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社会实践活动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并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对策
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基础知识体系和文化课程成绩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知识素养和认知水平。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很好的结合[1]。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强二者的融合,使核心价值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践行、检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活动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是指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带领和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实践中去。这是促使高职学生了解社会、历练本领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高职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贡献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深化理性认同
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实践,也是认知得以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通过实践得到知识,再把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从而进一步提高认知,学生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内心的认同感。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身心的体验感悟,学生才能够认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才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价值观念中存在错误的、肤浅的、偏颇的内容,从而破解困惑,树立起正确的理想追求。
(二)有利于加强情感认同
情感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反映,同时又能够强化理性,调节自身的行为。以情感为导向的价值观教育,比以理论为导向的教育更容易获得认可,它使人更加倾向于接受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体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激发的友爱、爱民、爱国之情,使其深深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这是因为,只有在实践中,诚实的品质、友爱的情感、公平的环境、自由和谐的关系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其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动力。
(三)有利于行为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取得被教育者的行为认同。在理性与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度融入其内心世界,化为其行为准则,在行为中,必然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衡量自己的思想、言论与行为,从而不断反思反省,使自己的行为始终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学生切身体会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被肯定、褒奖,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被反对,被批判,这就使他们更加清晰地明确自己的价值选择,从而在实践中身体力行[2]。
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利于强化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用,要把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及学生实践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强化其知行合一的能力。
(一)争取社会多方力量支持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作为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德育目标任务,构建科学完善的德育体系。要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形成连续性、不断深化的教育链条,形成实践育人的社会体系。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机构参与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创造空间,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场所、资金、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二)构建高职院校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要重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变传统社会实践活动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不足。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确立、活动设计、规划实施和活动评价等因素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去。要学习和吸收社会实践活动的先进经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开发与设计,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在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与切入点[3]。其次,对社会实践活动课堂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开设社会实践指导课程,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专业性的指导与理论的支持。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价值观的引领,改善组织管理模式并改进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中架起桥梁,使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了解、认知、培育、践行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再次,为学生打造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通过独立建设、合作建设等方式,使学生有足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职业生活规划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
1.科学设计活动主题
在活动的主题设计中,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紧密结合。开展爱国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系国运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开展形势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不受复杂信息的干扰,从实践中认清国体、政体的正确性、科学性与必要性,进一步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开展道德素质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为“镜”,使学生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进行思想反思,摒弃思想中错误的、偏颇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2.强化活动指导
在活动立项中加强指导,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可行性与效率性,把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作立项的重要依据。加强理论指导,从思想动员、行为规范、成果取得等方面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来开展指导教育。
3.开展典型教育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强、活动质量高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对这些项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从设计活动、安排人员、筹措资金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批质量高、效果好、影响力强的品牌项目。
4.加强宣传与引导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引导团队和个人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总结中提升,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活动辐射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5.注重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核,而且此类活动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四)努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高职学生,同时,他们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价值观念得到了检验,也深入了解了社会,积累了社会阅历,把思想意识与实践效果紧密联系起来。这对学生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要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的目标和践行的准则,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时代脉搏,体会民生百态,反思人生得失,践行正确的价值准则,努力成长为有益于社会、国家和人民的人。
三、结束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要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来实现。其理论层面的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教育活动来实现;而实践层面的教育,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实际上,每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也是一体的两面。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社会化为视角的教育活动,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其内在原因在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最终的目的是参与和融入学生内心的价值构建,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又无一不是与社会实践互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分析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并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必要的,又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张清.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1):129-130.
篇2
[关键词]高校;智慧校园;机制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72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1
1 高校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的区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智慧校园还有其他方面的延伸,虽然当前只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延伸的前提下,更多的智慧应将被逐步激发出来。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存在基础,数字化校园主要涉及的方面有:有线、无线网络建设、硬件环境和应用系统建设。智慧校园是以校园的数字化建设为基础,但在本质上要高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比如,在一卡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学生使用校园卡进入到宿舍和机房等场地,这些应用就是校园数字化建设领域。如果通过一卡通系统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判断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甚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预警,就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范畴。
2 智慧校园的保障机制
2.1 建立组织保障机构
首先,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领导重视是建设的关键要素。学校主要领导对于智慧校园建设是否重视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自上而下的建立健全信息化领导体制,可以让各个部门加大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各个部门工作责任心,能将信息化建设成为校园建设的关键议题,这些都是推进智慧校园的核心动力。其次,为让智慧校园的建设更为高效,应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发挥专家技术优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由于专家指导组的成员有智慧校园建设经验,他们能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智慧校园建设协助组,该小组主要牵头是有校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职责是要协调整个智慧校园的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与智慧校园的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校园与各个部门间的内部协调和沟通,并将项目做好细节分解,这样便于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2.2 建立专项经费的保障机制
持续的经费投入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保障。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有大量的经费投入,但目前为止没有相关的法律对信息化专项经费进行制度保障,导致高校智慧校园的经费还存在较大缺口。高校要建立良好的经费保障机制,不但要明确经费的来源和支配权利,更能让智慧校园的建设处于稳健发展态势。
