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排放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74-02

一、中国CDM项目开况

中国是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加之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展CDM项目合作的市场前景广阔,世界银行、西方发达国家都将中国视为最具潜力的CDM市场。中国具备利用CDM 项目获得更多收益的潜力,是最大的CDM供应国。截至2010年9 月17日,中国在联合国注册的CDM项目预期平均每年减排量占全球的60.93%。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下以及利润的驱使下,中国CDM项目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当年6月26日,第一个CDM项目——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在清洁发展执行理事会注册(EB)成功,这也是中国开发的第一例CDM项目。在中国已经开展业务的咨询机构有57家,包括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等;国家买家达到75个,包括益可环境集团、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世界银行、英国瑞碳有限公司等;联合国指定经营实体(DOE)达到15家,包括南德意志集团工业服务有限公司、挪威船级社(DNV)等。

二、中国碳排放交易所的现状

中国已有三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情况下,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动自愿减排。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四个已有碳排放交易所之外,广州、武汉、南昌、重庆,乃至海南、香港等地也都急切地要建设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交易中心或者环境资源交易所。由公开信息统计,国内已经挂牌成立的环境权益类交易所已多达9家,环境交易所已达19家。这些环境交易所几乎都冲着一个目标——碳排放权交易,而且业务类型和发展模式大致相同。

这三家交易所各有优势:北京环境交易所具备先天政策优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拥有完善的产权交易经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则以引入成熟的碳交易机制见长。

1.北京环境交易所。2010年以来,北京环境交易所了国内第一个VER标准——熊猫标准,发起成立了第一个碳中和企业联盟,与兴业银行合作开发了第一张低碳信用卡,交易所董事长熊焰亲自出版了一本45万字的低碳专著《低碳之路》。另外,与昆明、大连等地方政府和交易所开始商谈合作,以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签约了5~6家交易所。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环境交易所已与韩国能源管理集团签约,同时加上与欧洲和澳大利亚交易所的合作,希望将农林项目的VER卖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韩国。

2.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三家交易所中,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尚处于投入阶段,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经盈利。但是,盈利并非来自于VER交易,而是来自于传统项目,即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及资产交易等。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巨大减排潜力,走南南合作之路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在发展中国家碳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上海不缺交易人才,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恰恰是在配合国家的政策选择合作伙伴,从而借此在国际上形成对中国有利的声誉。

3.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2008年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了国内首笔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这笔交易也标志着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在天津的启动。2009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起成立了“企业自愿减排联盟”,至今已有30多家企业加入,横跨水泥、钢铁、电力、通信等诸多产业。目前,此联盟的操作着重开始研究工作。天津希望借鉴国外交易所的成熟经验,探索推出本土化的企业减排游戏规则。

中国碳排放市场无疑还处在摸索阶段。然而,无论是行政主导、还是市场激励(面对国家巨大的减排潜力),作为碳融资关键手段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必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

三、中国碳排放交易所存在的问题

篇2

关键词: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碳排放量发展现状分析

1、碳排放量的核算

本文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参考樊友良的《江西碳减排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均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类能源为直接对象进行计算的。

2、我国碳排放量的发展现状

由分析可知,我国碳排放量在1990-2011年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在2002年之前碳排放量的增速较缓,而在2002年之后,碳排放量明显上升,到2011年已经达到216504.6万吨,相对于1990年的64683.64万吨,翻了3.35倍。如果碳排放量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增加下去,势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不同省份的现情出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各省在2010年碳排放量的情况来看,山东省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大约有24080.86万吨,占到总量的10.08%,继而是山西、河北、江苏、河南、内蒙古、辽宁和广东,这省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占到52.35%。因此,从碳排放总量来看,这省份是减少碳排放量首先要考虑的重点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首先从这几个省份着手。另外,从我国2010年的碳排放区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碳排放量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因此,从大的方面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方地区应该是我们优先考虑整治的区域。

二、我国碳排放强度现状分析

1、碳排放强度的核算方法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碳排放量。

2、我国总体碳排放强度现状

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碳排放强度从1990-2011年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2.1碳排放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碳排放总量是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此处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大幅度提高。其中,在1997年之前,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尤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期间的碳排放总量相对低一些;而在1997年之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十分缓慢,这主要是随着碳排放总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经济水平也明显提高。

从各省在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情况来看,宁夏的碳排放强度高于其他省份,继而是山西、贵州、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黑龙江和辽宁,这九个省份的碳排放强度已经占到51.69%。因此,从碳排放强度来看,这九个省份是减少碳排放强度首先要考虑的重点区域。另外,从我国2010年的碳排放强度区域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碳排放强度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东南部沿海地区较低,呈现北高南低、中高两边低的特点。因此,从大的方面来看,北方地区应该是我们优先考虑整治的区域。

三、用碳生成率反映的经济发展现状

1、碳生产率的核算

碳生产率是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它与碳排放强度呈倒数关系。

2、我国碳生产率的发展现状

由1990-2011年碳生成率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碳生产率一直在不断增加,根据它的定义可知这正好与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这也说明单位碳排放量的产出水平逐步增加,间接地表明,在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下,产出水平相对原来水平在不断提高。因此,提高碳生产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2010年我国各省碳生产率的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碳生产率高于其他各省市,其次是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广西、江西、湖南和四川,这几个省市的碳生成率达到了53.44%,这些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发达,并且以第三产业为主,致使其工业能耗较低;另外,宁夏、贵州的碳生产率极低,这主要是其经济不发达,并且许多高能耗工业企业都搬迁到这些省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针对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四、用碳排放量和碳生产率的综合区域分析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把省份划分到不同的象限(以横轴表示碳排放量,纵轴表示碳生成率):

第一象限:表示高碳排放量和高碳生产率,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和江苏这三个省份;第二象限:表示低碳排放量和高碳生产率,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广西、江西、重庆、上海、福建、湖南、湖北和四川这些省份;第三象限:表示低碳排放量和低碳生产率,主要集中在海南、青海、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和陕西这几个省份;第四象限:表示高碳排放量和低碳生产率,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辽宁和内蒙古这几个省份;

在第四象限的省市是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重点,因为它们的碳排放量高,尤其是山东省;而且其碳生成率极低,也就是说地区生产总值相对来说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当然,接下来可持续发展从低碳着手的话,也不能一味的发展这些省份的经济,同时还应该降低其碳排放量,双重效果才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第二象限的省市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对象,因为它们的碳排放量相对很低,并且其碳生产率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省市大多以三产为主要的产业而不是工业,其能耗固然不高,并且大量的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不断带动本省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五、从低碳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当下必须要走低碳发展道路,不同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文发展状况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来研究每一个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面我们结合以上分析来给出政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面对目前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高耗能行业必然是首先进行限制发展的重点对象,而且必须对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省市进行优先治理,如山东、河北、河南和辽宁等,对高耗能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并引进先进技术、科技和研发人才,大力推进高能耗、低效率到低能耗、高效率的转变。就如河北是一个钢铁大省,必须在大力发展我省经济的同时对钢铁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实现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在进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如节能环保产业等,而不是简单的对高耗能产业进行转移。就比如,北京市在节能减排的发展过程中把许多工厂转移到我省的曹碑店等地,这些高能耗工业将对我省的低碳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在今后发展我省经济的过程中要大力引进高技术、低能耗产业,这要才不违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引入清洁能源、发展低碳技术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大力降低煤炭、石油等的消耗才能从根源是解决碳排放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引入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来替代传统能源。另外,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土地利用方式;长株潭地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73-04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五、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选择

长株潭地区的三大碳综合功能区由于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应当根据各功能区的定位选择相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见表3)。其中,主要碳源区由于碳排放量相对较大,宜从减少碳排放入手,以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导;重要碳汇区由于碳净排放量较低,碳吸收量较大,宜从增加碳汇入手,选择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而碳综合区则从两方面入手,采取“四位一体、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长处。

