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遍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并承担着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主要教学工作内容,故高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不仅要求高校教师知识视野要宽广,思维要活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更要乐于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服务社会等方面。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的现状

高校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特点、职业特征、工作职责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与其他职业的不同点和职业的特殊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呈现出了一些不良的问题和状况,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逐渐下降,职业道德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集中表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认知不足,师德素质降低;专注科研,社会服务意识下降,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功利性倾向严重,利益化为重;生活上贪图享受,教学质量下降;注重讲授课程,不关心教书育人等方面。出现上述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改革开放、社会化生产及教育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在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方利益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与迷茫,这导致大部分教师更注重个人的自身利益,而轻视了职业道德素质。其次,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有待建设和完善,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许多教师看重于科研、致力于争取教学基金、专注论文及获奖成果等与个人职称和今后发展的硬性指标,而忽视内在的职业道德修炼。最后,高校教师本人职业道德修养不足,虽然可以做到正常地履行教师的义务、承担教师的责任,但是,教师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比较空泛,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程度较低,生活中贪图享受,不思教学与科研,在教学与生活过程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体会不到教师的神圣感和光荣度。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日常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被社会公认的职业的道德规范,其含义是“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有政治素质修养、思想修养、人格修养、合作品质修养、创新品质修养。因此,从本质内容上说,既包括高校教师自我的一种教育、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和结果,也包括了高校教师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行为修养。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社会性、示范性、实践性、专业性、终身性的特点。

三、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办学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教学质量水平,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包括:

1.增强思想教育知识的学习,从思想上提升职业道德素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个人基本职业道德和核心,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修炼个人的品行与道德规范,并用道德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用自身的改变去影响并帮助别人,深切体会并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2.加强自我约束,从全面性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还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典范和榜样的带头作用,对自己要有更高和严格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的讲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将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切实地教授给学生,做到德识统一;在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是科学的“探究者”,必须尊重科学,秉承踏实探索的精神,刻苦钻研科研项目,坚持不弄虚作假,严守科研道德;在日常生活中,高校教师是和谐社会的“示范者”,与人为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家庭和睦,积极促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3.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学校要制定并完善各项职业道德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科学化、民主化、社会化等方面,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规范和约束,有助于高校教师形成良好的自觉思维和自律习惯,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切实地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更是学生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研究,需要将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路径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2]王晓蕾、陈俊龙.浅谈高校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学术探讨.2014.11

篇2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篇3

关键词:做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法》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各级各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的主要内容由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珐律知识三部分构成。做为夲课的任课老师,必须要明确国家之所以要对当今大学生开展这三方面内容的教育,之所以各级各类大学生都要开设此课,以及之所以要把这三部分内容做为一门课来开设,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三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是,都是在讲关于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把“做人”作为夲课的核心和精髄,作为连结教材三部分内容的主线,即贯穿夲课全部内容的一条“红线”。

一、 在大学生中开展做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人曰:做亊先做人,正人先正己,成大器者必先学会做人,党的-贯教育方针提出的德智体三好,以及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都明确指出要把“德”放在首位,即把“做人”放在首位。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而且育人重于教书。学生也应先学做人再学做亊,做人重于做亊,做人重于做学问,这是从古至今恒古不变的道理,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在大学生中开设思法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忽视了对年青人,特别是大学生关于做人的道理的教育和宣传,以至于今天不少大学生只知道读书考试拿高分、获高学历,而不懂有关伦理道徳和做人操守,缺少爱心和同情心,沒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有的甚至连基夲的做人的底线也不清楚,为了获得成功,取得财富,不择手段、不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也不遵守法律法规,以至于今天社会流行的“80后、90后、00后,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故今天在大学生中开设《思法》课,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

二 、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三者的关系

理想人生,是做为一个人一生最基夲的方向和目标,是人生观的起点和归宿。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大海中的小船,则理想就是灯塔,信念则是风帆,沒有理想信念就不能到达人生美好的彼岸,也就没有整个人生观。因而可以说理想人生的知识是关于做人道理的理论基础。

道德修养,是做为一个人一生最基夲的内在要求,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起码界线。一个人沒有基夲的社会公德,不懂基夲的职业道德,缺乏基夲的家庭道德,就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沒有道德修养,就分不清真善美假恶丑,就沒有是非观,就沒有羞恥心和荣辱感。因而可以说,道德修养的知识是关于做人的具体要求和起码的规范。

