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医结合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医结合方案

篇1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08-03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ment Protocols Research

YAO Yuan-zhang,XIE Shong-fang,DING Ji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Integrated TCM WM,Nanjing 210028,Jiangsu,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Meta-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treatment programs of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in nearly a decade,we set down the program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in decompensated stage and early failure stage.? According to a randomized, open and parallel controlled principle,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53 cases for 3 months conclud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in reducing proteinuria, lower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has its own clinical advantages, but until now there are no representative programs. So the next research focus on: ①Perfect the Instructive Integrative Theory②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ge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to confirm the main treatment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stages is the key to develop effective treatment program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③Effective selecting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Key words:chronic renal failureintegrated TCM and WMtreatment protocols research

收稿日期:2010-11-10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MB2006713)

作者简介:姚源璋(1956-),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医学临床和科研。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医生取得的共识,要点集中于低蛋白饮食、降压、纠正贫血以及尽可能地祛除原发病因素,但一直未能得到令医生和患者满意的结果。在这一难题破解之中,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临床疗效,并具有一定临床优势,却又存在着很多需要深入研究之处,尤其是不同类型治疗方法有诸多可讨论之处。鉴于此,我们对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从理论和临床上进行了相关研究。

1 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与治疗概况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任何疾病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在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后,残存的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机体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因而使体内逐渐出现代谢产物的潴留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传统上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四期,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为了更准确和及时的描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演变阶段,国际肾脏病学界目前多采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FK)肾脏病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K-DOQI)标准和近年的KDIGO标准,两者均把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二者在表述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的肾脏损害程度方面是一致的,在肾脏损害相关术语描述上有一定区别。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西医学以一体化治疗为共识,保守治疗阶段主要以改变生活方式,低蛋白饮食、给予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控制高血压、减少蛋白尿,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异常,抗凝和改善微循环【sup】[1]【/sup】作为治疗方法。中医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目前仍以辨证论治为主,辨证方法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2年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up】[2]【/sup】的本虚标实方法为蓝本,立足于扶正与排毒,作者曾于1999年、2006年两次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思路方法和药物【sup】[3]【/sup】,辨证论治方法一直是治疗主流,但存在着各种辨证方法差异大,用药分散度大,临床难以重复等缺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法目前无明确界定,大多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疗法,钟宏琳【sup】[4]【/sup】综述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法,其西医方法为:①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的饮食并足够的能量供给方法;②针对引起CRF原因的病因治疗,如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③对症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改善贫血、治疗心力衰竭、改善消化道症状、降血压、抗感染等;④控制可逆因素,如控制疾病复发、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引起CRF急性加重因素。中医治疗包括了中药内服、外用、中药内外合用、中药灌肠、中药制剂静脉用药、针灸疗法。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理论研究

本研究确定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

(1)探讨中西医结合理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尽管历经50年的系统临床实践,但迄今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或权威性描述。我们在前人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基础上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用中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西医学、或用西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中医学而产生的不同于中、西医学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的医学科学;其外延应包括整个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

(2)明确西医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立足点。西医学一体化治疗方法实质上是预防、对症治疗、替代治疗三部分内容。替代治疗是终末期肾衰的治疗方法,对于处于失代偿期和衰竭期的患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可以阻止肾功能下降的方法。降压、降脂、治疗原发病会不断造成患者所服药物的增加,不能从实质上阻止肾功能的丢失;严格的低蛋白饮食是在牺牲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换取暂时的减轻肾脏的代谢压力,最终衰竭的肾脏还是要进入终末期。因此可以认为,一体化治疗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治疗方法。

(3)确定中医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优势。中医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两大特色,一是充分利用机体现有功能排除毒素,以使机体进入良性循环;二是最大可能的恢复受损组织器官的功能。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和临床经验的特殊性不能使已获取疗效的方法得到良好临床重复,但长期的临床疗效已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认可,不断地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将会不断给出阶段性答案。本研究荟萃分析近十年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法,即试图寻找中医学集中治疗点,以利于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结合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原因是肾脏结构的不断破坏,其结果是肾功能的不断丢失,其微观表现是各种尿毒症毒素的堆积、各种炎症因子的不断变化、肾脏纤维化进程不断加重、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阻止和减缓各种微观损害,是保护肾脏结构免遭进一步破坏的主要环节。中西医学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其在上述方面的医疗效果各有优势,因此从中西医学理论和实践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点可选择为改善肾脏血流、排除毒素、抗纤维化、减少炎性介质四个方面。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临床研究

课题组依据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和文献分析结果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方案,并按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原则进行临床观察。选择年龄为18~70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及衰竭期早期患者,性别不限,无感染等高代谢状态可逆因素,无不稳定性心脏、肝脏等疾病,CCr20~50mL/min或Scr186~442μmol/L(2.1~5mg/dL),设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一体化治疗对照组共53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15例,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资料比较(±s)

注:统计过程中性别男性定义为1,女性定义为2;血压单位为mmHg;血肌酐单位为μmol/L;血尿素氮单位mmol/L;尿蛋白定义为每一个“+”为1;24h尿蛋白定量单位为mg/L;内生肌酐清除率单位为mL/min。

上述基本资料分析,各组P值均大于0.05,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对照组基础治疗:病因及其他基础基础疾病控制,如糖尿病、钙磷代谢、酸碱平衡,避免肾毒药物。

