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进出口贸易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铁路;进出口;思考;对策
1.形势
1.1大力发展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形势
根据盛光祖部长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新模式,实施多元化战略,必须把握“多元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全口径核算”的总体要求,未来铁路发展要紧紧依托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开发物流业和其他经营业务,建立铁路运输业和非运输业同等重要、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在铁路多元化经营新模式的大环境下,铁路进出口贸易公司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1.2国际形势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大幅降低了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也大幅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同样,欧债危机的爆发又使得欧元区的国家加大了其产品的对外贸易。这样中国无疑会成为欧元区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即造成了我国外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需求急剧下降,外贸出口大幅萎缩。
(2)人民币不断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好处,也带来一定的危害。好处是有利于降低进口产品成本的降低;危害是提高了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了资本投入的成本,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1.3周边形势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国的新亚洲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亚洲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合作更加紧密,成为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引擎,日益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事件的发生,引发两国的贸易之争,大大削弱了中日的贸易往来,我国将会加强与东盟、台湾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同时也可能增加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合作。
2.发展铁路进出口贸易的方法
上海雷威进出口贸易公司是上海铁路局唯一拥有全国各口岸报关权集商贸、物流、仓储、咨询及托运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外贸公司。为上海铁路局所属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等进口铁路配件和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等,如SKF轴承、工装设备等。但是由于公司规模比较小,外贸经验不足,外贸信息比较闭塞,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在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探索和思考发展铁路进出口贸易的方法,是我们经营铁路进出口贸易的一项责任和使命。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铁路进入高铁时代,铁路进出口贸易公司应该借当前铁路大力发展非运输企业的形势,紧紧依靠铁路运输主业,用足政策优势。
2.1进口贸易
与运输主业联手,共同开发做大做强铁路工装设备进口业务,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可以大大的降低进口成本,为进口贸易带来了优势和空间。
(1)机车车辆配件进口:随着ND5进口机车配件市场正在逐步的萎缩,动车运营公里数已趋近动车的三、四级修程,动车的配件进口业务为我们打开了外贸市场空间。
(2)工装设备进口:高铁时代的到来,铁路许多高科技的检修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如印刷铁路磁卡票的印刷设备、车辆段的车轴磨床、机务车辆段的不落轮镟车床等。
2.2出口贸易
贸易竞争指数TCli—又称水平分工度指标,它用来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它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劣的程度。即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供应的同种产品,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劣程度,TCli值越大,优势越大。铁路进出口贸易公司要充分利用在出口贸易中的政策优势,中国率先进入了高铁时代,伴随着铁路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和生产,我国的路用产品正在逐步成为国际上的先进的,高附加值的铁路产品,正在从亚洲的铁路市场向欧美市场发展,如高铁和动车机车及配件、铁路路用缓冲器等。努力增加路用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通过各种国内外交易会和网络等为一些只能作为供应商的小工厂和没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做好出口。即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等,扩大外贸产品的宣传和展示,吸引外商不断做大自营和出口业务。
(2)充分利用外高桥保税区的优势,用足政策优势,努力吸引外资来料加工,逐步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仓储、物流一条龙的服务。同时可以把我们现有在外高桥保税区的上海华铁置业公司逐步打造成我们在保税区的铁路窗口,努力使我们的铁路产品走向国际。
(3)加强与铁路路用产品工厂合作,充分利用我们现有向东南亚出口的铁路产品,用全新的包装和宣传,参加国际铁路路用产品的展览会,努力把既有的拳头产品扩大销售市场。增加铁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篇2
关键词: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1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1.1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河南省对外贸易处在平稳较快的发展过程当中,除2009年因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短暂下滑之外,其他历年对外贸易都呈现增长态势。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进出口占比处在不断的波动当中,但是整体上仍然趋于稳定,大致为“六比四”。河南省在对外贸易中历年都处于出超状态,以2014年为例,出超额843.26亿元。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给河南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十分明显,但是长期的高额入超也会招致贸易伙伴的不满,给河南省未来的对外贸易埋下一定的隐患。而且,这种现象在我国各主要外贸省份都存在,致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高额出超水平,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以及其他抑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事件也层出不穷。
1.2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
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持续减慢,2009年一度出现负增长,2010年出现短暂回升之后,2012年增速继续下滑,2013年以后河南省对外贸易基本饱和,2014年和2013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出现短暂回升的重要原因是2009年的负增长使得当年对外贸易额陷入低谷所致。如果去掉这一低谷,就平均增速来看,2010年的增速仍低于2008年之前的水平。整体看来,河南省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放缓。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状况,与近年来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密切相关。河南省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国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它们中许多国家并没有很快地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复苏过来,压低进口以求更快的复苏经济,使河南省出口额增速放缓。同样,我国也大力拓展内需,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做大做强,在许多政策上向国内民族企业倾斜,降低进口额度,增强民族产品的竞争能力,使河南省进口额增长趋于停滞。
1.3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分析
河南省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工业集中加工区,其对外贸易出口一直以来都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外贸易出口中,工业制成品占比不断提升,初级产品占比不断下滑,而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几乎占据了河南省整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2011年以来,初级产品占比逐年下降,2014年不足1%。由此可见,河南省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几乎垄断了整个出口市场,且所占的比例仍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河南省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从而使河南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多,而初级产品出口相对减少。河南省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处在波动上升的状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的不断增长,使河南省对外贸易出口的商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科技的价值不断获得提升。河南省出口贸易结构出现如此变化,体现出其出口商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市场的提升,中国制造正在被中国创造潜移默化的改变。
1.4对外贸易进口结构分析
河南省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不断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初级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表示河南省进口贸易仍旧以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也表示河南省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例不断下降,而相应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则增加。在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当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处在波动之中,与2005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在全部进口工业制成品中比例下降了7.6%。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在所有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014年达到5.9%,比2005年高4.6%,增速十分明显。
2河南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外贸企业的组成及比例不利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积极鼓励非公成分参与到公有制企业的改组中来,在对外贸易领域,河南省积极贯彻国家政策,推行对外贸易多元化,在河南省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公有制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是,私营外贸企业增长过快,占有比例虽大,但外贸总额却不多,毕竟民营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弱。虽然民营企业中三全和天方企业得到一定的成就,但普遍的民营企业并不是很成功。单从这一点来说,河南省对外贸易对我国实际的贡献力远远低于预期。故而,民营企业需要大力发展自身实力,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早日成为河南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对作为台资外企的富士康而言,其外贸金额将近河南省外贸总金额的十分之七,其在外贸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客户群居多,适应于经济发展潮流。但是河南省的外资企业过少,导致整体外贸水平低弱。这些企业占有的比例严重阻碍了该省的外贸水平。
2.2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较低
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合作对象国分布在全球各地,这与当前全球化的大趋势是分不开的,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河南省进出口市场仍存在着相对集中的弱势,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以2012年为例,当年河南省进出口贸易额有56%在亚洲、18%在欧洲、16%在北美,三者的总和高达90%;也就是说,河南省与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国的贸易额仅占全省对外贸易额的10%左右。从国别来看,河南省对外贸易额分布集中程度也可见一斑,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港澳台地区、日本和东盟,分别占16%、14%、14%、14%、11%,总和将近七成。如此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市场,使河南省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更高,上述区域一旦发生经济不稳定现象或者政府主观的限制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就会给河南省对外贸易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严重损害河南省对外贸易活动。另外,对外贸易市场过分集中,就会导致外贸摩擦频繁出现,从而增强了对外贸易的不稳定性。2.3外贸进出口商品和贸易结构不合理从对河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中可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但其中的科技含量很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高。另外,河南省对外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并不发达,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在全球生产链的最低端,是国际分工体系的下游部分,资本和技术的含量不足,科技含量低直接导致河南省在贸易中获利远远低于处在国际分工体系上游的国家和地区。如果河南省进出口商品和贸易结构长期保持如此状态,对河南省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3加快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3.1积极培育民营外贸企业
当前,河南省对外贸易企业的比例不协调,这种局面的存在虽然可以给河南省对外贸易带来平稳的发展,但是就长期来看,隐藏着较大的危机。如果私营外贸企业不求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导致其竞争力越来越低下,甚至倒闭。如果外资企业因经营不当而或迁离,那么对于河南省对外贸易的打击是不言自明的。所以要想保证河南对外贸易长久健康发展,就必须积极培育和指引民营外贸企业。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其一,改变河南省对外资贸易依赖的程度,避免因外资企业出现运营问题时,河南省对外贸易坍塌面积过大的危险;其二,积极培育民营外贸企业,有利于引导我国民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把国家战略真正的落实到企业层面上来,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大大提升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三,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积极培育民营外贸企业,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3.2加快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当前,河南省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这种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的现象给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桎梏。由于河南省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状态,这就使欧美和日本不断加强对华贸易壁垒,反倾销措施也更加严厉,这就给河南省扩大出口带来很大不便。另外,在产品竞争力上也存在很大问题。与欧美和日本相比,河南省对外贸易中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尚不足以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大规模竞争;而对于东南亚国家,虽然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低于我国,但是由于其土地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使其产品的总成本较低从而拥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亦给河南省出口产品带来竞争压力。因此,河南省政府和各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应当主动的拓展进出口市场,推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3.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目前,河南省仍旧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由于河南省拥有天然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得这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欧美国家,从而具备较强的价格优势。但是,它们价格低廉,并不能在长时间内有效推动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和升级,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科技兴贸”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提升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政府要对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民族企业不断深化创新力度。第二,深化贸易体制改革,推动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进程。河南省应不断降低外贸企业的门槛,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外贸行列,提升民族企业资本在河南省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以期将来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第三,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力度。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新兴军团,目前虽然实力有限,但将来必定是影响外贸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必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在这一点上,河南省必须积极贯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确保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大量进入我国,以提升我国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然后推向国际市场,以增强河南省外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王菲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艳荣.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19).
