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1: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据挖掘课程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学院校;目标驱动;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8-02
一、背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是国内外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较为重视的一门学科,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喜爱。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水平和能力,除了教授学生数据分析的常见方法之外,还将引导学生如何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建模,如何对模型进行简化和求解。利用实例教学等方法,可以很好地将数据挖掘中的抽象概念、模型、公式等阐述清楚,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诊断、治疗、器官移植、基因研究、图像分析、康复、药物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运用各种数据挖掘技术了解各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疾病的发展规律,总结各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医学研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我们学院也把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把计算机与医学结合,使得学生的培养方案全面包括了计算机与医学的知识点。由于该课程原本属于研究生阶段开设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大多侧重于介绍体系结构、算法原理、效率分析与改进等理论知识,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比较深,许多知识都超出了本科生的接受范围,此外,教材对相关理论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说明也比较少,不利于安排实验教学。因此要实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综合考虑学时多少、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等因素,灵活地加以选择安排。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课堂上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为主,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创造性因此被严重扼杀;②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重视,对课程体系的讲解不到位,造成学生在学习时课程之间联系不上,知识衔接不好,对知识的运用和融会贯通比较差;③实验与理论脱节。“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理论讲授的算法与实验软件中的算法有很大差距,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比如对于理论上讲授的关联规则算法,实验中使用SQL SERVER 2005中的商务智能工具做实验,学生发现有很多参数与理论上讲授的有很大不同;④医学院校的学生对纯粹计算机理论知识接受困难。由于该门课程是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数学、统计学等知识,如果学生的其他学科学得不好,就会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障碍;⑤教师讲授没有把理论课程结合到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的意义,老师没有很好引导学生,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目标驱动的教学框架
对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体系,设计了一套基于目标驱动的教学框架,把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学大纲的设置,教材的选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全面引导学生从初步了解到深入学习的过程。对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两个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这门课程。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个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于两个不同的专业,我们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为54学时,实验为36学时。
1.理论教学。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教学计划,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我们教材选择韩家炜的《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第一部分:第一至四章为数据挖掘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介绍;第二部分:第五、六章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算法和工具;第三部分:第七章是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的实际应用。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方法和应用背景。掌握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建立,掌握数据挖掘的主要步骤和实现方法,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实现数据挖掘的具体操作。理论学时的安排,第一章绪论(6学时);第二章数据仓库(4学时);第三章数据预处理(8学时);第四章数据挖掘发现知识的类型(8学时);第五章数据挖掘中常用算法(12学时);第六章数据挖掘的工具及其应用(8学时);第七章数据挖掘应用实例(8学时)。
2.实验教学。本课程配合理论教学,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锻炼,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建立以及各类数据挖掘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能在认识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数据挖掘方法,依据实际例子,写出解决方案。学生应在实验课前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然后针对相关问题写出解决方案。实验时对实际方案的运行结果应能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最终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①理解数据仓库的工作机理及其构建过程;②掌握典型的数据仓库系统及其开发工具的使用;③理解数据挖掘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流程;④掌握典型数据挖掘工具的使用;⑤掌握几种典型的数据挖掘算法;⑥掌握使用SQL SERVER 2000和SPSS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教学过程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各占50%。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方面。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等方面。
3.课程设计。理论课和实验课接近结束时,我们把最后三周作为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由于本门课程很多算法不容易理解,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结合到医学应用中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比如我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个老师给定的题目,课程设计有详细的要求,比如题目“数据挖掘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把本门课程相关的算法结合使用,最后给出详细的分析。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发现,学生对本门课程更有兴趣。
4.毕业论文。我们把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的下学期,也就是说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就做了该门课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对数据挖掘相关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择。毕业论文毕竟是反映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也对他们将来就业起到提前培训的作用。把理论结合实践,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也十分重要。
我们根据医学院校的特征,提出了一套目标驱动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认识这门课程到学生理论课的学习,实验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的完成,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我们的考核体系,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课程教学;数据库课程;产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7.05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系统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库原理》作为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课程内容既需要有较深的数理知识,同时又与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根据现有教学情况调整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既能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产学相结合的目的,是目前应用型本科《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数据库原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根据目前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教学现状,结合应用型本科学校特点,《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强
《数据库原理》课程一般包括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三个部分。原理是其基础,设计和应用是提高,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目前一些院校教学的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有些教师重点偏向数据库原理的理论教学,而向学生介绍具体的数据库使用技术方面内容较少,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适应企业对数据库应用人才的需要。
第二,教师重点偏向数据库开发工具的使用,忽视甚至放弃原理的教学,造成学生对具体开发工的操作能力突出,但缺乏数据库设计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使用数据库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规划,导致大量数据的冗余和结构的不合理。
1.2教学实践有悖工程化原则
现代企业数据库应用基本上是工程化的合作开发,其基本特征是按软件工程学的原则进行组织,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方法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早建立起工程化的概念,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一条原则,但考察目前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到,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之外,从课后作业、上机实践到课程设计,几乎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大多数学生是抱着应付差事的心理被动地来完成这些任务的,缺乏创新思维。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合作开发一个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毕业后也不能迅速适应所在单位的工作要求。从而达不到应用型本科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生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相关知识,但是,数据库相关知识日新月异,很多知识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很多内容还需学生课后自学,因此,就需要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空间,让学生能进行课后学习、交流。
1.4考核方式的单一性
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考试方式能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数据库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考试模式通常以期终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最终评分的主要依据,造成学生为考试过关而学,并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
2.《数据库原理》课程改革研究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以上问题,对《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改革已是十分必要。而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类专业产学模式结合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的背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地应用专业知识,以产学结合为教学模式,对实际项目进行模拟化开发,训练工程化的设计思想。
2.1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数据库原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以及能力拓展内容三级结构。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在实践教学内容中把理论课程中的实验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同时将实践教学内容中的课程设计部分进行修改,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明天和学生自主命题共同组成,教师命题要求指导教师根据产学模式,以相应的校企合作企业的项目为原型进行修改命题,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出发设计题目,同时以团队形式充当不同的项目角色;能力拓展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竞赛、参加各种形式的认证考试(如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软件服务外包大赛、MAT认证等)。
2.2教学方法方式改革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综合使用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多采用讲解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自学机会和创新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1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数据库原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因此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以项目案例贯穿其中进行知识的讲解。为了让学生进行能快速理解,采用学生熟悉的学生选课系统作为案例。同时,在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讲解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用户访问数据库的工作过程一节时,就制作了Flas来辅助讲解,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掌握工作过程,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
2.2.2提供课程网站进行学习及教学
此外,由于数据库知识日新月异,为了让学生能更多的了解最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之外,还采用其他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课程网站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在学校课程中心《数据库原理》课程网站上,除了传统的布置作业、上传下载课件等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讨论区。在课程资源模块中,放置了大量的关于数据库技术方面的文章,如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方面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文献和企业对数据库方面的最新需求。为了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交流,教师与学生每周固定一次在线交流时间,解决学习及教学讨论等问题,同时师生也可发起相关话题,进行探讨,从而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除了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最新知识、及时沟通之外,为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该课程网站还提供了在线自适应测试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掌握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测试,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学生测试情况判断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自动的提供相关测试内容供学生学习。
