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种植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制造业的特点如下:
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国制造业形成了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局势。新型的民营企业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中国制造业中,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型企业能够更好地体现制造业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但是上升的空间有限,而小型企业中新型的民营制造业代表着制造业新生的力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出台顺应了两大时代背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要求我国加速实现准则国际趋同,减少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障碍,改善我国经济贸易环境;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改进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增强审计的有效性,增进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运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些准则,现就准则体系的特点及创新之处,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准则体系强化了行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
执业准则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的标准,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同以前制定的审计准则相比,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更加突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针对实务中暴露出的不足,严格了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切实承担起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
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针对新形势下财务报表舞弊的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地识别和应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并为注册会计师履行好这一责任提供了更多的指引。准则特别强调,舞弊导致的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
又如,为避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片面理解风险导向审计,过分依赖分析程序,而减少实质性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
再如,针对“安然”事件暴露出的会计师事务所销毁不利工作底稿的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和保存年限,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准则体系符合国际趋同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在体系结构、项目构成和基本内容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从体系结构看,我们按照国际趋同的要求,根据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性质的不同,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进行了重构,与国际准则体系保持了充分的一致。
从项目构成看,除个别项目因对我国几乎不适用而未被纳入外,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涵盖了国际审计准则的所有项目。
在审计准则的内容上,我们充分采用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程序,在审计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审计结论的形成和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的设定等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保持一致。由于我国准则是部门规范性文件,不便把国际审计准则中包含的举例等解释说明性材料写入准则正文,但我们会把这些内容写入正在起草的指南中,以帮助会员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
三、准则体系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最近几年,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工具,增大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而更容易引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加之会计中估计与判断成分的不断增加、审计对象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有这些变化都迫切要求注册会计师创新审计理念和技术,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以往审计实务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上,而忽略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导致审计失败的风险增大。因为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那么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如果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方面,就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难以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在此背景下,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与英美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了审计风险准则,改进了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提高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审计风险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审计工作主线,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风险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证据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为获取审计证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进一步明确了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借鉴国际审计理念研究和实务探索的先进成果,我们制定了审计风险准则。审计风险准则是整个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等4个项目。
同以往审计准则相比,审计风险准则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程序,更广泛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解内部控制,为识别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等重大错报风险提供更好的基础。
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
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与识别、评估的风险相联系,以防止机械利用程序表,从形式上迎合审计准则对程序的要求。
四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同时,我们以审计风险准则为基础,在新制定的其他准则中体现了审计风险准则的要求,并根据这一要求对26个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
四、准则体系严格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求
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技术准则的基础。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系统地总结了近些年审计失败的经验教训,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落实对业务质量的领导责任、确保职业道德规范得以遵守、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等七个方面。
例如,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薪酬及晋升的政策和程序,要求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又如,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复核内容包括独立性、审计过程中识别的特别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审计过程中作出的重要判断、意见分歧、调整事项及审计报告等。
再如,准则规定,对所有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只有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在不长于三年的周期内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
五、准则体系实现了形式和结构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类型较多,既有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内部控制审核等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又有司法诉讼中涉及会计、审计、税务或其他事项的鉴证业务,还有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询和税务咨询等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