治疗组方案:①低脂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0.7g・d【sup】-1・【/sup】kg【sup】-1【/sup】);②血压指标(DM:125/75mmHg;非DM:130/85 mmHg);③纠正贫血药物(<95g/L,用促红素、叶酸、铁制剂,≥95g/L,不再用纠正贫血药物)。④ ACER制剂(SCr≤300μmol/L)⑤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煎剂(血脂明显增高合用水蛭制剂)。

对照组方案:①低脂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0.7g・d【sup】-1・【/sup】kg【sup】-1【/sup】);②血压指标(DM:125/75 mmHg非DM:130/85 mmHg);③纠正贫血药物(<95g/L,用促红素、叶酸、铁制剂,≥95g/L,不再用纠正贫血药物)。④ ACER制剂(SCr≤300μmol/L)。⑤调脂药物(血脂紊乱者)。

入组患者均连续观察3个月,重点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蛋白尿、甲状旁腺激素、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和患者饮食、体能变化、舌质舌苔变化。相关结果见表2~3。

表2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s)

以上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阶段性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蛋白降低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肌酐、血尿素氮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个月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升高及其他指标的下降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评价

本研究尝试在探讨中西医结合理论内涵和外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西医学和中医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进行了小样本短时间的临床验证,对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有如下认识。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特点:包括本研究在内,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基本是在西医学对因、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使用中医治疗方法而成。本方案特点是荟萃分析了近10年中医学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和药物,结合作者临床实践所获得的治疗方案。但作者分析认为,目前各种可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尚未能够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因而均不能成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性方案。

(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优势:尽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方案尚不完善,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优势是确定的,这是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综合征,疾病过程中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且因果互为影响,中西医治疗学目前均没有成熟方法获得理想治疗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多环节、多靶点控制和相对明确的治疗目标,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单纯西医治疗的药物过多、副作用过大难点和单纯中医学治疗的阶段性靶点不清,仅限于症状描述问题。

(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的不同阶段变化:如上认识,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不同的临床发展阶段,因而应有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如何准确的掌握不同阶段的疾病本质,从而制定合理的不同阶段治疗方案,中西医学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5 讨 论

(1)完善的有指导意义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必需的。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有效的指导实践活动。中西医结合系统临床实践已经进行了五十余年,具有了较丰富的实践积累,应该有系统理论的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法的累加未能达到中西医学取长补短、创造新疗法的目的,原则上不是中西医结合,若要获得理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方案,完善的有指导意义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临床各种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所需要的。

(2)结合目前慢性肾衰分期标准,明确不同分期慢性肾衰的主要治疗指标是制定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关键。

慢性肾功能不全不同阶段的关键指标是肾功能丢失的程度不同,界定标准是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大小,这是目前各种分期的依据。但依据GFR的分期方法不能准确提供病变肾脏的炎症状态、纤维化程度、免役紊乱机制乃至于机体内环境紊乱状态,因此会使各种治疗方法处于粗放型状态。若结合目前的分期研究,明确不同阶段的治疗指标,可能更有效的阻止肾功能的不断丢失。

(3)有效中药的筛选和研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分析结果,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药物可分为泻浊解毒类、活血化瘀类、补益类等,每一类药物众多,可重复性差,且单味中药提取物常常临床疗效可疑。如何依据中西医理论筛选出依据明确、可重复性强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方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8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63.

篇2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 中西医结合; 前瞻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1-0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患者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a gravis crisis,MGC),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MGC是重症肌无力死亡的主要原因。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在邓铁涛老教授的带领下,治疗MGC有30年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危象病人抢救及预防治疗方面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筛选优化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该论文将此方案应用于前瞻性的临床救治中,验证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的临床疗效。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2007年01月-2008年03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的MGC的病人。

1.1.2 诊断标准

1.1.2.1 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标准

1.1.2.1.1 根据1997年全国神经免疫会制定

1.1.2.1.1.1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随意肌无力(上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复视;面肌无力;咀嚼、吞咽、构音困难;上肢、下肢、颈部无力、气短)。

1.1.2.1.1.2 胆碱酯酶抑制剂试验阳性(有效)和对箭毒类药物的过度敏感。

1.1.2.1.1.3 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微小终板电位降低,单纤维肌电图上颤抖增宽。

1.1.2.1.1.4 血清乙酰胆碱(Ach)受体抗体增高。

1.1.2.1.1.5 电镜下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皱折减少,变平坦Ach 受体减少。

一般具备前2条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1.1.2.1.2 采用改良Osserman分型方法。

1.1.2.2 重症肌无力危象诊断标准

1.1.2.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肌无力》[1]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吞咽困难,口腔分泌物增多,呼吸急促表浅,呼吸频率>25次/分,口唇指甲紫绀。血氧饱和度

1.1.2.2.2 中医诊断标准:采用邓铁涛老教授参考李杲的“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描绘的重症肌无力危象图的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脾胃亏虚,大气下陷,延及五脏主症: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构音困难,颈软头倾,唇甲紫绀,躯干全身无力。

兼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年版及1995年版)。结合回顾性分析的五脏相关图的结论,临床以脾肾虚损型最为多见;

次症:胞睑下垂,身体困倦,朝轻暮重,纳减便溏,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怕冷,气短。

舌象:舌质淡或暗,体胖大或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或白腻苔。

脉象:脉沉细或沉细尺弱。

若经2个以上专家辨证确属其他证型者,排除。凡具备主症和(或)兼症2-3项兼见舌苔脉象即可。

1.2 纳入标准:凡符合诊病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受试者知情,自愿签署知青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3.1 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1.3.2 药源性重症肌无力患者