当然,智慧校园的建设经费来源可以有多个途径。很多高校在经费保障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如,某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一项“一卡通”子项目是与当地的银行进行合作,银行在建设初期进行158万元投资,校方40万元投资。在三年投资完成后,银行需要考虑项目评估标准并对项目状况进行综合考评,并认为该项投资投入资金比较少,但是见效比较快,在综合测评后决定追加160万的投资,用以升级“一卡通”系统。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
为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智慧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学校需制定各类不同的形式的激励政策。除了对教师给予奖励,甚至可以对学生给予经费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需求,献计献策。这样才能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发挥作用。通常,激励制度可以划分为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学校制定的激励政策。学校为提升信息化水平,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制订奖励政策:①表彰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团体,然后通过精神奖励予以封号和表彰,并将这些评比成绩纳入到年终学校考核中,职工的晋升也应以此为标准;②将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信息化水平列入考察范围内,要求为员工搭建各类不同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样可以将信息化培训纳入到员工年度工作重点内,通过短期的信息培训和研讨,提升信息岗位素养人员专业能力提升;③开展智慧校园的专项研究,通过鼓励教职员工探索和钻研智慧校园的建设作用,推进科研项目的发展,这样能倾斜校科研经费,并奖励其中比较优秀的科研成果。
3 结 语
保障机制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各种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进而提升管理的效率,让其覆盖面不断加大,执行能力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将保障机制形成制度,直接运用到智慧校园的具体实践中。本文只讨论了部分保障机制,随着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障机制一定会日益完善,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 “智慧校园”的概念。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智慧校园具有三个核心特征: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提出的智慧校园概念则主要将“利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融合,最终实现对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作为智慧校园的概念核心。
朝阳区在实践智慧校园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首先,建设智慧校园,在物理层面上教室的形态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这是由于未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少,以学生自学为主导研究性学习甚至颠倒课堂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学习模式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研究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习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掌握成为教育的新目标。
其次,智慧校园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相对完整、全面的记录,并应当能够智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从而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智慧校园中的教师和学生习惯于信息化的学习和工作模式,从而使得所有数据与资源能够被自然地采集而非被动地录入到系统中,信息化的使用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与工作习惯。
再次,智慧校园应当在时空上继数字校园概念之后进一步进行拓展,利用包括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技术,将学校服务推送到学生、家长身边,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结合,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辅助教育,在根本上摆脱目前技术进步领先于教育的现状。
基于上述三点,北京市朝阳区将通过在现有数字校园学校中选择使用效果较好,校长有意愿、有想法推进信息化与教育工作的学校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工作。在智慧校园试点工作的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智慧教室的建设作为智慧校园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第一,随着平板触控电脑的推出与快速普及,集成平板电脑的智慧课桌将取代学生的传统课桌。第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于教室内部的温度、湿度、亮度自动调节,从而保障教室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适宜学习。第三,在教室的物理摆放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群体流与研究型学习的需求,以团队合作模式开展学习为主要形式。第四,包括远程视频互联、高速有线与无线网络的提供将作为像水电一样的必要基础设施出现在教室中。
其次,作为智慧校园的中枢与大脑,由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基础发展而来的智慧校园系统,不但能够实现相对基础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更应该利用各类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教育参与者进行反馈,实现如按照教师所教年级、学科以及教学进度提供资源推送服务,并按照教师对于资源的使用习惯、不同用户的教学习惯,在后续过程中更加精准地完成教学资源的推送服务。对于学生,则通过对包括学生各类测验等获得的数据与知识点对照分析,自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针对性强的练习试题。按照家长所关心的不同方面,在将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的同时,还能够基于海量数据关联分析,就学生有关表现可能出现的后期影响提供提示与解决建议。
最后,作为智慧校园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他们都需要适应新的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要利用包括在线学习在内的全新学习手段,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将知识还原为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掌握程度,实现学而不忘的效果。这些方式的转变,将各项工作都基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类应用实现,各类数据、生成性资源被自然地记录到智慧校园系统中,从而在将来为准确地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类问题的相关性提供海量数据。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智慧校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17-04
【作者简介】谢传兵,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13)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
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O、管理与应用水平,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于2016年年初,在全国首次以政府部门文件的方式提出推进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该文件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全省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并从内涵解释的角度给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发展要求:在特征状态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育人效果方面,要提高职业学校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再造管理流程,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在事业发展方面,要以智慧化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这样的一个文件给出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和系列要求,至于智慧校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以及建设实践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依然需要具体研究和落实。本文试就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几个本质问题进行探讨。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概念分析
(一)概念的提出
在国内,第一个提出“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是浙江大学。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要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值得赞誉的是,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初,就从技术服务的角度提出了智慧校园与传统物理校园和数字校园在功能与服务效果上的不同,这个概念的内涵既界定了作为特殊状态的“校园”本质,也界定了技术学视野下“智慧”的基本特征。其“整合”的特征,既包含了“智慧校园”必须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化特征,也明确了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智慧化的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其后,从2011年至今,有很多高校也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在内涵解释与现象描述上,更多地侧重于从技术角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智慧”的性质
对于智慧校园的“智慧”,学者及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多有不同的理解,最终导致对“智慧校园”的多重理解。黄荣怀等提出的“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具有较高的共识性,认为智慧校园(Smart Campus)应具有以下特征: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
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很多人都从Smart Campus或者从Intelligent Campus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其本质特征是一种“智能化”,基于这种理解的智慧校园建设行动,更多地侧重于技术本身的发展,从而忽视学校发展中的人的核心地位和思想理念的变革,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定位为对技术系统的升级与应用。对智慧校园的这种理解本身并没有错误,但这肯定只是一个侧面,没有对智慧校园进行更为宏观的、整体的理解。
也有人认为,智慧校园应该更加强调Wisdom(智慧性),认为“Smart Campus”过于侧重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和网络的发展,因为最早这个概念就是从网络发展提出来的,而“Wisdom Campus”比较侧重于校园建设更深层次的、更长远的Smart,更加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思考、规划和相关的举措。这种理解对于放眼未来而言极具方向与引领意义,但对于当下的建设推进来说,系统性要求更高,执行难度更大。
(三)“智慧”的意义
基于这个时代的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在宗旨上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核心;在目标上以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在技术上以多种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在功能上有效支持教育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从数字校园发展到智慧校园,不仅仅是概念与形态的变化,更是一种基本性质的转变。相对而言,智慧校园更加强调多种校园服务的融合与创新。所以我们对智慧校园应该有新的认识,不能把它等同于数字校园,也不能硬给普通数字校园贴上智慧校园的标签。讨论智慧校园的概念问题,是智慧校园建设初期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通过概念的讨论,来明晰在这个时代提出职业学校智慧校园的意义和内涵所在,讨论概念及其背后的意义与内涵,是通过复杂的思考来引导简单的行动。把智慧校园的要求说得太低了,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把智慧校园的要求设计太高太远了,更容易让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误导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向。如果偏离了职业学校现状与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有可能导致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智慧校园发展误入歧途,走进一个“沉没资本”的陷阱。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任务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应该是革命性的,这在相关文件中早有论述。但这种影响,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互动、交互和生成的。其中职业教育自身的革命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互动性,将会成为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的一种显性特征。因为强调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思路与路径的变革,所以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融合、创新,将会是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难点。
从通常的理解出发,智慧校园(其实在此处理解为“智慧学校”也许更有启发意义)包括很多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或者说由很多具体的功能模块组成,例如智慧教室(课堂)、智慧(虚拟)实训室、智慧校企通、智慧节能等。对于现阶段的职业学校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改革师生关系、校企关系、产学关系。
