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暴力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家庭暴力;社会救济;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18-04
据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0%的中国家庭,即1亿个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0%以上是针对妇女的暴力。例如:甘肃省妇联系统近5年来的接待中有25%左右是反映家庭暴力问题。由于家庭暴力具有的与其它暴力伤害行为所不同的特点,致使家庭暴力认定难、制裁难、受害者难、取证难、寻求救助难,加之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家庭暴力屡禁不止,逐渐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家庭暴力及其危害性
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但是日益突出的家庭暴力却影响了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危害性更强于普通的暴力犯罪。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暴力造成婚姻关系紧张
家庭本应是一个温馨的港湾,然而家庭暴力无论是身体暴力、性暴力还是冷暴力都会使家庭处于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在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同时极易导致婚姻破裂和家庭解体。据资料显示,家庭暴力作为引起婚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约占离婚案件的30%,个别地区达50%。
(二)家庭暴力影响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
有统计资料显示,60%以上的人在对配偶实施暴力的同时,也经常对子女实施暴力。而专家指出,即使没有受到殴打,见到家庭暴力与受到身体虐待的孩子所受的伤害同样严重。在一个充满暴力、叱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大多患有恐惧、焦虑、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障碍,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长大后极可能因心理的不正常而成为新的家庭暴力实施者,甚至仇视、报复社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抽样调查显示,有暴力倾向的未成年人中,七成以上曾遭受家庭暴力。
(三)家庭暴力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
家庭的不和谐使家庭丧失了应有的功能,为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当所遭受的暴力超过肉体、精神的承受极限时,一些妇女在绝望无助的情况下,走上了以暴制暴的犯罪道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罪与家庭暴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省因家庭、婚恋等矛盾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也较为突出。据了解,兰州女子监狱在押女犯中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约占7.04%。
(四)家庭暴力阻碍女性自身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最新报告表明,中国妇女的自杀比例排在世界第三位,比男性高出25%,并且大部分出现在贫困和农村地区,其中很多是由于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不归路的。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暴力阴影下,她们精神紧张,心事重重,注意力不集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生产、学习和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影响了她们的进步发展。社会的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暴力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二、当前家庭暴力的救济现状
(一)现有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一般的救济方式分为三种,即自力救济,社会救济与司法救济。而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为妇女,老人与儿童,他们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要实现自力救济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对家庭暴力的救济多依赖于社会救济与司法救济。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包括民法通则、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在内的法律体系。《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做出了“禁止家庭暴力”的原则性规定。对造成轻伤以上的,《刑法》将对施暴方做出相应处罚;造成轻微伤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将做出相应处理。此外,全国已有近30个省市制定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及条例。例如:甘肃省于2004年由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甘肃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规定》,对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救济现状的缺陷
