肠道稀便、不显性失水等均使患儿的失水量增加。除静脉补液外,护理人员应告知家长尽早开奶,并增加哺乳次数。患儿卧于暖箱中光疗,不能抱起拍背,应将其抬高头部10°~15°[10],头偏向一侧,便于患儿呼吸,促进胃内空气排出,防止喂养中出现溢乳。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使新生儿裸睡于已预热的光疗箱内,为其带好标识手镯。固定好双手再进行静脉输液,以防止拨脱输液针头。因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容易随环境变化,故每2 h测生命体征1次,体温高于38℃或体温不升,均应作相应处理[11]。详细记录照射时间,并在光疗过程中勤巡视。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神智、皮肤黄染情况,并注意有无腹胀、腹泻、皮疹,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3 蓝光治疗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要注意患儿的保暖。及时为其清洁皮肤,穿好衣服后将摘除眼罩。倒掉水槽内的水,并及时对光疗箱清洁消毒。继续观察新生儿的哺乳情况、精神反应、大便的颜色及性状以及黄疸的消退情况。及时将病情动态向医生汇报,为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桂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14): 2798

[2] 汤淑娟,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0(10):985~986

[3] 骆清霞,吴惠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2): 233

[4]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36

[5] 刘桂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1):62~63

[6]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黄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66

[7] 李秋平,封志纯.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4):958~960

[8] 赵英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60~61

[9] 白永琪,唐光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10):960~961

篇5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风险管理

新生儿由于其消化系统等的发育尚不完善,其所产生的胆红素可以在体内蓄积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并随着胆红素的不断蓄积,患儿可以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及身体器官的黄染。本病是新生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足月儿与早产儿均可发病,而早产儿的发病率更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大多预后良好,但是如果出现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其预后极差[1]。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改善患儿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蓝光照射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但是由于新生儿容易哭闹等原因,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皮肤受损意外事件的风险[3]。为了尽可能保护患儿的安全,提高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科自2011年1月实施了风险管理。本组研究通过观察风险管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影响,以探讨保护患儿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11月-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84例,孕周37~40周,平均(38.19±1.21)周,日龄2~7 d,平均(4.09±1.18)d,体质量2.46~3.97 kg,平均(3.17±0.43)kg,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24~48 h,平均蓝光照射治疗时间为(29.54±6.93) h。按照收治时间的不同将以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为本院自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观察组78例,为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两组性别组成、孕周、日龄、体质量及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本院自2011年1月开始对新生儿科的蓝光照射治疗采取风险管理评价措施,通过对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可能产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较为多见的意外事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意外事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并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对比在采取蓝光照射治疗风险管理评价措施前后,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种类 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科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经验总结,其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主要有眼罩脱落,脸、胸前区及外踝的皮肤损伤,红臀及由于光疗箱的温度过高而引起患儿发热。

2.2 两组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对比 对两组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眼罩脱落及皮肤受损的发生率分别为0以及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及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相当,见表2。

3 讨论

黄疸是一种临床症状,新生儿期约有60%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多数黄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但是少数新生儿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黄疸,黄疸的发生主要是血清中胆红素的升高所致,当新生儿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时通过血脑屏障会引起脑神经损伤,引起听力障碍、智力发育异常等后遗症,因此早期治疗对于减少核黄疸损害具有重要意义。胆红素在血清中主要以ucb、结合胆红素(cb)、游离胆红素、delta胆红素4种形式存在,其中游离胆红素与delta胆红素浓度较低,血清中主要是以ucb为主[4-7]。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很高,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促进患儿血中

红素的下降,控制病情,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中,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性高,无创性的辅助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10]。然而,由于新生儿难以主动配合治疗,容易哭闹等原因,在进行蓝光治疗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各种意外事件。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意外事件的发生,将会对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甚至患儿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组研究通过对本院多年进行蓝光治疗的经验总结以及对相关文献研究的检索,总结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种类,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了风险管理,以期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事件[11-13]。