2.3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程内实验又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指定明确的有利于消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验题目,让学生上机时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选做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情况进行选做,如数据库的恢复、触发器使用、其它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等实验可作为选做实验。
上机实验针对的往往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点,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不够紧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程的后期需要集中安排课程设计。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及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指导教师根据校企合作企业所提供的实际项目进行改进,让学生进行项目的模拟化设计开发,如公司EHR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项目等,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从实际生活、学习出发自拟题目。根据这些实际项目或有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在课程设计环节中得到工程化训练,从而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项目,达到产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前期对数据库基础、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完整性、安全性、数据库恢复技术和并发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再通过学生课程设计项目的需求分析训练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工程思想;通过数据库编程和程序设计结构的学习是学生具有进行开发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作品的展示、评价和答辩,使学生的团队精神、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此外,还鼓励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软件服务外包大赛等各种竞赛,通过竞赛,使学生的知识面加宽,阅历增强,认识到本课程技术的更深应用领域和技术,促进了学生继续训练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这些方法包括笔试、口试、学生表现的考察、评分、学生反映、论文、学生互评和自评等。不同能力的评价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的比重占50%,应用能力的比重也占50%。理论知识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熟悉和理解,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理论知识应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能力考核方式要灵活一些,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任务等进行。采取对学生的实验、课程设计作品、平时表现、团队合作能力等各种行为进行建档保存考核。为了避免在分组的实验、设计任务中,有的同学不积极参与,可采用随机抽查个人的方法来考核小组成绩,促进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体系 四维一体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目前职业学校的核心问题。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开始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也进行了探索和实施。但在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本文结合数控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四维一体的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一、数控专业CAD课程教学现状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开设CAD课程已经是普遍现象。它是信息化、工业化技术不断发展与学科之间不断融合所导致的一种现实结果。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和课程特点来看,数控专业开设CAD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实操技能,锻炼学生的实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但在对中职生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课程内容单一、覆盖面窄、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以讲授AutoCAD软件功能为主。
(2)课程目标定位较低或滞后。课程总学时在40至60学时之间,课程结束后学生应用CAD软件设计的能力较差,不能达到企业应用的水平。
(3)缺少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4)在课程实施中尚缺少提高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和制度保障。
二、以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四维一体CAD教学体系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重基础、宽口径,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角度出发,须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在让学生掌握CAD的基本概念,了解其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种CAD软件的使用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基于CAD软件使用基础上创新设计的能力。因此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规划,并采用派出骨干教师参加软件原厂课程培训和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的方式,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来解决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而针对课内学时不足及近年来就业难等具体问题,将课程学习和课外强化、资格认证、开展技能比赛等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了四维一体的CAD课程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立足课程理论教学基本点,将软件培训、实操训练、资格认证、创新设计融为一体,全面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该指导思想,确定课程计划学时为80学时,理论讲授26学时(包括软件功能教学),实操训练40学时,并增加课程设计环节14学时。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该门课程,用40个学时的时间完成理论知识讲授、基础实操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的实操能力。第三学期开始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技能进行强化,使学生独立、熟练的完成实操练习。然后结合专业特点安排相关课程设计,可以分组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最后根据需求进行认证考试。并从学校层面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并根据学生实操能力分别推荐参加市、区级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体用近一年的时间完成软件培训、技能比赛、资格认证等环节。
因此可尝试将该课程体系划分为5个环节。
1.课程学习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讲授和上机实验,是完成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课堂主要讲授CAD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包括草图绘制技术、参数化设计、模块设计、特征建模、装配建模、产品数据管理、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等。
2.实训环节:学生在此环节主要完成典型案例的上机实训、课程设计等,从而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并能熟练使用软件,从而提高实用技能。
3.软件应用实践环节:以软件应用培训为主,主要利用学生空余时间进行。一般安排每周4-6学时,十周时间。培训内容同软件原厂认证工程师培训统一,培训案例主要来源于工程实际的典型案例。培训主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并由获得认证讲师资格的教师或企业应用工程师主讲。教学采用每人一机,全程局域网络视频交互方式,讲练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培训考核的学生可获得三维CAD技能工程师认证证书,并推荐参加原厂工程师认证资格考试。
4.工程实践环节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能力及初步的创新能力。此环节教学目标是:学生每3-5人为一个设计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设计,并提交工程图、装配和零件仿真。此环节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后期,等同于CAD课程设计可用来替代一定学时的企业实习。通常做法是由学生自由组队并选定设计对象,教师备案;教师做进一步指导,学生一个月内提交设计文件。该环节能使学生真正熟悉企业生产流程,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设计的能力。
5.考核认证环节:经过系统的应用学习和工程实践之后,推荐学生参加原厂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或者用人单位认可的其它认证资格考试,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市级、区级、国家级比赛,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管理
1背景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跨应用领域专业Ⅲ。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把整个信息科学技术推向“智能化”的高度,这正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掌握坚实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备作为工程师或领导者及公民的良好人文修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深入了解国内外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新技术和发展动向,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研究或工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校应稳妥发展与完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并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创新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具有系统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科研素质和较强创造能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师。
2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其必修课程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大类专业招生教学的院校,通识课程主要是数学、物理文化基础,强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教学的特色体现在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一般分为数学基础和专业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离散数学、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数值计算等;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高等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2.1学分
本科培养计划的学分中,国内外大学学分总数趋势是逐步减少,追求少而精。国内院校一般在130~190学分之间,如北京大学为150学分,清华大学为1 70学分,东南大学与浙江大学均为160学分,还有16学时为1学分的,也有18学时为1学分的。
中国台湾的大学一般在130学分左右。台湾交通大学最低毕业学分为1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须达76学分(共同必修58学分+资工组核心须达分+(资工组副核心课程学分+另2组核心课程学分)),专业选修本系课程须达1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须达12学分,通识课程须达28学分(含外语课程必修8学分)。台湾“中央大学”为136学分,台湾“清华大学”为136学分,其中必修和必选学分126,其他与导师商量决定。
美国的大学各校差异较大。美国的学分计算有4学期制、两长一短制及两学期制,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120学分,麻省理工大学为90学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186学分,斯坦福大学为180学分。
2.2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斯坦福大学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自由发展空间。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不分学院。除了医学院和法学院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外,本科生可以在入学后的前一个学期适当时候随意选择专业,并且选择专业后允许更改,只要毕业时满足专业培养方案即可。
国内的浙江大学是较早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学校之一,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特殊培养3类,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学科分类集中培养。
台湾的大学专业也是按大类完成前期的基础课程,再分小专业完成各学程,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和进阶课。
教学分组是现在的主流课程架构,也是体现专业方向的主要形式,分组课程是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国内清华大学采用的是分组教学;台湾的大学基本上采用的是以教学方向分组的方式,台湾的大学教学分为课程与修业、学分学程。
2.3实验与实践教学
计算机类专业各大院校都强调课程实验与实验教学,而目前课程该如何进行教学?这不仅是实验问题,如何以工程教育专业论证为目标,怎样使教学目标达到毕业要求是关键。做中学是主流实验教学方式,尤其是美国的大学,大作业体现的是实验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都属于实践创新性教学模式。例如,斯坦福大学程序设计范式课程重点比较C、C++、Java的特点和难点,每1~2周有一次大作业,针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实现,使学生加深理解各类编程语言的应用场合;麻省理工大学的课程计划是必须先修12学分的实验课程,再修3门或4门核心课程,最后选择3门方向学科和1门关于该方向的实验课、2门专业拓展课。
3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分析
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安排基础性、通用性、关键性的智能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感知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技术;知识处理(认识)技术,包括知识提炼、知识分类、知识表示技术等;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学习技术;决策技术,即知识演绎技术特别是不确定推理技术等;策略执行技术,即控制与调节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特别是面向专门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之间的合作技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智能人机交互与合作技术;智能信息网络技术。