一、研究背景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利用

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中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概念[1]。目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大气CO2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其影响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3]。为了顺应低碳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必须要向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自从低碳经济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和政府在低碳土地利用上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一方面诸多学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低碳土地利用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对低碳土地利用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8]。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这一区域的低碳土地研究非常少,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下辖13个区、7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28 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 402万(2012年)。长株潭三市两两相距45km左右,呈“品”字型排布,是中国中南地区特有的城市群资源。

二、长株潭各县市区碳净排放现状

(三)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主要是依据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长沙市统计年鉴、株洲市统计年鉴、湘潭市统计年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以及由长株潭各市统计局、国土资源局和林业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等。

(四)净碳排放现状

根据公式1和公式2,首先计算出2012年的湖南省碳排放量为7 070.11万吨,标准碳排放系数为0.3845万吨碳/万吨标准煤,然后将该系数与各县市区的GDP和单位GDP能耗相乘,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的碳排放量(见表1)。

根据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林地、草地、耕地面积数据以及公式3,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吸收量。将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相减,就可以得到长株潭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2012年碳净排放量排在前五位的为天心区、雨花区、长沙县、岳塘区和雨湖区;排在最后五位的为天元区、韶山市、株洲县、炎陵县和茶陵县,其中炎陵县和茶陵县的碳净排放量均为负值,表明炎陵县和茶陵县在2012年间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其碳排放均被吸收并有富余。

三、长株潭城市群碳综合分区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碳排放情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生态绿心规划区区域分划情况,对长株潭地区进行碳综合功能分区(见表2)。

四、低碳土地利用方式探析

长株潭地区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部城市,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加速阶段,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低碳,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

(一)生态循环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是典型的农户制农业,农用地经营方式仍较为粗放,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农业先进地区差距明显,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普遍存在。

2.现状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7%~20%,但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又是减少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最大潜在因素。长株潭地区农用地较为粗放的经营方式和滥用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行为,一方面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变差,加速了土壤碳库的碳排放;另一方面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大自然生态链,致使地上植被退化,降低了植被固碳能力。

3.具体措施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在继续保持和发挥长株潭地区在水稻、油料作物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最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农户制转变为农场制。同时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型农业发展。

(二)集约节能型低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近几年建设用地总量呈增加态势,其中以商住用地、工业园区和交通用地增速尤为显著;城镇建设中多采取了外延式的扩展方式,其他类型的土地不断被转变成建设用地,用地的不经济造成该地区均建设用地水平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呈现空间非均衡性。

2.现状评价

化石燃料燃烧是产生CO2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而能源消耗主要产生在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建设用地上,因此建设用地被认为是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碳源。而盲目扩张、粗放占地的城乡建设模式是导致大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要原因。

3.具体措施

在工业园区用地上,严格土地监管,建立完善土地节约利用硬约束机制,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明确新建项目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逐步减少直接出让生地。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在城市建设中,对基础设施进行低碳化建设,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系统,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保持土地碳汇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

(三)绿心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资源丰富、景观生态具多样性,但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植被减少以及湿地减少等环境问题严峻。

2.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伴随着的是湿地、植被量的减少及土壤的荒化,这不仅会影响到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碳库(植被、土壤)遭到破坏,导致大量的碳释放,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3.具体措施

在现有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规划区的基础上,各县市区都要规划自己的生态绿心区域。在生态绿心区域,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四)森林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方式

1.着眼点

长株潭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并不低,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改善缓慢的矛盾依然存在。森林以中以幼林为主,郁闭度不高,抗灾能力较差。森林林种较为单一,多样性较差,森林病虫害发生频繁。

2.现状评价

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而林地的破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到碳吸收器的运行,使生态碳失衡。同时,高生物量的森林转化为低生物量的草地、农田或建设用地后,大量的CO2将被释放到大气中。

3.具体措施

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森林碳汇产业,积极培育碳汇林。通过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降低CO2排放,加强城市绿化面积的建设,利用植被吸收城市的CO2。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农家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另一方面完善区域森林补偿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捐资造林增汇,志愿减排。要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平台,通过建立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从而推动以森林生态价值补偿为基础的“碳汇”项目的大力发展。

篇4

摘 要 本文对碳交易市场作了简要阐述,并对碳交易市场上两个有代表性的交易机构进行了介绍,然后在国际背景下来分析我国的碳交易现状,从中寻找我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碳交易 国际 市场

一、碳交易市场的划分

在全球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大部分排放指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国际国内或区域性的强制法规(如《 京都议定书 》)的要求,这部分交易行为称为规范市场。此外,出于自愿目的而进行的排放指标交易行为被称为自愿市场。二者并存于目前的碳市场,相互间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一)规范市场

对于规范市场,首先必须处在一个强制法规或协议的管束下,目前主要的国际协议就是《京都议定书》。其理论依据是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作用是一样的。按照经济学原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人类应该把温室气体减排的活动安排在成本最低的地方。《京都议定书》为附件一国家规定了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GHG减排目标。附件一国家主要通过国内的各种减排活动来实现减排目标,同时,为了使减排更经济,《京都议定书》还提出了三种市场机制来帮助附件一国家实现目标,即排放贸易(Emissions Trading ET)、联合履约(Joint Implementation JI)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二)自愿市场

相对于规范市场,自愿市场的交易环境比较自由。因为他们完全是出于自身的道德要求或者成员间的自发组织而进行碳交易的。由于没有强制性的购买要求,自愿市场的交易自然没有规范市场活跃,但是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还是吸引了你不少参与者。

自愿市场的交易行为包括了一些个人或者企业对特定的一些GHG排放活动进行补偿或者出于“碳中和”的考虑购买各种排放指标,其中也包括在像芝加哥欧交易所CCX这样的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交易。

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领者。自运行以来,碳产品交易量与交易额一直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其第三阶段为2012―2020年,这一阶段产业范围将更加扩大,涵盖化学产业与氨水制造领域,航空与航运也将包涵在内。同时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促进环境优化。预计EU―ETS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趋势会持续保持下去。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地区唯一的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先驱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2004年,CCX在欧洲建立了分支机构―欧洲气候交易所(ECX)、2005年与印度商品交易所建立了伙伴关系,此后,又在加拿大建立了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目前,CCX是全球第二大的碳汇贸易市场,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CO2、CH4、N2O、HFCS、PFCS、SF6六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

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目前《京都议定书》未对我国规定减排任务,我国是碳交易市场上的主要提供方,供应全球碳交易总量的70%以上,这看似是别人掏钱我们减排的好事,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近年来,我国一些海外企业被强制要求遵守所在国的碳减排限额,我国出口商品被要求进行碳披露,一些没有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商品将被征收碳关税或者被禁止进口等等,从而可见,国际社会也在对我国提出减排要求,我们将不能“独善其身”。然而,一旦我国开始承担减排义务,需要从国际市场购买CER的时候,所出的价格可能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今天,现在出售碳排放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透支未来。因此,国家在制定碳交易整体战略时应当把握适度原则,合理规范碳交易的领域和规模,防止过量出售碳排放权。

在我国碳交易领域,无论是学界的理论探讨,还是业界碳交易组织的业务运作,都和国际有很大差距。现在我国一共有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长沙、深圳和昆明7家交易所,但目前仅仅是碳交易市场的初级形态。然而,我国作为碳排放权的主要售买方,碳减排的潜力全球首屈一指。长远来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形式,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开发好碳交易市场,既能给我过带来客观的经济利益,也有助于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调整我国能源利用结构。

总体而言,我国碳交易的现实基础是薄弱的,但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有效发展的现实途径,我国在碳交易领域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高天皎.碳交易及其相关市场的发展现状简述.中国矿业.2007.16(8):1.

