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

篇1

【关键词】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R3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生连续扩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医学研究生大致分两种类型: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病理学按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属基础医学范畴,然而因其所具有的位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地位,其培养模式则应当有别于其它基础学科。

1病理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整体上逐年扩大,但市场选择已取代了以往的学校分配原则,以往的“香馍馍”已成为身揣高文凭的普通劳动者。病理学是基础学科里的临床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即可继续从事基础方面科学研究工作,也可步入临床成为一名病理科医师,就业方向较其他基础和临床专业更为广阔。然而现阶段我国病理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单一强调完成科研课题而忽视了其它技能尤其是临床技能的培养,致使有些研究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局限在自己研究的课题上,这有悖于病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初衷。构建新型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病理学研究生综合能力势在必行。

2病理学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的目标

根据病理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今后就业的方向,通过对培养过程中多个关键环节进行改革,我校逐步形成新时期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使病理学研究生具备宽广的病理学理论知识、较高的临床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培养出“既懂原理,又认片子”的合格研究生,使研究生在掌握病理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先进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既具备高校教师的素质,又可从事临床外检,满足当前及今后病理工作的需要。

3病理学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

3.1基础知识培养

病理学研究生需与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学生同步学习,并于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考试并计入专业课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通过这项改革能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对病理学专业知识的掌握。

3.2英语能力培养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研究生进行阅读及讲解一些最新的英文文献,扩充本专业常用词汇;其次,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鼓励研究生进行英文论文写作,发表EI、SCI论文;安排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此举提高了研究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是从理论到应用的桥梁。临床实习是从理论掌握走向实际应用的一个跨越过程,通过加强临床外检的培训,能有效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在临床实践中锻炼成合格的医学人才。病理学研究生必须到附属医院病理科参加外检学习:要求学生先见习取材,然后参加取材记录等工作,并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取材、浏览外检组织切片和旁听上级医生复片、参加病理临床讨论会等。此举收效较高,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应聘时的临床外检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4教学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是病理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步骤,既是对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又是传授学习方法、技能和经验的教学过程。病理学研究生必须全程参加医学本科生病理学实验教学,确保研究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改变。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研究生按时参加病理学系的集体备课,了解教学目标及内容,安排导师对其进行课前辅导,带教前必须听老教师授课,一是学习教学方法、积累经验,其次是系统深入的理解和本专业知识,此外,研究生带教前均经过试讲,试讲合格才可进行带教。通过带教医学本科生,可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也可锻炼和培养研究生的组织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3.5科研能力培养

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操作、总结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导师责无旁贷。导师必须在培养中强调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人兴趣、职业目标等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定位,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既要有宏观方向的把握,又要有具体问题的解惑,实现“三段式”的培养过程:即手把手带领学生一起实验,然后发展为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最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做科研。每周定期举行例会,例会上注重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主要讨论大的实验方案和思路,同时每次例会都安排研究生进行最新科研动态或最新文献的讲解,让学生根据课题方向,收集和阅读本领域内的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把握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至于科研中的具体问题需导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公司技术人员定期为研究生开展专题讲座,使研究生了解最新科研进展、掌握最新实验方法。

总之,通过新型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训,综合提高病理学研究生素质、技能、专业知识、科研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出具有病理专业特色的研究生,为开阔这些病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途径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陈晓东,陈敬文,等.研究生病理学实验带教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2,21(5):497-498.

篇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女性健康的最大威胁。更可怕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乳腺上很难甚至找不到病灶,患者很难早期发现它,乳腺外科的专科医生要找到它也十分困难,这无异于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虽然其发生率只占乳腺癌的0.3%-1.5%,但是因其难以发现和诊断,对女性健康的威胁往往更大。普通乳腺癌大多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而隐匿性乳腺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女性腋窝的脂肪组织多,淋巴结也深在,只有当转移癌增长到3厘米左右时患者才会有感觉,甚至侵袭到神经组织产生疼痛时才被患者发现,而这个时候往往发病已经很长时间了。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平时洗澡更衣时不仅要留意乳腺也要注意腋窝情况,当腋下出现小疙瘩、小肿块时在第一时间一定要去看乳腺的专科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这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发现难,诊断也很难,腋窝转移癌大多数是由乳腺癌所致,但是其他部位的癌也可以转移至此,如鼻咽癌、甲状腺癌、胃癌、卵巢癌,诊断时首先要将这些疾病排除,才能确定该诊断。对双侧乳腺的钼靶摄片、超声检查是常规检查项目,对发现乳腺内病灶具有帮助。而对钼靶和超声均不能发现乳腺病灶者,还要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然后进一步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可选择细针穿刺细胞学诊肿大淋巴结活检手术以及空心针活检等方法。对上述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腋窝转移性腺癌者,同时排除其他部位癌变的,可初步列入隐匿性乳腺癌的范畴。

隐匿性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仍有争议。笔者认为该病的治疗还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坚持个体化、全身化、系统化,不能一味地行乳腺根治性手术或者保乳手术。本病的病理学研究提示,有约1/3的患者在最终的全乳切除标本中不能发现乳腺的原发癌灶。基于此项研究,并不是所有的该病患者都得切除,因为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不仅涉及生理也涉及心理以及婚姻家庭的方方面面,医生有责任把握好分寸,该切除的切除,该保乳的保乳,把治疗做到极致,虽然很难但值得我们去努力。对于乳腺钼靶和乳腺磁共振发现原发病灶的,还要行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单发病灶的可以行保乳手术,多发病灶的要行根治性手术(反复的快速病理检查很麻烦也很耽误时间,不如直接行根治术快捷简单)。对术前确实找不到原发灶的病例也要积极手术,不要观察和等待。术后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与一般乳腺癌的治疗相同。