国内最早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第2批开始培养智能专业学生的院校。北京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必修课程(2分)包括:①专业数学/理论基础(15学分):算法分析与设计、集合论与图论、概率统计A、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②硬件与系统基础(分):数字逻辑设计、微机原理和信号与系统;③智能基础(5学分):脑与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专业限选课程(15学分)包括信息论基础、计算方法B、数字逻辑设计实验、微机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习、机器感知和智能处理实验、智能多媒体信息系统实验。选修组合课程(29~32学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考智能的2个专业方向推荐专业课组合,自行选择,至少选修20学分的智能专业课程。公共核心+专业方向+新技术及其他:①公共核心课程(分):智能科学技术导论、模式识别基础、生物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②专业方向课程(11~15学分):机器感知与智能机器人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学习方向、新技术及其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技术、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网络信息检索、智能系统平台专业实验等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学院教学特色与实际需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北京大学偏重“信息处理”,湖南大学偏重“智能系统”,但需要强调的一个前提就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大计算机类,更需要大EECS专业的基础。编程、电路、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这五大核心基础就是大EECS;其次是专业,计算机以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网络、编译、数据库五大经典专业核心课为主,湖南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系统,因此信号与系统、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是最基本的专业核心课,然后再分不同的分支。湖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机器人学等;研究学位课程包括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主要体现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人工智能概论、机器学习、计算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核心(智能控制导论、智能数据挖掘)和应用(机器人学)。
4结语
(1)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课程的时序图,即描述课程的进阶关系,从本科直到研究生,同时还可以实行一定的修课限制,如台湾交通大学计算机概论与程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式设计两科皆不及格者不得修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论,若数据结构不及格不能修算法设计课程等。
(2)程序设计类课程用上机程序能力考试来设置合格条件,如台湾交通大学基础程式设计及格条件为通过“程式能力鉴定”,湖南大学则以CCF―CSP软件能力测试作为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的考核标准。
(3)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综合论文训练是由具有同等水平的项目训练成果或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项目以及其他课外科技活动成果经认定后代替的。
(4)精炼的课程教学。核心课程应该精且必须加强课程实验,只有对方法和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掌握这门课程,而动手完成实验才能真正融会贯通。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后,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训练。
篇5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 能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信息化的改造、e化的建设、向新经济转型等一系列的新问题,而管理信息系统正是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新兴学科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统计学多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较独特的体系和领域,并由此产生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需求。
1 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600多所院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过去十几年的专业探索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各高校专业特点、背景的差异性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也给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挑战,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社会认知不足等问题一直都制约着信管专业的发展。
1.1 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趋势
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学科核心课程以及相关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人民大学研讨制定了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CISC2005》。在这一专业发展阶段中,开始形成相对系统、规范的信管专业教育体系。①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管理实践的发展演化,技术和管理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如Web2.0/3.0、云计算、物联网、SaaS服务模式等大大丰富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催生出许多新型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传统的业务过程和管理活动逐渐演化为信息管理活动。同时,各高校逐步形成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主流专业共识。ACM/AIS相继联合推出了新版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IS2009/IS2010》,以反映技术进步和管理演化的要素;②由清华大学陈国青教授牵头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推出了《CIS2011》,关注企业的最新应用实践。③
1.2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其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特征,不少人对专业认识缺乏,部分高校仍然在实施大拼盘式的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不明确,导致学生的报考志愿率和满意度不高。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两大问题:
1.2.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据统计,2006-2010年国内13所代表性高等院校信管专业毕业生4982人,考研占到19.4%,在就业的学生中,按照行业划分,除IT业占31.5%、金融占17.7%,其他几乎涵盖所有行业;按照单位性质划分,机关占5.4%、国有企业占21.6%、事业单位占8.3%、三资企业占13.1%、其他占45.7%;按岗位类型划分,业务运营占23.4、技术服务占25.7%、市场营销占15.3%、经营管理占12.2%、行政文秘占6.1%,其他占8%。专业学生就业多元化特征明显,专业对口就业情况不佳。学生们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专业思想模糊。
笔者认为,信管专业的立足之本就是管理与技术的融合,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现有教学体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需求变化快、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清晰的思路。
1.2.2 实践能力培育不足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要求,当前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独立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科研立项)等环节所组成。实验案例和模拟环境陈旧,与现实脱节;部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课程结构中理论课程比例偏大,缺少形成能力的课程和综合型实验;实验案例和模拟环境陈旧,与现实脱节;部分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
2 信管专业知识能力模型
2.1 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最新的国际《IS2009/IS2010》和国内《CIS2011》为参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就业方向—核心能力需求—支撑课程”的逻辑关系,强化实践能力培育,以此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核心课程和教学大纲。
2.2 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能力架构
(1)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完成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信管专业学生对口的五大就业方向分别为:
D1:从事IT咨询工作(IT规划、业务流程管理、ERP实施顾问、管理与软件一体化等。)
D2:在政府、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从事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
D3:在应用软件公司从事MIS软件开发、推广、实施工作。
D4: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内部或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从事IT密集型流程(采购、财务、物流、销售)运营工作。
D5: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内部或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公司从事信息采集、信息组织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报表生成工作。
(2)确立各就业方向所需关键能力要素:
D1:(K1:管理咨询方法与工具;K2: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K3:IT规划;K4:系统评价与实施;K5:系统分析与设计;K13:典型IT密集型业务流程)
D2:(K3:IT规划:K4:系统评价与实施;K5:系统分析与设计;K6:数据库管理;K7:一般网络管理;K8:IT项目管理;K9:信息安全;K14:信息检索和组织)
D3:(K4:系统评价与实施;K5:系统分析与设计;K8:IT项目管理;K10:程序设计能力;K11:可视化开发;K12: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D4:(K2:业务流程分析与设计;K9:信息安全;K13:典型IT密集型业务流程)
D5:(K6:数据库管理;K14:信息检索和组织;K15:统计工具应用;K16:数据挖掘)
(3)支撑各关键能力要素的课程:
K1---C1:管理咨询工具;K2--- C2:业务流程管理;K3、K4--- C3:管理信息系统;K5--- C4:系统分析与设计、C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课;K6、K12--- C6:信息系统数据库;K7--- C7:信息系统网络工程;K8--- C8:IT项目管理;K9--- C9:信息安全;K10--- C10:C语言、C1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K11--- C12:动态网站开发、C13:信息系统开发实验课;K13--- C14:ERP、C1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C16:客户关系管理、C17:电子商务;C22:ERP实验;K14--- C18:信息管理概论、C19:信息资源管理;K15--- C20:数据分析;K16--- C21: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4)依照(1)-(3)中的逻辑关系和各门专业课程的支撑关系,确立六门专业主干课程为:C2:业务流程管理;C3:管理信息系统;C4:系统分析与设计;C6:信息系统数据库;C12:动态网站开发;C19: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方向课程包括:C1:管理咨询工具;C8:IT项目管理;C10:C语言;C14:ERP;C17:电子商务;C20:数据分析。
3 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按照第二部分“就业为导向的知识能力模型”基准要求,贯彻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思路,需要对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修正。
3.1 优化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知识能力,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梳理,通过相关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1)去除过时陈旧、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课程;(2)新增业务流程管理、管理咨询工具等符合现代专业发展趋势的课程;(3)适当减少纯理论课程比例,降低信息系统数据库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数;(4)重新修订专业课程大纲,保证知识能力架构中对关键能力的教学要求。
3.2 强化实践能力,完善并落实实践教学体系
(1)每门课程实验至少安排1个综合型实验;(2)独立实验课程要求以项目式连贯运行;(3)课程设计力争全部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背景;(4)在D1-D5每个方向至少建设1个典型实习基地;(5)充分发挥ERP等学科竞赛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6)加强校企深度合作;(7)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参与社会实践。
4 结语
信管专业建设应当坚持“管理与IT融合”的理念,各个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色,对专业进行清晰定位,应当对大拼盘式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明确学生能力要求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应当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管专业学生必定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注释
① 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一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沿革及其培养目标
(一)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情况
我国最早的物流教育起源于193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系开办的材料管理专业[1]。1993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以“物流”命名的物流专业,只有部分属传统物流概念的物流类专业,如仓储运输管理、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管理工程、包装工程等相关概念的物资管理专业。1993~1997年,现代物流教育开始起步。1993年根据当年国家教委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将“仓储、运输管理”等专业改为“物流管理”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首先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随后北京科技大学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继而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本科、硕士或博士生。1998年教育部大规模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根据高等学校拓宽专业面的要求,将新设立5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取消,并入“市场营销”专业,专业调整大大抑制了物流教育的发展[2]。
直到2001年中国入世,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业作为新型服务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国外发达国家投资者引起了广泛关注。2001年8月,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召集下,教育部恢复了“物流管理”专业,并于当年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招生。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方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2003年增加到47所。2001~2010年全国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数及近年该专业的招生毕业情况(见表1、表2)[3,4]。
(二)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管理学科为理论基础,经济、管理、工学学科相互渗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为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等,其学科理论基础为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
二经管类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
