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物流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物流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流;低碳物流;可持续发展
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高峰,但当我们回望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我们为了盲目的获得经济利益已经使我们栖息的家园满身伤痕。温室效应、雾霭、酸雨等现象频繁的出现,时刻在提醒我们,当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值得人类关注解决的问题。而低碳物流就是在这个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措施。
所谓的低碳物流主要是指在物流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排污染为目标,尽可能的减轻物流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整个物流活动的低碳环保化。想要实现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首先必须达成两方面需求:一是减少物流运输中碳排放量;二是优化整个物流产业的系统流程。通过实施低碳物流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人类对于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在这其中非常急迫需要改善的就是汽车所排放的尾气造成了温室效应。而物流运输的过程中车辆尾气的排放的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所以只有积极普遍的发展低碳环保型物流,才能较为有效的减少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所以说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运输能源的价格不断攀升,这对于物流产业来说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而如果倡导低碳环保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放量,这么做不但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车辆消耗的能源也必将有所降低。从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就降低了运输的成本,这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
在物流产业中逐渐形成了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理念,可以对其他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人们已经逐渐的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低碳环保的物流理念可以影响、促进整个运输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
二、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在现阶段发展低碳环保的物流产业急需较高的技术水平,这就提高的物流企业的成本投入。而我国政府也就此推行了一系列的低碳环保物流发展的政策,然而就当下低碳环保物流发展的水平来看,政府推行的政策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物流企业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自从“低碳”概念出生以后,各国普遍展开了尝试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环保理念相互融合的方式,然而,民众对低碳这一概念的了解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对于物流产业来说,也势必推行低碳环保发展的道路。但我国的物流产业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其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低碳环保的物流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也是较为短暂的,因此还有更多的物流产业并没有意识到实行低碳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所从事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人才还较为缺乏,培养力度仍需加强。当前虽然我国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所都陆续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但其较少开设低碳环保物流方向的课程;其实有所开设其教学水平也不够高,尤其是课堂学习也实践脱节,高校对低碳环保物流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缺乏具体的实践活动,这些都导致了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相关人才储备不足。
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其重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实现低碳环保物流的实施。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专门来规划和监督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
三、对物流产业低碳环保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力促进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发展,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政府加大制度建设,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想要减少物流企业的排污主要是指碳排放量,首先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碳排放标准,用行政手段确保我国物流产业必须想办法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政府还应该更多采取一系列促进利用新型环保能源的税收政策,给使用的物流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让物流产业以低碳环保的形式转型发展,首先要提升企业与民众整体的低碳环保意识。政府应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出台相关的低碳环保物流的指导性政策。
推进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实行试点。积极把新技术新理念与本地区的资源特点相结合,低碳试点工程的开展,还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很显著的示范效应。
对低碳环保物流技术的实际应用,加快新型物流产业的结构调整。通过对体制的创新,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发展推行现代物流业,科研部门积极进行低碳环保技术研发创新,要逐渐形成以低碳环保理念为产业特征的物流体系。
对于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校等科研机构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发展在职人员的低碳环保教学培训体系。政府应该对高校中的物流专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还要注重加强高校物流教学与国外物流教学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深入学习国外优秀的低碳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经验,逐渐培养出属于自己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东辉.我国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2010年第7期。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物流;物流园区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14-02
临港物流园在港口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物流业被纳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的环境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点,将是我国港口物流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港口物流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过度的园区开发,作为新兴产业的物流业却在发展中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显然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低碳经济、低碳生产的目标背道而驰。临港物流园在港口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物流业被纳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的环境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点,其将是我国港口物流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港口物流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以“苏州港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低碳经济形势下物流园区低碳物流的发展路径,以期为苏州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 低碳经济、低碳物流及绿色物流的内涵
1.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前提条件和指导下,以高效能、高效率为基础,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目的。低碳经济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来达到减少煤炭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低碳经济理念的实施,有助于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和谐,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达到一种和谐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损害环境。
1.2 低碳物流
当前,很多人对低碳物流的认识并不深刻,大体都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认知低碳物流的概念。所以,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低碳物流的认识还没有明确的内涵界定。综合目前笔者对低碳物流的研究探讨,认为低碳物流始终是要坚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率、高收益为基本原则的。所以低碳物流的整体概念是在整个物流环节中,让环境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使整个物流过程绿色化,并能发挥物流资源的最大价值。低碳物流主要是实现物流环节的低碳化、管理过程的低碳化。
1.3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整个物流的实施过程中,减少和控制物流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让环境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使物流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让物流过程中所延伸出来的制作与消费环节绿色化,建立一个避免资源浪费、环境不受污染的绿色化系统。总的来说,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共生型物流、资源节约型物流这三者的总和。绿色物流内涵比低碳物流的涵义更广,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而低碳物流是以降低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低碳物流是实现绿色物流的途径之一。
2 苏州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2.1 临港物流园区的定义
200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 or Freight Village)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在日本,物流园区则被称为“物流团地”,在德国则被称为“货运村”(Freight Village);而在我国则有两种称呼,“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
2.2 苏州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苏州港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带,背靠苏、锡、常地区,东南紧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200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以依照国家港口体制改革内容的前提之下,配合“一城一港的原则,对原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做出了三港合为一港的决策。并对外以苏州港为三港的总命名,将原太仓港更名为苏州港太仓港区,常熟港更名为苏州港常熟港区,张家港港更名为苏州张家港港区。张家港港区长江沿线拥有63.6 km,太仓港区拥有38.6 km,常熟港区拥有37.5 km,三者合并为苏州港区拥有总和为139.9 km的长江岸线。苏州港区中的太仓港区以优越深水岸线资源,成为苏州港区的抢眼点,杨林口到浪港口全程拥有9 700 km岸线,被作为集装箱码头为主的港口和水运工业岸线,成为国内独绝无仅有的黄金岸线。自三港合并成为苏州港后,以苏州港向外界打出名号,扩大三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目前,随着全球制造产业群在苏州的进一步集聚,与加工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物流产业也获得极大的推动,苏州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下,苏州沿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形成东西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和沿长江水路、沿江高速公路形成东西向的长江水运发展轴和沿苏(苏州)通(南通)大桥和苏嘉杭高速公路形成南北向的物流走廊将逐渐成为苏州的物流带。这三条物流走廊上所分布的10个物流园区,即将投入运营中。这些物流园区具有交通设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加工工业转口贸易的物流中心等特点,是为所处区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项目而设。