1.3.3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患者

1.3.4 合并恶性胸腺瘤者。

1.3.5 年龄在65岁者。

1.3.6 不愿意按照方案进行治疗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1.3.7 淋巴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

1.3.8 6个月内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者。

2 救治方法

2.1 基础治疗及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属于急危重症,患者多处于临界呼吸衰竭状态,必须保证卧床休息和足够的睡眠,应进行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护,并注意适宜的气道管理,包括呼吸道湿化、定时拍背吸痰、更换、给氧,并做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准备。积极去除诱因,如积极抗感染治疗、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内环境稳定,预防危象发生。

2.2 西医基本救治方案

2.2.1 危象发生首先判断患者危象类型,给予对症处理:①肌无力危象: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或1mg肌注或0.5或1.0mg静注。如有药物过量症状,酌情用阿托品0.5mg肌注,如心率明显加快时则可不注射阿托品。恢复吞咽后药物改为口服。②胆碱能危象: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并用:阿托品0.5或1.0mg肌注或静注,15-30分钟重复一次,至毒碱样症状减轻后减量呀间歇使用,直至恢复。③反拗性危象:本组研究病案中未出现反拗性危象:若出现此危象建议,停用一切抗胆碱脂酶类药物,至少3天,然后从原药量的半量开始给药,同时改用或并用激素。危象解除后处理:应继续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并配合其它治疗。上述危象视病情,必要时静推甲强龙或地塞米松,如果患者病情未见好转,避免出现危象死亡,立即予插管机械辅助通气,定时吸痰及雾化;持续高流量吸氧;留置胃管,鼻饲药物及流质饮食。

2.2.2 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 60mg Qid(一般为7AM,11AM,5PM,10PM)时间分配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儿童15-30mg Qid服法同前。

2.2.3 积极控制感染,抗炎药物选用:通常禁用竞争突触后膜AchR的抗生素,特别是氨基糖苷类药物,主张选用对神经肌肉无阻滞作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真菌药用氟康唑等。

2.2.4 糖皮质激素:给予静脉给地塞米松(最大剂量15mg/d),症状好转后改强的松(临床经验一般给予患者0.3~0.5mg/Kg•d,如有患者病情控制比较困难,给予1mg/Kg•d);

2.2.5 必要时进行血浆交换疗法、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冲击疗法等。本组两例进行血浆交换疗法;一例进行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20g/日),效果一般。

2.2.6 针对某些药物副作用给予对症处理如保护胃粘膜、补钙、补钾,口水分泌物多给予适量的阿托品、654-2等。

篇3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132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两组患者CT和UU的转阴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达到62.5%。两组相较而言,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T和UU转阴率分别达到92.8%、90.5%,对照组患者单项CT和UU转阴率分别达到75.6%、78.2%,两组相较而言,治疗组单项CT和UU转阴率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均为出现复况。结论 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

[关键字] 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 R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157-02

[作者简介] 王冰峰(1966-),男,吉林人,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微创泌尿外科和男性生殖学。

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是主要病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将很容易转变为慢性,甚至引发多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男性不育等[1]。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中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有着显著疗效[3]。对此,为了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为泌尿、男科门诊患者,利用PCR方法对病原体DNA进行检测,以阳性者作为确诊的主要依据[2]。治疗组患者中,病程1~3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黄患者12例,尿痛10例,尿道刺痒8例,排尿困难10例;CT阳性患者有15例,UU阳性者25例;送检标本中,有18例前列腺液,12例,10例尿道分泌物。对照组中,病程2~5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黄患者10例,尿痛8例,尿道刺痒16例,排尿困难6例;CT阳性患者有22例,UU阳性者18例;送检标本中,有10例前列腺液,15例,15例尿道分泌物。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组采用西医的方案进行治疗,即利用由浙江大德药业生产,规格2 ml:0.2 g(按C38H72N2O12计)的阿奇霉素0.5 g,实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治疗一周。而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其中,中药药物组成分包括10 g黄柏、茯苓、牡丹皮、车前子、滑石以及30 g生薏苡仁、20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将其水煎2次,熬制成汤剂,分两次进行温服,30~40 mL/次,治疗一周[4]。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淋球菌出现阳性则加入黄芩和土茯苓;如果患者阴痒,应加入苦参、地肤子和篇蓄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性病防治手册》[5]为参考依据。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如果患者PCR复检病原体转阴,无临床症状产生,且无尿道分泌物等,则为治愈;如果患者症状减轻等,则为有效;如果患者病原体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有加重的现象,则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临床疗效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达到62.5%。两组相较而言,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CT和UU转阴率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CT和UU转阴率分别达到92.8%、90.5%,对照组患者单项CT和UU转阴率分别达到75.6%、78.2%,两组相较而言,治疗组单项CT和UU转阴率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病情复况

两组患者均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均未出现复况。

3 讨论

作为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6],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生物特性在细菌和病毒之间[7]。基于这种特殊性,使得部分泌尿生殖道感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在利用PCR方法检测病原体的过程中,依然呈现阳性,同时伴有尿黄等症状[8]。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有着显著疗效。

该研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要优于西医治疗的方案[9]。对于西药方案来说,以阿奇霉素做为首选的治疗药物[10],但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11],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治疗组CT和UU转阴率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和姜华的研究保持一致[4],在姜华的研究中,利用中西医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154例,中西医治愈142例,4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达到94.8%,其结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而该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达到62.5%,在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况。所以,利用中西医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要比单纯利用中药进行的治疗效果好,这主要因为中药成分中所含有的黄柏、蒲公英等药物,均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湿的作用[12],而牡丹皮具有活血和凉血等功效,又加之车前子具有清热利水的作用,患者经过温服,尤其是对于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以及淋病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有着明显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辉谱,林楚怀. 男性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分析[J].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28(3):133-134.