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事件种类有光疗箱内温度不恒定、患儿眼罩脱落、患儿皮肤损伤、剧烈哭闹、丢失水分、出现呕吐、感染以及损伤等。通过有效的风险护理措施,防止上述事件的发生[14]。

患儿在光疗箱中治疗,要注意维持其内有良好的通风,避免被过于猛烈的阳光照射,同时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维持光疗箱的温度在30~32 ℃,湿度维持在60%左右[15-17],同时注意灯管亮度及其有效期,并注意除尘。

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活动身体,容易造成眼罩的脱落,可能会导致其视网膜受到伤害。为了避免眼罩脱落,我科采用棉制的黑色不透光的眼罩,配合网状具有弹性的带子固定眼罩,有效避免了眼罩的脱落,避免患者眼睛在治疗过程中意外损伤[18]。 疗箱中,可能会由于其双手的搔抓或者双脚与箱壁的摩擦而出现皮肤的损伤。针对这一情况,在治疗之前要用手套套住患儿双手,防止其抓伤皮肤。同时在箱子周围,患儿双脚可能摩擦到的位置用垫子围住,避免对患儿双脚造成损伤。此外,红臀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在新生儿大便后,要用温度适宜的水清洁患儿,并用鞣酸软膏外涂以防止红臀发生[19]。

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需要脱去全身衣物,暴露身体皮肤。由于患儿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其往往会因为安全感的缺乏而出现剧烈哭闹。因此,患儿父母可以通过语言、身体接触等方法进行抚慰,以缓解其不安情绪,争取治疗的顺利进行。

患儿治疗过程中,其隐形失水增多,要注意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以在两次哺乳之间补充5%葡萄糖溶液20 ml左右以补充水分,促进尿液排出。

由于新生儿的胃部较成年人更接近与水平位置,如果患者哭闹,容易出现呕吐,甚至可能因为呕吐物的误吸而造成窒息等严重的后果[6]。因此,在护理措施上,要注意给新生儿喂食时,速度宜缓且要适当抬高其上身,有助于减少呕吐的发生。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措施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患儿所用的铺单等用物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并注意更换。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戴口罩以及手卫生。对新生儿脐部、口腔等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要注意规范护理,同时对光疗箱以及治疗室内进行正规消毒,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7]。

蓝光的直接照射会损伤患儿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其采取保护措施,可以采用新生儿纸尿裤遮盖患儿,这样既可以保护免受损伤,又可以尽量暴露皮肤,保证蓝光治疗效果。在本组研究中,对比了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蓝光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事故,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郭志学,马晓勇,李鸿萱,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23-24,26.

[2]陈敬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4):1765-1766.

[3]王盛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62-663.

[4]刘映辉,李春凤,邹运芬,等.舒适护理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78-79.

[5]高永宁,孙敏.浅析蓝光治疗导致新生儿臀红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

12,2(5):384.

[6]马红.风险管理方法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81-182.

[7]卢杰云,张新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7):1552-1553.

[8]董晓红,王秀红. 抚触对新生儿影响的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 9) : 1379.

[9] moerschel s k, cianciarusol l b, tracy l r.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neonatal jaundice[j]. am fam physician,2010,77(9) : 1255-1262.

[10]叶海燕,闫军.监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9,38(24):3191-3192.

[11]吴惠晴.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3):56-58.

[12]毛英.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5):723-726.

[13]刘丽娟,朴梅花,李松. 血清游离胆红素的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24(1):11-14.

[14]姜敏,罗洁,邵芳,等.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1):18-21.

[15]李青霞. 新生儿黄疸223例病因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5):563-564.

[16]冯天行.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中西医治疗[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3):400-402.

[17]余楠.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预测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11(4):556-557.