在师生关系上,要从根本上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整合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就是要研究和尝试怎么构建无缝学习平台(如“人人通”等),本质上是将单一的物理学习空间转变为物理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并存,使教师、学生能基于“学习网络”开展学习。把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等顺畅地连接起来,用一些成熟的、稳定的、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技术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同时空之间的充分互动,真正形成学习的网络。“学习网络”一方面是使用网络来支持学习,另一方面是建立学习中的网络。连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创建连接和发展网络,知识存在于这个网状结构中,设计合理的网络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正式、非正式学习环境一方面支持学习者基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支持学习者建立网络连接,通过不断优化内外网络,促进个体学习发展。
在校企关系上,就是要立足产教融合的理念,改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效果。基于网络平台重新设计校企合作的途径与项目,让校企合作的成本降下来,使得校企合作更为简化、易行,共享学习资源、共建研发与培训项目、共生教育与生产智慧。在职业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中,各个领域和侧面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是最核心的要求,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空间、途径与成效,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学校智慧校园。
在产学关系上,探索有效的途径,基于多角度、多功能的校企合作平台,将生产与学习相互融合起来,这是智慧校园建设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的物理环境下,学校无论如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都不可能完全解决大面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问题。因为各类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学校硬件环境的投入更是有限的,无论哪个方面都无法解决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问题。要利用虚拟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共同建立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场景、虚拟生产、虚拟岗位等,与物理空间的实训环境共同构成生产与学习的融合环境。
当然,对于不同的职业学校而言,其办学定位与专业特色各有不同,全面建设智慧校园与形成特色专长以解决学校发展的全面问题与特殊问题一样重要。最为可行的办法是强化顶层设计,基础设施整体建设,重要项目分步实施。在推进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构建统一的技术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顶层设计,寻求系统整合方案。要确定有限目标,分步骤实施,考虑不同建设项目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特点,制订合理的分步实施计划。
三、智慧校园的技术支持
与过度强调智慧校园的技术方案一样,过度强调学校核心业务发展目标而回避技术支持的系统性也是一种固执己见。因为智慧校园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结合体。
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团队)曾经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化,提炼出智慧校园环境的十大特征:第一,位置感知:感知学习者的物理位置。第二,情境感知:探测学习者在不同场景以及他与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什么。第三,社会感知:感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互操作性:不同学习资源、服务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第五,无缝连接:在任何设备进行任何连接时,提供持续的服务会话。第六,适应性:根据个人学习偏好和需求推送最合适的学习资源。第七,泛在性:随时随处通过与环境互动获得感兴趣的学习资源。第八,全程记录:记录学习历史数据,便于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建议以及推送相应的服务。第九,自然交互:利用多种感官及肢体语言开展人机互动,如语音、姿势、表情识别。第十,深度参与:沉浸于技术丰富环境中开展多向互动,获得平常难以企及的体验。这一提炼,既涵盖了智慧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与生活现象,也内在地包含着一系列整合的技术应用。
这些现象的背后,主要由三层技术架构:第一层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其核心是对网络中服务器功能进行虚拟化,实现提升性能、横向扩展、分布结构却能够减少成本和能耗的目标;第二层是雾计算(Fog Computing),即把应用终端进行虚拟化,能够真正解决不同终端设计独立的信息格式的交换问题;第三层是群计算(Swarm Computing),与物联传感技术相关,在物理环境中安装很多联网的传感器,运用新颖的求解优化组合问题的模拟进化算法,具有典型的群体智能的特性。从未来(已经到来)的发展趋势看,在网络服务器功能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虚拟化、终端功能通过雾计算技术实现虚拟化的基础上,网络中的交换机、路由器功能也将逐步实现虚拟化,亦即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例如:I Campus。基于以上技g的智慧校园,其技术实现的维度可以归结为:科学的决策系统、实时的控制系统、泛在的互联系统、便捷的服务系统、面向服务的计算系统、透彻的感知系统。
以上的技术问题,并不可能甚至也并不要求在学校层面上去系统解决,但忽视这些问题显然会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产生短视甚至是盲目的行动。智慧校园概念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而这些技术隐含着高成本、高投入的必然。支持智慧校园形成与运行的技术要求,必然包括网络先进、业务智能和大数据,完全的自我经费投入或技术投入。无论学校的经费如何充足(其实统计数据证明当前职业学校的经费并不充足)都难以满足,何况整体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较长、成熟案例非常少、建设与成效显现的风险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技术支持的问题更为必要,至少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进程中,必须规划设计与系统解决好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强调基于基本应用与特色创新,强调技术选择的成本与收益,强调技术共享与边际效益,在建设进程中不断立足新技术来强化应用与实用,提高智慧校园建设的功能性、可控性、持续性与成功率。
四、智慧校园建设的特色要求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适应需求、产教融合是最根本的育人特征,人才培养的不同决定了智慧校园建设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服务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特别是适应“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战略需求,就必须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实践变革。新的产业发展是建立于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融合、3D数字制造技术、能源互联网、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虚拟化生活等组合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需求不仅给中国也给全球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因为这种产业与技术发展到最后,实际上是一场“人的革命”,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分享、和谐,更重要的是要求具备驾驭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人才,以及能研发或者应用更加智能的、生命的、个性的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创新与应用型人才。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将面临更多非传统领域的挑战。智慧校园在发展的生成过程中就已经先后以网络教育、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等新型教育模式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培养时间和空间概念,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随着职业教育需求与目标的发展,其建设必须以更远更高的视野来考量: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元化格局,构建起互联网平台上的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一体的交互式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而这将成为引领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特色甚至是本质要求。
这一本质要求包含着加快学校观念的转变:从“学校”到“社会”(在特殊的背景下也可狭义定义为企业)。职业教育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连同其他类型的学校时常被隐喻成“工厂”。回到根本上看或者说站在教育的理想中看,学校的本质是每一个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和空间,最本质的取向是学习、生活与发展的共同体。正如杰里米・里夫金所说:“虽然专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过渡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那就本末倒置。”教育学正在发生“由教向不教”的覆性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更包含着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教”到“学”的转变。
就教育和学习本身而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和学习行为上,也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和学习的基本制度与结构上,而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理解。或者说,构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将成为学校乃至于整个社会的重要任务。不管是哪一类哪一级的教育或学习,都不再是你花了12年左右的时间勉强忍受,然后在18或22岁时欣慰结束的那种枯燥乏味的活动。在21世纪,学习是人类的根本。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那么这个世纪将会被称为“学习的世纪”。
篇5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体系和制订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环节。优化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可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现状及其他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势,对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达到稳定教学秩序及规范学生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
智慧校园;信息化;学籍管理
0引言
学籍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从入学时的资格、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毕业资格等所有过程的一种立体的、动态的管理[1]。学生只要按规定取得了高校学籍,就可以获得该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可以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按学校规定修满学分后获得学历证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注册、复学、休学、退学、转学等学籍异动管理,还包括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考试成绩管理、学业预警、毕业资格审核等程序。智慧校园理念的正式提出源自2010年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议题,是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智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特征: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感知的接口[2]。
1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籍管理系统不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学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强,传统的手工操作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学籍管理的要求。为了满足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学籍管理教学系统来代替,然而各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学籍管理教学系统的层次与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教学系统的功能极不完善,有的系统从不同的模块出来的数据不一致,比如,学生登录查分系统查出来的成绩是及格的,而学籍管理人员从成绩管理模块查出来的成绩与学生看到的分数不同,需要从多个模块去复核,导致学籍管理系统并没真正实现系统化的功能,这些问题不仅减弱了一个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对学生的利益也会造成危害,导致部分学生因系统中信息出错而推迟毕业。
1.2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了解渠道不畅通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关的学籍管理制度,但是存在不够完善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总是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想到去补订相关的制度或者管理办法;有些高职院校虽制订了相关的制度或者管理办法,但却不按制度办事,执行的力度差,导致好的制度并不能落到实处。另外,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渠道不畅通,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情况调查表所调查的150个学生可以看出,只有8%的学生对学籍管理非常了解,45%的学生比较了解,有近一半的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只知道一点或完全不了解。