法律知识,是做为一个人在法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治社会要求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在法制下进行。只有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各项法律义务,才能充分享受各项权利,才能在社会得以顺利地生存,才能尽情地发挥和充分地发展。违反了法律法规,不仅不能得到发展,实现理想人生,甚至连基夲的自由和生存的权利也将被剥夺。因而可以说,法律知识是关于做人必须遵守的前提和条件。

综上不难看出,理想人生是做人的目标和方向,道德修养是做人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规范,法律知识是做人的客欢前提和必备条件。要做一个起码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三者缺一不可。

三、 要把“做人”作为《思法》课的-条“红线”

首先, 通过把做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深讲透,突出“红线”的性质。可通过引经据典,理沦联系实际,既有历史的经验又有现实的依据,既有古人的名言又有今人的论述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重要性,明白做人重于做亊的道理,从内心接受这门课的学习。

其次,通过把“做人”的三个过程有机的连佶在-起,突出“红线”的作用。教材的三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做人”这一主题展开的,三者的内在逻辑联系是, 理想人生解决人生目标方向问题,即为什么要做人的问题;法律知识,解决人怎样才能生存和自由发展问题,即怎样才能做人的问题;道德修养,解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做人的具体要求问题。教材三部分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做人”二字,从为什么要做人开始,经过怎样才能做人,最后落实到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样的讲解,让学生完整把握这门课的目的和宗旨。

最后,通过避开三部分内容分属三门学科知识状况,选择突出“红线”的主题。理想人生、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看似分别属于哲学、伦理学和法学三门互不相干的学科知识,为了突出“做人”这一红线,因此,在讲解时应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完整性,而应选择性地突出讲解各自其中有关做人部分的内容,并将其有机地连结起来,突出出来,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门完整的课程,领会到课程的实质和精髄,始终看到做人这条红线。

参考文献:

《伦理学是什么》 何怀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 高教出版社

篇4

到底思想道德可我有学了些什么,又有什么感想呢,我在这里总结下。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思想道德修养》课中从不同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

学了《思想道德修养》后觉悟,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绝对的要求,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篇5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本文从丰富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就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的必要性、目标定位、网站设计、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思修课;课程网站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公共课程,它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很丰富,涉及范围很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展网络教学和研究已成为广泛运用和受欢迎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建设课程网站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活跃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氛围,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达到了提高课程的教研水平和教学实效的目标。

一、课程网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及目标定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搬上网络,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丰富教育教学方式,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设工作,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站的生命在于用户的访问,灵魂在于内容和服务。课程网站的禁忌在于贪全不精,所以前期工作必须精确地了解主要访问对象,制定出符合自身需要与特色的课程网站运行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所以确定网站的发展目标应充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方式、学习形式、课程特点等实际,从网站的实用性、资源共享性、互动性着手,实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方式、学习实践与学习成效、教学者与学习对象一体化规划,做到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学与教互动。二、网站设计

1.客户端界面栏目及内容

(1)课程介绍。课程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思修课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课程的特色等。(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结合思修课内容主要应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授课计划等。(3)在线学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考核方式、电子教案、知识点内容、典型案例、视频课堂、在线阅读、视频资料等。(4)学习资源。包括资源库、推荐阅读书目和材料的相关网站链接等。(5)教学论坛。包括经验交流、教学研究、成果展示等。(6)教师风采。主要提供学校思修课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师姓名、简历、研究成果、办公地点、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让学生对教师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介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况,并及时更新。教师的资料更新是体现教师不断进取和成长的见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很大。言传身教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的特殊要求,教师应重视其对学生隐形的德育功能。(7)师生互动。通过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互动模块是思修课课堂教学活动的扩展。根据思修课一般采用合班授课方式在课堂中很难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等实际情况,可设置“讨论板”,教师根据课程进度讨论主题。如“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社会公德大家谈”“对大学生婚前同居的看法”等话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进而反思自我行为。(8)学习资源共享。主要是鼓励学生发现教学资源并在课程网络平台中进行共享,实现教学相长。(9)教学反馈。主要是根据大学教师除了上课一般较少有时间与学生交流的情况,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的得与失等设置。学生可根据教师授课情况对教师授课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或对自己不太理解的内容进行反馈以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10)使用帮助。网站的使用流程及使用方法等。

