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的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的就业方向

篇1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文化方向 泰语教学 教学现状

自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处该区域桥头堡位置的广西,人文传统、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接近,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双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中等教育合作得到拓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延伸。广西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升温,并取得可喜成就,跨国培养的实用型技能毕业生成为热门人才,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河池学院中文系从2009年开始开设了对外汉语(泰国语言文化方向)专业。

1. 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泰语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第一学期学习《基础泰语》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及《泰语写作》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三学期学习《泰语翻译》,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针对该教学大纲,教师给学生订了4本教材,分别是:

第一个学期《基础泰语》,让学生复印了一本内部版的学习泰语基础的资料。该资料系统全面地将泰语最基础的语音知识归纳在一起,让泰语零基础的学生比较容易地去接受和学习。

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使用的是《泰语三百句》,北京大学出版社,傅增有编著。此教材主要是为了使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泰语日常用语而编写的,每课配有场景对话,提供一个生动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开口练习巩固知识,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

第二学期《泰语写作》没有给订阅教材,其原因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关于《泰语写作》的教材。

第三学期《泰语翻译》的教材是《实用泰汉翻译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高彦德、李志雄主编。该教材以介绍泰国国庆与文化为主,每课由教学重点、课文、词语注释、重点句子翻译注释、练习和补充词语等七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及翻译练习,有效地提升泰汉翻译能力和语言转换水平。《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梁源灵主编。该书包括翻译概论、泰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词义的选择和运用、翻译的技巧、翻译中的增补、省略和重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理论阐述,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实践中领会到翻译的技巧,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2.问题所在

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订阅的教材基本上符合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考虑到泰语是小语种,其国内的教材市场提供的书籍还远远不能满足泰语学习的需要,因此比较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比如第一个学期任课老师给学生使用的是复印的资料,是根据学生的零基础的情况来定的。泰语的难点是语音,往往拼读课文比理解课文难。但由于周学时只有2节,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时隔一周再来学习,很多音都忘记或者读偏了。《基础泰语》只开设一个学期,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往往这本教材上的东西还没有学完就得换科目换教材了,基础的东西没掌握,何谈进一步学习其他东西?因此《基础泰语》的课时量不够,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进度,学生也很难掌握好泰语语音的基础。

《泰语视听说》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拼读没有问题,单词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开设,而教学大纲却把该门课程排在第二个学期来进行。这样安排不够科学,其原因在于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语音部分才刚刚结束,就要进行视、听、说的训练,在学习的链接上是脱节的、不切实际的。而且在排课的时候,该系也没有安排有多媒体教室来给学生上课。

《泰语写作》是针对高层次泰语人才才开设的一门课。比如语文课,会对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开设作文课吗?学生的泰语还未达到写作的水平,开设这门课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泰语翻译》教师给学生订了两本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此书可使用一个学期,但是必须保证周学时达到4―6节才能学完。《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让学生自学的一本书籍,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非泰语专业的学生中,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谈不上翻译。翻译学讲究“信、达、雅”,根据学生的泰语水平,最基本的“信”都很难达到。

3.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3.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大纲除了要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外,还要设计语言的其他内容,并且反映语言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范爱克,1975)。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其出发点就是适合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符合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适合学习者学习习惯和要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泰语学习目标要求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实用,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泰语以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因此,修订教学大纲,使新的大纲教学适合学生零起点的泰语水平,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教学理论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改变中文系泰语教学状况的当务之急。

建议重新拟定的泰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第一学期学习《泰语语音》,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二学期《基础泰语》,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三学期学习《综合泰语》,上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四学期学习《泰语视听说》,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3.2选用适当的教材。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重新选定了一套教材(廖宇夫编,《基础泰语》(1―3册),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出版,该教材(附MP3光盘一张)。这套教材从语音、词语、句子到文章整体性、连接性比较好。不像以前使用的教材,一本教材跟另一本教材链接不上,教学内容繁杂陈旧,句子冗长,语言缺乏时代性,导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失去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整套教材包含了泰语语音、泰语基础、泰语听力、泰语口语的内容,教师就不用根据不同的课程名称来选不同的教材,学生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教材。

3.3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结合选取教材的特点,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而改变,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学生的泰语学习处于良性上升状态。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形成较为系统的泰语语言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二是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而且,“把新的语言材料跟学生母语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情境教学”。因此,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泰语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可有效实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两种教学理论体系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既可促进和完善学生基础泰语知识的学习,又可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材料,进一步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激发学习泰语的内在动机,提高对泰语的学习兴趣。