篇3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生物学特性 病理学分型 化学疗法 生存期

胃癌的腹膜种植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1],而胃癌的淋巴转移对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对289例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浆膜脱落细胞进行研究,扩大手术范围,采用术前、术中化疗,以探讨胃癌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的关系,为预防术后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0年—1999年我院共施行进展期胃癌手术289例,男210例,女79例。年龄40~77岁,平均65岁。

1.2 方法 胃癌手术开腹后探查前用100~150 ml生理盐水倒入腹腔上部或盆腔,轻轻搅动后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吸取有核细胞层涂片4~6张,以瑞氏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有无脱落细胞,并对冲洗液的有核细胞层悬液进行了台盼蓝染色观察。

1.3 病理学分型及分组 根据病理学分型,分为高分化腺癌组(n=135)、中分化腺癌组(n=83),低分化腺癌组(n=51)和其他病理类型组(n=20),回顾性分析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复发及死亡原因。

1.4 术式及化疗方案 根据肿瘤分期、部位、类型选择D2、D3、D4式手术。化疗方案:术前选用FAM方案,术中温生理盐水420 ml+5-Fu 500 mg腹腔灌注冲洗。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行×列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患者不同术式及化疗方案3年生存率的比较 见表1。

2.2 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患者不同术式及化疗方案5年生存率的比较 见表2。表1 3种分化胃腺癌患者不同术式及化疗方案3年生存率的比较表2 3种分化胃腺癌患者不同术式及化疗方案5年生存率的比较组内与D2清除及D3、D4清除比较:P<0.05

2.3 其他病理类型组生存情况 其他3种类型胃癌病例较少,其中印戒细胞癌9例,黏液细胞癌7例,其他类型癌4例(包括未分化癌、不能分类的癌等)。这20例患者亦采用了以上几种手术方式,经统计,无论采用何种术式及术前、术中是否化疗,生存期均未超过1年。

2.4 不同分化胃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冲洗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网膜种植转移率情况 见表3。表3 不同病理分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冲洗液脱落细胞阳性率和网膜种植转移率情况

2.5 胃癌死亡原因 本组死亡病例共84例,其中腹腔广泛种植转移52例,肝转移22例,其他原因10例。

3 讨 论

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始终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前列。当今胃癌的淋巴结清除范围,应根据患者的胃癌病期和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加以区别对待。在此原则下,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诸多个体特点,优选出合理的手术方案。对胃癌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的病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术前对于病理类型的判断尤为重要。很多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及改善预后,因而广受重视。本组结果显示,早期及高分化癌的手术根治率较高,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不大,中晚期及高恶度胃癌则明显可以看出其作用,故术前对患者进行肿瘤分期和明确病理类型极为重要。

许多文献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及预后,因而广受重视。早、中期胃癌手术切除治疗率高,行新辅助化疗的意义不大。肿瘤腹腔广泛播散或远处转移者预后太差,也不应纳入其范畴内。所以准确的术前术中分期对病例的术式选择至关重要[2]。从本组可以看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越多,腹膜种植转移概率越高,说明其浸润广泛,对术后5年生存率有明显的影响。胃癌新辅助化疗有几个优势:①可以杀灭术区以外的亚临床转移灶,预防医源性肿瘤播散。②杀灭癌细胞,降低临床分期,增加手术切除率或根治性切除的机会。③获得肿瘤的个体药敏资料,为术后选择辅助化疗提供依据。④肿瘤对化疗的效果是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腹膜种植转移是胃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复发形式,由于其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目前腹膜种植转移复发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3]。从死因可以看出,患者术后复发主要为腹膜种植转移,术中预防医源性癌细胞脱落尤为重要。术中应注意无瘤操作技术,不用纱布擦拭手术野外的脏器,尽量减少暴露、擦拭、损伤腹膜,以免增加癌细胞的黏附因素;尽量防止血液流入腹腔,去除白细胞、血小板高黏附癌细胞的因素;同时腹腔灌注化疗必不可少,优点是腹腔内药物浓度高,可有效杀灭脱落的癌细胞。术前或术中证实有腹膜转移患者,除术中化疗以外,应于术后辅以腹腔灌注化疗及全身化疗,可望减少术后腹膜种植复发率。

手术范围的选择也极为重要。一些学者认为扩大胃周围淋巴结清除能够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并且淋巴结清除及病理学检测对术后的正确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术后监测和选择术后治疗方案都有重要的价值[4]。D3术式在高分化癌中,并不比D2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增加了手术风险,而对于低度分化癌中,D3术式则是明显提高了5年的生存率,故根据病理切片类型选择术式,对于胃癌的预后也有明显的影响。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高中分化腺癌行D2术式已能完成患者的治疗,而D3术式并不比D2术式生存率高,术前化疗及术中的腹腔化疗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增加了患者的创伤。低度分化癌单纯的扩大手术范围及单纯的腹腔冲洗、单纯的术前化疗,均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且联合应用时更明显地增加了疗效。 印戒细胞癌、黏液细胞癌等极高恶度胃癌,无论采取何种术式或是否采用术前术中化疗,均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胃癌治疗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病理学分型,采用合适的手术范围及术前术中化疗等措施,可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总之,在胃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其生物学特性对预后的影响,结合病理诊断及其分期,采取不同的术式,术前术中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胃癌的治疗选择及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本文仅从病理类型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文范.影响胃癌根治切除术后长期生存因素的探讨——附术后生存5年以上88例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1982,9(1):18-22.

