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环境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环境特点

篇1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篇2

关键词:城市水利工程 水环境

Abstract: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rise of new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also a new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task. As a modern city,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put forward the modern cit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from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 starting, to an overall planning, overall consider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various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relationship. Should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play, and draining flood contro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ow to play its mod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s a must follow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Key words: the ci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ter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内容,除满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还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环境的要求。使城市环境得到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市民生活更趋舒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主动适应这种需求,逐步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观和美学要求,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1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

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2 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2.1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学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2.2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2.3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3 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3.1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3.2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3.3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黄杨球、桃树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

3 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

兴修水利工程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无外乎两大类,即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它们的实质都是为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问题。

在我国,对生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蓄水库。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深入探究,却发现其中对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是巨大和复杂的。简而言之,其影响包含直接的或间接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一次的或两次的等等因素。所有这些影响,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然而,应该看到,包括生态平衡在内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平衡,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既是动态的,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问题在于人类怎样以一种最优的方式去分辨出那些不利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打破之,并更加自觉地重建一种新的平衡,即人工生态平衡。

结束语:

兴修水利工程将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兴建水利工程时,要将环保意识贯穿于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

参考文献:

[1]王蜀南,王鸣周.环境水利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篇3

1 环境艺术设计及其艺术属性

环境艺术设计也称“环境设计”或“艺术设计,是20世纪以来在欧美国家率先出现的新兴事物,后来广为传播,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范畴。它具有多重属性,如空间属性、设计属性、艺术属性等。其中“艺术属性”是指“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多伯语)。真善美是艺术的本质属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统一起来,展现了真善美的艺术本质,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其艺术属性更为强烈,更为接近本质。

2 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的特点

艺术的存在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形式中,艺术往往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中国流行音乐艺术呈现出独创性、民族性等特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具有绘画性、意向性等特点。概括来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2.1 呈现形式立体化

从空间呈现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最初是呈现在设计者脑海里,纸面上的,但这不是最终呈现,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三维环境空间里,即从平面过渡到立体面,呈现形式立体化。立体化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体现的。

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综合艺术品,是通过人工构筑手段加以组合的具有树木、山水、建筑结构和多种功能的空间艺术实体。苏州园林建造时,还没有环境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但却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实践。苏州园林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苏州园林以建筑、山石、水和植物等四大物质构成要素,尤以廊、桥、楼、假山、池水为特色。不论建筑、山石、水和植物,都是立体实物形态,总体来说,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物质要素呈现等都体现了呈现形式立体化的艺术特点。

2.2 表现形式静态化

人类的艺术活动领域非常广阔,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运动形式看,艺术的表现有三种,即动态艺术、静态艺术以及动静结合形态的艺术,其中以前两种最为主要。舞蹈,声乐,表演,行为艺术等都属于动态艺术,而静态艺术更为复杂,形式更为多样,主要有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书法等门类。静态艺术包含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四个基本特征,具有更强的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则是静态艺术的综合体,它囊括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形式,是综合性的静态表现。

家居装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受到人们喜爱。家居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机构成。家居经装饰后,其所呈现出的美更加精致,更有内涵,更为丰富,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审美风格。装饰艺术的审美风格是从物质特有的具体性出发,经过设计、装饰而形成的特征性的表现形态。它体现了艺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这两种统一都是以静态的形式体现出来,可以说家居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表现形式静态化的具体表现。

2.3 体现形式综合化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不像雕塑、声乐、绘画等是单门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有了物质基础和空间布局,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因而体现形式综合化。它统筹考虑了环境的装饰、绘画、诗文、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个方面的,经过综合处理所形成,因而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苏州园林里的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综合化的体现。

篇4

关键词:环境教育;国际比较;启示

“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是1920年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 Geddes(1854―1933)首次将“环境”和“教育”两次并列使用后才使用的。而国际上则是在1948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它的。现在环境教育所强调的是情感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认知事物。通常说的环境教育,是指以非环境专业学生为对象的环境普及教育。在环境专业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仍显得十分薄弱和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至今还未能对广大学生进行充分的环境教育,也未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基础工程来重视,使环境教育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有的高校甚至未将环境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左右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保护课程,这一状况使得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严重不足,造成很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环境意识较差①。瑞典中小学在开展环境教育时,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所有学习领域,并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而不是单独开设一门环境课,这是因为每一学科领域“探讨了人类理解与经验的不同方面,每一学科可被借用于帮助年轻人的发展他们对人类行为及其对人与环境影响的稳固的观点”②。中国首次提出环境教育设想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它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里程碑。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又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的思想。之后,国家环保局、、国家教育部联合《全国环境教育宣传行动纲要》,《纲要》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要面向21世纪,逐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③

