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工艺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来自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一直是由社会公众自发的进行传承,而公共文化则是由国家的教育部门和文化机构培育并引进的。民间文化和公共文化传播的主体不同,同时占据的社会空间也不同。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一部分开始拿到进入政府文化支持体系的入场券,成为了新型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
非物质文化成为遗产,或者简单地说,被命名为遗产的程序就是一种公共文化的产生机制。“非物质文化”是一个表示自在状态的概念,表示特殊样式文化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彰显文化自觉历程的概念,表明特殊样式的文化已经完成了权利主张、价值评估、社会命名的程序而成为公共文化。
文化具有公共性,但是并非谁的文化都是公共文化,并非什么文化都是公共文化。文化具有公共性是说,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这是事实),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潜力甚至冲动(这是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然而,文化的公共性实际上受到社会的限制,受到社会关系的限制。所以在现实情境中文化并不总是完全公共的或彻底开放的。有时候是文化的持有人群不愿意让自己的特定文化向全部人公开或开放,有的时候是一个群体或者其代表不让他人的文化成为自己群体的公共文化。文化具有公共性,但是文化要成为公共文化,往往要通过复杂的社会博弈,甚至是思想、政治以至阶级的斗争。在中国,文化项目进入或退出公共文化是近代以来的文化社会史的主要情节。
非物质文化成为公共文化,大致发生在两个层次,一个是在观念上被大众公认,并且得到公众的自愿参与;一个是在体制上被政府部门正式承认,并且以一定的公共资源加以支持。中国日常生活中原生的活态文化在近现代历经被贬低、被否定、被抛弃的曲折,当前又大量地活跃在实际生活之中(也有许多项目处于传承的困境之中),并部分地重新被认知为公共文化。政府是社会的公共性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因此,政府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对待的事业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政府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诸多努力都可以归入公共文化事业。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
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地渗入公共文化产品当中,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作机制和协作平台是基本前提。特别是从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看,这一机制和平台的严重缺乏,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远远孤立于其他政府职能体系之外,使之难以融入到主流的政府职能体系当中,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体系的完善以及更大范围保护体系的建设。比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广场、社区以供人们广泛感知、认识和鉴赏和品味,建立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活的保护机制”。
(二)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
从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政预算体制上看,有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政预算。但是,根据我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能规定,这些预算主要用于履行基本的保护职能,如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规划、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承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组织实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等。而对于更大范围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跨部门的推广,则没有相关的资金保障机制。然而,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产品转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沟通协调、具体设计、施工建设还是后期评价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否则便会难以推行。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配套来支付沟通和协作所产生的各类费,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三)政府应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位性决定对其加以保护关乎文化多样性和完善人类内在精神信仰等人本主义思想。基于私权保护的市场规则只能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归属问题,而不能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展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应对其采取公权保护方式,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应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立法,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主导下,运用公法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例如,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 即牙雕、玉雕、木雕和广彩、广绣,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因此,这些传统工艺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有利于对它们的保护。
(四)濒危遗产优先保护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依据我们现有的国力、财力、人力,不可能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并对待并统统保护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区分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将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与保护。如根据已出版的一些音乐辞典、乐器志等资料的记载,我国的民族乐器至少在500种以上,但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民族乐器(包括打击乐器)却不过几十种,这意味着大部分古老的民族乐器正在被人们所遗忘。为了确保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必须坚持对濒危遗产进行保护。
(五)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就是文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环境紧密相依,为了保证民间原生态非物质遗产能够存活下来,我们应当加强对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尽管想要将民间非物质遗产在原始的自然状态下保持不变,在这个广大时空背景下,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局部环境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延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时间是完全可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不尽相同。通过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安全的手段,也是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所属环境中,并使之成为活文化的最佳途径。
(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是为了检验以公共文化产品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的实际效果和效益,通过评估结果不断改变和调整转化方式、形式,从而达到改进转化效果、提升保护程度的最终目的,并对相关资源的运用形成一种监督控制,减少资源的意外流失,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
三、结束语
中国社会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中国的公共文化开始由学校教育培养的现代文化转向包容传统日常文化传承的多元文化。同时,这种转变突出表现了中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目前,我们将非物质文化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一方面进行保护,不但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基于准公共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开发研究[J].企业经济,2014,(12):115-118.
篇2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无形文化遗产的实质所在,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授、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它往往保留着该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深邃根源。在全球化不断进展的今天,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传统,成为新时代国家的历史使命。目前,世界各国、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这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事业中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因此应责无旁贷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保存、抢救、保护工作中。
2.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富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有的正面临着消亡与失传的境遇。在图书馆的四项社会职能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位居第一。因此,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图书馆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1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
要想让民众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氛围,固定的交流场所至关重要。而图书馆是社会的文化中心、休闲中心,是教育民众、促进传承、进行培训的理想场所。它除了向公众提供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广泛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提供场所、设施和组织服务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提供交流平台。现代公共图书馆往往都附设有研究室、报告厅、展览厅、休闲中心、广场等文化场所或设施,便于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活动,这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
2.2 积极利用图书馆在收集文献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文献资源作为自己搜集、整理、开发乃至服务读者的对象。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正是通过图书馆的不懈努力得以保存和利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想方设法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信息资源,加以挖掘、收集,使之成为本馆的特色藏品,再进一步提供开发和利用。我们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民俗民众情绪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民族历史的文化积累和结晶,这正是公共图书馆为公众提供知识参考的一笔财富。收集、收藏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自身业务的延伸,这一优势必将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传递与传播。