篇3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出台顺应了两大时代背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要求我国加速实现准则国际趋同,减少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障碍,改善我国经济贸易环境;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改进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增强审计的有效性,增进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运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些准则,现就准则体系的特点及创新之处,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准则体系强化了行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
执业准则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的标准,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同以前制定的审计准则相比,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更加突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针对实务中暴露出的不足,严格了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切实承担起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
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针对新形势下财务报表舞弊的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地识别和应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并为注册会计师履行好这一责任提供了更多的指引。准则特别强调,舞弊导致的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
又如,为避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片面理解风险导向审计,过分依赖分析程序,而减少实质性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
再如,针对“安然”事件暴露出的会计师事务所销毁不利工作底稿的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和保存年限,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准则体系符合国际趋同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在体系结构、项目构成和基本内容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从体系结构看,我们按照国际趋同的要求,根据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性质的不同,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进行了重构,与国际准则体系保持了充分的一致。
从项目构成看,除个别项目因对我国几乎不适用而未被纳入外,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涵盖了国际审计准则的所有项目。
在审计准则的内容上,我们充分采用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程序,在审计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审计结论的形成和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的设定等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保持一致。由于我国准则是部门规范性文件,不便把国际审计准则中包含的举例等解释说明性材料写入准则正文,但我们会把这些内容写入正在起草的指南中,以帮助会员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
三、准则体系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最近几年,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工具,增大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而更容易引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加之会计中估计与判断成分的不断增加、审计对象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有这些变化都迫切要求注册会计师创新审计理念和技术,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以往审计实务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上,而忽略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导致审计失败的风险增大。因为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那么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如果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方面,就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难以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在此背景下,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与英美等国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了审计风险准则,改进了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提高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审计风险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审计工作主线,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风险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证据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为获取审计证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进一步明确了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借鉴国际审计理念研究和实务探索的先进成果,我们制定了审计风险准则。审计风险准则是整个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等4个项目。
同以往审计准则相比,审计风险准则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程序,更广泛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解内部控制,为识别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等重大错报风险提供更好的基础。
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
三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与识别、评估的风险相联系,以防止机械利用程序表,从形式上迎合审计准则对程序的要求。
四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同时,我们以审计风险准则为基础,在新制定的其他准则中体现了审计风险准则的要求,并根据这一要求对26个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
四、准则体系严格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求
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技术准则的基础。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系统地总结了近些年审计失败的经验教训,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落实对业务质量的领导责任、确保职业道德规范得以遵守、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等七个方面。
例如,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薪酬及晋升的政策和程序,要求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又如,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复核内容包括独立性、审计过程中识别的特别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审计过程中作出的重要判断、意见分歧、调整事项及审计报告等。
再如,准则规定,对所有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只有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在不长于三年的周期内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
五、准则体系实现了形式和结构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类型较多,既有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内部控制审核等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又有司法诉讼中涉及会计、审计、税务或其他事项的鉴证业务,还有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询和税务咨询等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
为了适应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要求,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活动,新的审计准则体系在准则框架、准则名称和准则编号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
一是重构准则框架。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具体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部分。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理解,我们也将执业准则简称为“审计准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审计准则体系中,包括了1996年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前者是为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和维护行业形象,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后者是为促进注册会计师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对后续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两类准则不属于行业技术性规范,因此不再纳入执业准则体系。但这两个准则仍然是行业管理的规范性要求,我们将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修订。
