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9 18:0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园林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园林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设计 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思维与智慧,还反映出人们精湛的建造工艺与技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虽然一些园林建筑的原貌难以再现,但是现代人仍旧可以从保留下来的园林实物中,充分感受到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独特魅力,尤其是通过园林建筑空间的特殊组合方式,以及园林外部环境的处理技巧,可以领悟到古典园林建筑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格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全可以借鉴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因地制宜地创新建筑风格,同时也将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

一、匠心独运的古典园林建筑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内涵丰富,其中不仅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因而古典园林建筑不仅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伸。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匠心独运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在建筑的选景方面,充分体现了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互动性。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充分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要仔细考虑园林景观的总体布局规划,提高园林建筑的和谐性与统一性,这样才能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当置身园林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身心舒畅。在某种程度上说,园林建筑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光芒的艺术品,在结构、线条、色彩等方面都蕴含着很多的艺术张力,讲求动静的结合,通常使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来达到和谐多变的艺术效果。

第二点是在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非常重视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通常借助人工的力量与智慧,创造出和自然景色相符合的景观,这样虽然是人为的造景,但是和天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古代园林建造上不仅要设计合适的建筑物,通常还要开凿水池,建造假山等,用人工来再现自然美景,很多景观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第三点是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视空间的应用,通常以小空间展现大艺术。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师们通常会对自然中的景观加以特征化地提炼和剪裁,尤其是将自然界中的峰峦沟壑进行重新地整合,应用到园林中来,利用小空间彰显出被浓缩化的自然美景,于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的风貌。

第四点是对园林空间的巧妙运用和处理,不仅给园林的总体风貌平添了很多的魅力,而且还强化了园林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在处理园林的空间上,设计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科学处理空间比例关系、调整具体细节的尺度、景致设计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在设计中,利用明暗关系的变化和虚实相生的效果,促进园林中各个景致的有效衔接。以动景衬托静景,以静景突出动境也是比较常用的空间处理方式。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的途径

古典园林建筑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技术手段、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着实影响着园林整体美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借鉴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手法和建造理念,并运用现代的材料与科技,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理念、同时又可以体现古典风韵的建筑来。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形式的影响上。古典园林建筑总体来说具有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特征,其中也蕴含了很多的艺术元素。现代的建筑设计将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抽象理念的结构方式,在注重审美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功能特征的变化,变古典建筑的被动式语言为主动式的建筑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典的建筑设计形成一种有距离的继承与创造,同时也在纵深层次体现了建筑设计以自然和人文为本的核心理念。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结构形式包括很多种类型,例如概括、变体、解构、重构等,现代建筑中在形式上完全将这些古典的形式进行了概念化,取其神而不取其形,并在现实中获得了很好的设计效果。苏州新博物馆屋顶饿设计方案就比较新颖,在其核心灵感则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现代建筑通过材料和技术方式的创新将古老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时代化的革新。

其次体现在意境的影响上。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非常讲求意境上的和谐,追求与诗画艺术相通的审美境界,现代建筑也深受这种艺术思维的影响,很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也力求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艺术氛围,一次体现建筑的内在神韵,使人们居住其中体会到建筑的灵魂美。在上海的浦东新区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相邻的喜马拉雅中心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应用了古代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将山水情结融入到建筑的总体设计风格中,理念的抽象化也彰显了现代人独特的设计思维,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园林建筑范畴,体现了现代建筑返璞归真的绿色理念,让都市人在钢筋水泥中时时感受到自然的气息。该中心独具匠心的林结构是大自然的象征,同时在建筑结构的上部还有一个花园,这也是立体山水园林理念最生动的体现,不仅展示了现代人的智慧,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祈愿。

第三点体现在建筑造景方式的影响上。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方式主要包括主景、配景、对景、夹景、分景、隔景、框景、漏景、添景、借景等,这些方式丰富了园林建筑的表达效果,也适用于现代建筑的造景设计上,不仅可以给现代建筑增添一种艺术的美感,同时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身心放松的机会,不仅愉悦眼睛,还愉悦心灵。例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经在北京设计了两幢建筑,一个是北京香山饭店,一个是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前者充分把中国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方案结合到一起,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建筑风格。后者在造景的设计上也充分融入了江南园林的建筑意境,在建筑内部中央设置了水池,金鱼游动,石头奇特,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在大堂的两侧有高大的翠竹为庭院增添了自然的风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方式非常多样,且每一种设计理念都蕴含着一定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很多的古典园林建筑还体现了很多的哲学思想,同时建筑的建造工艺和技法也非常的精湛,将这些优点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来,可以提升现代建筑的设计魅力,同时提高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程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多建筑设计师还是将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设计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非常完美的建筑设计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建筑史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洪恺.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2(3)

[2]窦以德.建筑设计方针一席谈[J].建筑学报,2005(1)

[3]郑正球.建筑空间形态之占领与围合[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

篇2

【关键词】园林建筑设计 课程优化 传统与现代

【基金项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G2110016)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2-02

1.前言

在高校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但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内容广泛,从组合上来说就有“园林、建筑、设计”三个组成部分,从园林建筑的时间演变和建筑形式来分,有传统园林建筑和现代园林建筑。传统园林建筑和现代园林建筑无论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还是设计手法、设计理念都大不相同。