2.3 利用宽泛的服务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便利条件
以往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都是以纸质文献为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资源和电子图书的出现,图书馆收集文献的类型和服务管理技术也由单一变为多元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内容,除了收集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图片资料外,图书馆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对曲艺类、民间工艺制作类等濒临消失的艺术形式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真实刻录并保存各类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达到藏为所用的目的。
2.4 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系统的保护工作。公共图书馆具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掌握现代图书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他们除了接受图书馆学的培训,还各自掌握着自身专业学科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需要的,能够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存及保护手段、记录方式等等。因此,公共图书馆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直接的人才保障,这是其他保护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长。
2.5 图书馆创建文化信息共享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利的宣传交流平台
公共图书馆以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优雅的阅览场所、先进的技术设施,为读者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共享空间。读者通过阅读保护资料、实物展览等方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同时,图书馆为民众提供现场静电复印、缩微拍摄或电子扫描等多种服务形式,多渠道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速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传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公图书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保护的自觉性,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环境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配合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要充分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青少年的非遗保护教育和传播展示。联合教育部门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相关教学活动,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兴趣,引导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意识。要利用“文化遗产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活动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互动活动,使民众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3.2 争取政府支持,重视社会参与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力争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项公益事业。
3.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抢救工作所承担的资源普查、立档建库、整理研究、制定规划和落实措施等,要求保护工作人员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宽阔的工作视野和良好人际关系。图书馆必要时可派出相关专业知识骨干进行阶段性专业培训,如采用课堂讲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有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力争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专业队伍。
3.4 扩大图书馆业务功能,建立地域特色的数据库
借助数字化信息与处理技术达到保护目的,是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型保护模式,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为真实的形式保存下来。也可摈弃传统观念,扩充本地区灰色历史文献数据档案,建立视频资源库、图像资源库、音频资源库、网络资源库等,对所录制保存的文献资料内容不加任何粉饰,保持其原真性,努力为学术研究提供比文字记录更为直观、真实的资料。
3.5 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调动各方力量更好地保护这些人类珍贵遗产,图书馆应考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建立保护网站,宣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定,能够让民众得到及时了解。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和介绍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情况,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不仅从项目管理、资源内容、资源组织、服务功能、共享能力等方面积极为民俗学专业人士、民间研究者、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提供资源共享、统一检索及高水平信息的服务平台,同时也扩展了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延伸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同生物基因,一俟损毁,就难以复生和承传。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发扬应有的文化自觉精神,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工作职能的作用,承担起公共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中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叶艳萍.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分析.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9第5期
[2]卢敏叶.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角色定位.网络
篇3
一、目前“非遗”保护及发展现状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和历史印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现状来看,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口头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等都属于“非遗”的范畴。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以及工业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从根本上关系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目前的文化保护现状来看,国家及社会都加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视度,强化了文化保护意识,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有效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滞后、缺乏资金支持、法律援助、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从根本上降低了非遗文化的保护效果,不利于推进文化传承。
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发展曲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来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态势。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经历了停滞—发展—退潮一再发展的阶段,致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而使之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对其重视度不够。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是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障碍。
2.师资薄弱,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毕业,本身在校期间受专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的影响,造成知识面单一、人文知识浅薄等缺陷。同时,学校也很少为教师成长、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本身的发展和成长,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素质,很难发挥教学价值。
3.教材单一,有待修订。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使用教材的随意性比较大,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缺少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身的教学规律的研究。地方高校没有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教材。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旧资料,无法带给学生最新颖的材料和知识,不利于突出时代化的教学特征,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4.认识不足,有待加强。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大学生认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与专业教育无法相提并论,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在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时,不注重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而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于书本趣味性的关注上,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十分不利。