2.3 存在的问题
苏州港临港物流园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政策优势,近年来物流集聚规模不断扩大,为整个苏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和促进动力。但是苏州港仍存在港口基础设施薄弱,行业秩序不合理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港口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苏州的三个沿江港口,除张家港港已形成一定的港口规模外,张家港的其他码头和常熟、太仓港的港区码头及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较薄弱,结构不尽合理,码头装卸设备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装卸效率不高,公用码头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3.2 岸线规划问题
目前,苏州港由于没有进行合理的岸线规划,造成岸线利用较分散、利用率较低,特别是货主码头存在着布局分散、占用岸线过长、岸线多占少用、深水浅用的问题。公用型码头和长江深水码头不足,装卸设施陈旧。
2.3.3 行业秩序混乱
由于苏州港内的三个港区缺乏整体的整合,相互间货种类同,功能相似,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倾轧,行业内又缺乏有力的自律性组织,市场行为无序化,整体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
3 苏州临港物流园区低碳物流发展对策
3.1 积极推进绿色港口政策,保持港口可持续发展
苏州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其作为加工业基地的发展定位,与发展定位为金融贸易的上海形成不和格调的对比,但两个城市在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上形成互补的格局。这种经济区位的发展模式需要配合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基地来对该地区的物流结构进行优化。一个港口的经营活动和建设过程不可避免的改变了环境,在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必须保障港口获得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苏州港需要依托苏州市发达的经济基础和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利用各行业对的长江岸线的旺盛需求,急需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深水岸线资源,解决港口深水岸线供求的矛盾,保持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3.2 大力发展物流业务外包,提升临港产业专业化物流
服务
苏州临港产业区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材料、现代商贸等产业为主。由于产品特性的不同,不同产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满足不同产业的物流基础上,引入具有明显专业化、特色化的物流企业,是发展第三、第四方物流外包的“大三利润源泉”,以服务多元化的特点,拓宽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其拓展方式可从以货物装卸为主的核心服务、运输等辅助服务和向货主提供货物交接后的延伸服务这三个方面着手。例如对开发包装工艺、完善加工手段、优化配送过程,提供融资、报关、商检、货物保险、风险规避、信息交流、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内容进行一个延伸和增值。使综合物流效率,规范园区发展,使形成与临港产业配套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能力得到提高。
3.3 合理规划,减少园区物流高碳特征
对物流进行统一规划,对物流设施进行科学的选址,避免迂回运输,各种运输方式进行资源整合,避免恶性竞争,积极开展多式联运,为提高物流整体效率,可让物流器具标准配套,在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实现有效的衔接。以提高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并有效的使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得以升到另一个高度,让低碳物流得到实现。从整体上对物流的规划进行一个统一,创造一个新颖的物流发展模式。通过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形成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的社会化物流基地,使地区物流机构得到发展和优化,提高物流综合质量,提高港口的功能档次。
3.4 选择依赖港口并能与港口实现互赢的产业
对港口依赖的工业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运低价、量大的运输条件,减少产品的成本和运输时间,增加原材料来源和产品输入输出的品种和数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4 结 语
低碳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经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大苏州港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和辐射功能,提升临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建设江苏沿江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和服务中心。”本文通过对低碳物流内涵的分析,从当前苏州港临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探讨了低碳物流的发展对策。苏州临港物流园区应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当前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物流过程中实现低碳化,推进绿色港口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11,(4).
[2] 陶晶.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12).
[3] 李丽,邢俊兰.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31).
[4] 周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助推我国低碳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
[5] 张晓东.临港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6] 邢力丹.低碳物流园区的功能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物流业 低碳 绿色 发展对策
1、中日物流的发展现状
1.1日本物流的现状
日本战败后百废待兴,经历过高速成长期,经济的泡沫化和泡沫破灭后的衰退期、低迷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时至今日,日本的经济还在低谷中徘徊。在平成20年度(2010年),国内物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9.0兆(和前年比减少8.1%),再加上海外航运年营业收人,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4.6兆。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发酵和东日本地震福岛核泄露的影响而导致的物流运输行业的停滞,致使平成20年度的运输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前年度相比减少了8.1%,创下了时隔40年的衰退记录。
1.2中国物流发展现状
(1)物流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2)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物流业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2、中日推广低碳物流的经验及制约因素
2.1日本的绿色物流经验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支撑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物流水平顶尖强国。
(1)政府的政策支持
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三项低碳物流推进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成到6成,颗粒物排出降低6成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1/10;1992年至2004日本政府先后公布了「汽车二氧化碳限制法、「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等以绿色化为目标的政策。
(2)交通流量策
为了使交通顺畅,提高车辆行驶速度,改善燃油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拥堵的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交通流。例如在城市针对环状道路的改建或交叉路口的完善,占道工程和火车道口的缩减都一一进行重修的规划和设计等。
(3)提高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的效率,首先货主和物流从业者必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了能协力制定好计划,或能使立场不同的货主和物流从业者更好的协调,制定出一系列的支援补助金。其次对于CO2的排放值的计算方法的确定、优秀从业者的表彰也予以明确。
3.2中国低碳物流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的差距
一方面,个别领导和地方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对于物流无绿色化的概念,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低碳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
(2)政策性的差距
低碳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必须从政府方面进行约束和宏观调控,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低碳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低碳物流的政策性建设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3)技术上的差距
我们的物流技术,设备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这仅仅靠企业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助。
4、推广低碳物流的解决对策
(1)政府的政策支持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推广都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我国的绿色物流方面的政策、法规还相当的不完善。因此,我国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的立法:第一、碳税。如日本对与政府签署自愿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并予以一定金额的奖励。第二、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第三、税收优惠。对低碳经济发展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措施。
(2)使用低碳能源机动车
对能源依赖较大的物流行业要低碳化,表现在对新能源的利用和新能源利用方式两方面。要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提倡绿色包装
笔者认为首先在产品设计和包装上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3R(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少用包装或采用可再生包装。另一方面,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包装物的高功能化,大力推行可回收材料用于加工包装。
结束语:我国发展低碳物流任重而道远,而物流业作为国家重点规划产业之一,不仅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对于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发展也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立刻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走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翠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构建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
[2]王长琼.低碳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3]王小龙.论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政策下绿色物流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21―22.
[4]裴少峰. 现代物流技术学[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5]中国外运速递公司.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EB/OL].