构建以经济管理为学科背景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以下简称为“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明确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要求。本文根据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态势和当今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提出物流人才应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物流运作能力。根据物流的功能要素,物流人才应熟悉掌握采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主要物流业务环节,了解现代物流设备的性能及控制方法,并能进行实际操作,这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作为物流人才,必须初步具备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与再设计能力,具备区域物流园区(中心)规划与设计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及物流系统综合评价能力等。
(3)物流项目组织及管理能力。对于中小型的物流项目能够对其进行组织与管理,对遇到的问题能够给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案。所以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与技巧[5]。
(4)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因此,现代物流人才不仅要全面熟悉物流的主要信息技术,也应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与物流系统优化决策能力[5]。
(5)国际物流运作能力。随着全球制造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洲际之间的原材料与产品的流通越来越发达,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物流市场。因此,现代物流人才不仅要了解进出口贸易专业技能,也应具备如保税仓库经营、商品检验等国际物流技能,并熟悉各国有关的通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及各国的物流环境。此外,现代物流人才应掌握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预算、核算和控制,对企业外部的各种物流费用要能够判断其合理性,并能够对有限资金进行优化配置。
总之,在基本能力结构上,应具备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专业知识要求上,应具备一定的工具性知识、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一定的自科知识及扎实的经济管理学科、统计运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悉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业务运作及组织管理,掌握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掌握国内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
三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一)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尚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有些学校借用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在其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进行适当修改;有些学校为应付专业申报,不顾实际需要勉强将一些课程凑合在一起,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情况下不顾课程整体性任意增删课程,没有严谨的分析和论证。
(2)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我国的物流教育现在比较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专业学科缺乏引导性。引导型学科可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师资尽量由长期从事物流管理、运输业等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担任。通过引导型学科的学习可以提早的告诉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
(4)物流教育缺乏数量性。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使物流活动同数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得十分紧密,物流业务管理和综合评价都离不开数据分析,物流管理系统也是建立在极其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未来的物流教育要强化定量分析,加强学生数理知识的培养[6]。
(二)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体分成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及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四大块。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思想品德、外语、体育、军事训练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等课程;学科及大类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经济学、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流系统分析、仓储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工程、物流经济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体现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具体包括物流战略与管理、物流系统论、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采购管理、运输管理、集装箱与多式联运、运输经济地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在实践教学上,物流管理专业包括实践教学课程、实践环节或实践性教学活动,如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建议各高校选开物流管理综合模拟、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系统模拟实验、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
四经管类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
从目前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来看,有绝大部分企业认为目前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与企业的需要既有相同点同时又有较大的偏差。如学生认为装卸和包装的相关知识不重要,而这些操作恰好是配送、仓储与存储及采购等的重要环节与基础,企业也比较注重这一物流环节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企业对于制约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是物流发展瓶颈”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经管类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如下构思。
第一,将“物流管理”专业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方向延伸。即重视物流过程的实现技术与装备,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仓储,定位,检测,企业信息化及其信息处理等实用技术。
第二,从重视“物流”到重视“物流+采购”。即重视基于物流和采购的集成技术和成套技术,包括基于采购的集成化设计技术,仿真设计与装配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与方法,采购信息平台与共享技术等。
篇7
关键词:CDIO;校企业合作;项目驱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ordination arrangements,entered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urriculum reform process also included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s the basi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of a strong curriculum, reform imperative.Thesis of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proposed project-drive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ed teaching model,focusing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model.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has strong operational,it has a certain value.
Keywords:CDIO;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project driven; teaching practice
1 引言(Introduction)
软件工程基础课程是高校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而言,可以是相关课程的前导课程,对软件项目开发的环节作一个统筹性的介绍,作为计算机及其他相关专业来讲可作为一门软件方向选择的实践性课程,总体来讲,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理解软件工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介绍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可分别加强之前所学的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等知识。地方高校大多是专科学校新建而成,目前大多面临两大转型,一是专科向本科教学方式的转型,二是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因此,对于学生如何使其在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就成为此类学校教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近年来,高校在走“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之路建设过程中,大多采用校企业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到相关企业里实践深化,这是转型发展的必走之路,出是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最佳模式。因此,软件工程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并具有强有力的支撑。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早在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起专家自发组建一个团队,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并实践后,提出了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项目思想,将教育作为一种工程来设计,创立了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1,2]。
这种思想紧紧地将现代工业产品的创造流程进行引用与分析,认为教育工程体系宜可用于这种思想,他们认为教育必须遵循“做中学”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CDIO思想着重强调四个问题:一是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道德以及团队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CDIO的提出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同时也在软件工程教育教学中引起了共鸣,CDIO强调的四个问题完全可体现在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中。经过思考与分析,这里笔者将从两个环节把CDIO进行引入应用。
3 课程设计与规划(Curriculum design and planning)
3.1 项目设计框架
在教学课程设计早期,可采用CDIO的思想来设计规划整个教学安排,达到前期规划的目的。项目设计规划时,结合如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
课程的教学由两大部分来完成,一是主讲教师,完成课程的总体布置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二是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完成相关设计环节的指导工作。两个教师形成互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现实的高校中,大多主讲教师的往往缺乏实际开发经验,仅有课本的理论知识,单靠他们是很难完成课程任务。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有实践项目设计经验,但是存在设计过程不够严谨规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引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实行校企合作,取长补短。
在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时,可以根据授课班级的学生人数情况进行安排。一般来讲将学生以小组为开发实践团队,小组人数在8―10人。在小组中安排一名小组长,全面负责小组任务的规划与安排,其可作为“项目经理”的角色来工作。
在整个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介绍项目背景,这个背景是基于项目案例来实现确定关键和困难的[3]。教师按照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顺序和软件工程方法,使用软件工程工具,结合典型案例,对软件工程学生完成项目开发实践的每个部分进行实时指导。在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产生相应的文件,开展评估活动。课程结束时,团队成员完成项目实践总结报告。
3.2 项目设计注意问题
项目设计紧紧围绕CDIO模式的要领,首先做到两个实际相结合,一是与授专业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二是与地方实践条件实际相结合。
以铜仁学院为例,我院属于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作为一所新办本科院校,招收学生本来与其他高校就有一定的差距。再之,在办学条件方面,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全全力支持,办学软硬件也还不错,但作为老少边穷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较,地方IT行业产业不多,学生实践环境也稍显不足。因此,在对课程进行整体构思时,要综合考虑上述两个问题。
4 教师分工协作规划(The teacher collaboration planning)
课程设计结束,同时两类教师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具体的进行分工安排的问题,这项工作极为重要,他是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根据图1的规划与安排。可由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来控制,指导教师控制的基本要求要根据软件工程基本理念思想和项目进度进展来具体控制,课堂理论授课教师由来完成对图形工具的使用和书写文档进行实时的指导。同一门课程的两个教师分工协作,各阶段分工再次引入CDIO思想,进行规划与设计,如表1所示。
通过这种模式形成一套适用于学生实际的培育体系,这对于提升地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有很重要的帮助。对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型专业学生为目标的高校来讲,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合作”显得更为重要[4]。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是辅助,主讲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对安排学生与企业实践指导教师联系,形成强有力的协作,完成阶段性成果[5]。每一阶段结束前,理论实践教师必须对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审核合格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当然这里也得要注意的是,对审核不合格的小组,必须要加强引导,共同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完成任务,以跟上总体进度。
5 结论(Conclusion)
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早一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计算机世界发展速度飞速的今天,如何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实课程教学改革不是一学期、一学年能全面完成的事情,需要时间的推进、教师队伍的优化。笔者经过一学期来的实践,虽然在有些环节实践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但是总体上讲效果明显,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课程教学两个重要环节引入CDIO思想,同时以项目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改革是一种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启发式。这种教学模式软件工程一直是整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解决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真正解决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素质高校实现,最终成功的转型,实现地方高校在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Edward F.Crawley,等.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尹春娇,沈桂芳.探析CDIO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31):15-16.