二是改进执业准则名称。原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含了部分非审计业务准则,如《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盈利预测审核》《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0号——会计报表审阅》等,导致以审计准则的名义规范其他业务类型。在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中,我们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将非审计业务准则从执业准则体系中分离出来,按照其业务性质冠以适当的名称。例如,我们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盈利预测审核》重新命名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0号——会计报表审阅》重新命名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
篇4
关键词:特殊家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
近几年,我一直担任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发现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较多。他们有的父母离异,有的丧父或丧母,甚至是孤儿,还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着老人或亲戚生活。与正常家庭的学生相比,他们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内向偏激,学习成绩较差,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也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困难。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感到只要方法得当,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用真诚和关爱开启紧闭的心扉
爱是情感诱导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殊家庭的学生长期缺乏父母之爱,更渴望老师的爱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用真挚的情感热爱、尊重、信任他们。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们,从而使他们愿意敞开心扉,与你沟通交流。在我的班上曾有名学生聂,不到一岁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对她很不好,将她和七八十岁的爷爷赶到姑姑家,还经常为学费、生活费的事发生矛盾。我从刚入学就仔细了解了她的情况,经常主动和她谈心,安慰开导她。一开始,她不愿和我交流,不管我怎么说,她都一言不发,只是叹气。我决心用真诚的实际行动感动她。国庆节放假,她回家帮助姑姑砍玉米秆,回校时因过敏咳嗽不止,心脏也不舒服,甚至无法上课和睡觉。我就自己出钱带她看病,把中药拿回家亲自煎,煎好送到教室给她喝。有一样药需要用蜂蜜炙,我在炙药时不小心手上烫了个大泡,她看到后感动得哭了,说谢谢老师,从小到大还没有人对我这么好。从此以后她主动找我沟通交流,将不愉快的事讲给我听。我就鼓励她要自立自强,开导她要学会思考问题,心态要平和豁达,要多替父亲想想,他也很不容易,等学到一技之长找到工作就不受他们的气了。现在她比以前更懂事了,也坚强开朗了许多,并且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上学,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
二、用耐心和宽容等待迟来的进步
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他们身上的缺点、坏习惯,不可能靠一两次简单地批评说教就能改掉,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事。班主任要抓住一切时机,想尽各种办法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小刘聪明伶俐,小学时学习比较好,六年级时父母离异,母亲外出打工,他跟随父亲生活。直到后来他父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他母亲才回到他身边。小刘到我们学校时还不满15岁,时间不长就开始连续旷课,还吸烟、喝酒、上网吧,经常顶撞母亲,暴露出一身坏毛病。我和他母亲三番五次到网吧、酒吧和他朋友那里找他,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软硬兼施地带他回学校,三天两头想办法劝导他,帮他收心,给他讲做人的道理,从各方面慢慢约束他。有时刚刚谈过心,他向我保证得很好,但第二天毛病就犯了,把我也气得真想撒手不管这个不争气的学生。但冷静下来想想,其实他也很可怜,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残缺,我们当老师的不能灰心丧气,随便放弃,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磨掉他身上的缺点。正是由于我不气馁、不放弃,该学生最终圆满完成了学业,现在一家中档饭店做凉菜师傅,做到了自食其力。
三、用鼓励和赞赏唤回久违的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赏识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要多赞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骂,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滋润学生的心田。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大多自卑、敏感、脆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要挽救他们,就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选好切入点,用放大镜看待学生身上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当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应该及时加以肯定,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毫不吝啬地赞扬、鼓励,这样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的刘某,身上缺点一大堆,一时还真难发现有什么优点。一次学生们进行大扫除,他正在烹饪实习室练习面点,我就没通知他。没想到他做完面点回来后,主动提水、拖地,跑了一趟又一趟,累得满头大汗,裤腿上也沾满了泥,但他毫无怨言。我就趁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像个男子汉。他听了两眼发光,激动地说:“很久没有人这样夸过我了。”从此以后,他总是把烹饪实习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了激发他学习烹饪的积极性,我还经常买些原料请他加工,夸他做菜味美可口。在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赞扬下,在任课教师的严格要求下,他的烹饪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
四、用集体和友谊弥补缺失的情感
篇5
关键词:高原训练法 业余网球训练 特点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04-01
网球运动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我国,而其一进入我国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网球运动本来是贵族运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大众也能够进行网球运动,并且网球运动所特有的高贵、高雅仍然遗留在网球运动之中,这也是网球独特的魅力所在。
1 网球运动的特征
网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运动。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还有心理素质等等各方面都能够在网球运动中得到考验,还有身体力量、神经反应、身体灵活性、灵敏度以及持久力等。此外网球运动对于运动员的技能要求比较高,因此运动员必须就有高超的判断能力,能够及时的根据球场上的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最后运动员还必须具有冷静的头脑,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否则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不冷静的话就很容易自乱阵脚。
2 高原训练法在业余网球训练之中的实际应用
高原训练法是一项综合的训练方法,其既包括运动控制训练同时又包括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所以说高原训练法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训练方法。影响其训练效果的因素也比较多,该研究者在此主要谈一谈海拔和训练过程。
2.1 高原训练法的海拔因素
海拔是影响高原训练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高原训练法的实施需要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进行。另外,不同的运动对于心肺系统、新陈代谢系统等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海拔的高度选择上也存在不同。一般来说如果持续运动并且是有氧代谢运动超过半个小时的话那么就应该选择海拔2 500 m左右的地方进行训练。而如果运动持续时间在十分钟以内并且主要运动方式是有氧和缺氧接替进行的运动,那么海拔一般选择在2 200 m左右。因此不同的项目采用高原训练法所选择的海拔高度是不一样的。在进行训练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考察和计算才能确定选择在什么高度的海拔进行训练。
2.2 高原训练法的训练过程
高原训练法其实可以说是对运动员进行的一次突击训练。无论高原训练的过程时间跨度多大实际上都需要再返回到正常海拔,因此说其实质就是一个专门组织的训练也不为过。总的来说高原训练法的训练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骤是适应步骤,因为高原训练法一般来说都会选择一个比平常生活较高的海拔进行训练,因此在训练开始之前运动员必然会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这个适应过程的时间和平时生活海拔以及训练的海拔有关,一般来说两者之间的相对海拔越高,运动员适应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相对海拔越低,需要的训练时间也就越短。但是总体来说一般三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进行正常训练了。第二步就是进行高原训练,这个实践一般持续3周左右,有的时间比较长,甚至能够达到一个半月。训练过程包括基础训练、专项训练和拓展训练等。第三步就是过渡,这个时间比较短,一般来说就是高原训练结束前三天左右。高原训练法第一步的目的是帮助运动员在生理上尽快适应高原的环境,让身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第二步是让内环境与外环境真正的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个阶段安排的运动量一般来说会比较大,运动强度相对来说也会有所提高,不过强度是循序渐进地提高,最终达到和平常训练水平差不多的地步。第三步是让身体慢慢恢复,较少运动量,为恢复到正常海拔进行比赛做准备。
3 高原训练法对网球运动的积极促进作用
