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从众心理 非英语专业 口语能力培养 课堂参与意愿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7-01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
从众心理一词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认知、判断、信念等方面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种“他们是自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假象。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保持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从众心理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
英语是我国各高校的必修科目,四级、六级等全国性考试受到了广泛重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来说,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其中就包括从众心理这一方面。从众心理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儿童、已工作者还是老年群体都无一例外,自然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
三、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口语能力等。在这其中,从众心理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可谓巨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课堂参与意愿方面。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课堂现象——不爱主动发言。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我国文化重视谦虚,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怕说错挨批评等。
在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从众心理呢?这其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课堂通常人数较多,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与英语专业相比,大学英语公共课堂一般是两个甚至多个自然班共同进行,人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回答问题,学生首先会想到在如此众多的同学面前回答有很大的压力,不如选择沉默。
其次,害怕错误。我国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的敬畏也是一种普遍心理,即使任课教师为人随和,学生也会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时会遭到批评。另外,人们常有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就不会错”的错误心理,这也是学生选择“随大流”的原因之一。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法抓住练习机会。我们知道,口语是一种语言输出,它的培养离不开反复和长期的输出练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最重要的练习机会,而从众心理导致他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机会,长此以往,必会对他们口语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二,懒于思考。在课堂上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沉默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不再积极思考。“既然不需要进行口语表达,自然也就不需要思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这一情况长期产生,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想思考、懒得思考,这对口语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泯灭个性。英语口语练习与其他科目不同,绝大多数相关题目与练习都是开放式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学生多想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学生不去主动回答,就会导致不再积极思考,随波逐流,自然也就无法产生有个性的想法。
四、应对方法
了解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应对这种影响,怎样使这种阻碍变为正面作用。
第一,利用从众心理,提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从众心理可能产生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课堂积极性,那么余下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们多加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兴趣,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抓住课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第二,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参与意愿较低,教师可以选择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强迫其进行思考,防止学生产生“我不举手就不用思考”的思想,将学生的懒惰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社会化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越来越倾向于在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中加入更多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研究也是如此。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是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展开的。
1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学者一直把家庭作为社会支持不可缺少的内容进行研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都受到来自家庭的巨大影响,家庭是人类身心发展的摇篮。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家庭又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最早的基地。家庭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和素质培养方面起着奠基和强化的作用,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管理水平及家庭教育环境都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方向和性质。易法建认为,健康的家庭功能是个体社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社会化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其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发育、人格形成、情绪完善以及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他指出,强化家庭中的组织、协调和互动功能,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及家庭管理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文化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在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障碍,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碰撞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文化断裂导致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生冲突。而校园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系统。多元、立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领域的无形资产,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校园文化应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保持有一定的偏离率,是一种具有大学生特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可以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某种缓解,使大学生透过校园文化的中介逐渐地有选择地接受社会主体文化,并且,校园文化及其强劲的吸引力和渗透性起着引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导向作用。
3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设置,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社会教化的主要承担者。它不仅是现代社会个体通向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大学生个体获得和发展社会性的重要基地。学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本身就是社会化发展的产物,是为了培养人、造就人、教化人,促使人更好地、更充分地社会化才建立的。高等学校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仍占领着讲台。目前,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对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心理调控、处事社交、生活技能等知之甚少,难以适应社会要求。可以这么说,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指年龄大致相当、地位大致相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在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人格引导和定向的作用。由于同辈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受着相近的社会教育,因而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往往十分自然地从同伴那里获得身份的来源,在同辈群体中寻找自己的理想人格。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属从众现象,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发生越轨行为,很容易相互感染,而产生从众行为,引发集体越轨。同时,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言谈举止可能与来自其他来源(如社会、家庭、学校等)的社会化要求相互冲突。比如,在西方,青少年同龄人互相鼓励着食用酒精、高速驾驶以及其他的一些鲁莽行为,而这些都是被法制和许多父母所严格限制的权力。
5大众传媒
篇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高职生择业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对择业心理的研究获得了教育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国内研究进行了疏理和述评,按照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高职生择业心理及原因分析、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以及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力求理顺该领域的研究脉络。
关键词 :高职生;择业心理;国内;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20-02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逐步受到重视。从现有研究的内容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和教学建议;从研究方法来看,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基于长期教学实践的定性分析,另有一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基于实地调研的实证分析;从研究视角来看,有些学者从高职生择业的整体视角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学者从性别差异视角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疏理,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予以综述,希望借此厘清高职生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脉络,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一、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
章顺来、王桂芳(2005)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因素应当包括: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理想四个方面。[1]田梅(2012)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包括气质、人格、兴趣、能力四个方面。[2]郭晶晶(2012)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择业认知、择业理想和目标、择业心理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以及择业实现途径。[3]傅特艳(2007)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效能感三个方面。[4]
二、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定性分析
在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文献中,大多数学者都是长期高职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这些学者以自身教育实践为基础,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章顺来、王桂芳(2005)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高职生择业自主意识增强,但职业认知程度不高;第二,高职生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较为模糊;第三,高职生就业决策的自主性不够,职业理想的导向作用不强;第四,高职生择业是表现出自卑、怯懦等心理特点。[1]金莱(2009)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自卑、自负、抑郁、偏执以及“啃老族”心理。[5]刘志刚(2010)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两个类别。[6]
(二)定量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选择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访谈内容的分析,研究高职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孟祥俊(2005)针对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表达自我,择业取向倾向多元化,十分关注个人利益,择业的自主性较差,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择业过多考虑地域因素,择业的主动竞争意识较弱,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对自我认知不全面不深入甚至不了解。[7]易晓敏(2010)通过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进行的1800份问卷调查,得出焦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最大的心理障碍,占被调查学生的40.3%。[8]郭晶晶(2012)在对秦皇岛市某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 43.3%的受访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少量学生看好目前就业形势,而70%的高职生对国家和省内的就业政策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这造成了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和被动。[3]
三、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
从研究视角看,大部分研究没有对高职生进行有区别的划分,只有少部分研究将性别差异作为研究的新视角,将高职女生作为研究的焦点,并得出如下结论:黄小露(2008)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求稳怕苦心态、等靠依赖心态、自卑怯懦心态、焦虑盲目心态。[9]尹小玲、孙凡(2009)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卑自负心理、攀比从众心理和功利性心理。[10]赵晓兰(2013)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有:学历、性别导致的自卑心理,传统观念导致的依赖心理,求稳安逸导致的失落心理,怯懦逃避导致的胆怯心理,盲目攀比导致的从众心理。[11]倪倩、王映兰、杨彦(2013)通过对盐城高等师范学校的调研发现,高职女生的择业目标较多集中在收入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上,而关注个人价值体现的人数极少。[12]
四、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问题
孟祥俊(2005)的研究认为,调适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高职生择业心理教育内容及方法,开展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加强高职生择业准备期间的心理教育,加强高职生适应社会能力教育,加强高职生职业能力和择业能力培养训练,加强高职生抵抗挫折心理教育,加强高职生择业心理指导,以及加强高职生求职技巧的心理指导。[7]程玉(下转223页)(上接220页)英(2006)的研究认为,破解高职生择业心理障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全程就业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鼓励学生人情就业形势,用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求职;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做好择业前的准备工作;正确对待择业挫折,增强择业受挫时的心理承受能力。[13]田梅(2010)的研究认为,高职生要做好择业心理调适需要从心理问题调适、自我调适两方面入手。心理问题调适方面,要针对自卑、怯懦、依赖、焦虑、急躁、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自我调适方面,要鼓励学生采取倾诉法、转移法、补偿法、自我激励法、求助心理咨询法等多种手段进行调适。[2]
五、文献述评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对高职生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已有的定量分析也仅仅局限于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误差较大,不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第二,问卷调查多,访谈调查少。目前针对高职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较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没有通过访谈法了解学生择业心理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第三,研究角度单一,忽视了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上的性别差异,对性别歧视等造成的男女学生择业心理的差异缺乏体现和深入研究,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章顺来,王桂芳.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2] 田梅.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J].时代教育,2012(2).