一、我国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觉性差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正在动摇,这种退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威胁着经济秩序的稳定,干扰人类社会的进步。据有关方面的估计,2002年生态破坏的总损失约占GDP的2.3%,因此,2002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就不再是7.8%,而是6.0%左右。总起来说,我国每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4%。其中生态破坏约占65%,而且在逐年增加。由此可见,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代价巨大。我国人口众多,生存压力巨大,人类活动的相对规模和强度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也就更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总体上仍然承袭了“资源型”、“规模型”的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应对方略依然是“环境让步于经济”,虽然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无法遏制住环境恶化的势头。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问题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缺乏认识,归纳起来就是国民尤其是高层人才还缺乏环境意识。所以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整个环境教育过程中,贵在实践,重在参与。只有深刻地意识到当前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了自然生态,而且直接地、间接地危害了人类自身的生存,才能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否则,要么就是消极应付,逆来顺受;要么就是怨天尤人,无所适从。近些年,尽管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但环境教育的实施步子不大,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肆意破坏环境的事屡禁不止,有损于环境甚至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举目可见。要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环境教育必须强化环境责任、环境道德、环境忧患、环境法律方面的意识。

2.认识不深入

现今环境教育只停留于感性认识层次,多停留于人类对自然的巨大破坏,如对水资源、大气、土地资源等的掠夺性开发与严重污染,对生物的大肆捕杀,而导致的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以及反过来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等等。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环境教育已开始起步,但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尚存模糊。认为环境教育的内容就是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自然。传统的环境保护只是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进行治理,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以及排除噪声干扰等技术措施和管理工作,目的是消除公害,使人体健康不受损害。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生活条件较差,许多人还在为实现温饱而奋斗,自然很少把精力放在保护环境上。许多上一辈人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还未充分认识到在环境负荷下他们应扮演的角色和所负担的责任。目前,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差,正是由于环境教育不到位所致;公民认识不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阻碍环境教育的发展。东北大学2000年6月对大学生环境教育和绿色大学教育状况的调查则显示:大学生对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性问题的认识不够,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对环境科技常识的认识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把握④。实际上,这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环境教育问题。当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校领导对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关系。总之,环境教育的内容仅仅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3.投入不足

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切入口,对环境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制约着它的发展程度。这一问题在高校中体现特别明显,青年是未来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施和延续的中坚力量。高校环境教育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

其一是师资力量匮乏,办学经费紧张,高等学校从事环境教育的师资从数量上看非常匮乏。从自身素质上看,很多进行环境教育的老师自身并非环境专业毕业,缺乏适当的环境教育职前和在职培训,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不能到位,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欠缺,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环保人才。环境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必须要教师参与。其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对广大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没有开设环保方面的选修课或公共课。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每年招收非环境类学生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99.5%以上。甚至有的高校干脆就没有开设环境课程,或者没有将环境教育列入议事日程。“绿色大学计划”自1995年清华大学提出至今已有9个年头,然而进展缓慢,予以响应的院校不多,除清华外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的更是屈

指可数。⑤其三是环境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于教育。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行环境教育,相比之下,教材建设发展较慢,一些教材质量不高,大量是知识陈旧,缺乏新思维和新理论,很少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环境教育较好的国家环境教育特点

1.德国环境教育特点

德国环境教育体制较为完善,其“生态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良好。德国之所以有效地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环境教育体制的完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德国环境教育体制特点如下:

(1)政府强制性与公民自觉性的统一。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夏季烟雾法》规定:禁止车辆在夏天行驶超过一定量的尾气排放;《化肥使用法》规定减少农业硝酸盐的使用量,要求自1997年7月起每公顷农田氮肥使用量最多为170多公斤;还制定了环境刑法――《有害物品运输罪》、《环保疏忽罪》、《土地污染罪》等。公民环保行为则从被动服从逐渐变成主动遵守。居民家家户户都有垃圾分类箱,不同颜色的垃圾箱收集不同类的垃圾。他们都自觉地爱护和保护环境,节约之风盛行。德国一般人均日用水量约130升,教室、旅馆暖气上安装调节阀门,使其温度不超过20度。⑥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统一。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学生不仅了解了许多生态学知识,树立了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而且提高了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技能。

(3)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在德国,按照《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进行的模拟游戏,开发学生对某些环境问题的生态内涵的认识,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美国环境教育特点

立法和严格执法规范环境教育是美国的成功经验。⑦现行的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于1990年颁布实施。这部法律重申了国家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确认了国家对教育和培养有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有环境保护责任感和正确的环境决策能力的高素质公民的迫切需求;全面规范了美国公众环境教育的机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经费投入和奖励;对提高美国环境道德水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环境教育特点如下:

