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言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在旅游过程上忽视了少数民族的就餐问题,景区附件没有清真餐厅,新疆同学无法解决饮食问题,旅行社导游只是不收取他们的餐费,但没有提供便捷的清真餐厅交通地图,而七月正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饮食上无法得到解决,只能以水果及超市里卖的标有清真字样的方便面充饥。这让我们联想到目前对少数民族的服务存在许多缺陷,在旅游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禁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旅游是追求精神愉悦,比生理需求更高层次,但目前发现在少数民族旅游过程中还没有解决好他们的生理需求,此类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如何提升对少数民族游客的服务技能具有现实意义。
一、调研开展方式
我们小组成员陆续开展了调研活动,首先提出访谈及调研问题,采用SWOT分析法筛选问题,在新疆、广西等地开展实地调查,并利用问卷星等软件在网上开展调研,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网上问卷共设置100份,有效问卷95份,实地访谈涉及瑶族、维吾尔族、回族等,访问人数总计达60人,主要采用结构访问法,再把其关键字转换和录入,利用SPSS软件绘制成相关图形。
访谈对象主要涉及景区的游客,少数民族游客为主,同时也涉及到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老师及旅游从业人员,从中汲取了他们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二、少数民族旅游人才需要的必要性
从少数民族旅游者的角度(主体角度)来论证庞大的旅游市场以及对于少数民族旅游服务人才的稀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路一带”的发展不断要求我们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提升质量。从两个方面阐述少数民族旅游服务上人才的稀缺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务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科教学主要以理论形式开展旅游管理相应的学术研究,实战经验相对比较单一,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中主要以理论研究展开,完成相应科目学习并未涉及少数民族旅游服务技能,只是单一的从认识层次到理论层次,缺少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职业技术院校只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两种都不是培养旅游服务人才的科学方案,只会形成典型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教务上虽然主要触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实践操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个性化旅游服务人才技能的不足
在对待少数民族旅游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常规的旅游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这也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旅游产品的设计单一,在旅游接待方面没有提前了解少数民族游客的风俗习惯,不能更好地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导致在旅游过程中使得少数民族碰到多种问题。旅游服务人员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和常识,没有储备对少数民族的各种知识,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妥当的解决。
三、改进对少数民族游客服务的措施
(一)校企合作开展少数民族旅游服务人才培养
在学校教务方面,校企合作学校通过实训课程、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包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读,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对游客的行程安排,校企合作中让旅游管理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服务,开展技能服务大赛,大力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积极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具有思考自身旅游过程中的辩证意识,站在整个少数民族的立场上,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为提升对少数民族游客服务技能贡献自己的想法。在切实体会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对于本民族的服务技能,并在落实到实践当中。
(二)提升少数民族游客服务技能的学术研究
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许多从事旅游的工作者们都没有了解甚至没有考虑到该问题的存在,关于少数民族游客服务技能的相关学术研究也少之又少,研究空间广,但需要专业的学者重视该问题,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对待此问题形成深刻的思考,指导旅游工作人员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要宣传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其有适当的了解。此外,政府也应当引起重视。只有尊重并且足够重视少数民族,才能够更好的对他们提供服务。而且少数民族自身也应当对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设法提出解决的方案。
四、结语
查阅图书文献,与之相关的论文少之又少,项目研究空间十分广阔。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作为多民族融合的项目小组开展此项问题探讨非常有价值,提出了相关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少数民族旅游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实践上,而应该从实践到系统的理论,任何实际操作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国内旅游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自然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形成完整的体系,把理论合理地运用到少数民族游客服务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希望读者多多关注。
篇2
关键词:平武;白马藏族村寨;民俗旅游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旅游作为当今大众的主要休闲方式,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单纯的休闲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游客更感兴趣的是对异质文化的猎奇。少数民族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文化,迎合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求同的心理。白马藏族村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白马藏族村寨的民族旅游蓬勃发展注入了催化剂。被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旅游热浪席卷后,原本平静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免产生涟漪。民族旅游给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简单来说,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满足民族旅游的要求,加强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收入增加。产生投资-获益的效益循环。但是,民族地区在产生利益的光环背后,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旅游与族群认同等问题。
一 白马藏族介绍
白马藏人,亦称白马人、白马氏,属于藏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居住在四川和甘肃两省,其中四川的平武、九寨沟和甘肃陇南的文县等地是白马藏人聚居的地方。“白马”是藏语词汇,其汉语意思是“藏族的兵”。关于白马藏族的族源,白马人信服的说法是,自己是唐朝吐蕃守边军队的后裔。公元6世纪,唐朝军队与东征的吐蕃王朝激战与今天的九寨沟一带,结果唐朝军队战败。获胜的吐蕃军队便留守此地,一直到吐蕃王朝的东征结束,这只留守九寨沟的吐蕃军队也没有收到班师回朝的命令,于是这只军队便定居在这里,靠农耕和狩猎生活,并且给子起名“白马”,为了铭记自己藏族士兵的身份。这只留守的吐蕃军队便是最早的白马藏族。关于白马藏族的族源探析,还有另一种说法,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缪钺、邓子琴等人认为“白马藏人”是历史上古老氐族的后裔。据史料记载,在五胡时期,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各自的政权,处于巩固政权的考虑,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各自的氏族内部推行汉化政策,如学习汉文化、与汉族通婚、迁都于中原城市等,这些举措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多方面结合。氐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与汉族的融合较之其他少数民族要迅速。一方面,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相比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而言,国力虽然强盛,但氏族人口少,特别是在建立政权之后,将原来聚居的民众分散到个边防要塞,造成了被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包围的局面。这种不利局面加速了氐族与汉族的融合。另一方面,唐朝时期,吐蕃势力强大,向东进犯,逐步占领了氐族的居住地。一部分吐蕃人留居此地,与当地的氐人杂处生活,由于氐族人少,氏族活动也就随之减少,也就不被重视。史学家就将统称为“番”或者“西番。所以,古氐族的后裔,在现在四川的平武、九寨沟和甘肃陇南的文县一带居住至今,明清时期,将氐称为“番”或“西番”,由此可见,古老氐族的后裔是白马氐的一支,所以白马人是氐人的
后裔。
二 平武白马藏族风情村寨民俗旅游资源
平武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想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境内自然风光迤逦动人,多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白马民族风情村寨闻名于世。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村寨比较好的保留了白马人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
(一)民居
民居是凝固的音乐般的民族史诗,它用建筑语汇反映了民族文化。白马人将房屋统称为“木椤子”。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白马藏族的民居,大多选择依山傍水,背靠神山,坐北朝南,向阳修建。房子为土木结构,形状为长方形,屋顶呈“人”字形,上盖青瓦。房屋多数分为三层,二楼一底。上层用于储存粮食和祭祀;中层供人居住;下层圈养牲畜家禽。随山势修建,错落有致,在茂密的山林映衬下,古老的山林与古老的建筑相偎相依,凸显了白马藏族民居的建筑美。
(二)饮食
“早搅团,午干馍,晚上杂面跑不了”是对白马藏人一日三餐的贴切描述。利用有限的山区资源,白马藏人制作出了独特的风味小吃,如洋芋糍粑、荞饼、手抓肉、柿饼、杂面、荞面凉粉和咂酒。其中白马藏人酿制的蜂坛酒是自酿酒类中的极品,把取蜜后残留在蜂腊上的蜜水(淘蜡水)装入坛内放上酒曲,黄泥封坛后,待嗅到酒味时蜂坛酒已酿成。口感佳,挥发快,是不得不尝的佳酿。