1.3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稳定性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学籍管理人员的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为10%,本科学历所占的比例为74%,硕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为16%,大部分学籍管理人员的学历处于本科水平。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学历及技能水平没太多要求,且思想上不重视,也没有为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外出考察、培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导致学籍管理队伍的素质及水平很难有一个新的突破。学籍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细致具体、烦琐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处理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籍管理人员因承受不起巨大的工作压力,加上待遇不高,所以学籍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更换频繁,增加了重复工作的比例,严重影响学籍管理质量的提升[3]。
1.4学籍管理的现代化技术运用没有步入正轨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籍管理人员是计算机专业的所占比例为9%,计算机相关专业所占的比例为14%,非计算机专业所占的比例为77%,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籍管理人员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刚刚采用智慧校园信息化技术进行学籍管理,初步使用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于业务流程不熟悉,管理平台的功能不能运用自如,所以不能充分发挥高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应有的作用[4],而且高职院校各学籍管理成员对于现代化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些都会严重阻碍整体现代化管理进程的推动进度,还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受传统方法的影响,也受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的限制,一定时期内很难从传统的管理方法中走出来,再加上不同高职院校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完全一样,即使大家有一起交流的机会,交流起来也会很困难。
2高职院校的新发展对学籍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进行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工作,新的形势对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1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急剧增加了学籍管理的工作量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来说,2012年招生人数为4588人,2013年招生人数为5548人,2014年招生人数为5325人,2015年招生人数为6778人,近四年招生人数增加了32.26%,并且报到率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计有1321所高职院校具有招生资格,而且在校生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伴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数量还会继续增长,构成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表明,最近几年,高职院校规模还在不断增长,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学生数量的扩大,学籍管理的工作量也会越来越多,学籍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及教育部门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增加了学籍管理的难度
新形势下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发展成围绕高职教育这个中心,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高职院校除了强调公共课,更为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把这些方面的能力量化并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学生必须修完的学分。在转变人才培养制度的同时,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实践水平得到提升,但另一方面使得以往一直重视理论课程考核的评测系统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导致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对学籍管理的综合水平及工作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2.3学籍管理工作需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向个性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在当今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观念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想转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专业的选择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生的需求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矛盾相对突出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对专业的选择权仍然受到诸多限制。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转专业规定》具有以下情形者,不能申请转专业: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免试入学的学生;休学、保留学籍等学籍状况不正常的;在校期间已有一次转专业经历的;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各院系转专业学生统计图也可以看出,由于受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最后实现转专业愿望的学生数是很少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他们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发展[5]。
2.4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融入其中
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近几年已取得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自身也加大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较多的缺陷,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整体目标不明确,影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统筹兼顾,各职能机构与各院系在信息化建设上自立门户,教务处、图书馆、科技处、财务处、学生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的院系也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因为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不同,数据标准也不一样,导致在各高职院校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但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且还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去,以致极大地制约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陈旧的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摸索新的方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推动学籍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智慧校园信息化的学籍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为了满足高职院校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满足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改进建议。
3.1充分掌握并利用学籍管理教学系统,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功能
为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早在2007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就与IBM公司共同研讨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2014年6月4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IBM公司合作,正式启动了智慧校园顶层设计项目;2015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IT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建成支撑智慧校园IT基础架构体系。现阶段一部分高职院校正在建或已组建的智慧校园信息化系统,覆盖有特色的教书育人制度、便捷的办公制度、实用的科研制度及时尚的娱乐制度,而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给大家创造一个“平安和谐型、服务便捷型、绿色节能型、科学决策型”的大学校园。目前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在结构上并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只是局部的点的应用。所以在不影响学校现有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下,怎样把云计算、互联网融入到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当中,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3.2制定适合各高职院校实际的学籍管理制度
每个高职院校必须参照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制定出符合各自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部门在严格执行规定的同时,结合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及执行过程中的反馈情况,对原来的学籍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大胆创新,把社会的利益与学生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
3.3加强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素质,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各高职院校要提升学籍管理人员技能,定期进行培训,让学籍管理人员了解并熟悉学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将这些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达给学生。除此,还需提高计算机信息软件的实操能力、分析及统计能力。各高职院校要经常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到知名高职院校考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技能。还需给学籍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帮助学籍管理人员提升素质及技能[5]。对于工作突出的人员,不仅要从物质上进行奖励,还要从职业生涯的发展上提供通道,在职称晋升上提供机会,切实提高学籍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及创造性。各高职院校要配备充足的学籍管理人员,强化信息管理手段,优化年龄结构,打造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籍管理队伍,使各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
3.4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学籍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各高职院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程度和起点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很大程度提高学籍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各高职院校要更新观念,从传统的管理制度中走出来。而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做好高职院校上下包括老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思想的教育,确保步调一致,不然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仍然很难全面提高效率。
4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大趋势,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校园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建设需要根据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统筹规划,不断完善,保证各系统之间能够无缝对接,使得校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确保学生学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减少了学籍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避免了数据录入的人为误差,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及科学化,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智慧校园信息化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是各高职院校长期而又与时俱进的任务。
作者:李元爱 袁华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立杰.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J].职业教育,2011(2):165-166.
[2]陈明选,徐旸.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61-65.
[3]张素英.高校学籍管理若干问题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1(9):197-200.