[2] Fink U, Stein HJ, Schuhmacher C,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 update[J]. World J Surg,1995,19(4):509-516.

篇4

[摘要] 目的 观察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术后第2天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和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 结果 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应用大承气汤后,血清IL-1β、IL-18、TNF-α浓度水平均较模型组减低,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较模型组明显减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 结论 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

 

[关键词] 大承气汤;凋亡;急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 R6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007-03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已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认同。研究证明大承气汤有促进肠蠕动、防止肠道细菌及毒素移位、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抑制促炎因子等作用[1]。细胞凋亡或者坏死是胰腺自身消化、微循环障碍、炎性介质等多个因素作用于胰腺细胞后产生的最终影响,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终末效应阶段[2]。如细胞以凋亡方式死亡,则不引起炎症反应及胰外脏器功能损害,而只出现轻型胰腺炎。目前,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仍为空白。因急性胰腺炎可延缓胃排空,造成恶心、呕吐,经空肠给药可有效避免呕吐导致给药失败。本实验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观察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和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数目90只,体重250~280 g。大承气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药房提供),配方为大黄12 g、枳实12 g、厚朴15 g、芒硝9 g,煎为200 mL。

 

1.2 实验分组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假手术组仅行开腹、经胃造口置空肠管术。模型组采用3.5%牛磺胆酸钠胰周注射法制造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2 h一次性空肠内注入10 mL生理盐水。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术后2 h按10 mL/kg的剂量一次性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

 

1.3 实验方法

大鼠术前空腹12 h,按分组标记后,称重。用10%水合氯醛(4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开腹。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行胃造瘘术,然后经胃造口置入内径1.0 mm硅胶管于空肠上段2.0 cm处,关腹。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开腹后,用1 mL注射器向胰周被膜内匀速注射3.5%牛磺胆酸钠约1 mL,使整个胰腺均匀隆起。然后经胃造口置入内径1.0 mm硅胶管于空肠上段2.0 cm处。检查无消化道漏,关腹。各组大鼠术后10~15 min清醒后限制饮水,笼中自由活动。术后2 h,治疗组按10 mL/kg的剂量经造瘘硅胶管一次性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经造瘘硅胶管一次性空肠内注入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24 h后开腹,腹主动脉取血1 mL,于4℃下离心10 min,转速1 500 r/min。取上清,分装冻存于-80℃冰箱。切取胰腺标本,置20%中性磷酸盐缓冲液-甲醛中固定,送组织病理检查。

 

1.4 检测方法

1.4.1 检测项目及方法 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18(IL -18)集中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 -1β、IL -18浓度变化。

 

1.4.2 胰腺炎组织损伤病理评分标准 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采用改良Grewal法[3]对胰腺炎组织损伤进行定量评估,病理评分标准如下。①水肿:0分,无水肿;1分,胰腺小叶间隙增宽;2分,重度叶间隙增宽;3分,腺泡间隙增宽;4分,细胞间隙增宽。②炎症:以每个高倍视野(HPF)中的炎性细胞数计算,每5个炎细胞计0.5分,超过30个计4分。③出血:以每个HPF计算,0分,无出血;1分,1~2个出血点;2分,3~4个出血点;3分,5~6个出血点;4分,7~8个或更多出血点。④坏死程度:以每个HPF计坏死细胞数,0分,1~4个/HPF;1分,5~8个/HPF;2分,9~12个/HPF;3分,13~16个/HPF;4分,17个以上或广泛融合的坏死。连续观察8~10个视野,根据各个视野的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各类积分分别计算均数;各均数相加得每只大鼠的病理积分总分。

 

1.4.3 计算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 每个大鼠的胰腺石蜡标本块取8个切片,每张切片选取8个阳性细胞数最多的高倍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和其中的凋亡细胞,计算800个腺泡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作为每只大鼠胰腺组织的凋亡指数,凋亡指数=阳性细胞数/800×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应用SNK-q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死亡情况

模型组死亡3例,治疗组死亡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无死亡。

2.2 外周血细胞因子、病理学积分、凋亡指数的结果

治疗组IL-1β、IL-18、TNF-α浓度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组和治疗组病理学积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 0.05),表明造模成功;治疗组病理学积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凋亡指数大于模型组(P < 0.05)。见表1。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抗原的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8例, 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G72抗原的表达。并对其中的9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作术后为期5年的随访, 分析TAG72抗原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TAG72抗原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1% (93/118), 并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的预后均有密切的关系。在直径较大(P