[3] 郭晶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傅特艳.影响高职专科生择业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金莱.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6] 刘志刚.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7] 孟祥俊.沈阳市区职业学校学生择业心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 易晓敏.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查分析与对策[J].河南教育(中旬),2010(9).
[9] 黄小露.高职女生就业心理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0] 尹小玲,孙凡.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11] 赵晓兰.高职女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就业指导对策[J].教育观察,2013(2).
[12] 倪倩,王映兰,杨彦.高职女生就业心理现状研究——以盐城高等师范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
篇4
关键词:行政决策;从众心理;生成因素
一、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
1、决策群体的群体压力
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每个决策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由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听取其他决策者的建议,经过一翻辩论渐渐地分成了少数派和多数派,多数派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并劝说少数派服放弃他们的观点,赞同多数派的主张,个别决策者会放弃原来的观点,顺从多数人。仍然不肯屈从的人,会受到大家的攻击,如说他不顾全大局,破坏团结等等,此时,少数派会感受到群体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必然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冲突,迫使决策者在坚持独立与屈从集体中选择,行政决策者在孤独感和压力的驱使下,最终使其行为或意见与多数派保持一致。
2、决策群体的群体凝聚力
行政决策群体内部凝聚力的高低是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行政决策群体的凝聚力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第一,行政决策者之间的相似性。决策者的态度、观点等其他特点越是相似,决策者之间就越容易产生好感,彼此间的吸引力也就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强。第二,内部的协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行政人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协作,互相帮助,彼此间产生好感,这对从众行为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第三,决策领导者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若行政决策者专横霸道,会造成有的决策者不愿意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盲目附和决策领导者的观点或追随大多数人的意见。
二、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个人因素
1、决策者的基本素质
我国行政决策者的基本素质不高,阻碍其理性思维能力,最终导致从众行为的产生。首先,行政决策者缺乏良好的政治素质。有些行政决策者由于缺乏的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立场、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不够坚定,难以抵制消极心理因素对行政决策者的影响。其次,行政决策者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我国政府基层部门行政人员的知识素养水平偏低,缺乏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的行政人员。最后,行政决策者缺乏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有的行政决策者缺乏丰富的阅历以及社会生活实践,也没有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提不出有建设性的决策,只能选择从众。
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在实际行政决策过程中,有些行政人员由于刚刚进入政府部门,觉得自己作为新人不仅没什么经验,而且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也很一般。在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害怕自己作出错误决策,怕担风险、负责任,常常回避争论焦点,不敢独立思考,不敢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不管决策是否正确、是否能有效地决绝问题,为了不得罪其他比自己职位高的行政人员,不敢对他们的意见提出质疑,迁就附和他们所提出的方案,极力保持与大多数行政人员的意见一致。由此可见,行政决策者在群体中的地位高低对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地位低的行政决策者更容易从众。
3、行政决策者的心理素质
行政决策者的心理素质会导致行政决策过程中从众心理。一是情感。情感无论是低级还是高级,都对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情感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消极的情感会干扰甚至破坏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二是智力。智力低的决策者对于相关信息资料、法规政策难以理解,调查研究也无法进行,更是提不出好的建议,不得不从众。三是意志。意志薄弱的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容易受传统观念和心理因素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四是欲望。在决策过程中,有些决策者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会屈从于多数人,最终选择从众。五是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心弱的决策者,害怕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够好,而不敢提出,因此,很容易从众。
三、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体制因素
1、行政决策制度的不完善
第一,政治协商制度的不完善。政协在做出行政决策时大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缺乏政治协商结果的共识性。这会使有的决策者认为自己即使加入少数派,也不能改变结果,还不如保持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第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对信息公开不是很重视,加上有的行政决策主体垄断信息,导致行政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在作行政决策时,极易受到多数决策者的影响,最终选择从众行为。第三,民主集中制度的不完善。在行政决策过程中,以多数决策者是否赞同来确定行政决策方案,只做到了集中,没有做到真正的民主,即使有缺陷和不足少数人也不敢提出来,只能被迫从众。
2、行政决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
第一,行政决策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立法机关对行政决策者的从众行为难以确立直接有效地处置条例;社会监督起步晚,还不够成熟,监督做用没有充分发挥。在现实行政决策中,行政决策主体为了自身利益,只求与其他决策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无原则迁就附和别人。第二,行政决策失误问责制度的影响。政府决策是通过集体商议决定的,一些重大决策失误是会追究责任的。尤其是在集体决策中,有些行政决策者因为怕承担责任,就会选择支持多数决策者的观点。
四、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形成的环境因素