篇6
关键词:智慧城市;感知基础层;网络中间层;智慧应用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一、引言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世界各个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到新一轮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中。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什么是智慧城市这个看似简单但又非常关键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厘清。也就是说厘清智慧城市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认清智慧城市的本质就可以防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盲目性,从而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可行性。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创新构想,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借鉴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验。2009年,国家总理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标志“智慧城市”的研究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从2010年开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进入了研究者视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海浦东新区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2010年,《中国智慧城市(镇)建设行动纲要(建议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制定完成,提出未来5年发展100个智慧城市(镇)、200个智慧城区示范区的建设构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创新点和有力支撑。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北京大学朱跃生教授认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胡宝钢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对于城市发展过程的集成和复合,即智慧城市是对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互联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五个阶段的集成和复合。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智慧城市的“智”指智能化、自动化,是城市的智商;“慧”指灵性、人文化、创造力,是城市的情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人类城市建设的延续,是从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一直到数字城市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特征是以传感器、物联网、高速无线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精细、准确、可靠的传感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为传感经络,以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智能技术等为神经中枢,以智慧经济、智慧产业、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总之,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更高阶段。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
(一)全面感知
更全面更加透彻的感知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够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要想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传感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是关键,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是基础,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
(二)可靠传递
在广泛的联接基础上形成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融合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可靠传递。基于广泛联结的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来源的基础,广泛联结如同智慧城市的“经络”,而可靠传递如同智慧城市传递来自外界的准确“刺激”信息,是智慧城市对外界信息的准确通信。
(三)智能处理
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计算的智能处理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和标志,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关键点。
(四)人性化管理与服务
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即城市像人一样也有灵性也有智慧。当城市的运行建立在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递以及智能的处理的基础之上时,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智慧城市。
四、智慧城市的要素构成
(一)智慧城市的“躯体”:感知基础层
感知基础层是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如图1所示)。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感知基础层的功能是收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含各种物理信息量、坐标信息、身份信息、声音、视频数据等,感知基础层成了决定物品是否能感知、能说话的前提条件。数据采集与执行主要是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身份识别以及其他信息采集技术,对物品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互联网、通信网等数据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感知基础层使整个城市有了“躯体”和“感觉器官”,整个城市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各种控制命令。
(二)智慧城市的“经络”:网络中间层
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的“经络”,即信息传导系统。它将完成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范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通过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递,把信息安全、快捷、可靠的送到城市的各个地方,使物体自己之间能远距离、跨领域通信,从而实现城市之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中间层形成了智慧城市的“经络”,“经络”的形成使信息传递有了通道,智慧城市中可靠的传递是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强大的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可靠传递的保证。
(三)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
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等功能,智慧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控制层、决策层。物联网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人,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涉及到当今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等。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使城市具有了灵性,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化和创造力。
五、结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掀起,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已成必然,各级政府已经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新一轮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推动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弄清楚智慧城市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要素,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充分借鉴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结合各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探讨出一条可行之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城市特色:建绿色、泛在和协同的智慧城市[N].文汇报,2011,12
[2]张毅,唐红.物联网综述[J].数字通信,2010,8
[3]马文刚.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的DNA[J].上海信息化, 2011,3
[4]谢昕.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信息化,2012,1
[5]张永民,杜忠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2
[6]本.物联网综述(1)[J].有线电视技术,2011,1
[7]胡宝钢.什么是智慧城市?[EB/OL]. 省略/Group/Topic/60724/
[8]国脉互联:中国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本质特征[EB/OL].finance.省略/a/20110303/005226.htm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智慧教育;基础教育;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2-0071-03
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一文中提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与智慧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如下弊端:首先,注重教师直接讲授,学习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听众的角色。课堂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思考以及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以课本为主,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闭塞。
而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旨在培养智慧型与创新型人才;技术作用是技术变革教育,改变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核心技术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根据教育教学应用建设配套环境、资源和队伍;学习资源为动态生成、持续进化、开放建设的MOOCs、微课、移动课件、电子教材与可进化的内容库;学习方式为泛在学习、云学习、无缝学习;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在线开放教学、深度互动教学、智能教学。这就使传统的学习者从书本走向实践,走进生活。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
1.智慧教育有利于转换学习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跟上教师的思路,做到一堂课结束后能够掌握及应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而在小学智慧教育中,则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发学与教方式的深层变革,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实施智慧教育能将信息化理念更多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逐渐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教学生”,才能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结合多种信息资源,使用各种样式的课件和教学软件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2.智慧教育促进优化课堂结构
智慧教育强调的是开放式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等)的学习时空环境,以开放的视野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地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必定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有着积极影响,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智慧运用扩大化。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将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结构化、富媒体化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在个体建构或群体参与下获取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这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既方便了教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优化课堂结构的作用。
3.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
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大脑结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今的学生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数字世界中,与数字移民相比,更习惯于快速地接受信息,喜欢多任务处理和随机进入,爱好及时反馈和强化,偏爱做中学而非听中学。因此,通过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学习能在学习者身上有效地发生。
其关键在于学习者如何学会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服务型人才,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等方式,发现更多富有真实感的学习内容,而不再局限于课本,这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智慧。
4.智慧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
智慧教育在推行和实施方面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待新事物能够产生自我看法与独到见解。智慧教育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化情境,使其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来源,随着3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计算机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或情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时间等情况制订各种不同的学习计划,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这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难以把握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能力
学习本身是以学习者为主的活动,需要他们激活情感动力系统、投入认知并专注于意动和实践。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适应性和实践性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或者已经习惯了传统授受主义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组织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要能学会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并在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采取正确行动。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情绪管理仍需要教师参与,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花费在电视媒体或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更多。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登录其他网站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等,这反映了父母监控和限制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比较低。有研究表明,由于引导和监控的缺失,计算机、手机等信息设备更多地用于娱乐和消遣。因此,培养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养成善用技术的习惯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的做法仍有待完善。
3.教师针对智慧课程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在智慧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交互。每门学科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学科特点,在智慧课堂中,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只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配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教师如何针对具体学科设计出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智慧课程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发展新对策
1.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基础教育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产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用户观念的转变、网络应用的普及、学习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均是其发展的动因。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不同的创造潜能,所以教师在掌握核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智慧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而在学习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应适当提升学习内容的交互性,改善用户体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在智慧课堂中,不同的学科教师要对具体学科课程进行学情分析,选择适合自身的讲授形式来传授新知。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为落脚点,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成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尽量开发出与具体学科教学相关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使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得到质的跨越。
3.建设未来校园、未来教室,实现资源共享
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的校园和教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场景进行互动体验。在这样的校园和教室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开展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试点示范工作。
同时,发展云计算技术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地中小学应顺应云服务模式的发展,改变传统中小学机房分散建设的局面,实现班班通、校校通,基于教育云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结语
在现代社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只有让学生尽早地在智慧教育的模式下成长和发展,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究,2012(12):5-13.
[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教育研究,2015(11).
[3]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0-13.