2.教师端界面栏目及内容

(1)电子教案,包括教案编辑、、审核等。(2)作业布置,包括作业设置、、审批打分等。(3)提问交流,包括提问列表、阅读、回复等。(4)资源共享(此栏主要是为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包括资源上传、编辑、管理、删除等。

3.管理员端界面设计

管理员端界面主要包括栏目创建、栏目内容添加与更新、视频上传与删除、用户管理、网站界面风格管理等。

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从用户对数据的需求出发,研究并构造数据库结构的过程。数据库设计是动态网站设计的基础,一个好的数据库设计在满足了用户需求之外,还要易维护、易扩充等。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建设的相关需求,数据库设计包括用户表、任课教师表、教学内容、用户消息表和学习资源表(主要用于记录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文件等信息)的数据库表。

5.存储设计

课程网站有较多的资源需要上传和管理,思修课课程网站设置应该包括不同的目录用于存储不同的教学资源。图片资源存储在图片文件夹下,视频文件存储在视频文件夹下,任课教师的资源存储在任课教师相对应的目录下,网站的其他资源统一存储在根目录下的相对应的目录,这样更有利于方便快捷地实现师生对资源查找使用。

三、网络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或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和灵活性的运用。根据学习对象的特征,编制符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图片、表格、动画、视频等视觉材料,让学习对象增强学习实效性。可以安排如下学习流程:阅读学习材料—观看视频讲座—参与活动—思想交流—完成测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站建设的流程及要求方面提出了基本的网站建设方案,以便高校便捷地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振国.基于Bb网络教学平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

[2] 孙学玉.自适应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学位论文,2007.

篇6

(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理念,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天下归仁”为最高的道德教育目标。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创办私学,广招各类学生,打破了封建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认为如果学有余力,就可以从政,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所以孔子将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特别强调培育道德自我的重要性,他以人自身为主体来说明德育问题,体现了其主体性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实践中,孔子注重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在今天看来,孔子所提倡的便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孔子还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出了多方面的人才。在德育教学中,孔子还重视“举一反三”的作用,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仁义”是孟子德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仁义”是人们修身养德的规范和准则,他把这种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将“性善论”作为人们加强道德修养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源自人的本性,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孟子注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要求自我反省,“反求诸己”。他认为求仁者不能行仁,便应当反求诸己,检查自己是否端正了动机。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贵在持之以恒,他认为主体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道德实践中逐渐积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让学生有一个可以奋斗的明确目标。荀子批判性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理念,采百家之长,成为了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在孔、孟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礼”、“法”的理念,他重视道德修养,隆礼重法,礼法并举,礼是人们修身育德的道德模范,而法则是达到德育目标的法制保障。荀子认为没有经过教养的人是不会为善的,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发生争执,他主张通过礼乐教化,“化性起伪”使人格得到提高。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荀子主张“行高于知”,他强调学习只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手段,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在学习中要树立合理的义利观,只有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达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才能构建一个因义得利、德福自然统一的伦理社会。

(二)西方传统教育理念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可以视为西方最早的教育理念,他强调美德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道德只能凭内心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认识自我,听从神的训示。在教育实践中,苏格拉底以培养人的道德和治国人才为目标和宗旨,他主张把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首位,在成为有德行的人之后去学习广博的知识。苏格拉底以其特有的辩证问答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和学生之间的问答来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这和孔子“愤启悱发”的启发式教学有相似之处。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理念,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以“心性三分说”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理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柏拉图提出了以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四科)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育目标,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理性训练。在教学方法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忆已有知识启发学生。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公共教育的理念,他强调国家应当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忽视教育将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最终获得知识和美德,所以他以发展理性作为教育目的,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亚里士多德重视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主张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因此,他在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理念之后将其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二、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比较

(一)注重共性和发展个性

从古至今,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被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塑造的“圣人”、“君子”等人格形象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普遍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压抑了个体的发展及对个性的追求。古希腊学者则强调个体利益,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提倡对个体利益和个性的追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自由、宽松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尊师重道和追求真理