篇4
【关键词】环保,低碳物流,持续发展
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现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物流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现象日益凸显。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物流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高端服务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撑。这主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物流业是碳排放大户;另一方面,低碳物流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低碳化方向的转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低碳物流的标准概念,本文认为,低碳物流是在绿色物流理论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中,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系统效益的最优化。
我国物流领域碳排放情况至今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物流领域的能耗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通过对物流业的改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物流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实现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低碳物流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对于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向可持续化发展模式转型。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高度重视低碳物流的发展。
1、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在全球变暖,气温、大气环流异常的气候变化以及哥本哈根环境大会的官方倡导下兴起的。据预测,如果不改变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超过380亿吨。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向全世界人民郑重承诺将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现代物流是一种高耗能产业,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也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物流业低碳经济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着我国低碳减排目标能否得到落实。
2、低碳理念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我国物流费用支出占GDP比重一直居高不下,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物流成本的高昂是阻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不断增加的高昂的物流费用成为摆在许多物流企业面前的难题,如何降低在运输、保管和管理领域的费用支出,成为物流企业“做好、做大、做强”必须攻克的难关。低碳经济的兴起,低碳理念的普及,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降低物流企业成本费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管理方面,低碳物流理念的指导下,物流企业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在运输方面,在优化线路、降低空载率、加强多式联运合作等措施的引导下,低碳物流成本会大幅降低;在保管方面,低碳理念所带来的信息平台将会有效降低货物积压率,降低仓储费用。
3、降低能源消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低碳物流在资源层次上强调经济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对清洁能源急增的庞大需求和现实供给严重不足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的依赖性达到70%,低碳物流的发展对于节约煤炭能源使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低碳物流作业能够整合物流运输车辆,减少空载率,减少交通排放与噪音,减少物流过程中的垃圾与废弃物等,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生态文明形象,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物流业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结合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和所得结论,本文认为,在加快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高效详细的物流相关规划,协调各规划之间的关系。注重第三方物流发展,进一步放开物流市场,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化水平高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通过税收手段鼓励物流业发展,建设完善的供应链网络。Tompkins Associates 咨询公司在“提升供应链,增加股东价值”报告中提到,税收因素是影响企业供应链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制定税收额度时,应坚持税收中性的原则,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我国政府应采取一些财政措施来鼓励低碳物流的发展,其中,税收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措施,利用税收手段鼓励现代物流发展,从而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各个行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行业间的物流需求不断提升,并对物流运输业在速度、便利、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政府应积极鼓励高科技在物流业的应用。例如:ITS技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对运输车辆进行监控和调度,及时有效地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能够有效提高路网运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现象,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2、扩大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
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物流费用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比重为发达国家的二倍。关于如何降低物流费用的问题,本文根据对2005至2011年我国物流费用和物流总额的数据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立足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国情,得出相应政策结论。
通常,对经济现象的预测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运用趋势预测法,可以分析物流费用同物流总额的动态变化关系,常见的趋势分析法有以下五种:
利用SPSS分析软件可以绘制出以物流总额为横轴,以物流总费用为纵轴的散点图,如下图:
根据图中样本点的分布规律,曲线呈次二次抛物线,可以假设因变量物流费用与自变量物流总额之间建立了多项式曲线模型,定为三次抛物线模型:Y=a+bt+ct2。由SPSS分析软件可以得到a=-83.382,b=0.075,c=-1.405E-8,模型公式为:Y=0.075t-(1.405E-8)t2-83.382。
根据经验,物流总额的扩大必然导致物流费用的增加,模型可以看出物流总额与物流费用成正向关系,符合经验和常识。由SPSS的分析结果得判定系数R2=0.996,拟合度很好,F的值小于1,显著性水平好。因此,由模型及图形得知,边际社会物流费用呈现边际递减规律,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物流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也就是说每单位物流负担的平均物流费用在降低。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来降低我国居高不下的物流费用,从而更加有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现代物流的进步。
扩大规模效应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经积极鼓励具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进行重组和兼并,从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其次,要对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包括财政支持和人才支持,促进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形成,同时,要建设物流园区,提高物流集中度;最后,我国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手段,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3、积极发展城市物流
城市物流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针对城市问题而形成的物流解决方案。城市物流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物流体系,实现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流量、解决城市拥堵和减少碳排放。目前,世界部分城市和国家如波恩、迪拜、墨西哥,均已实施了城市物流项目,着手建立城市物流体系,打造物流都市。根据德国邮政DHL对城市物流试验项目测试的结果,在迪拜珍珠区建立的城市物流项目,使城市配送车辆数量降低了53%、物流配送空间节约了12%、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9%。从技术手段上,如波恩实施的智能卡车(smart trunk)项目,通过RFID和GPS技术和智能线路规划软件,能够针对城市交通状况和车辆配载的目的地要求,实时更新城市配送线路,有效避免城市交通拥堵,降低车辆行驶的时间,减少了城市碳排放量。
4、重视流通过程,实现低碳运输
(1)实现共同配送。针对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共同配送,可以有效解决多批次、小批量的客户的配送问题。它主要是应对某一地区的客户由于物品需求量较小而导致的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效率低等情况,使得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共同配送可以有效节约企业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空驶率和多余运输,从而缓解交通压力,实现低碳环保的社会效益。
