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对环境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树造林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植树造林;意义;必要性;造林方法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决定林业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就是森林资源。因此,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植树造林的必要性
随着木材经济的愈加显现,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日益加剧,森林资源的缺少,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积极转变森林植被的经营理念,促进林业产业的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植树造林降低城市噪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对于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居民来说,影响他们生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噪音。目前,各种噪音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危害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将其解决。而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基本措施可以利用植树造林。一般情况下,没有超过五十分贝的噪音对人体是不会造成影响的,而噪音的大小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之后就会对人体产生必要的影响,如果噪音的大小持续超过了九十分贝,那么人类是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而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噪音普遍都超过了七十分贝,严重危害到了人体的身体健康,而在进行大范围的植树造林之后,城市的噪音会被树木隔绝或者吸收,从而达到了净化噪音的目的。
1.2 植树造林可以维护生态平衡
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很多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了严重压力,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噪音、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等对人们的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要想缓解这些危害,植树造林是重要途径,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塘,释放人体所需的氧气,能减少空气污染净化了空气,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暴雨冲刷地表有很好的保护功能,能减轻某些自然灾害,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宝贵资源,所以植树造林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意义非凡。
2 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实施植树造林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植树造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树造林有多重方法,主要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等,不同方法的优势不同,使用树种和地区也不尽相同。
2.1 播种造林法
又称为直播造林法,是指将树种直接播种在土壤中进行造林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种子较大、发芽较容易和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核桃、油桐、山杏等。播种造林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红松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较轻,对于边远山区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穴状、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危害极为重要。
2.2 植苗造林法
又称为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进行栽植造林的方法,适用范围较广。该种造林方法造出的林木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受树种和土地条件限制较少,生长较为稳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但是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植树造林时,必须先进行育苗,而且苗木的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遭挤压变形和失水。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剪修直到定植全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苗木水分平衡的维持,不能使苗木失水过多。
2.3 分殖造林法
这种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树木的枝干等营养器官作为造林的材料进行直接造林的一种方法。这种造林法能够有效的节省育苗的时间和各种人工费用,而且这种造林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切实提高人工操作的效率。分殖造林法与移栽造林法一样都有着较高的成活率,但是两者不同的是,分殖造林法在母体上能够很好的保持母本的各种优良性状。但是采用这种造林方对造林地的选择上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分支材料的来源收到了母树数量和质量以及分布地区的限制,同时,这种方法对树种的要求也较高,要求分殖的出芽率要高,树种的来源要广泛,一般情况下采用这种造林法比较合适的树种有杨树、柳树等能够进行营养生殖的树种。
2.4 插条造林方法
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插在造林地区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多用于春秋两季,插穗造林一般都是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采集随时造林。如果造林地土地较为干旱,可以使用细土进行覆盖;另外也可以在干旱地区采用垄作栽培,并在垄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该方法首先应当整地、起垄然后再进行垄间灌溉。然后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整个垄面,并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插条栽植,以后以细土盖住薄膜上存在的插孔。在插条生长出叶子后,就可将薄膜撤去;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以石蜡封住插条切口,即是在插条蜡封,这样可以防止水分流失。
3 植树造林技术的注意事项
植树造林的目的是恢复并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保障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获得更多、更好的林木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需珍惜造林资源,充分利用种子资源特别是苗木资源,尽量保障苗木的存活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注意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选择适合造林目的和市场需求的树种,选择易繁殖、易栽培的树种,并根据所选树种的特性进行合理种植或栽植。苗木栽植造林时,需注意对栽植时间和起苗时间的掌握,苗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保水和避免损伤。苗木定植时,需精细设计、科学栽植,做好稳固、促进水分吸收等工作。此外,植树造林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对植树造林成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但要做好浇水培土等工作,还要适量施肥,避免病虫害和动物侵害,以为苗木的健壮生长提供有效保障。
结束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生态保护的需求还是新社会发展的需求都使得林业更新和生产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原有的自然林早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人工植树造林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尹雪蔚,汤健.关于植树造林技术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2(4):30~31.