篇5

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节能减排;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213-02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潜力的减排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①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在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由于碳市场的体制不完善,中国现建好的排放交易所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基本业务主要是进行节能减排技术转让而非碳转让,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碳市场的发展优势,找出适合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方向,建立起高效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碳排放大国,而且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碳排放市场。但中国交目前仍未形成自己的碳排放交易机制。2007年中国各省相继设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但交易主流物低端[1],主要是CO2和化学需氧量;2008年挂牌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09年中国低碳经济迅速发展,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武汉、杭州、昆明等环境交易所相继成立。2009年底,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熊猫标准”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碳交易领域中争夺话语权继而争夺定价权的开始。2010年中国又公布了一批碳排放交易所名单。可见中国把碳市场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国际碳市场。尽管中国碳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弊端。

(二)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未完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碳排放峰值还未出现,工业能耗高、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使得发达国家纷纷意识到中国的减排能力巨大,将中国列为CDM项目的主要输出国。

(三)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挑战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碳交易场所发展迅速,但整体上中国碳交易所呈现出多、小、散、弱的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整体实力处于全球低端,仅能从事节能减排技术转让。

金融机构对碳市场的涉足很浅,使得中国在CDM项目的申请上都得依靠具有国际背景的碳基金或者开发商经过包装后再进行注册。[2]

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加强技术转让,反对有附加条件的CDM项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倾向于政府间的CDM合作项目,使得中国虽为世界第二大排放大国,但是CDM项目数却不如印度。

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整合各区域碳市场体系,提高碳市场的竞争力

近几年中国陆续建立了不少碳交易所,现行发展的趋势将会是每个省都会发展自己的碳交易市场[3]。这种发展模式使得碳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中国碳市场要想在世界碳市场、碳金融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碳市场发展战略的同时注重整体竞争力。

(二)提供针对

在目前国际市场情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国内不同地域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制定不同的法律和规则促进企业参与减排,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排放大国,CDM项目数也居世界第二[4],中国应抓住这两大特点大力发展基于排放量总量和CDM项目的碳市场交易赢得在国际碳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三)鼓励金融机构介入,促进碳金融的发展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刚起步,国内的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介入甚浅,目前仅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涉足,而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只能开展对减排项目的贷款融资等业务,政府应采取一些激励政策鼓励银行、基金公司还有民间金融实体参与碳市场,积极捕捉低碳情景下的商业机遇。

(四)坚持碳补偿的前提下发展碳配额分配制度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目前还未发展到对碳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阶段,因而还未确立“碳配额”制度,而是通过“碳补偿”来实现中国境内企业的节能减排。为适应国际和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中国可以采取“碳配额”这种足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市场手段来发展本国的碳市场。

(五)完善法律机制,实现低碳发展

中国陆续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促进了中国CDM碳市场的发展,但这些法律没有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逐步推进和完善,而且至今尚未出现对碳排放权的取得和排放交易的法律定位、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配、定价机制相关的法律。此外,国外的先进技术拥有者在和中国进行碳交易时考虑到中国的知识产权在保护专利权方面的缺陷,而不愿以自己的先进技术来和中国做交易,使得大多企业都只能获取资金而不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

三、结语

实现中国碳市场的发展需要行政政策的保驾护航也需要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鉴于德班会议后的新形势,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在碳市场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经验来发展自己的碳市场,更应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碳市场发展之路。

注释:

①碳交易市场建立迫在眉睫[N].中国企业报,2010-03-23.

参考文献:

[1]江峰,刘伟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7).

[2]傅强,李涛.中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

篇6

关键词: 航运业 节能减排 低碳发展

引言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形态。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仍是全国能耗和碳排放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约占总能耗的8%左右,而当前航运公司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因此,如何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已成为当前航运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2]。

1.航运业能耗及碳排放现状

1.1国际航运业碳排放现状

相关资料统计,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行业和制造业,占总排放量的56.3%,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6%,而航运业碳排放量仅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30%。就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水平而言,公路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据首位,为72.9%,航运业碳的碳排放量仅占交通运输行业的13.8%。

1.2我国航运业能耗、碳排放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油品消耗量约占全社会油品消耗总量的33%,其中水运行业每年消费的能源总量大约占交通运输业的1/4左右。虽然就排放比例而言,我国交通运输业(包括航运业)的碳排放总量较低,但其能耗和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却大大超过其他行业。

2.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

2.1国际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

1997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2015到2019年间建造的船舶需改善能效达到10%,2020到2024年间建造的船舶能效增至20%,而2024年后建成的船舶能效需达到30%,营运船将建立改善能源效率机制,实施船舶能效管理计划。

2.2国内航运业的节能减排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实施,受国际大背景的影响,我国航运业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如制定了节能减排措施,编制修订了相关部门规章等,但是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节能管理机制不不健全

随着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有交通节能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而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行业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抓手,使得国家、行业相关节能文件得不到充分的落实。

2.2.2运力结构调整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政策

实施运力结构调整是航运业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表现为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船舶吨位,从而大大降低燃油单耗,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政策和手段。

2.2.3节能基础工作薄弱

航运业能源消耗统计、节能标准制定及节能措施研究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不仅造成政府的宏观节能决策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而且使节能监管缺少技术标准的支撑。目前,航运业虽然有能源消耗统计报告制度,但航运业能源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能源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2.2.4能耗增长源头控制尚不完善

航运业尚未建立限制高耗能设备的准入机制,使行业能耗增长的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新建船舶及购置的二手船舶投入运营前没有经过必要的能效审查。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其结果必然是继续走“先浪费、后治理”之路。

3.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途径

航运业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工作所涉及的环节多、任务艰巨。因此,明晰各项工作的关系有利于航运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低碳发展。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3.1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航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强化责任考核,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使航运节能减排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4]。

3.2完善体制和机制。

实现航运低碳发展,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航运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如可交易许可制度、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等。通过政府推进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有效促进航运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落实,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有部门主抓、有相关部门协助抓、有业务部门具体抓、各方面共同协作并努力推进的工作机制[5]。

3.3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在行业现有能源统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航运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建立航运业能耗排放清单数据库,增强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4提升航运核心装备的能效水平。

通过制定新投入市场船舶的能效和排放限值准入标准,禁止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或要求的船舶投入船舶运输营运市场,从源头上控制航运船舶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航运低碳发展。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如何分解和控制上述目标,市场机制是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将低碳市场机制建设与低碳政策机制建设有机结合[6]。

3.5加强航运企业能力建设。

进一步明确航运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航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体系,加强节能减排专业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涉及航运全过程的节油技术和措施的应用,加强节能减排替代性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

结语

提高船舶能效,促进航运业低碳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必然会加快航运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有关管理体制的转变,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中国航运主管部门、航运企业及有关单位只有积极行动,及早应对,才能使中国航运业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不会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落后于发达国家。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迎接挑战,赶超世界航运、造船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占据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碧英.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J].工程研究,2012,4(3):260-269.

[2]叶丹.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J].水运管理,2010,32(9):17-19.

[3]李建丽,真虹,徐凯.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比较优势[J].水运管理,2010。32(3):14-16.

[4]徐建豪,龚安祥.中国航运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海运,2011,34(11):42-44.

[5]王清斌,杨华龙,杨增海等.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26(4):72-75.