5.机制缺陷,有待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设施等还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进行课程开设、教学目标等方面无法形成统一共识,这极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十分不利,影响了高校人才的培养速度。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改革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将“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教学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因此,应该积极明确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个人的进步与成长,为他们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较为系统的、特色鲜明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非遗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统一,以此来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由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实训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三类型”课程体系。根据院校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课程内容。确立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从而来完成课程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价值需求来选择合理的课程,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质,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培育和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3.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增进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机结合,充分关注地域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与此同时,更要充分地挖掘本校教育中的核心优势来完成教学设计,从而提升教学的对应性和高效性,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灵活度和高效性。派教师向当地文化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学习;同时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契机,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校进行现场演示或开办讲座,让学生能多方位体会民间艺术;构建“双师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即要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精神,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5.整合学院各部门、分院资源,发挥本院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这个平台的优势,结合公共教学部、团委、义乌地方文化研究所、建筑与艺术分院,开展别开生面、类型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大公共”出发,推广普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针对不同学院的学生,来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效果,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同时保留课程之间的差异性,,打造高效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为社会发展培育多维、立体化的人才。
6.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从而促进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依托学院各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等载体,踊跃开展活动,注重公共艺术的实践。学院目前设立合唱团、舞蹈队、古筝队、戏曲协会、书法协会等24个院级社团,覆盖学院50%以上的学生。各类艺术社团、艺术节、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艺术活动,保证了艺术活动的高参与度、高覆盖面。老师应该积极带领学生走访民间,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鉴赏力。
四、结语
“非遗”视野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融合统一,对于传承地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创造了条件。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应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找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培养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力、共享学院各部门资源、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加深入地挖掘高校教学本质,为人才发展和进步助力。
篇4
岳拱莲花秀,峰高玉蕊秋。
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
碧海供骊岭,黄金络马头。
五王更入帐,七贵迭封侯。
夕雨鸣鸳瓦,朝阳晔柘裘。
伊皋争负鼎,舜禹让垂旒。
堕珥闲应拾,遗钗醉不收。
飞烟笼剑戟,残月照旌斿。
履朔求衣早,临阳解佩羞。
宫词裁锦段,御笔落银钩。
帝里新丰县,长安旧雍州。
雪衣传贝叶,蝉鬓插山榴。
对景瞻瑶兔,升天驾彩虬。
丹书陈北虏,玄甲擐犀牛。
圣诰多屯否,生灵少怨尤。
穹旻当有辅,帷幄岂无筹。
凤态伤红艳,鸾舆缓紫骝。
树名端正在,人欲梦魂休。
谶语山旁鬼,尘销陇畔丘。
篇5
1.1除钙沉淀池气化废水中含有大量Ca2+、Mg2+等物质,在进入生化系统前应进行去除,否则会造成生物处理单元结垢,严重影响处理效果。本项目采用化学中和沉淀除钙的方法,投加磷酸进行中和,生成磷酸钙,同时投加PAC混凝剂,以便形成絮体快速沉淀。然后排至污泥浓缩池。该沉淀池有效容积为328m3,尺寸:9m×9m×4.8m,池体采用半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池内设刮泥机、排泥泵等设备。
1.2格栅井及初沉池厂区混合污水通过下水道依靠重力流至格栅井,通过格栅,将混合污水中大的杂物去除,确保后续设备安全运行,机械格栅宽度700mm,栅距5mm。之后用泵提升至初沉池,进一步沉淀去除废水中悬浮物质,初沉池2座,单座有效容积为328m3,尺寸为:9m×9m×4.8m,池体采用半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池内设刮泥机、排泥泵等设备。
1.3事故池事故池是化工废水处理站所必须的构筑物,由于化工厂在出现生产事故后,会在短时间内排放大量含有各种生产原料的有机废水,这些高浓度废水一旦进入,会给运行中的生物处理系统带来较高的冲击负荷,造成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甚至会造成致命破坏。该池有效容积为10000m3,尺寸为47m×33m×7.0m,可容纳化工厂1个事故期排水量,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内设2台提升泵,可将事故池水排入均质调节池。
1.4均质调节池由于废水排放量及水质波动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在生物处理前设置均质调节池起到调节水量、水质的作用,使得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基本处在相同的水平,有利于处理工艺的连续、稳定、可靠运行;另外为防止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结块,设置潜水搅拌机进行搅拌。该池有效容积6000m3,尺寸为60m×22m×5.0m,地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1.5射流曝气型SBR生物反应池SBR生物反应池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反应池共6座,半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座池尺寸为27m×21m×6.0m,池容3400m3,池内设置碟式射流曝气器6台,循环泵2台,滗水器1台,排泥泵1台,每池对应曝气风机1台,设计运行周期为6h,生物反应池设备见表2。废水先进入1号SBR,在进水的同时开启循环泵、鼓风机,以及氢氧化钠投加泵,在第1小时后停止进水,循环泵从池中进水端抽水,送至曝气器处,与鼓风机空气混合,曝气的同时对池水进行搅拌,至第4小时,风机运行20min后停止,再隔20min开启,间歇曝气,使池水不断处于缺氧、好氧交替变化状态。甲醇补充是在风机停止,池中处于缺氧状态时投加,氢氧化钠在第15分钟后停止投加,在第4小时所有设备停止运行,进入静止沉淀阶段,该阶段最后10min开启排泥泵排泥。在第5小时滗水器开始滗出上清液,经过1h排水后,第1周期结束。6座池子依次循环。去除氨氮的过程是:在进水初期,供氧量不足,池内残留的游离氧首先被消耗,反硝化菌以污水中的有机碳作为供体,把池内残留的NOx-N还原成氮气或供自身合成反应需要的有机氮。风机曝气后,同时循环泵开启增大曝气强度,随着曝气量增加,氨氮在硝化作用下转变成硝态氮,风机停止曝气,减少了系统供氧,污水处于缺氧状态,絮凝体形成菌胶团将进水期吸附贮存的碳源释放出来,使兼性反硝化菌进行反硝化脱氮,此时投加甲醇提供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使反硝化过程更快地完成,风机开启后再次处于好氧状态时,开始硝化反应,在静沉、排水期间,风机停止供氧后,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反硝化菌以内源碳作为供体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态氮转化成气态氮排出。射流曝气型SBR生物反应池特点如下:1)曝气效率高。选用的JAS碟式射流曝气器,因采用了气液混合式的射流喷头结构,大大提高了氧溶解率。与风机和水泵相结合进行射流曝气,同时具有鼓风和喷射曝气的优点,动力效率高(4.0~5.4kg/(kW•h)),充氧能力好(2.2~5.6kg/h)。2)循环搅拌。本设计采用水泵提供循环动力,使反应池内污水从进水端(缺氧段)至曝气机(好氧端)之间形成循环,循环水量接近处理水量的600%,强于A/O脱氮工艺中的活性污泥回流量,使得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脱氮功能;同时,大流量循环搅拌还使得池内污泥始终保持良好的活性状态。3)运行方式灵活。通过PLC控制风机、水泵的启停,即可多次转换池中A/O阶段,即曝气—搅拌—曝气—搅拌,满足脱氮需求。同时可对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时间有效的控制,运行方式更加灵活,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进水浓度的变化。
1.6监测池按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现场端建设规范要求,监测池安装在线氨氮、COD、浊度及pH监测仪表,安装温度、流量、压力变送器,安装取样及数据采集仪器,传输各种监测参数到集中控制室,达标后外排或泵送回用,不达标换至电动阀,自流回前端均质池重新处理,并在监测池上面设分析化验小屋,可就地对监测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校验在线水质仪表。该池有效容积570m3,尺寸为14m×9m×5.0m,半地上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1.7污泥处理系统本工程采用污泥浓缩池+带式污泥脱水机处理污泥,除系统的沉淀污泥和SBR反应池的剩余污泥外,同时接收厂区中水回用站的污泥,污泥浓缩池采用半地上钢混结构,结构尺寸14m×14m×5.0m,有效容积780m3,配套中心传动污泥浓缩机,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2套,带宽2.5m,配套全自动溶配加药装置。
1.8加药系统甲醇投加系统:由于系统来水属氨氮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ρ(BOD5)/ρ(NH3-N)仅为1.25,靠本身污水中的碳源,远远不能满足反硝化过程所需碳源,故设甲醇储罐1个(15m3)及投加泵8台(6用2备),投加量0~240L/h;运行时投加泵根据SBR池的运行时序启停。碱液投加系统:加碱的作用,一是维持硝化作用所适宜的pH水平,二是中和硝化作用中所产生的酸度。该项目采用氢氧化钠调整SBR池的碱度平衡,氢氧化钠投加量120L/h,根据SBR池的运行时序按时投加。
2调试与运行结果
工程于2013年3月竣工,4月起开始设备调试,工艺调试主要是进行射流曝气型SBR生物反应池的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为了提高系统启动速度,投加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剩余污泥(含水率为80%)进行微生物接种,闷曝后采用间歇进水、小水量进水和逐步加大连续进水量的调试方法,逐池进行,2个月后进水量达到设计处理的水量,射流曝气型SBR生物反应池基本实现预定的去除率,整个系统于2013年6月交付运行,氨氮及COD处理结果见表3。
3工艺特点及注意事项
3.1反应池容积设计在射流曝气型SBR生物反应池处理气化废水的设计中,反应池容应以氨氮的污泥负荷为指标进行核算,不能以BOD的有机污染指标进行计算,否则池容就会过小,不能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本项目反应池计算公式如。
3.2程序控制方式合理SBR池阀门及设备繁多,时段控制要求高,共设有6组SBR池,每个池子的进水时间对应固定的时间段(将全天24h分为6个时间段,如1号SBR池进水时间段为0~1,6~7,12~13,18~19时),而该SBR池的其他设备按时序表在规定的时间自动运作,每个池子均在其固定的时间段顺序循环进行。进水泵只受均质池低液位停泵控制,当液位低时,进水泵停止,该时间段的SBR池进水量相应减少,其他设备还按时序表运行;当时间段对应的SBR池调为手动时,该组SBR池对应进水时间段不自动进水,均质池液位提高,到下一时间段进入另一SBR池运行,均质池高液位报警;生物SBR池单池或整体可按自动程序运行,也可在画面点动情况下手动运行。以上控制方式避免了断续进水、设备故障等而导致的运行时序紊乱的情况,使每个设备运行在每天的固定时段,方便操作人员的巡检和管理。