在课程的设置上,如果过多的强调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的学习,容易让学生误以为园林建筑设计只是单纯地复制古典园林中的各种亭台楼阁,也不适应现代时展的需求;如果着重讲授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既不能让学生们领悟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之美,也会造成园林专业培养体系的重要缺失。因此,在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应当对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这两大体系进行优化改造,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调和。

下面以一个学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40个学时,共80个学时的农林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两种教学模式,分别对传统与现代两种园林建筑设计的课程比例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优化设置的方案。

2.课堂教学的优化设置

课堂教学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讲授传统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分为上下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课堂教学比例较大,主要讲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类型等知识、建筑设计基础、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分类与理念等等,共28个学时;第二学期课堂教学比例较小,主要讲授专题园林建筑设计要求、设计手法和案例等等,并讲解课程设计的基地场地分析、设计注意事项和作业成果要求等,共12个学时。具体课堂教学优化设置如下:

2.1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设置

(1)总体阐述园林建筑的概念与发展、园林建筑设计的概况与原则,共2个学时;

(2)举例讲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榭舫堂廊、殿斋馆轩等传统园林建筑类型,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共10个学时;

(3)概括介绍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空间和建筑构造等,共4个学时;

(4)详细讲授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包括场地分析、概念生成、方案推敲和设计表达等等,共12个学时。

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为主,其主体教学重点主要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发展,第二部分为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过程。在针对传统与现代的园林建筑类型而言,第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园林建筑,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

2.2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设置

(1)通过案例来介绍现代园林建筑的分类与特点,共2个学时;

(2)针对拟进行的课程设计中的园林建筑类型,进行详细分析该类型园林建筑特点与设计要求,共6个学时;

(3)对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讲解,并采取讨论的形式进行场地分析,最后明确各类型图纸成果表达的要求,共4个学时。

第二学期的课堂教学主要为课程实践作理论指导,其主体围绕拟进行的课程设计中的园林建筑类型开展,重点针对该类型园林建筑给予学生相关的讲解分析与技术指导。

3.课程实践的优化设置

由于园林建筑设计这门课程属于设计类课程,注重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践的环节,因而课程实践对于学生是否对全面理解与应用本门课程的知识尤为重要。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实践一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资料收集、调查汇报、实地调研、模型制作和方案设计等。课程实践同样分为上下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课程实践比例较小,主要是以传统园林建筑类型为主的课程实践,共12个学时;第二学期课程实践比较大,主要是以现代园林建筑类型为主的课程实践,共28个学时。

3.1第一学期的课程实践设置

(1)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不同类型传统园林建筑案例与资料,分组进行总结汇报,共4个学时;

(2)指导学生对典型传统园林建筑优秀案例,分组进行按比例缩放的模型制作,共8个学时。

第一学期的课程实践配合同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组汇报、模型制作等实践方式,使其更好的掌握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与设计,对我国优秀的古典园林建筑实例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增加对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感的培养,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等等。

3.2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设置

(1)指导学生对拟进行设计的专题园林建筑类型,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和总结汇报,共4个学时;

(2)指导学生对拟进行设计的专题园林建筑类型,个人完成优秀典型案例的临摹,共2个学时;

(3)指导学生对专题园林建筑设计任务书进行解读,包括场地分析与概念生成,完成场地总平面图的草图设计,共4个学时;

(4)指导学生完成专题园林建筑设计的建筑各层平面图的草图设计,共6个学时;

(5)指导学生完成专题园林建筑设计的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草图设计,共4个学时;

(6)指导学生完成专题园林建筑设计的图纸成果表达,共4个学时;

(7)指导学生进行小型园林建筑的快题设计,共4个学时。

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都围绕着专题园林建筑类型来进行,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总结汇报和案例临摹,还有完成一套园林建筑设计图纸,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大设计作业”,如茶室、餐厅、展览馆设计等;第二部分就是属于锻炼学生的快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小型园林建筑快题设计,如公共厕所、公园大门、小卖部快题设计等。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赏析能力的提高,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的传统与现代园林建筑部分缺一不可,两者应该互相辉映、相辅相成。因而,在高校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优化设置上两者都要兼顾,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作为第一学期的理论教学重点,而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作为第二学期的课程实践重点,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调和。

参考文献:

[1]张令梅.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1(05)

[2]燕亚飞,李东升.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10(02)

篇3

1.风景园林中山石的分类

目前,风景园林中的山石种类非常多样。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按照山石的材质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山石的组成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构建山石景观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本文则着重讨论最后一种分类方法。按照山石景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自然风景式山石、艺术造型式山石、意境式山石以及抽象式山石等几类。顾名思义,不同艺术表现类型的山石具有在风景园林中各自的特色。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需要,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山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风景式山石的应用最为广泛,而抽象式山石则在西方园林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山石的布置方法

对园林建筑中的山石进行布置时,最为核心的原则就是要让山石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搭配,使整体的景观达到协调的效果,能够表现出风景园林的美感。特别是在设计具有古典特色的东方园林时,需要非常注意山石的“自然美”。人为痕迹尽量不要过于明显,以免在破坏了风景园林建筑的整体协调性。而在保持了山石景观的自然美的同时,也要非常注意山石的艺术美,达到取材于自然、却要高于自然的效果,充分体现出山石景观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美感。另外,如果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风格偏重于现代艺术造型美,那么山石的布置则应该注意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尽量不选用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特色格格不入的山石。