(1)环境教育机构队伍健全,职责明确。环境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培育和支持环境教育项目,支持和推广环境教育示范教学、教材和中小学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环境培训项目等12项。环境教育监督和协调机构联邦环境教育特别工作小组由美国农业部、教育部、环保局、卫生部、内务部、太空管理局、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代表组成,由美国环保局牵头,负责协调环境教育和培训与其他相关的联邦项目之间的关系。经费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国会批准的年度联邦环境教育预算经费,支持各类环境教育和培训项目。规定成立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会,以鼓励公众和个人在环境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合作。环境实习生和研究人员补充了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优化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结构。

(2)环境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多元、稳定。统计资料显示,从1992~2002年,美国环保局共提供环境教育项目赠款近8000万美元,平均每年700万美元。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在法律调节下,稳定和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为美国环境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是美国环境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3)环境教育项目管理严格。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1990)第五和第六部分分别规范了环境教育项目的目标、内容、经费来源、申请者资格、经费使用范围,强调了美国环保局必须建立规范的程序用于有效监督和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以便确认项目的质量和是否继续支持有关项目。

三、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的环境教育,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发掘国情中的环境教育资源的信息,应重点结合本国本地实际进行。首先应转变环境教育观念。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环境教育需要校内外结合,智育德育并重,知识能力共举的局面,并需要建立全新的发展观⑧。即新自然观(由对自然的单向征服、索取、掠夺、破坏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追求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平衡协调发展);新价值观(由纯粹的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转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现代与后代的公平、合理、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长远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新道德观(由只重视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转向认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进而形成尊重自然、爱惜所有生命、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新科技观(由只看重发明技术、使用技术甚至被技术所控制、成为“科技奴隶”转向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面性、消除科技发明与使用的负面作用、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密切结合并协调发展。

2.加强环境教育立法

目前,我国并无专门的环境教育法,地方性法规、规章中也鲜有这方面的内容,环境教育缺乏确定的法律地位、无专门机构和人员、无确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操作“弹性”过大的状态。我国环境教育立法实践空白,环境教育法方面的学术研究很少,要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有一定难度。当前,要加强环境教育法制建设研究,通过系统、深入、有针对性的研究,确定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目标、宗旨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尝试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制定环境教育的地方性法规,为全国环境教育法制建设探索路径,提供经验。

3.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完善环境教育层次体系

环境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学校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关键,包括加强幼儿环境教育,强化中小学环境教育,高校中加强非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将越来越重要,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对我国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深化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环境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进而实现人、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一个台阶。社会的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注释:

①孙定建.论加强高等学校环境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

Ulla-Stina Ryking.Education in Sweden[R].Swed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Sweden,2003.

③黄锡生,张菱芷.中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34―137.

④朱栋霖.建立学术规范应从研究生教育抓起[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4)18―20.

⑤汪朝辉.论我国高等学校的环境教育.湖南社会科学,2004,(4)182―183.

⑥王英.德国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教育导刊,2005,(2)46―48.

篇5

1气体环境特点

1.1二氧化碳

温室结构比较封闭,二氧化碳浓度随蔬菜的生长和光照的变化而变化。二氧化碳浓度夜间高、白天低,阴天高、晴天低。日出后蔬菜开始光合作用,浓度逐渐降低,11:00左右达到最低点,日落后蔬菜通过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上升,早晨揭苫前达到最高。阴雨天蔬菜光合作用弱,浓度较高;晴天蔬菜光合作用强,浓度低。苗期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生长期。

1.2土壤气体

蔬菜根系呼吸作用为生长提供能量,要保证正常呼吸作用,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18.00%~20.03%,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0.15%~0.6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其含量相互消长。当土壤间隙小、水分多时能使二氧化碳浓度剧增和氧气浓度大量减少。土壤和空气的气体交换主要是依靠扩散作用进行的,因此离表层越近,间隙越大,气体越充足。

1.3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发酵分解、化肥和薄膜等塑料制品挥发产生。温室空间封闭,温度高,湿度大,施肥量大,冬春低温季节往往过于注重保温,忽视通风换气,造成氨气、亚硝酸、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室内积累,使蔬菜受害,甚至植株死亡[1]。

2各种气体对蔬菜生理的影响

2.1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平均浓度为300~330 mg/L,温室空间密闭,低温季节为了保温,与外界气体交换较少,二氧化碳经常缺乏,不能满足蔬菜优质高产的需求。当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300 mg/L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蔬菜生长缓慢,落花、落果,产量降低。如果适当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能使蔬菜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增加[2-3]。