3.3加碱的位置煤气化废水系统结垢是一个普遍存在且成因复杂的问题,影响结垢的指标有:pH、碱度、Cl-、Ca2+浓度、浊度(或悬浮物含量)、电导率等。这些指标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其中尤以pH、碱度、Ca2+浓度最为关键。本工程中原设计加碱的位置在SBR池进水总管上,降低了水中pH值,结果从加碱处到生物反应池管道结垢严重,后将碱投加点改为每个池子入口处,运行良好。
4结论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005年以来,**县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要求和国家、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和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
一、坚实的保障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县委、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专门下发了《**县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一名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人大教科文委、政协文史委、县委宣传部、文体办、财政局、科技局、教育文化体育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意见》明确了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具体要求、方针原则、保护范围、保护制度等,落实了组织保障、工作职责、经费来源、宣传交流等工作责任。确定了县文化馆为“民保工程”具体实施单位,在全县48个乡镇分别落实了1名“民保工程”负责人和1名专职工作人员,从而在全县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全面铺开。版权所有
(二)认真组织,科学规划。组织实施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县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启动之初,我们便制定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方案》,按照“长远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将工程时间定为17年,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至2008年,为普查和抢救阶段,2009至2013年,为全面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2014年至2020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同时还确定了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保护对象。《方案》规定,保护工作的主要范围是: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族民间绘画、雕塑、陶瓷、剪纸、编织等),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民族民间文学(包括民族民间谚语、歌谣、故事、山歌、民歌等),民族民间特色活动(包括民俗活动、民族民间节庆活动、传统游艺活动等),以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重在收集和保护相关文献资料、典型实物和原初场所。
(三)落实经费,形成合力。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县财政安排了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并明确规定,从2005年起财政每年按全县总人口人均0.01元的标准预算“民保”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宣传、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扶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活动的开展,以及解决办公设备和器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县委、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有效的措施
(一)开展普查工作。2005年底以前,对全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普查,基本摸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及时整理建立起了《保护名录》和《民保工程基础数据库》,及时将普查资料上报到了省、市主管部门,并对搜集与征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物和文献资料,做好了陈列、展示、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重视传承人队伍的建设。采取了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民族民间艺术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三)抢救性保护文化遗产。对确属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濒危消亡的项目,采取了拍摄音像资料、收集实物、派人专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四)重视继承发展。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新路子,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保护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需要有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形成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为此,我县拨付专项资金,为直接参与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购回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普查手册》20多本,聘请专家对办公室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2月的集中培训,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六)开展“历史文化名村”评选活动。
三、取得的成绩
(一)积极组织调查搜集整理工作。一个以来,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深入全县20多个乡镇不断对民间艺术进行搜集、整理、研究,行程1万多公里,走访调查民间艺人10万余人次。共收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120多个,谚语、方言、笑话500多条,山歌800多首;调查收集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20多种(类),过刀桥、踩火池、转灯等民间绝技20多种,拍摄录像资料近500分钟,制作VCD光碟12盘;拍摄古建筑、古墓碑、牌坊等民俗照片1000余帧。编印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光雾山民歌精选》、《光雾山民间故事集粹》《光雾风情》一套10000余册。县文化馆与县政协合作编辑出版了《集州文艺》双月刊。
(二)扶持和发展民间艺术骨干项目。我们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项目,如坛戏、川剧、蓐草锣鼓、民歌、婚俗礼仪、川北民居、泥塑、石雕、皮影、唢呐等,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转灯、过刀桥、踩火池等一些稀有濒临灭绝的艺术品类也得到了有限地抢救保护,各地积极开展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推动了“民保工程”的开展。
(三)加强民间艺术队伍的培养。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专家下乡,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各地都有了一支较活跃的民间艺人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方面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另一方面也培训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民保”氛围。一年来,我县形成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业务部门精心实施”的多方支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民保”氛围。县政协在全县乡镇政协联络组长专题会上专题讲授“民保”工作,印发了专门资料,并将“民保”工作作为政协工作考评依据之一。县委组织部、县委办、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联合出台了《**县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办法》,吸纳社会文化名流、贤达人士共同参与,在全县评出了10个历史文化名村,规划建设文化大院20座。
四、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民间文化保护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保护,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对民间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地方认识不到民间文化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速消亡的现实,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没有提上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
(二)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同时“民保”工作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引进困难。
篇7
关键词:路桥灰雕;吉祥纹样;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31-03
一、路桥灰雕艺术形成的历史渊源
路桥是浙江台州温黄平原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路桥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迹象,河流交互,商品经济发达,以河流为凭借,形成了河街一体的城市形态。灰雕集聚的路桥十里长街贯穿着城南镇北,南官河逶迤穿越而过,旧市古街,使这座城镇呈现出一中安详宁静、清丽婉约的江南水乡格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而独特的人文景观,路桥灰雕就是路桥历史文化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灰雕,从传统来讲,就是用蛎灰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而成的雕塑。其开始也最不为人知的作用是避雷,然后是辟邪,具有象征祈祷的意义。灰雕造型大部分呈上小下大的尖字形,矗立在空中,以此起到避雷的作用。灰雕的原材料蛎灰,它是人们将各种从海里捞起的蛎壳经高温加热过后,粉碎细筛制作而成,大多用在建筑上起装饰作用。宋代时期砖石建筑水平不断发展,石灰石被充当石缝、墙体建筑等地方的黏合剂,得到广泛应用。但江南沿海一带并不盛产石灰石,而蛎灰,与石灰石具有相同的性质,颜色灰白,黏稠度和韧度都非常理想,且路桥近海,当地贝壳类为主的原材料资源丰富,因地制宜,蛎灰就是在这个时期进一步被应用,成为重要的建筑辅助材料。
二、路桥灰雕工艺的艺术特色
(一)路桥灰雕中的传统吉祥纹样
在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因为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也就成为中国最大众化的艺术,它历经几千年,获得每个时代各个阶级的喜爱,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吉祥纹样的象征反映了中国人的艺术观,在路桥灰雕中,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类别:
1.动物类纹样特色
(1)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几乎所有的灰雕艺人都做过龙纹作品。龙是古代人民想象出来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动物形象,它最早是作为图腾崇拜而出现的,后来图腾的含义逐渐消逝,而作为神物的象征意义得到了延伸,并一直影响至今。在路桥灰雕中,龙的纹样常以委婉多姿的行龙造型出现,然而除了正常形态的行龙纹,出现频率较高且广受喜爱的还有 “鱼化龙”的艺术造型,这是民间常见的纹饰。“鱼化龙”题材在路桥灰雕中大量出现并不奇怪,龙主水,人们心想若有龙王庇佑,必能风调雨顺,可在当时封建阶级统治下,龙的形象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于是人们便弱化龙的形象,“鲤鱼化龙”的形象应运而生,这样既满足了人们防火的精神需求,又避免了与权贵冲撞。