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应用

如果说山石相当于整个园林体系中的“风骨”,那么植物就是园林中的“血肉”。没有植物的园林,就是一副空洞的骨架,没有丝毫的活力。只有配置了合适的植物景观以后,整个风景园林才会显得更加丰满。相比于山石,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内容更为丰富,需要考虑到非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植物的类型、大小、高低、颜色,属于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等等,都需要进行非常细致的考虑。最后再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作为风景园林中最为主要的一部分,植物景观在配置完成后应该能够表现出植物的个体美以及群落美,体现出风景园林的观赏特点,达到吸引游人目光的目的。本文以长沙市某公园的植物配置作为分析依据,进行理论方面的植物配置分析。

1.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可应用于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种类非常多,理论上来说,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进行风景园林的景观构建。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在植物配置方面遵循一定的原则非常重要。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要遵循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体现出植物的生态效果以及美学效果。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主要指的是要在植物的选择上以“适地适树”为基础,尽量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一方面有利于表现当地景观特色,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植物成活,降低成本。比如经过特殊修建的小叶榕,能够在园林景观中表现出清新淡雅、小巧别致的特点,但该植物却并不适合于北方栽植。如果在北方的风景园林中广泛使用,那么每年冬天还需要进行保温处理,增加了维护成本。而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则主要指的是植物景观与整体景观风格的协调,将植物个体的美感与植物群落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

2.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

在风景园林中,进行植物配置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由于植物是随着时间以及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植物与时间、空间、温度、水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进行植物配置时,对颜色的考虑为例,就需要通过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来体现出各具特色的景观效果。通常在园林中所使用的植物,所包含的颜色有红、黄、绿、紫等颜色。对几种颜色进行合理协调,可以营造出非常良好的景观效果。比如在乔木层的颜色搭配上,可以让银杏与法国冬青搭配,一高一低,一常绿,一落叶。特别是到了秋季,银杏叶子的金黄与冬青叶子的翠绿,显出独特的韵味。另外,桂花与紫叶李的相互搭配、海桐与红叶石楠的相互搭配,都属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不同颜色植物搭配的典范。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设计;休闲建筑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等建筑物,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以及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在园林中,园林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利用艺术原理把它们组织成为优美的供人们休息的空间环境。不论是古典园林或现代园林,园林休闲建筑在园林构成中,在游览娱乐、休闲活动及生活服务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林建筑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其自身功能的发挥,而且与整个绿地的景观效果关系甚大,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必须重视园林建筑的设计工作。

园林建筑设计,不仅要研究古典园林建筑,还要学习和继承古典园林建筑的优点,为现代建筑设计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现阶段,现代城市园林担负着维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使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现代休闲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现代园林休闲建筑可概指存在于现代园林中与园林造景有直接关系,为人们休闲娱乐活动提供空间或意境的建筑。园林休闲建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它是一种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

1.1色彩与质感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以及其他风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极鲜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多鲜艳。江南园林建筑则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小瓦,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现代园林中,建筑色彩也是一轻快明朗为主,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松活泼的特点。园林建筑设计中,采用什么材料、色彩,都应着意于追求整体的环境主题。因此,建筑所在的环境是其设计应考虑的首要因素。

1.2设计方法与技巧

古典园林建筑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的技术手段、富于哲理的审美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丰富的外在表观形式着实影响着园林整体美观。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象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现代园林休闲建筑除考虑建筑自身的使用功能外,还要注意建筑在园林序列空间中所产生的构图作用,处理好与园林景观的主从关系,明确自然为主,建筑为辅的原则。在整个园林的建设中,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宜起点缀作用。

1.3功能性

中国古代的园林休闲建筑极力模仿自然界的态势,追求自然美和动态美。中国古人的文化性格相对内敛,其休闲行为大多采用自娱自乐、寄情山水、修心养性等形式。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休闲空间的概念,但实际上存在很多休闲空间,包括园林、寺庙一带的风景区以及一些村落中人们的聚集地或街头巷尾等一些自然形成的场所。在这些空间中园林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休闲空间了。中国古代的园林大多是融居住与休闲于一体的,它鲜明地反映出了一种休闲生活和文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不仅得到身体的放松,更得到心灵的闲适。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和消费的社会,人们赢得更多的休闲时间,休闲时间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休闲日益成为促进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人们的休闲活动多种多样,使得现代园林及园林休闲建筑的功能性更加复杂,园林休闲建筑需要为人们创造更丰富更有特色的休闲活动空间,以便于人们休息、运动、会友、欣赏展览等等;同时,随着对城市景观空间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休闲建筑的造型和舒适性要求更高。

2.现代园林休闲建筑

2.1服务性建筑的体型选择、体量大小、色彩配置、材料选择、细部设计等各方面都要与所在环境相协调,浑然一体。若与旧建筑比邻,需保持一定间距,避免破坏原有环境的气氛与格调。如在园林中确需兴建较大规模的建筑,则应遵循“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等原则,切忌损害环境。如因某种功能需要而兴建较大规模的服务性建筑时,其基址一般应选在景区外,既可避免大体量建筑倾压,又可减小彼此间的干扰。