[4]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5]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
[6]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篇8
关键词:电子班牌;优化策略;智慧校园;德育管理
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对智慧环境下的智慧教室建设明确提出:每个教室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高中配备电子班牌、选课系统[1]。《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估细则(试行)》中对教室环境的评估指标是:每个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高中还应配有班级信息系统,能实现学生考勤管理、选课走班管理、电子课表、信息等功能[2]。伴随着江苏省和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交互式电子班牌系统逐步在南京市的学校推开,并成为校园装备常态项目。装备学段从高中逐步向初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安装电子班牌的积极性超过高中学校,甚至有幼儿园也开始安装电子班牌。
一、使用现状
笔者就电子班牌在学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上百所已经安装电子班牌的学校填写了问卷。通过调研,笔者对于南京学校电子班牌的使用现状有了初步了解。
1.电子班牌的功能定位明确
智慧校园评估指标将电子班牌的功能定位为“班级信息系统,能实现学生考勤管理、选课走班管理、电子课表、信息等功能”。调研中,针对“学校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什么功能”进行提问,按照频率从高到低,得出排名前五项的功能依次为:文化宣传、德育管理与常规分考核、教学资源推送、学生考勤(含访客与宿管)、家校互动。选课走班管理未进入调查的前五,这与参与调研对象不局限在高中有关,也可以看出选课走班目前在南京地区高中尚未全面推开。电子班牌明确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在校园内安装位置相对集中。超过95%的电子班牌安装在教室与各专用教室门口,少量安装在教室内部。安装位置排第二的是楼道公共区域,这与学校文化宣传功能定位匹配。少数学校将电子班牌安装在学校或宿舍主出入口,说明这些学校尝试利用电子班牌进行学生考勤与校园安全管理。
2.电子班牌品牌多元
从参与调研的已安装电子班牌的学校情况看,电子班牌涉及品牌近十种,每个品牌分布的学校数量相对均衡,未出现一两个品牌相对强势的局面,而是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还有15%的调研学校教师不清楚学校电子班牌的品牌,说明电子班牌的品牌意识与宣传较弱。
3.电子班牌应用满意度低
参与调研的学校在对“您觉得学校配备的电子班牌功能达到了您的预期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满意的超过50%,选择不满意的接近50%,甚至有教师直言“实用性不大,浪费资源”。这一满意度似乎低得不正常,再一细究又觉得符合实情,下文详述。
二、现状分析与思考
结合调研问卷中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电子班牌装备到校后,未达预期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
1.稳定性欠佳
电子班牌的硬件稳定性欠佳,对于室外安装环境与安装位置缺少统筹考虑。阳光直射时,显示屏上几乎什么也看不清;而雨天湿气较重时,屏幕表层又会起雾凝露。此外,软件升级的兼容性与硬件的匹配性需要完善,升级后容易出现系统运行不正常的现象,数据也经常无法同步。
2.个性化欠缺
电子班牌的功能设计模块化,缺乏操作简便性,需要根据学校的操作习惯调整操作步骤。实际部署后,发现功能呈现与预期效果有差距,大众化的功能与学校的个性化流程不匹配。企业应在按模板统一部署后,再根据学校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需要有一定的磨合周期和开发周期,且需要付出较大的研发成本与时间成本。
3.开放度不足
电子班牌每学年都需要进行初始化设置,与校园其他应用数据之间缺少底层数据沟通,每一个工作流程都需要与其他应用之间对接,接口的开放度与标准化是对电子班牌系统的又一个考验。数据不流通,将会使电子班牌的使用形成一个新的数据孤岛。
4.智能化不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班牌的管理与应用还是以PC端管理为主,因此,应强化在移动端或手机端的应用和管理,让教师能用手机完成各项功能的推送,使其无论是否在校园内都可以灵活地管理和信息。
5.互动性不强
班牌系统与其他资源平台或者内容平台缺少有效沟通,使得与电子班牌适配的优质资源的推送缺少学生个性化数据基础,师生与电子班牌之间缺少互动,久而久之,电子班牌就只能是一个校园文化宣传的展示终端。在缺少交互的情况下,电子班牌的效能无法释放。
三、优化策略
基于目前已经装备电子班牌的上百所学校现状,与学校一起研究,拟对电子班牌的装备方案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强化服务常态机制保障正常使用
在“为进一步完善电子班牌的应用,学校还需要哪些服务?”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超过80%的学校希望企业“不定期地到校维护”。这一数据反映出电子班牌配备到校后,企业的常态服务机制尚未形成。接近80%的学校希望企业配合完成“每学年开学初的数据初始化”。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开学初的数据初始化无法完成,师生在开学时无法形成规范的应用习惯,学校就很难利用电子班牌做好各项管理。窗口期一旦错过,应用再深化推广就缺失了最佳时机。企业的常态服务与保障机制,能确保电子班牌软硬件的正常使用。适时的保障服务,可确保电子班牌的使用有数据支撑。“有数据,才智慧。”电子班牌只有在有效数据支撑和软硬件正常运行支持下,才能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创设应用刚性需求形成日常应用
电子班牌如果仅承担文化宣传功能,那么对师生来说,它就不是管理或者教学活动中的刚性需求,并非每日必须关注。若想实现全校师生每日关注电子班牌,就必须结合电子班牌的管理功能,使其成为校园刚性需求。如果高中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制,电子班牌就将成为课程与教室空间管理的刚性需求。在高中尚未全面实行选课走班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须选课走班的情况下,电子班牌的刚性应用需求在哪里?笔者通过走访学校实地考察、组织应用学校座谈会并结合网络问卷调研情况,明确了电子班牌的功能定位,依次如下。(1)能与微信公众号平台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的校园文化宣传功能。(2)能与教学资源平台无缝对接、按班级授课进度推送教学资源功能,让学生在课余主动或被动接收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信息。(3)与校园德育管理相同策略的德育常规分考核系统。通过电子班牌建立学校班级常规分考核管理体系和学生个体评价体系,通过电子班牌全校或者年级的常规分考核情况,对学生或者学生行为进行评价的管理策略。(4)与监控系统或者一卡通系统无缝对接的校园安全与考勤管理系统(含宿舍管理)。将校园主出入口(宿舍主出入口)高流量无感考勤与班级电子班牌个体签到考勤相结合,让学生考勤管理便捷高效。(5)家校互动功能。学生在无手机等通信工具的情况下,借助电子班牌系统可建立及时便捷的家校沟通渠道。学生的考评、请假或考情情况可及时推送到家长端,通过电子班牌系统建立全新的家校沟通模式。
3.引导管理创新提升形成个性化应用
在电子班牌日常应用的基础上,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管理需求创新应用。如部分学校探索将电子班牌安装在教室内部,除日常应用外,电子班牌还应与物联网系统对接,成为物联控制的智能控制终端。此外,电子班牌还可与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对接,与学校阅读课程结合,成为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一道风景线。部分学校还结合德育管理,建立每名学生的综合积分管理体系,在学校建立“积分兑换超市”,并借助积分管理动态搜集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评价资料。电子班牌的个性化应用,可彰显学校管理的创新举措,让电子班牌的应用拓展到更多领域。
四、实践路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尝试分析电子班牌现状、反思并提出优化策略,但还仅停留在思考层面,装备的研究必须通过项目落地与实际应用进行检验。本文提出的电子班牌优化策略实践路径如下。
1.试点学校遴选应缜密
选择两所已经配备电子班牌的学校,探索基于现有电子班牌的优化路径;选择两所尚未部署电子班牌的学校,探索电子班牌需求形成到装备配备的完整策略与路径。试点学校应包含高中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探索不同类型学校需求的异同。
2.项目需求应关注服务
项目需求不应局限于设备采购,而应从关注对硬件选型与软件选择,转为更注重学校管理的功能实现。项目需求以应用为导向,根据功能实现选择相应的硬件与软件模块。项目需求中应强化第三方接口的开发服务、质保期内每学年的数据初始化服务、定期到校维护和培训的服务内容。