[2]牟光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08).
[3]陈亮,舒兵,季晓芳.河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01).
[4]刘尧飞.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6).
篇3
摘 要 汇率改革两千多年来,我国的人民币一直处于持续升值状态。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各个方面的经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尤其是对于以国际业务为主的进出口企业来说,影响甚大。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几点主要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 进出口 竞争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民币的升值是一项宏观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和金融经济形式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个特定的阶段,人民币的升值也是会随之产生的,人民币的升值是这个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总的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尤其是对于国际贸易的消费、投资、外贸等方面,都将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针对人民币升值,具体到各个方面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对于进口企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币的升值以后,进口商品有外币兑换到人民币以后,会在一定幅度上发生下降,这样一来,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将会大大的降低。不仅如此,进口商品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也会相应的降低。我国长期依赖于进口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造纸、钢铁、石化、航空等行业。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上相关行业的盈利状态,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重工业发展阶段,所以说,人民币的升值对于我国来说有很大的好处。
(二)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竞争能力
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说:大大的提高了技术的创新能力。通过人民币的升值,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大力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产品,用于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通过创新技术,帮助当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进口贸易的冲击下,我国的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不堪一击,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说,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进口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人民币的升值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购买力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的国家。在发展进口贸易,推行进出口贸易和谐发展的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将会为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帮助国家增强对于原材料的购买能力。中国的经济基础薄弱,技术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铁矿石等原材料都无法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就需要大力的进口资源和能源。人民币的升值,汇率的改变,同以前相比较,等量的人民币可以买到比以前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大大的提高了中国进口企业的购买能力,满足了国内生产的需要,提高了企业的效率。
(四)人民币的升值减少了中国企业对于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
在很多进口企业中,由于资金的周转不便,往往需要通过向外企引进大额贷款,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这种财务的风险是很巨大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主要是中国进口企业的投资利润率与借入资金利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当借入资金的利率如果低于企业投资的利润率,就可以使企业在财务的作用下提高自身的自有资金利润率。而当借入资金的利率一旦高于企业投资的利润率,就会使企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亏损,甚至会导致企业因资产负债率过高,出现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的现象。基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人民币的升值,减轻了企业的还债压力,对于国外贷款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来说,经过人民币的升值,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中国企业对于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增强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宏观调控水平。
二、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
(一)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
在现阶段,我国不断地扩大出口,大量的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又极力限制进口产品的贸易,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很大的贸易顺差。因此,积极调整中国的贸易战略,改变当前的轻进口重出口的现状,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要兼顾进口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的贸易双向对流格局,通过调整国际贸易,充分利用进口贸易促进国际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一旦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将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很多倍。人民币一旦升值,国家出口商品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提高,这样一来,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将不复存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导致中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会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出口收入转化为人民币的汇兑损失,以及由于人民币升值产生的出口商品量减少,这两者都严重的导致了出口企业获利减少。人民币的升值还会提高企业的成本,极大的冲击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
(二)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国是一个具有很的劳动力的国家,中国的出口商品相对来说具有很大程度的价格优势。例如,我国农业产品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农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这样一来,国外的农产品就会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涌进国际市场,导致中国农产品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导致中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下降,影响农产品及生产资料的出口。从长远的方向来看,人民币的升值还将会极大地影响农产品的生产总量,大大降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是,对于进出口贸易并存的农业企业,随着国外较为便宜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涌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国农业产品的加工企业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同时,也会得到一定的实惠,这样一来,中国农业将会从农产品的生产向农业产品的加工方向转型,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调整了中国的农业贸易结构。
(三)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企业不受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说,虽然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影响甚大。但是对于在平时的贸易中,不依靠价格取胜,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企业来说,所受的影响并不大。例如:对于很多生产电子产品的出口型企业来说,如果在出口贸易中能够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比如说企业生产的知名的国际电子产品品牌,他们的技术含量较高,只要在平时的市场中能够具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那么,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所受到的影响就会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企业的产品如果技术比较成熟,销售量一般不受价格波动的太大影响,如很多高档的家用电器,本身就具有很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这样的电子产品而言,人民币的升值对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电子产品企业还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促使我国出口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在我国,很多原材料类的产品与汇率水平是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很多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能力不强,对于汇率有较强的依赖性,如纸类、棉纱、木质装饰品等,同很多其他的商品一样,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这些产品的出口增长受到很大的影响,出口增长缓慢,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当然,我国传统的出口型行业的产品还很依赖于价格优势,虽然说国际贸易作为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合理的调节和配置我国的人力资源,同时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从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出发,就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外国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还是可以显示出,中国的出口型行业的产品在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下,往往不堪一击,因此,人民币的升值给出口企业敲了警钟:只有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总之,随着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调整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适当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保值增值的工具,从而促进我国整个进出口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纳明安.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现代经济信息.2011(05).
[2]贾海龙.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时代金融.2011(23).
[3]刘丽文,刘兰凤.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中国集体经济.2011(27).
篇4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收支平衡
一个国家能保持对外贸易顺差通常可以被认为,该国的出口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由此积累了相当的对外支付能力或对外债权。但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则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资金使用的收益率。贸易顺差本身就说明放弃了同期相应的进口,若未将顺差资金运用于对外直接投资、或引进国内所需的先进技术或人才,而只是表现为在国外银行的存款或购买外国债券,则其收益率往往不如进口国内所需的先进设备或短缺的原材料;加大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若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压力,而让本币升值,则可能对随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有关企业要将其中大部分兑换成本币,以满足其继续经营的需要,而迫使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增加本币投放。货币当局若不能以有效的手段对冲、收回这些本币,则将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承受对外谈判的巨大压力。顺差国的贸易伙伴、特别是逆差国,势必设置多种贸易障碍、甚至可能不惜牺牲其国内消费者利益,以贸易失衡为由,要求顺差国减少出口或增加从逆差国进口,使顺差国经济遭受巨大困难。
巨额顺差加大了国内经济受外来冲击的风险,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特别是贸易顺差令世人瞩目,并引发若干国际争议。鉴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额还将少于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其顺差局面一时还不会改观,因此,本文仅就贸易顺差展开讨论。
我国贸易差额的基本分析
(一)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原本经济落后的国家,采取了符合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方针策略,随着经济发展,其对外贸易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逆差后转为顺差。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曾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近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顺差仍达到615亿美元,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
(二)我国贸易顺差剧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达1063亿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达58.47%;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进口,如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对华贸易报告就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仅290亿美元;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我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
2005年顺差突然扩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
外商投资企业伪报进出口额以转移资金。有学者运用比较法(即比较贸易伙伴贸易统计数据估算转移定价规模)对进出口伪报的研究结果认为,“仅2001年一年,中国大陆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就高达662.2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当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影响而并不十分精确,但足以说明进出口伪报规模之大已不可忽视。”
“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兴起,进出口伪报的目的,日益从资本外逃转向资本内流,方式也从过去的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转向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这样的变化虚扩了我国大陆外贸顺差。渣打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350亿美元,其余的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也很突出:
对贸易差额观念和政策的滞后。我国曾长期外汇短缺,改革开放初期,把鼓励出口换汇、创汇作为政策的重点;将“外汇自求平衡”作为外商直接投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肯定这些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但是,发展至今,我国外汇储备以至国际债权债务的情况已完全不同于当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2004年我国已有对外净资产1203亿美元,2005年,该项资产达到2875亿美元。尽管如此,在许多地方或部门,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当初,一些“经济学家”也鼓吹出口对国民经济有贡献,而进口则相反。体现在政策上,各级政府鼓励出口换汇、创汇的措施不少;鼓励进出口平衡安排和鼓励进口的措施,则相对不足。
经2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且许多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以至于许多国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代了进口品,而且在相关的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份额。这种转变是好事,但也使相关产品贸易由原先逆差转变为顺差。
骗取出口退税。虚报出口的动因,除了上述资本内流,以获取人民币升值好处外,还有骗取出口退税的好处。出口退税本是国际惯例,意在避免双重征税,以降低消费者负担。同时也降低出口商经营的成本,鼓励了出口。我国大陆的出口退税额从1985年的19.7亿元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4200亿元,同期占出口额的比重从2.4%提高到8.6%。然而,并非所有的退税都有真实的出口。虚报出口,骗取退税案件时有发现和披露,就说明了这点。
我国内需不振影响进口增长。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已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主要标志之一是城乡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布数据,我国大陆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从2000年初的59321.83亿元增长到2006年6月底的154996.87亿元,短短五年半时间,增长了161.3%。高储蓄率的成因除了传统消费观念因素外,更多的是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佳,而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消费前景的担忧。在消费欲望不强的情况下,消费品进口的增长自然也就难以理想。
此外,还应看到,虽然我国贸易顺差较大,但真正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品还很有限,许多产品出口靠低价竞销,效益并不理想。
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
要辨证地认识顺差的利弊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正确、全面理解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义,特别要从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善于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在制定和修订发展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时,都应以实现贸易平衡为出发点,同时,加快统一中、外资企业税收制度。
(二)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式
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改变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积极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形式的贸易,改变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方式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出口商品以数量增加为主转变为以品质提高为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改变靠外延发展为主的外贸发展思路。要明确: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为主发展对外贸易是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的。