儒家“三纲五常”、“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提倡师道尊严、尊师重道,老师被学生视为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权威等级的观念固然能够让中华文化得到较为完好的保留和稳定的发展,但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迷信权威,缺乏创新能力。古希腊学者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学生伙伴的角色,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

(三)言传身教与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教育以指导性教学为主,儒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学习标准。儒家十分重视知与行的统一,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特别注重学与思相结合,启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思考,用心体悟以增强道德修养。古希腊学者强调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张学以致用,以问答和辩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练习和现场体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三、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现行的中国高校教育以社会本位的教学为主,注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高校采用统一的知识标准和教学内容,强调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教育,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道德滑坡形象频频发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高校教育应该由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教学转变,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高校应当将学生个性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统一,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强调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育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双主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高校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指标,教师一味的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自然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将学与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知行并重,交叉渗透,学以致用

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轻视,道德教育呈现出形式化、教科书化的现象,理论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修养。高校德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科交叉渗透,学生可以更好的将德育理论运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中。此外,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校内,高校可以采取辩论赛、讨论会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校外,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调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的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理论和价值。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但是精神世界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不同的文化塑造了各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各自的长处和缺点,借鉴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有益成分和先进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创新之路,培育出更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周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广晋,王引兰.孟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伦理学研究,2008(3)

[2]冯兵.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东南文化,2007(6)

篇7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

(一)诚信的问题。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形式发展到公开抄袭、集体作弊等等,带手机,发短信,甚至找人替考。尽管各高校在考试前会发起“诚信教育”等活动,对作弊者也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被杜绝,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教育制度所导致的。

(二)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求知意识不强。经过高中的紧张学习,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学生到大学后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方面不求上进,上课经常迟到,无故旷课,不爱学习,喜欢网游、沉迷网吧、抽烟喝酒,有的甚至夜不归宿,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只注重过分强调自我,互相攀比,甚至有的学生跟风恋爱,在公众场合出现不文明行为,在这其中,有的学生没能处理好恋爱和友谊的关系,最终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学生由于一直在学校这个环境,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练,所以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都比较低,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少独生子女更是像个“瓷娃娃”。70%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向父母和身边的朋友求助,仅有30%的学生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行统计时发现,被选率排前三的有“人际关系”、“就业压力” 以及“学习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的影响。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跨越国界的特性,各类文化交融、传播,产生碰撞,而且网络文化复杂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网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内容没有进行及时处理,所以有时候会造成网络污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直接性,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甚至一些下流低级庸俗的信息也在网上畅通无阻,造成严重信息污染。而这些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方式还是以老师灌输为主,关于学生管理的工作设置也仅是一般性的事后弥补,并没有超前的预测和预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常常是孤军作战,陷入自我循环的窘迫状态,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也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教书育人、全程育人的局面。对于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新鲜不良事物,不是以预防、排除为主,而是以“堵”作为灵丹妙药,从而引起部分青年学生的逆反思维。

(三)家庭的因素。家长有这样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假如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是学校的教育所致,和家长无关。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影响和学校相比较来说,具有先主性,由此看见,家长对孩子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利用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课程中加入有关网络教育的内容,完善课程的结构体系。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各种非主流言论,抵制不良消息的传播;其次,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自我修养。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会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免受其害而从中受益。

(二)树立正面典型模范。带动大学生积极向上。对于正在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身边的先进典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下一路来,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会感到迷茫,这时为他们树立恰当的榜样,来引导他们融入大学生活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三)利用校园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和良好性格,所以我们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

篇8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和目标

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内容上相互交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个性又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理想信念、世界观、动机、需要等组成的个性意识倾向性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个体的政治认识、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因此,在研究对象上,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都包含理想、信念、品德、意志等共同因素。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人的思维而改变人的认识、个人观点、个性倾向性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内容,进而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以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活动。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培养正确的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尽管二者的内容各有侧重,但目的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要让学生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品质和内容的深刻、长远的意义,对于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促进他们自觉达到思想的升华。实现“双育”内容的结合,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言语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中穿插心理健康教育