网球运动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替进行的一项运动,身体的主要功能系统是磷酸原,糖酵解是磷酸原的辅助,有氧运动是身体能量来源的基础。网球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具备有比较强的耐力、灵敏度还有灵活性,其爆发性还有反应能力也要尽可能的快速和猛烈。有氧运动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样一来无氧代谢运动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因此人的反应速度、身体灵敏度等都会有比较大的提高。此外网球比赛的频率比较高,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都比较大,海拔低地区的训练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但是网球比赛有的时候是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进行的,想要真正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就需要在与比赛场地相似的海拔高度进行训练。
4 结语
总之,高原训练法能够促进网球训练质量的提高,促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运动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高原训练法以提高训练效果,促进个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天熙,段宝林.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56-58.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专业特点;专业教学;实施策略
语文教育是中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普遍存在无效教学的现象,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究其主要原因,我们发现,中职语文在同一年级,不管什么专业,都采用统一的语文教材,教师就算变换教学方法,也都是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显然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方针是相冲突的。事实上,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专业需求服务,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做好专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特点
1.专业色彩较强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它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抒感,同时语文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接受、处理信息。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从语文学习中获取的阅读能力和判断能力来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便于专业技能的获取和掌握。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工具,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色彩,具有一定的就业前终端学习的性质。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全面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语言应用技能,让语文学习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2.具有较高的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初中毕业生,教学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语言应用能力。由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通常是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了中职教育,旨在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来顺利就业。鉴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应低于普通高中,而在专业的语言应用能力上则高于普通高中。中职生通过中职语文的学习,在专业技术的工作中应做到清晰、流畅地表达观念,独立清晰地思考专业问题以及灵活掌握检索、阅读,甚至撰写专业技术文章的能力,为今后的顺利就业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打下基础。
3.教学时间较短
随着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许多中职学校的学制也发生了变化,部分专业执行三年制,但是在三年的中职教育中,根本无法保证学生两个学年以上的语文课教学。目前,在中职学校中,对于语文课的设置,通常只有一学年。再加上中职学校实践课程的增多,极大地缩减了普通课和理论课的教学时间。
二、中职语文教育实施专业教学的策略
1.以实用为原则,贴近专业开展教学
语文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我们应从职业教育的角度,以实用为原则,结合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以及学生情感的需求,实现教学内容和专业特点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教学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目的。例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课本中选出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进行重点教学,同时增加一些与旅游专业相关的篇目,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外,教师还应让学生认清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学习文化课是为了专业课的更好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找到两者的切入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在毕业后大都从事导游或者酒店管理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比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紧扣住旅游专业口头表达训练要求,结合旅游专业课本“中国民族婚俗”这节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中国少数民族婚俗的材料,轮流到讲台上演讲,时间5~8分钟,分组进行。同学们的兴趣特别高,都积极参与,讲述了关于壮族、侗族、摩梭族等少数民族的青年恋爱、婚宴的习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谈吐大方,表达准确,活脱脱一位小导游在向游客娓娓而谈。
2.贴近生活,实现教学的专业化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未实现生活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致使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还要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只是一个范本,一个例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唯本”观念,适度地引入计算机、社交礼仪、营销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学习语文的能力。例如《拿来主义》一文,旨在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些关于“鸦片”“姨太太”等词汇的历史说明,通过故事说明鸦片对人体的毒害以及鸦片曾经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同时从医学的角度向学生说明,鸦片中含有一种叫吗啡的成分,这种成分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事物,趋利避害,正确对待。而“姨太太”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生活腐化的象征,必须彻底地铲除。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内涵。
3.与专业相结合,全面拓展学生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坚持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还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渗透不能仅仅从执教者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现有的语言水平进行有效结合。以装潢专业的学生为例,该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且对绘画较有兴趣。因此,在《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共游华山洞的情景,然后再配上文字,来描述画中人游玩时的心情和感悟。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生动的绘画形式展现出来,那么作者游山时的心情和感悟,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4.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语文课本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善于利用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时,作者没有着力描写西山的虫鸣、潭柘寺的钟声,而是独具匠心地选择了白描这一写实的艺术手法,从生活中的细微处着手,向我们展示了“秋槐落蕊、秋院秋色”的景色,将我们带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故都秋天的那份凄凉的美好。通过祖国壮丽河山美景的熏陶,学生会对美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探索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概述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特点:
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二、形式多样,多元并存
三、海派风格,中西兼容