篇7

关键词碳排放核算;时空特征;情景分析;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070-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09

碳排放核算是认识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状况的数据基础,有利于城市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完善,是科学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更是制定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已有研究对于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部门核算方法或排放系数法、基于IPAT方程测度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及徐国泉提出的碳排放量分解模型等。在数据资料方面多结合我国能源统计系统的统计数据,即在一定时期内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总量,统计范围通常包括煤炭、焦炭、各类石油、天然气等实物消费量,数据多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排放因子的选择上有直接采用IPCC推荐的缺省值,也有采用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如DOE/EIA、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工程院、环保部温室气体控制项目等的排放因子值,还有学者选择经修正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如取各类因子的平均值等不同做法[1-6]。

减排政策制定依赖于碳排放核算的数据基础和准备资料。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议》从国际社会层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约束性的要求,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也设定了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从国际社会到国内实践,碳减排政策影响着排放峰值拐点出现时的发展状况。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为核心,河北省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中处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洼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境治理改善的重点在于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因此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举措将对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选择河北省全域作为研究区,按照基本现状、时空演变、未来预测的逻辑思路展开,以核算河北省能源活动碳排放为研究重点,旨在完善和发展河北省碳排放核算的数据基础,重点掌握其历史规律、现状水平和时空演进特征,结合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峰值拐点的基本预期,以及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资源环境约束,应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河北省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资源环境制约条件下区域减排的政策选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河北省开展生态环境调研、治理与改善提供数据基础和实践指导。

1河北省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

1.1方法学及数据来源

对省级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主要采用国家发改委研究的《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对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几方面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计算,以省级行政辖区作为核算边界,反映了省域作为一个单元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以河北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作为核算的地理边界,一方面了解全域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状况,另一方面对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更加直观的分解。对城市温室气体核算的基本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即通过不同能源种类的消费量活动水平数据乘以相应的排放因子参数来计算[7-8]。

E=∑Fi×EFi(1)

其中,E表示城市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总量,F为能源实物消费量,EF为不同能源消费种类相应各自的排放因子,i为能源消费种类。

活动水平数据主要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废弃物处理活动水平数据,研究的时间尺度选择河北省11个地级市2005-2013年的数据资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能源消费等状况的数据收集采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其中,自上而下的数据收集主要来源于历年的《河北省统计年鉴》《河北省经济年鉴》、能源平衡表、各城市的统计年鉴、社会经济统计公报、能源统计年鉴及部分城市能源平衡表、行业协会的调研报告等,自下而上的数据则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估算数据等取得,少量缺失数据采用了回归分析的估算方式,涉及到的社会经济等数据按照2005年不变价格进行了调整。排放因子通常采用研究机构的指南或根据本地排放情况进行修正,本文计算时采用了世界资源研究所关于排放因子的研究以及《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和《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指南(2.1版)》的排放因子数据[7]。

朱婧等: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与减排政策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1.2时间尺度上的排放值

能源活动的核算范围主要包括城市地理边界内的消费固体燃料(原煤、洗精煤、焦炭等)、液体燃料(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的排放量,即范围一排放,以及城市调入调出的电力和热力排放,即范围二排放。进行范围一核算时资料数据较为完整,对2005-2013年的排放核算结果发现:①从排放总量上来看,唐山市排放量始终最高,占比为河北省全域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与其工业结构布局密切相关,钢铁、电力、水泥、造纸、选矿、陶瓷等生产皆为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尤其是唐山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导致碳排放总量较大。衡水市、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的排放相对最低,主要由于产业结构中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经济所致;②从碳排放量的整体变化上看,所有城市的排放均呈增长的趋势,2009年以后增幅更为明显,且城市之间的增速差异较大,如廊坊市年均增长最快约为17%左右,秦皇岛市年均增长最表1能源活动碳排放量(范围一)

慢约为3%左右(见图1);③范围二的核算受获取资料限制,只针对石家庄市、唐山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的范围二排放(其中唐山市缺少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核算,研究时段内唐山市的排放最高,始终保持增长的态势,其范围二的排放比其它城市范围一排放量还要高,石家庄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的范围二排放量则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城市调入调出的电力和热力总量变化不大(见表1)。

1.3空间尺度上的演化特征

将研究区域的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进行空间尺度上的研究,比较2005年、2010年和2013年的排放状况,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河北省全域碳排放的空间变化特征:①2005年,按照城市碳排放量基本可以分为3类,唐山市排放量最高超过9 000万t,保定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和邯郸市属于排放次高的3 000-5 000万t的范围,此外的其它6个城市排放量少于3 000万t,属于河北省排放较少的城市;②2010年,随着工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河北省排放的空间格局有了一定的变化,唐山市仍旧排放量最高,排放量显著增加的有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和沧州市,排放均大于5 000万t;③由于经济增长、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加之城市本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等原因,碳排放量进一步增加,2013年显著增加的是保定市和邯郸市,均超过了7 000万t。总体说来,若以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为基准,则北京市以北的几个城市排放相对较小,以南的城市排放较大。近10年中各城市的碳排放都有所增长,唐山市始终是排放量最高的城市,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相对排放量最低,但通过对2013年排放情况的分析,发现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的排放量也有所增长,亟待探索区域低碳发展的新途径(见图2)。

1.4碳排放惯性增长预测

为了进一步判断河北省整体的能耗及碳排放发展趋势,假设延续当前的发展特点和以往的发展模式,就能耗强度指标而言,“十一五”期间年均下降了6.6%,“十二五”期间年均下降了3.2%,若到2030年以前仍能保持“十二五”期间年均能耗下降的水平,那么到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能耗强度将分别为1.107、0.942、0.802和0.683。假设按照目前的惯性发展趋势,进一步对碳排放状况进行预估,选择Kaya模型表达式为基础估算2015-2030年河北省碳排放量[9-10]。式(2)为估算碳排放量采用的Kaya模型表达式。

CO2=P×(GDP/P)×(E/GDP)×(CO2/E)(2)

其中,P为年底人口数,GDP/P为人均GDP,E/GDP为能源强度,主要与技术水平相关,CO2/E为碳排放系数,

主要与能源利用结构有关。Kaya模型中对人口参数的预测以河北省卫生计生委的相关规划为依据,河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3‰以内,总人口控制在7 400万人以内。从“十三五”开始,人口增速将会快速下降,但人口总量仍将呈惯性增长态势,预计将保持4‰左右的增长率。到2020年,人口增长将达到7 500万人,2025年前后预计实现总人口峰值7 700万人左右,之后开始缓慢减少,预计将出现2‰左右的下降率,到2030年下降到7 600万人左右。

对人均GDP参数的预测考虑实际经济增速,2014年底河北省人均GDP为6 500美元左右,显示出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的基本特征,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特点比较明显。就国家发改委对经济增长的趋势预测,分别按照“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年均GDP经济增速为7%、6%和5%的假设,结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其他相关经济预测数据,以2015年为基准年份,设置“十二五”期间保持8.5%的经济增速, “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则分别为7%、6%和5%,那么在此预测条件下河北省人均GDP的变化情况见图3。

基于Kaya模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估算,碳排放的变化与能耗强度下降率直接相关。若考察人均碳排放量指标,则预估在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分别为11.7 t/人、13.7 t/人、15.3 t/人和16.8 t/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2013年全国人均碳排放约7.2 t,显然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不可取的。对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中对能耗强度的目标要求设置,2015年全国能耗强度目标定为0.68,并作为约束性指标执行,即保持政策环境不变、经济惯性增长路径为特征,则河北省要到2030年前后才有可能与全国2015年的能耗强度水平相当,能耗水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约15年。因此若按照碳排放的惯性增长趋势,河北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承受巨大压力,亟待寻找区域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

2.1方法学

情景分析法在低碳城市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的预测分析工具作用。以情景分析法为基础的研究多基于人为设定不同情景及相应参数的方式开展预测,根据经济、社会、能源利用等的历史发展规律及未来政策导向、发展走势等设定情景分析的相关条件,探讨低碳城市发展可能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状况,最后根据预测的多种可能给出相应的改善环境管理的计划行动。情景分析研究的实质是构建了一套中长期战略预测的框架,基于现实情况或可预见到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未来情形和发展过程的一系列方案,即通过模型模拟,分析不同低碳情景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11-13]。在设置发展情景参数时,由于要探讨的是能耗强度变化对于碳排放影响的不同情景,因此将人口和人均GDP参数设置为同一个变化趋势。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情景分析分为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在不同的未来发展情景下进行政策设计,探讨碳排放总量达峰及拐点出现的可能阶段,并集中在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2个指标的情景分析上。