【关键词】 肿瘤相关糖蛋白抗原; 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

原发性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浸润和转移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1]。因此, 寻找原发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因子, 对于指导治疗、 提高术后生存率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肿瘤相关糖蛋白72(TAG72)抗原是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复合物, 属Lewis 血型抗原物质范畴[2]。已有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 TAG72 在绝大多数正常成人组织中不表达, 仅在Leydig 细胞、 结肠Goblet 细胞及胃部Parietel 细胞中有微弱的表达, 而在胃、 结直肠、 胰腺及肺等腺癌组织中呈强势的表达[3]。但其与原发性乳腺癌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尚少。我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TAG72抗原在正常乳腺组织和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00-07/2002-07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8例, 年龄49.3±3.8 (26~72)岁, 排除原位癌。患者术前均未行化放疗。其中TNMⅠ期45例, TNM Ⅱ期40例, TNMⅢ期33例。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49例, 单纯癌43例, 导管内癌15例, 黏液腺癌11例。对于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92例患者进行为期五年的随访研究。对照组标本20例, 为非肿瘤组织中的正常乳腺组织。鼠源性抗人TAG72 mAb(工作浓度1∶100)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ABC法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素化二抗、 辣根酶标记链酶卵白素复合物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标本依次进行以下处理: 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4

μm连续切片, 于70℃烤片15 min后, 依次进行脱蜡、 水化、 梯度乙醇脱水, 30 mL/L H2O2灭活内源酶, PBS 漂洗5 min×3次。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孵育15 min。滴加20~30 μL PBS 稀释的一抗4℃过夜。PBS 漂洗5 min ×3 次。生物素化二抗、 辣根酶标记链酶卵白素复合物依次在37℃下, 孵育45 min, PBS 漂洗5 min×3次。DAB显色5~10 min, 自来水充分洗涤, 苏木素复染5 min, 稀盐酸淡化30 s, 冲洗5 min。脱水、 透明、 封片, 镜检。设TAG72抗原表达阳性的结肠癌组织为阳性对照, 用PBS替代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TAG72抗原表达阳性为癌细胞的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 不出现者为阴性。在400×光镜下观察10个视野, 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 阳性细胞率小于10%为阴性, 阳性细胞率大于等于10%为阳性[4](此处的标准设定依据: 参照参考文献中的TAG72蛋白在其他种类肿瘤中阳性表达判定的标准; 经预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确定)。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3.0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P

2 结果

2.1 TAG72抗原表达及其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 TAG72抗原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 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 强弱不等。TAG72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78.81% (93/118), 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TAG72抗原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可知, TAG72抗原的表达与患者性别、 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 而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的癌肿大小、 组织学分级、 TNM分期、 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癌肿直径≥5 cm、 组织学分级III级及存在淋巴级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 TAG72抗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瘤体直径

2.2 TAG72抗原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对9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术后随访。TAG72抗原表达情况与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系分析如表2, 图1所示。对于不同癌肿大小及TNM分期的患者, TAG72抗原的表达情况与其生存率无关(P>0.05); 而根据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 有TAG72抗原阳性表达的患者, 其生存率则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从生存分析结果看, 当TAG72抗原阴性表达时,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高于TAG72抗原阳性表达的患者。表1 TAG72抗原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表2 TAG72抗原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3 讨论

癌细胞的侵袭、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病理学特征, 也是绝大多数肿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5]。研究指出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6], 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因而, 研究乳腺癌的相关基因不仅有利于理解其发病机制, 还可能发现在诊断和评价预后中具有临床意义的分子标记物。

TAG72的Mr为72 000, 是多发现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肿瘤相关抗原, 其高表达常伴恶性预后[7]。有报道发现, 肿瘤包块较大且分化较差、 有癌转移及肿瘤增殖活跃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常常TAG72 抗原的表达为阳性[8]。因而, TAG72 可作为消化道肿瘤免疫疗法的合适靶位。为揭示TAG72 抗原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诊断、 预后的关系, 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AG72抗原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证实TAG72抗原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质中。在乳腺癌组织中, TAG72抗原的表达与癌肿直径的大小、 组织学分级、 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癌肿直径越大、 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越高、 发生淋巴结转移, 其表达越高。我们的研究还表明, TAG72抗原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TAG72抗原表达阳性者。可以看出, TAG72抗原高表达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 TAG72 抗原高表达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 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临床应用中, 可将TAG72 抗原的检测列为常规病理检查, 结合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 进行综合评判, 以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Qu Z, Van Ginkel S, Roy AM,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duces tamoxifen efficacy and promotes metastatic colonization and desmoplasia in breast tumors[J]. Cancer Res, 2008, 68(15): 6232-6240.

[2] Chauhan SC, Vinayek N, Maher DM, et al. Combined staining of TAG72, MUC1, and CA125 improves labeling sensitivity in ovarian cancer: Antigens for multitargeted antibodyguided therapy[J]. J Histochem Cytochem, 2007, 55(8): 867-875.

[3] Ponnusamy MP, Venkatraman G, Singh AP, et al. Expression of TAG72 in ovarian cancer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umor stage and patient prognosis[J]. Cancer Lett, 2007, 251(2): 247-257.

[4] 徐宏勇, 徐 立, 高建宏, 等. 肿瘤相关糖蛋白72 抗原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7, 47(3): 16-18.

[5] Landemaine T, Jackson A, Bellahcène A, et al. A sixgene signature predicting breast cancer lung metastasis[J]. Cancer Res, 2008, 68(15): 6092-6099.

[6] Epping MT, Hart AA, Glas AM, et al. PRAM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breast cancer[J]. Br J Cancer, 2008, 99(3): 398-403.