应考虑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外贸商品的经营效益等情况,适时适度调整出口税率和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进一步提高效益,进而促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应进一步加强引进先进技术工作,并着力在真正吸收和消化所引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同时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实现由目前的贴牌、定牌加工为主向委托设计、生产,以至自有品牌生产、营销为主转变的贸易。
(三)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建设
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贸易摩擦和外国施压,据理力争,从长远发展观点出发,处理争议。同时,我国已经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并与新西兰、智利等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些都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利于双方共同努力,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四)谨慎处理有关战略物资储备建设
我国已经是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规模还将继续扩大。而近两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急剧上升,屡创新高。对此,有人提出大量进口石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既稳定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又降低国家外汇储备。对其他一些战略物资,也有类似建议。笔者认为,对此应十分谨慎,认真分析石油价格持续上扬的原因和趋势,考虑我国大量购进对价格的冲击。
此外还需要加强海关、外贸管理、外汇管理、银行、商品检验、运输管理等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验核进出口商申报的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及其报价的可信性,以核实相关的统计数据,确认贸易差额的准确性。
同时应加强经济发展规划,严格防止重复建设,有效地缓解或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积极、稳妥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着力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效地扩大内需,降低国内高储蓄率。
平衡贸易收支的前景
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来改进国际收支平衡。
笔者认为,由于上述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都是长期存在、并在随后多年继续存在,2-3年内不可能全都扭转,实现贸易收支平衡需要多方面相当时间的综合努力。鉴此,笔者认为提出“适度顺差,综合平衡,中长期平衡”的方针比较合适。
所谓“适度”,是指在外贸一时还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应努力将顺差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所谓“综合平衡”,是指不要求所有商品贸易和所有贸易方式都实现收支平衡,而允许在不同商品领域和贸易方式顺、逆差互见;所谓“中长期平衡”,是指从现在起,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贸易收支平衡,而且不硬性要求每年都实现平衡,只要逆差或顺差不超过一定限额,可以若干年为一个阶段,实现阶段平衡即可。
参考文献:
1.周小川.中国的贸易平衡和汇率有关问题[N].金融时报,2006
2.梅新育.多种暗箱成就外资暗流[N].国际商报,2006
3.翟志宏.外资加工贸易持续推高中国外贸顺差[N].国际商报,2006
篇5
摘 要: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呈现出巨额出口顺差,在结构上加工贸易、商品种类、服务贸易、企业属性、区域分布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认为,适当增加进口贸易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贸易失衡;进口;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03-08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分析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 096.5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17 607亿美元,增长了2.45倍,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剧增至2006年的1 775亿美元。应当说,入世5年对外贸易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这对于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寻求发展的机遇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过大蕴涵了国内经济运行风险,也面临贸易摩擦等越来越多的矛盾,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1.贸易失衡的总体特征:出口大于进口导致巨额外汇顺差
“十五”前4年,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增长较快,增幅大体相当,贸易顺差规模增加较小。但是2005年以来,外贸运行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增长,顺差增幅巨大。由于美欧等国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促使我国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额7 6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8.4%。而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口总额6 599.5亿美元,增长17.59%,比出口低10.8个百分点,增幅较2004年回落18.4个百分点,从而使贸易顺差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 020亿美元,较2004年净增69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4年盈余之和。2006年虽然进出口增速差距缩小为7.2个百分点,但由于出口基数太大,全年顺差仍增加了755.9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 774.7亿美元。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对于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增强调节国际收支能力、保证人民币的信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引致一些问题如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外汇供大于求引发人民币升值预期等。
2.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一:加工贸易比重高于一般贸易
无可否认,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1)5年来,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超过了一般贸易,从2001年的2 302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8 319亿美元,增幅达2.6倍,而一般贸易占比却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44.21%下降到2006年的42.57%。
(2)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在由研发、设计、制造、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所构成的整个加工贸易产品的国际价值链上,我国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对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处于价值链低端,增值率不高,其贡献主要在就业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其他贡献拉动作用较小。有专家根据 1995 年的数据计算得出,一般贸易出口1元得到的增加值是0.57元,而加工贸易出口1元得到的增加值是0.22元(注:中国1995年对外贸易投入占用产出表及其应用,参见陈锡康.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0.)。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着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于过于注重其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的功能,而对其对资源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重视不够,以及我国环保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污染严重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业转移到我国,既严重消耗和污染自然环境资源,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二:商品结构失衡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进口产品分成10类(注:SITC0: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1:饮料及烟类;SITC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3:矿物燃料、油;SITC4:动植物油脂;SITC5: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6: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7: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考察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分析122个国家的10类产品进口结构,并与中国当年的进口结构进行比较。
(1)SITC0―SITC9类产品进口比重的全球比较分析
首先,我国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产品上,进口所占比重太小,位列最末几位,前一类为122个国家平均值的1/6,后一类仅为1/15。其次,我国进口产品比重中,处于世界前列的是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类,前者比例位居世界第二位,所占比重约为122个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后者列第13位,比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再次,动植物油脂(SITC4)、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杂项制品(SITC8)三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差不大。最后,矿物燃料、油(SITC3)、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两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低于平均水平。
(2)SITC0―SITC9类产品贸易不平衡
从商品构成看,整个“十五”期间,三个变化最为明显: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顺差激增(SITC6);机械与运输设备由逆转顺(SITC7);杂项制品(SITC8)顺差进一步扩大。2005年,三类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 429亿美元,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4倍。
具体来讲,2005年我国在SITC0和SITC1两类产品上,保持了135亿美元的顺差,占总顺差的13.2%;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成为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产品类别,机械与运输设备是贸易顺差第二大的产品类别;动植物油脂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较小,化学品及其制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大,超过400亿美元,也是工业制成品中惟一保持贸易逆差的产品类别;矿物燃料、油产品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逆差,为463亿美元;在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上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为480亿美元;杂项制品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产品类别,“十五”期间,其顺差是同期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2.3倍。
4.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三: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和缺乏雄厚的产业支撑,在总量和结构上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1)服务贸易总体实力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不如工业,除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等少数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外,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2005年服务贸易总额提高到1 682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55倍,但其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及进口占总进口比重分别只有9.2%和11.76%,而198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9.6%和8.8%,世界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则为20%―25%,显然这既说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速度不快;也表明服务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十五”期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且逐步扩大,其中峰值的2004年比2000年增长41亿美元,增幅73.21%。具体来看,逆差的主要项目是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以及特许费和咨询费,顺差主要来自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
(2)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不高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介于±1之间。-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1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从出口的角度来看,它越接近于+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分析,我国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呈现出负数状态,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上看,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项目;建筑业指数从2002年开始由负数转向正数,说明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国际竞争力逐年改善。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基本呈正数,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余下的所有其他项目服务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多为负数,着实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当低下,尤其是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
5.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四:外商投资企业占据贸易主体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增长48.19%。与此相对应,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其贸易额由2001年的2 590.9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0 364亿美元,占总贸易的比重由2001年的50.84%上升到2005年的58.86%,增加8个百分点,而且外商独资方式更为普遍。
这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目前主导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这种外资推动型对外贸易,虽然短期内出口和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外资加工企业在经济结构上属于“嵌入性的”,而不是内生演化而来的,既容易导致一系列的产业失衡和产业边缘化现象,同时由于关键技术和相关人员主要依靠国外母公司的输入,不利于技术溢出和企业的本土化,严重影响了我国通过引进外资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
6.贸易失衡的内部结构特征之五:区域分布不均衡
(1)国内地区分布不平衡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2005年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七省市贸易额占全国比重的87.11%,而后10位的省、市、自治区贸易额占比不到6%。这种发展上的区域不平衡致使国内配套资金及相关经济资源大批东移,地区间原有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远低于东部,但由于加工贸易集中于东南沿海,使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竞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2)其他国家或地区市场呈现出高集中度态势
2006年,欧盟以2 723亿美元继续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再加上美国、日本、东盟、香港、台湾、韩国、俄罗斯共八个国家或地区对华贸易额高达13 4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6.38%,对这8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国出口额的80.98%和进口额的70.74%,市场集中度很高。
我国贸易这种相对集中且进出口市场不对称的分布格局,一方面造成了我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虚假的贸易顺差,尽管我国只是从中获得一小部分利益,但这种虚假的顺差导致我国同这些国家或地区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另一方面也会蒙受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不景气,就会减少进口需求,降低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波动和异常。
7.贸易失衡的外在表现: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据WTO统计,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近年来我国也成为全球被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从数量上看,2005年反倾销调查高达91起,占比升至29.8%,连续第11年位居全球之首。1998年我国被最终实施反倾销措施案件数仅占14.1%,2005年升至30.5%。从涉案产品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纺织品、轻工业品和化工产品,占涉案产品的83%;从涉案金额来看,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涉案已达89亿美元,约400―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从发起国来看,美国、欧盟等规则制定主导国向其他国家扩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占我国此类调查总数的60%。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进口贸易增速不高的影响因子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使我国进口增速明显放缓。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压缩了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抑制了国内进口需求的增长。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控力度,预期的效果逐步显现,对资源性商品的进口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较快但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企业设备投资减少,占进口比重较大的机电产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2006年我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 870亿元,增长24%,增幅回落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资本类商品进口增幅明显回落,例如2006年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2.1%,虽高于2005年,但比2004年增幅回落12.1个百分点。