[3] 支俊,陈燕.案例分析在本科软件工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30-32.
[4] 韦守居.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30-132.
[5] 张宇宏,王军.软件工程导论实践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9(17):15-17.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97-03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医学信息应用越来越广。医学信息工作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支撑,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培养信息化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发展规划的一系列文件中也指出,要完善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尤其应重点培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服务于技术、应用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特别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为主的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是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也对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医学院校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现状
医学院校开办医学信息相关专业的时间不长,面向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等专业大多开设于2000年前后。[1]中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相对较晚,各校根据自身研究的特色和专长,设置了不同的专业。
目前,各校开设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即使同一专业,各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也均不相同。例如,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有的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上,有的学校侧重于计算机和信息学科专业知识,有的强调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有的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而且在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各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置也有较大的不同。另外,部分中医院校已经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医学信息学科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2]
医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笔者所在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中医院校中较早地开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2012年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开设中医药信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并开始招生。目前,学校拥有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信息管理学等两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c学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学校已逐渐积累并形成了符合学校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从事医学信息相关工作的人才需求而研究设计的。目前,医疗卫生系统及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研究开发领域急需的是应用型人才,即需要能够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医疗仪器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医学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析等专业性较强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因此,医学信息类专业主要培养的应是具备上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别应用型人才。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领域,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以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为主的多平台软件开发及部分网络工程岗位。因此,从岗位胜任力出发,结合社会最新岗位设置及其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学校研究设计了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能融合医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现代管理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具备医疗卫生相关的信息处理与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和硬件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及工程实施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即能胜任医疗卫生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和IT行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可以看出,学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多学科融合的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专门型应用人才,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应用层面较广具备较强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明确培养什么人之后,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中通过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以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中分为三个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大类基础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多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其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多条主线,且主线并行,包括软件开发能力、硬件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学科融合能力等。其中,以培养软件开发能力为基础,兼顾智能硬件开发和医学图形图像分析处理。通过必修课程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通过选修课程的设计与选择方案制订,有引导性地指导学生至少选择两个选修方向,使学生除具备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仪器和图形图像三个方向基础知识外,还能够具有更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较深入的专业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软件开发能力培养展开。程序设计类课程和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是课程设计中的主线。学校在依据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14个核心内容要求开设的基础课程外,又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开设了中医学概论、现代医学概论、医学信息学、医学图像分析、医学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等培养学生医学基础和应用能力的课程,以及智能终端应用开发、物联网原理与应用等符合市场最新需求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医学信息工作的必要基础和更好的社会需求适应能力。
(2)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将其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设计了多层次的实践教育体系。从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到核心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再到实训项目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逐层递进开展教育活动,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其中,实训项目包括与医院及企业合作的小学期项目开发,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创新实践活动包括专业特设的创新创业学分、信息专业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等。学生根据兴趣和优势,与指导教师及校外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实训及创新实践项目,从而强化与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还特别安排学生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相关机构和系统的运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
(3)素质培养体系
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未来从事医学信息工作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课程的开设,更是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设计、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校园文化底蕴等。
因此,在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学校首先在通识课程中设计了包括思想政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创新创业、校本特色等的各类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组织教师讨论、设计并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自我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学习等。同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组织和设计不同层次和不同开展形式的实践项目和活动,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例如,邀请学术及行业专家开展学科前沿知识、市场发展动态等系列讲座,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项目嵌入,创造环境支持学生创业项目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与实践安排,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等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是在专业开设多年的基础上逐渐明确并且逐步修改完善,并形成特色。学校以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培养为重要基础,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引领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以校院、校企合作贯穿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等。例如,学校代表队在国际和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并以此带动了全体学生的程序设计学习氛围和竞赛参与意识。又如,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临床信息系统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与联众智慧科技、医慧科技、图特信息科技等多家医疗信息科技公司共建各类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训。
近期,学校在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又一次更加深入地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在坚持强化学科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培养方法、教学手段。其中,校院、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首先应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设置来自医院及企业的委员代表,依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此外,应该与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信息化企业充分探讨,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将实际工程应用逐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需求相结合,如何将课堂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工程项目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现实需求出发,促进其自发地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5―0054―05
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无论从教育的管理、教学、学习,以及对外交流与教育资源的获取,都已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此外,借助于技术进行学习,也正成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不仅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更是涉及到了教育观念、模式、体制等的各个方面的挑战,计算机教育应用的研究同样也面临和经历着理论与实践的创新,2010年全国CBE学会年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
一、专家视点
本次年会的专家报告分为特邀专家报告和大会主题报告两部分。从专家报告的内容综述看,大会的特邀专家的报告主要折射出专家对于计算机教育应用现状及未来的相关问题的反思,观点高屋建瓴,紧扣大会的主题。
1.数字互动教室――未来课堂的方向