[2]谭海.浅谈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篇2
关键词 植树造林;林业发展;意义;森林;方法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它们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实现人类进步的重要奠基。但是,我国的林业保护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加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许多林业工作者将重点转移到植树造林之上。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对于子孙后代来讲是一件极为有意的事情。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植树造林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因此,笔者选择植树造林的意义与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意义的。
一、植树造林的意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是两个不冲突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对植树造林的意义进行分析:
1.有利于抵制沙尘与水土流失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沙尘天气出现。风沙的到来,对其所到区域的环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田园会被风沙所掩埋,城市的容貌受到不良影响。要加强对风沙的抵制,大大降低风沙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要加强防护林的建造。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加强防护林的种植,可以大大减小风速,使树木的根系更加牢固,也可以使得树木的枝干更好的成长。这地于防治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林业部门的相关调查与统计,每平方公顷的林地,可以储水3000立方米,而每1000平方公顷的森林可以有效蓄水600万立方米,而建立同样蓄水量的水库需要1000万元的资金。
2.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与温度的增加
树木对于空气的净化作用人人皆知,但是其净化能力的高低则是人们很难细化的。根据林业部门的相关调查,每一株树苗在一年之内可以对一辆汽车行驶16仅是的不良尾气进行吸收与转化。而一些其它的特殊树种可以起到更好的空气净化效果。比如说柳杉,每平方公顷的柳杉可以有效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如果城市中的空气较好,那么树木则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与转化。另外,每一株的成年树种,每天可以赂空气中蒸发400kg的水分,这对于城市空气温度的改善是极为有利的。
3.有利于噪音的减小
噪音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大众的一大生活困扰,加强植树造林,可以很好地隔绝噪音。一般来讲,三十米宽的隔音带可以大大减少噪音对于社会大众生活的影响。在噪音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绿化带与隔音带的种植是提高当地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4.有利于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受到生存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无论是植物物种,还是动物物种,都与其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近些年来,许多珍惜物种因为生态环境的变化而灭绝。如果森林消失,地球上会少450万种生物类别。加强植树造林,可以为许多物种提供生存的家园。加强森林的覆盖率可以为物种的生存与繁殖提供更好的大气环境,使其舒适地成长与生存,实现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
二、植树造林的方法分析
植树造林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以及限制。下面,我们就来对植树造林的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
1.直播造林方法
所谓的直播造林方法,也就是播种造林方法。将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当中,直播造林方法最为简单,同时也杜绝了育苗与移植等复杂环节。直播造林法适合进行大面积的造林工作。但是,进行直播造林的要求较高,播种的种子颗粒要大,且具有较好的发芽率与成活率,这些种子的种源要充足,比如说油桐与栎类树木可以进行直播。另外,直播造林的方法对于水源的要求较高,需求土壤的水分充足。且林地的自然灾害或者病虫害发生机率较小,一般在人烟稀少的地区适合进行直播造林。在进行播种之前,要对树种进行有效的消毒与浸泡等处理,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
2.栽植造林方法
所谓的栽植造林法,也称为植苗造林法,就是将已经培育好且发育较好的树苗移植到造林地当中。栽植造林方法是当今植树造林工作当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主要因为其具有几点优势。一是利用栽植造林方法,可以节约树种的用量,对种子进行高效使用。二是栽植的树苗对于自然环境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强,有较高的树种成活率。三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树处对于造林地的条件要求较低。但是,在利用栽植造林方法之时,在进行树苗的移植之时,要注意树苗的安全,特别是树苗根系的安全。在进行树苗的运输之时,坚决不能让树苗的根系出现损伤等不良现象。另外,要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一定要在最大限度中减少树苗的运输时间。
3.分殖造林方法
所谓的分殖造林方法,就是利用树种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分殖造林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育苗的时间以及资金,并且分殖造林法的具体操作较为简单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分殖造林法可以从母体之上选择具有优势的性状进行造林,使造林的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分殖造林方法的使用会受到区域的限制,主要是其所用的营养器官需要从母体当中取得。分殖造林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树种类型有所限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以及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加强植树造林的力度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期待。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了植树造林工作的意义,加强全民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林业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笔者从植树造林的意义出发,对几点植树造林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希望以此来提高林业部门以及社会大众对于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投入到植树造林的工作当中去,提高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度。
参考文献
[1]张春英.造林工程实施办法分析[J].民营科技.2008(11)
[2]李亚军.浅谈保护天然林资源必须抓好几项工作[J].民营科技.2008(09)
[3]昆仑.植树造林怎能替代天然林[J].防灾博览.2011(01)
篇3
[关键词]植树造林 常用方法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91-01
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社会需求的更新背景下,我国林业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植树造林作为一项森林更新和新造的生产活动,是目前森林产业中培育森林的一个重要基本环节。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使林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有效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中主要的林木来源,造林绿化工作更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建设任务。进行小面积植树或大面积造林可以有效保持水土并调节气温,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实施植树造林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植树造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有效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植树造林的整体规划,同时掌握技术中的几个要点,从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并使幼苗健壮生长。