3.4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

根据前面谈到的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议采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一致的测试方式: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具体细节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教师把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测试分值之一,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而期末的成绩则是一个学期阶段整体效果的显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则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这一反拨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该测试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4.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很我学生刚进校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新专业学习上,大部分学生的对新的课程倍感兴趣,可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不合理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国语言文化方向学生泰语教学状况的分析,发现该系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且希望对对外汉语专业泰语语言文化方向学生的泰语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体系改革;干旱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1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学已从原生的、未被扰动的生态系统研究向以人类为关键组分、聚焦生态系统服务和人工生态设计的生态系统研究“转型”,成为可持续生物圈的科学基础。经过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分委员会在十一五期间的努力,2011年生态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学科平台已经构建,国家需求十分强劲,生态学逐渐成为当今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近5年来,我国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呈稳中有升的态势,目前,全国有近60所高校设置生态学本科专业,本科学生年招生量1600人左右。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中远期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除现有空间会增加外,新兴领域将具有更大的潜在需求,特别是对生态技术型、生态管理型人才需求数量将会明显增加。如何使现有专业课程体系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所在。中国西部干旱区具有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生态景观,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全球干旱区类型中也显具特色,是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随着我国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战略的实施和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使得该区域迫切需要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人才。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期间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曾经先后多次修改本科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的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本文结合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发展实践,对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构建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科学合理的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旨在为地区生态学专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对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一、生态学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新疆大学生态学学科现为“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自2000年以来相继建立了“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2002年)、“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4年),获准生态学博士点(2005年)。为了完善生态学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生态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生态学本科生,已连续招生9届,为干旱区的生态环境事业累计培养人才300余名,具有干旱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同时,该专业已建设有包括《基础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三门精品课程。近年来新疆大学对本科教学不断重视,结合学校相关的改革举措,生态学专业参考国内外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围绕着生态学发展趋势、地方经济服务、学生就业等主题于2004、2005、2008、2009年先后制定并修改本科生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原先的以宏观生态学为主转向宏观和微观生态学兼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成效显著,该专业近年来考研率近80%,上研率在50-60%。随着生态学学科的发展,该专业也逐渐突显出来一些问题,特别是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制约了该专业发展的良好前景,与目前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极不协调。

1.课程体系设置全而泛,部分内容重复冗余。课程体系涵盖了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生态学的所有内容,同时开设了宏观生态学中涉及的地理课程、微观生态学中涉及的生物课程,而应用生态学的课程均作为选修课程。以上课程开设的全面但是不够深入,缺乏对应用生态学课程的重视,而这一部分正是干旱区生态学应用的关键所在。部分课程衔接不够,内容有较多重复。且专业总课时接近学校规定的专业课时的上限,学生负担较重。

2.实践课程缺乏区域特色,创新性和探索性项目有待加强。由于总学时有限,因此专业课大多偏重于理论教学,而真正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地方性特色,多数实验课程均是基本理论、基本实验的验证。这些专业实践课缺乏一定程度的创新,针对性不强,基本的生态学实验技能,学生尚能掌握,但涉及综合性实践内容时就显现出不足。

3.教师队伍专业师资不足,使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随着课程体系的变革,生态学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力量明显不足。虽然目前生态学专职教师基本为博士学历,但大部分学科背景主要以宏观生态学、地理学为主,缺乏配合生态学教学的分子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的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不能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授课过程中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进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体系难以形成。

二、基于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当前急需构建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与学校环境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大环境体系,使生态学专业成为我校特色鲜明,能够培养出符合新疆乃至全国干旱区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的专业。具体思考如下。

1.建立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适度压缩总课时,合并内容有重复的课程;调整“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限选课-任选课”模块中课程的设置,其中包括改变课程的授课顺序,增强课程间的继承关系,精选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增强应用生态学课程的地位,授课内容突出干旱区特色。

2.建立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规范实验课程的教学和考核,调整实验项目的开设,兼顾基础性和创新性;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将实习内容具体化,保证实习时间;引导二三年级本科生对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的申报,提高四年级本科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科技含量。以上实践课程应围绕干旱区特色项目开展。

3.建设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与学校环境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大环境体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生态学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校园网络的大教育环境体系,开展生态学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生态学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生态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立足于干旱区天然实验室,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生态学学习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氛围,从而使课程体系的改革发挥实效。

4.建设专业方向均衡的师资队伍。对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细分,进一步确立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授课团队;引入微观生态学方向的专业人才,使得生态学专业各方向均能兼顾,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通过以上改革,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构建具有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以期建设四位一体的生态文化大环境体系,培养适应于当前生态学学科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生态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吕光辉.生态学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索研究——以新疆大学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21):190-191.

[2]康海彦,刘雪平,杨治广,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76-77.

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改革;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68-03

1 研究背景

随着雾霾横行,室外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室外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作为环境设计的两大方向之一的景观设计专业受到了普遍关注。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1999年开设环境设计专业,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13年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首次将本专业分为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基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背景,景观设计专业存在较多特点,如教师和学生在对于色彩、构成、形体、手绘表现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优势;劣势在于理性不够,基础理论掌握较为欠缺。国内各大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架整体侧重于室内设计,对景观设计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

2 研究对象及内容

基于河南工程学院景观设计专业建设这一背景,从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学生状况、硬件设备、教W过程几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1 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对比学院景观设计方向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2011级及以前专业方向尚未形成,13级以后分方向,专业方向日渐成型,15级授课计划于13级授课计划基本相同。通过分析对比两则大纲课程、学分、课时数、理论与实践课时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1.1 相关课程数量增加,得到重视

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学院在课程安排时对景观设计方向有了大幅度的倾斜,景观设计方课程大量增加,由原来的9门相关专业课增加到19门之多,学分绩点和实践课时数也有大幅增加,不可谓不受重视。

2.1.2 相关课程面广,扩大专业知识广度

2013年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建筑、规划、生态学、施工等相关课程,是对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使学生对相关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广度。

2.1.3 局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重复现象

由于课程结构变化较大,局部课程设置不合理,重复现象时有发生。以生态学为例,环境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在课程内容上重复较多,而且景观设计专业教授这两门课的老师基本一致,所以该课程可加以精简,考虑专业相关性保留景观生态学更为合适。