从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来看,笔者认为上海地区大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今后将会在如下一些领域中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较为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1、民间工艺品业。民间工艺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民间剪纸、民间雕刻、民间彩绘、民间编织等等。它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其制作方式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具有较强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这与那些虽然在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规范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却较为缺乏个性艺术特点的机器生产类艺术产品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个性化艺术需求的逐渐增强,具有民间手工特点的各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些独特的文化产业门类。
在这方面,日本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日本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很高,但是日本使用传统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上却至今并无多大变化,直至今日,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据有关资料介绍,现在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仅仅是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漆碗,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使用,而且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一年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诸如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器作为礼品的习俗。
回观上海,各种具有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特点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并不亚于日本,其代表性的形式主要有三林刺绣、嘉定竹刻、金山农民画、徐汇木雕、南汇石雕、黄浦面塑、闵行剪纸、松江丝网版画、嘉定草编、杨浦微雕、浦东绒绣等等。它们在制作方式上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都为手工制作,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正是这些特点,使它们具有了很高的民族艺术特色,深受国外市场的欢迎。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民间工艺品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并成为上海文化产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2、民俗旅游业。旅游业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门类,在当今蓬勃兴起的各种旅游形式中,以传统文化为主要游览对象的各种民俗旅游、农家乐旅游、文化生态园旅游等旅游项目具有相当的比例。在这些旅游项目中,人们所感兴趣的主要是那些与现代生活具有鲜明差异性的传统文化事像,以及产生这些传统文化事像的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旅游,人们企图获得一种“审美的距离感”,一种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古老”“原始”“神秘”“质朴”“纯真”等诸多传统文化现象产生追寻、好奇与幻想的独特情趣。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雷格本(Graburn)所指出:“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吸引当代的都市旅游者。” 正是这种当代人所有的对于古老历史与旧日生活的追寻与好奇,使许多这原本已经逐渐趋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人的文化消费与现实生活中又重新找到自己的出路,经过一定的创意与改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转化成为为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感提供某些服务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上海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中,有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吸引现代人审美兴趣的条件,例如充满乡情野趣的田山歌、阿婆茶、摇快船、棉花纺织、老式结婚;充满海派风情的石库门住俗、时装衣饰、城市叫卖、老字号商业、都市庙会等等。这些资源经过一定的创意与改编以后,都可以融入当代上海的民俗旅游事业之中,并为当代上海文化产业的繁荣创造诸多的机会。近年来上海在有关城市民俗旅游方面的一些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一些特色民俗旅游项目,如石库门风情游、农家乐风情游、古镇乡土风情游、赛龙舟风情游、茶俗茶礼风情游、农民画村风情游等等,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欢迎。可以相信,这些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势必会形成更为明显的优势,并且成为推动与促进今后上海城市文化产业壮大发展的一些知名旅游品牌。
3、会展业。会展业是当代文化产业上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形式。通过会展,人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展示的文化产品具有整体的、立体的、多角度的了解和认识,扩大了文化产品的受众面与影响力。在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大量可以转化为当代会展业的资源,如松江顾绣、嘉定竹刻、徐行草编、金山农民画、乌泥泾手工棉纺技艺、朵云轩木板水印技艺、海派黄杨木雕、海派剪纸等等,它们在推动与促进上海城市会展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强盛的活力,可以为上海城市会展业的兴盛与发展提供大量的营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会展业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在为期五天的世博会上海活动周期间,上海非遗中心根据“上海一天”的理念,撷取上海传统的石库门建筑作为空间场景,让游客通过逛街的形式,领略上海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突显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普通百姓在文化、生活上带来的诸多改变和益处,使海内外观众亲身感受到上海人的真实生活,了解上海的城市文化遗产。参加世博会期间展出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有紫檀木雕、海派玉雕、嘉定竹刻、象牙篾丝编织、江南丝竹、朵云轩木板水印、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龙凤旗袍、顾绣、中式服装盘扣、绒绣等等。一大批上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博会这样盛大的会展中进行集中展示,充分体现了上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强盛活力。更为值得重视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主要以“人”为传承主体的文化形态,其展示的方式并不仅仅是静态的,而且也可以有动态的。通过各种栩栩如生而具有强烈现场感的动态性展示,可以有效提高展示的效果,更好地激发观众对于展示对象的兴趣。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人们不但可以欣赏到大量技艺精湛的上海民间手工艺绝活,如周虎臣毛笔、曹素功墨锭、嘉定竹刻、海派微雕、顾绣等,还可以直接观看艺人们制作这些工艺品的过程,甚至还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体验。这种通过“体验”与“参与”性的方式来提高展示效果,加深人们对于展示对象的印象的做法,正是现代展示业所注重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展示业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在今后的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好地引入上海的会展产业之中,并配以图片、音像与多媒体演示,势必会有利地促进上海会展产业的发展,为上海的会展产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篇8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地方特色;衔接内容;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9-0014-02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国内各职业院校掀起了一股中高职衔接研究热潮。中高职衔接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了招生模式衔接研究、培养模式研究、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专业教学标准衔接研究、课程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国内较多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围绕该专业开展中高职衔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院校也不少。从查阅的各类文献资料来看,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该模式主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建设“能力本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公共基础课、职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综合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模块等分为不同模块的衔接;衔接中也考虑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该模式拟通过衔接,解决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重复、断档、文化素质脱节、职业资格证衔接不紧等问题。
(二)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设置课程