2.2服务性建筑在功能上不仅要满足游客在饮食和休息等方面要求,同时它们往往也是园中各景区借景的焦点和赏景的较佳点。因此这些建筑无论在体型、体量和风格等方面都要从全园的总体布置出发,在空间组织上使之能互相协调,彼此呼应。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些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它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

现代园林休闲建筑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休闲建筑发展的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休闲建筑也变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在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与休闲建筑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4、结语

现代园林休闲建筑应该汲取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其次,现代园林休闲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人和环境的因素。最后,现代园林休闲建筑应该充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创造出具有时代印痕的建筑艺术。本文以现代园林休闲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古典园林建筑与现代园林休闲建筑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总结出现代园林休闲建筑设计的总体原则和现代社会对其要求。本文对园林休闲建筑的简单介绍,结合了笔者的实际设计经验、对现代园林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文献的阅读。限于笔者经验和阅读面有限,文中介绍的园林建筑类型和设计方法也许并不全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贺建明,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2)

篇5

关键词:对比手法;园林建筑;空间处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6-086-02

园林设计空间处理是一门学问,需要以传统园林建筑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论;同时,强调一定的设计和创造性。在理解建筑空间构成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对比手法来彰显建筑设计空间的形式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

1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对比手法

园林建筑是指在自然风景和城市环境以外其他室外人居环境中的一切人工建筑物。其设计主要是经过以下各个阶段: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编制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前的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这里所指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1]。而在这个设计阶段的每个换就都可以用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有明显差异、矛盾或者对立的事物安排在一起比较。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对比可以突出两者的关系和情况,达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当一组意向无法得到突出的时候,就可以大胆地使用对比的手法,将意向加以突出。对比主要是通过事物显著的差异,而微差则是小量的差异积累,这两种手段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凭借着彼此之间的强烈的不同点和在和谐美中逐渐显露的差异来讲园林建筑设计空间中的意向加以对比,以此来脱离单调,在和谐一致中找寻美好的效果[2]。

2对比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比手法的变现形式分为体量对比、色彩对比、光影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空间的收与放、质感对比、形状对比、疏密对比以及明暗对比等多种方式。运用的时候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结合多种手法来表现特点[3]。例如,在音乐广场设计上,要追求大气质感的美丽,整个场地的铺设,可以采用大理石材料,同时在上面点缀各种音乐乐符的图案。这样让整个场地既有大理石的硬朗,又附带图案的柔美,增强场地的活力,突出场地的有美感。

3对比手法在园林建筑设计空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

3.1空间对比

空间对比手法主要采用收与放,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空间内,体量的存在差异,突出大空间的大和小空间的小,在入口处可突出曲折封闭的特点,而走进园区有限的豁然开朗和开阔壮丽。这种对比的手段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的感觉,会凸显出大空间的盎然;同时,会给大空间一个更大的感觉,以小中见大就是对比这一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4],如扬州的何园和苏州的留园。以苏州的留园为例,游览的人员一进入大门看到的一个小的内院,通过狭小的走廊直通另一个小的内院和亭子,这种空间上的由浅入深,不断压缩的感觉会使人集聚情绪,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当然了,这种情绪的宣泄,不见得对于每个游览人员都是好的事情,但是从客观上使得每个人的心情舒展,凸显了所强调空间的大气是值得推崇的。

3.2光影对比

光与影的运用学问,一直是古典园林建设所追求的精神要义。目前,很多园林都涉及到应用光影的对比。例如,避暑山庄的如意湖,圆明园的前湖和后湖等。用水来造景,以水来衬托出建筑物的实体,在阳光下,实体和倒影之间相映成趣,能体现出很强烈的空间感,让园林建筑设计的空间更加立体可感。

3.3疏密对比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白居易描绘音乐的句子,利用空档去打破连续性,有一种无限的空间感。这种疏密相间的感觉也同样应用在园林的设计当中,简单地来说就是留白,但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还是有更多强烈的变化的,如狮子林的设计,在整个山石、水体和花木的设计上,就遵循着疏密有度的方式,一部分背景是以密林为主体的,另一部分则是以疏林为主要景观,这种有交叉可以打破构筑景色的方式,可以突破常规布景的单调感和乏味感。游览人员在张弛有度的情况下,心情自然会舒适,如果全园都是应接不暇的景色,很快就会让人产生视觉疲惫且加重紧张感。

3.4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的方案的正确处理对园林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暖色系富有热情,使人感到动力,热烈,兴奋等情绪;冷色系富有宁静,使人感到安定,沉稳,幽雅。这些颜色可以对比使用,一种是在相同色系中需求不同颜色变化的参差,另一种就是直接将暖色和冷色进行对比,打造空间感,色彩的强烈反差可能会打破人的一些固有观念,带来新的感受[5]。例如,昆明世博园东吴小筑入口建筑,刚一进门颜色就有很强烈的对比变化,给整个空间一个深邃感。园林建筑设计者需要熟练地运用各种色彩的对比方式,给游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空间感觉,从而完成对设计者设计意图的展示。