2.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剧烈,但上扬趋势未改
部分商品国际价格上扬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减缓了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200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扬, 国内外价差不断增大,既提高了进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也减缓了一般贸易进口的增长。特别是国际石油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部分原油需求从进口转向国内生产。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5年前7个月商务部重点监控的42种原材料进口综合价格上涨55.6%。据海关统计,2005年前8月,我国原油,成品油和钢材进口涨幅均超过3成,塑料原料、铜及铜材和铝及铝材平均价格上涨均超过17%。以上6种商品进口数量除铜及铜材略增3.9%外,其他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3.汇率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的扩大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一些出口订单提前成交,进口订单滞后成交,贸易顺差的扩大又强化了这种预期,从而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和外汇的流入。贸易项为外汇流入提供了两个渠道:一是提前出口和延期进口;二是构造一些不真实的出口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尽管我们很难分辨到底哪些贸易顺差是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2005年1―7月份真实的贸易顺差并不会有500亿美元。
4.国产品代替进口进程加快
近年来,由于投资增长和制造业产能快速扩张,国产品替代进口品的进程明显加快。以钢材为例,2004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2.97亿吨,增长23%,增加的产量中有45%是用于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2005年我国出口钢材2 052万吨,大幅增长44.2%,进口2 582万吨,下降13.48%,钢材净进口数量进一步由2004年同期的1 507万吨减为530万吨。汽车及零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其他产品也都存在着类似情况。
5.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美国尤为明显。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即在出口上要求各国开放市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在进口上则坚持保护主义,以维持本国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在这种政策的主导下,只要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 就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由于中国的入世效应,出口快速增加,加上美国自2001年出现经济衰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减少。为了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布什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 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中,中国是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加入的,这一条款将持续15年(至2016年12月10日)。这使得中国极易遭受他国的反倾销调查,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进口效率不高
我国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但从进口结构分析,目前的进口效率不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1)外商直接投资项下进口了大量的设备、零配件、辅料。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进口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与“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相距甚远。况且,在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的规模,而不是它的进口效率,这有可能使上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2)加工贸易的情况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加工贸易项下进口了大量的原辅料,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产品一般都是具有稳定市场的成熟产品,引进的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三、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目标与内容
1.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指导思想
在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以及与“十一五”规划、商务部《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指导思想是:认真研究我国进口贸易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进口贸易向主动调控转变,着眼于全面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坚持渐进性、可控性的基本原则,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进一步健全进口机制,努力实现“三个确保”(即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务必确保我国急需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装备的稳定供应,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还要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发挥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从时间安排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一五”前期(2006年和2007年)是贸易政策结构转向的“拐点”,要逐步建立有效促进进口的配套政策措施。第二阶段:“十一五”中期(2008年和2009年)逐步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大体平衡以及对主要大国的贸易平衡问题。第三阶段:“十一五”后期(2010年左右)充分发挥进口在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进口贸易的综合效益,促使贸易经济发展步入科学协调健康的轨道。
“十一五”期间,适度扩大进口规模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进口什么?”和“从哪里进口?”。前者涉及进口商品结构,后者涉及进口地理分布,而判断进口商品结构和地理分布是否适度的标准是:进口合理度指数和进口综合影响率指标。
2.适度调整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
(1) 产业感应度系数、进口结构合理度指数
进口贸易结构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是:如果在进口产品中对国民经济拉动或推动作用大的产品的比例大,这样的进口结构就是合理的,可以构建产业感应度系数和进口合理度指数进行研究。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根据投入产出表,可以测算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要测算每类产品进口结构是否与感应度系数排序一致,可以定义进口合理度指数,用于比较外贸结构的合理性问题。进口产品的结构直接影响到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当进口产品结构的排序接近感应度系数的排序时,进口产品的结构越是合理,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就越大。或者,在相同的排序时,感应度系数大的进口产品在总进口中占的比例越大,进口的合理度指数越大。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当前进口产品的推动力排序与感应度系数排序基本一致,说明进口产品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例外的是,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5位,感应度系数排序第9位,商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排序第6位,而进口产品推动力排序第12位,说明这两个产业进口产品结构还存在着向更合理的方向改进的余地。
(2)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
SITC0和SITC1类进口产品所占比重很低,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表明我国在这两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扩大进口的难度较大。SITC2、SITC6、SITC8类产品上,我国具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且进口所占比重较大,进口增量中所占比重同样较大,再结合感应度系数分析结论,应该控制三类产品的进口规模。从感应度系数排序来看,应该发挥SITC3、SITC5、SITC7三类产品的带动作用,但是SITC3、SITC5类产品保持着贸易逆差,扩大进口有可能使得贸易逆差更大,进一步扩大SITC7进口,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规模,因此,扩大这三类产品进口规模,具有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和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的双重效果。
改善进口产品结构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扩大矿物燃料、油(SITC3)、化学品及其制品(SITC5)、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产品进口,发挥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适当提高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两类进口产品比重,缩小贸易顺差规模。控制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轻纺橡胶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6)、杂项制品(SITC8)产品进口比例和进口规模。
3.适度扩大进口规模的地理分布
(1)各类产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将进口来源国家(地区)划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成熟市场,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第二类是在中国外贸中地位凸显的新兴市场,如韩国、印度、东盟国家等。第三类是资源型国家,包括中东、拉美及非洲国家。
第一,从总量来看,“十五”期间,亚洲地区仍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05年中国6 600亿美元的进口中,有4 400多亿来自亚洲。过去5年,中国进口了2.2万亿美元的外国商品,进口年均增幅21%,其中64%来自亚洲;中国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累计达到2 350亿美元。
第二,矿物燃料、油(SITC3)明显来自全球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包括中东国家、非洲安哥拉以及俄罗斯等。中国在SITC3类产品上,从最大的10个贸易伙伴进口总额占68.6%,多元化的进口市场格局有利于我国的资源供应和经济安全。
第三,美国是我国SITC0和SITC2两类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法国是SITC1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马来西亚则是我国SITC4产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第四,日本、韩国是中国SITC5―SITC9产品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两者占到我国进口份额的30%―40%。
(2)各类产品的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
判断目标国对我国外贸到底产生了多大程度上的影响,可以借鉴使用杨丽、金柏松“综合影响率”指标。[5]将“综合影响率”分解成“出口影响率”和“进口影响率”两个概念,按照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经验判断,Y值在30%以内市场竞争尚处于良性状态,多数竞争对手还可以忍耐,在30%―50%区间,则恶性竞争,贸易摩擦会明显增加,超过50%则可能引起全面摩擦。
分析对我国进口有重要影响的19个国家,可以发现:各国对中国进口贸易市场的影响力并不是按比例均衡分布和发挥效用的,而是少数大国在特定产品类别上左右着我国进口贸易全局。阿根廷、印尼、马来西亚在SITC4上,进口贸易综合影响率已经超过50%;日本和韩国在四类工业制成品上(SITC5―SITC8)影响率也已经超过50%;法国和英国在SITC1产品上,影响率甚至超过100%;澳大利亚在SITC0和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30%;加拿大在食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上影响率达到53%,泰国为35%,美国为41%;另外美国在饮料及烟类(SITC1)和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SITC2)产品上影响率超过50%,分别达到102%和52%。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制定主要贸易伙伴优先进口行动计划的原则应适当减少自日、韩两国进口规模,扩大自欧盟、其他新兴国家、资源型国家进口规模,根据目标市场的资源富裕程度、获得资源的成本、高新技术富裕程度及易得性等因素,作为选定重点进口经济体的原则,树立全球战略意识,以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对外开放,合理配置资源。
四、适度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
进口贸易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要适度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十一五”期间,应积极建立和完善扩大进口贸易的动力机制。
1.扩大政府采购,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一些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将持续提高,我们应该抓住当前资源产品价格回落的机会,与相关出口国之间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到适当价位时,努力增加一些战略物资的进口,用于战略储备。完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就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海外长期的能源生产基地。二是争取国际能源价格定价权。三是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
2.关注资本品进口低度化倾向,健全先进技术的稳定进口机制
国外大量实证分析表明,任何贸易政策,如果使一个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的进口从高知识储备国转向低储备国,就会损害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可以利用的知识存量可以用资本品的进口情况来考察。1995年欧盟12国占我国资本品进口的比例为29.06%,2004年欧盟15国占比却下降为17.3%。日本一直是中国资本品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比重也从1995年的28.87%降至2002年的22.68%。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比重1995年为3.47%,2004年东盟10国提高为13.7%。韩国的增长较为突出,1991时仅占1.1%,2004年提高到10.7%。美国的比重十分稳定,一直为12%左右。如果以R&D投资规模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知识储备水平,我们发现,欧盟整体水平约为美国投资规模的2/3,日本、韩国合起来约占美国的1/3,东盟的整体投资水平较低。
显然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品进口结构有低度化倾向,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政策引导措施,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品进口结构的改善,加大引进先进技术的力度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3.着力降低进口贸易成本,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要降低进口贸易成本,需要从总量、价格两方面考虑。本币币值升高,进口成本降低,购买力提高。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对减缓出口、促进进口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中国最大的成本项目是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升值,使得大宗商品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扩大大型设备和原材料进口。下一步,我国要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4.培育进口市场主体,建立促进民营企业扩大进口的动力机制
“十五”以来,国有企业进出口占比均出现大幅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大幅度提升,而民营企业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5%提高到2005年的14.7%,增幅较快,进口比重仅由5%提高到8.2%,增幅寥寥。按照2005年顺差大小排序,私营企业(582.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567亿美元)>集体企业(159.9亿美元)>国有企业(逆差283.9亿美元)。因此,进口过低是导致民营企业保持巨额顺差的主要原因。“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进口规模,同时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从事一般贸易,具有产业链长、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显著特点,这是近年以来外贸增长的一个质的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研究。
5.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自由化机制
中国快速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既有利于扩大进口贸易,也有利于转变进口来源,特别是进口转移到巨额贸易顺差国,有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一般来说,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一个或者几个净进口方,凭借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支撑其他成员方的出口和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已向北与俄罗斯等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向西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向东与东盟、向南与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开展自由贸易区谈判,从总量来看,已签署或者在谈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为31%。东盟10国占11.5%,亚太贸易协定5国占11.5%,CEPA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仅为2.7%,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足2%。
6.给予金融信贷支持,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
建议设立进口贸易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鼓励进口贸易企业的进口和进口贸易重点领域的发展。扩大进口贸易规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参与,特别是重点进口领域,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统筹安排。设立专项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扩大进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引导。这种鼓励做法在WTO协定的范围内也是允许的。中国进出口专业银行等应通过设立进口信贷,对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提供中长期的贷款或者担保。
7.加强税收调节,有保有压,分类指导
“十一五”期间,为适度扩大进口贸易,一方面,需要进一步降低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口关税,以降低进口成本,引导企业更多地进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及商品,尤其是要出台支持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三类产品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化待遇不应以产品类别,即机电产品、轻纺产品或信息技术产品的类别来划分,而应以体现资源耗费的水平,如土地、水、能源、矿产的粗放程度和集约程度来划分,资源集约利用的出口企业,必然应用新技术和相应投资,应多给予激励,资源粗放利用的出口企业应少激励或不激励。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J].经济研究,2005,(9).