2.2土壤气体

温室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大量浇水会导致土壤透气不良,根系缺氧,影响蔬菜吸收养分,甚至烂根或死亡。土壤透气良好,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强;透气性不佳,则根系发育不良,根短而粗,毛细根少,吸收养分、水分能力下降。土壤中氧气充足,微生物代谢快,有机质分解也快,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高;缺氧时,土壤有机质分解可产生甲烷等有毒气体,危害蔬菜根系,造成病害发生。当土壤中氧气含量小于9%时会影响根系发育,含量低于5%时大部分根系停止发育。

2.3有害气体

2.3.1氨气。主要来源于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肥时量大、集中、覆土浅,分解会产生大量氨气;过量施用尿素、硫酸铵或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也会分解产生氨气。当氨气浓度达到5 mg/L时就会产生危害,叶面、叶脉呈开水浸状,颜色变淡,发白或淡褐色,叶缘呈灼伤状,严重时呈绿白色,全株枯死。通常追肥后3~4 d出现症状。番茄、黄瓜、辣椒等对氨气敏感。可以采用测试棚膜水滴pH值的办法检查是否发生氨气危害,当pH值大于8.2时,即发生危害。

2.3.2亚硝酸。在土壤板结、盐渍化和硝化细菌活性降低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施用过多铵态氮肥,使硝化作用受到抑制,当土壤pH值小于5时会产生亚硝酸气体。浓度达到2 mg/L时叶片褪绿,呈现白斑,严重时叶脉也变白色,全株枯死。通常施肥后10~15 d出现危害。黄瓜、莴苣、芹菜等对亚硝酸敏感。当棚膜水滴pH值为酸性时,要及时防止亚硝酸危害发生,茄子pH值小于5.8、青椒pH值小于5.4时产生危害。

2.3.3二氧化硫。温室采用煤炉加温;大量施用硫酸铵、硫酸钾及未腐熟的有机肥,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遇到水珠会生成亚硫酸,滴到叶片上也会使作物受害。危害症状:叶片先受害,在气孔多地方出现斑点,然后逐渐褪色。轻度受害在叶片背面出现斑点;严重时叶片呈开水浸状,逐渐褪绿、黄化脱落,甚至死亡。当温室内二氧化硫浓度达到0.2 mg/L时,经3~4 d,油菜、菠菜、莴苣、西瓜、白菜等对二氧化硫敏感的蔬菜就会出现受害症状。

2.3.4塑料制品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一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是塑料薄膜的增塑剂,使用含有该物质的薄膜时,白天温度高于30 ℃且夜间10 ℃以上时,6~7 d就会产生危害,心叶及叶尖颜色变淡,逐渐褪绿变黄、变白,干枯死亡,白天温度35 ℃以上,夜间15 ℃以上,9 d左右会整株死亡。油菜、西葫芦、茄子、黄瓜等敏感。二是乙烯。使用聚氯乙烯薄膜在温度高时会挥发出乙烯气体,当浓度达到0.05 mg/L时会产生危害,使植株矮化,叶下垂,皱缩,黄化褪绿,最后变白枯死。辣椒、茄子、番茄等对其敏感。

3调控技术

3.1加强中耕,合理施肥

应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根系氧气充足,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施底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要开沟深施,施后覆土,浇水要及时,且控制好浇水量。

3.2通风换气

及时通风换气是避免气体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能调节温室湿度、温度,补充二氧化碳,稀释有毒气体。寒冷季节更要注意通风换气,早晨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最低,早晨温度低,可采用减少通风面积、缩短通风时间的方式,中午气温高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3.3选用优质无毒塑料制品

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无毒塑料薄膜,地膜、浇水塑料管等也应是无毒的。温室内不应堆放塑料制品。

3.4二氧化碳气体施肥

3.4.1施肥方法。一是施固体二氧化碳颗粒气肥。施用气肥450~525 kg/hm2,开沟2~3 cm撒入颗粒气肥后覆土,保持土壤疏松,7 d后开始释放二氧化碳,有效期40~45 d。二是钢瓶液态二氧化碳施肥。使用橡胶管将气体导出,橡胶管上按适当距离扎出放气孔,每天放气6~12 min,35 kg钢瓶可施肥667 m2温室25 d左右。三是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在特制容器内利用碳酸氢铵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4-6]。

3.4.2施肥时间。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应在晴天日出后0.5~60.0 min进行,通风前30 min停止,每天施放2~3 h。中午通风可得到二氧化碳的补充,下午可不施二氧化碳气肥。冬季气温低,通风时间短,施肥时间可适当延长。阴雨天光合作用弱,可不施或少施二氧化碳。在蔬菜生育初期施肥效果最好,苗期施用可培育壮苗、缩短苗龄,叶菜类应在定植后开始施用,瓜类、茄果菜类宜在开花期、结果初期施用。

