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鼓励;赏识
花朵需要阳光的温暖和照耀,幼苗需要雨露的滋润和灌溉,而孩子呢最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那就是老师的鼓励和鼓励。也许只是教师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简单的抚摸,都能让孩子感到满足,给他很大的帮助。孩子从出生到六、七岁,其各种感知能力及创造行为一直在不断发展。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总是试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触摸去发现周围的世界,并从中寻找乐趣。如果他们的行为受到压制或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鼓励,他们的创造性心理就不易得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也就无从培养,积极的心态也将受到影响。
一、鼓励和赞赏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有人曾对一组世界级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说出早期对他们的成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95%的运动员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教师对儿童真诚无私的鼓励,赞赏是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最佳手段,是培养师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成功的桥梁,是教师工作的最高艺术。
(一)鼓励和赞赏可使孩子情绪饱满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行为中的许多东西愉悦、满足、高兴。自然情感贮存越是充实情绪就越高涨,行为也就越好,他才能感觉到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尤其在实际幼儿教育在感受颇深。
(二)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自信和勇气
前苏联教育学家索络维契克指出:“童年时代受人喜欢的孩子,从小就觉得是善良聪明的,因此才受人喜爱,于是他也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成名副其实而造就自己,成为有自信心的人。因此,人的品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和社会公正的评价。老师如果能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成绩册中写上鼓励和赞赏的话,无疑会使他们这些优良的品德在愉悦满足中不断强化,更有前进的动力。
(三)赞赏和鼓励可增进师生的情感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师对学生真诚无私地赞赏和尊重,更会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尊敬,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会适时鼓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去观察发现,仔细的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学生,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要发现鼓励学生的有效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入地了解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花时间去找到这种不同处。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地认识,而不是终日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从根本上鼓励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培养出学习优秀,心理健康的好学生。爱是孩子们成长的一切,正确的鼓励也是一种爱的体现表扬的方式要“实虚”适度,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公正、准确的。但是,表扬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允许有一点儿“虚”内容。这里的“虚”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事实的适度夸张。例如,孩子纯粹是因为好玩,挥着扫帚在院中“扫地”。爸爸妈妈明知如此也不必道破,应及时表扬他爱劳动的行为。这种夸张有利无害,因为它既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鼓励,又可以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一种美德。第二,是对孩子将来的期望。例如孩子的美术作业并不好,幼儿园老师每次要求孩子们作画,孩子总有自卑感。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说:“你现在还没掌握方法,以后只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去画,鼓励会画得很好,再加把油!”这种鼓励尽管超越现实,但对孩子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表扬中“虚实”的程度。为此,在含有虚内容的表扬中,应该注意三点:一要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二要不脱离实际;三要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二、鼓励和赞赏的过程中的作法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讲“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见鼓励的作用对教育孩子有多么重要。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种场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才能,成为人生的胜利者,但在生活发现孩子的不“规范”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当发现孩子进步时要及时的给予鼓励
每天孩子们在游戏、玩耍、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做得好,有时做得差,当他们做的好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老师要及时的发现,并积极的给予鼓励,因为这样孩子才能对做过的事情加深印象并有助于继续提高。如: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平常做事情拖拖拉拉,丢三落四,喜欢自言自语的和小动物说话,不会和朋友交流。有一次,我看到她捏了一些海洋动物非常好看,就赶紧拿来相机给她拍照,并且告诉她:她爱动脑筋、做得与众不同,老师非常赞赏她。通过老师的不断鼓励,激励了这个小朋友,也给了她自信,现在她已是我们班的画画小能手了,而且她的说话声音也大了。所以,对孩子及时的鼓励和鼓励,能促进孩子健康的发展,有时还能够从一个方面的进步带动其他方面的提高!