2.1.4 课程结构偏理论,弱实践

课程构成中涉及到几个专业基础课程,景观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与室内设计初步,学生在学习中重在对专业形成一定的印象和手绘表达,实践环节则没有收到特别重视。

同时河南工程学院景观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下的一个方向,区别于理工院校的与规划、建筑、生态学、土木等专业相结合的体系,也有别于农林院校与园林、植物、园艺、农学相结合的体系,景观设计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就注定其偏艺术,重形式的特点,史论和构成等课程相对来说较强,而园林植物、植物造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造价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课程偏多,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欠缺。

2.2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下属专业的一个分方向,景观设计专业虽然有着相对来说丰富的生源,师生比严重不均。以2013级为例,环境设计开设5个班,其中景观设计2个班,专业老师分布相当不均,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师共计13人,其中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仅4人,其余均为室内设计方向。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多数史论课程和基础理论课以及计算机制图课程仍由室内设计方向老师教授,不能很好地体现景观设计教学的专业性。

2.3 硬件设施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下属专业的一个分方向,景观设计专业处于刚刚半独立状态,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景观设计植物方面缺乏苗圃基地、植物栽培日光温室,而设计方面虽然已经在建工作室,但更多的是提供基本场地,对硬件的供应上仍存在较为缺乏。

2.4 学生状况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为艺术专业招生,擅长手绘表达,相比理工院校和农林院校学生在景观设计、考研上普遍具有优势,这一点是值得保留和发挥的;与此同时,艺术生比较感性化,在理论基础的系统学习中又有不足,因此,应加强学生理论学习能力。

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注重从科学、技术、植物等角度进行设计,通常涉及的为体量偏大的规划层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艺术学的背景和学科性质,主要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景观设计方面更多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因而更偏重体量较小别墅庭院、花园等外环境设计。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园林、园艺、建筑、城市规划、室外空间设计等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

2.5 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多为艺术专业出身,而学生也是艺术生,教学方面不管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重点,多侧重与美学、艺术学的教学,而轻科学、数据等方面。

3 改进措施

3.1 培养目标精确定位,课程持续改革

景观设计方向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大方向,通过确定培养计划、明确课程能力目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1]。

3.2 师资力量培养,借助外部资源

针对景观设计专业教师资源偏少这一问题,既可以引进新教师也可以采取外聘形式,补充教师资源。更重要的是,室内设计方向的教师资源丰富,有兴趣和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可通过进修、培训等手段实现专业方向的偏移,这既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会促进教师进步,即所谓的教学相长。与此同时,还可以与土木学院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知识面拓宽和资源充分利用。

3.3 学生扬长避短,专业素质全面提升

3.3.1 加强对景观行业的认识和了解

很多学生对景观设计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就业专业倾向表现迷茫。缺乏对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过程、步骤的了解和掌握;对景观行业的就业形势了解和认识不够;设计的基础理论掌握杂而不全,更谈不上精;缺乏实例项目训练,使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2]。因此,在教学中应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3.3.2 充分利用设计表达优势,计内容强调立意和支撑

艺术设计类学生图面表达风格华丽,色彩丰富,但图纸表达不规范,缺少科学理论支撑,流于形式,缺少内涵。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较为有限,在设计创意上缺少立意和支撑,只是简单的功能布局设计和“填空”。更有甚者,学生甚至不能准确判断一个设计案例的优劣。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色彩、表达优势,在加强学生的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设计案例的讲解,避免课程内容空洞乏味,更能使之与表达优势相互促进[3]。

3.3.3 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培养

针对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主动同导师、与同学沟通,埋头闭门造车等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团队合作训练,在重视个人想法的同时,博采众人之长,在协作中学会协调、分配和资源共享。

3.4 教学硬件改进与借鉴措施

3.4.1 借鉴农林院校

借鉴农林类院校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开设日光温室,配合植物学、花卉学课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开设苗圃基地,用于树木学、苗圃、植物学、栽培技术、草坪学等课程,教学、科研、实习的基地;设立实验室,使学生平时学习、作业,与教师研究、教学紧密结合。

3.4.2 借鉴理工科院校

借鉴理工科院校实验室和工作室建设,教学结合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概预算等课程,通过设立工作室、设计室、与土木学院相结合教学的方法,强化、丰富本专业。通过与土木学院相结合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3.4.3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要想提高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学院应着重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尤其是校企结合,真正实现学校“学的”与企业“做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3.5 教学改进

3.5.1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

园林规划类教师与艺术类教师相互学习借鉴,完善课堂内容和自我水平。充分利用院校其他专业优势,例如土木工程学院师资,联合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3.5.2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课堂真实化、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中可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理论课堂真实化、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等课堂中采用Lumion、Sketch Up软件,作为一个实时3D可视化工具,该能够快速生成画质优秀的图像[4]。避免植物材料尺度空而不形象,学生不易把握等缺点,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带的大量素材,将真实的尺度和画面展示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辅助软件。

3.5.3 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形式单一会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采用微课、软件、视频、演示、实践等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益于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并且有利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院的工作室建设也应该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也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增加动手能力,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接轨,提升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3.5.4 依托大赛完善景观设计课程体系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大赛的评定标准融入了更多的行业规范、标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业规范标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也会越来越侧重于方案的合理性、创意性与可行性。同时,依托大赛对学生平时作业、毕业设计也有良好的导向性[5]。

4 结语

景观设计专业在艺术设计学院背景下的发展有许多特殊性和限制性,只有结合艺术类院校学科特点和社会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完善和提高景观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硬件设施水平、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状况、学生学情,充分整合利用相关资源,加强相关院校交流,不断引进先进模式和策略,才能顺应发展规律,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人才[6]。

参考文献:

[1]刘庆华,王奎玲,刘庆超,等.青岛农业大学园林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林,2015,12(12):969.