该衔接模式是依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结构。该模式基于工作岗位群,对整个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将课程分为通识素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岗位技术课程三类模块。在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定位中,要求中职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一线的作业人员;高职重点培养面向生产、建设、一线的基层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该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广泛调研、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融入行动领域。这样开发课程体系的目的是想让中高职教育贯穿职业活动过程,并且以不同层次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课程设置,从职业活动需求角度来看,是比较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的。
二、存在的弊端
不论是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基于职业岗位群需求,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置,其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理论上,基于这两种模式而设置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衔接内容都比较合理,两者也都符合当前社会需求。对于具备扎实的行业背景或占有地域优势的职业院校来讲,比较容易实现。但该模式对地方高职院校来说,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又存在以下弊端。
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本身所处地域的电子信息产业薄弱,相关企业少;学校在周边职业院校的号召力也不高;在组织实施专业调研、课程衔接等方面就容易面临企业支撑力度不够,中职学校参与意愿不高,专业调研不充分,岗位能力归纳不到位等系列问题,从而无法保障课程衔接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因此,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在开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时,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现有研究模式和成果,还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和自身情况优化、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内容和保障措施,只有这样,方能确保衔接质量。
三、改进措施
(一)根据地方特点优化课程体系衔接内容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川南、川滇黔渝结合部的酒城泸州。该区域主要以白酒、化工以及第三产业为主,电子信息产业相对较薄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成渝两地的电子制造类企业、本地及周边的弱电工程类中小企业,主要岗位包含了电子产品生产与维修、弱电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结合各中职学校实际以及自身情况,围绕专业“能力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则主要按照国家部委的要求进行衔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能力课方面则根据地方特点以及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方向,按照无线电调试工初、中、高级的职业能力需求,遵循中职重点以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为主,高职以拓展知识面与强化专业方向技能为主的设计思路进行衔接。中职阶段的课程开设主要以训练基础技能为主,为学生后续学习夯实基础。高职阶段主要在中职学习的基础上,除强化必要的专业基础之外,既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需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为学生提供模块化菜单的专业方向课程,尽可能地与企业岗位接轨,以满足不同企业以及学生就业倾向的需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具体衔接设置如下表所示。
(二)完善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要达成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还需要为课程体系制订对应的保障措施。为有效克服因各中职学校间软硬件条件的差异对课程衔接质量的影响,在课程体系保障措施方面,可采取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对接和分段分级考核等措施。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初、中、高级的要求,中职主要达到中级职业资格的人才培养,高职则要达到高级工的人才培养。因此,可采用专业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来检验课程衔接质量,再根据检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克服原有课程体系中中高职课程脱节、断档或重复等问题,从而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做法是:以是否取得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或达到对应等级水平作为鉴定标准。对于具备职业资格认证条件的中职学校,主要看学生是否取得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而对于部分不具备国家职业鉴定资质的中职学校,学生可能在校期间无法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此时就采用分段分级的考核方式,即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相应衔接课程就按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对其进行考核鉴定。考核达到要求的,就可以进入下一级段的学习,而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则还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二次培养,使其达到要求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而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后,每一阶段的学习检测均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作为课程学习有效性的检测标准。通过技能证书以及分段分级考核的方式,可以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综上所述,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节点。课程体系的衔接重点则在于课程内容的衔接,课程内容衔接的有效性则直接体现了中高职衔接的质量。课程体系衔接内容和具体保障措施也会因地域特点、专业服务面向、专业定位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地方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所处地方经济特色和自身情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衔接内容,制订更完善的保障措施,确保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质量,这是中高职衔接永恒的研究课题,也能够为实现高效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提供保障。
作者:邱富军
参考文献:
[1]王真富,黄云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时代教育,2017(7).
[2]孙惠芹.应用电子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
篇9
(中国民航大学基建处,天津300300)
摘要: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群体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新一代学生的到来给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本文对行业型院校的学生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结合中国民航大学的实际,对行业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行业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民航大学;“90后”学生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25—02
收稿日期:2014—01—22
作者简介:左朋涛(1974— ),男,辽宁铁岭人。中国民航大学基建处,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期行业型院校的学生特点
(一)学习基础较好
由于行业型院校部分专业设置的特殊性,通过国家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考入行业型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大部分分数很高。根据调查,虽然中国民航大学为本二批次院校,但个别专业的录取分数钱已经超过当地本一批的录取分数线,这说明进入学校的学生在初高中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生源质量较高。这为学生接下来在高校继续深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学习环境独特
行业型院校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踏实严谨的作风。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感染,在与周围同学、学长和老师的交流中,学生能够很快地做好自我定位,与环境融为一体,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专业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就业目标明确
由于毕业后行业内招聘单位的专业性要求,在进入行业型院校各个专业开始学习时,学生们对将来的工作岗位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毕业后还不知道能做什么的其他非行业型院校的同学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这样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在择业的时候目标更加清晰。
(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就业压力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逐渐养成了懒惰松散的学习习惯,迟到、早退、逃课、少上晚自习现象普遍存在;少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看课外书籍、玩手机、睡觉等;更有个别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置学业于不顾;有的学生考前临时突击复习,抱着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寄希望于“小聪明”,造成考试作弊、违纪的后果。
二、形成原因
(一)良好的就业前景
