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9 17:5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树造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树造林的方法

篇1

关键词:造林整地 植树造林 林区 播种 植苗 化学法 割除法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062-01

林业是事关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的支柱性产业,林业资源是林业工作的目标,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当前林业正在扩大各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和面积,植树造林就成为一项促进林业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国策,从整体和长远上看,林区做好植树造林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必然选择。造林整地是植树造林,林业资源建设的基础,通过造林整地可以使植树造林的空间、环境和资源得到有效调配,在改善立地条件、空间条件的基础上,确保植树造林的进程与质量。要以林业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两个重要工作,探索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的方法与要点,在取得技术、环节的关键提升前提下,做好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的一系列工作,为林业和林业资源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和方法基础。

1 造林整地的方法和要点

造林整地的核心就是对目标区域的立地条件进行组合、调整和优化,在割除杂草、灌木的同时,处理倒木、伐根,使造林地能够具备植树造林的空间条件、养分条件和水资源条件,进而达到对植树造林工作进程、质量和效益的支持。常见的造林整地有如下一些主要方法。

1.1 化学法造林整地的要点

化学法的主要核心是使用化学药物对造林地的杂草和灌木进行喷洒操作,消杀灌木和杂草,使造林地的空间和环境得到净化,以利于植树造林目标树木取得有利于生长和成材的资源与环境。化学法的优势在于效率,由于化学药物的工业化生产特点,在成本上化学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化学药物在造林地会形成一定的残留,不懂那影响植树造林目标树木的生长,而且也会形成对环境的威胁和污染,给植树造林带来长期的影响与隐患。

1.2 火烧法造林整地的要点

火烧法也称“炼山法”,是利用造林地灌木和杂草易燃的特点,通过火烧的方式达到清理造林地的目的,火烧法具有成本和效率的优势,同时火烧过后的灰烬富含碳酸钾,是植树造林理想的养料,此外在火烧的过程中高温可以对病虫害起到消杀的作用,给植树造林一个相对理想的生态空间,因此,火烧法在造林整地中有着广泛地应用。但是火烧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火烧过程中控制难度较高,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火烧中高温也会消灭有益于植树造林的生物,给植树造林带来应的负面影响。

1.3 割除法造林整地的要点

割除法是利用人工和机械对造林地内的灌木和杂草进行割除处理,割除法的优势在于目标性强,可操作性高,特别在大面积造林整地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割除机械实现高效率地造林整地。但是割除法在成本上存在过高的实际问题,割除法在后期处理和清理上的环节尚没有实现机械化,导致工作效率难于得到有效保障。

2 植树造林的方法和要点

2.1 播种法植树造林要点

播种法植树造林是向播种土地直接播种林木种子的方法,又被人们称为直播造林法。播种造林法可以利用相关的农用设备来进行机械化播种,这种方法不需要对种子进行育苗工序,操作也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根据播种造林法的特点,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活动。在选用播种造林法时,要注重林木种子的选择,要应该选取种粒饱满、种源充足且易发芽的种子。

2.2 分殖法植树造林要点

分殖法可以分为插干造林、插条造林、地下茎造林及分根造林这四种方法。插干造林法比较适用于杨树、柳树等易发芽切生根力较强的树种;插条造林法适用杨树及垂柳等树种;地下茎造林法适用于竹类树种;分根造林发适用于漆树、香椿树、楸树、刺槐等易萌芽及生根的树种。分殖造林法能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在造林初期,树种的生长速度较快,而且这种造林技术及操作都比较简单,既省时又省力。这种植树造林法主要适用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但是分殖造林多代,繁殖的林木的寿命比较短。这也决定了其对立地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造林地土壤疏松、足够的湿度,这样才有利于插穗生根。分殖造林一般都在春秋季进行,常绿树及落叶树都可以随采随插。

2.3 植苗法植树造林要点

植苗法是一种用根系完整的苗木来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主要是栽植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外界不良的环境对其影响不大。植苗造林法一般在早春晚秋的阴雨天才进行栽苗,以免损伤树苗根系。树苗不能经常暴露力在外面,在运输的过程中要经常洒水,做好根系的保湿工作。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采用去梢、剪枝叶、喷洒化学药剂及接种菌根菌等措施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 结语

造林整地是植树造林、林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立地空间、水分、环境条件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是根本性的保证。在植树造林中应该强化造林整地的环节,要以造林整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植树造林的设计与林区建设实际,选择适宜的造林整地方法,在提高植树造林效率、扩大林区林业资源的同时,创新林区基础工作的新形式,形成对林区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支持,在发挥造林整地的技术、生态、行业价值的基础上,促进对林业资源、建设、发展等各项工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翠华.造林地的清理整地与植树造林方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30):94-96.