1、思想道德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文化环境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复杂化趋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兼具精华和糟粕思想,比如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都影响着我国的思想道德环境,这使得行政决策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责任意识淡薄,从而导致议事和决策风气不正,在决策过程中极易产生“排队”、“看形势”等现象,不重视决策是否正确、科学,只求不与其他决策者搞僵关系,不危害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观点保持一致。因此,行政决策者的思想道德修养不高,势必会使行政决策者出现从众的不良行为。
2、科学文化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行政决策者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还算高,但是决策者个人教育水平各有不同。教育水平越低的决策者越容易从众,教育水平低的行政决策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也不高,对相关信息资料理解不透彻,对研究调查搞得不细致,不能准确认识和判断行政决策问题,从而对自己的观点不确定,更在意其他行政决策者的观点。因此,教育水平低的行政决策者在作决策时,提不出独特的建议和意见,又怕遭到别人的嘲笑等,导致决策者在决策时受他人观点的影响而从众。
为了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矫治行政决策者的从众心理。一要改善行政决策的群体环境。纠正行政决策群体内决策者的观念,尊重行政决策群体中“少数派”的意见,优化行政决策群体的结构。二要提高行政决策者的综合素质。提高行政决策者的基本素质、理性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三要建立健全各项行政决策制度。如政治协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主集中制、咨询论证机制、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思想道德环境、科学文化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等。(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金平,王金娥.公务员决策心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客户选择 个性化偏好 从众心理 市场演化
一、引言
系统的演化形式多种多样,演化的推动力是求生存发展,在自然选择或环境选择中适者存不适者亡。[1]杨富堂等详细分析了市场的演化机制及其演化动力,认为市场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市场网络中某一个或几个元素受到影响,从而通过网络效应使市场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2]银行市场是由提供金融产品的若干银行和客户组成的网络。客户的选择使银行在市场上优胜劣汰。为了生存发展,银行在金融产品方面不断创新,在服务质量方面不断改善,通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吸引更多的客户,在客户的选择下优者胜,占领大部分甚至全部市场。李建浔主要从客户资源的变化和金融服务的应对策略方面研究,他发现在开发业务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要想取得优化配置客户资源的主动权,关键是吸引更多的客户,需要在完善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业务领域,推出创新产品,深化服务内涵,更新营销理念。[3]
银行市场中最突出的状态变量是竞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同的银行产品受到客户的选择,适者胜,不适者败,它是一种受客户选择的演化过程。客户的选择行为各不相同,主要受个性化偏好和从众心理两方面影响,表现为正反馈过程,有自增强的作用。相对于整个银行市场,银行客户的个别行为是微不足道的,但大量客户行为的累积将会通过正反馈不断地促使市场向某一确定性结构演变。本文借助Polya模型对银行客户选择和市场演化进行分析。
二、银行客户选择与市场演化的模型分析
假设银行市场上有N个银行提供类似的产品,将初始时刻记为0时刻,且假定在初始时刻,各个银行节点i已各有K■■(i=1,2,3…,N)个客户选择该银行,银行市场的初始规模为t■=■K■■,则n时刻市场规模为t■=■K■■,各银行的市场份额比例为:Xn=(X■■,X■■,…,X■■),其中X■■(i=1,2,…,N)表示n时刻市场上第i家银行的市场份额,即X■■=■。
在n时刻,客户对银行产品进行选择,假设客户每次只选择一家银行的产品,且客户选择只依赖于银行在n时刻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越大,客户选择的概率就越大。设序列q■■表示n时刻新进入的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概率函数。其中,q■■(Xn)(i=1,2,…,N)表示n时刻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概率,易知,■q■■(Xn)=1,(i=1,2,…,N)。就某一银行客户来说,其选择行为为二分类随机变量β■■,β■■(Xn)=1表示n时刻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产品,β■■(Xn)=0,表示n时刻客户不选择第i家银行的产品。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概率函数为:
实际上,银行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概率不仅与第i家银行的市场份额有关,也与其他银行的市场份额有关,所以正确的设置应该是:
现实生活中,客户获取整个银行业的市场份额信息是很困难的,他所能够获得的信息主要是基于某一家或几家银行的局部市场份额。[5]所以,学者多是基于(2)式展开研究的。
设n时刻,市场上选择第i家银行的客户数量期望值为K■■,在初始时刻,可以表示为K0=(K■■,K■■,…,K■■),则此时总的客户数量为t=■K■■。从n时刻到n+1时刻将有一位新的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产品,则在n+1时刻,第i家银行新增客户后的数量表示为:
(7)式是具有正反馈的系统,银行市场的演化行为与{q■■(X■)}有关,{q■■(X■)}取决于银行客户的选择行为,现实生活中引起客户选择的因素很多。因此,可以根据银行客户的实际情况,确定客户选择概率{q■■(X■)},并基于此来研究银行的市场演化行为。本文从客户的个性化偏好和从众心理两方面对银行的市场演化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应线性概率模型和非线性概率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线性概率模型
现实生活中,银行市场信息是不完善的,产品差别化较大,客户对各家银行只有局部的了解。因而客户选择银行时具有一定的偏好,其偏好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客户选择与银行现有的市场份额呈线性关系。而相对于银行的市场份额来说,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加了解,通过构造反映N个银行之间服务质量和效率声望的判断矩阵来反映银行客户选择的个性化偏好。[4]
AHP决策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方法。[6]下面采用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来反映银行客户选择的个性化偏好。构造判断矩阵A,比较采用Saaty 1~9比例标度法赋值,且aji=1/aij,aii=1。首先建立客户选择的递阶结构,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9)式计算一致性指标C.I.((9)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若C.I.小于0.1,则表明该判断矩阵具有选择的一致性。最后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特征向量。
A=■ (8)
C.I.=■ (9)
选取银行客户选择概率函数形式为:
qn(Xn)=■AXn (10)
则系统不动点变为:
AX*=λ■X* (11)
由判断矩阵的性质知,系统的不动点X*=(X1*,X2*,…,XN*)是稳定的。从Polya模型得到,不管市场的初始状态如何,市场最终趋于稳定的不动点X*,X*代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市场份额。
现假定中国五大银行为B、C、D、E、F,通过对银行市场进行竞争性评估,得到反映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如下:
A=■
根据判断矩阵A,求得最大特征值为λmax=5.36,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X*=(0.096,0.105,0.501,0.260,0.038),且C.I.=0.09
X■=X■+■(0.187AX■-X■) (12)