(三)服饰
白马藏族服饰不同于其他藏族服饰。就帽子而言,白马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头戴一顶白色毡帽。俗称“沙尕帽”或者“蝉皮帽”。毡帽是盘形、圆顶,帽顶的侧面插有一只或两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为标志。男士毡帽上的尾羽标志着勇敢、刚直;女士毡帽上的尾羽则是纯洁、温柔的标志。尾羽同时也是白马藏族杭纺和诙谐性格的象征。服饰主要是白、黑、花三种袍裙,色彩对比鲜明,从肩袖到袖口,镶嵌着颜色搭配得体的布条或者手工刺绣图。裙子背后部分的褶皱也是各种颜色的布条做成的。胸前戴有海贝片和贝壳组成的挂件或鱼骨牌。衣服外面套上件黑色镶花边的马甲,既保暖又是一种装饰,腰带宽约五公分,花饰精美,系羊毛织成,有的是用羊毛织成的全为枣红色长腰带,两头约为两尺长的像小辩子似的须须,垂放在背后和裙子的褶皱。白马男士服饰一般都为白色,其款式与其它藏族男士服饰款式有一些区别,布料多为呢料制成。
(四)歌曲舞蹈
歌舞是白马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发白首齐醉舞”,“携手踏歌程复程”是白马藏族能歌善舞的真实写照。生活、劳动、节庆、嫁娶,无论哪一种场合,都可以看到白马人歌唱舞蹈。节日里,婚礼中,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边,饮着美酒,尽情歌唱,别具一番风趣啊。白马人的舞蹈具有原始古老的风貌,主要有以下几种:“刍”(舞)、“阿里干刍”(熊猫舞)、“干刍”(猴舞)等、“圆圆舞”,这是白马藏人最喜欢的一种自娱性的集体性舞蹈,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大家围成一个大圈圈,边唱边跳;还有“曹盖舞”,这是男子的舞蹈,是由过去的祭祀活动跳神而演变而来的民间舞蹈。白马藏人在重大节日,尤其是在舂节,要跳“圆圆舞”和“曹盖舞”,表演时有鼓、钹、号等乐器伴奏,场面气氛热烈,强劲有力,动作自然娴熟,每一个动作都有他的深刻含义,舞蹈给人一种原始、古朴的风貌和气氛。白马藏族文化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它的原生性和古老性,变成了当地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
三 旅游开发对于白马藏族村寨的影响
(一)作用
民族旅游的开发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是对其族群文化中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的再现和重组,白马藏族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一方面,在民族旅游开发之前,白马藏族村寨相对闭塞和传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不甚了解。然而,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重新唤醒了族群对于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在游客对于民族文化的猎奇心理驱使下,不仅增强了白马藏族的内部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让白马藏族群众相信本民族的文化具有特色,充满吸引力。无形之中,增强了族群珍视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决心,和将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心。对于游客而言,重新认知了处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族群文化,自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也进行了重新的肯定和评价。
另一方面,白马藏族在民族旅游发展中重新定位塑造自我形象,强化族群认同。民族旅游迫使白马藏族群众转变角色,成为旅游的人,随着身份的转变,白马藏族对于自身的认识和自身身份的关注加以重视。所以,白马藏族所继承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背景发生变化。白马藏族在与游客的交往中,开始积极寻求自身身份的重新定义。族群身份会为了吸引游客消费或者满足自身与游客之间的彼此需求而重新被塑造,从而达到在于游客的互动交往中,及维持现有的边界,又对其中不尽人意的局限加以
克服。
(二)负面影响
一方面,为了满足和迎合游客对于异质文化求新猎奇的心理,一部分白马藏族族群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装点自己。将“变味”的形象表演给前台的观众。为了满足游客的口味而摒弃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例如,在一些民族表演中,因为白马藏族表演者缺少,经常会出现其他民族演员“顶替补数”的现象。游客就会被这些身着同一民族分尸的演员所迷惑,信以为真。因为游客接触并全是本族群扮演者,所以看到的文化就是经过再造和加工后的文化符号。表演者和游客在此情境下,并不是刻意地寻求文化的真实性,双方对于族群文化的认知也就发生了异化。另一方面,一部分白马藏族村寨为了弥补资源的不足,对外地的一些文化要素进行筛选,将有用的文化要素嫁接、改造、整合到本族群传统文化之中。族群文化也就变成了商业化的、从若干民俗中截取符号化的文化元素而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然而节日庆祝活动在民族旅游的包转下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本质。例如,白马藏族村寨,将本来有固定日期、特定地点的节庆,篡改成异地的、特定时空的、暂时的和局部对外开放的。节庆活动并不是原生态的,而是经过装扮、虚饰的。节庆的内容是事先商定的,表演者随情景变化即兴编唱。事实上,从游客进入村寨,民族文化的表演就开始了,村寨其实就是一个外景拍摄地,当地居民在这个舞台上自导自演,供游客欣赏娱乐。
四 对于白马藏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适时举办白马藏族文化风情节
不同主题的风情节,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营销、旅游形象塑造的主要方式。白马藏族村寨可以借助自身独具特色古老文化,结合白马藏族风情园定期举办文化风情节,提升白马藏族村寨影响,深度开发白马藏族村寨的旅游资源。不同的时期举办不同主题的风情节,例如“白马藏族饮食文化分情节”、“白马藏族服饰文化风情节”、“幸福圆满,乐观生活――‘圆圆舞’激情体验”、“甜蜜醉人的生活――蜂糖酒之旅”等。
(二)增加游客的亲身体验活动
现代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游客的互动参与,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异质文化。所以,白马藏族村寨应该积极开发游客能够亲身参与的旅游项目,比如“做一天白马人”,让游客体验白马人一天的生活,劳作、学做白马藏族的美食等;情侣或者夫妻旅游的,还可以让游客体验一下“白马藏族的婚嫁习俗”,身着白马藏族服饰,感受白马藏族的婚嫁习俗;游客还可以和当地人过一回“白马新年”,手拉手,围圈圈,跳圆圆舞,跳曹盖舞,唱酒歌,喝匝酒手拉手。
(三)加大对白马藏族文化保护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对于白马藏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村寨中的旅游接待人员还是当地村民,要统一身着白马藏族服饰,并且掌握一定的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知识和常识。开设白马藏族博物馆,供游客免费参观,让游客动静结合了解白马藏族文化。于此同时,旅游开发商要有效的利用白马藏族中的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深层次的、可持续的进一步研究
开发。
篇3
目前,随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方式上的改革,造成学前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没有音乐基础。在学前音乐教学培养方案上,基本上是把音乐专业教学与幼师培养进行综合,课程安排上脱离幼教实际,缺乏学前专业特色;在实际教学中,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以流行音乐、西洋乐器等为主,流行音乐、西洋器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固然重要,但这些教育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等方面的能力。要把我们祖先留下的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到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去,是我们学前专业教师的目标和首要任务,由于缺乏有利的教育时机,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音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受到冷落。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断层的危机,主要来自于学前教育的萎缩。仅以黑龙江省某大学为例,2009级的学前教育专业60名学生,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107名学生,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194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方面的调查问卷,排在首位的是流行音乐,其次是民歌、西洋乐器,而民族音乐位居最后。这种现象说明什么?教育者对民族意识越来越淡化,对本土音乐文化缺乏了解。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地位,从基础教育抓起,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途径和渠道。
二、民族音乐文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影响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智慧的结晶,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音乐文化,无论在我国的音乐史上还是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海洋中,学习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从音乐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可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因为他们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学习为全社会点亮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希望之光。在学前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任何一门教育所替代不了的,应该以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让学前专业学生树立起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观念,为弘扬和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而努力。通过民族音乐达到育人的目的,以促进民族素质,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使学前专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不断提高。
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与发展思考