1.立法缺陷
(1)我国现行法律针对家庭暴力虽有一些具体规定,但这些条款大都是从宏观上立论的,如《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妇女生命健康不受侵犯”等条文,在《婚姻法》中也只是笼统的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概念,并且所采用的是严格的界定标准,导致了法庭对家庭暴力的认定低。法律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后果及承担的责任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也没有规定因家庭暴力产生伤害的赔偿标准和限额,这使得司法实践中缺少可操作性。
(2)我国没有针对家庭暴力的专门证据法规则。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很少有目击证人,而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在遭到暴力后,因缺乏法律常识没有报案或去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当对方否认有暴力行为时,便无据可查,仅凭受害人陈述又不能作为定案依据,造成很多家庭暴力案件认定难。
(3)家庭暴力受害者精神损害赔偿无法可依。《婚姻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受害方可以提出民事赔偿,但实践中,受害妇女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仍然困难。
(4)现行法律着重于制裁造成严重后果的暴力行为,对于多发性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家庭暴力行为缺乏制裁措施。另外,着重于对施暴者进行事后制裁,缺乏对家庭暴力正在发生及持续过程中的救济措施。
2.司法不力
(1)司法人员中对我国家庭暴力的定性、定量上认识不一,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家庭暴力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人员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干预力度。有些法官在定罪量刑时考虑不到家庭暴力犯罪的特殊性,该从轻时没有从轻,该判刑时没有判刑。有些警察认为这是家务小事,不用管;一些检察官也认为是家务小事,无须公诉。当受害妇女到法院进行刑事自诉时,法官会尽量进行调解,而且调解时往往忽视妇女的人身和财产利益,从而使遭受家庭暴力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济,家庭暴力实施者得不到应有的制裁。
(2)执法机构的干预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最有效手段,而现在因家庭暴力的执法主体部门虽然多但不够明确,各个主体部门之间的执法还需进一步磨合,以及执法程序不规范,也造成了对家庭暴力的制裁不力,致使家庭暴力总是游离于法律之外,受虐妇女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3)一些受虐妇女往往希望维持家庭,她们投诉的目的只是希望制止施暴而不是使对方被拘禁或罚款,更不想因此使婚姻关系破裂。如何确定司法机关的角色定位,使司法更积极更妥当的介入家庭暴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消极社会因素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一些消极的社会、道德、伦理因素,影响了家庭暴力案件办理,主要表现在,传统社会仍旧认为女性的理想角色就是局限于家庭范围内,恪尽本分地做个贤妻良母,在家中孝敬公婆、照顾子女、操持家务;男尊女卑的夫权思想仍残留在一些人的脑海中,认为男人是家庭的主人,而女性则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依附于男人而存在。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当男人运用暴力手段从肉体上精神上统治奴役女性时,是被容忍和允许的,打老婆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许多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仍停留在“家务纠纷”层面上。社会公众对向法院控告丈夫的妻子尤其难以理解,并因此责备受害妇女,使受害妇女权利难以保障。当家庭暴力受害者或律师向受害妇女亲朋邻居乃至社区工作人员取证时,他们含糊其词,甚至拒绝作证,造成取证困难,受害妇女权利难以保障。
4.自身认识缺陷
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为了维护家庭的“面子”而极力掩盖,认为那是家丑,同时惧怕遭来丈夫更大的暴力,于是默默忍受,不愿声张。部分女性经济地位的相对低下,认为自己是靠丈夫而生活的,丈夫为了养家,在外面奔波劳累,回到家中发发脾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完善立法是提高法律干预效果和解决家庭暴力的根本办法。针对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和反家庭暴力的法律干预现状,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就必要性而言,在我国,每年都在一定数量的家庭发生家庭暴力,尽管相对比例与国外相比并不高,但因我国人口数量和家庭数量众多,所以其绝对数量并不容忽视。再者,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不仅可以使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规范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我国的现行法制是一种完善,而且也是履行有关国际义务,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就可行性而言,我国的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等已对此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这就为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而日益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许多成功的国外立法经验亦可为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借鉴。此外,一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也为制定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进一步健全社会救济途径