(二)当发现孩子自卑时要及时的给予鼓励
另一个小朋友平时是一个非常调皮,好动的孩子,有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总是不愿意在幼儿园睡午觉。一天,他刚来就问我:“老师我刚刚自己把一个‘小毛毛’咽进去了,会不会死啊?”我赶紧的安慰他“不会有事的!”可他还是一个劲的哭,最后,通过和他交流,我终于知道原来他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好,什么都不会,妈妈爸爸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了。这个看似只会调皮的孩子,也会有小心眼的时候,原来他非常关注老师和家长对他的评价和态度,所以感到自卑和无助。在以后我就经常鼓励他,现在孩子不在自卑,变得自信快乐起来了。所以,老师的鼓励鼓励是有魔力的,它能使孩子变得更加乐观自信;使孩子不怕挫折勇往直前;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
(三) 学会让孩子自我激励和赞赏
每个孩子都希望在自己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激励,但是事情的最终发展还是要靠内因起作用的,所以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将期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孩子的行为大部分是通过激励产生的,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孩子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激励他取得新的成绩,最终到达成功的顶峰。自我激励会鼓舞孩子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它能激励孩子将热情、情绪、习惯、态度等调动起来,促进孩子的发展。在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让孩子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走向成功。 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就要经常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让孩子感到脆弱和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激励自己,给自己信心和勇气,增加成功的砝码。
篇2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1.1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1.2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教育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2.1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2.2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2.3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从众心理;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常被网民昵称为“围脖”,是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狂热追捧,认为是一种新潮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国家热议、生活琐事,微博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无比强大的。这也就反映出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究竟这是利是弊,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媒体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运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微博时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1]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由分说就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微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的影响, 也使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表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微博的从众心理
在微博上,只要注册的用户可以用几个字,或者是几个表情,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信息,实现所想要的即时分享。
2、关注微博热点事件的从众心理
微博的强大力量,使得大量的热点事件纷纷登上了微博的舞台。一个用户的发出可以引起数百,甚至是成千上万条的转发。
3、关注微博名人的从众心理
微博有个特别的地方,明星也都在上微薄。抒发真实地感受,记录私下的真实生活。于是大学生看到有关注度比较高的名人,无论认识还是不了解,便纷纷关注,随波逐流。
4、 微博应用从众心理
微博社区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例如“微博达人”、“微博勋章”、“微公益”、“微活动”、“微音乐”等等。
5、微博语言从众心理
微博的特殊性使得形成了大量的微博词汇,微博用户也拥有着自己的交流语言。
二、微博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微博是新媒介发展进步的产物,大家都玩微博便成为从众心理最好的理由, 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包括思想。
1、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积极方面
首先,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知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便捷、时效,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途径。因为随着微博的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公益机构,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只要注册的,都可以信息,这样使得媒体和社会的信息交融在一起。其次,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宣泄心理有助于身心健康。一些在老师、同学面前不能抒发的情绪,都可以在微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下,变成尽情宣泄的最好渠道。最后,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人际发展的需要。
2、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消极方面
首先,大家知道网络行为本身就是很难控制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增加了把握的难度。从大事到小事,只要有感触,大家总爱聚在微博上说几句。说的事情有真假难分,也无从考证。因此,在微博上各种的“口水战”和“人肉战”,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例如:在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求职者郭杰被质疑学历造假后当场晕倒,引起轩然大波。事情的原委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并不确切的知道,但是大学生对于这一事件的反映和态度,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来微博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其次,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会逐渐影响到日常社会生活。微博存在,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网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说微博这种新媒介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延伸。
三、如何利用微博从众心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合理利用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
舆论导向既是心理现象,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调节机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敏感的群体,大学生关注的往往都是热点,而且都是处于意气风发的年纪,不成熟的表现在所难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有效的宣传,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课堂是的灌输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应该积极合理的运用微博信息快、范围广的特殊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另外,利用微博,将工作和生活的感悟、看法发表在微博上,这样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同时也可以从中感悟人生、体会价值。
3、合理管理微博平台,加强从众心理健康教育。
归根结底,大学生微博从众心理还是网络心理问题,处理当否,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引导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思想上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独立而稳定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特征,增强自信心。只有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积极引导,从而减少盲目的从众,使其行为更有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思想教育;心理因素;心智模式;角色效应