[2] 颉玉敏.浅谈造林整地与造林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9(18):136-137.

[3] 李晓明.造林整地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5(3):171-172.

篇2

关键词:造林  整地  方法

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 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 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 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二、人工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 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三、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4、其他方法

篇3

关键词:植树造林 造林地清理 播种 植苗 分殖 体系 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56-01

在植树造林工作的逐步推进下,我国森林面积出现了恢复和增加,林业资源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稳定和增长,为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机遇,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林区事关发展与稳定的核心工作。当前植树造林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林地的清理、造林技术的应用、造林管理体系和支持结构还有很大的不足,导致植树造林出现了各类问题和后果,影响了林业具体工作和整体效益的发展与提升。应该从植树造林的过程入手,探寻各阶段技术方法的要点,形成对植树造林全方位的保证与支撑,实现植树造林顺利、稳定地向前发展,进而为林业的振兴和生态的重建提供物种、资源、空间和环境方面的基础。

1 造林地清理的技术方法

造林地清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对灌木、杂草、伐根、倒木的清理为植树造林营建一个适宜的空间、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植树造林的设计和造林地实际,清理和整地是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在清理造林地过程中可以选择人工割除、喷洒化学农药、火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各类方法都有其适应的范围,同时也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清理过程中应该针对植树造林的要求和造林地基本状况,有目的、有比较地确定清理的技术和方法。在整理造林地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整地规划,合理利用全面整理和局部整理的技术,同时要根据造林地的具体情况实现整理技术的差异性应用,总之通过整理造林地达到对土壤、水资源的有效调节和配置。

2 植树造林的技术方法

植树造林是复杂的生态工程、系统工程和环境工程,因此要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来进行植树造林工作,要根据植树造林的设计,以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探寻植树造林中不同类型技术应用的要点,提升植树造林的技术运用水平,使植树造林质量和效果得到保障。植树造林过程中应该做好如下技术的应用。

2.1 播种法植树造林

播种法是利用林木种子繁衍和生长的特性进行植树造林,由于种子采用播种的方式因此又称直播造林法,播种法的优势在于工序、时间和成本上的节约,适于大面积植树造林,特别对于人迹罕至的区域播种法有着很好的适应。播种法应用的前提是造林区域具有较高的立地环境与条件,水分充足和生态环境完整是重要的基础,如果出现环境改变或者条件恶化播种法的优势将会大打折扣。应用播种法时应该选择适宜的播种工具,要在确保播种效率的同时,提高播种质量,同时要做好播种的树种和种子选择,要选择资源丰富、适应性好、籽粒饱满、易于发芽的树种和种子作为播种法的目标。

2.2 植苗法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的实际工作中植苗法最为常见,植苗法的实质是将根系完整的苗木种植与造林地,在全面抚育的基础上,完成植树造林的目标。植树造林的优势在于高成活率,由于苗木根系完整、植株健硕,因此对不良环境和生态威胁有较强的预防和抵抗,对于立地条件的需要不严格,可以进行机械化操作,这些都是植苗法植树造林的长处。植苗法植树造林的劣势在于对植苗技术要求高,前期育种和管理成本大。应用植苗法时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应该选择适宜的苗木;另一方面应该提高植苗技术,避免出现根系、主干受到损伤、挤压,防止出现变形和失水。

2.3 分殖法植树造林

分殖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

3 植树造林体系建设的要点

3.1 加快植树造林财政体系建设

应该将植树造林财政体系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投资融资体制,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3.2 加强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的立法工作

加强生态保护、资源补偿、植树造林方面立法工作,从法律上明确生态补偿责任和各生态主体的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依据。

3.3 改进植树造林的育林方法

应该适当降低植树造林的密度,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的能力和稳定性,实现经济林与用材林的结合,即有利于林区的短期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林区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抓好植树造林是林区基础工作和资源再生工作的核心要点,应该立足于植树造林的实际,着眼林区长远发展和林业资源持续性建设,根据林业工作和林业资源生长规律,抓住国家生态工程建设和振兴林业的时代机遇,勇敢面对植树造林过程中各种问题和调整,在突出植树造林的技术环节和关键要点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植树造林工作,在实现植树造林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建立林区生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各项工作的机制和体系,促进林区和林业达到生态化、科技化、系统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颉玉敏.浅谈造林整地与造林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5).

[2] 李晓明.造林整地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6).