柯达伊认为,挖掘民族民间资源,以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母语来实施基础音乐教育可以更有效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让音乐真正地属于每一个人。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时,不但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而且要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掌握当地的民歌演唱方法及简单演奏民族民间器乐的常识,不断吸收民族音乐的精髓对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有利于学前专业学生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通过“倾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通过“倾听”感受民族音乐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我们作为学前专业教育者,去创造良好的民族鉴赏氛围是责无旁贷的,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来培养学前专业学生高尚的情操,在音乐思维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了解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体裁,真正达到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在欣赏民族音乐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目前音乐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大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比重,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钢琴教学中,多演奏中国优秀作品;在舞蹈教学中,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语言等,逐渐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去。
(二)编写民族民间音乐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为了强化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工作,编写一部适合学前教育特点的民族音乐欣赏教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材内容的选材上应注意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普及民族音乐基本知识为主,兼及部分民族音乐理论。把具有代表性的、有审美价值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教材中,教材以汉族民间音乐为主体,合理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大类。对民族民间的各类音乐素材进行合理的编写,在教材结构中突出民族音乐内容的比例,使民族音乐和学前教育有机地融合得到和谐发展,具有继承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精神。
四、结语
篇4
【关 键 词】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单性教育;民族民间文化;“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038-04
贵州畲族是全省17个世居民族之一,原称东家人,自称为“嘎孟”,1996年认定为畲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的麻江、凯里和黔南的福泉、都匀等县市,大约5万人口,其中麻江大约有3.5万人口。位于麻江县杏山镇的六堡村最具特色,至今还保持独特的民族习俗、语言和服饰。1989年政府在六堡村创建了全省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女子学校――六堡畲族女子小学,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所女子小学之一。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把畲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开设粑槽舞、畲家歌、刺绣和畲族“双语言”教学,被省民委、省教育厅列为全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每年均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学生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累计近100人次。六堡女校的办学事迹,也获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至2012年3月,女校因生源不足和寄宿制办学的推行,撤并到男女混合学习的畲族隆昌中心小学。这种性别单向教育和撤并措施,是否符合科学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女子单性教育的尝试
麻江县畲族六堡女子小学之所以闻名,其特色在于清一色的女孩子入学教育。她的教育源起,在全国的唯一性和单向性是较为特殊的,其相关教育理念很值得深入挖掘。这个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女子小学,她的成立有着艰难的历史,其偶然性的机遇和必然性的需求召示着女子单性教育的深层思考。
六堡村是麻江县畲族聚居主要村寨之一,畲族人口达99%。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脊,经济十分落后,县有民谣曰:“偿班六堡路不通,回家喊作‘蒙几蒙’”,但也正是因为其封闭性,当地居民仍然是以畲语为交流的主要语言,服饰、古歌、舞蹈、刺绣等民族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其中畲族粑槽舞和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存的完好与文化教育的落后,形成六堡地区的文化生态矛盾,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只有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才能体现出它的顽强生命力。
畲族女子教育就是在文化交流大潮中,伴随着农村扫肓工作的推行而受到重视的。1988年六堡畲族大部分成人从来没有受过文化教育,许多适龄女童无法入学,有的女孩子已到十七八岁仍没有机会入学。据1988年资料统计,全村89名适龄女童中,有70人没有入学,少部分带弟弟陪读到一二年便回家务农。这种落后的教育现状与当地畲族村民的封建思想有关,因“女子是泼出去的水”等封建说教及陈腐偏见,村民们不愿将女孩送往学校读书。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县委在各方支持下,决定用村委会破旧的办公用房改为教室,于1989年正式开始招收女童入学,并免收杂费。入学学生只要愿意来读书,不管年龄大小学校都可以接收。部分顽固的家长,经校长和老师们的多次劝解,才送女儿来读书。随着办学的扩大和学校设施的困难,经省教委、民委、红十字会、香港慈善基金会等拨款支持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才渐办成了贵州省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女子小学。
其实在全国乃至世界,专门以招收女子为教育对象的学校已有不少,近代以来,基督教会在世界各地开办的女子学校,也是许多地方借鉴的对象,他们对女子单性教育的探索作出了不少贡献。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大学约有15所,女子中学约20所,而女子小学则更为罕见。民国时期的许多女子小学维持最长十几年就遭遇撤销的命运。比较典型的是1909年的长春县立女子小学,招收学生多达为331人,教员1l人,且师生均为女性。但后来因为政府教育理念、学校自身发展条件等因素,与六堡女校一样受到了撤并。
从规模上看,六堡畲族女校是一个村级小学,但设置完备,年级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入学女学生最多时达到175名,教师增加到9人。建校22年以来,先后为畲族村寨培养了许多优秀女大学生,改变了六堡畲族村寨没有女大学生的面貌,也转变了畲族人“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
在艰苦的办学环境中,六堡女校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在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上作了积极的尝试,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特色,把适合女性身心发展的少数民族歌舞、刺绣等引入课堂。尝试这种女子单性教育,究竟对女性的发展利弊如何,与教育理念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有直接关系。最早的如1902年上海的务本女塾,以培养学生成为贤母良妻为宗旨,注重家政,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所以该校取名“务本”。虽然这种教育理念与现代女性不愿局限于家务的平等观念有冲突之处,但相夫教子,培养女性气质与性情,处理家政等,并没有过时。比较激进的如1920年的青海贵德县立女子小学,解除了该地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禁锢,为广大妇女争取自己的解放和自由开了先风。但中华传统几千年的教育思想并不因“五四”而丢失,他们仍然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为教育宗旨,每周除了授国语、算术,还授常识、美术、缝纫、中国命运等各科,教学方法为低年级采用注入式,中年级用启发式,高年级用自学辅导式,可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教育成就。
六堡女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编织、刺绣、缝纫和医疗卫生、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课程,也许是民国女子单性教育的再现和创新,为了让教育的覆盖面更广,每周五下午都开设有内容丰富的适用技术课程。近年村民不断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与老人增多,女校的孩子们一方面担负起繁重的家务,一方面扮演着哺育弟妹的母亲角色。如果女校能在普通的小学课程之外,开设一些特色课,如家政、常识、礼仪、思维训练等,让她们学会一些生活小窍门、家庭医药护理等知识,借鉴国外一些教会女子学校的课程试验,比如家庭女儿课、家庭母亲课、保健课、急救课、故事讲述、儿童喂养及护理、儿童教育、乐器及唱歌等。从课程看,涉及的领域广泛并且实用。
既然是办成女子学校,就应坚守自己特色,把握差异性、针对性教育理念,根据女性的固有特点,实施女性教育和特色教育。六堡女校为了适应女孩子身心的发展,每年都在校外聘请一名女子辅导员,针对高年级女生处于发育期现状,讲解生理卫生知识。这与一些高等女校实行的“导师制”有相似之处,每位老师指导3~6名学生,导师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做到思想、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这些关注女学生身心健康的细节教育,目前在全国各中小学仍然是个缺陷。
在教师培训上,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女子学校教师进行世界和我国女子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培训,进行女性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认知思维规律与特点的相关培训,对女子学校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培训,争取培养出具有独立、知性、文艺优秀的现代女子人才。