在该线性概率模型下,银行的市场份额只与客户的偏好有关,与初始状态无关,不论市场状态初始值X0如何,银行市场最终都能达到市场均衡点X*=(0.096,0.105,0.501,0.260,0.038),市场演化的结果是D的市场份额最大。所以,各银行可以通过改善服务质量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偏好,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7]
(二)非线性概率模型
现实生活中,银行市场信息是不完善的,产品差别较小,客户选择无显著偏好,银行客户主要受从众心理的影响,[4]从众心理的原因:较高的市场份额意味着该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较好,从而赢得客户更好的印象;客户在选择银行时一般会采纳周围人的意见,如果某银行的服务质量好,则客户选择该银行的概率较大;客户出于保险的动机,更愿意“随大流”;客户考虑到转换成本,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换银行品牌。[8]
非线性概率选择函数qin=q(Xin),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单调递增函数,即随着Xin的增加qin也单调增加。(2)单调递减函数,即随着Xin的增加qin单调减少;(3)有增有减,即随着Xin的增加qin先单调增加,再单调减少。[1]
基于银行客户的选择行为,同时考虑到银行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讨论单调递增情形下的非线性概率选择函数对市场演化的影响;银行客户出于保险的动机需要进行多样本的抽样,本文将抽样特性曲线(简称OC曲线)应用到银行客户的选择中,银行产品被选择的概率随着Xin的变化而变化,那么,银行客户选择第i家银行的概率为:
q(X■■)=L(1-X■■)=■C■■(1-X■■)■(X■■)■ (13)
其中,(m,c)为一次抽样方案的设计参数,这是一个非线性概率函数,它有1个或3个不动点,有的稳定,有的不稳定。系统的演化趋向某一个稳定的不动点。至于是哪一个稳定的不动点,则与初始阶段的随机路径有关。
同样假定中国五大银行为B、C、D、E、F,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到客户选择银行的数据。发放问卷53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其中选择B、C、D、E、F的客户数量分别是85,90,150,110,65。根据(13)式的客户选择概率函数,取n=3,即三样本抽样。如果某家银行的产品被选择的次数是两次或两次以上,则新客户根据从众心理选择该银行产品,新客户选择B银行的概率为:
依次求得新客户选择各银行的概率分别为q■■=0.086,q■■=0.216, q■■=0.124,q■■=0.046。结果发现,新客户根据从众心理选择D的概率最大,客户的从众心理使其选择行为表现出明显的自组织特性,银行的市场份额越大,客户选择的概率越大,是一种正反馈效应。客户选择受初始状态的影响较大,因此银行要抢占先机,通过建立客户基础获得竞争优势。
四、结语
在银行市场上,竞争的根本是争夺客户,因为只有拥有了客户,市场份额才能增加,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片生存空间。因此,银行客户的选择对银行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线性概率模型和非线性概率模型对银行客户选择与市场演化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样本抽样法举例,得出D的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结果。研究发现:如果某家银行及时发现并满足了客户的偏好,那么市场份额将向有利于该银行的方向发展,但客户的偏好在不断变化,如果银行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则会在竞争中失败;当偏好不显著时,客户的从众心理表现出自组织性,建立客户基础是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客户选择行为是个性化偏好和从众心理共同作用的产物,所以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满足客户的偏好和把握好客户的从众心理。
参考文献
[1]郑维敏.正反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杨富堂,杨忠直.市场的网络结构与市场演化[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5(6):89-93.
[3]李建浔.银行客户资源变化及应对策略[J].南方金融,2000(2):40-42.
[4]宋光磊.银行零售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3):33-38.
[5]高齐圣,耿金花,方爱丽,张嗣瀛.基于BA生长网络的产品市场演化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7,22(5):554-557.
[6]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7]赵良杰,武邦涛,,段文奇.感知质量差异对网络外部性市场结构演化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85-90.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课程设置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大力推进改革,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体育专选课程设置自主性较高,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选修课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思想重视、经济投入以及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社会需求,导致学生选修内容无法满足,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传统体育项目受冷落,基础体育项目不受欢迎等现象较严重。因此,为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基础体育项目及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必须改革高校体育专选课程设置。本文通过对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专选课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指出学生选修内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选修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试图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大三至大四的总计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专选课的影响因素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通过网络、电子阅览室、图书馆查阅书籍等各种方式搜集查阅了与本研究领域有关的文献著作及相关文章,阅读了有关体育课程设置、学生就业意向等方面的文献,为撰写论文工提供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为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选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大一至大四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专选课的选课目的及影响因素。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94.5%。
1.2.3 访谈法
通过走访各年级体育专业学生,了解他们的选课动机,以及对学院课程设置的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调查数据运用Excel数理统计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调查数据经整理、核实后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 影响学生生选修课的因素调查结果
2.1 课程设置状况
课程设置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下,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组织有计划的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各科目之间的学时与学分分配的总体计划。在高等院校体育学院课程设置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并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去向。下面是济南大学体育教育、社体选修专业课程设置。
表1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课程设置的种类
然而在对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进行的你喜欢的课程调查中,与学院设置的有一定差别。