[2] 裴长洪.当代国际贸易新现象研究[J].财贸经济,2005,(9).
[3] 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外贸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J].国际贸易,2004,(3).
[4] 裴长洪.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J].国际贸易,2005,(4).
[5] 杨丽,金柏松.适当调整发展战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超常增长与调控[J].国际贸易,2005,(11).
篇6
《斯里兰卡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私人和外国投资不容侵犯,其中规定:(1)保护外国投资不被国有化;(2)必要时对外国投资国有化,但将给予及时足额的赔偿;(3)确保投资和利润的自由汇出;(4)可通过国际投资纠纷解决公约(ICSID)处理争端。适用于外国投资的基础法规还包括投资局1978年第4号法规、1980年、1983年、1992年、2002年和2009年的修订条款以及有关法律条文。
1986年,中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为双向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保护投资者利润汇出等相关利益。2003年8月11日,中斯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协议于2005年5月22日生效,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此外,中斯两国签署有互免国际航空运输和海运收入税收的协议。
斯里兰卡投资法
1.市场准入
(1)投资行业
斯里兰卡在亚洲国家中较早实行市场化,加上国内资金短缺,对外资需求大,因此对外资准入的限定较少,除个别领域不允许外资进入外,大多领域对外资开放。对外资的限制分为禁止进入、有条件进入以及许可进入领域。
①禁止进入领域:资金借贷,典当业,投资低于100万美元的零售业,近海渔业,除出口行业或旅游业外,禁止提供人才服务,斯里兰卡14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本地学历教育。
②外资占比需超40%,BOI视情批准的领域:生产受外国配额限制的出口产品,茶叶、橡胶、椰子、可可、水稻、糖及香料的种植和初级加工,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使用当地木材的木材加工业,深海渔业,大众传媒,教育,货运,旅游社以及船务等。
③BOI或其它政府部门视情批准的领域:航空运输,沿海船运,军工、生化制品及造币等敏感行业,大规模机械开采宝石,彩票业。
④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旅游业和娱乐业,公路、桥梁、港口、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产业,纺织业,农业和畜牧业,进口替代产业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等。
相对而言,斯里兰卡禁止外商投资的行业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最少的之一。道路业、供水业、公共交通业、金融业等大多数国家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在斯里兰卡都是允许投资的,这对于外商投资而言有相当大的好处。但斯里兰卡虽规定了对某些特殊行业的投资由投资局进行审核,但具体审核标准、程序等都未在法律法规中列明,因此外商在投资过程中应注意隐性审查等问题。
(2)投资方式
斯里兰卡政府对外国投资方式没有任何限制,目前鼓励外国投资以BOT、PPP方式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除部分限制领域外的任何产业投资。
①设立企业的形式
斯里兰卡法律对外国投资企业注册的形式,没有特殊界定,可以注册任何形式的公司。
②企业注册的受理机构
在斯里兰卡注册企业应向“斯里兰卡公司注册登记处”进行申请。
③注册企业的主要程序
外国公司在斯里兰卡注册企业的程序为:在“斯里兰卡公司注册登记处”领取表格;母公司的备忘录和协议;申请人的申请信函;母公司董事成员资料;母公司的银行账户证明;如果母公司在斯里兰卡有任何协议,应出示;母公司近两年的年度报告;授权书。
(3)优惠政策
①优惠政策框架
斯里兰卡有多项促进外国投资政策。对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外资的份额不设限;外国投资的收益,可以随意汇出和汇入;外国投资享有宪法保护;对外国投资提供减税,甚至免税;对特别审批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可提供更为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斯里兰卡主要通过关税和税收杠杆吸引外国投资。依据投资的规模、产品出口比例、就业人数和投资领域,给予外资企业不同程度的关税和税收优惠。这些优惠措施包括4-25年不等的免税期和让税期;公司进口的原材料、设备和出口产品不同程度的关税减免等。
②行业鼓励政策
吸引外资优先领域包括:农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园艺、林业、畜牧业(包括奶牛养殖、家禽养殖、养猪场、奶牛场等)。
制造业:造船、制药、轮胎及配件、汽车零部件、家具、陶瓷、玻璃、橡胶制品、化妆品、以当地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电器等。
服务业:旅游业,酒店,新能源,公共卫生及垃圾处理,水务,小型水电站,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服务外包,教育,商业地产,仓储设施,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或知识经济园区建设、商业住宅及城市开发、内陆航运开发(货运及游客)、所有轻工业和重工业、医疗服务涵、体育产业、畜牧养殖、飞机维修、船舶维修及拆解、针对外国人的服务业等。
其他:纤维、制药、奶粉、水泥等战略性进口替代产业,现有投资项目的扩大再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并可创造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战略性投资项目。
(4)投资主管部门
斯里兰卡投资管理委员会(BOI)是斯里兰卡政府主管外国投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核查、审批外国投资,并积极促进和推动外国企业或者政府在斯里兰卡投资。BOI制定了具体而详尽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并引导行业和地区的健康发展。
2.BOT方式
斯里兰卡政府无明确规定,根据项目情况个案审批。
斯里兰卡贸易法
1.贸易主管部门
斯里兰卡有多个贸易促进和管理部门,从不同层面和领域促进、推动和管理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发展局是斯里兰卡专门负责促进和推动外贸出口的政府机构;财政部外资局是为外国投资项目提供服务,促进外国投资生产和加工出口产品;工商部商业司协助内外贸易部制定政策和监督政策的执行;进出口管理局是根据进出口管理规定,对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进行管理,同时协调许可制项下商品进出口;海关是征收进出口关税,便利商品进出境,监测和侦办偷逃关税以及走私,杜绝限制商品的进出口,进出口贸易统计等;标准局主要负责进出口商品质量标准的认定和制订;出口信用保U公司为出口商品和服务提供风险担保;茶叶局主要负责茶叶的生产、销售以及出口的管理,促进茶叶进入国际市场;工业发展局负责促进和推动出口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出口局负责推动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和种植,为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农产品出口政策提供建议。
2.贸易法规体系
斯里兰卡是关贸总协定的23个创始成员国之一,世贸组织成立后,又是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斯里兰卡贸易管理和法律体系大致与世贸组织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一致。在货物贸易方面,斯里兰卡也计划实施补救措施,其中包括反倾销和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的贸易。但尚在计划中,具体法案尚未通过议会审议和实行。
目前斯里兰卡主要进出口法律有:
(1)1969年颁布并经多次修订的《进出口管制法》,包括海关进出口管制官员的职责;进出口监管货物的申请、费用、变更、延期和许可证的取消等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监管人员询问和检查各种进出口文件的权利及对违规者的惩罚权利;需要进口许可证的产品类别;不需要进口许可证的商品。
(2)λ估锢伎进出口商保护法,主要内容包括:对违反合同的外商列黑名单,不发放与其做生意的许可证,直至该外商用行动证明对所违规行为予以纠正,方可恢复对斯里兰卡贸易。
3.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主要贸易管理规定:
(1)1969进出口管理一号法令。明确规定进出口商品的标准和条件以及以此为基础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2)1979斯里兰卡出口发展法案40号。促进和推动斯里兰卡出口发展。
(3)海关条例(1946年43号法案,1974年35号修订案)。规定实施进口税,征收关税。
4.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主要依据1952年12号法案,预防和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斯里兰卡境内和境外的传播。包括:
(1)产品的质量证书,由斯里兰卡标准局负责和出具。
(2)农产品检验检疫证书,由农业局负责和出具。其中,蔬菜、水果、花草以及树木,由植物检疫办公室出具证书。
(3)动物检疫证书,则由动物生产和检疫局负责和出具。
5.海关管理规章制度
篇7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大都采用主要的国际货币进行结算。在与美、欧等主要贸易伙伴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货物贸易中,超过90%的结算采用第三方货币。两国的银行必须通过第三方商业银行才能实现货款的最终清算。一笔贸易款项可能涉及进(出)口方、进(出)口开户行、进(出)口方的外币清算行等多家机构的多个环节才能完成。过多的环节使资金流转速度、到账速度放慢,且每个环节都需承担一定的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流动性紧张,比如巴西从中国进口货物,其传统货币为美元,但由于美元流动性紧张,导致双方有交易意愿,但却缺乏交易工具的局面出现。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国企业普遍希望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规避风险。
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下降20%左右,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1.5%左右,同比下降6.2%。除外需萎缩以外,美元等国际贸易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也大大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以对韩贸易大省山东的企业为例,其省内90%的对韩贸易以美元结算。从2008年到2009年,韩币迅速贬值,很多出口企业在2008年底签订的出口合同,由于汇率波动,2009年几乎全部赔本。事实上,如果以10亿美元贸易额为例,在贸易过程中汇率变动0.01,那么企业蒙受的汇率损失即为1000万人民币,此外,在购汇的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也有1000到2000万人民币左右,如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企业一年可节省数千万人民币。
在当前国际主流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允许我国企业以汇率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不仅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也有利于贸易双方锁定交易成本,降低因采用第三方货币结算而带来的二次汇兑成本,从而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促进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
作为处于在危机中的进出口企业,如何能有效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用好用足人民币结算试用权,为公司的成本管理、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及整个公司战略服务,这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 争取贸易伙伴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范围来看,由于《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2010年1月起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出口贸易势头正劲,而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已实现零的突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范围已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如俄罗斯银行业对开设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兴趣浓厚,并对现在“人民币结算只占中俄贸易总额的1%”深表遗憾。俄罗斯银行业协会甚至还向中国央行发函,要求解释俄罗斯信贷组织是否无论所处何地,都可以在中方银行开设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来自拉美国家的巴西在双方的经济合作中也有部分企业开始有较强意愿使用人民币结算,特别是在签订购买巴西的矿产等资源性产品的合同情况下。除了北有俄罗斯,南有巴西,还有不少非洲的贸易伙伴也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
不难发现,这些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如东盟、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均是中国的贸易逆差国。作为买方,中国在确定采取哪种货币结算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外贸企业在与这类国家的贸易商的贸易活动中可尽量说服其采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二、制定贸易战略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不仅取决于我方企业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贸易伙伴的意愿,而这与贸易地位有关。例如黑龙江绥芬河市的一家主营果蔬等农副产品的企业,2009年对俄罗斯出口总额达到1651万美元,但是由于果蔬等农副产品出口季节性较强,黑龙江省的果蔬供给充足而俄方的需求相对有限,供需失衡导致俄方在谈判及议价中处于优势地位,结算货币的选择权掌握在俄方,致使采取卢布结算的贸易额折合1564万美元,占公司出口总额的95%,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卢布贬值幅度较大,该企业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因此,有的企业出口的产品是竞争力不强的低附加值产品,也可能缺乏相应的谈判能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这类企业带来的效应就小;但有些企业出口的是大宗商品或高科技产品,相应的定价能力和决定结算货币的能力就较强;而贸易地位较强的企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好处就较多。另外,可尝试在进口原材料的环节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对于出口拥有议价权的自主品牌也要求客户使用人民币结算。对于我国银行在客户当地有海外分行的客户还可以提供以融资为吸引的条件解决金融危机后很多客户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人民币总体处于升值预期中,任何类型的企业都是可以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关键在于谈判上可能会在其他条件方面做出一些让步,这就需要企业从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定价策略、业务模式等方面通盘考虑效益最大化的贸易战略。