[3] 董新明,张亚宁,李生红.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

篇4

关键词:造林;整地;方法

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二、人工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 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三、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4、其他方法

篇5

【关键词】整地;造林;方法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公顷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0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造林方法

1.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1.2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1.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1.4其他方法

1.4.1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2.0cm粗,l-2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然后按―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

1.4.2插根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cm,深30cm的坑,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人土下2-3cm。

2.植树造林的程序

2.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3人工播种方法

2.3.1播前的种子处理

目的:完成种子发芽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保证出苗整齐,预防动物及病虫一害的危害。

一措施:消毒、拌种、浸种、催芽。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

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雨季一般播种于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

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

2.3.2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人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篇6

关键词: 造林地;清理整地;植树造林

在开展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造林地的规划与清理整地对造林区域的合理使用有很大影响,并且直接影响造林的治疗和经济效益。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造林地的清理整地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幼苗的生长受到杂草的影响较大,导致造林地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同时,植树造林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造林地的清理整地c植树造林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造林地的清理整地方法

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进行植树造林前的必要措施,只有在造林地的清理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其中主要是将造林地周围的杂草和灌木等清理干净,确保数目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阳光和水源。其中主要的清理模式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清理方法主要有割除清理、药物清理和火烧清理等。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割除清理需要使用机械设备完成,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火烧清理不仅对林地的影响较大,还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造林地清理的时候应采用化学药物清理的方式,这样既能保证造林地的清理顺利完成,还能确保人员的安全,减少造林地清理过程中的人力和无力投入,对整个造林指数工作有很大帮助。

2.整地的方法

目前对于造林地的整地而言,主要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种方式。其中局部整地是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对其局部的整理,全面整理是直接忽视造林地的情况而开展全面整理。但全面整地方式对林地的要求较高,其不仅要求林地平整,还要求林地的跨度较小,这样才能有效确保整地工作的顺利完成,并减少整地的资源投入。局部整地方式中有带状整理和块状整理,这些都对造林地的要求较小,并且可以分批次分区域完成,对造林地的整地有很多好处。因此,在开展整地工作的时候应尽量采用局部整理的方式。

二、植树造林的方法

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指直接使用树木的种子进行播种,让树木从种子阶段直接在造林地里完成生长。这种方式能够省去树苗移栽的中间育苗环节,耗费的时间较短,并且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是一种及其方便的造林方式。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播种造林方式对林地的要求较高,并且对整地的质量要很大的要求,在树种萌发后对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并且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树苗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因此,这种方式一般在人烟稀少并且环境变化较小的地方十分实用,而人口较多的地方的实施显得十分困难。在进行播种造林的时候,还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处理,其中主要是浸种和催芽的处理,确保播种后的出芽率满足相关要求,增加幼苗抵抗虫害的能力,并减少鸟类对幼苗的威胁。

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主要是使用根系较为完成的苗木作为造林的材料进行造林,其通过将树苗培育到一定阶段后将其运送至造林地并进行栽种。这种造林方式能够很好地抵抗环境的变化,并且幼苗的生长十分稳定,在定植后幼苗出现病虫害的几率较小,因此这种方式对造林地的要求较低。但根据实践研究,这种造林方式幼苗成活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苗的运输。其中主要是在运输过程中对幼苗根部的保护问题,很多幼苗在运输过程中因根部未得到有效保护而导致其在栽种后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造林的过程中需要对树苗的运输进行严格管理。目前植苗造林的方式应用十分广泛,工作人员在开展植树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会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苗木的水分含量符合其生长需要,其中主要是通过缩短起苗到定植的时间,并避免运输过程中对树苗根部的挤压,从而确保其含水量达到正常生长的要求。

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主要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完成造林,通过对树木营养器官的移植,让其逐渐成长为一株新的树木。这种造林方式需要的时间较少,并且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小,能有效减少植树造林工作的费用支出,并且所有操作均十分简单,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也能顺利完成。同时,分殖造林法种植的树苗成活率很高,幼苗的生长速度很快,能够与母体保持相同的形状。但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幼苗生长环境的限制,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造林时必须要为幼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成长。同时,这种方式会受到树苗母体的数量和分布限制,对树种的要求很高,因此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造林时需要严格筛选树种。

4.插根造林法

插根造林法主要是将树木的根部直接插入造林地中,让其逐渐发育出新的树苗,从而完成造林。这种造林方式的操作十分简单,并且造林实施不需要使用机械,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林地的环境要求较低。但这种造林方式对插条的要求较高,其中不仅要求插条的直径在1M以上,还要求将其建成规定长度,并且要在种植前挖好规定大小的坑洞,对插条的方向也有严格要求,将插条放入坑洞后还必须要将其完全掩埋。这样就导致这种造林方式的工作量很大,并且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三、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很多地区的森林被严重砍伐,导致地区的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地区环境也越来越恶劣,这对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逐渐将植树造林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环境的恶化速度,并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确保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环境和土壤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造林方法,从而确保造林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邱小丽.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研究[J]. 中国林业产业,2016,(04):110-111.