(2)采取多式联合、偏重铁路的运输方式。我国物流运输方式仍以高耗能、高成本的公路运输为主,高效而成本较低的铁路运输比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认识铁路、汽车、轮船、飞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联合的高效运输。同时,要充分利用铁路这一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如未来500公里以上的货物运输尽可能使用铁路,以实现低碳物流。我国应重视铁路运输的发展,其优势在于:能有效克服单个运输方式的固有缺陷,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保证运输过程的高效化和最优化;另一方面,它解决了物流渠道在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市场环境差异所导致的商品在产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能提高企业生产运营的运作效率。多式联运型产业“大企业、大物流、大品牌”的发展战略所形成的潜在压力,将带动我国整体物流业来自成本、效率、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的稳步提高。我国传统多式联运企业必须进行彻底改革,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分割、零散、重复、浪费、低效的现状,建立起专业化、社会化的综合物流体系,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3)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近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得到发展,以远洋、中邮等为代表的一批物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整合物流资源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灵活的运行机制作用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对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自由物流所引起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下、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重以及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会极大的减少运输车流量,从而改善路面交通状况,缓解物流对于城市污染的压力。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实现对运输工具的集体更新换代,以及对运输工具的整体改良,实现知识化、信息化和先进技术设备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应对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11.018
1 低碳物流的提出及金融背景
1.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提出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急剧增加,部分国家相互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相继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并于2007年成立气候变化应对机构和节能减排工作组,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国务院提出应将气候变化列入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大力开展关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交流活动。
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低碳营销、低碳物流、低碳金融等不同领域。低碳物流(Low Carbon Logistics)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以低碳经济、科学发展观念、物流管理等为先决条件,使物流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能耗,充分采用先进低碳物流技术,实行低碳物流活动。
1.2 主要环节分析
低碳物流分为物流作业环节、物流管理过程两方面的内容。物流作业环节涉及低碳包装、低碳运输、低碳流通加工等;而物流管理过程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带动物流体系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物流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低碳运输,低碳物流着重强调合理布局和规划运输线路,使交通运输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并精简交通运输路线,发挥各项运输方式的最大作用,尽可能使用清洁燃料,选择低污染车辆进行运输。低碳仓储,应选择最佳地址设置仓库,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合理布局,使仓库得到充分利用,使仓库面积得到最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仓储成本。低碳流通加工,当物品到达指定区域后,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加工,如低碳化分割、计量、分类、标识印刷、栓标签、组装等。低碳包装,使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控制能源损耗,规避环境污染。废弃物回收,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构建“资源―低碳生产―产品―资源”的经济模式,实现全面收集、分类、再生产、加工、循环利用等物流活动的低碳化发展。
1.3 金融发展需求
低碳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外部经济性,结合低碳物流方式,投入一定的资金,合理调整原有的运输方式和路线,需要各企业的协同配合,由此可见,低碳物流的发展与低碳金融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各大商业银行应将低碳物流的贷款项目视为重点,使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低碳项目贷款、碳指标交易等,带动商业银行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为低碳物流设施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在银行绿色信贷中的构建
2.1 构建全新的政策决策机制
据相关研究表明,国际性机制的构建可有效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但由于该机制的执法成本居高不下,可以国际合作为基础,构建一种全新的政策决策机制,分散与集中相配合、罚款与排放配额相结合,强化区域化环境监管机构的领导作用,增强内部经济激励制度。主要包括:财政补贴,政府相关部门鼓励和倡导引进低碳技术,开发低碳流通产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引导物流企业的发展。税收减免,政策可降低税率,规范物流企业的起征点,通过免征额、税收减免等加强税收政策对物流企业的支持。金融优惠,政策可给予物流企业适当的金融优惠,提供贷款援助、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等。
2.2 完善低碳金融的法律政策
与相关政策相比,法律制度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完善低碳金融的法律政策至关重要。一方面,政策相关部门应不断改善低碳物流制度环境,结合各区域特征,制定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保护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组织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监管作用,应积极完善低碳金融规范或制度,有效保障低碳物流企业信贷的顺利进行,带动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
2.3 创新低碳金融的融资方式
作为低碳物流企业获取资金的基本保障,低碳资金供给体系需要创新其融资方式。第一,可将企业融资渠道直接拓宽。如积极鼓励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上市、引导具有健全资本结构且信誉良好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第二,拓宽间接融资渠道。例如建立完善的低碳物流企业信贷部、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设计还款期限等。
2.4 构建低碳金融信用担保体系
低碳金融的信用担保体系应当借鉴全球性或全国性的碳信用机制,并以市场为方向控制污染问题。在这种机制下,需要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合作,进一步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构建低碳金融信用担保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碳物流企业的金融风险,并且进一步改善低碳物流企业难以融资的问题。在构建低碳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同时,需要重视资金支持、社会信用、风险补偿等体系的建立。
2.5 金融支持模型构建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生产总值持续上升,储蓄存款也同比增长。为了综合考察我国储蓄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加额、通货膨胀因素、虚拟变量法则、金融理论等构建金融支持模型,全面分析各项系数的含义。物流企业金融支持模型的构建涉及社会、政府、银行、中介、保险等介质,涵盖低碳政策扶持体系、低碳法律制度体系、低碳信用担保体系、低碳资金供给体系等,实现物流企业的社会化发展。
3 黑龙江省低碳物流金融支持的应对策略
3.1 理念树立与政策引导
作为金融行业的服务理念,低碳物流理念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以节能减排为基础,在增强全员低碳物流服务意识的同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规划与改进,制定一系列清洁生产计划,打造绿色产品与低碳物流工程;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当结合银行的融资作用,建立完善的低碳物流政策,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低碳物流项目的进程。例如,政府可建立相关信贷规模指导政策,刺激低碳物流项目的开展。
3.2 服务信息系统完善,金融信息加强整合
金融机构与物流、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不一致仍旧是影响低碳物流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为实现低碳金融机构与低碳物流企业、低碳生产企业以及政府、民众之间的金融信息整合,应在银行与相关企业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低碳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系统,并且将所有的信息都归纳其中,形成整体信息平台,促进各企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在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及成本运作。此外,还需要在深入研究与反复实践中,提升物流信息技术,强化数据化、代码化的物理信息管理与标准化、实时化的物理信息传递以及规范化、整体化的物理信息储存。
3.3 加强相关衍生品创新,提高低碳物流的竞争力
黑龙江省的低碳物流企业还需要通过积极探索寻求新型的金融衍生品,以支持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物流企业必须不断提升低碳物流金融服务的内涵,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低碳商业行为。现阶段,由于低碳市场交易主体责任承担者为碳基金,信贷资金配置的碳约束责任承担者为银行业,控制与转移风险责任承担者为保险业,环境治理责任承担者为机构投资者,因此要实现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如碳基金、碳期货、碳证券等,都需要通过上述承担者的共同努力。同时,我国应当向国际成功案例吸取经验,促使各类低碳金融衍生工具得到快速发展,及时预防并控制各类金融风险。
3.4 创新融通仓模式,构建动态联盟
通过互联网技术,使低碳物流企业形成跨区域的合作关系,在构建动态联盟的基础上,创新低碳物流融通仓模式。在传统的低碳物流经营模式中,容易受到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对企业的稳定运营造成较大影响。但融通仓模式可有效解除这些因素限制,利用物流网络化与金融网络化的方式使低碳物流企业形成动态联盟,进而整合资源,实现集成式的新型服务。在该模式的运作方式中,主要包括信用担保、统一授信、质押担保融资与监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信用担保是指供需企业凭借低碳物流企业展现的能力及其良好信誉,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并且低碳物流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为客户提供采购商品、存储商品、加工商品等一系列服务;统一授信是指银行在综合考虑低碳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信誉、资产负债比之后,将合理的信贷配额授予低碳物流企业;质押担保融资与监管是指在具有一定实力与金融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的基础上,低碳物流企业采取质押贷款的方式融资,强化现场作业、信息、风险等管理方面的质押担保监管。
参考文献:
[1]李蜀湘,陆小成.中国低碳物流金融支持模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2):27-30.