3.5虚实对比

虚实对比的手法起初应用于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所谓虚,就是空,或者清空、空灵,或者就是无”这种理念是一种对虚的具象化的阐述。虚本身是可以感知的,在很多江南园林的建筑物中,在视线范围内对于实体和虚体之间有了很深的融合,人们很容易发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这种感官上的通透和灵动往往就是设计者所追求的。不同的建筑物对于虚实的要求不尽一致,很多时候虚取代实,占据主体地位。如“邀月”水榭楼台,整个建筑物就是半虚半实的空间,如果都是实体的如石头、建筑和树木的空间,那么展现力有限,只有结合了亭台、轩榭才能打造是虚幻的意境。

4结语

园林设计中有很多对比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园林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都是为了突出某一景观和展现设计意图的,对比的实质也是为了表示和谐统一,熟练运用对比手法可推动我国园林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探析苏州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J].中国园艺文摘,2013(6):55-57

[2]刘丽,赵昀,王建国.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景观[J].现代园艺,2013(8):73-75

[3]田朝阳,闫一冰,卫红.基于线、形分析的中外园林空间解读[J].中国园林,2015(1):88-91

[4]顾孟潮.诗意栖居建筑学的入门教材——《园冶读本》[J].中国园林,2014(4):29

篇6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空间;意境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016-01

一、园林建筑的特征

园林的环境意象是人们游览园林时所获得的环境实际状况的心理描述.它有赖于园林的量观元素本身的属性以及各量观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更取决于他们在人们以往生活经历中的作用和意义。园林中的建筑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

二、园林建筑的写意

园林建筑是园林中体现人工性的最佳结合点,所以,园林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园林建筑所处的整体环境氛围的关系,它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园林建筑常与园林主题相一致,并通过造型和文学题名等表现出浓郁的写意色彩。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中国传统园林能够把自然美和建筑美融合互衬,达到化消极到积极的境界。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这应该归结到其造园的哲学、美学乃至思维方式的主导,但是中国的传统木构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为此提供了优越条件。

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表现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写意风格,主要是因为它受诗画艺术的影响。所谓“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一)表现含蓄。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 “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从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上来讲,它们是含蓄的。它们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园林多是在一定的有限的空间内经营景致,为了取得小中见大艺术效果,常以欲扬先抑的手法组织空间序列,而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

(二)强调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二字,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这是 建筑在意境上的表现手法。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三)其意境是含蓄的。所谓意境,是由审美对象的表象在审美主体的心中所唤起的一种广阔自由的想象,情感,理性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意境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物互渗互融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像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四、园林建筑意境的表达

园林建筑意境的表达方法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主要是融情入境的方法。用感情来表达其意境,融情与景。

(一)“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园林建筑)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古人喜欢在山水情境中设置空亭一座,戴醇士曰:“群木荟蔚,恐亭翼然,吐纳云气。”

(二)“意匠经营”的过程。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然后根据立意来规划布局,剪裁景物。

(三)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是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神仙境界是指在建造园林时以浪漫主义为审美观,注重表现中国道家思想中讲求自然恬淡和修养身心的内容。意境的创造不仅要重视鲜明、生动的、突出形象的实景外,还要重视诸如声、色、光、影、香等的虚景,所谓“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就是对虚景的出色的描述。

五、结论

园林建筑空间形态与中国园林美一样,都源于自然,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小弟 仇必鳌.园林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园林建筑设计;应用1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特点

①传统建筑元素的功能性。中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元素都是基于建筑上的构造需求而设计演变而来的,比如斗拱在最初是作为尺度衡量标准象征着古代人权力等级,雀替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梁柱跨度距离,增加梁端的剪力。后来这两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功能性逐渐退化,仅仅起到装饰性的作用。②传统建筑元素的装饰性。中国传统建筑元素除了功能性的特征,通常也具备艺术的装饰性美感,起到装饰的效果。在古代建筑中,美观性的结构随处可见,无论是建筑整体结构的对称和谐之美,还是装饰在建筑物内部及表面的彩绘装饰画,都能体现出当时的历史文化所追求的艺术美感。③传统建筑元素的历史性。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自出现以来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元素表现的细微差别也有所不同,文物考古历史学家会对具体建筑仔细地辨认,来判定它所处的历史年代,这对于考古历史研究和探寻文物古迹活动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例如,唐宋元三朝的建筑斗拱与明清朝代就有着明显不同,其斗拱体积比常规斗拱体积要更大,修筑的数量也相对要少,屋顶出檐长达3~4m,色彩构造简洁。

2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传统人文观念的应用。在我国最核心的文化传统观念中,人们所讲究的是一种自然界与人的和谐统一关系,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也同样反映出这一点。在中国不少的传统建筑当中,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融合决定了传统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也必然会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影子。要做到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灌输进传统建筑元素,并不是仅仅在建筑设计造型上塑造出一种复古色彩的外型,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古典婉约风格,再结合实际的环境因素,将现代设计技术和自然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这样一来,现代园林设计才能够将自然环境的破坏因素降低到最小范围内,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例如,在现代标志性建筑中,沈阳市的方圆大厦就汲取了传统建筑元素中多种特点,它的外部造型是一个巨大的古钱币,赋予了大厦各业主生意财源广进,事业兴旺发达的美好寓意。 钱币在我国古代一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再加上大厦周边绿化的园林建设配备了亭舍、断桥、流水等颇具中国古代风格的元素设计,使得整个大厦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律。