篇6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久性气道阻塞性或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急性加重期时咳、痰、喘加重。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肺胀、喘证等范畴,究其病因病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为内在之因,外邪引动为重要外因。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其病因病机,对于统一辨证、指导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病机;肺/病理学;肾/病理学;脾/病理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je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是引起病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2]。COPD患者急性加重时,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的变化超越了日常状况的变化,并需要改变常规的药物治疗[3]。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肺胀、喘证等范畴。近年来,中医中药防治本病取得一定的进展,故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对防治本病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 古代医家认识

早在《内经》时代,对本病的症状便有所认识。《灵枢·胀论》载:“肺胀者,虚满而喘咳”“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素问·逆调论》曰:“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提及本病:“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并提出本病辨证分型:寒饮郁肺型,痰浊壅塞型,水饮内结型,寒饮挟热、水饮上迫型,饮热互结、热盛于饮型,饮热互结、饮盛于热型,并分别予以中药方剂论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认为其发病机理在于“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朱丹溪在其《丹溪心法·咳嗽》中提到:“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提出本病病机为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李用粹《证治汇补·咳嗽》指出,肺胀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将喘证的病因及治疗分而论之。这些都对后世研究本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 病因病机剖析

2.1 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为本病的内因

2.1.1 以肺虚为主,病久累及脾肾心肝,致四脏或多脏腑俱衰 中医有“久病必虚”之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其病程相对较长,必存在“虚”象,且以肺脾肾虚为主。COPD可关乎五脏,而重在肺脾肾三脏,虚是COP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4]。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卫外,故外邪侵袭,易先犯肺,致肺气宣降不利,气逆为咳,升降失常为喘,病久致虚;病久则子病及母,子盗母气而致脾失健运,故脾虚,而致肺脾两虚;病久肺虚伤及肾,肺不主气,肾不纳气,而致气喘日益加重,吸入困难,呼吸短促难续,动则更甚,肾气虚耗而成肺脾肾三脏俱衰;肺脾肾三脏虚衰致水液代谢失调,水饮内停上凌心肺,或因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虚而不能助心血运行,故后期常可及心[5],致肺脾肾心四脏俱虚。上中下三焦都可能因此而病变,致多脏腑虚衰,此为本虚所在。

2.1.2 痰瘀潴留交阻为本病之标实 痰是慢阻肺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关于痰的产生,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之功能失调。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停聚为痰;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而为痰浊,痰浊上乘,又可蕴贮于肺脏,相互影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主水,为水脏,久病肾虚,或劳欲伤肾,肾阳虚弱,不能温化水湿,聚成痰浊。血瘀则为久病之另一重要病理产物,气虚运血无力,又痰阻脉络,血行缓慢不畅,终致瘀阻络脉。气虚、阳虚、痰阻三者均可致血瘀,瘀血是本病发展的必然结果,虚瘀相合,也是本病缠绵难愈的重要环节。气虚血瘀兼夹痰浊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6],痰浊与血瘀潴留交阻是本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2.2 外邪引动为本病之重要外因

感受外邪,侵袭肺系,因肺虚卫外不固,内则壅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卫为外邪所伤,肺气不得宣降,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清肃失司,致肺气上逆,表寒未解,内已化热,六之邪每易反复乘袭,诱使本病发作,病情日益加重。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外合毛皮,内为五脏华盖,其脾虚气弱型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归脾汤气贯通他脏,不耐寒热,是为娇脏。故外邪无论从口鼻还是从皮毛入侵,都易袭肺,导致肺失宣降,上逆而咳,升降失常则为喘,而致COPD病情加重。而痰有寒化热化两种趋势,与患者体质因素及感受外邪寒热性质密切相关。本病当分清痰热、痰浊、水饮。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则痰从寒化;感受热邪,痰亦多从寒化,少部分热化。素体阳盛,感受热邪,则痰从热化;感受寒邪,痰亦多郁而化热,少部分寒化。若本有脏器阳气衰微,复感外邪,致气不化水,水邪泛滥则可见阳虚水泛,可成为外寒内饮证。故六是导致COPD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外因,但主要诱因为外感风寒[7],另有热湿燥等。

3 结语

综上可知,现阶段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主要体现在: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衰,然后可致心气虚衰而成四脏俱衰;标实围绕以气虚阳虚痰瘀及外邪干预相互影响而成,气机瘀滞、痰阻气道、痰瘀互结而成本病。但进一步研究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存在诸多分歧,在动物实验中仍缺乏系统性,故应从病因病机出发制定统一的标准,今后应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以完善中医对本病治疗的统一体系,指导治疗,使中医中药在本病的防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彭 敏,蔡柏蔷.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94.

[2]刘春涛,冯玉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和预防袖珍指南(2006年修订版)[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6(3):230237.

[3]张洪玉,王瑜君.2006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J].中国医刊,2007,42(9):6468.

[4]孙志佳.中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2):507509.

[5]蒋云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6例[J].吉林中医药,2004,24(11):43.