[2]刘 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W报,2009(6):124~126.

[3]周玉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

[4]沙环环.Lumion软件在园林植物造景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40(32):273.

篇4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位;战略支点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种群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种群之间以能量转换、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整体。借鉴生态系统的延伸意义,可以将高等教育系统看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系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除了具备一般意义生态系统的通用特性外,还具备生态演替、自我调节等特征。而作为生态学重要内容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其涵盖了时间、空间、地域以及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等诸多生态因子,因其分析问题的全面性、综合性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到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战略支点研究中,分别从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环境承载力方面对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同时在生态位视角下融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出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点:趋异性特色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互动合作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生态位视角下可持续发展问题解析

(一)生态位过度重叠。生态位重叠描述的是在生态系统中由于两个种群共同利用某一资源或生态因子时而产生竞争的现象。生态位重叠现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具体表现为学生培养模型、办学定位、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趋同性。对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其高度依赖轨道交通行业,所有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相关的专业设置、学生培养定位和就业目标都是以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为导向,其结果就是“千校一面”,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素养大体类似,可代替性强。由此可见,生态位的过度重叠必将导致激烈的竞争,最终对高校本身和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不利影响。

(二)生态位宽度过小。生态位宽度具体是指一个种群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生态位宽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具体表现为教育设施、就业资源、教育资源的完备程度。对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而言,教育设施设备因其专业特殊性,实训场地的建设和专业设备的购买都十分昂贵,大部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因经费有限而导致实训场地建设不够完备,专业设备数量品种不够齐全。而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就业都是面向铁路局和地铁公司,单一的就业面大大制约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生态位宽度,使其成为了一个特化物种,一旦其所特有的资源得不到可持续的供应,个体间必将形成激烈的竞争。

(三)环境承载力差。生态承载力描述的是生态位在某一维度上的容量问题,在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生态系统中具体表现为该生态位能承受的最大办学规模是多大。近几年由于轨道交通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导致了诸多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同时一些非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轨道交通类专业。而扩招和新开设专业的背后却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实训场地和设备等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得学生的培养达不到要求,这极大地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不利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位视角下可持续发展战略支点

(一)趋异性特色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求趋异性特色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是要对自身生态位做出准确合理的定位,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适当调整自身资源配置、发展方向、学生培养模式等内部生态因素来实现生态位分化,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以特色赢得竞争。对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而言趋异性特色化就是要求院校以创新为驱动力,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形成错位竞争,增强自身生存能力,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强化自身特色。比如就学生的培养方向而言,学生入学的前期可以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力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到培养的后期则可以根据国家或者行业发展的最新规划做出适应调整,尤其当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出现拐点时,则可以将部分学生的培养定位向国家大力扶持而又与本身专业具有一定相似度的行业,如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智能制造等。

(二)互动合作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互动合作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院校秉承开放的原则,推动多方位的互动交流与战略合作,以多元化思维积极拓展生态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为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而言,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生态资源的枯竭,其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威胁。开放思想,发散思维,选择性地加强与相关院校的互动以形成战略合作,依靠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快速化发展抢占先机。对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由于就业面过度集中导致的生态位宽度过小问题,则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来实现多元化就业,以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导向,将学校的发展积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急需的人才,这样既履行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义务,同时也拓宽了自身的生态位宽度,有利于院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轨道交通行业的“走出去”方针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一环,相应的对于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而言,积极提升自身内涵,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顺风车走向国际化,将轨道交通专业知识的培训实现“走出去”,这一举措必将为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王怡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邢运凯.高职院校生态位的重叠及矫正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

[3]成雁瑛,孙焕良.论生态位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湖湘论坛,2015,(5).

[4]陈娟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

篇7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51-02

2006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指出: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多样性、层次性和特色性,也给高校辅导员在新形势下如何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物有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学,如今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其基本原理也从生物、环境等自然科学领域扩大到经济、社会、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1]。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正处在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通过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思维,以跨学科研究视角来思考、探讨和指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尽快适应社会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适应性原理

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便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环境对生物的性状和行为具有约束和塑造作用。简而言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法则。

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目标上的自我选择、学习上的自觉、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心理和思想将发生急剧变化。迅速适应这一转变,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是每一个大学新生独立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课题。根据生态适应性原理,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心理筛查、班委选拔、联谊活动等,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按照“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标准,通过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技能的锻炼、素质的提高,不断发展、创新、改善、提升,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适应起码的生存条件下,不断地改善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所生活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改造”,扩展发展空间,以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2]。