另外,有条件的企业应充分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优惠政策,在降低外汇风险和结算成本后保持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加紧制定“走出去”的战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兼并收购国外优质资产、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增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要素配置能力和产品定价能力。
三、 充分理解运用政策
不论是外贸企业高管还是进出口业务人员以及财务人员,都应对跨境人民币结算这个新事物的相关政策、规定及流程等认真研读,充分理解以便最好地进行利用。
如2009年12月,为防止外贸交易中收取的人民币资金被困于境外市场,人民银行开始允许境外公司在内地开立“非居民账户”,境外出口商可要求其中国的贸易伙伴直接向该非居民账户支付人民币。广东还允许出口商将部分或全部收益转移到其境外同名人民币账户中。境外进口商能将其境外人民币存款转移至其中国的同名的非居民账户中,并使用这些资金向其中国的贸易伙伴支付货款。非居民账户允许以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非居民账户内的余额可作为该公司境外融资的抵押担保。
再如人民币结算不纳入外汇核销管理,即跨境贸易人民币的收付无需像外汇收付一样进行核销,外汇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按照有关规定还可以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企业在办理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出口货物退(免)税时也不需要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结算中产生的人民币负债只做外债登记,不纳入外债管理;为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允许企业将出口人民币收入存放境外;为方便试点企业履行信息报送和备案义务,试点企业可选择一家境内结算银行作为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主报告银行,该银行将会负责提示企业履行信息报送和备案义务。
四、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指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不包括资本项下。所以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时候要求有一个贸易真实性审核,这个审核是采取事后检查的程序。人民银行建立了一个跨境贸易的信息系统,把每一笔跨境贸易的资金详情和海关的报告单都记入系统,事后进行检查,旨在监管每笔资金流动是否有其对应的贸易流动。人民银行也要求企业建立资金流和贸易流一一对应的台账。台账应长期保留,以备人民银行随时检查,如出现问题该企业就会被撤销其试点该项业务的资格。这种事后检查代替事前审批的规定,对于大多数守规矩的企业来说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但如果企业自身监管不严,通过事后检查的方式发现有违规行为,将会受到处罚。
对于上述的境外公司在内地开立的“非居民账户”,其账户内的人民币资金不得用于贸易结算之外的用途,已获批资金必须先转移出非居民账户才能兑换成其它货币。一家境外公司仅能开立一个“非居民账户”,并将其用于与同省内的中国试点企业或非试点企业进行帐户结算。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只监督、控制人民币的跨境流动,至于资金在境外的使用规定由于缺乏操作性,不由也不可能由中国的监管当局监管。因此,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企业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境外各国的相关金融监管法律政策,制定合规合法的操作策略,以便接受境外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检查。
综上所述,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实施对进出口企业而言,一是在国际结算货币上多了一个选择,增加了企业结算的灵活度;二是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国际结算成本,这主要表现在节省了用外币收付款而引起的汇兑成本,同时也节省了外汇衍生品交易的有关费用;三是直接用人民币收付,避免了汇率风险。虽然境内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可能遇到汇率损失的问题,但进出口企业与投资机构的经营理念是不同的,进出口企业无需从汇率变动中获取差价和收益,在收款和付款都为同一种货币时,就能够在从事进出口贸易中锁定汇率风险,使企业平稳运行,改变以往企业出口越多汇率风险越大的状况;四是可以进一步加快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外贸企业一旦获得试点权,应尽早尽快适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项新业务的运作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婧薇、史进峰.首日人民币跨境结算上海写实. [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9,7,7.
[2]刘昕. 汇改四年. [N] 国际商报.2009,7,20.
[3]季益宇、周杰.贸易复苏或加速推广人民币结算 [N] 国际商报.2010,3,20.
篇8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东北 日本 经贸合作 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
东北地区是我国装备工业的“摇篮”,中国的粮仓,机械、制造业、汽车等创造了中国无数个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位居全国工业总产值前列的东北三省工业生产发展缓慢,经济位次不断后移,相当一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这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策。
一、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贸易合作取得了较大进展。2006年中日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073.6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78%。其中,中国对日本的出口总量为916.4亿美元,进口总量为1157.2亿美元。2006年1月~11月,东北三省的贸易总额为625.66亿美元,其中,辽、吉、黑三省的贸易额分别为434.19亿美元、73.31亿美元、118.16亿美元。以辽宁为例,到2006年底,辽宁省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达到108.8亿美元,占本省贸易额的22.48%,远高于全国11.78%的比例。辽宁省与日本进出口金额自2000年~2006年呈上升趋势,日本是辽宁省的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2006年辽宁省与日本的进出口金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方面,东北三省向日本出口蔬菜、原油、木制品、纺织纱线及制品、计算机零件、汽车零件等,而日本向东北三省出口的商品有汽车、发动机及零件、金属加工机床、电子管等。
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直接投资也逐年增长。截至2006年11月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实际到位金额574.5亿美元,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日本是辽宁省的第二大投资国,是吉林省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在黑龙江省的直接投资位居前列。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日资企业投资总额并不多,但在整个东北地区日本企业投资额是最大的,其中对辽宁省的投资比重最大。日本对辽宁省的直接投资从1996年开始下降,项目数比上一年减少44.4%,协议投资额比上一年减少48.94%,1997年和1998年投资额比1996年略有上升,但1999年又大幅度下降。原因是1996年以来,中国国内经济实现了软着陆,在引进外资方面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外资的流入开始下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进入了下降的转型期;而外部因素有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国内经济的长期萧条及日元汇率波动等。2002年以后,日本对辽宁省的直接投资逐年上升。这是因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经营普遍成功率较高,尤其是中国入世后,许多日本企业更加看好中国市场,再度掀起新一轮的投资。在投资形式方面,日本主要以合资的形式为主;在投资结构方面,以制造业为主,即电子、纤维、IT技术、化学、机械等;在投资战略方面,日本仍比较谨慎,基本上保持比较优势,但重视长期效应。
二、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经贸合作中,东北三省之间差距很大。日本与东北地区的贸易合作中,多偏重于辽宁省。在投资方面,日本对辽宁省的投资多集中在沈阳、大连两市,而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投资甚少。
2.贸易磨擦的存在影响双方的合作。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后,我国出口到日本的部分食用菌等被检出农残超标。2006年6月~11月,我国对日出口食用菌1.3亿美元,下降18.1%,其中香菇、松茸、木耳和银耳分别下降49.7%、20.5%、32.5%和46%。两国的贸易磨擦已不仅限于农产品,我国产的部分纺织品、轻工产品、钢材等都已成为日方限制进口的产品。这些贸易磨擦必然会影响到东北三省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
3.日本对东北三省的投资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目的是获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故技术转让成份较低,对东北地区的投资集中在金属加工工业、炼油业、纺织业、木制品等资源、劳动密集型部门。
4.日本对东北三省投资的产业环境污染比重高。改革开放初期,在积极吸引外商对华投资过程中,日本把国内受到限制的污染产业转移到辽宁省,导致了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大连市为例,日本在大连市投资中对炼油业的投资占相当的比重,大连市出口比重居首位的商品是成品油,进口商品居首位的是原油。
5.外商投资的软环境比东部沿海地区差。目前的软环境问题集中反映在:一是部分行业职工技能较低。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忽视在职职工的技术培训等因素导致外商投资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缺乏,企业职工的技能较低。二是筹资不便捷。由于东北地区金融市场不甚发达,因此在有贷款的日资企业中,60%是在日本筹资,仅有20%是利用中国的金融机构。
6.市场信息不畅,政策不明晰。由于东北地区的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一些外商对东北的投资环境不甚清楚,尤其在中国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许多日商对东北地区感兴趣,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畅,政策不明晰等问题而处于徘徊状态。
三、日本与我国东北地区经贸合作前景
日本与我国东北三省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曾出现过两次快速发展阶段,从发展态势上看,辽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又会进入第三个快速发展阶段。吉林省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日本则是吉林省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日本与黑龙江省成为第二大进出口贸易伙伴。
1.稳定发展的中日关系,对日本与东北地区的经贸合作起着积极作用。中日关系是东北亚地区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为保证其健康地向前发展,双方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及主管经济和经济产业省等部门发表的白皮书及政策报告,都主张日本应该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建立“合理的分工体制”,利用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低生产成本优势”。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正把在华投资作为新的“盈利源泉”。
2.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已成为日商的关注点。在贸易方面,中国政府预测,中国加入WTO后,贸易额将增加一倍,日本向中国的出口将会迅猛增加。同时,来自中国的进口也将使日本市场增加活力,中日之间长期以来垂直分工格局将逐渐向水平分工格局转变,中国对日出口会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
在投资方面,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三省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给日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沿海地区工资和各种费用的上涨,日本企业的投资环境面临挑战,面对东北三省的优惠政策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日本会将目光更多投向东北地区从而掀起新的投资。
3.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加强东北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东北地区与日本地理位置接近,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农业比较发达,森林资源、石油资源等相对富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大连建有全国最大的日语人才培训基地,日本应加强与东北地区的经贸合作,它能给双方都带来好处。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应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其一,在体制、规划和环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中国北方最优投资环境和投资区域。其二,突出大连作为东北整体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作用,支持大连市建设“大大连”和“北方香港”、国际名城的构想。其三,鼓励外商向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利用外资要同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结合起来。其四,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困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实行税收优惠。