[2]张志宏. 浅析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方法[J]. 科技资讯,2015,(08):62.

篇7

关键词:植树造林;山区;化学方法;应用

前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依据,如果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以自然环境和资源作为牺牲代价,那么人类社会就不会再有自然资源的支持,社会文明进步也就不能存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山区的林业资源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是不可比拟的,这也就突出了山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1 山区植树造林的重要价值

山区植树造林主要是通过人工干预、物理和化学干预的基本方法,采用林地科技、工程施工、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等手段,实现扩大森林面积,优化生态环境等目的,这项举措有助于改善森林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加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从森林相关企业的角度来讲,山区的植树造林工作是企业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从造林技术上提高工作质量,这保障了森林相关企业的工作基础, 培育和保护了森林企业的生态资源,森林企业的相关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总和提高。

2 化学方法在山区植树造林中的具体应用办法

2.1 采取的试验手段

以下笔者则选取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为例说明化学方法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具体可通过以下实验说明:

①将保水剂施加到指数坑内的土壤中,即在每个植树坑中加入25克的保水剂,种植侧柏。②在不加任何化学材料的植树坑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抗旱剂,即将抗旱剂溶液蘸树苗根部,进行栽植。一个星期后,使用开始时浓度的一半来喷洒树木的叶表面,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一次连喷两回。③在不加任何化学材料的植树坑中,混合一定的保水剂(25克),且用一定浓度的抗旱剂溶液来蘸根栽植,一个星期后,使用开始时浓度的一半来喷洒树木的叶表面,每隔半个月喷洒一次,一次连喷两回。④在不加入化学材料的植树坑中直接种植柏树。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应用的结果可以看出,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能够起到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树苗坑内加入保水剂后,土壤的容量就小于不加保水剂的,在试验后,保水剂的土壤容量提高,反映了法学应用中保水剂的吸水和稀释水的作用,以此种方法来看就能有效的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蒸汽。在加水后,土壤的水分明显增加,功效上和含水量也同时减少。因此,加入化学制剂后能够很好的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在降雨过程中能够完全的使土壤吸收水分,使得在干旱天气也能够保证土壤中水分不被流失掉,减少了水分的消耗,起到保水作用。

2.3 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在山区植树造林中的应用分析

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使用于山区植树造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树苗的成活率,降低了补植、毁造现象的发生率。根据上述试验的结果,在不使用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时,树苗的成活率仅仅为39%,只使用化学抗旱剂的树苗成活率为60%,只使用化学保水剂的树苗成活率为69%,若两种化学材料都使用的树苗成活率高达89%,根据这种成活率的情况,相关的部分可以设置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植树造林成本。由此可见,在山区植树造林中使用化学抗旱剂和保水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树造林带来的损失,而且效果很显著,效益更加突出。

2.4 应用结果分析

通过化学实验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山区中应用化学抗旱剂和化学保水剂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也更能体现出这两种化学方法应用在山区植树造林中所体现的价值。从一方面来说,化学抗旱剂的保持土壤水分和降低水分蒸发具有名校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活化树苗根系的发育,强化光合作用,使得树苗的抗旱能力和生长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树苗的生长量,与传y的植树造林方式相比,成活率提高了20%。另一方面保水剂具有重复吸水、保水的功能,能够促进树苗根系的生长,在与土壤混合之后,还能够改善土壤内部的物理性状及根系周边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与传统植树造林的方式相比,成活率提高了29%。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地处人口密集度较低的区域,从生活生产过程来看形式比较单一,有利于植树造林中化学方法的应用和开展,同时,由于交通发展不发达,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都比较差,这也为化学方法的有利实施提供了依据。由于山区的地形复杂,面积较大,比较有利于植树造林,如何利用人口稀少、生活强度不大的方法进行化学植树造林实验就成为我们不断钻研的话题。只有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系统为导向,不断进行科研探索,强化山区植树造林的意识才能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降水和气温因子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 杨彬,蔡晓东,李洪伟,张虎林.吉林林业科技. 2011(04)