现有的课堂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已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数字互动教室是未来课堂的方向。何积丰院士的特邀报告“数字互动教室――交互式电子书包”,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何院士围绕由他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的“数字互动教室”项目,指出当前应试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已经严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教育资源地区差异“贫富分化”扩大,对优质师资争夺也日益激烈,教育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传统教育的垄断特性导致平均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等社会现象,数字互动教室项目的意义在于把学校的信息化推进到核心阶段――课堂教学。他认为数字互动教室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设备的更新,而是着眼于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提升,教材呈现形式的更新。数字互动教室项目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及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信息支撑平台,充分发挥互动过程和自主学习对教学的提升作用;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实现包括名师、优质课件与教案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电子书包实现了多本合一,实时交互的电子课本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与效率。他指出,数字互动教室项目是一个实现学校课堂教学信息的系统性改革方案,是一个综合教育、科研、出版、产业各方面协同作战的大型信息化工程。数字互动教室也是对传统课堂的革命性变革,推动教材的表现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将大大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2.基础教育信息化――从跨越到革命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业已进行了10多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下一步该往何处去?这可能是许多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和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央电教馆王晓芙副馆长的报告“基础教育信息化――从跨越到革命”给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十年来在课程开发、教学环境建设、学习资源开发、课程整合、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农远工程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偏差,要克服传统的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盘、库、网”的建设问题,而应提升到学生的信息素养上来。报告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的10个重大项目,即所谓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从“班班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教材的开发以及模式的推广、教研的兴趣与引导、数字化服务体系建立中的技术支持服务、学生学习平台的开发和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等做了一些介绍,并指出这些项目将给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很多机遇。当前和今后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首先要在观念认识上找差距,在课程整合上下功夫,在信息系统上做文章。基础教育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不仅是要跨越,而是实现教育的革命。今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变化路线图,是教学――学习――体验――成长――沉浸……认为我们现在应该要超越教学这个阶段,重点关注把信息技术在学习阶段的应用,进而去关注学生的体验、成长。
3.开源――高校资源建设的未来之路
高校教育资源建设问题一直是高校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精品课程亦成为高校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点。资源的共建共享或许是解决目前高校教育资源重复建设,资金、人员、技术瓶颈的一种有益尝试。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报告“大学的‘开源’何以可能”则与会者分享了他作为一个学校分馆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以及作为一个教育技术专家对于高校教育资源建设的看法。
任教授在对当前国内外著名机构的开源情况(如麻省理工学院的OCW、英国开放大学的OPENLEARN项目等、日本的开放式课程同盟“巴黎高科”的ParisTech OCW项目)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特点在于顶尖大学的介入、核心课程资源的提供和大学合作联盟的趋势明显,而这三点都是国内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明显缺乏的。他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个层面论述了开放资源的特性。从学生层面看,受益于大学开源带来的教育资源数量和时空的放大效应,学生有机会更方便地接触到数量更多的、来源更宽泛(开源使获得他校的教育资源变得更为容易)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获得更为开放的“Super Market”式的学习选择;从教师层面看,开放教育资源能催生教师资源的优化与放大效应,从而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开源平台上,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督促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同侪互助,最终达成共同提高。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开源平台的展示效应,共享学术贡献;从学校层面看,开源可以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但打破管理上的分割,道路仍然漫长;开放资源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从社会层面看,在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将有助于大学担负起将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大国、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一历史使命。他认为,目前我国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的不足主要在于:开源实践呈条块态势,缺乏统筹规划;标准建设滞后,标准采用率低;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资源利用的绩效较低;版权、资金影响开源实践的可持续性。
4.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变革――新技术、新学习
新技术与新理论的不断出现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给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也为教育变革带来新的视角,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新技术条件的学习又该如何进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丁刚教授的报告以“教育信
息化与教育变革”给出了他对于新技术条件下,教育信息化引发的教育变革的思考。丁教授认为,转变教育方式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的学习认知和环境的可变性问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认知和环境的可变性研究可以了解学习与环境间复杂的交互作用,解释学习随环境影响发生的动态变化。他指出,教与学的环境现在正在转向一个新的教学生态系统。作为反映认知的网络和学习之间本质的联系,在学校里使用技术的方式应该从“技术作为教师”转变为“技术作为学习的伙伴”。这些需要改变学习过程当中的认知方式,我们现在的中学实验都是证实的实验,它与真实的科学产生过程是不一样的,我们有必要重启证伪理论。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在科学学习中的具体应用,使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验不仅可以进行证实实验,更可以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证伪和试错的实验。丁教授认为,我们目前的教育可以说是没有很好地体现时代特征,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传统,甚至现在的办法不会比五六十年代进步多少,这样的改革是令人怀疑的。在报告中,丁教授还跟大家分享了2010年的Horizon Report中提及的从近百个新技术和众多新趋势中概括和提炼出6个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移动计算、开放课程、电子书、简单增强现实、基于动作的计算、可视化数据分析。丁教授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这些技术都有可能在学习型研究机构中广泛用于教、学及其创新。
这些专家报告喻示我们,在信息化时代,“无所不在的学习”必将渗透人整个社会,并且越来越重要,并创造新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充分获取学习信息,进行更个人化、情境化、互动化的学习活动。无处不在技术的成熟,会改变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影响和关系,改变第二课堂的概念和创建新型的学习环境,使教学环境与教学策略经历一场新的变革。
二、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则从我国Ed.D试点概况,Ed.D培养的中外比较,Ed.D的教育技术课程规划和由Ed.D引发的思考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于Ed.D及其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理解。在对美国、英国、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国内外的教育博士的培养情况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浙江大学教育博士的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由此引出教育博士培养中的教育技术课程设计,并从基于数字化手段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和国际化视野下的教材与案例库建设,谈了浙江大学关于新媒体与教育技术课程的建设思路。
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设计、实施与案例。柯教授认为,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真实情景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际的协作、对话与知识分享,通过知识创造活动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的设计应重点考虑学习任务、学习过程、项目评价的设计;实施过程需着重考虑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的组织、指导和管理策略。柯教授指出,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是一种应用网络开展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协作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远程协作学习项目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下,应用技术开展更大范围的协作、对话与分享,应用技术收集信息、组织数据,应用技术进行知识建模与创造,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实现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它将丰富的教育元素融合到项目中,如跨学科内容、当地文化传统、社区服务、科学探究、跨文化理解与合作等。远程协作学习项目通过城乡学校远程协作的方式,可以实现发达地区学校和相对落后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互联、师生互动,促进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城乡学校的互联与互动,也将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的赵建华教授与大家交流分享了他们研究团队关于学生对小组学习的理解与态度分析的研究。赵教授认为,小组学习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可用于组织协作/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对于小组学习的组织和运用涉及到许多问题,如教学思想、观念、环境和策略等。在报告中,赵教授提出小组知识加工过程的实践模型,模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个体理解、小组知识建构、小组学习工具和混合学习环境。他们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两轮行动研究,所采用的教学环境包括课堂授课和WebCL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分析了学生们在混合学习环境下从事小组学习的基本体验。研究主要利用质的和量的数据对学生的体验进行分析,所获得数据分别来自课程开始阶段、课程中间阶段和课程结束阶段。通过分析学生们对他们对小组学习的理解和体验进行分析,获得他们理解与态度在该三个阶段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说明,学生们对小组学习的理解与态度的变化,同他们获得针对小组学习的正确指导是分不开的。在教学中成功运用小组学习,需要一定的组织与管理策略和技巧。
华中师范大学的赵呈领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基于SNS的混合式学习活动案例设计”,赵教授认为,SNS实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创建有特色的学习社、提供广泛的工具、网络意识功能很强大、社区网络权限设置很灵活等方面。在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混合式学习活动,最终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活动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资源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和活动评价等,并以《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理论章节为例,进行案例设计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的潘以峰副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智能微格教学点播与评议系统的构建”,他指出,微格教学点播与评议系统的基本职能包括培训职能、远程教学职能、点播功能、评议功能和科研功能。微格教学点播与评议系统的应用环境是指微格教学实施的环境,一套完整的实验室应用环境包括微格教室、总控室、微格教学观摩室和准备间四个部分。微格教室实现的功能有智能化交互、网络直播、全自动录播、远程直播点评、智能跟踪等。微格教学的点播与评议系统软件是一个可以维护微格录像、教案,并且可以提供点播与评议功能的系统软件,可以实现课例综合维护、学生微格点播、学生微格教学与评议、多元评价、自定义量规、学生微格导出、教学技能维护和微格情况统计等。