[2] 张善辉,丁虹,马文.756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实验室诊断[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0):1085-1087.

[3] 王云良,张贻荣.804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1):140-141.

[4] 姜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154例[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539.

[5] 王小艳,陈达灿.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医药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3,35(11):7-69.

[6] 梁晓谊,李丽嫦,林仕庆,等. 男女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检测及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4):464-466.

[7] 吴玉霞. 男性泌尿生殖道分泌物1250例检测结果分析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0):1627.

[8] Nandini Dendukuri,Liangliang Wang,Alula Hadgu. Evaluating Diagnostic Tests for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the Absence of a Gold Standard: A Comparison of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J].Statistics in Biopharmaceutical Research,2011,3(2):385-397.

[9] 李汝广.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检测及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J]. 河北医学,2011,10(9):1627.

[10] 王元. 420例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J]. 安徽医学,2013,34(2):191-193.

[11] Carmen Rodriguez-Cerdeira, Elena Sanchez-Blanco , Alberto Molares-Vila. Unveiling New Molecular Factors Useful for Detection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due to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J]. ISR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2,22(15):386-388.

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肾脏疾病; 体会

【中图分类号】R692.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86-01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

1.1 “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中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1.2 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同时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前景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

2.2 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 。

2.3 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 结论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对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

篇5

【摘要】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有优势,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措施,对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加强优化方案的研究;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组织普查,加大宣传,早期预防。降低慢性肾脏病给社会、家庭、患者造成的危害,以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肾脏病的危害;优势; 讨论

1 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国际肾脏病学会预测全球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肾脏病,预计2015年全球约3600万人死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防治是跨越国家、民族、政治等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慢性肾脏疾病具有“三高”特点,即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病率高和死亡率高。同时,它还具有“三低”的特点,即知晓率低、人们对这种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慢性肾脏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即肾脏被逐渐破坏,最后肾功能几乎全部损坏,结果是代谢产物及多余的水分在体内堆积,引起水分及电解质紊乱。如不接受透析,患者将有生命危险。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CKD流行病学数据。据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据此推算,我国CKD病人将超过1亿。CKD患者血肌酐超过150 μmol/L时,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防治CKD,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去积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

许多肾脏病专家都在积极探索肾脏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如陈香美教授科技项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型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为IgA型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提供科学证据;黎磊石院士开发研究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为临床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

2.1科学诊断慢性肾脏病,提高治疗敏感性。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加强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

2.2 加强临床疗效,中医、西医对疾病治疗的不同阶段,各有利弊,中西医结合能互补,使病人得到较好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肾脏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疗。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

3 中西医结合治疗CKD存在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3.1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疗效机制不明确: 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病报道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专家个人的经验和各自单位的临床观察,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客观性很难确定。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机制更是不清楚。

3.2 缺失基础理论指导, 尚未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目前中医临床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实践;西医是以“还原论”为主导思想,以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来指导实践。中医、西医都是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新理论的形成还有待漫长的时日。

4 中西医结合防治CKD的讨论

4.1加强中医药治疗CKD作用机制的研究 : 加强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热点,许多肾病工作者研究了治肾病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对肾脏病理和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寻找有效的药物,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鉴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和多效应的特点,很难判断有效或无效成分,也很难用单一指标考察其疗效,对它的代谢途径不清楚,半衰期不明,其疗效机制还是用“黑箱理论”去解释。由于目前的技术和方法所限,这种研究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加大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4.2 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进行了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内分泌、免疫和基因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没有找到中医肾虚证的特异指标。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4.3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CKD单病种方案的研究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如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牵头的11家医院肾科参与的“CKD 3期中医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牵头的“中医综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程振远教授等多位专家提出多种免疫抑制剂早期中小剂量干预,非激素治疗或小剂量激素配合治疗的多靶点治疗方案。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优化方案的研究提供借鉴。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

4.4组织普查,加大宣传,早期预防,积极干预治疗: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以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CKD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医疗费用昂贵,但知晓率却不足10%。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尿液检查,肾脏有没有问题一无所知。因此,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就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CKD的高度关注。早期预防,积极干预治疗。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提高我国慢性肾脏病知晓率、早期诊断率,提高慢性肾脏病临床诊治水平,降低慢性肾脏病给社会、家庭、患者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香美, 王海燕. 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轻对国民健康的危害[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6).

[2] 张路霞, 左力, 徐国宾, 等. 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 22(2).

[3] 王钢. 中医肾脏病学研究方向与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 5(6).

[4] 孙泽庭, 聂正怀, 邓崇平.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06; 27(3).