3.4.3注意的问题。一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蔬菜中毒,使叶片气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出现裂果、畸形果、卷叶、萎蔫等现象。施肥浓度不能超过2%,黄瓜、茄子、番茄等晴天控制在1 000~2 000 mg/L,阴雨天500~1 000 mg/L。二是施肥时应将二氧化碳发生器或橡胶管散气管悬挂于植株上方。三是连续进行1~2个月。如不能每天施用,前后2次时间间隔不要超过7 d。施肥后将温度提高2~3 ℃,以促进光合作用。施肥后根系活力减弱,应加强水肥管理。

4参考文献

[1] 李全慧,孙增学.保护地蔬菜气体危害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0(13):29-30.

[2] 魏荣彬.有害气体造成的蔬菜生理病害及防治[J].蔬菜,2009(2):18-20.

[3] 张福墁.气体与温室蔬菜栽培[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5(11):10-11.

[4] 谢臣,满红,王学斌.日光温室CO2施肥效应及施用技术研究现状[J].宁夏农林科技,2009(4):70-81.

篇6

一、教学内容的构成多为多媒体集成性和超文本性信息

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将教学文本、图形、动画、声音、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的教学信息经过加工和处理后形成的教学内容,具有多媒体集成性,图、文、声、像并茂,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教学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实验室教学为基本设施,通过教师耳提面命的讲授完成教学过程。而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则是以计算机为基本设施,通过操作计算机访问信息库和因特网作为信息资源,强调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谐调、协作。这种强调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认知的学习规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更新了教学思想及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向受教育者教授成熟的理论技能,释疑解惑,要求给学生只留下一个正确的结论。而大千世界,万物竞新,这个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而信息技术教学则改变了这个教授思想,树立起了\"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教学观点,完成了\"学会\"向\"会学\"的教育目的思想转化。

三、开辟了新的教育途径和方式

教育效果要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启动、主动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信息的级量增长也迫使我们寻求高效率的教、学途径和方式。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束缚思想,趣味性低,缺乏参与意识,已难以适应眼前飞速发展的动态现状及由此带来的新理论、新技能。而交互式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可以彻底摆脱传统教育的缺点,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人-机双向信息交流的信息技术教育就自然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四、创造了新的手段与方法

课堂式教学虽然还将继续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但肯定不会是唯一的手段,更不会再占据主导地位。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必定是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学,实验内容都会作为文本、图象、幻灯片、动画、程序软件等文件形式存放到信息技术教育资料库中。聚古今硕学鸿儒、天地万物于网上,培育受教育者的学识、动手与创新能力,开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手段及方法。人们想要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不再仅是去学校、培训班,而是首先想到去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在网上虚拟环境的互动学习环境里,随心所欲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使学习者的个性、特长发扬光大,轻松愉快地完成自我塑造。

五、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技术含量高,基本和科学发展同步。不但可以把理论课程作为数据文件传输,就是各种实验、设计课程,也作为数据文件传输。理论课,根据学习者的要求,可以讲授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水平层次、不同的讲授方式,变换不同的培养方向。实验课、设计课,进入实验或设计程序,在虚拟环境里做机械、电子、服装等设计,即时出样品;做矿冶、机械、电子电路、化学等实验,随着学习者输入不同的用料数量、实验条件而呈现出不同的物质形状、物理性能、颜色特征等现象,即时得到实验结果。反复进行直到学会掌握为止,只要你愿意,包教包会。

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优势

信息技术教学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育思想、目的、途径、方式、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弥补了其不足。两者相比,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明显具有以下的优势:

七、教学信息资源的多样性

网络可以传递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软件等多形式的数字化信息,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就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迅速快捷的获取本校、全国乃至全球的原始、目前直至最前沿的教学、科研发展信息,这必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极大的丰富教学资源。

八、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而灵活的,可以是理论、实验、产品设计等课程。从时间上,可以是实时的,同一时间教师和学生异地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非实时的,教师可以预先将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辅助内容放在服务器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等进行学习。既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式学习,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小组的协作学习,本人自主的控制教学方式、进度。

九、教学方式的交互性

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十分简捷,实现了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鼓励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的思考,有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发挥及创造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生物技术;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X-01 文献标识码:A