3.项目实施应强调个性
项目实施要强化学校个性,个性化越强,实施期间的师生参与度就越高,项目的生命力也就越强。个性化项目的落地保障了应用的实效与高效。项目只有放在实践中才会引发参与者的不停思考,形成经验、总结不足,从而在后期不断完善。
4.项目总结应建立标准
篇9
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是:“由虚到实”,“先虚后实”,在“虚”的问题没有考虑成熟之前,不急于动手进行“实”的操作。我们这里的“虚”,是指学校的理念系统。我校是一所新学校,建校于2009年9月,学校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虽然是从零开始,但我们充满文化意识。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是“文化切入”,把“文化建设”作为神圣使命,我们为此逐步地提出并践行一系列的文化主张。2009年8月,我们提出了“从现实世界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的整体办学框架,提出“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这一核心价值观。到2011年底,我们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理念系统,并在全体工会会员大会上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对学校的文化愿景、核心价值观、办学目标、师生成长目标、学校校训等进行了完整的梳理,理清了“成长”与“坚持”的关系,并把“恒”作为学校校训。我们的文化主张与文化认识,是在务实的办学实践中点滴积累而成的;提炼之后的文化主张与文化认识,又不断地用实践来丰富与滋养。如果我们把这些无形的文化看作是“虚”,把有形的校园建设看作是“实”,那么,我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就是“由虚到实”的。正是在梳理学校理念系统的基础上,2012年6月,在学校成立两年半的时候,我们形成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性方案。校园文化中的“虚”是魂,“实”是体。虚实相生,校园才能充满生机;虚实不谐,就会魂不附体。校园文化中“虚”与“实”的结合点,就在于设计“我的文化”,即具有校本意义的校园文化。如,为了体现“恒”的追求,我们曾经设计过一组雕塑作品: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绳锯木断,打算置于“恒园”中。但后来又全部这个方案,因为这些作品缺少“我”的元素。我们设计了一个由36本书册堆叠而成的雕塑,这个雕塑的初始想法是:学校初创时,有36位教师,在第一学期,他们参与“土书著述”,奠基了学校以“恒”为特质的“成长文化”的基础,之后“土书精神”一直在延续,至今已经有200本,这里积淀的正是丰富的学校文化。雕塑形成之后,它的含义又可以无限扩展:可以指已有的作品,师生们可以经由名著阅读造就精神高度;可以指有待书写的作品,师生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无论我们怎样去解读,“恒”的含义却是一定蕴在其中的。一种好的校园文化不应该是直白的,而该是可以引起思考的、引发探究的。校园文化绝不是“校园文字”,校园文化要“少文字”,要“用意象说话”,而这个“意象”就是虚实相生的产物。意,即“虚”;象,即“实”。有意无象,玄虚缥缈;有象无意,平白无味。虚实相生,才能建设有品位的校园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简与丰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各种景观的堆砌,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追求至简意义上的至丰。“至简”与“至丰”,是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果不能围绕“至简”来展开,我们的设计哪怕是极其繁多的,也必将是“至乱”的而不是“至丰”的。因为所谓“至丰”,一定是将核心的东西阐释得淋漓尽致,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多而聚焦谓之丰,多而杂碎谓之乱。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着校训“恒”字展开,我们是一所从零开始、从无到有、逐步丰富的学校,我们将校训的源头追溯到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讲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我们的这种追溯,不是卖弄“学问”,不是故作深奥,而是来自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们正在用无数的努力逐渐地积淀学校的文化。可以说,一个“恒”字,开启了并丰富着学校的“成长文化”。而学校的LOGO,也由“恒”字演变而成,汇聚了师生们的追求与希望。左边的竹竿与竹叶,象征着成长中的师生;右边的一片云,一卷书,一波湖面,象征着我们的思绪、智慧与胸怀。右边沉静的深绿与嫩绿,是生长的力量;右边跳跃的橙与黄,象征热烈与奔放。就这样,一动一静,寄寓着“育内外兼修学子”的梦想。校训的确立为学校文化寻找到了至简的核心,LOGO的确立为校园建设寻找到了聚焦的中心。遍布校园的文化景点无处不能找到LOGO中的元素,它们一起使至简的东西至丰起来。而“竹子”,也就成了学校的精神意象。漫步校园,到处可见的就是青青翠竹;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也都被融入了竹的元素;校门口被称为校园八景之一“双童迎旭”的恒恒与成成,也被设计成竹笋的模样。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竹子是中华精神的代言,而在我们的校园,近30种竹子更多的被赋予了“坚持”与“成长”之意。“恒”的精神被赋予各种“解释”。在开课教室里,每一学期一届的“成长课堂研讨会”展示了“恒”的阶段性成果;在学校图书馆,200册土书的书脊展示了“恒”的迷人力量;“毕业墙”上每届毕业生的“毕业纪念册”,留下了“恒”的痕迹。我们试图用生动的故事与正在创造着的历史,把一个至简的“恒”字演绎得尽可能丰富。没有至简,就没有核心,校园就会失去整体性与统一性;没有至丰,就会流于单薄,校园文化就会变得概念化与表面化。而只有至简,才能使校园的丰富性有所归属,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至丰;只有至丰,才能使校园至简的追求更有力量,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至简。至简而后至丰,校园才能富有强大的文化张力。我们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上与下
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卡系统;双界面CPU卡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国家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为了响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校园建设的号召,校园卡系统的建设成为数字、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基于校园卡的电子证件功能、支持奖助贷学金和勤工助学工资发放功能、电子钱包功能等,实现了校园的一卡通服务,便利了师生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校园卡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工作人员对宿舍管理困难、校园卡丢失造成用户生活困扰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指纹识别应用于校园卡系统或完善目前的校园卡系统,来适应师生们的需求以期望达到更便利、更高效、更智慧的校园卡系统建设的目标。
一、校园卡系统的介绍
(一) 校园卡种类介绍
按卡的尺寸将校园卡分为标准卡和异性卡。标准卡为国际统一尺寸的卡品,它的尺寸是85.5mm×54mm×0.76mm;但由于个性的需求印制不受尺寸的限制而出现的“怪异”卡就是异型卡,把动物形状、娃娃形状的一些特别形状卡称为“准异形卡”。
数据中心是校园卡的心脏。按存储信息载体的不同将校园卡分为磁卡、光电卡、M1卡、CPU卡、生物芯片卡。磁卡是一种磁记录介质卡片,由高强度、耐高温的塑料或纸质涂覆塑料制成,能防潮、耐磨且有一定的柔韧性。M1卡利用PVC封装M1芯片、感应天线,然后压制成型后而制作,属于非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 CPU卡是IC卡的一种,其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二) 校园卡的发展历程介绍