篇6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

新生儿黄疸可采用药物、光照疗法、换血等治疗手段,但光疗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且经济、方便,无痛苦。但光疗过程中,护士必须及时巡回,精心护理,定时检测体温、箱温,严密观察患儿神志,生命体征,光疗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基础护理,合理喂养保证热量,及时补充水分,重视患儿心理需要,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86例黄疸新生儿根据病情采用光照疗法及相应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12月本院产科转入,基层医院转诊的新生儿176例。治疗组86例,男46例,女40例,胎龄(36.8±4.2)周,出生体重(2 640±640)g,日龄12 h~30 d,平均9.5 d。主要病因:围产因素20例,溶血性黄胆8例,感染因素30例,母乳性黄疸8例,喂养不当及代谢紊乱12例,头颅血肿6例,红细胞增多2例,入院时胆红素水平(291.18±58.93)μmol/L;对照组90例,男50例,女40例,胎龄(37.0±5.0)周,出生体重(2 804±702)g,日龄10 h~30 d,平均9 d。主要病因:围产因素 22例,溶血性黄胆6例,感染因素31例,母乳性黄疸9例,喂养不当及代谢紊乱13例,头颅血肿5例,红细胞增多4例;血清胆红素水平(286.63±62.43)μmol/L。两组病例胎龄、出生体重、日龄、性别、病因及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治疗组入选患儿均采用宁波戴维医疗公司生产的XHZ新生儿黄疸治疗箱进行光照疗法。蓝光灯管的波长425~475 nm,光亮度双面光320 W,灯管与患儿皮肤距离33~50 cm。1次/d,8~16 h/次,同时结合患儿病情给于病因治疗,维生素K,白蛋白,酶诱导剂,溶血者给丙球;对照组患儿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防感染,常规治疗。

2 结果

本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光疗和精心护理后,光疗32 h 80例,32~48 h 4例。80例痊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2例由于家庭因素光疗不足6 h黄疸未退自动出院。两组疗程比较:治疗组为(4.9±2.6)d,对照组(6.1±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3 护理

3.1  光疗前蓝光箱准备:照射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箱体,反射板,清洁灯管灰尘,水槽加蒸馏水,蓝光箱远离热源、避免对流风,检查电源预热蓝光箱,保持箱温32℃~34℃,湿度55%~65%。

3.2  患儿准备:因为光疗是通过体表接受光疗的照射而使体表组织间隙的胆红素得到光分解,从而降低胆红素。入箱前给患儿沐浴,剪短指甲,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2]。常规测量体温。双眼佩戴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用长条布遮盖会阴,男婴注意保护阴囊。尽可能的暴露小儿皮肤,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3.3  光疗中:患儿裸露放于蓝光箱中。记录进箱时间。由于光疗过程中光疗箱中的荧光灯管发热(尤其夏天)使环境温度升高,小儿哭闹,易出汗,显性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左右,希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2倍以上,此时若不注意补充水分可导致高钠、脱水,如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可加重高胆红素血症。因此做好通风,恒定箱温,同时经口服或静脉及时补充异常丢失的部分水分,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3.3.1 每小时检测箱温、患儿体温并记录,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调节箱温控制患儿温度36℃~37℃,防止温度过高引起发热甚至死亡[1]。

3.3.2 及时巡回观察病情变化,患儿的精神反应,生命体征,大小便颜色、性状,皮肤有无发红、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吸吮力、哭声变化。

3.3.3 对于特别廋小婴儿,骶尾部长时间压迫或摩擦可引起皮肤破损,采用侧卧位、俯卧位交替,以保持皮肤完整性。

3.3.4 对于月份大,好动者,遵医嘱肌内注射鲁米那既可以减轻黄疸,又可减少体力消耗。给患儿戴手套、袜套,防止乱动、摩擦破皮。

3.3.5 对于静脉输液者选择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四肢,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

3.3.6 喂养:新生儿早期热量摄入不足,可增加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使胆红素浓度增高,加速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和发展[3]。因此合理喂养,保证热能的供给非常重要,吸吮力好的用配方奶每2小时喂奶1次,根据情况可喂水,吸吮力弱者鼻饲置管喂养,以保证足够的热量。

3.3.7 护理安全:患儿全身裸露,加之蓝光箱床体比较硬,无依无靠,使患儿失去了安全感,此时可通过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适当的触摸,给患儿传递亲人般的,及时清理呕吐物,及时更换尿布,及时安慰,通过护士的手让大量良好、温和、适度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达给孩子使其安静,舒适,安全。