表2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喜欢课程调查课程设置的种类
(按学生喜欢排列)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学院开设的体育项目与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在有些新型的项目,学院开设的项目中没有,如轮滑、跆拳道等。相反高尔夫在学生喜欢的项目中没有,而在学员开设的课程中出现。
2.2 学生选课状况
济南大学学生学生选课情况表。
表3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不同项目专选课的人数与比例(%)
2.3 选课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
2.3.1 选课的主观因素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选课的动机可以分为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个性特点。
表4 影响学生专选课的因素
2.3.2 选课的客观因素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学生选课的动机客观因素,因素包括:社会需求、教师推荐、学生从众、考试难易、场地器材等
表5 影响学生专选课的客观因素
3 调查结果的分析
3.1 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3.1.1
济南大学在体育学院学生选修课的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从而忽视了选修课程设置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需求,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一个生物的个体经过社会化而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过程,即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适应这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存在的社会价值。二是学生需求即兴趣、爱好与人格取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还要注重人格取向,因为学生走向社会不仅具有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自立生存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3.1.2 全面与重点的问题
课程设置内容多样化原则,指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调动与大学教育有关的各类人员的热情和智慧,构建出适应大学教学实际的、目标具体、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稳定灵活的课程体系。但一定掌握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时下有些项目较时兴,有的社会需求面较大例如:轮滑(14.5%)、跆拳道(7.2%)等,但有的社会需求面就较小如:高尔夫等。学院应考虑课程优化问题。另有些重要体育基础项目,传统体育项目因各种原因发展受限如:田径、武术等,学校就要灵活掌握,正确引导,必要时可进行学分干预,避免学生在选课上过于追求时尚。
3.2 学生选课的因素分析
3.2.1 选课的主观因素分析
在主观因素中,以兴趣、爱好而选课的占总影响因素的31%,所占比例最多。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学院学生专选课的参与动机以发展兴趣爱好为首。认知能力占10.5%。所谓以认知能力来进行选课就是将今天的学习同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以形成远景性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学生了解到知识本身的实际意义,才有可能把“要我学”的要求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需要。许多优秀教师所教的学科之所以能引起中学生的喜欢,就是因为知识本身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这是学生最应该具有的选课素质选课的,但目前来看,所占比例较小。以个性特点选课占4.5%,个性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学习积极性有密切关系,其中自我评价,理想,信念和性格对学习积极性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3.2.2 学生选课的客观因素的分析
根据调查有24%的学生在选择专选课时考虑到了当前的社会需求,比如,当前,无论是在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中,网球都颇为流行,社会对网球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这会成为学生选课的一个参考因素。跆拳道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社会对跆拳道教练的需求量较大,但是济南大学体育学院所提供的专选课程不能满足这一社会需求。教师的技能水平,授课方式以及风格,影响学生选择专选课的心理占10.5%。以济南大学为例,经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对专选课的老师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到位,讲解示范是否清晰明了,专项理论知识是否丰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这都都成为影响学生选择专选课的重要因素。经过调查研究,8%的学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来选择专选课。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爱好,而是跟随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选择,以保证上课有照应,保证课外练习的质量,因此盲目从众影响了学生对专选课的选择。因考试难以影响学生选课的占6%,这主要是由部分学生体育技能基础较差,虽然有些项目喜欢,但顾忌考试,因此放弃原有项目去选择项目相对好通过的。另在选课中也发现,基础的、较艰苦但非常重要的项目选择人很少,如田径。反应现在学生怕吃苦,图享受的的思想较严重。因缺乏教师而影响学生选课的占5.5%,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跆拳道项目,目前学生需求较大,但因跆拳道项目较特殊,专业教师较少,所以学生选课受影响,还有3%学生选课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选课动机上还存在问题。虽学生以认知能力、社会需求作为选课的主要因素占较大比重,但目前仍有26.5%的学生选课的动机存在问题。其中以从众心理,考试难易为主要方面。
4.1.2 课程内容上还还不合理。学生对网球,篮球,乒乓球感兴趣的潜在人数比实际报名专选的人数要多,有许多学生还喜欢跆拳道,轮滑、体育舞蹈,目前一些时兴的,影响较大的体育项目没有开课。相反一些影响小、社会需求少的项目如高尔夫却进行了开设课程。
4.1.3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冷落。现在选择武术课的同学很少,我国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优点不被在学生认可,传统体育项目生存受到挑战。
4.1.4 怕吃苦图享受的状况较严重。现在学生在选课时,表现出怕吃苦、图享受的思想情况较严重。
4.2 建议
4.2.1 加强学生的认知教育。就体育学院而言,本科教育应该把“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的、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体育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学校对学生要进行较全面的教育,特别是加强对事物的认知教育,从而能更加科学的进行选课。
4.2.2 立足社会,满足学生开设课程需求。学校要以社会的需要为立足点,尽量满足学生要求,对一些体育项目缺乏教师的现象,可到社会去聘请。
4.2.3 对学生选课时,表现出怕吃苦、图享受的现象要加强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可以根据项目设定学分的办法即把艰苦的、传统的项目在学分设定相对较高,从而鼓励学生选择艰苦而又非常重要的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张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4):2-7.
[2]宣蒙蒙.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1(9):68-70.
[3]刘湛江.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校生就业意识及就业取向的调查与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5(9):22-25.