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宫颈糜烂;临床价值

宫颈糜烂是因子宫颈出现急性或慢性病变引起,是妇科病症中相对常见的一种,若迁延不愈,极有可能诱发宫颈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进一步危害。据资料显示,目前妇科门诊中,约40%~50%的患者是因本病引起[1],积极的临床施治,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很有必要。本研究中,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对36例患者进行救治与对照分析,取得较满意的实验结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到我院妇科治疗的72例宫颈糜烂患者充当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患者年龄范围24~52岁,中位年龄是(41.8±3.7)岁;病程范围2~21个月,中位病程是(10.8±3.3)个月。所选患者均在入组前由影像学等检查证实,与宫颈糜烂的相关判断指南相符合[1],纳入已签署知情文件者,排除合并其他重症、精神障碍、属于过敏体质或无法全程配合实验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72例患者等分成两个组,组间的中位年龄及病程等一般数据的比较均相仿,不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符合统计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西医治疗标准进行用药,包括:①取适量硝酸银溶液均匀涂抹于宫颈口、糜烂面等位置,再蘸取适量生理盐水涂抹,以防局部黏膜被灼伤,每周用药1次,共涂抹4周;②将新诺明+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碾成粉末,剂量各为3片、3片和2颗,每2d涂抹1次,共涂抹4周。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即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前提下,增加我院自拟中医活血化瘀汤(黄芪20g,赤芍20g,山药、冰片、丹参和桃仁各12g,莪术、苦参和苦杏仁各10g)进行治疗,每日1剂,经水煎后分2次口服,于月经前1周用药,连续用药2个月经周期。

1.3 疗效标准[2]

观察两组受试患者的平均出血时间及其创面愈合时间,同时给予3个月跟踪随访,统计宫颈糜烂的复况。临床疗效:①显效:治疗后创面正常愈合,宫颈局部黏膜光滑,无糜烂情况,且3个月内无复发;②有效:治疗后糜烂程度明显改善,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治疗后糜烂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自觉症状仍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本实验数据,由卡方(X2)与t分别对计数与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组间数据由[n(%)]和(x±s)描述,最后由P<0.05对数据的统计学意义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临床施治情况

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的临床施治情况分析(n,%)

可见,实施治疗后,观察组共34例创面得到良好愈合,宫颈糜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总疗效达到94.44%,相比对照组的27例(75.00%)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其他临床数据分析

如下表所示:

表2 两组的其他临床数据分析

可见,在宫颈糜烂出血方面,观察组的平均时间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实施治疗后创面愈合相比对照组更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跟踪随访,发现两组均有患者复发,其中观察组共2例,复发率是5.56%,相比对照组的8例(22.22%)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危害女性生理健康的一种常见妇科病,其通常是因感染造成,并在已婚、已育女性中多发,发病时往往有阴道分泌物增加、会瘙痒、经间期出血以及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诸多表现。常规给予西药涂抹对减轻本病症状效果尚可,然而疗效有限,糜烂面愈合时间过长,而且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多项临床研究针对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了报道,均对其临床疗效做出了肯定评价。晋阳秋等[3]研究对112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分析,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白带异常、下腹坠胀等症状更具效果,临床疗效达到97.3%。一项研究指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施治,还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其血液流通率增加,整体疗效更有保证[4]。

从祖国中医角度论治,宫颈糜烂应隶属于“带下病”范畴,主要病机在于外感湿邪,疏泄不通,运化不利,致气滞血瘀,加上七情过极,损伤肝肾,引起带下增多。故中医临床主张以活血化瘀、补气固肾为治疗原则。我们认为,中药活血化瘀汤中,黄芪药性温和,味甘,有益气固表的功效;赤芍利于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山药是补脾固肾的常用药,能够起到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的功效;丹参可活血祛瘀、调经止痛;苦参可清热燥湿;苦杏仁可抗炎镇痛、降浊消郁;冰片可清热止痛、通窍解郁;桃仁、莪术可破血行瘀。并且,现代药理学证实,冰片还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能够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加速创面的愈合,而桃仁提取物则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张血管和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功效[5]。在西医治疗的前提下合用上述中药治疗,可发挥活血祛瘀、益气补肾之功效,对治愈本病更具成效。此次研究中,我院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相比对照组有更明显提高,达到94.44%(P<0.05),且观察组的创面平均出血时间更短,愈合速度更快,复发率更低(P<0.05),与高巧连等[5]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这说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宫颈糜烂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复发率的降低,对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具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对妇科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疗效更加理想,更有利于止血和促进创面愈合,且可控制复发,适合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5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6(18):45,48.

[2]赵卫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80例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5):154.

[3]晋阳秋,李桂英,张彦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11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10):49-50.

篇7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082-02

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称为异位妊娠。据资料统计,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占所有已知怀孕总数的1%[1],其中绝大多数为输卵管妊娠(95%)。异位妊娠是造成妊娠女性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且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增长趋势[2]。据我科资料统计,近10年来输卵管妊娠患者每年有200例以上,为本科室收治排名第一的病种。

随着血β-HCG定量检测的灵敏和高分辨率的阴道B超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及实践中,我科总结出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量化治疗方案,通过停经时间、腹痛情况、血β-HCG定量、B超下输卵管包块最大径及B超下盆腔出血量最大径5个方面对每一位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降低了临床上过急手术或盲目药物治疗的倾向。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符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89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189例,年龄19~41岁,平均29.3岁。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1]第5版相关标准确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参考《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3]所诊断的未破损期患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③非输卵管妊娠者。④输卵管妊娠已破损型或符合纯中药治疗组者。

1.2中西医结合治疗条件

根据我科制订的中西医结合输卵管妊娠治疗方案[4]。积分9~10分未破损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见表1。