司法机关依法对施暴者进行惩处是有效遏制家庭暴力,保障妇女权益和推进我国法治进程的一个有效措施。不过,《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遵循“充分尊重公民的私权,以私人自治为主,国家公权适当干预为辅”理念,且婚姻家庭是夫妻及其家庭成员私人的自治空间,理应成为国家公权审慎介入的“特区”。因此,我们必须依托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以公安司法机关的有力执法为后盾,发挥社会调节组织、心理咨询组织、婚姻家庭救助组织等社团在预防和调解家庭暴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建立一套社会综合性维权机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与受虐妇女互动的人际网络的作用,包括家人、亲戚、朋友、同事或宗教团体,最大限度的帮助家庭暴力受害者。同时要对以家庭暴力引发的“以暴制暴”案件给予最大的同情与宽容,要将“受虐妇女综合症”的理论引入到此类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中。
(三)提高妇女的反家暴意识
尽快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是遏制家庭暴力的基础。提高妇女的文化修养,增强妇女的法律保护意识,提升妇女的经济地位,增强妇女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她们从家庭束缚中解脱出来,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尽量减少在家庭中对丈夫的经济依赖。要教育妇女认真对待第一次家庭暴力,要认识到如容忍了一次就会有更多次的家庭暴力,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在遭受暴力时应及时请求基层组织及相关机构出面协商解决,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自己与孩子的人身安全,如遇危险不应再以“家丑不可外扬”来约束自己,要大声求救或寻找机会报警,在受伤后要及时救治,要求医生详细、准确、客观地纪录伤情,为进一步寻求司法鉴定创造条件,最好在第一时间到派出所,请求他们开出验伤通知书,到指定医院验伤或司法鉴定部门作伤情鉴定,为今后法律救助保留有利的证据。
(四)构筑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体系
家庭暴力的增多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滞后与滑坡不无关系。市场化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是导致家庭暴力增多和婚姻家庭破裂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而道德支配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动机,二者是既分离又相关联的社会控制力量,是分不开的。要避免家庭暴力的发生,在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法律规范的同时,还需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况且婚姻家庭大都带有人生自我认识、自我探索和自我把握的性质,主要诉诸于人的自律精神,诉诸于人的良知。只有让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深入人心,继续发挥中华民族互敬互爱等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才能从潜意识里制约施暴者的外在行为,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家庭暴力的蔓延,切实保障广大妇女的权益,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
(五)借鉴国外的法律和司法实践经验
1.受害人可以申请禁止令。在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法官申请禁止令(保护令),禁止施暴者靠近处于危险中的妇女及子女。保护令的内容一般包括,在一定的有效期间内施暴者不得靠近申请人,限时搬出申请人的住所等。如果违反禁止令的行为人,除了有可能引发其它刑事、民事的藐视法官的诉讼程序和受到制裁外,还可能被处罚款和受到逮捕和刑事控诉。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也在试行此制度。这一方法有效的避免了造成暴力的严重后果,降低了妇女受到严重家庭暴力的可能性。
2.设立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庭。欧美等国家的一些地方,设立了专门的家庭暴力法庭,选派专门人员,依专门的程序来审理家庭暴力案件,为受害妇女提供更为及时,方便有效的帮助。同时,也积累了审理家庭暴力案件的经验资料和信息,为全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目前,我国山西、湖北等多个省市的法院也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3.对严重的家庭暴力案件重罪重判。以在美国为例,家庭暴力案件的重罪可判刑28年以上。美国《模范法典》第203条规定,加重对再次或反复实施家庭暴力犯罪行为的刑罚。被告当庭承认作有罪答辩或因在5年之内再次或反复实施暴力犯罪而被定罪的,对他的惩罚将在州法律规定的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刑罚幅度,或者比照州法律中对惯犯的刑罚规定来处理。加重刑罚可以威慑一些犯罪人,使那些有可能受到加重处罚的犯罪人相信,与其被监禁,不如停止暴力行为。英国设立“家庭暴力注册簿”,因家庭暴力被处以6个月监禁者将被登记在“家庭暴力登记簿”上7年,而被处以两年半及以上刑期者将被终生注册在案,以便警方和他们日后的新欢核实其过去的劣迹。这是英国政府推出的旨在帮助警方掌握家庭暴力犯罪情况,帮助新结识的伴侣认清对方的一项举措。