一、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植树造林有多重方法,主要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等,不同方法的优势不同,使用树种和地区也不尽相同。
1.播种造林法
又称为直播造林法,是指将树种直接播种在土壤中进行造林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种子较大、发芽较容易和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核桃、油桐、山杏等。该种方法虽然省去了育苗工序,但造林土地条件要求较为严格,而且幼林管理工作要求也更高,主要适合于土壤水分充足及自然灾害较轻的人烟稀少地区使用。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植树造林时,应对树种进行严格的播种前处理,如消毒、浸种、催芽等,确保春播、早出芽,做好鸟兽危害管理工作。
2.植苗造林法
又称为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进行栽植造林的方法,适用范围较广。该种造林方法造出的林木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受树种和土地条件限制较少,生长较为稳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但是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植树造林时,必须先进行育苗,而且苗木的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遭挤压变形和失水。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剪修直到定植全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苗木水分平衡的维持,不能使苗木失水过多。
3.分殖造林法
是指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树枝、树干、树根等级竹子的地下茎进行植树造林的方法,不仅技术简单、容易操作、成活率高,而且能够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生长期快且适应能力强。但是这一方法受母树数量和分布状况的影响较大,主要适用于杨树、松树、柳树和竹类等通过营养繁殖的树种。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植树造林还可以采用插条、插根和分蘖等方法进行。
二、植树造林常规程序
1.造林地准备
在植树造林前,需做好所选造林地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提供造林场地。造林地准备主要包括清理和耕整两部分:进行清理工作时,需将地上的灌木、杂草及倒木、伐根、枝丫等全面清除,可采用火烧、割除和化学药剂等方式进行清理。造林地进行清理后还需根据造林需求对土地进行耕整,耕整方式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指耕整造林地的全部土壤,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带状耕整是指对造林地进行长条状耕整,在山地上主要有反坡梯田、水平阶、撩壕等方式,在平坦土地上主要有高垄、犁沟、带状等方式。块状整地是指对造林地进行块状耕整,在山地上主要有鱼鳞坑、穴状、块状等方式,在平坦土地上主要有高台、坑状、块状等方式。
2.树种的选择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与造林地条件相适应的造林树种,是有效达到造林目的的决定性因素。直播造林时,所选用的树种种子应能在造林地发芽破土并健壮生长;苗木造林时,所选苗木要有当地优良树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苗木栽植后能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能。此外,造林所选树种还应适应当地林业市场的供应需求。
3.林材料的处理
选用播种造林法进行植树造林时,种子在播种前要做好前期处理工作,如消毒、浸种、拌种、催芽等,以加快种子的萌发速度,保证出苗整齐并预防病虫害。选用植苗造林法时,需提前进行育苗,并在栽植前做好苗木维护工作,不要使根系受到损伤和失水。
4.造林
做好前期准备和处理工作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开展种植或栽植工作,注意距离和深度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三、植树造林技术的注意事项
植树造林的目的是恢复并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保障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获得更多、更好的林木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需珍惜造林资源,充分利用种子资源特别是苗木资源,尽量保障苗木的存活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注意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选择适合造林目的和市场需求的树种,选择易繁殖、易栽培的树种,并根据所选树种的特性进行合理种植或栽植。苗木栽植造林时,需注意对栽植时间和起苗时间的掌握,苗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保水和避免损伤。苗木定植时,需精细设计、科学栽植,做好稳固、促进水分吸收等工作。此外,植树造林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对植树造林成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但要做好浇水培土等工作,还要适量施肥,避免病虫害和动物侵害,以为苗木的健壮生长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尹雪蔚,汤健,关于植树造林技术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2(4):30~31.
篇4
关键词:植树造林方法;重要作用;分析
植树造林是改变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植树造林工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了解一些植树造林必要性以及方法。
1植树造林的必要性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改变空气质量。植树造林可以扩大森林的面积,这就意味着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会被森林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是一个天然的氧气工厂,同时因为森林吸收了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对于大气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气中的污染物。这在根本上调控了空气污染,是保护空气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的最佳途径。其次,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业的噪音污染,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大量的噪音,各种各样的噪音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而植树造林不但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人们的污染,在城市范围内采用灌木和花草相结合的绿化带,可以形成有效的消声区域。最后,植树造林可以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土壤的蓄水能力,控制土壤的水土流失现象,防风固沙,有效地治理沙化耕地的情况,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可以在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的现象,会保护地层表面,缓解风雨侵蚀的程度,树木的枯枝枯叶可以有效地减缓雨水下流的速度,雨水经过地层表面的草根、树皮以及落叶缓慢地进入地下,树木则可以通过树根来吸收渗入土壤中的多余水分。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形成。可降低风速80%左右,在树林之间种植草,可以有效减少砂砾的产生。另外,树木还具有调节气温的功能,也可以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微粒,例如烟尘中存在的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质,降低空气中的尘埃比例,有些树木还可以起到消菌杀毒的作用,例如松、樟、榆等树木分泌的杀菌素可以有效消灭结核杆菌、自喉杆菌等病菌。
2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2.1播种法
播种造林的方法就是将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到土壤中。播种法可以形成分布自然和均匀的根系,树木幼苗的生长过程比较固定,非常适合造林目标地区的气候和地区土壤条件,只要通过机械或者飞机广泛撒种就可,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播种方法非常适合地广人稀、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我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撒播、块播以及条播等多种方法。
2.2栽植造林的方法