1 生物技术的特点

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 等显著优点。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为环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由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适于作为生物过程反应物(底物),其中一些有机污染物经生物过程处理后可转化成沼气、酒精、生物蛋白等有用物质,因此,生物处理方法也常是有机废物资源化的首选技术。生物过程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作为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因此,生物反应过程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另外,酶对底物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生物转化技术的效率高,副产物少,这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化工过程相比,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因而投资省、费用少、消耗低,而且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它还可和其他技术结合使用。用生物过程代替化学过程可以降低生产活动的污染水平,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生态化或无废生产,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另外,生物技术的产品或副产品基本上都是可以较快生物降解的,并且都可以作为一种营养源加以利用。用生物制品代替一切可以取代的化学药物、化石能源、人工合成物等,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程度,使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来完成的。因此,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可治理用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环境介质,即用生物修复技术净化环境,使受污染的宝贵资源如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土壤等得以重新利用,同时还可进一步强化环境的自净能力。

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2.1 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转贴于

2.3 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3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

3.2 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的应用,对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加农作物产量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却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据统计,现有30%的杀冲剂,50%的除草剂和90%的灭菌剂在动物实验中引起肿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说,目前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量严重超标,比儿童安全量高出100~150倍。农药的使用还使土壤受到污染和破坏。国际上从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生物农药是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一支新军。传统的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来杀虫除害。这虽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的化学污染,但饲养和释放“天敌”,不仅费时费工,耗资巨大。而且在突发性病虫害前常措手不及,无能为力。而生物农药却可解决这个难题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止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微生物杀虫剂,主要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等。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现在人们正在利用重组DNA技术克服其缺点来提高杀虫效果,例如目前病毒杀虫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是杆状病毒基因工程的改造,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出现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对传统物流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别探讨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特点,对三种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做了简要阐述。在这些基础之上,着重论述电子商务坏境下的物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现状 物流管理模式 问题 对策

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利用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服务以及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在我国,由于物流企业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限制,物流配送远远未能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另外,物流管理相关理论在物流业尚未普及,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相对短缺也是造成我国物流业处于落后阶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结合我国现状,对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Haul.Lee,Seungin Whang在《Winning the last mile of E―Commence》一文中指出物流配送能实现网上交易商品的末端配送,是完成整个电子商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方面,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阳纳西大学联合就第三方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物流配送已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式,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会给电子商务配送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并且对物流市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方面,很少出现类似我国电子商务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是不可行的。

近年来,我国物流学者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研究,主要在于物流管理同电子商务的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论证我国物流已发展为电子商务瓶颈,物流的发展需适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一观点。但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对于不同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等现实问题上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一)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物流企业需要沟通上、下游,与上、下游之间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换,实现整条供应链各个部分之间的平滑对接。在与供销商的交易中,将以往以贸易单据(文件)流转为主体的交易方式,转变成为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和商务活动。在库存管理方面,零库存的实现、运转周期的缩短都必须依赖于信息的灵敏传送。

网络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由互联网提供的全球网络资源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离开了网络,物流信息就只能在企业内部流转,信息传输与共享变得不可实现,整条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也将难以进行。

智能化。智能化是建立在物流信息化、网络化之上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精确的运算和智能安排才能得以解决。只有实现物流的智能化,才能使物流的效率得到提高,整条供应链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地安排供销,减少“牛鞭效应”,真正实现低库存,高效率。

(二)当前几种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

1.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在电子商务企业自检物流体系中,企业在各地的网民密集地区设置自己的配送点,在获得消费者的购物信息后,马上将相关的信息送往离消费者最近的配送点,再由配送点的人员将商品送货上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凭借原有的庞大连锁分销渠道和发达的零售网络,一些大型传统企业集团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构建自身的物流体系,进行物流配送服务。自建物流体系增强了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其物流配送管理更加有效。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配送点的选址、人员的配备数量、商品库存的确定等很难合理地安排。其次,由于要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对配送时效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数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很难在提高配送时效和控制配送成本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往往花费巨资所建立的物流体系将会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如图1所示。

2.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通常又称之为契约物流,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合作协议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由于技术先进,配送体系较为完备,第三方物流以其配送速度快、效率高成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理想方案之一。除了有实力自建物流体系的大企业之外,更多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采用这种“外包”方式。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的高效服务既满足了客户复杂多变的物流服务要求,同时又减轻了电子商务企业的负担,从而推进了社会化分工。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3.第四方物流联盟。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由埃森哲咨询公司首先提出并注册的,它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以及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第四方物流联盟的提出融合了诸多现代管理思想。从本质上讲,“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充分利用包括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客户以及自身等多方面的能力,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第四方物流还要对第三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为企业客户服务。

总的来说,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物流运作的流程再造,使整个物流系统的流程更合理、各个环节的合作更紧密,从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使整个物流系统所产生的利益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均衡,使各个环节的利益都得到保障。第四方物流联盟如图3所示。