[2]浅析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J]. 喻琼,杨一辉,涂样胜,杨家林,黄义松.现代园艺. 2011(15)

[3]用不同造林工具造林成活率对比试验[J].马晓伟.农民致富之友. 2011(20)

篇8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术后7~30 d),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黏连性肠梗阻[1]。EPISBO临床并不少见,但由于临床表现和处理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易造成多发肠瘘、短肠综合征、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EPISBO 36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45.5±3.5)岁。均为腹部术后,手术次数为1次的32例,2次的4例。急性阑尾炎术后15例(13例阑尾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10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3例,小肠坏死行部分小肠切除术后2例,胃癌根治术后3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后2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1例。本组36例发生肠梗阻时间在术后4~21 d,其中2周内发生者32例(88.9%),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8例停止排气、排便。其中28例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8例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立卧位X线检查及腹部CT检查,其中32例腹部X线检查见小肠有气液平面,4例见肠腔多处不同程度的积气表现。26例CT示肠管扩张、增厚,肠腔内积液、积气;10例CT检查可见肠壁水肿增厚,肠袢成团,腹腔积液。本组患者均符合文献[1,2]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先行保守治疗,包括:①禁饮食;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直至腹胀消失,肠鸣音正常,有排气排便,腹部X线未见肠腔积气积液;③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④全胃肠外营养,给予白蛋白或血浆,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胃肠道充分休息;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通常给予地塞米松5 mg,每8 h静注1次,连用5~7 d,善宁0.1 mg皮下注射,3次/d,连用5~10 d;⑥对有发热及血白细胞增高者给予抗生素治疗,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剂量为10 mg/(kg•d),连用2周。本组有3例患者经上述保守治疗72~96 h后,肠梗阻症状不能缓解,体温升高至39℃,并出现腹膜炎体征,即中转手术治疗,行粘连松解术。

2 结果

经保守治疗的33例均治愈出院,治愈时间5~28 d,平均(14.5±2.5)d。其中1周内痊愈10例(30.3%),2周内痊愈16例(48.5%),3周内痊愈5例(15.1%),4周内痊愈2例(6.1%)。3例中转手术患者均于术后7~13 d症状体征缓解,术后平均治愈时间10.5 d,无肠瘘发生。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结合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1-8]报道,笔者认为EPISBO具有以下特点:①有腹部手术史,且多见与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污染严重、手术时间长的病例。本组病例中有23例(63.9%)为腹腔污染严重者,其中阑尾穿孔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例;②发生在手术后早期,肠蠕动曾经一度恢复,常于术后4~15 d左右进食后开始出现肠梗阻症状,本组有32例(88.9%)在2周内出现肠梗阻症状;③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很少出现剧烈腹痛;④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3]。部分患者可以有少量排气、排便,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本组28例(77.8%)患者呈不全性肠梗阻,8例(22.2%)患者呈完全性肠梗阻;⑤体检时腹部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腹胀和膨隆不重,叩诊多为实音,听诊肠鸣音减弱、稀少或消失,听不到金属音或气过水声;⑥血象可以正常也可以轻度增高,腹部X线透视、摄片可以发现多个液气平面。CT检查可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以及肠腔积液积气,肠管扩张和腹腔渗出等征象[1];⑦保守治疗多数有效,本组36例患者中33例采用该法治愈,仅3例中转手术;⑧梗阻缓解后腹胀迅速缓解,腹壁变为松弛,肠鸣音活跃,可解多量稀水样便。根据以上特点与体征,结合腹部X线平片或CT扫描,多可确诊EPISBO。

3.2 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对EPISBO认识的不断深入,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高,治疗原则也由手术治疗向以营养支持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转变。当前大多数学者[1-8]认为,EPISBO术后主要病因是炎症和粘连,极少发生肠绞窄,因此均主张不要肓目选择再次手术,首选保守治疗。因为随着炎症的消退、渗出液的吸收,肠壁水肿才能逐渐减轻,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病理过程。如果为了缓解梗阻而在炎症急性期行剖腹探查,此时患者肠管水肿粘连严重,手术难度大,再手术不仅不能解除梗阻,反而会增加肠管损伤,加重粘连,术后肠梗阻、肠瘘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6]。尤其是术后2周内应避免手术,耐心等待,严密观察,以免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首选以禁饮食、胃肠减压及全胃肠外营养(TPN)为基础的综合保守治疗。肠外营养支持能有效地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及营养,纠正负氮平衡和内稳态失衡,使机体迅速恢复到良好的营养状态,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肠壁水肿,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病程,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7]。同时,适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也是必要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既可促进肠道水肿和炎症的消退,还可以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而预防粘连。但应小剂量使用及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周。而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胃肠道激素释放,减少胃肠消化液分泌及肠内炎性渗出,同时可减轻肠腔消化液大量积聚导致的肠管扩张和缺血陛改变,加速炎症的消退,减轻肠壁水肿,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肠壁血液循环和动力恢复[8]。此外,对白细胞增高、发热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最好加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和抗厌氧菌药,防止肠道菌群移位。我院采用红霉素静滴,因为红霉素不仅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对全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动力作用,可激发小肠和整个消化道呈节律性和周期性收缩。