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一般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主。这种传承方式往往导致人亡艺绝的严重问题,造成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甚至处于濒危状态,显然传统的民间文艺传承教育方式已不符合实际,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日显紧迫。学校以集中教育为优势,应加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入制度化、组织化发展轨道。早在1937年的阿拉善女子小学,就设有国语(《四书》、《三字经》、《百家姓》,练毛笔字)、算术、音乐、图画、卫生、公民、劳作、英语等十二门课程。其中的公民课主要是学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劳作课相当于现在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内容。学生学习刺绣、剪纸、编织技巧等,但不久就因历史政治问题而停办。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贵州省丰富的民族文化及面临失传现状,贵州省率先尝试推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并逐步走上制度化。2002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出台《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到2005年达到了500所左右,2007年增加到1500所左右,并随年不断增加。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属于较早一批实验学校,他们利用音乐、体育课,增设了传统的民族舞蹈如《畲家歌》、《粑槽舞》和《芦笙舞》等,并开设了刺绣、蜡染、编织等工艺课。每周利用星期五下午开课,聘请当地5位民间艺人到校担任民族民间文化辅导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004年学校以有限资金添置畲族芦笙以及畲族舞蹈用的粑槽、牛皮鼓等,创建了畲族音乐特色班。赵华甫校长还自己编写了约6万字的《贵州畲族文化教材》,此外还在学校后面的荒山上开出2亩地作为教学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教学,使得该校毕业的女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文化,能歌善舞,还做得一手漂亮的针线活,懂得农作物科学种植,成为家中的生产能手。通过学校师生的努力开发和挖掘,畲族传统粑槽舞荣获黔东南州第十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等奖。粑槽舞和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也被列为全州51所“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之一。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得到了学生积极参与、家长支持、社会认可,形成了规范化的良好态势,不仅让在校的畲族女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自觉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但为这一成果欣喜的同时,我们进一步追问: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后期效果如何?为此,我提出两点矛盾,以供思考。
(一)女子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矛盾
在广大农村和城镇,民间文艺的开展少不了妇女的功劳,随处可以看到她们在民族歌舞、演奏、刺绣等场合中的精彩表演,六堡女校能够从女性的细腻、灵巧、艺术感悟力强方面加强民族民间文艺的培养,对畲族文化的发展作出可喜的成绩。这些女孩子毕业后,有的继续读书考上大学,有的中学毕业打工或出嫁,但无论走向如何,她们注定走出六堡这个浓厚的畲族文化环境,所到之处,势单力薄,如果其中一个艺术感召力强,往往会带动本村本镇的文艺发展,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并吸收那里的一些文艺优点,进行创新,加强其艺术生命力。比如畲族的酒歌之所以在畲族各地得到广泛流传,便是当地风俗和妇女们的自觉和积极开展的结果。
但大多数难以把这种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由于以前交通与信息的落后,近亲及族内通婚普遍,畲族民间文化的变异和流失情况不大,嫁到附近周围村寨的女子,往往对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起到巩固和发展作用。但现在六堡女子小学的“姐妹们”,分散过大,仅有个别回到家乡,大部分到外省求学、打工,嫁到外地,生活在其它民族的大环境中,其文化环境和民族自豪感发生巨大改变。加上社会对民间文艺的提倡和开展也日渐式微,新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也影响了整个文化环境。所以,女子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这一层面上成为一种文化流失,但离开了女性的参与,民族民间文艺便失去了实施对象,毕竟一些歌舞和工艺学习是男性后天难以培养的。所以畲族女校的女子教育呈现出培养与输出,坚守与出走的矛盾。
(二)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展应注意对象性
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对学生进行《畲家歌》、《粑槽舞》、《芦笙舞》等歌舞教育,开设了刺绣、蜡染、编织等工艺课,对学生的课程丰富性和实际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少女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感觉敏捷,模仿能力强,是接受民族文化的最佳时期,师生们不仅传授、学习民族文化,而且还能担负收集、整理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从认知到创新,逐渐产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学校培养的民族歌舞艺术表演人才,在各种旅游推介活动和旅游村寨的文艺表演中崭露头角,使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和技艺再现舞台,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也使民族文艺的发展得到扩大。
但一些歌舞与工艺并不很适合女性,比如畲族粑槽舞,其击拍古朴,舞姿粗犷,需要跳舞者剧烈运动与协调,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非青壮男子表演方能表现出其原始韵味。跳舞者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用木棍用力冲击粑槽底部,发出巨大的响声,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配合不协调者会伤及舞伴,重者受伤。整个舞蹈共12小节,大约需一个半小时。粑槽舞之所之不适合女性,一方面是以上运动消耗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粑槽舞本来是畲族的祭祀舞,严肃庄重,古时妇女不参与这类祭祀。后来,粑槽舞逐渐被用到某些节日庆典和迎宾表演上,身着盛装的妇女围到舞场的四周跳舞,但主要角色仍然是男性,否则粑槽舞的原貌和精神意义都不再存在。
类似比如畲族的“七姑娘”表演是女性才能演,男性则只能演“牛打架”。这些民间文化也濒临失传。还有畲族古歌也只能由中老年男性传唱,而某些酒歌需要男女配合。所以,我认为畲族女子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应扩大到男女共读的畲族中小学校中,光是畲族女子学校力量太微小。一是地域狭小,民族文化教育范围受限,二是对象单一,不能完全体现畲族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化。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撤并,从大处来说是损失和遗憾,但其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在隆昌片区畲族学校铺展开来,形成良好的教育资源和长效机制。
三、“双语教学”的两难
在畲族聚居区,由于地域的封闭性,日常生活中以畲语为主要交际工具,一些老人说汉话不流畅,学生进入学校后,听不懂普通话,学起来也十分吃力。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在低年级一般都采用“双语教学”辅助,才能使教学正常开展,帮助畲族儿童克服语言困难。具体做法是用汉语普通话授课的同时以畲族语言辅助,教师要说一遍普通话,一遍本地汉语,一遍本民族语言的解释,充当“翻译官”和话语意义阐释者,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强普通话教学,每周星期三专门请县城的普通话教师对全校师生进行普通话培训。
由于畲族女孩语言学习环境单一,多数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后学习相当吃力,造成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自信心。六堡畲族女子小学便率先在全县农村小学开设了英语课,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开展“双语教学”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家长认为搞“双语教学”辅助影响学生成绩,教师也认为没有任何收益,仅靠一所学校力量薄弱,加上经费紧缺,教研交流活动难以开展。
随着畲族地区对外的频繁交流,畲语的交际功能不断受限,年轻一代在外求学和外省打工,不仅不会说本民族语语,甚至感到自己说畲语是朋友中的异类而感到羞愧。在农村,族内通婚减少,各民族自由婚嫁,一些母亲不会说畲语,孩子在家庭中也无法得到一个畲语环境,从小说汉话,本民族语言在父辈已失去自信心,这种无奈感是整个畲族社会自身面对外部文化冲击的检验。
但我认为在六堡畲族女子小学乃至整个畲族地区,“双语教学”不应仅仅是课堂的辅助方式,更应成为一种重新学习方式,培养一些语言学专业方面的教师,配合国家民族语言工作者,完成畲语的音标记录和相应教学设计,让母语能够在下一代得到传承。
畲族虽然有语言无文字,但母语的言说能唤醒人们最亲切的情感,在母语的言说与思考过程中,人的整个心灵都充溢着活生生的意象,并构成亲切的母语写作情境。语言教学不光重视浅显的语言教学翻译,还要加强学生想象写作的训练,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用他们各自独特民族感情,写出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尽管使用汉语写作,但语言的选择、修饰与叙述方式,仍渗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因素,其在整体上仍然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畲族的神话、传说、民歌、民间故事引进课堂,只有这样,畲族口头的活性形态文化才能代代相传。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忽略了民族语言思维因素,“双语教学”成为虚弱的辅助工具,在畲族语法中,有的词前面加修饰字,起某种修辞作用,有的宾语在动词前面,能愿动词在主动词后面(如“能说”说成“说能”),修饰语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黄牛”为“牛黄”),这些结构特点扩大到语言造句中,就会有:“饭吃了没有”、“我心里不来”(我想不起了)等造句方式。
像六堡畲族女子小学这种单性学校是一种差异选择的培养方式。因性施教,根据女性固有特点实施女性教育,应开设理科思维训练课,同时针对女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长开设文学艺术赏析、第二外语等。因此,“双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几种语言的表面学习,还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不断努力。
四、结语
畲族女子小学遭到撤并的理由是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学生数近年不断减少。为了增加学生数,有效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决定从2009年起,招收本地距校较近的男童学生,打破了清一色的办学特色,到2011年,女生总数仅为56人。加上办学经费紧缺,教师难留、排课紧张等原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运转举步维艰。还有当地政府对女子学校的认识不够,缺乏长远眼光,减弱了对这个全省唯一一所女子学校的扶持力度。一个品牌打响很难,但消失却十分容易。兴起于1932年的敦煌女子小学,当时也受到社会与家长的不理解,学校和政府出动,挨家挨户叫家长,强迫其送女孩子上学,把女校原来的男学生转到东街小学,体现出政府的强有力扶持。
在发达国家女校教育比较受重视,从早年的教会学校到现在女子大学,培养了不少女性精英。近年中国各地也办起了各种女子院校。女校以符合女性特点设置有特色的课程,弥补传统学校的不足,有利于发挥女性固有特长,发挥女生最大潜能,培养杰出女性,实施女校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矫正女孩过早社会化等弊病。当然,强化了性别差异,对女性的成长是否有悖人性关怀,造成不利的后果,比如影响其心理的成长,与异性隔离不利于她们走完与男生接触的心路历程等等,都需要不断的摸索。但针对女子学校单一性教育并不应该简单地过早否定,她至少打破了现在同一化的男女同校模式,也与社会多元化发展理念相适应。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需女性完成。
尽管六堡畲族女子小学在办学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其对民族地区及女性单向教育模式的探索作出了勇敢的尝试。我们应该在相似少数民族地区,把这种教育理念与教学资源发扬光大,为民族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光磊.清华学子情系畲族女子小学[N].黔东南日报,2007-8-6.