[2]高凤华.政府规制下的企业低碳物流技术应用博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篇6
作者简介:朱莉,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网络均衡优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超网络的灾害下城市群应急资源调配优化研究”(编号:711010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开放课题“跨区域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编号:12QHB0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提升工程项目“基于绿色物流的零空载技术研究”(编号:20121030000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助管理与创业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编号:cyzd1200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摘要低碳经济社会中,物流活动需重视碳排放的控制,科学设计出支持低碳理念的物流优化网络对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网络均衡理论为研究方法,首先构造一个以物流交易量为网络流、包含“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典型三层物流运作网络,再基于此结构在各层物流决策者之间构造一个以碳排放强度为网络流的虚拟碳排放网络,用这两个网络间的相互关联反映物流交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接着,对这两个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建模,把经济与环境间的协调转化成由这两个相互影响网络所构成的网络均衡问题,分析各层决策者综合考虑碳排放量最低的利润优化行为,并将优化问题转化成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形式;最后,设计仿真算例进行数值求解和仿真分析,通过讨论不同参数下低碳物流网络的优化决策过程,得到结论:合理征收碳税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有效的碳减排手段;物流网络中运输距离和运输频率的优化均会对降低碳排放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低碳物流;网络均衡;碳排放;碳税;变分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77-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12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大量消耗的能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强,引起全球气候的显著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与普遍共识[1]。低碳社会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技术、法律、政策等因素外,也离不开物流系统的支撑和保障,因为物流系统中包含着大量的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最源头处产品的生产供应活动,每一项活动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所以,在提倡低碳经济的当今社会应充分重视将碳排放理念融入到物流活动中,科学设计出支持低碳的物流优化网络,这对减少碳排放、节省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有关低碳物流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探讨低碳物流的定义、提出低碳物流的实施对策、构建低碳物流的定量模型[2-3]。而定量分析低碳物流又主要涉及碳足迹的计算和物流网络优化建模。本文研究属于低碳物流优化设计范畴,相关工作主要集中在物流选址、运输、配送等方面[3]673:Pan等人[4]指出通过供应链网络整合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并分析了碳排放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Wang等人[5]在对物流总成本和环境影响两者权衡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目标物流网络选定址和运输优化模型。杨涛[6]提出了一个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碳排量、服务时间、运输费用的三层物流网络模型,用来解决低碳经济下的选址和运输配送优化问题。Elhedhli和Merrick[7]采用一个凹函数来刻画碳排放量和车辆重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模型验证了考虑碳排放成本会导致供应链最优配置的变化。Abdallah等人[8]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分析低碳采购下整个供应链碳排放量达到最小时的选址和运输配置。王珏青和许茂[9]综合考虑车辆行驶路程、运输途中载货量以及碳排放量,并通过建立基于最小碳排放的广义旅行商模型来寻找低碳目标下的最优配送路径。
以上相关工作,基本都是从运营角度探讨考虑低碳理念时物流网络怎样优化设计,侧重于研究通过如何改善物流管理来有效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很少涉及碳排放因素对物流网络配置的反向制约。事实上,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环境下,碳排放量限制也显著影响着物流网络中的产品交易数量和交易方式[10]。如何具体处理碳排放与物流交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用定量的方法厘清经济与环境这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如何构建面向经济和环境协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都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而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直接影响到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择以网络均衡理论作为新的研究视角,构造结构对应的两个网络从机理上分析物流交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将经济与环境间的协调问题转化成由这两个网络组成的网络均衡问题。首先构造一个典型的含“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三层物流交易网络,再在物流交易者之间构造一个以碳排放强度为网络流的虚拟碳排放网络;对由这两个网络构成的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建模,分析低碳经济下各交易者的最优行为,并将优化问题转化成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进行求解;设计数值算例来讨论低碳物流网络优化中关键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低碳社会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朱莉:低碳经济下物流优化设计的网络均衡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1低碳物流运作网络结构
网络均衡理论起源于对运输网络的研究,近些年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系统、供应链运营等学科领域。如供应链网络均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Nagurney等人提出,他们通过考虑网络中各层市场成员个体独立行为与其他成员决策的相互影响,建立一套反映产品交易网络中生产商间竞争状况、零售商间竞争状况、终端市场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网络均衡模型[11]。随后,Nagurney、Cruz和Wakolbinger利用网络均衡模型来分别分析了全球供应链网络与社会网络、国际金融网络与社会网络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12-13]。王众托院士也关注网络均衡理论并对其应用进行述评,出版了国内相关的第一本著作[14],指出网络均衡模型尤其适用于描述和表示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物流产业;绿色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科技与管理手段,以降低物流产业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使有效的物流资源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利用,降低对环境生态的消耗。伴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绿色物流逐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在低碳经济下,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企业逐步重视起发展绿色物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使得诸多企业以及物流产业逐步意识到发展绿色物流所带来的最新发展机遇。
二、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产企业以及物流企业对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无论是对于生产企业还是对于物流企业决定是否要发展绿色物流的主要依据有:一是企业自身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二是实施绿色物流的成本和收益。当前我国物流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只是处于规模扩大或者是完善市场阶段,现代企业化程度并不是太高,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从企业的成本收益来看,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在物流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可以有效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但是受自身经济实力影响,很多物流企业缺乏必备的经济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第二,与发展绿色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欠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层面依然存在脱节的现象。当前我国物流产业仅仅发展了近20余年,处在比较粗放的阶段,与国际相接轨的绿色物流要求标准的基础设施更是相差甚远。同时在发展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层面依然存在很大的脱节,很多从事绿色物流研究的学者对发展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并且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理论层面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与物流企业的实践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缺乏必要的从理论层面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第三,发展绿色物流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到位。当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关于促进绿色物流发展的专门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支持;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的国家相配套的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金政策还不是非常完善,没有建立起与发展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绿色物流政策保障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于国家缺乏相应的发展绿色物流相关的引导与规划机制,很多物流企业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概念非常模糊,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发展绿色物流,只是更加热衷于发展物流园区、建立大规模的配送中心。国家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得发展绿色物流与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目标完全相悖,不利于绿色物流的长远发展。
三、低碳经济视野下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第一,要尽力健全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促进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离不开一些列的激励政策的支持。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从正面引导物流产业走向绿色发展的轨道;不断完善绿色物流发展的准入机制。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对于发展绿色物流的企业要在土地资源上予以政策鼓励;税务管理部门对于发展绿色物流的企业要给予税收政策的优惠等。同时,政府还应加快出台相关的支持绿色物流产业发展相关的财政与资金支持政策,对于有效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的物流企业要给予资金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产业更好地向绿色方向发展。