1.3治疗方法

1.3.1中医基础治疗以活血化瘀,杀胚止痛为治法[5]。①宫外孕Ⅰ号方(丹参15 g、赤芍15 g、桃仁15 g),每日1剂,再煎,日服2次。可加天花粉15 g、蜈蚣15 g、紫草15 g。②散结镇静胶囊(康缘药业生产),4粒, 口服, 3次/d。③双柏散(侧柏叶、黄柏、大黄、薄荷、泽兰)100 g,外敷下腹患侧,1次/d。④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

1.3.2西药治疗西药治疗选用米非司酮(RU486)150 mg口服,每日1次,连服5 d。

1.4护理

1.4.1常规护理卧床休息,住院期间不予请假外出,保持外阴清洁,加强巡视,重视患者生命体征检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血压及脉搏每4~6小时测1次,同时观察患者的精神及意识状态,四肢温度,有无冷汗、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腹腔内出血休克的早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防止出血性休克的发生。

1.4.2心理辅导①输卵管妊娠患者由于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原因,以及涉及生殖器和性方面的问题,很多患者会产生对疾病的恐惧、对生育功能的忧虑、对治愈出院的时间和疗效的担忧。②输卵管妊娠与早期先兆流产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在早期B超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往往需要住院3~5 d后,根据血β-HCG变化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且在治疗过程中,每位患者血β-HCG值下降幅度不同,部分在治疗早期还有上升情况,保守治疗时间长短不一。所以在未明确诊断及治疗效果未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患者会产生忧虑、怀疑、不理解,甚至愤怒的心理。而以上患者常见的心理,给诊断、治疗及护理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每位护理人员应该对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疾病发展、诊断、治疗方案等有个清楚的认识,并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和心理辅导,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1.4.3病情监测记录患者腹痛出现,腹痛程度,坠胀感的有无;阴道流血的时间、量、色、质。每周1次B超(以阴道彩超为佳),关注盆腔内出血的最大径和盆腔包块大小的变化;动态观察患者血B-HCG情况的变化。

1.4.4出院指导加强预防宣教,嘱年轻女性避免不良性生活行为;未生育或仍有生育要求患者应避孕半年,再次怀孕前应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了解输卵管通畅程度;对已生育患者注意避孕,尽量避免烟、酒等不良嗜好。所有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成功患者应禁性生活及盆浴1个月,注意生殖道的正确护理,预防各种生殖系统的感染,及早治疗慢性盆腔炎症,防止异位妊娠的再次发生。

2结果

2.1疗效评价

2.1.1近期治愈阴道流血停止,腹痛消失;妇科B超检查妊娠包块缩小1/2以上;β-HCG测定连续2次阴性。

2.1.2有效阴道流血停止,腹痛消失;妇科B超检查妊娠包块缩小不到1/2或无增大;β-HCG测定连续2次阴性。

2.1.3无效腹痛加剧或伴失血性休克;妇科B超检查妊娠包块增大;β-HCG持续阳性且有增高趋势;需改行手术治疗。

2.2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189例,有效162例,因患者要求转为手术治疗15例,因破裂转为手术治疗12例。

3讨论

3.1中药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及优势

3.1.1内服药①紫草:有一定的抑制滋养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李媛[6]用大剂量紫草配伍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30例,总有效率为96%。②天花粉:《本草纲目》记载治胞衣不下。田德明等[7]报道,运用天花粉蛋白注射液保守治疗9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86例在1次注射后治愈,治愈率为91.1%。③宫外孕I号方:吴雪银[8]认为:中药治疗宫外孕,主要是利用药物的杀胚作用及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赤芍、三棱、莪术等调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以杀死胚胎,促进包块吸收。

3.1.2综合疗法①中药外敷法:药物敷贴疗法,具有温煦气血,通达经络的直接作用。②中药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药力平和,活血化瘀而不伤正,故对气滞血瘀,胎元阻络为病机的输卵管妊娠具有很好的疗效。

3.2正确、 细心周到的护理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的疑难疾病,一旦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流产,则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先进的检测技术使输卵管妊娠被早期诊断,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少患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保存生育功能上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及心理辅导,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保守治疗的信心和耐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予严密监护,防止急危重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4.

[2]Jackie I Tay, Judith Moore, James J Walker.Ectopic pregnancy[J]. BMJ, 2000,(320):916-919.

[3]罗颂平.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57.

[4]姚静,宋阳,邓高丕.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量化治疗方案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4):260-261.

[5]邓高丕,宋阳,何燕萍.输卵管妊娠辨病分期辨证分型治疗方案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6-157.

[6]李媛.大剂量紫草在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中杀胚作用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20(1):28.

[7]田德明,石少凤.天花粉与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 21(5):452-453.

篇8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中西医结合;骨科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6(a)-008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fracture.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10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taking the computer random method,each group had 50 cases of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treatment.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callus formation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soft tissue repair fine rate,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VAS pain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soft tissue repair fine rate was 92%,the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76%)(χ2=6.061,4.762,P=0.014,0.029).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20%)(χ2=4.332,P=0.037).The formation time a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2.83±0.82),(6.62±1.28) month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72±1.05),(8.94±1.73)months] (t=4.724,7.623,P=0.000,0.000).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17±0.8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59±0.95)scores] (t=7.959,P=0.000).Conclus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fractures,treating with the 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ing of fracture and improve prognosis.