需要指出,主张保守治疗并不是绝对不手术,对于术后早期肠梗阻应区别对待。虽然EPISBO首选保守治疗,但当患者出现体温持续上升,白细胞升高,腹痛腹胀加重,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或怀疑有绞窄性肠梗阻发生时,应及时中转手术。本组有3例患者经72~96 h保守治疗后,其肠梗阻症状持续加重,并出现腹膜炎体征,即中转手术治疗,行粘连松解术而治愈。

总之,EPISBO是腹部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笔者认为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腹部手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肠管,术中尽量减少创伤,严密止血,术毕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并吸尽积液,保持通畅的引流等措施可能会减少EPISBO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留学,邹忠东,姚和祥,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疗进展.中国临床医学,2009,16(6):889-890.

[2] 李幼生,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38-39.

[3] Miedema BW,Johnson JO.Methods for decreasing postoperative gut dysmotility.Lancet Oncol,2003,4(6):365-372.

[4] 郭丙河.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3例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09,4(34):84-85.

[5] 文坤明,曾庆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治疗体会.贵州医药,2010,34(1):48-49.

[6] 赵明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406.

篇9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rtificial abortion and drug abortion for the ter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early pregnancy in one year after the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pregnancy by accident in one year after the cesarean se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collected (pregnant sac ≤25 mm)and requiring the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artificial abortion group and the drug abor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Results The complete abortion rate in the drug abor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rtificial abortion group, (93.33% vs 76.67%), the complete discharge of fetal sac and no residual of uterine cavity, cervical loose, no artificial abortion syndrome were complete abortion,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mplete abor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artificial abortion, the drug abortion for the ter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early pregnancy in one year after the cesarean section is easy, convenient, effective and has mild adverse reactions , and the patient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ess pain and quick physical recovery,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

[Key words] In one yea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Early pregnancy; Artificial abortion; Drug abortion

近几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瘢痕子宫妊娠率也随之升高,同时瘢痕子宫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也日益增多。尤其是术后1年以内妊娠,高危人流也相应增加[1],若行人工流产术,如何缩小手术难度, 减少手术时间, 减少并发症,控制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流产时引起的大出血, 及避免子宫切除等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妇产科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探讨安全有效终止剖宫产术后1年内早孕患者的方法,现将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意外早孕(孕囊≤25 mm),60例患者终止妊娠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剖宫产术后1年内意外早孕(孕囊≤25 mm),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内60例,根据孕妇病史结合孕妇意愿分为两组: 药流组30例, 人流组 30例。纳入标准:年龄 25~40岁, 孕龄≤49 d,彩超提示:孕囊≤25 mm,所有患者彩超诊诊为宫内早孕, 且除外胎囊位于子宫下段者; 相关化验如:心电图、凝血五项、血、尿、白带常规、肝肾功能、梅毒抗体及HIV检测均正常; 且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人工流产无禁忌症,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及家属均签署手术同意书,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半年至1年之间,患者的孕周、该次妊娠距离前次剖宫产的时间间隔、平均年龄、孕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药流组(30例):行药物流产术,方法:于第1天晚饭后2 h时在家顿服米非司酮 150 mg , 第3天晨起空腹来院顿服米索前列醇 0.6 mg后,密切观察患者阴道出血量、孕囊排出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如孕囊3 h后未排出,可追加米索前列醇剂量,1 d总量不超过 1.2 mg。如在观察期间阴道出血增多需立即行清宫术。胎囊排出后观察1 h离院,出血量如少于月经量者,常规给予口服抗生素及促子宫收缩的药物治疗。

人工流产组(3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方法: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术前2 h卡前列甲脂栓1 mg置阴道后穹窿软化宫颈再行吸宫术,术时轻轻转动吸引管,将胚胎组吸出靠近瘢痕处降低负压,负压吸引管应注意在宫腔内一次吸完,切记反复多次进入宫腔,以免瘢痕处破裂及宫颈管损伤,术中出血较多且子宫收缩差者,于宫颈注射缩宫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00217263)10单位。