[4]曹诗卉,李连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贵州体育科技,2007,6(2):55-57.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方式;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04-02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同时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成了最大的挑战。
一、驻沈高校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现状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沈阳地区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我们深入各高校,进行了全面调研。本次调研包括沈阳地区的五所工科院校,即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及沈阳工业大学。根据学生入学年份按照3∶3∶2∶2的比例,每所高校发放100份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50份,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分别为82.2%,17.8%。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如下方面。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情况。数据表明,有不少于30%的同学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应对社会的就业法则;有近40%的同学认为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同时还有15%的同学对此忧心忡忡,面对就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前途“无亮”。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同学能接受现实,但也有部分同学对自主择业和如何择业存在困惑。在就业前途方面优先考虑的因素,“职位发展前景”“能否学到技能及管理经验”“假期等福利保障”占到了前三位,而“薪金”则位于最后一位。结果表明:面对就业,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心态趋于成熟、理性,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求职心态。
2.大学生对就业取向的调查。面对就业选择这一问题,有将近40%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提高自己,以期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有近43%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在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选择“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员)”的同学占到28.4%;“合资或外资企业”的占19.8%;仍有12.3%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趋向不能定位。
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和对薪酬的期望。在就业岗位影响因素的排序问题上,有57.0%的同学把“自己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放到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位置上。而且90%以上的同学都选了此项。就业第一年的期望薪酬:选择“2000~2500元/月”的为46.8%,“2500~3000元/月”的为32.2%,“3000~4000元/月”的为17.5%,“4000元/月以上”的为3.5%。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理想中的月薪在3000元左右。
4.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及就业方式(途径)的调查。统计表明,有30%的同学表示对自己的专业不甚了解;只有3%的同学选择了“非常了解”。这充分说明,在专业教育方面,我们的课堂教育有缺失的部分。在就业方式(途径)的调查中发现,选择“校园招聘会”的占38.3%。可见,“校园招聘会”成为毕业生就业最受欢迎的求职渠道,而其余几种求职方式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尤其是“网络求职”已超越其他求职方式,跃居第二位,这也反映了毕业生求职的途径开始多样化,就业渠道广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分析,既有工作岗位自身特点方面的,也有客观形势的制约和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方面的原因。
1.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占了一定比例,这些现实存在的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学校就业指导滞后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将就业指导课程放在了大三下学期,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此时,大部分同学已开始就业,而无法专心对待就业指导,导致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学习,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就业产生心理问题。
3.大学生本身的自我认知问题。本次调查中,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问题中,30.2%的学生表示有明确规划;43.5%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有较模糊的规划,整天忙着各种各样的证件考试,缺乏职业的方向性;有26.3%的学生表示没有规划,不知道职业规划是什么,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这表明:受从众心理影响,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缺乏理性,不能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长,导致求职受挫折,就业不顺利产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三、对策和建议
1.转变学生的固有就业观念,使之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以“集中社会实践”和“分散社会实践”的形式,结合专业课程教学、“挑战杯”等科技类科技竞赛、专业调查等确立主题和实践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投身到实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完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大学生完成学业之外的主导活动,并通过广泛、实效、有针对性的社会实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使之形成就业优越意识。建立健全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在入学后即能接触到就业指导教育,包括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自主创业指导及心理健康指导等。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要求指导人员遵照职业生涯理论指导学生,了解职业特点及社会对职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在就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和从众性,从而缩小自身与职业之间的差距,尽快地适应职业角色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方面,学校要帮助大学生消除就业中的心理障碍,增强抗压能力,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我们必须把创业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去,使大学生能积极地自谋职业,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3.引导学生客观审视自己,使之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困难。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调整好观念,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总之,就业观念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前提,就业方式使学生选择就业的必经之路,就业方式的选择及就业观念的变化决定了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同时也反映了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将就业价值取向作为工作的首要切入点,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2]盛连喜.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7,(1).
[3]王涛.浅谈大学生就业[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8)..
[4]肖文泉.大学生就业状况及观念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8).
[5]许学海.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
篇8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子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我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我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
3、虽然本文研究的是ABC理论对于辅导员就业工作的帮助,但是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辅导员在运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该理论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所有的辅导员都适合使用本理论,辅导员在与大学生交流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
篇9
[摘要]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由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个体消费需求的分散、互扰、不稳定,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约束,从而误导经济发展目标,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有三个构成要素: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构建要素齐全、内在逻辑统一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理性的关键。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人们习惯偏至于批判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进而质疑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而人类在反思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似乎不太情愿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论文百事通经济发展饱受垢病,其实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根源于社会需求的非理性,而社会非理性需求则根源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这实质上是社会整体理性的消极不作为,纵容个体非理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误导。