[Key words]Traumatic fracture;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创伤性骨折主要是指因外部暴力作用于骨平面而导致的骨折,这类骨折患者的软组织往往出现损伤,疼痛较为剧烈[1]。目前,临床治疗创伤性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在手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便秘、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骨折愈合较为不利[2-3],故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手术后还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次研究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特选取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价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创伤性骨折,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前,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手术方法进行详细的了解,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按照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为(45.17±15.62)岁;交通事故致伤28例,高空坠落致伤17例,重物砸伤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为(45.29±15.86)岁;交通事故致伤29例,高空坠落致伤16例,重物砸伤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清理,将发生坏死的软组织和骨屑清除,C臂机透视下复位,复位效果满意后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材料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必要时可采用石膏托或夹板进行外固定;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定期复查。

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共计8周,西医治疗方案同对照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方剂选用桃红四物汤、补肾活血方,桃红四物汤的药方组成为川芎6 g、牛膝9 g、白芍9 g、红花10 g、桃仁10 g、熟地黄20 g、当归20 g,补肾活血方的药方组成为丹参30 g、鸡血藤30 g、山药15 g、续断15 g、骨碎补15 g、鹿角胶15 g、杜仲12 g、菟丝子12 g、山茱萸12 g、羊藿12 g、泽泻10 g、水蛭10 g、独活10 g、炙甘草6 g,加水煎煮,1剂/d,每剂300 ml,分别于早间、晚间服用;针刺选取足三里、太冲、悬钟、阳陵泉、阿是穴等穴位,针法为先泻后补,留针30 min,1次/d。

1.3观察指标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软组织修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评分。

1.4评价标准[4-6]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即治疗后6 d内成功消肿止痛;有效,即治疗后7~11 d 内成功消肿止痛;无效,即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软组织修复效果判定标准:优,7~10 d内软组织有效修复;良,11~15 d 内软组织有效修复;可,16~20 d 内软组织有效修复;差,软组织修复时间>20 d。优良=优+良。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总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且无法耐受。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软组织修复优良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软组织修复优良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P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0%)(P

2.4两组骨折愈合及疼痛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3讨论

创伤性骨折在临床上属于多发性疾病,主要是在外部暴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往往伴随有软组织受损,其发病率在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的增多而出现增高趋势[7-8]。目前临床上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软组织受损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和固定材料对患者的骨折断端进行有效复位和固定,从而保证骨折在对线情况下得到有效愈合[9],但由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伴随有软组织受损,其骨折断端处血运不畅,容易发生感染,手术后也可能会出现便秘、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10],故在常规手术治疗后还需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上逐渐得到重视,中医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创伤性骨折的中医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筋续骨为主[11-1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桃红四物汤、补肾活血方以及针刺治疗,其中桃红四物汤中的红花和桃仁为君药,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川芎、当归为臣药,可补血、活血,白芍、熟地黄为佐药,可活血化瘀,牛膝为使药,可引导药性、接筋续骨;补肾活血方中的丹参、水蛭可养血行气、活血化瘀,山药、续断、骨碎补、鹿角胶、杜仲、羊藿可滋阴补肾、强化筋骨,鸡血藤、菟丝子可活血舒经,山茱萸可滋肝补肾、固肾涩精,泽泻可清热利水,独活可通痹止痛,炙甘草可中和药性;而针刺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可有效促进穴位局部血运,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14-1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软组织修复优良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观察组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更短,观察组的VAS评分为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这充分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创伤性骨折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黄永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43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9):76-77.

[2]魏伟明,叶握球,黄济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5):74-76,82.

[3]Michael AP,Vijaya BC,Yong KK,et al.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 and Z-axis reinforcement on the interlaminar fracture of jute/epoxy laminated composites[J].Eng Fracture Mech,2013,114(1):104-114.

[4]Brand S,Klotz J,Hassel T,et al.Intraprosthetic screw fixation increases primary fixation stability in periprosthet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a biomechanical study[J].Med Eng Physics,2014,36(2):239-243.

[5]王三忠,施晓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创伤后疼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64-2965.

[6]何永红,任春霞,黄杰,等.老年创伤骨折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规律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77-279.

[7]杨正杰,王刚,沈洁,等.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8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0):57-58.

[8]江共涛,张斌,李姝,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折4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3):67-68.

[9]曹中兴,刘克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11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2):73.

[10]赵文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8(23):3244-3245.

[11]相跃峰.中西医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8):60-61.

[12]卢迪.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81,91.

[13]吴荣光.89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J].医学信息,2015,28(42):244.

[14]陈建颖.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366-4367.

[15]徐卫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临床疗效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0-61.

[16]田海明,陈晓强,毕建中,等.针刺伏兔配合毫火针点刺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102-104,108.

[17]陈晓强.跪取伏兔结合新医正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4):111-113,125.

[18]亓秀娟,高淑红.针刺阳性筋结点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9):131-133.