4.对受害人的经济赔偿。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就受虐引起的各种损害要求经济赔偿。赔偿内容可以包括:工资损失、医疗费用、财产损失、咨询费用、逃避暴力的交通费等相关费用、生活费等。依据挪威的《暴力赔法》,对暴力受害人的最高赔偿额可达100万挪威克朗。
篇2
一、基本情况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县17个乡镇,10个社区,20个县直机关妇委会,有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活跃在社区,亦称为“家庭暴力说劝队”,主要由离退休老干部、计生专干、妇联主席等人员构成。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行政机构数21个(县妇联内设妇女权益维护类1个,城乡妇女发展1个,妇女宣传工作数1个,儿童和家庭工作数1个,再加上乡镇妇联17个),总人数25人,其中女性25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事业单位数5个(妇女权益维护类1个,事业单位妇委会1个,妇女儿童宣传类1个,妇女儿童教育培训类1个,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类1个),总人数55人,其中女性占39人。城乡社区妇女组织数10个,社区妇联10个,总人数10人,其中女性占10人;家庭教育和文化类机构数10个,总人数10人,女性占10人,其中家长学校数8个,总人数8人,女性占8人。
二、现状分析
从上述情况来看,目前,我县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除了专门或兼职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妇女工作者之外,所谓的民间组织在一定意义上说存在的范围很小。专业范围更是受到很大程度地限制,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几乎为零。职业评价等级基本处于未获等级的状态。
出现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其发展的深度和力度。比如遇到妇女家暴投诉案件,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通过组织给你调解一下,至于给施暴者多大的惩罚,多大的威慑,给被施暴者多大的安慰,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就是这样的存在现实,就是让我们从事妇女维权的工作者也感到无可奈何,何况是她们呢?二是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认同等,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缓慢的普遍原因。三是待遇偏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不能安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其发展的内在活力。就拿村一级的妇代会主任来说,她们的工资经济好一点的村可以拿到200-300元左右,经济差一点村拿的更少,甚至有的还拿不到钱,至于说她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于她们来说已是她们最大的希望和满足了。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源头维权,制定出台一些有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好政策,在源头参与上提供可靠保障。
2、解决人员编制问题,使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政治上拥有一个合法的明确的身份。提供合适的条件和待遇,在物质上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吸纳和接收一批热心妇女事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投入我们这支队伍当中来。
3、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良好的用人机制,注入新鲜活力,提高综合实力,丰富工作内涵。
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和谐环境;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51-01
一、家庭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伴随时代的变迁,孩子成长的家庭、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独生子女剧增,再婚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困难与问题;二是生活条件的改善,电脑、电视的普及,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三是影视、书刊、网络对孩子不良影响与诱惑;四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压力在逐步加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疏于管理,加之教育方法的不当,导致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情境一:
父母吵闹,继而发生家庭暴力,无辜的孩子睁大恐惧的眼睛盯着父母,一副无奈的表情……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在上学期间,对学习没有兴趣,逃学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还经常无故打骂同学,初中还没有读完就缀学了――
试想一下:这个孩子正处于读书的好时期可不去上学读书,他会去干什么呢?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可能是什么样儿呢?