4.在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发展。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带,随着这一地区产业集聚效应的扩展,广大东北地区将成为其腹地和后方,成为该地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而融入国际产业链中。在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环渤海、环日本海、图们江地区的开发等次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东北地区将成为我国参与这些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力量。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5.日本经济的回升为东北地区与日本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是日本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将为东北地区引进日本企业的直接投资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将为日本产业向东北地区的转移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日本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将为东北三省发展对日贸易,尤其是扩大对日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6r年~2005年
[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6年~2005年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日]牛岛俊一郎阿部一知:受益三国――中日韩之间经济一体化与直接投资[J].国际贸易,2003(1)
篇9
与欧盟经贸关系密切
英国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较大,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0%左右。欧盟是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5亿人口的大市场,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从单一共同市场中获益巨大。2004年―2012年间,英国与欧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虽有波动,但其在英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均在50%以上,2010年甚至达到了62.3%。2012年英国与欧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69.7亿英镑,其中出口额为1511.5亿英镑,进口额为2058.2亿英镑。2012年英国的十大贸易伙伴中除美国和中国外,其余均为欧盟国家。作为一个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留在欧盟内对英国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欧盟是英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截至2011年底,英国在欧盟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314.8亿欧元,占英国全部海外直接投资存量的48.4%。同时,欧盟国家企业在英国也有大量投资。截至2011年底,欧盟国家企业在英国直接投资存量达3652.7亿英镑,占英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的47.7%。
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认为退出欧盟对英国来说无异于“经济自杀”。英国工业联合会主席罗杰・卡尔认为退出欧盟会削弱英国脆弱的经济。不管是国内的政治家还是经济界人士都认识到,一旦退出欧盟,英国将失去欧盟这个大市场,失去贸易和投资的诸多好处,对国内就业和经济极为不利。
退出欧盟代价高昂
英国从欧盟市场中获益巨大,如果退出,英国将失去统一大市场的诸多好处,必付出高昂的代价。
关税壁垒将使英国产品价格提高,出口受挫。英国与欧盟国家间的商品自由流动将不复存在,英国商品出口将受到冲击。退出欧盟后,英国的食品工业和纺织业将受到严重冲击。英国的乳制品出口将面临来自欧盟国家高达55%―200%的关税壁垒。据测算,欧盟国家对英国服装关税的恢复将使整个欧洲市场服装价格提高12%。
关税壁垒将增加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外资流出加速。一方面,英国外国直接投资将面临外流风险。退出统一市场后,英国出口汽车将面临来自欧盟4%的关税,英国对来自欧盟的汽车零部件也会征收相应关税。这样一来,那些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外资汽车企业(如日资汽车制造企业)和在欧盟其他国家有零部件供应链的外国汽车制造企业(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将面临巨大压力,长期来看有从英国撤资和流向其他欧盟国家的可能。另一方面,退出欧盟将威胁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削弱其对外国金融资本的吸引力。按照统一大市场规则,欧盟成员国间资本可自由流动,这巩固了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许多在伦敦设立子公司的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正是看中了欧盟这个大市场。英国著名金融咨询机构TheCityUK调查发现,2006年―2012年间147家在伦敦开立分公司的金融机构中,有五分之二是想以英国作为开拓欧洲市场的“支点”,进而进入欧盟这个巨大的市场。
劳动力流动受限。退出欧盟后,英国与欧盟国家之间劳动力流动将受到限制,英国数百万人口和某些产业将受到冲击。截至2011年底,居住在英国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人口达到了230万,在其他欧盟国家居住工作的英国人达到了170万。退出欧盟后的强制遣返无疑会对这些人口的工作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无论是伦敦高科技产业群中的高级白领还是老城区里的体力劳动者,很多都来自于其他欧盟国家,这些人员的强制遣返将对伦敦的地区和产业发展造成冲击。
退出欧盟只是英国首相卡梅伦政党选举的需要和谋求本国利益的政治策略。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中始终扮演着“捣蛋鬼”角色,这与英国根深蒂固的“疑欧”传统和特殊的国家利益不无关系。其实英国与欧盟经济联系紧密,一旦退出欧盟英国将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欧洲大家庭的一员,离家后的道路不会平坦。相信英国的政治家和民众会做出理智的决定和选择。
篇10
关键词:保税区;功能创新;政策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2-0097-05
保税港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进程中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模式,是自由港的雏形。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目前,保税港区作为新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的地域特殊性、税收优越性、监管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还并不为广大的出口企业所了解和熟知。理清思路、落实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拓展保税港区功能领域,找准切入点,真正实现港区联动和“功能的整合和政策的叠加”是亟须研究的新课题和重大战略问题。
一、保税港区基本功能的探析
保税港区“港(口)区(保税区)合一”的区域特征是对传统港口和保税区分离运作管理的一大突破。保税港区作为一种新型监管模式,既不同于“港”也不同于“区”,而是兼有“港”和“区”的双重特性。
(一)口岸的功能
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一字之差“差”在哪里?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设立的保税港区,一般都是依港而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口岸功能表现在:一是港口作业功能:即存储通过港口进出境的货物以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开展货物装卸、拖运等基本的港口作业功能,货物在港区内的停留不设时间限制。二是国际中转功能:即进入保税港区的国际中转货物和国内货物,可进行分拆、集拼,再运至境内外目的港,保税港区还将提供进口保税货物整箱堆存的服务,货物可以根据货主需要在保税港区内进行综合处理或国际中转。保税港区作为国际物流和航运中心,可以通过推动区港联动,实现一体化运作。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有利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和管理延伸到港区,提高港口的开放度和自由度,带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提高港口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物流的功能
保税区的形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其产品在研制、生产、销售等环节需要高度的国际化,迫切需要一个具备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等功能,且货物能自由、高效流通的区域。保税港区的物流功能克服了这种状况,保税港区不仅能使国外产品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又可以方便地转口去其他国家,降低经营成本。表现在:一是国际配送功能:即在保税港区陆上特定区域设立仓储物流区,进境保税货物进入该库场后可进行商业性简单加工、批量转换后,向境内、外分拨配送。二是国际采购功能:即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港口或港区卡口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对采购进区的国内货物和保税货物进行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简单加工后向国内外分销、返销。三是转口贸易功能:即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可从事转口贸易、交易、展示、出样、订货等经营活动。其作用在于全面、高效地发挥港区的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功能,降低物流企业的商务运作成本,扩大出口。
(三)出口加工的功能
保税港区内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动机”。保税港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平台,通过与区内区外进行的垂直专业化或水平专业化,形成产业间的前后相联系,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中,并在区内区外形成特定的产业集群、产品链或是产业链,通过乘数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发动机。表现在:一是出口加工功能:即在保税港区特定区域设立出口加工区,开展加工贸易。工贸结合型或单纯贸易型的企业都可以利用保税港区的区位优势和物流设施开展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业务。在保税港区可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主要包括原料零部件在海外及销售市场在海外的产品的加工、依托境外先进技术的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制造等。二是商品展示功能:在保税港区的特定场所展示供看样订货的展览品、样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交易量扩大国际物流量。因为在保税港区可建立大型的商品展示场馆,使国内客户不出国门就可以在区内直接就地观摩世界各国的商品,并可以在看样后当即签订合同,办理进口手续;境外客户也可以在区内看样后与国内企业签订出口合同。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在形态上呈“前港后区”格局,在功能上互相延伸,相互渗透,解决了多年来海关特殊监管区与邻近的港口相互割裂,完全依赖自身的政策优势发展的格局。
(四)产业聚集的功能
保税港区作为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先行区,与其他区域相比,保税港区具有更大的开放度,在免关税上更加完善,在实施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方面更能率先与WTO的规则全面接轨。保税港区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打造试验区的“区位品牌”。表现在保税港区的一系列功能,通过资金、人员、商品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和集聚扩散,可以创造或提升“区位品牌”效应。使多个跨国公司的物流中心集结在同一保税港区内,带动区内仓储业、运输业、贸易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多种服务业发展。保税港区将从最初的“政策飞地”逐渐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国际商务活动的拓展,服务和辐射周边区域,创立综合区的“区域品牌”,并通过以对外开放为主的各项制度创新,成为综合改革配套的前沿。其作用在于保税港区模式对提高海关通关效率、监管效能并按照国际惯例运营的工作机制将发挥积极作用。
(五)拓延的功能
保税港区与传统保税区相比,不仅是真正的“境内关外”,还享受税收、监管等各项更为优惠的政策。一是关税减让将影响保税区现时的“保税效应”。主要税收政策: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表现在对于从境外输入保税区的货物,在一定时间内,海关暂时保留征税权,视其最终流向而确定关税的征收或免收。对于从境外进入保税区内的货物或进入以后复出境的货物,不视作进出口,免办进出口手续,免征关税。二是取消以配额为主要形式等非关税壁垒将削弱保税区现有的贸易自由度优势;取消对区内企业在货代、船代和外贸经营权等多领域的限制。允许外商从事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和进出口贸易。三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国民待遇。保税港区作为试验区金融开放和资本运筹的中心,表现在保税区内适度放宽了外汇管理 政策,开设外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开展物流金融、离岸金融、外汇改革等金融开放的试点。
二、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功能比较
保税港区的名称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独创。我们在英文中将保税区称为Free Trade Zone,将保税港区称为Free Trade Port Area,在对外的形象还是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区。我国目前的保税港区,并不是国际上公认的自由港,而是国家海关政策的完善和试点。就目前而言,我国保税港区与国际自由港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如何定位我国的保税港区发展模式和功能创新,有必要分析和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发展经验。