第二,要加大惩处力度,推动物流企业积极向绿色方向发展。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还要加快出台制定相关的惩处措施,对于拒不配合低碳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的物流企业与产业要不断增加其经营成本;同时国家要出台相关的配套物流低碳排放标准,对于达不到相关标准的物流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和关停;采取加征环境税、低碳税等财政措施提高其经济成本;积极利用土、贷款相关政策严格控制其扩大规模经营;对于整改后依然达不到相关标准的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要建立健全与低碳经济向协调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在向绿色方向发展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是非常完善,在基础设施上存在的这些确实离发展绿色物流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实现物流产业的绿色发展,就必要高度重视当前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积极设计和规划物流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在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大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推动物流产区的规模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实现新建物流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同时要有效整合对铁路、公路、航运等主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力度,有效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实现多种运输途径的综合协调式发展。
第四,不断提高绿色物流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对于发展绿色物流来讲,其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是重要的保障力量。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全面大开发的阶段,需要在新材料技术、标准化技术等方面及时提高。同时还要加快绿色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为实现绿色物流提供必要的保障;因为有了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才能使绿色物流的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可能,有效提高物流采购效率,节约物流流通成本。要加快绿色物流研究力度,培养专门物流人才;发展绿色物流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信息化水平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撑。因此,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充分调动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物流专业专家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产学研之间的有效结合,加快绿色物流理论研究向现实实践成果的转化。加快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还要坚持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
四、结束语
发展绿色物流是21世纪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要想加快发展绿色物流,必须要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在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以及物流企业对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发展绿色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欠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层面依然存在脱节的现象、发展绿色物流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到位;切实采取以下措施:要尽力健全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物流产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要加大惩处力度,推动物流企业积极向绿色方向发展、要建立健全与低碳经济向协调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绿色物流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2).
2.丁小龙.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瓶颈制约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1(26).
3.蓝美丽,宫浩.小议低碳经济下发展我国绿色物流[J].技术与市场,2011(12).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近年来一直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着百分之七十左右,战略意义重大。煤炭物流促进了煤炭资源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资源流通速率,使得相关煤炭产品的价值增加。与此同时,煤炭物流活动又因其自身属性和现有生产条件限制,对环境造成了很多污染和资源浪费。如何实现煤炭物流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1煤炭绿色物流的提出
绿色物流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物流活动自身的拓展。是指物流过程中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提高经济效率。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规划和实施各项物流活动。其实绿色物流就是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结合统一起来,最终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煤炭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开采)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非绿色因素贯穿煤炭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其煤炭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远,以及煤炭自身的特性,在物流活动中抛洒现象严重,而且煤炭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为了降低煤炭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并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采用绿色开采和绿色配送,这样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企业的资源,以便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并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煤炭绿色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机遇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煤炭企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仅加大了扶持力度,而且更加明确了政策指导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些政策使得煤炭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煤炭企业构建绿色物流系统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为环境的治理保护提供了保障。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企业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园区的规划,让附属设施日益成熟和完善并且更加的实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状况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让企业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在电子信息系统日益发展的今天,在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方面逐渐形成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促成信息流转速率加快,特别是跨地域、跨企业的连接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处理的实现,使得物流信息使用效率剧增。随着人类对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观念不断增强和走向成熟,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物流自身环境的认识和改善解决污染意识也逐渐增强,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绿色服务和绿色物流等观念日益走进了人们的心中。人们往往会抵触那些不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特别是针对能耗高、污染重的煤炭企业。具体到煤炭企业的绿色物流,就是要从煤炭企业自身的产品出发,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以提高运载效率和降低运输路程,使用新能源等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以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封闭式运输、储存等以避免煤炭扬尘,并且去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这样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进行绿色物流。
3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
煤炭想要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煤炭去完成绿色化的进程,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是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如果不能够解决煤炭的污染问题将会影响企业和城市形象并且影响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煤炭的绿色化将会决定煤炭企业未来的地位和前途。绿色煤炭经济包括三部分,绿色开采、绿色物流和绿色燃烧。而绿色物流又是贯穿于整个物流经济中起支撑作用的环节,生产设备进入矿区和煤炭产品最终到达客户的手中,都需要物流的连接。所以,绿色煤炭经济是以绿色物流为基础的,煤炭绿色物流也是煤炭绿色化的关键所在。煤炭绿色物流系统中不仅仅有煤炭生产企业、集团,而且还包括政府和公众。煤炭物流系统是煤炭企业和社会各界之间的纽带,是和社会频繁接触的媒介,所以政府和社会公众在煤炭绿色化的过程中不应该是旁观者的角色,而应该作为主体去参与到煤炭绿色物流的系统的构建中来。我们需要政府去建立起环保监控体系、制定相关绿色物流法规,提供煤炭物流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控,不能依赖于企业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该加强外部对煤炭企业的监督和控制。社会公众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接触者,受污染危害最严重,他们也应该加入到煤炭绿色物流体系的监督中来,建立绿色物流系统不是某个企业自身的责任,它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可循环发展的经济系统。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煤炭的循环经济,物流系统是绿色煤炭的重要的基础和保障。①绿色煤炭物流系统即满足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有效的改变了煤炭企业在社会各界中的印象和观感,同时作为输送物资的载体,它提供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②绿色物流系统可以减少物流物资的投入,减少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大大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③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的道路被拓宽。物流阶段所涉及的许多过程都可以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炭产品的污染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任务,而且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污染,而且还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适时调整改变低碳运营思路。因此,推动煤炭绿色物流发展是企业和社会必然的选择,也是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实现社会和企业双赢的必由之路。
作者:杜家瑞 高宇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爱彬,刘薇.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研究[J].煤炭工程,2012,(12).
[2]栾锐.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煤炭技术,2013,(12).
[3]管小俊.煤炭物流运输网络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8).
[4]张爱敏.煤炭物流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2012,(3).