所谓的栽植造林法就是利用育苗技术,把根系完好的幼苗当作造林的主体材料进行种植的方法。我们应采取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幼苗进行培育,这种幼苗的防害和防病能力都较强,幼苗在育苗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选苗过程,在苗圃起苗中也十分小心仔细,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幼苗的完整和健康。种植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培育管理,预防后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栽植造林的方法比较适合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干旱地区,做好栽植造林可以有效预防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2.3分植造林法
分植造林法是根据有的树木可以利用自身的根、干、枝以及其他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特点进行造林的种植。这种种植方法具有节省整体预算和经费、缩短育苗时间的特点。这种方法因为幼苗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母体的优良特性,所以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成长快、成活率高等直观的特点,但是这种造林方法对于地区的整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例如对地区的地形、土壤环境以及水分含量都有着很大的要求。
2.4插条造林方法
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插在造林地区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多用于春秋两季,插穗造林一般都是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采集随时造林。插穗的规格一般都要控制长度在30~70cm,最好在地区进行全面整体的造林,造林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整地,让土壤质地疏松,便于进行插条,也会提高整体的造林率。
篇5
关键词:秋季;植树造林;技术特点
秋冬季造林与春季造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造林成活率高。这一时期,气温低,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土壤墒情好,苗木本身水分充足,营养充分,移栽的过程中不易失水,能保持较多水分,成活率高。二是苗木可选性强。可在苗木生长季节充分观察苗木的长势,选择养分充足、生长健壮且充分木质化的优质苗木。三是秋冬季造林可避开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有利于苗木健壮生长。秋冬季植树,气候凉爽,害虫大多开始收敛结茧进入冬眠,各种病虫害发生率较低,是苗木成活生长的大好时机,到翌年初夏病虫高发季节,苗木已具备了一定的抵御能力。
1 秋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条件
1.1 气候环境比较适宜
秋季进行植树造林能够有效的避开夏季的高温和春季的干旱情况,并且这个时节的气温没有那么高,树苗种植过程中自身的蒸发量不是很多。再加上秋季雨水比较充沛,土壤和空气中的湿度一般都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的满足新栽苗木对水分多的需求。同时,在秋末冬初开展植树造林,由于环境温度比较低,地温比较高,这样就有利于新栽苗木根系伤口的恢复和根系的生长,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而如果在春季进行造林,正是多数苗木萌发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十分的大,尤其是对水分的需求十分的高,而在移栽过程中由于苗木的根部受到伤害,新根还没有生长出来,在一定时期内会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不足,苗木体内原有的储存养分又会因为发芽展叶而导致营养成分流失过大,这就很难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而在秋季进行植树造林恰巧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能够减少或者缩短春季植树造林过程中的缓苗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1.2 秋季植树造林劳动力比较充足
在秋季进行植树造林,可以避开春季的农忙世界,有利于开展各种劳动组织,同时也有利于苗木的组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快造林的速度和造林的范围,提高造林的效率和造林的质量。而在春季进行人工造林,由于劳动力要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很多植树造林活动的时间就显得比价仓促,导致了造林的时间紧,进度快,任务重等,在开展植树造林过程中由于抢时间、抢进度、抢购苗等现象的存在,造林过程中很多细节做不到位,最终影响到造林的效果和造林的质量。而在秋季季节开展植树造林,由于雨水比较充沛,土壤湿度较大,墒情比较好,整地的效率也会提高,在降低造林成本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施工的难度同时,在秋季进行植树造林,对时间的要求不是那么的严格,因此可以精心的进行组织,精细的开展作业,可以一边整地一边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 秋季造林的技术要点
2.1 选择合适的树种开展植树造林
在秋季进行植树造林过程中,多会采用截干或者埋枝的栽培技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合秋季进行植树造林的。通常情况下,那些萌发能力较强,树种来源比较广泛以及适应强的树种都可以在秋季进行植树造林,例如,杨树、柳树、刺槐、椿树等树种,此外,在秋季进行造林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选择那些抗寒性能比较好的树种进行造林,避免在冬季被冻伤或者冻死。
2.2 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
在秋季进行造林过程中,应该选择树木的叶子开始落叶或者进入休眠期之前进行移栽,这个时期内树木地上的部分已经停止了营养生长,其营养流回根系,但是这个时期根系还在生长,移栽之后,根系的创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长,这样有利于提高造林的成活率。选择的时间一定要合适,过早的进行移栽会因为树木上部的代谢还没有停止,容易出现树木缺水的现象,影响树木的成活率,而移栽时间选择的过晚,就会因为地表温度较低,出现比较严重的冻害现象,对苗木的根系造成损伤,不利于创伤的恢复,影响成活率。我地最佳造林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
2.3 秋季造林技术
2.3.1 整地
在进行秋季造林过程中,首先应该对造林的区域进行全面的整地,除去林地内的杂草和灌木丛,深挖坑,从而达到蓄水和保墒的目的。
2.3.2 起苗
秋季植树造林起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苗木的根系完成,要尽可能的保证其根本带有较多的土壤,如果没有带土壤的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包装,同时还应该注意截干技术的应用。在进行苗木在栽干过程中,应该将树苗顶部的树冠部分去除,以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截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截干的高度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如果造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城市进行绿化,那么截干的高度适当可以高一些,如果是荒山造林那么截干的高度就应该低一些。另一个是根据树苗的特性,有些树种的干型比较弱,因此,截干的位置较低可能会导致树冠过低的接近地面,影响了生产和人的活动。在截干之后,为了防止伤口水分流失,截干之后应该在其表面涂抹相应的保护膜。同时在秋季造林过程中还应该防止根系过度的在表面暴露,以免失水过多。
2.3.3 栽植
按照苗木额规格和确定的植穴的大小进行栽植,一般情况下,栽植穴的长宽高维持在80~100ccm左右比较适合,栽植的深度以超过图痕2~5cm比较适合。总的栽植要求是根系伸展,苗扶正,从起苗到栽植过程应该尽量缩短时间,防止苗木失水过多。
2.3.4 管理
秋季对植树造林的管理要求比较高,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苗木的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保护,防止伤口出现冻坏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秋季树苗移栽之后要全面的进行一次灌溉,提高新移栽树苗的成活率。
结束语
在我国北方地区,进入春季以后就会大范围的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降雨比较少,导致了造林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对于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在秋季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有着现实的意义。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秋季进行植树造林能够获得较好的造林效果。秋季雨水比较充沛,土壤中的湿度较大,气候环境比较适宜,蒸发量小,对新栽的苗木影响较小。因此,在秋季适度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对加快我国林区覆盖面积,提高造林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谷海霞.浅议火烧迹地人工植苗造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2).