作者简介:于群(198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供电公司市内营业部,政工师。(辽宁 大连 11602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76-01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加强的环节。然而,在社会发展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想有效地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除了从体制、格局到内容、方法上进行改进、创新外,还必须重视教育对象心理因素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心理方面的原因。对于同一件事,不同心态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表现为积极、乐观、向上,有的人则表现出消极、悲观、忧郁。这就是不同的心理对人的思维与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有许多就是由于人的心理不平衡而引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转型角度来看,我国已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进而向知识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变。而任何社会转型,都伴随着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破旧立新过程,即抛弃旧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以便适应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角度看,实行计划经济,把企业推向市场,由此引起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势必引发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的调整又必然给人们心理造成各种冲击,因而引发人们思想上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
这种现象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缓解、化解人们的思想问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以实现改革的顺利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企业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否则,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一样,思想教育也包括灌输、吸收、转化等一系列发展阶段。在这些发展阶段中,人们的心理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加的各种影响,只有通过教育对象内在的心理活动,才能转化为自我意识,即改外在的思想观念为内在的思想意识和品质。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可见,心理因素是思想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的心理活动同人的思想观念一样,是受社会生活制约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与此相适应,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复杂的,同时又是多变的。因此,在思想教育中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依据时间、地点、条件灵活掌握,择善而从。
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同时又有规律可循。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千差万别,但个性中总包含着共性,把握了共性的东西,就可能有效地影响个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握共性、进行思想教育应注意从五方面入手。
一、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一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事物并对之作出反应时采取的一种习以为常的心理准备状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运用过去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思路去认识问题,并且获得成功,以后就很容易依据这种经验并沿着这种思路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这种经验和思路经过多次反复,就逐步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去接触事物,认识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即对事物容易形成既定观念,也就是心智模式。可见,心智模式是隐藏在意识层面之下,对人的想法和行为产生强烈支配作用的心理活动。
心智模式对人们认识事物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人们依靠“心智模式”可以使思维活动更快捷、更有效,从而大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速度。另一方面,心智模式也常常成为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种障碍。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人们对某人、某件事的“先入为主”的成见或偏见,就是由心智模式的影响造成的。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必将引起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变革。面对改革的大潮,我们如果用老眼光来看待新事物,就有可能感到不理解甚至困惑。为了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心智模式,更新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强化角色效应
“角色”一词是社会心理学家从戏剧中借用来的。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都必然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要按该角色的规范行事。人在一生中会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角色的需要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处事原则、分析问题的态度、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风度气质等习惯心理。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其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标准,也就是和其“身份”相称。
强化角色效应,必然要求思想教育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依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严格按角色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一般情况下,对职务愈高、承担责任愈大的人来说,其要求也就愈高。
三、利用自尊心理
需要是人的个性倾向,是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和动力。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现代行为科学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马斯洛,就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实践表明,一个人如果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信心和勇气,并成为持久的推动力。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理,有利于开展思想教育并强化教育的效果。
诚然,自尊心理既有积极的方面,如自尊、自信、自强等。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自满、自足、自负等。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扬人们自尊心中积极的因素,克服和防止消极因素。
四、引导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人们在从众心理驱使下的行为表现。在一个群体中,单个人由于受群体气氛、群体规范及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不同于单独情境下的心理反应,认同感表现得十分明显: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言行和大家基本一致时,心理就感到安稳踏实;当发现自己的言行和大家不一致时,则容易出现心理紧张。为了保持心理平衡,他有可能放弃原有看法而顺从群体。这种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心理,就是从众心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随大流的思想就是从众心理的突出反应。
在特定的条件下,从众心理能对维护群体的稳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当某种错误思潮袭来时,从众心理较强者也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跟着做错事。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忽视从众心理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在思想教育中,对员工的从众心理,要善于引导,即不断强化从众心理的积极因素,抑制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以便在群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风尚,从而增强人们对不健康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思潮作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五、防止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既严重影响思想教育效果,然而又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思想教育中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由于受社会上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思想教育存在某些偏见,甚至有抵触情绪;也有的是由于心理上的需求所引发的好奇心,例如对那些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愈是不让看的书籍、电影愈引起他的注意,如此等等。