(2)鱼纹:“鱼”与“余”谐音,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纹样,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中便已出现了大量鱼纹,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鱼因为繁殖力强大成为人们信仰之物,最早是作为图腾纹样存在。然而现在,也同样因为寓意富贵有余的吉祥之意,成为人们的描摹对象。路桥灰雕中鱼的形象大多以鲤鱼造型出现,“鲤”通“利”,对从事商业经济的人们来说象征着生意受益或盈利。又因鱼跃龙门的美誉,有着中举、升官、飞黄腾达的兆头,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前的精神。
(3)蛙纹:蛙纹也是出现极早的一种动物纹样,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就出现了生动而质朴的蛙形纹样,这个彩陶纹饰的母题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传统观念和信仰有关系。在民间,这种纹样常被作为表达母爱及“避邪”的象征性纹样。路桥灰雕中的蛙纹作为半立体雕塑存在,它是依附在屋檐下墙角上的,形态有点夸张变形,宽大的嘴巴,健硕的前肢,后半部分进行了弱化,无明显的后肢,还带有一点尾部的形状,是没有变态完全的蛙形。
2.植物类纹样特色
(1)缠枝纹:路桥灰雕中的缠枝纹纹样常以浮雕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缠枝纹为主组成一幅吉祥图案,有时与莲纹、菊纹或蝙蝠纹等结合,组成不同的纹饰,变化多端,婉转多姿,展现出流动的线条美。
(2)宝相花纹:宝相花,并非真实的花,是人们臆想创造出来的花朵图案,是我国传统花卉图案中最丰富、运用最广的一种花卉图案。其特征为:一是对称,二是用牡丹、、荷花等两三种花组合构成,三是花瓣造型层次多样,外形均为圆形,花形方向有正面、侧面的。
3.人物类纹样特色
福禄寿三星,是我国广为人知的幸福神灵,代表了人们的向往,寄托着人们生活中最终的愿望。福星以木星或天官为要,禄星掌握人间荣辱贵贱,民间常用财神赵公明来描绘他,寿星指南极老人星,常以高额老翁,慈祥和蔼的面目出现,手拄挂着葫芦的拐杖,另一手捧着象征长寿的仙桃。三位的形象流传千年,早已深入人心了。
4.抽象类纹样特色
(1)逍挝疲阂辔火纹,作为光明和火焰的象征,它的形式是三个小勾子形出现于一个圆圈中,它们从圆圈的边缘乡中心展开,三个勾子又联和为另一组纹样,例如三朵花、三只凤等。
(2)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点像蜗牛壳的纹样。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成为云纹,如行云流水,绘画性十分鲜明,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为雷纹。
列举的只是路桥灰雕中一小部分纹样,诸多美好的动植、物形象都被艺人们融合在灰雕艺术中,绽放光彩。
(二)路桥灰雕传统吉祥纹样的象征内涵
吉祥纹样通过象征、谐音、寓意、表号和文字变形等手法,再经过对称、夸张、组合等画面组织方式,往往让灰雕发挥更好的建筑装饰功能。灰雕也同样具有很好的绘画性,平面造型感强,利用变化万千的线条,对点、线、面的进行合理搭配,组成装饰感极强的平面图形。这样的纹样更注重轮廓线与线条的节奏和韵律,不再是呆板、拘谨的具象形态。西方的建筑多直线,中国的建筑多曲线,古建筑中上翘的飞檐,再加上独特的吉祥纹样,如鸟的翅膀一样向天空飞翔,期盼与天空融合,典型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使然,被誉为“伸向天空的祈祷”。
灰雕吉祥纹样象征中也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密切的关系。在传统吉祥纹样的象征表现中,不仅反映了人们“象天法地”和“师造化”的创作观,也凸显了了人们天地含情、万物化生的自然观,把原本属于人独有的思想、情感、意志等赋予没有生命的世间万物,从而使得一切都被纳入吉祥纹样的象征意象都有了与人相似的生命感,并且有了灵性,肯定了世间万物具有的价值。
三、路桥灰雕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路桥灰雕工艺的困境与现状
路桥灰雕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因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年代久远自然损耗,有不少灰雕是后来为保证灰雕纹样完整性而重新加塑上去的,所以能保存下来的真正原汁原味的灰雕作品已经非常稀少。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的不断更新,灰雕这种造型艺术在市场上已得不到广泛应用,濒临消逝。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以至于消失的现象。”如今,灰雕文化在新世纪传承和发展的不利因素日渐突出,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地道独特的老手艺也面临着传承困难的窘境。
庆幸的是,现在时展,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觉醒,使得一些具有悠久历史、颇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在人们眼里得到了重视。路桥灰雕在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政府投资修复和翻新部分碉楼和民居上的灰雕,灰雕迎来了恢复性发展时期。在2007年,路桥灰雕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上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过七旬的张崇生老人,为路桥灰雕拍摄的数百幅优秀作品在省图书馆及全省各地陆续展出,并且得到了有关学者专家的认可,使其在各地有了进一步的普及。路桥灰雕的存在既展示了路桥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路桥独特的人文内涵,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民间传统艺术工艺。
然而,在有关部门进行的路桥灰雕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灰雕的认识却并没有大的提升,路桥当地的人们对路桥灰雕也不是很了解。在接受调查的人中,了解的比例相对较低,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比例与没有听说过的比例相近。只有少数老街居民和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比较清楚灰雕艺术,不知道它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例很重。不同年龄的人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灰雕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根据对不同年龄段的路桥居民(在路桥居住较长的人们,包括外来的人员)对灰雕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见下图:
由表看出,18岁以下没听过灰雕的人占大多数,在所有听过但不了解的人中,18-30岁、31-45岁、46-60岁所占比例较大,且大致相同。尽管如此,在人们知道灰雕文化及现状后,普遍对传统文化现存状况表示忧虑,也有部分人积极地提出可行的意见,表达他们的关注。在大家的声音中,普遍认为灰雕传承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机制,政府重视不够和未能过早重视是导致灰雕艺术濒临消逝的重要原因。灰雕师傅呈老龄化状态,且现在灰雕应用的市场狭小,收入微薄,灰雕技艺又需要一定时间磨练,加上灰雕常在户外作业,比较辛苦,难以吸引年轻一辈,缺少继承人,出现无法传承下去困难局面。灰雕虽然精美,但毕竟很多方面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在选择面上也非过去能比,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现实环境中大面积的发展具有一定难度,会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
(二)路桥灰雕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和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进一步发展。路桥区为了进一步拓展路桥灰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空间,目前已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传承与创新问题说明路桥灰雕的保护和发展,不仅要考虑现在的生存问题,更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问题;既要积极地解决老艺人、老传统的流失问题,还要解决后继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灰雕的创新发展问题;既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又要培养好人文市场,还要通过宣传路桥灰雕文化,宣传路桥本土文化,增进新一代人对路桥灰雕的了解;路桥灰雕作为地方民间艺术存在,它的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单方面影响,包括教育、文化、商业等多方面,综合整理出如下几点意见:
1. 加强政府的宣传作用,建立传承保护机制,开发多元旅游文化载体
灰雕纹样具有优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装饰的同时寄托着人们的信仰,通过有效的宣传途径增进大家对灰雕的了解。并合理规划存在灰雕的地区的保护,例如十里长街,做好古街商贸旅游的结合,整改临街店铺,引导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店铺入驻,围绕古街文化进行特色旅游推广等。整理和搜集灰雕的相关信息,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连环画等,以多样的方式呈现在民众眼中,也可以在学校或是社区开展艺术文化周,进行展览,对青少年和居民进行文化普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拓宽了人们的知识面、了解自己当地的艺术文化,巩固自身的民族精神。
2.发展灰雕新模式,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一个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除了传承,能顺应时展不断更新才是长久之计,例如拓宽灰雕艺术的应用面,不仅仅应用在房屋屋檐上,亭台楼阁、现代园林建筑等都是很好的载体。也可以融入时代元素,增添当下新的题材,制作上进一步追求精致、美观,成为艺术品摆件,家居设计中的装饰品。或是将纹样图示设计制作成精美的灰雕明信片、节日卡片、纪念手札等,印刷在一些工作簿、写字本上做封面或插图,既可以做装饰又能为路桥灰雕做宣传,实现旅游文化发展的多元载体。这应是一种良性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而不是生搬硬套加进些新潮的设计元素却不经消化,反而会破坏原有的独特味道。传统建筑以其精美和各地域独特的风貌得以流传,然而现代的很多建筑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而被人遗忘。
3.在人才培养方面
既然要传承和创新路桥灰雕,就需要培养新生力量,联合灰雕师傅开办正规的灰雕技艺培训班,有关部门可以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将有关路桥灰雕的内容编辑成文,在中小学美术书籍或民间艺术类型书籍中体现。亦可在学校开办灰雕工艺课程,成立灰雕艺术兴趣小组,组织灰雕师傅亲临不同学校演讲和实地展示。这样既能有效地普及路桥灰雕的传统工艺,使路桥工艺被更多年轻人熟悉并正确认识路桥灰雕的文化价值,自觉进行路桥灰雕的传承和保护。
4.在资金方面
资金短缺一直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一大绊脚石,路桥灰雕艺术也不例外。现在灰雕市场狭隘,利润不高,在开发灰雕普及灰雕方面,灰雕师傅显然力不从心。所以政府在制定保护法规的同时,应该成立相应的文化机构,如艺术保护基金来给予一定资金的资助。此外,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者组织,通过政府、企业、协会三方面合作,建立专项基金,保证路桥灰雕的基本设施和从事人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以鼓励路桥灰雕工艺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路桥灰雕文化,孕育着几千年来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其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寓意沿用至今。传统吉祥纹样从孕育到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神灵观念或图腾崇拜等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吉祥纹样的艺术观,一方面是历史的作用――原始宗教意识下泛灵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生存的企盼――避凶趋吉心理作用的驱使。但作为对建筑艺术而言,它作为装饰的存在不但揭示了该时期建筑的风格和类型特征及对人们的文化环境,也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作为我们地方特色的珍贵的传统艺术文化,我们更应该了解它、保护它。
指导老师:陶忠胜
参考文献:
[1]古月.中国传统纹样图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钟福民.中国吉祥图案的象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图书馆 资源建设
分类号 G25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Xu Chenchen, Xiao Ximing