三、专题分论坛
大会在围绕“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这个主题上,根据会议议程需要,设置了包括世博新媒体技术与未来教育,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联动发展模式现场展示和智能学习技术等五个专题论坛。从与会代表分论坛的交流发言中,我们发现,本届年会的论文交流展现了“计算机与教育”的最新发展,凸显了新媒体技术与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区域教育信息化、智能学习技术推进等议题。
1.新媒体技术与教育
有多位研究者介绍了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所采用的新媒体技术和互动媒体技术,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了这些新
媒体技术的特性及其教育应用的启示。新媒体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互动新体验,世博许多场馆中应用的感应技术主要包括触觉感应技术、动态感应技术、光感应技术和视觉感应技术等,带来了视听新享受;借助新媒体技术缔造出独具特色的网上世博,具体表现出虚拟呈现、在线互动,永不落幕和三屏联动(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特点。新媒体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启示是,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创建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教学;可以借助仿真三维虚拟展示的优势,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新媒体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这也是网络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世博中应用的互动技术主要有平面互动、空中翻书、触摸查询和桌面互动投影四种类型。这些互动多媒体技术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可以变化的介质(地面和墙面都可以作为投影介质,体现低成本和环保特征);人机交互方式从鼠标键盘转变到人的肢体动作等更加自然的交互;信息传递方式也从被动变成主动。
一些研究者介绍了目前学界比较关注的云计算概念,分析了世博思科馆提出了城市云的概念;还有的研究者介绍了地域文化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方面的研究、三维教育游戏用于学习环境空间设计的研究、WEB3.0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
未来课堂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研究者就泛媒体技术支持下未来课堂的互动进行了研究,也有一些报告侧重与新媒体技术应用下的非学习空间设计、研讨型未来教室的设计等研究。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次学会年会也有许多研究者与会交流了他们对于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有研究者跟大家分享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探究,认为通过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有机整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创造新的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实施可以从基础教育阶段做起,进而推广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创造性地开设“科学”课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以及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也有研究者就区域校际研修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与会进行了交流、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校际差距,借鉴校本研修的模式,采用校际联动和校本研修结合的形式,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视角,提出了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领衔+参与”校际研修模式。还有研究者在分析青少年网瘾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认为加强情感教育是防治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多媒体网络构建真实情境进行情感教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情感教育。形成一种特有的信息知识和情感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情感教育的发展,最终从源头上解决青少年的网瘾问题。还有一些研究侧重于信息技术课程中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研究、专题学习网站设计与开发研究、基于LEGO的“走迷宫”机器人教学设计问题、微世界支持小学科学发现学习的策略探究等。
3.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与会交流的报告中,有许多研究者探讨了在线协作学习与虚拟社区,如有研究者与会交流了基于角色的主题式网络协作学习方法及其案例分析,介绍了学习个体在协作小组中进行协作学习活动时的互动与角色扮演情况,验证CSCL协作角色分析工具的功能、性能和可用性,证明CRAT与CSCLEP对接的可能性。也有研究者就非正式学习虚拟社区的个案研究进行了交流,以Sybase交流群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非正式学习虚拟社区进行研究,从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关系、构建机制、社区认同感、学习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还有研究者就基于教师团体的社会网络中心性与知识资本相关性研究进行了交流。认为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知识资本积累的过程,并以一个小学教师团队为样本,在社会网络的视角下通过回归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对教师情感信任网络和工作咨询网络的中心性和个人的知识资本进行相关性研究。还有一些报告侧重对在线学习中所涉及资源中的中外网络课程的开发模式进行比较,以及学生网络活动时的知识建构等问题。
4.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
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是本届学会年会分论坛设置的一个亮点议题。会议邀请了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参与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研究者、领衔校和参与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一起与会交流他们在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想。为了促进浦东新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均衡,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发起了区域联动发展模式,以领衔校+参与校的联队模式,通过结对调研、构建平台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同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推进“校本研修”,使得装备标准化、操作人性化、应用个性化。在交流中,有领衔校的一线教师介绍了他们作为领衔校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中所担任的角色及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做出的成果,也有领衔校的领导介绍了他们在电子白板应用方面的特色,演绎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一开始对电子白板一无所知到如今以电子白板为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还有学校介绍他们学校逐步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如何成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示范校。也有参与校的老师介绍他们作为一所参与校在领衔校带领下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过程,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工作中,学习领衔校在Moodle平台构建和运用方面的经验,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5.智能学习技术
有研究者介绍了关于社会化标注的语义分析研究。从语义角度出发,对社会化标注进行研究。用户的标注行为体现着用户的认知过程,是用户对语义概念的选择使用。浮出语义是社会化标注中挖掘隐含语义知识的有效方法,标签本体则通过语义网技术实现了社会化标注的语义增强。也有研究者针对现在的现场答辩存在诸多弊端且日益彰显不公平性等问题,利用基于双线性对和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难题的门限签名技术,提出了在线答辩系统。该系统的显著特点在于可以确认答辩专家经过了主服务器的授权,并且答辩专家也不能否认自己所提交的答辩意见。门限化是该系统的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法,只要同意答辩通过的答辩专家的人数达到了要求的人数即门限值t,学生也就通过了答辩。该研究为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对在线答辩的普及以及包括在线答辩在内的现代远程教育安全性提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研究者跟大家分享了个性化智能评测系统模型、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身份构建与发展研究、基于Web的信息抽取及信息定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研究、网络课程自动答疑系统的等方面的研究等。
四、大会论文情况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98篇,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部分专家的评审,在考虑到质量优先、兼顾地区学校分布的前提
下录用142篇,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届年会所收集的论文涉及的重点包括:理论探讨、实践应用探究、新方法新设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会议论文集中具体论文分布如下图所示。
在这些收集的论文中,理论探讨部分的论文主要从教育技术领域到技术在教与学应用的多视角展开了探讨,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技术的教育应用紧密结合了起来。论文中既有对计算机教育应用问题哲学角度的思考,如关于教育技术的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关于教育技术有效性的追问,网络学习的本质属性研究,周易、阴阳思想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参与性设计的内涵、哲学基础与时间旨趣等;也有对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比较关注主题的理论探究,如教育游戏的设计规范,网络学习的相关问题,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模式与批判,虚拟学习社区,Web2.0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理论及网络资源的开发模式等;另外也不乏有一些从一些新颖的角度探讨了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一些问题,如关于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思考,由青少年网瘾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感教育网络教育的人文环境模式构建,科技人文教育研究等。
实践应用探究部分的论文主要从以不同的理念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技术教育应用的魅力,也为人们拓展应用的视野,给予了很多启示。本届年会收集的论文中也凸显和契合了本次年会的核心议题,论文更多的关注新型技术的创新实践应用,如以“领衔+参与”模式区域推进学校电子白板应用研究、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远程协作学习的设计实施与案例、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培训中的应用探讨、智能伟哥教学点播与评议系统的构建、高等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发展与技术应用、CAI中低码率音频压缩格式的适用性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还有一些新兴的Web2.0,3.0技术如DIIGO、GOOGLE-WAVE、SNS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
新方法新设计部分的论文主要从则结合现在与未来的应用,提出了方法与设计的新思路,为技术教育的有效应用带来有益的启迪。如关于教师团体的社会网络中心性与知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双设计教育游戏模型的构建,学生对小组学习的理解与态度分析,基于LAMS的学习互动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行为采集和学习质量评估模型设计,个性化智能测评系统模型,虚拟学习环境设计,基于角色的主题式网络协作学习方法,多线自适应的教育游戏教学过程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微型化设计模型研究,基于网络活动的知识建构分析,基于AGENT的远程教学评价系统设计,远程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一种技术应用的新方法或新设计。
未来发展趋势部分的论文则主要从聚焦技术教育应用未来的可能发展,从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预测与探讨。论文既有关于三维教育游戏的教育应用视角、社会化标注的语义分析、以活动为中心的学习体验模式设计、微世界、SECOND LIFE、VIRTOOLS技术在虚拟学习空间创设方面的应用等新型技术的教育应用方面的探究;也有关于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低碳生活与教育模式的研究,光动媒新技术的教育应用,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EPSS专家系统,智能导师系统等的模型构建,基于课堂的虚拟实践社群设计,IRS图在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等新理念、新技术应用实践,体现了技术教育应用的未来发展。
五、结 语
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的各报告均展现了“计算机与教育”的最新发展,尤其凸显了新媒体技术与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在线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智能学习技术推进等议题,也使得CBE学会关注的领域更加明晰化。会议是我国当前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工作的一个缩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研究的前沿和关注的焦点。