篇5
论文摘要:学校的道德管理,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成本的实践,家长及教师的道德示范、对学生“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心理健康发展起奠基作用。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获取其他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和学习,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人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哪怕是这样做眼前会吃亏受损。道德教育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幼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学校的道德管理,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成本的实践,教师的道德示范、对学生“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心理健康发展起奠基作用。
1“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些负道德行为从不同角度、层面渗入校园,学生中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学家就我国现阶段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为:不知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反叛心理等四种负道德表象。
一个正常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以上影响学生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并非学生自身固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造成的。
2“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示范作用
2.1“从众心理”与强行制约的作用。具有从众心理的人普遍认为‘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这是一种在不讲道德问题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见利忘德”的表象。
要培养学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强行制约不可缺少。比如: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这是从幼儿园起就己人人皆知的不文明行为,但此类现象在各公共场所屡见不鲜。原因:都这么做,也就不认为是道德失范了。因此,制度经济学研究再次说明:强行制约式的制度化管理是道德心理养成的有力措施。又如,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原因很简单: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学生生活的空间:社会、家庭、学校处处可见烟云缭绕,尤其是各种媒体上演示的英雄、名人在重大决策时总有一些吸烟的动作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助长青少年学生的从众心理。对此现象的制约和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现一些公共餐厅和水房,打水、打饭就餐者秩序混乱,剩饭、剩菜及浪费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查:一些礼貌谦让,排队等待者,反而成为这混乱一团之中的“傻冒”,只有参与到哄挤一团仿佛才正常。就餐时有意的剩一些饭菜成为一种时尚,而不剩饭的人被认为是饭桶、寒碜,显得很没面子。这些从众心理的表象只有通过制度化管理,强行制约才能逐步改善。然而家长和教师在各种场所的示范、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2侥幸心理的滋长与道德成本的兑现。道德成本是对道德或非道德行为可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心理学家认为道德行为应是一种代价的付出。就是说:一是遵守道德的人需要用行为代价来体现自己的道德表象;二是违反道德的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处罚。有侥幸心理的人一般认为“做不道德的事不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一表象一般都存在有侥幸成功经历者的心理现象。如学生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虽在常抓不懈,但因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受到应得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负道德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或受到处罚),引得后来人仿效。尤如社会上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若加大打击力度,使此类行为成本大于利益,还会有制假售假泛滥么?
青少年负道德行为的侥幸心理萌芽,决不可忽视,学校、社会要研究青少年各种心理表象,使一些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早地得到解决,决不可放任。就考试作弊这一行为应让它解肢在萌芽中,教育者首先自己要领会并大力宣传国家针对考试作弊的相关处罚规定,让学生清楚考试作弊是违法行为,使学生在养成‘收获=代价’的成本观过程中,打消侥幸心理。
家长的“表率”作用及教师的引导和“师表”是在给学生一个辨别、分析问题的平台。要遏制学生的道德失范,就必须用教育者自身健康的道德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去渲染学生,要置教育事业高于一切,道德上“从我做起”,使学生在学校从教师身上在家从长辈那里学到、并悟出做人的真谛和硬道理。
教育者不仅是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师,还应是自我道德雕塑的工艺师。一支具有良好道德心理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乃至整个民族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道俊等主编的新版本
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认知心理行政心理从众心理
1电子政务的内涵
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取得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工作方式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起更好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更有利于为大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是手段,政务是内容,服务是目的。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就是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真正目的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分析
从以上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上述分析的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在电子政务建设从认识到实施再到效益实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的认知心理障碍,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障碍、以及公众的从众心理障碍。
2.1建设电子政务前的认知心理障碍
认知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以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主,即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为主,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的过程。
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一些政府受声誉的影响把能否建设电子政务当作政府的一种工作能力的标志来抓,一些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也只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与政府上网,甚至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认为办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的公文、资料等搬到网上就行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认知电子政务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中国人一般重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它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做定性研究。”这种心态反映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工作方式和习惯上,就形成了先务虚,即先重视外部的电子化建设,再务实,才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好具体政务的问题。可是当硬件上去的时候,有些政府却停止了思考,认识还停留在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只是表征政府优势的一种标志的层面,而忽视了利用电子政务真正向群众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提供服务等实质性的工作。认知心理的偏差和认知活动的停步,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重电子、轻政务”这一问题的心理根源。
因此,要发挥建设电子政务的实际效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真正明白了电子政务是什么,究竟为何而建,才会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2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行政心理障碍