篇7

风湿类疾病常见的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是一组主要以慢性关节病变为特征,伴有多系统受累的免疫相关性疾病。风湿类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多个病种发病率在0.3%以上。急性期非常痛苦,治疗过程中易反复,治愈后易复发,易遗留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历来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今中外的医学者总结了众多治疗方法,但面对林林总总的方法,如何进行筛选,分类选择方案进行治疗,最终在医疗中取得最佳疗效,始终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们根据河北省总工会温塘工人疗养院治疗运动系统骨关节疾病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尤其是根据1999―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综合疗法治疗风湿类疾病数千例的经验,按照以下两个标准将治疗方法进行分类,分别用于不同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供广大同行参考。

1按治疗方法针对的病理学改变分类

1)众所周知,风湿类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学改变是关节无菌性炎性病变,或免疫复合物沉积,这是原发病理改变或者说是初级病理改变。而针对初级病理改变所设计和应用的治疗方法,如抗炎、抗免疫药物、局部冲洗、水疗(免疫因素)等,这些方法我们归为治本之法。

2)在初级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可出现炎性水肿、局部组织受压甚至骨关节畸形等,这些病理变化是继发于初级病理变化的,但是,这些病理的存在,显著加重了临床症状,我们将其称为继发病理改变,或说是次级病理改变。针对继发病理改变而设计和应用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注射、外用以及矫形治疗、针刀等,我们归其为辅助之法。

3)在上述病理改变的作用下,会产生种种临床症状――局部痛、麻、胀、酸、关节活动障碍及肌肉痉挛、无力等等,有很多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解除症状而应用的,如:针灸、按摩、多种物理治疗等,我们归其为对症之法。

2按作用于患者的治疗因子的理化特性分类

2.1药物类治疗因子风湿类疾病的本质大都是免疫相关性疾病。因此,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方式以及药物导入,合适药物通过到达体内抗炎、抗免疫等作用起到治疗功效,这些为治本之法;通过外敷等方式用药,通常起到镇痛、活血等功效,这些为对症之法。

2.2机械类治疗因子包括手术切除、针刀、局部牵引等用外力改变或矫正因病变形的骨、关节形态,解除压迫,恢复活动度,这些大都是针对于风湿类疾病的继发病理改变,归于辅助之法的范畴。

2.3物理治疗因子理疗方式包括热疗、水疗、电疗(高频、中频、低频)、超声等,多通过对病变局部或全身的直接作用,主要起到活血、止痛的功效,大都属对症之法;而其中的高频电疗因能直接作用于组织深层,其消炎作用,以及有放射治疗作用的矿泉水疗(如平山温泉水疗)能通过氡的放射作用,调节个体免疫,起到治本的效果,因而属于治本之法。

2.4自然环境因子整洁的环境、优雅的布局、适宜的温度湿度、负氧离子含量等等,作为环境气候有关的治疗因子,在慢性病治疗康复过程甚至家庭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坐落在全国著名疗休养胜地西柏坡,园区内建筑为欧式楼群,古朴别致,苍松翠柏,景色宜人,绿化覆盖高达90%,温度湿度适宜,有“工疗公园”之称,已成为温泉城著名的游览景观,很受患者的好评。这些因子通过健康调理以及促进患者静心治疗、调整心态,对患者病情好转和防止复发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些自然因子不直接针对患者的某种病机,但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很有帮助,大都为辅助之法。

篇8

关键词: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异化、恐惧

1、引言

弗洛姆创造性的将与弗洛伊德主义两大思想巨擘结合起来,提出“弗洛伊德主义的”,不但给哲学的宏观眼界以心理学意义上的解释和补充,同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关注精神分析的心理学,使精神分析理论从微观的生物学桎梏中解脱出来。“社会无意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的经典范畴与理论,本文采取述评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分析其思想的两大来源,旨在寻求两大思想最融洽有效的结合方式,探究弗洛姆思想的独特范式。

2.概念对比

“社会无意识”由弗洛姆在其著作《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中首次提出,但其并不是一个独立概念,而是贯穿于弗洛姆思想始终的一个语境,包含若干广延的子概念。本文将从狭义的社会无意识这样一个概念及广义的社会无意识语境下的子概念两个角度来论述社会无意识,以期考察弗洛姆思想中和弗洛伊德主义两大思想渊源,探究弗洛姆思想的综合建构模式。

2.1社会无意识――个人无意识

社会无意识理论萌发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其时,法西斯主义荼毒世界却受到很多人的热捧,什么社会条件促成了这种群体行为的爆发?弗洛姆认识到马克思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正好回答了社会因素对意识形态和行为倾向的影响,但经济基础是如何影响意识形态的?弗洛姆认为正是个人无意识这样一个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内在的群体心理结构促成的。因此实现人和社会全面解放的完整理论,必须是弗洛伊德主义与的完美结合,基于这样的背景,弗洛姆提出了社会无意识理论。

2.2社会性格――个人性格

“性格”是一个常见的心理学概念,意指体现人类行为倾向的动力结构或价值判断的心理结构,兼具生理和社会两重意义,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则体现社会历史的特性。弗洛姆运用社会性格这样一个概念来说明社会无意识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显现,并将弗洛伊德生理意义上的人与的社会人相结合。

弗洛姆认为,虽然个人性格有外显性差异,但在社会的塑造和引导下,会出现一种大致相同的潜在社会性格。他考察人类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性格特征,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存在过五大性格类别:接受型、征服型、囤积型、市场型和创造型。社会性格的作用如同个人性格一样体现出动力学的能量引导机制。然而,其动力学来源并不是弗洛伊德生理学意义上的力比多,而是与的唯物史观相佐证,因为正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社会性格的形成。

通过对弗洛伊德个体性格和弗洛姆社会性格的比较可以看出,弗洛姆社会性格的原型是弗洛伊德的基本性格理论,如性格的动力学特征、性格类型等。同时,弗洛姆也借鉴唯物史观,提出社会结构变迁对社会性格的绝对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弗洛姆一直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但社会结构如何内在的作用于人?弗洛姆结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移情观念对此进行说明。