篇9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河南省;物流业;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upply-side reform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hina's economy, it is conducive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low carbon industry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such as weak consciousness, lack of supervision, backward technology, lack of elements and so on.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supply-side reform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industry and factors. Finall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this paper designs the path of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Henan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three aspect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factor upgrading.
Key words: supply-side reform; Henan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y; low carbon
0 引 言
2016年1月,中央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专题研究供给侧改革方案,提出“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1]。由此可见,供给侧改革逐渐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方式的重要手段。
物流业融合了信息业、运输业、货代业、仓储业等基础产业,是生产业的典型代表。2014年,河南省《河南省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四大工程、五大特色”为核心的行动计划,这说明物流业的经济服务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然而,河南省物流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政府监管不力,高碳运输普遍存在;物流技术落后,产业部门配合不佳;低碳物流要素供给不足,质量与速度难以有效协调。物流业的发展瓶颈是政府职能缺位和政府权力越位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阻碍了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步伐,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1 河南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低碳物流意识薄弱,政府监管不到位
欧盟各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低碳物流起步较早,针对物流领域的碳排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低碳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机制,通过立法鼓励低碳物流发展。河南省与全国大多数省份类似,一方面,与低碳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并不健全,低碳物流概念并未得到广泛宣传,民众对低碳物流的实践方式、作用效果认识不足,低碳减排意识薄弱;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更加重视物流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管理升级,对低碳物流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精力进行低碳物流管理[2]。
政府监管不到位是河南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障碍。一方面,物流活动具有跨行业、跨区域的特点,邮政、铁路、民航、公路等部门共同管理物流活动,不同部门权责交叉、重复、空白等问题严重,分部门管理体制导致了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另一方面,不同职能部门对低碳物流的发展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尚未制定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衡量的指标体系,鼓励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奖惩制度并不完善,物流活动的低碳化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从而制约了河南省低碳物流的发展。
1.2 物流技术落后,物流环节“高碳”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物流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河南省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操作水平、盈利能力得到改善,但低碳化发展意识并未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技术进步缓慢,例如: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仓储、运输交通工具耗能较高;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条码及射频技术普及率低;仓储技术落后,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不环保;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低,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物流技术落后是物流环节“高碳”的主要原因。从整体上看,河南省物流装备水平较低,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高碳”现象严重。物流运输环节,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飞机、火车成为货物运输的首选交通工具,过度竞争导致物流公司资源共享度较差,资源浪费时有发生。物流仓储环节,河南省仓储设施建设在保温及照明方面尚无节能标准,内燃式叉车仍是货物搬运的主流。配送阶段,城市“限货令”增多了物流运输次数,客车载货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
1.3 低碳物流管理水平不高,低碳物流要素供给匮乏
近年来,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迅速。2015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93 538.48亿元,物流业完成增加值为
1 981.5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 906.31亿元。然而,河南省物流业中,微观层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物流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城市仓储、分拨配送等基础设施资源紧缺;物流行业税收负担偏重。政府管理水平不高是导致河南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河南省物流业起步较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缺乏[3]。一方面,河南省高校物流专业培养人才不足,低碳物流岗位的市场需求较大,“低碳物流人才”供不应求。此外,河南省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多数物流企业员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搬运、装卸等岗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知识型低碳物流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河南省物流技术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物流运输便利程度适中,物流仓储技术不成熟,节能管理措施并未全面实施,货物配送遵循“经济最优”而非“环保最优”,低碳物流技术创新仍需要依托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加速推进。
2 供给侧改革驱动河南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效应分析
从制度层面看,制度变革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稳定的宏观环境。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在制度层面发力,破除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障碍,实施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加速顶层设计,推进行政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改革,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创造稳定、良性的要素环境;另一方面,宏观环境变化导致微观环境相应调整,物流企业及物流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改变,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方式受到扰动,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压力迫使物流业做出低碳化发展的选择,制度变革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扫清宏观环境障碍。
从产业层面看,产业转型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良好契机。供给侧改革通过调整宏观政策和激活微观要素为产业转型创造条件,产业转型的重点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增长引擎。从产业结构看,供给侧改革促使物流业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业效率,扩大市场份额,进而改变宏观经济结构,持续向好的经济格局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便利。从产业组织看,供给侧改革作用于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提升要素|量,改变要素交互作用关系,进而更新产业组织,加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
从要素层面看,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升级加速物流业低碳化发展。从人才角度看,实施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兼顾专业化教育与综合教育,为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技术角度看,供给侧改革优化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规范市场秩序,持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物流业技术革新奠定基础。从资金角度看,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之一就是优化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方式,改变融资环境,解决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的资金难题,防止混乱的资本市场扰乱产业秩序。
3 供给侧改革驱动河南省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设计
3.1 深化制度变革,完善供给侧改革政策体系
(1)改革管理体制,加强指导协调
制度变革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首先,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懒政、怠政等问题,简化物流企业办事程序,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其次,立足河南省发展实际,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探讨物流业低碳化、环保化、高效化发展问题,重视物流业跨区域、跨部门的发展特点,加速推进一体化办公。最后,建立健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奖惩制度,重点将低碳化评价指标纳入其中,规范物流运输、仓储、配送标准,保证物流效益评价“有章可循”。
(2)完善政策法律法规,推进物流节点建设
政策法律法规是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保障[4]。第一,持续推动完善有关物流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物流业服务流程和标准,明确物流服务的对象、种类和范围,防止物流业成为危险品传递的渠道,细化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目标直至每个操作环节。第二,弥补法规漏洞,采用财政措施、税收措施等手段制约物流企业“高碳”行为,加大针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物流企业的处罚力度,给予实施低碳化管理的物流企业适当的税收减免。第三,加速推进物流节点低碳化建设步伐,保证新建仓储设施符合节能标准,采用新能源货物转运工具,系统规划,合理调配,减少能源资源浪费。
3.2 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供给侧改革作用途径
(1)完善物流服务功能,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完善物流业服务功能是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应有之义。第一,着力降低物流运行成本,加强对重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运营情况的动态监测,制定出台河南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税费负担的具体政策措施。第二,加快效率型低碳物流的建设与实施,减少物流资源的投入,实现物流活动的减量化,深入推进低碳产品的设计与采购、低碳包装、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装卸及低碳配送,打造物流企业个性化竞争新优势。第三,推动物流业与运输业、信息业、仓储业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降低产业技术壁垒,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通,达到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2)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制定低碳物流标准
物流园区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其一,支持专业物流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国际物流规模,实施卢森堡―郑州“双枢纽”战略,加快郑州国际陆港公铁、海铁联运设施建设,建成多式联运物流监管中心。其二,推动物流园区升级改造,组织开展物流园区建设提升工作,推动各地加快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骨干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重点项目和要素资源不断集聚,建立河南省物流园区联盟协作机制,推进园区之间资源共享[5]。其三,参照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低碳物流标准,立足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细化低碳物流评价标准,完善低碳物流评价方法。
3.3 提升要素质量,强化供给侧改革微观基础
(1)推动低碳物流技术创新,构建低碳物流信息系统
技术创新是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首先,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借用高校创新优势攻破企业技术难题,通过设置奖助学金、提高工资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物流企业工作,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其次,积极与同行业、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基于竞合关系建立战略同盟,共同探索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强化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降低技术转移壁垒,用管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最后,积极借鉴国外低碳物流管理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推进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物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2)培养低碳物流专业人才,完善资金要素供给体系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保障。第一,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政府要支持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开设低碳类物流专业,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培养高水平的低碳物流专业人才。第二,在社会领域要加快推出低碳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工作,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鼓励物流企业引进低碳物流管理人才和低碳物流技术人员,建立低碳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训仓储、运输、系统化管理、电子商务等人才。第三,根据河南省物流I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低碳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服务示范的建设与完善,加快与跨省、跨部门和跨行业的相关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物流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共用。
参考文献:
[1] 龚刚. 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3-20.