(三)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主要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欠缺。近年来,我国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和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装备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2.政府重视程度较低。物流配送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虽然很早就有专家和企业提出,但是却很少引起政府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物流企业利益,在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方面设置障碍。造成这种各自为政的监管体系主要是因为现有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的、区域性的,缺少全国统一性的专门法律文件,已的国家现代物流标准只有《物流术语》。

3.物流企业装备落后。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仍然很少,大多数物流企业各类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还不高,物流信息管理尚未实现自动化,信息资源的利用尚未实现跨部门、跨行业整合。

4.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零售业的优势就是价格,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实行经济配送。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配送成本,另一方面要使配送发生增值。这种新价值的开发需要专业的物流服务和配送商,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本身还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5.物流管理人才短缺。物流和配送领域的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尤其是通晓现代经济贸易、现代物流运作、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英语、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发展对策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国应继续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并做好总体的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以达到我国物流发展的合理化和物流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各部门互不协调、重复建设的现状,同时改变地区政府各自为政的现象,减少地区之间设置的物流壁垒,促进全国物流一体化建设。

与此同时,将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体系网络,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规范化方面发展,为发展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是其发展的必要保证

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历程来看,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体制是关键因素。物流管理要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把物流资源加以整合,而这些资源还是由各自为政的政府部门掌握,并没有完全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政府必须建立协调机制,成立物流统筹领导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部门关系,推动物流资源的整合。

我国近几年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首先在法律层面上对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如外经贸部颁布的《外商投资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规定》,铁道部颁布的《铁路货物运输管理条例》,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交通部颁布的《国内水陆货物运输细则》,中国民航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国际运输规则》等。

(三)先进的软、硬件现代化技术是其发展的技术支持

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到物流企业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目前,货架、叉车式的设备和人工分拣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完善的电子商务的需求。我国物流企业今后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货物包装的标准化,包装容器依据统一的一种或几种规格制成,同时与仓库设施、运输设施的规格统一起来,方便储存及运输;由一套完整的物流系统在后台监督实行货物的机械化、自动化分拣、装卸和搬运;采用条码技术以实现信息录入的自动化;建立高度自动化的高层立体仓库,方便智能化的装卸与搬运工作等。

其次要做到物流配送信息化。物流配送信息化具体表现在: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物流配送的信息化使得物流配送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在方便物流配送管理的同时消费者能随时随地了解到商品的运输情况,方便日后查询、退货、换货等。

(四)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保障

可以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深入研究,对以前学者的研究作系统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适合我国的物流发展。除此之外,物流管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的普及也相当重要,我国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另外,还可通过在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确立电子商务物流研究方向和留学制度的方式来培养现代物流专门人才,可通过物流行业协会来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和传播物流知识,从业资格认证的方式来激励人们投身于物流行业,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彭银香,余绍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商业时代化,2009(20)

篇9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管理;资源共享

一、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一)信息共享。供应链环境下物流信息流量大增,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以网状式传递,企业可以清楚地看到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市场信息和需求信息,供应链环境下有需求信息、供应信息以及共享信息三种信息流在系统中运行。在供应链管理中,节点企业之间具有利益的一致性,他们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信息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共享信息,实现系统各方的无缝连接。

(二)协同合作。供应链强调建立核心企业的各成员之间的网链关系。哈里森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供应链定义为“执行采购原材料、并且将其转化为成品,并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温德尔和菲力浦也强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用户有效开展工作。与传统物流管理相比,SCM下的物流管理注重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将关注的焦点扩大到了整条供应链上的所有部门,而不仅是单纯地关注物流职能部门。 合作思想贯穿着物流管理的始终,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形成,如:企业内部自建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体系、第四方物流体系等,这些都体现出了供应链物流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协同、合作思想。那些实力较强,具备完善、畅通销售网络的企业一般都是采用自建物流体系的方法,将物流稚嫩看作是企业核心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强调综合集成管理,将要素合作和资源重组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中小企业一般采取第三方物流的形式。第三方物流不仅起到了厂家与供应商之间的纽带作用,而且还要根据客户需求圆满完成配送任务。第三方物流的流程贯穿着整条供应链,这是一场跨职能、跨行业的流程,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物流管理流程绩效凸显。供应链环境下,最好将物流管理业务承包给第三方,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方物流公司则应根据供应链特点来运作,实现管理目标。第四方物流参与者的范围和服务更加广泛,可以开展多流程、多功能的供应链业务,通过协作,第四方物流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集中资源为客户完美解决问题。