篇6
关键词:植树造林;生态规律;生态工程;林带结构;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森林不但是自然界组成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建设应该依照现代林业思想进行,充分遵循生态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植树造林方式培育与保护森林,进而壮大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植树造林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具有基础产业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能够提供3大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的林业发展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正在向现代林业的方向积极发展。但是林业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如生产周期长、投入次数多、资金周转慢、资源破坏容易而恢复难等。这也让植树造林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该项工作必须投入更大的资源。我国的植树造林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部分问题,如植树造林过程中未遵循生态规律等。植树造林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生态工程,其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生态规律的指导。
1 遵循生态学规律,明确植树造林目的
森林提供的功能有很多,其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但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还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植树造林最常见的几种功能: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净化空气,有助于空气湿度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区域气候环境;隔减噪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人类提供各类林副产品,如水果、食用菌类、药材等;抵抗自然灾害,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农业保产增产提供保障;为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境,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自然物种多样性的保障。
以森林功用进行分类,常分为以下5类:防护林,提供防护作用;经济林,提供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和食用油料等;用材林,提供木材;薪炭林,提供燃料;特种用途林,满足国防、科学研究等特殊需求的林地。如果按照人类对于森林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3类,即人工林、次生林和原始林,其中与植树造林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人工林,其次为次生林。这些森林类型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原理,因此在营造不同类型的林地应该按照一定的生态学规律。
以水源涵养林为例。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地表径流的分布情况与特点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营造水源涵养林时要根据具体的生态条件,选择合适的林钟,配置符合生态学规律的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林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形成具有深厚而松软死地被物层的乔灌木混交林,这就对树种的选择提出了以下要求:具有浓密的树冠,提供多而易分解的落叶以改良土壤,适宜树种有沙棘、刺槐和紫穗槐等;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从而快速郁闭以减少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刷;根系分布深而发达,在土壤改良上有一定优势;能够适应特殊生境,在干旱贫瘠的坡地上选择合欢、樟子松、马尾松、沙棘和胡枝子较为合适,而在容易被雨水浸泡的洼地则应该选择柳树和柽柳等耐水树种。
2 林带结构与其功能发挥的关系
植树造林所采用的模式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功效,其功效的能够发挥以及发挥是否正常,需要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进行详尽的研究与规划。每一种森林类型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特征,每一块林地也都有自己的林带结构,这些特征结构的不同就能够带来不同的高能。
以农田防护林为例。为了避免雪灾、风沙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有计划的建造各种类型的农田防护林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农田防护林需要建立起一种小范围内的气候条件,避免大环境波动带来的农业危害。小环境的形成就与林带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主要涉及林带内部的树木枝叶所形成的透光孔隙、密度等的不同与分布,这些要受林带成层性和均一性的影响,与树种组成、林带宽度、林层、密度、断面性状等直接相关。紧密结构林带能够提供静风区,从而为果园、民居、牲畜等提供保护;通风结构林带,其宽度较小且没有或稀有灌木,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该种林带结构能够使得积雪在农田的分布较为均匀;稀疏结构林带,由主要乔木与灌木树种组成,其林带纵断面均匀透风避光,往往为农田防护林带的最佳结构,同时也适用于风沙严重的地区进行农田防护。
3 植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效应
3.1 重视植树造林所引发的土壤性质改变
植树造林所形成的林地会出现枯枝败叶的分解和根系的死亡,这就会起到增加土壤有机物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同时,林地能够有效提升周围土壤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酶活性也有大幅升高。林地具有生物排水的作用,影响到土壤中潜水埋深。通过一定强度的蒸发作用,能够降低潜水位,对于土壤脱盐是有积极作用的。
3.2 植树造林会影响农业生产
植树造林在总体上是有很大好处的,其能够降低风害对农作物和果树的机械损伤,通过蒸发作用营造良好的区域气候等,这些都能有效提升农作物和果树的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过,不合理的植树造林会干扰到正常的农业生产,引发减产的发生,即林带胁地。在部分地区,杨柳林地能够通过根系吸水与树冠遮阴引发胁地。因此在植树造林中,尤其是在农田防护林的构造中应该充分重视以下几点:林带配置遵循“胁西不胁东,胁北不胁南”原则;林带宽度要合理,间距要适当;阻止树木根系进入田地,配置断根沟;在东北地区宜选择侧向根系不发达的深根系树种,如樟子松、落叶松等;造林密度要适中。
参考文献
篇7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开荒种树氛围的浓厚,以建设生态绿化为目标,以生态提质、产量提速、管理提档为落脚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突出我村绿化成绩,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绿化面积,全力打造绿色村屯,从2009年到现在,切村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全体党员按照市县乡绿化工作和相关植树造林文件要求, 认真谋划,精心安排:在西北坡荒山植树造林,齐心协力、鼓足干劲、积极认领各自树苗,以创建绿色村庄、营造清新空气、预防沙尘暴为目标,以提高切村环境质量为抓手,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美化工程,在西北坡荒山种下各类树木共一万颗、共历时10年成功建起了上千亩的党员活动林。
截止到今年,荒山绿化覆盖率达到95%,预计占地面积1700亩,其中绿化面积1650亩,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0%。截止到2019年,全村共投入绿化资金22万元,在荒山上种植了杨树、松树、桃树、柏树等树种,成活率达到98%以上。活动共出动人工50人,用时10天,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经过三年的观察,党员活动林里面栽种的树木基本达到了栽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目标,全面提高了切村的植被覆盖率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09年乡党委、 政府召开全乡植树造林工作动员大会,会议下达了植树造林工作任务,对植树造林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同时,乡政府成立造林绿化工作领导小组。乡干部分工明确,包片到村。在乡包村干部的指导下,切村制定了植树造林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村造林绿化领导组织,强化领导,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为保证活动扎实有效,在环境保护和绿化植树造林工作上,我切村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科学可行,操作性较强的一系列林业管理办法,要求:1、由村委会领导统一行动,每年定期开展以“改造荒山,植树造林”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全面加强切村绿化工作。2、全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3、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要积极组织志愿者、民兵参加荒地绿化活动。4、认真规划集中造林地、重点造林地带,确保植树地任务完成。5、为加强林木管护,防治林木病虫害,每年春季秋季印发管理技术资料,指导做好林木管护工作。