只有充分发挥德育系统中各个要素的作用,才能发挥最佳德育功能。通过对各章节课堂教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积淀于学生心理结构之中,从而促进学生树立道德意识、法律观念。“基础”课的内容着重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同时对大学生作为一个一般的人在学习、交往、恋爱、择业等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给予关注。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与此相关的有益成分,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因此,在授课各章节中还穿插了许多相关内容。例如,在第三章第三节讲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展开讲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困扰较多的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应对专题;在第六章第二节和第三节中谈到“择业与恋爱”时,引入了就业和情感的心理调节专题;在第八章讲到“犯罪”时,讲述涉及犯罪的心理和人格专题。

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上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

“团体心理辅导”是借助于团体讨论与活动这种形式,模拟社会生活的情景,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和体验,进而实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处事态度与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生活、培养健康人格的实践过程。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和方法引入“基础”课的讨论实践教学中,首先课前知其所需,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教学活动之前,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个别访谈的方式,弄清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分析其关注的话题、希望解决的心理困惑、期望,从而了解共性问题,以及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兴趣等。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制订周密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组织、实施、目的,等等;再次,课中围绕主题,组织开展活动;最后,注重课后反馈,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身心健康水平以及各种素质的提高。那么,其评估的重心应落在学生自身经验的变化,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因此每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完成之后,要及时让学生谈感受及体验,写心得体会,以此了解他们对实践活动的看法,或是通过问卷调查、测试、观察等方式方法对活动效果加以评估。现就几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课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在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教学中,我们确定主题为“走近你、我、他”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新生相识、相知,建立友情和协作理念,提高独立性和自主性,积极面对现实,尽早适应大学生活。针对这一主题,采取8―10人的小组活动,如“相互握手问候”、“名字串串烧”、“优点大曝光”、“戴高帽”等,使学生在一个新环境中学会彼此欣赏、接纳,从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善,更快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中尽快适应新环境。

2.在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二节“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教学中确立主题为“学会学习”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该主题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新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建立自信,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学习问题。针对这一主题,采取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探讨“学习方法之我见”,运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增强自信的建议、经验,通过集思广益,鼓励每一位学生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

3.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确立主题为“重塑人际之网”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新生学会和改善人际交往的态度和方法,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针对这一主题,设计了实施人际关系团体训练活动。如“无家可归”,使学生体会孤独的心境;“心有千千结”,使学生体验通过团体协作打开“死结”后的舒心畅意;“信任之旅”(盲行)通过扮演盲人和拐杖两种角色,使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同舟共济”使学生感悟团队的凝聚力,明白团结互助是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通过这些人际关系互动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二节价值观的教学中确立“价值观大拍卖”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正确价值观。针对这一主题,采取小组活动,通过每人发一份工作价值观拍卖表格,分小组拍卖讨论,让学生根据价值观大拍卖结果认识、分析、讨论自己和小组同学的价值观,了解别人的价值观、反思自己的价值观,然后确定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就不同的主题内容,还举办了心理拓展训练和心理游戏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内容。

四、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引入个体心理咨询案例

在改革和创新该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大胆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展示的案例和案例所揭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但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案例并不是讲故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拟真的情景,使他们能就现实中的问题与所学的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选用有代表性、针对性、时代性并且能揭示矛盾、反映问题的较为典型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一些问题,或联想到自身存在的一些困惑,课后与教师预约,向教师倾诉内心的苦闷,希望教师给予指点和帮助;还有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后,会给教师写张纸条,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向心理咨询教师倾诉,寻求帮助。因此在学校个体咨询中有许多案例是学生中典型的事件,便于学生抓住本质和共性的东西,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由于学校个体咨询中案例具有客观真实、应用目的性强和典型意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这些案例不是事物原型的简单重复,而是源于实践的一个提炼产物。经过艺术加工,其更能突出地反映客观存在,且能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探索。教师把个体咨询所了解的信息,作有价值的记录和保留,对学生存在的带有特殊性的问题,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起到疏通和缓解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烦恼和困惑来,揣着轻松和希望归,这样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刘贤札.高效适德教育的困境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3]王斌,刘风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1999,(2).