2.2低碳情景下减排政策设计

低碳情景的设置以各项规划计划对能耗强度下降的约束性指标要求为指导,同时结合河北省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征。假设河北省碳减排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晚5年实现,那么到2020年之前能耗强度年均下降至少得在9%左右才有可能达成,以河北省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发展特征而言,加之京津冀一体化后承接的京、津两地的产业转移状况,在“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保持此下降率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因此低碳情景下假设河北省能耗强度较全国水平晚10年实现,则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能耗强度分别为0.82、0.68和0.564。依据Kaya模型表达式进行估算,则碳排放量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分别为89 919万t、99 819万t、105 680万t,较基准情景分别下降了13%、15%和17%左右;人均碳排放量分别为11.91 t/人、12.96 t/人、13.88 t/人(见表2)。尽管如此,2030年河北省的人均碳排放仍高于2015年前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若从人均碳排放这个指标出发,河北省的低碳减排还需要更加严格的政策情景。

2.3强化低碳情景下减排政策设计

强化低碳情景下假设2030年碳排放回到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此时人均碳排放与2010年全国平均水平相当。那么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碳排放量分别为71 228万t、58 608万t、48 225万t,较低碳情景分别下降了

若按照该情景发展,此时2030年河北省的人均碳排放将与全国2012年前后的平均水平相当,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较大,属于绝对减排的范畴,由于该情景对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条件、能源利用水平等条件要求较高,是最难实现的情景。

本文以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低碳发展要求为导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依照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基本特点,探讨了河北省的低碳发展路径。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了河北省2005-2013年能源活动碳排放量,分别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分析了历史排放特征,并基于情景分析法对减排路径进行了可选方案的设计,为河北省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及改善途径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2005年以来,河北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能源活动碳排放量呈增长的趋势,且“十二五”期间增速要比“十一五”期间高,城市之间的碳排放增幅差异较大,最快的廊坊市年均增长约17%,最慢的秦皇岛市年均增长约3%。从空间变化特征上来看,各个城市都表现出增长的态势,研究期内唐山市排放量最高,承德市和秦皇岛市相对排放量最低。河北省的能源活动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部门,尤其是冶金、电力、建材、石化、化工、煤炭等行业是区域主导产业,耗能高、排放大,造成了长期积累的环境负荷。

(2)情景分析结果表明惯性增长趋势下,河北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承受巨大压力,基准情景下的发展路径是不可取的。低碳情景下假设河北省能耗强度较全国水平晚10年实现,则到2030年河北省的人均碳排放仍高于2015年前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低碳发展还需要更加严格的政策情景。强化低碳情景下假设2030年的碳排放回到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则2030年河北省的人均碳排放将与全国2012年前后的平均水平相当,碳排放量下降幅度较大,属于绝对减排的范畴,同时也是最难实现的情景。

(3)核算区域碳排放量是全面了解整体排放水平和增长趋势的数据基础,同时也是预测未来能源需求及排放状况的依据,有助于激励政策制定者思考产业转型低碳发展的路径。实证研究表明,河北省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化石燃料污染物排放高的资源环境现状亟待改善,以能源消费源头总量控制的目标约束为导向,进一步探索促进技术进步、能耗水平降低的积极举措,以资源环境容量倒逼减排的思路指导河北省促进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起到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贤刚,庞含霜.我国各省区CO2排放状况、趋势及其减排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9(S1):64-70.[ZENG Xiangang, PANG Hanshuang. The status,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provincial level of China [J]. China soft science, 2009(S1): 64-70.]

[2]刘立涛,沈镭.中国能源分区情景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9):1484-1495.[LIU Litao, SHEN Lei. Scenario analysis of energy zoning and function orient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1, 26(9): 1484-1495.]

[3]汪浩,陈操操,潘涛,等.京津冀区域生产和消费CO2排放的时空特点分析[J].环境科学,2014,35(9):3619-3631.[WANG Hao,CHEN Caocao,PAN Tao, et al. Spatial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productbased and consumptionbased CO2 emissions and balance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 economic inputoutput analysi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 35(9): 3619-3631.]

[4]舒娱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特征[J].生态学报,2012,32(16):4950-4960.[SHU Yuqin.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2, 32(16): 4950-4960.]

[5]武红,谷树忠,周洪,等.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1,33(10):1897-1905.[WU Hong, GU Shuzhong, ZHOU Hong,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10): 1897-1905.]

[6]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XU Guoquan, LIU Zeyuan, JIANG Zhaohua.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carbon emissions for China,1995-2004[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6): 158-161.]

[7]世界资源研究所.温室气体核算体系[EB/OL].[2013].http://.cn/xiangmu/wenshiqitihesuantixi.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Greenhouse gas accounting tool for Chinese cities[EB/OL]. [2013]. http://.cn/xiangmu/wenshiqitihesuantixi.].

[8]丛建辉,朱婧,陈楠,等.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及案例分析――基于“排放因子”与“活动水平数据”选取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4(3):5-11.[CONG Jianghui,ZHU Jing,CHEN Nan,et parison of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methods and case studies of urban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mission factor’ and ‘active level data’. Urban problems, 2014(3): 5-11.]

[9]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0):71-79.[CHEN Fei, ZHU Dajian. Theory ofresearch on lowcarbon cty and Shanghai empirical analysis [J]. Urban studies, 2009, 16(10): 71-79.]

[10]朱婧,汤争争,刘学敏,等.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以济源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2(12):42-27.[ZHU Jing, TANG Zhengzheng, LIU Xuemin,et al. Evaluation of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DPSIR model:a case of Jiyuan City[J]. Urban problems, 2012(12): 42-47.]

[11]曾忠禄,张冬梅.不确定环境下解读未来的方法:情景分析法[J].情报杂志,2005,(5):14-16.[ZENG Zhonglu, ZHANG Dongmei. Uncertainty snalysis of future method environment: scenario analysi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2005, (5): 14-16.]

篇8

根据2009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气候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宣布中国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的15%”2009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公布了中国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为研究背景,探索低碳的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速率,并为面向低碳经济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布局提供参考。

一、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据低碳城市的内涵、特点,按照指标体系构建时遵循的系统性、实用性、简明性、独立性等各项原则,我们构建如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低碳化指标:①经济高效集约化水平:经济高效集约化水平主要选取单位GDP能耗、人均GDP能耗、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和单位GDP建设用地占地5个指标予以评价。②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合理度选取非农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高技术产业比重和产业结构高度化4个指标予以评价。

(二)基础设施低碳化指标:①交通低碳化水平:乌鲁木齐市首条低碳节能环保型BRT线——SRT客车采用CNG(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使者。②建筑低碳化水平:选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比重和节能建筑开发比重两个指标共同体现城市建筑低碳化水平。

(三)生活方式低碳化指标:①低碳消费观:低碳消费观层面选取低碳生活了解度、节约消费赞同度和低碳生活知识普及度3个指标予以评价。②低碳消费水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人均生活燃气用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4个指标反映居民在居住、用水、用气和用电四个方面的低碳低碳消费水平。③低碳消费习惯:低碳消费习惯将选取节能住宅购买率、绿色出行方式使用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节能家用电器普及率、一次性物品使用率和初级食品消费比重6个指标予以评价。④低碳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低碳度将选取教育支出比重和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2个指标反映居民在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体现居民的生活质量高低。

二、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现状碳排放量

(一)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

乌鲁木齐地处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之间,国土面积14875.5km2,是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气候类型为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冬季寒冷漫长。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地势起伏悬殊,山地面积广大。东北部高,中部、北部低。山地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北部冲积平原不及总面积的1/10,市区平均海拔800米。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378310.23公顷。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据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截至2009年,按土地利用一级类三大类划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结构中农用地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最大,占78.05%,建设用地最小,仅占7.76%。

(二)乌鲁木齐市现状排碳放量

根据碳排放系数计算乌鲁木齐1996年至2008年碳排放总量。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乌鲁木齐市COs排放总量逐年增加,排放总量在新疆15个地州市中居首位。万元GDP碳排放量逐年下降,但和全国水平(2008年万元GDP碳排放量为2.3t/104元1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和新疆其他地州相比,碳排放强度也处于较高水平,居新疆第四位,仅次于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和阿克苏地区。