1.3 疗效判定

药物流产患者需观察胎囊排出时间、完全流产的成功率及阴道出血量的情况。人工流产患者需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所有患者均术后2周行超声检查,彩超提示宫腔内无残留为痊愈,术后24 h出血大于200 mL为阴道大出血。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

药物流产组患者完全流产 28(93.33%)、不全流产 1 例(3.33%)、失败 1 例 (3.33%); 人工流产组患者完全流产 23例 (76.67%)、不全流产5例(16.67%)、 失败 2例(6.67%);药物流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χ2=52.705,P=0.021。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胎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量等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注:t值:0.126 ,P值: 0.074。

3 讨论

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0例剖宫产术后一年内早孕患者,孕龄≤49 d,以两种不同的方法终止妊娠,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年内瘢痕子宫妊娠者,具有疼痛轻微、安全、操作简便、有效等特点,且是患者容易接受的流产方法[2]。

近年来剖宫产比例日益增大,瘢痕子宫患者在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上不同的专家看法不一。有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后1年内妊娠者,再次剖宫产时取原瘢痕组织做病理检查,患者瘢痕处的子宫平滑肌组织存在较大问题,其组织完整度缺失,连续性不够,大部分病例瘢痕为纤维结缔组织,只有少数子宫切口处瘢痕肌肉化。细胞间连接松弛,平滑肌肌层组织出现缝隙,且显微镜下可见其缝隙处有绒毛。故患者平滑肌肌层缝隙可引起其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危险。而术后3年子宫瘢痕肌肉化的程度达最佳状态,子宫瘢痕肌肉化程度越来越差,但随着时间延长,失去弹性,并且逐渐退化,剖宫产术后半年内终止妊娠易发生子宫穿孔。所以剖宫产术后2~3年是子宫切口愈合的最佳时期。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亦有一定结合力[3]。米索前列醇作为作为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 E1 类似物,具有宫颈软化,有效诱发宫缩,促进胎儿及附属物排出等优点。米索前列醇同样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而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 能跟更好地促使脱膜细胞凋亡、 剥脱以及宫颈扩张软化、子宫节律性收缩,从而能有效避免因吸宫术而引发的宫颈扩张困难、出血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 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4]。

剖宫产术后1年内早孕行人工流产,属于侵入性手术,铺巾、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容易使患者出现外阴感染等并发症,且医师操作不当可加大术中大出血的风险[5]。瘢痕子宫切口易于盆腔粘连,易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故手术时注意子宫位置的改变,选用合适的负压。由于子宫前倾屈过度,子宫内腔连续性减弱、变形,子宫切口处瘢痕未完全机化,组织薄弱口,局部肌层弹性差,由于未行阴道分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由于粘连牵拉,宫颈长度相应增长,宫颈管口颈可塑性差,增加了手术难度,容易出现子宫穿孔[6]。可能发生流产不全及漏吸。

以上研究表明,药物流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93.33%,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患者的76.67%(P0.05)。药物流产组患者大出血流产不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8%,明显少于人工流产组患者的14.28%(P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非手术终止剖宫产术后1年内停经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剖宫产瘢痕除妊娠诊断与治疗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5):1731-1733.

[2] 徐珉.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彩超引导下吸宫终止剖宫产术后1年内早孕的临床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2):104-105.

[3] 李艳.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141-142.

[4] 张文慧.米非司酮联合米索终止剖宫产术后一年内再次妊娠的临床观察[J].药物与人,2014,6(17):121-122.

[5] 赵银花,刘春源,温勇,等.早孕期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意外妊娠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8(5):46-47.

[6] 杨小芸,刘兴会.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6(10):18-19.

[7] 陈志春,瘢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4,3(10):186-187.