情境二:
下午放学,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还没有走进家门就大声喊起来:“妈妈,我回来啦!”回答他的是“哗啦――哗啦――”的麻将声,原来孩子的妈妈正带着一些人在家里打麻将。孩子来到妈妈旁边,撒娇地说:“妈妈,我饿了。”妈妈一边抓着麻将,一边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拿一块钱自己买东西吃,别捣乱!”孩子只好拿着妈妈给的钱悻悻地走了……
试想:孩子拿着钱走了之后会做些什么?妈妈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从上面的两个情境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存在以下一些现状:
1、过分溺爱型。家长越俎代庖,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做,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其后果是: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说一不二,娇横自私,缺乏爱心,生活自理能力差。
2、过分严厉型。这类家庭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管教严厉,不允许孩子乱说乱动,轻则抛以白眼,重则大打出手,一贯奉行“捧打出孝郎”、“严管出才子”的陈旧观念,其后果是: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不是沉默寡言,就是性情暴躁。
3、单亲家庭。因为特殊的原因,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复杂,在老师的眼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淡漠、不容易被温暖、被感化……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很敏感,容易对人或物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疏于教育管理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多数孩子家长外出打工,家长缺少与孩子沟通,缺少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对孩子的过问较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听之任之,寄教育希望于学校。留守儿童、托管儿童、隔代教育等诸多问题成了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
以上种种家庭教育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塑造,也成了学校教育的羁绊,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质量。
二、创设和谐家庭教育环境的基本的方法
1、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我们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品德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家庭里,家长应该把孩子看成是家里的小主人。不但让他们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要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我们家长千万不能包办,应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父母不仅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父母应挤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经常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不要总看到孩子的不足,要善于发现并赏识孩子的优点。这样会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帮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家庭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对家庭教育的成败、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家庭关系不和谐带来的紧张压抑气氛,极易引起孩子心理失衡;理想的家庭情感氛围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地位平等、彼此团结、氛围温馨、共同进取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
3、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在日新月异地更新,家长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在孩子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就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进行亲子共读,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样,孩子会耳濡目染,一定会成为一个快乐、健康、好学的孩子。
篇4
关键词 中职德育 现状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概述
1.1 德育工作实际地位不高
首先,德育工作的成果不像教学楼等硬件条件的建设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相反,德育工作的成果寓于无形之中,无法立竿见影地呈现,我们也很难用文字、数据等判断一间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情况。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资金投入少,很多德育工作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开展。有些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把加强德育工作放在事关学校兴衰的重要地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很多人对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概括,虽有失偏颇,但不无道理。
其次,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德育这门课普遍不感兴趣,觉得它远不如那些实操课、专业课有用。确实,当今社会上存在的功利主义也会渗入中职校园,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此时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很大程度上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不能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上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给学生造成一种德育“脱离生活”、“没用”的印象,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地位。
1.2 德育课程模式和内容滞后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职学校旧有的“重管理,轻培养”的德育工作理念已不能满足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工作方法及通过学校、年级、班级层层管理,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规范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交流、培养的工作模式显然存在极大不足。这些过于粗糙的德育方法无法触及到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造成他们思想品德行为的不稳定。
同时,德育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缺乏广泛联系,德育内容往往陈旧、滞后,既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又无法解决中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1.3 学生个性鲜明、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大多是“90”后,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独立意识强。
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内部矛盾的集中凸显期,而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黄金期,社会上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思想都会影响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也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多元化。
从微观方面来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行为在孩子看来有示范性的作用。于是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长、不同的行为给中职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当今社会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留守儿童等现象屡见不鲜,成长环境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
1.4 德育工作者面临新挑战
一方面,随着全国中职学校的普遍扩招,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德育工作更加繁重,德育工作队伍也面临更大压力。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不断补充新教师,德育工作队伍也不断壮大,但是迅速增长的德育工作量,依然使得德育工作队伍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中职学生个性鲜明,个体差异大,素质落差明显,这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更加细致、更加系统。在这里,如何协调德育工作迅速增长的工作量和更高要求的质量这对矛盾,将是德育工作的难点部分。
2 对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对策
2.1 加大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财力、师资等方面的投入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中职生的德育素质对于个人品性的完善、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强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和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发动学校全体力量建立德育工作网络,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加大对于德育工作的财力等物质方面的投入,在确保德育工作全面、系统运转的基础上,提高德育工作的完成质量。
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甚至给学生一生都留下影响。因此,在资金等物质条件的保障下,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在岗培训,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教师队伍。
2.2 更新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要使中职德育工作真正对学生成长起到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就必须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年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及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的现状,在保持和进行传统德育教学的同时,应增加和改进德育教学的内容。
2.3 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
在德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学生反感的单纯的说教,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德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可运用当今社会热门的时事话题、经典案例、学生身边的先进实例及优秀毕业生的创业史等来引导教育学生,课堂上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模拟表演等,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2.4 做好中职学生择业咨询和推荐工作
中职生毕业后就将直接走入工作岗位,所以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为此,学校可设立了专门机构,做学生择业咨询和推荐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工作使命感。具体来说,应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不断前进,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中职德育课程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我们应该确立全新的德育观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创德育工作新局,才能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关于以生为本的中职德育工作细微化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2009.9.