行动上在西北坡荒山植树造林的日子里,切村村委会积极动员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扎实开展造林绿化,迅速掀起我村开荒造林的新。乡包村领导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天都亲临植树会战现场,身先士卒,扯绳划线,立苗培土。干活上与村民一视同仁,由包村领导的亲自指挥,在树地里,每棵树的行与行之间,棵与棵之间达到了行平竖直,怎么看都是一条线。领导率先垂范,村两委分工包片,各负其责。
同时为扩大义务植树的影响,拓展义务植树的多种实现形式,重点是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新农村建设规划,努力打造“绿色村”,发挥植树造林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全村树立起维护生态安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的观念,为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奠定良好基础:我村将4月中旬定为“造林绿化突击月”。
切村村委会采取全体党员认领义务植树和后期管理任务分解的办法,由各党员包片,将绿化区划分为8片,将每3位党员划分为一个小组,一组一区,全面负责植树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同时为提高移植大树的成活率,切村绿化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全体党员要给自己负责的大树做上三角支架,提高大树的稳定性,以防止“树大招风”,动摇根系,并定期督促浇水,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乡强基办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对每年各片、各组的绿化任务进行验收,既强化了全体党员的责任意识,又提高了绿化质量。
同时为发动广大村干部与无职党员强化绿化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绿化建设成果在绿化过程中,切村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绿化管理工作,对荒山树木定期打头、剪枝、施肥、除草,并在不同时期给树木进行修剪, 粉刷,喷药、除虫,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有效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在宣传方面,大力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相关宣传。驻村工作队与乡强基办联合定期开设专题活动,大力宣传公民义务植树的法定性、义务性、公益性和长期性,宣传植树造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在全村农牧民中树立了“绿我家园,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了全村百姓义务植树和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爱林护林的法制感和自觉性,提高了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在绿化监督方面,由切村监督委员专职负责对“党员活动林”的栽植质量进行抽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了确保绿色通道造林成活率,村委会从基础工作抓起,制定了严格的种植标准、苗木质量标准,严把苗木泡水关和栽植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年间,切村村两委班子与历届驻村工作队,站在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造林绿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绿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大事抓紧、抓好并抓出了成效。靠自己的双手在村造出一片绿地,用绿色来改善切村的生态环境,为提高农场林业管理水平和绿化美化家园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切村村委会将会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造林绿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并在全村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发展现代绿色,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打好生态牌、绿色牌、环境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自身独特的优势,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把造林绿化工作搞好,为我村的乡村振兴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篇8
摘 要:森林资源是我国较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它不仅能够起到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森林资源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使生态建设得以平衡发展。尤其是在山区,森林的重要性地位也就更加凸显,这是因为山区由于其本身的地理条件,导致生态建设难度较大,促进生态的平衡健康发展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对山区的造林地进行清理,运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造林地;清理整地;植树造林方法
人们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生活、生产,都与大自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一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就会呈现出一定矛盾,不仅人类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就是物种会濒临灭绝,最终人类也就难以存活,而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优化管理也就成为来了生态保护及建设工作中的关键点,因此植树造林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而后提出了清理整地及植树造林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及借鉴。
一、植树造林对保护林地资源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一旦森林总量减少,则对生态系统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从我国当前形势来看,虽然资源种类及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却较多,这就难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均占有量难以达到正常标准,这就使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频繁发生,这不仅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滞后性影响,更会破坏人们原有的生存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乃至经济发展都会产生较大威胁,因此植树造林工作应当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清理整地及植树造林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起来。
目前,我国的林业事业在经过科学探索及优化创新后,已经收到了一定成效,人工造林面积已经上升到世界首位,而森林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就此骄傲,还应当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目前的林业建设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植树造林中树木并不能大量存活,在重复造林中经常会出现难以成林的现象,这就会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受到不良影响,这对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在我国部分地区,林业资源的占有量相当庞大,不仅林业用地面积比较多,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因此而成为我国重点林业地区,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不难发现,林业资源是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最基本的保障。
二、造林地清理
1.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C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整地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三、植树造林
1.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采用播种造林法播种的种子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措施:消毒、拌种、浸种、催芽。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条件:劳力缺乏、 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后要覆土镇压。