[2]吴本恒、赵惠.贵州唯一一所女子小学最后的畲族女校撤并[N].贵州都市报,2012-3-6.
[3]许环环.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5).
[4]赵玉成.女学乃教育之基本也――开创中国女学的务本女塾时代[J].上海教育,2012(1).
[5]李士发.解放前的贵德县女子小学[M].青海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学前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我国是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国家,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许多传统的民族音乐正在走向解体。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高师学前教育中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系统地剖析民族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趋向,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这不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
目前,随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方式上的改革,造成学前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没有音乐基础。在学前音乐教学培养方案上,基本上是把音乐专业教学与幼师培养进行综合,课程安排上脱离幼教实际,缺乏学前专业特色;在实际教学中,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以流行音乐、西洋乐器等为主,流行音乐、西洋器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固然重要,但这些教育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等方面的能力。要把我们祖先留下的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到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去,是我们学前专业教师的目标和首要任务,由于缺乏有利的教育时机,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音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受到冷落。
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断层的危机,主要来自于学前教育的萎缩。仅以黑龙江省某大学为例,2009级的学前教育专业60名学生,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107名学生,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194名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方面的调查问卷,排在首位的是流行音乐,其次是民歌、西洋乐器,而民族音乐位居最后。这种现象说明什么?教育者对民族意识越来越淡化,对本土音乐文化缺乏了解。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地位,从基础教育抓起,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途径和渠道。
二、民族音乐文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影响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智慧的结晶,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音乐文化,无论在我国的音乐史上还是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海洋中,学习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从音乐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可以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因为他们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学习为全社会点亮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希望之光。
在学前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任何一门教育所替代不了的,应该以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让学前专业学生树立起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观念,为弘扬和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而努力。通过民族音乐达到育人的目的,以促进民族素质,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使学前专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不断提高。
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与发展思考
柯达伊认为,挖掘民族民间资源,以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母语来实施基础音乐教育可以更有效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文化素养,让音乐真正地属于每一个人。[1]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时,不但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文化,而且要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掌握当地的民歌演唱方法及简单演奏民族民间器乐的常识,不断吸收民族音乐的精髓对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有利于学前专业学生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通过“倾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通过“倾听”感受民族音乐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我们作为学前专业教育者,去创造良好的民族鉴赏氛围是责无旁贷的,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来培养学前专业学生高尚的情操,在音乐思维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了解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体裁,真正达到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在欣赏民族音乐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目前音乐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大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比重,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钢琴教学中,多演奏中国优秀作品;在舞蹈教学中,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语言等,逐渐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去。
(二)编写民族民间音乐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为了强化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工作,编写一部适合学前教育特点的民族音乐欣赏教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材内容的选材上应注意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普及民族音乐基本知识为主,兼及部分民族音乐理论。把具有代表性的、有审美价值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教材中,教材以汉族民间音乐为主体,合理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大类。对民族民间的各类音乐素材进行合理的编写,在教材结构中突出民族音乐内容的比例,使民族音乐和学前教育有机地融合得到和谐发展,具有继承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为我国学前教育创新提供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我们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创新研究和实践的今天,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者,只有不断地探索、思考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学前教育才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因此,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融合有利于创新发展,是我国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本文为2012年度黑龙江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高师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369;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2532118)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音乐鉴赏课 导语 音乐教师
导语是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桥梁,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步骤。所以,音乐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开场白”。
一、日常生活话题导入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教材所选的音乐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从相关的生活话题导入音乐显得自然贴切,也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有时候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导入音乐课题,这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也可称之为教育机智。如《哦,林中那间小屋》,因为这是一首对环保人的深情赞歌,可以从教室里白天亮灯的“怪现象”导入,也可以从校园里人人皆知的卫生死角谈起。这种生活化的导入话题,会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把音乐文化与生活现实相对比、相联系,在音乐中寻找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二、语言导入
语言,可以说是导入新课最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很快带到作品的意境中去。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作品优美的意境中。
教师也可以从强调个别字导入,这“个别字”必须是能概括主题的一个字,这种导入方法主要是借助学生联想丰富和热衷表达自己观念的特征。如欣赏古筝独奏曲《雪山春晓》时,我用了“春”字,请学生谈谈联想而后导入音乐。这种导入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1)既简洁又不失主动;(2)在音乐欣赏之前就启发学生张开了联想的翅膀,为后面参与音乐体验做了必要的准备;(3)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感觉所欣赏的音乐好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急于想掀开这层面纱,一睹为快。
三、故事导入
引起注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则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歌剧《茶花女》中的经典唱段《饮酒歌》时,我先向学生讲述歌剧《茶花女》中女主人公薇奥丽塔和贵族青年阿尔弗雷得的爱情悲剧故事。生动故事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的欲望。但要注意:故事不宜太长,应当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
四、从相关联的音乐导入
音乐从学生的角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学生较生疏的,一类是学生耳熟能详的。
当然,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导入,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深化他们对本课音乐主题的理解。如把流行音乐《红旗飘飘》的欣赏作为歌曲《国歌颂》的导入,用这首歌作为导入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传达一个新的时念,即关于“音乐”概念的范畴可以扩展,流行乐中也有经典。
从学生不熟悉的但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音乐导入,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如教学歌曲《苏武牧羊》时,我把男中音独唱《满江红》的欣赏作为导入材料。
五、姊妹艺术导入
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天生就和其他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从姊妹艺术导入音乐课虽然属于一种常用手法,却常用常新,魅力无尽。
从文学角度导入音乐,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和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还能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而这些都是学生创新能力所必需的相关因素。
图画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启发思维。如欣赏古朴伤感的歌曲《送别》,可用一副表现送别场景的国画导入;如欣赏《劳动号子》,可以从学生童年听过的《拔萝卜》导入。
教师还可以用适当的手势、形体动作来刻画音乐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欣赏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先随该民族的音乐做几个有这个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说出这些舞蹈动作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然后再引出这个民族民歌的欣赏。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舞蹈动作,能把学生提前带入这个民族的音乐意境中。因为音乐姊妹艺术的多样化,所以导入音乐的手段也可谓丰富多彩。
六、实物导入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欣赏京剧音乐,课前我就听说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教学,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做了大量工作,搜集了各种相关图片和京剧音像资料。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京剧脸谱,如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等;再请出几个事先穿上京剧中不同角色的服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然后我根据各个脸谱的色彩,不同的服装、头饰分别介绍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唱腔、演唱的音色等,此时再欣赏京剧,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另外,与音乐欣赏内容有关的自然风景、人物场景画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如欣赏民歌,我课前准备了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片,并把这些图片做成课件。课前先展示这些图片来导入新课,能直观而形象地让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等常识,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歌、乐曲的风格特点,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当然,音乐欣赏课的导入艺术不胜枚举,如竞赛、设问、猜谜语、做游戏等。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行。当然,这需要音乐教师花费心血,精心设计。
七、结语
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如何打开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更具创意、更深刻的导入。在设计导入方案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1.导入方式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2.此导入环节与本课主体部分是否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3.此导入设计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年龄层次与欣赏水平;
4.此导入能否更好地表现主题,衬托主题;