篇9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青年人群; 高血压病;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124-02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体循环动脉压增高。近年来,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近年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青年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1]。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人群高血压病效果,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青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青年人群高血压患者84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中的高血压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25~40岁,平均(30.6±6.4)岁;病程1~8年,平均(4.2±2.3)年。纳入标准:(1)年龄25~40岁,性别不限;(2)排除有继发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等;(3)依从性较高,能完成整个治疗疗程。排除标准:(1)已经进行抗高血压治疗;(2)合并有其他肿瘤疾病。使用抛硬币法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西药,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H31022750),药物剂量为20~40 mg/次,2次/d,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4周。同时进行针刺疗法,具体为:患者取平卧位,将颈部充分暴露在外,并将人迎穴行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缓慢刺入,深1.5寸即止,并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 min,留针15~20 min;再行合谷、太冲二穴针刺,同样消毒后行垂直进针,缓慢刺入,深1寸即止,并施以捻转泻法1 min,留针15~20 min;最后行曲池、足三里二穴针刺,穴位消毒后垂直进针、缓慢刺入、施以高频率小幅度捻转补法1min,留针15~20 min[1]。以上针刺疗法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厂家: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H31022750),药物剂量为20~40 mg/次,2次/d,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如:戒烟限酒,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合理控制体重,加强身体锻炼,进行适当的运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头痛、烦躁、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舒张压下降正常范围,或是下降≥10 mm Hg;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有减轻,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临床症状与舒张压等均未有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脉搏比较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脉搏、心率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2亿[2-3]。高血压病与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生有关系,因此必须引起重视。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和病残的发生率。国内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发病高峰年龄有提前趋势,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4]。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服药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研究表明,使用中医疗法也能降低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中医疗法目前较为常用的为针刺疗法[5-6]。使用西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也存在缺陷,主要是西药药物不良反应较大,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而中途终止服药或改服用其他药物。中医针刺疗法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等穴进行针刺[3],调理和刺激患者体内脉络,到达平肝降逆、活血散风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疗法,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脉搏、心率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说明中西医治疗方案治疗青年人群高血压是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患者乐于接受。可能原因分析:中西医结合可充分发挥互补作用,针刺疗法主要针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调理脉络,操作上就有较高的安全性,无不良反应,能帮助患者调节血压,疏通脉络。高发海等[7]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胡为斌等[8]研究结果亦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在青年人群高血压患者中开展中西医治疗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指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彤,周庆云,蔡恒,等.针刺结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39-2140.

[2]李建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12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322-323.

[3]周淼焱.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获得性因素对降压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3):219.

[4]方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5):1110-1112.

[5]王鸽.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79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62.

[6]孙韶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24(3):154-156.

[7]高发海,鲁静.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5(8):45-46.

篇10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发展趋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87-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强调的卫生工作政策。对全世界的医药学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发展的研究要求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统一。宏观整体观测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方法,而微观分析方式是西医学的特色方法,两者进行结合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典型,同时也是推进医学成熟发展的主要方法。

1 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的探究

(1)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循证医学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如果想要获得突破行的进展,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提升临床疗效等方面,将提升临床疗效作为一个突破口,只有提升其疗效,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先要提高临床疗效,首要要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措施,在多年以前循证医学就被提出,获得了全球范围内临床专家的认可。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领域,也应该相应的借鉴循证医学的做法。在临床实践及研究中,可以将循证医学的思路及方法加以借鉴应用进来,可以有效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而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对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已经推进了现代医学革命的进步,同样,循证医学的广泛使用也定会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步。

(2)宏观整体和微观分析进行结合。宏观整体就是将系统论及系统分析法结合来研究中西医学,把医学看作是一个整体,分别将中医和西医视为它的两个分系统,驻足于医学这个整体,观察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在根本上防止片面性(比如用西医来解释中医或是用中医来解释西医)。同时将中西医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联系,来掌握中西医学的各自特色本源,进而找到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色的思路,推进中西医理论的发展。

微观分析是通过方法论、认知论、语言工具等从内在及深层次原因来分析方向的发展,深入探究,找出中西医学中的相同语言。具体来讲,对中医学的概念、命题、理论进行细微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对中医哲学进行大力的探究。

(3)疾病、症状、药物相组合。所谓的疾病、症状、药物结合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涵盖现代医学)为方法,以提升临床疗效为目标,以研究基本为基础,研究症状为重心,研究药物为重点,使疾病、症状、药物有机的进行组合来研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也是科研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方案。

(4)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中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观念及特点,中医学对传统哲学思维过于依赖,是一种整体的医学体系,其特点是:整体理念、辩证求因、宏观调整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方式使宏观调整。当代西医学的发展模式依然是还原分析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带动了西医学从多层次、多学科向纵向发展,给西医学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尽管中西医特点各不相同,但人类生理病理活动规律不会由于认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两者是有相通之处的。尽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诊疗方式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两者间的相似处慢慢的被发现。可以说两者在医学理论、方法论、诊疗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认识高度,但是有都殊途同归。首先要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吸纳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当代医学想纵向发展,在这种基础上完成现代科学方法和整体辩证思维的结合。在比较静态、独立、简便的基础上设立动态联系及综合的思维方式。

2 发展趋向

2.1深入中西医对比研究

加大对中西医对比的研究,从表面现象的对比到成因分析及实体共性的讨论,以推进中西医的结合。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将重点研究深层原因和实体共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西医的不同认识视角、不同的方向及不同层面体现出的多样性生命活动。

2.2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给中西医提供了客观的根据。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已然成为医学交流的一个平台,它不但为中西医学的共同点找到内在联系的实质,而且对中医学的差异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对各方面的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深化科研的纵向发展。比如,中学指出疼痛、疯癫与“淤血”有关,西医学则指出是与神经有关,现代血液流变学指出,不正常的血液流动导致失调的神经活动,而失调的神经活动也有可能是血液流动不正常。所以两者可能从血液和神经的相互作用中,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的前进方向应该遵循一个开放的,多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是科学家、医学家还是医药公司将会层出不穷的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多种类科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探索发现新的医学认识,界定新的医学界限,创造新的医学成果及技术,编制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概念的框架,创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新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及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陆,周永红.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原理[J].光明中医,201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