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 1 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适用条件:已有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迹地引入针叶树种,沙地造林。
2.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实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 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植树造林;造林质量;综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46-01
一、加大执法力度
在进行植树造林过程中很有必要实行依法造林制度。在开展任何的造林工作过程中需要我们坚决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对林业生产和资源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管理好林业的法规和立法的配套工作。在造林过程中,坚持林地中的总量控制,在征用林地过程中,一定要经过当地的林业部门进行全面的审核,对于没有经过允许而存在的滥砍滥伐的现象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严格处理,对破坏森林资源的任何不法行为都要及时阻止,并严格执行持证运输木材,凭证采伐木材的限额制度。
二、良种壮苗的培育
(一)苗圃的建设
对于育苗苗圃的建设应该加强建设的措施,同时还应该对苗圃的技术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在进行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培育优质的壮苗,缺少高质量的苗圃是不行的。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苗圃的建设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根据相应的技术规程和相关流程让经营模式能够尽快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最终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育苗苗圃。在进行育苗过程中,要根据育苗的要求开展常规的播种、整地和催芽工作,此外,在进行育种过程中还应该根据栽培技术的水平以及水肥条件和育苗的年限以及质量合理的确定播种量的大小。
(二)提升良种的使用率和供种率
首先,种子园的建设。要想建立优质的种子园,就需要优质的种子和插条作为基础保障,保证林木种子的优良遗传特性。而种子园是保证良种的基本生产基地,利用种子园能够切实提高造林、育苗的质量,能够显著提升造林的质量。种子园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经营管理方面全面的进行重视,在建设过程中要对病虫害、杂草以及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重视。同时还要根据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及时的进行修剪、整形等工作;其次,母树林的建设。母树林的建设应该选择那些遗传性状优质的树苗进行生产和建设,并且要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并不断的对其进行管理和经营。母树林的建立,能够充分发挥两种的作用,实现操作的简单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能够减低资金的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范围的母树林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将母树林的效益尽快的发挥出来。
三、不断提升更新造林的质量
现阶段,造林的质量不断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造林的管理力度,制定必要的管理政策,加强对造林地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提升森林的保存率和林木的成活率,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植树造林过程中应该将造林的效益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不断发挥更新造林的效益。首先,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造林生产任务的效率质量;其次,全面开展各种绿化植树活动。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绿化给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不断的总结造林的经验,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再次,转变发展思想。领导要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重新的造林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定位,在林业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最后,实行领责任制度,在营林造林过程中要全面落实责任制度,科学的对各方的责任进行划分,做大奖罚分明。
四、造林规划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在进行植树造林过程中,要对因地制宜的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有科学的规划,在项目工程的设计阶段,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树种进行科学的选择和确定,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的额不同灌木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要积极的营造混交林,减少纯人工林的营造。同时,在营林造林过程中,还应该将适度适当的原则全面贯彻实施到整个造林活动中。当然不同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的流程也是不尽相同的,在造林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恶性的破坏,一定要根据生态学的规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要将土地的最大效益发挥出来,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将造林的自然优势全面凸显出来,从而实现森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不同效益。
五、积极做好防护体系的建设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防护力。天然林基本上都会在河流的上游或者源头,对水利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在开发过程中,对其进行滥砍滥伐就严重损害本地区的生态系统,同时对森林造成破坏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恢复。所以,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过程中,还需要在不同的河流区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封山造林,更新造林等措施,及时的对被破坏的森林进行恢复,从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在森林面积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还需要我们重点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增强和结构的改变情况,对江河流域中的护林体系的建设要引起充足的重视,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生态系统。
六、结语
在进行植树造林过程中,提升造林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造林的质量不高,在遇到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时,就会导致各种灾害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威胁,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造林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造林质量的提升,力求让我国的生态环境尽早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翟建新.固原市原州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效及经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
[2]卢寰.南方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现状及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
[3]王童.台前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
[4]凌观利.歙县林下经济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
篇10
关键词:植树造林管理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ecological damage by constantly, people on the tree planting more and more profound importance. Countries also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to encourage planting trees around, in order to protect our surviv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the specific operation, the paper afforestation comm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hope of every afforestation help.