3.4  光疗后:首先做好患儿皮肤护理,检查有无破损及炎性反应。因为新生儿皮肤薄嫩,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及时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其他并发症。观察黄疸消退情况,有无反跳现象。

3.5  蓝光箱消毒:清洗消毒箱体,及时倒尽水槽剩余水,有机玻璃忌用乙醇擦洗,光疗箱放置在干净环境中,悬挂终末消毒牌,备用。以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 崔  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

篇7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2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选取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能够进行语言交流;③孕28~42周;④排出妊娠合并症、并发症;⑤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伦理要求。对照组共580例,年龄18~45岁,平均(25.12±2.32)岁;学历本科198例,大专132例,中专及高中202例,初中以下48例;初产妇512例,经产妇68例;剖宫产365例,阴道分娩215例。观察组670例,年龄19~42岁,平均(25.42±2.48)岁;学历本科228例,大专158例,中专及高中235例,初中以下49例;初产妇581例,经产妇89例;剖宫产348例,阴道分娩322例。2组产妇在年龄、学历、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实施全程无痛护理管理,产妇入院时接诊护士首先介绍责任护士、主诊医生、宣传疼痛管理理念、疼痛评估方法及评估工具使用、缓解围分娩期疼痛的方法。分娩疼痛:及时评估产妇疼痛程度。分娩疼痛程度的评估:产妇发生疼痛时随时评估,主诉疼痛增强时随时评估,对临产后的产妇如果疼痛评分>3分,每2h进行1次评估,疼痛级别≤5分时,由助产士向产妇讲解住院环境、医疗设备、正常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减轻陌生和恐惧感;指导产妇采取分散注意力、按摩痛点、心理护理等方法增强疼痛耐受性,缓解疼痛。切口疼痛:提高接产技术,按解剖组织层次对合,不留死腔,严格无菌技术,减少切口感染引起疼痛;会阴湿敷,防止切口干燥,指导产妇健侧卧位,避免恶露污染,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后宫缩痛:避免在产妇麻醉作用结束后按压宫底,及时评估产妇疼痛程度,必要时采取镇痛措施,保持环境舒适。胀痛:及时协助产妇早吸吮、早接触,按需哺乳,每日按摩,戴棉质胸罩,鼓励产妇树立母乳喂养信心。疼痛评分≥6分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镇痛措施。对照组580例实施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产妇入院由接待护士常规介绍环境、主诊医生、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房、观察产程进展、执行治疗及护理工作。

1.2.2评价标准:

产科护理质量以自然分娩、手术产、乳胀、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率为评估指标。产妇或家属对疼痛管理满意度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及时性、疼痛知识宣教、疼痛措施实施有效性及总体满意度,采用5级里克特评分法(从完全满意到完全不满意):1是完全满意;2是满意;3是一般;4是不满意;5是完全不满意。由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在产妇出院当天对每名出院产妇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的Cr0nbach'sa系数为0.85~0.96,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7~0.92,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并能准确地表达所要求调查的内容。

2结果

2.12组产科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胀痛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产妇对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疼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黄疸,主要危害胎儿,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及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有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0%~43.9%,产后出血率高达19.0%~22.2%。因此加强ICP病人的临床护理,降低罔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现将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5例ICP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分娩产妇7 865例,其中ICP病人85例,发生率为1.1%。85例ICP病人中,初产妇78例,经产妇7例;平均年龄26岁;分娩孕周最甲32周,最迟40周;85例病人中,无自觉症状但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5例,占5.9%,出现皮肤瘙痒最早13周,最迟临产前3天。本组病例均有肝功能异常,血清胆酸升高。

1.2 ICP诊断标准(1)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并排除妊振期其他皮肤病;(2)血清胆汁酸升高,伴有或不伴有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3)妊娠终止后瘙痒、黄疸迅速消失,胆汁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逐渐下降至正常。

2 护 理

ICP为高危妊娠妇女,此类病人病程长,对疾病的认知率低,所以,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医护间的积极配合和真诚的护患交流对该病的预后显得非常重要。