其次,传统空间设计的应用。北京四合院建筑作为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特色的典型代表,在于它创造出巧妙的围合式空间设计形式。四合院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营造个人居住的独立院落空间,使人为的居住环境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了隔离,久而久之,四合院就逐渐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建筑发展了下来。另外,四合院内罗列的各种假山、石雕建筑、竹林等元素也是现代园林建筑可以借鉴引用的。一方面这不但能够为景观观赏者提供舒适的视觉空间,创造无限的想象思维,另一方面也营造了建筑设计里的文化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扬光大。

最后,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向人们传递文化信息来形成群体的文化认同思维,在人们思维的联想作用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便自发式地浮现在其脑海中。因此,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如果要使用有制定意向的传统建筑符号,就要预先对这些符号进行归类加工,最后合理地运用这些符号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来表达传特征统的文化。例如在对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设计中,在内部的墙面上装饰了各种不规则的石头和树枝,虽然这些装饰看似简陋,但是恰恰反映了中国人对文字的原始记载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现代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古代有所差别,并且古今设计者对建筑设计理念的感悟和认识都不尽相同,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表现内容也多种多样,但是现代园林建筑仍然是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要求人们遵循设计原则,考虑人文传统。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把握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内在含义和象征性意义,把它作为自己设计的灵感来源和表现手段,并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活学活用,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既能继承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精髓,又能适应现代设计的审美观念,实现现代园林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园林建筑 继承 创新

园林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它是指处于景色优美的环境内能够和景观相互融合,并且具有较高欣赏价值并直接与景观审美紧密联系的建筑环境。园林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自古以来人们所从事的种种文化活动中形成的不同于自然景色的人文景观,成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 园林建筑特点

1.1 园林建筑的艺术要求 园林建筑直接影响着园林的整体艺术水平,缺少园林建筑的园林不可能成为名胜,所以园林建筑不能局限于对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上,而要注重园林建筑的艺术性。如我国风景如画的苏杭等地一些有名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都是以艺术欣赏作为出发点的,并且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其中应注意的是园林建筑物的布置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互呼应,达到景观要求,并通过对景等手法来提高园林整体的艺术感[1]。西湖园林中“花港观鱼”就将翠雨亭和刘庄对景,让游人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建筑物上。

1.2 收放自如的空间处理 园林建筑的主要作用是服从造景需要,所以,园林内的建筑物都不需要太过暴漏,否则会“喧宾夺主”。园林建筑的含蓄手链能够保持园林景观的特色,也就是在对建筑物进行布局时注重疏通,并且造型、布局都要开朗,同时通过造景手法来达到理想的园林建筑艺术效果。如西湖中的曲院风荷是以“院”和“荷”为主景,而将建筑物深入到湖中,从而借助湖景来提高曲院风荷的观赏意境[2]。

1.3 注意适应当地气候特点 园林建筑的高低、方位以及色彩等都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所以园林建筑的装修要细致,色彩要经过调和,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都要保持各自的空间,但是整个园林景观要浑然一体。如江南园林建筑中需要适应夏冬的季节要求,根据环境设计建筑呈现出四季如春的特点。

2 园林建筑的继承及创新

2.1 园林建筑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创新 园林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园林命名、题词、楹联、匾额等,在继承发扬的同时应注重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游览园林时,游人可以看到各种雅致的题名和题词,或者一幅富有诗意的楹联,既增加了园林的诗情画意,又深化了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2.2 花木配置手法的继承及创新 花木是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花木配置和建筑物的大小、高低要保持和谐统一,并且能够和周围景观相互呼应,形成具有明显层次和错落有致的景观。花木配置并不只是起到衬托建筑物的作用,其本身也要高矮有序、颜色搭配,形成花木独有的艺术感[3]。乔木、灌木和花草之间的配置,以及园林建筑的大小高矮都需要因地制宜,并且处理好园林艺术布局和美观适用之间的关系。在配置过程中应注意不宜过多,但又要显得富有生机,并且整个树形和树冠都要作为厅堂的前后背景。花坛的位置要精心定位,不能显得单调呆板,要起到其具有的点缀作用。大型园林中的花草植被在布置时应注意图案要比较新颖,以颂扬国家兴旺和时代特征为主,达到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效果。遵循“构图无格,借景有因,切合四时”的美学原则,在体现山光水色和花木庭院等景色时,注意季节的变化,能够使景物的时态和情致生成一幅疏密有致的风景画。

2.3 地域文化的继承及创新 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域中独具特色,并且传承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的文化传统,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也会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具有“地域性”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应用时,应注重对其继承性和创新性。我国观点建筑中有很多以木质结构来代替隔断的例子,如刘园的曲廊中,廊道的折线形状和墙体的直线形状形成细长的天井[4]。采光的功能性和景点的美观性能够做到合二为一也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传统园林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至今为现代建筑服务,如在很多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玻璃幕墙建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来源是框架式建筑结构,以柱承重和墙体外移等结构形式,将建筑物整体结构进行分割,在材料的选取范围内进行适当拓宽。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所体现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和传统建筑也有一些贯通空间,玻璃房顶和无顶的中庭和院子,都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如在地下一层的前方设置一堵高墙,让游人实现停留在上方瀑布般的水流上,水中的植物和顶上洒下的日光给人视觉的享受。

3 结束语

在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从建筑形式上所体现出来的各种继承和创新的根本原因是因循守旧,一味的仿古和盲目抄袭西方园林形式必将影响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道路,园林建筑设计师只有准确把握了古今园林建筑的本质,注重园林中传统文化、花木配置手法以及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将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优秀传统进行丰富,并且塑造着中国园林建筑的特征和性格,使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感与文化记忆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杜娟.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园林建筑中应用探析[D].南京林业大学.