行政心理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心理,决定了他们如何进行工作。
2.2.1我国行政个体的行政心理障碍
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的约定成俗的心理观念,致使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自己作为官员就理应享受应有的权利。可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把“服务公众”四个字忘得一干二净,随着个人私利意识的膨胀,也就出现了腐败贪污现象。而一些行政人员服务观念淡薄,腐败贪污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体行政心理问题。
在有关行政个体心理的研究中,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到薛思的“复杂人”的对人的假设的发展历程。从现实生活看,“复杂人”的假设更符合现代人高度变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自然也是一定时期的客观必然要求。而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工作模式要能够顺利有效地替代旧的体制或工作模式,当然首先要体制执行人能够意识到这种改变的需要,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调整旧的体制。否则就只是留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罢了。而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特别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的认识滞后,就不可能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初衷,更不可能真正地以“人民的公仆”的服务理念来为人民服务,因而导致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因此,要使行政人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传统行政心理观念。
2.2.2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障碍
行政文化指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理念、行政心理等。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鸿沟。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政府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的2004年中国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中显示,政府网站提供的交互(包括简单的单向交互)“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民意调查/意见征集”所占比例分别为45.8%、40.0%、38.0%和30.2%。民意意见征集可以说是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而其所占比例仅为政府网站总数的30.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实现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种信息封闭的根源就是由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所导向的。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儒董仲舒开创教条主义的先例,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理论,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中国几千年来也始终保持着行政权、政治权等的高度整合,在政治体制安排上以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这在历史上的确确保了国家的行政统一,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安定和团结,但同时也铸就了国民服从的政治心理,更严重的是同时也导致了中国行政人员行政思想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正是这种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国行政体系缺乏透明度,政务的主体公众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公共决策、政务实施过程也缺乏必要的监督,作为享受服务的主体公众,对于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服务和政策还处于一种“盲”状态,更谈不上监督制定政策的公务人员了。这种封闭的行政文化,正是滋生腐败的最终根源。同时封闭的信息交流,缺乏意识,也是导致各地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单枪匹马独干的根本心理根源。
目前,不少传统的消极的行政心理仍然顽固地遗留在行政主体、行政对象的社会意识中,因而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因此,改变我国人民的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势在必行。
2.3从众心理障碍
从众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主体即从众个体,而客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代表群体意愿的政策、规则等。从众可以分为理性从众和盲从两种。理性从众,简单地说,就是指其从众行为是在理性状态下产生的,而盲从则是主体以直观、本能的活动为主导接受客体行为或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众行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主要存在盲从的心理倾向。
概括说来,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从众心理趋势。一是政府个体的从众心理。一些政府看到其他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等,为了表示不甘落后,也积极加入“先进的”电子政府的行列,可是因为对于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等还不是很清楚,就出现了技术设施束之高阁的现象。另外一种是从众心理,就是我国公众的群体从众心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但是对于政府工作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关注意识。这当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也与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公众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也渴望参与政府建设的集体决策中来,可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这种意识,自己也将这种意识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政府因为随波逐流而建立电子政务,公众因为人云亦云而忽视个体参与政务工作的意义,从而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盲目心理倾向。
3克服我国电子建设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建议
3.1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认知意识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工作运营模式,要真正理解其内涵,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影响,使得我国政府官员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要纠正目前盲目建站的首要问题就在于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认知心理。而要纠正认知的偏差,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
3.2向服务型政府迈进,消除信息障碍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公开的政府工作模式,要使其发挥沟通平台,首先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真正从金字塔式的传统科层制模式里走出来,放下官民有别的陈旧观念,走进人人平等的扁平式的电子化的工作模式中去。而这种公平公开效益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主动积极参与。政府要建立起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政府真正地在政务电子化这一过程中,做到政策公开、提供福利、公众参与等基本的服务,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有关学者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是:“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健全社会公示和决策听证制度,让人们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
3.3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服务的工具,要使其在我国发挥作用,“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东西部的差异,最大的表现就是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对于新型技术的引进障碍,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物质问题都在日日思考之中,又何从谈起参与所谓的“电子政务”?相信在中国偏远的地区,没有听过“电子政务”这个名词的人数,一定不是少数。而要解决偏远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的参与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他们的经济问题。