Keywords: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776.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植树造林对保障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因烧荒、焚烧秸秆等人为烧毁林木、林带的情况日益严重,给整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做好森林防护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切实抓牢抓好。
一、关于造林地块修整的技术要求
造林地块的修整是植树造林的芍药工序,必须切实做好,也是造林很重要的工序。修整可以清掉杂木、改变造林的立地条件,杂草和没有用的东西,能保证在造林前后时段里,使白天地表层的温度逐渐上升,形成阳光照到地面的有利条件;整地还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因为这样可以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利好变化,幼林的生长也能得到保证;整地还能改善土壤结构,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保持土地墒情。造林地的修整可分为以下3种方式即全面修整、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是清理可采取的理想方法。割除清理可以采取人工清理,把清理的杂物收拢归堆,也可以采取机械清理,用火烧或搬运的方法清净造林地块;化学剂清理是杀死地上无用生长物,主要是喷洒化学除草剂。山区整地采取局部整地方式,这种方式是翻开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类型,就是翻垦长条形土壤。块状整地有穴状 块状 鱼鳞坑等类型,就是指翻垦块状土壤。
二、关于造林技术规程的基本类型
(一)插干造林技术要求
所谓插干造林是将幼树树干或大树粗枝直接插于造林地的方法。可进行插干造林的树种,需要注意的是要选用直径2~5cm、1~4年生并截成1~5m长的枝干。
(二) 栽苗造林法技术要求
所谓栽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是采用根系完好的苗木进行造林的方法,其优点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宽,有着在恶劣环境下抵抗力强、成活率高优势。但有可能在造林过程中使苗木根系受到损坏或失水,为此,必须先育好苗,才能达到节省种子的目的。栽苗造林法因为受客观造林、造林地块的修整条件限制较少,是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造林方法。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是栽苗造林采用的苗木主要方法,也可以利用野生苗。在栽苗造林后,要维护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保持苗木成活,注重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环节入手,也不能忽视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的重要环节,每一个过程都要做好苗木水分的保持,最好是随起随栽,保持土地部的湿润鲜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三)有林地补植技术要求
有林地补植技术是为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密度,提高林分质量,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多功能效益,而在有林地上补植苗木的技术。
(四)分殖造林法技术要求
分殖造林法技术又称分生造林技术,就是利用树木的枝、根、干作为造林原材料直接进行造林。这种造林方法技术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后幼树生长也比较快,造林的成活率也比较高,还能保存母本的优良遗产性。这种植树方法主要适用松树、杨树、柳树类等营养繁殖的树种。分殖造林要求土壤湿润、疏松,以利于插穗生根成活,以此要求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造林地。
(五)插条造林法技术要求
相对而言,插条造林可在春秋两季实施,收季节影响较小,春季在树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一段为最佳时间,秋季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为宜。选1~2 年生,1.5~2.0 cm粗的枝条,剪成长30~40cm的插穗,剪去多余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按照规定的株行距,然后踩实土壤。插条的上部应露3cm左右。如果土壤较干,还可以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垄作。要提前灌透水,整地作垄,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就可撤掉薄膜。
三、关于树种配置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中,为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生态公益林应根据情况分别选择针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混交、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的方式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确定。营造生态公益林混交林的比重应占生态公益林年度作业设计总面积或年度施工面积的30%以上。在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干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可以思考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生态公益林人工更新时,要特别注意保留天然幼树,混交林使之形成。另外,经济林应配置相应的授粉品种。
四、关于造林管护措施的基本要求
(一)幼苗管理技术
缓苗、生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是新造的幼林一般要经历的过程。幼苗管理对以后树木生长和丰产关系极大,是关键的转折阶段。由于在这个阶段的幼林生长相对困难,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要为它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以此来满足幼林对水、肥、气、光、热的需求,进而达到造林的目的,使之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幼林管理先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来优化土壤性质,进而保证幼苗成长;同时生长抑制和调节对林木还是必要的,进行平茬、除蘖、间苗及修剪,全力以赴保证快速生长成林。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取得造林成果,要不断加强有效的管理措施,研究掌握幼林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特殊规律,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封山育林管理技术
封山育林是被劳动人民长期总结使用的传统造林方法,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说就是对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幼林、灌丛、灌木生长的疏林、采伐迹地,以及荒山荒地,通过封禁和人工辅助手段,使其逐渐生长成林,从而达到育林丰林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的好处不言而喻。但要植好树,造好林,掌握一定的育苗和栽培技术是关键。实践中,我们要总结各种树木植树造林的一般规律,根据各自物种的生长习性进行大胆的技术创新,只要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林业对人类造福的目的。
作者简介:曹立明(1976-),男,中专学历,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东升林场营林技师,主要研究营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