乌鲁木齐属于典型的能源消费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已有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呈上升趋势。2007年,全市原煤消费量为1472×104t,油品消费量181.08×104t,城市天然气消费量3.96×108 m3(不含石化、新化工业用气),风电消费量为6×108 kwh,其它可再生能源消费2.24×104 tce。煤炭在乌鲁木齐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且趋于增加。

如果按人均来计算,乌鲁木齐市人均CO2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年的人均C02排放量为17.5t/人,2008年达到28.2t/人,比新疆平均水平高出13—20t/人,如图3所示。

三、分析减碳排与增碳汇以及土地利用模式

(一)减少碳源

1.生态型低碳土地利用模式:①在绿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通过提高科技的贡献率和比较效益,逐步优化大农业内部用地结构和作物布局,种植适宜品种,发展特色高效低碳生态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农业集约化水平。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同时又增加土壤肥力和碳库量,减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②在农业集约化运作方面,可以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导向,引入市场运作模式,规范土地流转,在有条件地区发展规模经营,促使斑块的完整,降低景观破碎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③对严重退化的劣质草地采取围栏封育的改良措施。大力增加植被覆盖率。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使的地表得到保护,同时也可以增加草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储量,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充分发挥草地的碳汇功能。

2.集约节约型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潜力资源,整治利用生产力低的土地和废弃土地,提高废弃土地再利用比例,尽量避免占用碳汇土地,加强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这两个碳排放强度较大的地类的调整与优化。①1)工矿用地上,注重发展生态型产业结构和循环经济,节约水土资源,提高系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产业和项目的生态准入门槛,限制高排放、低效率、低效益的“高碳”项目,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和低碳项目的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生态循环机制,回收可再利用资源,提高系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时机成熟时引入碳交易机制,控制碳排放总量。②在交通用地上,应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鼓励和发展多模式交通体系和绿色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推动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从而有效控制该类用地的碳排放。③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利用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价值,高度重视对地面的非硬化铺设,尽量减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护地面的生态系统和通气透水的自然功能。因为减少地面硬化是保持土地碳汇功能,减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必要选择。

(二)增加碳汇

1.生态保育型固碳土地利用模式:①构建自然生态保护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遏制地类的不合理转化。保护区域水生环境与水质,重点保护水源涵养区和地下水补给区,严格控制水源保护地的土地用途,确保水资源的供应以及水质的安全,维持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②在保护生态资源和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可以对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挖掘其景观价值,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发展低碳旅游,借助旅游资源的开发来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尝试以旅游养生态,从而实现真正的经济生态双重发展。③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开发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止其对土地资源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中土地复垦的监管,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2.高效碳汇型固碳土地利用模式:加强林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适应气候变化的功能。①对于自然林区建设,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等手段推进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资源总量,鼓励适当发展经济林特别是木本粮油包括生物质能源林,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和经济效益。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适时进行封山育林,加强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提高林地管理执法力度。保护和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减少林地征占用,减少碳排放。②对于农田防护林,应积极构建农田防护林网,发挥其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作用,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形成保障绿洲农业生态安全的点、线、面镶嵌的生态一经济林业体系骨架,确保景观生态廊道的连通性,提高碳积蓄。③在城乡林地建设方面,通过江河绿色廊道、城乡主次干道及铁路林带、绿色隔离带、完善绿楔等城乡森林绿地系统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点线面结合的周边大环境绿地体系,发挥林地在低碳城乡建设中强大的碳汇功能,提升全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四、乌鲁木齐生态环境以及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一)生态环境脆弱,碳汇能力差

乌鲁木齐市天然森林、草地资源退化严重,城市绿地覆盖率低,生态用水不足,碳汇能力差。全市森林和草地碳汇能力仅仅可以抵消掉2008年能源消5期雷军等:中国干旱区特大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一以乌鲁木齐市为例823费产生的碳排放量的0.46%,碳汇能力严重不足。

(二)低碳理念认识不足,低碳实践未成系统

城市决策者、企业、金融机构及普通市民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意义等认识不足,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同时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全面,评价依据比较模糊等问题,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难度较大。

(三)土地资源浪费较严重,利用率低。

2009年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率为85.82%,未利用用地面积195496.45公顷。由于对土地问题认识不足和缺乏长期用地规划,疏于管理,土地多占少用利用率低。近郊4个乡,有些耕地由于建房修路切断了灌水渠道等原因而撂荒,成了未利用地。

(四)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少,用地结构不平衡。

当前城市用地结构仍不合理,工业用地偏高,公共设施和绿化的比例偏低。

五、结论

篇9

通过对碳资产的定位,文章归纳总结了碳资产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在碳资产评估中的适用性,阐述了实物期权法在碳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思路。根据碳资产评估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文章提出了碳资产评估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碳资产;评估方法;实物期权法;建议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逐渐增加,全球变暖问题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能源经济模式并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经济模式,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才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于受到环境承载力及国家减排任务的限制,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排污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其具有的价值也得到了市场的承认。碳资产是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兴起而产生,碳资产的价值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碳资产评估研究现状

碳资产可以理解为由过去交易行为或项目产生的、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用于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或减排量额度,是碳交易市场的客体,比如碳排放权、相关衍生产品等。碳资产评估是根据碳资产的相关标准,通过一定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包括碳排放权、碳金融衍生产品等碳资产进行的估值。在我国,碳资产交易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关于碳资产评估理论研究还不多见,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碳资产评估基本属于全新的领域。由于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市场并不活跃,所以有关碳资产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等问题的处理和运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碳排放权的定价问题上。碳排放权主要是通过政府无偿分配和碳交易取得,对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①,一种是认为碳排放权是某类特定的资产,如郑玲、周志方(2010)②,邹武平(2010)③,朱玫琳、耿泽涵(2011)④认为碳排放权基本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曾锴、王小波、陈程(2010)⑤认为碳排放权是对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一个代称,核证减排量符合持有的目的是为了出售这一基本特征,应当确认为存货;王艳、李亚培(2008)⑥认为企业取得碳排放权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具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点,应确认为金融资产。另一种观点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碳排放权分别确认为不同的资产,如王艳龙、孙启明(2010)⑦根据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不同目的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

我国关于碳排放权定价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运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进行,如张宗友(2007)⑧构建了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对碳排放权进行定价;陈晓红、王陟昀(2012)通过构建价格模型,研究欧洲排放交易体系中碳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并以此进行价格的估计⑨,由于我国尚未全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缺少相关的交易信息及数据,所以我国对于碳排放权交易运用期权定价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评估模型以及运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等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将碳排放权与无形资产进行对比分析之后,碳排放权符合无形资产的特征,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一是碳排放权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不具有实物形态。若企业取得碳排放权可以使其获得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需要,从而使企业获得相关的收益。如果企业拥有多余的碳排放权,还可以将此部分碳排放权进行转让,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二是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首要目的是进行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并且在不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拥有足够的排放权,企业则不能够生产足够数量的产品或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影响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三是碳排放权是一项非货币性的长期资产。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碳排放权的目的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调整产业结构,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这个方面来说,如果人类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碳排放权存在的意义就会消失,但这一过程尚需较长的时间,故碳排放权还将长期存在,属于一项长期资产。四是碳排放权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这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碳排放权是获得排放相应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如果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及能源结构,碳排放权的需求量减少,则其对于企业的价值就会很大程度上下降,故碳排放权就不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其次,碳排放权在碳交易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较大,进行碳交易所获得的收益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综上所述,可以借鉴及利用无形资产的计量及评估方法,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及评估问题进行探究分析。