2.1 产前护理本组病例最早28周入院,最迟40周入院,产前住院天数最短O天,最长24天。孕妇入院时,我院将确诊为ICP的孕妇常规列为重点监护对象进行整体护理观察。

2.1.1 心理护理本组资料表明90%以上ICP孕妇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焦虑和紧张,甚至恐惧、悲伤。在妊娠后期出现皮肤瘙痒不适,同时伴有黄疸者,精神就更为紧张。这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及胎儿生长发育。本组病例中有93.28%病人有程度不同的皮肤瘙痒症状。最长瘙痒时间达4月余,夜间和清晨加重,严重影响孕妇的睡眠。为此,护士应根据病情、孕妇文化程度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ICP有关知识宣教和心理疏导,针对性地讲解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告之孕妇此症状一般可很快消失,以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同时指导并协助病人掌握放松疗法,多听音乐或看书,分散注意力,使其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动员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成员、朋友、亲戚、邻居等八同参与,关心、照顾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孕妇降低情绪紧张度,减轻担忧心理,对于夜间因皮肤瘙痒而影响睡眠者,按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以保证足够的睡眠。

2.1.2 基础护理患ICP孕妇瘙痒为其首发及主要症状,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必须为患者创造一安全舒适环境,最好安置单人房间,避免外界干扰,室内光线柔和,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膳食营养,促进胎儿发育,宜忌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加重瘙痒症状。嘱患者内农穿着用全棉制品,不用化纤或羊毛织物,瘙痒严重时只能用手轻轻拍打,不要用手抓,沐浴次数、时间不宜过勤、过长,水温不可过高,不用碱性大的肥皂,避免皮肤脱脂引起瘙痒,必要时涂抹护肤剂,保持皮肤清沽,必要时督促患者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每日室内通风,按医嘱给氧3 L/min,每日3次,每次30 min。

2.1.3 加强胎儿宫内监护、自测胎动计数首先讲解胎动计数的意义,让孕妇积极配合,然后讲解胎动计数的方法,要求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胎动1h,每天时间相对固定,先排空膀胱,安静状态下,计胎动次数,然后将3次胎动数相加再乘4,即得12h胎动数。如果每小时胎动数

2.2 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组孕妇入院后均常规定时吸氧、静脉输注能量合剂,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对胎盘功能Ⅱ级以上,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肌苷静脉输注,改善胎盘微循环,增加血供;对小于36周的孕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以促胎肺成熟和降低血中雌激素水平.避免早产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皮肤瘙痒影响睡眠者给予镇静等对症治疗,改善瘙痒症状;中草药口服降低胆酸,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补充维生素K等脂溶性维生素,降低产后出血。定时超声检查羊水情况及胎儿大小,与孕妇讲解检查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检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估计胎儿成熟情况,为医生适时终止妊娠提供参考。

2.3 分娩期护理准备阴道分娩的轻型ICP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和持续的母儿监测。注意防止胎儿窘迫,应勤听胎心每15分钟一次。一旦胎心改变立即左侧卧位、吸氧做胎心监护并报告医生。临产后持续胎心监测、观察产程进展,破膜后及时听胎心并观察羊水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进行准确处理。建立静脉通道,胎儿娩出后按医嘱应用宫缩剂。认真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严重裂伤,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有无缺损,产后鼓励患者尽早排空膀胱,新生儿及早吸吮母亲,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于中、重度ICP患者在胎龄成熟时应积极做好剖宫产和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本组患者中剖宫产52例,自然分娩33例。产后出血7例,发生率为8.2%。

3 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ICP孕妇的新生儿系高危儿,且往往为早产儿,必须备好气管插管导管,备好外线辐射台、婴儿喉镜、氧气等设备及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等抢救药品。婴儿出生后常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迅速评估新生儿情况,对轻度窒息的新生儿,给予清理呼吸道,面罩给予2~5min,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羊水III度粪染的新生儿,出生时立即行气管插管,充分清理呼吸道评估新生儿情况。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抢救过程中应加强新生儿保暖,同时应每隔30s进行一次复苏效果的评价,以决定下一步的复苏措施。复苏后的新生儿应转监护室继续观察。本组围产儿新生儿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2例,窒息发生率为18.8%。死胎4例,死产1例,围产儿死亡率为5.9%。从一定群度上降低了同产儿死亡率。