Abstract Public libraries serve as the role of developers and inheritors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rough the web-based research on 55 libraries including the mainland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and the capital city public libra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libraries constru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t puts out that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tabase,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prot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ublic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由于全球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遭受严重的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其最基本的职能,而公共图书馆具有最广泛、最真实的公益性[1],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将承担重要责任。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主页上“专题导航”栏目中的“公共图书馆”链接,对国内55个大陆省级及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没有链接的图书馆除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状况进行了网络调查,以探究国内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方面的状况。此次调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传统文献建设情况;第二,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资源链接状况;第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数据库建设状况。
1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传统文献建设状况
传统文献又称为纸质文献,属于实体馆藏,是由图书馆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传统文献的收集、整理,较全面、系统地保存下来的人类社会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2],主要形式有图书、期刊、报纸、图片等。笔者采取网络调研的方式对每一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导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馆藏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
1.1 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图书馆中地方文献的建设概况进行了解。在调查的55个图书馆中,有37个图书馆网站上建立了本馆地方文献的书目检索或地方文献资源导航。如,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等在馆藏书目系统中将地方文献单独列出来,以供读者查找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又如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导航中介绍:“本馆收藏地方文献共有约1万多种2万多册,主要收藏清顺治年间出版的在内容上具有青海地方特征的文献,如地方志、年鉴、地方人物传记等,是青海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真实记录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反映。”建立这类导航的还有江西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武汉图书馆等。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馆藏书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学科广,主题词多,在检索时笔者无法一一罗列,仅以“题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主题词或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任意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各个图书馆的书目系统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查询结果
本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文献的查询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有正常检索结果输出。有33个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检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馆藏文献,其中输出结果数最多的是浙江省图书馆(990条),其次是陕西省图书馆(718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618条),而输出结果最少的是郑州市图书馆(1条)和海口市图书馆(2条),可见各个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收藏数量上存在很大差距。(2)查询功能无法实现。即在书目检索系统中输入检索词后,点击“检索”“查询”系统没有响应,有13个图书馆的书目系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3)需注册登录系统。即用户需要是该图书馆的注册用户才可以对馆藏文献进行查询。调查中有两家图书馆系统设置了这样的访问障碍。(4)书目系统无法打开。有3个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始终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5)结果导出为乱码。即结果显示该馆收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但是信息处于无序、乱码的状态,给用户查询信息带来了很大不便。上述的2―5情况占了被调查图书馆总数的40%,反映出很多图书馆在馆藏书目系统建设中依然存在资源组织不规范、网站建设不完善、系统维护不及时以及缺乏信息无障碍服务观念等问题。另外,笔者调查中还发现,并非所有输出结果少的图书馆真正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资源,例如辽宁省图书馆输出的检索结果为7条,但笔者将检索词改为“题名=‘民俗’”后,检索结果为304条;又如,天津图书馆输出的检索结果为7条,但笔者将检索词改为“所有字段=‘天津曲艺’”后,检索结果为102条。无论民俗还是曲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曲艺”这些词的上位类,应在资源组织和编目时归入相关主题词或关键词中,方便用户检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见,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文献的资源揭示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2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资源链接状况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因而,重视发挥各级各类保护主体的作用,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键。尽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实现其有效保护和传承还需要通过与其他机构和组织进行有效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笔者认为图书馆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间建立网站链接、实现资源共享就是一种有效方式。
笔者从图书馆“与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网站的链接”“与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的链接”“与地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或文化信息网的链接”,以及“与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网站的链接”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统计结果见图2。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网站链接情况
政府尤其是文化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主要负责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战略、重大政策法规,监督和协调各级各类机构的职责,对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作用。在调查中有24个图书馆网站链接了政府文化部门,占了调查总数的43.64%。自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将数字化了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借助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平台进行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制作的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已达207个,这其中不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图书馆应该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利用自身的服务平台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信息传递给大众。在调查中有39个图书馆链接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占70.91%,有48个图书馆链接了当地文化共享工程或文化信息网,占87.27%。可以看出,图书馆比较重视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的利用。除此以外,同样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及群众艺术馆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图书馆重视和借鉴。但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仅有8个图书馆网站上有与这类机构的链接。这项调查的数据与前三项有较大悬殊,说明图书馆还没有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以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3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数据库建设状况
加快建设系统的、各种格式统一的、可转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统一管理、高效检索和利用[3],是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概况
调查的55个公共图书馆中,有31个图书馆根据地方特色、馆藏资源特点建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相关的数据库,可以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城市记忆类数据库”“特定某项非遗资源数据库”“含有非遗内容的文化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结果见表1。
表1 我国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上基本采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和“特定某项非遗资源数据库”的形式。但笔者也发现,点击进入有些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时,链接直接跳转至地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或文化信息网,如陕西省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也就是说这些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并不在图书馆的网络域名之下,这类资源是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指导,图书馆承建和维护的。可见,对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我国图书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独立建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方面还存在不足。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内容