二、碳资产评估的应用现状

(一)碳交易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过谈判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7年,日本京都通过了该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为《京都议定书》,在该议定书中引入了市场机制,这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指引了新的方向,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作一种稀缺的有价商品进行交易。碳交易是为了促进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所采取的一种市场手段,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和减排目标的约束之下,以市场交易为基础,是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一种经济手段。碳交易的主要特点是对各个排放单位下发排放配额,各个排放单位要在约束的排放目标下进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若排放单位的排放量低于配额,排放单位则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将碳排放权有偿转让给排放量超过配额的排放主体。由于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在碳排放量及减排成本等方面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根据情况灵活设置碳交易机制。目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分为两种类型⑩,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JI)是最主要的交易形式,是由发达国家的企业购买额外减排的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用购买的这部分减排量抵消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两者都是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的机制,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而联合履约(JI)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另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碳交易,碳排放配额由相关的政府部门下发,用来限定碳排放权持有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允许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若在该时期内,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下发的配额数量,则剩余的碳排放权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进行出售,而那些实际碳排放数量高于下发的配额数量的企业则需要购买相应的碳排放权。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湖北及广东开展碳交易的试点,从目前各试点省市的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碳交易市场的交易以政府主导的配额交易为主,企业间参与项目交易的程度较低,并且市场不够活跃,成交价格普遍偏低輯訛輥。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交易发展较为迅速,但存在碳交易成交价格低于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的情况。我国正在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碳交易项目,大力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并计划于2015年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二)碳会计StewartJones教授最早在2008年就提出碳会计这一概念,将碳交易及鉴证等会计问题称为碳会计輰訛輥。随着碳交易活动的不断发展,碳会计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根据现代会计的定义,并结合碳会计的特征,可以将碳会计定义为:以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货币、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披露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輱訛輥。可以将评估的技术和手段引入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处理中,将资产评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引入碳资产的会计计量等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可以为碳资产的会计处理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提高碳资产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碳会计的市场化。因此,应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结合另一种无形资产———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两者具有同质性。第一,二者所有权的拥有者具有一致性。国有土地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同样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容量资源也归国家所有。第二,二者的取得方式具有相似性。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行政划拨、出让等方式下发给土地使用者,而碳排放权也可以通过国家免费分配、出售等方式取得。第三,二者在享有的权利方面也具有相似性,土地使用者依法享有使用、处置和取得收益的权利,同样的碳排放权使用者也享有类似的权利,如可以将碳排放权出售从而获得收益。第四,二者都具有稀缺性,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国家限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是有限的;另外二者都是有期限的及它们的价值实现方式也是相似。经过分析认为,可以借鉴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计量处理方法来探究碳排放权的计量问题,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进行计量处理,公允价值就是资产评估与会计的连接点,公允价值的取得需要借助评估的技术方法,这就需要引进评估的技术和手段。对于通过免费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参照行政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以评估后的碳排放权价值计量,以公允价值来确定其入账价值。利用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来确定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对于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为保证碳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需要引入评估的技术手段,定期对碳排放权进行评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针对碳排放权这一种新型的无形资产,提出以公允价值原则为指导輲訛輥,引入评估的技术手段及方法,将资产评估服务于碳资产的会计处理,来探究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问题。

三、碳资产评估方法

(一)传统资产评估方法对碳资产评估的适用性分析1.市场法。该方法是利用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应用该方法过程中的评估资料来源于市场,且评估结果也可以接受市场的检验,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容易被交易双方所接受。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直接、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应用市场法要满足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需要有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二是参照物资产与被评估资产之间要具有可比性,且公开市场上要有足够多的可比资产及交易实例。故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可比的交易实例,但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并不活跃,成交价格普遍偏低,可选择的交易案例较少,且案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缺乏可比性。比如,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碳资产交易价格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就会存在交易价格偏低的情况,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企业来说碳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程度较小,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较晚,对环境尚未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温室气体环境容量资源较大輳訛輥,这些因素会使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碳资产交易价格偏低。在某些发达国家,市场法会在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市场尚不活跃,碳资产的交易数量和交易价格偏低,缺少足够的可比交易实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市场法在实务操作中应用较少。2.收益法。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进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以预期收益原则为基础,将被评估资产带来的预期收益以折现或资本化的方式来确定其价值。运用该方法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能够预测并以货币形式进行量化;二是资产所有者为获取未来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可以测算,并能够以货币形态进行量化;三是被评估资产获取未来收益的时间能够预测。采用收益法需要合理地预测碳资产所带来的预期收益,不仅包括碳资产进行交易所带来的收益,还应包括碳资产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科学合理地衡量碳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带来的的价值贡献是一个关键问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碳资产对价值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确定其对价值的贡献程度较为困难。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活跃,市场交易体系不完善,碳资产交易风险较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使得合理确定碳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及收益期限比较复杂。运用收益法对碳资产的价值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较为复杂困难。3.成本法。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根据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扣除各种损耗以确定其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成本法的运用需要满足三个基本前提:第一,该方法以持续使用假设为基本前提,要求被评估资产处在继续使用过程中或假定处于继续使用过程当中;第二,成本法要求必须具备可以利用的历史资料;第三,应用成本法还要求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应用成本法的关键是合理确定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及各种损耗,若要应用成本法来评估碳资产的价值,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判断碳资产的形成是否需要特定的投入,并且还要判断该投入能否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可靠的计量,以此来确定碳资产的重置成本,如果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应用成本法来确定碳资产的价值。但在实务操作中,由于碳资产的自身特点以及其重置成本及各项损耗的确定过程较为复杂,风险较大,故应用也较为困难。

(二)碳排放权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实物期权的概念最初是由StewartMyers(1977)在MIT时所提出的,实物期权是关于价值评估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思想方法。碳排放权给企业带来了一个实物期权,因为它给企业带来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选择某项具有潜在收益活动的权利。1.B—S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是由布莱克与斯克尔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碳排放权可以看作是无红利支付的实物期权,影响其价值的因素有标的资产价格、期权的执行价格、资产收益波动率,到期期限和无风险利率。碳排放权的标的资产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可以用处理单位碳排放量的平均成本来衡量;在理论上,碳排放权的执行价格应为单位碳排放的成本,由于碳排放权是以权利形式给企业的排污补偿,实际上,执行价格为零;碳排放权的到期期限是由相关政府部门来确定的;无风险利率一般则为相应期限的国债利率。2.二叉树定价模型。用二叉树定价模型可以计算碳排放权的价值,具体方法是利用无套利的思想,从第n期节点处的期权价值计算出倒数第二列节点的期权价值,依次类推直到计算出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价值輵訛輥。假定,对企业来说每份碳排放权配额都是无差异的,并且碳排放权作为期权来说,其执行价格为零。假定每一节点的上升概率为q。

(三)碳排放权定价的影子价格模型影子价格理论来源于线性规划问题的研究,是荷兰经济学家詹恩•丁伯根在20世纪30年代末首次提出来的。在当前倡导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碳排放权是一种稀缺资源,可以将碳排放权的影子价格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或企业在碳排放交易中对其最优利用前提下的价格估计輶訛輥。可以利用影子价格理论建立估价模型来确定碳排放权的价值。为了构建碳排放权的影子价格模型首先明确两条假设条件,即假设条件一:由于减排目标等因素的约束,确定当年地区碳排放总量为X,地区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企业一共有N家,各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为Xi(i=1,2,3…N);假设条件二:这N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单位生产规模的平均利润为,每年产值分别为Yi(i=1,2,3…N)。一般来说,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单位生产规模与化石燃料使用数量成正比,故可以假设其生产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成正比,设平均比例系数为r,排放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Qi=Yi×r。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是为了通过增加碳排放成本提高减排意识,减少碳排放。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碳交易的初始配置中,政府与企业的立场并不是相互矛盾的,政府是希望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注意减少碳排放。因此在构建模型时可以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和有偿配置下的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将碳排放权视为一种生产资料,将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条件来构建模型。该乘数即为单位碳排放权的影子价格,表示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下实现其最优利用的单位碳排放权估价。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碳排放权的初始价值与企业单位生产规模的平均利润(w軍)成正比,与企业单位产值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比例系数(r)成反比。运用影子价格模型确定碳排放权的价值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统计指标数据会有不同,故在实务操作中可以用相近指标数据进行替代。上述定价模型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适用于我国目前企业整体生产水平不高且碳排放量较大的现状。