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战略

(一)加强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物流组织是将采购、储运、配送、物料管理等物流功能整合到一个供应链组织中,通过物流过程管理将采购、储运、配送、物料管理等物流功能有效整合从而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强调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企业的物流运转速度。与此同时,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改造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利用ERP、电子商务套件和CRM等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环节的增值。

(二)强化物流服务的创新。首先,导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国外对物流业的界定是归属于服务业。因此,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观念。要学习先进的物流运作方法,首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物流理念;其次,强化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由于顾客在服务、价值等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物流管理必须以顾客为导向,重新定义和设计物流顾客化服务的内容,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再次,物流服务方式的创新。企业要自始至终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运作,通过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变传统的与客户“一单一结”的拣选交易方式为与客户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方式。

(三)强化物流的结构性创新。结构性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两个部分。渠道设计包括重构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渠道等,是供应链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优化物流渠道,可以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响应性和敏捷性。物流管理的另一项战略性工作就是进行网络分析,这是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 其中网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库存状况进行分析,不断降低库存成本;对用户服务进行调查分析,反馈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找出服务水平与成本的最佳比例;对物流信息的传递状态进行分析,提高物流信息传递的速度和透明度;对物流运输方式和交货的状况进行分析,提高运输渠道的合理性;对合作伙伴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估。

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因此,作为物流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物流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途径;特点

近几年以来,大气环境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伴随着人们对于大自然改造和开发利用能力的不断增强,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空洞等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目前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其相应的解决的方案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为大气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参考。

1、大气环境的主要安全问题表现

1.1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气候变化

自19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大,从而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上升,待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后,温室效应便出现。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发现,自1961年至2007年近五十年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为0.65摄氏度,如此下去在未来的100内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预计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温室气体占大气平均比重将继续加大。此外,由于全区气候异常现象也是目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又一突出性表现。全球气候异常主要表现在高温纪录异常、极端天气干旱、暴雨、低温、冰冻等,例如就我国而言,2006年8月16日,重庆观测到43度气温打破百年来历史最高水平,2007至2008年间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2008年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罕见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不仅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更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峻威胁与挑战。

1.2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臭氧层空洞

所谓的自然界中臭氧是指,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5至50千米处,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从而起到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的一道保护屏障作用的气体层,我们称之为臭氧层。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大量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剧了对臭氧层的破坏,造成了大气臭氧层厚度降低,甚至于在南极上空等处出现臭氧空洞的现象。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臭氧总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几十目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需至少10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臭氧空洞等现象将导致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使地球上各种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威胁到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1.3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酸雨污染

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氮氢化合物的浓度加大,在阴霾天气中雨水所吸收的上述气体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降水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的大量排放,其中包含导致酸雨出现的气体的比重逐年上升,致使一些地方酸雨问题频繁发生。酸雨的出现不仅对地面建筑物、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伤害,还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因此,酸雨污染问题也被列入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从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2 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2.1全球性,大气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流动性、扩散性的物质,其活动性不受国界的限制,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既来源于本国的环境安全威胁,也来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污染转嫁、资源掠夺、生态难民跨国界迁徙、长程越界污染等环境安全威胁。

2.2区域性,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气环境问题受所在地的工业分布、能源气体排放量、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在全球性的大背景下也会呈现出区域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特点。

2.3隐蔽性,只有当大气环境问题累积到一定量(这里所谓的一定量是指超出大气环境的自身承载力和自净能力)后才会有所显现,而在此之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则处于一种相对隐蔽的状态,可以形象的将其比作癌症等慢性病,其在经过一定的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当其存在度打破自身免疫系统后其各种症状才开始出现,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亦是如此。

3、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策略方针

3.1国家主导性。将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上,强化国家的主导作用力,使国家通过其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强大后盾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大气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国家也是大气环境问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所以应将国家作为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导者之一,通过将各项标准转化为国家法律或政策,强化国家监控,调整产业结构对温室气体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性。此外,国家内部还可以架构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全名参与,提高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全民性。

3.2国际协调、合作性。大气环境问题既是国家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大气环境安全问题所具有的扩散性和多因性,注定其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国家力量就可以解决的,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还需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合作的高度,确定区域的应对目标和发展计划,形成世界性的公约条例,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协作,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消除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壁垒,达成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共识,形成全方位的架构体系,共同积极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

3.3公众的参与和努力。公众参与是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就公民个人而言,少开车、多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买不用私家车,如要使用的话应妥为保养;汽车采用不含铅汽油,用省油的方法开车;使用清洁型燃料等等,都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为维护大气环境安全贡献力量。因为现在就城市大气污染而言,绝大多数是由尾气排放造成的。

总之,大气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大气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它的安全要靠全人类的共同呵护。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