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个大类,分别是:(1)民间文学;(2)传统音乐;(3)传统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传统美术;(8)传统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据此,笔者选取了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31个公共图书馆网站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图3。
图3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内容
根据图表显示,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公共图书馆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中内容最多,有26个图书馆有相关内容,占到图书馆总数的83.87%,其次是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曲艺和传统美术,而内容数量最少的是传统医药,只有8个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资源。其中,天津、陕西省、江西省、福建省、山东省、哈尔滨市和长沙市图书馆建立了种类较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其他的图书馆往往只对其中一种或几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数据库建设。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形式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工作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对非文本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在调查的31个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笔者发现31个图书馆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本资料,19个图书馆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源,然而只有12.73%和20%的图书馆建有相关的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只有首都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成都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4种资源形式都有体现,而长沙市、郑州市、昆明市等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只有文字这一种类型的资源,这无法动态地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统计结果见图4。
图4 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资源形式
可见,目前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方面还是以文字为主,其他形式的资源数字化程度还不高,而且形式单一,这必然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4 结论与思考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资源的搜集、加工、组织、整合,已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还存在着非遗保护意识缺乏,文化自觉性不足,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保护单位之间合作机制不完善,忽视对对传承人保护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4.1 增强非遗资源开发利用意识
近年来,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馆舍面积、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信息资源建设上,除了要满足读者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之外,图书馆还要树立本土文化意识,重点建设地方资源,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即在此列。
笔者认为图书馆应当从两方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一方面,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理和建设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图书馆是保存人类记忆、传承人类文明的信息中心,图书馆应该主动承担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理和开发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采集与整理,可以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丰富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涵,为非物质文化世界遗产的申遗工作提供佐证;可以创立地方文化品牌,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扩大图书馆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4.2 注重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数据库是核心。数据库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图书馆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条件,对采集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建立本馆的特色数据库,使读者更加方便、充分地获取本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一,明确数据库收录的内容。在调查摸清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本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包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内容、形式等问题,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格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加工、整理、分类、标引和存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第二,需要建立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首先,运用系统的采集和整理手段,在科学的知识分类和信息标引的支撑下保证数据库的内容质量;其次,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注意关联信息、隐性知识的挖掘;还有,要实现对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库的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4]。第三,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支撑数据库建设。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如扫描、数字录音、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库,实现数字化再现。另外,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制作、演绎、传播等虚拟场景,使读者感受身临其境的效果。
4.3 建立适当的合作机制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都十分有限,通过全社会的统筹协调,建立优势互补、有机整合的资源合作共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图书馆馆际合作。首先,各级公共图书馆利用各自的资源、服务、技术优势,发挥各自的特长,加强联系和协作,打破各个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界限,建立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使读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信息[5]。其次,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科研专业图书馆的合作,这些单位的突出优势在于具备丰富的专业资源和优秀的专业人才等软环境,这正是公共图书馆相对薄弱的地方。通过合作,可以及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第二,加强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合作。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都是由国家投资的非赢利性的文化事业服务机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他们共同的历史责任。图书馆通过与博物馆、档案馆合作,达成三馆协作机制,整合三馆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挖掘本馆的馆藏资料、档案馆史料以及博物馆实物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资料档案,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的大众基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展示、文化演出及艺术展览等活动。
第三,加强与大众传媒、民间团体等的合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大众对于各类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所需信息的内容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是目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难以满足的。图书馆还应主动与权威的数字内容提供商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将购买的数字资源与自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扩大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信息源。
4.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特定的民族或群体集体创造的智力产品,是智力上的财富和信息资源,具有知识产权特性[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中,如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知识,有着个人或家庭习俗及商业利益在里面,含有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制作过程是不能共享的,也不能随意复制、下载、传播。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工作中一方面可以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权利主体的授权,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权利范围,适度扩大图书馆数字化复制作品的范围;另一方面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原始性和持久性,并辅以加密、数字水印、访问控制等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 1 ] 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2006(1):1-2,10.
[ 2 ] 梁爱香.图书馆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协调发展[J]. 情报杂志,2011(6):178-179,177.
[ 3 ] 陈东华.吉林省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3):38-42,61.
[ 4 ] 徐国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信息化建设[J]. 信息与电脑,2012(4):140-141.
篇9
关键词:养猪场;废水处理;沼气池;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TE9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养殖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就沼气化处理工艺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产沼气量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探讨,并结合攀枝花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分析沼气化处理模式在该地区运用的合理性。