四、碳资产评估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以及碳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碳资产评估业务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加,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碳资产将成为企业非常重视的一种新型资产,碳资产评估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碳资产评估既有一般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及企业价值评估的某些共性,但在评估对象范围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参数的确定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輷訛輥。目前我国处于碳市场及碳资产评估发展的初期,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碳资产评估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碳资产评估面临的挑战1.碳资产评估工作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我国资产评估工作发展较晚,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入改革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资产评估体系建设时间不长,碳资产评估才刚起步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上都还不成熟,基础薄弱,缺乏经验,2013年正式的《碳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初探》是国内关于碳资产评估的第一部著作。并且国内碳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较为匮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行业专家较少,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也难以适应中国碳市场快速发展的诸多新要求,缺乏系统的人才教育培训,人才建设的滞后性使中国碳资产评估等工作产生阻碍。2.我国缺乏成熟活跃的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制度有待完善。虽然我国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多数集中于CDM项目,对于其他类型碳资产的交易涉及较少。对交易试点地区的碳资产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所进行的交易规模较小,交易数量不大,交易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交易价格波动较大。而且相较于欧盟等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交易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交易制度还不完善,交易细则缺乏较为明确的规定,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意识不强,参与度低,市场不活跃,这会影响市场信息数据的选取、风险的判断等工作的进行,制约了碳资产评估工作的发展。3.有关碳资产评估的法律法规需要完善。我国在2002年批准《京都议定书》后便开始积极着手进行议定书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2004年,我国颁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在2005年通过该办法对CDM项目加以规制。但大都是关于CDM项目的相关规定,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且都属于规章层面。碳资产交易活动越来越广泛,碳交易市场也在不断发展,而我国对于交易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交易准则等问题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的引领,这势必会影响碳资产评估的正常发展。4.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欠缺。目前我国对碳资产会计信息的披露倾向于在三大财务报表中列示,即表内披露,然而碳资产自身具有的风险、不确定性及复杂性使得仅在表内披露是不充分的,不能将碳资产的取得方式、使用期限及计量属性等大量信息充分反映出来,这会使得在搜集碳资产评估工作所需要的相关信息难度较大,影响评估工作的正常进行。就保证碳资产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的角度来说,碳会计信息披露需要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表外披露制度,是对碳资产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不仅要包括传统会计报表所要求披露的碳资产的相关信息,还应该要包括其取得方式、使用期限等方面的信息,这样可以使得评估人员得到较为充分的信息,保证碳资产评估工作的进行。此外,应该充分发挥碳审计的监督作用,以保证碳资产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中国建立完善的碳资产评估体系还要面临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结构、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等问题的限制。要建立起较为有效的碳资产评估体系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漫长过程,既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总结发展,还要善于学习吸收国外经验。

篇10

关键词:“森林重庆” 碳排放权 相互影响

碳权交易源于上个世纪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这一概念,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它给予世界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费用上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费用的有效性分配。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作为世界最大的排放国,中国正在设法应对要求其控制排放量的全球压力。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提出“五个重庆”的建设,尤其是“森林重庆”的启动无疑张示着重庆已开始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

一、“森林重庆”相关政策的概述

(一)“五个重庆”的提出

重庆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传递的地域优势,肩负着保护三峡库区的环境,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等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国家非常重视重庆的发展。重庆市委市政府早于2008年7月20日便提出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的“五个重庆”的问题。自2008年至2009 年,重庆开始了“森林重庆”、“畅通重庆”、“健康重庆”、“平安重庆”和“宜居重庆”的全面建设。这“五个重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重庆未来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目标任务。

“森林重庆”的建设的精髓是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一方面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另外一方面也提升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一直是社会转型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很多城市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的高速增长。所以,“森林重庆”的建设显得尤为珍贵。

(二)“森林重庆”建设的现状

在森林重庆建设以来的3年时间里,完成的面积是1298万亩,占整个规划2200万亩的59%。并且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造林面积2060万亩。 从2008年开始,全市种植的各类苗木超过了12亿株,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初的30%提高到"十一五"末的37%。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全市的义务植树每年都以1亿株的速度增长,全市有2000万人次参与其中。

整个'十二五'期间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新增林地面积400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500万亩。将让全市的林地达到65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面积达到45%,蓄积量要新增500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在2012年基本上完成森林工程规划2200万亩的任务,到时候就会建成森林城市。等到2015年的时候,基本建成森林重庆,那时候的重庆,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森林城市。“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这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未来五年绿色中国将要实现的目标,率先出发的重庆,以丰硕的成果迎来新的开篇。

二、碳排放权的理论发展

(一)国际碳排放权问题的发展及现状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里程碑之一,它标志着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商讨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

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世界各国纷纷提出自己的减排承诺,在一系列数字的背后, 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碳排放问题。以欧盟为例,从2011年3月开始,全球有航班飞至欧盟的航空公司都必须向其提交监测报告,以换取免费的碳排放配额。从2012年1月1日起,欧盟将对进出欧盟以及在欧盟内部航线飞行的航空公司规定二氧化碳排放限额,所有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降的航班全程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将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二)中国碳排放权问题的发展及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暂时不用承担强制碳减排义务,但从中央政府的政策到各地方政府积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所不难看出,碳交易在中国已渐行渐近。

为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推进绿色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我国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个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个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出了一系列通知,要求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区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

三、“森林重庆”对碳排放权问题的意义影响

因为整个国家对于的碳交易方法仍在酝酿中,所以各地区间在开展碳交易活动时会受限于各地经济结构模式、交易规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因而背离了碳交易活动统一化的初衷。

“森林重庆”工程的开幕以及作为西部率先启动排污权交易的试点,重庆组建了全市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排放交易的范围、基准价格、交易中需求方和转让方的操作规则等。这一些列政策的实施是否可行有效,“森林重庆”的实施所反映出来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问题的分歧能否作为共识。无疑,研究总结“森林重庆”的建设问题对完善发展碳排放权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观察总结“森林重庆”建设的相关问题为统一重庆碳交易提供了发现问题的试验田。2010年,重庆在西部率先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并首批成功交易了87吨化学需氧量和1189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随后,重庆组建了全市排污权交易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把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作为环保系统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这对于重庆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减少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在“森林重庆”试验田中解决问题,为促进建设重庆碳交易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目前国内主要的三家环境交易所已羽翼渐丰,各有所长,而今,他们要的是国家碳市场机制设计的明朗政策。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被看作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的作用。“森林重庆”这一政策的推动发展,无异于为构建重庆碳排放交易所提供了前期准备。通过对“森林重庆”的研究,总结宝贵经验、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对西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碳排放权对建设“森林重庆”的意义影响

碳排放权为建设“森林重庆”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对碳排放权交易理论的实践可看作是长久践行和发展“森林重庆”的策略之一。建设好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不仅惠及整个长江流域,也为上游下游的共同发展保驾护航。通过研究碳排放权问题来促进森林重庆的建设工作,探索“森林重庆”碳补偿机制,可以使东部下游省市支持重庆上游环境治理工作,从而更加长久的建设好“森林重庆”,实现东西部双方的互利共赢!

一方面,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碳排放权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受到重视。大量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零排放能源,大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便成为其中的核心。“五个重庆”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发展好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完成“五个重庆”的建设。

另一方面,作为长江上游的重庆,建设维护好上游的生态环境,将惠及整个长江流域,让东部受惠省市支援重庆生态文明建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由东部下游地区通过碳交易机制为重庆上游的“森林重庆”建设进行碳补偿,这样不仅为“森林重庆”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续资金,更为碳交易机制跨省结算提供了有利的尝试。以重庆为核心,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环境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华艳.中国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争夺排放权[J]

[2]华艳.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升级在即.盲目建设存隐患[J].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3]韩宇光.中国碳排放权融资方式现状及探讨[J].经济论坛

[4]张梅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