“就业无压力,学习无动力”,学生就业压力减弱,从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我校为例,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务维修等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向较好,就业率接近百分百,该类专业学生基本没有就业压力。学生没有了负担,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也就远远低于其他专业。
(二)依赖性的学习方式
“90后”学生成长环境较之以往任何时期都好,正是这种成长氛围养成了他们“大家闺秀”式的个性。在学习上表现为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很少主动学习,更谈不上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了。由于我国民航相关技术的滞后性,大多数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先进的民航前沿技术或者获得相关的学习进修机会,导致动手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仅仅依赖课本和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很少主动钻研学习。
(三)师资配比不足
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带来的后果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以中国民航大学某院辅导员的配备为例,多数年级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数量比达到1:300,有的甚至更高。经典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某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系统中的短板能否得到延伸。辅导员数量不足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风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不能形成持久、有效的学风建设体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社会负面影响突出
社会的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更容易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求职困难的现状,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更加剧了他们思想天平的倾斜,意志不强的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动摇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三、行业型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以学生为本,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要以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教育目标和最终目的,坚持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则,保证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客观公正,不因学生家庭出身的贫富、个人成绩的优劣等在主观上产生佑护或歧视的倾向。在教育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会独立自主,端正学习心态,公平参与竞争。养成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乐观的性格可以使人的思维活跃,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习和工作提供积极的动力。
(二)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积极向上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担负起服务社会建设的使命。可邀请成功的优秀校友来校为学生做讲座,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追求理想的执著和服务社会的荣耀。通过现实的事例让学生总结出他们从平凡到伟大的动力源泉,多一些激励就会多一些鞭策,多一些经验就会多一些正确的认识。中国民航大学坚持多次举办行业人事高管进校园和科技文化校园行等系列讲座,为同学们的职业生涯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评奖、评优的激励作用。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评选学习优秀个人、优良学风班级、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在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授予荣誉称号。通过表彰优秀,在学生中形成一股向上的动力,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形成人人争先、争优的学习氛围。
(四)建立三方导师队伍,提高教育水平
建立由学生辅导员、班导师和专业任课教师组成的三方导师队伍,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事务工作,班导师对所带学生给予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帮助,专业教师则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当中,让他们得到更多动手操作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五)加强交流,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落实各项学生管理制度。以中国民航大学某学院为例,学院内部建立了年级主任听课制度,要求年级主任积极深入课堂,记录学生听课状态,并与任课教师多交流,适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师生座谈活动。通过齐抓共管,很好地保证了较高的课堂出勤率和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学院的学风建设水平,学院在每学期考试前召开考风考纪动员和案例宣讲大会,使学生明确考试的严肃性,杜绝考试违纪、作弊事件的发生 。
(六)巧妙结合,开展行业型院校特色学风建设
作为行业型院校,要根据行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采取措施,形成富有特色的学风。根本原则是把学风建设与自身的特色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满足人才需求和提升素质为突破口,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形成特色。中国民航大学始终坚持以“笃学、精博、严谨、创新”为要求开展学风建设,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即开展特色专业教育,结合多次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将学风建设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学习能力。
[
参考文献]
[1]郭海侠,王昭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航海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2).
[2]雷新兰.根据行业特点加强航海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林区教学,2006(4).
[3]王晶梅,杜广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
篇10
1资本市场建设是推动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
由专业化利益及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规模经济规律在包括中药材种植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生产领域都适用,而资本经营机制则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如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严重的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后遗症,以及种植业的弱质性影响,使初级产品的比较效益甚至是绝对效益都十分低下,不可能依靠原始积累方式实现产业扩张。通过资本经营机制的作用来提高其自身的增值能力,利用“有效资本”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促进中药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多元化开发,拉长产业链,可以裂变出更多更大的资本扩张型龙头企业,使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由单一的产品经营模式转变为以产品经营为基础的资本经营模式,改善其资本结构,进行优质资产的重组,提高资产的经营效率,加速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最终实现陕南中药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的扩张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能引入资本经营机制,实施兼并重组,减少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费用。在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领域,中药材生产中较强的地理区位专用性、物理资产专用性、原材料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产品销售专用性特点,决定了其资产专用性的总体水平较高。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引进资本经营机制,推进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横向扩张和纵向一体化,有利于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是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可增强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抵御风险能力。风险的存在是削减经济活动的一个因素,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则面临自然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双层风险。通过合同或契约的方式,将贸工农各方组成松散型的一体化经营组织,可以相对降低贸工农各方在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因素,使风险相对降低。但合同交易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通过资产联接方式将贸工农各方组成紧密型一体化经营组织,不仅可以降低交易各方市场交易的不确定因素,还可以进一步消除合同交易的不确定性,使风险降到最低。