[5]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儒家文化 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08-01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和谐社会思想。如《论语・季氏》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是孔子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所以高校不仅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本身也是构成和谐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高校要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1 文明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和谐校园主要表现在教育环境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等。具体说来,和谐校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校园主体自身,即教师、学生身心的和谐;第二是校园主体之间,即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等关系的和谐;第三是校园主体与客体,即人与环境的和谐等。

2 以儒家文化精髓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在儒家思想中,很多观点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2.1 学习儒家文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和谐人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精神家园逐渐丧失,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较高的文化道德水平,社会的文明和谐程度也会得到提高。在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每一名师生都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去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时,就能够达到人生的和谐,进而促进校园的和谐。

儒家思想代表作品《大学》讲的就是初学入德的道理,它的核心观念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其寓意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大学》中有“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具体说来,有“修己以敬”,即对他人尊敬的同时,对自身严格要求。修身还要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校园主体自身的和谐,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身心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通过思政课堂、学生活动等形式,在学生中开展个人道德修养教育,教育学生严于律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达到道德的较高境界,努力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即使贫穷也能活得快乐,即使富裕也能遵守礼法。弘扬《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醒也”的思想,教育学生遇到贤能的人要想到向他看齐,而遇到不贤的人能够自我反省一下。如果每个师生都能经常自我反省,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他们自身会越来越和谐,自身和谐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这将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2 传承儒家“孝”思想,促进家庭和谐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孝”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子家语・弟子行》中有:“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即把“孝”作为道德修养的起点。《论语・为政》中有“今之孝者,是为能养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已经意识到,仅仅把“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事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真诚的尊敬之情,保证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悦。《论语・里仁》中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句话是对“孝”更深层次的解读。作为子女,在父母生日时,一方面要为父母感到开心;但另一方面,还要为他们感到担忧,担忧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子女能与父母共同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无私付出中,习惯了被爱,却往往忽视了如何去爱人。高校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中开展《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如何孝敬父母有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在“孝”思想的指引下构建和谐家庭。同时,由爱父母推广到爱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与物,进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

2.3 恪守儒家诚信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儒家思想中,特别注重诚信。“诚”体现着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史几千年的基本道德内涵:“真实无妄,真诚不欺”。《中庸》强调“君子诚之为贵”,“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古代的先贤认为做人的完美标准就在于严格自律,提高自身修养,顺应天道,体悟天道,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诚的重心在“我”,即“内诚于心”,作用在于约束自己。“诚”的外在体现即“信”。“信”在儒家伦理思想史上与“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信是儒家基本道德规范“五常”中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论语・子路》中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信”是指“使人信任”,其重心不在自己,而在“他人”,即“外信于人”,其作用在于规范人际秩序。“诚”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是“诚”的外在体现,二者相互贯通,互为表里。一个人内心不诚,便无法使人信任;相反,一个不能取信于人者是无法证明其待人之诚的。《张载・正蒙・天道》中有“诚故信,无私固威”。非诚无以示信,非信无以明诚。为人处世应该做到诚实守信,才可以取信于人。

高校教师要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文明执教、诚信育人,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学生也要强化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优秀美德。

综上所述,儒家的“孝”思想、“诚信”理念,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有关论述,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高校应汲取儒家文化中这些优秀思想,将其内化为一种情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现时代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中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孔子 德育思想 现代教育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孔子认为那些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爱的体现,这些人把实现仁爱作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或是金钱的工具。孔子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并且突出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个人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是一个主体,人格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人在尊重自我意识的同时,不能够把别人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提升。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

过度扩大道德的功能会导致道德中心主义。在孔子生活的时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国思想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现象盛行。所以,孔子的这种修身思想实际上是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扩大了道德修养的功能,造成了社会对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这种现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义的误区。以道德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容易造成过度重视人对社会的治理,忽视法律和法规等硬性制度的建设,这种情况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道德素养的高低,而不是取决于法律和制度是否健全,这种体制在集权主义的制度下,过分地夸大道德的作用,把国家的统治寄托于君主个人身上,必然不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导致国家的灭亡。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把道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对法律和制度建设的轻视。传统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看轻法治,认为唯有德治才是政治统治的正道与上策。孔子崇尚道德的功能,道德被当作了维护政治统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相应的必然导致了对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设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除了需要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还需要法律和各类社会规范。孔子的这种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的修养思想取向直接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培养的匮乏,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就个人而言,仅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够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除了德,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智力技能结构、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及创造美的能力。

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