一、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误导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或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既包括物质消费需求,也包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经济活动才被证明是合目的性的活动,只有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经济活动才从社会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也才会被证实为合规律性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必须接受社会需求的规定,否则就不能够持续进行,也不值得持续进行。可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一关联集中体现为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即社会需求规定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然而,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社会需求通过规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引导经济持续发展是有条件的,即以人类整体理性为主导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建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是由国家计划安排的,缺少变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被僵化的计划管理阻断,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被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市场迅速而有效地联结起来,这就为消费引导生产、需求激励供给创造了条件。不过,目前我国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突出的特征是:第一,社会消费需求仍以个体消费需求为特征,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的引导与规范,往往带有非理性特点,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一书中列举了六种有违社会规范的消费行为,包括奢侈性消费、吝音、节俭、早熟消费、炫耀性消费以及消费陋俗等,这些以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杂合而成的社会消费需求往往缺乏理性。第二,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是分散、互扰的,难以形成明确、一致的社会消费需求信号,对经济发展的指示含混不清,对经济活动产生扰动,引导作用被削弱。在此影响下,经济结构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结构优势、产业优势,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三,个体消费较多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较多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因而个体消费往往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作为消费动力,较少考虑这一个体消费行为对他人、社会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影响。第四,个体消费需求具有不稳定性,个体消费需求既受到、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消费理念等“堕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个体消费需求又极易受到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时尚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变化不拘,难以捉摸。随着现代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以及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的日新月异,影响个体消费需求的活性因素的作用超过惰性因素,导致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更趋明显。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导向密切关联。马克思说:“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误导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个体消费的非理性,尤其是过度消费引发经济不断扩张,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紧张,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个体消费需求的散乱特性,使经济发展目标难以统一、明确,经济活动相互干扰、内耗,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个体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使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承担更多的风险,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市场环境。
二、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构成要素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致使各种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难以形成合力,消费需求难以社会整体理性消费需求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个体非理性的消费需求。“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或不良性循环的枢纽点”。因此,要使消费需求由非理性走向理性,由个体消费需求走向社会消费需求就必须把多种消费因素加以整合,形成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以理性因素约束非理性因素,把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行为整合成理性、科学、健康的社会消费行为,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目标更趋明确、科学、合理,引导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
其一,消费理念,即消费观,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持有的对待消费的一些根本原则和观念,如我国人民长期持有的节俭消费是一种传统的消费理念,而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或透支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影响消费理念的因素大多是哲学层面的认知科学及认知理念,如生态文明、消费文明、消费伦理等。消费理念应为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的科学、文明、合理的消费原则及观念,更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体现。
其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对象的组成结构,可用各种消费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个体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社会消费结构与个体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形成、演化、变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社会消费结构受宏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生产结构等,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等特点;而个体消费结构往往受消费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其三,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购买力条件下的消费欲望。广义的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以指有购买能力—即能通过购买得到满足的现实的消费欲望,也可以指纯粹的消费倾向或消费想象,但这种消费想象因缺乏购买力支撑,因而是不现实的,只是在购买力条件改善后,消费想象可能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由于受购买力条件的约束,现实消费需求必须有明确消费目标指向及消费数量的限度。消费需求的目标指向性及有限性是其重要特征。
消费理念在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中居于最高层次,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反映,体现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文明,对社会消费具有重要引导、示范及规制作用,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是社会消费理念的载体,反应并折射消费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程度。消费理念对消费者的消费目标选择的影响较为间接,其作用方式及效果也并不稳定。当然,消费理念对个体消费需求也有两种直接影响方式。一是消费理念直接引导与约束个体消费需求,这依赖个体消费者对消费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二是国家和社会通过非市场手段将消费理念直接
内化到个体消费需求中,常见的方式是强制性消费,如政府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教育行政命令的方式统一、强制推行的“早餐奶”消费。
与消费理念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相比,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消费结构是社会群体消费需求的集中反映,也是经过长期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形成的客观结果,因而对消费者个人的消费选择有直接指导作用。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人的消费行为及习惯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产生示范作用,一旦从众消费,便会以个体消费习惯的方式对个人的消费行为加以固化。
当然,消费需求也会反过来对消费结构及消费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作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性较强。但从作用机制上看,消费理念体现消费文明,引导社会群体消费行为的理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心理等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因素作用,进一步引导个体消费选择。这样从理念到集体行动再到个体行动,使得社会消费需求理性得到贯彻,使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趋于科学、合理、稳定,从而使社会消费需求目标明确而一致,这是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整个逻辑体系。这一内在逻辑严密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向经济发展发出明确的信号,即经济发展必须以满足理性的社会需求为目标,也从而为经济发展追逐不正当的发展目标划下红线。
三、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目标是确保社会需求理性,以实现对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引导。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保证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社会消费需求;尽可能消除个体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分散、互扰,实现社会理性消费需求目标的明确、统一;向经济活动发出明确的社会需求信号,引导经济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第一,消费理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体现社会整体理性的社会消费理念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即科学、文明、健康、适度。消费理念的科学性是指消费行为要遵循科学规律。科学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基石。消费理念的文明,指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经济伦理观、经济哲学等科学认识论的重要载体,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等重大关系的认知成果的集中反映。文明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理念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必须以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为目标,也就是说,人们要生活得健康且有尊严。健康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根本旨归,是判断消费理念是否理性的根本标准。消费理念的适度是指社会消费行为控制在适当的限度之内。适度消费观念的提出对传统消费观提出了挑战,即人类消费的无度是有害的,人类消费的非理望及行为是应该收敛或禁止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类没有无限消费的权利。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消费理念将保证社会需求保持理性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确立理性目标。