1、养殖废水水质
攀枝花地区集约化养猪场大多采用干清粪工艺,较水冲粪工艺污水量小,且废水中有机物浓度低。养殖废水水质主要与养殖种类、清粪方式、用水量等有关。不同统计资料提供的数值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可参考表1[1]。
表1 集约化养殖场单位用水系数和产污系数及各污染物浓度
2、养殖废水沼气化处理工艺及原理
沼气化处理工艺即沼气发酵工艺,又叫厌氧消化,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封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有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氧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等五大类微生物参加沼气发酵。发酵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液化
发酵性细菌群利用它所分泌的胞外酶,如纤维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也就是把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溶于水的单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等小分子化合物。
第二阶段:产酸
这个阶段是发酵性细菌、产氢乙酸菌及耗氧产乙酸菌群三种细菌群体的联合作用,三者联合将液化阶段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吸收进细胞内,将其分解、转化为甲烷菌可利用的乙酸、氢和二氧化碳等。
液化阶段和产酸阶段统称不产甲烷阶段。两个阶段主要的作用是为产甲烷菌提供营养和为产甲烷菌创造适宜的厌氧条件,消除部分毒物。
第三阶段:产甲烷
此阶段,产甲烷细菌群可以分为食氢产甲烷菌和依乙酸产甲烷菌两大类群。它们利用产酸阶段所分解转化的乙酸、氢和二氧化碳小分子化合物等生成甲烷,从而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3、沼气池对养殖废水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类比10家不同的集约化养猪场的养殖废水监测数据,得出单位重量猪只的污染排放系数。即,每50kg重量的猪只,每天产生的污染物的量为:SS163.68g、COD116.86g、NH3-N6.60g、TP1.07g[2]。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废水在沼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在30d以上,温度在25~35℃时,对养殖废水中COD和BOD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一般可以达到60%~75%;对SS的去除效率可达80%以上;对NH3-N、TP不具备去除能力[2]。
另根据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对20个沼气池的调查分析,沼气池对粪液中寄生虫卵的去除效率约98.28%,蛔虫卵的死亡率约69.23%[3]。考虑攀枝花地区集约化养猪场采取的是干清粪工艺,废水中粪便量较粪液中更少,即废水中有机物质较粪液更少。在厌氧发酵后,废水中寄生虫卵等,会因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的减少而出现死亡率增加的情况。因此,理论上讲,在相同发酵条件下,干清粪工艺沼气池对养殖废水中寄生虫卵等的去除率较湿清粪工艺高。为确保养殖废水寄生虫卵及大肠菌群等的去除效率,宜在出水口外设置紫外消毒,对有害微生物进一步灭活。
4、沼气池产气量与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等的关系
沼气池产生沼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进入沼气池的干物质量占沼气池总量的1.2%以上;二是废水在沼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小于5d,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主要成分为CH4,其次是CO2,此外还含有少量的NOX、H2、O2、NH3、CO和H2S等气体。
沼气池产气量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主要是COD)、干物质量(相对于有机物)、温度等有关。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厌氧、消化去除1kgCOD有机物理论上可产生CH4约0.35m3,但考虑CH4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在20℃, 101.325kPa下,溶解度约0.0331L/L),废水中COD浓度越大,CH4溶解度导致的影响越小,实际产生的CH4量就越接近理论值[4]。
由于攀枝花地区采用干清粪工艺,约80%的粪便在圈舍内直接收集,经发酵后用作肥料;而剩余的20%猪粪与猪尿、冲洗水一起进入沼气池。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3家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养猪场的实测结果,其养殖废水COD浓度分别为989mg/L、1476mg/L、1255mg/L[5]。参照上述实测结果,并结合攀枝花地区具体的干清粪工艺特点,集约化养猪场干清粪工艺废水进入沼气池的COD浓度约为1000mg/L。考虑CH4在废水中的溶解度为0.0331L/L时,沼气池去除1kg养殖废水中COD实际产CH4量为0.3169m3。这是考虑废水中COD全部去除时的结果,但在实际过程中,COD是达不到全部去除的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废水中COD浓度为1000mg/L时,沼气池对COD的去除效率约为80%,在不考虑溶解度影响的情况下,集约化养猪场废水沼气化处理产生的理论CH4量为0.28m3/kgCOD[4]。
对沼气产生条件而言,只是增大废水中COD浓度来控制沼气池的产气量是不行的,因为必须要确保进入沼气池的干物质量和废水的停留时间也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就干物质而言,也并不是干物质量越多产气量就越大,它是和温度密切相关的。
根据发酵温度,沼气池厌氧发酵工艺可分为常温发酵工艺、中温发酵工艺和高温发酵工艺。攀枝花地区集约化养猪场养殖废水均采用常温发酵工艺,即在自然温度下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不受人为控制。通常夏季气温高,产气率高;冬季气温低,产气率低。
常温沼气发酵的温度一般在18~27℃,在同一沼气池内其他条件(干物质量、COD浓度等)不变时,一小时内允许发酵温度变动1.5~2.0℃。但当变化范围超过2℃时就会抑制产气率,若有5℃的急剧变化,便会突然停止产气[6]。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在夏季沼气池发酵液的浓度以6%(有机物的含量)为最好;而到了秋冬季节,沼气池的发酵液的浓度以12%(有机物的含量)为最好[7]。也就是说,当池内温度较高时(25~27℃),发酵液浓度应稀一些;当池内温度较低时(18~23℃),发酵液浓度应浓一些,以达到提高产气率的目的。
攀枝花年平均气温较四川省其他市州高,应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和不同季节的气温,适当调整发酵液的干物质浓度,以增加产气量。
5、沼气化处理后的沼液用于灌溉的合理性分析
沼气化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COD、BOD和SS仍无法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浓度限值。若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来处理沼气池出水,其处理成本十分巨大,且NH3-N、TP也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攀枝花地区普遍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进行生猪养殖的污染治理,将沼气池处理后的沼液用于果园或耕地灌溉。该方式既可以消纳大量的沼液,同时可充分利用沼液中不能去除的NH3-N、TP。以种植的芒果园为例,每一亩芒果地每天可以消纳沼气池沼液约0.5m3,相当于存栏30头生猪的废水量。考虑到沼液中NH3-N、TP浓度较大,直接用于灌溉可能会发生烧苗现象,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沼液用于灌溉前,均需采取与水混兑降低沼液浓度后(不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兑水的比例不同,如用于叶面追肥时,沼液兑水比例约1:2~4),方可用于灌溉。
攀枝花地区雨季在6月~10月,约130天,其中半数为雨天,在这期间果树水量较充足,沼液灌溉的频次及用量应减少。过度浇灌的沼液会被冲刷到环境中。一般雨季每三天灌溉一次(选择晴天时灌溉),对于多余的沼液,必须建设沼液暂存池进行收集储存,待雨季过后再用于灌溉。沼液暂存池的容积必须具有至少能容纳20天沼液产生量的要求,以防止多余沼液排放污染环境。
此外,沼气池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农田灌溉应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沼气化处理措施是否能有效地预防土壤污染,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研究确定。同时土壤的容量是有限度的,长期的土地处理应每年进行定期土地监测,避免废水的长期浇灌对土壤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洪芳,黄武,刘媛.浅析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模式[J].天津;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9,12.
[2] 张全东,陈健,张红兵.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探讨[J].龙岩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7(6).
[3] 张洪龄,宋锦章,张学文等.沼气池处理粪便消灭寄生虫卵和细菌的效果[J].后勤部队军医学研究所,1976(4).
[4] 赵剑强,朱浚黄.厌氧消化中甲烷产量及沼气中甲烷含量的理论探讨[J].西安公路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1993(11).
[5] 方炎.大中型养殖场粪污清理工艺[R].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9,4.
篇10
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绝活”展示现场,记者发现,他们除了在画瓷、画坯、雕塑外,还有的在现场展示陶瓷画笔的制作工序。非遗传承人盛松柏说,制作陶瓷画笔是景德镇陶瓷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项,制作工艺复杂,包括叠毛、洗毛、泡水、去毛、齐锋等多个工艺流程,由于制作画笔辛苦,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学,我市将这项传统技艺加以保护、传承,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活动中,市领导还为我市新增的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和10 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发了证书或进行了授牌。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不少文化遗产项目都得到了保护,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完成了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我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省级14项,市级51项;加强了传承人的申报,我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人,另外经市文广局推荐,省文化厅报送文化部待批的国家级传承人有11人,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有41 人,市级有224人;今年年初,景德镇市古窑瓷厂、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月,我市又评出10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从中推荐了部分参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非遗”保护注重参与和传承
2 0 0 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的“文物保护”概念。相比较而言,文化遗产保护更注重公众参与性和世代传承性这两个理念。公众参与性,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政府的专利,也不是文物行政部门的专利,每一个人都有保护、监督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权利。
多年前,为了集中保护、传承、展示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我市创建了古窑瓷厂,使古窑瓷厂完整地保护了一座清代柴窑和12座原料、成型、彩绘的古代作坊,老艺人和他们的徒弟们在这里以传统手工技艺从事瓷器生产。2006年,古窑瓷厂申报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炎生、陈圣发、余云山、曹永开被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