2.3异化――移情

弗洛姆对异化与移情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是对马克思社会病理学和弗洛伊德个体精神病理学的整合,他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基础,并与弗洛伊德的移情理论相类比。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杀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见,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并不是某一社会的偶然现象,历史发展必然伴随异化。那么,异化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是什么?基于此,弗洛姆展开了自己的异化理论。

弗洛姆说:“在讨论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同时,指出异化现象与移情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许会令人感兴趣。”①移情是弗洛伊德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分析师产生诸如恐惧、畏缩这样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与分析师本人的个性无关。弗洛伊德认为,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患者将分析师视为童年经验中的父母,从而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弗洛姆认为异化与移情形成的心理机制类似,异化就是扩大了的移情。精神病患者由于体验不到安全感与力量感,从而将自己心中幻想出来的最具安全感的形象和品质移情于精神分析师,而社会中,人由于生存、安全等需要的缺失而将其幻想出来的品质异化于劳动、宗教、政治等。移情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类比异化,异化了的人在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正是一种移情的表现。异化和移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常规(异化物)与回归到人类存在的基本现实(人的本性)之间冲突的一种妥协。那么人类异化与移情的深层心理原因是什么?群体性移情(异化)之所以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弗洛姆说――这一切源于恐惧。

2.4恐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恐惧是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可怕或困难的情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可见,恐惧是一种伴随着强烈的动机,并以一种无力感为主导体验的情绪反应。弗洛姆认为正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造就了人内心恐惧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了渴望自由与逃避自由的两歧性态度,亦即生存的两歧性。

此外,弗洛姆还结合的唯物史观,指出人类具有生存历史的两歧性。所谓生存历史的两歧性是指人不仅塑造历史,历史也会对人产生影响。人盲目的崇拜自身的智力企图改变历史,冲破生存两歧性的限制,但在自己一手创造的历史中,人也沉湎其中,陷入了越反抗越异化的怪圈之中,恐惧与焦虑随之产生。

3、小结

综上,社会无意识语境下宏观的理论构建路径:以探讨心理机制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和社会批判理论为剖析方法,以哲学思辨主义的人学为立足点。(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弗洛姆著,张燕译:《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弗洛姆著,徐俊达、徐俊农译:《精神分析的危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 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中西医学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述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项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病的学科,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门研究中西和西医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内容,探究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某项疾病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将两种医学中的优点进行融汇,吸收两者的长处,制定一项新型的医学理论,更好服务于疾病治疗和医学进步。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当前医W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中医注重养身和身体调养,对疾病治疗采取保守的治疗理念,而西医则直达病灶,消除身体的疾病部位,中西医结合医学囊括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对疾病采取宏观性的治疗策略,提高整体的医学水平。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思考

(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观念认知

从医学起源和发展来看,中医是一种经验化的医学手段,其注重人体整体性的功能调控,重视人体微观病灶的关联系,是一种集体补偿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则属于实验医学范畴,注重微观局部病灶的发病因,其治疗理念采取对抗性的治疗理念,直达病灶深处,对肿瘤、急性心血管等重症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要端正认知观念,不能将两种医学对立,要认识到两种医学的互补性,坚持中医医学的特色,将先进的西医设备和治疗方法和中医结合在一起,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促进中西医的融合。

(二)强化对中西医学的差异性认知

中医和西医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划分范畴,两种医学在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中西医几何医学发展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在医学差异性中寻求医学融合和合作,以医学科学作为基础理论,保持中西医学的发展优势,消除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困扰。中西医要深入研究生理和病理的内在联系,将宏观化的治疗理念纳入到西医中,将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到中医的研究中,从两者之间寻找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实践快速开展,在医学实践中完善中西医学。

(三)建设中西医学科学目录

当前我国的中西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没有创建完善的科学目录,这影响了专业化发展进程,在高校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招生中,其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进行招生,这增加了科学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医学科学目录制定要秉承着医学开放、医学共享及医学融合的理念,推进中医科学的理论化进程,将中医治疗体系逐步完善,针对其药理分析、治疗方案及病灶研究等制定科学化的操作流程,实现中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研究方法的统一性,真正实现东西融合的医药学发展理念。

(四)打造专业化的医学团队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医学团队的支撑,我国中医学的学者和大师都已经年近不惑,西医传播和发展的后续力量严重不足,中医甚至进入了低迷的发展阶段,专业性中医人才的流失加剧了中医发展的困境。因此,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首先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鼓励中医从业者研究西医的理论方法,也加速西医从业者的中医治疗理念提升,加快融合性医学团队人才培养。在学生培养方面,要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先进医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学科人才,为中西医结核医学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提升现有的医学水平,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衔接和融合。受到长期的思维认知束缚,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唯经验论,中医治疗是慢行调理,不能起到立竿见效的作用,而西医则直达病原,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应当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理念穿插,将中医经典古方的药理学试验和西医的临床试验结合在一起,结合现代的技术实验去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当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体现在肿瘤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保守治疗,而西医则是以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来确定病情,中西医结合医学要秉承西医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方法,挖掘中西医的优势,在西医的研究方法下开展中西药方的病理学探究,在临床实践中验证中医学的可信性,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目的是融汇两家所长,探究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创建新型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探究中医的病理学科学性,采用中医的诊断技术诊断病情病灶,采用药物提取技术挖掘中医药方的有效成分,实现中医和西医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于占海.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一点认识和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9).