二、生物多样性理论

在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多样性是这一群体所固有的客观属性,这意味着差异、独特,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大学生群体内的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二是指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类差异性及其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多样化需求与发展[3]。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多样性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统一性特点。这既不符合我国古代教育家“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行为,也不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人本心理学认为,每个社会人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以人为本”引申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就是要把学生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学校的发展之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注人的价值、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潜能,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专职人员,应认可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存在差异;应对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落后群体,如贫困生、单亲家庭学生、成绩落后者、疾病学生、心理障碍者等给予特殊关注;应尊重每个学生在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允许范围内的个人追求。高校辅导员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学生的个体情况,既了解学生的学业追求、就业目标,又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既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发掘学生的特长优势;既关注优秀学生的持续发展,又鼓励后进学生的点滴进步。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为大学生自由、和谐、多样化发展服务的基础[4]。

三、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内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生态位理论告诉我们,在同一生境中,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不同或相似物种必然进行某种空间、时间、年龄等生态位的分布和分离,以达到有序的平衡。

生态位理论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及其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即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经验、行业趋势、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位置[5]。针对大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要做到:

首先,帮助和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和全面分析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人生的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确立自身在大学四年,甚至是未来人生发展中的“生态位”,新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即是很好地机会和方式。以我们学校为例,每个辅导员都会担任本学院的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探索自身的职业能力,结合本专业特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世界,以便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大学生心智、生理的不断成熟以及社会环境的调整、个人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丰富、目标追求的提升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生态位”。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受家庭、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有的同学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生态位”,并对将来要达到的目标也不是很明朗,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学生。

再次,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积极地在适合自己能力、个性和优势的环境中寻求发展,学好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夯实基础,拓宽层次。同时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党员发展、文体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全面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态位宽度”。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在工作中要尽量提供多的平台给学生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发现更多的可能。

最后,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地认识到,在同一生态位的同学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的、激烈的竞争,从而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建立多元的思维方式,按照不同的目标和方向,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发展目标,发散性地求得发展,从而合理进行“生态位分化”,避免同一生态位的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冷漠”、“排斥”等消极影响。以团总支和学生会两大学生机构为例,难免会有直接或间接竞争的机会,怎样权衡、取舍,使两个机构都尽可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作用也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引入目标化管理方案,将学生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并制定相关工作标准,配套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提高学生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作为生态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的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增长模式。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所谓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在不超越学生智力、体力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即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6]。按照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高校辅导员应具备高远的眼光,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善成德、躬身自省、保持操守、知行统一,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前提;二是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三是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掌握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核心;四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社交能力、掌握沟通的艺术,这是保证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需要持续的创新性动力加以推动。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置于生态学视野下,以生态学原理、思维和方式进行深入思考,无疑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玲,胡涌,粟俊红,柳小玲.教育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林业教育,2009,(2).

[3]宋加木,陈建伟,孙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2,(1).

[4]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篇8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环境科学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目前国内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这与环境保护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环境教育专业设置、学科分布不合理有关。目前,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办学定位不准;(2)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3)缺乏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青海大学是国家“211”大学,多年来按学校“立足高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方面仍面临着前述问题。本文对青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为在高原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总规划

在学校“立足高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确定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总体思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公共基础、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四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公共基础、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设置,在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设置中,突出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两个主干方向,以理论结合实践,强化综合性大实验和实习,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了“两个构建”,一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应用型环境专业本科人才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实验课程,以够用、管用、会用为原则,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实现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建了全新的平台+模块实验课程体系,即在保留原有的课程实验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模块的综合性大实验如《环境监测与污染处理综合性大实验》《环境生态与毒理学综合性大实验》等,确保实现培养应用型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目标;二是突破传统安排,创立全新的“5+ 1+ 1+ 1”模式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即前5个学期在校内以理论学习为主,第6学期在校外进行生产实习、顶岗跟班等实际训练,第7学期则在校内安排综合性大实验, 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强化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搭建了“两个改革”

如在《环境监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剖析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突出自身教授特点、挖掘课程内容”“集体备课”“教案内容修改整理”及“科研与教学结合”等方法进一步改进教学理念和设计,同时掌握了课堂教学效果,活跃了气氛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环境监测》课件制作中结合例证、图片、视频链接等,紧密结合西宁市环境状况,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西宁市水体、大气、噪声、土壤污染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普通生态学》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制作课程教学课件时从课件内容、影音资料、拓展知识、精品课链接、生态热点、生态趣闻六个方面进行建设,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完善每章节授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配合讲授、提问、讨论、辩论、座谈、观看录像、布置作业等活动来改善教学手段,达到让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取得明显效果。

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属于“保姆式”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依赖程度高,缺乏独立性,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训练不足。新优化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的是开放式和自主式结合的方式,即在实验课开始之前,教师先和学生一起预习实验内容,一起探讨实验中的有关事项,教师只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行进行操作,教师再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错误,最后再完整地重新操作整个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四、结语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育为青海“生态立省”及“青海湖”“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标本兼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建设、调整和改革,基本构筑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逐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易秀.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吕华.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东化工,2013,40(22):152.