篇9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江南古典园林 特点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45-0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硬件设施也并不完善,因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想在该专业中有所创新与发展,必定要继承前人的智慧和优良的传统,将江南古典园林的案例应用到教学中,必定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

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效果,在园林建筑的选景方面,充分体现了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互动性。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如何充分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也要仔细考虑园林景观的总体布局规划,提高园林建筑的和谐性与统一性,这样才能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园林建筑设计的魅力,当置身园林的时候也会感觉到身心舒畅。在某种程度上说,园林建筑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光芒的艺术品,在结构、线条、色彩等方面都蕴含着很多的艺术张力,讲求动静的结合,通常使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来达到和谐多变的艺术效果。

景观的设计方面,非常重视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通常借助人工的力量与智慧,创造出和自然景色相符合的景观,这样虽然是人为的造景,但是和天然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古代园林建造上不仅要设计合适的建筑物,通常还要开凿水池,建造假山等,用人工来再现自然美景,很多景观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同时非常善于利用空间,来体现出层次性。通常以小空间展现大艺术。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师们通常会对自然中的景观加以特征化地提炼和剪裁,尤其是将自然界中的峰峦沟壑进行重新地整合,应用到园林中来,利用小空间彰显出被浓缩化的自然美景,于有限的空间内展现无限的风貌。对园林空间的巧妙运用和处理,不仅给园林的总体风貌平添了很多的魅力,而且还强化了园林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在处理园林的空间上,设计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科学处理空间比例关系、调整具体细节的尺度、景致设计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在设计中,利用明暗关系的变化和虚实相生的效果,促进园林中各个景致的有效衔接。以动景衬托静景,以静景突出动境也是比较常用的空间处理方式。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使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的意义

江南古典园林案例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拓宽教学的思路,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观,尤其是要做到古今结合。在江南古典园林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很多中国古典的元素,这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设计的灵感。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使用江南园林案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的社会学科或者是自然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理念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教学。同时也要看到,学生所具有的专业设计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教师在讲授古典园林案例的时候,可以带学生亲自参观,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等工具将优秀的设计作品拍摄下来,为以后的学习与设计积累资料。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在教学上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记录片,作为一个旁观者来鉴赏相关的环境设计效果。

二是利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作品的设计水平。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通常都充满着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和人们日常的生活关系密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设置也应该显示出时代的特色和专业发展的方向,江南古典园林设计是一种高水平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的体现,因此,在课堂上剖析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也体现出一定的天人合一的特征。同时学生根据江南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可以提高自己方案的设计效率。

三是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很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的效果。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学生听教师的讲解,然后再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设计,缺少自己的思维创造性,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采用江南古典园林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再现,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与研究这些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探寻其中蕴含的艺术奥妙,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设计表象的深入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使学生思维深度与高度的不断提升,在课堂上就可以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讨论,同时也扩展了教学的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江南古典园林案例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拓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路,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古今结合的设计理念,让他们在借鉴古人智慧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的设计环境,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推广延续开来。

参考文献:

[1]刘晓娜. 对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2]周赛.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华章,2010(17)

篇10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景观,自然环境

1园林建筑与景观园林

园林建筑是利用有限的空间以及自然资源,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模拟出来。它需要人为的加工、提炼以及创造,源于自然而胜于自然,全面综合了人工美与自然美,并使之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绚丽夺目的环境空间[1]。各种规模的园林在内容上繁简不同,相同的是均包含了水体、土地、建筑和植物这四种要素。园林建筑是造园要素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形式上独具一格,具体说来,它是出现在城市绿化地段和园林范围内供人们休息和观赏的一类建筑物。园林建筑不但要符合建筑的使用需求,还要符合园林景观在造景方面的需求,并将园林的各种环境友好结合,成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针对园林建筑出现了“城市景观”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概念性名词。园林建筑被看作是景观园林的构成要素,它不但要具备各种实用功能,而且要体现它的景观功能。它在景观园林中具有主体性的功能,但是要充分结合其他元素才能呈现出整个景观园林的优美风貌,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被指定为园林构图的核心[2],在全园景观的展现中起着统领作用。园林建筑跟其他建筑不同,因为园林中包含了精细巧妙的园林建筑,更凸显其特色,只有具备完备的功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游玩。如今的景观园林风格各异,有的豪华壮丽,有的幽静淡雅。园林建筑是景观园林的“心脏”,它本身的风格支撑着园林的整体风格,倘若园林建筑豪华、优雅,那么园林会相应的豪华、优雅。同时,园林建筑并不能脱离风景和园林而单独存在,假如缺少园林和风景,那么就根本没有园林建筑这一概念。此外,其他建筑也许能够以单独体的形式存在,但是园林建筑却不可以,它一定要每时每刻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能展示其功效,这也是园林建筑与其他建筑最本质的区别。景观园林历经数千载的发展与变化之后,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有了更深层次的扩展,它既包含了“古典”部分,也蔓延到了生活领域。前者主要有私家园林、风景名胜园林、皇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等;后者有街头绿地、综合性公园、动物园、城市广场以及植物园等。