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让种植户以股东身份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中来,并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建立相互持股、参股、控股关系,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关联机制,将中药生产、加工、销售联结在一起,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利益共同体,使第二、三产业利润向中药种植业生产适当转移,使药农真正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这样不仅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分散了中药材种植业产业系统风险,而且由于共同利益的驱使,使第二、三产业对中药材种植业提供科技及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使中药材种植业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的运作,强化了中药产业化经营在生产、加工、销售三个方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使中药材种植业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壮大了中药材种植业经济的整体势力。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将形成规模经济。
2陕南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融资瓶颈
从陕南的情况来看,中药产业是陕南经济发展的优势,中药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陕南在我国“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陕南中草药的生产数量还是中药的质量都在国内外举足重轻,也为陕南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是陕南实现中药产业化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无疑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因此,能否有效发挥金融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中的特殊作用,对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至关重要。近几年来,陕南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药产业化,取得了可喜成绩。在信贷资金的大力助推下,陕南中药种植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截至目前,陕南人工种植中药材已达约266 666.67hm2,实规范化种植面积40 000hm2,销售收入14亿元。安康的黄姜、绞股蓝、葛根,汉中的天麻、杜仲、猪苓、西洋参,商洛的丹参、黄姜、山茱萸、柴胡等中药材已经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
现阶段,随着陕南省中药产业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中药产业化经营在对分散的中药材种植业资源进行工艺流程的整合和产业链条的延伸的同时, 对金融信贷的依赖性不断递增,现有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制度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也日益突显出来。主要表现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需求与各银行功能缺位的矛盾;农贷资金需求大幅增长与农村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中药材种植业高风险、农民信用风险与金融服务手段单一的矛盾;农村信贷业务分散与金融服务集约化的矛盾等等。金融支持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面临的种种矛盾,已成为影响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当务之急在于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构建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合理、高效的融资机制,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保证金融服务的时效性和连续性,以此推动陕南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3培育农村资本市场以推动陕南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
3.1完善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
这种利益机制作为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有效运行的核心,其联结方式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合同契约型。即龙头企业与农户作为各自独立的经营者和利益主体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契约合同,以明确双方的经济关系。目前大多数“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是合同契约型;另一种是股份合作型。即药农以入股、参股的形式参与加工、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在这种类型中,企业与农民由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变为统一的利益主体,股权红利成为最主要的利益调节器。这是中药产业化的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组织形式。
目前药农自办合作社或实体有一部分是采用股份合作的方式,但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完善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系统内部利益联结机制:一是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健全利益机制,通过实行中药材收购保护价、承贷转贷、实行系列化服务、建立风险基金制度等多种联系形式,巩固企业和农民利益共同体。二是要推行合同化管理,凡是通过农民建立基地的企业,都必须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同时要完善合同内容,避免由于合同内容漏洞造成的当产品市场好时,农民违约卖高价,市场价格低时企业拒收拒购、抢收抢购、压级压价、拖欠贷款等现象的发生。三是逐??推行以股份合作制形式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组织。股份合作制既能发挥股份制资本联合产权明晰的优点,又能保留合作制劳动联合的特点,使企业与农户的两个积极性都能得到发挥,真正形成互利互惠、兴衰与共的一体化经济实体,是从根本上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机制的措施。
3.2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兼并收购支持资本扩张
目前,农户和龙头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单一,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过低。目前,陕西从事中药材种植业的公司只有东盛科技一家上市公司。为此要积极探索通过发行股票、借壳上市、买壳上市等方式广泛筹集社会资金,通过采取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实现龙头企业的资本扩张。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资本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企业在资产规模、新产品开发、市场份额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在中药产业企业采用资产重组方式扩大资本时,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也应给予资金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3.3 设立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产业投资基金
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是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链条上急需融资的经营主体。设立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可以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民间投资,将城乡分散的资金汇集起来投向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国家投资的部分不足。同时,中药材种植业投资基金也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如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优惠、提供配套的政府低息贷款等,这又可以对基金的投向进行合理约束。设立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专项投资基金,通过资金的有效流动,有助于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促使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投资基金大量流向GAP基地项目、优质种苗繁殖基地项目、加工项目、区域性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将带动中药材种植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3.4 启动民间资本,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民间投入,政府的任务就是要引导民间资本流动,活跃农村资金市场,壮大支农资金实力。首先要降低准入门槛,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其次要加强政策扶持。对投资开发中药材种植业基地建设的企业,在征地、贷款、技术、培训等方面,政府要大力扶持,对农户要典型示范,鼓励农户走规模化的道路;第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支农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要按市场原则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适当增加基层行的授信额度和审批权限,改革和简化贷款的审批和发放程序,加大“支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结合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增大小额信贷发放范围,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中药材种植业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在陕南强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功能,适当扩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围,以中药材种植业GAP基地建设等为支持重点,发挥政策性的示范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