因此,电子政务以技术设施为基础,以服务人民,信息公开为理念,以公众与政府为共同主体,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为国家发展共同出谋划策。当然,传统行政心理的转变,政府运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我国东西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公众心理的转变,都是一项需要不断加以强化和探讨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事业实现飞跃的一个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素絮,曾颖.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J].电子政务,2005(3)
2覃征,陈俊英,王昱.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徐晓雯,丛建阁.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营销策略;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59 -0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内需不断扩大,近四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维持在15%以上,2012年4月份,当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15603亿元。目前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涉足网络零售,连传统家电销售巨头苏宁、国美也先后进军网络零售市场,但是主流的零售市场依旧是传统的门店销售,如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超过7500亿元,但是仅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本文主要是基于传统的零售商角度进行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但是大部分分析内容及结果也同样适合于网络零售。
一、消费者心理类型
消费者心理决定了其购买决策,因此分析消费者心理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零售商作为营销渠道的终端,必须要了解影响消费者各种心理的因素,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产品因素(价格、品牌、质量等),主观因素(偏好程度等),从中引发的消费心理有价格心理、品牌心理、质量心理及偏好心理;消费者之间相互影响引发的心理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下面就从这几方面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的营销策略。
二、消费者心理分析
(一)价格心理
价格是营销策略里面消费者最为敏感的,消费者的价格心理要求零售商产品价格定位必须合理,过高的价格将导致很多消费能力有限的顾客望而却步无力购买,而价格过低则让人有质量低劣之嫌,因此准确的价格定位必须使消费者感到物美价廉同时让商家有利可图。
对于消费者而言,心理价格是指消费者主观上对商品价值的判断,在价格既定情况下,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接受程度有高低之分, 因此对一种商品定价必须经过确实的市场调查,决定价格,才能赢得利益。
(二)品牌心理
品牌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品牌不够大不够响的商品很少有人问津,而品牌较响的从不担心没有顾客。顾客一般首先注意到他们熟悉的品牌,然后考虑是否购买,如果时间紧迫,这一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尤其显著。有些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较低,会更加倾向于老牌子,所以这种品牌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因此零售商在进货时要注意品牌的选择。当然零售商也要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设。
(三)质量心理
消费者质量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消费者偏重于商品的实际效用和质量,讲究经济耐用,使用方便;二类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他们普遍信仰价高质优,追求大品牌。
(四)偏好心理
消费者由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特点、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消费偏好,往往会对某些品牌形成较高的忠诚度,比如苹果粉丝。也有些消费者偏好于在固定的零售商处进行消费。
(五)从众心理
从众就是跟随,有盲目和理性的区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产生的跟随表现,比如苹果手机的购买人群除了赶潮流的年轻人、高科技工作者、发烧友外,还有很多年龄较大的消费者,这就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普遍存在,顾客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会失去自主性,所以掌握顾客的从众心理对于扩大销售份额非常重要。
(六)炫耀心理
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虚荣心作祟,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炫耀心理主要存在于较高收入的消费人群中,在他们看来自我的经济实力可以购买这种商品,只有购买了这种商品才不会被自己所在的人群抛弃或者是耻笑。还有一种就是追潮流,为了自己在人群中成为焦点,所以他们就要随时保持领先别人一步,这种心理的人群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对新品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宣传作用。
三、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消费者心理分析,零售商可以采取以下营销策略,有的放矢,扩大销售。
(一)定价方式多元化
1、给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定价时,最好采取取尾数而不取整数的方式,使消费者购买时在心理上产生大为便宜的感觉。低廉商品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较为一般,所以可以采取这种给人感觉上有利可图的定价方式。
2、在给价格较为昂贵且享有较好消费者口碑的商品定价时,最好取整数,不带尾数,使消费者产生“一分价格一分货”的感觉,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提高商品形象,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3、减价的商品无疑对消费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为在减价的时候,消费者就可以购买他们平时希望购买却无力购买的商品,所以建议每到节日或有重大社会活动期间要搞减价销售,以此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不仅刺激未购买此商品的人,而且会带动使用过这种商品的人,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4、在市场大环境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大型零售商需要设有价格调查员,专门调查了解市场和同行业的价格变动情况。发现其他零售商降价出售商品对自己有威胁时,立即研究对策,把价格降下来,防止顾客流失。
(二)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
1、零售商要注重进货产品的品牌选择。首先要大力引进流行品牌、知名品牌,确保能吸引到主流消费群体,其次要分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确保引入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2、零售商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这一点对于大型连锁零售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消费者选择零售商的余地很多。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各种公共关系实现,如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会捐赠,处理好与消费者、媒体、政府、社会团体等公众的关系。
(三)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
商品质量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基本要求,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所以首先应在进货渠道上面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进场商品的质量控制,严禁不合格的商品上架出售。其次零售作为服务行业,经常会有顾客因为服务不满意而进行投诉,甚至来门店大吵打闹而影响销售、客源流失,所以零售商应制定一套规范的现场销售流程及常见突然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用良好的服务赢得消费者。最后还需要提高物流配送和后续安装等售后服务,来维系消费者的忠诚。
(四)维护巩固既有客户资源
偏好消费者是一个固有而且具有潜力的消费人群,因此零售商一定要加强对消费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找出偏好消费者,当新品上市时及时对之营销。平时还可做好商品出售后的用户回访工作,加强和消费者沟通交流,培养消费者建立对零售终端的忠诚。
(五)利用节日促销刺激从众消费
零售商利用一些节日来搞促销活动,除了春节、中秋等这样的大节日外,应该制定一些特有的节日减小竞争压力,以多取胜,比如店庆等。在中国人的眼中似乎节日就是用来消费的,节日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消费者往往会搭伴逛街,无意中看到中意的商品,定会蜂拥而至,利用节日来激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比较有效。
(六)强调产品差异化,让顾客虚荣心得到满足
首先应该在价格上做到明显的区分,给此类商品挂价的时候要做到与众不同,一目了然;其次可进行户外的大型海报宣传,让顾客知晓并且让其深刻记住。再次,零售商必须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对推销的商品有着深入的了解,挖掘商品的独到之处,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熊梅娟.论消费者心理对营销策略的影响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20).