篇9

关键词: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模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1002505

在传统的创业环境研究中,学者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相关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罗列,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探讨影响创业倾向、创业过程和创业成功率的各种创业环境要素,分析了创业环境要素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一些经典的分析框架如全球创业观察(GEM)的GEM框架、Gnyawali和Fogel的五维度分析框架和Lundstorm&Stevenson 的M-O-S六维度创业政策框架。但是很多研究中不能说明各种环境要素间,以及创业主体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系统性。因而很多研究对创业活动缺乏系统而理性的解释。

近年来学者们运用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应用生态学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对创业活动的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创业活动与外部环境要素、以及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框架、内部机制进行研究并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将创业研究领域引入更多视角,为理性认识创业活动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推进系统化的创业活动促进机制、发挥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

Prahalad (Prahalad C. K., 2005, p. 65) 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能使动机、传统各异,规模、影响力不同的私营部门、社会主体协同发展、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体系[1]。国际私营企业中心(CIPE)项目官员 Colin Buerger(2013)认为广义的创业生态系统是影响创业者日常经营的机构、制度、资源的组合[2]。我国学者林嵩(2011)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由新创企业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创业生态环境所构成的, 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3]58。与创业环境相比,这些定义体现了组织生态学的特征,即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创业环境要素和创业主体共同构成的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平衡性等特征的有机生态体系。创业环境是创业活动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创业生态系统的内生环境[3]62。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模式和发展

(一)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研究

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丰富,要素多元化。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Isenberg对创业生态系统基本要素的分类。Isenberg(2011)指出实际的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可多达数百个,并将其归类为六个基本方面:促进创业的政策和领导、对风险投资有利的市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制度和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适宜的融资条件和有益的文化。尽管任何社会的创业生态系统都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每个生态系统都是数百个具体要素以高度复杂和各具特色的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个创业生态系统都是独特的,应该适应当地的条件。创业生态系统又是动态的,由许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他认为着眼于找出创业生态系统一般的因果关系规律的研究是没有实用价值的[4]。

Cohen(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最关键的九个基本要素是:非正式社会网络,正式社会网络中的大学、政府、专业的和支撑服务、资本资源、人才储备和大公司,以及基础设施和文化[5]。

Bernardez(2009)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最关键的要素: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如中国的制造业、硅谷的高科技和软件、印度的BPO业务流程外包)、支撑结构包括金融、物流、技术、市场、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

美国创业调查公司Startup Genome联合西班牙电信公司的《全球城市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12》中用八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全球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6]。一是创业产出指数(Startup Output Index),代表该地区创业企业的成熟度和规模。二是风险资本指数(Funding Index),衡量该一个创业生态系统中风险资本的积极性和广泛性。三是公司业绩指数(Company Performance Index),用来衡量区域中初创企业的整体业绩和潜力。四是心态指数(Mindset Index),衡量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如远见、挑战性及变革能力。五是引领潮流指数 (Trendsetter Index),衡量创业企业在运用新技术、管理流程和商业模式保持尖端领先地位的能力。六是支撑指数(Support Index),是衡量创业生态系统中支撑网络的质量,包括创业指导、公共服务供应商和各种类型的资金来源。七是人才指数(Talent Index),衡量创业者的才能,年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创业经验、降低风险能力和以往创业成功率。八是差异性指数(Differentiation Index),以硅谷为基准,衡量各个创业生态系统与硅谷的差异。该报告公布了20个全球最佳创业生态系统城市和地区的排名。其中硅谷各项指标均排在第一位。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在2013年的报告《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and Company Growth Dynamics》中,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八个主要支柱要素:开放的市场、人力资本、融资和金融、支撑体系、管理框架和基础设施、教育和培训、作为催化剂的大学、文化。世界经济论坛与斯坦福大学团队、Ernst & Young团队和Endeavor团队联合展开调查,通过对全球1000多位创业者的在线调查问卷, 分析出有三个要素是这些创业者们认为对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即开放的市场、人力资本、融资和金融[7]。并就这8个要素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地区差异进行统计。

虽然国内外学者们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筛选和分类各不相同,但是这也体现出创业生态系统的复杂型,和各个具体地区或行业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任何创业生态系统都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模仿,被成功复制。通过文献中对这些要素和指标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一是培养自身优势。每个国家、地区的制度、文化背景、资源等要素都不尽相同,在构造创业生态系统时应结合国家、地区特色。不要盲目模仿硅谷等先进地区经验,在借鉴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二是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要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创业过程受创业环境影响的同时,创业主体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创业环境产生影响。三是政府不要过度干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研究

William J. Baumol, Robert E. Litan 和Carl J. Schramm(2007) 结合市场类型、经济体制,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寡头政治型、政府指导型、大公司型和创业型[8]。寡头政治型常见于亚、非、拉美的一些寡头政治国家,只有个别有特权的寡头公司控制着市场,在生态体系中占优势,这种市场发展缓慢,比较脆弱。政府指导型,如亚、非、拉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法国,政府通过计划、制度和价格调控市场,市场缺乏竞争和创新,效率低下。大公司型常见于一些发达国家,生态系统由一些大公司主导,这些大公司往往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垂直一体化经营,产生大量金融资本、重视研发,但是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慢,创新能力较差。创业型常见于一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的经济特区、硅谷,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特征是系统内有大量小型、灵活的创新公司频繁创业,大公司不断投资于创新、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Bernardez(2009)进一步将这个分类结合具体指标:人均GDP、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排名(DBR)、基尼系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EF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卢森堡、爱尔兰、香港、瑞士、印度、美国、中国等地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测量,分析这些指数间的相关性[9]。