篇10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湿毒;瘀阻;肾微瘕

1 概述

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医学研究发现血瘀、瘕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的致病因素、病理产物和临床表现,是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现代病理学[1]认为:肾小球疾病发病原理中有两大主要因素,即:自身免疫反应和血凝障碍,特别是血液高凝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几乎见于所有类型肾脏病,而在尿毒症和肾病综合征中表现尤为突出。人体血液的这种"浓、粘、聚、凝"病理过程当属于中医学的血瘀范畴[2],随着病理变化的迁延加重久而形成肾微瘕。

50年代初邹云翔教授提出肾脏病具有瘀血的表现,1978年庄昭勤对慢性肾炎血瘀证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检测,发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皱微循环障碍,提出血瘀证可能是全身微循环障碍的表现。70年代,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孙郁之教授首创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使中医研究治疗肾脏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赞同。导师刘光珍受之启发进一步提出慢性肾病多由"湿毒瘀阻,肾微瘕"所致,发现肾病与湿热毒关系密切,水湿不去可蕴热生毒,或感受外邪,湿热搏结,薰湿成毒,即而产生湿毒瘀阻,肾微瘀瘕之证。

2西医病理基础

慢性肾病湿热的产生,有外感所致,也有内生而成,还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其病理基础主要由巨噬细胞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免疫细胞的聚集,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增殖的过程就是一个水湿化热、湿热相合,蕴结不解的过程,最终导致"久病入络"--- 肾微瘕 ,这也是由湿致肾微瘕的病理变化。血液高粘滞状态是肾微瘕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其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为临床使用抗凝和纤溶药物及中医破血消,利湿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客观指标。

肾脏局部的病理学改变也可佐证"瘕"在肾脏病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如慢性肾炎呈肾脏弥漫性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血小板凝集,血液凝固形成毛细血管栓塞(肾微症瘕初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进而肾小球发生变性、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最后发展到肾萎缩;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过程是肾盂粘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疤痕形成。这些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得到的结论与导师的"湿毒瘀阻,肾微瘕"理论不谋而合。

3 祖国医学的论述

祖国医学对瘕的认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始将瘕作为正式的病名加以论述:"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丹溪心法要诀》说:"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积滞成块。"痰、食、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滞脏腑经络之间,久而不去,积结形成瘕。《血证论・瘀血》又说"瘀血在经络脏腑间,则结为瘕。"《景岳全书・积聚》则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虚,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可见,病理产物滞留与正气虚弱有关。

4 临床应用及分析

导师刘光珍认为:痰湿日久化热,内热伤阴可炼液为痰,肾病日久,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气虚,津液留聚而生痰生湿。这样热结、气滞、痰湿、瘀血相互搏结,混处络脉,由于肾脏络脉细小,其气血的流行和渗灌缓慢,极易深伏于此,痼结难去,阻滞气血运行,逐渐形成"肾微瘕",可致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在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类型:①湿热毒气滞成瘀,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易遏阳气,气郁化热,热壅气机,蕴湿成毒,湿热毒阻滞气机,气滞血瘀,甚而形成肾微瘕。②湿热毒伤血致瘀,在临床中湿热分为外感或内伤,遇阳盛之体,或过用温补之剂,或感邪热重于湿时,则湿热搏结,热被湿遏而成郁热,热郁而愈炽成毒,热不得外泄而迫热入里内灼营血,或湿热化燥,伤及血络,血溢脉外成瘀,或热盛灼津血,质粘而稠,运行缓慢,形成瘀血,甚而形成肾微瘕。③湿热毒耗气致瘀,遇阴盛之体,或过用寒凉之剂,或感邪湿重于热时,湿盛耗气伤阳,从寒而化。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病久湿盛耗气,气虚则运血无力而血行不畅致瘀,久则形成肾微瘕。

慢性肾脏病病程绵长,中焦脾胃受损,气血生化无权,气虚不能帅血运血,血虚血脉不充而血行不畅,均可致微瘕的形成,所以在破血消的同时兼以顾护脾胃。慢性肾脏病中后期脾肾阳虚多见,阳虚则阴寒内生,血遇寒则凝滞成肾微瘕。久病阴阳俱虚,加之滥用温燥通利之药损伤阴津,阴津不足无以生血,血脉不利而日久成瘀至瘕,此均乃"因虚致瘕"。慢性肾脏病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风寒湿热均可影响气血运行而成微瘕如湿阻气机、寒凝血脉、热灼津血等,其中尤以湿毒瘀为著。而肾微瘕一旦形成,又可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加重肾脏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故破血消,利湿解毒是总纲,根据微瘕之成因,具体证候分析,选择具体方法。

5结论

刘光珍教授提出的CKD"湿毒瘀阻,肾微瘕"的理论,指导我们临证时应抓住"肾微瘕"这一共性病理环节,及早治疗,以阻止其"微瘕"的形成,防止瘀血不断发展成瘕。以"湿毒瘀阻,肾微瘕"理论为指导,在凉血、化痰、解郁、清热、泄浊、行气、的基础上强调破血消,利湿解毒治法,研制了复方蛇龙胶囊,使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病病程进展方面的优势得以初步展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