[2]张晓青.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2).
[3]陈蕊.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2008,(07).
篇8
从传播学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视为一种传播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传递和接受,活动的传播者是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传播受众则是接受教育的学生,传播的效果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作为传播者的教育工作者期望作为受者的大学生接受一定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教育等信息,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思想和行为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此,拟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同高校学生工作实践联系起来,深入剖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成因和对策。
一、大学生从众现象的表现
美国传播学者D惠勒和H乔丹于1929年,在《个别意见趋向团体意见的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受众从众心理的概念。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在认识、行为和观点等方面发生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变化[2]。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和奥许曾于1936年至195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群体压力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事实证明,大多数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互抵触[3]。从众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体现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1.学习从众班级、宿舍等群体内,很多人有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多数得奖学金、通过四六级考试、考研成功的学生大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宿舍,而逃课、旷课、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沉溺网络聊天、打游戏的学生也大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宿舍。
2.消费从众集体生活的大学生,在吃、穿、住、行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一致性或相似性。有些大学生为了面子上不落伍,不但抛弃自己原有的审美观念,还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过分地讲究高档消费。这不仅会造成学生自身生活的压力,也给其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3.恋爱从众大学生寝室里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几个学生要么都没谈恋爱,要么几乎都在谈恋爱。有些学生一直坚持“上学期间不谈恋爱”的态度,但不知不觉看到身边的好朋友谈恋爱了,慢慢地自己也想谈恋爱,最后也成了大学生中的恋爱一族。可以说,从众是大学生普遍谈恋爱的原因之一。
4.就业从众有的学生择业不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出发,而只简单考虑哪一行挣钱多,或是看别人找什么工作,便随波逐流,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很多抱着考研想法的学生,当双选会来临时,看到周围的学生纷纷签了约,原本考研的坚定决心动摇了,要么放弃了考研,要么边找工作边考研。可见,从众心理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
传播学者认为受众生活于一定的群体中,拥有个性差异和群体特征,我们只有从内外因(主客观)对从众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才能准确地认识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根源[3]。大学生从众现象的成因可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1.思想不成熟,认识水平低目前的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大学生思想单纯,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考虑问题简单片面。在行动上缺乏深思熟虑,遇事易激动,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从众。
2.不够自信或不敢独立承担责任坚持独立的意见和行为,就代表着独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选择从众就代表了与众人一起分担责任。在很多情况下,内心不自信或自卑的人,在“有难同当”、“法不责众”的观念影响下,觉得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才是最安全的。
3.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他们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特别重视群体评价[4]。为了不被排斥惩罚,不被孤立冷落,选择“随大流”,以满足内心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二)环境因素
首先,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土的椽子先烂”等消极保护的传统文化观念熏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维习惯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现在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物质条件不断丰富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在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下长大,难免缺少独立自主性。同时,在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培养模式下,教育者盲目追求学生的高分数,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世界多元化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潮影响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常感到茫然失措。同时,高校宿舍、教室、校园三点一线较封闭的生活环境,和比较充裕的业余时间,使同学、舍友之间接触频繁而深入,因此大学生群体的群体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在不自信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下,听从别人的意见,模仿别人的言行,这就形成了从众。
三、促成积极的“从众”,减少消极的“从众”