(一)国外自由港功能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需要各国之间有自由的、便利的贸易环境,而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又要保护本国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不能受到过多影响。这是一对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各国除了执行各自的海关政策外,还设立自由贸易_区等为国际贸易提供自由化、便利化的条件。保税港区的发展是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产物,是对海关政策的突破,海关政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普遍发生作用,具有普遍性;自由港政策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作用,具有特殊性。
欧共体在法律文件中规定:“自由港是港口的一部分,自由港有严格明确的界线,该界线受海关监督。自由港划在海关管制区以外,准许外国商品免税出入。在该区内商品可以储存、重新包装、展览等,或在遵守有关条例的前提下转运、销售或作加工,海关一般不予监督或限制。”其成为国家利用自己港口区位优势而做出的促进国际转运业务,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种选择。从1547年意大利的热亚那湾建立的第一个自由港为标志,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从国际看,分布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不断趋向综合扩展。从70年代开始,以转口和进出口贸易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经开始相互融合,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趋向综合化。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二)我国保税港区的功能发展现状
200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实行加工贸易封闭管理,改“漫山放羊式”为“圈羊式”管理。随后陆续审批设立了跨境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然而,按照WTO协议,我国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保税区的非关税壁垒将逐步解除。保税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三个“优势弱化”,即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弱化;关税的逐步下调,保税区的“保税”优势弱化;出口加工区发展很快,保税区的出口加工优势弱化。特别是与国际普遍认同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区在功能、体制和监管方式上的不对等,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企业以及来华投资外资企业扩大国际合作的桎梏。我国保税区对投资者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并且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已排名全球第四位,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兴的经济体之一,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和“世界工厂”。2007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1.147亿标准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64.1亿吨,均继续居于世界首位。我国对外贸易的90%由海上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我国的保税区转型迫在眉睫。
保税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港口是实施保税政策的重要依托。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第一家保税港区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目前正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加上西部内陆唯一的重庆保税港区,并开创了“水港+空港”的“一区双功能”新模式。保税港区把港口与保税区成功地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封闭操作,在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是目前我国国情下政策最开放、层次最高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是目前国内与国际惯例最接近、政策功能最完备、货物跨国境流动障碍最少、享有经济性与便利性最大的特殊功能区域。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乃至港口码头通关的所有政策和功能。就本质而言,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在真正意义上实行“港口和保税特殊监管区合一”运作,探索逐步实现自由港区功能的创新性尝试。保税港区是实现保税区政策优势与港口功能优势协调发展的选择,其内涵为“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体现了保税区与港区在区域、资产、信息、业务等方面的联动发展。
(三)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相同点和差异点
首先,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相同点:在地理位置方面,均选择在交通条件优越的对外运输港口的港区或港区附近,并与港区实现一体化;在区域管理方面,均实行封闭管理,港区与境内一般区域之间设有必要的隔离设施;在区域性质方面,均为特殊经济区域,而非一个社区概念,区内不允许居民居住;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均被视为处于关外;在优惠政策方面,均享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在区域功能方面,也是基本相似的。
其次,我国保税港区与国外自由港的差异点:在设区目的方面:国外经济自由区设立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对国内市场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自由贸易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好处。而我国仍侧重于使保税区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性质方面:国外经济自由区是属于海关管辖区之外的特殊区域,是真正实现了“境内关外”。而我国保税港区虽然就进出口税收而言处于关外,但在海关管理等许多方面仍未真正实现“境内关外”,而只是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自由度方面:提供“自由”和“便捷”的管理措施,贯穿于从货物卸船到运输再到转运的整个过程中。而我国对一线货物仍然实行备案管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实际上仍是一线、二线、区内三重管理。在管理体制方面:自由港的设立国一般都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自由港实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协调,管理较具权威性。而我国保税区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地方政府的管理。在信任度方面:国际自由港区海关对区内企业充分信任或者以充分信任为前提,一般实行单证管理。而我国海关对园区货物实行单证与货物监管同步,仍然追求事前管住。
三、创新和拓延我国保税区的功能的政策建议
保税区是创新的产物,制度创新是根本。保税港区其所具有的开发开放价值,除了保税区原来所能发挥的各项功能外,更强调其开放的质量、效益、 外部效应、示范性和制度创新价值。中国特色的保税港区毕竟是一个新的事物,如何实现保税港区价值,其关键在于保税港区是否能够进行功能创新。2006年总理视察海关时,进一步明确指示“推进海关特殊区域整合,充分发挥特殊监管区域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
(一)推动区港有效合一的问题
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保税区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目前保税区与港口分离,口岸功能受到限制,实践中并未实现深层次的整合。保税港区在物理形式上合一后,在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上依旧没有完全的“合一”。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单纯适用现有“港”或“区”的管理办法,将港口作业、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相互隔离。必将影响保税港区“区港一体”优势的有效发挥。从而港口功能优势未能得到发挥,口岸功能受到限制,在政策叠加的优势以及管理的高效难以真正形成,削弱其整体的竞争力。因为建设国际枢纽港不仅是为了进行货物装卸,不仅是为了吞吐量,而是要促使货物在港口地区留下来进行加工服务,保证货物增值,促进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大家所说“第三代港口”的概念,正是保税港区发展初期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和大力培植的。建议将保税港区“三合一”政策加以具体化和规范化,将现在政策优势和口岸优势有机结合,形成共同优势,打造和推动保税港区的“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整体优势。改变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有多种形态,在功能、政策、监管模式上既有区别又相互交叉,过于强调专业化的结果,就导致了功能和资源利用的单一化、分散化的现象。
(二)促进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问题
保税港区是沟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既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也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架起便捷的桥梁,促进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等的发展。从保税港区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除物流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外,出口加工和贸易功能在保税港区的集聚速度都比较缓慢。我国保税港区发展转口贸易的初衷未能实现,保税区的口岸贸易、转口贸易、出口仓储等产业的功能未能发挥出来。区港之间不能相互延伸和结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超高速增长,但是保税港区项目入驻和业务发展的速度相对却缓慢的多。致使港口的整体通关环境和物流程序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尤其是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近阶段正处于出口加工政策的持续调整期,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延缓了出口加工企业在特殊监管区投资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进出口经营权和分销权的逐渐放开,贸易公司在特殊监管区集聚的独特政策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导致了保税港区在发展初期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现状。要借鉴国外自由港港区一体化的运作方式与先进经验,依托港口优势和保税优势,参与国际物流经营商合作,发展流通加工和国际配送等业务。促使我国保税港区由开发建设阶段逐步过渡到产业集聚和功能拓展阶段,促进保税产业集群形成。力争使我国保税港区在外贸经济发展中真正起到降低物流成本、业务灵活性和通关效率等方面诸多的比较优势是我们保税港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三)创新保税港区的监管流程
我国设立保税区并不只是看它可以创造多少经济效益,重要的是发挥在对外贸易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但是现行的我国国际海运法规、外贸结汇、退税政策、转关管理还不利于保税港区建设。在我国保税区内,目前还不允许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而仓储、展示、分拨、配送、运输等物流功能则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保税港区在海关管理上能否真正做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实现“货物进出自由”的关键。建议海关进行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将监管重点放在“二线”(即自由区与非自由区之间的隔离线)卡口上,海关设在区外办公,加强巡察,一般不入区查验货物;货物人区向计算机备案,出区核销,真正做到了货物入区自由,生产经营自由。创建效率高、成本低、宽松便捷的快速通关监管环境。其次,强化保税港区带动区域经济效应。保税港区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域,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区域。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既要重视保税港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国际中转等方面的经济绩效,也要关注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各保税港区管理当局应积极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动为腹地利用保税港区创造有利条件。再次,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以点带面,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政策叠加工作。实行与国际通行的金融政策,开办离岸金融业务,逐步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外汇自由进出,实行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换和支付。最后,政策落地和规范监管方面,体现保税港区优势和特色的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先报关、后进港”、“属地报关,口岸放行”、进出境货物试行电子备案、“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等报关流程以及入港区货物“一次移箱”查验流程等创新性监管模式。建设功能完善、政策宽松、运行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开放的,逐步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综合贸易港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进出口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