从校园卡的研发目的和主要功能看。校园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单一系统的应用阶段、统一集成的应用阶段、扩展提升的应用阶段。单一系统的应用阶段:各部门用卡独立,多卡并存、互不联通。统一集成的应用阶段:校园一卡通功能基本实现,基本可以做到“以卡代币”、“以卡代证”,即实现了身份识别、电子支付两个基本功能。扩展提升的应用阶段:随着数字化智慧校园的建设,校园卡系统更加强调学校人、财、物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从各种类别卡的更新换代来看,校园卡经历了磁卡、条码卡、TM卡、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D卡、非接触式可读写IC卡、双界面卡CPU卡和手机校园卡等多个阶段)。磁卡作为最早的校园卡,曾被广为使用。但因其本身抗干扰性极差,现在已被淘汰。条码卡是在金属卡片表面加以条形码使金属卡具有识别条码信息的功能。TM卡防水、防震、防腐,坚固耐用,既具有非接触式IC卡的易操作性,又具有接触式IC卡的廉价性。接触式IC卡分三种类型:存储卡或记忆卡,带有CPU的智能卡,带有显示器、键盘及CPU的超级智能卡。非接触式ID卡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可靠等突出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双界面CPU卡是一种同时支持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种通讯方式的CPU卡,接触接口和非接触接口共用一个CPU进行控制,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自动选择,具有安全性高、数据传输稳定、存储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和交易时间短等特点。
(三)校园卡系统结构介绍
校园卡系统采用三级平台结构:银行作为一级平台;校园卡管理中心作为二级平台;各个校区平台为三级平台。一级平台为银行网络系统,通过DDN与学校校园卡管理中心实时连结。二级和三级平台利用校园网作为“校园卡”系统的骨干通讯平台,主要实现校园卡在校园内的各种业务。系统总体上分为系统主干平台与应用子系统两大部分。
二、校园卡系统应用现状的分析
(一) 校园卡系统的建设范围在延伸
目前校园一卡通在一类重点大学已经比较普及,而二类、三类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正处于建设的高峰期,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学、中职学校等也逐步开始建设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的建设范围越来越广。
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建设、完善校园卡系统,越来越多的校园卡不断涌现。双界面CPU卡有着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成本小等优点,在众多卡中脱颖而出,占领了主要市场。随着研究者的不断研发,各种卡相继出现,很多已投入使用。基于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卡已经投入市场,主要用于学校的门禁系统和考勤登记。自2010年以后,手机校园卡由开始400―500张的发行量逐渐上升。校园卡系统的建设方便了用户,各种各样的校园卡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不可否认,它们都存在着缺陷。
(二)校园卡系统的的功能在拓展
校园卡由开始刷卡就餐的单一功能,已发展成现在集身份识别、商务消费、以卡代证、安全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校园一卡通系统。
(1)身份识别功能
身份识别主要应用于门禁系统。高校主要凭借校园卡判断学生是否为本校或本宿舍楼的学生来限制进出。学生凭借校园卡可以进学校的图书馆;很多校内资源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校园网可以凭借校园卡上唯一的卡号来验证用户的身份,从而决定是否有权限访问网页;教务管理、成绩查询等都是依据用户校园卡卡号来提供服务。
(2)商务消费功能
用户凭借一张校园卡可以在校园之内消费,做到以卡代币。在许多学校,已经做到只刷卡不接受现金的餐饮消费方式,用户只能凭借校园卡才可以就餐;在校医院,用户可以用校园卡挂号、交付医疗费用。
(3)安全管理功能
校园卡系统不断在改进,不断在为用户考虑。为了满足校园卡安全管理的需求,校园卡系统提供了挂失的服务功能。用户可以去校园卡服务中心挂失;用户也可以自行调整校园卡的日消费限额,控制自己消费;用户可以对自己的校园卡设置密码,登录后查看自己卡的信息。
三、校园卡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校园卡系统建设得已经相当完备、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存在着问题,还没有达到一种理想的地步。
首先对于高校里的学生来说,校园卡丢失还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现在高校里的学生要做到卡不离身,这种约束很不方便。
除此之外,在校园卡系统中门禁系统也是很重要的。现在高校管理学生进出宿舍安全的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宿管严格监督每个学生进出门必须刷卡,其次根据数据库系统内学生的照片信息与刷卡人对比。第一种方式由于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身份识别的任务,依然会出现学生代刷卡的情况,造成宿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还是会出现纰漏;第二种方式会出现很多人不刷卡的情况。
四、对校园卡系统建设的建议
校园卡系统的建设还处在发展时期,从以上论述中,可得目前主流的双界面卡CPU卡在实际应用中为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但还是存在着显著的问题,为了解觉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
(1) 校园卡可以在外观上做一些改进,各种各样的异形卡,如匙扣、钱币等形状,既方便携带,又时尚美观,符合现代设计的理念。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喜好,设计多款不同样式的卡供用户选择,将异形卡小巧的外形与目前先进的校园卡内部核心技术整合在一起,打造一款性能高端、外观时尚、又能展现用户个性的现代化校园卡。(2) 信息时代里,手机早已在高校中普及。以手机作为载体来实现校园卡的一卡通功能,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方便,有两种途径可以使手机具有校园卡的功能:一是利用SIMPASS技术和RF-SIM技术,以手机的SIM卡为用户数据中心,实现校园卡功能,另一种方法是开发软件来实现功能。我们可以发行校园卡,依然以校园卡服务为主要服务,但另外可以考虑将具有校园卡功能的手机与校园卡绑定,让手机与校园卡在校园一卡通功能上达到同步操作。这种绑定式的校园卡同步服务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手机是高等院校里用户必备的工具,基于手机的校园卡服务不需要考虑额外的数据承载体的费用,至于技术的研发、手机软件的开发可以凭借高校充分的人才资源。二、校园卡丢失后,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挂失,而且可以暂时利用手机充当校园卡,解决由于校园卡丢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三、在教学楼,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校园卡中的任何一种来进行身份识别。方案二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等,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其中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成熟且价格便宜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由于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扫描指纹的速度很快,且目前的射频指纹识别技术对干手指,汗手指,脏手指等困难手指的识别率可高达99%,正常手指有更高的识别率,我们可以将指纹识别应用于校园卡系统中。
我国的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考勤登记、门禁系统。在高校的校园卡系统建设中,我们也可以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门禁系统,取代校园卡刷卡来识别。这样做有以下显著优势:一、成功解决学生代刷卡或不刷卡的问题,不刷指纹就不可以进宿舍,系统上自动就会显示当天没有按过指纹的学生,宿管可直接对本人进行管理;二、学生可以不带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三、便于宿舍安全的统一管理,节约很大的人力。
生物识别技术可以用于门禁系统,自然就可以实现校园里身份识别的功能,还可以应用于商务消费。目前我们的刷卡机识别的是普通的芯片卡,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刷卡机换成是指纹识别的,在校园卡管理中心,有庞大的指纹库,每个指纹对应每个用户的信息,形成数据库,可按照指纹来进行充值。用户就可以不带卡,直接依据指纹识别来消费。若碰到手指受伤的情况,可持学生证到管理中心更改指纹信息。
五、结语
伴随科技的不断的发展,我们可以将新技术从原本的领域引用到另外的领域。同样的,我们可以将目前的各校园卡整合,取每款校园卡的优势功能,再将新组合的功能进行整合,在新的系统上进行不断完善;我们也可以直接将生物识别技术直接引用到校园卡建设系统中。总之,校园卡系统还处在发展阶段,只有不断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校园卡系统才会更人性化、更智能化、更多功能化。
[参考文献]
[1]王春雁.高校校园卡系统应用现状及趋势浅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