积极的从众能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利于团结;满足大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维持大学生内心的平衡;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的社会化,加速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消极从众会使大学生失去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形成依赖性,阻碍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削弱大学生独自解决问题、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能力。由消极从众形成的一些不良校园风气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如学术造假,大量逃课、旷课、作弊行为等将对高校学风建设造成很大的挑战。而从传播学角度对大学生从众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促成积极的从众,消除或减少消极的从众,使教育工作者可以扬长避短地利用它,最大限度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一)提高群体信息的权威性,建立健康的舆论导向
传播学认为,人们越是认识模糊,越是容易对能够提供解决办法的群体产生依赖和从众,越需要权威性的信息和观点。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从众行为就是个体迫于群体的舆论压力而发生的。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时刻注意,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供给大学生群体权威的信息,并保持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p#分页标题#e#
(二)大力发展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其独具的熏陶作用、导向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规范学校秩序环境,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健康、向上、活泼,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注意改善德育工作的方法
首先,控制群体规模,重视学生班级、宿舍、校园团体管理。传播学家阿希和杰勒瑞等人的实验证明,群体增长到两个以上时开始对从众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3到4个人的群体最适宜产生从众现象。在一个小组内向为数不多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比向大多数人进行的传播效果要好。在这种传播模式下,每个人都处于较平等、重要的位置,对传播内容所造成的影响较为关心。因此,对于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群体谈话教育,3到4个人的组合是比较理想的,教育引导的效果能到达最好。在提倡鼓励个性和创造性的情况下,2个以下、4个以上的团体人数相对比较合适。
篇9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篇10
高中生都喜爱流行音乐,包括节奏强劲的舞曲或优美抒情的情歌,抒发心声的歌词或现场表演有强烈冲击力等,这与高中生的心理、生理期待不谋而合。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古典音乐对高中生来说不够“过瘾”,像韩国歌星朴载相的神曲《江南style》能让他们产生心理上,这首歌连明星都竞相模仿他们,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了解它是一种落伍,这就从众心里的作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从众心理,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音乐,对增加古典音乐及民族音乐学习兴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音乐的态度
大多数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很落伍,对它的学习兴趣不高。方法一:教学中教师可以说:“今天的流行音乐,一百年后将成为古典音乐,而现在的古典音乐在几百年前也非常流行。如今,古典音乐就在身边。”像SHE《波斯猫》《伴侣》等流行音乐,都借用了大量古典音乐的元素,《伴侣》中甚至运用了大段《蓝色多瑙河》的原曲曲调。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明白古典音乐可以丰富视野,提高音乐素养,提升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正确欣赏古典音乐。每个人对美都有自己的理解,要尊重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音乐,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完全可以舍弃其他的音乐。方法二:利用能产生从众心理的情境因素,加大宣传古典音乐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举例:曾经有心理学家对不同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大多平稳、愉快、健康,很少患病,而以演奏现代乐曲为主的队员70%以上患有神经过敏症,60%以上的人容易烦躁、动怒,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一些人经常失眠、头痛甚至容易患某些疾病。 这样权威的研究结果会让大部分学生改变对古典音乐的态度。
2. 正确引导中学生欣赏流行音乐
现在的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旋律简单,通俗易懂,容易上口。高中阶段的学生充满热情,思想比较单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为善、以美导真,教学中可以从他们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最强的流行歌曲入手,让他们在流行音乐中得到审美意识的提高,如周杰伦的创作讲求含蓄美。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独树一帜,其中《蜗牛》被收录到上海市中学生百首爱国歌曲曲目中。对于这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教师在音乐课上引导他们正确去欣赏和对待,无疑是培养和满足他们音乐兴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通过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正确欣赏流行音乐。
3. 引导学生正视传统民族音乐
教师可以根据大部分学生偏爱电视综艺节目这一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健康节目作为新课的导入,比如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教学前,可以用《快乐大本营》《我要上春晚》《中国好声音》等,有民乐演出片段作为导入,这样使学生能一下就进入欣赏音乐气氛中来,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传统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流行音乐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正视传统民族音乐。
4. 引起学生对外国民间音乐的兴趣
- 上一篇: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 下一篇:家庭暴力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