篇7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都坚持既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又要从心理的视角反观文化,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同质性和相互建构性,奉行“心理是文化的心理,文化是心理的文化”等主张,认为文化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形成的机制,心理具有文化的特征、功能和成分。如前文所述,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在基本思想上相差无几,但是宏观文化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宏观文化心理学家主张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文化,他们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宏观文化心理学家将这个文化体系称作“宏观文化”。那么什么是宏观文化呢,它包括哪些要素呢?这一切还要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谈起。宏观文化的思想并不是文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而是来源于前苏联以维果茨基(L.S.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文化观和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
维果茨基等人在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详尽地阐述了存在于社会中的符号。他们指出,符号是指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具体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符号,也包括物质层面的符号。这些符号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会对人们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会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打着符号的“烙印”。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符号是客观的,因为它所表示意义的客观性,同时它又是主观的,因为是主体赋予它一定的涵义;符号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的,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又是文化的;符号具有外在的物质外壳,因而是外在的,同时符号又在儿童的心理中反映出来,因而它又是内在的。”[1]无论是从维果茨基等人对符号界定,还是从我国学者郑发祥、叶浩生等人对符号性质的说明,我们都可以将“符号”视为广义的文化。布朗芬布伦纳根据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生态学模型。在该模型中,生态指的是个体正在经历的,或者与个体有某种关联的环境。他将个体置于五个生态系统中来进行考察,这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游戏场所等;中介系统(mesosystem),指的是在微观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环境;外部系统(exosystem),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伙伴、邻居、传播媒介、各种社会制度等;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时序系统(chronosystem),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五种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其中宏观系统变化会影响外部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主张,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观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在借鉴维果茨基等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模型的基础上,按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把布朗芬布伦纳的五个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和重组,提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宏观文化理论。在其宏观文化理论中,他指出,“宏观文化包含社会制度、人工制品、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中,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府、宗教组织、家庭结构、教育系统、经济企业和家庭结构等;人工制品主要指的是广告、服饰、商场、教堂和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的学校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等;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则是关于时间、隐私、儿童、财富等方面的概念或思想。这些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即宏观文化。”[2]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来看,宏观文化不仅颠覆了微观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的认识,而且为一般意义的文化心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主要的是它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或方向。为了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宏观文化,笔者以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为案例来进一步展示宏观文化。
二、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
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美国白人种族心理的产生机制,他们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甚至研究结论不尽一致。美国著名的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独辟蹊径,以宏观文化为指导,以宏观文化心理学为取向探讨了白人种族心理的源起、特征及其运行机制。在其著作《文化心理学》中,他为我们提供了两个生动而形象的案例,并以此来揭示白人心理的产生机制。案例一:一个美国南部的白人妇女讲述了她童年时期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当时她大约8岁。一天,她和她的伙伴正走在人行道上。这时,一个年龄相仿的黑人女孩迎面走来,黑人女孩并没有给她们让路。当时,她和她的伙伴很气愤,她说“我们抢占了她的路,因为我们是白人!”而当黑人女孩的胳膊碰着她时,她打开黑人女孩的手并愤怒地说,“滚到那边去,你这个又脏又黑的黑鬼”[3]14-15。案例二:一个十岁大的白人男孩在人行道上遇到了一个比他大的黑人女孩,黑人女孩没有给他让路,白人男孩就狠狠地踢在她的肚子上。在白人男孩的回忆录中,他说到“我不以为耻。”[3]15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两个案例的主人公虽然不同,但是案例发生的场景、案例发生的脉络,尤其是案例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和行为却惊人的相似。对此,卡尔•雷特纳认为,案例一中的白人女孩之所以认为黑人应该在人行道上给他们让路,是因为他们“给人行道(一种人工制品)赋予了文化上的(即种族的和社会的)意义”[3]15,他们认为“人行道是白人的权威和优势的象征”,“即使黑人走在阴沟里,他们也应该为白人让路”[3]15。如果黑人不主动让路,就是对白人的权威及其优势的挑战,可以看作是“违背种族礼仪”,也可以视为对社会文化的反叛,此时白人就可以采取措施来维护“社会文化”的稳定。“这些文化事实产生了:a)白人女孩的认知,即黑人女孩的行为是错误的、不道德的、无礼的,b)她的推理,即她有权更正此问题,和c)她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如果没有人行道的象征意义和白人的特权意识,就不会产生上述的推理、认知和情绪。”[3]15卡尔•雷特纳认为,案例二中的白人男孩之所以打人,是“因为他的种族身份让他有资格打黑人,他的种族身份也鼓励他这样做以保持其种族地位”[3]15。“他这种(‘我不以为耻’的)无羞耻感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并在文化中形成的。”[3]15在卡尔•雷特纳看来,白人在人行道上与黑人相遇,而黑人没有让路。在这种特定的情形下,白人所产生的推理、认知以及包括愤怒、敌对、无羞耻感等在内的情绪都可以看做是种族心理。产生这种种族心理的则是案例中提及的种族礼仪、白人特权和优越感以及赋予文化意义的人行道等一系列因素。这一系列因素都可以归属于宏观文化。卡尔•雷特纳正是以这些文化要素为基础解释了白人心理产生的基础和形成的机制。实际上,许多学者都对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做过探讨,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活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学者认为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美国民众的偏见,还有学者认为是美国政府制定的“歧视性”政策,卡尔•雷特纳以宏观文化为指导,以宏观文化心理学为研究取向却得出了与前人大不相同的研究结论。由此,我们体会到宏观文化心理学独特的文化观即宏观文化为该学科的研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四、宏观文化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价值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上看,民族教育研究是通过研究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的教育现象,解决各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揭示各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及跨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从狭义上看,民族教育研究主要是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教育现象,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而揭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为了把广义的和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区别开来,也有学者将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称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一般来说,学者们倾向运用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本文所提及的民族教育研究亦属于后者。
第一,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视角相对零散、杂乱,宏观文化可以确保其研究视角更具系统性。从民族教育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大都依据自身的学术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时代热点进行民族教育研究,选择的研究视角也各有其别,有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有的则从语言的视角开展民族教育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以文化为视角进行民族教育研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不同视角研究民族教育,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教育,还可以让我们以开放的态度借鉴其他研究的方法、成果,为我所用。但与之相随的问题是,从不同视角研究民族教育,有时会出现重复,有时会出现矛盾甚至冲突,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主要的是无法实现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研究重复的现象,是因为各个视角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如语言和文化,历史和政治。之所以出现矛盾甚至冲突的研究,则是因为各个视角关注的焦点大不同,甚至相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使民族教育研究有效地服务于民族教育实践,就需要一个“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研究视角来统整目前相对零散、杂乱的研究视角。通过宏观文化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具体的文化元素构成了相应的文化要素,而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又组成了更为庞大的宏观文化。从这一点来看,宏观文化是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元素,而且按照系统的原理将其整合为有机的整体。这也正是前文所提及的“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研究视角。如果以宏观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视角,既可以避免以往研究视角零散、杂乱的现象,又可以避免具体研究的重复、矛盾和冲突,还可以实现研究的互补和交叉,最主要的是可以确实提高民族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第二,我国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相对单一、粗浅,宏观文化可以确保其研究领域更加多元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有学者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滕星教授在1988年撰文指出,“民族教育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有广阔发展前景。从学科横向划分,可以分为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民族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管理研究、民族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比较教育研究、民族宗教教育研究等方面。从民族教育体制纵的方面,可以划分为民族学前教育研究、民族普通教育研究、民族中等教育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民族师范教育研究、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民族成人教育研究等方面。无论是从学科的横向划分,还是从学制的纵向划分,每个研究领域又有许多分支。”[4]除此之外,滕星教授还指出少数民族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也应该属于民族教育研究的范畴。十余年后,常永才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较全面的民族教育研究主要应当包括以下领域:横向研究领域,诸如民族教育基础理论、民族教育教学与课程、民族教育史、民族教育管理、民族教育心理、民族教育评价、民族教育师资、外国民族教育等方面;纵向研究领域则包括各层次民族教育研究,诸如民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等;类型研究领域,诸如民族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专业教育等方面;独特问题研究领域,是指和一般教育相比,民族教育研究特有或民族教育中显得更突出的问题,诸如双语教学、民族教育与宗教、牧区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具体民族教育专门研究领域,诸如‘藏族教育史研究’、‘回族女童教育’、‘维族的汉语教育’等课题;元研究领域,即对民族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5]2011年,许亚锋等人以《民族教育研究》为个案,分析了该刊200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672篇论文。通过分析发现,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涵盖该学科横纵两大类,其中,学科横向上“分为民族教育总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心理等12类”;学科纵向上“分为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民族成人教育、综合类5个方面”[6]。无论是滕星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民族教育研究范围的划分,还是常永才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梳理,抑或是许亚锋等人在21世纪初对《民族教育研究》载文的统计分析,都几乎囊括了当时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但是,如果从宏观文化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还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延展、再细化。在此,笔者从宏观文化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出发阐述民族教育研究中应该延展或细化的领域。首先,少数民族社会制度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少数民族社会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与案例中种族礼仪相似的民族礼仪、风俗习惯、禁忌行为等,这些文化因素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对民族教育产生影响。目前与此相似的研究领域是民族宗教教育,但是民族宗教教育无法涵盖少数民族社会制度与民族教育之间关系的全部内容,这个领域仍存有较大的空间。其次,人工制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人工制品是指非天然的实物,例如案例中提及的人行道,民居建筑、服装服饰等。这些文化因素以实在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中,与民族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房屋“撮罗子”为例,既可以通过其构造学习几何,通过其选址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其内部布局学习文明礼仪等生活常识。虽然目前在民族教育研究中已出现相关研究,但是在系统性、深刻性上,还存在可以挖掘的空间。再次,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纳入民族教育研究中。