2园林建筑的特点

1)为游人服务,兼具观赏和被观赏的功能。园林建筑不但要符合各种使用需求,而且要遵循园林景物布局的相关原则,此外,还要能从感官上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所以,园林建筑具有物质产品和艺术产品的双重性质,这就意味着园林建筑需要提供给游人动态和静态的景观,并且景色要不断变更,实现移步换景的功效。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国内的园林建筑实施景观构图时,会将自然山水当作主题背景,设置建筑的主要目的在于点缀与欣赏风景。园林建筑包含着自然因素的对立因素——人工因素,可是假如正确处理,也能够给自然环境注入生气,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建筑的设置,根据所处的地貌、地形,实现依形就势的整体布局[3]。

3)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独特造型。当前的园林建筑可以作为空间复合和空间划分的手段,所以在布局时要巧于因借,通过轴线的曲折变换、参差不一,形成鲜明的空间对比,富有层次感。从造型方面来看,园林建筑具有的独特美感主要体现在形式活泼、通透有度、体量轻盈、美观大方以及简洁明快等。它的体态和体量跟环境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充分体现了文化特色和园林特色。

3园林建筑的分类

从功能上来划分,园林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用于服务的建筑物:使行走中的人们获得相关服务的建筑,像茶楼、餐饮店、小型宾馆、食品铺以及公共卫生间等。

2)游玩和歇息性建筑:具有游玩、歇息的功能,并且建筑造型优美,像廊、榭、园桥、亭、花架、舫等。

3)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像游船码头、演出厅、展览厅、俱乐部、露天剧场等。

4)标志性的建筑物:包括标识物、雕塑和假山等。

5)园林中的各种小品:主要对园林起到装饰的作用,特别注重形状上的艺术感,具备相应的使用功能,有展览牌、园灯、景墙、园椅、栏杆等。

6)用于办公与管理方面的设施:有实验室、栽培温室、公园大门、动物园、动物兽室、办公室等[4]。

4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建筑是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不但要能够投入使用,而且要符合园林景观在造景中的各项需求。因此,可以将其功能分为实用功能与景观功能。

4.1实用功能

园林建筑有很多的观景场所与视点,能够满足游客欣赏各个景点的需求,给他们提供游玩与休息的空间,还能提供基本的使用功能,像售票、小卖、摄像等。

4.2景观功能

该功能分为四大块:点景、赏景、引导和空间分割。

1)点景功能:点景应融入到自然中去,园林建筑大多数时候位于构图布局的中心位置,控制着整个布局形式。所以,在园林景观的全景构图中,园林建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赏景功能:赏景是能够观赏整个园林的景物,一栋建筑是画面的焦点,然而一组由游廊连通着的建筑物却是一道观赏线。所以还需在建筑设施的方向以及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等方面符合赏景的要求。

3)引导功能:园林建筑有很强的起承转合作用,当人们被某一美丽的园林建筑吸引时,就会不自觉的延伸欣赏路线,建筑往往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4)空间分割功能:园林设计的关键在于空间的组合与布局,通过巧妙安排不同的空间使人获得美好的艺术感官,可以借助花墙、门、庭院、圆洞以及游廊等进行恰当的空间划分或组合。

5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弊端及发展趋势

园林建筑经过不断发展,几乎能够得心应手的把握美感与功能了,但在环境处理和融合两者等方面还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如下。

5.1注重平面美感,忽略立体造型

当前由几何图形堆砌而成的园林建筑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在于设计师在对园林建筑进行布局时,采用的是二维的几何图形。通过简单的抽象造型绘制的图案从图纸上看,能够产生好的空间感和形式感,但是没有立体造型,造成不合理的三维空间,根本就不具实用性,哪怕建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效果。

5.2注重形式主义,忽略人和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的园林建筑重形式美感,而轻使用功能,不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成分。进行园林建筑的设计时,没有建立在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上,而只注重形式美,以至于修成以后根本不能使用。无论建筑在形式上怎么改变,它最基本的功能是服务于人们的,假如不具备这项功能,那么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此外,不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成分,违背了自然规律,让建筑变化引领环境空间,颠倒秩序,最后导致美感和功能双失效。我国有关园林建筑的理论不断完善,园林建筑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园林建筑行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园林建筑通常被用作空间复合或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因此,以后园林建筑的发展肯定会更多的考虑空间因素。其所涉及到的层次有:

1)从环境空间出发来进行园林设计的整体布局;

2)从自身空间出发来呈现各种使用功能与艺术美。

6结语

园林建筑不但要符合建筑的使用需求,还要符合园林景观在造景方面的需求,通过密切结合园林的各种环境,使其成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由于时代不断发展着,从而使园林艺术充满了活力,所以园林艺术必将打破传统的范畴,实现新的发展。对于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员来说,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深刻挖掘园林文化的本质特征,并以此作为创作的着手点,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取,促进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玉宁.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8:11.

[3]张国栋,刘立朋,隋艺.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特点及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0(8):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