第二,消费结构引导分散的个体消费倾向统一到社会整体消费倾向,从而向经济发展传达明确、一致的信号,引导经济持续发展确立理性目标。实践证明,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潮流等确立消费标准与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的模仿行为;或者通过攀比、从众、炫耀等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或通过消费反作用生产,引发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迫使没有确立消费目标的消费者进行强制性消费选择,即市场供给并不提供和满足消费者其他消费选择。
篇10
关键词:超市;消费者购买行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025-0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消费者,通过消费者购买使用才能体现商品的真正利用价值;商家生产商品也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只有生产适宜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达到供需平衡。要分析研究现代消费者行为模式和现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才能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我国超市的竞争实力。
1 超市消费者购买行为现状分析
1.1 消费者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超市消费的影响
消费者的价值观主要分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宿命型价值观”、“长期导向型价值观”。其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消费者主要缺乏主见,常常受众多人同一购买趋势的影响,顾客在购买时发挥的是群体行为,其影响力是比较大的,消费者选购商品的能力较弱,对外界刺激敏感,在自己做出购物决定时会对他人的看法考虑甚多,为了使自己的消费行为与群体不至于有太大的差别,超市消费者往往会竭力保持与他人购买行为的一致,选择相同的商品。同时,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消费者很容易受到商品的外观、广告、推销员的影响而不去进行比较,草率跟风购买。“宿命型价值观”,随缘型消费是其特征,这类消费者对自身消费权益的保护意识较弱,即使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也不会向超市追究,自己承担消费的风险,不管商品怎样,都是选择的对象。“长期导向型价值观”是消费者产生务实性消费行为的原因,这类消费者在购买时善于观察、比较,有较强选择商品的能力。消费者注重的是超市里商品的功能性价值,对于商品的品牌不是很看重,他们会货比三家,了解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以上这三种消费观念是现代超市消费者最普遍具有的,他们对于是否购买超市的商品具有自己的想法。据有关数据统计,消费者大多数都是理性消费,属于长期导向型价值观,占整体价值观的68%;其次是从众性消费,这类消费者是跟风购买,也占21%;而随性消费的比重就相对较小,毕竟消费者不是抱有“随遇而安”的心理购买,只占11%。
1.2 超市环境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超市的购物环境大体上有两种,即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超市外的各类设施,如超市的所在地理位置、交通、绿化、停车等。超市的内部环境则是指柜台布置、商品货架摆放以及营业秩序,甚至营业员的仪容仪表等等。在本文中,我主要是分析超市的内部环境对消费者心理的作用,因为超市内部才是顾客实施购买行为的主要场所,内部各种设施的布置对顾客购物时的心情、方便程度以及满意程度影响很大。
不论超市规模大小还是经营商品的类别差异,超市内部的整体结构必须力求合理、协调,不能让消费者感到复杂,产生消费疲劳。超市的商品品种多样,要求超市货位应适应顾客购买习惯,符合顾客方便购物的心理需求,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习惯的不同,布局超市的商品分类。同时,超市收银台结账等待时间也是一个影响消费者心理的重要因素。据北京一家超市的调查发现:有64.2%的顾客产生不愉快的消费是由结账队伍太长引起的;45.3%的顾客只能忍受4位以下的顾客排在自己前面;40.5%的顾客能够容忍8人以下的付款队伍。通常,顾客在超市的行进路线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货位分布、商品摆放从入口到内部应按方便品、选购品、特殊品顺序分布,增加消费者购买的时机。
除了超市的整体布局和商品分类外,商品的陈列方式和超市内的灯光、色彩以及音乐背景都与消费者心理有关,使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购买能力。商品陈列的方式很多,醒目陈列法、敞开陈列法、同类商品垂直陈列法等。经研究发现与人的视线约成30?角以内的商品最容易被顾客看到,消费者进入店内平均展望高度为0.7~1.7之间。所以,超市对商品陈列还要考虑视角、视线和距离,确定合适的商品陈列,引起消费者心理的变化,激发购买行为的发生。超市的灯光和色彩是销售商品的辅助手段,灯光和色彩是视觉的刺激,背景音乐是听觉刺激,他们都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而且作用愈来愈大。所以超市的内部环境设计中,合理配置与协调灯光与色彩,适度播放愉快欢乐的背景音乐是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积极的效果的。
1.3 顾客忠诚度对超市消费的影响
对于许多超市而言,重要的不是客观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拥有忠诚的顾客数量,即超市竞争由市场份额的数量转向了忠诚顾客的数量。因而顾客忠诚度是影响超市获取利润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顾客在超市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从超市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就越多,顾客带给超市的有利价值就会越大。导致顾客忠诚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超市服务人员不到位。在超市购物的顾客经常发现在他们想买商品时经常找不到服务人员,这种不良现象使得顾客觉得自己不受尊重,变得不耐烦,甚至怀疑超市的服务质量。而且有的时候即使服务人员急忙赶来,他们也没有向顾客道歉,或者对自己的离开做出说明,这种超市会破坏顾客心里的原有印象,加深顾客的抱怨。②超市商品档次模糊,无特色。许多超市的商品档次定位非常模糊,普遍地集中在中档水平,缺少“优质高价”和“价廉物美”的商品,这样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不但如此,类似超市所提供的商品品种不全,甚至长时间缺货,顾客想买的东西买不到。而在一些外资超市,他们的相对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都比较健全,商品品种丰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③超市的价位偏高,不均匀。部分规模偏小的超市,生鲜食品、蔬菜、副食所占比重较小,影响超市早市的生意,市场占有率有限。还有一些超市部分商品进货后还要重新包装、整理,导致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普遍偏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缓慢,这些不利因素都是导致超市顾客忠诚度降低的原因,使超市难以形成薄利多销的零售组织,超市价格的竞争能力大打折扣。④超市缺乏购物氛围。中小型超市的促销活动与外资超市相比相差甚远,在吸引顾客购买方面将大打折扣,同时,这些超市没有广播背景音乐,不能让顾客得到消费时的身心愉悦,在超市里播放愉快的音乐,能够吸引顾客对产品的注意,有益于商品促销,音乐的节奏可以振奋顾客,刺激消费。
2 对策建议
2.1 以顾客价值观为导向,提升服务质量管理
顾客价值观是超市制定营销策略的核心,超市对顾客的服务质量也是相当重要的,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推动超市发展。超市应该不断总结其服务管理方法,形成服务品牌优势,在零售业市场中建立特色化营销系统。当然,服务质量管理应以顾客为中心,为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超市可以通过提升其服务质量,使内部各个部门结构合理、协调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坚持“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的经营理念,以顾客价值观为导向,要求超市中有“了解商品的服务员,有在意顾客的服务员,有顾客能随时找得到的服务员”,处理好顾客与超市服务的公共关系,增加超市对顾客的亲和力。②在顾客购买商品时,员工应该重视并多与顾客沟通,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超市员工要经常做市调及商圈内同行业的商品和价格比较,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锁定目标顾客群。超市经营者要知道:做谁的生意;顾客有何需求;怎样满足需求。③建立顾客信息反馈数据系统,在超市内设有顾客意见箱或者意见簿,让顾客在店内及时记录下他们的消费意见或建议。超市工作人员应该每天查看信箱或者意见簿,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改进服务质量。④从顾客需求出发提供适当的特殊服务类型,除了基本的超市服务内容,还应当增加几项,例如:免费咨询、商务中心、送货服务。这些都可以最大程度的为顾客提供方便。
2.2 改变传统促销方式,确定独特的市场定位
超市促销换来的是消费者的购买,但这种方式最主要的是价格上的变动,或者商品销售方式上的不同,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要随时改变,不断创新。所以,超市更应该确定合理独特的市场定位方案,掌握消费者特性,吸引客流,提 高销售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超市传统的促销不能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针对这一现象,我构思了一些比较新颖的促销方式供超市采纳。租用卖场特定位置、使用权和设备,做产品“试吃试喝”;利用POS系统对超市会员进行跟踪,每逢节假日,以邮寄的方式将礼物赠送给顾客;制定“回头客”计划,以积点的方式促销商品;“POP”广告宣传促销,直接在现场促进顾客购买。②每个超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商品定位,销售的商品要独具一格,可以创建自有品牌商品,借助自己掌握的流通最终渠道直接加工、生产和销售,取得生产和经济利润的自有品牌商品。超市应该实施差异化经营,不断创新“商品组合”,实现不同商品功能的划分,以满足主要目标顾客群。现代消费者的观念、档次越来越高,超市也应随之改变,销售一些比较有档次的商品,稳定特定目标顾客,还可以将地区特产作为销售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确定合理的价格定位,也是超市经营管理的核心。超市的价格定位应该以“天天平价、超值低价”为主,实现商品的低价销售,能够与其他零售业完全区别开,刺激消费者在超市的购买力。商品的价格由很多因素决定:消费需求、商品成本估算、竞争者状况等,要想实现薄利多销,超市经营者就应该将商品销售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毛利率,不同类别的商品按不同的毛利率加成。
2.3 完善物流配送功能,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超市的物流配送要想实现合理化,需要通过不断的改变和完善,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模式,才能构筑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是超市发展的一个关键。
①超市要制定合理性物流配送模式,以物流过程合理化为前提,通过减少商品的库存损耗,缩短运输商品的时间,合理化商品运输路线等手段,科学的确定商品的配送。比如:哪些商品由工厂、供应商直接送货;哪些商品需要超市再包装进行陈列上架;哪些商品需要进行分拣再收货。②超市可以借鉴一些零售企业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采用先进的仓储技术、商品运输跟踪技术、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等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减少中间费用,那么超市的商品价格也不会很高,消费者都愿意积极购买,达到超市高收益。③门店与门店之间相互合作,实行共同配送。各超市可以发挥自己的物流资源优势,根据门店所处的位置而采取就近配送,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在业务上互相交圈,利用地域上的优势,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超市的需求。④超市应选择合适的大型厂商,如宝洁、联合利华等物流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避免小型或者不知名的厂家进入超市,这样会影响商品的质量,打消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与大型厂家合作,可以通过现代计算机与远程互联网技术,厂家不但能够迅速了解超市的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商品在各门店的价格、销售量、库存量等数据,重新配制和整理商品,达到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