[2] 李小鲁.论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现代教育论坛,2008.12.
篇5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普法
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民以对法律现象的认知为起点,形成的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农民法律知识、对法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对法律现象的认知和评价、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态度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而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正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统计
为了解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笔者向湖南益阳某乡八个村的部分农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小学学历占30%,初中学历占50%、高中/中专学历占1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法律基本知识、土地征收、婚姻法等方面的内容。部分问题的调查情况统计如下:在对“法律的作用”(多选)的认识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管理国家的,6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的,20%的人认为法律就是刑法,是用来打击违法犯罪的,20%的人认为法律是用来限制老百姓的自由的。在农民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多选)上,选择广播电视的占90%,选择书本的只占10%,选择宣传栏的占30%,选择网络的占10%,选择其它的占30%;在法律对农民的价值上,有80%的人认为法律有用,认为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权利,20%的人认为法律无用,认为法律反正还不是由当官的人说了算。在回答“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吗?”时,有50%的人认为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受损的权利,也有50%的人认为会选择村干部或村里面的老年协会的比较有名望的长者来调解纠纷,这样更经济省钱更节约时间。在对“法律与政策关系”的认识上,选择法律大于政策的占60%,选择政策大于法律的占35%,选择效力一样大的占5%。在社会现象认识的调查中,70%的人认为结婚不仅要男女两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还需办理结婚登记证明,30%的认为只要男女二人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就是夫妻;对家长打伤孩子有60%的人认为不犯法,只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而已,40%的人认为如果打伤了的话,是应该要坐牢的。在对法制宣传的调查中,50%的人参加过法制宣传,主要是集中的法律咨询、打横幅、还有宣传栏的形式,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多组织法制宣传,并且要用多种形式特别是农民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在回答“在征地中政府怎么做才算合法?”时,85%的村民认为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应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要把征地的事情事先告知农民并与农民协商征地补偿事宜,这样做才公平才合法,15%的村民认为,政府讲了算数,我们没有办法。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
由以上调查可知,农民普遍认为法制宣传对于增强法律意识、促进人们更好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很有必要,因而,对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参与积极性较高。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人民调解已经深入人心。但总的来说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是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层次的阶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法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遥远的。农村法律知识贫乏。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农民法律意识形成的及时和理性基础。农民对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既影响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维护,又影响自己对法律的遵守。通过调查发现,该乡部分人对法律知之甚少,或知之不全,或完全不知,对法的本质认识不清,大部分的人认为法是用来管理国家的,就连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婚姻登记行为、家庭暴力行为也不能进行一种正确的法律评价。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凭直观感觉从电视和广播等途径获得,想主动从书本上获取法律知识的人少而又少,因而不能形成对法的一种系统性的认识。农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接触是法律内化及法律意识形成的前提,农民法律知识的有限使得法律意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与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整体而言仍然很薄弱。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法律没有认识,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当遇到自身权利被侵害时,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法愚”的形态展现于社会;要么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规定而不顾,“以暴制暴”。在调查中,有50%的农民在自身正当权利被侵犯时仍然没有想到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权利。农民法律信仰偏低。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①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只有一半认为遇到纠纷时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而另一半则会选择采用调解等其它方式解决纠纷,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因为他们认为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耗时耗力耗钱伤不起,成本支出往往高于收入很多。虽然大多数的人认为法律是有用的,但也有近20%的人认为法律最终还是由当官人的说了算,并坚持认为政策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法律的效力。由此可知,由于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导致一部分人视法律为无物,因而无法从内心去崇尚法律、信仰法律,从而出现了农村法律信仰水平偏低的状况。
三、提升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思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3家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