针对这部分研究的梳理,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目前创业生态系统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国外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世界上典型国家、地区的。针对中国具体地区和具体行业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评价体系和比较之类的探讨是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二是国外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和比较的标准多依照经济体制、市场结构,比较测量参照的大多是经济指标,在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中,应结合中国背景下各地域特色的文化背景。

(三)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Jude Valdez(1988)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理论框架,探索创业和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见图1)[10]。

图1Jude Valdez的创业生态模型

Jude Valdez的团队关注城市经济环境和创业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做了定量研究。团队选取了24个城市经济指标,可分为五大类因素:公共建筑、贸易、就业状况、融资、市场条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找出每类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作为该类环境因素中的代表指标。五个最重要的相关指标分别是:建筑许可证的发放、销售税、失业率、银行存款、破产数量。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这五个指标和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

印度学者Jayshree Suresh和Ramraj(2012)等将创业生态系统的模型设计为由8个支撑体系和创业者共同构成的框架。8个支撑体系分别是道德支撑、资本支撑、网络支撑、政府支撑、技术支撑、市场支撑、社会支撑和自然环境支撑。Jayshree等按照这个框架利用访谈法等对印度两家创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用李克特量表对30位准创业者进行调查问卷等试验研究[11]。

我国学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李仁苏、蔡根女(2008) 将组织生态学关于企业创建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回顾,并指出试生产组织、企业分拆、基于生态位的企业创设、资源空间的识别是当前组织生态学创业研究的前沿领域[12]。

段利民、王林雪、马鸣萧(2012)利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产业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创业环境分析框架“松树模型”。模型包括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观环境(公共行业、互补行业和竞争行业),微观环境(企业数量、行业结构、行业竞争、行业增长、竞争壁垒)[13]。三个层面合起来加上创业企业如松树的形状。

林嵩(2011)将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分为创业群落、消费群体、服务支持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组织。并探讨了系统内部运行机制:资源汇聚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3]58。

赵涛,刘文光,边伟军(2011)对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分析其结构模式和功能机制,认为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由创业生态群落和创业支撑环境要素两部分构成,在功能上形成了动力机制、遗传机制、演进机制和反馈机制[13]。

刘文光、赵涛(2013)构建了科技创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为衡量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14]。

以上这些学者构建的研究框架都体现出创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以及创业环境和创业过程之间的互动性和整体性。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关注系统内部的功能机制,研究方法还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系统框架内的具体要素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到可测量的程度。框架现实应用的可行性还需要更深入的实证检验。

(四)创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不少政府、发展机构和学校都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并开发设计了全面的分析工具来评价和追踪生态体系的发展。其中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有:百森商学院的百森创业生态系统项目(BEEP),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资产映射图,乔治梅森大学的全球创业发展指数(GE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创业测量框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商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创业生态系统。

乔治梅森大学的GE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创业测量框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商报告是属于国家层面的评价框架,可用于跨国比较;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资产映射图用于地方生态系统测评;百森商学院的BEEP往往用于国内分区统计的。这些评价框架多用于发达国家的调查。ANDE的评价体系博采众长,并将问卷设计贴近发展中国家。但是无论哪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测试时均应根据当地特色进行进一步修改和调整,以增强地方适应性并满足调查的特定需求。

三、未来研究热点展望

从上面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依赖定性分析构建的理论模型,缺乏适用性。未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扩展和延伸:一是今后的研究应结合具体地区或行业的情境背景,在对关键要素量化和比较的同时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和不确定性。二是打开创业决策协同演化机制与过程黑箱。加强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不是简单的研究输入输出关系, 而要研究黑箱中演变的过程。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应综合多种分析工具对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拓展和验证。目前对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多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较少。为考查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全过程的动态影响,应结合纵向定性研究和定量求解相结合。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 K. 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 Erradicating Poverty through Profits[M].Saddle River, NJ: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 Pearson,2005:65.

[2]Colin Buerger.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s[EB/OL].http:///blog/2013/02/15/building-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s/#.UtY9ebJf

-Elk,2013-02-15/2014-01-16.

[3]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4):58-62.

[4]Daniel Isenberg.Introduc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Four Defining [EB/OL].http:///sites/danisenberg/2011/05/25/introducing-the-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four-defining-characteristics/,2011-05-25/2014-01-16.

[5]Cohen B.Sustainable valley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6,15 (1):1C14.

[6]Bernardez, Mariano.The power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extracting booms from busts [EB/OL].http:///itson/Articles/Ecosystems.pdf,2009-05-25/2014-01-16.

[7] Telefónica Innovation Hub.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12[EB/OL].http:///wp-content/uploads/2012/11/Startup-Ecosystem-Report-2012.pdf/,2011-11-30/2014-01-21.

[8]World Economic Forum.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and Company Growth Dynamics:Report Summary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R].Dalian,2013.

[9]William J, Baumol,Robert E,et,al. Schramm.Good capitalism,bad capitalism and the economics of growth and prosperity [M].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0]Jude Valdez.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Toward a Theory of New Business Formation [EB/OL].http://sbaer.uca.edu/research../sbida/1988/PDF/11.pdf,1988-05-25/2014-01-16.

[11]Suresh J,Ramraj R.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Cas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J].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2,4(16) :95C101.

[12]李仁苏,蔡根女.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生态经济.2008(06):28-31.

[13]段利民,王林雪,马鸣萧.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创业环境分析:一个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8-10.