篇8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汶川623003)
摘要:高校的稳定是社会长久治安的基本保证,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高校稳定也关系着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因此,高校稳定问题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大学生的稳定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稳定状况,所以,要实现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问题。本文从法治视角出发,着重针对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稳定;法治视角;法律意识
DOI:10. 16083/j. cnki.22 -1296/g4.2015.08.01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30-0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战略,高校是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切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依照法律。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建设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法律法规在民族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重要,尤其需要通过国家法律的强制保障高校事业的持续发展,使高校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也可以说,法律法规是高校建设与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一、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重要性
民族地区高校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和先进的生产力,其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的责任,也承担着知识的创新与运用,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也成为了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的稳定性关系到民族地区整体的发展与稳定。如果高校不稳定,对于经济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灌输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尤其是对民族地区来说,高校教育代表着先进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稳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地方政治管理的重要导向。另外,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也关系到地方社会的安定与团结。社会稳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一切经济和政治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社会动荡,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稳定问题。
二、法治缺失对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影响
民族地区高校稳定建设有其独特的特点,存在很多客观的民族因素,对于高校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高校管理过程中的法治缺失也会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整体上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一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够有着重要的关系,除了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部分的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都较为薄弱,对于法律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和行为或多或少与法律背道而驰,而且对于法律的态度十分淡薄,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个人义务与权利不能很好地履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民族地区高校治理过程中法治的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民族高校的管理活动法治水平不高
法治是现代高校管理的必经之路,我国在高校法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实现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从民族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与完全实现法治治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管理者的法治意识不强,无法将法治观念充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另一方面,忽略学生的合法权益,存在着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如对学生隐私权、姓名权、知情权等侵害的现象,而且有的管理者甚至没有意识到侵权现象的存在。另外,在管理制度的构建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制度条款陈旧,不能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形势相一致,甚至某些特殊的条款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违背,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法治进程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三)学生管理队伍的法治能力薄弱
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管理队伍的法治建设也是高校实现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由于受到管理者法治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些学生事务管理者对于民族地区的政策和民族常识不了解,所以在处理民族地区学生的纠纷时,无法从民族法律和制度的角度给予有效的处理,也无法根据民族常识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调节,甚至会由于处理不当而导致事件的恶化。例如:当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发生纠纷时,他们多半会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为由压制汉族学生,这样容易导致汉族学生的不满。
三、实现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法治思考
(一)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规章制度的完善
制度的完善是保证一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要从法治的视角出发,坚持依法治校的战略,对民族地区高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制度的构建要充分体现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并且要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保护;要针对民族宗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并且将其纳入到法治轨道中,保证一切工作依法进行。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制度的构建都必须尊重国家法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全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
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工作能力的强弱与其法律素养和民族知识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民族地区高校的法治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学生纠纷要给予恰当的处理,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坚持认真、谨慎的态度,消除对民族团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避免将学生纠纷事件上升到民族矛盾的高度上,依法妥善处理:另一方面,要坚持运用法律和法规解决问题,切忌按照管理者自己的意愿对学生纠纷进行处理,而且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族平等,不能由于民族差异而使制度产生差异。
(三)加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9
【关键词】藏区;汉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般而言,藏区汉语教学不仅要对当地的教学硬环境加以考虑,如校舍建设、经济情况、人口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等,同时还要对教学软环境加以综合考虑,如相关政策、教材建设、师资力量、语言环境与规划、学生心理认知特点等。目前,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贯彻语言平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鼓励各民族学习汉语,从而增进彼此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大团结,为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提供有利条件。在藏区进行汉语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藏区教学的质量,促进当地经济以及科学文化的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团结,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藏区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汉语教学理念落后
教师对学习和教学活动认知的集中表现就是教学理念,其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指导,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大多汉语教师对汉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地位以及性质没有一个清晰全面地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化背景,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照搬全国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降低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藏区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佳。
汉语是少数民族的第二语言教学,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加以有效培养,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一般而言,汉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藏区学生学习汉语知识,提高其汉语应用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把握汉语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过分重视内容的讲授和分析,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汉语基础较为薄弱,没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等。这样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扩散汉语思维,汉语表达的能力低下,降低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2.汉语教学方法单一
汉语教师在藏区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年龄特征、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和汉语基础等,科学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创设出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汉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汉语教学的效率。在识字教学方面,大多汉语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无法有效结合语言环境,多是将生字抽离出来加以教学,而无法结合其具体的语境。同时教师不分难易和阶段进行识字教学,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加以忽视,如让一年级学生学习“文”字时,教师对其笔画反复强调;让五年级学生学习“缀”字时,将每一笔铺开板书。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在解释词语时,往往只对其词义加以解释,而对词语的用法加以忽视,导致学生难以有效了解词语,课堂氛围单调。
3.汉语教学内容不完善
大多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灵活改进和拓展。由于藏区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及汉语水平有限,对于教师的教学问题难以提出有效措施,因此部分汉语教师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设想和准备,导致教学内容单调,学生无法开阔视野,降低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课外阅读,拓展教材内容,优化汉语学习环境。如在讲解《看云识天气》这一课文时,教师往往照搬教材内容,无法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带领学生去观察天气情况,然后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再对课文加以讲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4.汉语教师业务水平较低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藏区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数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汉语课程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基础性以及综合性,要求汉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在藏区汉语教学中,大多教师是非汉语专业,没有及时培训和进修,汉语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存在明显不足。在专业知识方面,部分汉语教师对基本语法知识、人文历史等文化知识以及文学常识等无法有效掌握,在汉语教学中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汉语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在教学能力方面,汉语教师无法深入研究和设计教学的方法、内容以及过程。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拼音、笔顺、组词和造句的教学模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对课文进行分段,概况大意,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手法等,这样往往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佳。
二、提高藏区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有效开展教学反思
要想有效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必须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反思。汉语教师要能够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依据,不断反思和审视自身的教学决策、行为以及结果,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一般而言,汉语教师在进行反思时,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加以反思,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校本教研
汉语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就是校本研究。要想有效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必须要结合实际需求,对汉语教师的潜力以及教学现状加以评估,有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校内外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有效开展校内的教研活动。一般如果难以进行外出学习和培训时,采用校本教研的方式,能够促进汉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3.强化学习和培训
汉语教师只有进行不断学习和培训,才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要想有效提升藏区汉语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素养,必须要加强其学习与培训,采取个人学习和集体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加强专业对话