4 出院指导

篇9

1.3.1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以无菌贴膜进行固定,再在无菌贴膜外应用3M胶带进行固定,将留置针延长管与肝素帽弯曲呈“U”型固定,记录穿刺时间、责任护士。

1.3.2观察组:采取高举平台固定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留置针梗部与皮肤接触的地方,粘贴一次性输液贴(中间带有1cm×1cm的棉垫),避免针梗直接接触皮肤;打开3M透明敷贴,穿刺点与无菌透明敷贴中心对准,压紧左右,使其紧贴皮肤,再采用医用胶布环绕肝素帽一圈,并对粘2~3mm,使延长管肝素帽部分抬高,避免与皮肤接触;然后将肝素帽两边的医用胶布与留置针针梗固定,环绕一周;最后在无菌透明敷贴边缘注明留置时间与责任人。治疗过程中,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黄疸消退时间、排泄物性状、颜色,有无发生嗜睡、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②健康教育:积极向患儿家属讲解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症状、治疗及护理等内容,指导家属配合完成护理。③抚摸治疗:专业护理人员在患儿沐浴时,抚摸患儿全身,包括头部、腹部、胸部、四肢、背部等。

1.4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皮肤受压程度,均在静脉留置针留置3d后,首次更换无菌透明敷贴时对留置针针梗、肝素帽与皮肤接触部位进行评估[4],0度:皮肤正常,无受压症状;Ⅰ度:局部皮肤稍微凹陷;Ⅱ度:局部皮肤发红,表皮未破损;Ⅲ度:局部皮肤表皮破损。②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静脉炎、压疮、非计划拔管、肝素帽松脱等。③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皮肤受压程度

观察组患儿皮肤受压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炎、压疮、非计划拔管、肝素帽松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留置针留置时间

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92±1.63)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留置时间(3.05±1.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0,P=0.000)。

3讨论

篇10

【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监测,护理干预

Monitor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remature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at the early stage

MEI L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NeiJiang,SiChuan. 641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ibution of monitor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premature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at the early stage ,to increase of success rate of rescu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for it.Methods:60 premature with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 in the same routine pediatric health care mode.The routine nursing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while additional monitoring at the early stage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The curative premature were more in the observation t010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Premature;Hyaline membrane disease;Monitoring;Nursing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多发生于早产儿,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早产儿出生率的明显上升,新生儿HMD亦随之增加。本课题对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HMD患儿采取积极的临床治疗的同时,随机抽取30例行早期检测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新生儿科20051月-2009年12月确诊的新生儿HMD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胎龄27-37周,其中胎龄≤30周的17例;体重1350-2700g,其中≥2500g的10例。Apgar评分,1 min评分≥8分40例,4~7分16例,≤3分4例。就诊时间0.08-26 h。诊断依据:按《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1]。将此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胎龄、体重、疾病情况及孕妇的一般情况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注:各项指标比较,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接受同一儿科模式的常规医疗护理服务的情况下,对照组只接受医护人员根据情况和行医经验而进行的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同期还接受早期病情监测和护理干预的处理,以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率。①一般的氧气吸入与早期采用简易持续呼吸道正压(CPAP)给氧治疗,氧流量为2-4L/min,压力为0.49kPa-0.99kPa。当吸入氧浓度为60%~100%而Pa028.0kPa时,无自主呼吸、肺水肿或频发呼吸暂停时,用呼气末正压呼吸处理。②一般的吊瓶式手动调速液体输入与应用电子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将全天液量24h均匀滴入。并严格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每日多次监测体重,及时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预防肺水肿发生。③严格按体重与体温等级入保暖箱与凡体重