[14]赵涛,刘文光,边伟军.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与功能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24) :78.

[15]Aspen Institute.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Diagnostic Toolkit [EB/OL].http:///si

篇10

一、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大多数高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生培养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学生发展特长和爱好的空间,导致的结果是:在植物栽培与养护方面,没有园艺专业学生强;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强;在设计表达方面,没有美术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强;而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学生,则实践能力差,适应工作的时间长。这种培养模式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再培养成本,加重了学生就业难度。

(二)实践教学相对较弱,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差

大多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贱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四大部分组成,但课程实践时间和认知实习时间较少,理论讲授较多。学生动手机会少,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差。

(三)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距现代园林发展要求较远

现代园林专业涉及的工作范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不同的层面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不同,对规划要求也不同。宏观层面的工作内容是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评估和规划,包括对规划地域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调查分析,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各类动植物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社会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学科。绿化——蓝化规划是现代园林学宏观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中观层面的基本内容是场地规划,是对建筑、设施、地形、给水、排水、绿化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的过程。城市设计是中观园林的重要内容。中观层面的规划成果包括绘制各类地图、概念性规划、分项规划、报告文本以及其他用于政府各主管部门审批所需的文件资料,其规划设计的内容控制了最后所建成的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庭院、古典园林、园林小品等具体详细的内容。这一层面上的规划设计比较接近于传统园林的概念,偏重视觉形象的欣赏。农业院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局限于微观的植物研究和中、小型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当前迅速扩大的专业领域存在一定的距离。

二、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自2004年开始创办高职园林专业以来,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同时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的教学,主要培养风景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设计、施工、管理、栽培养护、植物繁育等方面的人才。多年来,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省内外园林及相关领域,为园林专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经过9年的发展,园林专业在师资队伍上已趋稳定,教学计划几经修改已趋于合理。但是在新形势下,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较为滞后于专业的发展,为此,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基于2009年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多元化、职业化背景下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9-NZYGH-00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改革。

(一)契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园林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所包含的理论、技术和艺术内容十分广泛。园林人才的从业范围囊括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到区域性的景观规划。因此,无论哪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将每个方面的知识学好学精,成为一个适应园林行业各部门需要的通才是不可能的。因此,园林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有所侧重,使学生在3年内既掌握园林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又掌握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从而适应社会对园林人才的需要。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针对往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专业培养目标划分为3个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园林植物方向。学生可以通过一年的在校学习,深刻理解园林专业内涵、当代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二年级的时候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培养具有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公园设计、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园林效果图绘制、园林工程施工图绘制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规划设计事务所、园林绿化设计企业、园林工程公司及其他需求相关职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图绘制等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现场监理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工程施工单位从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监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等工作。

园林植物方向:培养具备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绿地养护、园林苗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园林、城市建设、农业、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强基础、强实践、突出方向、提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教学符合教育规律。改革后的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教育、园林构成要素认知开始,到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复杂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的传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分成两个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深化教育阶段,使学生在基础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基本能力方面得到逐步提高。

2、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在开始学习专业课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方向,为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完整的知识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构架了一个园林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保证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上,遵照学生意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突出某一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择业与自主创业的能力。

4、运用学院相关专业优势,依据知识群体组织课程模块,进行开放式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领域,重视学科交叉培养,突出学院特色,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在课程大纲设置中采取专业方向“模块化”(有些模块课程是由其他专业比如旅游管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与拓展课程“巧于因借”的手法。

专业知识模块化。我们根据专业特点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了6个模块。

一是园林规划设计模块。课程包括景观评价、公共建筑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园林表现技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乡土景观、脆弱生态环境下的景观安全、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

二是园林工程模块。课程包括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设管理与法规、园林工程概预算。

三是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盆景与插花艺术、造园材料、草坪地被植物的应用、园林苗圃。

四是艺术设计模块。课程包括3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Photoshop平面设计、3Dmax与动画设计。

五是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课程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环境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估、恢复生态学等。

六是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风景区文化历史、风景旅游区规划、风景旅游区管理、生态景观规划等。

其中,前3个模块由园林专业开设、艺术设计模块由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由资源环境专业开设、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由旅游规划管理专业开设。我们在园林专业课程大纲中完全按照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名称、开课时间等设置这些课程,让园林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上课,具有同样的专业效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始终

园林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和独立工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作为本学科的改革重点贯穿于三年的教学全过程。

1、教学实习和专业认知实习全面展开。依据地区优势,笔者所在学院园林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有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洛阳的龙门石窟、国花园和白云山森林公园;焦作云台山森林公园;郑州郑东新区湿地公园、静泊山庄等。丰富的游历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增强其对于自然、城市和人文的认知和感悟。

2、专业劳动和专业调查作为培养专业精神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与教学同时进行。本专业与河南省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河美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河南中亨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鄢陵和潢川苗木繁殖基地等多家园林企业签订合同,通过专业劳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生产性劳动实践,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园林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吃苦精神。

3、每年一次的园林专业设计竞赛加强了各年级和相关专业学生的沟通交流。连续几年的全国景观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举行,使学生了解全国园林专业学生的状况,向有实力的院校学生看齐。

4、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学院专业教师先后完成了南阳市新野县城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中牟县公安局的景观设计等10多个项目,将学生带入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全过程,将所学的知识牢牢地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得以完善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