专业对话一般指的是教师在专业领域内,与同仁进行教育活动的研讨、切磋与交流。加强专业对话,能够有效提高汉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能力。对于藏区的汉语教师而言,其不仅要充分利用机会加强同仁之间的交流,提高自身的认识,还要能够借助媒体,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对自己的见解加以发表,并对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结束语
在藏区汉语教学中,由于汉语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低下,导致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低下。为了提高藏区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效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校本研究和专业对话,强化学习与培训,实现藏区汉语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俊英.浅谈提高藏区汉语教师中华文化推广能力[J].改革与开放,2015,04:115
[2]雷莉.试论四川边远藏区汉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2:98-102
[3]铁生兰.藏区中小学汉语教师队伍构成现状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11,02:131-135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音乐教育;问题;策略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素质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经济信息全球化进程中,音乐教育文化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呈现出音乐文化民族化向个性化与多元化、全球化冲突与交融的趋势,这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潮流袭转全球的同时,我国有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摸索着如何以多元文化来指导音乐教育教学,而还有部分高校的观念较传统,缺乏创新理论,存在着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师资薄弱,队伍缺乏多元文化支撑、设备陈旧等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缺乏先进教育理念
1.受“二元论”思想禁锢阻碍多元发展。自建国以后,党和人民紧锣密鼓恢复生产、重抓教育,面对本国薄弱的经济文化,又放眼国外发达的西方国家,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情不自禁地觉得西方文化优于本国,本着“洋为中用”的态度引进、吸收了外国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过于受到这种“第三世界的文化落后”的“二元论”谬论的左右,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就连对音乐教育的冲击也不可小觑[1],国人在体验音乐新感觉的同时,也使得部分人民盲目地对国外音乐文化进行膜拜和模仿,使得音乐教育呈现“崇洋”的畸形发展趋势。
2.忽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健康的音乐文化发展是由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中逐步得到传承,其发展不单只是纯粹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还应以发展本土音乐文化为根本。音乐文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好跨文化多元化吸收借鉴,又得拿捏准“勿忘在莒”。“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一味的“拿来”,而甘心情愿地将本土音乐文化舍弃于一旁,抛弃了文化根基,这无异于舍本求末,以致在许多的课程设计上存在没有延续性等缺陷。
(二)音乐教育体系欠合理
1.教育定位欠合理。论及大学的多元化音乐教育定位,部分高校重技术型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轻文化教育类课程(如音乐、美术类的选修课),与文化多元化和多元化音乐教育相去甚远。而对于文化艺术节、才艺演出、音乐比赛等音教类有关的第二课堂少之又少,即便有几个音乐类的文艺社团,也由于学校的重视不够,缺乏相关专业指导老师和经费支持而由学生任其发展。由于对音乐教育的定位欠科学合理,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必修与选修课的分配、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规格等程度上缺乏欠斟酌,以致在专业兴趣等方面挫伤了学生对音乐爱好的追求,在如何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更谈不上塑造学生的音乐多元化发展[2]。
2.课程设置欠科学合理。对于课程设置方面,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需要多元化的音乐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但对目前来说,很多学校深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影响难以实现,普遍倾向专业化,在教学内容与专业化程度上片面追求高、难、全,在体例设计上过于条块化,在教学形式上较封闭、死板和单一,在教学效果上比较沉闷,学生参与性较差,得不到满足感,造成非专业学生难接受,专业学生强技能缺理论,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音乐理论素养不高,难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在一些大学里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但由于一些人员存在偏见,也由于团队建设的不足,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具体来说,人员编制不足,团队搭建不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了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另外,各种音乐专业教学设备不健全,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室仅配备了简单的多媒体,难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师生的教学效能感得不到发挥,体验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难以激发。由于高校的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彼此制约,导致大学音乐教育发展迟缓,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相差悬殊。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朝着“世界音乐”为核心的多元化音乐发展,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出能多方位服务社会、具有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音乐专才。大学音乐教育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创造机遇,合理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本着合理把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存偏废,合理开设精专业知识+强技能技术,逐步强化、深化、内化学生音乐运用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丰富其体验能力,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落地。
(一)建立健全大学多元化音乐教育体制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音乐全球化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蕴涵了我国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民风特色、思维方式、审美艺术、表现形式等多维主体的艺术体系,而非西方音乐的填充品。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需在教学中彻底转变“汉族中心论”、“欧洲文化中心论”等观念,突破“二元化”的禁锢,构建“多元化”的音乐,在立足于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根基上,固本思源,不断汲取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之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着眼于世界音乐的平等性,以美育为基础,坚持多元文化价值观。教师应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储备知识,树立音乐全球化的理念,深入领会世界音乐文化,秉承“音乐无国界”理念,重视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与交流、学习与合作,融其精华,传播特色,形成多元一体、独立完整的音乐体系。教师不断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合理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课程,在教学体系中有机融入中西方的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差异性,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追求有内涵、高雅的音乐美感。
2.创新教育理念,树立多元教育的理念。借助网络技术和传媒的力量,树立多元教育观,创新音乐教育理念。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制定一套具有全球化、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高规格、高质量的培养方案,树立全面发展的专才与通才有机融合的音乐人才培养观[3];在培养原则上遵循自然主义教育法,以共性为基础,将多种“自然”共性有机融合,以本土音乐为出发点,融入世界音乐精髓,形成多元化方式,确保大学音乐教育发展呈多元化态势,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其修养、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方面,本着“教育终身化”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音乐教育的可待续发展奠定人才和知识基础。
3.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继续教育模式。我们要吸取、兼容“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等国外先进音乐继续教育经验,结合本国、本区实际,逐步兼容、内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多元化音乐继续教育模式,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使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音乐继续教育得以全面发展,为我国的素质继续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以带动和促进我国的音乐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
1.科学定位本土音乐,构建多元文化音乐课程。在高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秉承教育公平原则,合理开设对各民族音乐的教学,研究、鉴赏外国的先进经验,本着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我国的国情和学校的校情,着力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工作,为其思维创新及从事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理念,不断优化多元化音乐课程体系,逐步实现音乐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世界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内容,开设培养多元化音乐基础知识、加强艺术修养的理论选修课程,适当地教授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如非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欧美音乐、亚洲音乐;合理设置民族音乐的比例,如:开设中国民族音乐、基础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古典音乐,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等讲座[4];保护原生态音乐,邀请各民族学生表演本民族的音乐艺术,展现各个民族、地区的音乐本土特色,呈现多元文化音乐原生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各具特色的技能选修,采集有效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注重本土特色,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全球化思维,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忧患意识。在时机成熟,人才梯队搭建成形后,音乐教育专业下可以开设声乐、器乐、舞蹈、指挥等技能表演类课程,通过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交流、碰撞、融合以及变化,将中外各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传承发展[5]。
2.借力互联网+技术,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借力互联网+技术,创建网络社区,以论坛等形式进行音乐知识的传递;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实现主体交流式教学;借助校园网、图书馆网站和论坛等开设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网络课堂、远程教学、天空教室等栏目和专栏传授世界音乐文化;注重在学生社团中整合校外资源,按多元化类型划分音乐派系,由专业导师指导培训;开展娱乐教学活动,举办校园音乐节、音乐会等,创设音乐学习环境,贯穿多元化音乐知识和研讨,在交流中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更新教材,改革教法,创新教学内容。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关于世界音乐方面的教材著作,充分吸收互联网中海量的健康的、艺术水准高的又风格各异的中外古典音乐名作、民族民间音乐、现代流行通俗音乐等音像资料,整合成具有与时代接轨和同步的特色音乐教材库,注重综合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引入多元的概念和方法,在创新多元化音乐教育内容上本着以科学的学科架构为模型、理论体系为参照学习中外优秀经典音乐,以学科性教育学习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音乐[6],精选歌唱选修节目、演唱会、音乐会、晚会、电影、游戏等作为案例教学,深入剖析和讨论,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学习基本的音乐常识、技能和鉴赏的方法,彰显个性,培养其具有审美、创造、创新等能力,实践多元化音乐教育长效机制。
(三)培养、内化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教师多元信息综合能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要转型多元化,内化教师多元化音乐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师生配比,减轻教师负担,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信息内容,加大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符号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到互联网中,通过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创新教学手段[7],大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多元化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深挖教材,提高自身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2.“双师型”音乐教师队伍优化。学校合理规划师资培训,采取系统地培训、进修及知名艺术家、专家讲座、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导与鼓励教师考证获取证书,培养“双师型”与“先学后用双证型”双管齐下,通过讲座、座谈、访谈、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出国考察等形式开发多元的教师发展模式,加强音乐文化的交流,培养教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提高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构建新的组织结构,促进师资以教学优秀教师业务为主体稳步过渡到以国家级演员、指挥家、评估专家、咨询师等多元化、多样化的专业人才梯队,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大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是与时俱进,也是我国大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能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效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
作者:李拓夫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黄静.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分析[J]艺术科技,2015(4):263
[2][3]赵毅.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的反思[J]艺术评论,2013(3):125-126
[4]李思华.论多元文化视域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红河学院学报,2012(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