篇10
关 键 词: 金融学科;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65-04
一、开展金融学科综合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1. 是突出学院办学特色, 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针对高等教育新形势、新变化,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潜力,河北金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应用型,注重学生解决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金融学科是河北金融学院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成果最丰硕的学科,也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其中的金融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也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因此,探讨该校金融学科的综合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是突出学校金融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的需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 是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统一,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 逐步形成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进而促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加速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不断涌现,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投资、期货等金融行业企业对专业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的金融市场要求金融学专业大力发展实验教学,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化金融人才。
3. 是适应现代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现代金融学,是在传统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和保险等理论基础上,以市场为中心融合发展的学科;是以国内外金融市场为中心,以各种金融活动、金融关系、金融体系、 金融运行及其相关经济关系的规律、特点、作用和实际运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金融理论与运用规律的概括。 现代金融学科的研究重点转向了资本市场、公司财务、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等领域。随着现代信息科学、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等一系列新课题成为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随着金融行业以及金融学科的发展和演进,重视金融实践教学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现代金融教育的主流,就是要提高学生业务操作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精通金融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金融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实践能够培养学生该方面的能力。
二、金融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总体来看,河北金融学院已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将实验教学纳入金融学科的整体教学体系,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管理和考核的重要环节。目前该校建立了专业实验室23个,其中与金融学科相关的专业实验室8个,并配置了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了实验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金融实验教学有序开展。但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既为该校金融学科的实验教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对比国内外知名财经院校金融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其金融实验教学体现出以下不足之处:
1. 金融实验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整体来看,金融实验课程开设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该校开设的实验课程有《商业银行业务实训》、《股票模拟交易和行情分析》、《保险业务实训》、《期货综合实训》、《理财综合实训》和《数量化投资综合实训》等,对期权、外汇、风险管理和金融工程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开设较少,远不能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利于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内容的引入,更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 金融实验内容内涵有待提升, 实验项目数量有待增加。有些实验课程的内容往往流于业务的简单操作,缺乏理论指导下的业绩综合考核、评价和分析;有些实验局限于教会学生使用业务处理软件等浅层次内容,对金融机构整体的业绩评价、风险管理、数据模型分析等深层次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如《银行业务实训》课程,教师让学生熟练掌握了银行业务的基本处理程序,但如何处理特殊业务,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辅导与训练。同时,目前开发的实验项目数量较少, 不能全面涵盖金融学科知识。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理论指导之下的实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缺乏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教学大纲、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高质量的金融实验教材种类较少, 相关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书更是少见。许多教师只能依据个人对金融专业的理解, 进行教学大纲的编排与实验教学内容的选编, 多数实验课程仍停留在自编讲义阶段。这样导致实验教学缺乏相对科学可行的依据,也没有规范的标准,教师的主观性成分较多,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预期效果, 也降低了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方面所发挥的应有作用, 也容易和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出现脱节。
4. 具有金融行业背景的专任实验教师有待进一步增加。目前,学校从现有的讲授该门理论课程的在职教师中, 挑选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系统运行的教师担任实验课程的主讲。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开展教学,但是这些教师大多缺乏金融从业经历,因此其实验教学与金融业实际应用的契合度不佳,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总体来看,大多数实验教师在金融行业的从业经历不足, 对金融机构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学校需要增加具有金融行业背景的专任实验教师的数量,或进一步增加实验教师在相关金融机构挂职或实习的频率和时间。
5. 金融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学校在实验环境和硬件配置方面,已经建立了8个金融专业实验室,配置了金融业务软件以及新型电脑等软硬件设备。但是,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学校需要和金融机构及时联系, 依据金融业发展及时更新原有的软件系统,以适应分模块实验教学的需要,保证软件系统应用的实时性、先进性,提高实验效果。由于新软件购置的费用较高, 因此金融实验教学的后续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 金融学科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1.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创新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要推进金融实验教学改革,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必须创新实验教学理念,树立“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大力提倡教师建设实验课程,增添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项目,并予以奖励和资助。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2. 以金融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构建分层次的、科学多样的实验课程体系。当前金融市场变幻莫测,在此环境下,金融学科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金融业发展过程中新业务、新产品、新交易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来开设实验课程。 目前学院的金融类专业包含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实务操作性都很强,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要求高, 因此可以根据这些专业的不同性质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见表1)。
3. 开展深层次实验教学,提升实验内容的内涵。金融学科的实验教学,应立足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提高这些能力必须通过熟练掌握专业的金融知识、理论和技能才能实现。金融知识、技能和理论在金融实验中表现为:经济数据、量化方法和专业理论。其中,经济数据涵盖了解决问题需要的有效信息,而量化方法则是处理、挖掘和分析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最后,通过金融理论来分析运用经济信息并解决问题。金融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应契合这三个方面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因此,开展深层次实验教学,提升实验内容的内涵,其关键就是实现经济数据、量化方法和专业理论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指导,实验课程的具体实验内容设计如表2所示。
4. 根据实验课程情况, 设计并丰富相应实验项目。金融学科应设置多类别的实验项目,项目种类应涵盖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需利用数据库和各种统计分析软件(SPSS,E-view,SAS等),对金融经济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数学模型,总结经济运行规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设计性试验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 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流程和内容, 最后达到实验要求, 实现预期的实验结果。 这应该借助于金融机构的专职人员的指导来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相对简单,主要是对金融业务进行流程操作,或验证相应的金融理论和经济模型。从总体上,学校应增加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从具体项目来看,一要甄选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项目,不断提高实验质量; 二要开发覆盖面广的综合性实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三要大力增加研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例, 以满足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见表3)。
5. 从专业教学需要出发, 编写高质量的金融学科实验教材。 编写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是摆在学校面前一项非常紧急的任务, 是实现实验室与金融业务“零距离”的重要保证。金融学科实验教材编写要以模拟当前的金融业务为基本设计思路,专门针对教学和科研设计,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自主学习、研究现代金融业务的平台。实验教材编写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实时性和全面性, 兼顾超前性和互动性。首先,教材内容要与当前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紧密联系,以满足学校培养学生和培训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需要。其次,教材内容不仅包含保险、证券、基金、外汇、清算中心的业务内容,还要包含银证通、银保通、外汇买卖、资金清算、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内容。最后,教材要能满足学习的互动性特点。每一项业务操作步骤均应提供相应的帮助信息及与业务相关的图片资料。在业务界面中要能体现业务操作流程,相关业务操作要有衔接性,如在做票据交换业务时应具备相关业务查询注解的功能, 使使用者了解该交易和清算业务交易的联系。
6. 以现有师资为基础, 建设高质量的实验教学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保证金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可以从两方面加强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请进来”,即从金融机构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员来担任专职实验教师, 他们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一整套处理问题特别是特殊问题的办法, 因此能正确地把握业务处理的风险点, 能帮助学生树立风险意识并教会学生正确的风险控制措施;二是“走出去”,即将学校的青年教师定期送到金融机构去实习, 保证青年教师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特别是及时学习金融业的新业务、新产品, 进一步保证学生从实验教师那里学习到最新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实现“实验教学与实际岗位零距离”,保证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同时应定期将实验教师派送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专业培训, 特别是接受最新的金融前沿理论的培训, 以保证实验教学的前瞻性。完善专任实验室教师的考评、选拔、任用和奖励制度, 以保证实验教师管理体制的先进性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