[2] 李碧珍,林湘,杨康隆. 福建省低碳物流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其模式选择[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36-43.
[3] 罗凌妍. 低碳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5):163-166.
篇10
[关键词]低碳;绿色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033-02
1 传统的物流方法与绿色物流理念
1.1 传统物流
狭义的物流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的过程。广义的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传统物流更像是在狭义上给物流下的定义,一般是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的过程。
(1)包装。以前我国各行各业对运输包装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导致运输包装出现了资源的浪费或者质量不佳的趋势。这就导致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大量产品的破损,同时由于包装本身材质的不合理,导致对环境产生污染,不符合我们倡导的低碳要求。
(2)运输。运用传统的能源对于资源有很大浪费,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它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环境,导致碳排放量增多,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等。
(3)装卸。装卸活动是不断反复出现的,而且它出现的频率高于运输,仓储及包装环节。目前装卸活动主要靠人力,所消耗的人工也很多。
(4)仓储。我国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
1.2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也称“环保物流”、“逆向物流”,是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从输送、包装、装卸、仓储等环节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绿色物流的特点:
(1)绿色物流是循环物流。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的物流体系。
(2)绿色物流是高效物流。绿色物流是低投入大物流的物流。
(3)绿色物流是低成本物流。绿色物流以回收再利用和适当加工处理为目的。
2 绿色物流管理理念
绿色物流是传统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是物流操作和物流管理的全程绿色化,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2.1 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无害的包装。它具有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的特点。
(1)绿色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
①包装减量:包装在满足保护商品、方便运输、利于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用量最少,以减轻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车辆的运输效率。
②重复使用:包装应采用可多次使用的材料,易于重复利用。
③回收利用:包装应采用可再生资源,不形成永久垃圾,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
如果一家物流公司在选择包装材料时,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那么整个物流业也就节约了相当可观数量的材料。这无疑对推动绿色物流起到巨大的作用。
(2)各种绿色包装材料
①可降解塑料。既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之后,通过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环境中分裂降解和还原,最终以无害形式重新进入到生态环境中。
②可食性包装。因为可食性包装可供食用,功能多样,无害环境,取材方便,所以对推动绿色物流起着全新的作用。
③天然生物包装。在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找到且又可以直接利用的包装材料称为天然生物包装材料。
④铁木结合包装。具有坚固耐用,抗压性强,气候耐受能力强,可重复使用,组合灵活的特点。便于长期、跨地域的运输,能满足各种条件下的包装要求。同时,铁木结合包装箱还可喷涂印刷,提升客户产品形象。
2.2 绿色运输
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绿色运输主要着重于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运用最先进的保质保鲜技术、保障存货的数量和质量、在无货损的同时,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①运输设施。首先公路发展不均衡,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受到影响。其次运输车辆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再次,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压力。
②运输作业
第一,物流运输决策不优化。采用不合理的运输方式,选择的运输路线线路长、费用高,造成了物流运输对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第二,物流管理不完善。物流人员素质低下,缺乏绿色物流观念意识,严重影响物流业发展。第三,物流运输不合理。运输需要大量的动力消耗来完成物品空间转移,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消耗往往时间长,距离大,使得运输费用过高从而浪费资源。
2.3 绿色装卸
绿色装卸是指,为尽可能减少装卸搬运环节产生的污染,而采取的现代化的装卸搬运手段及措施。采用绿色装卸要求在装卸过程中要尽量消除无效搬运,提高搬运的灵活性,同时要注意货物集散场的污染防护工作,力求做到装卸后无废物。
绿色装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搬运的灵活性,降低搬运过程中对能量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从宏观上对资源进行综合分配,提高货运和搬运的效率,可以实现从小规模物流向大规模物流的转变。但是这需要物流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物流公司之间进行协调、沟通,甚至是妥协。
2.4 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是指以环境污染小、货物损失少、运输成本低等为特征的仓储。它要求在仓库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布局合理,选择合适的仓储地点,以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成本。以下是我国仓储的状态。
(1)没有做好仓储点的设置,导致一些仓储点的资源浪费。
(2)仓储点的设置陈旧,不随发展而变化。
(3)人员素质跟不上。
3 探求切实可行的绿色物流管理方法,为绿色物流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3.1 运输方面
(1)政府层面:首先,政府可以倡导企业搞联合配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把运输、配送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样物流公司的调配可以对资源进行集约使用,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政府可实施强制手段管理企业。
(2)企业层面:第一,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物流网点和配送中心,选择优化的配送路线,避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加快运输速度,减少运输费用及能源的过度耗费,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减少运输车的数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实现低碳绿色条件。还可以提高往返载货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企业要对物流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提倡绿色物流理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3.2 仓储方面
(1)有关部门应做好仓储点的规划,保证资源不浪费。在设置仓储点之前,首先应对物流中心做一个详细的调查,以便确认究竟哪些地方是必须要设立的,哪些地方是可以确立的,以及哪些地方是不应该确立的。没必要设立仓储点的地方就一定不要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