篇10

关键词:植树造林;注意事项;常见问题

1.现阶段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已不能小觑。树木是各类生活必需品产成的原材料和基本资源。在当今阶段的各行各业,在日常生活或者工农业生产中,木材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木材制造品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这点实用意义上讲,植树造林培育木材已经必不可少。同时,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居住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首先从生态平衡角度出发,工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料源源不断的流向大自然,严重影响着现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是这类问题一个显著的例子。人类活动对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最终会相应的回报于人类的身上。而林木有着天然的净化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大气中的碳元素得以更好方式的储存。有效的保持了生态平衡。植树造林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又远不及于此。林木的根系可以有效的防治风雨对地表层的影响,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林木防护带又可以有效的减缓风势,在我国特殊的区域地带,林木区还有减缓水流速等等积极作用,增进了农田对水分的吸收。可以说,从这类角度出发,植树造林又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以极大的缩减每年我国在治理水木流失这类问题上所花费的不必要开支。同时,对于日益严重的城市噪声问题,植树造林同时可以治理与解决。树木对于噪声的遮挡或吸收作用已经逐渐被人类利用。用植树造林的手段来减少城市噪声,可谓两者兼得。可以说,植树造林在现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植树造林的程序和常规方法

2.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在植树造林前需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对植林地进行整地与清理。清理,主要是清理在植林地内存在的杂草和杂木。采伐植林地上生长的伐根、梢头、倒木及植林地上面的竹类、灌木和枝桠等等。清理方式依据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可采用火烧、割除或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火烧清理速度快执行彻底,但是容易产成烟尘污染并可能诱发森林火灾。人工割除清理在实际中应用较为普遍,但存在速度慢,劳动力需求过多的问题。使用化学试剂同样可以达到较快的施工速度,但是容易产生试剂残留,造成后续的很多影响。另外,依据清理方式而产生的清理形式也主要有三种,包括全面清理、面积清理以及带状清理。清理形式不同,产生的实际效果也有所差异,需因地制宜。清理完造林地之后需要对林地进行整平处理。林地整平处理的方法也主要有两种,即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即整平造林区域内全部土地,整地面积大,涉及区域广泛。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造林地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局域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主要针对于地势不平坦的各类地区,对其整平用特殊的方法手段处理。

2.2树种的选择与处理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与造林地条件相适应的造林树种,是有效达到造林目的的决定性因素。直播造林时,所选用的树种种子应能在造林地发芽破土并健壮生长;苗木造林时,所选苗木要有当地优良树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苗木栽植后能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能。此外,造林所选树种还应适应当地林业市场的供应需求。

2.3实施造林

实施造林的方法有很多,现阶段大体分为三个方面。即分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和播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充分的考虑了林木根茎和相应材料的特殊作用,通过这些部位直接实施造林。分植造林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造林费用,并且合理有效的缩减育苗所需要的时间,科学的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同时,分植造林法操作简单、技术方法容易理解、普及方法容易。由于分植造林法的特殊手段,子体可以很好的遗传母体的优良性状。同样的,分植造林法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对母体数量的要求就是其中之一。这种限制使得分植造林法适用于母体数量较多的品种,如杨树、柳树等等。植苗造林法又可叫做外栽植造林法。这种方法以拥有林木完整的根系为基础。该种方法植被的林区具有优良的生长稳定性和抵抗外界侵蚀的能力。采用植苗造林法造林,要求造林地宽松平整,确保林木苗根系能够有效的吸收水分,杜绝苗木长生缺水、失水以及根系整体遭到破坏的情况,确保植苗造林法的林木成活率。另外,对林苗的选取与修剪也对植苗造林法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林苗的包装、分级、选苗、运输都不可忽视,需要严格把关。播种造林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直播造林法。造林方法简单易行,将选好的树种直接播撒在造林区域内即可,相比较于前几种方法缩减了很多育苗工序。该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造林的林区地带。树种应该选择易发芽、易成活、种源充足的品种,例如核桃、杏类等等。不同的造林地、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宜不同的造林方法,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择。

3.植树造林技术的相关注意问题

在植树造林实施的全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规避及注意。首先,应当十分珍惜和重视造林资源,充分的利用种子资源和苗木资源,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方法提高林木苗的成活率,确保土地资源使用的综合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提高。与此同时,对于造林树种和造林区域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不同的树种林苗适应于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应当因地制宜的选择,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肆意造林。同时,科学合理的技术的应用也不容忽视,对栽植时间和起苗时间的掌握、对运输过程中规避损害和保水问题的处理等等都要求技术人员一一核实,制定出详细的解决方案。最后,植树造林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对植树造林成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但要做好浇水培土等工作,还要适量施肥,避免病虫害和动物侵害,以为苗木的健壮生长提供有效保障。

4.结语:综上所述,植树造林对我国现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植树造林过程中存在较多急需完善的问题。包括造林地的合理选取、林木苗的处理与修剪、造林方法的全用等等。唯有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规避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相应问题,运用经济合理的管理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和成活率,才能提高林业产品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一个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产业循环。

参考文献:

[1] 付建军,王晓东.浅析林区植树造林的常用方法及其具体程序[J].民营科技,2009.