1.3 早期检测和护理干预措施

1.3.1 严密观察病情,注重患儿基本情况的评估 在护理中着重注意HMD的高危因素。正确纤细地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分娩情况、出生时体重、出生1min内Apgar评分及产后处理、哭声情况、吃奶情况等,全面而有重点地进行护理查体。只要患儿有各种严重疾病或出现低氧血症、低体温、呼吸频数、听诊肺部呼吸音减低等,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HMD的患儿病情变化十分迅速,特别应注意在出生后的6-12小时内,此期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加剧、烦躁不安、、三凹征阳性,进而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全身青紫,最终导致呼吸衰竭[3]。此外,HMD患儿胎龄越小,其各种神经反射功能越差,易发生呕吐、肝功能低下、胆汁排泄障碍等,因此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会延长,这时应注意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1.3.2 加强重症监护 新生儿HMD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如能度过3天,患儿肺可逐渐发育成熟,能产生足够肺表面活性物质维持正常的呼吸。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治疗、护理是HMD是否治愈的关键。那么对有可能发生HMD的高危儿均应进行严密的监护,应该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仪监测其生命体征,经脐动脉、脐静脉或外周中心静脉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和血气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①监测心率、节律和心电波形变化。新生儿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出生时160次/分,第1周125次/分,第2周135次/分,节律规整,波形平稳。心率过快或过慢,节律紊乱,出现早搏、期前收缩、阵发性房颤等,应注意心力衰竭的发生。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的监测管理。患儿取头肩太高30度,头偏向一侧,稍后仰呈轻微伸展的,4-6小时进行一次胸部物理护理,翻身叩背,用手腕的力量由下至上有外及内叩击背部,使分泌易于排出。早期采用简易CPAP给氧治疗,可减少使用高浓度氧的时间,减少使用机械通气的机会,可防止肺泡萎缩,改善肺的氧合作用,促使肺泡产生表面活性物质,在短时间内获得肺的稳定扩张。在病情严重期,对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应掌握患儿机械通气的气体流速、气道压力改变,以作为调节通气参数的依据。同时注意呼吸机的运转、节律和声音,及时调整,以免发生异常情况。③血压监护。采用无创血压仪自动测量,按新生儿体重选择合适宽度的袖带,定时自动显示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④体温监测。以体温监测仪(传感器)同时监测皮温和核心温度(温度)或环境温度。患儿体温不升时立即置暖箱,调节箱温至患儿中性温度。体重≤1500g者,箱温控制在34-35℃;体重1550-2000g者,箱温控制在33-34℃;体重2050一2500g或以上者,箱温控制在32-33℃,同时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保持患儿体温在36.5~37.5℃。⑤做微量血液生化测定,定时测血糖、电解质、血钙、肌酐、胆红素等,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血糖和其他各项指标的稳定。

1.3.3 及时撤机,预防肺水肿 临床实践证实,患儿通气和换气功能好转,心血管功能稳定后应尽快撤机,以便最大限度减少机械通气引起的损伤和不良合并症发生。拔管前了给予激素,拔管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相应应急措施。

1.3.4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区前先洗手、戴口罩、帽子、换室内专用鞋,患感冒、传染病的人员禁止人室。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及用物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的原则,做好口腔、皮肤、肺部的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皮肤清洁完整,耐心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取得家长配合。保暖箱及室内空气和地板每天消毒,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的细菌培养,及时了解保暖箱及室内带菌情况。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开奶,以母乳为佳。

2统计学处理数据

采用SA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提高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组生儿HMD患儿的治愈情况及死亡数的对比分析,见表2。

表2两组患而治疗结果对比

注:结果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4讨论

HMD发病主要因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和失活而导致的肺不张、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和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因此如何预防肺泡萎陷,保证良好的通气是早产儿娩出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观察组全部患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进行了持续的动态心电、血气、电解质、微量血液生化、呼吸系统等的监测,同期还给予了特定护理干预处理,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观察组取得良好效果,除早期病情监测外,亦不能忽略及时、合理的护理干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即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科知识;熟练掌握的各种仪器操作和实践操作技巧;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监测结果作出正确判断、分析,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